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播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层面都在发生着变化;而新闻传播同样受到了影响,在传播方式上出现了转变。传统新闻传播方式,是依靠电视传播或者是纸质媒体(如:报纸)进行传播。如今,新闻是依靠大众媒体以及新兴媒体进行传播,新闻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和多样,以趣味性来吸引受众群体。互联网的普及拓展了大众的视野,大众对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希望传播的新闻能够更加的细致、深入,提高新闻的互动性和可视性。
一、大数据传播新闻的优缺点
(一)大数据传播新闻的优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要求,过去的新闻传播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大众的要求。而大数据具有海量性和丰富性的特点,能够让新闻的传播方式更加的多样化,更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要求。在大数据时代,新闻机构可以充分的利用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对新闻进行传播;可以对每一位用户进行全面的记录,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了解每一位受众的喜好,根据他们的喜好提供对应的新闻内容。如此,受众对新闻更加的感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大众对新闻的关注度。由于现在的媒体数量越来越多,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加的激烈。为了能够让媒体在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合理的利用大数据技术,让所的新闻的指向性更强。大数据技术能够在丰富繁杂的信息中快速的搜集到有价值的信息,让所传播的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强。
(二)大数据传播新闻的缺点其一,新闻内容质量较低。在大数据时代,大部分的媒体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新闻的时效性和流量。为了追求时效性和流量,有多数的新闻内容并没有经过严谨的整理和审核,直接在网上,使得网络上的新闻的真实性较低,文章的质量也不高。其二,在大数据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新闻,这样的新闻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因此,不能够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二、提升新闻传播的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一)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从传统电视或者是报纸的传播方式可以看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范围,但是新闻传播的表现形式依旧比较的单一。如今,在大数据时代,可以将新闻传播的表现形式进行融合,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能够让新闻传播的更快、更广。
(二)新闻的互动性更强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自主选择新闻,可以自己搜集新闻获取所需要的信息。除此之外,大众在看到新闻之后,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面对喜欢的新闻,可以对其进行点赞或者转发,当遇见不喜欢的新闻时,也可以在新闻下面的评论区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新闻的互动性,让新闻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也会缩短。新闻不再“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
(三)新闻传播更加个性化大数据时代,各大媒体争相抢夺的大众的注意力。为了能够增加大众的关注度,媒体就需要转换思维,转换成大数据思维,并要合理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媒体需要对大众进行详细的分析,从多方面的了解大众的需求。然后,根据大众的喜好传播相应的新闻内容。新闻机构需要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寻所需要的内容、有价值的信息,然后采用传播速度相对较快的传播途径将新闻传播出去。
三、提高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一)增强数据意识首先,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每一个人都能够提供一定的数据,数据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将每一个的“小”数据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大”数据。这些数据主要包括的就是人们的个人信息及其周围发生的事情。新闻工作者在使用大数据中的信息时,要对信息有清晰的认知,明白每一条数据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在搜集信息的时候,可以从多个途径获得信息,比如:QQ、微信、微博等等,将所有与新闻相关的信息都整合在一起。还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的加快,大众对新闻传播的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者要尽可能的缩短新闻的传播时间,在新闻发生之后,就要立刻撰写新闻,并通过微博等媒体将新闻快速的传播出去,这就需要增加新的新闻传播途径。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大众在公众号中阅读完新闻之后,就可以在新闻下方的评论区进行互动。微信公众号既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出去,又能够增加群众的互动性。
