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防护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防护的措施

篇1

【关键词】网络工程;安全防护;主要技术

网络传播需要具有完整性和严密性,但是也避免不了大量的漏洞。网络设计问题和操作问题都会给网络安全带来影响。我国计算机发展迅速,计算机涉及的领域也不断的增多。面对安全隐患,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火墙技术、括密码技术以及各类杀毒技术都是网络安全方式的重要手段,我们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1、计算机自身设计问题。计算机信息具有共享性,在计算机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计算机完成了一系列的活动。但是计算机的设计存在一定的漏洞,如当下流行的网络支付功能过程中,一些非正规的网络就会存在安全风险。人们在使用各种购物软件购物的过程中,也需要留个人信息,很难避免丢失和通过连接破坏个人电脑,盗取个人钱财。计算机的自由性、开放性决定了其强大的功能,但是技术的更新始终落后于多样化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病毒的变化速度极快,导致计算机数据库的更新速度手段影响,安全威胁巨大。2、网络黑客攻击。计算机通常运行在复杂的环境中,黑客攻击是复杂网络环境中的一种。黑客技术对网络的影响巨大,黑客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获得用户信息,了解客户状态,并且盗取用户的钱财。黑客在进行网络攻击时,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强大破坏性的,一种是非破坏性的。前者主要是为了获取用户信息,后者主要是为了破坏电脑的正常运行。日常生活中,非破坏性的黑客攻击大量存在,事实上,这类网络攻击带来的很可能是计算机系统瘫痪,甚至是无法修复,因此防止网络黑客攻击十分必要。3、垃圾软件泛滥。我国计算机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可以为用户提供娱乐、购物游戏等功能,十分方便。但是计算机在设计过程中,漏洞依然存在。为了避免计算机漏洞,应从使用者入手,加强使用者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其正确进行网络操作。认识到网络存在的问题,如计结构不完善,系统运行过程中硬件设施性能不足,程序设计漏洞明显等。多样化的计算机病毒就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计算机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二、网络工程安全防护的主要技术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主要问题。我国已经从法律手段进行干预,严厉打击计算机网络攻击。并且从技术上进行优化,提高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具体的优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提高网络安全管理能力

阻止病毒入侵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的主要手段,而消除网络影响因素则要通过强化计算机自身管理水平来实现,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操作。并且对于企业用户而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将计算机管理的原则细化,规范员工的使用,确保计算机的安全。另外,对网络运行安全而言,包括不同的等级,并且特点不同,人们对于网络安全意识差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注重个人安全防护能力和防护意识的提高。还要对计算机攻击进行定位,采用行政、刑事手段强势干预计算机攻击,严惩不贷。

2.2加强网络防范,关注并去除安全隐患

计算机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快,应用领域广泛。但是计算机病毒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快速发展。当下,计算机植入病毒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包括财产和名誉上的措施,此种现象屡禁不止。只能从自我防护能力上入手,进一步优化防火墙技术、计算机杀毒技术,保证其运行环境安全、稳定。及时修复计算机漏洞,不给不法分子入侵机会。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还应掌握具体的网络安全防护知识,系统操作规则和数据库运行特征等,加深对计算机数据库的分析,及时发现计算机的潜在风险并进行修补。采用合理的补救措施来降低网络风险,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能。目前,网络安全隐患的修复方法主要用防火墙、360、瑞星和等。另外,秘钥设置也是当下主要安全防护方式之一。

2.3杜绝垃圾邮件

计算机病毒通常是一些垃圾邮件作为连接,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的信息鉴别十分重要,要求使用者拒绝接收网络邮件。但是现代社会,垃圾邮件的形式越来越多,使用者必须要积极应对,才能正确区分垃圾软件与信息。同时要保护邮箱地址,不要轻易泄露邮箱密码。总之,只有采取必要的手段,加强防护意识才能确保网络运行的安全。总结:网络的发展是现代技术的产物,网络的强大功能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服务。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不仅是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的需求,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一种象征。因此,要严厉打击网络攻击。加强安全防护能力,并且要求网络操作者具有防范意识,正确使用网络,杜绝垃圾网页和垃圾邮件,确保网络运行安全。总之,网络通信的安全从从管理上和技术上入手,全面的确保网络通信的安全,发挥其在各个领域的强大功能。

参考文献

[1]耿筠.计算机应用中的网络安全防范对策探索[J].电脑迷,2014(1).

篇2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引言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信息成为了主要的信息交流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生活和工作开始向着互联网发展,并且以互联网为中心,建立了诸多的互联网关系网。

这些网络的成立,让人们开始习惯使用互联网。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和信赖,也让更多的使用者开始习惯将自己越来越多的信息公布到网上。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互联网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使用者的信息安全。随着网络安全不断被重视,也让信息安全成为了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开始更加注重对信息安全的重视。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关于大数据下,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

1.大数据下信息安全的解读

互联网造就了大数据时代的诞生,实际上从狭义的范围内理解大数据,就是互联网上数据的量已经足够庞大,从而构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信息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具有非常多的关键词和潜在的关键搜索因子。一旦专业人士利用相关的编程技术,就可以实现对于整个数据库的盲搜索,从而实现某种个人目的。因此,大数据对于互联网时代而言,既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影响到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信息安全的影响方面,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数据数据库的形成,让一些不相关因素成为了相关因素,从而影响了个人信息的安全。在不同的网站上以及站点内,留下了个人的碎片信息,利用相关性的求解方法,就可以实现潜在的分析手段,实现对于整个数据库的搜索,从而得到所有相关的内容,那么,利用强大的相关性,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从而造成个人信息安全的影响。

