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施农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业作为我国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气象条件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快速发展。恶劣的天气条件将导致农业生产大幅度减少,并且质量水平难以提高。因此,在恶劣的天气发生之前,有效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必须及时,加强农业气象分析也就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农业技术服务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加强农业气象分析是解决服务方面问题,也是做好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服务设施的普及程度仍然较低。与传统农业相比较而言,虽然设施农业没有那样依赖天气,但是天气因素的影响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意味着气象服务必须要拥有更加精确、更加严格的标准,才能满足现代设施农业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农业气象部门已经增加了气象服务的种类,创新了气象服务的方法,提高了气象预报的防灾减灾和抵御气候灾害的相关能力,使农业气象部门能够提供综合服务。相关人员应结合现代农业的实际,顺应地理和气候条件,在气象服务中,加强农业部门和气象部门之间更密切的联系。气象部门及时地为设施农业提供气象信息,帮助农民做好恶劣天气的预防和预警工作。一般来说,我国气象部门可以很容易地应付短期天气预报,但缺乏对长期气候趋势的准确预报。这不利于保证我国气象服务的准确性,也不利于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在基层农业气象服务中所采用的服务气象观测技术,在传统观测手段和内容上都进行了优化和创新。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如果没有突破性的创新和发展,气象服务还是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气象服务所使用的观测仪器的自动化水平仍然较低。气象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准确性更是有待提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当前气象服务及气象观测的水平和质量仍有待提高。因此,对于气象服务来说,服务的重点是数据的及时性。如果不及时对强风暴雨等不利天气进行预报,将直接导致农业生产人员不能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会间接对农业生产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目前,我国气象服务信息主要还是依靠电视传播。通过短信业务和网络平台进行传输,虽然与传统的传输方式相比,在不断的进步并且具有较高的时效性,但在业务及时效性方面仍难以彻底解决存在的??题。
2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对策
2.1 确保气象预报的及时性
这是实现基层农业气象服务,不断拓宽服务通道的重要措施。气象相关服务部门不仅要借助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加快信息传播,还需要利用短信、气象网站、气象服务微信官方账号和天气微博等媒体渠道天气预报。在农村,村委会也可以建立村微信群进行快速及时传递气象信息。例如,村与村之间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将气象服务信息转化为图像和视频,传输声音,实时监测和广播区域气象条件,提高服务信息覆盖率。
2.2 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扩大站点分布,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在当下的气象预警技术中,站点的气象探测数据往往具有准确可靠的参考性。因此,提高站点的分布范围,加快数据分析的速度,是解决当下预警时间较短的有效措施。此外,气象预警部门应当不断引入新型人才,创新自身的气象探测技术,为提高预警速度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我国现代农业经历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农业气象业务可以借用经济学的原理,探讨与现代农业的合作发展模式,实现互惠共赢的局面。
此外,还应完善气象服务工作风险评估体系,提出具体措施,以期能够及时有效的评估和防范风险,有针对性的、规范的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气象灾害预测能力。坚持贯彻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体系、追踪服务过程的实时监控原则,并且能够根据气象灾害快速制定防范措施,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篇2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现状;有效对策;研究
一、当前全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设施农业规模正在逐渐扩大
设施农业在全国的起步较晚,与世界上现代农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全国的设施农业规模还不够大。随着近年来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设施农业正在朝着更加先进和完善的方向发展[1]。在这样的情况下,设施农业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大,惠及的农户也越来越多,规模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2、设施农业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长期以来,全国农业生产过程中都是采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人工技术干预较少,整体管理观念较为落后,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是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成熟,设施农业蓬勃发展,全国的设施农业水平正在逐渐接近世界先进农业国家发展水平。相关技术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创新,无土栽培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各种先进的农业机械层出不穷,传统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无法适应和满足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趋势。在未来的农业发展实践中,应该积极推进实施农业从业人员农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转变,从而不断提升设施农业经济效益。
3、设施农业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和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设施农业的研发能力应该积极迎合市场发展和消费需求趋势,不断创新升级。设施农业是当前农业经营主体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要提升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采用现代化的设施农业管理模式,积极拓宽设施农业发展路径。
二、加快全国设施农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1、强化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设施农业发展环境
农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总体的经济运行,应该对农业发展现状给予足够重视,尤其是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从全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政策制定方面已经朝着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这也是设施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2]。设施农业与传统的农业形式相比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政策引导,给予设施农业更多的扶持政策。要对政策内容进行细化,加大对设施农业基础设施设备的补贴力度,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解决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同时,有关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在土地流转、技术扶持以及监督管理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帮扶,促进本地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普及现代农业技术
尽管全国目前的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良好,但其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是促进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明确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在动植物育种、栽培等相关方面加大科学研发力度,同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全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全国设施农业发展的道路[3]。在未来的发展实践中,设施农业一定是一种集约化的发展模式,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缩影。
