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营养与健康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物营养与健康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物营养与健康的认识

篇1

关键词: 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策略教育途径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可见,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

幼儿的身体要健康,膳食营养少不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膳食业发展迅速,各类膳食五花八门,我们的孩子膳食营养健康能否得到保证呢?

一、家庭与幼儿园的膳食营养状况及分析

经调查发现,在家庭中,首先,每一种膳食行为儿童与家长都有相关性。例如在食物的选择上,家长认为哪些食物营养价值高,哪些食物的营养价值低,他们会将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灌输给孩子,从而使孩子在食物选择上的差异。

其次是口味问题,每个家庭的口味偏好都不一样。家长往往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物,不大会单独为孩子准备食物。所以在膳食习惯上子女和家长的相似性较高。

最后,人们的膳食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文化、传统、民族、教育等,改变一个人的膳食行为是不容易的,它基本上是一个家庭膳食习惯的改变。经过科学调查,在中国25%—35%的儿童有进食问题。[1]

在我园,我经常看到孩子带着购买的早餐在活动室内吃。经过调查,这样的孩子占20%左右。由此我想到,现在父母由于忙碌,在家中与孩子共进早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在幼儿园的午餐桌上,我经常发现,蔬菜(青菜、菠菜等)、胡萝卜、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带等多被扔在餐盘里,年龄越小这种情况越为严重。问问孩子们为什么不吃,他们回答不喜欢吃。调查发现,现在孩子的偏食率在70%以上,这些偏食孩子喜欢甜食、油炸食品、膨化食品、饮料、肉类加工制品等,不喜欢食用绿叶蔬菜(青菜、菠菜等)、胡萝卜、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带等,坚持喝纯鲜牛奶制品的孩子不多,吃水果和每餐吃蔬菜的幼儿也相对较少。[2]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1.家长的膳食营养健康观念存在问题

一些家庭的营养健康观念不够,在家怎么方便怎么弄,一日三餐普遍存在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的现象;由于营养知识缺乏,一味给孩子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不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孩子们偏食症、嗜食症、肥胖症、性早熟等现象越来越普遍。

2.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膳食营养观念存在一定问题

据调查,幼儿园虽配备了保健老师,但只是简单编制食谱。即使有食谱,厨师在思想上也不够重视,不能共同了解科学膳食的重要性,不能让膳食营养食谱广泛使用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从幼儿园到家庭对膳食营养健康的认识是非常不够的。身体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为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不仅要让孩子积极锻炼身体,而且要普及儿童营养健康知识。因此我认为在幼儿园开设营养健康课程,对幼儿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策略

1.合理的膳食计划

无论是幼儿园保健老师还是家长,都有必要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制订好合理的膳食计划。

祖国医学典籍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精辟阐述了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等在人体中的功效。从营养成分吸收的角度来看,营养成分的吸收与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比例有关。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宝塔[3]提出了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参考此模式,我们根据幼儿的身体消化吸收特点,就可以为幼儿制订丰富、合理的膳食计划。此外,膳食应随季节有所变化,冬季适当增加脂肪的量,提供较多的热能;夏季多选用清淡的食物。在烹调方法上注意幼儿消化能力和进食心理,在色、形、味诸方面下工夫,以激发孩子的食欲,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幼儿食欲、使营养成分相互影响,提高营养价值,而且能保证营养平衡。[3]

2.科学的膳食制度

为了使幼儿每天摄取足够的营养素,我们还要根据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包括进餐时间、次数,以及各餐热量分配,等等。每日为幼儿安排三餐及上午、下午各一次点心,每餐间隔约4小时,各餐热量分配为早餐25%—30%,上午点心10%、午餐:35%—40%,下午点心:10%,晚餐:25%—30%。[4]日托制的幼儿园无法分配早餐和晚餐,但一定要做好家长宣传工作。

早餐与上午点心:供应丰盛,包括粗粮、牛奶、豆浆或鸡蛋、胡萝卜等,可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已经关注到了幼儿的早餐营养健康。

上午水果:经过多方考证,我们建议把水果安排在上午两个活动之间。因为我国传统膳食习惯上一般不在早晨吃水果,整个早晨的维生素摄入量是不够的,因此在上午两个活动之间吃点水果更有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

午餐:午餐是一天中最丰盛的,保证有充足量的肉、蛋及豆类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不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及矿物质,还含有较高的能量;还要保证有充足的蔬菜,这可以使幼儿获取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水及纤维素。我园非常重视幼儿的午餐,一直坚持两菜一汤,保证了幼儿的营养需求。

晚餐:因为晚饭后活动时间短,活动量又较小(尤其是冬天),所以,建议晚餐不应过于丰盛,以避免热量在体内积累,造成肥胖。[4]

幼儿的肠胃娇嫩,要少吃多餐。合理的膳食制度有利于幼儿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对营养的吸收利用,也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使孩子身体舒适,获得进餐的快乐。

3.良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饮食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少吃零食,饭前、饭后不做剧烈活动,不吃汤泡饭,进餐时保持安静,以及其他膳食卫生习惯。

偏食是孩子缺乏营养的主要原因,所以,预防和纠正偏食是非常必要的。孩子的偏食大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家长偏食,膳食过于单调;或家长常常问孩子喜欢吃什么,从而为孩子的偏食创造了条件。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则体内易缺乏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等;还有的孩子不爱吃肉、蛋,长此以往则体内易缺乏蛋白质、矿物质等,势必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那么如何纠正偏食呢?①把喜欢吃的食物与不喜欢吃的食物结合在一起;②在孩子饥饿且心情愉快给其不喜欢吃的食物;③给孩子讲解一些营养知识或让孩子同大人一起做饭,等等。

膳食定时定量是保证幼儿摄取足够营养成分的前提。因此,我们不仅固定时间用餐,而且在指导幼儿用餐时注意控制幼儿的饭量,食量偏少者鼓励多吃一些,食量偏大者少吃一些。

为了保证食物的充分消化,我们还教育孩子吃饭时细嚼慢咽:“食物放在嘴里咀嚼10次后咽下去。”细嚼慢咽能减少饭量,促进牙齿的运动、唾液腺的消化功能,还能预防和治疗肥胖症,消除紧张情绪,改善头部血液循环。