(二)整合媒体平台在我国,数据庞大且复杂,信息分布在各个媒体平台上。媒体平台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处在相对独立的状态,各个平台的数据不能够很好的整合在一起,这样就会有很多信息被重复的利用,加大了数据的使用成本。所以,为了能够降低数据信息的使用成本,可以将各个平台的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从整体对数据进行分析,这样,能够获得相较整合之前更好的参考信息,然后将信息提供给新闻传播,大众获得的信息更加的有价值。在对大数据进行整合的过程中,OverTheTop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以用户为对象,为其提供第三方的服务。例如:在过年的时候,春晚所选取的内容就是根据大众的兴趣进行选择的。通过与百度建立合作的关系,对百度上的搜索记录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了解大众的兴趣点。
(三)传播个性化的新闻内容传播新闻,最重要的为了带给民众一定的影响。所以,想要新闻内容打动群众,就要了解大众所需要的。大数据通过对民众的需求进行分析,针对受众特点,提供对应的感兴趣的东西,这样才能够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过去媒体在获取数据的时候,都是进行实际的调查,然后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如此,既增加了调查的成本,又不能够得到良好的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迅速的了解大众的需要,然后新闻机构制作相关的新闻内容,这样的新闻很容易吸引大众。除此之外,可以出台一些个性化的APP,用户可以在APP上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关注,APP再根据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推送新闻,从而尽可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还有就是,几乎每个人都有手机,通过网络应用推送新闻,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查阅新闻,方便用户的阅读。
(四)智能推算大数据虽然能够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由于有的数据在传播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审核,有许多的信息都是低俗的,这对受众的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人们对信息越来越依赖,各种网络信息充斥人们的生活,因此,要加强对数据的处理。但是,数据的制造和传播速度都非常快,如果是人为的去筛选,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而使用大数据技术,就可以对信息进行快速的筛选。让网络上不良的数据信息尽可能快速的被处理掉。
(五)传播方式的可视化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筛选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相关的信息监管部门还要对信息进行监督,然后再传递信息内容。每一条新闻都是带有一定的影响力,相关的监管部门可以对这些影响力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发挥信息的最大价值。比如:之前的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有一张高清的带有众多群众的照片张贴在华盛顿邮报官方网。观众从新闻上能够看到自己,这样能够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参与感。
(六)服务型的信息传播在现代化的网络社会中,众多网民在网络上一些吸人眼球的信息,吸引很多的网民阅读信息,获得他们的关注。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一条信息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的被许多人看到。若是带有积极性的信息,可以激发出民众的正义感,获得网民的关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积极的社会舆论;带有消极内容的信息,会让阅读信息的网民感受到恐惧和紧张。两种类型的新闻信息都会引起一定的舆论,都会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作为传媒机构,要尽可能地保证网民所获得的信息是积极向上的,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减少消极的信息,尽可能的避免出现社会恐慌、民众感到紧张的情况。为了能够提高信息传播的服务性,就需要提高相关工作者的能力水平。可以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也要不断的提高他们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让他们明白他们的工作的重要性。要不断的提高相关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加强对数据的筛选和整合,提升大数据时代新媒体文化传媒的影响力。
篇2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传播
走向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依托互联网金融和电子信息技术就可以实现电视新闻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共享,现在电视新闻行业已被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由此可见我国的电视新闻行业发展的前景是很美好的。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同时我国的传媒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电视新闻传播的媒介变得越来越多,媒介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来,对我国的电视新闻传播是有着一定的积极的影响作用的,能够为我国的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媒介融合概述