3、推广差异化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全国地大物博,农业发展模式的差异性较大,不同地区的环境和气候特点决定了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区位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基础条件,在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的同时,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发展本地区的设施农业,从而降低农业发展风险,提高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
篇3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1湟源县设施农业的发展
1.1地理位置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位于我国黄土高原最西端的日月山下,湟水河上游,处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自然交界处,青藏铁路、青藏公路穿境而过,是内地通往西部牧业区和的交通要道,距离省会西宁48km,处在西宁市半小时经济圈内,交通地理位置优越,具有显著的农牧耦合优势,区位优势明显,对保障西宁及周边地区无公害蔬菜供应起到重要作用。冬、春季设施蔬菜在湟源县供不应求,夏、秋季蔬菜产量高时,除湟源县销售外,还可销往西宁市蔬菜批发市场和周边州县,蔬菜销售便利。1.2自然资源湟源县海拔2470~4898m,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日照在2507~2786h。气候冷凉,小于10℃候温为254d,大于10℃为112d,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为13.9℃,最冷的一月份气温为-10.6℃,年平均气温3℃,无霜期为71d。湟源县地处湟水河上游,水资源丰富,无污染。由西向东有湟水河流域,由南向北有药水河流域,境内有湟海渠、南山渠两大灌渠,农业灌溉条件便利。湟源县养殖业生产规模大,有机肥资源丰富,发展设施农业绿色蔬菜输出地具备丰富的有机肥资源和水资源两大优势。1.3农业状况湟源县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的结合部,自然条件差,山旱地面积大。根据2020年的人口普查,全县人口10.9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5.2万人,城镇人口5.78万人,。农业是湟源县的主导产业,主要种植作物有粮食、油料作物、蔬菜等。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及高原冷凉反季节蔬菜,对于提升湟源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湟源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1设施农业的发展历程湟源县设施农业发展的历程大体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以前,湟源县只有城关镇国光、纳隆口两个村有近3.33hm2的普通日光节能温室、大拱棚,主要种植叶类蔬菜,在湟源县城销售,冬季不生产。第二阶段:2002年至2008年在省、市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先后在湟源县良种繁育场;日月乡克素尔村;和平乡和平村、茶汉素村、小高岭村;波航乡胡思洞村;申中乡星泉村、窑庄村;巴燕乡上胡丹村;大华镇池汉村、拉卓奈村、拉拉口村、石咀村13个村集中建设普通日光节能温室1018栋(温室面积200m2计1栋)。均由本地人种植,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黄瓜和叶类蔬菜,全部在湟源县销售。第三阶段:2010年至2015年在省、市财政资金支持下,在城关镇涌兴村、申中乡窑庄村、波航乡纳隆村、巴燕乡上胡丹村四个村新建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360栋(温室面积333.33m2计1栋)。均由本地人种植,主要种植辣椒、黄瓜、西红柿、茄子和叶类蔬菜,主要在湟源县销售。第四阶段:2016年至2019年在省、市财政资金和江苏省对口帮扶资金的支持下,在东峡乡下脖项村;大华镇新胜村;申中乡申中村、立达村、农业园区;巴燕乡上胡丹村、元山村7个村点,建设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215栋(13.53hm2),大拱棚50栋(2.23hm2)。2017年开始来自山东、甘肃、四川等省份的蔬菜种植户到湟源县租棚种植蔬菜,除种植常见的蔬菜外,还引进种植西瓜、小西红柿、贝贝南瓜、甜瓜、草莓、彩椒等,生产的蔬菜除在湟源县销售外还销往西宁市蔬菜批发市场和周边州县。2.2设施农业发展规模截止2021年底湟源县能正常生产的设施蔬菜温棚375栋,其中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81栋6.8hm2,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206栋12.67hm2,普通日光节能温室45栋2.25hm2,大拱棚43栋1.53hm2。主要分布在城关镇涌兴村、纳隆口村;大华镇池汉村、拉拉口村、新胜村;申中乡立达村、申中村;巴燕乡上胡丹村、元山村;波航乡纳隆村、胡思洞村六个乡镇11个村,以川水地区居多。从湟源县20多年设施农业发展历程来看,集中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基地,修建单体面积666.67~1333.34m2的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吸引外地蔬菜种植大户来湟源县种植设施蔬菜,通过引进人才、技术和经营理念带动本地设施蔬菜生产水平,增加蔬菜产量和品质,提高湟源县蔬菜自给率,达到蔬菜保供稳价的目的。2.3设施农业经营主体湟源县设施农业在实际生产中的经营主体主要由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四类,其中以合作社经营较为突出,农户为分散经营。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均由来自山东、甘肃、西宁的蔬菜种植户租棚种植,普通日光节能温室、大拱棚全部是由本地人种植。2.4设施农业经营情况大拱棚、普通温室种植一年的总成本在1.35~1.8万元/666.67m2,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总的成本在2.5万元/666.67m2左右,人工、农资投入品、租地费用占总成本的绝大部分。大拱棚、普通温室年净利润1~1.3万元/666.67m2,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年净利润1.7万元/666.67m2左右。大拱棚、普通日光节能温室蔬菜种植户种植面积小,每户种植0.13~0.33hm2,以种植叶类蔬菜为主,全部在湟源县销售;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蔬菜种植户种植面积大,每户种植0.67~2hm2,种植蔬菜种类单一,每户种植1~3种蔬菜类型,冬、春季蔬菜产量低,在湟源县就能销售完,夏、秋季蔬菜产量高,有近一半产量的蔬菜销往西宁蔬菜批发市场和周边州县;草莓种植在冬、春季节上市,除在湟源县销售外,大部分销往西宁市蔬菜批发市场和周边州县。湟源县设施蔬菜生产主推技术有嫁接苗技术、垄种覆黑地膜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主导产品有五种:辣椒、小西红柿、西葫芦、叶类蔬菜、草莓。
3湟源县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
3.1湟源县现有的温室修建时间早,温室及配套设施老化,生产条件差是制约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问题。3.2设施农业生产者技术技能较低、经营理念相对落后,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差,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蔬菜种植户文化水平低,对农资投入品管控意识淡薄,蔬菜生产存在质量安全隐患。3.3蔬菜种植的专业人才少,技术指导力量薄弱,设施农业科技服务滞后,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仍然处于较低层次,设施农业整体科技含量不高。3.4投资有限,由于湟源县财政财力薄弱,经费紧张等原因,资金投入有限,严重制约了蔬菜新品种的引用、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
4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篇4
1子长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1设施农业发展规模
子长县位于延安市以北,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县。1999年,退耕还林在子长县全面实施以来,为有效解决耕地减少和农民增收问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产业重点扶持,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档次和效益,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高产化生产。子长县各乡镇设施农业分布:瓦窑堡镇、安定镇、李家岔镇、余家坪乡、杨家园则镇、马家砭镇、史家畔乡、玉家湾镇、涧峪岔镇分别拥有温室1 380、1 270、880、1 220、1 500、260、1 060、710、650座;此外,安定镇、杨家园则镇、史家畔乡还分别拥有拱棚320、793、375座。
1.2政府扶持与保障情况
