营养与食品卫生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营养与食品卫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营养与食品卫生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区在2016年开始将食品营养以及食品卫生监管并重运用于日常食品与公共卫生监管中,分析实施前后1年时间内,我区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情况。1.2方法:综合分析当前我区在食品营养以及食品卫生监管工作中潜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强化措施,从食品营养以及食品卫生监管两方面出发应对食品安全中潜在问题:1.2.1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现状情况。①食品营养情况。结合对我区食品营养情况综合调查可以发现,食品营养工作质量不佳的情况较为严重,存在有多方面问题。诸如未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针对食品营养情况进行检测;食品中有关添加剂类型尚未说明;食品营养标准尚未完善;未对食品原材料监控工作加以重视等。同时,社会群众对于食品营养的重视程度不高。②食品卫生监管情况。因食品卫生监管方面存在有一定缺陷,使得不合格产品大量存在于市场中。具体而言,当前食品卫生监管存在问题主要有2点:a.法律体系尚未完善。缺乏系统性、完整性食品卫生监管条例。b.分段管理中,各级食品卫生管理人员未充分认识到自身责任[2]。1.2.2强化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的对策:①引导居民按照多样适量的方式进行饮食。临床研究已经证实,按照多样适量的方式进行饮食,可有效满足人体对于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同时可有效避免因长时间摄入单种食物而出现营养失衡甚至“食物中毒”。避免患者出现细菌性或者生化性食物中毒的情况。从当前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市面上各类食物或多或少残留有毒素、激素等。摄入食物单一,很容易导致其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同时,在该饮食模式下能起到对居民胃肠、肝肾功能保护的作用。②提升居民对食品营养的重视程度。在生活节奏持续加快的情况下,居民对食品营养重要性认识程度有所降低。为此,必须通过健康知识讲解的方式引导居民对该方面内容加以重视,鼓励其做到营养均衡,不食用三无食品。③强化食品卫生监管。有关食品检测部门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其以严谨的态度开展各方面食品质量监控工作。并落实食品检测责任制,针对不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管理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惩处[3-4]。1.3观察指标:针对实施前后我区食品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对本次研究中各方面数据进行处理,按照%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以χ2检测,若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前一年时间内,我区共发生8例食品安全事件,而实施后仅1例,实施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发生前,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居民健康。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食品安全问题在日益严重,导致居民患病率在持续提升。食品安全“双重挑战”于近几年被社会所重视。为有效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处理,我区从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针对当前我区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监管对策。从提升居民对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视程度、均衡饮食以及强化食品监管部门职责等角度出发,对食品安全进行管理。综合对比实施前后各一年时间内食品安全不良事件可知,在该监管体系的作用下,食品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居民饮食健康[5-7]。总之,食品安全“双重挑战”是当前食品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要内容,以及需要在后续工作中持续进行重视与处理。

作者:于宏 单位:鞍山市千山区市场监督管理执法大队

参考文献

[1]李宁.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及应用[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7,35(1):1-5.

[2]张晓伟.浅谈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J].中国农村卫生,2016(24):10-11.

[3]王慧.浅谈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的食品安全双重挑战[J].食品安全导刊,2015(21):45.

[4]胡承康,白玉成.食品营养与食品卫生监管并重应对食品安全“双重挑战”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22(5):427-430.

[5]魏建勋.某市食品小作坊卫生安全状况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491-492.

篇2

【关键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职业教育 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187-01

职业教育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的,有什么样的科技基础,就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近阶段,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国职业教育在形式与内容上应当进行相应的转变,这点在新兴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育教学上尤为明显。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健康需求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因此,其相对于规模庞大的基础学科而言,具有灵活、易转变的特点。

一 提高职教社会地位,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居民更注重学历教育。虽然高等教育竞争激烈,但是从小学到高中,都围绕着高考这个核心实施教育。职业教育往往被边缘化,成了学习成绩不够优秀的学生的选择。

在这方面,德国具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崇尚技艺而不鄙视职业教育是德国的社会风气。在德国流传着这样的格言:不教青年人手艺,等于让他们去偷窃。德国人总是教育子女学习技艺立足社会。在德国大众的心目中,接受职业教育并非无可奈何的选择,而是主动的要求。相关调查显示,67%的被调查对象接受过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许多著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均以曾当过学徒为荣,而从事职业教育管理和职业教育研究的人员中,大多数有过职业教育背景。

可喜的是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职业教育中,具有高中背景的学生明显增多,甚至有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重新选择了职业教育,以增加自己的社会竞争力。

二 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因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其就应当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就要有过硬的技能。在一个学科里有很多方面的技能。是否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是看一个人能够提供多少服务,而是看其是否能为消费者在某一方面提供满意的服务,这也是从业者获得劳动报酬的关键。

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涉及营养配餐、特殊人群的营养服务,甚至在一些医疗机构的营养科进行工作,这就要求从业者对某一项技能精通,而不是对众多技能的简单了解。

在这一点上,德国的职业教育有很多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教课程中,设立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内容,并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余地,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某一具体技能上进行突破,而不是对各门课程平均用力,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是造就出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很均等,没有一项突出技能立足于社会。

在职业院校要把培养关键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可以在基础课程中开设如职业行为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生存发展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关键能力单元。这些课程内容不再限于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把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等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一个主题、一个重点进行培养,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做到对某一方面的精通。

三 将学习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

职业教育的最初目的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技术型人才,这就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牢固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生理论成绩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设计大量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同样,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操作训练。而这种训练必须是实际的,不是教师设计的模拟训练。模拟训练虽有众多优点,但是它毕竟不是实际的工作,在心理上达不到工作要求的状态,在操作中也不能达到工作要求的效果。

在这方面,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

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同生产紧密结合、企业参与广泛、各类教育形式互通、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特点。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学生和企业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

四 善于培养职教学生的创业精神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学生的素质显著提高,与我国技术人员收入不断增加密不可分。收入增加,吸引了众多的高素质从业者,并且提高了从业者的社会地位。这一点与美国所经历的职教历史非常相似。

