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程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冶金工程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的冶金工程设计体系自动上世纪五十年代从苏联引入之后,就一直沿用苏联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在八十年代之后,又开始引入欧洲以及日本的设计方法,但是整体上都属于半经验、半理论的静态O计方法。现阶段我国的冶金工程设计包含工程哲学、冶金流程工程学以及冶金流程集成理论与方法于一体的学科体系,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1 冶金工程设计体系的发展历程
1.1 传统冶金工程设计体系
早在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进行冶金工程设计,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尽管一直引进国外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但是一直缺乏有效的理论体系支撑。直到上世纪末,我国钢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以基建投资以及产能扩张为主。在开展科研工作时,开始侧重研究局部领域理论以及相关的材料、单体技术,没有从整个冶金工程的全过程的优化去分析,虽然有一些进步,但是对于整个冶金行业的结构优化没有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进而引发了许多诸如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等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冶金行业的制造流程长期处于不受重视地位,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单元工序或者单一零件,缺乏相应的整体制造流程理念。单元工序的优化只能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局部问题,不能对全局以及整体结构优化起到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但是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成本以及环保问题都与流程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进而关系到冶金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1]。
1.2 传统设计体系的弊端
我国冶金行业的发展方式有着简单、粗放的特点,采用前苏联设计模式,采取静态设计法衡量对不同工序装备的能力进行估算,各个工序之间通过匹配连接的方式形成了一种粗放的生产工艺流程。仅仅从单元工序出发,提前预留富裕能力,很少与其上下流程之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系,而实际的“富裕系数”也只是设计人员的大致估算,与实际的生产活动有一定的出入,因此难以做好前后工序能力相匹配、功能相协调以及信息传递通畅等工作,增大了控制的难度。
冶金企业“静态估算、简单堆砌”的设计方式,没有从企业的整体出发,缺乏整体流程的设计理念,在进行分析时也难以做到整体分析[2]。这种传统设计理念方法现阶段仍被广泛应用,进而导致设计方式很难有大的进步,仅仅在局部不断地优化。传统工程设计方式无法充分发挥出企业的生产优势,在产品质量以及运行效率方面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
2 冶金工程设计的发展现状
2.1 冶金工程设计总体进展
2000年以后,我国不仅在冶金工艺以及技术设备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同时还在理论研究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基于冶金工程设计结构流程优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冶金流程工程学,该理念可以通过冶金生产过程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传递,进而使得整个冶金工艺向着有序、协调以及连续的方向发展。冶金流程工程学已经逐步成为现代冶金工程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很多冶金企业在进行整体布置、流程设计、流程优化以及工艺技术的选择时,都以冶金流程工程学作为理论基础。
现阶段我国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去建设现代化冶金企业,能够高效实现流程、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和系统集成的能力。我国目前的冶金行业已经开始从以往只追求数量逐渐转变为对市场竞争力的追求,同时对于产品质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冶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设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冶金企业发展的需求,无法帮助冶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需要不断提高设计的高度以及广度,立足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新的设计理念,促进整个冶金行业的发展。
2.2 冶金工程设计的总体成效
新世纪以来,我国多数冶金企业在进行冶金厂的设计时已经开始采用“动态―精准”设计理论。通过不断的探究冶金流程工程科学问题,在冶金工程理论、方法以及设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完美的将创新成果应用到了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节约了冶金企业的投资成本,使得冶金企业在进行智能化集成控制以及整体流程控制方面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在一些关键单元以及整个工程集成化技术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在许多重要的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为冶金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保障[3]。
3 冶金工程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3.1 发展方向
在冶金工程设计方面,我国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现代化钢铁厂的建设,在理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国目前冶金企业的优势在于将各个钢铁企业联合在一起建设了现代特大规模钢铁联合企业,同时将新的产品、工艺以及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4]。在未来,我国冶金行业还会有更大的进步。首先要做得就是将冶金流程工程学理论和动态-精准设计法更好的应用和推广到新建或者改建的冶金工程项目中,扩大应用范围,实现我国冶金企业全面现代化。其次,需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对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进行验证,与实际的生产结合在一起,时整个冶金生产流程向可循环方向发展,促进我国冶金行业的发展和转变,增强我国冶金市场的竞争力,推动我国冶金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5]。
3.2 发展思路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冶金行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就是以冶金流程工程学以及动态―精准设计理念为指导,实现我国冶金工程设计的全面优化和创新,使之成为一个完成的理论体系[6]。同时与行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将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装备应用到新建或者改建的冶金企业工程项中,对我国冶金制造流程进行优化和完善,更好的发挥出我国冶金工程设计的创新成果,推动我国冶金企业的转型和发展,增强冶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7]。
3.3 发展目标
未来的冶金企业,不仅具有冶金功能,还需要全方面进行提升。在保证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新的冶金企业发展目标应该是:降低成产升本、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8]。冶金企业想要实现这种目标,需要优化生产流程、不断引进新的生产 以及工艺方式、保证利益最大化,同时一定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4 结束语
我国目前在冶金工程设计理论与工艺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但还需要加强将新技术理论在冶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力度,全面实现我国冶金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与生产结合在一起,不断进行创新和图片,以降低成产升本、提高生产效率、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增强我国冶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冶金行业向着国际先进水平去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殷瑞钰,张寿荣,张福明,颉建新.现代钢铁冶金工程设计方法研究[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6(5):502-510.
[2]杨大锦.2015年云南冶金年评[J].云南冶金,2016(2):54-80+95.
[3]陈林根,夏少军,谢志辉,刘晓威,沈勋,孙丰瑞.钢铁冶金过程动态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J].热科学与技术,2014(2):95-125.
[4]毕献武,董少花.我国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进展与展望[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4(1):14-22.
[5]首钢国际工程公司冶金工程设计与关键技术研发团队[J].中国科技论坛,2014,9:162.
[6]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节能减排专业委员会[J].中国金属通报,2016,8:28-50.
篇2
关键词:工民建筑工程;质量; 现状;解决措施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开始受到广大市民普遍关心,在工民建筑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或大或小的质量问题绝不容忽视,因此我们要认真探究原因,充分认识其危害性,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行之有效地治理,从根本上消除质量问题。
一、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1.工程质量粗糙。
许多商品住宅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都非常粗糙,表面凹凸不平,线条横不平,竖不直,缺棱少角,框洞不周正、不对称,色差大,观感效果很差。
2.以次充好,以劣充优。
许多工程施工所用的材料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进场时无材质证明(或伪造假材质证明),更有甚者,故意采购一些不法厂家、不法商家提供的再生材料、不合格材料,进场后也不做试验就直接使用,抽样送检的与施工所用材料不一致,以假乱真,以达到验收的目的,这样的工程交付使用后不久便成危房。?
二、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施工方面的原因。
首先,工程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过低,各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人员流动快,新工人比较多,技术培训跟不上,技术工人技术水平较低,上岗前施工员不进行技术交底,工人不按施工工序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操作,这就很难达到质量标准。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人建筑行业,导致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很快。也有不少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为了省钱雇佣一些即无施工经验又不懂图纸和规范的人员来管理现场,而一味的追求进度,作出一些粗制滥造的工程。?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各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没有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的措施。?