子长县给予新建设施温室80元/m,钢架大拱棚30元/m的补助标准[1],制定出台了《子长县设施农业十条优惠政策》,大力推进机械化种植,普及自动卷帘机的应用,自动卷帘机的安装群众只自筹20%,剩下的全由政府承担,目前已普及自动卷帘机1 721台,效果明显;加强对自然灾害和恢复旧棚的保障措施,对2007年遭受自然灾害的321座大棚补助673 160元;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引进,2010年人才振兴计划引进2名设施专业大学生;加强科技培训力度,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进行现场指导传授;加强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县政府投资1 000万元建设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子长县坚持把设施农业作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设施蔬菜产业在子长县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2子长县设施蔬菜发展成效
2.1种植规模稳步扩大
子长县棚栽业于1993年从山东省引进试种3棚开始,2000年全县日光温室达到41.33 hm2,蔬菜面积269.33 hm2。从2001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把棚栽业列为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以后,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到2004年,全县日光温室达到400 hm2,蔬菜面积786.67 hm2,涉及13个乡镇,43个村,500户农民。到2011年,全县日光温室累计达到720 hm2,蔬菜种植面积1 613.33 hm2,涉及13个乡镇,56个村,900户农民。
2.2设施档次不断提升
子长县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县现有日光温室9 740座,占蔬菜种植面积的41.8%,其中:钢竹结构6 200座,占蔬菜种植面积的26.7%,占设施总面积的63.7%;全钢架结构3 540座占设施总面积的15.1%;钢架大棚1 188座,占蔬菜种植面积的4.7%,占设施总面积的10.1%;安装有自动卷帘机的日光温室有1 721台,占蔬菜种植面积的7.4%,占设施总面积的15.8%。
2.3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
经过多年的种植,技术水平日趋完善,各乡镇已形成了蔬菜专业村,如杨家园则蜜蜂峪的西红柿,杏家湾的香瓜、寺湾乡中庄的辣椒,刘家俭的西瓜余家坪乡新家和的西葫芦等。至2011年,全县13个蔬菜专业村中,蔬菜人均收入均在1.1万元以上。
2.4经济效益突出
随着设施蔬菜实用技术的推广和菜农种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产典型比比皆是。从2001年起的10年来,日光温室棚均收入由2004年前的5 500元左右提高至2008年的8 000元左右,进而提高至目前的1.2万元以上,还有许多达到3万~4万元。例如杏家湾村一农户种植的2棚香瓜收入达到61 000元;中庄一农户种植的2棚辣椒收入达到58 000元。
2.5先进实用技术普遍推广
这些年,子长县以“棚型改良、保温增温、嫁接栽培、配方施肥、病虫控防、机械作业”无公害蔬菜六大关键技术的组装配套作为主要推广手段,注重新优品种的使用,蔬菜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注重优良蔬菜品种的推广;二是改良棚型,根据子长县当地气候特征采用厚墙体、厚背坡、厚草帘、高跨度、大空间的建造和改建新棚;三是嫁接栽培技术得到广泛实施和应用;四是大力推广、积极推广自动卷帘机、小型旋耕机等机械,降低棚户劳动强度;五是着重推广大棚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大棚“五膜覆盖”、“畜沼菜”循环模式等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子长县上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资金缺口大,农民一次性投入高
设施农业的一次性投入很大,而且发展设施农业还需要配套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目前的造价看,新建日光温室,配套厚草帘、自动卷帘机需45万元/hm2。省市县三级补助大概9万元/hm2左右,只占建造成本的20%,农民需筹资36万元/hm2左右,而凡是发展蔬菜产业的区域,农民基本尚未形成其他产业,经济状况总体比较贫困,加之部分县区不同程度存在“陈贷未清”的问题,依靠农民自筹款困难,制约着设施蔬菜的快速发展。
3.2发展意识欠缺,科技水平较低
一是设施农业装备力量不足。全县设施栽培机械化程度低,日光温室安装自动卷帘机的比例仅占15.8%,生产效率低。二是对设施农业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农民以及部分投资者思想观念保守,对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的设施农业认识较少[2-3],过于担心其风险性与劳动强度,顾虑无法掌握其技术,导致目前设施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设施科技含量低。子长县90%以上栽培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播种、施肥等还是靠人工进行,作业环境差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四是抵御自然能力低,子长县年际气候多变,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很大,温室大棚等设施如果遇到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容易出现倒塌、压垮和变形。2007年国庆期间的连续降雨和2008年元旦期间的连降暴雪导致全县13个乡镇321座大棚出现不同程度的毁坏,无法正常投入生产。
3.3设施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不高
子长县日光温室以钢竹混合大棚和简易竹木大棚为主,所占比例超过6成。这2种大棚空间小,作业不便,更重要的是对环境的综合调控能力很差[4-5],无法满足光、温、水、气等因子的调节要求。大棚利用率只有70%左右,因为在冬季只能种植耐寒蔬菜,利用率不高;靠近大棚两侧基本不能种植花卉、蔬菜等作物。延安市设施农业结构设计建造是从山东省引进的,使用性能达不到子长县地域气候条件要求,适应性差,建造的技术装备水平低,离设施农业的要求尚有差距。
篇5
郑州市设施农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郑州市设施农业,以20世纪50年代出现初级的玻璃温室生产算起,距今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其不同的设施形式,发展历史与发展特点也不尽相同。
郑州市塑料大中棚自1971年开始推广建设以来,历经3 个发展阶段。其中,1971~1994年为缓慢发展阶段,至1994年底,全市塑料大中棚生产面积仅3 万亩。1995~2002年为快速发展阶段,8 年间新发展面积13 万亩。2003年至今为稳定发展状态,常年维持在11~12 万亩。
郑州市温室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些单面坡加温玻璃温室,生产面积一直很小。1990年,郑州建成了历史上首座全日照日光温室,揭开了全市日光温室发展的序幕,至1994年底,发展面积1.1 万亩,但此时是温室建设起步阶段,发展较为缓慢。1995年以后,温室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国家实施了新一轮的“菜篮子工程”,郑州市政府加强了对近郊蔬菜生产基地和各县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优惠政策,日光温室建设发展迅速。至1999年底,全市共发展日光温室生产面积3.8 万亩,温室水果、高档花卉生产相继出现。2000年以后,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张,近郊菜田、设施基地消失殆尽,远郊县区菜农受到技术、效益等方面影响,温室生产积极性不高,全市温室生产面积逐年下降,至2008年底,全市日光温室生产面积锐减至1.2 万亩,温室生产进入快速回落阶段。
2009年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制定了《郑州市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奖励办法》,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体的设施农业建设项目,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我市设施农业发展进入全新历史时期。2011~2013年,市委、市政府更是把设施农业建设列入了政府十大实事,提出了每年新增设施面积8000 亩的目标任务,出台了系列资金奖补、贷款贴息等政策,增加新菜田开发项目对设施基地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同时,各县(市区)也先后制定出台不同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设施农业建设。2009年以来,郑州市财政共下发奖补资金2.28 亿元。这些资金的注入,极大地带动了农民投入的积极性,迅速掀起了我市设施农业建设的新。
截止2012年底,全市共发展日光温室面积2.3 万亩,大中小棚16.1 万亩。其中,蔬菜生产面积14.5 万亩,占全市设施总面积的79.3%。
设施农业建设的作用
设施农业的发展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科技含量,强化农民素质,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目前,郑州市设施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精细蔬菜、温棚小杂果、鲜切花、高档盆栽花卉、食用菌等生产面积逐年扩大,许多农民靠发展温棚经济脱了贫、致了富,并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如中牟县秋延后芹菜年后早春茬黄瓜生产模式、新密市黄瓜一大茬生产模式,每667 m2年收入均在3~5 万元。
二是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设施农业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广大菜农、果农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配套设施、设备与机械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牧业的转变。