相关研究表明,每10名美国高中学生中便有7名表示对开设自己的企业感兴趣,其中被调查者中84%的学生表示希望学校开展更广泛的创业教育。大部分负责州职业教育的领导认为有必要开展创业教育。

针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学生,在职业教育中,应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养老机构、快餐行业、特殊人群等相关领域的需求,将个人的需求进行总结提炼,转变为一类人的需求,针对一类人提供相应的服务,拓展其创业思路。

创业成功的效果不言而喻,对于个人可以增加收入、提高社会地位、改变自己的生活。对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提高社会稳定性。但是,创业者同样也面对着失败的风险,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相应的心理辅导课程,使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同时,也有面对失败的心理承受力。

五 总结

对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的教育而言,应鼓励、吸收更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加入到职业教育的行列中来,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投身到实际的工作中去,针对学生特点,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使其对某一项的技术达到精通的地步,成为其在工作中推销自己,能够在本专业长期发展的基础。在学习、实践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是改变生活、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日强.传统因素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

[2]潘弋璐.德国职业教育的“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及其启示[J].中等职业教育,2007(29)

[3]李靖环.德国的职业教育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7(1)

篇3

[关键词]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 实践教学条件 建设

[作者简介]吕和荣(1962-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江苏 连云港 22200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54-02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作为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实践教学条件作为完成实践教学必备的平台和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学生实际职业操作技能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而言,实践实训更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高职院校都会对内建立相应的实训室,对外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来进行实践教学,以加强和促进学生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的掌握。因此,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要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应建设比较完善的满足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实践教学条件,探索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内容,提出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内涵建设的方法,促使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寻找与企业更多的利益切入点,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和管理方面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与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在食品生产流通及消费领域分析食品营养、评价卫生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基本能力,能从事食品营养卫生和质量管理的、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实践教学是完成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和必要的补充发展,而实践教学条件作为培养学生掌握职业能力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其建设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重点和难点工作。纵观各高职院校的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薄弱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实践设备和场地不足,使得目前实践教学条件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无法营造出让学生参与实践、体会实践的逼真的教学情境,难以保证每名学生都有充足的实践时间和资源,实践效果相对有限;二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于学校与企业双方存在着巨大的目的差距,难以找到二者利益的平衡点,不易实现真正的校企实质上的合作,多数情况仅仅流于形式而达不到预期效果,难以发挥其有效作用;三是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教学的教师中,具备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较少,没有行业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行业企业背景;四是过度强调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区分,从而将技术实践知识与技术理论知识彼此割裂,没有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对策

(一)建设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条件是执行实践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分为硬件和软件条件,而众多实践教学条件中,最关键的软件条件是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它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为了使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能够胜任本专业的实习实训指导工作,应大力加强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措施是:(1)利用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教师有意识地深入到医院营养科、卫生防疫部门、大中小学、幼儿园、宾馆、饭店等企事业单位参加工作实践,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2)引进或聘任企业和行业的技术人员兼任实训实习指导教师,真正形成能有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专兼结合的稳定师资队伍;(3)通过培训、参与横向项目、进行职业技能考核和鼓励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兼职等多种渠道,使教师不断积累实践教学需要的技能和经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上最大限度地贴近实践;(4)通过激励机制和提供优厚条件,鼓励教师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形成双师结构队伍,同时注意培养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动态的领军人物和凝聚力很强的专业带头人,真正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离不开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针对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趋势,在充分体现专业岗位的要求,遵循特色性、实用性和混合性原则下,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省市人才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未来人才需求的趋势,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相匹配,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在实践教学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打破原有的循规蹈矩式的从理论到实践的传统实训模式,实行理论与实践多轮次交替进行的“千层饼”式的实训程序,将课程教学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职业技能培训等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穿插于重要课程和各学期之间。打破原来按课程设置实训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组,形成具有高职院校营养与食品专业特色的一体化混合实践实训教学平台。

(三)建设高质量的校内实训中心

不断加大在实验、实训设备方面的投入力度,建设高水准的校内实训平台,创造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操作性。但是建立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实训中心耗资大,设备先进,所以要精心设计研究,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一方面实训中心设计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准绳,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满足课程内容的教学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按照专业定位中的职业岗位要求,以工作过程模拟模式为导向,建立营养咨询室、营养配餐室、食品质量检测室等,使学生通过在实训中心进行模拟性操作,建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发展实践能力,获得无法在教室中获得的“工作经验”,缩短高职院校课程与工作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实训中心除满足校内的实践教学外,还应提高实训室利用率,增强其社会服务功能,在职业资格鉴定和培训上,即“营养配餐员”“公共营养师”和“营养保健师”等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探索“以训养训”的新路子,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吸纳资金,创造性地大力发展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满足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所需的真实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建立高效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与社会接轨,服务社会的主渠道,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和完善,并为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更好地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提供有效的途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校外实训基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增强学生全面实战的锻炼机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要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建设和管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高效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要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资源优势和功能,增强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人才培养质量,真正使校外实训基地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同时积极寻找学校和行业利益的结合点与平衡点,与国内较大的美容机构韩影宫进行深度合作,利用自身的理论和技术优势开展订单式培养,为地方经济培养输送“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的高素质技能型优秀人才。

总之,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衡量高职院校专业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双师型”师资是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基础,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保障,而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关键所在。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客观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永红,高晓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实证研究[J].大众科技,2011(1).

[2]惠记庄,杜智民,陈达银.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改善弱势专业实践教学条件[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41).

