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要素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象学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象学要素

篇1

关键词:丹纳;《艺术哲学》;“三要素”;不足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76-02

一、“三要素”学说的思想来源

丹纳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艺理论家,也是法国实证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艺术哲学》是其文艺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著作中,丹纳分别以意大利绘画史、尼德兰绘画风格、希腊雕塑这三种不同地域的艺术为代表,从它们产生、发展的历史角度集中论证了种族、环境、时代这“三要素”对于艺术形成发展的影响。

二、丹纳“三要素”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种族

丹纳在“三要素”理论中,把“种族”放在了第一位,认为种族的力量是构成一个民族后天发展的基石,是“一切环境、一切形式下都能保持的性格”。所谓种族,丹纳解释为“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这些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①比如丹纳认为意大利画派的整体风格是突出人物健康及强壮的天然体态,风景只是附属品;相反尼德兰绘画注重写实,善于描绘风景。二者之所以不同,种族因素起决定作用。

(二)环境

丹纳所说的“环境”,我认为包括三个方面,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1、自然环境。一个民族生存的环境,正是这个民族的文学生成的土壤。丹纳曾这样断言:“作品与环境必然完全相符;不论什么时代,艺术品都是按照这条规律产生的。”②丹纳论述的“环境”因素更倾向于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地理环境对民族或种族性格的决定性影响。

2、社会环境。丹纳说:“某些持续的局面以及周围的环境,顽强而巨大的压力,被加于一个人类集体而起着作用,使这一集体从个别到一般,都受到这种作用的和塑造。”③在文艺复兴那个思想大革新的震动之下,绘画成为世界性的普遍艺术。而到了十八世纪,古老的意大利和新兴的德国都到了一个“感情当令,表现感情”的时代,因此,在这“两个天生会唱歌的民族中间”便兴起了音乐艺术的品种,足以见得社会环境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3、文化环境。其一,丹纳指出,莎士比亚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奇迹,在他的周围,有许多的优秀剧作家用同样的风格,同样的思想感情写作。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丹纳表示了相同的意见:“一个艺术家是先驱者,另一个是后继者;第一个没有范本,第二个有范本;第一个面对面地观看事物,第二个通过第一个来观看事物……”总之,“第一个作品影响了第二个作品”,后继者“必须从前驱者的死亡中诞生”④。这些作家,彼此之间构成了一个特定的文学和文化的生态环境,同时对同代乃至后代的人们和艺术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丹纳看来,如果第一个作品还仅仅是面对事物,那么第二个作品就不可避免地溶入了文学和文化的环境因素了。这就再明确不过地肯定了文化环境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无法摆脱的作用。

(三)时代

丹纳有关“时代”要素的阐发,并非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或者“艺术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各方面的反映”。丹纳的“时代”概念是极其模糊的,它既包括环境因素,也包括时代精神风俗或气质。

丹纳的所谓“时代精神”是指某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理念,他称之为“精神气候”,并认为这种“精神气候”决定艺术品的种类。特定的精神气候一旦形成,与其相适应的才干才能发展,精神气候如若转变,才干亦随之变化,正是由于这个作用,我们才看到,某些时代某些国家的艺术宗派,忽而发展理想的精神,忽而发展写实的精神,有时以素描为主,有时以色彩为主,时代的趋向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

三、影响与不足

丹纳的学说在研究方法上,以经验为出发点,搜集大量材料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美学同科学一样,有内在规律并可做出解释,这在当时有很大的前瞻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丹纳的学说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丹纳深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

丹纳在阐述观点时,他虽然掌握了丰富的艺术史素材,却未能揭示出艺术发展的真实规律,他对艺术发展动因的探讨仅限于宗教、风俗、文化等意识领域,把艺术发展脱离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个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无视经济生活对艺术发展的制约,这就使他的文艺学思想归属于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范畴,因此这是最为致命的弱点。

(二)丹纳对整个艺术史的实证研究中,有着一种狭隘的民族偏见,并始终恪守着“欧洲艺术中心说”的原则

在《艺术哲学》一书中,他没有直接提到过东方艺术,这种狭隘性,使他的一些结论显得片面。仅以他的“绘画艺术首先考虑人体”为例,这一结论对西方艺术来说基本上是适用的,但对于东方艺术却并非如此。对于丹纳的局限,格罗塞曾作了严厉的批评:“从这祥一个狭小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理论,怎能有一种普遍的真实性呢? 如果一种一般的繁殖理论仅仅以最繁荣的哺乳动物的研究为基础,那理论还有什么价值呢? ”⑤

(三)“三要素”学说的商榷之处

1、丹纳没能认识到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过于强调人的生物特性一面,忽视社会历史的一面,并把他所谓的人性普遍化。同时,丹纳将种族环境视为“永恒的内在动力”并认定其带有先天性,这种解释显然也是有失偏颇的。其实,即使在同一种族内,人们性情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在不同的种族中,性情相似的也不在少数。

2、应当指出,自然环境对于艺术创作活动的影响,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丹纳非但没

有意识到这一点,而且有过分夸大其作用之嫌,认为自然环境对种族、国家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看法是有待推敲的。

3、丹纳用他的三要素理论解释不同艺术的特色、同一艺术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特点,却没有解释某一艺术或艺术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兴盛的原因。例如,达芬奇、拉斐尔等艺术家的作品经久不衰的理由在于什么,丹纳并没有指出。

丹纳“三要素”说的不足,究其原因是他的实证主义理论过分注重从外部因素考察文学艺术现象,而忽视作家对外部因素吸收、创新的主观能动作用。在《艺术哲学》一书中,丹纳虽粗略提及作家的天赋、才能对创作的影响,但没有深入追究,这是他理论的一大弊病。

注释:

①英国文学史·序言.《西方文论选》下卷第236一237页.

②艺术哲学.第71页.

③《西方文论选》下卷第239页.

④《西方文论选》下卷239一240页.

⑤李永.解读丹纳的“三元素”说[J].法制与社会,2006(1).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张玉能主编.西方文论[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2

目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增多增强,农业病虫害趋多趋广,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面临的自然风险也更多更大[1]。随着农业气象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对农业气象学更好服务于农业的新要求,课程的教学存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不知道农业气象学的具体作用和功能,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单一,不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农业气象学的优势和为农业服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如何根据农业气象学课程自身特点及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快速、准确掌握知识并应用与生产实践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使学生明确农业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服务的支撑和保障。据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占农业生产总值的15%~20%,远高于自然灾害损失占全国GDP2%~5%的比重[2]。现代农业气象是现代农业生产与现代气象业务的高度结合,现代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对气象保障服务需求更为迫切。随着气象为农业服务深入发展,农用气象服务工作也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成为气象为农业服务的重要手段。

1.1农用气象预报服务

包括农业天气分析评估、农业灾害性天气、病虫害、作物适宜播种期、收获期、重要物候期、土壤水分、未来气候趋势预测和极端气候条件预测及对农林牧业生产影响的预评估等服务产品。同时预报服务也包括农业气象旬(月)报、雨情、墒情、温情、灾情、农业干旱监测专报,作物生育期间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年度农业气候评价,气象灾害评估与风险分析产品等服务产品。

1.2农用气候服务

包括农用气候专题分析、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农用气象灾害专题分析、农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开展精细化的农用气候动态区划及成果推广应用、退耕还林草气候适应性分析等服务产品。