三是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创新,提升了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许多农民已经学会主动学技术、用技术、请能人,一些农民还把相关技术组装配套起来,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示范效果。部分企业引入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温、光、湿和水肥精准控制,大幅减少了用工等投入。
四是增强了抗灾防灾的能力,推动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设施农业整体抗寒、抗旱、防灾能力较强,农业效益成倍提高,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设施农业高效地利用水源、耕地等有限的农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耕地减少的矛盾,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郑州市设施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设施生产规模小,自动化程度低,经营分散
目前,郑州市温棚设施生产面积18.3 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生产14.5 万亩,仅占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的11.5%,市区冬季消费蔬菜80%以上还要由南方供应。除近几年发展的部分规模基地外,多数设施生产还由农民自主分散经营,种植作物种类、品种杂乱,管理粗放简单,设施装备发展滞后,生产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经济效益的发挥。
设施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管理水平低
当前,郑州市温室大多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建设,设计、建造不科学,升温、保温性能差,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达不到喜温性蔬菜生产所需的温、光条件,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且不适应于花卉、水果等作物生产。全市园艺队伍、机构混乱,技术服务人员流失严重,服务能力大大减弱。多数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户技术管理水平仍然很低,整体管理素质、水平与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筹资渠道单一
设施农业生产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虽然各地采取了一些不同的措施筹措资金,但对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言,资金不足的矛盾仍十分突出,依靠群众自筹建设有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认识不足,农民“等、靠、要”思想相对严重,多渠道投入的机制还未形成。近两年,设施农业建设项目虽然财政在资金上给予补助,但金额有限,社会对农业的投资也不够活跃,加之银行贷款、贴息的落实存在一定难度和滞后性,在不同程度影响了设施农业的顺利发展。
缺乏远期规划,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部分农户和企业对建设质量把关不严,对建成后的生产和产品销路没有明确的思路。一是部分温室结构未按标准建造,达不到保温蓄热、科学采光的要求。个别温室墙体质量、建材规格达不到要求,影响了温室的牢固性和安全性。二是部分企业忙于打墙圈地,打好墙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和预期目标,缺乏统筹计划和安排。有些建成后没有配套育苗设施,空棚率高,影响了当年生产效益发挥。
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设施农业发展要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统筹规划、群众自愿的原则,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核心,以提高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设施园艺技术创新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发展机制。通过优化设施结构,完善配套技术,强化生产标准,提高设施装备,充分挖掘设施农业生产潜能,切实提高设施农业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速度、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保障“菜篮子”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根据目前现有设施基础和发展潜力,应适度扩大日光温室、大棚等蔬菜生产规模,大力发展高档花卉、水果等设施生产,努力打造本市无公害、绿色的设施农产品名优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15年,全市日光温室生产面积达到4 万亩,大棚生产面积达到5 万亩,全部规范建设并进行标准化生产经营,以此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工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服务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发展设施农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责任机制,并严格目标管理,明确工作责任,科学谋划,审慎决策,抓好落实,搞好服务。要积极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规范引导土地流转,及时组织项目申报,按时发放奖补资金,加强资金监督管理。业务部门要切实搞好技术指导,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帮助农民依靠科技的力量来发展设施农业。
搞好规划,优化结构,统筹发展
按照“集中连片,设施配套,节本高效”的原则,做好设施农业的全面规划。同时,规范和完善设施农业建设标准,避免低档次重复建设。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域条件和特点,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原则,选择比较优势明显、有发展潜力的主导品种,连片建设,规模经营。结合蔬菜、花卉等专业规划,大力发展名优特蔬菜及大粒樱桃、油桃、葡萄等小杂果生产和鲜切花、高档盆栽花卉生产,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要。重点在三个产业带之内,集中连片建设一批设施生产基地,实施规模生产,形成地域和规模优势。
制定优惠发展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支持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利益保障措施和投入补贴政策。要集成政策优势,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利益导向机制的作用,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对设施农业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采取搭建平台、以奖代补、财政贴息、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农民自筹等多种形式,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同时,要在土地调整、设施建设、生产管理、产品销售、资金投入、信息服务、人才引进、技术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为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支持。
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搞好设施农业项目示范
要按照功能完善、配套齐全、装备精良、环境良好、各具特色的建设标准,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高标准、高水平做好示范区选址和规划。加快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高设施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要加快对现有老式温室设施的更新改造,推广使用先进的节水滴灌、自动卷帘等配套设施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依托新建蔬菜标准园和集约化育苗点,建立和建设标准化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窗口,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动设施农业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要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技术人员、农民的技术培训,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实用、直观、通俗易懂的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水平,使农民能“看”到,“学”到,“做”到,“挣”到,确保新建温室不会因技术问题而影响生产和效益。同时,要加大与设施农业先进地区的技术合作,适时召开各类现场会、观摩会和推进会,发挥示范带动和典型引路效应。
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市场化支撑体系
