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交通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交通技术

篇1

关键词:智慧城市;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交通系统;交通预测;交通控制

中图分类号:TP212;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2095-1302(2017)02-00-02

0 引 言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提高交通系统效率能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智能交通控制在解决交通拥堵方面非常重要。新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交通管理和控制方面有着极好的前景,这些具有集成计算和无线通信能力的,应用电池供电的低功耗交通传感器节点将极大地改变实时交通数据查询的前景。这些无线传感器价格低廉,容易部署,但设计基于传感器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依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本文主要讨论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智能交通系统所使用的一些关键技术。

1 智慧城市的提出

200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趋势,特别是物联网、云计算概念的相继提出,打破了传统城市发展思维,实现以知识、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为增长动力的“智慧”运行,即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1]。本文只从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这一领域来研究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2 城市交通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交通拥挤、事故频繁以及与之有关的能源和环境等问题严重困扰着世界各国城市,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智能交通系统(ITS)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包括我国交通学者在内的世界各国专家对城市交通问题进行了大量分析和研究,并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方案,认为综合交通监控系统(ISCS)是智能交通系统关键的一环。对交通信息的获取、信息共享网络通信、交通信息获取与融合以及交通信息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性很高的世界性难题,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解决,本文针对城市道路交通信息获取关键技术,多角度分析、研究如何增强信息沟通以缓解城市交通的问题。

3 智能交通系统(ITS)建设中所使用的WSNs的特点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ITS的成功或失败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由WSNs自身的特点决定,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具有如下特点[2]:

(1)费用低。为了让WSNs成为可替换其它技术的方法,一个基于WSN的系统必须费用低廉。这意味着通过使用尽可能少的节点来减少布置和维护的花费,保留更多有价值的功能到较少的节点组。

(2)生存时间。系统基础设施的部署会带来相关的投资,WSNs的好处在于依赖该系统所使用的时间,对于功率受限的WSNs而言,时间长度将由网络减少功率消耗的能力和使用额外电源供应能力决定。

(3)灵活性和扩展性。一个系统除了可以正常操作外,还必须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这包括不同的交通条件和智能车辆在系统中的渗透率。同时必须允许系统成长,成长包括用户数量增多或者是它所覆盖的范围增大,因此必须提供给WSN系统自组织的能力。

(4)鲁棒性和容错性。部署在道路上的传感器节点容易遭受不利的情况,如经过节点上方的车辆会将其碾压或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导致节点本身失效或功能失效。因此提出了物理保护的要求。此外,由于恶劣条件或电池耗尽,若单个节点失效,整个网络的操作不能受到影响,这意味着必须提供网络冗余或可代替机制以保证连接。

(5)合适的服务端质量保证。根据系统功能,必须满足不同服务端质量(QoS)参数,其中包括可靠性(可参考交付到目的地数据的正确接收率),延迟,以及某些情况下的带宽。车辆安全是ITS最大的要求,因为提前报告即将来临的危险十分关键。

4 一个基于WSNs的分布式智能交通系统(ITS)网络体系结构和拓扑

一个基于WSNs的分布式ITS可实现信息查询,数据等功能,为计划所需行程而进行的数据处理采取合适的行动。因为这些任务可以独立完成,所以将它们定义成四个不同的子系统,分别为传感子系统,分布子系统,决策子系统和执行子系统。

4.1 传感子系统

传感子系统是由负责查询相关信息的所有设备组成,主要包括相关交通和道路状态信息。传感子系统的放置由遍布在观察区域的一个或几个WSNs组成(道路或停车场),通过他们的传感器检测车辆并在传感器节点之间进行有选择的无线通信,这些节点根据几种不同的基本拓扑模式来布置,分别为网状拓扑、带状和聚簇带状拓扑、星型拓扑、栅栏型拓扑等。

4.2 分布式子系统

分布式子系统(DMS)负责在一个ITS应用的不同子系统间交换信息。该系统被放置在中心位置,接收来自所有子系统的通信请求,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负责传送传感数据到决策子系统。

4.3 决策子系统

决策子系统(DMS)负责计划必要的行动以达到系统目标。分配给该子系统的任务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组。包含的第一个任务组,目的在于数据存储和处理,它处理到达决策子系统的大量数据,过滤并存储相关信息,进行相应的评估;第二个任务组则根据应用目的处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交通信息;第三个任务组负责提出控制命令即管理网络。

4.4 执行子系统

执行子系统根据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目标采取所需的行动以促进运输流的改变,主要由向驾驶员提供图像和声音刺激的设备组成。

5 结 语

在本论文中,笔者探讨了目前最先进的ITSs中WSN的应用。在这些应用中,WSNs的使用减少了系统安装和维护的费用。而且传感器节点尺寸小、易携带,可以安装在有线传感器不能安装的基础设施上。虽然大部分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对于已经存在的交通系统显示出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侯远志,焦黎帆.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4):94-97.

[2] Chowdhury M, Wang K-C, Fries R. A distribut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ystem for transportation safety and security. In Sensors, and 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s, and Intelligence[Z].Technologies for Homeland Security and Homeland Defense VI,Carapezza EM (ed.).SPIE: Orlando,FL,USA,2007.

[3]席晓晶. “智慧城市”时代“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6,6(5):55-56.

[4]张晓东.无线网络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6,6(11):90-92.

[5]申来明,杨亚龙.智能交通GPS定位客车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4,4(5):42-44.

[6]岑鑫明,马润斌,刘海峰.智能交通助力智慧城市建设[J].中国公共安全,2012(11):94-97.

