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辐射防护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辐射防护方法

篇1

关键词:电离辐射;放射学检查;辐射防护;时间;距离;屏蔽;照射野

中图分类号:O434.11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环境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越来越重视,虽然环保是一个复杂而多因素的课题,但医源性环境污染特别是放射学检查中辐射防护问题日益受到大众关注。为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放射临床实践,对此进行了回顾、总结及探讨。

1辐射生物效应原理及影响因素

辐射对人体造成生物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电离辐射的电离和激发作用,它是在原子水平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造成人体的细胞、分子发生结构性变化,使蛋白质分子链发生断裂,造成DNA和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活细胞核中DNA分子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再生过程,当DNA分子发生破坏时,细胞虽然生存,但不能分裂,这些细胞直到老死也不能产生接替它的新细胞,因而造成了被照射组织丧失功能,产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会产生有害的生物效应,其效应发生的几率及产生效应的严重程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射线的性质(不同种类的射线电离能力不同,引起的生物效应的差别很大;同一种射线能量不同,引起的生物效应也不同)、剂量(吸收剂量越大,生物效应越显著)、剂量率(剂量率越大,生物效应越显著)、分次照射(分次照射越多,各次照射的间隔时间越长,其生物效应就越小)、照射方式(内照射比外照射生物损伤重)、照射部位和照射面积(人体不同部位对辐射的敏感性差别很大,同时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生物效应也越大)、受照个体与不同器官组织细胞的敏感性也存在很大差别,同时,低温、缺氧、健康状况、免疫力、医疗措施等也影响放射的敏感性。

2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有三项:第一,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原则,它是指在进行任何辐射性工作时,都应当进行代价和利益分析,对产生电离辐射的任何实践都要进行论证,或确认该项实践是值得进行的,它所致的电离辐射危害同社会和个人从中获得的利益相比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拟议中的实践活动不能带来超过代价的净利益,就不应当采用该项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要合理应用X射线,对这种检查进行利弊权衡,使受检者在X射线检查中所得到的利益明显地大于可能带来的危害,这样的X射线检查就是正当的,否则就不应该进行。因此,只有当通过X射线检查所获得的医学诊断资料,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很有用时,才能进行X线检查。第二,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它是指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使任何必要的照射应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也就是说,应当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以放射最优化为原则,在付出的代价和所得净利益之间的多种方案进行权衡,求得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在具体放射临床工作中,对一切正当的X射线检查,要采用最佳投照条件(包括管电压、管电流和曝光时间)和最适宜的检查方法(包括、焦片距、滤线器、过滤板、遮光器和照射野等),使它既能获得满意的诊断资料,又尽可能降低受检者的受照剂量。第三,个人剂量限值原则,在实施上述两项原则时,要同时保证个人所受剂量当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经过实践的正当化和防护的最优化,所有具有最优防护的辐射源的剂量贡献,相加也不会超过个人剂量限值,保证放射工作人员不致接受过高的危险度。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在2007年建议书中进一步明确了“剂量限值的应用原则界限,即除了患者的医疗照射之外,任何个人受到的来自监管源的计划照射的剂量之和不能超过ICRP的推荐的相应限值”。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有三种:第一,时间防护,它是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减少曝光时间和逗留时间,减少所受剂量。也就是说,人体所受辐射剂量的大小,与放射源接触时间的长短成正比,接触的时间越短,摆脱辐射的速度越快,所受到的照射就越少。第二,距离防护,它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大人体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而减少受照剂量。它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平方反比律,如果忽略电离辐射在空气中的吸收与散射,那么辐射强度随距放射源距离平方的反比而减弱。第三,屏蔽防护,它是外照射防护的主要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机器设备的固有防护、机房设计的科学性、周围环境的综合评估以及充分利用铅橡皮防护用品等。总之,在实际工作中,这三种方法通常都是综合考虑不可分割并相互配合使用,让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达到最低水平,以期取得最佳防护效果。

3临床实践中的辐射防护方法

根据辐射生物效应原理、影响因素、防护基本原则及基本措施,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1)严格掌握X射线检查的适应症,杜绝不必要的、不应该的或可减少的X线检查如(1)不顾有无X射线诊断意义或有无医学上的正当理由或已确诊仍做X线检查。(2)当作一种方式,不判断X射线检查是否有用,仅应受检查者要求而做。(3)无症状的患者,或有其它技术可以代替的检查。(4)只是为了积累临床资料。(5)当做常规必查项目。(6)就业前及就业后定期体检(特殊情况例外)。(7)只相信本院的检查结果,不管原有的诊断报告,仍进行X线检查,造成重复照射。(8)为了营利目的。

2)严格控制各种检体的常规胸透,特别对幼儿入托,中小学生升学的健康查体,应取消常规胸透。其它如①孕妇一般不宜做X线检查,特别是受孕8~15周内,以减少对胎儿的照射。②对有生育计划的育龄妇女,首先要问明是否已怀孕,并严格控制在月经来潮头10d内进行检查,以避免使胚胎受到照射。③对婴幼儿及儿童应尽量避开一切不必要的检查。

3)努力降低检查部位受照剂量的技术措施:主要有选择用合适的管电压、选用适当厚度的过滤片、选用合适的焦片距、提高记录系统的灵敏度等。

4)防止非检查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1)限制照射野。透射时,应尽可能采用小照射野和间断曝光来观察,并尽量缩短总观察时间。(2)采用屏蔽防护。应当充分注意到非检查部位,特别是对射线灵敏性较高的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性腺的屏蔽防护,当这些器官或组织(非检查目标)有进入直射线束的危险,或靠近照射野边缘5cm范围以内时,应在不妨碍获得必要诊断信息的前提下,尽可能用铅当量不小于0.5mm的铅橡胶板将其屏蔽;使用性腺屏蔽,对男性可降低95%,对女性可降低50%的性腺剂量,使用铅玻璃眼镜,能使眼晶状体的受照剂量降至10%;当患者需要携扶时,对携扶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为患者准备了下列铅橡胶防护用品:①高领坎肩式铅围裙(用于牙科拍片)。②铅围裙(用于胸透和胸部拍片)。③护颈防护帽(用于胸部、胸椎、肋骨、锁骨和肩胛骨拍片或胸透)。④防护巾(用于胸部、胸椎、肋骨拍片)。⑤颈套(用于胸部、胸椎、肋骨、锁骨肩骨及头部拍片)。⑥防护三角(用于胸腰椎、腹部拍片、胆系和尿路造影)等。(3)完善防护:选取适当的,使射线束避开对敏感器官的直接照射。如①手部拍片时,若让患者面对球管大照射野曝光,其性腺受照剂量约为背对球管小照射野曝光的3000倍。②头部断层摄影时,只要采用俯卧位,使眼睛向下,后前位投照,就可以使眼晶状体的受照剂量减少到前后位扫描的1/20。③在牙科拍片时,射线束应取一定角度来避开甲状腺,乳腺和性腺部位,使其照射的机率减少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徐跃,梁碧玲.医学影像设备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于兹喜.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洪洋,谢晋东.医用放射防护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篇2

【关键词】舰艇船体防腐 阴极保护 优化设计

舰艇船体长期处于海洋环境之中,舰艇船体很容易出现腐蚀的问题,特别是以合金钢为主要船体材料的各类舰艇长期与海水接触,金属设备其受海水腐蚀情况十分严重,因此有必要以其为主,对相应的防腐以及阴极保护过程进行优化设计。

1 舰艇船体防腐和阴极保护的重要性

海水腐蚀是影响以潜艇为主的舰艇船体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同时,一直以来,解决这一问题都是有关领域的工作难点。调查显示,受海水侵蚀的影响,潜艇中的电子设备等通常会出现损坏的问题,这对于其战斗力的保证十分不利,同时对其进行维修也会对我国造成极大的军事、经济方面的损失[1]。总的来说,化学腐蚀以及电化学腐蚀是舰艇被腐蚀的主要原因。前者主要指的是由海水与制造舰艇的诸多材料之间发生化学作用而造成的腐蚀。后者指的是受电子流动影响而造成的腐蚀。就目前的情况看,上述两种情况是导致舰艇腐蚀的主要因素[2]。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对其进行解决,其中阴极保护以及防腐措施的实施便是两种重要的方法,践证明,其应用效果相对良好。因此,有必要将上述措施应用到潜艇的防腐蚀过程中,以为其使用性能的保证以及使用寿命的延长提供基础。