引导设施农业生产者创建产业化经营服务组织,克服盲目性,实现有组织、有计划地面向市场发展生产。建立健全设施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销售等配套服务体系,积极培育产地交易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加强设施农业产销信息的研究和利用,搞好市场信息服务,促进产销衔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经营
扶持引导专业协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促进专业乡、专业村建设。加强采后处理、贮藏保鲜和加工包装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设施农业产品附加值,推动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加强质量监管,树立品牌意识,提升产品竞争力
篇6
关键词 设施农业;现状;对策;移民区;宁夏固原
中图分类号 S316;F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228-02
固原市原州区移民工程实施以来,在改善移民生活、恢复生态环境、拓宽致富渠道、减轻人口压力、促进民族团结、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发展设施农业园区建设、降低扶贫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同时也存在搬出规模与安置能力矛盾突出、资源紧缺、迁出农民生产能力差、文化素质低、农业技术掌握少、发展设施农业基础薄弱、土地面积不足、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要发展好移民区设施农业,必须从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的高度对其逐步进行实施。
1 固原市移民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固原市原州区县内移民区生活的人们是从六盘山区和黄土沟壑区迁出的,迁出地生存条件严酷,自然灾害频发,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生产水平低下,农民收入的1/2以上来源于广种薄收的第一产业。不具备优势的种植业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经济困难形成落后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1.1 发展设施农业的资金不足,农民积极性不高
虽然移民迁入后,政府安排每户均有1栋日光温室,但由于农民的资金不足,经济能力不强,投入能力差,再加上移民文化基础差,思想较为传统保守,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在设施农业的发展方面积极性并不高。
1.2 文化素质低,难以接受农业新技术
移民在迁出地从未见过设施农业的日光温室,就连保护地的覆膜种植都很少见,个别农民只是零星种植家庭菜园,没有外销的习惯。加之多数家庭迁出后,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妇女,年轻力壮的男人大部分出去务工,放弃日光温室的种植,即使种植了日光温室的移民也不会操作,要很快种植好日光温室谈何容易,农业技术难以接受。
1.3 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成熟技术难以得到应用掌握
对于蔬菜生产技术来说,其普及率较低,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由于移民种植经验的不足导致一些成熟技术不能被移民掌握,如二氧化碳施肥、工厂化育苗等。造成设施农业的普及率低,使产量和成本之间的差异较大,移民的积极性不高。
1.4 农业生产条件变化大,适应新的农业环境能力差
由大山迁出到川区,原来靠天吃饭、饮水的传统思想还存在。由干旱的山地变成川水地,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适应新的农业环境能力差,粗放式耕种习惯根深蒂固,难以接受日光温室精耕细作的种植要求,从而严重影响设施农业发展进程。
1.5 专业化发展程度低,生产规模小,没有形成外销优势
在移民区,设施农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其经营的格局还较为分散。具有较小的生产规模,连片种植面积小,产量不高,加上移民种植习惯的随意性,对种植蔬菜的品种、数量及质量等方面要求不严,规模种植的格局尚未形成,外销的优势还不具备。
1.6 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落后
由于移民在迁出前掌握的信息比较闭塞,迁出后还存在等、靠、要等思想,因此当前对于移民来说,亟需的是进行市场信息、新品种及新技术的服务。对于运销大户来说,其最需要的是有关市场预测方面的信息。目前,移民区的蔬菜生产信息服务较为落后,供求信息不足,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较为落后。
1.7 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原州区尚未建有专门的蔬菜专业技术推广机构,在蔬菜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蔬菜技术推广的任务主要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来承担。这部分推广人员不仅知识老化,而且由于很多是转行承担蔬菜技术推广工作的,蔬菜种植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推动设施农业的全面发展。
2 对策
2.1 加大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使其尽快掌握农业技术
有组织地进行移民区的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尽量多组织多培训,要在种植技术上不断进行培训;实践操作上不断进行指导,使其尽快掌握基本的设施农业种植操作技术[1-2]。
2.2 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调动移民生产积极性
在设施农业方面,从政策和资金2个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以农民和企业作为发展的主体,吸收社会各个方面的投资。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机遇和自治区扶贫政策进行充分的利用,促进设施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
2.3 严把日光温室建造质量关
移民区的日光温室多数是招标建造的,一次性成型的日光温室,分配给移民使用,移民从未见过日光温室,更不知道棚体质量。棚体设施不健全不配套,严重影响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从而导致种植操作难度大,甚至效益不高。因此,必须严把日光温室建造质量关,确保移民能够正常使用。
2.4 坚持种苗先行的原则,建设种苗繁育基地
移民从未种植过日光温室,必须供给高质量的种苗,让他们移栽定植。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育苗基地,着重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参与到工厂化育苗技术建设中。按照设施农业生产的规模、茬口和品种要求,培育出高质量的种苗,保证移民设施农业生产的供应。
2.5 合理安排茬口和种植种类,提高生产效益
移民区日光温室在茬口安排上应该按照“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技术要求,先安排种植技术简单的叶菜类,让他们先适应日光温室最基本的种植操作技术,然后安排其种植技术比较复杂的果菜类,逐步提高移民的日光温室种植操作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益[3]。
2.6 加大成熟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科技贡献率
移民区要有成熟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集成组装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工厂化育苗、膜下技术、测土培方施肥、温度调控、张挂反光幕、二氧化碳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热风炉应用、新型保温材料、机械化半机械化应用等,建立成熟高新技术的示范温室,使移民看得见、跟着学,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生产。
2.7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完善和壮大科技队伍
对症下药,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示范与推广,采取现场指导培训,以移民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专业农民为重点,以移民区为单元,集中地进行设施农业先进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批农民骨干示范户,以发挥其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一支与全区设施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县乡村技术推广队伍和高素质的专业农民队伍,以促使移民区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4]。
2.8 制定日光温室生产技术标准,建立示范点
为了更深入、细致地做好移民区的设施农业技术服务工作,更好地对标准化日光温室生产示范点进行建设,做到技术入户、责任到人、标准到温室,充分地发挥对其示范带动作用,并充分地发挥移民区的气候资源优势,建设好有机蔬菜生产示范点。
3 参考文献
[1] 白光哲,马瑞林,王晓燕,等.包头市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1):6-7.
[2] 杨泉润,马成,闫菊红,等.西吉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评析[J].蔬菜,2011(3):47-50.