1.3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包括开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的气候环境评价。如中药材(当归、党参、黄芪、甘草);制啤酒原料(啤酒大麦、啤酒花);油橄榄、百合、黄花菜、花椒、白兰瓜、酿酒葡萄、苹果、桃、板栗等作物。开展特色作物播种期、采摘期等时机、适宜天气预报;开展特色作物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响应;开展特色物极端天气条件和病虫害预报等服务产品。

1.4为农业生产提供综合服务

在产前,根据各区内农业气候资源状况,为合理制定栽培计划及选择适宜各区农业气候条件的优质、高效的优良品种,提供气候预测分析服务和适播期预报服务;在产中,通过进行实时平行对比观测和测量,及时获取有关农业气象资料,开展农业气象研究和服务,进行产量、品质的预测预报服务,重点对影响产量和品质的气象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在产后,及时对当年基地生产期间的农业气象条件利弊影响进行分析鉴定,做出气候影响评价,总结当年基地生产经验教训,从中总结规律,指导来年计划和决策,并做好收获和储运期间的气象服务[3]。

2加强和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

2.1突出学生创新思维,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行为,有了创新行为,创新精神才有生命力,才有实际价值。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学生能力的培养都必须依靠学生的实践。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实习、见习、参观、社会调查、业余兼职等多种社会实践,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会遇到许多生搬硬套书本知识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4]。农业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比如说农田蒸散量是由作物叶面蒸腾和土壤表面蒸发造成的农田水分损失量,它是决定农田水分状况,作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状况的重要因素。对于蒸散量的测定方法很多,无论那一种方法的测定都会有各自的优缺点,针对此问题如何以一种创新的思维去理解农田蒸散量的测定,由老师加以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以期在测定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农业气象学本身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同时也是其他相应专业课的基础课程,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如果在基础课阶段的学习中,学生没有培养起基本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专业课的学习势必会非常被动。因此,确立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注重教学各个环节的科学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5]。比如说研究同一个农业气候区域内,由于地形不同而形成局地的气候差异以及对农业产生影响,是农业气候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研究方法一般是对典型的地形进行短时间的气象观测,并用物理模型进行计算或数理统计分析,确定地形影响气候条件的规律及其农业意义。学习这个知识点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要求学生在后面学习地学课程中注意把握,不同的地形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农业气候区域,那么对于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的形成是否和当时的气候条件有关呢?因此,农业气象学的学习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知识积累作用,同时也是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的良好开端。

2.2重视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我校农业气象学实验课学时较少,目前开设的内容仅为辐射、温度、湿度、蒸发、降水、气压和风这几个主要气象要素的观测,由于课程设置的限制没有涉及综合性实验。我们认为应根据专业的不同,在安排实验课教学时有区别地对待。对于农林专业,建议将各气象要素观测开设为地面气象综合观测实验,集中在一次对各个气象要素同时进行测定,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促进学生深入分析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天气状况。对于资源环境专业类的学生,不仅仅要安排农业气象基本因子的观测,同时可采用选修课、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的形式增设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部分气象数据的处理和建模。比如利用我校现有的气象观测设备,完成对农田蒸散量的计算,通过学生对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风速、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测定,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推导农田蒸散量的数值,既加深了同学们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实践操作动手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完理论知识后,有选择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主要是节假日),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生产实际问题,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增进了对社会的了解,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调查家乡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家乡土壤的解冻期、作物的播种期、某一天的温度变化(温差)情况,主要生理病害等情况,以及它们和气候之间的关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交流,班级同学可分为几组,设定不同的题目,最后通过大家每一组的调查讲解,实现相互之间的知识共享。

2.3使学生了解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前景

篇3

医疗气象学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历史,但是目前医疗气象学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与难点,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在医疗气象学的发展与应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认为应从基础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组织协调等方面进一步大力发展医疗气象学,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1医疗气象学的定义

医疗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环境对人类机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的影响规律,为治疗疾病和卫生保健服务的一门学科,它是大气科学和医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又称人类生物气象学。属于大气科学下的应用气象学科。医疗气象学主要是通过观察气象和人体健康的情况,进一步衡量、分析、研究“气象要素”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从而阐明气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其目的是趋利避害,即避免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来增强体质、防治疾病。

2医疗气象学的研究范围

目前为止,国内外的医疗气象学的研究范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理气象学。研究气象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以及健康人在各种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例如:宇航、航海和采矿等特殊环境中气象条件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气象条件对生殖的影响;大气电磁场、空气电离、太阳黑子、紫外线、红外线、空气污染及生物病原体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古代医学中与气象相关联的内容;人类对特殊气象条件的防护;环境舒适度对工作能力的影响等。

(2)病理气象学。研究气象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包括不同季节气候下的多发病;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疾病在不同气候地区的分布特点等。例如:自然环境中气象条件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气候突变与诱发人类疾病的关系;利用气候特点和人工气候室进行治病和疗养;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气象卫星资料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地方病、流行病监测中的应用;医疗气象预报的方法及精度等。

(3)环境气象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医疗气象学还研究城市、农村、住宅区环境小气候以及人工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例如:城市和环境小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天气气候对行为以及人口密度及移居的影响等。

3医疗气象学的发展历史

3.1中国古代的医疗气象学思想

中国的医学气象学理论萌芽于春秋战国时代,如,在距今两千多年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有大量精妙论述,明确指出了人与气象和环境的关系。《内经》通过对天体的运行、时间的推移以及与此相应的气候条件,做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认识到自然界的气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有规律的循环变更。并进一步从天体的运转、气候的变化、自然界的各种物化特征中找出其内在规律,用以说明时间迁移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生物界的影响以及与人体生理病理用药的关系。深刻阐述了气象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气象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养生之间的关系。《内经》中医疗气象的学术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四时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和周期性。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因为每种生物的习性与生活习惯,都受到四时阴阳这种节律的支配。昼夜交替、寒暑往来,日夜节律以二十四小时为周期,四季节律以一年为周期,还有些节律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二是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如《灵枢•岁露》中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即指出人与自然界为一个整体,人类极易受到自然界气候、环境的影响。三是气象因素对人体生理、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日常保健具有重要影响。《内经》把自然界的气候现象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并认为“六气”是万物生长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六气”不正常、不协调则称为“六”,人们在“六”的作用下,极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并且指出季节对疾病的影响,在不同天气、气候情况下发病的特点,不同地区的气候及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如,春季多风病,盛夏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隆冬多寒病等。