篇2

大会热忱欢迎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管理、科研、教学、生产、应用和服务的组织机构和个人踊跃投稿。所投稿件经过专家组评审后,录取论文将在《信息网络安全》(2015年第9期)杂志正刊上刊登,并收录中国知网论文库。《信息网络安全》将赠送国家图书馆等单位作为藏书收藏,并向录取论文作者发放稿费,专委会还将向优秀论文作者颁发奖金和获奖证书。

一、会议主题

2015年是网络强国战略的起步年。网络强国离不开自主可控的安全技术支持,只有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前沿技术和科技水平的赶超,才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真正自主可控,才能实现从战略层面、实施层面全局而振的长策。当前,信息网络应用飞速发展,技术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网络、物联网、智能化、三网融合等一系列信息化应用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给信息安全行业提出新的挑战。同时,国际上网络安全技术事件和政治博弈越来越激烈和复杂,“工业4.0”时代对网络安全的冲击来势汹涌。我们需要全民树立建设网络强国的新理念,并切实提升国家第五空间的战略地位和执行力。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科技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基础”。

二、征文内容

1. 关于提升国家第五空间的战略地位和执行力的研究

2. 云计算与云安全

3. 大数据及其应用中的安全

4. 移动网络及其信息安全

5. 物联网安全

6. 智能化应用安全

7. 网络监测与监管技术

8. 面对新形势的等级保护管理与技术研究

9. 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体系

10. 可信计算

11. 网络可信体系建设研究

12. 工业控制系统及基础设施的网络与信息安全

13. 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内容安全

14. 预防和打击计算机犯罪

15. 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制建设的研究

16. 重大安全事件的分析报告与对策建议

17. 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与诉求

18. 其他有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学术成果

凡属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各类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成果介绍均可投稿。

三、征文要求

1.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论据充分、联系实际、反映信息安全最新研究成果,未曾发表,篇幅控制在5000字左右。

2. 提倡学术民主。鼓励新观点、新概念、新成果、新发现的发表和争鸣。

3. 提倡端正学风、反对抄袭,将对投稿的文章进行相似性比对检查。

4. 文责自负。单位和人员投稿应先由所在单位进行保密审查,通过后方可投稿。

5. 作者须按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统一发出的论文模版格式排版并如实填写投稿表,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电子版的论文与投稿表。

6、论文模版和投稿表请到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网站下载,网址是:.cn。

联系人:田芳,郝文江

电话:010-88513291,88513292

征文上传Email 地址:

篇3

(唐山市曹妃甸区交通运输局 河北·唐山)

摘要:深圳市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新走在全国的前列。财政部2012年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而深圳市交通委(简称深交委)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就着手探索建立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排头兵,深交委成为指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风向标或者说是一座里程碑。

关键词 :交通运输;内部控制;探索

一、深交委内控制度出台的背景

2009年8月份深圳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交委承担起了交通经济建设的唯一建设主体。改革后,深交委管理道路建设、公共交通、飞机场、港口、地方铁路、汽车维修、收费站等等行政职能,年投资额达到近百亿元,每年的交通运输建设资金占去财政基础设施资金的40%。在大的改革背景下,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制度层面的角度来堵塞资金管理的漏洞、消除隐患,防范行政事业单位的重大经济活动风险。

二、内控制度建设经历的五个阶段

深交委内部控制建设历时两年五个阶段,主要包括:

(1)动员阶段(2010年7月)。2010年7月27日,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来深交委作《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的报告,激发了深交委党组建立内部控制的决定和决心。

(2)风险梳理及评估阶段(2010年8月)。深交委委托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基于财务资金发起,以财务账为基础,以资金使用为主线,对深交委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经费开支、固定资产等七个方面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地调查摸底,最终形成专项评估报告。

(3)制度制定阶段(2010年9月-12月)。依据评估结果形成了“三手册一系统”的内部控制框架。主要包括内部控制手册、预算管理手册、会计核算手册和信息化系统。每项手册都有详细地工作步骤分解、管控处理流程图、相关的费用细则,使每项经济业务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4)内控系统方案设计及开发阶段(2011-2012年)。深交委以资金管控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从法定工作要求和自身业务要求执行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流程一是事前规划,包括预算编制和预算审核;二是事中控制,包括预算批复、执行申请、借款报销和支付审核;三是事后监控,包括会计核算和管理报告。

(5)应用阶段(2012年试运行)。具体应用分为三个期间七个步骤。第一个期间为预算管理和支出管理。第一步2011年9月份在全委机关试运行;第二步2012年1月全委二级单位全面推广运行;第三步2012年3月进行制度培训及优化修订制度。第二个期间为执行采购管理和采购合同的内部控制。从2012年起对内部采购机制建立随机抽选库,研发采购平台。第三个期间为各类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和收入管理。从2013年起对合同、项目和收入管理的绩效评估等新功能进行整合调整,细化开发。以上期间及步骤均达到开发完成,并且成熟运用。

三、内控制度中的主要做法

(1)预算审批、下达——预算管理为主线。预算管理的作用是避免资金挪用和无预算现象,确保专款专用。通过梳理支出事项,进行风险分析,对支出事项进行管控。通过标准与单据管理设计、内部单据设计、重点管理环节设计,达到预算管理的效果。

(2)采购——独立的采购平台。采购办结合采购领导小组、采购监督小组、采购需求方三方沟通意见,达成采购事项说明。采购过程采用先定价再定人的原则。价格制定可以通过三个途径确定,一是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是单位常规性标准;二是归口单位进行专业核价;三是进行市场竞价。确定好采购价格后,在平时积累的预选供应商库中随机抽取供应商,由需求方、归口部门和轮值人员组成评标小组,采购监察员和特邀专家作为第三方监督机构,进行评标确定最终供应商。

(3)经费支出的申请、审批、核销——资金管控为主线。深交委内部控制体系中,按经费类型编制出到目前为止经济业务相关的62项支出指南,即“626管控模式”。“62”代表深交委在层级、职能和预算上的62种经济行为,“6”代表为用六大管控措施组合设计来管控这62种经济行为。每项支出细化到基本内容说明、报销注意事项和财务审核注意事项三个方面。看似繁琐的程序审批,通过信息系统固化审批程序,有条不紊地执行,并且为深交委节约经费支出起到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4)绩效评价。有了组织岗位职能、制度和信息系统三位一体的完善建设,分步推进,从预算编审与批复(P)到预算执行(A),再到绩效与考评(C),建立起了一套分类管控项目的绩效指标体系,出台了预算支出绩效评价“1+7”制度。完善项目会计核算,通过项目绩效评价反馈,完善项目管理体系。“1”指《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试行)》,‘7,’指道路养护大中修、道路日常养护、公交专用道、交通设施、交通枢纽(场站)、课题研究、出国考察等七大类项目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四、内控制度的运行效果