篇7
为加快西宁市设施农业发展,提高现代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进一步推进蔬菜产业,保障市场供给,从2010年开始,市政府加大投入,高标准,大规模建设设施温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温棚5.5万栋,其中冬暖式是1.14栋,设施蔬菜面积占蔬菜种植总面积的17%,但产量占到蔬菜总产量的20%,产值达到蔬菜总产值的35%。我市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一线一川一带”发展格局,一线是以大通双新公路沿线为中心,逐步扩展周边乡镇,形成精细蔬菜生产基地;一川是以湟中西纳川为中心,包括城北区,逐步向湟水河沿岸延伸,形成综合型蔬菜生产区;一带是以三县为主的高位水浇地和浅脑山为主的山地生态蔬菜生产带。设施农业已成为西宁市积极培育的重要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西宁也已成为全省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示范区。
1.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
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带动了蔬菜、花卉和菌类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农业由单一的粮、油种植向蔬菜、水果、花卉等多样化、高效益方向的转变,优化了种植业结构,增加了品种,提高了质量。
2.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步伐
西宁市在设施农业建设过程中,结合气候条件,重点以防低温、抗暴风、大雪、暴雨和以深冬季节精细蔬菜生产为目标进行了改进与创新,统一进行温室建设。同时加快现代机械的示范推广应用,温室墙体建设采用机械碾压、使用微耕机进行棚内操作、改人工卷帘为机械自动卷帘、智能变频水泵等应用,既节约了劳力和成本,又加快了建棚进程。设施农业科技技术的运用,有效促进了农民自身劳动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有利于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设施农业在产业培育、经营上实现了新发展
近年来,各地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原则,通过务实推进,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新产业,全市建成百栋以上的产业村有集中连片温室基地共有71个,其中500~1000栋的有15个,1000栋以上的有8个。如大通塔尔镇台其庄村,凉州庄村,湟中多巴镇班仲营、拦隆口黑嘴尔村等,已经形成规模,常年生产辣椒、西红柿、黄瓜、茄子等精细蔬菜。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进一步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有31家,从事种植业的专业合作社有200个,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技术、品种、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服务,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有效提高。
4.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一栋普通日光节能温室平均年收入约为6000~8000元。如湟源县日月乡克素尔村是全市海拔最高,种植区域最高的脑山村,近几年集中发展日光温室,全村164栋温室主要生产食用菌,每栋温室产生效益6000元左右,全村销售收入达100多万元,人均增收2000多元。大通县黄家寨镇黄西村馨缘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建成深冬温室207栋,确立了以温室蔬菜生产的高效生态园区,目前生产黄瓜、西红柿、人参果、辣椒等精细蔬菜,新建温室第一茬生产,蔬菜每栋产生效益1.5~3万元左右。同时,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就地在农业企业受雇就业,年收入达到1.5万元。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调查中60%的种植户对设施农业的发展前景看好。
5.设施农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西宁设施农业的发展促进了销售方式的转变。政府有关部门在保留传统营销路子的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搭建产销桥梁。开展“农超对接”试点、示范。采取定点供应,超市专柜等方式。并利用“一站通”推进农产品网上销售。发挥全市170个专业合作组织近500名经纪人的纽带作用,扩大了农产品营销半径。
二、存在的问题
1.用于设施农业建设的土地资源趋紧
因城市发展和建设需要,川水地区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现有土地资源受土壤、水肥等限制,设施农业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全市适宜建设温棚的区域建设用地逐年减少。
2.资金投入达不到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需要
在设施农业建设中政府投入资金仍显不足,农业经营主体承担的资金部分大,融资渠道不畅,制约设施蔬菜的发展。
3.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有待创新
部分温棚生产基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效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产销脱节、人工费用快速增长等因素,入不敷出,效益不佳,影响生产的积极性。
4.生产的组织化水平不高
尤其是2010年以前建成的温棚由农户自主分散经营,生产中缺乏统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从而影响了标准化生产进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的市场销售难度较大。
5.科技支撑能力不能适应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应的科研力量、设施设备、科研经费等科技支撑体系未能随设施农业发展而相应提升,传统观念、传统品种、传统技术仍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产存在着实用新技术推广应用不快、科技普及程度不高、群众创造的经验深入总结上升不够、生产管理平均水平较低等现象。
三、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
1.提高设施温棚生产能力
通过扩大规模和基础提升,着力提高设施温棚的生产能力。改善温棚建设质量,鼓励建设标准化温室和高标准深冬温室,通过走规模化推进的路子,实现设施农业总量的扩充。同时加快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发挥新建温棚的生产效益。实施旧温棚改造提升,通过改造恢复一些废旧温棚的生产功能,通过提升使一些温棚能够在冬春季节生产精细蔬菜。
2.依靠科技,促进设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加强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提高设施生产机械化操作水平。二是强化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优化人员结构,增强服务能力,积极探索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多元化组织形式。三是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厂化育苗、嫁接、生物防治、组织培养等高新技术。四是加强品牌培育。依据自然地理和品种优势,打造地方特色品种,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打造地方品牌。五是强化农民技术培训工作。与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紧密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农民对设施蔬菜、果品栽培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带动农民应用各项新技术,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做到棚棚都有“明白人”。六是发挥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组织园区内农户组成生产、销售合作组织,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生产和销售。
3.壮大龙头,促进产业升级
积极采取“政策和资金扶持、组建新加工龙头企业、招商引资”三项策略,着力扩大加工型龙头企业群体,不断提高企业深加工度,加强对农畜产品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综合效益。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结机制,更好地发挥助农增收作用。争取到“十二五”末龙头企业及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达到全市总农牧户的90%,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
4.培育市场,顺畅流通渠道
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并存,鼓励各类专业协会、生产合作组织、经纪人、技术服务组织参与农畜产品流通,充分发挥他们外寻市场搞对接、内带农户扩规模的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加强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坚持季节易与常年交易市场同步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培育农畜产品专业市场。完善冷藏保鲜体系,以规模基地为依托,分区域建设蔬菜保鲜库,以保障淡旺季调剂、冬季市场供应,确保农民从事设施农业的收益不断增长。
5.加大设施农业发展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政府投入,提高省、市建设补助资金,同时区县可根据自身财力状况,提高建设资金补助;二是提供贷款贴息补助,对从事设施农业建设和生产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贴息补助。三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针对设施农业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特点,积极倡导建立设施农业保险制度,鼓励保险公司开展设施农业保险业务,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设施农业保险补贴,降低生产者的种植风险及市场风险,保护生产者的积极性。四是鼓励土地合理流转。在维护农民基本利益的前提下,本着“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积极探索股份合作、统建分管等多种经营模式,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加快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篇8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天津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8.013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中一种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5]。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正式施行,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地位和农民主体地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方向,预示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6-8]。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提出,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是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最贴近农民的经营性组织。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迅速扩大服务的覆盖面积,缩短服务与农民的距离,有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基层生产问题。因此,提升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对于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天津市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历程
