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工业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工智能工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欧盟委员会4月8日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以提升人们对人工智能产业的信任。通过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既可以规范化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又能够增强大众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助推人工智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4月11日《人民日报》)
人工智能一度备受质疑,一是诸如智能技术取代传统岗位产生的就业危机,二是空前的科技革命诱发的社会恐慌。不可否认,技术革命必定有阵痛。短期而言,人工智能不可避免地取代了部分传统岗位,造成某些行业失业率攀升;长远来看,人工智能以其颠覆性技术冲击社会认知,甚至诱发人类生存危机。
不曾想,每一次科技革命,尤其是工业革命,无不饱受争议,但又无不驱动社会滚滚向前。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车横空出世,马车等传统行业江河日下,社会怨声载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器产业蓬勃发展,蒸汽机车成为博物馆的珍藏;第三次科技革命,高新技术喷涌迸发,一系列产业被湮没在历史洪流中。谁曾想?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适者方能生存。历史最终证明,饱受争议的工业革命都是成功的。
历史是惊人的相似,人工智能也“动了别人的奶酪”。拥有百万员工的工业帝国富士康,从2015年开始工业机器人逐步取代流水线作业员,工人失业率节节攀升;ETC忽如一夜春风来,遍布大江南北,端着铁饭碗的高速收费员被迫下岗;无人驾驶更是颠覆传统思维,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或许司机也会如车夫一样镌刻在历史的印记中。
殊不知,诸如工业生产、高速收费和汽车驾驶等重复琐碎的工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解放劳动力。工业产品生产成本降低,进而提升社会大众购买力;ETC既提高了汽车通行速率,又减少了人力成本支出;无人驾驶进一步解放双手,又能减少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即便是被直接冲击的行业,也能迸发出更新的活力。
更何况,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类似,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谈就业,工业机器人维护员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获取更大的收入回报;车联网从业者在全新的领域大展拳脚,创造社会财富;VR、AR工程师更是在梦幻般的工作氛围中,让虚拟世界的财富梦想变为现实。论生活,之所以前者能够更好的就业,正是因为他们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创造更高社会价值,增加了人均所享有的社会资源,进而为社会带来了更高效、便捷、美好的服务,低廉的价格让普罗大众共享科技红利,实现对美好科技生活的向往。
当然,不可回避,更无法回避,失业人群如何安置?首先是倒逼失业者修炼内功,向更高端的行业转移,例如富士康就有不少从流水线作业员向机器人维护员转型的成功案例;其次是外力助推,各地政府为了稳定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会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并做起企业和员工的“红娘”;再者,自主创业也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百花齐放的技术产业革命时期,催生的各类产业更是给予想作为、干作为、能作为的人才展现自我抱负的舞台。不可否定,只要是革命,必定有牺牲,人工智能革命也不例外,那么,对于有心无力的人员,政府也需要利用二次资源分配,给予帮助,让其共享变革红利。
篇2
人机大战落幕,阿尔法狗(AlphaGo) 4:1取胜李世石。这是前段时间颇受关注的一则新闻,也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广泛讨论。
“人工智能是一项技术,作为技术它是中性的,并没有伦理和价值观的判断。它的好和坏,是我们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来判断的。单纯从技术上来说,我们关注它的科学价值与效率。” 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人工智能进化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人类脑细胞总量这三五千年没有多大发展,但单个芯片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到2018年将超越脑细胞数量。”怀进鹏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对精密高端加工产业的需求,开始出现从过去简单的自动化进入现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在他看来,制造业创新变局就在未来3~5年。
那么,下一个五年信息技术重塑整个生产生活格局,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中国将会在哪里?
2015年,“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出台,人工智能被摆到了一个重要位置,而《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正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
“目前一些互联网公司,都形成了自己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力量,大数据分析能力获得了巨大的提升。”怀进鹏说,人工智能正处于一个全面融合与加速发展的时期,并且在行业运用当中有很多的机会,在这个方面中国的机遇和前途非常大。
威胁还是契机?
《财经国家周刊》:前段时间的人机围棋大战,阿尔法狗的表现也让世人大开眼界,人工智能时代是不是真的狼来了?
怀进鹏:人工智能正一步一步走向现实,未来不仅可以跟人下棋,甚至可以跟人打球、陪人聊天等,这就是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就一直很受重视。当时的学术界都比较关注机器是否能像人一样有智能。最早的一个判断方式叫图灵测试,简单地说就是一台机器与人在拉上帘子或背靠背的情形下进行交流,如果无法分辨出机器人身份的话,就认为这个机器具有智能。
为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学术界一直在努力。现在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一些重要的差别凸显出来,一是理论模型与算法在不断地创新、完善,二是数据的规模从量变到质变,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获取、分析、处理来更有效地寻找出一些规律。
从深蓝下象棋,到阿尔法狗下围棋,数据的规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简单的小样本发展到大规模的量。阿尔法狗可以把过去围棋所有的规则复盘,计算走过的路径与优化等,且现在机器速度又足够快,它可以算得又快又好。对博弈过程中的每一手棋,它都能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存储以及模型的建立选择,决定下一步怎么去做。
一些优秀的棋者,他在脑袋里也会复盘,记着很多残局,也有很多应对的技巧。但是机器能存储海量的数据,它不光学一个人,可以把这个领域所有人的数据都装进去,选择最佳策略。
这次围棋大战,与其说是人工智能与人的大战,我觉得更多的是阿尔法狗在数据处理、机器的海量运行、记忆的存储、复杂设计的有效性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关键的是,所有这些都是人的设计与智慧的结果。
因此,在固定的领域计算机在与人比赛时,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规则的有效利用,成功的概率比较大。
《财经国家周刊》:有人开玩笑说,如果阿尔法狗主动输给人,就更可怕了,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拥有和人一样的神经感知,担心人工智能将来不久会超过人类,人类是否就面临着末日,你怎么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究竟是威胁还是契机?