首先,健全控制标准和控制手段,降低各项风险。一是减少人为因素,权力制衡,预防腐败;二是控制手段标准化和程序化,防范业务信息失真,保证资金安全。

其次,转变传统思维与工作方式,管理关口前移。变“先支后审”为“先审后支”;不仅以发票作为报销依据,还要以预算审批程序作为审核付款依据。

第三,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内部控制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工作可分解;以“流程控制”代替“经验管理”。

第四,管理信息更加及时准确,起到了预警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及时准确;通过设计管理报告,辅助决策。

综上所述,深交委内部控制的整体成效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分的清——结合单位实际,对业务进行分类管理,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二是管的住——通过设计经费支出结构,建立经费支出管控规则,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三是职责明——通过设计审批权限及审批程序,实现财权与事权的有效匹配;四是效益高——通过完善预算控制程序,实现预算执行全过程管控;五是可拍性——通过会计核算规范结合管理报告体系,实现对领导、业务部门的决策支持。

五、内控制度实践过程中的体会

(1)领导层的认识是实施内控建设的前提。大部制之后,交委业务量、资金量剧增,客观上要求交委必须改变管理模式,深交委提出“可控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不可控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各项工作要做到“有序、可控、高效”,实现了从“要我内控”到“我要内控”的理念转变。

(2)科学的制度设计是实施内控建设的关键。制度设计必须系统化、合理化,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便捷性。为了便于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制度还要相对稳定。如果制度缺失或者设计不合理,内部控制也就无法实施。

(3)智能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实施内控建设的保障。信息化系统是减少人为干扰制度执行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智能信息系统才能保证制度真正执行,才能使事先确定的目标得到贯彻落实。智能信息系统具有强制性、可追溯性和一致性。

参考文献

1.肖祯,李一硕,“中国式”内控起航,中国会计报,2013-7-26.

2.冯正霖.认真落实《内控规范》,促进交通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在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动员视频会上的讲话.

3.李世卓,冯庆.市交通运输委主任黄敏:先行探索创新内控体系建设.深圳特区报.2011-7-14.

4.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试行).

篇4

(黑河学院数学系,黑龙江黑河164399)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幸福感研究的主要历史内容来讨论现阶段研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指出社会统计学在现阶段研究中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承担的主要任务,强调了幸福感指数研究对公共政策服务的重要意义,并对统计学对抽样方法的改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关键词 :幸福感指数;社会统计学;实证研究;公共政策服务

中图分类号:B8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9—0139—02

幸福是一个古老而又恒新的主题,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憧憬和追求。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幸福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但在思想者那里,它却经常地被形而上地加以审视。自20世纪中叶以来,学者们开始逐渐关注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特别是对其进行了有效测量的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在近半个世纪的探索过程中各学科相互交叉发展出大量相关理论。

一、幸福感研究的发展历史

自18世纪以来,西方伦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先后对人类幸福感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探索。18世纪后期,英国伦理学研究大师边沁以“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出发点来解释社会中每个人在行为选择上对社会利益协调的适应。边沁思考在个人与社会协调过程中,那些特定的行为与状态会带来幸福感,他试图通过计算人们从中体验到的快乐和痛苦情感来对这种感受加以量化,为此,他设计了七个维度来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步骤。他的研究虽然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但却引起了此后一个世纪期间更多研究者对幸福感问题的关注,激发了其他学科在之后进行研究的热情。19世纪后期,英国伦理学大师西季威克对一个世纪以来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他发现关于幸福的实证研究主要以自我的快乐主义感受为前提,它包括来源于主观经验的幸福感受和客观的幸福感受两种取向。主观经验的幸福感受受到个体情形与外在条件的严重影响,表现得模糊不定,难以准确度量;客观幸福感受的度量依据某些“常识的”客观条件,而这些条件被选择的标准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所以,西季威克认为对幸福感受的早期研究是极其不可靠的。

从20世纪中期开始,生活质量的研究开始同社会指标运动结合在一起,一些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者在尝试建构生活质量的主观指标体系过程中发展了生活质量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新时期的这种主观幸福感研究,一般将主观幸福感理解为积极情感体验和消极情感体验的权衡,即在特定的条件下,当一个人所体验的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时便会感到幸福,否则,不会有幸福的感受,而且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陆续将幸福感指数纳入主观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例如,英国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荷兰的生活境况指数,德国的生活质量评价综合指标以及加拿大生活质量多指标体系等。

二、现阶段幸福感的主要研究方向

(一)心理健康意义下的幸福感研究

该类研究主要在积极心理学理论背景下进行,倾向于对个体的分析,甚至是个体心理问题的治疗。在该研究范畴内的学者致力于量表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受的有效测量和准确表达。

(二)公共政策辅助意义下幸福感指数研究

该类研究主要从社会学背景出发,力图反映出被研究总体对社会各种环境状况变化的阶段性群体感受。该类研究已经由个体的幸福感心理测量发展成为社会群体幸福感的统计测量。目前,许多研究者对一些影响较大的幸福感测量量表工具在局部人群进行试用,相继有许多研究报告见诸文献。但同时此类研究现阶段仍面临一些问题:

1.量表的维度设计和指标体系仍有较多分歧。目前,国内外均有较多流行量表在被不断试用,研究者对不同量表的使用倾向各不相同,出现了大量的修正量表。现阶段需要进行量表和方法的有效整合,在大量局部研究的基础上整合指标体系,逐渐形成若干权威的量表工具。