4.温馨的饮食环境

为了增强幼儿的食欲和促进营养成分的消化与吸收,我们还创造条件使幼儿心情愉快、安静进餐。如,我们在进餐场所墙面贴一些水果、蔬菜的图画,进餐时播放一些轻音乐,等等,努力创建优雅的环境使孩子心情愉快,增强胃肠的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要求教师在孩子进餐前后及过程中不训斥、责骂或惩罚孩子,以保证孩子愉快地进餐。

日本“国民营养调查”结果表明:和父母一起进餐者食欲好的占17.7%,独自进餐则为13.4%,且独自进餐的孩子大多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会造成体内营养缺乏的比例增高。可见与父母一同愉快地进餐,好处多多,孩子会吃得格外香。我们建议家长营造温馨的用餐氛围,和孩子一起进餐。

总之,给幼儿合理的膳食营养,是使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而提倡均衡膳食,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膳食习惯,创建良好的膳食环境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我们都该懂得,幼儿营养,贵在合理。

三、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途径

如何有效地实施营养健康教育呢?我觉得可以通过三条途径进行。

1.开展丰富多彩的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健康行为习惯;

3.家园共育。

三者同时进行,可使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卓有成效。

对幼儿进行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时,首先要传授健康知识,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健康,如何才会健康,才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该怎么做;其次要对幼儿进行健康态度与健康意识的培养,让幼儿有健康意识,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使行为产生动力,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再次要进行健康行为和健康习惯的培养,帮助幼儿逐渐从学习到学会以健康的方式生活。最后要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引导幼儿通过系统的训练促进其跳跃能力、奔跑能力、协调能力、投掷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对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及每个人的一生的生活质量起重要作用。因此,向幼儿进行膳食营养知识教育,不是可有可无之事,而是势在必行的。营养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从三方面进行:(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活动。(2)选择幼儿能够参与操作的活动。(3)选择的活动能促进各领域之间的融合。

首先,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了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健康主题活动。例如根据小班幼儿对水果的喜爱,开展《酸酸甜甜的水果》这种形象又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5]。根据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探究欲望,开展主题活动“黄豆的一家”,引导幼儿认识黄豆及各种各样的豆制品,知道其对人体健康的好处。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引导幼儿与家长们共同收集豆类和豆制品,从多方面了解豆类含有的营养,知道多吃豆制品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引导幼儿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引起幼儿发现黄豆加工后的变化的兴趣,引导幼儿喜欢吃豆制品。还引导幼儿种植豆类,观察记录其生长的变化,让幼儿在种植照顾植物的过程中培养责任心。根据大班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日益增长的求知欲等年龄特点,我们开展“奇特的餐具”等集知识味性为一体的健康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本国及其他国家餐具的异同,学会正确使用刀叉。了解筷子的由来、使用过程中的禁忌,以及亚洲各国筷子制作材料的异同,开阔幼儿的眼界,并引导幼儿进一步懂得如何正确使用餐具。

其次,我们选择幼儿能够参与操作的活动。如在中班“蔬菜王国”中,我们选择了幼儿能够参与操作的健康营养教育活动“蔬菜拼盘”“采摘黄瓜和豇豆”“豇豆、四季豆和刀豆”,让幼儿在操作、分辨、比较中增长知识,了解不同蔬菜所含营养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感受到活动的快乐。又如在大班“膳食文化”中,我们设计“好吃的西餐”这样一个情境性的活动,把教室布置成西餐厅,幼儿穿上正式的服装,并请两名老师客串服务员,幼儿在身临其境中学会了正确使用刀叉的方法,了解了餐具摆放所包含的意义,并了解了西餐的基本礼仪。可见选择幼儿能够参与操作的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充分利用自然、社区,激发幼儿对食材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逐渐了解和认识食物的名称、形状、颜色、性质和分类,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这一方式也非常有效。孩子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食物产生广泛兴趣,了解食物与人类健康关系,懂得如何选择食物,初步形成符合营养准则、健康准则的习惯。在营养教育活动中,他们能体验,感知食物的特性,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丰富生活经验,促进全面发展。

在平时实施的综合活动教材中,我们经常遇到与营养健康有关的活动。而对于自己的身体,幼儿一直充满认识的兴趣,他们常常会问:人为什么会呼吸呢?肚子饿了为什么会咕咕叫呢?食物到哪里去了呢?因势利导的营养健康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奇妙的身体》里,我们引导孩子认识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让幼儿了解消化系统的功能,并懂得吃营养健康的食物的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认识人体的呼吸系统和骨骼,了解人体器官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身体器官的方法[5]。我们还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对孩子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例如我们设计了大班的健康活动“健康郊游餐”中,孩子们通过了解膳食宝塔中的分类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初步了解了哪些食物应多吃、哪些食物应少吃,初步会为自己设计郊游营养食谱。又如健康活动“丰盛的早餐”中,孩子们通过认识膳食宝塔,了解早餐的重要性后,自己选配了营养早餐,开展了自助早餐活动。我们还开展《食物保质期》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寻找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及它的作用,知道应该在保质期内食用食品,激发幼儿的食品卫生意识。

在教学活动的选择过程中,我们还注意掌握好各领域之间的融合。健康教育活动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活动,它包括幼儿认知的学习、语言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等多领域之间的融合。如“蔬菜王国”是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科学教育、语言教育的融合;“黄豆的一家”是语言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和健康教育的融合;“小小自助餐”是健康教育、社会教育的融合……幼儿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营养健康知识,逐渐建立起营养健康意识,各项能力也获得了提高。

最后,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的健康成长。我们不仅注重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不挑食、喜欢吃各种食物,还注重对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如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多喝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并懂得爱护眼睛的基本常识;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等等。这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的基础工作。

对幼儿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仅仅依赖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必须让家长们共同行动起来。首先,我们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健康营养知识,丰富家长的膳食文化知识和指导家长的膳食行为,让家长影响幼儿。其次,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充分展示营养健康课程,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健康课程,懂得该如何与幼儿园进行配合,如何对幼儿进行引导。最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将家长请到课堂上,让家长给幼儿进行活动演示,如在大班“春天”主题中的活动“美味的野菜”,大班家长为孩子们讲解菜肴制作需要的材料,制作的程序,并现场演示制作过程,做各种各样美味的野菜制品,请大家品尝。做好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开展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能提高幼儿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正是有了以上对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认识与实践,我们觉得提高新一代孩子的综合素质可以从膳食营养健康教育上抓起,开展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构建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基本体系,以促进幼儿身心素质获得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徐琼,徐秀.儿童进食的行为问题评估和干预策略.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4,15,(1):22-25.