篇4

关键词: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36-03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相关恶性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已上升至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毒素、食品掺假以及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为保护人类健康,减少食品安全相关事件的发生,2001年至今,一些工、农科院校陆续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近年来部分医学院校也相继设置了该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作为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课,是食品质量与安全和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衔接学科。因此,如何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是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掌握医学背景知识、提高对医学相关课程兴趣的关键。本文在对该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内容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方法调查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模式。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选择潍坊医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共计102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大四毕业班学生(半年实习)48名,在读学生54名。另外选择38名代课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内容设置调查。

(二)研究方法

设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安排、课时安排、授课方法与手段及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其中课程内容设置部分每个条目给出非常有必要、较有必要、一般、没必要四个选项,并依次赋予分为4、3、2、1,得分越高,认为越有必要开设相关内容。问卷由调查员统一发放,采用自填问卷的形式并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

(三)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内容设置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这门课程共15章内容,平均得分3分以上的12章,占80%,2~3分的3章,占20%。排在前10位的为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公共营养、营养与疾病、食品污染及预防、食品新技术及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及预防、特殊人群营养、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各类食品卫生及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这主要是由于目前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较普遍,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和老师对疾病与健康的关注度大于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关注。

三类调查对象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各章内容必要性的认识不一致的有:在读学生认同度高于毕业生的有食品营养学绪论、营养学基础、临床营养、营养与疾病、食品添加剂及管理、食源性疾病及预防、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毕业生认同度高于在读学生的有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公共营养、特殊人群营养、食品污染及预防、食品新技术及卫生问题、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毕业生认同度高于教师的有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各类食物营养价值、食品污染及预防、食品添加剂及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毕业生、教师、在读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各章内容必要性的认同见表1。

三类调查对象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内容认同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教师与毕业生意见的相关系数为0.65,教师与在读学生意见的相关系数为0.76,毕业生与在校学生意见的相关系数0.60。在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讲授,教师在课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生活事例中。在校学生对课程内容认同度与老师最接近,相关系数为0.76。毕业生也经历了在校学习的过程,但经过在食品、疾控、检验等相关行业的实习,接触和处理了当前社会最新的、最贴近生活的食品安全事件、食源性疾病事件,其对这门课程的意见和教师、在校学生意见的相关系数为0.65、0.60。

(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时间安排

1.学时安排。本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营养学绪论学时数为2学时的占52%,营养学基础学时数为5~6学时的占69%,食物中的活性成分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46%,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52%,公共营养学时数为2~3学时的占81.4%,特殊人群营养学时数为4学时的占55.9%,临床营养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70.6%,营养与疾病学时数3~4学时的占100%,食品污染及预防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92.2%,食品添加剂及管理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61.8%,食品新技术及卫生问题学时数为2学时的占57.8%,各类食品卫生及管理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95.1%,食源性疾病及预防学时数为4~5学时的占52%,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学时数为2~3学时的占81.4%,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学时数为3~4学时的占62.7%。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大纲设定理论课程为3时,每部分内容的学时数与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见表2。

在食品营养学绪论、营养学基础、食物中的活性成分、特殊人群营养、食品污染及预防、各类食品卫生及管理等几章内容的学时安排上基本一致的。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公共营养、临川营养、食品添加剂及管理、食品新技术及卫生问题课、食源性疾病及预防、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风险评估几章内容的学时安排上,教学大纲中安排的学时数少于调查结果,学生要求相应增加。原因可能为这些内容既涉及到营养又涉及到疾病,营养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学生可深刻了解本专业和人类健康的关系,提高学习兴趣。根据调查结果,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各章节的学时数可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营养与食品卫生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医学相关课程的积极性,更好掌握医学相关知识,加强对社会、人类健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更好的体现医学院校为背景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优势,有利于扩宽就业途径。

2.课程安排。根据本次调查,72%的学生认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授课时间应该安排在第3学期,该结果和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方案一致。宁波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将营养与食品卫生开设在第4学期,第三学期主要学习食品及食品工程相关课程,这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所依托的学校的性质有关。医学院校医学是强项,培养的学生是体现医学背景,掌握医学知识和食品检测技术的宽口径人才;而工科院校食品工程是强项,培养掌握各种检测技术、食品研发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授课方法及手段

70%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导入法非常适用于这门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维生素C这节内容时,将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图片及视频,以及维生素C缺乏时出现的症状的图片、视频引入课堂内容,利用生活中鲜活的例子讲解维生素C的特点,生理功能,缺乏的原因,缺乏导致的体征及疾病等内容。把食物与预防疾病紧密联系起来,既提高了该专业学生对食品相关课程的兴趣,也提高了其对医学相关课程的兴趣,有利于体现医学院校以医学为背景、预防为背景的专业特色。

本次调查中有30%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速度太快,跟不上。这可能与学生刚开始接触医学相关内容有关系,可根据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具体内容及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重点内容可利用多种教学法优化组合、视频等教学资源,通过演示视频、多媒体课件和工业检验录像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通过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践行“浸入式教学”理念,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45%的同学认为可建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网站,把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多媒体课件及参考资料等课程资源上传至网站。这样可以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与信息,学生有疑问时也可以随时在网站上留言、提问,以便教师及时解答,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好这门课程的衔接作用。

(四)《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践教学改革

本次调查的102名学生中有40%学生认为应多开设传统的营养学实验,58%学生认为应开设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实验技术手段,30%学生认为应多开设案例讨论,把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联系起来。因此实验教学内容的选定既要有传统的营养学实验,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素养的训练,又要有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现代实验手段,还应把食品安全问题与人类健康紧密联系起来。

三、讨论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增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诸多环节雷同化程度高。同一专业的低水平、无差别、重复性建设,一方面造成社会资源一定程度的浪费,另一方面极大地加剧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为此地方高校开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须在特色上做文章。专业特色是保持专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驱动力。医学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须有其特色,即有效利用本校资源,加强医学相关内容的教育,在课程、实验、实习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培养既懂食品知识,又懂医学知识的复合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使学生成为掌握医学、营养学、卫生学、食品安全学以及食品检测技术,熟悉GMP、HACCP等国内外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及法规,熟练地掌握外语和计算机,有着高尚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能够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技术监督局、海关、食品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等与食品相关单位从事食品质量监控、营养教育与膳食指导工作,也能够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摘 要:教学内容的设置和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发挥,只有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对高校教学的要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必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不断充实课程知识信息量,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合理优化重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知识信息,是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有意识的对学员传授的各种素材和有用信息。教学内容的设置和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只有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不断适应教学目标的提高,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对高校教学的要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研究营养、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科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员获取本课程基础知识和技能,重点训练学员发现和处理常见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与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为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要求必须不断充实和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学员对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本文探讨和总结本科室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如何不断充实和优化教学内容,以促进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