2 舰艇船体防腐和阴极保护现状

目前,我国舰艇船体防腐和阴极保护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保护效率与寿命也得到了演唱,但在计算与设计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过于传统的问题,盲目性相对较强,为解决上述问题,这对于我国舰艇船体防腐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十分不利。除此之外,相对于其他水面船体而言,潜艇的浸水面积较大,整个艇身都长期处于海水环境中,这是导致其保护电流增加的主要原因。为避免长期受海水腐蚀而对舰艇性能造成过于严重的影响,有必要对有关阴极保护的内容进行分析。另外,在舰艇防腐过程中,其防腐措施的应用会对舰艇周围的电场造成影响,我国存在的问题在于没有充分考虑上述影响,由此导致的安全性问题已经对舰艇本身性能的发挥造成了阻碍,对此,有关人员必须注意到上述问题,这样才能舰艇的防腐性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3 舰艇船体防腐和阴极保护的优化设计

3.1 防腐优化设计

海水对舰艇的腐蚀主要表现在舰艇表面以及内部设备两个方面,因此防腐的优化设计必须从上述两方面出发来实现。首先做好舰艇表面的防腐工作,对此,选择较为优质的防腐材料能够起到较为有效的作用,且具有简单便利的优势,合金结构钢是当前应用的主要防腐蚀材料,实践证明,这一材料应用效果较好[3]。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缝隙腐蚀等方面的问题。缝隙的存在是舰艇的弱点,也是导致海水渗透腐蚀到内部装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舰艇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其缝隙问题加以重视。另外,设备被腐蚀会直接导致舰艇设备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因此做好设备的防腐蚀工作同样十分重要。总的来说,在设备的制造过程中,要保证其防腐性能与舰艇整体的防腐性能相互匹配,同时在引进设备时,也要对其防腐参数进行再次确定,以使其性能能够充分的满足舰艇防腐的要求。

3.2 阴极保护优化设计

阴极保护措施在解决舰艇及海上装备被腐蚀的问题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以与海水部位接触的管材为例,必须在其接头与法兰之间实施电绝缘处理措施[4]。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已经将这一措施应用到了舰艇船体的防腐过程中,在此之前,军舰,潜艇往往需要安装大量的牺牲阳极,但在阴极保护技术下,牺牲阳极的安装数量大大减少,使舰艇的整体防腐性能得到了优化,同时还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对于我国军事等领域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

3.3 优化设计仿真

为判断优化设计效果及其合理性,在具体设计完成之后有必要展开仿真实验:首先,将合金结构刚作为了舰艇船体的主要材料,将其各方面参数输入到了计算机当中,同时分析其对舰艇本身及其内部设备防腐性能的影响,并从各角度出发,对舰艇的参数进行了计算,建立了具体的仿真模型。全面考虑舰艇所处的海水环境,并对舰艇主体部分进行了网格离散化,以其电学特征为基础,形成了广义耦合电池系统仿真模型的边界条件,并通过其他一系列过程完成了仿真模型的建立过程。其次,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及对各项数据的综合,完成了有关舰艇金属材料防腐性能的计算工作,并得出了最终的计算结果,在对计算结果进行整理的前提下,完成了具体的分析工作。最后,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发现,采用上述防腐措施以及阴极保护措施,能够有效的达到提高舰艇表面防腐水平的目的。将本次仿真实验所得到的数据与传统数据对比发现,其防腐参数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优化,因此认为,上述优化设计过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4 结语

做好舰艇船体防腐和阴极保护的优化设计能够得到提高其防腐性能的目的。潜艇长期处于水下环境中,相对于其他水面舰艇而言,其受腐蚀程度更加严重,因此做好防腐工作便显得更加重要。防腐措施的实施以及阴极保护的实现均能够使潜艇达到较好的防腐效果,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对上述措施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孙建红,郑炜,王晓鹏.水面舰艇船体防腐和阴极保护的优化设计方法[J].中国舰船研究,2007(04):60-63+67.

[2]吴建华,云凤玲,邢少华,姚萍,闫永贵.数值模拟计算在舰艇阴极保护中的应用[J].装备环境工程,2008(03):1-4+66.

篇3

关键词:长输管道; 大型河流; 安全防护; 施工方法

Long distance pipeline in large rivers within the safety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Zhang Ping

( Jiangsu Petroleum Exploration Bureau oilfield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Jiangsu Jiangdu 225261 )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of a long distance pipeline and local planning and building more and more, long distance pipeline route by the terrain and the local planning, local pipeline laid in only in the riv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arge river by masonry box culvert in the way of protection for pipeline safety, channel construction and pipeline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the difficulties, construction method, safety, 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Key words: Long—distance pipeline; large rivers; safety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前言

由江苏油建承建的贵阳—遵义—重庆成品油管道工程途经贵州省遵义市松坎镇,该镇境内线路由于地形限制及地方规划等原因,管线只能在松坎河河道内进行敷设。松坎河属于季节性河流,干旱季节河流水面宽30米~60米、一般流速3~4米每秒、水深40~60厘米,夏季为雨季,河流冲刷量较大,冲刷深度一般为2.5米。管线整体在河流中敷设约6km,为保护管道免受河水冲刷导致破坏,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在河道内砌筑箱涵的方式对管道给予安全保护。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1.1.1熟悉设计文件,查阅有关施工技术资料,施工现场地质资料,做好图纸会审,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做到“三按”施工,即按图纸施工,按规范施工,按施工方案施工。

1.1.2编制施工工程预算,提供各阶段工程量和材料用量计划,按计划落实好各种材料设备来源,做好各种材料的检验、复试工作,按设计要求做好混凝土、砂浆的配比试验工作。

1.2 施工组织

1.2.1成立松坎河管道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负责人职责。

1.2.2配备充足的施工力量,对施工作业队所有参建人员进行技术、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按施工作业需求调遣施工机具进场,并检查所有的施工设备,确保其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

1.3现场部署

1.3.1沿河道作业带选取距公路最近的几处场地作为临时卸料点,对卸料点进行场地平整,并修筑卸料点到入河口的临时道路。

1.3.2材料进入卸料点,及时运输至施工现场,提高临时征地的使用率。在施工现场空旷无水地段囤积材料,主要是雨水不容易侵蚀的材料。

1.3.3 施工现场做到水通、电通、路通,同时为了保证工程的各种情况能够及时上报,各种指令能迅速下达,施工现场配备无线网络、电话、对讲机等设备将各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施工工序及技术措施

2.1总体施工简述

本工程在大型河道内砌筑箱涵进行管道安装施工,箱涵基槽开挖主要以机械为主,人工修整为辅,采用围堰导流,水泵排水等措施进行土建施工,将沟底及边坡挡墙砌筑完成后,管道进行沟下组焊后细土回填并加盖现浇混凝土盖板。

2.2总体施工流程

2.3构筑物测量定位

选用GPS作为测量定位仪器。按照设计图纸放出中心位置点并埋设控制桩。

2.4施工临时道路修筑及材料倒运

2.4.1机具及材料倒运

本工程河道内施工管线长达6km,能够组织材料进场的进料口只有四处,施工材料运输至这四个材料集中堆放点,材料用装载机运送到施工现场。现场拌制的浆料翻斗车运送,部分地点不能使用机具倒运材料的必须进行人工倒运或用驴驮倒运。

2.4.2修筑施工便道

分别在四处材料集中堆放点修筑一条宽6米的施工便道至作业带,保证设备安全驶入和材料顺利运入并放置。用挖掘机清除表面大石块和不稳定层,筛选级配良好的河卵石进行分层回填,用挖掘机反复辗压,对于比较深的不稳定层清理以后,要做抛大石块处理,然后再做河卵石进行分层回填,并用挖掘机反复辗压。横穿河道的便道下埋设直径1米的钢筋混凝土高压涵管2根以上。