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萌发于20世纪90年代,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8-9]: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萌发阶段,组织形式多以农民自发联合形成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主要从事技术交流和生产环节的服务活动,第二阶段是2001—2003年的正式起步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纳入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各类合作组织由技术合作型向技术经济合作型升级,除了从事技术合作之外,还为成员提供生产资料供应、市场信息、产品销售、农产品贮藏及运输等项服务。第三阶段是2004—2007年6月底的积极发展阶段,登记制度逐步健全完善,章程、制度逐步规范,组织规模和服务带动能力日渐提高。第四阶段是2007年7月1日以后,天津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推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注册登记成立合作社的热情高涨。至此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高速发展轨道。可以看出,天津市农民合作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由初期的自发松散逐渐向规范有序发展。
2 天津市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近几年,在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天津市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继续予以了积极的推进。 2005 年,天津市政府批转了市农委等八部门《关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市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经营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问题的通知》,这些意见与管理办法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据市工商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0月底,天津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 949户,出资总额86.7亿元,入社成员总数达9万余人。
2.1 服务覆盖领域日趋扩大
截至2010年底,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合作社达1 800家,比2007年增长1 455个,年均新发展500个。从行业分布看,合作社覆盖了农业领域的各个行业:种植业合作社864家,占48%;畜牧业合作社522家,占29%;水产业合作社140家,占7.8%;林果业合作社94家,占5.2%;农机合作社135家,占7.5%;土地流转、植保、沼气服务、手工制作等其他合作社45家,占2.5%。从合作区域看,合作社的生产基地、服务范围乃至成员已由本村、镇逐步向外部扩展,很大一部分合作社已经扩展到外省市。
2.2 服务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一方面,合作社从向成员提供附加值较低、单一环节的生产服务逐步向高效益、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方向转变。2010年底,全市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合作社861家,占48%;仓储、运销、加工等较高层次服务为主的合作社345家,19.4%;生产服务为主的合作社594家,只占33%;各类合作社为农户销售产品26.4亿元,为农户购入投入品9.8亿元。另一方面,合作社的成员数量、服务农户数、以及产品与投入品占比3个方面的均明显增强。2010年底社均成员数量34人,较2007年增长70%;社均带动非成员农户数量116人,较2007年增长40%;销售的产品和提供的投入品占农户需求量的比例逐年增长,2010年全市平均占比60%,比2007年增长20个百分点。
2.3 服务内容不断创新
一是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合作社围绕本地的主导产业、优势产品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带动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2010年底,全市合作社共带动农户21万户,平均每个合作社带动农户144户,户数最多的达到1 100户。二是探索提升市场竞争力新模式。通过发挥合作社的组织载体优势,对内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对外统一质量、价格,提高了应对市场和技术壁垒的能力。2010年底,有65个合作社建立了产品质量追溯制度,76个合作社实行了依标生产,农产品“三品”认证232个,拥有注册商标191个。三是构建新型农村微型金融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部成员间组织开展资金互助服务,投资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会,以互助会为平台调剂社员间的资金余缺,探索入股有收益、用款有费用、闲散资金得利益、急需资金得方便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担风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机制。四是创建农民增收的新模式。合作社通过盈余分配、股金分红,以及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据调查,2010年,全市合作社获取盈余4.9亿元,按交易量向成员返还盈余3.1亿元,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比不入社的农户户均直接从合作社获得分配收入1 200元。
2.4 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合作社的结构和功能与京沪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天津市全国示范合作社仅有5家,远低于京沪水平(两市均为12家),市级合作社仅占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缺乏科学管理制度、技术人才、合作机制,致使农资统购、技术指导、金融保险、产后加工等服务开展不畅。
合作社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与农民需求间存在一定偏差。随着现代农业的加速推进,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要由单纯的生产服务向技术、资金、信息、营销、金融、保险等综合拓展[10]。但目前合作社的功能仍偏重于生产服务,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信息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的服务相对薄弱。
3 提升天津市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3.1 规范合作组织建设
出台《天津市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促进条例》,制定合作组织以及合作组织联盟的管理办法、示范章程,鼓励并规范营销、储运、金融等服务型合作组织的发展,推进内部规章制度、信用管理制度、生产记录制度的建立,以及探索利益机制(资本股份合作、产品购销合作、生产技术合作、效益考核合作)和淘汰机制的确立。
3.2 加大政策扶持
解决办公休憩、农产品销售、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储运等非农建设用地;设立合作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在合作组织的建立、运行、提供社会化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财政扶持,对合作组织提供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给予税费优惠。
3.3 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围绕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专项主要任务的开展,在健全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同时,政府通过政策指导、项目支持、减免税收等途径,引导合作社积极参与基层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二是增强信息服务能力。扶持合作社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库建设,开展合作社信息能力培训工作,将合作社吸纳入现代农业信息采集和体系。三是增强营销能力。财政支持合作社开展储运加工、产品销售、物流配送服务,鼓励大型企业、学校、饭店、党政机关、超市等直接与合作社之间建立订单农业。
参考文献:
[1] 魏平.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J].当代农机,2012,258(1):70-72.
[2] 苑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J].中国合作经济,2011,295(10):10-11.
[3] 苑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2011,339(1):3-5.
[4] 曾福生,李小卉.农村合作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导力量[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5):390-392.
[5] 党德宣,林何莺,王引斌,等.山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问题初探[J].山西农业科学,2011(S):483-487.
[6] 杨良山,邵作仁.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农业科学,2013,330(3):233-238.
[7] 赵美玲,马明冲.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现状与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3,212(2):111-115.
[8] 乐永海,陈华,农业社会化服务渠道选择及其满意度研究——基于新疆地区红枣产业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6):63-69.