第三,施工管理混乱。例如预制空心楼板吊装后不经拨正就进行灌缝,所用混凝土的碎石粒度不加控制,造成天棚和地面开裂。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随意损坏,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2.材料选用方面的原因。
由于材料选用方面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例如浇筑砼所用的原材料:水泥、砂子、石子的质量,抹灰用砂含泥量的控制,木门窗木材品种的选择等,都对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再如某工程刚刚竣工,内外墙装饰涂料,由于质量不过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变色、脱皮等情况:有的饰面砖由于吸水率过大(>10%)及外形规格不整齐,马虎施工,致使有不少新建成的工程,外墙饰面砖釉面爆皮,贴砖空鼓、脱落及灰缝不均匀等质量通病,造成外墙渗水;结构板面在施工中,在提升架口部位的板面浇筑马虎,细部处理不到位,没有注意板负筋位置,造成提升架口部份板面出现不必要的结构裂缝等。由于材料及设置质量低劣而造成的质量通病比较普遍,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
3.现场监理工程师监督不到位。
施工现场监理行为不到位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个别监理单位为了寻求经济效益超越资质、借资质承接监理业务,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没有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有的项目监理机构甚至未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许多质量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三、改进措施
(1)制订治理质量问题方案。从日常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起来还具有一定难度,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除,需要有针对性地取措施进行治理,分期分批重点有目地来控制治理质量通病,当有些质量通病涉及多个方面因素时,还要通过协调或组织力量攻关,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
(2)消除设计欠周出现的质量问题。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如果属于设计欠周造成的,应改进设计方案。施工图完成之后,应向各方人员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听取各方意见,修改设计中欠周之处。并经常去现场参加实践,积累设计经验,,设计人员应在满足设计规范的情况下,来考虑业主投资的综合效益,即使建造工程的造价难以降低,也尽量减少质量问题,建成之后减少维修费用。
(3)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质量意识。据统计,我国由于施工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占所有质量问题的80%左右,因此提高施工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因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
篇3
【关键词】工民建筑工程 质量现状 解决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民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现代化和规模化,但一些房屋还存在质量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的达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结构的安全。
一、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一)工程质量粗糙。许多商品住宅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都非常粗糙,表面凹凸不平,线条横不平,竖不直,缺棱少角,框洞不周正、不对称,色差大,观感效果很差。
(二)以次充好,以劣充优。许多工程施工所用的材料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进场时无材质证明(或伪造假材质证明),更有甚者,故意采购一些不法厂家、不法商家提供的再生材料、不合格材料,进场后也不做试验就直接使用,抽样送检的与施工所用材料不一致,以假乱真,以达到验收的目的,这样的工程交付使用后不久便成危房。
二、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施工方面的原因。首先,工程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过低,各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人员流动快,新工人比较多,技术培训跟不上,技术工人技术水平较低,上岗前施工员不进行技术交底,工人不按施工工序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操作,这就很难达到质量标准。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人建筑行业,导致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很快。也有不少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味的追求进度,作出一些粗制滥造的工程。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各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没有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的措施。第三,施工管理混乱。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随意损坏,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二)材料选用方面的原因。由于材料选用方面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例如浇筑砼所用的原材料:水泥、砂子、石子的质量,抹灰用砂含泥量的控制,木门窗木材品种的选择等,都对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再如某工程刚刚竣工,内外墙装饰涂料,由于质量不过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变色、脱皮等情况:有的饰面砖由于吸水率过大(>10%)及外形规格不整齐,马虎施工,致使有不少新建成的工程,外墙饰面砖釉面爆皮,贴砖空鼓、脱落及灰缝不均匀等质量通病,造成外墙渗水;结构板面在施工中,在提升架口部位的板面浇筑马虎,细部处理不到位,没有注意板负筋位置,造成提升架口部份板面出现不必要的结构裂缝等。由于材料及设置质量低劣而造成的质量通病比较普遍,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
(三)设计方面的原因:1.有些设计单位为了揽到工程一味的附和开发商,在设计上缺斤少两,该设防水的不设防水,该放钢筋的不放钢筋等等,或者用一些不懂技术和设计规范的人员设计出一些不合格的工程,如在屋面防水的设计中,带女儿墙的屋面,发现有局部泛水高度不够,也有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设计不合理,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作铁皮泛水檐,而且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2.在楼地面的做法上,预制空心板上先抹找平层而后作面层,按这种设计施工的地面和天棚,绝大多数易产生裂纹,在设有进深梁楼盖上,进深梁的上方不加设辅筋,多数均在此处发生大孔隙裂纹,
(四)工程造价过低。房屋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关系,建设单位标底造价压的过低,会增加施工企业经营压力而疏于管理,材料质量无保证,如当前铝合金窗的质量通病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铝合金型材的厚度虽然达到设计要求,但是,材质不均匀,表面防腐层质量差,很短时间内就氧化,密封绒条太小,窗锁与走轮质量差等,这是施工企业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与配件的原因造成:有的建筑物,屋面防水材料选用石油沥青油毡等低档的防水卷材造成屋面防水层耐久性差,容易产生渗漏:在室内装修部分,如吸顶灯不选用玻璃或瓷质的灯罩,而是选用塑料灯罩所以就出现了塑料灯罩末等交付使用,即己老化,稍碰即碎。
三、改进措施
(一)制订治理质量问题方案。从日常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起来还具有一定难度,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除,需要有针对性地取措施进行治理,分期分批重点有目地来控制治理质量通病,当有些质量通病涉及多个方面因素时,还要通过协调或组织力量攻关,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
(二)消除设计欠周出现的质量问题。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如果属于设计欠周造成的,应改进设计方案。施工图完成之后,应向各方人员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听取各方意见,修改设计中欠周之处。并经常去现场参加实践,积累设计经验,,设计人员应在满足设计规范的情况下,来考虑业主投资的综合效益,即使建造工程的造价难以降低,也尽量减少质量问题,建成之后减少维修费用。
(三)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质量意识。据统计,我国由于施工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占所有质量问题的80%左右,因此提高施工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因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
(四)对治理难度大的质量问题,要组织科研力量研究攻关;对不配套,不成熟的施工技术,应制止推广。
(五)重点把好材料、制品及设备质量关。材料使用前严格遵守“先检后用”的原则,做到:择优选购,不购生产厂家不清、质量不明的建筑材料、制品或设备,购入的材料、制品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一些性能尚未完全过关的新材料,要慎重使用。对于地方生产的建筑材料,制品及设备应该加强质量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的产品的流人社会。
综上所述,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开始受到广大市民普遍关心,在工民建筑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或大或小的质量问题绝不容忽视,因此我们要认真探究原因,充分认识其危害性,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行之有效地治理,从根本上消除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 任大军. 浅谈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因素[J]. 门窗. 2014.