2.5围堰及导流渠施工

河床覆盖层主要由砂砾石组成,厚度较深,因此覆盖层透水性较强。

篇4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和成效

国家政府及地方政府十分注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自2010年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各地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其中,提升自身价值,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手段。通过软环境建设、人员素质提升、加强管理、调整工作流程等手段,做到了优质护理服务,所起到的成效也非常显著,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程度与工作热情,进一步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及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于非营利医疗机构,由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以社区服务为主体、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教育、医疗、康复等综合性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大约在3~5万人,对常用需求,例如床位、基本设备、常用药品、急救药品等合理、按需求比例配置[1]。

2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是人们的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积极响应,融入“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了全面、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更好的服务大众,需要提高服务质量,以下分析了具体实施措施:

2.1营造基础护理氛围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强调优质护理服务,建设软环境,如宣传条幅、宣传卡等,使护理人员置身于“优质护理服务”的氛围中,在公告栏中应该及时更新目前流行病、传染病及相关预防方法,让患者能够在护理中心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

2.2调整工作流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面对的居民患者大多属于老年人,护理需求增加。因此,对护理人员编组分班,每个责任组由2~3名护士组成,并设立责任组长,实行指导并监督护士工作,落实基础护理的工作内容。对护士制定岗位责任制,如护士需要提前10min进入负责病房进行护理,并热情、主动的询问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2.3合理配置人员 护理人员的工作比较繁琐、劳累,因此,对护理人员编排两班制,由夜间1~2名值班护士调整到晚班一人一房监护护理。使护理在精神饱满的状态下为患者服务,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班,两班护士需要通过交班了解患者情况,保证护理工作的完整性。

2.4组织培训 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分配护士到各地方大型医疗机构进行学习,所有学习人员需要在通过理论知识考核后才能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培训人员需要分批进行,一方面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人员结构稳定,另一方面也不会对培训机构造成太大压力[2]。

2.5加强护理手段 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安全护理意识,实行责任制,有专门护士负责,对不能自理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如刷牙、洗脸、更换床单被褥等,对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自理患者可以协助护理。护理手段的提高离不开护士的责任心。因此,需要通过巡视病房、沟通交流、健康教育等方面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同时也加强了护理手段。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每日对自己负责的患者进行了解并登记,包括病房、病床、姓名、疗程等,由患者或家属签名确认。

2.6加强沟通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大力开展沟通服务,由于老年患者较多,护士需要经常与患者聊天、沟通,了解患者需要,给予患者安慰,对患者进行医疗护理知识宣传教育,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3]。

2.7完善管理方法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点,需要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并制定表格式护理文件,按照书写要求填写,护理部制定的护理文书需要建立在科学、完整、真实、全面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护理文书进行填写,并由护士组长监督检查。

2.8建立竞争机制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属于非盈利机构,工作人员时常会产生对工作怠慢,对患者需求不予理睬、责任心不强等心理,在工作中不求进取,不负责任。因此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护士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评估考核,成绩优异者可晋级或者评为“明星护士”并给予一定奖励,对于考核不达标者给予一定惩罚。在服务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具体到责任人,质量管理小组与当事人了解情况,并及时帮助当事人及时解决,引以为戒,对其他服务人员加强培训,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创新后的成效

通过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的环境、宣传教育、护理技术、服务态度、日常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也逐渐加强[4]。

3.1成效一 全面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的业务能力: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后,良好的服务态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得到了最佳服务,满意度增加。护士的整体职业形象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对患者以饱满的热情、亲切的态度、礼貌用语以及专业的护理技术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服务。巡视病房先敲门,对患者更加体贴、温馨的照顾,对患者需求及时了解,并加以解决,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营造出一种优质服务护理的氛围。

3.2成效二 护理人员专业机能的提升:在加强技能培训后,护理人员丰富的专业知识为护理工作带来了优质服务,对患者的问题进行专业性回答。护理人员的工作认真,不怕辛苦,及时做好各项治疗工作及清洁工作,熟练、准确、及时的执行医嘱。护理人员的技术过硬、工作认真、知识全面也为护理人员增加了自信心。

3.3成效三 普及健康知识:在护理工作完成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询问、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要,同时为患者进行安全教育知识宣传,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也为减少医疗事故纠纷做出贡献[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面向的群体不仅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的患者,还有同社区内的居民,提高健康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将健康知识普及到人民群众中。

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理念是提升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这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投身其中,让患者感受到更浓烈的优质护理服务氛围。护理人员注重细节化、了解患者需求等个性化服务,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特点。护理质量与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有效落实了优质护理服务,为社会稳定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建军.河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许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3]陈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状况及资源公平性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13.

篇5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腰肌;腹肌;康复护理;复发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lumb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of

LiuShiJu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waist and abdominal strength training to improve lumb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to reduce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effective way. Methods: 56 cases treated and cured and markedly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t the time the end of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mmunity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s, community intervention group lumbar abdominal strength training, the control group only for the waist protection health education. 1-year follow-up recurrence rates were observed,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6 and 12 months for assessment of lumbar function. Results: The community intervention group 1 year recurrenc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x2 = 7.16, P 0.05) Community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6 and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lumbar function score than the real-time increased, the difference significant (t = 1.86,1.89, P 0.048);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6 and 12 months of the lumbar spine score and treatmen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to immediately after (t = 2.09.1.79.P 0.05); community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6 and 12 months of lumbar funct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ame period in control inspection team score,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sex (t = 2.69,2.56, P

【Keywords】 Lumbar; disc displacement; psoas; abdominal muscles; rehabilitation care; recurrence

【中图分类号】R5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279-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约30%的患者在治疗后6~12个月内复发[1]。复发的患者治疗难度大,治疗时间长,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家庭进行腰腹肌肌力训练,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11年2月本科室住院和门诊行非手术治疗并得到治愈或显著改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按患者治疗结束的时间随机分为社区干预组和对照组,社区干预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8~62岁;病程3d~12年,其中单间隙和双间隙突出分别为12例和16例;在本科治疗时间为10~26d,治疗结束时的腰椎功能评分为(24.23±0.76)分。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19~64岁;病程5d~11年。其中单间隙和双间隙突出分别为13和15例;在本科治疗时间为9~29d,治疗结束时的腰椎功能评分为(25.93±1.08)分。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突出间隙,治疗时间及治疗后的腰椎功能评分等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训练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治疗结束后只进行腰部防护知识的健康教育,社区干预组患者于治疗结束时除进行腰部防护知识健教外,还指导患者应用腰部肌肌力训练体操长期进行腰腹肌训练。具体方法如下[1]:半俯卧撑:患者俯卧床上,双上肢伸直支撑,先抬头,再撑起上半身,使脊椎腰段尽量后伸并维持5~10S,重复10次为1组;俯卧抬腿:患者取俯卧位置,交替抬高两侧下肢,并维持5~10S,10次为1组;半桥运动:患者仰卧位,用头、双肘及臂部支撑于床上。挺起胸、腹部(脊椎胸腰段后伸)并维持5~10S,重复10次为1组。每组动作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少到多,由易到难进行。训练2次/d、下午各1次。早期腰背肌功能训练时避免肌肉再次损伤,必要时佩戴腰围以增加腰部力量,稳定脊柱[2]。观察指标 腰椎功能评定,随访1年后复况于治疗后6和12个月各进行1次腰椎功能评定。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制订的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估腰椎功能[3]。

1.3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均数以x±s表示。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即时的腰椎功能评分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t=0.70,p>0.05);社区干预组治疗后6、12个月时腰椎功能评分较治疗后即时增高,差异有显著性(t=1。86,1。89,p>0.05),6、12个月后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0.73,p>0.48);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时的腰椎评分与治疗后即时相比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2,09,1.79,p0.05);社区干预组治疗后6和12个月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69,2.56.p

与治疗前比较,ap

在随访中发现,对照组有15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后3,5,9个月时出现腰腿痛症状,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而社区干预组有3例分别于治疗后5、8个月时复发,其复发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经x2检验,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6.69,P