3.2医疗气象学在国外近代以来的发展

国外近代医疗气象学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大学小儿科主任DeRudder教授首先采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了天气与疾病的关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病理科主任Petersen教授系统地进行了气候对疾病及疗养方面的研究;美、前苏联、英、法、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医疗气象学发展较快,但是研究呈离散状态,彼此之间联系较少。1955年,在荷兰地理学家Tromp博士与德国首家医疗气象研究站的创建者Ungheuer博士的共同推动下,于1956年8月29—3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国际生物气象座谈会。会议期间,成立了国际生物气候及生物气象学会(现称国际生物气象学会),医疗气象成为了生物气象的一个重要分支。自1957年,该学会每3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会。不少国家都先后建立了相应的学会,并在英、美、德、荷、罗、捷、意、波举行过地区性学术交流会。某些国家也定期举行学术会议,如联邦德国自1953年以来,每3年举行一次生物气象学术研讨会;日本自1961年以来每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美国自1969年开始每3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瑞典自1980年、澳大利亚自1982年均定期召开生物气象学术会议[1]。目前,在美国有19所大学设有医疗气象专业,其中10所大学可授予硕士学位;有些国家还成立了独立的研究所,专门进行医疗气象学科的研究。有些国家通过研究,开展了相应的医疗预报服务工作。德国自1952年开始,每周1—周5按时全国医疗气象预报,内容为天气形势及对疾病可能的影响,至今已有近50年,从未间断;匈牙利于1958年开始这方面的工作,日本、前苏联也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日本有的医院开设了气候内科,在美国,预报西北大风(bluenorthern)时,为冠心病人预留床位,并进行抢救的准备工作[1]。

3.3中国现代医疗气象学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对一些疾病的防治研究报告中,开始有了一些气象因素与疾病关系的相关分析,这些报告也包括了疾病的季节分布等。但真正的医疗气象学研究开始于60年代,中国开始使用气团、大气环流来分析天气与流感、心脏病、中风死亡率的关系等。1971年,全国开展了慢性气管炎的研究,研究中考虑了气象因素的影响,于是在1972年成立了全国气象条件与呼吸道四病(感冒、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关系研究协作组。1974年中央气象局召开的第二次应用气候学术会议上,将医疗气象列为内容之一。从此,中国开始了较为系统的医疗气象学的研究。1973,1975,1977年,先后在南京、镇江、天水等地举办了医疗气象讨论会与讲座;1980年11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医学气象研究座谈会;1995年7月在北京首次组织了国际生物气象学术讨论会,来自20多个国家的医疗及气象科学家出席了此次会议。在中国气象局的《公共气象服务意见》中指出,医疗气象服务是专业气象服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2008年12月31日,中国气象学会召开了常务理事会,正式成立了医疗气象专业委员会。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式功任学会主任,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张书余任学会顾问。2009年10月,医疗气象专业委员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第一次医疗气象学术研讨会。

4目前中国医疗气象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与难点

(1)医疗气象专业人才短缺。医疗气象是介于医疗和气象之间的一门学科,是一种跨学科研究。这就要求从事医疗气象专业研究的人员同时具备医学与气象学两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实际生活中,往往医务人员对气象知识了解甚少,气象工作者又不懂医学知识,加之个人的文化修养仅限于专业知识范围内,使这门学科的研究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影响。

(2)培养医疗气象专业人才的院校偏少。目前,中国设置应用气象学专业的院校相对较少,大约只有10所左右,而医疗气象学这个专业还未设置。只有兰州大学根据“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考虑发展医学气象学这样一个分支,将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大气科学学院联合,来共同配合培养医疗气象人才。前文提到的张书余、王式功两位研究员都已开始招收医疗气象研究生。据张书余研究员介绍,他的研究生中,硕士生都是学气象的,博士生中有学医的,目前,在博士招收方面,他个人更倾向于有医学基础的学生。他本人也是先学医后学气象,后来从事跨学科的研究自然是水到渠成。

(3)医疗气象资料欠缺,且实现医疗气象研究资料共享困难。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或者资料的欠缺,有些因素很难量化,导致指标因子不全面。医疗气象风险评价标准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和实践检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风险评价模型甚少。在目前情况下,疾病发病情况资料由卫生系统掌握,而气象资料为气象部门所有,实现两方面的资料共享十分困难,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

(4)医疗气象学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中国的医疗气象学研究大多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应用还远远不够。全国仅有上海、广西、甘肃、吉林等少数几个省市开展了医疗气象服务系统的开发与研制。人体疾病与天气之间的联系还没能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有关医疗气象的研究还远远没有深入展开,更没有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更好地应用。医疗气象这一市场相当具有潜力,比如医疗气象预报,可以提供给卫生医疗和防疫部门,供他们在预防、治疗疾病和调集药品时进行参考。还可以为普通市民提供专业的医疗干预,对某些异常天气下的“高危人群”给予适当的提醒和防护,减少某些急症的发生。

(5)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气候并不是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唯一因素,其他诸如遗传、自身素质、饮食、地域、生活习惯等因素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综合影响。因此,在进行医疗气象学研究中,关键技术在于从影响健康的诸多其他因素中分离出气象因素的影响[2]。另一方面,人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往往十分复杂,很多疾病至今发病机理尚未搞清。这些都会给检测和定量评估气象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带来一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5几点思考与建议

(1)注重加强医疗气象学基础理论研究。近年来,中国医疗气象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从当前的情况看,应用技术研究多,基础理论研究少;经验总结多,机理分析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气象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并通过与模型、信息技术等相结合,提高科研水平。因此,组建跨学科的医疗气象综合试验基地,加强医疗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增强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2)加强培训、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社会需求决定专业设置与办学规模。目前医疗气象研究仅限于科研机构,医疗气象专业人员奇缺。建议在大学中设置医疗气象专业,培养医疗气象专业人才。另外,加强对气象和医疗部门在职人员的医疗气象知识培训,扩充专业人才队伍。尽快建立一支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适应医疗气象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3)加快尝试开展医疗气象预报服务,开发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医疗气象预报的预报流程是分析各种天气预报资料,制作出天气过程和气象要素预报,依据病理生物气象学理论制作出医疗气象预报。通过预报使人类在日常活动中避开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利用有利的大气环境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合理开展生产活动,提高工作效率[3]。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加快尝试开展医疗气象预报,加大科研力度,开发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更好地为社会公众生活服务。

(4)在气象站设立特殊观测项目。在气象站设计医疗气象服务需要的特殊观测项目,加强对紫外线、大气主要化学污染物含量等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因子的监测。

(5)加强医疗气象应用的组织协调。一是气象部门内部的协同。医疗气象研究、预报、服务不能分割,要建立专门机构来完成。要培养一批熟悉医疗气象实用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二是加强气象部门与医疗部门的协同。开展异常天气情况会商、资料共享、风险评估、减灾预案、合作立项等方面的合作。

篇4

【关键词】 微气象学 高原地区 发展方向

1 绪论

微气象学是指由于下垫面的某些构造特征所引起的近地面大气层中和上层土壤中的小范围气候特点,这种小范围的气候特点一般表现在个别气象数值上,有时表现在个别天气现象(如风、雾、霜等)上。但这种要素的改变不使大尺度过程(平流、锋面)所决定的天气气候特征发生较大变化。微气的特点:范围小,差别大,稳定性好。旨在分析局地下垫面条件的气象效应以及对这些效应的定量描述,研究局地微气象形成的物理过程和变化规律,确定局地气象要素的数量指标;以便合理利用微气象的有利条件,解决气象学科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对微气象学科在高原地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境况做出评价认识,以改善研究存在问题,提高研究的科学严谨性。

2 高原地区微气象学研究现况

高原指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地形阔,以明显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高原最本质的特征是地势相对高差低而海拔相当高,我国高原面积广大,研究高原微气象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关注。