篇4
[关键词]铅冶金工程 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TF8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280-1
1铅冶金工程
目前国内用到的铅冶金方法主要有烧结焙烧――鼓风炉还原熔炼法和硫化铅精矿直接熔炼法两类,其中烧结焙烧――鼓风炉还原熔炼法属传统炼铅工艺方法,因其对硫不能有效回收,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受环保的制约、回收率、工人劳动强度等的限制,已经在国家政策的淘汰之列,属于国家淘汰的工艺。该类方法的操作流程大致为:硫化铅精矿首先经过烧结焙烧,经过这一过程得到铅烧结块产物,然后将铅烧结块在鼓风炉中进行还原熔炼,最后得到产物。而硫化铅精矿直接熔炼分为两种:一种是氧气底吹炉+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但是这种工艺的后段采用高耗能的焦炭作为发热剂、还原剂,能耗成本较高,且环保效果不理想;另一种是氧气底吹+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工艺,是指后段工艺直接接收前段的液态高温高铅渣,将高铅渣中的铅、金银等有价元素进行回收的工艺。因该种工艺的能耗低、环保好、回收率高、劳动条件好,目前已成为铅冶炼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还有基夫赛特法、卡尔多法、氧气顶吹浸没熔炼法等因其各自有弊端,未被广泛推广和使用[1]。
2铅冶金工程存在的问题
铅冶金工程的建设项目多由许多个子项目构成,并且每个项目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一旦其中的某一个子项目不符合质量或者技术要求,将会对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目前,铅冶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各方面:
2.1项目管理效率不高
在铅冶金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的最后完成期限设计不够合理,存在脱离实际的现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成员之间没有及时沟通交流,在组织整个项目的建设的过程中,工艺、设备、土建等专业要保持良好的配合度,做到及时沟通,及时调整。设备是为了满足工艺的需要,土建是为了保证设备能给发挥其应拥有的作用。如果沟通不及时,很容易造成脱节和相互专业不联系的情况。常见情况如下:
(1)在土建工程进行的热火朝天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土建的施工进度超前,造成了大型的设备难以安装到位,造成返工的不良后果。
(2)设备制造周期较长,土建工作已经就位,设备迟迟难以到位;如一些大型设备:氧气底吹炉、还原炉、余热锅炉、大型的鼓风引风机、进口的耐材等等,都应提前进行考虑规划。
(3)工艺考虑不完善,对工艺设备的配置未进行充分的商讨研究,造成工艺的前后段不匹配,前段处理能力大,后段难以消化;或者前段处理能力小,后段不能充分利用的不良结果。既造成了前后工艺的不匹配,同时造成了设备能力和能源的不必要浪费。
2.2铅冶金企业设备更新换代迟缓
目前铅冶金企业的设备发展正朝着自动化、高效化、连续化以及现代化方向发展,由于铅冶金设备往往在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中工作更容易受到磨损和腐蚀,铅冶金设备管理的现代化,关键在于企业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只是注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却明显忽视了对设备的更新换代。同时,一些铅冶金企业对设备管理过程中将设备的采购和维修分开进行管理,由于这种分离的方式不能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往往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导致对于设备的购买和使用不能实施合理科学化的管理。
2.3对铅冶金工程的监理工作不到位
在铅冶金工程中,对项目工程的监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项目的监理尤其是对设备的监理,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对工程项目的设备和材料进行监理,可以实现对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进行正确评价,并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对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纠纷。
3提升铅冶金工程质量的措施
3.1加强冶金工程项目管理
针对铅冶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项目开展之前加强项目规划管理,确保整个项目能够在计划范围内顺利开展。项目管理的过程,也是协调、沟通、实施的过程。只有在整个的项目进行过程中加强沟通、紧密配合,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体现出管理的增值。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充分重视工艺人员的作用,只有有实力的工艺人员,从总体上总览全局并和设计院有机结合,才能使设计更趋实际和合理。为以后的生产实践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减少损失。在各专业的沟通上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确定设备明细表,确定工艺设备选型和数量;(2)确定设备订购周期;(3)确定铅冶炼工程设计子项明细和进度表;(4)及时纠偏。
3.2加强铅冶金工程设备管理
加强对铅冶金工程中的设备管理,需要严格把握设备的生命周期,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的状态下达到最高的运行效率,这就需要将把握好设备的采购和日常维护两大方面的工作,加强对设备采购的日常管理,采取对设备管理和采购人员进行培训的模式,让采购人员了解设备的专业知识,从而在采购过程中增强设备的质量意识。
3.3做好设备材料的监理工作
做好设备材料的监理工作,首先需要加强对设备材料采购过程的监理工作,在采购重要设备过程中,要选择那些具有良好信誉和产品优质性能的设备生产厂家,在设备和材料进场前,同样需要加强监理,严格监督设备和材料,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如果发现不符合标准的设备和材料,要立即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改或者要求承包商进行更换,以确保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另外,由于施工现场设备管理的多样化现状,在对设备和材料进行监理时也应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监理。
参考文献
[1]铅冶金[EB/OL].百度文库.
[2]柯国军.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监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王双保.浅谈冶金企业设备管理[J].山西冶金,2001(2).
[4]探讨冶金工程中项目管理[J].中国房地产业,2012(8).
[5]冶金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3(5).
篇5
关键词:邻近营业线 施工 行车 安全
中图分类号:U1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05-01
1 工程概况
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工程自2011年3月1日开始施工。工程包括进港三线工程,北塘西接轨站改建工程,新港北集装箱中心站及延伸至码头作业区的铁路作业线和新港北件杂货码头铁路货运工程。
临近既有线主要工程数量:(1)路基工程(BHK41+500―DK4+485)。(2)特大桥工程(0-46#墩)墩柱41个。(3)中小桥涵8座。(4)北塘西站接轨改造。
2 施工阶段的重点和难点
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施工阶段的重点和难点是:邻近北环线BH41+ 000 m―BH48+000 m区段长约6 km的施工。既要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又要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
(1)邻近北环线施工的重点;重点之一:防止邻近北环线路基地基理和桥梁基础施工的大型机械倾覆、侵限造成既有运输设备损坏或因侵限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重点之二:防止施工作业人员侵限被运行的机车撞轧造成的人身伤害和影响行车。
(2)邻近北环线施工的难点;难点一:施工邻近北环线距离近。路基处理施工距离北环上行线最近处只有4.5 m,桥段施工基本在8~10 m。施工作业人员、机具容易侵限,影响行车。难点二:作业面长,人员分散,不易管理。难点三:施工作业人员既有线施工经验不足,管理人员较少,管理难度大。
3 工程施工中的专项安全管理
针对邻近北环线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指挥部组织参建各方的技术、安全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研判,根据各工序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制定专项措施并组织实施,确保施工、行车都安全。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3.1 制订科学实用的施工方案
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的范围内,针对邻近北环线的施工,按地基处理和桥梁基础施工分别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有关运输、设备站段审查后,再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最后报监理和指挥部审批。方案针对有关行车及人身安全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要求,确保施工方案对施工质量控制有措施,运输组织有计划,施工安全有保证。
3.2 加强参建人员的培训教育
对施工单位劳务工人员的管理,重点检查劳务工进行上岗前安全培训情况,施工是否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执行。加强了对劳务工的防火、防触电、防煤气中毒、人炉同室等隐患问题的宣传教育。控制措施是:一是每年年初组织施工、监理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专项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二是对参建的劳务工的安全、营业线施工安全、防火、汛期施工等培训;对未经培训或考试不合格人员,不准其参加营业线施工。
3.3 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调配,使之尽可能的满足施工管理的需要
在临近营业线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大部分没有在北京局管内施工管理经验,不能按指挥部的要求安排干部盯控现场到岗到位,指挥部及时与施工单位协调,要求补充现场管理干部,把控施工现场安全。在施工管理人员补充到达前,指挥部、监理加强了现场盯控和管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3.4 加强大型施工机械管理
为吸取2009年津秦客专工程大桥局9.30吊车吊装钢筋笼侵限事故和路外工程2010年中铁六局5.18汽车吊作业时倾覆砸断接触网并刮碰客车的事故教训,指挥部安排专人对施工单位的大型施工机械进行管理,确保进场作业机械状态良好。具体做法是以下几点。
一是严把机械进场关。对所有进场的机械必须实施提前报验制度,必须提供有效期的出厂合格证或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操作人员必须提供有效期内的操作合格证、经过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合格。二是严把“一机一人”防护关。所有进场机械在邻近营业线施工作业时,施工单位必须安排一名安全员进行盯控和防护,确保机械作业时不侵限。三是严把大型机械拉锚防护关。对钻机等较高的大型机械作业前必须采取在铁路的反方向进行拉锚措施。拉锚的地脚采用不少于6 m的工字钢打入地下,拉锚绳采用不小于8 mm的钢丝绳,两端锁定采用花篮卡子,每端不少于2个,确保锁定牢固,控制可能出现的作业机械向铁路方向倾覆问题。四是统一汽车吊的支腿垫板。将汽车吊的垫板形式固定,定型图下发施工单位,强行贯彻落实。五是严把机械使用前的检查关。每次使用机械前指挥部盯控人员组织现场施工作业负责人、监理及机械保养人员对使用机械重点部位检查确认并书面签认。
3.5 加强施工防护
