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象学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象学的概念

篇1

关键词:数学概念;抽象;本质特征;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87-01

数学概念是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从20世纪40年代起,概念理解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然而因为受到“回归基础”运动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典型的小学数学课堂里,有85%以上的时间花在练习运算程序上,只有不到15%的时间用于发展概念的理解。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概念理解才又重新成为数学课堂的焦点。尽管如此,在我国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重定义轻理解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也可以从教师们在教学时产生的困惑中窥见一斑,如一位教师在“比的意义”课后反思中谈到:“一节课下来,做后测时问学生,什么是比?学生也能对答如流: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过几天再测,学生回答起来就有些茫然,追问原因,学生的回答是没背下来,忘了。扪心自问,小学的概念教学只是让学生把概念背下来就算学会了吗?教师上课时也设计了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为什么经过几天的搁置,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淡忘甚至遗忘呢?”相信这位教师的困惑也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困惑,那么数学概念本身有哪些特点?学生对数学概念有着怎样的学习与认识过程?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与巩固数学概念?本文拟以“比的意义”一课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梳理和探讨。

一、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抽象的过程

从数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数学概念的来源一般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从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反映而得;二是在抽象的数学理论基础上经过多级抽象所获。所以说,数学概念既有它的抽象性,也有它的具体内容。例如“比的意义”这部分内容,2001年版课标下的各个版本教材尽管在处理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设计丰富的情境,如国旗的长与宽的关系、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等情境,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和体会的基础上,再抽象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或“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情境,一般来说,大陆版教材都将比的含义划分为两层:一是比例(刻画同类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如按比例分配、溶液的浓度等);二是比率(刻画异类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如路程与时间、总价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台湾版教材中用“对等关系”来刻画“比”,并将这种对等关系更加细致地划分为四种类型:

(1)组合:一组亲子游戏中三个小孩,需要两个大人来协助;(2)母子:一打衬衫有12件,其中4件是蓝色的;(3)交换:小华拿了135本杂志到图书馆换了9本小说;(4)密度:30立方厘米的水重30克。传统教材中的“概念” (确切地说是“定义”)多是以“黑体字”的形式呈现,凡是“黑体字”就是教师授课时要再三强调的,也是需要学生必须记住的,新课改后的教材取消了“黑体字”,而代之以多样化的情境抽象出“概念”的过程,是符合数学概念的发展顺序,更加符合儿童概念学习和理解的认知规律的。正如杜威指出的:只有当他具备了和意义有实际联系的某些情境的经验,他才能掌握这些符号的意义。如果仅以文字来推演意义,而与事物没有关联,文字就会失去可理解的含义。因此,呈现多种现实情境,对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比的意义”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是不同版本教材均呈现多样化情境的目的所在。

二、“概念”需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教师深感困惑:为什么学生会对比与除法之间如此明显的关系“视而不见”?我们对前述教师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进行一个回放。

情境1:第一次试讲。教师引导学生列出几种数量关系之间的除法算式。

(1)一面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国旗,长与宽之间的关系怎么表示?长是宽的几倍:60除以40, 也可以写成60比40。(2)一列火车2小时行驶了500千米,速度是多少?500除以2,也可以写成500比2。路程除以时间=速度。(3)买4斤苹果花了20元,苹果的单价是多少?20除以4,也可以写成20比4。总价除以数量=单价。在作了这些铺垫后询问学生:“什么是比?”本以为学生会很顺利地回答出“比”的定义,却发现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于是教师直接给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这一定义。课后教师在反思时谈到,学生之所以回答不上来,是因为自己没有反复强调和勾连“除法”与“比”之间的关系。于是在第二次试讲时,教师将重点放在了联系二者的关系上。

那么比到底是什么?作为数学名词,目前看到的有如下三种不同的解释:(1)比是表示两个量倍数关系的记录(1999年版《辞海》);(2)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关系的记录(大陆小学数学教材);(3)比是表示两个量对等关系的记录(台湾小学数学教材)。王永老师指出:比源于度量,比能够解决物体不可度量的属性的可比性,这才是比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李立新.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因素探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24)

[2] 郑小龙,周国平.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03)

[3] 吴晓红,宋磊,张冬梅,束艳. 什么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基于“米的认识”的解读[J]. 课程・教材・教法. 2012(08)

篇2

关键词:项目教学;液压与气动;课程改革;实践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10-02

引言: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许多教育学者对于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徐晓歌等人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教学机制的创新进行了研究[1]。刘华提出了以学生探索、解决“真实问题”的“类实践”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2]。胡文龙对于工科多层级探究式教学进行了研究[3]。本文基于项目教学理念的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是围绕多个能涵盖知识点的实践项目并结合传统教学方式而开展的全新教学模式,该模式综合了当前传统类型教育、任务驱动类教学[4]和案例型教学[5]的特点,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有机地融入到了所设计的实践项目中去,让学生以设计实践为导向,进行积极地、自主地完成课程知识的建构。也就是说所有课程大纲中学生需要学习、掌握和理解的知识都必须围绕实践项目这个核心展开,而且这些知识能够与项目很好地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一、总体设计思想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在机械制造、工程建筑、交通运输、军事器械、海洋工程、矿山冶金、食品加工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均十分广泛。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及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将课程教学内容与项目式教学相结合,通过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改进,增加项目的设计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更好地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理解和应用。具体的改革首先应从教学大纲的修订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开始,以项目实践教学为导向,增加学生设计实践实验环节的学时。其次,转变思路,改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项目教学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加强师生教学互动交流。同时,将现有的实验课程进行全新的编排,并针对学生存在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的问题,安排相对应的操作性和综合性强的实验,尽量让所有的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并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最后,改革考核方式,列出考核细则。例如本课程(液压与气动)的考核可以由6部分组成,分别为平时出勤成绩,占6%;平时作业成绩,占12%;随堂测试2次占20%;实验成绩,占5%;项目成绩,占7%;卷面考试成绩,占50%。因此,最终本门课程的总成绩为上述6部分成绩之和。同时,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可以结合实际项目及实验进行边操作边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核心――“主动者”。