[2]马冠生,葛可佑.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行为:零食.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8,25,(1):32-44.

[3]国家职业技能岗位培训试用教程.公共营养师培训教材,2009.

[4]黄欣欣.托幼机构园长及保健、保育、炊事人员工作实用手册,2005:60-62,77-91.

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营养知识 态度和行为 调查

营养是保持人体健康最基本的条件,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是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保证。高职院校学生所处的时期是人一生中各种营养素需要量最大的时期(邵佩兰、徐明,2003)。有研究指出,大学生营养知识缺乏,营养状况不容乐观,亚临床的营养不足,易疲劳、抵抗力低下等较为多见,营养失衡所致的营养不良及肥胖等时有发生(王旗等,1998)。而对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进行营养教育很具有可行性,研究证明营养教育对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有一定成效(丁虹,2005)。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营养教育任务更为紧迫,而以往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资料有限。我通过调查了解他们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以使营养教育更具针对性,提高教育效果。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在常州大学城五所高职院校随机抽取1200名在校学生。

1.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由调查对象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当场收回。问卷内容根据健康教育KAP模型自行设计,包括基本情况、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习惯、饮食行为等。

1.3资料处理

知识部分15题,成绩换算成百分制,所有数据用Excel分析。

2.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调查学生1200名,回收有效问卷1135份,问卷有效率94.58%,其中男生600名,占52.86%;女生535名,占47.14%。

2.1营养知识调查结果与分析

2.1.1不同性别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情况分析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营养调查知识得分情况统计表

由表1可见:本次调查所有问卷知识部分的平均成绩为68.66,得分并不高,可知被调查者的该部分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得分基本呈正态分布,低分(小于60分)和高分(大于等于80分)所占比列不是很高,说明大部分同学对一些基本营养常识还是了解的,但对许多具体的知识点缺乏认识;女生平均得分稍高于男生,但低分比例和高分比例都高于男生,两级分化相对男生更明显。

2.1.2大学生对具体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表2 各营养知识问题正确率统计表

由表2可见,与营养素、蛋白质和维生素C相关问题的正确率最高;对一些日常烹饪方法如蔬菜的先洗后切、大米不宜多淘洗等回答正确率相对较高,并且在统计过程中发现,此类问题女生的正确率比男生高5个百分点左右;对于碘的知识掌握也较好,可能与我国长时间宣传推行加碘盐有关;对涉及钙、铁两种矿物质的问题正确率普遍较低,许多同学知道缺钙的危害,但在选择补钙食品时存在混淆;营养素的概念问题正确率也较低,许多同学把水不计入营养素,对水的重要性了解不够;得分最低的是对“三低食品”一词的理解,可见对于这类常见的新兴食品学生缺乏选择辨别能力。

2.2营养态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营养态度调查统计情况看,89.66%的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比较关心,有95.57%的学生认为饮食对身体健康很重要,并有88.67%的学生想知道自己的饮食是否符合营养要求。由图1可见,一半以上的学生在知道自己爱吃的食物不健康时愿意放弃该食物,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表示不愿放弃心爱的食物,不管它是否健康,还有部分同学表示不确定。调查显示有92.61%学生愿意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首选是电视,医生、书籍、课堂是学生相对易接受的途径,具体比例见图2。

2.3营养行为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统计发现,80%以上的学生在购买食物时会注意看它的保质期,并且没有节约三餐开支而用来购买零食或其他东西的习惯,在购买食物时45.81%的学生首先考虑的是习惯和口味,其次有25.11%的学生会先考虑价格,首先考虑营养价值的学生仅占调查的8.37%;在每周早晨食用次数统计中发现,63.08%的学生基本上每天都吃早餐,28.97%的学生一周食用早餐5―6次,一周只食用早餐1―2次的学生占2.34%,食用3―4次的学生占5.61%。

3.小结与讨论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对营养知识了解不够,这与许多本科院校大学生情况一致(晏渠如、龚媲姝,2008),主要表现在对一些常见的营养知识概念比较模糊,对许多营养素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对营养素的作用、来源、吸收、利用不清楚,不会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物。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普遍认可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希望能通过电视、书籍、课堂等途径获得更多的营养知识,但是对钟爱的对健康不利的食品仅有半数人愿意放弃,可见大学生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并不够,平时真正能把营养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可能比例应该更低。从行为上看,高职院校学生的饮食习惯还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有近40%的人不能坚持每天都吃早餐,在选择食物时对营养的考虑很少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综合调查结果可知,高职院校学生对生活中营养知识掌握的不全面不深入,知道营养对健康很重要,但是对这一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故而不能很好地付诸于实践。所以了解学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重视情况,有针对地进行营养宣传和营养教育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邵佩兰,徐明.宁夏大学农科大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70-47.

[2]王旗,时宝庆,裴迎新等.大学生维生素C及铁营养状况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1998,19(5):332-332.

[3]丁虹.营养教育对不同人群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1):55-57.

篇3

健康自古以来就是人追求的美好目标,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运动量不断减少,加上饮食结构失衡,“三高”人群亦不断扩大,尤其办公室人员尤为普遍,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隐患。健康的身体来自健康的饮食。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改变错误饮食的观念,对健康饮食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才能让人们吃得健康和营养,这是我们在以后生活中将要改进和钻研的长远目标。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的习惯也不断地发生改变,人们在吃饭时,主食的需求量在不断减少,对副食的需求量增加,长期下去身体得不到均衡的能量:

1.主食和副食的平衡十分重要。自古以来评论人体健康状况时,常用精气神充足来描述身体健康。精,气是生命的支柱,在这个字中包含有“米”字,中华民族的祖先素有“世间万物米为珍”之语,可见我们的先人从生活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五谷杂粮是须臾不可离的主食。主副食比例适当是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即热能大部分取自碳水化合物,也意味着谷类、各类主食—米饭、馒头、面包、麦片是膳食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另外,为满足对膳食纤维的需要,应适量选择粗粮。如苦荞麦中不仅膳食纤维丰富,而且含苦味物质芦丁,对增强血管功能,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相当有效。当前有些人为了减肥,只吃副食,不吃主食,这是十分错误的,殊不知“脂肪只能在碳水化合物的火焰中燃烧”。还有,孔子提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即日常膳食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即使肉多时,亦不可食肉超过谷物。这里,他指出了膳食结构中动物与植物性食物的大致比例,这种模式一直流传至今,说明后人从实践中早已悟出这一理论是符合养生之道的。现在有些人崇尚西方饮食结构,主张多食肉,这一观念极不合理。膳食的酸碱平衡早已引起关注,鱼、肉、海产品、贝类、蛋类等都是酸性食物,多食会使血液从弱碱性转为酸性,令人倦怠乏力,思维能力下降。故欲避免上述状态,就得减少筵席上的“山珍海味”,增加蔬菜、瓜果、豆类等碱性食品。为了防止“一顿吃伤,十顿喝汤”,即使会餐和宴会也应搭配合理。大家要注意吃一些低脂肪、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这样才能保证营养素摄入的平衡。另外咀嚼也很重要。食物过于“精”,就失去了“个性”,无论是坚果还是竹笋,都烧得柔软可口,不需费力气就可以吃下去,无论是家常便饭还是宴会,餐桌上的菜肴几乎都不费力咀嚼的食物。然而,食物过软对人体并无好处。因为咀嚼食物时,不仅刺激唾液分泌,口腔中咀嚼肌的收缩运动也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加快脑细胞的新陈代谢。要充分发挥牙齿咀嚼功能,以刺激大脑,延缓其衰老。而那些吃起饭来狼吞虎咽,来不及嚼食就吞下去的人来说,即使让他们勉强吃坚硬的食物,因不好好咀嚼,反倒会引起消化不良,伤害胃肠。对于这种人,可以要求他在进食多咀嚼,做到细嚼慢咽,并有意识地咀嚼食物的力度, 也同样能达到健脑的目的。

篇4

关键词:膳食;搭配;健康;饮食

一、大学生膳食搭配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对饮食的习惯、卫生和结构不够重视,有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又有相当一部分对自己的饮食结构一点也不关心,这些主要是他们对饮食知识缺乏认识,不重视饮食的健康,这使大学生自己不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从而导致大学生的身体亚健康甚至疾病。

当代大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大学自由的环境使学生养成各种不良习惯,其中以饮食习惯最为突出,如不吃早餐,以零食代替正餐致使饮食质量得不到保证,影响大学生身体状况,当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普遍令人堪忧。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学习任务繁重,他们的营养状况备受社会的关注。近年来,饮食无规律成为形成大学生亚健康现状主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对饮食的重要性明显认识不足,而无规律的饮食是造成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睡懒觉而来不及吃早餐,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同学习惯于“开夜车”,出现早上起床晚的现象较为普遍,他们来不及吃早餐就匆匆去上课。大学生缺乏膳食营养知识,在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减肥、瘦身等现象,为了身体苗条减少饮食,又缺少饮食减肥的知识,盲目减少早餐和总能量摄入。

(一)大学生的饮食行为情况调查

普遍对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良好,大多数认为营养重要。37.55%的人能够坚持每天吃早餐,62.30%的人存在偶尔不进食早餐情况,21.73%的人完全不吃早餐。29.06%的人有规律,能够按时进餐,67.19%的人存在由于学习或训练等原因引起的无法规律进餐情况,3.75%的人进餐毫无规律,饿了才吃。36.49%的人存在夜间经常加餐的情况。

(二)食物选择情况

65.32%的人主要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物。22.01%的人会根据自身需要和营养来选择。27.91%的人则根据价格选择食物早餐的内容选择上,排在前5位最经常摄入的食物分别是稀饭、鸡蛋、馒头、包子和油炸食品。

二、大学生饮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不高。大学生普遍不重视早餐,相当多的学生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不高。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不吃早餐和早餐营养质量不高的学生,其数字运用、创造性想像力和身体发育等方面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早餐教育,让大学生意识到吃早餐的重要性,并让大学生了解早餐的食物种类、数量和营养搭配情况。

(二)偏爱零食。大学生中喜欢吃零食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女生更加偏爱零食。零食所提供的能量、营养素不如正餐均衡、全面,而且多数零食味道浓厚,过于香甜或咸鲜,脂肪和糖盐的含量较高,既影响大学生进食正餐的胃口,又容易造成钙、铁、锌、碘、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因此,要教会大学生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零食,既享受到吃零食的快乐,又能获得良好的营养。

(三)偏爱洋快餐。从营养的角度看,洋快餐普遍都是肉多、菜少、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低维生素、低矿物质的食品。比如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淀粉,但用马铃薯炸制的薯片、薯条中却吸收大量的油脂、能量增加、维生素却被破坏了,是典型的“能量炸弹”。

(四)偏爱油炸食品。油条、煎饼、油炸花生、煎鸡蛋等油炸食品以其鲜美酥脆的感觉,深受大学生青睐。此类食品经高温烹调可产生大量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丙烯酞胺、苯丙花等毒性物质,故油炸食品不宜多食用。

(五)校外就餐。大学生,尤其是男生在校外就餐的次数明显高于女生。他们选择校外就餐的原因:有的是认为校外饭菜价格适中,口味要比学校食堂好;有的认为校外就餐自由方便,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的经常是因为同学、朋友聚会而外出就餐。大多数学生校外就餐的地点选择在学校周边餐馆、街边小店、小摊上,但这些地方大多条件简陋、缺少消毒器具、用餐环境恶劣,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六)白开水饮用量偏少。很多大学生没有主动饮水的习惯,每日的饮水量不足,往往是渴极了才暴饮一顿。现在的瓶装水和饮料越来越多,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常以此替代喝白开水,认为比喝白开水更有营养,尤其偏爱含糖饮料和果汁,其实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里面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且它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七)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少。大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每餐主食量摄入偏多,而蔬菜水果摄入量较少。蔬菜和水果能够为人体提供每日以及长期健康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它们还能增加膳食纤维,有助于体内酸碱平衡,从而达到一个平衡的膳食模式。

(八)饮食不规律。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一日三餐进餐时间和进餐间隔无规律,甚至三餐的食量分配也无任何规律,随意性非常大。如果摄食不足或饮食过度,都会伤害脾胃的功能。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是导致消化系统紊乱的主要原因,长期没有规律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必须引起注意。

三、长期的不合理饮食的结果

目前大学生因学费过高其他开支增大,并伴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挑食、偏食、平时节约到周末饱食一顿,致使大学生普遍营养不良。