怀进鹏:人工智能是一项技术,作为技术它是中性的,并没有伦理和价值观的判断。它的好和坏,是我们从社会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来判断的。单纯从技术上来说,我们关注它的科学价值与效率。当它能被有效地利用时,就可以为社会做贡献。如果它被无效或者恶意地利用,就会带来问题。
阿尔法狗主动地、有意识地输给人类,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前提是给它设定了这样的程序,且是由人来设定的。或者是人在设计时,出现了一点失误。机器自己是不会做到这一点。
另外,机器的一些行为也可能被远程控制或干扰。比如行驶在路上的无人驾驶汽车,因为它要接受很多来自手机和后台云计算的数据,也可能会遇到黑客的攻击。如果后台突然被控制,汽车都停下来是一种可能,汽车无理性地横冲直撞也是一种可能。机器没有好和坏之分,它只有执行。现在机器能做的,还是基于人设定的这些规则。
机器通过数据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如果设定机器程序的学习能力去恶意模仿那些不好的行为,就容易带来危险,所以人在设定程序时,应该尽量给机器的学习能力注入正能量。
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还是取决于如何被应用。社会也应该有一系列的法律规则来约束机器背后的人,约束设计者应该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考虑人类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个中性的科技在实际中的应用,应该有伦理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规范。
同时,我们也要储备超级技术,能够控制和恢复机器的状态,能控制机器新的演变,不然我们确实会遇到危险。
“也要渐进式创新”
《财经国家周刊》:我国人工智能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怀进鹏:2015年,国家印发了“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已经把人工智能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同时,我们也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正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对精密高端加工产业的需求,开始出现从过去简单的自动化进入现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基础理论的研究需要长期进行下去。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通过数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融合、交叉创造新的内容。人们利用数据的能力是一直客观存在的,但是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等大量人造数据的出现,使得我们的基础研究有了很大变化和新的机会。
在制造业,定制化、个性化的生产,正在对企业生产、服务和经营模式带来很大的变化。现在服装、家具已经做到了定制化服务,工业产品正在走向定制。工业化加上信息化带来的智能化,其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生产活动高度整合,使得工业系统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和协同工作,特别是满足用户定制化需求的生产技术,将传统的刚性生产模式转变为柔性生产模式。企业则要关注上下游产业链、生态链,关注从设计生产到服务维护的产品全生命周期。
未来,高端服务机器人也将是很大的亮点。健康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将会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当前,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速度稍微过快,重复发展较多,差异也比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是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高端品质可靠性低。其实在机器人发展中,还需要关注和发展一些高端的内容,我们国家也正在对此进行布局,推动高端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以期解决机器人发展的瓶颈问题。
《财经国家周刊》:未来3-5年,制造业创新将面临重大变局,到时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中国将会在哪里?
怀进鹏:未来三五年,从产业来说,竞争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展开。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汽车以及通讯业等都将发生变化,5G将要在2020年成为现实,并实现规模商用。芯片的集成度如果按当前方式发展达到人的神经源的集成度的话,在2018-2019年,计算能力和处理能力会有巨大的变化。同时各种传输、获取技术快速发展,可以在2公里以外用传感器感受你数据的存在,人的感知处理的能力也会大大加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或者物联网都将统筹起来。
技术的变化,使得制造业的组织模式、商业模式都会产生一些新的业态。有的新业态未必能成功地大规模运营,但它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是渐进式的。新的融合力量会创造出什么样的空间?技术上的创新,也是想象力与现实的比拼。
作为科学家来说,探索未知要超越人的想象,超越人的思考。目前一些互联网公司,都形成了自己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力量,大数据分析能力获得了巨大的提升。但尚没有形成世界范围内共识的理论基础和垄断的产业局面,中国的机遇和前途非常大,同时中国在这方面的部署和在产业初步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财经国家周刊》:在当前技术大变革时期,企业如何获得核心竞争力?
怀进鹏:企业最知道它需要什么,市场上的竞争靠什么。现在正处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剧烈变革时期,我的建议是在技术转折和发展当中要敢于创新,但是创新必然面临着风险。不光要聚焦颠覆性的创新,还要渐进式融合创新。许多产业正在通过迭代优化、集成交叉创新实现了产业壮大和质量提升。我并不认为阿尔法狗是颠覆性的创新,我们不能设想创新是一天完成的,创新是需要很多积累。持续创新并包容创新,对于创新能力的建设是最重要的。
另外,作为传统企业,可能也会面临科技的快速变更和产业变更。比如纯制造业看上去都是被一百五十年前牛顿力学原理设定好了,但实际上随着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已经在发生事实性的变化。我们要更多地去看现实,也要看到下一步发展可能的转折点。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很大程度看你在发展的转折点中,准备了什么,思考了什么。
篇3
依靠强大运算能力取胜
作为旁观者,我们对阿尔法狗的最大好奇心莫过于为什么它能战胜这么多的围棋顶尖高手?而所谓的人工智能又是什么?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英文缩写为AI。综合各类百科网站对它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型技术。它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意在了解人类智能的实质,制造出一种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对外界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
慧晨咨询TMT互联网研究部高级研究经理林仁翔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指出,人工智能的定义比较复杂,一方面,研究机构或人员对这一概念见仁见智,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大家对“人工”的认识比较统一,但“智能”到底是什么却难有定论。
