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交通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3年3月21日,IBM 2013年论坛上,主持人向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总经理Nancy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里有最激动人心的企业故事,有让人充满斗志的声音,还有最具前景的市场。”Nancy回答。
2011年初,国家“863智慧城市主题项目”立项,武汉和深圳成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不日,武汉市投入1000万元向全球公开招标智慧城市设计“金点子”,邀请全球一流机构为武汉出谋划策。
同时,来自安信国际的预测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600~800个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
这2万亿元,就成为IBM、神州数码以及思科、高德等与之一起布局智慧城市的其他科技巨头们争夺的市场。在这个波涛暗涌的战场上,2万亿的商业蛋糕要怎么分,是巨头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智慧城市空间巨大各家出击抢占不同市场
“这个市场的空间太大了,好像一所大房子,即使进来100个人,谁也碰不到谁。”神州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钱卫列的观点多少表明了智慧城市竞争的不充分。而这种竞争的不充分,一方面来源于智慧城市产业链条的庞大,比如其涉及到IT、基础设施建设、云计算、泛在网络、传感器、节约能源、改善环境、面向公众的服务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以由诸多企业来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市场需求量的旺盛,毕竟,600~800个城市的规模,仅仅才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起点。
就产业链条而言,在面向公众服务方面,神州数码选择了布局扬州。扬州市民卡是神州数码的第一个智慧城市项目。2006年,神州数码与扬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开始接触;2008年,双方在市民卡项目上达成合作协议。不久,扬州人用上了将交通、医疗、社保等信息集于一身的市民卡。它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方便市民使用的同时,政府还可以获得更全面及时的市民数据信息,政府的整体投资也大幅度下降。2009年,神州数码将与扬州市政府合作的模式成功复制到无锡、张家港、镇江等其他华东城市。
IBM在自己智慧城市的布局中,选择了担任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角色,在其提供的智慧城市案例中,为河南农机局提供调度系统的案例让人印象深刻。河南农机局在收割高峰期常常无法控制人员和机器的流向,为此他们需要一套管理系统,能协调农忙时期对机器和人员的管控。IBM为其开发了调度系统之后,帮助全省20万台收割车完成了及时调度,且能通过GPS对车辆和人员进行定位,系统收到信息后,可以及时调配闲置资源到有需要的地方去收割,从而帮助农民和农业局增加收入。
除此之外,高德布局导航,抢夺移动互联入口。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古普达介绍,与宁波市商谈智慧城市建设合作事宜之类的消息还在被不断披露,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各家都在抢夺自己最擅长的地盘。相比国外已经逐步成熟的智慧城市市场,国内的空间还远未被开发。
智慧城市布局交通、医疗领域是抢夺重点
“智慧城市”覆盖产业广泛,包含了交通、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故而受益链庞大,谁能最先分享佳肴,便成为市场追逐的焦点。目前来看,在智慧城市的布局中,医疗和交通是较为明显的两个重点领域。尤其是受国内交通环境日趋恶化及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劲需求影响,城市智能交通很有可能迎来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据中国交通技术网数据统计,2012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达到163.4亿元,该机构预测2015年行业规模能达到301亿元。城市建设中,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动脉,显然,谁抢占了交通市场,谁就抢占了部分先机。在智能交通的布局中,各家巨头也争夺激烈,2012年,多个企业拿下“亿元级别”的大项目。海信以3.58亿拿下贵阳市交通视频监控管理平台项目;大唐电信与北京航天长峰以5.86亿中标遵义市城市报警与监控暨智能交通管理指挥平台建设工程;易华录签订河北24亿元智能交通项目。面对巨大的市场,企业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过,却有消息披露,易华录因为经验人手匮乏,已经暴露出力不从心的状态。可见,智慧城市布局中,抢占先机固然重要,但是苦练内功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篇2
IBM中国投资基金以对成熟企业的战略投资为己任,2009年3月联合华软投资对合作了十年的慧点科技进行投资,IBM中国投资基金与华软投资分别获得慧点科技9%和10.45%的股份。“早在1998年慧点科技就为IBM开发出华北区第一个OA解决方案,并获得了IBM的全球培根奖。”吴宝淳回忆到。对慧点科技的投资可以清晰看出IBM投资的战略思路。慧点科技是1998年成立的GRC系统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神华、中海油、中国五矿集团等300余家大型集团企业。吴宝淳表示:“选择这个时间与慧点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是‘恰到好处的机会’。”
而2009年IBM投资对四川长虹进行的PIPE投资也演绎着战略投资的精髓。2009年1月16日,四川长虹的第一大股东长虹集团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大宗交易方式将其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2967万股转让给IBM,交易股份占四川长,虹总股本的1.56%,总交易金额1.08亿元,IBM成为四川长虹的第二大股东。
四川长虹与IBM已经展开合作多年,涉及研发、制造、市场等多个层面。在此次成为四川长虹第二大股东之后,作为首批合作项目,双方将协助四川省卫生厅及四川多个市县进行震后政府IT基础架构的重建和合并,并协助建立电子政务平台。吴宝淳强调此次投资非常有意义,不仅仅是投资和回报那么简单。
篇3
与此同时,对中国市场的认识也需要快速更新,才能在市场快速变化中及时应对。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IT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变化。
客户群体的改变。以前我们关注较多的客户是CIO,现在也开始关注CMO和CFO等人员。我们所谓的赋能或者使能技术,一般都是先从提供新的产品开始,我们为他们提供的一些赢得新用户的能力,对CMO有很大的吸引力。比如说小银行、小城市或者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我们已经给他们提供了一些针对各个行业的能力。
客户消费IT产品及服务目的的变化。他们已经从过去简单的购买一种产品向能够购买IT技术服务的概念转变,需要能够在本地实现的一种解决方案。同时他们希望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更高成本效率,把IT作为一种服务去消费。
再看看目前市场的情况以及客户变化的情况。我们在寻求更高价值的解决方案,不像以往只强调产品的销售或者单纯提供物流的做法。我们也正在寻求业务部门的高管层对话,而非简单地找他们的CIO。
交付模式也需要创新。现在我们的客户已经采用一种新的途径来享受IT服务,不再只是自己在开发,比如通过云的方式享受数据中心的服务。现在很多针对行业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很多公司会找ISV(独立软件供应商)跟他们合作,给他们提供服务。我们把这样的服务提供商叫做管理服务供应商,就是MSP。
总体来讲,为什么MSP在今后的发展中越来越受欢迎或者变得越来越普遍?中小型企业真正能够享受到IT的好处都是通过所谓的IT即服务这种方式,同时减少在数据中心购买设备的成本和维护成本,以保持更高的灵活性,响应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IBM特别强调在四个领域,给合作伙伴这四个方面的解决方案,提供新的一整套的服务,开发新的市场。
就解决方案来说,第一个大概念是智慧地球。现在在全球已经建立起了一千个智慧地球的范例。我们给客户业务提供针对大数据的分析,这种大数据能够变成他们对客户的洞察,在2011年我们已经实现了1.5万个业务分析的认证。
我们还特别强调云战略的解决方案,提供新的IT技术交互模式,现在我们在全球已经有1000个和业务合作伙伴联合的云解决方案。
篇4
关键词:老子;道德;史学智慧
有一个人,两千年来一直被称为老子,大家又没什么意见,这人一定有过人之处。他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智慧长者,曾做过周朝的图书馆馆长。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思想中所体现出的智慧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而其思想中古老的智慧,也可以作为现代人寻找新的精神家园的理论源泉。