3 讨论

腰部的肌肉既是腰椎活动的动力源泉,又是稳定脊柱、保持腰椎平衡的重要结构,同时,腹部肌肉在维持脊椎腰段的稳定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4]。而很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证实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腰腹部屈伸肌力常出现明显下降,并以腰部伸肌的肌力下降更明显。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屈伸肌力下降的原因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产生疼痛,疼痛导致肌肉反射性抑制以及患者由于活动受限导致较长时间的肌肉静力性负荷不足及运动缺乏,引起不同程度废用性萎缩,进一步导致肌力的下降。至于患者伸肌肌力降低甚于屈肌,可能与患者存在神经根受压,导致支配腰伸肌的腰神经后支外侧支的营养作用失调而引起伸肌萎缩有关[1]。

虽然腰腹肌肌力的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因还是果尚有待进一步探讨,但腰腹肌力的下降可导致患者原有的肌肉痉挛加重,关节韧带僵硬,脊柱活动异常,进一步可能引起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细微损伤,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患者的迁延难愈和反复发作。因此,加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腹肌肌力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采用的腰腹肌肌力训练方法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伸肌力量下降较明显的特点。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随访发现,社区干预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即时的腰椎功能评分差异不明显,但在治疗后6和12个月的随访评估时发现,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与治疗后即时相比明显下降,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结束后如不注意加强腰腹肌训练,以维持腰椎结构的稳定,则有可能出现腰椎功能的下降,继而使复发的概率加大。

综上所述,腰腹肌肌力训练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改善腰椎功能,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应将其作为非手术治疗的后续手段,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长期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高晓平,刘彤,陈和本,腰腹肌肌力训练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预防复发的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9,7(23)3220-3221。

[2] 蔡敏,宋晓玲,刘金凤,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术后康复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8,6(14)79-80

[3] Yu WH, Hao S.A assessment method of lumbar funcation.Zhongguo Kangfu Yixue Zazhi 2008;13(5):214-5

[4] Huang QM,Annersson E, Thorstensson A.Myoelectric activities of lnmbar dorsal and abdominal muscles and their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n stabilizing spine.Zhonghua Guke Zazhi 2009;23(5):303-7

篇6

【关键词】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X射线; 辐射防护; 护理管理

doi:10.14033/ki.cfmr.2016.32.0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2-0152-02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直线加速器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设备,亦被广泛应用于手术放射治疗中。但因医学直线加速器能量输出大,而且辐射力强,在提高手术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手术室X射线辐射污染的问题[1]。研究显示,X射线可通过电离辐射的方式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损伤,可诱导多种严重疾病发生,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2-3]。近年来,有关手术室X射线辐射污染和辐射防护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4]。同时,合理使用医学直线加速器、加强手术室X射线辐射防护和避免或减少辐射伤害也成了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点工作[5]。本文通过探讨手术室中的辐射防护和护理管理,旨在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增强其辐射防护的意识,避免或减少医务人员的辐射损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行放疗的手术室,占地面积36.8 m2,选用蔡司intrabeam系统的医学直线加速器,射线种类为X射线,管电压:40或50 kV,管电流为5~40 μA,治疗剂量率为10 Gy/min,摆位时间10 min,治疗时间15~30 min,所有资料和数据均完整获得且真实可靠。

1.2 方法

在常规放疗治疗实施手术室中实施辐射防护和护理管理干预,测定手术室周围房间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X线辐射水平,统计分析干预前后的X线辐射水平,具体如下。

1.2.1 辐射防护和护理管理干预 加强辐射防护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从事手术室放疗工作的医务人员仪器技能和辐射防护的统一培训,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辐射防护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辐射时间防护原则(熟悉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性能和操作技能,充分掌握曝光的条件,在保证治疗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射线曝光的时间和次数等)、辐射距离防护原则(应尽量远离X射线源,避免或减少X射线辐射对机体不必要的损伤等)、辐射屏蔽防护原则(正确配备铅衣、铅围脖、铅眼镜和铅帽和使用辐射防护用品等防护设备来减轻对医务人员自身的照射等);应用合格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且进行不定时检修,购置低剂量且安全性能强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不定时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M行维修、保养和调试,并进行实际测试,确保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安全运行;健全辐射防护配套措施,购置高品质、足够质量的防护用品和设备,手术室四周墙壁、感应门和窗户玻璃等应用铅或有相当铅当量的铁析、硫酸钡混凝土等高原子序数的材料,保证手术室工作环境的安全和避免医务人员的辐射损伤;辐射防护用品均放置在离辐射源近的物品准备间。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科学合理排班,尽量减少每位医务人员的X射线辐射总照射量,建立医务人员个人剂量及健康监测档案,按时对医务人员进行剂量监测和健康体检,凡健康体检不合格或妊娠期、哺乳期的医务人员不准予有参与手术室放射治疗工作的安排,确保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以此降低X射线辐射超量照射的风险。

1.2.2 指标观察和测量 本次测量均利用Radiagem 2000探测、SG-2R辐射检测仪进行X射线辐射测量,监测点分别设为医生所在处(手术间外)、手术间外监护仪处、手术室门外、手术室门内共4个点,仪器参数为: 测量范围:1 nSv/h~100 μSv / h,能量响应:48~6Me V相对响应之差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干预后手术室周围房间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X线辐射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X射线的特性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可通过产生高能X射线、电子束杀死癌细胞,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6]。X射线波长短,能量高,当其照射在物质上时,除了小部分被物质吸收外,其余大部分均可透过原子间隙,因此X射线可以表现出很强的穿透能力。当X射线照射物质时,可使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轨道发生电离,进而引起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7-8]。研究显示,手术室中使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X射线照射人体时,可诱发机体内的各种生物学效应,使病变的细胞受到抑制、破坏甚至死亡[9]。

篇7

关键词:消防部队;核与辐射;辐射防护;核突发事故;放射突发事故;核恐怖事件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6-0146-02

随着核技术的发展,我国核电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放射性物质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截止到2011年,我国已经有6个投入运营的核电站、12个在建的核电站、25个筹建中的核电站;辐射与同位素技术在食品加工、消毒灭菌、无损探伤、物件在线检测、医学诊断及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形成较大市场规模;医用加速器及医用影像设备已经形成标准化系列产品;医用微型反应堆技术已经成熟并即将投放市场;等离子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环保、化工及加工制造业;核电发展除直接带动核燃料产业链外,还带动了相关的原材料工业、加工制造业、仪器仪表业等。如此大规模的核技术应用,必然导致核辐射事故发生几率逐渐增大,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面对如此严峻的核与辐射形势,作为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主力军的公安消防队伍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如何提升自身的应急处突能力,已成为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课题。

1 核与辐射事故的特点

1.1 危害性大

人体组织吸收辐射后,除了与组织烧伤有关的并发症外,白细胞的破坏会使受到辐射的人失去免疫力;辐射会对遗传密码造成影响,突变的生殖细胞有可能把畸形染色体遗传给后代;如果在怀孕期间受到辐射,胎儿某些细胞的染色体就会受到伤害,有产生畸形胎儿的危险。

1.2 隐蔽性强

核事故的危害主要是由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和机体的辐射照射引起的,而辐射无色、无嗅、无味,听不见、摸不着,这些放射性物质只有借助专门的仪器才能够检测得到,直接影响到人们采取防护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放射性伤害后果可能在受照几小时、几天、几星期,甚至几年后表现出来,所以它的破坏作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1.3 社会影响大

通过国外发生的几次重大核事故对公众的社会心理影响及其所致后果的综合分析,充分证明核事故对人群的社会心理影响很大,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可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造成严重干扰和破坏。由它造成的公众社会心理影响所引起的健康危害和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损失,远比核辐射所致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要大。核与辐射事故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破坏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造成社会混乱,对政治方面及国家政权造成严重的冲击和破坏,造成重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2 核与辐射事故的类型

2.1 核突发事故

核突发事故是指核电站或其他核设施(如铀富集设施,铀、钚加工厂与燃料制造设施、研究堆,核燃料后处理厂,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等)发生的意外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致使工作人员、公众受到超过或相当于规定限值的照射,亦即为核泄漏事故。