篇9
关键词: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024-1
1 东港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现状
近年来,东港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速度加快,现代农业生产逐步向“三品”农业方向发展,迫切需要在全市内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生产基地,带动全市农业设施生产条件更新改造,辐射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向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农业产业特点和性质,规划了五大科技示范基地。
1.1 东港市农业中心水稻科技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新兴区土房北村,共有水田面积300hm2,过去产量在6000kg/hm2左右徘徊。自从水稻科技示范基地建立以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引进、示范、应用了水稻常规新品种、杂交稻、超级稻及土肥、植保、栽培、无公害生产等各项新技术,使水稻产量超过9000kg/hm2(全市平均产量6750kg/hm2),为全市中低产田改造树立了样板,并辐射到周边地区,拉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为全市水稻产业起到了很好的科技示范作用。该科技示范基地每年承担国家、省、市及自拟的试验示范推广项目20余项,2010年科技示范基地试验项目12项、示范项目6项。
1.2 东港市草莓研究所草莓科技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新城区单家井村,一直致力于保持和强化全国最大的草莓科研单位和最大的草莓脱毒组织培养生产势力之地位,占地面积6.7hm2,种苗繁育基地5.3hm2。作为丹东地区草莓产业化发展科技“龙头”,集科学研究、新技术推广和草莓脱毒苗生产于一体,拥有脱毒组培工厂、种苗气调库、原种示范场等近千万元资产,带动全市7万户农民种植草莓,为全市0.6万hm2草莓种植提供技术指导,为草莓产业做大做强并在全国树立“东港草莓”品牌做出了突出贡献。
1.3 东港市蔬菜科技示范基地
该基地设在椅圈镇荷兰黄瓜科技示范园,占地面积27.2hm2,建有55栋大棚,主导品种以“荷兰康德黄瓜”品牌为主,完全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生产,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朝鲜等国家及地区。在近十年的科技示范生产过程中,带动全市发展荷兰黄瓜生产面积达到200hm2以上,成为全市农业支柱产业,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路。
1.4 东港市果树科技示范基地
该基地位于十字街镇,占地面积6.7hm2,是集果树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研发推广和蓝莓树莓试验研究为一体的果树科技示范园。通过系统开展果树科研与技术推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使栽培品种结构得以优化,使全市0.3万hm2寒富苹果生产基地成为丹东地区优质果品生产出口基地,果品远销国内外,带动了全市果树产业和相关产业高效发展。
1.5 东港市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
该基地设在前阳镇,占地面积6.7hm2。近年来引进或自提的滑子蘑、香菇和平菇等优良品种推广面积达1300万盘,出产鲜菇2000t,指导培训万名农民从事食用菌产业发展,创造经济效益达1亿多元。
2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东港市生产的稻米和草莓等农产品品质非常好,其县域经济特色突出,经济地位十分重要,但相比其他产业和外地区情况,品牌宣传工作滞后,影响了名优特农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 农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
东港市每年十几万t草莓上市,基本上都以2-5kg/箱的简包装上市,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超市草莓价格低5-10倍,主要原因是缺乏精深加工、精包装和保鲜处理,草莓附加值低。
2.3 科技力量和科技投入有待加强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肩负繁重的社会公益服务和科研工作任务,但当前高科技人才非常匮乏,需要吸纳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高端人才,为产业注入新生力量。同时,科技投入还不能满足示范园区发展需要。
3 东港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发展建议
3.1 强化品牌宣传工作
可在东港市政府网站增设“农产品产业网”,运用网络推介更多东港农业产业科技信息,把示范基地名特优农产品介绍给国内外朋友。
3.2 重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选择与生产
科技示范生产基地应避开厂矿、医院,建在无工业“三废”污染的远郊区及非地方病高发区;上游无对基地环境与水源构成污染的污染源;基地距主干公路200m以外;生产基地的土壤、水、大气经专门机构监测合格,通过产地环境认定。在生产基地农产品安全控害方面,应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协调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病虫害。
3.3 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推广应用先进的保鲜、精深加工、精包装和贮运等农产品处理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采取先进的营销手段,培育一批港城农业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使之能够进入标准高、要求严的国际市场。例如,充分利用东港草莓品牌的潜在价值,筹建现代化草莓保鲜精包装工厂,实现鲜果草莓精选分级分等、选果机械流程、运贮低温等商品优化目标,还可利用草莓资源优势进行精深加工,提高草莓附加值,增加农民生产效益,推动全市草莓产业化进程。
3.4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
篇10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 发展 作用 措施
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全省各级农机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和建设,积极开展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我县得到较快发展。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年来,宽甸县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通过给予优惠发展政策,加大农机补贴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机大户,农机户在自愿联合的前提下,组建农机合作社。2010年我县只有古楼子一家农机合作社,2011年相继成立大西岔、牛毛坞、石湖沟、青椅山等四家农机合作社,共拥有机械300余台,配套机械250台(套),农业机械总投资380万元,场库棚建设1500,带动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6000亩。初步开成了组织形式多元化、经营内容多样化、服务方式方法市场化的农机合作社发展新格局,这进一步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实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降低作业成本,减轻农民负担
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自愿组合,民主管理,避免了“有机无田耕、有田无机耕、有机不赚钱”无序竞争的尴尬局面,加速了生产要素的整合重组。在整合农户现有农业机械的基础上合理购买新机具,在购置农机具上统筹考虑,避免了家家户户买农机的重复购置和闲置等。解决了农机户分散经营、效率低下、无序竞争等问题。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机具检修、保养,统一配件、油料供应,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作业质量,统一安排农田作业和作业区,极大的地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率、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保证了作业秩序,稳定农机市场作业价格,保证了农时,促进增产增收。
2.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力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为广大农户实行耕种收一条龙服务,一方面让农机生产能手开展社会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极大的优级化了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既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的矛盾,又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3.有利于提高农机技术新机具的普及推广,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步伐快,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能力强,是农机化发展的领路人。随着国家购机补贴力度的逐年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大型拖拉机,高性能收获机等先进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的主力军。
三、宽甸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一个组织制度的创新过程,目前宽甸县还仅仅是这个创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1.合作组织发展数量少、规模小,农机具配套不全
全县农机具总量较大,多是小型农机具,农机经营方式上仍以家庭型为主,作业手段单一,服务能力不强,难以发挥组织化经营服务的众多优势,难以满足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
2.合作社成员大都以农民为主体,技术力量薄弱,专业化技能低,带动能力有限
3.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不规范,服务内容单一,单机单干现象突出
4.土地规模经营滞后,大部分为分散经营,种植品种、方式规模参差不齐,大机械与小地块矛盾突出
四、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措施
夯实措施,进一步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当前,我国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农民志业合作法》的颁布实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规范,我们要深刻认识、认真贯彻中央政策精神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原则,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夯实各项措施,大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规范,服务领域更加宽广,效益更加明显,社会化服务程度显著提高,服务农户数量、作业面积、农机合作社生产总值大大提高。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农机农艺融合,实现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的“双赢”。
1.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认识以加快其发展
农机部门要提高认识,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广农机技术、加快农机发展的重要措施,积极引导农民组建、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机各项工作的开展
2.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素质培养
组织人才培养,提高了管理能力。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要按照分类指导、分类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上,制订培训规划。要大力组织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带头人和合作成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依法办社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合作社的运行质量。有计划地开展农机具维修、操作高技能人才培训,加强领导合作社会计制度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
3.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指导
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建过程中,农机推广部门要积极介入,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定合作社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制度,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在机制健全、管理科学的基础上;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购置农业机械,使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性资产更加优化合理;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作业质量和机具完好率;积极为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服务,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