老子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是史官出身。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史学智慧最大的特点就是冷静理智。为什么呢?西汉班固《汉书o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兴衰成败存亡祸福,然后知清虚以自得,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术也"。最熟知古今天下存亡兴衰、人情真伪消长之事实非史官莫属,他们从这些历史事实中中总结出规律,因此更能从中吸取到大的智慧。也就是说,班固认为老子这种史学智慧是使人能获得最大成功的智慧。
二是他的行为。老子理智的离开没得作为的地方,据说在函谷关富有智慧的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在秦地终南楼观台讲经传道,这些或史实或传说,都体现着一个智者的行为。关于老子过函谷关留下《道德经》,一直有人以道可道非常道来诟病他,甚至有人说这是尹喜的勒索。其实,老子恰到好处的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并非什么也不说,而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最为深刻的道理。
三是思想,汉朝史学家班固将其概括为"清、虚、卑、弱"四个字,并认为这是取得最大成功的智慧。我们先以《道德经》为蓝本解释一下这四个字,然后再加上"反、本、无"三个字就全面了。
第一个字"清"意为水静犹明,是说我们的心应该象一泓清水般清澈宁静,才能产生智慧,水不干净或动或乱,即使天空中有一轮美丽的月亮也没法映现于水中,所以"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道德经》第二十六章)"清净为天下正"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正如憨山大师注曰:"此诫君人者,当知轻重动静,欲其保身重命之意也。然重字指身。轻字指身外之物,即功名富贵。" 人只有真正的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脱离出外界的纷纷扰扰,用一颗平常心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这样也变拥有了真正的智慧。
第二字是"虚",是说虚怀若谷,才能海纳百川,自《尚书・大禹谟》就说,满招损,谦受益,就有欹器警世,水满则覆。而老子则更深刻的发挥了这个思想,第十六章的"致虚极,守静笃"就是流传千古的名言。 "致"的意思就是达到、做到。真空无象曰"虚"。"致虚极",就是要做到没有任何一点私心杂念,没有任何污染杂质,要空明、清澈。"守静笃",空寂无声,没有任何响动就是静。虚一浑厚,静而至静曰"笃"。"守静笃"讲的是要修炼内心,保持内心平静不乱,一心不二用地"守"住自己的心。
第三字是"卑",是说要像道路啊,水啊一样善于处下。这样才能善利万物而不争,所谓"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社稷王"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就是说只有能受国之垢的人,才能成为江山社稷的主人。老子又说"大国者下流"(《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因为"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只有像水处在下游一样才能汇集成江河湖海;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
第四字是"弱",即柔弱胜刚强。老子以水为例说明这个道理:"夫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水再柔弱的了,但是能攻克坚强之物的事物中却却没有哪个能比得上水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替代它。水利用它柔的特性而战胜比它强大的事物,这就是柔弱战胜刚强最好的例证了。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这句话也很好的表明了同样的道理。
第五字是"反",对《道德经》核心的总结以第四十章最为精辟,有三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中"反者道之动"。是说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它衍生出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有无相生,尤其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及《淮南子・人间训》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这句话的注解更是影响深远。
第六字是"无",无是清静无为,所谓无为而天下正,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核心意思都是不占有,不干预的大道情怀和不妄为,有所不为的合理哲学。
最后用一个字是"本",这是上面讲的道理的概括,老子说,吾独贵食母。母为本,本即道。这一是说上面说的道的理是根本的道理,二是说道是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一种哲学智慧,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人的道法自然,无神理性的根本世界观。
老子思想中的智慧主要体现了他清、虚、卑、弱的人生智慧。现代社会,人们对老子思想的研究极为重视,主要是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物质高速发达,而人们在精神层面的发展却无法与物质发展相平衡,从而出现了很多矛盾,如人被物质所奴役,是个体情感、精神、情趣被淹没等等。老子的人生智慧可以让人们得以借鉴,用来超越种种利害与得失心,以平淡、自得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扰。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撰,曾宪礼.汉书(卷三十)[M].岳麓书社,2008:786.
篇5
关键词:物联网;应用领域;智能化;“十二五”规划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2)10—0081—03
0 引 言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 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各国政府对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十分重视,纷纷出台战略指导规划。我国工信部于2011年年底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要求到2015年初步完成物联网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在十个重点领域完成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十大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分别是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
1 智能电网
传统的电网采用的是相对集中的封闭管理模式,效率不高,每年在全球发电和配送过程中的浪费是十分惊人的。在没有智能电网负载平衡或电流监视的情况下,每年全球电网浪费的电能足够印度、德国和加拿大使用一整年。
通过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完全可以覆盖现有的电力基础设施。可以分别在发电、配送和消耗环节测量能源,然后在网络上传输这些测量结果。智能电网可以自动优化相互关联的各个要素,实现整个电网更好的供配电决策。对于电力用户,通过智能电网可以随时获取用电价格(查看用电记录),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改变其用电模式;而对于电力公司,可以实现电能计量的自动化,摆脱大量人工繁杂工作,通过实时监控,实现电能质量监测、降低峰值负荷,整合各种能源,以实现分布式发电等一体化高效管理;对于政府和社会,则可以及时判断浪费能源设备以及决定如何节省能源、保护环境。最终实现更高效、更灵活、更可靠的电网运营管理,进而达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 智能交通
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私家车的爆炸式发展,使我国已经进入了汽车化的时代。然而,交通基础设施和管理措施跟不上汽车增长速度,给汽车化社会带来了诸如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诸多问题。
要减少堵车,除了修路以外,智能交通系统也可使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最大效能。通过物联网可将智能与智慧注入到城市的整个交通系统,包括街道、桥梁、交叉路口、标识、信号和收费等等。通过采集汇总地埋感应线圈、数字视频监控、车载GPS、智能红绿灯、手机信令等交通信息,可以实时获取路况信息并对车辆进行定位,从而为车辆优化行程,避免交通拥塞现象,选择泊车位置。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进行智能调度和管理,对私家车辆进行智能诱导以控制交通流量,侦察、分析和记录违反交通规则行为,并对进出高速公路的车辆进行无缝地检测、标识和自动收取费用,最终提高交通通行能力。目前在上海,由道路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并送入控制中心的模型中,预测未来的交通情况已达到90%的准确性。
未来,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实现车辆与网络相连,使城市交通变得更加聪明和智慧。因此,智能交通将减少拥堵、缩减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改善人们的出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 智能物流