第二,信息安全是相对而言,对于一些潜在的问题而言,大数据成为了信息安全的主要原因。人肉搜索,在互联网上兴起了很久的时间,对于被搜索的人而言,是存在非常大的危害的。这也是因为互联网的大数据造成的,一些不相关的信息,只要是通过搜索以及扩散,就足以达到最终的目的。因此,这就是一种现代的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隐患,让个人的信息充分暴露,从而影响个人的生活和工作。

2.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分析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影响,让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使用者开始重视对于信息安全的防护。那么,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如何能够有效的进行信息安全的防护呢?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从而避免信息安全出现泄漏或者遭受攻击呢?以下内容将重点解读这些问题。

2.1 注重对个人网络信息的防护工作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成为了主要的搜索目标,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个人信息的防护工作。尤其是一些填写个人资料的网站,一定要认准其信用与权威度,不要在一些不正规的网站上随便注册自己的信息,从而造成个人信息的泄漏。此外,在使用网络安全软件的过程中,一定要安装防火墙这样的安全防护软件,可以有效的进行个人上网环境的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信息的保护。因此,建议互联网的使用者,能够在根本上意识到信息安全的严重性。因为一旦信息被泄漏,如果被一些不法分子所使用,就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工作,更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从而造成个人的困扰。因此,有这样的防护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能够有效防止个人信息受到影响的主观原因。

2.2 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防护工作

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防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现如今,很多防护软件开始使用,并且在互连网上收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因此,为了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防护,不仅仅是个人具备这样的防护意识,还需要从客观的角度上实现对于信息安全的防护手段和措施。例如,一些安全防护软件,能够给予使用者非常良好的建议,一些危险的网站,防护软件会给予警示,这样就能够防止使用者因为好奇而造成信息泄漏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防护工作:

首先,一定要安装互联网的安全防护软件,对于使用的网络环境进行安全防护,并且将浏览器的安全级别设置的高一些,从而保证使用者能够在客观上得到一定的保护,有效的堵截了出现信息泄漏的可能性。

其次,主动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多多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充分完善个人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从而在主观上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使得自己能够有效的掌握安全防护的措施。

最后,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自己的个人信息要做到不轻易外泄,不登陆不正规的网站,不在不正规的网站上随意进行个人信息的填写,从而造成一定的信息泄漏问题。

此外,在电脑使用的过程中,尤其是wifi的使用环境下,要充分拥有防护的意识,保证自身的信息不受到侵害,从而在根本上堵截外在的攻击,保护自身信息安全。定要充分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日常的使用中注意一些细节,从而防止个人信息受到侵害。

3.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人们在依赖互联网的同时,也开始影响到了人们的信息安全。互联网时代造就了大数据时代,但是大数据逐步成为了一种潜在的搜索资源,让更多人的互联网信息开始受到关注,并且通过这些潜在信息能够挖掘深入的信息。因此,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而言,注重大数据为背景,是非常有意义的。

此外,为了能够保证互联网使用者的信息安全不受到侵害,一定要充分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日常的使用中注意一些细节,从而防止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总之,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安全更加值得重视,并真正希望使用者以及维护者能够共同努力,建设良好的互联网使用氛围。

参考文献

[1]王佳隽,吕智慧,吴杰,钟亦平.云计算技术发展分析及其应用探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20):4404-4409.

篇3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集成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智能电网将更加开放和复杂,在给企业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等的肆虐,以及信息系统规模的增加,信息安全防护已经成为保障智能电网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相较于传统的电网,智能电网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外界环境的互动性,因而其系统设计及功能实现也更为复杂。智能电网的稳定高效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高端的信息通信技术,所以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智能电网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分析

(一)、设备方面导致的威胁

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离不开智能设备的支持,虽然在智能电网系统中依靠一些智能设备完成原先需要人力才能完成的复杂、危险的工作,但是智能设备在无人监护的状况下可能受到不法分子的攻击与破坏,导致其信息遭到篡改。更有可能因为自然因素而导致智能设备的破坏。这些不正常状况往往导致智能设备影响智能电网信息系统,使其产生一定问题。

(二)、数据信息安全威胁

数据安全威胁囊括了数据库管理系统漏洞、容灾备份管理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交换瓶颈、信息系统管理等。智能电网在执行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数据安全分为数据本身的安全和数据防护安全。由于数据数量多、种类繁多,因而实现统一规定很难,加上访问控制和认证管理不完善,容易造成用户访问机制失序,数据被泄露、修改。数据存储中心以及容灾备份等防范措施不到位,引起管理人员的职能混乱,造成数据交换瓶颈,灾后数据丢失等问题,阻碍了整个智能电网稳定运行。

(三)、通信网络环境更加复杂

随着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TD-LTE)的成熟,4G环境下智能电网的网络试点平台也相继建成。TD-LTE试点网络平台为实现配电自动化提供了高可靠、高速率、低时延的业务通道,为配电自动化"五遥"功能的实现提供了通道保障。同时大量智能仪表、移动终端也广泛投入到应用中,提高电网智能化、自动化的同时,也使得电网的网络环境更加复杂,受威胁的环节增多。

二、智能电网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一)、物理安全防护措施

物理安全主要是指信息系统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以及传感器等各种硬件设备的安全。电网物理安全是电网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各硬件部分的安全。保护电网物理安全主要是防止由于人为干扰、自然破坏以及设备自身等异常情况对外部系统物理特性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系统服务。1)管理上的防护措施:包括设施的选择、建设和管理,员工的管控、培训,突发事件的响应和处理步骤等。2)技术上的防护措施:包括访问控制、入侵检测、警报装置、监视装置、电力保障、火灾检测和排除以及备份和恢复等。3)物理上的防护措施:通过栅栏、大门、护柱、门锁、照明等设施完善物理安全的配置,提供有效的物理安全防护保障。