一是人防。在邻近营业线施工时必须设置驻站员,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安全员和现场防护员。特别是对作业前的人员、机械上线制定具体时间,作业前人员、机械、路料等必须与线路保持在3 m以外,严禁接近线路,确保行车安全。二是物防。在邻近营业线施工现场的区域铁路沿线设置铁丝防护网,防止一些作业人员到铁路边去造成侵限,杜绝人员侵限问题。
4 除以上安全专项管理外,指挥部还采取了以下补强措施
(1)施工单位与运输站段签定施工安全配合协议,请运输设备站段人员现场监护。当发现施工机械或人员可能对行车及运营设备有威胁时,运输站段的监护人员有权停止其作业,确保行车安全和运营设备安全。(2)对邻近营业线施工,施工单位的项目部领导干部(安全总监、副经理)必须现场盯控。只要有邻近营业线施工,现场必须有干部盯控,指挥部检查发现没有执行此项要求,对施工现场立即采取停工整顿措施,确保严格执行此项要求。(3)重点施工指挥部派人盯控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控制工程、关键工序,指挥部都及时安排专业干部现场盯控把关。盯控重点为: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安全、质量,施工后人员、机械撤离以及施工现场的清理。(4)加大日常检查频次;指挥部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随施工进展情况随时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有可能影响到营业线安全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对比较严重的问题实行发《安全问题整改通知书》管理,做到发现问题必须落实到人并且必须整改到位。
目前,集装箱项目路基、特大桥墩身、中小桥涵等临近铁路既有线的施工内容(除2座中小桥涵)已全部完成,施工中未发生影响既有线安全问题,既保证了既有营业线行车安全,也顺利完成了施工进度计划,取得了行车安全、施工双赢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实践教育示范中心;冶金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67-02
一、建设目标与定位
冶金工程实践教育示范中心由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和沙钢集团联合建立,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冶金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为目标,新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创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和合作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将实践教育中心向更高层次推进,为建设国家级的冶金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奠定基础,并在相关领域发挥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中心为冶金人才培养提供工程实践训练和岗位实践训练的平台,从而满足冶金行业工程实践人才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通过培养标准和评估机制的建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与创新相结合、多学科专业相互融合的培养新模式,从而为本校工科的发展打造出特色模式,进一步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科研和技术装备的优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共赢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多层次实验平台
(一)构建“三层次、四结合、五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
冶金工程领域是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金硕或金属化合物,并制成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材料的工程技术。基于冶金工程学科的特点,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秉承“注重实践、倡导创新,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方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建立起新型的冶金工程实践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应用。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冶金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我们将中心建设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挥积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实践创新为最终目的,构建“三层次、四结合、五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此实验教学体系是指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设计实验教学体系及其内容,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能力培养,分为基础层次、综合层次和创新层次,并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虚拟仿真与现场实践、学术实践与科研创新相互对应、相互结合,构建基础实验模块;自主综合试验、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模块;虚拟实训和课程设计模块;自主创新实验和本科科技创新模块;本科毕业论文模块,以提高学生专业基础技能与实践创新能力。
(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结构,增强实践性及综合性
1.不断调整和更新实验内容,如增加冶金资源高效利用、湿法有色冶金、微波冶金等新领域实验内容,适应当前科技和行业发展,同时达到为学生补充新知识的目的。
2.增加动手课时,将实验分为必做、选做实验,满足学科发展和学生兴趣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尊重个性。即“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取消了大部分演示实验,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至90%以上,同时必须注重提升实验内容的质量,通过高质量的综合性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达到了提高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能力的目的。
(三)建O合作培养实践教学平台
建设校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子平台。
1.两个基础实验平台――冶金过程基础实验平台和先进冶金技术实验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学生可以学习掌握冶金过程的基础物性和全流程冶金工艺技术的测试方法,培养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2.两个综合实验平台――生态与循环冶金实验平台和冶金工艺流程虚拟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固体废弃物利用、生物冶金等实验的学习,开展冶金二次资源处理与利用研究,了解冶金资源与环保等方面的前沿知识。通过冶金工艺流程虚拟实践平台实现“虚实”交互式实践教学,通过高炉炼铁工艺虚拟仿真、炼钢工艺虚拟仿真和连铸工艺虚拟仿真等模块,开展钢铁冶金虚拟仿真实践。
3.一个创新实验平台――创新教育平台。冶金工程学科教师直接参与实验教学环节,将先进理论、技术与科研方法融入实验教学内容,并结合钢铁企业生产的热点和重要技术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创新立项活动,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实施和完成项目,并选拔优秀项目,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提升学生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科研支持实验教学、服务人才培养的作用。
三、创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一)健全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和管理办法
1.完善钢铁模拟大赛制度。逐步形成成熟的大赛机制,增加考题的数量,让比赛内容更加丰富;改进考题的内容,使大赛更加准确地结合生产与理论;合理比赛时间,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大赛;完善大赛规则,使大赛更加公平合理;设立炼铁、炼钢和连铸单独奖项和综合奖项,颁发个人奖与团队奖,使得大赛向更加健全和规范的方向发展。
2.开设竞赛式自主创新实验。在已有的实践教学中,开设自主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综合实践能力。但实验内容相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实验方式灵活性小,学生发挥的空间小,因此拟引入竞争的形式,开设竞赛式的自主创新实验,拓宽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热情。
3.创立“双师延续协导实践型科技创新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即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全程协助指导学生的实践型科技创新,并延续科技创新方向,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不仅能解决当前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与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而且增强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量、难度以及创新性,从而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二)设计教师队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制度
1.教师队伍的培养:定期开展校内实验教师的岗前培训和专题培训,选派中心的实验教师到外进修;建设期间,鼓励教师申请留学基金,前往国外大学进修实践教学知识与技能;从外聘请专家,到中心交流座谈;从国内外大学引进兼职的实践教学教师,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
2.教师队伍的引进要注重年龄、学历、经验的均衡组合,使得队伍具有较好延续性。将从企业引进经验丰富的现场专家与从大学引进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相结合,在保证实验教学的同时紧密的结合实际,最终打造一支多元化的年龄、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实验教学教师队伍。
3.建立教师激励制度。中心要结合教师工作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和规范简便的评估办法,用制度和机制来保障教师的实验教学质量。中心对成果突出、进步明显的教师进行表彰,激励教师队伍不断前进。
四、结语
我校冶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充分发挥校企深度合作优势,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行一体化建设,全面解决了认识与生产实习时间短、学生多,难于深入观察了解,更无动手操作条件等问题,使其成为国内领先的冶金工程实习基地。
“三层次、四结合、五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明晰实验教学体系的过程、环节和指导思想及其相互关系,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冶金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教学体系保证。通过创立“虚实”交互式实践教学和“双师延续协导实践型科技创新与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建设虚拟实验自主学习平台,改进和创新了学生能力培养环节,建成了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为实现卓越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17.