2.1 青藏高原地区微气象学研究现况

青藏高原通过动力、热力、地气相互作用等间接影响我国东部和南部、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灾害性天气的形成。青藏高原通过高原近地层与边界层热力及动力作用逐渐影响到自由大气的变化。近地层物质和能量交换特征受地形、下垫面性质等微气象因素直接影响,差异较大。为此近几十年来在高原上进行了一系列大型的气象观测试验对大气环流的动力和热力影响的研究。《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近地层能量输送与微气象特征》[1]一文中计算分析青藏高原北麓河冻土综合试验站自动气象站2002年5月30日~6月24日的地表能量平衡、地表加热场、感热、潜热、地表反照率、动量和热量总体输送系数等特征量场的变化特征,首次得到高原北麓河地区近地层能量输送和微气象特征,为微气象学在高原研究中的短期内热量和动量研究提供指导。

《青藏高原不同地区夏季近地层能量输送与微气象特征比较分析》[2]利用青藏高原理塘、林芝、海北、拉萨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地区近地层气象要素、辐射收支及湍流通量日变化特征。并且得出结论,高原东部、中部及北部,无论是高原台地、高山峡谷区,7月份近地层各气象要素、湍流通量、辐射收支均有明显的日变化。

《纳木错湖地区近地层微气象特征及地表通量交换分析》[5]利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站所提供的2006年全年观测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纳木错地区的草甸下垫面气温、湿度、风速、风向和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规律,和地表感热、潜热通量和辐射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初步揭示了纳木错草甸下垫面微气象特征和地气能量交换的年际变化规律。

在青藏高原上所利用的观测资料多为综合观测自动台站的资料,资料分布可靠性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产品的不断提高有了明显提升,但由于自动台站存在观测无人值守等方面的问题,且在高原地区观测台站建立困难,研究有相当大的受阻。

2.2 珠峰地区微气象研究现况

珠穆朗玛峰位于的南缘、喜马拉雅山脉中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气象学家就开始不断地致力于珠峰地区气象和环境等研究,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前三次珠峰地区科学考察试验和地面热源观测的开展,这些研究都大大地促进了珠峰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由于珠穆朗玛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以往的研究时间都比较短,而且大部分都在夏季,这远远不能说明珠峰地区的地气相互作用的整体特征。局限于参考数据资料的获取仅对珠峰地区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要想深入理解珠峰地区水和能量循环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还有很多工作去做。

2.3 内蒙古高原地区微气象现况

横贯中国的内蒙古高原东部为草原,是中国的重要畜牧业基地;西部气候干燥,为乾草原、荒漠草原与荒漠。向西沙漠面积增加,戈壁广布。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能量物质交换的微气象方法估算》[3]根据1998年5~8月和1999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试验站进行微气象观测的资料,作者分析了该地区能量平衡及其各分量的基本特征。得出结论内蒙古草原净辐射能用于感热和潜热交换的方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其误差来源主要受观测场地、仪器精度和方法的局限性影响。

受到观测资料比较少的影响,很难分析其季节性的变化。作为中国气象重要研究地区,内蒙古高原的研究资料量需要极大的提高,以满足当地牧民的生活上气象需求。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从分析中可看出,高原上多荒野大漠,人烟稀少,测站稀疏,观测条件较平原地区艰苦得多,已有的许多研究基本围绕高原北部和中部进行,西部和东部虽有一些研究,但高原东坡的研究目前基本上是空白。共同体现出来的是研究资料的不足和研究观测的难度之大,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有必要加大资金设备投入,增加研究资料获取。

4 微气象研究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一气之间的能量、水分和物质(气体)交换及其随时空变化的特征,在研究生态环境问题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由于每个地区下垫面状况不同,探求如何更准确地测定和估算下垫面各种热通量的大小成为微气象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并且已经形成许多研究理论方法。

根据当前的研究境况,现今我国研制的微气象观测数据采集系统能在比较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对近地面层的有关物理参数进行长期、连续、自动的数据采集并且具有多点同步观测,实时无线传输和数据集中处理等功能,从而能以联网的形式对一地区进行全面、综合的观测实验研究。将野外观测的数据收集后集中分析处理,这种先进的观测手段有力地推动理论研究工作。该观测系统不但是微气象自动观测网的一个子系统,又能够以子站为单位,独立地执行数据采集、无线传输及资料整理输出等功能,为自动化提供便利,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的人工观测方法带来的人为误差及种种由于恶劣条件所带来束缚,为近地面物理的研究提供了先进的观测手段,十分适合应用于高原地区。

同时要求重点监测的是地面的动量、感热和潜热通量、水汽和碳通量、地表辐射收支、大气边界层结构和过程,以及土壤热力和水分状况。主要包括温、湿、风梯度观测,气压,雨量、多层地温、多层土壤湿度,直射辐射、反射辐射、净辐射、散射辐射、总辐射,土壤热通量,以及涡动相关动量、感热、水汽和二氧化碳通量观测系统等,补充观测层次,增加地球辐射、紫外辐射观测,光合有效辐射观测,土壤水分观测,增大观测设备的防护外壳,完善观测站础设施建设,确保观测站能够长期、稳定运作。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由于微气象学在学科应用中的工作资料的缺乏和学科发展在大范围区域之内的限制,对于微气象研究的方法和应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着眼于青藏高原,珠峰地区,内蒙古高原等微气象学应用广泛区域,本文总结观点认为应加强气候恶劣观测环境中微气象观测系统的开发投入,更进一步地进行地面微气象特性的观测,保障观测站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在高原地区进行有效长期稳定的观测研究。

5.2 展望

本文仅单独研究了高原地区,还缺少与平原地区和城市地区的比较学习,希望能够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钱泽雨,胡泽勇,杜萍,张艳武.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近地层能量[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5.2,24(1).

[2]赵兴炳,彭斌,秦宁生,王伟.青藏高原不同地区夏季近地层能量输送与微气象特征比较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1.3,31(1).

[3]朱治林,孙晓敏,张仁话,唐新斋,苏红波,唐登银.内蒙古半干旱草原能量物质交换的微气象方法估算[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2.9,7(3).

[4]卫国安,牛玉清,周秀云,肖正华,陈泽宇.微气象观测数据采集系统①[J].高原气象,1990.6,9(2).

[5]李茂善,马耀明,孙方林,赵逸舟,王永杰,吕雅琼.纳木错湖地区近地层微气象特征及[J].高原气象,2008.8,27(4).

[6]吴爱明,倪允琪.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平均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J].高原气象,1997,16(2):153—164.