一、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不断充实课程知识信息量

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应该合理,信息量要充足,知识点要求能系统的反映本学科领域的全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包括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两个部分,前者应包括营养学基础、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膳食、营养状况评价、特殊营养保障、营养与疾病6大内容,涵盖营养学学科领域的各主要分支和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普通人群营养学框架之上,着重强调了高原、寒冷、湿热、低照度、电子对抗、航天、航海等特殊作业条件下的营养保障,以及野外供膳、营养教育等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加合理。食品卫生学部分主要介绍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应包括食品污染、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与处理、食品法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中常见化学毒物和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检测等。我们在保证以上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特别对重大活动或战时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卫生的快速检验方法与制式装备等内容做了详细论述,进一步充实了课程的知识信息量。

二、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是保证教学水平先进性的前提和保障。教员在教学工作中,应及时把教学、科研及社会实践成果引入教学,体现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理念教学。要密切关注本学科发展动态,紧扣社会发展需要,注重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各章节原则上安排在本领域具有一定研究优势和背景的教员授课,保证其教学内容与科研方向的一致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应尽力追踪国际研究前沿,及时总结和撰写本学科相关热点领域的进展综述和研发动态,并实时将本科室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进行必要的介绍,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例如在营养学基础部分,对近期研究热点植物化学物及其生物学效应,特别是其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活性及机制,我们做了最新综述和讲解;在特殊人群营养部分对高寒、湿热、低照度等特殊作业人员营养保障问题做了最新国内外研究概述;同时注重对本学科在相关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介绍,将本室长期从事的科研及取得的优秀成果恰当地引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如脂肪酸与乳腺癌、牛磺酸与视觉保护、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效应、特殊环境(高原低氧、低照度作业等)下的营养保障措施等。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教学的先进性,也增强了教学的特色性。

三、合理优化重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重视优化组合,各知识点要顺序展开,符合学员的学习规律,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但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完全照搬教材内容的框架体系,首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重组。如在讲授各种营养素的内容时,对于教材中的营养素代谢内容可以舍去,因为学员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已经学习,而有关营养素摄入量标准的内容又可以并入到后面专门讲授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这一节当中。其次是要正确处理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新内容的关系,在注重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基础性的前提下,也要兼顾前沿性,充分反映当代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教与学关系,运用启发式课堂教学,形成有利于培养学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同时坚持发挥教员作为课程教学主讲人的作用,要求教员从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出发,通过合理编排和生动讲解,启迪学员的思维,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教学内容要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与日常现实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与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学员的关注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种种事例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活泼,竭力避免“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力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着重于启发式教学。在每章节授课前应设置“导课”环节,以近期热点问题或生活中鲜明的事例为引线,引发学员对本次课程内容的关注和相关问题的思考;在讲授各知识点过程中尽量引导学员发现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以现实存在的问题为主,不设标准答案,鼓励学员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例如,在讲蛋白质含量测定时,我们以三鹿奶粉掺假三聚氰胺事件为案例进行讲解,让学员来分析讨论这种化工试剂为何添加进了奶粉里?传统的凯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含量的弊端在哪里?现实中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在讲授各类食物营养价值时,抛出曾经叫嚣一时的“牛奶有毒”、“红薯排毒”、“绿豆治病”论等,鼓励学员独立思考和判断,批判盲从和无主见,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和争论,引导学员课下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并提出合理的证据支持,教员只作为其中平等一员参与讨论,不做是非判断,引导学员学会辩证的、批判的思考问题,能够从正反两面看问题,对同一事物能够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避免片面的、极端的思维观。在学习平衡膳食内容时,要求学员在课外时间开展实践应用,在周围同学中开展平衡膳食的健康宣教活动和膳食营养调查工作。这些措施都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学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向萍, 李革, 杨德海, 等.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9): 947-948.

[2]杨立军. 从十大名校看美国式精英教育[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7: 3; 33.

[3]贾建丽. 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模式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20(2): 102-105.

[4]谢和平.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开创高校教育教学新局面[J].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5(1): 1-3.

篇6

【关键词】肉类食品;营养;卫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515-02

1前言

肉类食品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能够提供给人们身体所需的脂类、蛋白质、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素,且肉类食品的味道较为鲜美,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1]。然而,近年来各类肉类食品的安全与卫生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造成民众的忧虑和恐慌。只有对肉类食品的养殖到销售各个环节进行仔细分析,才能真正的确保民众食用上营养和卫生的肉类食品。

2肉类食品营养价值概述

肉类主要来源为禽畜动物的内脏、肌肉。但通常我们摄取的肉类往往是含有不同程度胶原纤维和脂肪等的混合构成物,可以为人体提供各种氨基酸、脂肪、矿物质及维生素,营养价值十分丰富。肉类具有特殊的风味,很容易被人体的酶所消化,吸收率也较高,且饱腹感强。肉类食品营养成分的含量随动物的种类、部位和年龄以及肥瘦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如肥瘦程度不同的肉类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差别极大,而一般内脏中脂肪含量较少,维生素和无机盐则比较丰富,而且氨基酸模式是最靠近人类需要的食物之一。