2.许多实证研究达不到统计要求,研究的群体评价效果十分有限。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无法有效控制样本抽取过程导致样本质量较差,或者抽样设计不科学导致抽样误差较大。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很多学者只能借鉴统计学的一些完善的分析方法,当遇到复杂问题时不能够自发地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创新,而统计学者对此类问题又不能够及时关注。另一方面原因是商用或民用抽样成本过大,此类研究的项目组只能在比较有限的资金支持下完成项目研究,不易得到商用调查机构的支持。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方面是应该鼓励统计学研究者进入到此类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是应该进行低成本抽样设计的创新,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易核算的低成本抽样程序,使得抽样误差能够容易控制,调查实施又相对简便易行,要充分利用新兴科技来辅助抽样,节省人力物力投入。

三、社会统计学在未来研究中的作用

在现代公共政策辅助的背景意义下,对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纳入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体系的应用。我国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指标体系仍在初步探索阶段,现有的一些评价标准仍以客观指标综合为主。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这种指标编制方式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动态的监测效果不甚理想。对于现阶段我国主观幸福感指数的研究,应该在已经充分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进入适合我国国情的量表方法整合研究层次,利用科学严格的统计方法加强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效果,充分发挥社会统计学在此类研究中的作用,加强群体测量的方法创新,将此类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快速地推向社会服务的应用阶段。

统计学在抽样方法改善上可以起到关键作用。现阶段研究在抽样方法上面临如下两个主要困难:

(一)抽样框制作难度太大

一套比较优良的抽样框制作需要系统性设计和大量相关辅助资料,非专业人员很难操作。如果能够给出一套可用于社会群体研究的简易可行的抽样框制作方法,对社会学的很多实证研究将起到巨大作用。这种简易抽样框需要具备设计所需外部资料少、制作工具易得以及人工成本可控的特性。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手段进行方法上的本质革新。

(二)抽样设计不完善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抽样方法的选择不能够很好地对应实际情况和有效利用可支配的研究资源,另一方面,终极样本单元的选取不能严格执行随机原则。

在实际研究中,很多学者将以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研究资金的限制,可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认为对抽样工作的缺乏认识和创新精神可能是更加重要的原因。统计学对社会学科实证研究的支持应该被社会学者更加重视,让更多的统计学研究者加入到社会应用问题研究中来将对彼此形成更加良好的促进,对目前幸福感指数群体测量的研究工作尤其如此。

参考文献]

[1]JK.Galbrait.The Affluent Society[M].Boston:Houghton Mifflin,1958.

[2]G.Gringhuis,A.Israels,Analyzing Well-bing in Relation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pulation[J].Netherlands Official Statistics,1999(14).

[3]林南,卢汉龙.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J].社会学研究,1987(4).

[4]邢占军.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生活城市的幸福指数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邢占军.公共政策导向的生活质量评价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7]袁浩等.城市社会转型与幸福感变迁(1978—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篇5

对于课后纸质的作业本、练习,我们也将建立一套实现数字化的平台,通过图像扫描、文本识别等方式,实现对课后纸质的作业本、练习的数字化,并和课堂学能监测的内容一起,形成学生学习过程中完整的错题集。通过信息存储智能处理中心的处理,教师通过教师应用平台,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及个体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学生应用平台,学生便于及时查阅,进行多次学习。

(六)家长应用平台

充分利用互联网,我们构建了一个高效、通畅的家长应用平台。相比传统短信方式,它不仅让教师能便捷地将学生在校情况、考试成绩及分析、课程作业、学校通知、班级活动等信息以短信、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发送给家长,而且让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智能终端、计算机等工具,调用查阅信息存储智能处理中心中自己权限允许的相关信息,及时获取孩子每节课学习的全面信息,并可与各学科教师共同记录孩子的发展历程,进而形成每一个孩子成长的电子档案袋,见证孩子的成长足迹。这拉近了学校、教师与家长的距离,让家长有便捷的渠道充分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初步成效与反思

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实践研究,让教与学变得更有意义,课堂教学效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广大教师能高效便捷地共享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中相关数据的数字化及存储积累,经过大数据背景下的后台智能分析处理,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教学建议,这反过来又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资源的丰富、优化中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生可以实时得到来自教师的教学反馈,具体直观地了解自身的课堂学习情况,准确查漏,并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在课后有针对性地利用微课视频或者随时随地进行多次在线学习,及时补缺。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真正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对家长而言,家校沟通更加顺畅翔实。家长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学业情况,更有利于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实践证明,它有利于克服幕课中存在的过度地低头在电脑前学习的弊端。网络课程的高互动与实际课堂面对面的互动是不一样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是未成年人,学习能力与自控能力没有大学生强,更需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中长时间的网络课程或者视频也会让孩子们感到索然无味,幕课本身的结构性与系统性不是特别强,所以幕课更适合大学生或者课前课后的学习。基础教育不能照搬高等教育的幕课平台。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研究也不可避免会逐渐暴露出一些困惑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教学素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比如教师尤其是已经形成自己教学风格和习惯的老教师,如何接受、学习新的教学技术,转变教学方式。其次,相关的平台建设与技术支持水平有待于提高:课堂教学平台如何针对不同学科的自身特点,实现模式的智能适应;如何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大数据背景下的后台智能分析处理,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教学建议;如何让教师、学生更有效地使用不断积累形成的“错题云”;如何对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如何确定学生在课堂内外科学合理地使用智能终端的“度”;如何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不同身心特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如何根据不同学科或者“一科多模”建立相应的教学系统;等等。我们想通过不同学科教师的集体智慧与尽量多中小学校的加盟,建立“大数据”,通过加强与IT界的合作,建立名师智慧空间站加强研究与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数字校园建设与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用研究的、科学的态度作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有人认为,抱怨就是不懂得珍惜,抱怨是很消极的行为,抱怨甚至会让一段关系走向分裂。

人们对“抱怨”的评价不完全是错的。如果没有学会有效的抱怨方式,没有从抱怨声中听到爱的语言,也没有正确地处理抱怨,那么抱怨就真的会变成横隔在亲密关系里的屏障,把两颗心隔开。

但我们也要看到抱怨积极的一面,既然它那么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就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

原生家庭,生活经历,生物性别,气质性格……人和人之间的诸多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这使得即便是非常相爱的两个人,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相处中,也会遇到种种的矛盾和冲突。所以每一对伴侣都要经历艰难的感情磨合期,最后才能找到适合两个人的相处模式。