2.2 放射突发事故

放射突发事故包括,由于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使放射源丧失屏障,导致工作人员或公众受到意外照射;放射性物质的意外泄漏、外溢或释放,使人员和环境受到污染及人员受照;放射源或放射性同位素被误放、丢失或被盗,捡拾或盗窃放射源者将装源容器拆卸,使放射源失去屏障,造成其本人和他人受照。

2.3 核恐怖事件

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跌宕起伏,我国在谋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各种矛盾亦纷至沓来,接踵出现。因此,在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下,我国近年来各种恐怖事件也明显增加,恐怖分子有可能通过制造放射性扩散装置、袭击核设施、制造核武器的方式制造恐怖事件,可以说这些事件一旦发生其危害和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此,我们应当做好防范和处置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准备。

3 核与辐射事故处置中的防护

3.1 辐射防护的目的

辐射防护的目的就是要保护救援人员及公众的健康。辐射防护的出发点是,确定性效应是有阈的,应避免发生,而随机性效应是无阈的,要限制到可接受的水平。因此可以说,辐射防护的目的就是要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发生,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3.2 辐射防护的原则

3.2.1 辐射实践的正当化原则。在进行涉及辐射的任何实践活动之前,必须先权衡其利弊得失,只有当这一实践活动对人群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危害远远小于个人和社会从中获得的利益时,才能认为具有值得进行的正当理由;反之,不应该采取这种实践。

3.2.2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最优化原则也称可合理达到尽可能低的原则,即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的条件下,所有辐射照射都应该保持在可合理达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但是过于要求低的辐射,必将提高防护费用,而带来好处的只不过把已经很低的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再降低一点,这样不能认为是合理的。从最优化原则出发,应该这样选择,首先把辐射降低到一点水平以下,然后在有可能做到的情况下把必须的照射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一直到为降低单位集体剂量当量所花费的代价抵不上因减少危害所带来的好处为止。

3.3 辐射防护方法

辐射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方式。外照射是体外的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主要是γ射线的照射。内照射是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而造成的照射,主要是食入、吸入或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内的α核素和β核素。照射方式不同,其防护方法也不同。

3.4 辐射防护装备

核辐射的危害巨大,因此在处置此类事故时我们应进行严格的防护。对于处于安全区域的救援人员以及疏散出来的群众,可以佩戴防尘口罩防止吸入放射性粉尘;对于处于轻危区的救援人员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口罩、护目镜、轻型防化服、铅服等,防止放射性粉尘从呼吸道、眼睛、皮肤进入人体内;对于处于重危区参与事故处置的人员应着空气呼吸器、铅服、全套防核服、核生化防护服等防护装备。

4 核与辐射的监测

消防部队到场处置核与辐射事故时,首先要进行侦察,通过询问知情人员,了解放射源的性质、用途、事故原因以及现场周围单位情况等,成立侦察小组,做好充分的个人防护,携带相应的仪器,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深入现场侦察情况。

5 结语

面对日趋繁重的应急救援任务,作为应急救援专业力量的消防部队,需制订核与辐射事故有效的应对处置程序,加强核与辐射应急救援专业人才的培养,强化核辐射救援装备的配备,完善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处置预案,开展相应的专业训练及演练,提高处置核生化恐怖事件的组织指挥水平和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 潘自强,陈竹舟,叶长青.核和辐射恐怖事件后果的防护及其防范[J].核科学与工程,2005,25(1):1-13.

[2] 王善强.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及其应对策略[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24(1):97-103.

[3] 陈,聂岁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J].军事医学,2011,35(3):161-164.

篇8

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会产生有害的生物效应,放射学检查中辐射防护问题日益受到大众关注,其影响因素很多,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有三即正当化原则、最优化原则和个人剂量限值原则。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有三种,即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及屏蔽防护。在临床放射工作中,要采取确实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X射线检查的适应症,杜绝不必要的、不应该的或可减少的X线检查,努力降低检查部位的受照剂量,防止非检查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要限制照射野,用好各种防护用品,配置辅助防护设施,尽量完善防护,将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关键词:

电离辐射;放射学检查;辐射防护;时间;距离;屏蔽;照射野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环境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越来越重视,虽然环保是一个复杂而多因素的课题,但医源性环境污染特别是放射学检查中辐射防护问题日益受到大众关注。为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放射临床实践,对此进行了回顾、总结及探讨。

1辐射生物效应原理及影响因素

辐射对人体造成生物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电离辐射的电离和激发作用,它是在原子水平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造成人体的细胞、分子发生结构性变化,使蛋白质分子链发生断裂,造成DNA和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活细胞核中DNA分子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再生过程,当DNA分子发生破坏时,细胞虽然生存,但不能分裂,这些细胞直到老死也不能产生接替它的新细胞,因而造成了被照射组织丧失功能,产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会产生有害的生物效应,其效应发生的几率及产生效应的严重程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射线的性质(不同种类的射线电离能力不同,引起的生物效应的差别很大;同一种射线能量不同,引起的生物效应也不同)、剂量(吸收剂量越大,生物效应越显著)、剂量率(剂量率越大,生物效应越显著)、分次照射(分次照射越多,各次照射的间隔时间越长,其生物效应就越小)、照射方式(内照射比外照射生物损伤重)、照射部位和照射面积(人体不同部位对辐射的敏感性差别很大,同时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生物效应也越大)、受照个体与不同器官组织细胞的敏感性也存在很大差别,同时,低温、缺氧、健康状况、免疫力、医疗措施等也影响放射的敏感性。

2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有三项:第一,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原则,它是指在进行任何辐射性工作时,都应当进行代价和利益分析,对产生电离辐射的任何实践都要进行论证,或确认该项实践是值得进行的,它所致的电离辐射危害同社会和个人从中获得的利益相比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拟议中的实践活动不能带来超过代价的净利益,就不应当采用该项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要合理应用X射线,对这种检查进行利弊权衡,使受检者在X射线检查中所得到的利益明显地大于可能带来的危害,这样的X射线检查就是正当的,否则就不应该进行。因此,只有当通过X射线检查所获得的医学诊断资料,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很有用时,才能进行X线检查。第二,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它是指在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使任何必要的照射应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也就是说,应当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以放射最优化为原则,在付出的代价和所得净利益之间的多种方案进行权衡,求得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在具体放射临床工作中,对一切正当的X射线检查,要采用最佳投照条件(包括管电压、管电流和曝光时间)和最适宜的检查方法(包括、焦片距、滤线器、过滤板、遮光器和照射野等),使它既能获得满意的诊断资料,又尽可能降低受检者的受照剂量。第三,个人剂量限值原则,在实施上述两项原则时,要同时保证个人所受剂量当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限值。经过实践的正当化和防护的最优化,所有具有最优防护的辐射源的剂量贡献,相加也不会超过个人剂量限值,保证放射工作人员不致接受过高的危险度。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在2007年建议书中进一步明确了“剂量限值的应用原则界限,即除了患者的医疗照射之外,任何个人受到的来自监管源的计划照射的剂量之和不能超过ICRP的推荐的相应限值”。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有三种:第一,时间防护,它是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减少曝光时间和逗留时间,减少所受剂量。也就是说,人体所受辐射剂量的大小,与放射源接触时间的长短成正比,接触的时间越短,摆脱辐射的速度越快,所受到的照射就越少。第二,距离防护,它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大人体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而减少受照剂量。它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平方反比律,如果忽略电离辐射在空气中的吸收与散射,那么辐射强度随距放射源距离平方的反比而减弱。第三,屏蔽防护,它是外照射防护的主要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机器设备的固有防护、机房设计的科学性、周围环境的综合评估以及充分利用铅橡皮防护用品等。总之,在实际工作中,这三种方法通常都是综合考虑不可分割并相互配合使用,让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达到最低水平,以期取得最佳防护效果。