物流就是将货物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准确、及时、安全地进行物品配送的过程。传统的物流模式达到了物流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现代物流要求的提高,传统物流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采购、运输、仓储、生产、配送等环节孤立,缺乏协作,无法实时跟踪货物状态,而且成本比较高,效率低下。
如果考虑在货物或集装箱上加贴RFID电子射频标签,同时在仓库门口或其他货物通道安装RFID识别终端,就可以自动跟踪货物的入库和出库,识别货物的状态、位置、性能等参数,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这些位置信息和货物基本信息传送到中心处理平台。通过该终端的货物状态识别,可以实现物流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改变人工识别盘点和识别方式,使物流管理变得非常顺畅和便捷,从而大大提高物流的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
不仅如此,智慧的物流通过使用搜索引擎和强大的分析可以优化从原材料至成品的供应链。帮助企业确定生产设备的位置,优化采购地点,制定库存分配战略,实现真正端到端的无缝供应链。这样就能提高企业控制力,同时还能减少资产消耗、降低成本(交通运输、存储和库存成本),也能改善客户服务(备货时间、按时交付、加速上市)。
4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狭义智能家居是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产品、信息家电及智能家居等通过物联网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实现家庭网络中各类电子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随时随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例如,家庭环境系统检测到室内湿度太高,它会配合启动空调采取除湿措施;厨房的油烟浓度过高,它会启动抽油烟机;天气骤然降雨或外面噪声过大,它会自动关闭窗户;太阳辐射较大,它会自动关闭窗帘。
广义家居指智能社区建设,主要是以信息网、监控网和电话、电视网为中心的社区网络系统,通过高效、便捷、安全的网络系统实现信息高度集成与共享,实现环境和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智能社区可以通过社区综合网络进行暖通空调、给排水监控、公共区照明、停车场管理、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等物业管理以及门禁系统、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等社区的安全防范。
智能社区建设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随着技术进步和我国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目前独立的互联网、电话和电视网三个网络逐步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综合网络,进一步提高社区的数字化水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设备的优化配置。
篇6
信息透明共享
2013年5月,马云大张旗鼓地宣布退休,但仅仅过了十几天,他又高调出现在公众面前。阿里巴巴集团在深圳召开会,宣布建立中国智能骨干网。按照设想,中国智能骨干网将利用建立开放、透明、共享的数据应用平台,为电商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企业供应链服务商等提供信息服务,让各种社会资源能够高效协同起来。
马云为我们描绘的是一个B2C的智慧物流平台,早在2011年,宁波市政府和IBM公司就开始着手研发B2B的“智慧物流云平台”。如今,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已经在食品快销、家电和危险化学品运输领域均有所应用。
作为交通领域开发“智慧”的先行者,宁波智慧物流是浙江省智慧城市首批启动的13个示范试点项目之一。2011年5月11日,作为宁波“智慧物流”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IBM中国开发中心(宁波)暨IBM中国开发中心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正式落成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设计中融合了最新的技术,跨越云计算、物联网、优化和智能分析以及移动技术,涉及物流运作管理服务、供应链可视化服务、关联方门户服务、供应链协同网络服务、智慧物流移动服务等多个领域。它将企业、物流及服务连成一体,帮助货主企业提升供应链水平,通过产业联动,帮助成长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优化,智慧的“物流云”还可以将物流行业的闲散资源汇聚起来,以大中型物流企业带动中小物流企业的成长,促成物流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行业的良性发展。
IBM通过对全球29个行业400位企业供应链主管深入调研发现,企业在物流和供应链中存在五大挑战,其中实现物流与供应链全程可视的需求最高,占70%。而对于风险预警和管控、更精准地预测市场客户需求、降低整体物流与供应链成本、实现跨区域的物流与供应链协作整合分别占到60%、56%、55%、43%。
云计算最大的价值是资源共享,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提供的是信息的透明和共享。“我们首先想要提供的是全面的信息交互和感知,我们希望所有业务信息以及其他关联在贸易和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能够在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即时传递,这样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更有效地掌握目前的业务运作情况,以便于控制企业风险、降低成本。”宁波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李乐乐说。
公共云加私有云
智慧物流平台目前支持的业务模式分为公共云和私有云,共同打造供应链协同网络,共享公共服务。公共云为物流及供应链相关的供应商、生产商、承运商、零售商、分销商等提供各项共有云服务;而私有云作为专门为大链主构建的个性化专属平台,通过智慧科技公司与大链主企业分别组建专属平台公司,实现大链主平台与智慧物流平台的资本对接;通过私有云的模式,实现大链主平台与智慧物流平台的技术衔接。
私有云平台不但最大程度的为大链主提供个性化定制,而且可以有效进行成本分摊、充分实现服务共享,同时有利于供应链上下游及多领域业务拓展。通过前期大量调研并结合国内物流及供应链的实际情况,私有云将首先对粮油米面、大家电/家具、服装纺织、化工危化品等四个行业提供相关服务。根据企业的物流及供应链上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智慧物流平台已开始与其中多家企业提供试点服务,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比如在化工危险品行业的应用,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毒害、腐蚀等特性,特别是危险化学品运输设备事故不确定性强,是流动的重大危险源。针对这一行业特性,IBM为宁波当地一家大型化工企业的危险品运输领域,提供了一整套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监控与预警解决方案,通过实现车辆司机管理、实时全景监控、主动预警告警、历史轨迹回放、数据优化分析、多渠道访问集成等功能,并结合到电子锁、移动终端等物联网技术,真正实现了从人,车,货,环境路况以及应急处理等多角度,提供危险品运输一体化监控和预警解决方案。
供应链价值延伸
除了帮助企业随时随地查看货物在途信息外,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还希望将信息的价值延伸到整个供应链的两端。希望链主企业、分销商、供应商可以共享信息,通过信息反馈产品营销情况,从而调整生产计划,以及安排货物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区域的配送方案,同时可以为分销企业创造更好的收益,使经销商可以对链主企业能够有更高的业务粘合度。同时将应用服务透过链主企业通过上下游进行共享,帮链主企业把业务流程拓展到供应链的整个环节。
篇7
当前金融危机宣告以美国为主的虚拟经济体系的崩溃,导致全球经济恐慌,而受经济危机所累,以中国为主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两大经济增长方式都受到挫伤的今天,实业界在痛苦中应如何求索了未来经济以何种方式增长?IBM提出的“智慧的地球”又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2009,“危”中有“机”
傅强:前一阶段在和有些专家交流的时候,有一位专家说,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和美国穿上了一条裤子,一条腿是虚拟经济、一条腿是中国的实体经济,但是现在这两个经济同时在出事儿,由此中国原来的一些发展规律是不是被打破了?请问周教授,你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还有什么样的变数?未来的发展态势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积极的因素值得我们去重视?