在寻找矛盾的解决之道时,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此时问题就来了,如果没有体验到情感上的不满足,没有感觉到外在现实和内心期望的冲突,也就不存在矛盾一说了。可一旦有了矛盾,抱怨自然就会随之而来。

假设人们在体验到不满足时,选择忽略、转移、替代、隐忍等对关系有害的方式去处理,而不是去和伴侣沟通,那么这段关系就很难达到亲密,难以深入和稳固。

所以,人们应该欢迎伴侣的抱怨,因为那意味着他在努力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感觉和期待。如果这些抱怨能够被认真对待,同时被有效地处理,那么抱怨就会变成伴侣关系的加油站,而非绊脚石。

伴侣之间为什么会有抱怨?简单来说,是因为期待没有被满足。

比如我期待丈夫可以多陪伴我,可他总是忙于工作。当我的期待总是落空时,抱怨自然就会随之而来。

那么,期待又是来自哪里呢?显然,期待来自于爱。

相信那些正在抱怨的人,也是因为爱自己的伴侣,才会愿意花费气力去抱怨。有句话这么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没有感觉。”人们不会去抱怨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人只有对亲密的人才会有期待。

生活是琐碎而冗长的,两个不同的人共同生活,有太多东西需要调和。所以“抱怨”这个东西可能不会短时间内彻底消失,但期待与爱却会永存。

责编/刘维笑

E-mail:

MOOC(幕课)的兴起,被认为是横跨IT行业和教育界的革命性事件。目前幕课浪潮正冲击部分大学课堂。然而,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在我国中小学建立本土化的类“幕课平台”?我们通过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实践研究,建立“一中心五平台”,突破传统教学时空,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概念的诠释与价值分析

(一)教学案

教学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案。教学案关注学生学习前概念,根据教学目标与自己所教学生的学情,把“教”案融入“学”案之中,是体现“学为中心” 的方案。教学案的核心要素主要有:学情调查―目标问题―合作交流―学能监测―反思评价―拓展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一个整体。教学案与通常所说的“学案”“教案”有所不同,它体现的是教与学有机整合、和谐发展,本质是追求“动态平衡、轻负高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既能让学生爱学、善学、会学,又有利于真正提高课堂效能,是实现“以学定教”课堂转型的有效手段。

(二)数字化教学案

数字化教学案是将原有纸质教学案数字化、网络化。利用网络,借助云计算,教师、学生、家长通过使用计算机或智能终端运行、使用相关的应用平台软件,让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充分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传输、运算速度的优势,实时实现教学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进而实现实时互动的教学评价反馈,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三)智慧课堂互动教学

智慧课堂是集物联网和教育云端等新技术于一体的智能课堂。智慧课堂互动教学是一种由“互动教学系统”整合了电脑终端、互动电子白板、实物展台、即时反馈系统、智能终端等软、硬件的智能化教学方式。互动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教学参与者之间通过教学信息的交互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一种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创造全体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全体师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相互交融中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由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运用,互动教学具有“交互对象的主体性、教学对象的交互性、交互反馈的及时性、交互影响的持续性”的特点。

(四)幕课

微课程、小测验、实时解答是幕课的核心概念,微视频、人性化、翻转课堂是幕课的核心特点。

目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基本上只是在使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用FTP文件服务器进行教学资源的传送;通过PPT或电子白板软件,利用投影、实物展示台进行课堂教学;等等。课堂教学缺乏与信息技术的更深度融合,逐渐表现出一些不足:对几何级数增长的教学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教师的工作负担重、效率低。一些年轻教师因为从教经验及自身教学资源积累的不足,无法准确有效地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及时获得足够丰富的、具有指向性的教学建议。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纸质文本所呈现给学生并反馈给教师的相关学习信息存在如下不足:一是要浪费大量的纸张,同时不利于对相关内容的高效存储、整理和再利用;二是很难做到及时实时的统计分析、挖掘、加工和整理,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反馈一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的评价虽然有,但很难形成完整的过程记录,没能有效形成每个学生完整的成长档案袋,不利于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跟踪评价。对于家长而言,以往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方式,基本上是使用类似校讯通的平台,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来单向地向家长发“通知”。 家长无法更详细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学业情况,不利于形成家校合力,难以共同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尝试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借助云计算,使教师、学生、家长通过使用计算机或智能终端运行、使用相关的应用平台软件,充分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传输、运算速度、后台分析处理能力的优势,实时实现教学信息的采集、系统分析、处理,进而实现实时的互动教学评价反馈。运用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与精心设计的教学案的有机整合,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教育梦想。

二、实践研究

我们以建设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为切入口,通过建立一个信息存储智能处理中心和五个应用平台,加强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高效共享,逐步实现学校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学生学习及各方面素质综合评价的数字化,搭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五者之间高效通畅便捷的沟通平台。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主干结构、各平台基本功能及简单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一)信息存储智能处理中心

基于云技术建立信息存储智能处理中心,是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的核心所在,它主要实现三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它是一个不断充实丰富的教学资源存储中心,不仅用于存放现有的课件、题库、微课等资源,教师、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按多种方式检索到自己需要的各类资源。题库可以按试题、公式、知识点等方式检索,能根据教师需求按知识点进行高效快速的自动或手动组卷。课件和微课视频可以按年级学科章节检索。同时随着各个应用平台的不断推广和持续使用,更能实现各种数据、资源的逐步积累、丰富和优化,从而为后来的教师提供越来越丰富充足的教学资源,减轻相关教师的负担。

篇6

关键词:公交指挥、信息化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2-0000-02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概况