“‘智能’通常涉及意识、自我、思维等,可是人类对智能的了解往往限于自身。虽然人工智能的研究也包括动物或者其他人造系统,但目前看来,还是人的智能更胜一筹。”林仁翔说。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简单地总结为“用机器替代人类完成复杂工作的研究”,其核心是利用计算机或者自动机器模拟甚至代替人类的部分功能。例如,现在很多大型会议都有一两名速记员,待在会场角落里默不做声,手指飞快地打字。如果有一种机器可以在会场将演讲人员的声音转换为大屏幕上的文字或者直接变成办公文档,那么速记员将不再被需要。这其中就需要人工智能对语音的识别功能。实际上,在2016年11月17日于乌镇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搜狗高层在发表题为《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的演讲时,中文讲话内容就在同步语音识别的基础上被实时翻译为英文并显示在大屏上,一度引起全体与会人员的轰动。
当然,语音识别只是人工智能诸多功能中的一种。据林仁翔的介绍,人工智能目前取得明显进展的还有自然语言理解功能(典型的应用是各种输入法与机器翻译)、数据挖掘功能(涉及大数据和数据运算等)和计算机视觉(比如虚拟现实,即VR,还有自动驾驶等)功能。
“阿尔法狗之所以能战胜人类围棋手,是因为它拥有强大的运算功能,也就是数据挖掘功能。可以说,围棋之战实际上是运算智能的胜利。”林仁翔对《经济》记者表示。他同时指出,不少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或许很快就能取代人类的部分职业,但人工智能在图像理解、语言理解以及知识理解等感知与认知能力上,远不如人类。当然,上述欠缺,也恰恰是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发展空间。
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中国国家“863”类人智能项目首席科学家胡郁博士。在他看来,阿尔法狗只是人工智能研究中初级层面的应用,而高级层面的应用是对人脑智能的模拟。想要达到这一步,人类首先需要弄清楚大脑的工作模式。不过,人类的“脑科学”研究目前还只是处于探索阶段。此外,尽管计算机科学发展迅速,但在算法和数学上的突破还有待时日。而要使人工智能像人类一样学习知识,实现产品和产业的结合,人类还需要提供大量数据让人工智能掌握。
从深度技术革命走向初级产业革命
谈到人工智能的产业化,不得不提到2016年一部广受中国观众欢迎的美剧――《西部世界》。在这一系列剧集中,人工智能得到极致体现,剧中的机器人全部由大型公司通过标准流程制作,拥有人类的生理机能和认知功能,最终发展出同人类一样的记忆与情感,甚至学会拿起武器反抗人类的压迫。
现实社会中,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距离上述情节还太过遥远,但仍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产业化进展。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教授栾楠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指出,2016年是人工智能诞生60周年,它同时被业内人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原因就在于,刚刚过去的一年见证了AI在不同领域产生的多种变化。
“当前,AI技术在无人驾驶、语音识别、VR以及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取得商业化进展,速度较快。比如百度无人车已经在乌镇进行了开放城市道路运营,而广州市交警‘互联网+信号灯’控制优化平台也引入了阿里云ET,大幅度降低当地拥堵指数,VR产品也从开发阶段走向了商场柜台。”栾楠这样说。
不过,他同时表示,上述成果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的全面发展。
2016年6月16日,俄罗斯彼尔姆的一家机器人实验室“逃出”一个机器人,名为Promobot IR77。当时因为工程师忘记关门,机器人自己跑到大街上,最终因耗尽电力停在马路中央。工程师们两次试图重新编程以阻止其擅自出走,均以失败告终。由于无法阻挡其“看看世界”的冲动,最终只能将Promobot IR77拆解。而该机器人之所以能够“逃跑”,是因为它被赋予了自动绕开障碍物的功能。
栾楠认为,尽管机器人在2016年全年占据人工智能中热门话题的位置,但它在产业上的变化却并不值得赞扬。“Promobot IR77只是一个例子,设计初衷和现实有差距是人工智能产业化的普遍问题。如何能够从深度技术革命走向初级产业革命进而完成深度产业革命,是人工智能需要面临的考验。”
篇4
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互联网经济学研究联盟的支持下,《财经问题研究》编辑部特别组织了“互联网经济的理论与反垄断政策探讨”笔谈,邀请数位专家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相关成果发表于《财经问题研究》2018年第9期,本文为其中之一。
核心问题
人工智能和互联网能否带来新的经济增长?
产业互联网将如何影响产业竞争的格局,其对整个经济的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
平台型组织的演变会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01
引 言
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全球经济面临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就是如何重塑经济增长。2005—2014年,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的增长率长期停滞不前,急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量。
互联网在中国经历了2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已经相当发达。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数据,2016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手机上网码号数量达12.47亿。
得益于中国特殊的市场规模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市场发展迅速,代表性的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社交及游戏公司腾讯,这两个公司以市值计均进入全球财富五百强的前十位。
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是中国的互联网红利是否已经消失,传统产业的互联网转型是否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此外,人工智能最近这几年发展迅速。2017年中国的人工智能(AI)投资仅次于美国,成为投资热点,政府也不断推出鼓励和支持政策。
这种变化引发业界和学界的思考,是不是会出现新的驱动经济增长的力量?这个力量如果能够驱动经济增长,其对于整个社会的改变会有哪些影响?
1999年,美国微软的创始人盖茨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论断:商业新法则就是“互联网会改变一切”。从他提出这个论断到现在已近二十年,可以看到,电影、阅读、新闻等商业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另一方面,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发生变化,如航空发动机的数据获取,1960年和2015年的方式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很多产业,如海关报关等,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在今天,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人工智能对于社会将有多大影响?
笔者将从产业竞争和战略的角度来讨论产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会如何重塑中国经济的问题。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第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是否有可能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水平?