篇5

关键词:应用气象学;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实验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38-02

一、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意义

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实践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从观念、体制的创新,到创新环境与创新教学模式都是必要的。独特性与新颖性是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因而我们要在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基地等方面进行综合地改革。本文结合应用气象学专业建设,着重从创新实践能力教学管理、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及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等建设环节的一些思路与具体措施进行探讨。创新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独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人际联络能力、综合活动实践能力、科技信息获取能力、野外观测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学术交流能力等。因此需根据大学各自学科、各自专业的特点和实际能力的不同要求,根据不同大学生个性的实际能力差异,构建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选择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采取有特色及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下结合应用气象学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介绍创新实践教学的一些探索。

二、应用气象学专业重视创新实践教学

应用气象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也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在办学体制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探索,使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升华。应用气象学把产学研模式、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作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社会活动素质等多方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针对准育人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仪器设备套数较少,参与本科生及研究生人数不多,国家、省级与校级创新实践项目、创新成果专利不多等问题,应用气象学院及相关专业学院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努力构建学院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活动。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级拔尖人才,应用气象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分团委专门成立了科技创新与训练实践中心,指导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校外实习等项目的规划和组织。应用气象学院还积极推行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新生导师制及高年级导师制,即由课堂教学效果优良、学术水平较强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生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育活动的导师。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专业实验、实习、科研训练、业务训练、社会实践、科技创新五个子系统组成,通过校内外多样途径的培养,学院创新实践教学工作及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强化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创建多级别实践平台。应用气象学院专业利用已有的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先后在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泰州市兴化气象局、浙江杭州气象局、浙江慈溪气象局、安徽宿州气象局、安徽寿县气候观象台、海南省气候中心、新疆沙漠气象研究所等开展教学、科研、培新合作教育,保证校内外生产实践实习的创新。学院在2009年建立了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甘肃省干旱联合科学试验基地,在2012年建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气候中心“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试验研究基地”,装备了国内领先的设施——农业和水分控制试验场,这样能使学生获得可靠的实验资料,保证教学与创新计划的可操作性。

2.实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应用气象学专业设置了四年连续的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教学大纲齐全,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利用现代化设备,落实实践教学到位,制定了严谨的质量考核制度,每隔两年修订一次,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部分,培养学生知识应用、项目设计、文献查找、写作与总结能力。

3.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主要来源于指导教师提供的或相关的子课题,也有学生单独申请或自选设计的学校、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课题。教师创造性的指导,不仅将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将影响他们各种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他们创造性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实践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完成科技攻关项目,促使他们独立地去完成一批课题项目或发明专利,树立他们敢于批判、敢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

四、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方案

1.树立实验实践教学质量工程提升理念。实践教学改革与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成果作为评优评奖的重要方面。做好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基本技能的培养,建设实用性、创新型的教学队伍,建立充满活力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实践教学气氛,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空间,修订合理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应用气象学的实践教学水平。

2.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应用气象学专业应当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做到硬件有保障,时间有保证,实践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内容和体系符合培养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气象信息处理能力、田间观测实验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见图1)。

3.长望实验班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应用气象学专业自2010年开始参与学校长望实验班教学和部分学生导师制管理。学校从理工科本一各专业当年招收的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编入长望实验班。学校安排工作态度认真、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作为实验班任课教师。实验班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参加一项校级及以上相关学科竞赛(包括数学、物理、英语、数模、电子设计竞赛等),参加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或科技创新活动(包括挑战杯、创新杯等),并力争获奖。优秀的理论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资源及全程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钻研能力和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景元书,申双和.高校应用气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考[C]//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编: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3.

[2]景元书,申双和,刘寿东.以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应用气象专业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1):271-272.

[3]杨沈斌,赵小艳,景元书,申双和,杨再强.《产业工程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31):115-116.

[4]韩凌,刘云,杨平,孟利.开展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促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228-232.

[5]袁晓丽,张明远,万新.冶金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1(6):51-53.

篇6

关键词:科学供暖; 节能减排; 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21502

1引言

为适应社会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预报服务正在向精细化方向发展[1],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正在全社会构建和完善[2],气象部门正在利用高科技设备,快速及时地把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等气象服务综合信息传播到社会各个领域,帮助政府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把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3]。本文提出了利用阜新专业气象服务业务工作平台现代化手段,通过提供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用于阜新市冬季科学有效供暖,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用户需求调研

为了充分利用气象现代化技术开发供暖服务新产品,确保产品制作准确及时,克服过去人工查算、统计、绘图效率低且易出错的弊端,提高工作效率,为供暖公司提供切实所需的气象服务产品。2014年8月,笔者同其他科技人员一同走访了市供暖公司,征求了对方的意见和要求。根据供热公司的要求,参与了阜新专业气象服务业务工作平台的开发、研制,见图1、图2(以下简称平台)。

平台中供暖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供暖期间(10月21日~3月31日)每周制作未来一周天气预报,并投入业务使用。旬初制作上旬逐日平均气温,月初制作上月气象条件评述并附有温度曲线图;二是供暖期结束后(4月10日前)制作本采暖期的气象条件评述,并配有本采暖期与上一年采暖期的日平均气温对比曲线图。

3服务产品制作与

3.1未来一周天气预报制作

每周一制作、未来一周天气预报。首先利用平台拷贝由市气象台的阜新未来7 d天气预报报文文件,对其进行解码、显示(图3)。再利用T639、欧洲、日本等数值预报产品对接收的预报进行合理订正,编辑、制作最终阜新未来一周天气趋势和天气、风向风速、最高最低气温要素预报产品(图4),按双方约定的方式(暂时采用传真方式)提供给供暖部门。

3.2前期气象条件评述制作

为供暖公司提供的前期气象条件评述服务产品包括:每月初制作和上个月配有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的阜新市气象条件评述,4月10日前制作本采暖期的气象条件评述,并配有本采暖期与上一年采暖期的日平均气温对比曲线图。

3.2.1温度变化曲线绘制、保存

利用平台提供的曲线绘制功能完成前期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的绘制。画线界面给出了“温度变化曲线”(按钮1)、 “温度对比变化曲线” (按钮2)二个选项,按钮1用于上个月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绘制,按钮2用于本采暖期与上一年采暖期的日平均气温对比曲线的绘制。当选择按钮1时,曲线1选项框自动置为实显活动状态,可选择曲线绘制的起始日期,执行“【生成】曲线图”命令,程序将自动画出曲线(图5)共浏览校对。确认无误后,执行“【保存】曲线图”命令,保存曲线图留作备用。

当选择按钮2时,曲线1、曲线2选项框均被自动置为实显活动状态,可选择二条曲线绘制的起始日期,绘制本采暖期与上一年采暖期的日平均气温对比曲线,生成、保存方法与上个月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操作相同。

3.2.2前期气象条件评述服务产品制作

上个月气象条件评述产品主要包括:分别从月、月中各旬角度,将上月的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与前一年和多年(30年)同期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进行对比分析,给出评价结果,并附有月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供暖期气象条件评述产品(图6)主要包括:分别从本供暖期、逐月角度,将本供暖期的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与前一供暖期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进行对比分析,给出评价结果,并附有本采暖期与上一年采暖期的日平均气温对比曲线图。

3.3服务产品

平台提供了传真、电子邮件、FTP传输、文件拷贝等4种方式,实现气象服务产品对外,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进行操作选择。其中,电子邮件方式的邮箱地址和FTP方式的IP地址、用户名、登陆密码等信息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改。根据供暖公司需求,采用传真、电话答疑、邮件、短信、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其中电子显示屏24 h滚动预报及预警。

4结语

利用阜新专业气象服务业务工作平台,共为供暖部门制作冬季供暖期间气象服务产品50多期,既实现了科学供暖、节能减排,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确保了为用户所提供的气象数据资料的精准性,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继赢,费杰,邢宇航,等.基于数值产品乡镇天气预报方法研究与应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23(1):22.