城市公共客运系统尚未(或正在)引入先进的高新技术,基本上还是采用"定点发车、分散调度"的手工作业的调度方式,导致公交车辆的行车速度下降、行车间隔不均衡,时常出现“串车”、“大间隔”现象,严重影响了公交客运的服务质量。尤其是缺乏现代化通信手段,调度人员无法实时了解运营车辆情况,难以及时有效地采取调度措施。公交车辆调度处于"看不见、听不着"落后现状,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公交公司均采用传统的手工调度的方式,计划式的调度,而且这种方式较为分散,各个分公司负责本所属线路的调度,需要较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智能公交,是一种系统概念。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地图技术等,运用系统工程方法,遵循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实现公交生产、经营、管理的自动化、科学化、智能化。智能公交系统在管理软件方面充分利用了无线通讯系统和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实时采集到的各种车辆运营信息,利用软件工程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技术、电子地图技术对传统公交企业的管理进行分析,将公交企业几十年来积累、沉淀的管理经验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优化,从而建立起一套现代公交企业管理模型,通过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讯系统对车辆运营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共享公交企业各种信息。智能公交系统包括:智能化调度、智能化信息查询、智能化收费、智能化安全管理、智能化车辆管理、智能化统计分析、智能化信息等。

二、项目建设目标

智能公交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运用车载GPS定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技术,对公交车辆进行全程定位监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集行业监督管理、企业营运调度为一体的综合智能公交管理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坚持适当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则,建成行业管理中心平台、公交企业管理分平台和场站企业管理分平台,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车辆排班自动化——建成科学的公交营运管理系统,即时掌握公交线路运行情况,实现科学智能化调度。

运营全程可视化——建成技术全面的公交车载系统,通过公交车辆安装GPS和车内监控设备,对公交车的运行和车内实施全程监控,实现调度中心与公交车辆的及时沟通和有效调度。

报表统计智能化——完善信息分析系统,实现上下客自动识别,即时进行客流统计,对公交客流进行科学分析,为新开和调整线路提供依据,提高公交车辆使用效率和企业内部管理效率。

出行信息实时化——建成智能公交场站系统,通过建立电子站牌实现车辆到达站台的提前预报,主要换乘枢纽通过设置出行信息查询系统方便市民选择公交线路,开通市民手机公交查询业务,多渠道服务于市民出行。

行业管理科学化——建成有效的行业管理系统,掌握公交营运数据和服务质量的第一手资料,提高行业管理部门的服务能力,为开展公交规划、线网优化、日常考核以及政策研究等提供决策依据。

三、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智能公交将采用了以下应用技术做为技术支撑点: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SM/GPRS(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网)、GIS(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光电显示、以太网技术等,下面分别对上述应用技术做简要说明:

(一)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是真正实现了全球、全天候、连续、实时、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系统。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能够给出准确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的时间信息;GPS由地面控制站、空间设备(SV)、GPS用户接收机和地面通信网部分组成。随着GPS模块的成本不断下降和地面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应用于车辆监控调度管理的GPS系统正如火如荼的向前发展。

(二)GPRS

GPRS的英文全称为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中文含义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它是利用“包交换”(Packet-Switched)的概念所发展出的一套无线传输方式。所谓的包交换就是将数据封装成许多独立的封包,再将这些封包一个一个传送出去,形式上有点类似寄裹。GPRS网络是基于现有的GSM网络来实现的。

GPRS技术优势

GPRS是一种新的GSM数据业务,它是通往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必经之路,称之为2.5G技术。GPRS打破过去电路交换的形式,以分组形式交换信息,这样用户在传输信息时可不用占用固定的线路,分组交换是支持数据业务的必要条件,它使得相同的网络容量条件下可以容纳比电路交换多出数十倍的用户。与短消息(SMS)相比它有如下三大优点:

1.GPRS用户永远在线、接入时间短

GPRS是一个支持无线互联网应用的理想基础,分组交换接入时间缩短为少于1秒,能提供快速即时的连接如互联网接入,可大幅度提高一些事务的效率,并可使已有的Internet应用(如E-mail、网页浏览等)操作更加便捷、流畅。通过GPRS网络与移动服务,便能建立快速连接。而无须使用拨号方式进行连接。

2.高传输速度、大传输量

GPRS可将数据分组传送,最高传输率可达171.2K,是现有GSM的10倍以上,其巨大的数据吞吐量使图片、视频的高速传送得以实现。

3.突破现有手机上网收费模式

篇7

一、 参赛人员范围

面向社会各有关组织、单位及人士,特别面向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学校、中小学校和有关部委、行业所属教育培训机构及人员。欢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相关机构及人士参赛。

二、 奖项设置及说明

参赛作品应为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电视作品,评选奖项设为三大类:电视科普片,电视教材,电视专题片。其内容包括:科普教育、医学教育、军事教育、文化社科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等。

通过业内专家评审选出三个类别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特别奖。总的获奖比例将占报送作品的70%以上。

经评委会专家两轮评选后,6月底在协会官网公布成绩。获奖单位及个人将应邀参加2010年10月举行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颁奖仪式。获奖作品将由协会推荐使用,并在协会官网省略公示交流。协会还设立特别组织奖,表彰积极参加本次活动的各级组织和单位。

如有同时符合中国科教影视协会举办的国际科教影视“中国龙”奖和全国科教影视“科蕾奖”评选活动条件的作品,评委会还将推荐其参加该评选活动。相关费用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负担。

三、参评要求

1.作品要求:2006年1月1日以后制作的,在公众媒体上展映或出版的教育影视类作品(军事教育类作品不受播出、展映和出版限制)均可报名参评。

2.参评作品技术指标:

(1)参评作品制成DVD光碟,光盘上注明作品名称和制作单位;(2)每碟一个作品,每个作品制作两张DVD;(3)作品前应有一分钟彩条和三十秒黑底。

3.省略。(2)填写内容要求真实,不得虚报播出时间、制作单位、主创人员等。(3)参评表需由单位盖章。(4)参评表附后,也可从协会网站省略下载。

四、参评费及参评办法

参评单位将参评作品DVD、文字材料及参评表于2010年5月30日前邮寄到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每部作品收取200元人民币参评费,汇款方式为邮政汇款,并在附言中注明“参加教育影视大赛”。参评费应与参评作品同时寄出。

篇8

    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病历档案的门诊、急诊患者的病历资料由患者提供,患者死亡的,由法定人提供,但急危患者的抢救病历资料除外。