二、项目实践教学环节内容

该项目教学是把液压与气动知识与工程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大量查阅资料,总结工程实际中所遇到的液压与气动问题。运用到的知识点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的选取,各类液压阀在回路中的作用,液压辅助件的应用,液压基本回路的设计,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等。项目设计的过程包括:(1)设计任务;(2)设计思路;(3)液压回路图设计;(4)最终方案的确定;(5)元件的选取;(6)项目报告及答辩。

三、项目实施方案

1.总体实施步骤。首先,梳理课程体系,整理课程知识点,制定教学改革方案,修订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其次,根据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施;再次,进行实验教学环节改革,将实验与项目结合起来进行实验教学;然后,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考核;最后,汇报总结,提出意见及建议。

2.实践项目的实施。项目采用分组形式进行完成,每4个或5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对应一个项目题目,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负责任务分配,分工要明确。这个过程中,老师能够实时地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并纠正错误,对知识进行细化的讲解,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每个项目都需要小组内成员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在小组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上,做好组织、分工、配合等各方面的工作,培养了学生在团体中找准定位、发挥特长、与人协作等能力,为以后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打好基础。同时,这些活动也增加了学生之间互相了解互相交往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实践项目的进程安排。实践项目的题目下发后,同组的负责人根据项目的安排及各位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任务分配,依据课程的进度,积极开展资料搜集、查阅、整理及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并按时进行答辩验收,上交项目报告,其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自课程开始,一直到课程结束,学生利用课外14学时完成该项目。

4.实践项目的成绩评定及评分标准。课程进行期间,严格考勤。本门课程课堂上共讲14次,要求每个学生每次上课提前5~10分钟到教室,在主讲老师所提供的签到表上由签到(不得代签,如果通过对比每次签到的笔体发现有代签的,当事人平时出席成绩均计零分)。无故缺席4次或迟到6次,平时出勤成绩为零。平时出席成绩占6%,出席成绩为零的学生不能参加结课考试。按时交作业,同时杜绝抄袭,如有雷同,无论抄袭者还是被抄袭者,其成绩一律为零,平时成绩占12%。

在课程进行期间,会进行两次随堂测试,占总成绩的20%。本门课程还有4个学时的实验项目教学,占总成绩的5%。实验课程的要求与理论课程一样首先每位同学每次实验必须提前5~10分钟到指定的实验室签到;其次,在教师及实验师的安排下认真完成每个实验,同时在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按时统一提交,杜绝抄袭;最后,按照学校的安排采取笔试的方法进行结课考试,卷面总分100分,卷面成绩的50%为结课考试的成绩。

课程中所进行的实践项目成绩占总成绩的7%,其主要包括三部分:本组学生自评(3分),指导教师评分(2分),答辩成绩(2分),三部分之和为项目总成绩。其中,各组学生自评部分,由该组学生之间相互打分,最后由小组负责人签字后上交给任课教师,每组学生互评的平均分不超过2.5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分差不小于0.5分。打分过程中要以小组成员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贡献大小为依据。指导教师部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平时表现、讨论的积极性、承担的任务、项目完成情况、报告书完成情况及PPT演示文稿完成质量等给学生打分。答辩部分,由现场评委打分,包括项目的完成质量,讲解清晰度,汇报时间,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5.实践项目报告要求。项目说明书应该叙述完整,文理通顺,字迹工整,公式、图表规范,总字数要求1500字以上。各组的项目报告应独立完成,不允许出现严重雷同的情况,若出现将会严重影响成绩,而且项目报告中应明确说明小组成员中每个人负责的内容,以及在整个完成项目中的贡献和工作比例等。同时,所完成项目中研究内容的完成度会影响到每组成员的最终成绩,因此鼓励各个小组进行讨论选取比较感兴趣的方向进行设计和深入研究。同样严禁从网络或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剽窃抄袭,如有发现,选择该项目的小组所有成员的实践项目成绩以零分计。

四、总结

在理解并掌握液压与气动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项目汇报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在实际中的运用,提高查阅资料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以实际项目和实验项目等带动教与学,并从中组织协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克服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使知识从原理性向应用性、综合性转变,这样的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沟通和协调的能力,达到国家对工程应用人才需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晓歌,张晋恺,张徽.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2013,(29):196-197.

[2]刘华.课堂教学的新范式:以整合性“类实践”学习活动为中心――来自美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课堂教学研究,2014,(8):6-12.

[3]胡文华.基于CDIO的工科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63-168.

篇3

关键词:气象学;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30-02

气象学是我校林学、农学、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涉及到多学科知识,概念多、内容抽象。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往往面临“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的尴尬境地。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气象学课堂教学实践,对气象学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我校在《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亦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高校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形成平等的、开放的教学观念和意识。

气象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气象学授课多重视对天气、气候现象形成机理进行详尽地解释,而忽略了在这些天气气候状态下,对农作物生长、森林经营管理、城乡用地布局等所产生的影响。随着我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方案更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动手能力锻炼,各专业对气象学教学时数都进行了调整。在新形势下,教师如果还侧重于气象学基本理论的介绍,显然已不能适应我校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静态知识观中脱离出来,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知识。打破“灌输式”的传授知识观,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构建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气象学课堂教学而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和研究学问的方法至关重要。

二、重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

目前我校气象学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庞杂,包括了普通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农业气象学、应用气候学等分支学科的内容。由于教学时数有限,针对不同专业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取舍和重组(见表1)。同时,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将新发现、新信息、新观点引进课堂,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到气候变化时引入我校周国模校长连续收到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邀请出席并做发言这一实事时,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和浓厚的专业自豪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才能使课堂教学永葆活力。