当前对大学生健康威胁最大的营养性缺乏病有四种,即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症、缺铁性贫血、钙的摄入量不足。据调查,大学生蛋白质摄入量仅为标准供给量的65.5%――74.8%,其中优质蛋白质仅为总蛋白质的15%左右。膳食营养价值不高,肉、蛋、奶、蔬菜摄入较少,各种食物搭配不当,比例不合理。三餐食量分配也存在一定的题。如大约70%的学生不吃早餐或吃一点。维生素缺乏的出现率男生为12.5%,女生为34.4%。主要表现为牙龈肿胀出血的占12%一18%,毛囊角化、皮肤干燥、舌裂、口角烂、暗适应降低的占16.3%。根据血红蛋白的测定,男性大学生的贫血患病为25.9%,女性为51.4%,这同时表明了大学生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c严重不足,影响了铁的吸收和利用。

篇5

附一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

引言

我国儿童青少年吃零食的现象已较为普遍,为了培养他们建立有利于健康的饮食习惯,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受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委托,于2006年~2007年研究和编制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此项工作得到了中国营养学会专家的大力支持,也广泛征求了相关领域的意见。

一、背景

3岁~17岁是儿童青少年的重要生长发育时期,更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平衡的膳食不但可以保障儿童青少年的良好生长发育,还可以降低患营养相关疾病如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等的危险性。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膳食结构与膳食质量与1992年相比已经优化但尚未达到合理,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维生素A、铁、钙等营养素缺乏的问题。城乡儿童青少年的体格发育在逐渐改善,然而在农村地区有着不容忽视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现象,数据显示,城市0岁~6岁儿童超重率为3.6%、肥胖率为1.9%,7岁~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8.5%、肥胖率为4.4%,其中大城市7岁~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率为21.2%,正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1991年以来,我国城乡3岁~17岁儿童青少年的零食消费率和平均零食消费量都呈上升趋势,学龄前儿童尤为突出。2002年我国3岁~17岁儿童青少年的零食消费率在35.1%,城市55.7%,农村29.6%。研究显示,零食在儿童青少年每日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总能量的7.7%来自零食,零食提供的膳食纤维为18.2%、维生素C为17.9%、钙为9.9%、维生素E为9.7%、铁为6.9%、锌为6.3%。

二、目的和意义

在儿童青少年中吃零食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应当对他们的零食消费观念及行为予以正确的引导。制定本指南并非鼓励儿童青少年消费零食,而是指导他们在不影响正餐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适时适度消费或者必要时限制食用零食。

本指南制定目的:第一,指导儿童青少年、家长或抚养人、教师等能够正确认识零食食物及特点,从而使儿童少年合理选择、适时适度消费零食,保证身体良好发育。第二,为相关部门、企业等机构团体或个人提供建议,创建有利于培养儿童少年良好零食消费行为的相关政策及食物环境。

本指南自后,还将在实际使用中不断验证和修改完善。

三、内容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营养状况还存在诸多问题,努力完善正餐的食物结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同时,正视儿童青少年吃零食的实际情况,加以正确引导,将有利于他们做到合理膳食,减少和改变不良的零食消费行为。

本指南适用于3岁~17岁的城乡儿童青少年。从营养与健康的角度,本指南强调食物摄入要以正餐为主,零食不可以代替正餐。如果有吃零食的需要,则可以参照一下不同儿童青少年的零食消费指南。

本指南对于零食的定义是: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和饮料(不包括水)。

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分类指南

1. 3岁~5岁儿童

3岁~5岁学龄前期是培养良好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时期。此时期的儿童常常模仿家长和教师,因此,家长、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教育和引导儿童正确认识事物的特点,帮助儿童建立有益健康的饮食行为。

(1)零食应是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不要仅从口味和喜好选择零食

学龄前儿童在定时定量吃“三餐两点”或“三餐一点”的基础上,还可以选择适当的零食作为正餐必要的营养补充。选择零食时,不要一味满足儿童的口味和喜好,以防止儿童养成乱吃零食、只吃零食、不吃或少吃正餐的习惯。

(2)选择新鲜、易消化的零食,多选奶类、水果和蔬菜类的食物

奶类和食物含丰富优质蛋白质和钙,新鲜水果和蔬菜类零食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多选此类食物有益儿童的健康。

篇6

【关键词】 血脂 健康教育讲座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肾损害等动脉栓塞性疾病的独立危害因素。为了加强对社区居民血脂异常的危害及防治的教育,我们在社区对部分居民进行了血脂知识健康教育讲座,并对讲座前后的情况进行了自身对照的现场试验,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曹家渡某社区居民42人,男23人,女19人,年龄21~77岁,平均(50.88±9.7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26.2%(11人),中学占59.5%(25人),大专及以上占14.3%(6人)。

1.2 方法 2007年7月对42位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课前问卷调查,随后进行血脂异常知识讲座,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画面,讲述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对身体的影响,以及饮食与血脂的关系、烟酒对血脂的影响、降脂药物治疗的常识等。并现场回答问题、讨论等,讲座结束后再进行健康教育课后问卷调查。

2 结果

2.1 居民听讲座前对血脂与健康认识情况 参加讲座者既往曾测过血脂的30人,占71.43%。讲座前对血脂与健康的认识情况见表1。从表1看,居民对于血脂对健康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66.7%的人认为血脂对健康有较大影响或很有影响;对饮酒与血脂的关系,92.9%的认为有影响。但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健康的影响方面存在较大误区,当问及“血脂高就是吃得饮食不当引起时”,81%的人认为是;对降脂药的能否长期服用问题上半数以上的人(57.1 %)持否定态度。

参加讲座者讲座前正确知道每日吃盐量的占31.0%,每日吃油量占7.1%,回答错误和不知道的分别占69.0%、92.9%。表1 居民听讲座前对血脂与健康的认识情况

2.2 参加讲座前后社区居民对血脂认识的比较 参加讲座后,社区居民对血脂认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2是参加讲座前后社区居民对血脂认识的比较,从表2看,讲座前后居民对血脂中LDL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的认识、对饮食与血脂的关系、药物降血脂治疗、每日吃盐、油量方面的认识差别有非常显著性;血脂对健康的影响、TC 高对身体有不良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表2 参加讲座前后社区居民对血脂认识的比较注:*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转贴于

3 讨论

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1]。如果血脂异常,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

血脂异常的发病是一个慢性、隐匿过程,轻度血脂异常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较重的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症状[2]。

合理的饮食是治疗血脂异常的有效和必要的措施。但由于人体内的脂肪大约66%由体内自己合成,仅33%来源于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器官均可以合成胆固醇,但主要还是在肝脏和小肠,几乎70%~80%的胆固醇有肝脏合成。肝脏合成的胆固醇是形成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本次讲座后居民对饮食与血脂的关系有了较正确的理解(χ2= 6.920, P=0.009)。

血脂异常病人的饮食要有节制,每日摄入的食物能量以维持正常体重的需要为准。尽管目前使用的降脂药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在饮食治疗无效时,仍要考虑药物治疗。血脂异常经过严格饮食控制3~6个月后,血脂水平仍明显增高的,特别对于中老年人和有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史等)存在者必须给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期间仍应坚持饮食治疗。降脂类药很多,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病人应多运动,可以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

本次健康讲座通过从血脂的形成、危害、防治措施,让社区居民了解到血脂异常是可防可治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的不同,掌握的程度也各异,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他们对血脂知识的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技术执行组.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项目工作办公室.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工作手册,2002,18-19.