第二,产业互联网将如何影响产业竞争的格局?它对整个经济的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三,产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如何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产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否会导致产业的平台化?这种平台型的组织又会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分析表明:
第一,产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会大幅度提升生产力。而且产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会提升要素配置的效率,进而提升生产率。因此,可以乐观看待长期经济的增长率。
第二,平台和组件的模式会影响一切组织和经济形态。平台会影响国家的竞争、城市的演变和产业转型。一切组织都会向平台化的方向发展。
02
人工智能和经济增长
经济的长期增长,主要是来自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除了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的进步,还包括管理效率和要素错配这两个问题带来的影响。
大量的数据都表明,经济的长期增长率一直在下降。无论是20世纪80、90年代还是千禧年后,整个世界的GDP增长一直在下降。
Gordon(2016)提出,美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将继续下台阶。Gordon研究了美国过去150年的经济发展史,认为美国的发展呈现倒U型的特征。美国经济大约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起飞,到20世纪50年代达到顶点,之后逐步下降。
Gordon的一个略为意外的发现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的增长表现非常普通,特别是创新的步伐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并没有惠及到更多人。
为什么现在大家如此关心人工智能的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希望能够找到提升经济增长新的关键要素,希望找到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这是大时代的背景。
人工智能是否会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生产率,对中国同样非常重要。
一是因为目前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源泉的解读有很多误区。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来自于投资的驱动,认为由于投资占比已经很高,且投资回报率逐步降低,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必然下行。
第二个原因是人工智能对组织生产活动的要素配置会有影响。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提升要素配置效率,那经济增长的潜力也会提高。
Zhu(2012)的研究表明,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效率的提升,而不是来自于投资的增加。虽然投资的增加是经济增长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最主要的增长还是来自于经济效率的提升。他的这一发现在学术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一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给出了一个与主流很不一样的观点,更重要的在于这个研究对判断经济增长的潜力有非常大的参考意义。
根据这一研究,1978—2007年,在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中,有70%是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这一结论非常重要,意味着中国长期经济增长仍然有非常大的空间。
这是因为在经历了4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仍然只有美国的20%多。这表明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非常大。这就是为什么人工智能和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如此重要的根本原因。
由此,需要一个坚实的支持经济增长的微观理论基础来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进行解释和指导。人工智能可以看作是广义的机器自动化。在经典的索罗模型中,可以借助一个简单的增长模型来讨论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参考ZEIRA(1998)的经济增长模型,简单来说,经济增长实际上可以看成一个抽象的生产函数。一个国家的产出是由生产力、资本和劳动共同决定的。
根据这一模型,可以推导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经济的增长速度与自动化的比例正相关,即自动化的提升会增加长期的增长。此外,自动化比例的提升意味着资本在总产出中的占比提高。
这个简单的模型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含义。
第一,人工智能在理论上有可能会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工智能比例的提升,会带来经济增速的持续提高。这实际上就是从经济学上定义的奇点。经济学家在这方面向自然科学学习了很多。这里的所谓奇点,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就是持续的超高增速。
第二,资本和劳动在产出中的占比关乎收入的分配及平等和长期的社会稳定。资本占比提升和劳动的占比越来越低意味着贫富差距会增加。资本家是成为人工智能的投资者和获益者,而普通的工人则可能成为受害者。
对于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给出确定结论前,可以简要回顾一下历史。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其实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信息技术一出现,大家就在讨论这个问题。
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人》的说法是,计算机不会提升人们的生产力。Zachary(1991)认为数据过载限制了生产率的提高。而信息技术对生产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但1996—1999年,美国私人部门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8%,是1980—1995年间的2倍。这段时间可以明显看到信息技术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
人工智能鼻祖和行为经济学鼻祖西蒙也认为计算机和自动化会推动生产力的持续提升,但可能不是加速的提升。加速就是前面提到的奇点,即人工智能应当会持续提升生产率。业界的研究也支持这一判断。
埃森哲的研究表明,美国生产率的增长受益于人工智能,到了2030年可以实现翻倍,意味着全球的经济增长可能会重新进入高速增长的环境,全球经济将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经济增长的源泉无外乎生产率的增长、资本投入的增加或是劳动人口的增长。如何理解抽象的增长模型中人工智能会导致长期的总经济增长?
第一,从资本的角度,对人工智能的投资会产生很多不会折旧的资产,甚至还会增值,这是因为人工智能有学习能力,如阿尔法狗,它一天比一天聪明。这与传统的资本完全不同。
第二,从劳动力的角度,人工智能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同时存在。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部门,人工智能会逐渐替代人工,但在其他很多部门,人工智能与劳动力之间是互补的。而且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的替代,有可能意味着人们会接受更多的教育,从而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可以参考信息技术对生产率的影响。1996—1999年,是美国信息技术、互联网开始发展的时期。这段时期,美国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8%,是1980—1995年的两倍。这一数据表明人工智能这种新的技术会使得生产力有大幅度的提升。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50—1910年,蒸汽机驱动的经济增长是0.3%,而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信息技术驱动的经济增长是0.6%。