3临床实践中的辐射防护方法

根据辐射生物效应原理、影响因素、防护基本原则及基本措施,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具体方法。1)严格掌握X射线检查的适应症,杜绝不必要的、不应该的或可减少的X线检查如(1)不顾有无X射线诊断意义或有无医学上的正当理由或已确诊仍做X线检查。(2)当作一种方式,不判断X射线检查是否有用,仅应受检查者要求而做。(3)无症状的患者,或有其它技术可以代替的检查。(4)只是为了积累临床资料。(5)当做常规必查项目。(6)就业前及就业后定期体检(特殊情况例外)。(7)只相信本院的检查结果,不管原有的诊断报告,仍进行X线检查,造成重复照射。(8)为了营利目的。2)严格控制各种检体的常规胸透,特别对幼儿入托,中小学生升学的健康查体,应取消常规胸透。其它如①孕妇一般不宜做X线检查,特别是受孕8~15周内,以减少对胎儿的照射。②对有生育计划的育龄妇女,首先要问明是否已怀孕,并严格控制在月经来潮头10d内进行检查,以避免使胚胎受到照射。③对婴幼儿及儿童应尽量避开一切不必要的检查。3)努力降低检查部位受照剂量的技术措施:主要有选择用合适的管电压、选用适当厚度的过滤片、选用合适的焦片距、提高记录系统的灵敏度等。4)防止非检查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1)限制照射野。透射时,应尽可能采用小照射野和间断曝光来观察,并尽量缩短总观察时间。(2)采用屏蔽防护。应当充分注意到非检查部位,特别是对射线灵敏性较高的甲状腺、眼晶状体和性腺的屏蔽防护,当这些器官或组织(非检查目标)有进入直射线束的危险,或靠近照射野边缘5cm范围以内时,应在不妨碍获得必要诊断信息的前提下,尽可能用铅当量不小于0.5mm的铅橡胶板将其屏蔽;使用性腺屏蔽,对男性可降低95%,对女性可降低50%的性腺剂量,使用铅玻璃眼镜,能使眼晶状体的受照剂量降至10%;当患者需要携扶时,对携扶者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为患者准备了下列铅橡胶防护用品:①高领坎肩式铅围裙(用于牙科拍片)。②铅围裙(用于胸透和胸部拍片)。③护颈防护帽(用于胸部、胸椎、肋骨、锁骨和肩胛骨拍片或胸透)。④防护巾(用于胸部、胸椎、肋骨拍片)。⑤颈套(用于胸部、胸椎、肋骨、锁骨肩骨及头部拍片)。⑥防护三角(用于胸腰椎、腹部拍片、胆系和尿路造影)等。(3)完善防护:选取适当的,使射线束避开对敏感器官的直接照射。如①手部拍片时,若让患者面对球管大照射野曝光,其性腺受照剂量约为背对球管小照射野曝光的3000倍。②头部断层摄影时,只要采用俯卧位,使眼睛向下,后前位投照,就可以使眼晶状体的受照剂量减少到前后位扫描的1/20。③在牙科拍片时,射线束应取一定角度来避开甲状腺,乳腺和性腺部位,使其照射的机率减少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徐跃,梁碧玲.医学影像设备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于兹喜.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洪洋,谢晋东.医用放射防护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篇9

1.项目名称:吸波材料系列产品

2.项目简介

2.1 选择吸波材料系列产品优势

2.1.1 电磁辐射已成为我国第四污染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磁技术环境的应用给社会创造了物质文明,但也把人们带进一个充满电磁辐射的环境里。早在1975年专家就曾预言,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电子、通信、计算机、汽车与电气设备等大量进入家庭,城市空间人为电磁能量每年增长7%至14%,也就是说25年后最高可增加700倍,21世纪城市电磁环境将更为复杂与恶化。

20年来,我国经济与城市化得到迅速发展,城市空间的电磁环境更趋复杂,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问题。主要有:(1)由于城市发展与扩大,一些广播电视台与无线通信发射站被四周居民区所包围,局部居民生活区形成强场区;(2)移动通讯技术(包括移动通信、寻呼通信、集群专业网通信)发展迅速,城市高层建筑上架起为数众多的移动通信发射站,这些电磁辐射源虽然功率不大,但在市区遍地开花,使城市高空电磁波场强增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微波定向天线、卫星天线和短波天线;(3)随着城市用电量增加及电网改造工程实施,110kV和220kV高压变电站进入城市中心区,或室内或室外,或地面或地下,引起邻近住户恐慌与投诉;(4)城市交通运输(汽车、电车、地铁、轻轨等)迅速发展,引起电磁噪声呈上升趋势;(5)个人无线通信手段及家用电器增多,家庭小环境电磁能量密度增加,室内电磁环境与室外电磁环境融为一体,城市电磁环境总量在不断增加。

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电磁环境是“存在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恶化的电磁环境不仅对人们日常的通信在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计算机与各种电子系统造成危害,而且会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威胁。电磁辐射由于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很难被人觉察。电磁辐射对生物肌体的伤害,早在20年前专家们就曾在历时9年完成的报告中指出: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长期暴露在来自电缆和家庭电器的电磁辐射中,所面对的患癌症和退化性疾病的危险正在增加,高频电磁波对生物肌体细胞、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具有极强的辐射伤害,对公众身体有着长期潜在的威胁和影响,对家用电器、医疗设备、军事设施、航空的强干扰甚至还会造成灾难性后果。美国环境保护委员会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长期生活在极低频电磁场中(如工频50Hz),可能导致人类某些癌症的发生。随着各种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人们接触和暴露于由电冰箱、电热毯等家用电器产生极低频磁场的机会逐步增多,潜在危害逐步增大。

随着我国电磁环境日趋恶化,居民住宅及办公楼内电磁辐射水平有明显增加趋势。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之后,电磁辐射已成为我国第四污染源。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石家庄等地已发生多起电磁辐射纠纷。目前,我国电磁辐射环境情况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的状况,现在就要加强研究,未雨绸缪,若电磁污染到了环境无法忍受的地步,再想发展经济将举步维艰。为此,电磁污染防治研究迫在眉睫。

2.1.2面对日趋恶化的电磁污染,为有效降低电磁辐射对人体和设备的侵害,人们采用了许多方法,其中,研究开发吸收电磁波新型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客户资源极其丰富。

2.1.3 初期投资较小,风险小,上手快,切入到高端市场周期短。

2.1.4 技术成熟,无需昂贵的研发及专利费用。

2.2 项目发展规划:(略)

二 、技术方面

1. 基本原理

1.1 本项目及产品是一种吸收电磁波的功能材料,它的原理和性能类似于美国隐形飞机涂层,它由胶粘剂中加入具有特定介质参数的吸收剂制成,吸收剂的特性决定吸波涂层的吸收电磁波的性能,它利用电磁能量转换原理,材料以吸收电磁波为主,不发生反射而造成二次污染,防污染覆盖频带宽,吸收材料性能优良、无任何毒副作用、无放射性、可生产性强、价格低廉,极具竞争力。与现有的屏蔽材料有着本质和历史性突破,是一种干净,彻底消除电磁波污染的高级手段。原只用于军事领域,世界上只有美国少数先进国家拥有,开发民用领域史无前例,是国际、国内目前治理电磁污染的尖端技术。

1.2 主要生产设备检测仪器 (略)

2. 吸波材料系列产品类别

2.1 吸波涂料产品(环保绿色生态涂料)