(二)、数据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智能电网的数据安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数据自身的安全性不受到侵害,二是信息数据的安全防护,也就是通过多种不同方式确保数据的存储。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磁盘阵列、异地容灾以及数据备份等手段。首先是磁盘阵列,就是将多个磁盘组成一个阵列,确保磁盘的读写性能以及数据存储性能。其次是数据备份,将重要数据以及重要的日志记录加以筛选,通过存储设备加以备份,确保万无一失。双机容错则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即便是一个系统出现问题也可以凭借另一个系统进行数据的访问、维护与处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最后则是异地容灾,也就是在不同的位置创建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即便是一地发生故障也不至于数据出现丢失的状况。

(三)、主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1)主机安全加固:采取调整主机的系统、网络、服务等配置的措施来提升主机的安全性,主要加固措施包括补丁加载、账户及口令的设置、登录控制、关闭无用的服务、文件和目录权限控制等。2)进行补丁管理:各种操作系统均存在安全漏洞,应定时安装、加载操作系统补丁,避免安全漏洞造成的主机风险。但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安装操作系统补丁可能会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应在测试环境中先行测试安装操作系统补丁是否会对应用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确保安全无误后,方可应用于正式环境中。

(四)、针对应用系统的防护工作

首先需要实现应用系统的安全加固,另外还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测。借助最新的身份认证功能,保证用户进入不对应用系统造成影响。并且还需要限制用户访问权限,不同的工作人员其访问权限需要固定,如有变动需要上级部门的批准方可执行。尽量避免出现多人共用一个账号的现象。针对数据的存储保密,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实现每天一次的备份,其备份设备应设置在场外。另外提供一个异地数据备份的功能,借助通信网络将其中核心数据实现定时、分量的传输,针对备份设备需要做好严格的管理,应避免出现未授权访问业务备份数据的现象。

(五)、提高国产化水平

提高电网软硬件设备及安全产品的国产化水平,实现信息安全问题的高度自主可控。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就是在摆脱外来技术掣肘、努力实现突发状况可控。一旦出现类似美加大停电、印度大停电这样的事件,若电网的安全产品以及技术都是国外的,那么后果将会很严重。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国产化已经达到90%,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基础上,继续提高电网国产化水平,实现完全的自主可控。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综合发展,国家要求智能电网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实现智能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从根本上讲,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及社会的稳定。保障智能电网信息安全不仅需要安全防范技术,也需要结合对信息系统的相关管理。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智能电网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提出了一套基于安全防护的、结合主动防御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以提高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高昆仑,辛耀中,李钊,孙炜,南贵林,陶洪铸,赵保华.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及发展[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01:48-52.

[2] 何F诺. 试论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技术[J]. 通讯世界,2015,01:117-118.

[3] 张驯,李志茹,袁晖,龚波. 智能电网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研究与探讨[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02:110-114.

篇4

1.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分析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管是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计算机信息在带来方便、驱动、转型的同时,其信息和数据安全也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风险和威胁,致使计算机信息安全也在最大程度上呈现了新的特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传统的特点相比,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性质、内容、形态、空间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下面就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1.1 用户身份识别与验证

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其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的环境下,身份验证和识别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主要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是否被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允许,避免恶意欺诈、信息篡改、信息攻击等现象的发生。在身份验证和识别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

1)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的环境下,设立相应的管理人员、登录密码以及私有密钥等形式,为计算机信息的安全、稳定、准确提供双重的保障。

2)通过利用特殊媒体的形式,对用户进行全面的身份验证,例如:U盾、管理员的配置等形式,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计算机信息的安全性能。

3)用户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生物体的形式,以此达到对计算机信息进行密码加I古I,例如:PHONE的HOME键指纹识别功能、面部识别功能、笔迹识别功能等。

1.2 系统用户操作识别

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主要结合计算机信息和数据在系统运行中的特点,在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设置不同的个体访问、修改、保存、复制、共享等功能,避免计算机信息系统引发不必要的问题,以此有效的提升计算机信息的安全、稳定等性能。

1.3 计算机信息数据进行加密

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环境下,对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设置了相应的保密程序,提升了计算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稳定等性能。并且,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主要是通过合法、正规的手段,才能有效地获得准确、可靠的信息。其实,在对计算机信息和数据加密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对信息和数据设置相应的密保,只有用户在登录的时候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获得相应的信息和数据,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灵活性,并且也是非常便利的,同时其选择性也是非常多的。例如:用户在异地登录聊天软件获得重要的信息和数据的过程中,应当登录相应的密码,这样为计算机信息和数据提供了安全保障。

2.计算机信息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不断的加大,以致对计算机信息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是,也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形式,展开一系列的不法行为,这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运行的过程中,应当对安全防护等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计算机信息和数据安全、可靠、准确等性能,下面就对计算机信息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2.1 对病毒侵入进行有效的防范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利用病毒侵入的形式,盗取用户信息和一些重要的数据,使用户的经济财产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因此,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利用相应的防护系统对各种入侵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测。病毒入侵的主要原因是: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操作不当,在对网络资源进行使用和下载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监测。用户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时候,应当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反复检测的同时利用计算机信息的入侵技术对其故障等问题进行快速的检查,从而有效的提升计算机系统的反应速度。但是,计算机信息入侵技术安装和设定的过程耗时较长,所以在计算机信息入侵技术安装和设定的过程中,用户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计算机信息产生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针对其问题发生的原因输入相应的入侵技术,对其相关的技术形式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有效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性能,在最大程度上为计算机信息和数据提供安全保障。

另外,在计算机信息入侵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对计算机信息入侵技术的种类进行全面的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计算机信息入侵技术安装和设定的针对性。计算机信息入侵技术主要分为:病毒的预防、检测和查杀等技术形式,利用计算机中的防火墙进行有效的防范,以此为计算机网络运行的环境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证。