经相关研究显示,肉类食品中含有多种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其中主要包括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几种营养物质和少量的微量元素以及碳水化合物[2]。①脂肪。脂肪在肉类食品中是比例最大的,平均含量在25%左右,猪肉中所含的脂肪又是所有动物中最高的,脂肪能够供给人体所需的热量和脂肪酸。畜肉脂肪酸中含量最多的是饱和脂肪酸,另外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高。②蛋白质。蛋白质在肉类食品中的含量也较高,猪肉大约在15%左右,而牛肉约为20%,动物的肝脏中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对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十分有食用价值[3]。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脊背瘦肉,在蛋白质的构成中,有许多氨基酸人类无法自身合成,必须依赖肉类的供给。③无机盐。肉类食品中所含无机盐的含量仅约为1%,且瘦肉中的含量高于肥肉含量,内脏是含无机盐最多的部位,尤其是铁的含量比较丰富,有十分高的利用价值。此外,肉类食品中含有钾、钠、镁、磷等多种多样的矿物质,以磷含量居高。④维生素。肌肉组织中的B族维生素比较高,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则较少,在内脏中的维生素含量则很高,尤其是心、肝脏和肾等部位。另外,肉类也是铜铁锌等微量元素的来源,其消化率高于植物性食品,尤其是铁,铁矿物质则在内脏中的含量高。

3国内外肉类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综述

近年来,肉类食品的卫生事件不断的发生,根据卫生部所统计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数最多的。国外市场中的肉类食品卫生安全事件主要的有欧洲“疯牛病”、美国的“沙门氏菌”、李“斯特菌”、亚洲的“口蹄疫”等,其中还有遍布全球的“禽流感”事件,这一系列的食品卫生与安全事件在食品安全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恐慌,也产生了巨大损失[4]。

我国肉类食品中毒事件在近年来也十分的多,如:金华火腿事件、太仓肉松事件、死猪肉加工事件、注水猪肉、双汇瘦肉精事件等等[5]。所有这些肉类食品的安全卫生事件都让人们深深的反思,甚至有大部分的民众无法放心的购买和食用肉类食品,使得执法部门、研究部门和生产流通部门更加的重视肉类食品的卫生与安全问题。

4影响我国肉类食品营养与卫生问题的主要因素

4.1饲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畜禽饲养环境受到污染,空气和水源等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工业废水的排放等使动物产生各种病变,给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6]。其次,喂养的草料中添加了过多的激素和违禁药品,产生严重肉质问题。最后,养殖的设施不够完善,并且对疾病的预防措施欠缺,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恶性循环。此外,不规范的用药会致使动物体内所残留的药物过多,这些都给肉类卫生埋下隐患[7]。

4.2加工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工环节加工肉类的水准较低,各项加工指标都未达到相关的标准,加工环境较恶劣且加工的设备简陋,这些存在卫生问题的加工厂加工出来的肉类制品都没有相应的卫生安全保障[8]。另外,很多厂家进行加工时为了使加工出来的产品味道更加鲜美,违规的添加过多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近年来所发生的注水猪肉、瘦肉精等事件主要就是在加工环节出了问题[9]。

4.3运输销售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的肉类食品运输大部分都没有专业的运输团队,在运输中对肉类食品的冷藏和保护做的不到位,使部分食品发生了变质。销售环节还是冷藏设施不到位,另外,一些商贩存在更改食品生产日期的嫌疑,将过期和变质的肉类食品继续销售,还有一部分肉类食品卫生问题是由消费者自己引起的,例如:对肉类食品的烹饪和杀菌不到位,使病菌进入体内,埋下健康隐患[10]。

5加强我国肉类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

根据我国肉类食品卫生安全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来加强肉类食品卫生安全:首先,由于屠宰的畜禽主要来源为外伤、中毒或病死,所以在进行屠宰食用前必须确定死亡的原因,若是外伤死亡和疾病死亡,没有发生肉质的变质和腐烂,可以进行高温的处理后用于食用[11]。而对于中毒和非一般性疾病死亡的,要禁止对其屠宰和任意的销售食用[12]。

其次,在进行畜禽的屠宰之前应让畜禽充分休息,防止出现胃肠道膨胀现象污染肉尸,同时要避免在屠宰前12h内进食进水,屠宰时进行全面的清洗并倒挂放血[13]。待刮毛完成后应迅速的进行剖腹,防止细菌增生繁殖引起腐烂[14]。剖腹后应先将附近的直肠挖去在取出内脏洗涤,并严格的进行卫生检查[15]。

再次,进行屠宰后的卫生检查工作,头部检查的要求主要是进行化脓病变、炭疽以及结核的检查[16]。之后检查淋巴结的病变情况,判定是否有传染病,一般来说,病原体进入动物体内后首先在淋巴结上表现出来,所以要认真检查淋巴结。而心肝肺等内脏的检查主要进行外表的观察,查看其大小、形态和出血、充血情况,最后进行肉尸的检查,检查皮肤的溃疡和充血情况,并查看脂肪的黄疸情[17]。

最后,在运输销售环节要求做到分车运输和专车专用,避免将无害化的病肉和良质肉混合,运输车辆加封冷藏,熟肉的运输要用专用的盒子装好,盒子确保是进行充分消毒的[18]。销售过程禁止售卖腐败变质的肉,并具备防尘和防虫设备,销售剩余的肉类进行冷藏[19]。加工肉类食品必须使用优良的肉。腌肉过程中药控制好亚硝酸的含量,防止含量过高而引起中毒事件[20]。

6结束语

肉类食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副食品,其营养价值与卫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纵观国内外的各类肉类食品安全事件,总结出影响肉类食品卫生的主要因素。只有从这些影响因素具体入手,才能真正提高肉类食品卫生安全系数,使我国的肉类食品营养与卫生步入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荫发.我国肉类食品标准体系现状及发展建议[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10(07):81-82.

[2]谢君红.严把肉类食品质量安全关的几点思考[J].肉类研究,2012,15(11):148-150.

[3]刘忠侠.我国城镇居民肉类食品需求计量模型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22(04):21-22.

[4]郭翔.加快实施肉类发展规划提升肉类工业发展质量[J].中国食品安全,2012,15(3):56-180.

[5]陈军,刘荣荣.关于肉类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思考[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22(12):332-349.

[6]王亮,葛洪波.食品检测中肉类食品品质的检测技术分析及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14(12):526-852.

[7]李志芬,王峰.从微生物指标中看我国肉类食品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13(06):17.

[8]于钦刚.浅谈肉类食品的营养与卫生[J].中国畜畜种业,2012,09(29):23-24.