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与演示的基础上,笔者将课堂讨论、课堂汇报、课堂辩论、课堂小实验等教学活动引入课堂。在每个学期初,教师设计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气象学选题,如农学、植保、园艺等专业侧重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的选题,环境科学专业侧重气候变化与环境发展的选题,城乡规划专业侧重气候与建筑的选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查阅资料,写读书报告,并进行课堂讨论。对于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如气候变暖与变冷的探讨,主要以辩论的形式进行。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适时播放一些天气、气候的短片,将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探究欲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三、设计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模式

气象学这门课程理论性非常强,纯理论的教学虽然有一定的深度,但也比较枯燥乏味。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笔者遵循学术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见图1)。根据教学大纲合理确定每节课的信息量。讲授的重点不宜过多,以两三个为宜。重点内容按10~15分钟左右分段讲授,并预留时间给学生提问和讨论。精心选择合理安排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案例,将古诗、农谚、歌谣、历史典故等设计到教学过程中,创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是上好每堂课的基本保障。

在教学模式使用上,笔者经历了“无模式—有模式—无模式”的探索过程。工作之初主要采用单一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发现教学效果甚微。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笔者将启发式教学、自学自讲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主要做法是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新知识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简单的知识点采用自学自讲式模式,有争议的知识点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理论性强的知识点采用案例式教学模式[1]。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将各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创建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最终达到融“有模式于无模式”中的教学境地。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堂延伸至课外。通过网络课堂、E-mail、QQ、微博等平台将课内外教学结合起来,及时与学生互动,强化学生对气象学的学习兴趣。

面向多专业的气象学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笔者将不断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升华和变革,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培养创新人才,教师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式,建立良好的知识构架,创建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气象学 开放式教学 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45

Research on Open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Meteorology" Course

YAN Yiju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He'nan 450045)

Abstract In colleges "meteorology" teaching process, continue to use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nly limits the ability to play and improve, also affected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knowledge of the effect. In this paper, drawing on the open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eorology course, out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methods, activities of several aspects, the trial open teaching mode, to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utonomy,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tinue to tap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meteorology; open teaching; model design

气象学课程是我校水文学及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既要求学生在具备基本自然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空间识别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气象学理论知识能够加以转化利用,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传统的气象学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传递的信息量大,教学可控性强,但学生时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容易使学生因缺乏独立思考而养成惰性。同时,大信息量的教学内容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精力去讲授,学生上课又忙于笔记,师生间缺乏有效交流,结果使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爱好等缺乏了解,不能因材施教。而学生对教师的研究成果、特长、研究方向等也缺乏了解,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因此,亟需打破这种传统课堂单向式的教学模式,结合气象学课程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推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1 开放式教学模式

早在18~19世纪,卢梭、杜威等就提出了开放式教学思想,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形成理论,50年代以后才将开放式教育理论正式应用于课堂实践,在英国的初等学校里开始广泛推行,此后逐渐发展形成了一套包含多元的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环境以及多维的教学设计,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中,教学素材是开放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多元化的,教学过程的组织也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和学生是动态互动的,在不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地位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开放式教学的一大进步,师生之间的主次地位是随教学过程的推进而不断变化,趋于动态平衡的,只有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动态互动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断挖掘师生的潜能,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2 气象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设计

2.1 教学素材的开放

教学素材的开放是指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不限定授课教材但指定方向,或限定授课教材的同时向学生推荐几部国内外较为经典的论著、本领域研究进展的专著和侧重点相差较大的教材作为补充,避免了学生在选择教材时的盲目,同时拓宽了学生对本领域研究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推荐了好的教学素材,如果缺少了教师在开放式课堂上的恰当引导,不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再好的教材也会被学生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因此需要教师提前将所推荐的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组合,以教学重点难点为主,有针对性地列出学生感兴趣的发散型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有必要阅读其他教材,使学习延伸到课堂以外。其余内容列出框架结构,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对于一些概念性章节,可以不讲或少讲,要求学生课外自学。

例如在气象学开放式教学中,针对气候异常的原因,不同的教材常有不同的侧重,为了更全面地弄清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查阅不同的教材。此外对于一些悬而未决的、容易引起争议的原因往往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关注,如太阳黑子与气候异常的关系,CO2和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更好地掌握导致气候异常原因的最新研究进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素材的开放不仅包括学生所选用教材的开放,对于为了配合教师设计的课堂讨论而需准备的素材也需要开放。学生为了获取课堂讨论素材,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无形中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此外,目前各高校在图书馆的建设,各类专业数据库的开通,配套硬件设施的日趋完善,都投入大量的精力,为学生查阅资料提供了保障。

2.2 教学方式的开放

开放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将课堂教学作为唯一教学方式的局限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案例式、情景模拟式以及实习、实地调查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大气和海洋环流”时,我们可以将因大气异常环流造成的某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引入教学中,或者也可将“马纬度”和“贸易风”等一些与大气环流相关的生动有趣的典故带入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学习。再譬如,在学习“水汽凝结”时,可以根据教学资源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具有探究价值的开放性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来重现水汽凝结物如云、雪等的形成,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领悟水汽凝结的过程。气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所提供的一些气象要素数据是各行业展开生产服务的基础,掌握各类气象要素数据采集和整理的方法,对水文水资源学生来讲很重要,为此我们与市气象局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借助实习和实地调查等方式,为学生尽快实现理论知识向生产实践的转化提供条件。

2.3 教学活动组织的开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是开放式教学活动组织的关键。在开放式教学活动组织中,要求教师关注、倾听学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概念和理论识记为主的组织安排,借助学生上台演讲、分组讨论等形式,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时发问,能够对学生提出的新颖的、有价值的见解,加以组织后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解决,最终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有教师提问,还有学生提问;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回答,还要对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引导和追问,从而形成一个师生动态互动的有机过程。