周其仁:2009年当然还会有很多变数,我们专门研究经济的人也不完全知道。但是有一点是知道的,中国已经形成了高度外向的,自己内在比较粗放的这种模式,这是我们应该主动加以调整的。但是一个社会,一个经济或者一个公司,没有很大的外部压力,完成调整有时候是有难度的。
原来的模式,是中国两个三角洲生产大量的中国制造的产品到美国,赚了外汇回来,这就变成了很高的国内市场的景气变动;另一头变成了国家外汇储备,又是一个两难局面,买了这么多的美国国债,就要受它形势的影响,无论是美元币值的变化还是美元资产的变动,分分秒秒都牵动着全球最大的外汇资金。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很多中国企业对世界的理解,这是正面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环境的开发压力实在太大了,原有的模式导致了过度的环境压力、过度的出口,过度依赖出口市场。珠三角这次调整,虽然是冬天,但是有好处。我不是说中国应该关起门来,中国的GDP中进出口占60%-70%,在所有大国中这个数据偏高,中国有那么多的资源,这些资源变成了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买了美元资产,美元资产又在贬值。倒过来想想,这些资源我们能不能用得更好呢?所以要兼顾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
很多产品国内是有市场,但是这个市场要怎么开发出来,这是我们量近关注的问题。一张单子往外走很容易,同样一张单子在国内做难度就大了。最近远大的总裁告诉我,他的业务很有意思,六个做外销的业务员,做的销售额等于250个国内业务员做国内业务的总量。为什么一个极高,一个极低7这就是有一个商业分工的问题,也有一个商业配合的基础设施的问题,我们关注水利怎么样、政府服务怎么样、信用体系怎么样、契约承诺守信等等。但是我对今天的主题非常感兴趣,因为所有变革要有技术支撑,但不是纯技术,它和社会需要是一体的。
上一波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内经过调整,冒出一批新兴企业,比如说阿里巴巴,它就是利用新的技术,阿里巴巴提供了一种通道,在我看来是开发国内市场。你到大街上开一家店很困难,无论是成本,费用,手续都很困难,阿里巴巴是在网上开很多店。马云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也不知道在网上年轻人会想出,发泄出这种需求。有一个年轻人在阿里巴巴上卖蚊子的标本,这种产品有市场,供不应求。这真的是匪夷所思。
傅强:其实讲蚊子标本也好,讲什么也好,我们从周教授的发言中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从“危”讲起,最后落到“机”。
“智慧的地球”,随需而出
傅强:今天的话题是有关变革。我从业以来一直在跟踪关注IBM,确实感到它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抛出一个概念,从“e-Business”、到“随需应变”、到“创新”、到“智慧的地球”。不知道概念本身或者背后是否有深刻的背景?还是IBM自己遣出来的一个名称而已?
钱大群:“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是IBM长期跟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全球市场变化而制定出来的。其实IBM每次提出一个概念,都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全世界在改变。
当前不仅是金融危机,还有很多问题对全球影响深远,比如,资本和信用危机,经济低迷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稳定的石油价格和能源短缺,信息爆炸带来的风险与机会俱增,全球化和新兴经济,新的客户需求和商业模式,等等。这些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需要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人们共同去面对的;而如何通过更加“智慧”的方式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发展之道。当然,在当前这个经济萧条的寒冬时期,如何能够通过更加“智慧”的方式走出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同时IT技术正在经历15年前“互联网”出现后的IT技术变革。在“互联网”发展的15年中,人们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将世界联系在一起。从现在起,是将IT技术深度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运用新的计算模式,把“互联网”和“物联网”结合起来,开创以前做不到的更有智慧的城市,更有智慧的电网,更有智慧的企业,使得人类文明往前走。
傅强:我特别注意到你给“智慧的地球”赋予了一个概念“互联网+物联网”。这是什么概念?
钱大群:我们对互联网很熟悉,但是我们可以透过物联网把货物或者资讯进行更有效率地传输,把这两个结合起来,你就会发现可以做到很多以前没有突破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把互联和物联结合起来,可以开创很多新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社会提升。
用智慧的方式帮助企业
傅强:吴总是物流行业的,我知道企业转型过程是相当艰难的,比如说很多外向型的制造业,让它转向内需就会发现一切都不配套了,生产环境、销售不配套,信息系统不支撑,这个转型几乎等于重建一个企业。不知道你怎么理解“智慧的地球”的定义,怎样看待它的机会?
吴坚忠:我们这个地球所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思考能不能和环境和谐地可持续增长,这就是我对所谓的“智慧的地球”的理解。
资源是有限的,人的生活品质要不断提高,这个转换过程一定要和谐,不能耗尽也不能不平衡。物美是做零售业的,把商品从生产端根据需求给消费者。这里有一个智慧的问题,就是供应链效率要比较高。在供应链的过程中,商品损耗很多。首先第一个环节就是你对需求的把握要准,老百姓需要的东西你是否知道,你知道了以后通过物流配送来满足消费者,这个效率是很高的,这个过程中时间是不是浪费了,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是否懂得需求。我们最近在做SAP,就是通过需求驱动我们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以前我们都是先生产出来,然后推销,卖不掉就变成库存,库存损耗以后就折价卖掉,这是生产驱动的,这不是智慧的方式,应该是需
求通过我们的流通引导生产。如果这个链条能够做得更好,我相信在商品的供应链过程中效率就会提高。
高新民:其实在克林顿执政的时候美国副总统提出过“数字地球”,现在我们提出了信息化,我经常讲信息化本质不仅仅是运行环节、不仅仅是办公自动化,不仅仅是互联网,本质上是挖掘这个社会的智慧的潜力,发挥智慧的生产要素。人除了体力要素外还有智力要素,社会的智慧要素不仅仅是人的智力要素,每个事情的运作都有它的流程,流程中也有智慧的因素,所以“智慧的地球”是最接近我们提出的推进信息化本质内涵的一个概念。
如果说智慧的地球更接近于信息化本身,那它确确实实是我们国家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一个最重要,最现实的战略措施和途径。为什么?因为我们是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商业竞争、企业竞争,市场竞争。靠什么?就是靠信息化,或者靠“智慧的地球”的理念支撑经济,社会、企业、政府、甚至包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要加以改变。信息化本身要融合到各个领域里,推进它的智能化或者智慧化。
傅强:因为胡锤先生任职的机构是标准的公共服务机构,您怎样看待“智慧的地球”对于会共服务的影响?