[9]王红萍.肉类在人类食品营养种的重要作用[J].肉类研究,2012,3(21):13-51.

[10]韩永奇.关于建立肉类食品安全监督长效机制的思考[J].肉类工业,2011,20(25):112.

[11]刘明亮,王继鹏.肉类食品链质量安全监管中合作执法机制的优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4(9):38-42.

[12]吴玉红,韩志龙,王春.保障肉类食品安全需建立健全五大体系[J].吉林畜牧兽医,2012,25(06):476-477.

[13]陈晓.我国肉类食品安全监督研究[J].吉林大学,2012,9(12)986-987.

[14]欧晓宇.浅谈肉类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3,15(30):960-961.

[15]王建军,王振兴.肉类安全问题和应对策略[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25(26):23-42.

[16]郭丽娜,刑宇,胡婧.肉类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里的实验测定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3):87-116.

[17]应辉.食品卫生安全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34(15):234-2550.

[18]金飞辉.湖北仙桃市熟肉制品卫生质量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36(25):32-35.

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现状;改革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与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饮食的营养和健康,这也就对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食品营养与卫生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结合课程教学现状来看,无论是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还是考核评价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中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传统

当前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材落后,同我国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相脱节,难以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此外,自从我国成功加入WTO后,国家的食品卫生标准开始同国际要求接轨,人们的膳食指南也被赋予新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很少体现。

2.教学理念和方法落后

当前,很多中职专业课教师仍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的思想,不仅教学理念落后,而且教学方法依然沿袭传统的满堂灌法,导致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和动力,职业素养难以提升。很多教师将重点放在食品标准概念、用途、内容、技术指标等问题的讲解上,缺乏生动、形象的实践支持,导致理论知识的学习枯燥乏味,学生学完后不知如何运用,学习热情不高。

3.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教学考核仍采用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检验。这种单一化的考核方式不仅难以全面、综合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难以明确学生的学习弱点,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不利于教学方式的改善,导致教学考核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

二、中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建议

针对当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如下改革思路和建议,以便对症下药,促进专业课教学水平的提升。

1.结合学生需求,优化教材与课程内容

该课程属于一门应用型课程,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注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专业知识。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及需求,优化教材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补充,以便学生更易接受。同时,注重选择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或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素材,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讲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讲解五谷杂粮营养价值时,可增加面食的烹调、加工方法,如何做更好吃,哪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保存营养价值、更易吸收等。加强同日常生活的联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2.运用多种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必须加快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思路,灵活运用讲导结合、情境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同时,增加讨论环节,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讨论,引导大家互助交流,合作完成知识的探索。以情境教学法为例,教师课前应搜集教学素材,制订完善的教学方案,对如何创设高效的教学情境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讨论“如何评价保健食品中膳食纤维的营养价值”“营养缺乏症包括什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踊跃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查阅或小组讨论,总结结果,然后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上台就讨论结果与大家分享,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加以引导、总结。

3.优化考核制度

教师应转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中及期末考试等都纳入考核中。可以将学生的考勤、发言、讨论等情况作为成绩的20%,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40%,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总结,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考查其对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题型应尽量采用无标准答案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结语

当前中职学校所开设的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因此,加快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活跃地参与到讨论和自我探索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成就感。当然,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障碍也不容小觑,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促进教学改革的持续、健康、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职 食品营养与卫生 教学改革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180-01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食品加工专业中较为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在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较高地位,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应用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如何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做以下研究。

一 依据专业发展需要,精选教学内容

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结合实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内容。目前很多中职食品专业的学生,底子差,对于卫生学以及营养学相关的知识了解得很少,要想让其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绝非易事。应根据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情况,对教材的内容适当修改、补充,加以优化,更易于学生接受教材内容,挑选一些学生能接触到、感兴趣、能激发求知欲的知识点作为教学内容,并适当增加与该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在讲授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时,可以穿插补充玉米有哪些烹调加工方法、哪种做法更好吃、哪种方法营养价值更高更易于吸收等。或者在学完膳食指南和膳食营养宝塔这一课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小作业:给幼儿园小朋友设计一天的食谱,这样既结合了现实生活,使学生不会觉得太遥远,又运用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将教学内容活学活用。通过优选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与今后的工作所需有效结合,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将理论结合实际,学习起来更加方便,运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二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性,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我果断地放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尝试用讲授与引导相结合、情境教学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过程式教学法应用到课堂中。该教学方法始终把启发诱导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来由的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方法是:搜集与教材内容息息相关、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向学生提出探究性学习的专题。例如,“怎样评价保健食品中的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高低”“容易出现的营养缺乏症有哪些”“土豆发绿了还可以吃吗”等,在这些专题中,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堂上踊跃提出疑问。这样活跃起来的不仅仅是课堂的气氛,还有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过程中的独立性以及对创新学习的创造性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查阅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和整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要顾及学生的实际能力,可以进行分组,团队合作。完成作业之后每一组学生都可以由代表上台向大家分享在此过程中的经验和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但是不要过多地干预,否则锻炼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效果则会打折扣。

2.教学手段

教师积极学习和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的运用主要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枯燥的板书教学变成生动的多媒体课件,配合音频、视频进行教学。多媒体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事半功倍。例如,在各类营养素缺乏病这一课,教师可以收集相关的患病图片,结合图片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学生印象深刻。同时可以认识到营养不全的严重性,在生活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对以上教学改革方面的尝试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激发创新潜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教学过程从“单向传输”向“双向互动”转变。

三 注重职业能力发展,完善评价考核制度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重要的反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下,应该考什么、怎么考,如何评价考试结果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最终采用将学生的课堂发言、讨论、课后作业和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做法是:学生的平时考勤、课堂发言和讨论情况占总成绩的20%,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的能力;期中考试占40%,包括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占40%,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题型的设计上,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一部分试题采用无标准答案的方式出现,以便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此综合评价考核制度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 教学改革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改革成果

这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实施后,主要的成果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讨论和展示,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从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篇9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卫生;任务导向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101-03

Application of Task-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Food Nutrition and Hygiene

Zheng Qing et al.