有估算认为,人工智能驱动的经济增长在0.8%—1.4%。虽然这个数字还难以确认,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对整个经济效率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除了人工智能直接带来的经济增长,还有两个与人工智能间接相关并会提升经济增长的原因。
第一,来自于管理和组织效率的提升,这个是在微观层面上的。
Bloom(2007)等学者的研究表明,不同国家的企业管理水平差别很大。假设企业管理水平的总分是5分,将各国企业管理水平得分排名,美国、日本、德国名列前茅,中国则仍然处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这一研究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潜力有非常重要的含义。
中国是在如此低的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取得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的。如果中国能够借鉴国际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提升组织管理效率,就可以大幅提升中国的经济增长水平。
第二,要素错配的问题。
要素错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近年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提升经济增长的另外一种方式是改善要素错配。要素错配会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如果中国能够改善经济要素的配置效率,就可以提升经济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谢长泰[6]等的研究表明,与理想状况相比,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可以超过100%;即使是与美国的实际水平相比,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仍然会有3%—50%的提升,这表明如果中国能够改善要素配置,经济增长的潜力就会持续提升。
总体来讲,跨部门、跨行业的生产率都存在差别。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率越集中,表示企业之间的生产效率越是接近的;越分散则表示不同企业的生产效率有差别。而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证明了提升要素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阻碍要素配置效率方面有几个重要的调整成本,包括企业所有权和政治的联系、大量的非正式部门等。
但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这些非正式部门的快速消失。这就是为什么产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出现会改善要素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
03
产业互联网的影响
在消费互联网中,已经出现的代表性企业有美国的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中国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
但产业互联网还正在发展中,目前还看不到明确的巨头。美国的通用电气是在产业互联网方面转型最坚定的企业,但目前仍然没有看到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
什么是产业互联网?笔者的定义是,产业互联网是通过互联网来重构产业的价值链和创造新的价值。而不是简单地在互联网上加一个东西,其范围其实是非常广泛的。
需要正确理解产业互联网与通常所讲的“互联网+”或“+互联网”的区别。
以婚介市场为例,婚介市场是一个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大市场。简单的“互联网+”就是把婚介搬到网上去,即国内很多婚恋网站的模式。这种做法只是把线下的婚介搬到线上。其目标是尽可能多地促进互动(interaction)。但美国有一家与众不同的婚恋匹配的网站,叫做eHarmony。
中国的很多婚恋网站注册很容易,但美国这家公司却不同。如果想要成为该网站的会员,需要花四个小时做心理学专家仔细设计的250道问题。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剔除哪些不是严肃找婚恋对象的用户,有效提升匹配效率。
这里的核心就是进行价值链的重构。整个网站是在信任的基础上,给用户提供严肃、有效的匹配。这种做法完全改变了婚恋网站的商业模式和治理方式,这就是产业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
产业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通用电气的估计是32万亿美元,占到了美国46%的GDP。根据思科的估计,到2020年,美国公司的利润通过产业互联网可以增长21%。
虽然目前中国市场上没有明确的产业互联网巨头,但可以期待产业互联网会为中国带来同样的巨变。
革命性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一定会出现,类似于苹果创造新的市场,或是特斯拉改变世界汽车产业的方式。特斯拉的意义在于其完全颠覆了一个产业。
电动车并不是新东西,爱迪生是最早看到电动车前途的。但真正驱动汽车产业大发展的是福特的T型车和汽车能源的使用方式。
特斯拉的重要性在于其对汽车产业的两个根本性改变:自动驾驶系统和充电电池系统。这就是为什么特斯拉的市值会超过传统的汽车巨头通用汽车。需要看到的是,特斯拉试图做的是成为汽车产业的微软和英特尔的结合体。
新的应用效率可能会降低成本,提升满意度和安全性。因为在整个生产、服务领域,都会有非常大的改变。
提到工业物联网,如果效率的提升会带来整个产值的增加,那么无论是航空、电力、健康、铁路,还是石油、天然气,产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对上述产业的改变都会非常大。
04
平台化组织
今天全球十大公司很多都是平台型公司,包括谷歌、苹果、腾讯、阿里巴巴等。平台经济的商业模式会影响到很多层面,包括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城市,以及各个产业。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加剧这个过程的演变。
以PC产业的演变为例,传统计算机产业的典型代表是早期具有垂直整合结构的IBM,即计算机的所有零部件都由自己生产。但今天的计算机产业是一个非常碎片化的产业,由极少数的关键玩家主导,如芯片由因特尔主导,操作系统则由微软主导,其他的部件则由标准化配件提供商生产。
计算机产业从垂直整合结构演变为分散水平结构,意味着这个产业的利润被少数平台型公司获取,其他公司只能赚非常薄的利润。这是非常重要的演变趋势,PC产业的演变,将来有可能会在很多产业中复制。
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像PC产业一样演变,那就意味着产业里绝大部分公司只能退化成一个提供标准化组件并获取市场平均利润的普通公司,而主导产业演变的平台型公司则将领导整个产业并获取绝大部分的蛋糕,如智能手机平台苹果、搜索平台谷歌、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和社交平台腾讯。
平台型组织的演变会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三个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平台化后,产业的合作和融合更加明显。
一些提供单一功能或服务的企业存在通过其独特服务渗透到其他产业进行平台覆盖的可能。产业的分散化意味着核心的主导公司可能会通过技术来颠覆传统产业。
如在汽车产业,传统的主导公司是通用、福特、奔驰等汽车制造商,但在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时代,谷歌和特斯拉可能通过其全新的驾驶技术或充电技术颠覆传统产业。新兴的科技公司也有可能通过智能手术技能来颠覆传统的医疗产业。
第二个趋势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增长,包括硬件、数据。庞大的数据会使大公司的优势加强。
平台的演变会影响一切经济形态和组织形态,意味着平台的模式将主导一切,平台型的国家会出现。未来,美国和中国将会成为全球经济的超级两强,其他国家则会成为全球政治和经济上的组件和配角。
人工智能会使得中美两国在资本、技术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强化。而平台型城市会使得人才和资本的规模效应更强,更集中在大城市。深圳就是非常典型的平台城市。
第三个趋势是平台型产业的普遍化。
现在还没有看到人工智能这个产业里出现非常典型的突出玩家,但将来一定会有某个公司提供主导机器的操作系统。这个产业一定会产生一个领导性的企业,类似于微软的超级平台。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经济体量较大的国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会非常多,并进一步导致国家间的强弱分化。