胡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在万物中都是主体,但是信息技术打造的技术平台,使人们跨越时空的阻隔,将异地异时的各种信息尽收眼底,人们因此更容易洞悉事物的发展规律,并采用更加智慧的方法去应对各种问题,让人类所主宰的地球更加智慧。
在“智慧的地球”的建构中,博物馆的责任是提供文化资源。文化反映了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人类历史文化“物证”的场所。在实体博物馆的基础上建立的数字博物馆,就是将博物馆蕴藏的历史文化信息以诺言、文字、图片、影像等等各种载体形式,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广域传播,突破地域,时空的阻隔,放大实体博物馆的作用,帮助更多的人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轨迹,用更加理智的方法来应对当前发生的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又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当然,在博物馆内部也存在借鉴,引入当下计算机业界在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安全管理等事务管理领域已经相对成熟的相关计算机技术,建立博物馆内部管理信息平台,提升博物馆的管理工作效率。
市场经济也需要智慧的计划
傅强:IT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责任来推动工业化的进程,更大程度还是在社会方面推动社会的变革。有时候我觉得,即使没有这场美国的经济危机,中国很多企业的发展方式也真的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刚才吴总在表述自己观点的时候谈到一个希望,希望从客户端更好地了解需求,这样再谈物流、配货,然后在后端又可以指导相应的生产。听完后我第一个反应是:这是不是回到计划经济?“智慧地球”的提出打破很多行业界面,会不会让大家理解成再往下运行,大家都讲计划和分配,反而让市场失去了活力?
吴坚忠:人们生活需求很多,是要用“看不见的手”的价值取向来控制整个社会过程。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有计划还是很重要的。举一个例子,刚才说零售业过程中有大量库存,大量的食品损耗。比如,北京有六七百家店,假如所有的员工卖可乐或者卖苹果,就根据每个店的销售发订单。订单汇总以后给供应商,你把货供过来。可能几百个员工天天在订货,每一个人为的判断,他们的思维,思考能力就会影响订单。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整,还有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这时候订单可能有的时候太多,有的时候太少,供不应求影响销售。这样就出现经常在高库存和低库存之间控制,有很多食品是要过期的,即使从供应商到物流,到店铺,最后卖给消费者的过程中,如果做不好就会有很多生产出来的商品浪费掉。
现在我们引进了ERP系统,通过所有店铺数据的处理,我们做出一个预测,认为这时候消费者需要这个产品,在未来三天当中需要什么,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下订单,这个订单给供应商以后,送到我们的物流中心,再配送到商店。我们比较起来,订单不合理或者高库存的情况大大减少。这样一点点减少就会产生零售业在供应链过程中的浪费减少30%左右,我认为社会财富就会产生。这也是我们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的一种办法,从企业来说可以更有计划性,从社会来说市场化能够提供很好地配置。
周其仁:市场经济从来不反对计划,一个企业甚至大型企业怎么可能没有计划?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差别在什么地方?计划经济是用强制手段控制,市场经济是没有人可以有这个控制,你怎么猜、你怎么理解顾客的需求,不能定他每个月一定吃多少,这是差别所在。计划经济的失败不在于它的计划性,计划经济的计划性很差,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都在调整。计划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强制性,不恰当地运用了国家权力深入到消费细节当中。市场竞争怎么可以没有计划性?要有很强的计划性,但是不能强制。别人买你多少东西?这个只能自己去猜。我们观察全世界最厉害的公司,并不是光猜你有什么需求,要影响你的需求,比如说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个概念,不过就是影响而已,不能强制别人接受,其他公司可以提出别的概念。
“智慧的地球”带来什么
傅强:大家可以看到,其实现在的市场经济,应该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帮助企业提升计划,控制一些新的变革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大家觉得“智慧的地球”的提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有何必要性?能解决哪些社会上和企业上“遭遇的现实问题”?
钱大群:我认为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建设“智慧的地球”是当务之急。我们先看资源问题,现有的油井中只能提取20%-30%的石油;在中国约有1/3以上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流,加剧了可利用水资源不足。再看供应链,由于供应链低下,消费品和零售行业每年损失约为400亿美元。还有食品安全和医疗卫生方面,美国一个国家,每年就出现220万起由于手写处方导致的配药错误:这些触目惊心的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这些问题,IBM也在进行认真思考,并且已经在努力进行探索和实践,比如智慧的医疗;IBM正在帮助主动医疗网监控美国38个州的1.2万多家诊所,为超过200万病人提供注射液、疫苗及其他药品的适当运输网络。主动医疗网采用IBM软件降低治疗费用高达90%,降低病人,诊所应用费用达60%。
智慧的交通:IBM正在与布里斯班、伦敦、新加坡及斯德哥尔摩合作建设更为智能化的交通系统。通过一系列措施,斯德哥尔摩交通流量已减少20%,污染物排放降低12%,每天新增4万人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智慧的追踪系统:IBM与挪威的Matiq公司正在开发一套更先进的食物追踪解决方案,它采用RFID(射
频识别)技术,从农场、供应环节到超市上架,全程追踪肉类和禽类食物,以确保食品保持最佳状态。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只有把实体世界和数据世界融合在一起,才能把世界变得更加智慧。
傅强:“智慧的地球”在真正运用过程中,会给我们某些方面的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请问胡锤老师,从文化的留存和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你怎么看待“智慧的地球”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胡锤:我们在国外调查的时候,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故宫,没有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人也不会浏览博物馆的信息,对信息的获取自然有屏障。观众头脑中固有的知识框架和博物馆的实物认知是有差距的,而且博物馆展出面积不断扩大和展陈品的繁多,给观众带来体力和精力上的疲劳,都会造成观众认知度的下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博物馆所展示的文化现象的关注都不一样。
关注博物馆的人群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普通的浏览者,一类是具有相当文化知识的爱好者,另一类是文化学者和从事某一方面研究的专家 这三类人对于博物馆文化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浏览者希望看到各种炫技的画面,爱好者希望得到线索明晰的文物知识,而学者和专家关注的是文物本身解释出来的文化现象。因此,不同的信息内容,不同的编排形式,不同的载体形式和信息提供的时机都会影响受众的接受程度。
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文化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博物馆有条件满足普通浏览者,一般参现者和专家,学者的不同文化需求。怎样有的放矢地提供文化信息是数字博物馆建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傅强:社会提供文化资源,如果借助IT以后,可以更广泛地为社会文化进行相关的传播。
胡锤:常规博物馆只能在占地位置来传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受众。但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以后,可以在广度,深度上提供很大的传播。但是在信息建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传播信息的准确。博物馆是一个物证机构,就怕信息传播过程中以讹传讹。但是博物馆信息化工作中怎么保证传达的信息是准确的,这是我们工作中争论最多的事情。博物馆是一件件具体的藏品,作为“物证”来展现文化现象的,“物证”的作用就是防止以讹传讹而产生的认识偏差,这也是实体博物馆存在的意义。而通过数字博物馆收藏和传播的文物言息大多是经过“采”、“编”的信息,是“二手”信息,因此难免不带个人的主观色彩通过数字平台的广域传播、放大,很可能误导受众。
采编过程中怎么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包括我们和数字图书馆之间、数字档案馆之间的定位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考虑比较多的事情。当然我们也希望计算机技术来帮助我们进行广域的传播。但是怎么客观记录这些文化的现象,物证的记录,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技术和装备。
傅强:前一段北京市政府也在谈企业转型,由制造业大量向服务业转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变化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我甚至产生了怀疑,中国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很难真正地改变,怎幺办?中国后30年的变革之路到底是什么样的?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转化,IT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高新民:最近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一个观点,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既是工业化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也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性补充。现在我们还是依靠制造业,国民经济的税收等各方面,制造业是功不可没的。要推动现代服务业,但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后GDP怎么增长,这就产生了一个循环。我们现在制造产品在国际上有大量的竞争,但是我们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发展到高附加值的竞争力,高附加值的竞争力怎么转移?台湾的施振荣早就提出了“微笑曲线”,从研发设计、加工、组装、销售、真正高端的附加值在两端。制造业是很多环节组成的,实际上我们做的制造业就是加工,是附加值最低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调整,制造业的服务化里真正的信息化或者说智慧化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
通往“智慧的地球”的路径
傅强:其实我们在座嘉宾的企业也有“智慧的地球”的例子。比如说物美,前一阶段他们一个很小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比较大的应用问题。2008年的福娃由于销量很大,生产量更大,导致福娃有很多积压。物美采取了一个简单的信息技术,在结账的时候,在POS机上有一个提醒,多少钱以后加十元就可以得到福娃赠品。这可能比以前智慧一些,不知道钱总你怎幺看待这样一个身边的例子?“智慧的地球”这个概念很大,但它会不会就在我们身边?真正做智慧的企业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路径,到底大家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这样的变革?