在气象学课程中,“空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一节一直是本门课程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自然现象,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认识“风”,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解释“什么是风,为什么有风,风又是怎么发展变化的”,同时搜集一些关于“风”的图片、典故,让学生在课堂上演讲,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和认识“风”的兴趣。

再如在学习“气象灾害”时,可以“化整为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研究一种气象灾害,围绕该气象灾害的特点,成因及有效防范措施等几个方面,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发表不同见解,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归纳、整理,形成文字,最后再由老师“化零为整”将各小组讨论结果汇总到一起点评。教师在点评时,要对学生给出的每种观点都给予简要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不仅能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考方式,并且由此建立学习信心。

2.4 教学考核评价的开放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考核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记住了多少理论知识,掌握了多少理论技能,多少人通过了结课考试,往往忽略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表现,学生是否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均关注对学生客观、全面的考核。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了解学生能力提升的程度,最终评价该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是否促进学生的成长,并据此改进教学。

在气象学课程的开放式教学考核中,我们不限定考核的形式,可以包括随堂提问、发言、小组讨论、分组演讲等单项考核,也包括学生对气象实验器材的操作技能考核。考核的时间也不仅仅局限在学期末的结课考试,而是随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推进随时进行,更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小组讨论中能否能阐明个人观点,在分组演讲中是否表现突出,通过学习是否具备了独立思考、分析和总结能力等。在考核内容上,增加主观题型的比例,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考核评价的标准也不做硬性规定,对于主观题的评分不再拘泥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结合所学提炼个人见解。

3 结语

将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入高校气象学教学,是一次积极的尝试,从教学素材的推荐、教学方式的选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到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完全开放,通过开放式课堂上师生间的动态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是高校气象学理论课教学的首选模式,但同时对教师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备课、授课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更多了,需要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多媒体技术来配合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在开放式教学考核评价中,如何综合各种形式的考核成绩建立学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各考核形式在综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齐蔚霞.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索.科教导刊,2012(上).

[2] 钱益春,王丽梅.激励理论在开放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中国林业教育,2008(1).

[3] 王宏志,李诚,刘建红.《地球概论》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探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

[4] 张汉昌,赵菡.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篇5

关键词:易经;气象学;

中图分类号:P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一、《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宇宙代数学,智慧中的智慧,包括了科学、哲学、宗教,一切都函蓄了。对中国的哲学、史学、文学、艺术、伦理、宗教以及天文、历史、数学、医学、气功等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享有极高地位。《易经》说的是宇宙社会、人事最高的道理,变是最普通最平凡的道理,历史上人们一直用它来指导安邦治国齐家修身。只是由于文字艰深,过于精练,在芸芸众生中学易者就不多,“百姓日用而不知”了。我在此将对如何学习易学、运用易学、指导人生和事业,谈谈自己治学的经验和体会,把大家带上通神之路。

二、易经派别

有的人吧易经分为几个派别,分别是盖天派、卜筮派 、象数派、义理派、训诂派、图书派、汇通派。盖天派说的是在很早的时候,是人站在地平线上观测天象。由此产生了古气象学,从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推测气候的寒热温凉及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变化。后来产生了十天干纪天、十二地支纪地(浑天派将天干地支并用,用六十甲子轮转。与此不同)。在盖天派天文观测的基础上产生了易学。

三、伏羲创造八卦图对气象学的诠释

《易经》的英文翻译是《BOOKS OF CHANGE》,当今的气象学不仅仅利用了夜观天象之类的手段,更是利用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对天气进行实时的监控,以便收集更精确地天气状况以及预测未来的天气走势。可是早在华夏远古7500年之前,中国就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气象学家,他就是伏羲。 远古先民常需要通过狩猎获取食物,有时,人们出去狩猎,常常遇到坏天气以致空手而归,甚至丧命。但是,有个部落里却有这样一位智者――伏羲氏,他拥有判断气象的能力。于是很多人出门前都会请教伏羲,伏羲都会告诉他对天气的预报。久而久之,伏羲气象预报的能力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越来越多的人来请教伏羲,他实在忙不过来了,就开始总结自己的气象知识,以便人们查看。那时候没有文字,伏羲会用什么来总结呢?那便是用图案表示的卦象。从而也就诞生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八卦图。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简单诠释了八卦图的形成。所谓的太极也就是天地尚且为混沌的时候,而两仪则是阴阳,也就是我们所认识到的阴爻和阳爻;接着分辨从阴爻和阳爻里衍生出了老阴少阳和少阴老阳,最后才衍生出了我们的八个卦象,分别代表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从八卦图的衍生过程,我们不妨研究其在代表上述八种自然物质之前是由什么构成的。首先我们的两仪阴阳,我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黑夜和白天,因为在古时候的概念里,日就代表着阳,而月则代表着阴。既然两仪分别代表昼夜,那由其衍生而出的四象自然也应该和一天当中的时间有关,果不其然,“老阴”是夜晚时的温度,上空和地面都冷;天慢慢亮了,到了白天,因为太阳光的作用,上空开始热起来,而地面仍旧很寒冷,这便是“少阴”;到了正午,上空和地面都热起来,这便是“老阳”了;到了傍晚,夕阳西下,地面还是热的,上空已经开始冷起来,这是“少阳”。从老阴―少阴―老阳―少阳的变化集中体现了昼夜的轮换以及气温的变化。