05
结 论
本文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人工智能和互联网能否带来新的经济增长?产业互联网将如何影响产业竞争的格局,它对整个经济的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平台型组织的演变会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无论是历史的数据还是理论分析都表明,可以适度乐观看待产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人们有理由相信产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会大幅度提升生产力,并推动长期经济增长。
同时,笔者认为,平台加组件的模式会横扫一切组织形态,包括国家、城市和产业,整个社会都会全面向平台化发展。
篇5
(网经社讯)上周行情回顾:上周大盘再次反弹。沪深300呈上涨态势,上涨2.85%。从申万28个一级行业指数涨跌幅上看,各个板块均呈上涨态势,综合、传媒、计算机涨幅排名前三,分别上涨12.45%、10.91%和9.09%。计算机行业上涨9.09%,涨跌幅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3位,跑赢沪深300指数6.24个百分点。分板块看,上周计算机各概念板块中,各板块均表现良好;其中区块链板块涨幅最大,上涨11.76%;网络安全板块涨幅最小,上涨8.07%;智慧医疗板块上涨9.79%;智慧城市板块上涨9.91%;大数据板块上涨9.27%;云计算板块上涨9.07%;人工智能板块上涨9.36%;互联网金融板块上涨9.85%;电子政务板块增长9.97%。
政策动态: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将征集并遴选一批掌握人工智能核心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科研机构。《工作方案》确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等17个揭榜方向,每个揭榜方向涉及多个细分领域。国家将对评选为标杆企业的公司给予重点推广和支持。头部公司得到支持后将进一步拉开与其他公司的差距;头部公司利用技术与产业的结合,形成示范作用后,将进一步拓宽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技术落地的质量和数量,利好各AI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
巨头跟踪:腾讯首次公布云计算收入,云计算成为公司连接一切的坚实基础。腾讯公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腾讯的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逾一倍,本年前三季度的收入逾人民币60亿元。云服务在游戏及直播领域维持领先地位,并扩大了在金融及零售等“其他”行业的市场份额。腾讯云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仍然处于高速增长之中。国内云计算市场虽然受美国云计算市场增速换挡的影响有所降温,但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18年,30.8%的国内企业采用了云服务,其中19.8%的企业选择公有云;而在美国,80%的企业已使用云计算,我国企业上云还处于初步阶段,市场潜力大,企业业务的云化创新仍然任重道远。基于国内企业上云比率仍然较低,国内云计算市场短期的波动调整,不改我们对云计算市场长期的高速增长的判断。另外腾讯微信零钱通的上线,将正面对抗支付宝。零钱通除了基础的转入转出功能外,用户设置零钱通为默认支付方式后,还可以在各个消费场景使用零钱通直接进行支付,并将其用于信用卡还款等。零钱通还支持用户自动获取理财收益,最低1分钱起购,并可随时申购赎回。目前,零钱通已接入易方达基金易理财等货币基金。微信零钱通正式上线公测,也意味着微信和支付宝在全场景消费应用领域的对抗再度升级,将对整个金融科技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投资建议:计算机行业在经过过去几周的反弹后,目前行业估值达到40X,行业表现活跃。对于行业投资机会,我们持续看好云计算、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细分领域的公司。在云计算领域,关注国内公有云SaaS排名第一的用友网络。在网络安全领域,关注在网络安全行业技术积累深厚,产品定位领先,并不断拓展数据安全、态势感知等领域的启明星辰。关注医疗信息化龙头企业卫宁健康。关注在金融科技领域持续投入,并保持领先优势的恒生电子。另外关注业绩良好的细分领域龙头深信服、合众思壮、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公司。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战升级;政策风险;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来源:华鑫证券 文/徐鹏 编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篇6
从人机对弈,到智能医疗,人工智能浪潮突起,有点像前几年的“互联网+”,大众的期望不断攀升,纷纷视之为绝对不能错过的战略机遇,而此次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主要是企业引领。
在国内,BAT不断将人工智能融入产品方案。淘宝的商品推荐越来越准确,百度的无人驾驶技术获得进展,这些都是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拍立淘”可以使用照片来搜索商品,主要得益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成熟。除此之外,科大讯飞、海康威视也分别在语音识别领域、安防领域建立起了竞争优势。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空前广泛,从物流管理到智慧交通,再到智慧医疗,开始改变不少传统行业的运行模式。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融入生活,从感知、预测、指导,到形成综合方案,价值创造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在感知环节,科大讯飞的“超脑计划”正在支撑多个项目的商业化应用,如车载辅助系统、语音处理系统等。在预测环节,基于人工智能的天气预测,能够提升能源使用的效率。在辅助指导环节,智慧医疗已经开始帮助医生做出判断,基因组技术能够帮助人类克服癌症等病症。在综合方案环节,无人驾驶,乃至城市智慧交通的系统方案已经非常完善。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 270亿美元。
从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过程来看,基础支撑、关键技术、应用场景是非常关键的三要素。基础支撑环节包括传感设备、用户数据、云计算技术;关键技术则包括视觉处理、语音识别、深度学习等内容xxx;应用场景则有智能制造、金融、医疗、家居等。与大众强烈的乐观情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工智能应用目前仍偏重B端业务,与传统业态的融合程度不高,提供的用户体验不够多。
首先,AI与信息物理系统结合有限。传统业态中能够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改造的业务环节很多,但目前人工智能企业大都处于创业阶段,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不足。按照麦肯锡的预测,如果企业对人工智能持开放的态度,到2055年有50%的工作都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利用“人工智能+”,随着市场容量的释放,将会产生更多的独角兽企业。
其次,基于AI的革命性产品不多:除了美图秀秀、科大讯飞,能让消费者想到的适用产品很少。其实,相对于德国,中国有最优秀的互联网企业;相对于美国,中国有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中国的优势在于用户形成的庞大数据,如果创业企业能够利用开源的算法,把人工智能与用户数据结合起来,创业企业所创新的极致产品、体验服务将会越来越多。
数据基础、硬件能力、算法是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撑,数据的井喷式成长,来源于中国庞大的用户市场。硬件能力正在被突破,比如我们已经有了“太湖之光”。算法是人工智能的短板,基于浅层次的识别和判断,人工智能目前只能替代那些重复性、简单性的劳动,而创造性、艺术性的工作则有赖于人类的感性和对美学的认知。
篇7
一、认真做好高技能人才培训组织工作
根据省公司提高邮政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要求,2018年是我省申报高级工的考生集中培训,采取先培后考的第一年,各市州公司认识不一,难度较大,但在领导的支持和各位同仁的配合下,我坚持每开一个班就及时通报参培情况,以利于各市州公司掌握送培训进度;主动与任课老师沟通,了解考生学习情况,在各市州公司和培训中心领导及老师们的通力配合下,全年共有825人次参加了高技能人才培训,有412人取得了相应职业资格合格证书,超额完成了省公司下达的培训合格目标。