以信息时代为生活背景,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多元化媒介已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和大力推广。在当今社会,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好,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着,信息技术慢慢的隐形代替了传统报刊和电视机或者是收音机在社会大众心中的位置,慢慢的实现了媒介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信息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促进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的,传统的新闻传播大多都是以纸质媒介和电视机为主要传播媒介,而现在的新闻传播大多都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传播。媒介融合将多种媒体进行整合,并且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最大程度的实现新闻传播给社会大众带来的正面影响,并且从根本上带动我国电视新闻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媒介融合在电视新闻发展中的特点表现
1.信息量比较大
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群有很多资源的数据库,一些用户可以通过引擎搜索来获取一些自己想要的资源和信息,互联网可以满足人们所有的需求,能够给用户带来很独特的资源体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电视新闻行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依托互联网技术,新闻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传播的资源更加丰富,使社会大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很快速的获取大量的资源。
2.电视新闻发展多元化
电视新闻发展多元化,大多都是表现在新闻的视角和新闻的传播方式上,在多种媒介进行融合后,我国电视新闻发展越来越朝着多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受教育水平的程度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即使是对同一个新闻事件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关注的视角,作为从事新闻行业的媒体人就应该紧紧的抓住社会大众对新闻事件多元化的关注视角,丰富新闻传播消息的内容,使新闻传播的方式越来越朝着多元化发展。
3.电视新闻发展采编一体化
电视新闻消息传播工作本来就是一道工序比较复杂的工作,电视新闻消息传播起来比较麻烦,因为在传播消息的时候需要对一些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编辑,然后要做出一定的传播计划,还要对一些数据信息进行图像的配用和文字的设计,要经过很多个环节才能将新闻信息传播出去,在电视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1]如果使用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的方法来进行电视新闻工作,那对于电视新闻的传播工作是有着一定的阻碍的,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对新闻信息进行采编,能够实现电视新闻信息采编一体化,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电视新闻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进行分析
1.树立创新意识,打造新闻精品栏目
对于一名优秀的媒体从业人员来说,在进行新闻消息传播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改变自己的观念,多角度的去发掘新闻信息,积极的创新新闻消息的传播方式。那个单位应该积极的打造新闻栏目精品节目,打造具有独特色彩的新闻节目,丰富节目资源的内容,创新节目的表现方式,激发观众对节目的兴趣,增强新闻节目的社会感染力。
2.提升记者素质,提高服务新闻行业水平
对于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来说,记者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是整个电视新闻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优秀的新闻记者应该学会很好的掌握互联网技术,依托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新闻的传播。[2]记者应该有个崇高的职业道德,始终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端正正确的工作态度,为社会大众传播良好的新闻信息。
3.利用媒介平台,创新新闻传播的方式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从事新闻媒体行业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对多媒体的使用率,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依赖于一些网络系统。生活在信息时代,人们早已不使用电视机或者是收音机来观看新闻了,网络新闻被社会大众普遍青睐,将新闻在网络上是新闻传播手段的一种创新方式。
四、结语
生活在全新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全新的技术,同时科学合理的使用这些高新技术能对新闻媒介进行正确的融合,媒介融合是当今新闻行业发展的一种新的形式。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能够很好的提高我国电视新闻的传播效率,促进我国电信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国凯.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J].新闻研究导刊,2016(23):208.
篇3
因此,发行量、点击量、知名度、美誉度等指标仅仅是评价传播活动过程的数据,而不是组织开展新闻传播活动的目标,如果仅仅局限于新闻传播的过程,而忽略了要实现的目标,就不免会造成功亏一篑的结局。当新闻信息传播出去之后,传播主体就不仅仅要关注新闻传播的广度,更要注重其深度,及时收获成果,实现新闻的宣传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三效合一”的目标,这既是新闻传播成果的确认和扩展,也是其价值所在。
界定新闻价值