2.2 加强用户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否能够正常的运行,最直接的受益人就是用户。因此,在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加强用户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计算机进行正确的操作,才能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加强用户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安全防范的意识,这样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用户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当保持良好的上网习惯,并且应当对其设备安装杀毒软件,进行定期的更新和检查。另外,用户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对陌生的网页、邮件、软件等不要进行观看和下载,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2)在计算机信息应用的过程中,用户应当对计算机信息设备设置相应的登录密码,只有登录准确的密码,才能获取到信息和数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避免发生数据和信息丢失、盗窃、不对称等现象。

2.3 加强物理层的保护形式

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物理层是保证信息和数据不会丢失、盗窃、篡改等现象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网络技术,并且在网络层中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因此,要想提升计算机信息的安全防护质量,加强对物理层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语音、瞳孔识别、账号注册等形式,这样对其重要的信息和数据,起到了重要的保护,只有木人才可以使用。另外,在放置计算机信息设备的时候,尽量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同时也要注意机房的避光,适当的时候可能利用一些遮光布;同时也应当对周围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的调节,对周围的电源和电压进行全面的监测,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压、电流的稳定性,有效避免计算机信息设备发生蓝屏、死机、系统崩溃等现象,防止计算机信息和数据的丢失,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计算机的稳定运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运行设备和网络环境。

3.结束语

篇5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安全问题 防护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计算机的使用也变得更加的广泛,深入到生产和生活中。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现在一般的计算机用户对于计算机的网络安全知识都比较的缺乏,以致这些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就显得非常的弱不禁风,所以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完全问题防护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一、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

(1)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安全问题主要就是指计算机的硬件在传输数据或者存储数据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比如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过程当中,因为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造成光纤、网线或者局域网内部的设施出现故障从而使得计算机不能够正常的运行等。(2)计算机网络的病毒安全问题。计算机的病毒主要就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的程序当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的数据或者计算机的功能,从而来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程序代码或者指令。计算机病毒主要的特点就是破坏性、隐藏性、潜伏性、传染性以及寄生性等。(3)计算机网络的恶意攻击问题。计算机网络的恶意攻击主要就是指一种人为的、蓄意的破坏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行为,对于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会造成非常大的威胁。一般情况下恶意攻击都可以分成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这样两种。不管是主动攻击还是被动攻击,其实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数据可能就会泄漏,从而给计算机用户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所以就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防护。(4)计算机网络的系统漏洞问题。计算机的系统漏洞会对计算机网络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主要就包括了对计算机系统的本身和在计算机系统当中运行的软件,还有就是计算机系统的服务器、用户以及计算机网络当中的路由器等。(5)计算机网络的黑客问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当中,有一类专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的人,这些人就利用自己掌握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然后对计算机的系统以及网络的系统进行专门的破坏,他们这些人就是我们常说的黑客。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

(1)计算机的网络环境应该要安全。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防护的过程当中,创建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非常的重要,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来说的话,主要就包括了设置用户的权限、对用户进行监控,同时还应该要采用身份的识别以及访问的控制、路由器的监控等。(2)防护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病毒进行防护,最常用的一个措施就是应该要在计算机系统当中安装杀毒软件,这样就可以对那些感染病毒的文件进行查杀。同时在对病毒进行预防的时候,还应该要做好下面这几点:对那些未知网站当中的文件不要去下载;在下载文件之后应该要先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的查杀,然后再使用;对于那些来历不明的数据和文件不应该使用;对于那些来历不明的邮件和网站也不能够轻易的去打开;对于计算机的数据备份应该要经常做好。除此之外还应该要经常对系统的补丁进行安装和更新。(3)学会使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在系统的外部和内部之间建立起网络通信的监控系统,对所有进出网络的访问者以及数据流进行监控。(4)对数据进行加密。因为黑客可能会入侵计算机网络,然后对网络当中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偷窃或者窃听,那么在对数据进行加密之后,那些被窃取的数据就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开,这样可以尽量的减少一些损失。(5)数字证书。数字证书就相当于是网络上面的身份证,数字证书非常的安全和保密,能够很好的防止被篡改,对于企业的一些信息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三、结束语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当中,出现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计算机的用户应该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防护工作高度的重视。用户自身的防护意识也应该要加强,同时在建立比较严密的完全防护体系的时候应该要采用比较先进的技术,而且构建的防护策略应该要比较的全面,在发现网络安全问题的时候应该要及时的去解决,从而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能够更加的健康,最终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 考 文 献

[1] 杨先友. 浅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及防护策略[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2:172+190

篇6

关键词:防汛大堤;安全;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V87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近年来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加强防范,有效应对暴雨灾害,需要对防汛大堤安全防护工作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研究改善措施,尽量避免积水的产生,保证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财产安全。

一、影响防汛大堤安全的因素

1、地质、结构因素

地质是一切工程的基础,也是评价防汛大堤工程施工稳定性、可行性和适宜性的基础条件。地基土作为房屋建筑的持力层,主要受到来自建筑物自上而下的荷载压力,主要研究的是地基土的承载力。而在地基土上建造防汛大堤,所受水源方向的力要复杂的多,如水流缓急的水平冲击力;水位升降时变动的垂直压力;自由水位以上防汛大堤及附属建筑的荷载压力;自由水位以下,水对防汛大堤的浮力等。因此,建造防汛大堤需要研究地基土性质的内容也要复杂的多,如需要提供地基土的物理性质、承载力、液限、液性指数、塑性指数、渗透系数、压缩模量、抗剪、抗滑系数、粘性指数、水位以上天然重度、自由水位以下浮重度等一系列的物理力学性质。只有综合分析基础地质土的物理力学特征,才能够合理的设计建造防汛大堤工程。