篇7
关键词 建筑工程技术;实践教学;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59-02
1 引言
随着房地产业和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我国对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也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乃至普通高校中热门的专科专业。在社会经济和建筑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承受着严峻的挑战。建筑业要保持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要有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来支撑,他们不但具有宽泛的理论知识面、丰富的专业学识,而且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能满足建筑各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需求,具有岗位一线所必需的综合技能,团结协作,身心健康,可以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
国家在2010年7月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地提出了发展高职教育应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四个合作”,指明了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思路,并且把就业水平和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1]。普通高等院校的专科专业是政府高等教育“三教统筹”(高职、高专和成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乃至教学管理上都与高职院校趋于一致。因此,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需要认真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出创新精神足、实践意识高、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
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普通高校中的实践教学现状
虽然越来越多的高职(专)院校意识到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并采取各类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调整,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结合调查来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普通高校中的实践教学仍然存在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重视学科理论教学,忽视实验实训实习教学 目前实验实训课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中只能占到教学总学时的1/3~1/2,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严重“放水”或是纵容学生直接离校找工作的情况使得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严重“缩水”[2]。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普通高校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依然受到学科本位意识的影响,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主要部分,很少涉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的尝试;
二是普通高校的专业教师通常还承担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或是由本科教育转型为专科教育,其教育思维存在很大的惯性,理论课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繁重,往往难以将教学导向于职业性和实践性;
三是国家对专科职业教育的监管多以就业率、考证率等量化结果为主,过程监管不够,不能鼓励和支持高校进行相应实践教学改革;
四是由于就业形势所迫,部分高校拼命追求就业率和升本率,而将三年的在校培养时间缩减成一年半至两年半,导致培养过程严重缩水,实践课程首当其冲被削减。
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担任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工程经验,因此,很多教师理论知识扎实而工程实践经验贫乏,造成实践动手能力弱、运用知识能力差的结果。教师队伍水平参差有别,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都具备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另外由于普通高校中对教师繁重的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要求,大部分教师对于提高自身实践动手水平有心无力,很多高校教师宁可多讲10堂理论课,不愿讲授一次实验课;宁愿多读10篇论文,不愿带一次实习。教师没有时间也没有诉求走出校园,走进工地,学习最新的工程材料知识和施工技术,对于工地现场的各类设备甚至实验室的仪器都知之甚少。
实验实训等师资投入严重缺乏 在大多数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实训教师一般一次带30~40名学生同时参加实验实训,教师在辅导学生时难以照顾全部,也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普通高校通常缺少与建筑工程技术对口的校内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实训项目通常借用实验室或在户外临时搭建,缺乏开展实践性课程的有效空间。另一方面,很多院校还存在实验实训设备严重不足的情况,在学生上实验实训课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学生动手操作一台仪器,另外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学生站在仪器旁边观看操作过程;有的甚至是只由教师操作,所有学生观看演示步骤,学生的操作时间无法保证,就很难学到操作技能,也就难达到企业对实用性技能人才的要求。
实践教学体系缺失,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脱钩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只是按理论知识体系分类,而没有按照能力层次实现技能培训,因此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或实训仅仅是局部、单一的技能锻炼,只注重与理论知识教学的简单对应,实践教学在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目标上也没有打破课程、学科和专业界限,没有按照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建筑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对技能专门人才的需要进行技能培养,因此这种实践性教学无法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和专业素养,难以培养出真正高水平的、实用性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生对实习岗位的适应能力低下,企业对学生资源的利用不足 目前并没有国家相关优待政策扶持建筑企业接受专业学生实习,企业也很难因此获得额外利润,所以各类企业接受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学生动力不足。企业提供实习岗位的主要动力是解决企业用工之急,招聘实用专业人才,因此,实习学生的顶岗工作能力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长期为高校提供实习机会。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校内期间偏重理论知识学习,缺少工程经验和实际操作机会,忽视各类专项技能实践,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较低,无法胜任专业实习的工作任务。这种现象加剧了“实习学生不愿走进企业,企业不愿容纳实习学生”的恶性循环,最后使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流于形式。
3 普通高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提高学生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加强实践环节研究,保证实践教学学时量 依托就业面向的企业对象,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研究。根据当前建筑行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拟定符合现实工作需求的实践技能训练计划,充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验实训课程的开展课时和开展质量,利用各类生产实训基地和实验设备强化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从而缩短本专业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迅速达到企业用人标准,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生产实践,并保障学生的就业质量。
鼓励培养“双师型”教师,利用企业教育资源 培养一支操作能力强、专业技能好、综合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高效优质地完成实训培养任务。应尽快建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激励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者脱产“顶岗”到建筑企业挂职锻炼,增加专业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真正具备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另外,可以充分利用宝贵的企业教育资源,聘请建筑企业原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并通过“教师听课”“1对1帮扶”“说课比赛”等形式,提高其理论知识、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经验。
完善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 普通高校在原有本科实验教学设备的基础上,应加大实验投入,建设实训基地,保证实训空间和时间,增加专科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一方面建立实训厂房,购置动手型训练设备,改变几十个学生挤在一间实验室观看操作演示的情况;另一方面可学习生产企业的轮班模式,各班的学生实行三班倒,让机械设备充分地运转起来,争取达到每个人都能熟练操作设备的实训教学目标。
校企深化合作,共创实践平台 引企入校,与建筑类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除了积极将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纳入实践教学师资体系,鼓励在职教师参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普通高校还应与建筑企业展开深度交流,如:校企共同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发实验实训等实践课程,制定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课程标准;校企共建实验实训平台和基地,共享先进行业技术;企业为在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机会,合作企业优先选用优秀毕业学生;学校为合作企业订单式培养和输出实践水平高的对口人才[3]。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朱吉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职教论坛,2005,7(20).
篇8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作为新的弱势群体,他们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边疆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更是关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昆明市呈贡新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现状的实证调研,分析了其再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边疆;城市化;失地农民;就业