一则新闻以后是否有价值,主要取决于新闻传播能否满足传播主体的工作需要,达到主体传播的目标,比如一则新闻相对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一定的人群、一定的时间段是有价值的,如果换了另外的地域、人群、时间就有可能毫无价值。判断一则新闻是否有价值的标准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时效性。时效性指信息的是否能在第一时间使公众了解到所发生的事情及事件的影响。比如在对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中,全国各地的主流媒体都密切关注灾情的发展,不断在第一时间更新最新消息,其及时、有效、公开、透明的报道,在告知公众事件发生经过的同时,也杜绝了谣言的传播,使公众消除掉各种疑虑,全身心地投入到全民抗震救灾中。
现实性。现实性指新闻工作者甄别所报道的新闻的资讯价值与可靠程度,依据事实,准确而真实地反映公众所关注的社会实情。因此,新闻资讯传递要做到真实可靠,增加可信度。
指导性。指导性指新闻传播有计划地把公众引向预期的目标。由于新闻媒介可以反映和代表舆论,在新闻报道时,要避免片面舆论、极端舆论;要求新闻传播组织能够用新闻事实影响和改变受众的认识,运用正确舆论,提供强有力的依据,针对舆情,及时发表评论,弘扬主旋律,为社会舆论提供正确导航。
群体性。美国学者塔罗指出:媒介越来越鼓励人们将自身分割为越来越专一的群体,并且发展为独特的观看、阅读和收听习惯,而这强化了他们所在的群体和其他群体间的区别。在今天高度发达的新闻资讯传递沟通中,阶层的形成越来越鲜明,他们代表了不同群体的文化特征,新闻传播要实现传播目的,更要在传播内容、渠道、方式等方面,体现出群体的差异性,尤其是大众媒体。
新闻传播的核心工作目标,从常规意义上看,主要体现在传播主体的公众形象建设上,通常要计算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指标,并对传播活动实施前后的指标数值进行对比,如果有显著提升,就可以认定是完成了传播任务。本文认为,通过界定新闻价值,明确传播主体的传播需求和目标,继续进行新闻的成果确认,才能在宣传效应的基础上,产生组织所需要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这才是新闻传播的终极目标。
确认新闻传播成果
新闻传播可以让人们知道组织、赞美组织,但当组织需要公众以实际行动支持,产生进一步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时,还需要再采取必要的行动,对最终的成果目标给予确认。从战略角度上来讲,信息传播是贯穿于整个组织战略始终的,成果的确认是新闻传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确认的形式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
及时确认型。组织信息的宣传和沟通工作与成果确认收获工作同时展开,在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也得到了公众最及时的支持。这种确认方式往往适用于自己宣传实力有限,难以持续开展,从而有可能被对手赶超时;或者对自己宣传活动的基础即组织实质缺乏自信,抱着“收到一点效果是一点”的心理开展。
宣传活动由于公众的心理难以把握和竞争对手的不可预料,今天见到的效果明天是否还存在往往是中小组织极为担心的问题。面对遮天蔽日的信息潮,“一鸟在手胜似二鸟在林”的心理常促使他们把公众的实际支持早早落袋为安,至于急功近利的色彩是不是会影响到日后的长久形象,只有暂且忽略不计了。
延迟确认型。新闻传播取得初步成效后先不忙着收取实际成果,而是继续培育形象,直到组织形象稳定地建立在公众心中,再慢慢寻求公众的实际支持。或者在计划获取公众支持之前一段时间,就开始宣传沟通,让公众知道自己的组织形象。
实力型组织如果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眼前的实际利益就不能急于收获。这种急急忙忙地收取眼前利益,无论怎样掩饰,都不免给人以利用公众的感觉。像组织刚做了点公益活动,就忙不迭地在所有的销售场合大肆宣扬“我们为灾区捐款多少多少元”,功利色彩极为明显;而“买我们多少产品就捐多少钱”的做法更是有先收钱再付货的痕迹。
为避免公众反感和以后可持续地获取公众的支持,组织会放慢获取公众支持的脚步。新浪网一开始并没有在页面上布满广告,而是隐忍数年亏损,靠免费且优质的新闻、微博等服务,赢取到足够的注意力后,方才成为互联网一方巨头。
隐性确认型。获取公众支持是信息传播活动的实际目的,但为获取公众支持的传播活动又常常因为其功利性而为公众所反感,因此,如何把获取公众支持做得隐秘就成为信息传播的一项高层次工作。
西周初年周公辅成王,面对种种流言飞语,并没有用手中掌握的强大宣传工具为自己树立空头形象,而是靠扎扎实实的勤勉工作――“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最终赢得了包括成王在内的人民的支持与爱戴,甚至被孔子尊为圣人。
扩展新闻传播成果
无论以哪种方式获取公众的支持,都只是传播活动的阶段性成果。但这仍然只是战术上的内容,是一时、局部的成果。而新闻传播开展的持续性和收效的滞后性与累积性,决定着传播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如果满足于眼前收获的成绩而止步不前,这点成绩随时都可能在下一阶段丧失殆尽。
利用公众现有的支持,向他们证明组织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进一步巩固组织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进而赢得更多的支持,取得更大的成果,并循环往复,使得成果最大化,这才是战略传播活动的终极目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说到做到,做好实质工作,让公众满意。
公众接收了组织的信息,并付出了支持行动,组织也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这就要求组织必须积极善后,全力以赴做到宣传时作出的承诺,或者至少让公众感觉到尽最大努力在做了。如果公众感觉到自己被欺骗了,不仅会把自己的支持加上“利息”要回来,而且再也不会付出了,就像三鹿奶粉不可能重整旗鼓一样。
第二步:创新或者改进传播活动。
首先,公众已经知道了宣传内容和形式,重复就意味着机械刺激大脑皮层、意味着审美疲劳、意味着公众反应的迟缓,也意味着组织对公众知觉的不重视,甚至不尊重,公众不像以前那样给予重视也理所应当。其次,对手也知道了宣传内容和形式,针对性的措施早就严阵以待,传播手段没有创新或者改进就是死路一条。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周边环境和公众心态总会有一定的改变,原有手段不一定依旧合乎时宜。因此,传播活动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第三步:成果扩展。