例如某县需要修筑一条20千米的防汛大堤,其地质勘察资料表明,该地区上部地层为素填土,其厚度为2.4米到3.4米,黄—红色,土质松散,液限wl=40 % ,塑性指数IP = 20,呈可塑一软塑状态,渗透系数较大,K = 5. 9x10 一3 m/s,为地表水侵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素填土下为一层厚3.5米到4.5米的粘土,其液限Wl= 97.8 %,塑性指数Ip=58.2,透水性差,K=1.02x10-6m/s。当地表水透过素填土,渗人到该土层时,在其与素填土层的接触面上就会形成地下水的强烈运动带,从而会加剧上部建筑结构的不稳定性。

粘土下为具有软弱结构面特征的粉细砂层,厚度0.8一1.6 m ,抗剪强度指标为C= 10 .6 kPa,ψ= 29.1。,层顶埋置标高不一,高低起伏较大,分布范围广,几乎遍及该地区。这种软弱结构面,处在自由水位以上密实状态,会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地基承载能力较强; 处在自由水位以下,即在饱和状态时,一旦受外力作用或受振动荷载就很容易发生结构破坏,导致砂的液化或部分液化,其力学性能急剧下降,即会造成地基土或上部建筑的破坏。这种不稳定结构层是产生防汛大堤上部下沉、开裂、决堤的重要条件。

粉细砂层下伏黑色灰岩,岩性稳定,力学性能较强,为不透水层,起隔水作用。因此,当地下水从上部岩层渗人到易透水、遇水液化的粉细砂层时,大量的地下水便聚集在下伏隔水岩层顶面,是产生顺层滑移的根本原因。

综上情况,该防汛大堤的设计必须以其下伏基岩(灰岩) 为持力层,并嵌人基岩一定深度(灰岩层顶埋深为5.9~ 7 9 m)。鉴于埋深普遍较深,故应采取抗滑桩为主(桩基嵌人基岩lm 左右) 辅以护水、挡水、反压、卸载、护坡等多项功能的防汛大堤,其结构宜采用n 型防汛墙体结构构件,即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这类构件能承受轴力、弯矩和剪力。

2、环境、人为因素

防汛大堤按地质情况设计、施工交付使用以后,除地震荷载及潮位涨落的影响外,河床冲刷会引起墙前覆土减薄或基础外露,河道疏浚挖泥超宽、超深,堤后堆载超标,路面使用等级提高等都会给其安全使用带来不利影响,导致防汛大堤结构下沉、外移、坍塌等险情的发生。

(1)河床冲刷与河道挖泥对大堤及地表位移的影响。大堤迎水面河床冲刷,将使防汛大堤结构发生向上的位移和较大的沿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变形,大堤基部的地层发生较大的向上、向外的位移、隆起。随着冲刷程度加剧,将导致上述各项变形趋势加剧。

(2)堤后堆载对防汛大堤及地表位移的影响。堤后堆载可使防汛大堤及堤后土体明显下沉,大堤迎水面河床土体向上隆起,并使防汛大堤结构及其周围土体发生底部朝向河床的偏转,易于引起失稳或破坏。

(3)水位变化对大堤结构及地表变形的影响。水位上升将使防汛墙结构发生向下及朝向岸边的位移,并引起墙体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程度加剧,堤后地表隆起点则逐渐向大堤靠近。水位下降则朝上述变形反方向进行。

二、防汛大堤安全的防护措施

1、各级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对防汛工作的认识,必须要有高度的警觉性,针对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按照“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洪、救大灾”的要求,认真查找防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并立即采取措施,整改到位,把形势估计得更严重一些,把存在的问题考虑得更全面一些,切实把防汛各项准备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加充分,争取防汛工作的主动权。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坚持建重于抢、防重于抢、抢重于救,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保障河道不决口、水库不溃坝、交通干线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防洪安全,最大程度地减轻水涝灾害损失,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切实在“早”、“严”、“实”上下功夫,真正做到领导、资金、物资、队伍、预案五落实,确保安全度汛。

2、坚持地质工程治理与水利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针。防汛大堤工程的设计必须有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数据。设计单位应根据地质情况,在大堤结构构件、基础形式等设计中采用最恰当、合理的方案,以确保防汛大堤质量体系的安全。

3、对防汛大堤的重要地段进行沉降观测、位移观测,根据堤岸变形规律,逐步建立数据化监测、监控系统,以便对防汛大堤的安全使用进行信息化管理。

4、进行与大堤变形相关的河道改道、演化趋势规律等的模拟试验和研究工作。在河道治理、大堤维护工作中,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研究成果,寻求在河道治理中冲淤平衡,实施大堤的主动安全防护,以延长河道寿命。

5、严格控制堤后荷载超标、路面使用等级提高、疏浚河道时挖泥超标等人为因素,以减轻对防汛大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结束语

暴雨洪水灾害,给人民群众财产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和损失。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尽量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危害,是历史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艰巨任务。防汛大堤的安全就意味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要充分了解防汛大堤的影响因素和加强防汛大堤的防护措施,这样也才可以让我国彻底摆脱洪涝灾害的威胁。

参考文献:

[1] 宝.影响防汛大堤安全的因素及防护措施[J]. 规划设计. 2011 (03)

[2] 张健明.加强提防管理,确保防汛安全[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8 (08)

[3] 陈鸿起.防汛减灾保障体系研究[J].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6)

篇7

【关键词】地铁;安全管理;影响因素;措施

一、前言

地铁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现代化产物,它的出现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运输的压力,促进城市立体发展,并缓解了用地紧张的局面。

二、地铁施工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繁多,下面就对其中主要因素逐一进行简要分析。

1、环境方面的影响

地铁施工属于户外工程,自然条件和天气状况等环境因素对于施工过程影响很大。当工程在恶劣的天气条件或不利的施工环境下施工时,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比如施工现场土壤质地、地下水情况、天气恶劣等都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常见的事故类型包括塌方、渗漏、涌砂等。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但妨碍了工程的正常进行,对现场附近的建筑和群众也有着严重威胁。