2.1.1 吸波有机涂料

2.1.2 吸波无机涂料

2.2 工业系列产品

2.2.1 胶板类吸波材料

2.2.2 蜂窝状吸波材料

2.2.3 管状类吸波材料

2.2.4 异型状吸波材料

2.3 民用系列产品

2.3.1 辐射源防护系列

2.3.1.1 手机防辐射系列

2.3.1.2 电脑防辐射系列

2.3.1.3 家电防辐射系列

2.3.2 人体防护系列

2.3.2.1 消减卡类

2.3.2.2 戴挂系列

2.3.2.3 衣物系列

3.专利方面

3.1 发明专利

3.1.1 抗电磁辐射特种复合材料 03159560.X

3.1.2 吸波环保手机 20031011393

3.1.3 吸收电磁波特种复合材料200410034537.6

3.1.4 吸收微波发热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200410011646.6

3.1.5 微波泄漏防护胶03159588.X

3.1.6 无辐射抗干扰屏蔽线200510007141.7

3.2 实用新型专利

3.2.1 手机电磁辐射防护物品

3.2.2 一种能消除电磁辐射的包装物品

3.2.3 一种能防护电磁波的多功能钱包

3.2.4 一种能消除电磁波污染的促销物品

3.2.5 一种能防护电磁波的多功能垫

3.2.6 一种能防护电磁波的多功能腰带

3.2.7 一种带有消除辐射功能的电脑摄像头

3.2.8 一种能防手机辐射的眼镜脚套

3.2.9 一种防电磁辐射围裙

3.2.10 一种吸收消除电磁波污染的窗帘

3. 2. 11 吸收微波发热物品

4.新技术方面

吸波材料的原理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它有另外的一个用途。它能吸收微波并将微波能量迅速转换为热能,其发热效率极高,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组成和加工工艺控制其发热效率,从而控制微波加热物体的温度。广泛应用于:工业用微波加热元件(普通家用微波炉里2分钟可融化玻璃,可超过1000℃),微波烤盘用热转换材料,微波冶炼、微波焚烧、其他微波加热元器件等。经美的、格兰士、三洋测试材料的吸收发热效率已超过日本的材料。

试验结果:烤盘放在底板上,日本三洋烤盘最高温度约200℃,低于特氟龙的极限使用温度250℃,而国产烤盘的最高温度285℃,高于特氟龙的极限使用温度250℃。

5.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成熟度

目前国内外吸波涂料民用频段的应用还是空白点,(军用频段吸波涂料的应用美国、法国有先例)利用吸波原理的民用系列产品我们是首创,胶板类的吸波材料可以加工卷材是国内首创,吸波材料、吸波涂料的核心技术是材料的配伍,生产工艺简单,加工设备都是通用设备,一次性投资少。

三 、市场方面

1.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

海湾战争美国首先出现了隐形飞机,国内首先由国防科工委组织有关科研院校攻关吸波材料项目,在1993至1996年我们就率先在雷达波吸收频段已实现车载雷达40米军事目标、轰炸机雷达400米军事目标的隐形技术,民用方面的吸波胶板类的产品国内我们也是首家在3年前推出,吸波涂料、吸波材料民用防护系列目前只有我们一家在做。随着吸波材料的发现,各种各样的产品将面世,从而取代了目前传统、落后的以金属材料来防护电磁波污染的方法,随着信息量的增大,频率范围也在加宽,吸波材料的优势愈来愈显著它的特点。

2.国内外市场

吸波涂料的应用已远远超出军事隐形和反隐形、对抗和反对抗范围,更广泛地应用在人体安全防护、通讯及导航系统的抗电磁干扰、安全信息保密、改善整机性能、提高信噪比、电磁兼容等许多方面。吸波涂料是能够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并通过材料的损耗转变成热能的一类材料(能量转换的原理)。在各种的电磁辐射防护材料中,涂料以其方便、轻量、不占空间以及与基材一体化等众多优势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因为,吸波涂料可吸收多余的电磁波,这样不仅减少杂波对自身设备的干扰,也有效防止电磁辐射对周围设备及人员的骚扰和伤害;而且,吸波涂料能够在复杂的曲面、微小的角落、孔、棱边等处方便地涂抹,从而在精密复杂的部位,准确坚固地形成涂膜,满足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的屏蔽、EMC的需要。

广播、电视发射台的电磁辐射防护:广播、电视发射台对周围区域会造成较强的场强。利用对电磁辐射的吸收特性,在辐射频率较高的波段,使用合适的吸收型涂料,覆盖建筑物,以衰减室内场强。另外,该涂料兼具屏蔽性能,是一种屏蔽吸收型涂料,在10MHz至1.5GHz范围有20至30dB的屏蔽性能。

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电磁辐射的防护: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等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对自身的工作环境造成损害,同时也会对起周围的设备造成干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机器内的二次杂波问题。二次杂波往往会带来机器、设备的程序紊乱,致使科学实验、医疗检测结果等出现较大的偏差,从而给科研、生产带来很大阻力,甚至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另外,这些设备发出的电磁辐射也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对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进行电磁辐射防护十分必要。由于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的精密度较高,因此对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辐射防护方法的选择上,除选用低辐射的基材和距离防护外,使用吸波材料进行防护也是非常重要的防护方法之一。

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防护:所有的电器如电冰箱、电视机等,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发出电磁辐射,只是由于电磁波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因为电磁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物质,又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更具有危险性和危害性,我们觉察不到而已。随着3C认证的实施,对电磁辐射防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实,象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采取防护措施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加一道简单的工序――喷涂吸波材料而已,不过,对吸波涂料的选择要根据其频段来决定。

手机、电脑的电磁辐射防护: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手机、电脑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电磁辐射危害。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手机、电脑对人体,尤其是头部的辐射,除了尽可能地减少手机的辐射功率及保证使用手机时不要让它与人体接触,还应考虑其他防护措施,手机的辐射频率为800至1800MHz, 电脑也会产生几百兆的电磁波,如果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在手机外壳、电脑机箱、电脑显示器内侧喷涂具有吸收功能的吸波涂料,将多余电磁波吸收,就不会再有电磁辐射的危害问题。喷涂吸波涂料,非常简单。既不会影响外形的美观,也不会增加多少成本。随着人们对电磁辐射的认识越来越多,防辐射型产品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

例如:绿色环保机箱(世界首创)如今电脑整体性能飞速提高,电脑内部主要部件的功率在不断增大,但同时电脑主机的辐射量也在随之增长。众所周知,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长时期处在电磁辐射污染的环境中,将使人产生易疲劳、记忆力下降、生理机能减退等等的不良症状。更可怕的是,这种辐射伤害看不见、摸不着,即使你终日为电脑辐射所害,你也无从觉察。由此,选择一款防辐射性能高的机箱,就势在必行。目前防辐射机箱技术是屏蔽电磁波,屏蔽目的是将电磁波局限在某一个区域内,所不同的是屏蔽主要利用导电材料对电磁波的反射作用来限制电磁波的传播。一般需要将整个辐射源全部屏蔽,否则的话会出现一个方向减弱,而其它方向增加的现象,理论上简单,实际上对工艺技术要求相当高。

吸波则是利用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使电磁波的电磁场能转变为热能。电磁波吸收材料使用技术要求低。EMC材料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屏蔽材料,对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相对较少。实际上电磁波吸收材料在EMC技术上具有屏蔽材料等技术所不可代替的作用。吸波材料使用简单易行,不需要对原设计作改动,只要在电脑机箱内2至6面体上喷涂上0.2至1.0毫米厚度的吸波涂料即可,使用吸波涂料除了有防辐射功能外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办公、居住区的电磁辐射防护:吸波涂料在民用产品上的应用不仅仅只有这些,很快吸波涂料会应用到您的日常生活当中,例如:您的办公、居室内喷涂吸波涂料,就不会再有电磁辐射的危害问题,它将您的办公、居室内的家用电器、办公设备辐射出的电磁波(电子雾)吸收转换成无害的物质,同时将外界的电磁波大部分吸收隔离,那将是一个非常干净的电磁环境空间。

3.目标

世界进入信息时代,信息革命给人类带来巨大益处,但负面电磁辐射污染刚刚被人们认识,治理电磁辐射污染史无前例,研究刚刚开始,产品系列有待大量开发,属于朝阳产业,寿命期极长。治理电磁波污染,是一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即将频布执行,治理电磁污染也一定会象今天治理水、空气,噪音污染一样,将会有众多企业参与,众多产品进入这一市场,迅速形成一个新兴的环保产业。充分利用自身技术,材料独特优势,迅速完善和建立起国内电磁辐射防护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基地,引领全国,走向世界,是一大战略举措。