二、积极参与全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参与从授课到命题、考件制作、印制试卷、监考、阅卷、评分、登分、资料整理归档等全过程。授课和命题涵盖了邮政业务营销员初、中、高、技师;邮件分拣员、报刊发行员等多工种多级别;参入了的理论监考、技能考核现场评判及评分等工作。
职鉴命题严格按照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力争考点全涵盖;为了杜绝泄密,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对所担负职业的每批次考件重新命题制作,虽说工作量很大,但每次都保质保量在考前准备就绪;监考巡考每场次必查验考生的准考证和身份证,坚决杜绝代考行为;评分严格执行规范扣分标准密封阅卷,登分认真仔细,全程经得起抽查检查,确保成绩无误。
三、 做好职鉴培训工作
篇8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 技能培训 归属感 调查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30-02
教育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每一个公民的真正利益所在,通过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生活质量。同时,教育培训作为一种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支持和服务,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笔者认为大量的农民工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城市,而且从事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一旦经济发生较大的波动,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因没有一技之长而在城市无法生存,回原籍也已经无地可种,将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途径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属于弱势群体,本文所研究的教育培训不完全以市场为主导,而体现社会的人文关怀,立足于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为此,培训机构用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政府技能补贴培训政策就尤为重要,凸现培训的社会公益性。
1.加强与社区街道的联系,对技能培训进行政策宣传解读
外来务工人员是分散在各行各业的群体,因职业原因而较少接触网络资源,教育机构也不可能靠某项文件、活动去宣传技能培训的相关政策让大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了解政府补贴技能培训。社区街道居委会作为居民的自我管理组织,是最了解社区全体居民的组织,通过居委会去宣传技能培训的相关政策,可在最大程度上让广大外来务工人员了解政策。为此,让居委会的同志充分了解方针政策成了加强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途径之一。
2.加强与企业合作,技能培训与推荐就业良性互动
开展订单定向培训,提高职业培训的就业率。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实现受教育者的充分就业。为了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培训机构积极实施“企业下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的培训方式,努力使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与社会供给有效对接起来。一方面是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签订就业订单,根据用人单位的委托书或者就业订单,开展定向、定点招生培训,保证就业。另一方面注重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通过签订委托培训协议,约定双方的责任和权益,实现培训和输出的良性互动。
3.根据需求制定相适应的培训项目,形成优势专业
(1)技能培训和技术发展相结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已成为全社会每一个人必备的应用技能,为此,积极举办各类电脑培训班,从办公自动化、多媒体制作等初级操作到网页设计、电子商务师等中高级的培训,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2)技能培训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呼叫业务需求急剧上升,根据一些包括联通公司、移动等在内的大型企业的要求,及时设立呼叫服务员这样的培训专业。
(3)技能培训和产业结构相结合。培训机构所在区的发展以商业为主,区域内有大量的集团商场、超市等,营业员层次参差不齐,及时开设营业员(日用百货)中高级的培训,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二、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与方式
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是否有效持续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能否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此,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就业等实际需求情况,培训机构在课程内容、培训方式两方面予以了一定的创新。
(1)课程内容。坚持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以掌握实用技能为重点,除了专业的技能培训外,还重点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的个体心理疏导培训、城市社会规范培训。
个体心理疏导培训。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生活的压力、处境的尴尬,加上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得他们往往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戴着灰色的眼镜看待别人、认知社会,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就业适应,而且很容易使其游离于社会之外,不利于社会整合。鉴于此,需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一方面引导他们不失志、不消沉、另一方面破除保守、懒散的意识与习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城市社会规范培训。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以及现代企业规章制度等内容的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现代就业观念,包括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使他们能尽快的适应现代城市社区生活,同时,加强城市归属感教育,淡化原籍观念,形成对现代城市的认同感,增加他们的城市归属感和凝聚力。
(2)培训方式。理论联系实际,鼓励他们从实践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是前提。从培训方式上,安排菜单式培训和订单式培训两种方式,菜单式培训可提供多种培训项目,供他们自由选择;订单式培训是根据用工单位提出具体的项目并且必须按照用工单位的要求实施的一种培训方式。这就要求培训机构走出校门,主动与市场接轨,与用工单位联系,抓住市场需求,做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就对他们开展什么样的培训。
三、加强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作用之城市归属感对比
当前城市里的外来务工人员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收入偏低、劳动时间长、缺乏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笔者只从外来务工人员在参加培训前后的城市归属感方面做了一些简单的对比,设计问卷如表1:
作为对自身处境的主观感受,这几个指标由相同的个性因素决定,从问卷设计角度来看这5个方面各有侧重,权重相当,具有可操作性。