一、研究背景及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的同时展开,使得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然而,它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也在改变着农民和土地的关系。目前对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研究比较活跃,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剖析,探索其保障机制。昆明作为西南边陲多民族聚集的省会城市,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其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对其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现状进行专门的探讨,不仅对昆明其他新城区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对维护祖国边疆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采取了文献法与实地调研法、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以一名研究者的身份深入到了呈贡新区吴家营街道的前卫营社区,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实地调研。以户为单位,共发放问卷42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15份,鉴于失地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少量调查问卷由他们口述,本人。同时,为了获取更为真实、更为全面的数据,进一步了解与失地农民再就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也为弥补问卷调查中的一些不足,本人又前往了多个失地农民小区、创业协会和管委会等多个部门,并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简要的访谈。此外,为了更加清晰地反映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利用Excel数据生成的功能,把问卷和访谈提纲两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录入其中,从而生成了统计数据。
二、呈贡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分析
1.前卫营基本情况概述
前卫营原系一个村,管辖一个自然村8个居民小组,国土面积5.57平方公里,海拔1925.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789毫米,适宜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原有耕地面积3427亩,林地1343亩,农户606 户(现为650 户),乡村人口1542人(现为1703人),人均持有耕地、林地及宅基地等约为3亩。作为呈贡新区建设第一批被征地的村落,2009年11月,前卫营完成了对所有村民征地后的原址回迁安置工作,撤村改居委会。目前,前卫营已经累计征收土地约五千亩,几乎所有村民完全或部分失地。
2.土地征用和补偿情况
随着大学城的兴建和各大高校的入驻,呈贡新区的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前卫营由于处于大学城的规划用地上,因此土地不可避免地要被征用,从而也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据呈贡新区管委会的统计,截至2012年,前卫营共被征用土地4896亩。前卫营被征用的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和道路的建设,如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天水家园等住宅小区、雨花交通枢纽及其道路等的改扩建。对于失地农民的补偿,呈贡新区主要实行的是货币补偿,补偿标准因地块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对坝区是8.5万/亩的综合地价,而对山区和半山区的综合地价分别为6.5万/亩和4万/亩。
3.劳动力资源和就业情况
根据2013年对前卫营社区16-60周岁的415人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占237人,女性占178人。具体统计情况如下:
(1)年龄结构。如图所示,一方面,前卫营社区劳动力质量比较高,主要集中在19-45 岁青壮年阶段,占调查数据的64.1%,正处于人生中创业和工作的最佳和巅峰时刻;另一方面,处于46岁以上的中年失地农民也占不小比例,这就意味着他们也要参加到再就业的队伍中来,并且在未来几年前卫营社区也将要面临着严重的养老问题。
(2)文化结构。如图所示,前卫营社区的劳动力资源初中及其以下的学历的占到调查数据的79.76%,高中或者技校毕业的只占到16.14%,而取得高等教育学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根据就业相关理论,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与劳动报酬呈正相关,前卫营社区劳动力资源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必定影响到他们的非农就业。
(3)职业分布结构。如图所示,前卫营社区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种植业的比例为19.92%,仍占有不小比例;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集中在建筑业、运输业、保洁环卫等服务业。从调查数据上来看,在415人的抽样调查中,仅有256人有正当的职业,失地农民的整体劳动力就业率低且就业面狭窄,岗位技术含量低。
(4)就业途径。在对前卫营社区415名居民的调查过程中,有304人在失去土地后有过再就业的工作经历,由图中所示,他们在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过程中主要有四种就业途径,其中通过亲朋好友介绍而获取工作的占到46.71%,通过自己找而获取工作机会的占到37.17%。这一方面说明农民在向市民身份转变的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范围依旧局限于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核心的初级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个地区劳务中介组织的不完善,失地农民利用中介找工作的意识不够强。同时,也反映了政府在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上的有限性。
(5)再就业的频率。在对前卫营社区296名有实际再就业工作经历的失地农民的调查显示(如图),相当大的一部分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经常换工作,再就业的稳定性差,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固定的工作,更多的是季节性和临时性的工作。
(6)家庭年人均毛收入。如图中所示,前卫营社区家庭年人均毛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0-20000万及其以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民日常消费势必将随之越来越高,加上飞涨的物价,这一收入水平很难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
4.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类型
第一,以政府为主导的安置就业。通过街道和社区来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是最愿意被人接受的。安排的具体岗位主要有保安、保洁和园林绿化,他们主要负责小区里的保安、垃圾清扫以及社区周边的花草树木的种植和修剪等工作。第二,自谋职业。自谋职业分为了两种:自我雇佣型和受雇佣型。前者是指通过自我努力从而达到就业目的,主要是以个体经营为主,如在社区周边摆摊设点小吃、烧烤和水果,在大学城附近开的超市、服装店、理发店等。后者是指为其他个人或者组织聘用或雇佣的一类,如进入物业公司的保安,商贸、餐饮行业中司机、厨师等服务人员,各大建筑公司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第三,自我创业。少数失地农民抓住了商机,开办了自己的私营企业,如利用政策积极走出家乡到周边县区从事种植业,这类群体市场观念强,处于失地农民中的上层地位,成为城市扩张的受益者。
三、呈贡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观念落后,就业积极性不高
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有一部分依旧固守小农思想,仍旧没有从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缺乏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缺乏应有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缺少危机感,更缺乏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过多的寄希望于政府为他们就地解决就业问题,据对前卫营的调查数据显示,83%的失地农民认为土地被国家征用后他们的就业问题就应该由政府来负责。过分依赖政府的政策和支援,“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择业主动性比较差,缺乏积极的心态去谋取职业。此外,由于在长期的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所谓的“小富即安”,甚至“无富也安”的小农意识,在以略高于成本价购入一套房子之后还有一部分结余的情况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开始过着吃喝玩乐,打扑克、搓麻将的生活。他们经常出入一些高级娱乐会所,购买一些高档的消费品,据对前卫营205户家庭的调查数据显示,43%的家庭都有一辆小轿车。这类失地农民既无农事可务,又不愿意从事非农工作,成了典型的坐吃山空的失地农民。
2.再就业安置难,再就业率比较低,失地失业现象比较突出
我国对失地农民的安置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就业安置,二是货币安置。在计划经济时代,失地农民通过转为国家工人而实现就业,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政府安置而实现就业的几乎不复存在。2011年前卫营社区完全失去土地的人口为1207人,据调查数据显示,通过政府安置就业的人数仅仅为54 人,仅占失地农民的4.5%,主要是一些大龄劳动力和妇女,从事保安、保洁之类的工作,且这些被安置的失地农民中途辞职或者转业的情况仍旧存在。
调查结果表明前卫营社区有约40%的失地农民赋闲在家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通过交谈了解到这些赋闲在家的失地农民并不是一直都没有再就业,他们也尝试了除第一产业外的其他产业,但是要么是由于不习惯工作环境,要么是工作待遇不好,他们再次失业,赋闲在家靠征地补偿金和集体经济分红过活。另外对已经实现再就业的那部分失地农民中,有很大比例是从事建筑、运输和餐饮,再就业质量不高,多为临时工,存在隐性失业的现象。
3.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社会保障水平差
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的载体。针对呈贡新区建设过程中最为棘手的失地农民安置及生活问题,新区还先后出台了《呈贡新城规划区内被征地人员养老统筹办法(试行)》和《呈贡新区被征地人员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试行办法》等文件,文件宏观上规定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专项财政资金引导、支持和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按照现行政策,社会保障资金财政补贴30%,集体和个人承担70%,并明确指出,“对完全失去土地并登记为居民的男性满45周岁、女性满40周岁及以上人员,按失地当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次性缴纳15 年的养老统筹费,其中县财政补助缴费总额的30%,集体再酌情按比例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
从政策的制定和运作上很明显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的色彩。就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言,2013 年昆明市及其辖区为370元,但对已经登记为居民的申请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失地农民,仍旧只发了60元的农村低保金。此外,对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其实质仍旧是“新农保、新农合”。“新农保、新农合”作为农村的社会保障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城镇社会保障仍旧有较大的差异,由“村”转变为“居委会”,从名义上讲,农民转变为了市民,但实际上仍然是失地“居民”,他们并没有完整地享受城镇居民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难以真正落实,新区建设周期长,这势必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
4.失地农民再就业收入低、稳定性差,收入水平总体下降