篇7

【关键词】 健康;健身;营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我市健身俱乐部的健身会员

实验法:为能更准确的说明问题,对部分经常有规律健身的人进行了5周的跟踪了解。

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多种有关于健康,健身,营养类的核心期刊,书籍及各种有关健身与营养的资料;在intenet网上查阅了有关健身与营养问题的著作与论文。进一步了解健身与营养知识及营养对于健身的影响。

调查访谈法:在健身会员锻炼或填写问卷时,对于和问卷有相关的问题进行访谈,了解更为详细真实的资料。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的需要初步设计健身人群的简单健身情况,饮食习惯及饮食状况的调查问卷,重在了解在健身过程中的饮食情况。总共发放了300份,收回了292份,回收率97.33%。有效问卷245份,有效问卷率83.90%。数据分析法:对收集的所有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比较,分析,整理。

二、结果与分析

表明:在健身人群中,认为营养“不重要”的人,只占了6%;对于营养认为“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占了58%,21%;占了整个饼状图的多大部分,其余的15%则认为“无所谓”。总体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营养的重要性。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每天都要从食物中摄取营养,能去健身俱乐部锻炼的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他们物质生活进一步的提高,基本的生活都能够保证,对于自己的生活,健康在认识上有了全面的认识;再有就是现代的科学技术,对于人体的研究越来越透彻,各种文明疾病引起人们的注意,有关于营养对健康产生效果深受现代人的重视。

1.健身营养――研究对象对健身中营养补充认识现状

表明:研究对象中能“了解”和“非常了解”合理饮食对健身效果影响的总共有89人,占有37%的比例,大概占有整个饼状图的三分之一;“了解不多”占了37%;剩下的26%是“不了解”的。健身可以使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但是,在健身中能以合理的营养为物质基础人却不是很多。说明现代的人,虽说能为身体的健康去健身俱乐部锻炼,但对是否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上了解还有些欠缺。分析其原因:

(1)合理饮食对于健身效果的影响是一个比较科学性,系统性的问题。

(2)合理饮食对健身人群的影响是因人而异。

(3)健身俱乐部对健身会员有专门的营养为指导是个缺失。

(4)我国各级医学和健身指导部门在营养学知识方面重视不够和普及不够。

前两方面的原因是:根据不同人群所从事的行业不同学习和接触的知识也不尽相同。

2.研究对象日常饮食习惯的调查分析

表明:在我市健身俱乐部中锻炼的男士,在日常饮食习惯上“根据自己爱好”“没有安排”的总占有三分之二;“有安排”的最少;“偶尔有安排”的占了总体的四分之一。从比例上看,男士比女士在“没有安排”“根据自己爱好”占的稍多一些。分析其原因:最多可能是因为在工作上男士没有太多时间考虑饮食上的细节;由于众多原因现代人经常性的晚上过多饮食。

3.研究对象日常饮食表现的调查分析

表明:在日常生活中,饮用米饭,面粉,谷类和淀粉类食物男性在300~500克和500克以上的区间占总去有91.7%,300克以下只占有8.3%。女性则中间区间300~500克占有51,8%,300克以下,500克以上占了48.2。总的来说,北方人大多都是以面食为主食,现在以米为主的人也有所增加。相对来说,日常饮食中,男性食用米饭,面粉,谷类和淀粉类的食物比女性多。

表明:研究对象男性每天饮用400克以下和500~600克区间相差不大,400~500克的占有比例最大,600克以上仅占8.3%;女性400克以下和600克以上的比例相当,400~500克和500~600克的占了77.4%。总体来看,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与丰富,对于蔬菜及水果饮用量都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女性日常饮用蔬菜和水果比男性比例要多。

三、结论

(1)我市的健身人群能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对于营养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从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重视。可是对于营养知识了解不够,没有一个全面性,系统性的掌握。总体来看,我市的健身人群对合理营养认识与营养知识及健身中的合理补充营养成反比关系。

(2)在我市健身俱乐部中,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合理营养与健康的重要关系,为了健康选择健身俱乐部来达到健康,但对于自身的饮食习惯能注意的不多。致使在健身过程中,不仅达不到健身效果,更不能达到自身健康。

篇8

幼师生物教学营养教育营养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主要的物质基础,营养状况是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学生学习期间脑力活动繁重、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高,营养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学生体能与智力的发展,还会引起各种营养性疾病。在我国,营养学课程主要是在营养师、医学营养、食品卫生等专业中展开的。自然地,营养学也徜徉于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大门之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将从事幼教工作,他们的营养知识、营养意识,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而且在将来的幼教岗位上,也影响到学前儿童的饮食观念和饮食行为,而儿童时期是饮食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营养教育、增强营养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营养状况、营养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很多学校开展了相关的调研活动,从理论上提出了学校营养教育的必要性,主张学校营养教育拟采用整合课程形式,将营养教育渗透在相关学科中进行。而生物学是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自然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人们的食物或食物在人体内进行的反应,与营养学密切相关,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为营养教育提供了一方沃土和天地。如何在生物学课堂渗透营养教育,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索。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营养知识的整合渗透教育

解读《生物学》教材,可以找到很多有关营养教育的内容。考虑到生物学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在生物学课堂进行营养教育,需要在生物学知识中寻找营养知识的结合点,将两门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进行渗透教育,这就是整合渗透教育。在植物部分学习灌溉和施肥的基本原理时,可以结合讲解水和矿物质是生命活动必须的两大类营养素,除了水、矿物质,还有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素,共七大类。可以进一步拓展营养素的概念: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人体健康的基本要素,告诉学生营养素通俗地说就是食物中的养分,人类饮食目的就在于摄取比例合理的七大类营养素,满足生命活动所需。