篇7

关键词 体验式教 传统实践教学 农业气象学

目前,在各高校中通过抓教风、学风、考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上也由原来的传统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发展到现代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不管何种教学方法,归根到底,就是通过教学过程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体验式教学是目前高校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①国内诸多学者对体验式教学进行了研究,有很多教学经验值得借鉴。②③④⑤⑥农业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采用以教师为中心进行课堂讲授知识的方式,学生不但对所学内容理解不透彻,而且容易束缚学生思想,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体验式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农业气象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

1 何谓体验式教学

(1)体验式教学内涵。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2)体验式教学特征。体验式教学特征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体验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我—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

(3)体验式教学意义。体验式教学的意义是人解放自身的一种途径,是个体知识建构的基础和个体品德形成催化剂与心理健康的保障。

(4)体验式教学现状。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教学思想,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卢梭自然主义教学思想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教学思想。然而尽管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但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甚少,主要集中在对体验式学习的探讨上,尤其是体验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这可能与国外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教学方法转移到学习者有一定关系。

国内对体验式教学研究较晚,但发展较快。但对体验式教学还是停留在对体验式教学特征、价值及实现途径的探讨,少数学者开始关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5)体验式教学核心。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它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从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在于体验式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学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句话,体验式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手段的学习方式。

2 体验式教学对策

2.1 利用互作原理

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能够助长学生情感的高涨,加之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向导。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实物、挂图、趣味资料、音乐、生动的语言等手段,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架起学生已知经验、情感与书本学习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此,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探究的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解答疑问的方式是师生共同商量的,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在已知经验的触碰下,共同合作探讨出来的,老师不强加给学生任何结论,也不用正确或错误来区分他们不同的知识概念,只是让学生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式的科学知识。

2.2 利用直观原理

体验式教学所创设的情境,因其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外界环境。这种经过优化的客观情境,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影响学生的认知心理,而且促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起学生本身的自我运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体验式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2.3 利用相似原理

相似原理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是普遍性原理,也是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形象是情境的主体,体验式教学中的情境模拟要以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和教学需要的形象为对象,情境中的形象也应和学生的知识经验相一致。体验式教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收入或创设许多生动的场景,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知对象,使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单元)增加,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也培养了学生相似性思维的能力。

3 体验式教学在农业气象学实践中的应用

3.1 传统农业气象学实践教学存在的弊端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既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农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农业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光、热、水、气的某种组合对某项生产有利,形成有效的农业自然资源;另一种不同的组合对农业生产有害,构成农业自然灾害。农业气象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研究这些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农业的区划和规划、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调节小气候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务,并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服务,对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和建议,以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规避不利气象因素,采取适当的农业措施,促进农业丰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传统的三天实践教学不管是农学、林学、园艺、植保、资环等专业,统一在气象站实习,观测记录气象数据,进行单纯的气象要素变化规律分析,严重地脱离农业生产,没有起到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

3.2 体验式教学在农业气象学实践中的应用

按体验式教学流程,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实习之前,做好课前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实习地点,写好实习和调查大纲,设置情境,林学专业的学生选择林地,农学、植保和资环专业的学生选择农田(稻田、棉地、烟地)、园艺专业的学生选择果园和花房等,中药专业的学生选择中药园,让学生将所学的气象知识用到各自的专业中,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习完毕进行总结评价,三天实习时间虽短,但达到了实习效果。

(1)学生深入到农田、林地、果园、花房、中药园等地,体会到农民的艰辛,农业存在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农民还是靠天吃饭,农业气象条件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也受到一次艰苦奋斗的教育。

(2)进行平行观测,一边记录田间、林地、果园、花卉、中药园的小气候,一边调查农作物、果树植物、花卉、中药、林木的生育期,同时调查气象灾害,将获取的资料写成实习报告,要求每个学生提出一条生产建议。

篇8

气象要素共有8中,包括: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能见度以及空气密度。扩大气象要素的概念,则它还可包括日射特性、大气电特性等大气物理特性。

气象学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地面上旱涝冷暖的分布等。如云、雾、雨、雪、冰雹、雷电、台风、寒潮等都是人们常见的天气现象。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关键词] 黄芩;HPLC指纹图谱;化学轮廓;LC-MS

[中图分类号] R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b)-0096-07

中药黄芩为唇形科植物贝加尔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1],是常用中药材之一。近年来HPLC指纹图谱已被应用于中药黄芩的质量控制评价药材的整体化学特征,LC-MS、NMR技术更提供了丰富的结构信息,使得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中药的质量控制更加完善[2-4]。然而在实际的推广和应用中,HPLC指纹图谱检测常受到液相色谱仪、色谱柱、检测波长、流动相、洗脱梯度等条件的影响,色谱方法的普适性和耐用性直接决定其实际的应用价值。本文利用建立的中药黄芩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系统考察改变部分色谱条件(不同仪器、色谱柱、柱温、流动相的洗脱梯度等)对黄芩提取物指纹图谱的影响,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对指纹图谱方法的普适性和耐用性作出了明确的评价。本研究可为黄芩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和方法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及色谱柱

仪器: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G1312A二元泵、G1315D DAD检测器,Agilent化学工作站;Waters 2690-996液相色谱仪配有2690系列四元泵、996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Millennium32工作站。LC-MS-IT-TOF液质联用仪(Shimadzu,Japan),配有ESI源、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自动进样器、LCMS solution 3.50工作站;分子式预测软件(Shimadzu,Japan)。

4种色谱柱:1~4号色谱柱见表1。

1.2 试剂

甲醇(Fisher公司,色谱纯),无水甲酸(分析纯,天津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双蒸水(娃哈哈饮用纯净水,杭州娃哈哈集团)。对照品:黄芩苷、汉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阿替苷、白杨素-6-C-α-L-阿拉伯吡喃糖-8-C-β-D-葡萄吡喃糖苷、5,7,2′,6′-4OH黄酮、粘毛黄芩素Ⅲ,是由天然药物学实验室制备,经纯度鉴定,均达到98%以上,符合要求。

1.3 药材

本实验检测药材共计83份,其中21份产自甘肃,10份产自山东,17份产自河北,12份产自陕西,13份产自山西,8份产自内蒙古,2份产自黑龙江,全部药材经北京大学药学院生药学研究室蔡少青教授鉴定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贝加尔黄芩的干燥根,凭证标本存放于北京大学药学院生药标本室。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照品溶液制备

将对照品适量溶解在70%甲醇溶液中,超声至完全溶解,过0.45 μm微孔滤膜,即得。

2.2 样品制备

去粗皮,茎残基及根茎,主根剪成1~2 cm的短节,粉碎并过40目筛,在55℃下干燥2 h,迅速精密称定0.5 g,置入具塞锥形瓶中,加入70%甲醇50.00 mL,室温超声提取30 min,稍静置至澄清,上清液用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2.3 色谱和质谱条件

2.3.1 方法一

色谱条件:Agilent 1200液相色谱仪,色谱分析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A相1%甲酸水溶液,B相为甲醇,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74 nm,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30℃。梯度洗脱见表2。

2.3.2 方法二

色谱条件:Waters 2690-996液相色谱仪,Intersil ODS-3色谱分析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为35℃;流动相为A相1%甲酸水溶液,B相为甲醇,流速为1 mL/min。梯度变化见表3。

2.3.3 质谱条件

质谱使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喷雾电压4.5 kV,负离子模式喷雾电压-3.5 kV。加热模块(BH)温度为200℃;曲型脱溶剂管(CDL)温度为200℃。雾化气采用氮气(纯度≥99.5%),流速1.5 L/min,检测器电压1.70 kV。高纯氩气(纯度≥99.99%)作为CID碰撞气及冷却气。使用三氟醋酸钠(2.5 mmol/L)溶液对正、负离子模式m/z 100~1 000的范围进行质量数校正。使用自动采集模式,每一级自动选择基峰离子作为下一级的母离子进行碎裂。