公众越来越喜欢组织了,也给予组织越来越多的支持,组织就要选择适当的时候和适当的方式获取公众的支持,形成支持――服务――更多的支持――更好的服务,如此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实现组织和公众的双赢,达到新闻传播的战略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庚:《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约瑟夫・塔洛[美]:《分割美国:广告主与新媒介世界》,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3.哈罗德・伊尼斯[加]:《传播的偏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亚当・哈尔腾[美]:《别再专注于核心业务了》,福布斯中文网。
篇4
伴随互联网发展而来的媒介融合,尤其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入融合的趋势,突破了各种不同传播媒介的界限,新闻传媒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功能一体化态势。与此同时,社会化媒体特别是公民新闻的崛起,形成了专业媒体机构与普通大众共同参与新闻传播的格局,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趋势加剧,对社会、新闻传播等所产生的影响广泛、深刻而又错综复杂。目前新闻传播教育以培养传统媒体人才为目标,面临着媒介融合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显得尤为迫切。为了应对媒介融合趋势的客观需要,国内外新闻教育界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其中最突出的是部分高校所倡导的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旨在培养适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一专多能的新型新闻人才,比如能够从事跨媒体采编的全能记者即“背包记者”等。
但也有人指出,这种融合新闻教育模式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技术或技能融合层面,与媒介融合时代传播业界的实际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①融合新闻传播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新闻传播技能教育,着重于多媒体新闻信息产品的策划、制作、传播等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它不失为媒介融合下新闻教育改革的一种可贵的探索,但能否成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值得商榷。有学者提出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在新的传媒业语境之下转型为“传媒教育”或“传媒业教育”,②确实有一定道理。那么,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与能力结构?新闻传播教育是否仅为新闻媒体培养专业人才?等等。本文拟从高校本科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以下统称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转型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抛砖引玉。
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化”还是“大众化”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领域“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壁垒已经模糊,新闻传播教育的定位如何转变,“专业化”还是“大众化”?建国以来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但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适应新闻宣传体制的需要,主要是为各类传统媒体培养专门化的新闻宣传人才,搞报纸的不懂电视,搞电视的不懂互联网,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专门与单一。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从面向传统媒体培养专门的新闻宣传人才,向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传播人才转变,这就要求新闻传播教育以社会与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新闻传播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要求,培养复合型的“多面手”。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设置需要突破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使各个专业方向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不过培养复合型人才并不是简单地培养技术复合型人才,而是知识结构的复合、能力的复合,包括对专业知识领域的深入了解,认识社会的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③
新闻传播教育在知识体系与能力的建构上应处理好“一专”与“多能”的平衡,做到突出专长,兼顾其他,不能只重视“多能”而忽视“一专”的培养。为适应媒介变化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培养专家型记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2级本科生专业教育采取“2+2”的模式,要求学生在大学4年中通过紧凑的学习安排,系统掌握包括新闻传播学在内的两门学科本科专业知识。④媒介融合是“合”与“分”两种发展倾向的对立统一:一方面是“合”,即各种传播媒介多功能一体化整合趋势,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媒介产品的融合、组织结构和产权等的融合;另一方面是“分”,和而不同,也就是说媒介融合带来受众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传媒市场呈现出分众化或专业化的特点,即媒体的多元化、信息的广泛性和技术的交互性导致的传播小众化、专业化趋势。所以媒介融合时代还需要在某个领域、某个学科有较深造诣的专才,这样媒体才能为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群提供贴近性的精细化信息服务。⑤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传媒市场的日渐细分,媒介产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市场分析、价格策略、营销策略、广告、销售渠道和终端的建立,以及媒体内部的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等,都需要专业人士来运作。