    关于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书面陈述及答辩,是指医疗事故争议技术鉴定的被申请人收到医学会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通知及申请人的申请书副本的,在法定期限内,就申请书中提出的事实、理由及鉴定请求,进行陈述和辩驳的书状。

    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书面陈述及答辩,分为首次鉴定的书面陈述及答辩、再次鉴定的书面陈述及答辩和应中华医学会组织的鉴定的书面陈述及答辩。

    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答辩书的要求是:第一,必须是被申请人提交的;第二,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第三,必须就鉴定申请书的内容进行答辩。

篇9

关键词:智慧交通系统;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T311.52

智慧交通系统是在综合分析机动车交通诱导水平不高、城市交通拥堵、交通设施管理水平较低、停车设施供需不平衡、路面及桥梁检测力度不足等问题基础上,通过安置路面固定传感网节点及车载移动传感网节点,利用智能交通业务应用系统对智能交通运输物联网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以形成全面互联的交通要素感知网络,提供更优化、更准确、更人性的公众信息服务模式,从而构建和谐智慧的交通出行环境。

1 中国城市智慧交通现状分析

自90年代国内首次提出构建智能交通系统,我国各城市相继建设了公交调度系统、交通流采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信号控制系统、接处警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等智能交通系统。此类系统均能单独开展工作,较大程度的改善了我国城市状况。然而因顶层设计及整体性规划缺陷,不同交通部门分管的多个交通系统间常常存在着自成体系、业务协调性差,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所以如何构架更加完善、信息化及智能化程度高的智能交通系统成为各大城市交通部门日益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及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化空间数据库系统上,构件城市智慧交通系统以快捷服务于居民出行,控制突发事件发展,已逐渐纳入到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1]

2 智慧交通系统框架及设计流程

2.1 智慧交通系统框架

从技术角度来说,智慧交通系统主要包括通讯系统、信息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三部分;从物理层面上分析,智慧交通系统是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相互配合的信息系统。(1)通讯基础设施,其主要包括云计算服务器及网络基础设施两部分。云计算服务器是系统进行信息计算与处理的设备,其利用在交通设施上安置的传感器实时获取交通信息,并对数据信息整合处理以更新基础信息数据库;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用户指令,对知识库与人工智能数学模型、专家系统及交通模型库进行调用及开展数据挖掘,然后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将运算结果嵌入到交通设施控制器上;网络基础设施是智慧交通系统工作的网络基础及安全物理通道,其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及有线通信网络完成信息共享及交流过程。(2)信息基础设施是专家系统、基础信息数据库、人工智能和知识库、交通模型库的总称,其是一个多时态、多数据源、多尺度的数据集合,能完整描述城市自然社会形态地物地貌信息。(3)应用系统是智慧交通系统运行的关键所在,其利用人与城市交通设施的信息交流,以改善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与运行质量,充分满足居民的出行需要,主要包括交通设施控制与交通现状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停车管理系统、行车管理系统四个部分。

2.2 智慧交通系统设计流程

(1)需求分析:根据智慧交通系统设计目标,结合当前交通设施,按需设定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并同数字空间数据库相结合,按照系统所需数据结构及数据类型制定城市智慧交通系统数据库;(2)采用智能化技术开展城市区域分时段交通现状分析,形成城市交通现状流量分时数据库,并实施停车场数据库调查,形成城市停车场数据库;(3)综合选用系统最优计算手段进行系统开发、运行测试及投入运行;(4)做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交通现状流量数据库的实时更新、传感器信息采集的实时传输、交通设施的有效控制;加强网络平台构建,以实现第三方应用软件访问共享及系统数据信息实时。[2]

3 智慧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应用

3.1 最短路径计算法

最短路径算法是智能交通系统进行网络分析及路径规划的关键,其有效算法的应用可改善系统分析效率。当前因待处理道路网络数据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大量加速技术应用到大规模道路网络数据的最短路径查询中,如由谷歌基金支持的KIT大学研究出的压缩分层算法,其依据道网路的拓扑性质在道路网络基础上压缩形成多层网络拓扑,由此改善查询效率。

3.2 交通网络决策

交通网络智慧决策过程分析是智慧交通系统智慧化的重要体现,其能依据动态交通状况数据为出行信息提供指导。利用交通流量分布优化、监测及监控技术对交通监控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及公安系统进一步完善,以完成交通信号灯的智慧控制过程。在动态监控交通拥堵并提供疏堵方案时,交通网络决策分析需综合历史道路数据、道路数据库及社会数据等以提升系统决策水平;在信号灯控制时,通过设置智能信号灯,在相应路面位置安置感应线圈,其会依据车道上车辆多少状况将信息反馈到信号灯中,由此信号灯会自行选择红绿灯状态。

3.3 大数据分析

随着城市进程加剧、交通设施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动车数量与日俱增的同时交通污染、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矛盾问题越来越多。智慧交通系统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便是能准确、及时获取交通数据,而数据信息的获取则必须依靠大数据技术作为支撑。

因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感应线圈、摄像头、传感器、等在交通行业的大范围应用,使得大量数据信息需要进行处理。智慧交通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可对天气数据、道路传感器数据、拥堵数据、GPS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点到点的耗时、对交通条件智慧识别、提供替代路径方案等,从而大幅度改善交通拥堵与交通流状况,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新型数据库系统不断发展,当前采用的NoSQL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文档存储型数据库、键-值存储、图形数据库、BigTable等部分。

3.4 二三维一体化

采用二三维一体化技术体系,可有效保护用户正在使用的信息资源,二维数据能够在三维场景中显示,三维数据同时也可以在二维地图中进行加载。采用二三维一体化快速建模技术,可迅速提高二维数据向二维模型转化的效率。随着导航技术与对地观测技术的应用,室外平面导航逐渐向室内立体导航转化,利用二三维一体化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导航定位及位置服务的水平。[3]

4 智慧交通系统未来展望

在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及现代通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成熟的发展状态下,智慧交通的未来发展重点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云计算与信息存储及处理平台不断融合,利用云计算技术处理优势,使数据分析更加“智慧化”;(2)车辆身份识别系统的应用及研究,主要表现在给现有车辆设置“身份证”,通过身份证将车辆位置信息及车况条件等实时传输到智慧交通系统中;(3)交通信息与服务平台分析及应用,以增强交通服务的时效性和服务领域的开拓性;(4)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分析及应用,主要表现在将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到信息采集设备中。

5 结束语

智慧交通系统的应用水平将直接关系着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质量及居民出行安全性,因此,相关技术与设计人员应加强有关智慧交通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总结智慧交通系统顶层与整体设计方式及关键技术措施应用,以逐步改善智慧交通系统的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开广,孟红玲,巴明廷.洛阳智慧交通系统的数据库应用研究[J].河南科学,2012(14):74-75.