钱大群:这个例子很生动,在POS结账的时候就可以顺便把这个福娃送出去,解决存货很高的问题。事实上利润也很好,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刚才我们谈智慧的观念就是,今天在前端可以有很多智慧的点,使得企业的信息可以接轨,利用这样的观念或者业务可以有不同的做法,提升它的方式和竞争力。
在开创通往“智慧的地球”这一美好远景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解答四个关键的问题:
新锐洞察:面对无数个信息孤岛式的爆炸性数据增长,我们需要获得崭新的智能和洞察,利用众多来源提供的丰富实时信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智能运作:我们需要开发和设计新的业务和流程需求,实现在灵活和动态流程支持下的聪明的运营和运作,达到全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篇8
株洲经济在持续发展时期,提高智慧城市信息服务运行效率是很重要的。本文从三个层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宏观环境、中观资源和微观主体因素上,对株洲市“智慧城市”信息服务进行了详细的因素分析,提出了株洲“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关键的因素模型。
【关键词】智慧城市 信息服务关键因素
1 引言
智慧城市的信息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信息服务的运行不仅受到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制约,而且还与政治等外部因素息息相关。因此,构建株洲“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关键因素是提高株洲“智慧城市”信息服务运行效率的前提。
2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宏观环境因素
具有推进或延缓作用的“智慧城市”信息服务运行效果的总合就是指影响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各种宏观因素。一般情况来自政府机关和社会外部环境的政策与经济影响因素为主。
政治环境是是一个基本条件,它是通过政府机关在对实施建设的项目给予政策上、经济上的不断支持,同时它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以及信息服务顺利开展的前提。政治环境的决定性因素来自于是否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服务顺利发展。成功的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服务就体现在国家政治环境的支持。而株洲市政府在《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以“智慧株洲”信息化应用促进“实力株洲”、“绿色株洲”、“幸福株洲”的发展与实现,说明从政治环境中,株洲市是大力支持城市智慧化的;而2013年株洲市也迈进住建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这些都是株洲市政府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开展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来自于经济环境。首先,经济高度发展后的社会产物就是智慧城市本身,智慧城市建设不可能离开高度发展的经济基础,更不要说“智慧城市”的信息服务。而株洲市目前正处于空间扩张、布局调整、功能完善的发展时期,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都在高度发展的智慧城市规划与局部运行中得到了支撑,同时新兴产业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得以开展如:传感网、云计算、物联网等,这些都得力于株洲经济条件的雄厚。其次,信息服务的高度智能化是智慧城市的信息服务的前提,信息从获取到处理,从传递到服务,都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备,而这一切都是市场高度发达、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而株洲在信息处理技术方面也是取得了成就,如:无线城市技术的开展、绿色交通工具的应用等;说明一种高级需求正在得到大众的认可,也是经济条件到达一定层次后的株洲人所需要的,可以说,成熟的信息服务,源自于株洲较发达的经济条件。
3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中观资源因素
株洲市现阶段存在大量无序资源、缺损资源、凌乱资源和冗余甚至虚假资源,并表现出过时特征,使得信息用户不能直接使用这些“原始”的信息处理问题;具体的说,导致株洲市“智慧城市”信息服务资源特征的主要性质表现在几个方面:
3.1 信息资源的可得性
信息服务机构获得信息资源并能够被信息用户所使用的难易程度,表述为信息资源的可得性。在无法继续开展某项业务的情况下,就表示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通道没有畅通,或者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成本过大,高于预期收益。对于株洲“智慧城市”社会化信息服务而言,不同领域的信息资源可得性就会因受信息服务业务量大、面广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其中,来自政府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其政务信息公开原则、公开范围和公开渠道等就受到信息资源的可得性所影响,从而使政务信息不规范。对于与相关组织或个人的信息行为模式以及渠道信息采集有关的产业领域经济信息和社会领域民生信息而言,其也是深受可得性所影响,因此要追溯到源头上的信息资源来提高其可信性和准确性。
3.2 信息资源的真实性
信息资源如果容易获得往往意味着其价值性低并且未必有用,而且迷惑视听的虚假信息甚至会给信息用户造成损失。株洲“智慧城市”需要面对各方面众多信息用户的需求环境,囊括了株洲市居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信息资源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逐步完善,再加之株洲的信息资源无时无刻不在呈现异样的速度飞快增长;其中信息来源的良莠不齐、复杂性多、来自各传感设备所产生的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无法保证;因此要追溯到源头上的信息资源来提高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3.3 信息资源的易用性
信息服务就是要成为真实有效的、得到合理的信息加工处理的、可供信息用户所使用的信息产品。此时,成为影响因素信息加工处理过程的重要内容就是信息资源的易用性。株洲市各行各业、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在“智慧城市”环境下进行各种社会化渠道的信息收集,具有千差万别的信息表达方式,以至于存储信息资源的格式也是多种多样,使得信息资源使用前要经过整理、归纳和结构化数据,这样的存储才能达到易用性;因此更应该高度重视信息服务易用性建设,要追溯到源头上做好社会化信息服务高效运行的基础性工作。
4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微观主体因素
株洲市“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目的和最终归宿就是满足信息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围绕信息用户开展的服务将延伸到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每个过程和角落。因此,用户的需求及行为模式对信息服务的发展有着显著作用和影响。
4.1 信息用户的行为模式
用户参信息服务活动的方式就是信息用户的行为模式。智慧化信息服务在发展初期机构要主动向潜在信息用户做好主动宣传和服务工作;随着株洲市用户逐渐知晓“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带来的好处和便利时,那么信息推送服务将逐渐顺利、用户信心将不断增加;在遇到信息需求问题的时候,用户就会在社会化信息服中形成自发的尝试和自觉的应用,那么用户对信息服务机构的需求就以基本确立,信息服务机构就要重视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持续增加信息用户的信心。在信息服务机构开展信息服务的同时,用户的行为模式将是其决定作用。自主性越高的用户,机构在开展服务时也就更顺利,那么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效果就会被服务机构所重视、所关注和所开发;同样如果服务质量越高、服务效率越快、服务效果越好,那么用户的直觉性和关注度也就越多、越高和越依赖。
4.2 信息用户的服务需求
用户因外部和内部环境内容的需要,而获得特定信息服务产品的渴望及欲望,就是信息服务需求。因此,开发与其相应的信息服务产品、开展相应的信息服务业务是信息服务机构的原动力,信息服务机构务必根据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采集相应的信息资源。用户信息服务需求,除了受职业、职务、工作任务、兴趣和受教育水平以及知识结构等个体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社会因素影响,如: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方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社会产业和职业结构、和文化传统等;而对于组织团体用户而言,需求还受组织因素影响,如:组织的结构与性质、业务与责任、地位与能力、管理与文化等。在开展社会化信息服务中,株洲“智慧城市”的各方面信息用户的服务需求应得到重视,做到针对性与广泛性并行,业务专业性与普通性相交融,才能开展好信息服务,并有的放矢。
5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关键因素总体模型
根据以上的总结分析,得出信息服务在“智慧城市”下形成的关键因素,从而构建“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关键因素总体模型,如图1所示。
6 结束语
本文从株洲“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宏观环境、中观资源和微观主体因素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的关键因素,并构建了株洲“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关键因素模型,这对于国内智慧城市信息服务运行具有借鉴和参观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小明.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资源观念的演变[J].电子政务,2011(08).