2、施工现场周边情况的影响

地铁工程的实施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保障城市交通通畅,因此,地铁工程往往会途径城市繁华地带。这些地区地上建筑繁多,地面以下也有许许多多的管道、管线,水、电、气等大量城市生活基础设施给地铁施工造成较大的妨碍。在进行地铁施工时,必须小心对已有管线、建筑的破坏,这样不仅会导致经济上的损失,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煤气管道的泄露和电力线路的破损,所引发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

3、施工方案方面的影响

由于地铁施工条件的复杂性,使得地铁工程的各个步骤都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在开展每一项作业前,都要提前制定好科学规范、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但由于地铁工程情况复杂,在制定方案时难以将所有因素都考虑详尽,在施工时容易遇到意外情况。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尽可能地充分全面的收集现场信息,拿出最妥善的施工方案,并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

4、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的影响

地铁施工涉及到人员、设备、材料等方方面面,大量人员物质集中在施工现场,多道作业同时进行施工,彼此间难免会有干扰,这就需要如果工程管理人员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保障工程进展平稳有序。此外,现场管理也是安全施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作业安全、消防安全和用电安全,都是地铁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部分。规范化的施工管理,是施工安全的基础保证。

三、城市地铁施工中的常见险情

1、地铁旁通道工程

地铁旁通道工程中 矿山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在周边环境相对较为恶劣的情况也会应用诸如冻结法之类的辅助方法。地铁旁通道工程施工中应用冻结法的阶段主要包括冻结施工、构筑开挖、冻结孔施工等。但是若要确保构筑开挖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就应该先对地铁旁通道工程具备开挖条件与否进行准确判断,判断地铁旁通道工程具备开挖条件与否的有效措施是工作人员依照工程施工现场的冻胀压力变化、盐水降温现状、系统运转及温度场等因素确定。地铁旁通道工程施工中,一旦出现错误的施工过程,则很可能会发生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若工程开挖时的相关临时支护强度与要求不相符,冷冻加固时效果不明显、错误的土体加固措施及不当的盲区地基加固处理措施等,都会引发地铁施工安全事故。

2、地铁区间隧道工程

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受限因素比较多,像隧道埋置深度、周边环境条件、线路平面位置、施工场地质水文条件、施工沿线地质状况等都会影响到区间隧道工程施工。因此一般情况下,正确的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就是明挖法、暗挖法与盾构法、一般地铁区间隧道工程埋深比较浅,由此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施工所需成本。然而也会造成围岩质量比较差、增加隧道塌方与冒顶的概率。此外,如果相关支护措施不符合强度要求,在地铁周边地质发生突变时,很有可能发生其它险情。

3、地铁基坑工程

地铁基坑是具有系统性且比较复杂的一项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围护结构施工、支撑剂混凝土施工及降水后井点挖土等分项施工工程。其中对施工成败最具影响力的关键工程工序为挖土与支撑。该工程也是基坑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最易存在安全风险的一个环节。从根本上说,挖土其实就是卸载过程,在挖土施工时会破坏底层,导致土体内应力场的改变,进而破坏原有土体结构平衡状态。挖土工程施工结束后,基坑内土体会逐渐滑动,进而使得围护挡土向内移动,导致基坑底土体回弹。所以,为保持该平衡状态,需要应用支撑措施。由此可见,地铁基坑施工是先对基坑土体造成破坏,再平衡土体,会导致土体变形。所以会采取相关支撑手段以回筑土体。由此可最大限度减少无支撑结构的土体暴露时间与面积,从根本上预防地铁基坑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

四、做好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1、切实做好前期地质勘测工作

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项目选址区域进行全面的地质信息勘察,重点采集施工现场的地质和水文信息,通过对施工地点土壤内部构造、组成颗粒粒径分布、土壤含水量、地质稳定性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同时要对现场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等相关信息有着较为清晰的掌握,根研判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对地铁工程与管线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科学规划和正确选择,确保地铁工程与地下管线及其他建筑设施和谐共处,彼此间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其中,要特别注意周边建筑设施的抗震能力,对于建造年代久远、抗震能力差的建筑,要确保地铁工程在其安全距离以外,防止施工造成的震动对其造成破坏。

2、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地铁工程是项系统工程。要保障地铁施工安全,就必须采用系统论的方法,成立专门的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科学、规范、符合实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管理办法和保障制度,采用科学的方法排查安全隐患,制定安全预案。同时,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从上到下,将安全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员,明确责任和完成要求,通过所有人的努力,保障整个体系的安全。

3、地铁施工技术的选择监督

地铁施工技术的选择必须基于地铁周围的地质环境以及管线情况,并明确地铁本身的施工要求与相关结构。在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时,需要经过合理的论证,经过各技术人员的批准。危险性较大的需编制专项方案,并接受专家的认证与审核后才能实施。各种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下达时,必须同步对相关安全技术进行交底。保证各班组的班长以及实际的操作人员,都必须了解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明确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等。

4、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

安全管理的组织和管理对于实际的地铁施工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单独成立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有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各参与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必须结合地铁施工特点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按工序进行危险源识别并制定出危险源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并逐层进行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保证从管理层到操作层等全体成员都明确安全管理的内容,并了解自身的安全责任。同时通过定期的员工教育,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操作水平,保证地铁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地铁的施工建设要提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避免施工安全的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无线网络;家庭无线网络;无线网络的安全

一、前言

目前,随着家庭网络用户的普及,现在中国家庭网络用户已经越来越多。而传统的有线局域网受到房间大小、布局、网线长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不需要网线就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无线局域网越来越受到家庭用户的青眯。而无线局域网也面临着无处不在的危险,文章中主要分析家庭无线局域网的几种安全防护措施。

一、常用的安全防护措施

1.修改无线路由器的默认用户名和口令。在所有的无线路由器厂家的技术支持网站上都有这些默认的用户名和口令,而且大多数的无线路由器默认的用户名和口令都为:admin.这样任何一个用户只要使用1台带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搜索到无线网络,就可通过WEB的方式访问网络中的无线路由器,这样能够采取任何其他安全措施都能被绕过。