四、易经与气象学

殷商时期有关天气和物候现象的记录大量出现,揭示了我国大陆上古今气候的变化情况。二千多年前的物候现象比现今要早一周以上,黄河流域当时生长着很多竹子、桑树,种植水稻,还有大象,表明那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古代气象史料可以用来为现代许多研究项目做参考,因而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观象授时阶段,为了利用物候现象来判断季节时令,经常注意观察气象变化,促进了对气象规律的认识。《夏小正》中按月列出的物候现象,也附有气象情况,如“正月……鱼陡负冰,……时有后风,寒日涤冻涂”,“三月,……越有小旱”,“四月,越有大旱”,“七月,时有霖雨”等等,《小雅・渐渐之石》还记有:“月离于毕,k滂沱矣!”说是看见满月进入毕宿,就到了孟秋多雨的季节,秋雨绵绵,这是一种长期预报。《古微书》中记录的“月离于箕风扬沙’,也是类似的意思,指满月进入箕宿就进入多风的春季,尘土飞扬。《小雅・信南山》的“上天同(彤)云,雨雪雾雾”,表示彤云密布,大雪就要来临。对气象规律的认识使人们对神的主宰产生怀疑,并进而思考风云雷雨的成因和本质。《庄子・天运》对风由神的呼吸而产生之说发出疑问,“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彷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指出风回旋不定,东西任吹,有谁闲着没事去披拂它呢?宋玉《风赋》说:“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关尹子・二柱》篇说:“气之所自生者,如摇帘得风,彼非摇时,非风之气”,提出风即气,气流生风,不流无风,仍是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里借阴阳和相互转化的概念辩证地叙述了雨和云的关系。从现象来看,雨从天降,云从地升,而雨又是云形成的,故实质上雨还是出自地。地下有轻阳之气上升,天上有浊阴之气下降,互相转化而成云雨。《庄子》认为“阴阳交争为雷”,《春秋・元命苞》说:“阴阳激为电”,都认为雷电是一种阴阳冲突所生成的现象。《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有一段总括性的话:“阴阳之气,各从其所,则静矣。偏则风,俱则雷,交则电,乱则雾,和则雨。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雹霰者,一气之化也。”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中,这些记述力图从自然界本身去说明天气现象,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参考文献:

[1]宋・朱熹著,《周易本x》,_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篇6

关键词:恢复气候;重建生境;气候正义;生境利益;协作减排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1-0017-15

气候引来伦理关注,不在于气候变化,而在于气候失律及其造成的日益恶化的生态后果。为此,笔者尝试这方面的思考,首先撰写了《气候伦理:恢复失律气候的社会方法》,考察气候失律如何造成灾疫失律,论证气候伦理何以可能构成人类恢复气候的社会方法;其次通过《气候伦理研究的依据与视野》,辨析“气候变化”概念,澄清“气候争论”误识,论证并确立“气候失律”这一气候伦理的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考察气候伦理研究的客观依据,展示气候伦理研究的基本视野。本文是在前两文的基础上,比较气候伦理研究与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灾疫伦理学的区别,明晰气候伦理研究的范围,并尝试构建气候伦理研究的学科话语,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性规范的应有疆界和话语平台。

一、气候伦理的学科指向

以气候失律为认知出发点,围绕如何恢复失律的气候而展开深入的伦理检讨与实践方案设计,抛弃感觉经验描述方式,走理性规范探索的学科化道路,来构建气候伦理学。

构建气候伦理学首先需要明确其学科性质。从其研究的特定对象看,气候伦理学应该属于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应用人文科学。

(一)气候伦理学是新型的应用人文科学

气候伦理学的“新型”性,首先指气候被意识和关注而得以进入伦理学的研究视域,也指它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其诞生展示了完全不同的新视野、新理念、新认知、新方法,这种新视野、新理念、新认知、新方法承载了当代人类存在和生存所萌发的新向往、新追求,并最终需要创建一套新的话语方式予以表达,以引导当代人类生存朝生态理性方向展开生境重建和家园重建。

气候伦理学关注气候失律,是为解决灾疫失律这一世界性难题,实现生境重建,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气候伦理研究探讨的主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恢复失律的气候,重建气候生境;二是探索创建人类生态幸福的宇观方法。气候伦理学之所以最终要以人的生态幸福为主题,是因为人与生命世界相连,人与自然宇宙相通,人与过去和未来相依相生,人与群或他者不得分离。人作为世界性存在者的历史与现实,使得气候伦理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既是古典意义的,也是当代意义的,更具有指向未来的前瞻性。因而,气候伦理学的人文特质,既呈现出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又为人类在新的存在条件下追求人与自然相统一以及人与生命世界相协调提供新的路径与方法。

(二)气候伦理学是综合性的新型人文科学

基于如上“人文”要求,气候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型的人文科学,必然是综合性的。

气候伦理学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认知视野的综合,它必须超越性地统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资源,形成一种全景视域的整合视野。具体地讲,气候伦理学必须在考察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律动规律、生成法则和人类社会的律动规律、生变法则,以及人性敞开的可能性趋向的前提下,寻求三者的共生曲线,找到自然宇宙、生命世界、人类社会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最终法则、依据、公理、方法,这是气候伦理学为陷入灾疫之难的当代人类提供其谋求解决之道的绝对前提。

气候伦理学的综合性,还表现为对学科的综合化。从研究对象及其关注重心的角度来看,气象学、气候学的研究对象是气候,主题是气候变化,重心是气候变化的自然动力;而气候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气候失律,主题是如何恢复失律的气候。其关注重心有二:一是揭示导致气候失律的复杂机理和人类因素;二是探求恢复失律气候的人类之道。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使气候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型的人文科学,不仅获得了应用的性质定位,还获得了跨越学科的整合功能。

客观地看,气候失律既是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恢复失律的气候,不仅要遵循自然之道,更需要重构人类方式,包括存在方式、生存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所以,气候伦理学不仅要充分运用自然科学,如气候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地球科学、宇宙学等学科资源和方法,更要整合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公共政策、国际政策、财政学、福利社会学、灾害学、疫病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灾疫伦理学、环境哲学等学科资源。所以,气候伦理学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三大领域进行多元科际整合的大综合的应用人文科学。

二、气候伦理的学科特征

要全面彰显气候伦理学的学科特征,需分析与其相近的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灾疫伦理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气候伦理学与生态伦理学的区别

篇7

另外,为适应当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研究大气现象和物理过程及应用气象学理论为农林业生产服务的能力。近年来,笔者在以往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做了以下的探索和实践。