[2]骆正茂.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02).
[3]肖应旭.面向智慧城市的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与运行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刘鑫(1982-),男,硕士学位。现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运管学院讲师、工程师。目前湖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城市信息化建设、软件工程等。
作者单位
篇9
【关键词】物联网;传感网;高校
一、引言
2009年8月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根据总理考察的指示,无锡迅速建立中国的“感知中国”中心。江苏无锡成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成立了中科院无锡传感网工程中心,由此奠定了江苏省在物联网研究、开发与应用实践方面的中心地位,由此徐州市面对物联网发展的热潮,也具有了一定的优势。2010年3月14日,徐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共建徐州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建立不仅为市校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创立了新机制,也标志着徐州物联网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结合徐州市“感知徐州”、“感知煤炭”行动,“感知教育”。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在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与社会需求、国家建设需要相对接的过程中,物联网在高等学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绿岛”意义。高等学校通过这一战略性产业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更能在社会层面上为物联网在企业、政府和家庭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示范作用,为物联网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普及提供突破口,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二、物联网的内涵及发展过程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于1999年提出,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2009年,随着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中国诞生了“感知中国”的物联网发展理念。与此同时,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与CCSA“泛在网”工作组TC10的成立推动了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将掀起全球的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物联网发展标志性事件如图1所示。简单地说,物联网就是用物与物的信息传递,替代人与人,人与物的信息传递,它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可以有效减少能耗,提升效率,保障安全。这样的技术将在校园中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给教育带来极大的变革。
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如图2所示。感知层的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主要由各种传感器及传感智能设备构成,完成信息的收集与简单处理,并且将信息传递出去。感知层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在节能的同时达到节点小型化和智能化,以及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感知层技术还不够成熟,限制了物联网的应用和推广,是目前物联网技术研究的重点。感知层要求加快各类传感器件的研制及新传输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传输层是体系结构的中间层,主要负责处理感知层传递的信息及信息的远距离传输,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它主要包括互联网、校园网、移动通信网等,是连接感知层与应用层的中间层。物联网的应用以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为前提,因此互联网仍是物联网的核心与基础。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主要是服务及应用,包括服务数据库、用户信息数据库等。将海量数据分类、整理、计算、挖掘分析,然后应用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等领域。
四、智慧校园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2009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地球”成为美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同年8月,国务院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指示要迅速在无锡建立中国的“感知中国”中心。物联网在高校的应用—建设智慧校园已成为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方面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智慧校园的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标志。智慧校园是利用物联网技术改变师生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方式,以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智慧校园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供水系统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教学、校园资源与生活的整合。
五、物联网在智慧校园的应用
1.在教学方面
(1)在建立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方面,利用现有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ID技术的支持,有利于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从而对教学的质量建立保障和监控体系。通过RFID标签和校园智能卡系统的结合,教师可利用物联网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自动的统计。例如:在分组实验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出席和对应的实验器材建立联系,通过RFID系统建立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院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也可利用RFID技术,对学生学习情况、到课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有利于学生工作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物联网在教学管理中还可以用于人员考勤、图书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例如带有RFID标签的学生证可以监控学生进出各个教学设施的情况,以及行动路线。又如将RFID用于图书管理,可通过RFID标签可方便地找到图书,并且可以在借阅图书的时候方便地获取图书信息而不用把书一本一本拿出来扫描。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实验设备管理可以方便地跟踪设备的位置和使用状态,方便管理。
(2)智慧图书馆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它的理想模式就是无需人工服务。目前物联网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主要是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以智能书车为例来说明。
智能书车是一种移动式RFID文献归架管理设备,具有查询、定位、书架智能导航等功能,可实现文献架位信息收藏、文献分拣、新文献上架等功能。具体流程:书籍拣到书车上,通过阅读器识别书籍的RFID中存储的信息,记录并显示文献在书车上的位置,同时根据获取的书籍存储架位信息,将需要进行上架工作的位置和书车上对应的书的存放档位对应起来,并在书车的显示屏幕上按照书库的位置将该车书的具体上架位置显示和指引出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率归架。
(3)物联网应用到实验室中主要包括设备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和智能插座等。
设备管理:RFID存储实验设备的基本属性等信息,利用阅读器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再利用网络进行统一管理。
实验过程管理:首先,RFID可以帮助学生方便地获取实验步骤、操作要点、使用帮助等信息。其次,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不当时能自动警告并中断实验过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实验数据可以被实时采集并以适当的方式提供给实验者,实现实验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
智能插座除了拥有传统电源插座功能外,它能够将各个实验设备的耗电量信息实时反馈给实验室管理员,管理员能随时开关插座,实现插座与人的对话,起到高效节能的作用。
2.在生活方面
(1)食堂管理
食堂管理是智慧校园重要组成部分,基于RFID技术的食堂管理系统主要分成三部分:
①含RFID电子标签的饭卡:师生每人拥有一张这样的饭卡,卡里面包含了用户信息。
②RFID阅读器:在每个食堂售饭窗口安置一个RFID阅读器,将读到的信息传至后台数据库查询,读取卡上金额,并扣除消费金额。
③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将用户的注册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方便管理员对食堂消费业务的查询。
(2)浴室水控管理
基于RFID技术的浴室水控管理,可以实现用水自动化管理,主要功能以信息数据实时显示。当RFID卡位于阅读器感应区时,阅读器就显示卡上余额,然后可立即进入用水计费状态。
(3)考勤管理
学生考勤是学校日常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常规考勤工作主要都由教师承担,花费教师额外的时间与精力。
基于RFID技术的考勤管理工作流程:每次上课前,学生用含RFID标签的校园卡(或手机卡)刷卡进教室,教室内的设备在接收到读卡器发送来的学生刷卡记录数据后,将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远程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然后,教务人员或者教师通过浏览器登录到考勤查询网站,可以实时地远程查询某一节课或某一位学生或某个教室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考勤情况;学期结束时,每门课程学生的出勤情况或者某个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出勤情况可以自动统计出来。
六、结语
高校,是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孕育的摇篮,同时也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方式实践的基地,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历程中,校园和学生往往充当着引领者的角色。目前部分高校已将物联网技术运用于校园管理,不仅体现出高校善于创新,敢于探索的学术精神,更为物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大胆的迈出了探索的脚步。
物联网会带来相当大的便利,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物联网的技术标准尚不完整。关于设备和传感器的通信接口标准等是影响物联网发展的挑战之一。其次,由于物联网可跟踪和记录用户的活动、行为、习惯和偏好,对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保护显得非常重要,普及物联网要加快信息安全立法进度,完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根本。第三,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尚不完备。传感器如何布置,如何维护,如何管理,如何形成网络,如何使用都是很大的问题。最后,物联网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前景模糊,还需要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以吸引更多的产业进入该领域,促进进一步发展。从长远来看,物联网应用前景相当广阔。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代表,物联网的出现将会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和服务,带来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最终将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志军,沈强等.物联网架构和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关键技术[J].计算机科学,2011,38(8):1-8.