通过对呈贡区吴家营乡大学城的失地农民调查分析,呈贡区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有四种情况: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失地农民安置后所拥有的财产总额,包括征地补偿金、住房和商铺等,通过对所拥有的财产的出租、分红和投资等方式所取得的收入。具体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住房和商铺的租金收入;二是利息收入;三是资金的投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指失地农民进行农业经营生产及在外经商所得的收入。工资性收入主要包括政府提供的以本地企业为主的劳务报酬收入和自己务工所得到的劳务收入。转移收入主要是指政府对失地农民的财政补贴收入,如因新区建设而被征地的农户外出租地的获取的政府财政补助。根据对前卫营社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补偿款,工资性收入、住房出租收入和政府的补贴性收入。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决定了失地农民只能从事诸如餐饮业、建筑业、运输业等简单的体力劳动。
呈贡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全国有名的蔬菜和花卉种植基地,斗南花卉市场更被称为“亚洲花都”,其农产品销售遍布全国和东南亚国家,失地前农民主要靠种植蔬菜和花卉经营生活,并且在空闲时间里,去做一点临时工,挣点外快,家庭年人均收入为一万多元。然而,失去土地后,家庭虽然得到了20多万元的征地补偿款,但是由于缺乏理财、资金的使用不当、子女的教育以及飞涨的物价,更是加剧了他们生活的负担,通过对前卫营社区的实地走访调查,他们大部分表示他们的纯收入水平下降。
5.不同失地群体的再就业差异
(1)女性失地农民再就业率整体偏低。女性由于其受生理特征和传统社会习俗的制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禁忌,而不能或者不愿意在外抛头露面,特别是一些中年妇女一方面要承担着抚养、教育子女的重担,另一方面又要承担着赡养老人、照顾家庭的责任,成为家庭主妇而不能够正常地进行工作。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显示,接受调查的178名女性失地农民中有97 人赋闲在家,即有54%的女性失地农民未实现再就业,处于失业状态。而接受调查的237名男性失地农民中有62人赋闲在家,处于失业状态的男性占男性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6%,处于就业状态的男性为74%。上述分析表明女性失地农民再就业率显著低于男性,女性的失业比例较大,再就业率整体偏低。
(2)失地青壮年再就业压力比较大、弱势群体关注度不够。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质量的好坏和就业规模的扩大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从现实来看,失地青年的再就业质量直接影响着其生存境遇和对主流社会的心理认同,更影响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质量。但是在当前就业压力异常严峻的形势下,失地青年的就业更是不容乐观。据调查显示,目前,青壮年被征地农民压力较大。一方面,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的尴尬困境,如何有效地解决生计问题、养家糊口是这类群体的难题;另一方面,由于思想观念的桎梏,一部分失地农民不愿意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或者种地,同时加之许多年轻人缺乏自主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仅仅在居所附近从事一些简单的常规生产活动,这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此外,在被征地的农民中,有一部分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缺乏或者丧失劳动力、经济基础差等原因有的依旧处于贫困的状态。
综上所述,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就业观念落后、就业积极性不高,再就业安置难、就业率比较低、失地失业现象比较突出,再就业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就业收入低、稳定性差、收入水平总体下降;就不同失地群体的就业差异而言,女性失地农民就业率整体偏低,失地青壮年就业压力比较大,同时弱势群体关注度不够。边疆地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内外环境决定了其促进城市化发展、担负着非农就业、增加边疆民众收入和维护边疆安全稳定的多重使命。因此,无论各级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应该加大对边疆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力度,同时通过制度、政策、财力等多方面的措施来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有色金属冶金,体系改革,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b)-0149-02
1有色金属冶金课程体系的现状
有色金属是目前的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材料,也是非常关键的基础原材料,自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有色金属冶金的冶炼和加工技术发展迅速,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重要的有色金属的成产国以及消费国,不过随着有色冶金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了环境的污染以及能源的消耗等问题,国务院已经顺应国家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政策,推出了很多政策和措施,以引导有色金属冶金行业的方向逐渐趋向于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以及节能减排的方向,目的是尽量减少工厂废弃物的排放,节能减排、以弥补国内的矿产资源不足,帮助有色金属产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目前很多高校已开设有色冶金专业,并且随着学科的发展已经建立成了完备的有色冶金课程体系,贵州大学的有色金属学是属于冶金工程与冶金材料学科,且贵州省的有色金属资源储量丰富。有色金属冶金自1958年建校时开始招收本科生,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有色金属冶金是隶属于冶金工程的一个二级学科,主要研究的是从二次资源、矿石等原料中对某种金属或者化合物进行提取,对于多相化学反应的规律进行研究,实现对反应的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并且逐渐优化反应器,体系一般是由冶金工艺、冶金原理、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这四个模块,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湿法冶金、火法冶金、材料化学冶金、电冶金以及冶金分离过程等,国内很多学校的有色金属冶金的课程体系建立的时间较晚,所以教学模式以及目前的课程体系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长此以往,对于新形势下对于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的人才培养、就业都有影响,目前的有色金属冶金体系在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实施方式、课程的体系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等方面需要改进。
有色金属冶金因国家的投入较少,在生产技术的必要需求下对于基础的研究也取得了成就,主要表现如下:(1)在矿产资源的分离与提取方面,对于浮选剂的分子设计应用和理论、生物的浸矿、硫化矿的原生电位浮选原理、拜耳法的优化选矿理论都得到发展和应用。(2)在冶金过程的相平衡、化学平衡以及有色金属体系的传输、电化学冶金的电机过程、生物催化、溶离子的交换、溶剂的提取等动力学的机理方面的理论已经逐渐成熟。(3)膜领域方面,对于膜材料的性能、成膜的机理以及膜内的理论设计和开发等研究。(4)冶金电化学方面,对于熔盐电解炭阳极上电催化的过程,湿法练锑、矿浆的电解等原理有了初步的进展。(5)冶金的设备以及过程的优化和数字仿真方面,发展了铝电解槽的槽膛内形的动态仿真、铜镍锍的吹炼过程、矿热电炉的节能和降耗技术。(6)冶金过程的自动化,开发了能解决冶金变量的特种检测技术,综合的应用建模的手段和现代的方法,来解决对于复杂的冶炼过程的控制,比如对铝电解的智能控制,开发了与冶金领域相对应的优化、控制软件。(7)冶金过程新技术新理论,对于机械活化冶金、串级萃取、具备高附加值的冶金技术以及纳米精细类的化工材料的制备技术都在与时俱进。
2有色金属冶金课程的特点和改革目标
2.1有色金属冶金课程的特点
(1)有色金属冶金课程的特性。
有色金属冶金工业是基础性的行业,主要以开发矿产和利用矿产为主,所以必然会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对应的有色金属冶金课程体系会具有一定的特点:①政策性。该课程不仅仅会涉及到单纯的工程技术理论,还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政策,需要在项目中贯彻和体现这些政策。②传统性。教学内容很多都是需要遵循的一般性原则和理论,但是工艺和技术都比较传统,学生能够看懂文字,但是会产生枯燥无味、老生常谈的感觉。③复杂性。金属的提取工艺流程和条件都比较复杂,所以需要老师不仅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还要培养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和实践能力。
(2)有色金属冶金课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①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很快,课程的内容滞后,随着目前低碳冶金、循环冶金、清洁冶金等生产模块和理念的发展,大量的新型生产工艺比如铝电解的节能降耗技术,大型预焙铝电解槽、闪速熔炼、铝冶金的拜耳法选矿工艺,真空冶炼稀贵金属工艺、直接荣连发提取重金属工艺等都得到了推广,但是课程体系对新工艺新的数据统计内容很少。②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合理,现在很多高校存在着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不同的课程中都有交叉,以热力学相关理论为例,在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学、冶金原理、物理化学等课程中的部分章节都有解释。但是对于宏观动力学、微观动力学以及反应过程学等知识在课程中的介绍很少。有色金属中轻金属、重金属、稀有金属和贵金属的冶金过程内容很片面,没有成为一个体系,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合理。③学科之间的融合,有色冶金和化工、材料、环境、管理、计算机等学科联系越来越密切,但是缺乏融合性,所以需要在课程上进行拓展。加强有色金属冶金和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能够加速有色产业的发展,方面学生适应市场的需求增多就业方向。④缺乏实践教学,对于学生进行实践教育不仅是为了补充理论教育的不足,会提高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目前该校现有的有色金属冶金课程体系还需加强实践性环节,与专业课相对于的实验设备和指导教材不足,相关专业的实习单位也比较少,导致实习内容单调,经费有限等问题。
2.2有色金属冶金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
随着有色冶金工程专业发展的逐渐成熟,有色金属冶金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会影响着整个行业的生存空间,我们该跟有色冶金课程体系的目标寻求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通过增强目前的有色冶金工程的专业素养,让学生能够对有色冶金学的基本内容、原理、方法和工艺能够有较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并且能够将知识引用到具体的有色冶金的工程实践之中。3有色金属冶金课程体系改革措施初探
3.1增强有色金属冶金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在现有的课程体系的整合基础之上,保持冶金原理和工艺体系的核心位置,该校应该结合贵州省的地域特征和有色冶金行业的发展趋势,提高轻金属和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学校应该增加对于科技创新的基金,扩大创业孵化基地,加大对高水平的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学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增加创新、创业的能力。
3.2提高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工艺的理论教学
教师可以结合传统的方法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断的完善多媒体的课件,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工业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非常直观的接受和理解知识,采取对比和举例的方法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之中,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新性,学校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现代和传统并存,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应该以直观可感、情景生动、层次分明为原则。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掌握一些书本的知识,而是深入了解一种文化掌握一种技能,培养一种能力。