在种子的教学中,结合种子中贮藏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所需,因此,像蚕豆、花生、大豆等种子因为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常吃的食物。可以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整理营养价值相对较高的食物,从而懂得在学习繁重、营养物质需求较高时选择这样的食物,满足营养的需求。

二、根据教学实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

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对营养的认识是错误的。只要一提起营养,他们的脑中首先会闪过动物食品的名称,认为营养就是大鱼大肉。由于错误的营养观,使得学生偏食、挑食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是对学生进行营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微生物部分真菌的教学中,针对很多学生会认为香菇、金针菇等食用真菌既不是肉类也不是鱼类而不喜欢吃、甚至不吃的现象,可以让学生了解真菌所含有的食用成分或食用价值,并且按七大类营养素进行归类,认识到真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进一步延伸:每一种食物都含有特定种类、特定数量的营养素,鱼、肉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蔬菜、水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素,“营养”广泛地存在于每一种食物中。通过正确理解“营养”的概念,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从而在日常饮食中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合理营养的意识

要保持身体健康,就要求日常做到合理饮食、合理营养,这是营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合理营养的意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绝非三五之日就能完成,在生物学课堂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不同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进行。

生活中有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追求漂亮的身材而盲目减肥,故意吃得很少,时间长了,肯定会因为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而出现营养不良。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可以结合能量平衡的要求,教育学生合理饮食。通过叶片剪影的实验,很形象、很具体地告诉学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所制造的糖类中,糖类是一种重要的产能营养素,从食物中摄入能量就是摄入蕴藏在糖类中的化学能。除糖类以外,脂肪、蛋白质也是产能营养素。在日常饮食中,首先要考虑是否摄取了足够的能量,我们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长发育、学习活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教育学生要吃饱,吃饱了是身体健康的前提。

合理的营养应该是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吃得好就是摄入的营养素比例是否合理。在鱼类的多样性教学中,会学习、了解很多种类的鱼,像四大家鱼、泥鳅、鳝鱼、带鱼、黄鱼等,它们常以营养丰富为由出现在饭桌上或酒席上。虽然鱼类公认“营养好”,但是不能当饭吃,因为只吃鱼或主要吃鱼肯定吃不饱,其体内碳水化合物(糖类)含量极低,不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膳食纤维素又完全没有,从营养素的种类上,也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在不同章节的教学中,和学生讨论海带、胡萝卜、番茄、鸡蛋、菜花、大米、面粉、玉米等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食物都因含有某种营养素而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没有一种天然食物所含的营养素能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所以,合理饮食、合理营养,最起码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否则不可能摄取到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提倡多种食物混食就是利用各种食物中所含丰缺多寡不同的营养素相互弥补的作用,以满足人体营养素的需求维持身体健康。

营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做到合理营养,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这需要营养知识的指导,更需要强烈的营养意识。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在生物学课堂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的整合渗透教育和形成合理营养意识的培养教育,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营养学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理解什么是平衡膳食,不吃早餐的现象几乎没有了,偏食、挑食的现象大大减少,这对提高学生营养水平,增强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杜寿玢,李钰声.我国营养专业教育的历史回顾[J].营养学报,2006,28(2):107.

[2]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生物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211.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饮食;问题调查;对策探讨

营养为人类的物质基础,所以大学生必须有良好营养的状况和健康饮食的行为,从而能够较好的在社会竞争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但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饮食行为和健康知识上的总体评价尚可,能够保持规律饮食,荤素的营养搭配,且能够正确对待营养。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大学生的饮食行为不健康。主要有过少的摄取主食,忽略早餐,不平衡的膳食,挑食等,这些与健康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认知水平有一定关系。为清楚大学生这方面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具体的饮食行为和影响因素,包括学生性别、地区差异对饮食的影响,并采取良好的对策,使其得到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并促使健康水平的提高。

1 调查对象和内容

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患调查,其中女生104名,所占比例为52.0%,男性96例,所占比例为48%,29例大一学生,所占比例为14.5%,53例大二学生,所占比例为26.5%,93例大三学生,所占比例为46.5%,25例大四学生,所占比例为12.5%。在哦调查问卷中有大学生的基本资料、饮食习惯、饮食行为、营养知识的了解情况、饮食消费、食品的安全意识等。

2 大学生饮食存在的问题

2.1 饮食行为和习惯

部分学生习惯性的不吃早餐,主要原因有没胃口、时间不够以及控制体重等,且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学校食堂就餐,有少部分的学生在宿舍做饭或者学校周围的小吃店进行就餐。在饮食行为上有6.5%的学生会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30%的学生从不暴饮暴食。而且在食物的选择方面,首先关注的为食物味道,其次为营养,然后是价格和外观。在饮食的健康知识方面女生比男生的了解度稍高,但都有待提高。

2.2 学生食品的安全意识欠缺

无论在食堂还是学校周边的餐馆,都存在学生打包的普遍情况,尽管在食堂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的饭盒会收费,但依然有很多学生都打包,这种饮食习惯不仅使白色垃圾增加,且高温饭菜在一次性的饭盒中,会出现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且很多学生平时的就餐场所没有基础的消毒措施,甚至很多小店根本没有卫生许可证,由此说明大学生缺乏食品的安全意识。

2.3 食堂的对食品安全意识的不足

在调查问卷中很多学生都表明不满意食堂的饭菜的保温情况,有些学生反应到下午放学后,很多饭菜都已经凉透,特别是冬天,促使学生到校外的小店区就餐,或者到在宿舍冲泡面吃。而且食堂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服的穿戴方面,75%的工作人员可达到每天对工作服的良好穿戴,而25%的工作人员不能做到每天穿戴,因此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

3 促进大学生饮食健康的对策

3.1 学校加强饮食健康知识的教育

新生在入学时,各系主任和辅导老师要专门给予健康饮食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使其保持良好饮食的习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讲解和说明,包括早饭的重要性,以及不吃早饭的危害,有条件的学校可释适当组织学生跑操,这样可规范学生的作息时间,使其有时间、有食欲吃早饭,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针对季节的特点,告知学生适宜食用的食物,鼓励学生在食堂用餐,尽量减少去学校的周边小店,因为那里的卫生条件较差,饭菜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尤其在夏季,食用变质食物后,很容易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也可成立,并定期召开健康饮食的讲座,对学生给予该方面知识的讲解。