2.修改SSID。SSID(服务标识符)也可以写为ESSID,用来区分不同的网络,最多可以有32 个字符,无线网卡设置了不同的SSID 就可以进入不同网络,SSID 通常由无线路由器广播出来简单说,SSID 就是一个局域网的名称或者说是用户给自己家庭无线网络起的名字,只有SSID 的值相同的电脑才能互相通信。出于安全考虑用户最好手工设置SSID,然后选择“禁止SSID 广播”。这样路由器就不会出现在你所在地区的路由器广播列表上,邻居及黑客因而就看不见你的无线网络。以后你照样可以广播信号,而黑客需要复杂的设备才能确定你有没有无线网络。

3.使用有效的安全加密措施。对于无线网络的数据进行安全加密,可以有效的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常见的无线网络安全加密措施主要有以下2种:(1)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 ,有线等效加密)。为无线网络开发的第一种加密技术是有线对等效加密(WEP)。所有加密系统都使用一串字符(名为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及解密。其认证机制是对客户机硬件进行单向认证,采用开放式系统认证与共享式密钥认证算法,认证简单,易于伪造,已经被广泛的证实很容易被破解,为了安全的配置WEP,可以使用以下2种方法:使用动态WEP 密钥,使用动态WEP 密钥能够提供更高层次的安全性,并能解决部分已知的WEP 漏洞。Windows XP 系统可以提供这种支持,人们可选中WEP 选项“自动为我提供这个密钥”;使用128位WEP,如果网络设备不能支持动态WEP 密钥,那么就请使用128 位WEP。破解128 位WEP 密钥是极其困难的。如果无法动态地更改WEP 密钥,那么就设置128 位策略,然后定期地更改密钥。(2)WPA(Wi2Fi Protected Access ,Wi2Fi 保护访问)。Wi-Fi保护访问(WPA)是一种改进有线等效保密所使用密钥的安全性的协议和算法,它解决了大部分有线等效保密缺陷,是目前最新的无线数据加密技术。WPA使用256位的密钥,只适用于最新款式的路由器上,它是目前市面上最强大的加密机制。数据包在广播过程中,WPA加密密钥不断变化。所以想通过探测数据包来破解WPA密钥,是比较困难的。因而,如果路由器比较新,也提供了加密选项,就应当选择WPA2,而不是选择WEP。请注意:WPA1适用于大企业,配置起来比较复杂;WPA2适用于小公司和个人,有时被称为WPA-PSK(预共享密钥)。但是WPA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黑客只要监听到足够的数据包,借助更强大的计算设备,同样可以破解网络。

4.限制网络地址访问。可使用MAC地址过滤的方法,防止未经授权的计算机连接到家庭无线网络。这种方式就是通过对无线路由器 的设定,将指定的无线网卡的物理地址(MAC 地址) 输入到无线路由器 中。而无线路由器 对收到的每个数据包都会做出判断,只有符合设定标准的才能被转发,否则将会被丢弃。为此,首先必须查明允许连接到家庭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所有计算机统一采用12个字符长的MAC地址来标识。我们在计算机上,点击“开始”,然后点击“运行”,输入cmd后点击"确定"。这时就会打开带DOS提示符的新窗口。输入ipconfig/all,按回车键,即可查看所有计算机网卡方面的信息。“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这一栏显示了计算机的MAC地址。然后,在无线路由器上输入允许连接至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的MAC地址。如果某个计算机的MAC地址没有出现在该列表上,它就无法连接到路由器和无线网络。

5.使用伪装技术。如果家庭对于无线路由器进行了升级,不妨考虑把旧的那只路由器用作蜜罐。其实就是伪装的路由器,是为了吸引及挫败黑客而设置的。只要插入原来的那只路由器,但不要把它与任何计算机连接起来。如把该路由器命名为TP-LINK,不要把SSID隐藏起来,而是要广播它。这样就能非常有效的保护现在家庭网络中所使用的无线路由器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9

医疗安全是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人们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患纠纷的数量逐年上升,这已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为了找出安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应在安全管理上下功夫,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造成的护理纠纷,现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如下:

近年来,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护理工作在临床中所占的比重大,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为密切。在护患双方长时间接触中,双方主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纠纷也屡见不鲜,因此,强化安全管理、防范护患纠纷成为当前医疗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探究护患纠纷的原因,除了部分是由于患者对于护理的期望值过高以及对护士职业存有的社会偏见等因素造成外,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是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日常工作中护理行为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如下。

1 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是医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医院没有编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文件,没有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有的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1.2护士进取精神不够护士的工作压力大,劳动价值相对较低,同时参加继续教育及晋升的机会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护士积极性的发挥。特别是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护士,家庭条件优越,与护士工作的艰辛及收入的低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思想较不稳定。因而对业务学习不感兴趣,护理理论知识较为贫乏,护理的基本技能相对缺乏,护理操作技术不娴熟,护理不到位;对病情的观察判断缺乏预见性,应急能力差。

1.3 护理人力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的缺编,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不安全影响或隐患。当护士人手紧缺、工作超负荷时,多数护士无法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出现角色冲突,长此以往,将使护士身心疲惫,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1.4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忽视了患者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生命健康权等,使患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护理文书记录不及时、不完整,而此举很可能就等于自动撤除了护士的自我防护的屏障,所有这些都给护患纠纷的产生留下了隐患。

1.5责任心不强 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执行各种护理规章制度不严;护理文书记录不全或不记录;随意简化护理操作程序,凭主观经验办事;护理查体不仔细或干脆照抄医生病历记录;不按规定巡视病房,未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甚至发错药、打错针、记错帐等等。

1.6 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导致护患间的沟通不及时,造成护理质量不能保证,病人不满。