(School of Marine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cheng 224051,China)

Abstract:In the“Food Nutrition and Hygiene” course,the task-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esign tasks carefully,maked student centered,teacher guided,students maked ppt or micro-course to complete the task. Application of task-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eachers,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subject consciousness,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study,but also could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knowledge of Food Nutrition and Hygiene,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student to analyze the question and use knowledge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Food nutrition and hygiene;Task-oriented teaching;Application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序逐节讲授,教师讲解,学生照单抓药,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针对这一特点,笔者在近几年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学中尝试采用任务导向教学法。任务导向教学法是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1],强调以“任务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为中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旨在把学习者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让学习者积极进行探究与发现,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整合与构建,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体现教学成就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包括适应能力、分析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竞争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时效能力等个体综合能力的培养[2]。

1 任务的设计原则

任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任务是一种活动;任务与现实生活关联度高;任务的完成度较高;任务的评价以完成度相关联[3]。任务是任务导向教学的核心,任务设计是实施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学生主导完成任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1.1 任务设计目标明确 设计的任务应要求明确,便于学生领悟要求。教师可将采用任务导向模式教学的内容分解细化为容易的完成小任务,任务要涵盖某一阶段教学目标所涉及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完成小任务达到总的学习目标。

1.2 任务应可操作,难度适中 教师要深刻理解教程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取教材中与学生生活紧密的教学内容,具有可操作性,难易适当,设计的任务还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和认知能力的前提下,符合绝大多数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可实现任务的能力,从而大多数学生通过思考和努力可以顺利的完成任务。

1.3 任务的设计应有助于教师监控 教师是任务的设计者,要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加以引导和组织,及时评价学生完成的情况。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时充当观察员、协助员、学习顾问的角色,从总体上监督引导任务的进展。

2 任务导向教学法在《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中的应用

在《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学,按“创设情景,提出任务,教师指导,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成果展示,任务评价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提出“蛋白质营养与与人体健康”“脂类的营养与人体健康”“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与人体健康”“膳食纤维的营养与人体健康”“维生素的营养与人体健康”“大学生的家乡饮食”“认识食品添加剂”“身边食物的保存”“我的饮食习惯”“饮食与疾病”“食物污染”“食物中毒”共12项任务。

2.1 任务的提出 将任务不知不觉的提出,融于情景之中,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脂类的营养与人体健康”为例,脂类是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的一类化合物,营养学上重要的脂类有甘油三脂和磷脂、固醇,脂类在膳食中的重要性和对人体的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同学中存在着“恐脂症”的错误认识及不良节食的行为,单纯的课堂讲解不能有效地改变学生错误行为,先在课堂中讲解,评价人体的体重指标(BMI),先正确认识自己的体重,讲解脂肪的相关知识,“提出脂类与人体健康”这一任务,明确此任务的知识目标是能描述脂类的分类,脂类的生理功能,食物营养价值的评定指标,脂类的食物来源,脂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正确认识胆固醇。

2.2 学生自主学习 在任务导向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完成的任务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真实任务,在“脂类营养与人类健康”中,我们把任务转化为实际生活中,每一位同学每天摄入的脂类的量,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给出适当的提示,指导学生查阅各种资料:图书、期刊、专业的网站等,在任务的要求下,学生主动探索,因为同学的知识储备不同,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可完善各人不同的知识要求,而且使学生及时了解与相关知识的最新动态,累积了完成知识所需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既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3 学生任务分解 任务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把学生分组,学生可先自由组合团队,一般5人左右,在课程期间成员基本不变,但每个任务可推不同的负责人,负责人负责协调某项任务的完成,在任务的完成规定期间内,组织同学按任务实施目标和要求制订任务实施计划,任务实施计划确立后,团队成员在分工的基础上按照计划推进。

2.4 成果展示 任务完成结束后,团队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成果或作品,汇报任务完成中的主要任务分工、实施步骤、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交流,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任务的结论。由于任务导向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具有特殊性,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用试卷作为评价学习的唯一方式,可规定学生制作相关的PPT或微课,制作PPT每组选派一名学生讲解7~8min,教师加以点评,确定哪些内容讲解不够深入,哪些内容只需一带而过,如何展开教学内容,校正模糊的认识,并加以总结,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制作10min左右的微课,学生可本人出镜讲解,教师在课堂可根据学生微课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的问题,学生加以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等应作为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评价内容。

3 任务导向教学应用的效果分析

在当今社会,网络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方便。在食品专业课程中尝试教学改革,针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学特点,运用任务导向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1 加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因有共同的任务目标,要求在一定的的时间内能完成,同组的同学必须团结合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同学相互了解,取长补短,而且在交流中学会对知识的评价、接纳和反思,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2 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 避免以前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学生对老师有疏离感,而且可借助于QQ群等现代的社交平台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交流和探讨。融洽了同学间、同学与老师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让同学与家人关系更为紧密,以前多是家长关心学生,现在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关心家长,将所学的营养知识传导给家长。

3.3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学生的自行查阅书籍资料和文献的能力,在归纳、总结等过程,在完成任务的训练下,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知识的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学生将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更能灵活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地记忆,比如脂类与人类健康的学习,很多同学能更理性的认识脂类,关注自己的饮食和身材。

3.4 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使自己具备综合的理论知识、宽阔的视野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轻车熟路地驾驭课堂,在不知不觉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进行任务导向式教学的尝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本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情况,教师要解决各种专业和非专业的问题的提出,任务设计要合理。另外,采用任务导向教学,其大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教师走下讲台,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和督导[4] ,当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通过自己思考和小组讨论不能解决时,要及时指点和指导;在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不能很好配合时,要督促其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或遇到共性问题时,要走上讲台进行归纳、总结,把问题讲清楚。

4 结语

作为一种教学活动的尝试,在顺应网络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采用任务导向教学方法在《食品营养与卫生全》中的应用,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自始至终,学生都是任务完成中的主要人物,不断思考任务的完成,预测任务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隐患,并制订相应解决方案。

总之,任务导向教学法的运用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得在课堂上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可能。任务导向教学法将大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与其日后的社会实践很好地沟通了起来,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营养与卫生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的营养素养,也树立了正确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刘守义,刘佳君,徐青.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定位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院,2005(8):56.