1趣味教学法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1]。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泼、最积极的因素,也是学习的源动力之一。马斯洛的层次理论也指出:满足个体的基本需要,有助于更高层次的需要的激发。兴趣是学生的内在动机,只有在具有内在动机的情况下学习,学生才能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或学习活动结束时获得快乐和报偿,从而使其他方面的需要也获得满足。趣味教学法的运用可以适时地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将社会外部需求转化为个体内部需要,形成持久的、积极的学习动力系统。因此精心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又有趣的内容,如引入古诗、谚语、歌谣及历史典故、事例等,不仅可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还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以致用,开阔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古诗

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课堂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所讲内容选择较为贴切的古诗融入其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享受课堂语言美、诗境美,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如在讲到“气温的垂直分布”时引入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好可印证对流层气温随高度而递减的基本特征,因为桃花的开放与气温的高低有关。再如,用王之焕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地区是无法受到季风影响的:玉门关地处贺兰山以西,而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是由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带来的,夏季风跨越两道大的山脉屏障,经过长途跋涉后至此已成强弩之末(“春风不度玉门关”),因此西羌一带降水稀少,多是戈壁沙漠,使杨柳无法安家[2]。还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则是江淮静止锋所致梅雨天气的生动写照。

1.2谚语歌谣

为帮助学生识别云及了解其对天气的指示意义,在教学中如果配以云图再加上一些谚语,就可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如“瓦块云(高积云),晒煞人”;“鱼鳞天(卷积云),不雨也风颠”;“天上灰布悬(雨层云),雨丝定连绵”;“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在讲物候与节气时适时引入廿四节气歌谣和谚语(如“谷雨前,好种棉”),既可让学生容易记住各节气名称,了解一年四季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也懂得了“不违农时”、科学生产的道理。抽象深奥的物候学知识,用生动的形式展现,学生容易对其产生兴趣,也符合人们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

1.3历史典故事例

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家喻户晓的故事都与气象有关,在讲季风时就可适时引入“火烧赤壁”的故事:我国冬季一般盛行偏北风,但在一些特殊天气形势下也可能出现偏南风。学识渊博的诸葛亮就是成功预测出了这种特殊天气形势,帮助周瑜大败曹操的[3]。再如历史上有名的“奥林普”案件[4]———1912年英国奥林普轮船以飞快的速度赶超另一只船时,两船像磁石一样地并列相撞的悲剧,罪魁祸首就是“气压差”。通过这些实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气象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其创新思维的能力。还有1998年发生在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可谓百年不遇,大家记忆犹新。在讲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时引入该事件———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异常所致。这样就更加深了学生对副热带高压的印象,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其思维,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教学实效的。具体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多种,笔者结合气象学课程的特点,主要做了以下几种尝试。

2.1创设现场观察情境

气象学是一门季节性、随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气(或天气)现象的发生,并不一定与教学计划同步,特别是一些灾害性和不常见的天气,如冰雹、扬沙、雾淞和雨淞等的出现更是如此。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特别注意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观察,并进行针对性地讲解,让学生弄明白它是什么、怎样形成的及其对农林业生产的影响等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直观,印象深刻,既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观察习惯。

2.2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尤其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设置一些精当的问题,对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讲“季风”内容前,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本地冬季多刮偏北风,而夏季则以偏南风为主?自然会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并以一种想要知道答案的迫切心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听讲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到的知识就很牢固。

2.3创设媒体情境

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图、文、声、像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气象学中有很多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内容,如对林学类专业的学生,在“绪论”的教学中,通过播放“沙尘暴”课件:狂风呼啸、乌云翻滚、飞沙走石,一时间,树木被刮倒、折断,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这些画面,让人不寒而栗,学生的心被紧紧揪住了;接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我国西北地区经常出现这种“沙尘暴”天气?这种天气现象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减轻其危害?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感受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同时认识到作为一个未来的林业工作者所肩负的重任,及“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生态意义,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更加明确了其立志林业的远大理想。

3探究型教学法

现代教育理念不排斥课堂教学,但更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个性生长空间,鼓励他们在课外时间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查阅资料、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和积极探索[5],对掌握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快速更新知识,从而使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采用设疑、讨论或辨论等方式进行。例如,在讲到“大气温室效应”时,联系当今全球的热点问题给学生布置如下探究型学习任务:①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气候变暖会带来什么后果?③联合国有什么应对措施?④我们每个人该怎样做?学生就会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各种媒体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探索。通过这种探究型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了一种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激起了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增加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4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运用典型的事实材料进行教学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将教学内容、原理典型化、具体化,使学生由个案的特殊性推出具有普遍性规律的结论。因此,案例教学改变了过去的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展示了知识从发现到形成的过程和思路,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使教学效果得以改善。如对“霜冻及其防御措施”的内容,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如下:

首先,展示案例———1999年5月,在云南昆明世博园准备开园前夕,突遇昆明市多年未遇的低温及降雪,气温降至0℃以下,园内准备展示的珍稀植物面临低温伤害,这对正常开园带来了极大威胁。此时有关负责人立即召集多方专家紧急研究对策,于低温来临的夜晚,在园内的很多地方,用锯沫、硫磺等物质进行熏烟燃烧,配合覆盖、灌水等措施,使园内的植物免遭低温的伤害,保证了顺利开园。

其次,让学生看案例,并就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①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植物通常将遭受什么低温危害?②为什么在低温快要来临时进行熏烟可使植物免遭伤害?