通过在各个培训班级抽取一定数量的学员进行调查,共发放了12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2.8%。为了了解培训前后学员的归属感变化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表2所示的分布表。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城市归属感最差的都是初级学员,即没有任何技能的对象,而能参加高级培训的人员往往有一定的技能,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相对较高,这和现实状况也非常的吻合。比较实验前后发现明显的特征是参加初、中级培训的对象其归属感有较大的提高,分别提高了3.9%,5.3%,而高级则仅提高了0.2%,我们推断是当一个人没有技能或具备初级技能的时候,他的求知欲望比较强烈,此时帮助他培训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强其自信心,让他相信自己的一技之长可在城市中立足生存,所以前后的归属感提高明显,而本身已经具备一定技能的人他的城市归属感尚可,再增加某项技能对其归属感的变化不明显。当然,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和其自身的收入水平、年龄、社保等也是息息相关的,受条件限制,不作一一阐述。
参考文献:
[1]汪敏生.宇.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对策与行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年(5)29-31
篇9
关键词 专业出版社;数据库;智能改造;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227-02
基于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成效,这与出版业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出版社是负责文化信息编辑与处理的主要机构,按照书籍、报刊、杂志等要求编辑文献资料,通过出版方式传递给大众。为了适应信息科技发展趋势,专业出版社也要建立更加先进的数据库调控模式,满足高科技出版行业的变革要求。因此,专业出版社数据库实施智能改造,这是行业科技的重点内容。
1 专业出版社
出版社的出版行为是指通过可大量进行内容复制的媒体实现信息传播的一种社会活动。自有文字以后便形成了出版社。正式的出版是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至唐代中叶盛行,古代金文、石刻以及人工抄写、刻绘书籍,是一定意义上的出版。出版社的类型、工作范围和组织机构 出版社的类型,在中国,按隶属关系区分,有中央级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按业务范围区分,有综合性出版社和专业出版社。综合性出版社的出书门类比较多,专业出版社只负责编辑出版一定专业和门类的读物。
2 出版社数据智能化需求
现代出版主要指对以图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媒体承载的内容,进行编辑、复制、发行(或网络传播)等处理工作。为了保证专业出版社内工作的高效率,对专业出版社数据库实施智能改造是时代需求。相比于综合出版社,专业出版社承接的数据处理任务更多,对原始数据操控要求更加严格,尤其在文字内容编辑与处理方面,都要做到严格的准确性、标注性、科学性。因此,为了摆脱传统出版办公模式的不足,必须要开发出更加先进的智能化数据库,借助计算机平成大量文字信息的处理,这样可以防止人工审阅失误而造成的常识性错误,提高处理的成功率。
3 专业出版社数据库人工智能改造
从现有出版业行情分析,无论是综合出版社或专业出版社,日常出版都需处理大量的文献信息,这是出版社结构统一性的办公特点。相比于出版操作流程,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升级改造,不再局限于单一性的数据处理操作,而是将功能扩大到多个方面的领域。从实际应用状况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专业出版社智能改造,主要方式包括:
3.1 处理技术
专业出版社构建新型数据库,为人工智能化提供可靠的平台,大大减小了人工处理数据的工作难度。数据库多样性能够为出版社操作提供更多功能,由单一数据处理发展为多空间操作,把数据处理平台扩展到多个面域,从而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多元化处理。比如,人工智能三维成像中,让图像信息变得更加形象、直观,编辑人员可以直观地认识文字信息,对后期整编、修改、处理提供了方便。
3.2 传输技术
大数字时代,专业出版社构建数据库是行业需求,如图1。社内数据传输完善了专业出版的数据库系统,从而推动了出版社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例如,专业出版社对各类信息收集与处理要求在不断变化,这些是传统计算机系统不具备的功能。新时期人工智能技术呈现了交互性特点,可按照用户要求完成点对点传输、交换,实现了专业出版社资源的共享模式,丰富了文字信息的内容。
图1 数字式出版社平台
3.3 集成技术
人工智能选择集成控制是不可缺少的,让出版社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数据处理任务。过去对出版数据库采用了统一式模块,把大量不同数据集中到某一个数据库进行处理,而造成服务器处理速率下降,影响了出版社正常的使用功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采用集成控制模式,对原始数据分层次、分类别处理,提升了出版社数据库资源的可操作性,带动了数字化出版模式应用。
3.4 载体技术
智能化操作需选择不同的信息载体,使专业出版社操作流程更加顺畅。智能数据库是在无人干涉条件下完成动作,减小了专业出版社手动传输信息的难度。例如,现代计算机人工智能采用声音、动态图像、视频等信息载体,可按照用户设置要求执行传输命令,这就取代了早期人工操控流程,这些都是现代专业出版社数字化改造要求,把信息科技融入到新型出版社系统建设中,大大提高了智能化的水平。
4 结论
专业出版社是随着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随着人们对传播知识的渴望而发展并呈现日强的专业性,编辑人员所面对的文字信息均是专业学科内容,实际出版中严禁出现人工式操作失误。为了改变传统出版办公模式的不足,对专业出版社实施人工智能化改造,能够提升社内办公的整体效率,促进专业出版数据库的智能化发展。本次分析了专业出版社智能化发展趋势,提出人工智能改造综合技术应用方法,显著提升了专业出版社内的办公水平,希望对后续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程晓龙.数字出版的未来:从“小数据”到“大数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08-29(5).
[2]王坤宁,李婧璇.大数据时代:催生出版发行转型升级[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09-23(7).
[3]吴湘宁,胡光道,胡成玉,李桂玲1. Oracle 中使用支持向量机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4]李志鹏,张颖,王甫志.数据仓库与数据仓库性能的提高[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篇10
然而,虽然机器学习在整个行业内掀起了如此大的热潮,但是该领域的研究进程与实际带来的有效价值始终有一条跨不过去的鸿沟。事实上,可能只会有一小部分公司拥有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进程的资源,并最终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遥不可及,还是触手可及?
苹果、Facebook、谷歌以及微软等公司均在最近放出了大招,比如对外公开源代码,分享各自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发研究成果。上个月,苹果公司就宣布不再一味遵循以往严格的保密制度,第一次允许公司内部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对外公开其研究论文。库克接受采访时称,现如今智能手机的技术相对来说还不太成熟,人工智能对iPhone的未来革新而言,将会取得惊人的成就。
谷歌的进展已经证明了机器学习将如何整合进入各种受大众欢迎的应用软件中,例如拥有数以亿计用户的Gmail。原本属于谷歌旗下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如今已独立出来,这家叫做Waymo的公司的未来发展就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
近日,扎克伯格对外公布了一项详细的个人挑战计划,那就是为他自己的家庭花了差不多100个小时研发一个名叫Jarvis的人工智能系统。但他说,即使他再花上1000个小时,也没办法让这个系统能够自学新技能。扎克伯格这次的挑战经验再次证实了他之前的预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工智能看起来是触手可及的,但似乎又那么遥不可及。”
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负责人Yann Lecun说:“人工智能并不是魔法般的存在,但是,我们早已见识到它带给我们如魔法般神奇的进展,特别是在科技领域。不仅如此,它还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奇迹,例如帮助我们识别照片上的物体、识别声音、驾车、在线翻译几十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