[2]傅四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1(2):56.

篇10

关键词:预防医学本科;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实训;课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136-02

一、引言

英国的“Pusztai大鼠事件”、美国的“班蝶事件”、加拿大的“超级杂草事件”、墨西哥的“玉米事件”、我国的“Bt棉事件”、“雀巢咖啡事件”等事件的发生使得消费者对食品是否安全产生了广泛的抵触与疑虑心理,有的国家的消费者甚至对食品的管理水平产生了质疑。随着这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例如地沟油、苏丹红、皮鞋牛奶、问题油条等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发使得消费者对社会的整体食品安全信任度下降。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在该专业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该专业的实训课改一直存在很大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必须对该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整体的优化。

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实训改革的必要性

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专业。食品的营养与卫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件经常被媒体曝光,苏丹红、地沟油、三鹿奶粉、瘦肉精、禽流感、老鼠肉做的羊肉串、皮革牛奶、纸箱子肉馅做的包子等,这些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对国计民生、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影响。预防医学本科中,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课程主要包含着食品营养、食品卫生与人体健康科学等课程。该课程不仅与医学基础、微生物学相关,更与食品科学、农业科学、食品生产等密切相关。可见,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科学性、应用性,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与国计民生有着密切联系,在促进人民体质健康、防治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对营养与食品安全课程的实训进行改革,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人才,应对营养与食品安全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

三、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陈旧。目前,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十分陈旧,但是教学的课时较少,很多学校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计划将实训的部分删减。目前,大部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中只为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安排了36学时,很多教师都无法按时完成教学内容。另外,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无法与不断变化的居民膳食指南、食品安全法中的内容相适应。这也就使得很多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中,该课程结束后学生对其留下的印象较少,这也反映出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这种现状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能够及格、拿到学分而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缺乏对学生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培养。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比较重视知识的讲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目前,很多高校的该专业中基本都是理论讲授,对于实践环节的教学十分缺乏,使得学生学完之后不能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实际做出指导,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后,连最基本的营养食品都无法编制;还有的学生学了食品卫生学,但是对食物中毒缺乏必要预见与判断。

3.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落后。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基本是一支粉笔讲到底,一块黑板讲到底,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教师作为知识与课程的传授者,应该将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学生作为课程的接受者,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滞后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法,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对于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很难涉及,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

4.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单一。目前,各高校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的教学中的考核基本采取的是一次性、闭卷、笔试的形式。而考试的内容上则比较注重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核,对学生运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并不重视。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生根本就不注重平时的学习,只是在考试前才临时突击学习,临时抱佛脚,不注重知识积累、知识运用。还有的学生只重视考试成绩,只关心自己能否考试及格,并不关心自己学习这门课程能否在实际中进行运用。

四、优化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改革的策略

1.实行分层递进式实训体系。一直以来,高校的实训课程就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完成的,缺乏系统性、独立性、完整性。这一局面必须彻底打破,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实训课程。因此,在该课程的改革中可以通过分层递进式的方式进行实践。在第一阶段,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尽快掌握集体营养状况的检查能力和评价方法,主要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各种门诊的检测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向居民进行营养知识的宣传,并指导居民如何才能实现膳食营养。在第二阶段,可以对学生实行单项实训。即开设实验室营养配餐基本操作和技能,对学生实行各单项实训技能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膳食营养需求配制出不同的营养餐食谱。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医院的营养科进行简析,并要求学生能掌握一些典型病例的营养治疗方案。第三阶段是综合实训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实训在校内外进行多项营养学综合技能训练。例如:营养治疗流程、营养代谢等实训。

2.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为了进一步适应本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各相关高校应及时转变观念,立足本校的实际,在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可以选聘一些优秀的教师到本校进行实训指导,以此来大大改善本校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促进本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还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选派教师到食品企业、社区、养老院、宾馆、饭店、幼儿园等单位进行专业技能的实习,掌握最真实的实践经验和资料。这些措施能够使高校的实训课程摒弃纸上谈兵的状态,能够切实将实训课程落到实处,使师生时刻处于实战状态。

3.加强实训基地的拓展。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制约高校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更是制约高校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各高校由于资金、场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训基地的建设一直不尽如人意。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这是培养我国现代化实用型建设人才的关键。例如:在校内,可以建立营养实训室、营养配餐室、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立将大大满足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训实验教学任务。在校外,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连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与当地的医院营养科、卫生监督所、集团企业、学校、社区、幼儿园等单位联系建立自己的专业教学实训基地,为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提供条件。这种岗位与教学的无缝对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技能、综合素养,更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4.完善实训考评体系。目前,各高校对实训的考核与评价主要是以实训单位写总结、写鉴定、教师打分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些方式的局限性与弊端并不能真正彰显出实训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实训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评价。可以将实训考评分为专业应用能力的考核、操作应用能力的考核两部分。考核的方式也可以是笔试、口试、现场答辩、实训单位现场测试等方式,关键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促进的、相互补充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这些方法,给教学增添一定的活力。据相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有的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上增加一些课时,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下,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通过案例分析法要求学生通过实例掌握具体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以某一实例为导线,引发学生探究的学习欲望。如:教师可以对阜阳农村大头娃娃现象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善与食疗方案,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总结。实践表明,学生对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欢迎,课堂表现非常积极,很快就将案例中缺乏蛋白质的原因、主要症状、防治的措施等进行了分析。面对新颖的实训课堂,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可以一鼓作气,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更大案例的分析,例如:对于食物中毒类型与调查处理的方法等。总之,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的实训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水平与能力。因此,面对这门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性、实用性的课程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进行耦合,改变观念进行实训课程的改革,为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殷建忠,陆林,吴少雄,等.云南省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9,(06).

[2]梁新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航空航天医药,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