再次,学生经思考、讨论和分析后得出结论:①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植物通常将遭受霜冻的危害。②因为霜冻发生时常有逆温层出现,靠近地表的气温最低,故幼苗受害较重;另外,植株的幼嫩部分,如刚萌发的顶芽、新梢、嫩叶、未木质化的枝条,也易受冻[6]。在霜冻来临前,用直接加热或减少辐射冷却的方法,使林木附近气温升高,即可达到防御霜冻的目的。熏烟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进行的,所以可使植物免遭低温的危害。

篇8

关健词:多媒体技术;气象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246-02

气象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所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天气、气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性和相对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气象可谓包罗万象,虽然是浅显的,粗线条的。但又是概念正确,科学性很强的,这门课有它独特的风格,非常适用于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在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的、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变化过程,多媒体技术都能予以解决。多媒体技术具有声、光、形、色同时再现的特点,可以对知识加以形象化、立体化的展示,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恰到好处地解决气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是气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气象教学现代化的主要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素质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人探求新知、发展能力的内在动力。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具体形象、生动直观,能使气象知识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通过图画、声音、动画等非语言符号形式对学生形成多感官刺激,给学生提供鲜明、生动、明晰的视觉形象,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感染力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实现了气象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口脑并用、和谐高效、主动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训练。特别是在气象教学的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前期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专业课的讲授结合在一起,这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它能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的缺陷。让学生处于一种重重疑问的教学情境中,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掌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三、帮助学生建立气象学的立体空间感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诱发和培养学生思考气象中的大气问题要从三维空间考虑。例如大气中三圈环流的形成,首先让学生感知地球表面上大气的运动状态,使大气运动的空间表象模式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来。然后再利用线段、文字、旋转的地球等动画来讲解地球表面上的三圈环流是如何形成的。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地球表面上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在运动的过程中各纬度带上所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特点及影响,为未来学生学习气候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容易掌握,既可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感,又可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淡化教学的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利用多媒体动画合成将气旋、反气旋内的空气运动特点做成不断变化的连续动画,配合产生天气特征的雷声、雨声等音效,学生自己很快就总结出气旋、反气旋内的空气运动特点,再结合前面学习过的知识,分析出在气旋、反气旋的控制下所产生的天气,特别是气旋、反气旋不同部位的空气流动特点及对下垫面的影响也一目了然。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通过直观图表,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等方式,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在“有图似无图”、“无图似有图”的境界中推进教学过程,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谓智力,一般认为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者说是认识能力的总和。例如,在学习寒潮的爆发成因时,先放一段寒潮爆发前后的某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分组讨论寒潮到来前后的气温变化特点;再放一段气象资料片,了解寒潮到来前后的其他天气特点(霜冻、大风、降水等),然后学生接着讨论这些天气特点与气温变化的关系;接下来再放一段寒潮在形成前后500hpa等压线的走向及变化特点,学生经过三段资料的观看相互提出疑问,并经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和及时反馈,进一步熟悉新知识,实现新知识的积累与储存增强学生驾驭图像的能力,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除经常注意向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外,更重要的是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在有组织的课堂教学意境下,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的课堂气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训练。

多媒体技术的注意事项:要经过精心的选题、搜集整理加工素材、认真编写脚本,然后再制作成课件,才能应用于教学。选题时充分考虑效益,对于那些用常规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实现的教学目标,就没有必要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制作课件。注意内容形式的统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利于学生的学。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能通过提供与教学相关的媒体信息,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合理安排信息量,作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利用认知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求,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理解,让他们思考,让他们交流,让他们质疑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有创造性的学习,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六、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具有激发兴趣、放大图像、展示过程、显现内容、渲染情境等多种功能的多媒体技术已渐渐地走进气象教学课堂,这无疑给气象教学改革注进了新的活力。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认知型、灌输型、独奏型、封闭型、统一型”开始向多媒体的教学模式转变。多媒体技术在气象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在揭示大气中各种事物的形成、变化过程、天气系统的演变、天气系统对下垫面的影响及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等要素对气候的影响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不能取代的。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后,学生的主体性变得更为突出,但不可由此而淡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善于控制教学节奏,何时使用多媒体、使用多长时间、何处该精讲细练,教师都应该准确把握,避免课堂教学节奏过快,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素质,因此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要让教师自主地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黄秀英.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气象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多媒体技术,2006.

[3]姚渝丽.农业气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3,(5).

[4]安文芝.谈谈气象教学中趣味点的选择[J].甘肃农业,2002,(12).

On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he Reform of Meteorology Teaching

WANG Jing-qi

(95926 units, Changchun 130103, China)

篇9

不可否认,雾霾天气和PM2.5污染,确实对公众的健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危害。雾霾细颗粒物严重超标,也让亿万人揪心,舆论哗然,一时间“十面霾伏”“自强不吸”等词在媒体上被热捧,在公众之间快速传播。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广大公众理解和认识什么是雾,什么是霾,雾、霾有什么区别,霾和细颗粒物PM2.5有什么关系,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本文将收集整理出的相关内容,提供给大家,看看气象学上是怎样回答上述问题的,相信您读完这篇文章,会从科学的角度,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面对。

什么是雾霾?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粒子或液态小滴物质的统称,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雾的出现以春季2~4月间较多。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能使大气浑浊,也称为灰霾。

现在人们虽把“雾霾”一词连起使用,但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气象学认为,雾是一种天气现象,主要成分是水,雾会使空气透明度降低,使大气能见度恶化。霾的核心物质则是大气中的固体颗粒,是人为空气污染物排放与异常气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空气污染物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煤炭燃料的燃烧、工业企业的废气污染以及沙尘叠加等多种因素,这些都会给大气带来污染。

霾与雾的区别在于,一是霾的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二是持续时间不同,雾的时间较短,霾的时间最长可持续10天以上;三是雾的本质是水,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而霾是污染源,影响人的心肺功能,威胁着人的健康。

雾霾的成因:雾霾污染日趋严重,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雾霾的产生?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颗粒,究竟是如何形成、如何变化,又是怎样影响人们赖以呼吸的空气的呢?科学家经研究认为,雾霾的形成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煤炭燃料的燃烧、工业企业的废气等因素。与大气污染有密切关系的气象条件主要有风、逆温、气压、气湿等,这些气象因素都影响和制约着大气污染物浓度及其时空分布情况。

霾和PM2.5有什么关系?PM2.5就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一般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会被鼻毛阻挡在呼吸道外,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会进入呼吸道,沉积到呼吸道中,甚至引发肺心病等。很多人会把霾和PM2.5混为一个概念,认为雾霾就是PM2.5,其实PM2.5只是雾霾的其中一种组成部分,对人体的伤害最大,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所以治理雾霾的关键就是解决PM2.5问题。出现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更容易发生车辆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对大家出行造成不便。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雾霾天气呢?