3.2 加强学生的健康饮食

学生要明确认识到饮食健康的重要性,保证营养摄入的全面性,避免偏食,每天摄取人体所需要的能力即可,避免暴饮暴食,造成肥胖等疾病,部分患者喜爱吃汉堡、薯条等油炸食品,要使其减少油炸食品的食用。并在进食中保持定时定量,这样可使血液中的营养物质维持稳定,使人体可进行正常活动,一般两餐之间间隔5小时最佳,而且每餐的餐量尽量保持一致,避免暴饮暴食。在周边小店吃饭时,尽量选择环境较为安静的。

3.3 加强餐厅管理

因为学生最主要的就餐环境为餐厅,因为为保障学生得到卫生健康的饮食,一定要使餐厅的饭餐和环境都达标。

篇10

1、日本菜之“形与色”

日本菜被称为“五色五味五法之菜”。白、黄、红、绿、黑为五色;甜、酸、辣、苦、咸为五味;生、煮、烤、炸、蒸为五法。好多人都知道日本菜讲究颜色、形状的组合,第一眼看见的时候,会让人感觉特别的赏心悦目,这是日本菜的特点之一。日本人对待食物的心情就像是对待艺术,把艺术的美感与设计放在食物上面,把设计融入到自然的世界里。日本饮食讲究两个词,即“艺术性”和“优雅感”,这样就达到了日本料理赏心悦目的效果。日本人讲究保护、不破坏自然景观是自古以来的风俗,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命,日本的食物制作也是讲究自然性的和生命感,日本料理中的色彩也体现了一年四季的更迭,春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夏是繁花似锦的红色,秋是硕果累累的金黄色,冬是银装素裹的白色,而哺育一切的大地是黑色。日本人在整个饮食环境里处处充满着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融入了大地与大海之色和四季之色,把烹饪出来的菜肴当做自然中的朵朵鲜花来点缀生活,不以香气诱人,而以神思为境,这样才会给人一看上去就漂亮的感觉。例如:日本料理中寿司的拼盘造型,即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寿司依次排列,在寿司中间点缀翠绿色的叶片,那色彩和造型如诗如画,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花坛之中。

2、日本菜之清淡

在日语中有这样一个词是“油断大敵”,意思是粗枝大叶害死人,而字面的意思就是说把没有油看成是最大的敌人,可见日本人把“油”看的何等重要。与习惯上多油的中国菜相比日本菜则是惜油,省油的,当然也有用油的精进料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深刻认识,现在的生活用油几乎都是以植物油为主,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以清单新鲜为主流的日本菜肴。像天妇罗这样的油炸食品,通常都是用吸油纸把多余的油吸出之后再食用的。日本人做菜以煮、蒸、烤、生食为主,再加上日本酱油作为调味料,尽量保持原料固有的味道及特性,很少使用其他重口味的调料,这些做法决定了日本饮食具有少油、新鲜、清淡的特点。还记得大学时期在日本外教家里做客,我们老师炒出来的菜油盐都很少,除了他自己的日本酱油就没加其他的调味料,第一次吃的感觉淡然无味。在传统的日本料理中,为保持原材料本身的味道,多采用生的,或稍稍煮一下的烹饪方法,生食成为保持食物原味的最好食用方式,既保证了食物的清淡口感,也同时体现了日本料理的生鲜特点。例如:日本料理中的刺身,有的生食,日本人将新鲜的鱼、贝类等海鲜切成大小适中的片状,再蘸上调味料食用;有的只是稍微加热处理,如微蒸或者热水快速浸烫,这样的刺身可以是外熟内生的状态,再加上蘸料即食,无论哪种方法都保证了口味上的清淡。

3、日本菜之鱼料理

众多的考古学者证实,人类在形成初期就有食用鱼类的记录。在传统的日本料理中鱼贝等水产品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日本人和鱼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日本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海岸线绵长,所以日本的水产品丰富,日本人吃鱼也就有了先天条件。从膳食营养的摄入和食物健康的方面来看,日本人也是爱吃鱼的,大家都知道鱼的营养价值,鱼肉中的蛋白质,磷脂等物质丰富,也有好多的鱼类,比如说海马、海龙等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无论是蒸煮烧烤炸所制作的食物都是很受欢迎的,日本以“生鱼片”这种独有菜肴而闻名世界,用极好的技术和刀工将新鲜的鱼和贝类切分精细为食。日本不仅是产鱼大国而且也是食鱼的大国,日本人的鱼食总量明显高出其他国家。日本的国民被冠以“鱼食民族”这一称号。

4、日本菜之健康饮食

日本作为一个人口长寿的国家,食文化自然是功不可没的。日本人吃饭讲的是多种多样,主食、副食搭配适宜,这是健康饮食所提倡的杂食之法,日本菜更突出的特点是加工精细,量少质高,注重菜品的营养价值。中国人看日本菜的第一感觉除了好看以外,还有的就是种类虽多但数量就很少。虽然每一样的菜品量都很少,但是却不能小看它的营养价值,日本菜在组合上顾及到了人体所需营养的方方面面。即使是普通的日本家庭,早餐也绝不含糊,种类丰富,营养全面。食物本身的营养是人体健康的之一要素,而膳食营养的平衡是人体健康更重要的因素,日本饮食中杂食的概念做到了在膳食上的多样和平衡。日本菜做到了低油低盐低脂肪,这是健康饮食的清淡之法。日本料理的烹煮方式遵循的是最大限度的保留食物自身的营养价值的烹饪做法,少量添加或者不添加调味料来控制自然原味。日本料理对季节的要求性也是很强的,不符合时令的菜是不食用或者较少的食用,因为反季节的蔬菜都是人工利用药物作用生长的,符合时令季节的海产品和新鲜蔬菜才是对健康有益。,这是健康饮食的时令食材适宜之法。比如说日本人的食用肉类以食鱼和牛肉为主,多吃鱼对身体大有好处,尤其是海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脂非常有益,从而大大降低心脑血管患病率。日本人在接收了西方思想文化之后,牛肉也在日本料理中有了举足轻重的位置,牛肉营养丰富,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还能支持脂肪的新陈代谢,提高胰岛素合成代谢的效率,促进造血,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日本菜在注重食物和食材方面控制得当,这对健康是很重要的。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