[2]严大虎,陈明选.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6):123-125.
[3]张应福.物联网技术与应用[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0(1).
篇10
会议结束后,东南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金志军老师、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马悦先生,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胡忠华先生接受了记者专访。
差异化解决方案打造智慧校园
马悦先生首先介绍了华为公司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的IC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此解决方案基于四点目标:一是持续创新;二是确保技术领先;三是给用户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四是易于被集成。马悦先生说道:“华为公司面向教育行业,尤其是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传播,教育行业也非常重视对前沿技术的研究,所以华为会在教育行业持续的投入资源。”
华为针对云课堂推出了桌面云的解决方案,从解决方案的角度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云操作系统,二是桌面的软件,三是终端。
胡忠华先生介绍说:“在终端这块,我们应用了大量的华为海思自己研发的芯片,这个芯片本身使得这个产品更加安全、高效、绿色、节能。从我们的应用案例来看,通过部署云课堂的解决方案能够带来以下几方面的价值,第一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也是云计算本身所带来的好处;第二个是通过部署云计算提升整体的IT的运用效率;第三是教学效率得到了提升。”
桌面云在教育云建设方面越来越普及,华为为西安交大、上海中学等提供了桌面云解决方案,帮助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师生创建绿色教学环境,降低能耗和噪音;同时IT运维方面能力增加10倍。华为拥有全球桌面云最佳实践,桌面云服务华为全球超过13万用户。
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校园,是当今世界学校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华为认为关键问题是资源的互联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教育资源最重要的载体,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汇聚共享、建设与应用的衔接,可以利用云计算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实现集约共享,推动资源建设与使用良性互动。华为提供云计算、数据中心、敏捷网络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教育机构实现资源的互联与共享。
华为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继承了云数据中心弹性扩展、按需分配、资源服务独立硬件物理位置、网络自由开放、移动互联及安全可靠的特点,使学习不再被动,课堂不再固定,有效培养创新和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让随时随地随需的教育与学成为了可能。
对学校来说,云计算实现了教育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敏捷网络使得网络提供自由开放并易于运维管理的环境,降低了高校运营成本,提高业务和科研创新能力。对学生来说,移动课堂使学习不再被动,课堂不再固定,有效培养创新和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让随时随地随需的教育与学成为了可能。
有记者问马悦先生,“您觉得智慧校园离我们还远吗?”马总顿了一下,说:“智慧校园就像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等,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来得要快。”
教育信息化是重要基石
现在网络技术发展非常快,而且学校的需求也是每年都有不同的变化。但华为却对自己很有信心,胡忠华先生说:“华为可以保证自己的技术在三五年内能够充分的满足这些学校的需求。”
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化的发展这几年在我国也是一个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我国在面向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里面,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战略。特别是从国家层面来讲,国家教育部也颁布了国家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文件,2010―2020年专门就教育信息化进程这部分列为一章,从国家层面来说是非常重视的,把教育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华为的信心来自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华为的技术创新始终是围绕着客户需求来的;二是除了具体产品线的研发人员以外,华为专门有一个面向未来的创新实验室;三是华为研发的战略很重要的一点,即平台化的战略,华为尽量做到产品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是一致的,这样也有利于平台产品的版本维护和平滑演进。
作为一家规模巨大,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华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对偏远地区有很多支持和帮助。对此,胡忠华先生说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这种打破时间、打破地域的这样一种沟通和教学的目标和模式。就是我们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通过云计算实现了资源共享。”
重点加强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可充分利用国有通信企业的现有网络,解决当地校园的网络接入问题,尽快实现“校校通”;加大教育系统各环节信息化的应用力度。对各类行业信息化来说,建设是基础,应用是关键;加强教育信息化产业链建设。教育信息化必须鼓励和带动多方参与和投入,形成全社会共建的良好氛围,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优质平台为依托,调动一批教育、科技相关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积极性,推动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资源开发与推广、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等项目工作中。华为在这方面做出的较多贡献,如Cernet重点高校IPv6系统案例,广州教育局科研网云计算平台以及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桌面云应用等。
打破高校信息孤岛
高校实施信息化建设,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信息孤岛、各自为政、应用不集成、界面不统一等问题,华为在帮助高校建设教育网络的同时,并没有忽视这些问题。对此,马悦先生做了解读:“信息化将帮助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打造一个高效、灵活、平等的教育平台。华为的教育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实现学生、老师,以及教育各界群体之间的自由交流,打破信息孤岛,这也是华为作为信息与通信公司对教育领域的独特价值。通过信息技术打破时间、地点的阻隔,开启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之路,共同实现中国教育梦,是华为对教育信息化的追求。”
之所以会形成信息孤岛,是因为很多行业以前建设的信息系统都是垂直的,信息系统缺乏一个共享机制。要实现这个信息共享,首先要把这种垂直的烟筒式的建设体系变成能够水平整合的建设体系。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个信息共享的机制。其次要考虑如何把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共享,这需要技术的支撑。这方面,云计算的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因为云计算的出发点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信息的共享(资源共享)。通过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数据中心的建设,是实现信息共享的最基础的一个设施。基于云计算平台构建各种业务,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应用和软件。
专访最后,马悦先生谈到了自己的中国梦和教育梦:“大家都在说中国梦,但是我认为教育梦是中国梦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信息化能够帮助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打造一个高效灵活平等的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