[2]孙怀义,王东强,刘斌.智慧交通的体系架构与发展思考[J].自动化博览,2011(10):61-62.

篇10

关键词:大数据 智慧交通 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158-02

人类活动日益频繁,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交通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城市中,早晚交通高峰带来的交通拥堵每日可见。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交通状况,为了有效地改善交通拥堵的状况,满足人们工作生活中的交通需求,依托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智慧交通系统应运而生。自智慧交通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受到交通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交通部门开始致力于城市智慧交通服务系统的研究和建立,在实践中不断探讨、不断完善,以期能够跟随现代城市发展的脚步,有效改善交通拥堵的现状。

1 智慧交通与数据挖掘

智慧交通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产物,是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和土地资源短缺状况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城市人口数量猛增,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不断增长的交通流与有限的交通用地之间的矛盾突显出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交通流增长的步伐,更无法满足人们顺畅出行的需要,交通拥堵的情况在城市中普遍存在。智能交通服务系统建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充分利用已有的交通资源,满足人们便捷顺畅出的需要。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智能交通服务系统的应用使城市的交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是海量的交通数据为系统的信息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使其更好地为智慧交通系统服务,促进智慧交通服务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是现代智慧交通服务系统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重点问题。

数据挖掘是利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从海量的模糊的数据信息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信息化时代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海量的数据带来的是数据处理的巨大压力,数据挖掘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数据挖掘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即分类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通过4种分析方法的应用,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为智慧交通服务系统所利用,系统根据信息分析的结果得出交通建议,为交通调流和人们出行提供建议和指导。

2 智慧交通的体系架构

智慧交通服务系统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对城市道路路况信息和车辆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满足人民便捷顺畅出行的需要。智慧交通的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主要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信息层。信息层的主要功能在于信息采集,通过卫星定位终端对车辆的位置信息和路况信息进行实时采集,通过2G网络传送到智慧交通云服务器。移动终端网络将居民的个人移动终端相关信息传送到智慧交通云服务器。云平台运行通过多基站定位算法对车辆或者个人当前所处的具置、出现的路线等数据进行模拟和计算。城市交通干线上设置的摄像头可以对区域内的路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拍下的视频流经过编码处理后利用有线或无线网络向云服务平台传输,由云服务平台对数据进行存储、分发和管理。居民可通过手机等个人移动终端安全智慧交通客户端产品,通过GPS信息的上传交互,实时享用智慧交通服务系带来的便利。

第二层为网络通信层。其主要功能在于数据传统送通过有线、WLAN、2G/4G网络将前端采集的数据信息高速、可靠地向云服务平台传送。

第三层为云服务层。负责数据编码的转换、挖掘分析和存储,对交通拥堵的时间、拥堵程度进行分析和预测。特别是对市中心、商业区等人流密集的路段,为用户提供路况预测、路径优化、公交信息实时查询等交通服务。

3 大数据挖掘分析方案

智慧交通服务系统是建立在城市交通道路大数据分析模型的基础之上的,在城市的每一天交通路段每个一定的距离分配一个ID标签作榉侄巫杂傻谋晔叮以此累计建立起关于整个城市道路的标签库。在路上行驶的机动车位置及其运行路径都会被实时采集,同时会在其所对应的路段上映射出该机动车的地理坐标位置。通过MapReduce框架对每一个路段上的车流量进行快速计算,以此为依据来对该路段的是否畅通、是否存在交通拥堵情况进行判断和记录,为交通调流和用户推荐最优路径提供有力的参考。智慧交通平台可以对每一辆车在任意一个时间段的行驶路线进行记录,将总路线分多个路段,从起点到终点会有多条通达的路线可选,利用大数据的FP-Growth关联算法,通过FP树的建立,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再根据系统记录的每个路段的拥堵系数,为用户推荐最顺畅、最优化的路线,最大程度地节省用户的出行时间。

4 智慧交通的典型应用

4.1 公交信息实时查询

通过智慧交通的手机客户端对公交线路及公交运行情况进行获取,个人可通过手机APP对公交线路和经停站点进行查询,手机终端从智慧交通的云服务器来获取公交信息数据,云端服务器对客户输入的公交查询请求进行一系列相关的运算,并将查询结果反馈给手机用户。公交信息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公交路线、公交车实时所处的位置、到站时长等等,为用户乘坐城市公交出行提供服务。

4.2 交通状况实时浏览

城市道路上分段设置有监控摄像机,对路况现场进行实时拍摄,并将拍摄的视频向智慧交通平台传送。云端服务器对视频进行接收、编码转换、管理用户端等处理,个人用户通过手机安装的APP基于网络登录上智慧交通的云端服务器,根据出行需要选择道路交通的实时道路视频,让用户更直观地了解路段现场情况,选择更加适宜的出行路线。

4.3 人流密集情况分析

智慧交通服务系统的云服务器通过基站定位技术,加上移动基站数据库的支撑,可以对某个区域范围内的人流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从而对人流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判断,以便于及时有效地做出管理措施。这可在多种场景中应用,如旅游景区、公共安全监控区,便于提前做出人流量预警,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5 结语

通过智慧交通服务系统,利用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可以对城市交通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快速、有效的提取、分析和处理。这不仅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更对城市交通管理决策的制定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加快城市信息化系统的升级和完善都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