2.4 色谱方法(方法一)的建立与验证

2.4.1 黄芩指纹图谱特征

结果表明,在274 nm检测下指纹图谱中13号峰峰面积最大,它是黄芩中含量最大的成分黄芩苷的峰;其次还显示了汉黄芩苷(20号峰)、黄芩素(24号峰)、汉黄芩素(26号峰)、千层纸素A苷(19号峰)、千层纸素A(27号峰)、去甲汉黄芩苷(15号峰)等含量较大的黄酮类成分,此外尚含阿替苷(3号峰)等非黄酮类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吸收峰明显,且多具有解热、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降压、抗衰老、神经保护、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等活性[5-8],故可以在本论文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条件下,利用这些成分对黄芩进行综合的质量控制。

2.4.2 方法学验证

专属性试验是以空白溶液(甲醇)10 μL进样,按“2.3”项下方法一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得到图1A中色谱图,说明基线平稳,对样品检测干扰较小。

在同批黄芩药材(产于河北省丰宁县围场镇,编号:5791,野生黄芩)中平行取样7份,每份重量20~30 g,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7份,分别进样10 μL,按“2.3”项下方法一色谱条件进行分析,各主要色谱峰的峰面积的RSD值基本小于5%,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见表4。

取黄芩药材(河北省隆化县韩麻营镇,编号:5786,栽培黄芩)的同一份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每次10 μL,6次检测结果的主要色谱峰面积的RSD值基本小于5%,保留时间的RSD值小于0.5%,说明仪器精密度良好。见表5。

在0、3、6、12、24、48、72 h对黄芩药材(编号:200709001)的同一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检测,主要色谱峰面积的RSD值基本小于5%,说明样品稳定性良好。见表6。

2.5 指纹峰的鉴定

在“2.3.1”项下方法一色谱条件下,利用对照品对黄芩药材中10个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苷、千层纸素A、阿替苷、白杨素-6-C-α-L-阿拉伯吡喃糖-8-C-β-D-葡萄吡喃糖苷、5,7,2′,6′-四羟基黄酮、粘毛黄芩素Ⅲ进行了指认和鉴定。并参照参考文献中黄芩成分的MS裂解规律和紫外吸收特征,对黄芩指纹图谱中其余的17个主要色谱峰进行了鉴定。图2A为黄芩提取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总离子流图,图2B为相应的紫外色谱图,测定结果表明所检测的83份黄芩提取物指纹谱中均有1~29号峰,即这29个峰为黄芩的共有峰。其LC-MSn 数据见表7,依照紫外吸收和裂解规律推断未被鉴定的两个化合物7、10应是黄酮类六碳糖苷和六碳糖苷酸。

2.6 指纹图谱的影响因素

2.6.1 不同检测波长对黄芩指纹图谱的影响

对样品编号为6628的药材(产于河北省丰宁县,野生黄芩)供试溶液进行指纹图谱检测,其他条件同“2.3”项下方法一,比较在不同波长(250~350 nm)下总峰数和各主要色谱峰的面积及相对色谱峰面积(以黄芩苷峰面积为100%)、指纹谱总峰面积,发现检测波长对指纹谱有显著影响。

2.6.1.1 不同波长下检测到的色谱峰数不同,274 nm下可检测到色谱峰数为62个,350 nm下仅能检测到38个色谱峰,14、22、29号色谱峰不能被积分。见表8。

2.6.1.2 色谱峰面积和相对峰面积在不同波长下差异很大。以1号峰二氢粘毛黄芩素Ⅰ为例,在274 nm处峰面积为521.8 mAU·s、相对峰面积为1.1%,350 nm处其峰面积仅为74.2 mAU·s、相对峰面积为0.8%,而在300 nm处其峰面积为665.0 mAU·S,约是350 nm处的9倍,相对峰面积为2.4%,约是350 nm处的3倍。

2.6.1.3 与274 nm下的色谱图B相比,A、C、D图的1~8号峰群、9~11号峰群的模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见图3。

综上,检测波长的变化对指纹图谱化学轮廓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2.6.2 不同色谱柱对黄芩指纹图谱的影响

对1~4号的色谱柱的色谱行为进行考察,其他条件同“2.3”项下色谱方法一,检测黄芩药材样品(产于山西省榆社县,编号:Hq2001004,栽培黄芩)的供试溶液。得到色谱图(图4),对照紫外光谱,对1~29号化合物进行标示。

2.6.2.1 使用3号柱、4号柱(方法一所用色谱柱)检测到的指纹图谱轮廓接近,二者图谱中色谱峰出峰种类、出峰顺序一致,除10号峰外,其他1~29号色谱峰均得到分离。

2.6.2.2 1号色谱柱上化合物的保留时间改变,典型的24、25号色谱峰较3、4号柱保留时间前移,分离度降低,没有分离出21~23号色谱峰,但出峰顺序与3、4号柱一致。

2.6.2.3 2号色谱柱出峰顺序与1、3、4号色谱柱不同,24号峰出峰在21号峰之前,没有检测到22号色谱峰。

综上,不同品牌型号色谱柱的分离效果有很大的不同,因而检测到的黄芩指纹图谱化学轮廓很不一致。例如2号柱,它是苯基-己基柱,由于保留特性与C18柱差异较大,故造成了出峰顺序的改变,从而导致指纹图谱化学轮廓的显著改变。

2.6.3 洗脱梯度对黄芩指纹图谱的影响

对流动相甲醇-1%甲酸水溶液4种不同的洗脱梯度(表9)进行了考察。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为274 nm,Agilent1200色谱仪,Gemini C18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样品为药材(产于甘肃省渭源县会川镇,编号:5607,栽培黄芩)的供试溶液,进样量10 μL,得到色谱(图5)。4种洗脱梯度下,虽然化合物的种类、出峰顺序一致(图5),主要色谱峰的峰面积、相对峰面积(以黄芩苷峰面积为100%)较为接近(表10),即指纹图谱的化学轮廓基本一致,但是1~29号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分离度有很大变化,且一些峰面积较小、保留相近的化合物没有得到完全分离。说明洗脱梯度变化对黄芩指纹图谱的影响很大。

2.6.4 多因素对黄芩指纹图谱的影响

在274 nm检测波长下,改变其他条件以考察色谱方法普适性、耐用性。在方法二色谱条件下得到黄芩药材(产于黑龙江省杜蒙县一心乡,编号:99002,野生黄芩)的供试溶液的色谱图(图6B)。对照紫外光谱对方法二检测的指纹图谱色谱峰进行标示,与原方法色谱图(图6A)相比,可见两种方法检测到的指纹图谱中,色谱峰的化合物种类、出峰顺序没有发生改变,提取物指纹图谱化学轮廓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指纹峰的保留时间和分离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 讨论

本文利用83份不同产地的黄芩样品建立了包含29个共有峰的中药黄芩HPLC指纹图谱,利用对照品和LC-MSn技术对其中的27个化合物进行了指认和鉴定,在一定条件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所建立的黄芩HPLC指纹图谱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可用于黄芩药材的化学轮廓研究进而评价黄芩的质量;利用此方法,进一步从化学角度对不同规格和产地的黄芩药材进行比较,与课题组前期所做的对不同规格的黄芩药材及非道地与道地黄芩药材的药效学试验[9-10]比对,可用于黄芩谱效关系的研究。

但是指纹图谱方法在实际应用条件下运行时,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考察了不同检测波长、色谱柱、洗脱梯度以及综合测定条件对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固定的情况下,检测波长对黄芩指纹图谱的化学轮廓影响很大;分别使用不同色谱柱、不同柱温、不同洗脱梯度的情况下得到的指纹图谱,虽然化合物种类、出峰顺序都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分离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会导致提取物化学轮廓发生较大的改变。变换色谱仪厂牌和柱温亦可以对指纹峰的保留时间和分离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黄芩指纹图谱在实际应用中须严格控制规定的测定条件和各种因素,以确保所得指纹图谱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82.