4.市场及客户

4.1 通讯基站、电视广播系统

4.2 手机、电脑、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

4.3 高频加热设备、高频炉等工业设施

4.4 医院CT室、B超室、抢救室、手术室等医疗区

四、项目风险评估分析

1.劣势

新产品、新技术需要宣传推广的费用大。

2.市场分析

电磁波防污染项目是一项很有前途的事业,主要表现在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群众意思的提高,也可申报科技项目,取得各级政府的资金无偿、有偿的支持。生产产品,主要是以购买原材料为主,然后经配伍组合,不需大型设备、投资少、见效快,不会有大的风险。利用本技术、材料开发的系列产品,也可获得巨额利润!如果采取全方位合作开发,强强联合,开发系列产品,在这个全新的需求领域,必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10

【关键词】三门核电;射线探伤;辐射防护;MCNP

三门核电使用先进的第三代AP1000压水堆核电技术,规划建设6台1250MWe核电机组。目前三门核电一期工程进入全面建造阶段,为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未来电厂运行安全,三门核电对一回路所有管道、阀门和设备100%无损检测,对二回路的设备、管道抽样检测。

射线探伤(RT)是五种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是核电建设无损检测最常用方法。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穿过不同密度、厚度材料时衰减程度不同,造成材料下面的底片感光不同来实现对材料内部质量检测的目的。它具有记录真实直观,便于追踪,缺陷定性定量准确的优点。但是,射线探伤所使用的射线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的,为确保射线探伤工作的安全,避免人员受到异常照射或超剂量照射,三门核电对射线探伤工作的辐射安全管理做了严格规定。

1 射线探伤辐射知识介绍

射线探伤所用射线主要为X射线和γ射线,射线来源于X射线探伤机或密封性放射源,三门核电工程建设阶段探伤用密封性放射源主要有192Ir和75Se两种。根据《射线装置分类方法》和《放射源分类方法》规定,X射线探伤机属于Ⅱ类射线装置,192Ir和75Se源属于Ⅱ类放射源。

射线与人体相互作用会导致某些特有的生物效应。效应的性质和程度主要取决于于人体组织吸收的辐射能量。当人体组织接受的辐射照射超过一定限值时,就会引起人体组织器官的病变,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GB18871-2002规定,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限值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其中任何一年的有效剂量不超过50mSv。三门核电厂的个人剂量管理目标值,辐射工作人员一年的全身有效剂量不超15mSv。

对于X射线现场探伤作业,根据GBZ117-2006的相关标准可知,作业时被检物体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15μGy/h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在控制区边界外将作业时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1.5μGy/h的范围划为监督区,在监督区边界附近不应有经常停留的公众。对于γ射线现场探伤,根据GBZ132- 2008的相关标准,将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15μGy/h的范围内化为控制区,在控制区边界外将作业时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2.5μGy/h的范围划为监督区。

2 三门核电射线探伤辐射安全管理

做好射线探伤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职责及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探伤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培训、探伤现场安全防护及监督检查,以保证探伤作业的正常进行。三门核电厂根据相关安全法规及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射线探伤辐射安全管理程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1 射线探伤作业人员资质要求

射线探伤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和《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人员证》或《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等上岗。射线探伤作业人员还需定期接受三门核电厂的辐射防护培训,取得相应的辐射防护授权资格。

2.2 射线探伤申请及审批

射线探伤工作负责人提出《射线探伤许可证》办理申请,同时提交射线探伤工作区域的平面示意图、剖面图以及《射线作业单》,要求射线探伤工作的平面示意图或剖面图能够清晰的标识出射线探伤辐射控制区的边界、探伤机摆放的具置、探伤设备或构筑物的具置等信息;探伤接口管理部门根据施工现场的工作安排进行协调,确定射线探伤工作的时间窗口;辐射防护科最终审核批准《射线探伤许可证》申请内容。

2.3 射线探伤辐射防护要求

三门核电厂根据现场射线探伤工作计划,提前探伤通告;建立工前会制度,对射线探伤作业程序进行讨论分析,并进行安全交底;建立射线探伤辐射控制区,控制区边界可利用现存的结构如墙、暂时的屏障或绳索、警示带等建立辐射控制区;在辐射控制区边界、控制区边界入口和人员通道处悬挂醒目的探伤警示牌,并在控制区边界入口处设置专用声光报警装置;射线探伤作业组应准备探伤作业程序、个人剂量计、便携式辐射剂量率仪、个人剂量记录文件、应急预案及应急物资。探伤开始前,射线探伤作业组应按照射线探伤机厂家提供的检查标准对射线探伤机做全面检查。

探伤正式开始前,使用试曝的方式确定控制边界的有效性,当控制区边界比释动能率超过15μGy/h,应立即停止探伤作业,重新确定边界;探伤作业过程中,至少有2名操作人员同时在场;探伤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探伤区域,如发现有人误入探伤区域,探伤应立即停止。三门核电辐射防护人员在检查中,若发现辐射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或人员存在违规行为时,探伤作业须立即停止,则要求射线探伤单位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

射线探伤结束后,探伤工作人员检查位置指示器,确保探伤源已经回收到探伤装置内,进入现场的人员需要手持便携仪表进行辐射测量,判断辐射水平与探伤开始前的辐射水平是否一致;射线探伤作业组解除边界控制,移除警示胶带,取回探伤警告标牌和声光报警装置,清理工作现场;探伤源或射线探伤装置归库后,关闭《射线探伤许可证》。

2.4 个人剂量管理与应急

承包商射线探伤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及管理由承包商单位实施,必要时须向三门核电厂提供射线探伤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

射线探伤实施部门或单位须事先编制射线探伤应急预案,并在射线探伤工前会进行学习和审查;当应急情况发生时,射线探伤工作负责人须立即向保健物理主管部门对事件/事故进行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3 探伤源剂量率的MCNP计算

射线探伤作业前须先划定监督区和控制区,并建立控制区边界。三门核电规定射线探伤控制区边界比释动能率不能超过15μGy/h。在空旷场地进行作业时,一般控制区范围较大,边界不易建立。而实际情况中,三门核电探伤作业常常利用作业区域周围的有效屏蔽物(如混凝土墙、钢制管道、罐体等),以缩小控制区的范围。当使用γ放射源探伤时,常利用GBZ132- 2008中的公式推导来计算出控制区半径。

比释动能率的计算公式为:

(1)

式中 F—比释动能率mGy/h

A—源活度GBq

—比释动能常数(mGy.·m2)/(h·GBq)

R — 距离m

T—屏蔽层厚度mm

D—半价层mm

该经验公式中,针对特定放射源,其 、D值是确定的,如表1。探伤工作中,常利用表1中数据来确定防护距离。当射线穿过屏蔽材料时,会发生散射或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特征X射线。这些散射射线或特征X射线可能会影响边界的比释动能率,而经验公式中并没有修正。为判断其影响程度,本文用MCNP模拟与经验公式两种方法计算活度为90Ci的192Ir放射源在不同距离不同屏蔽厚度情况下的比释动能率,计算结果如表2。MCNP模拟计算的标准误差在5%以内。

通过分析表2计算结果可以看出,MCNP模拟计算的结果要略大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但百分偏差最大不超过17%。分析其原因:(1)散射射线或特征X射线的影响;(2)MCNP计算中将放射源做点源处理,忽略了源的自吸收影响;(3)MCNP模拟计算标准误差影响,其标准误差小于5%。综上可得,射线穿过屏蔽材料时,其散射作用或产生的特征X射线对比释动能率的影响不大。所以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放射源透过屏蔽材料后的比释动能率时,可以不考虑散射作用与特征X射线影响,该经验公式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4 总结

射线探伤作业是有辐射风险的,但只要按照国家标准规范管理,完全可使辐射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三门核电厂从辐射安全层面,根据相关安全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对射线探伤作业制定了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最后,本文比较了用MCNP模拟与用经验公式两种方法计算放射源穿过屏蔽材料后的比释动能率的结果,证明比释动能率计算时,屏蔽材料的散射作用和射线与屏蔽物质相互产生的特征X射线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不大,比释动能率经验公式可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射线装置分类方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26号[S].

[2]《放射源分类方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年第62号[S].

[3]GB1887-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S].

[4]GBZ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

[5]GBZ132-2008,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S].

[6]李兆太.γ探伤安全防护计算[J].无损探伤,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