3.3引入先进的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有色金属冶金的专业课教学要注重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的结合,一些典型的冶炼过程要减少其繁琐的工艺操作,对于难以掌握、不易理解、内容复杂的知识点可以引入任务驱动法、比较法等方式,配合动画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逻辑推理的方式让学生层层深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于课程的核心理念的掌握和理解。
3.4增多对有色产品的深加工的教学
近年来,为了顺应国家的政策,有色冶金的生产工艺开始向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产品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很多新型的工艺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和推广,比如重金属冶金工业的熔炼工艺、真空冶炼稀贵金属等。在改革课程体系的同时,要关注专业的前沿性成果和发展趋势,并且以企业的补充,对原教学的内容定时进行系统性的更新和调整。我国的航天、航空、船舰、机械制造业、现代交通迅速的发展,进而增加了对于有色金属材料的需求量,对于成品的性能要求逐渐提高,所以目前的有色金属制品正在向着“高、精、尖”的趋势快速发展,我国的有色冶金行业正走向提升目前新的有色金属材料的性能和技术,实现大型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与此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未来就业,在新的有色金属冶金课程体系中要适当增加和有色产品的深加工方面相关的内容。
3.5强化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等内容的教学
目前世界的经济发展主题是“绿色、循环、低碳、环保”,有色冶金过程排放的废气、废液、废渣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严重因素,所以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的方向会沿着冶金过程的自动化、节能减排、对于低品位矿的开发、有色金属冶金产品逐渐精细化的趋势,有色金属冶金企业的工艺流程在21世纪已经趋向成熟,能快速提高有色金属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对冶金的二次资源有效的二次利用。因为想要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让冶金工艺走低污染的路线。学校应该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加大对于循环冶金、有色冶金的资源综合利用、清洁冶金等内容。有色冶金的相关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我国富矿资源的逐渐匮乏、日益增加的能源和资源危机、逐渐严格的环境保护,使得有色冶金工厂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对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增加一些当前学科的新技术、新工艺,专业发展的前沿趋势、有色工厂的新设计方向。比如焙烧过程中应用的流态化焙烧,火法炼铬过程中的熔池熔炼、闪速熔炼,以及一些新的浸出技术等,会帮助学生对当前的有色冶金工业发展有一个更清晰的构想,也会提高学生的视野,丰富专业知识和兴趣。
3.6增加有色方向的选修课,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高校里对必修课的要求不一致,但是必修课的学时和内容非常有限。学校可以通过增加选修课的方向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尤其是跟有色方向相关的选修课,有利于学生对有色冶金整个行业的把握,教师也应该向学生多介绍目前我国有色冶金行业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以及我国在该行业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差距。以激励学生献身于祖国冶金事业以及对冶金行业的热爱精神。为了在新的形势下提高有色冶金行业的发展,对于选修课的模块要增加环境类、资源类、材料类等有所交叉学科的选修课,这有利于对新形势下有色冶金行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安装 监督 管理
中图分类号:TF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152-01
冶金企业工程项目一般存在着投资额巨大、项目实施工期紧、设备安装质量要求高的特点,与实验开发项目不同,工程投资建设项目不允许存在丝毫施工质量的偏差和工程延期。电气安装工程是所有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冶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及冶金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企业对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1 冶金电气安装工程的现状
近年来,钢铁工业发展迅猛,使得冶金工程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冶金行业电气工程的质量监督、质量管理、过程控制等工作对冶金工程建设都有相当的影响,其中冶金电气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冶金工程建设的进展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2 冶金电气安装工程的要求
电气施工人员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并不能仅仅按图施工,电气施工员工要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以此来提高自身水平。
好的工程质量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要求极高,因此在施工之前,有必要考核和评估施工人员。要有技工施行持证上岗制度,因为现在假证现象较多,因此也不能偏信证件,实际操作水平及行业施工规范将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为紧要的因素。
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工程的总体技术交底,因为施工人员流动性比较大,而冶金企业工程往往投资额巨大,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较多,因此还要依据工程的进度情况按阶段对相应人员进行施行交底。现行实用的规范、操作规程以及顺序一定要明确。
3 工程质量监督的概述
3.1 开工前的质量监督
在宏观和体系上的监督是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工作。在每一个新建冶金电气项目开工之前,都需要着重从施工单位、人员资格,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措施等各方面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同时为了明确质量责任,落实质量责任制,因此要求质量责任主体单位签署质量责任书,进而从体系上给予工程质量保证作用,这些将为开工后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
以新建冶金电气项目的工程特点为基础,针对关键工序、配电室高低压盘柜母线连接部位检查、高压电气交接试验等,制订相应的质量必监点检查计划,当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施工到必监点时,要求其必须通知质监人员到场进行检查验收,待验收合格之后,下一道工序施工方可进行。通过这些措施来保证重要工序施工质量。
3.3 工程交工时的质量监督
工程交工时,核查质量以及保证资料齐全情况是重点内容,为了保证施工完毕的冶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电缆、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等重要电气设备材料的出厂试验报告和质量证明书应该被仔细核查,同时安装过程的电气交接试验报告也应被仔细核查。
4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概述
4.1 对专业监理工程师的监管督促
如何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理的专业质量控制作用是一项极其关键的管理工作。第一个前提是业主支持监理独立公正地开展监理工作,进而遏制部分项目不一味追求进度以致忽视质量的现象,从而使质量监理的专业控制作用得以发挥。另外一个前提则是规范管理监理自身的监管工作,通过审核监理规范、监理实施细则,同时通过监理工作过程中监管监理规范和监理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以此来规范管理监理自身工作。最后则是检查监理资料的过程,通过检查监理日志、监理通知单的发送和反馈情况,可以掌握监理的自身工作水平以及监理对现场质量的控制情况,从而进一步改善质量监理关,同时对监理做好质量监理工作起到督促作用。
4.2 施工过程中的实体质量检查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进场设备材料的实体质量和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的检查。
当碰到实体质量不合格或缺少出厂合格证明文件的设备材料的情况时,需要及时督促采购部门采取相关措施:反馈至供货商进行退换、补充质量证明文件。
(2)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执行情况的检查。
对于审批合格的施工组织设计来说,应该重点检查其在施工过程中是否按照方案执行和组织施工。由于冶金电气工程的电气交接试验工作设备复杂、电压等级高、型号多,因此试验之前均需编制电气试验专项方案,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对每一台设备的试验项目和内容进行明确。但是试验漏项是实际施工中常的问题,在检查发现未按方案要求进行交接试验的问题时,要立即对施工单位下发暂停施工的工程暂停令,同时批评指正监理单位的旁站监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经过整改之后,施工单位需要重新进行漏项内容进行,同时全程对施工进行旁站监理,以保证电气交接质量。
4.3 对工程资料的同步以及完整性的检查
工程资料是工程实体质量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工程实体质量的支撑。需要采取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加强工程施工资料的完整准确和与实体同步的目的。工程初期,需要对开工报告的批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审批、技术交底记录进行检查;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进场设备材料质量证明文件报验、检验批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进行检查。在工程的不断进展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督促各单位在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方面的加强,同时需要监理的过程质量控制工作方面的强化。通过实施对工程资料的规范性把关这项工作,项目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将得到有效的规范和加强,从而施工过程质量会得到有力的保证。
5 冶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监督方法、措施
以上从工程质量监督的概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概述等方面对对如何做好冶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给予了一定的概括,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规范管理和过程控制,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和施工单位人员的质量意识,努力地做好这几个方面可以使冶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很好地控制和解决。下面将给予具体的实施方法。
5.1 做好质量的事前控制
(1)对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督促检查,对专职安全员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2)对技术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对质量责任制进行落实。
5.2 做好质量的事中控制
(1)加强巡检和平行抽查。
(2)加强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
(3)加强工序交接检查。
5.3 做好质量的事后控制
(1)组织或参与现场安全、质量协调会。
(2)督促施工单位初验时应整改的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宗富.21世纪的电气传动,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