[2] Lei Zhang,Ruo-Wen Zhang,Qing Li,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fingerprints for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scutellaria Radix by HPLC-DAD and LC-MS-MS [J]. Chromatogr,2007,66(1-2):13.

[3] Guozhu Liu,Jinyu Ma,Yingzhuang Chen,et al. Investigation of flavonoid profile of Scutellaria bacalensis Georgi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diode array detection and electrospray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 [J]. J Chromatogr A,2009,1216(23):4809.

[4] Guozhu Liu,Nautiyal Rajesh,Xiaosong Wang,et al. Identification of flav onoids in the stems and leave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J]. J Chromatogr B,2011,879(13-14):1023.

[5] 黄群.黄芩的药理活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5):226-227.

[6] 刘金霞,王立平,徐晓惠.黄芩茎叶总黄酮对W256瘤细胞引起大鼠骨侵袭抑制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1):125-126.

[7] 左亮.黄芩提取物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157-2158.

[8] 王瑞婷,张建新,董雅洁.黄芩茎叶总黄酮对AD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7):926-928.

[9] ,蒋亚杰,梁艳等.黄芩不同规格与化学成分及内在质量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4):426.

篇10

关键词: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制约;改善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学研究项目《高职药学类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制约因素及改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2515201

校企合作是各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为存在合作关系的企业培养各种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办学模式。药学类高职与药品生产及经营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制度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科技向生产力的直接转化。但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中却面临着众多的制约,阻碍其发展,需要相关单位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改善及至解决。

1. 校企合作现状

多年来,药学相关等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无论是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还是成效,都还不能很好满足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1剃头挑子一头热。药学相关高职类校企合作虽在一定层面上得到发展,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需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具有“学校一厢情愿,企业无意参与”的特点,校企合作基本上呈现校“热”企“冷”的态势,即使勉强参与,也只是表观、简单的短期合作居多。

1.2合作层次偏低。虽然现在的校企合作倍受多方的关注,但整体合作还处于低的层次,合作的深度、广度不够,合作内容狭隘,仍缺乏完善的体制和制度保障,合作效益不明显。

1.3缺乏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及互动交流的合作平台。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应该建立在一定利益基础之上,利益是双方产生合作驱动力的根本源泉。校企双方没有共同组建合作组织、联合机构或管理部门,没有固定交流场所与互动合作平台等,使校企深度合作广受限制。

2. 校企深度合作制约因素

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谋求深度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学校和企业的共同选择,药学相关的高职院校也在做着深度思考和积极探索,但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仍存在着诸多的制约。

2.1校企合作的形式不多、深度不足、相关方主观积极性不够制约其良好发展。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数是学校为求生存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尚未从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导致学生成为简单劳动力,严重影响教学本质;而企业又是以利润为核心来安排教学实践,影响了教学体系的科学性。目前校企合作的合作形式较单一,在多方面缺乏深度。部分企业对于技能人才重招用,轻培养,认为即使不通过校企合作也能获得技能人才,因此校企合作积极性不足,主动性不够,与真正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良性循环机制有一定差距。

2.2院校的教学管理措施不强的制约。药学类高职院校中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与企业需求符合性还不够强,大众化和学科化等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影响着校企合作的培养,缺乏高职特色。

2.3低层次合作少保障,制约合作的稳定性。虽然现在的校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倍受政府、院校、企业、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但合作的层面还比较低,至今没有完善的体制和制度保障,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还比较差。

2.4企业与院校的不同利益形式制约着校企的合作。人才培养成本较高,加之人才流动大,企业投资职业教育未必使自己获益,企业经营者多为关注当前利益,而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潜在、长远利益,与企业当前利益有一定距离,所以目前不少企业认为参与职业教育似乎“无利可图”,利益驱动不大。

2.5学校从企业聘请的兼职“双师型”教师的自身工作与兼职教学及其管理存在矛盾,制约人才的交流使用。企业兼职“双师型”教师,既要完成企业内的本职工作,还要完成学校里的兼职教学工作,两工作常会产生冲突和矛盾,不易协调。

2.6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统一协调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还未成熟,制约发展。我国校企合作正处于行政干预机制和市场利益驱动机制发挥双重作用的时期。由于没有建立起行业企业、劳动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实践的运行机制,也未能建立起跨部门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故校企合作实施较难。

2.7政策与法规不健全,制约校企合作长远发展。政策与法规不健全是影响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关键问题。尽管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法律保障措施不力,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法规支持,使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使院校与企业合作缺乏依据和潜力。

3. 校企深度合作效果改善的思考

3.1由有效权威机构牵头,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交流平台,并建立一定的制约。

3.2充分考虑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探索建立利益共同体。一个组织获得长期生存和繁荣的最好途径是,考虑其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发展有着十分强大的影响力,良好的利益机制是推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建设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利益共同体。

3.3加强深入的宣传与交流。通过宣传使政府、学校、企业、媒体更新教育观念,激发企业与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

3.4学院继续保持并强化校企合作的推动。学校还要积极主动地与企业的厂长、经理及员工们加强联系,扩大感情交流。学校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所需情况寻找合作对象,建立具体的合作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和执行计划,并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并加强绩效评估与监督。学校要时刻关注企业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规模,灵活培养人才, 真正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3.5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工作。对“双师型”教师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与在企业的工作时间安排好,避免出现撞车的现象,积极利用企业生产的淡季来为在校的学生授课,同时学校也要尽可能作好协调。

3.6建立相关的政策与法规。要尽快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督促各级政府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实施条例,明确学院、企业或科研机构各方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责任与义务,并建立对应的考核机制。发挥行业企业对职业资格认定考核的积极作用,实现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从管理向经营转变,使校企真正互利互惠。

总之,校企合作需要有一定的认知、情感、法律法规和社会与政府的环境协调等因素积极作用。校企双方需要有参与合作的积极情感,只有双方投入热情,经营校企合作,才能有效合作,实现共赢。在校企合作的运作过程中,企业、学校、政府必须摆正各自的角色位置,明确在合作中各自的作用,各尽其责,才能顺利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使其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穆松.高等职业院校“订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滁州学院学报,2006,06.

[2]王振洪.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3.

[3]刘春兰.校企合作推动企业发展探索[J].黑龙江医药.2011,6.

[4]wunan820204.开校企合作交流会应注意哪些问题.http://.

[5]夏英.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机制研究[R].职教中心.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