1.7 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 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不断增多,不仅对护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压力,而且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技术操作不娴熟,与同事的协作较差,平时不重视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违反技术操作规程,

容易风险增大。从统计分析来看,低年资护士由于她们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导致操作失败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

2防范对策

2.1 护理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 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要明确安全管理不应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而是全员参与的过程,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护理安全,要做到这一点,安全教育就不仅是讲授一般的大道理,而是要围绕如何有效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分析不安全因素及其产生原因,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

2.2加强护士的医德修养教育高尚的医德,良好的作风是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通过经常组织护士开展有关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学习,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一切以病人的满意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对新上岗的护士,在做好规范化的岗前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强化敬业爱岗、吃苦耐劳的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2.3 树立质量观念是确保护理安全的核心 组织常规制度学习,抓住薄弱环节特别是新上岗护士的培训,使护士明确职责,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成立护理质量监控组,每周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总结汇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于思想松懈、工作懒散、责任心不强者,要实行零度宽容。严格按规章制度处罚,使每一位护士明确制度不容践踏,要每时每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为患者提供安全保证。

2.4 增强法制观念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 知法、懂法方可依法;用法,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和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对护理人员进行法规知识培训,明确责任、强化意识,指导自己的护理行为十分重要,使护理行为合理、合情、合法。

2.5 提高整体素质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根本 护理人员要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及操作技能培训,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地指导康复训练,做好出院指导。管理者应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紧跟学科的发展。

2.6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沟通技能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前提。幽默风趣的言语不仅可以增加护士的亲切感,而且可以打消病人的各种顾虑,减轻心理压力和病痛。应通过对全体护士开展护士服务礼仪规范化培训,并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日常服务的语言和行为,提高其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的能力。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要求护士做到“多听患者说几句,多对患者说几句”,对医院的有关管理规定及治疗操作前后的注意事项等都应耐心地做好解释,以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及时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尽可能地给予满足,以切实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2.7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障 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每个专科的护理情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排班模式可以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护理工作量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按其需要实行弹性排班,当天的突发事件发生和危重病人抢救,都应实行动态排班,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

3结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院的护理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护患关系得以持续改善,病人的满意度达95%以上,护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逐渐降低,医院的社会效益得到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起草小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01.

篇10

【关键词】急诊手术;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不同于择期手术,急诊手术风险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高,尤其是遇到多台手术同时抢救,时间紧,病情重,工作人员少的情况,易使工作出现漏洞,轻者影响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重者使患者致残、致死。通过对急诊手术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护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完成急诊手术347例,男181例,女166例,平均年龄45.8岁。术前诊断:胃肠穿孔45例,肠梗阻36 例,颅内出血32例,开放性腹部外伤合并脏器破裂37,开放性骨折合并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52例;异位妊娠破裂出血 89例 ,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56 例。

2 安全隐患

2.1法律意识不强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列》,加大了对患者的保护力度。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漠,工作中易忽视患者的合法权益。医护人员术中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这些不当的语言,将引起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怀疑[1] ,对医疗服务的不满。术后一旦出现身体恢复不良,患者很可能将术中这些不规范的言语作为日后纠纷和投诉的证据。

2.2人力资源短缺,素质及应急能力低下 我院手术室开放手术间6-7间,共有护理人员17名,每天白班人员12名。2年以下护理人员占30%,人员素质及应急能力低下。抢救仪器的使用及操作不熟练,不能迅速有效地配合抢救。

2.3护理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2.3.1接错患者 对急诊患者的基本情况了解很少,急诊手术患者无腕带,护士疏忽大意,未认真履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导致接错患者或放错手术间。

2.3.2 手术物品清点核对制度执行不力,有手术物品清点不清、遗留在患者体内的隐患。

2.3.3 手术部位错误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不力,某些双侧器官等部位手术,由于手术医师在手术通知单上面未详细注明左右侧,在手术进行时巡回护士、麻醉医师又未认真核对,极易造成有手术部位开错的隐患。[2]

2.3.4 发生药液、血液相关的差错 “三查七对” 执行不力,有用药错误的隐患;“三查八对”执行不力,有输血错误的隐患。

3 防范措施

3.1加强法律意识培训 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

规知识,并将医疗法规教育与“三基”操作训练相结合,严格考核。

对发生差错或护理纠纷要进行分析,从法律的高度来认识产生纠纷的

原因,使全体护理人员学法、懂法,并懂得在护理中如何运用法律手

段,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

3.2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我科从2013年5月起新增护理人员4名。白天开放手术间7间。安排护理人员14名。夜班安排一线护士2名,二线护士1名,三线护士1名,满足夜间急诊手术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及应对能力的培训。制定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并进行考核。 3.3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3.1 如急诊手术,患者进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核对各项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腕带,手术部位标记以及手术方式进行查对。确保手术安全。

3.3.2 防止物品遗留体腔内 应该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要求洗手护士提前15分钟上台,仔细检查台上器械是否齐全,性能是否完好等,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做到4次清点核对: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后、手术结束时。清点器械、敷料等,每次巡回护士逐项记录好,以防遗留体腔;采取跟台制;无特殊情况,术中常规不更换洗手护士,以减少交接不清发生差错的几率。

3.3.3在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病人离开手术间前,巡回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共同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

3.3.4 防止用药及输血发生的错误 手术患者术中带药,手术护士用药前应明确患者的过敏史以及有关药物的皮试结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术中输血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按照输血登记表执行操作并作好登记,输血登记表随病历保管并与病房护士交接。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后再执行,留下安瓿于抢救完毕与麻醉医生再次核对并登记。

我院手术室通过制定及严格执行有效的急诊手术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患者满意率达由实施前的92%升至98%,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术安全的关键。手术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各项护理要点和操作流程,加强业务学习,及时发现手术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彻底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