第一,雾霾天气尽量少出门。由于雾霾天气中存在着大小颗粒物,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颗粒物进入身体后会粘附在呼吸道,造成支气管炎,咽炎、尤其是抵抗力相对比较弱的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减少出行。

第二,晨练应限制。有很多人比较习惯晨练,其实这对于人体来讲,时间并不是很正确,由于早晨处于空气交换环境,空气质量很差,尤其是雾霾天气,呼吸道容易受到刺激,在锻炼时容易诱发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

第三,外出戴口罩。带口罩可以防止空气中大颗粒灰尘进入呼吸道,隔离病菌的传染,有利于保证身体健康。口罩只能降低受病毒感染的风险,但不能保证绝对安全。要注意:口罩不可重复使用,不可与他人共用,一旦口罩潮湿,须马上更换干爽的新口罩。

篇10

目前,电视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常用、最快捷的媒介之一,在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以及宣传防灾减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关心天气怎么样,而是更加关注为什么会这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防御等问题。以《天气预报》为代表的气象影视节目也在逐渐改版翻新,使其能够更加的贴近人们的生活,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节目还针对不同的现象向观众宣传气象科普知识,随着气象科普宣传的不断深入,民众的防灾减灾思想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1气象科普宣传的概念

科普主要指的是对于科学知识或者技术的普及,宣传则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科普宣传则指的是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将科学知识或技术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图像等,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广泛传播,还能够达到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的目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不断革新,气象影视节目的制作也越来越多样化,为气象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气象影视节目在科普宣传中的优势

现代化的背景下,信息高速发展,多样化的气象信息为影视节目的制作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资源。目前,信息资源本身并不缺乏,真正匮乏的是信息的加工方式。枯燥、抽象的文字图表信息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加工才能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气象服务信息。并且气象影视节目的加工方式与其他媒体相比更具有优势。电视气象节目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天气预报等简单的节目形态,而是被贴近民众的、节目内容丰富的综合性气象科技服务类节目所取代,在气象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中占据重要地位。

2.1收视率高

近年来,社会对电视气象节目的认可度增强,使气象影视类节目在所有电视节目中占据较大比重,其收视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将气象影视节目作为气象科普知识宣传的平台,能够促进气象知识的广泛传播。气象影视节目会针对各个频道受众的不同层次,具有针对性的气象信息,并预报各气象信息的服务重点。因此,相关部门也要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形式、内容和深度各不相同的科普节目,以迎合广大受众的收视需求,不仅能够调动观众的积极性,还能使科普知识得到普及。

2.2时效性强

气象影视中心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能够及时的掌握相关的气象信息,气象系统拥有的强大的综合观测网络,为及时的获取各地的气象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气象影视中心再依据不同的气象信息制作出内容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科普节目。当灾害性天气现象到来时,要找好其切入点,在对基础的灾害信息进行预报的同时,还要延伸出该灾害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影响以及该如何防御等问题,并引导受众及时关注节目,以达到信息传播与科普宣传的目的。

2.3形式多样

电视作为一种常见的媒介,能够将文字、声音和画面等融为一体。能够将卫星云图等高科技影像资料穿插在节目中,从而深层次的剖析其形成机理。气象影视节目的表现形式多样化,能够利用三位动画将我们看不到的空间形式变得直观、形象。这些功能是广播、报纸、科普手册等无法比拟的,也是气象影视节目在科普宣传方面的最大优势。

2.4连续播放

各个频道都会严格要求每期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气象影视节目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天气状况,对不同季节及天气状况下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按时播出针对性较强的、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节目。另外,还要按照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原则对科学知识进行延伸。这就需要先对一些简单的气象专业名词进行阐释,在大众接收之后,再运用这些简单的专业名词对一些复杂的天气现象进行解释,从而使受众持续保持对该节目的关注,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2.5人才优势

气象预报的科学性及大众传播的双重特性对从业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气象科学知识以保证气象科普宣传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还要具备大众传播学的综合素养。在气象影视中心中,编导往往是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综合性人才,对气象学及影视方面的知识都比较熟悉,是有效沟通气象学与电视语言的桥梁,能够实现将专业性的复杂的气象信息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气象服务信息。

3气象影视节目与科普结合的实例

3.1高温天气

随着全球的气候变暖,高温天气成为各大城市必须关注的灾害性天气,高温对工农业生产、交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做好高温天气的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意义重大。第一依据当前的天气形势切入高温的话题,介绍其预警信号以提高更多人预防高温的意识。第二高温天气给工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包括用水、用电、农业和森林防火等方面。第三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高温问题,主要包括避免在高温下作业、中暑后如何处理等。第四要提醒相关单位注意农业和森林防火、维护电力及水利设施等

3.2雷暴天气

夏季是雷暴天气频发的季节,雷暴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直接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气象影视节目作为实现气象科普宣传的有效手段,首先要讲明雷暴形成的机理,其次要了解预警信号代表的各个级别,使观众能够明确雷暴的等级,从而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再次,要讲述雷暴过程所伴随的大风、雷电、暴雨等恶劣天气现象,在这一过程要重点提醒观众如何防雷避雨。最后,还可以简单介绍雷暴天气现象带来的各种危害,并提醒个人和相关单位该如何防范。

参考文献

[1]雷庆更.浅谈电视气象节目在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中的作用,2011.

[2]任福玲.气象影视节目——气象科普宣传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