媒介融合时代人人都可能是记者,那么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著名新闻教育家、新闻史专家,复旦大学教授丁淦林曾对新闻专业技能即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综合能力作了精辟的概括:一是沟通能力,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同各种人打交道,并获得新闻信息;二是分析判断能力,能够把纷繁复杂的情况梳理清晰,分清主次,辨明是非;三是组织能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整合人力物力,开展活动;四是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文字,或语言,或图像,或其他方式,进行报道与评论。⑥这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同样适用。简而言之,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或竞争优势就是对于信息的搜集选择、组织整理、判断分析到最后的呈现等能力。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整合资讯,生产和管理知识的能力,不管是应用型人才、经营型人才,还是基础研究人才,这种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媒介融合时代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新闻传播教育不应也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为媒体培养人才的狭窄定位。如前所述,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的人才,表面上看是新闻传播人才,在某种意义上则是适应知识社会需求的知识生产者与传播者。记者、编辑面临着角色的转换,即不再是单纯地生产信息,而应具备极强的信息选择与解读能力,有极强的鉴别知识的能力和合理传播知识的能力,洞察所的信息的深刻联系和意义,从而帮助受众迅速将信息转化为知识。⑦
媒介融合导致信息传播的媒介与渠道越来越多,而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则成为稀缺资源。整合资讯,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生产出知识等,越来越重要,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对于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不仅各种新闻媒体需要,企业或组织
机构同样需要,新闻传播教育就是培养能够处理信息、生产知识等的人才,所以为媒体培养人才已经不是新闻传播教育的唯一目标。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对人才的需求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了,于是出现了新闻传播专业不断扩招与传媒人才需求渐趋饱和之间的矛盾。事实上,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约70%以上的毕业生走到了非媒体岗位,在企业、社会、政府部门找到职业归宿。即使是到传媒单位,也未必就是在采编岗位,而是面向媒体传播业务本文由收集整理全流程的不同环节。目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基于为单一媒体培养人才的定位与就业指向过于狭隘,过分强调专业对口,束缚了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想象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利于业界相关需求的满足,从而阻碍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⑧
在媒介融合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扩大人才培养的范围,也就是面向整个文化产业培养新型的知识生产者、管理者与传播者,新闻传播教育也应相应地调整课程设置,一方面加强专业化教育,即传统的采写编评等专业技能,同时打通不同专业课程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培养面向传媒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信息处理能力等,以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化复合型传播人才。
从专业的新闻职业伦理教育向面向社会的媒介素养教育转变
媒介融合改变了新闻业务操作方式,对新闻传媒业的职业要求、道德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往适用于传统媒体的新闻道德已显滞后。如网络空间的隐私权问题、著作权问题及虚假信息问题等。新闻教育者有责任在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同时,教会他们遵守网络的道德规范,使他们肩负起网络中的社会责任,学会对有关问题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评判,并帮助其树立适用于网络传播的新闻伦理道德观。如对于网上五花八门的信息资源,网络记者怎样对其真实性作出正确判断,并能有效、符合道德地使用这些资源;如何避开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等等。⑨专业的新闻传播者应该具有比公众更高的媒介素养,因为他们不仅要尽环境守望之责,更要扮演社会领航者的角色,如何坚守伦理底线,如何在有效驾驭媒介融合技术的同时又不沦为媒介的奴隶,关系到新闻传播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
媒介融合进一步加速了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的程度,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各种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人们通过媒介接受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教育的普遍方式”。⑩在人人都可能是记者的时代,职业新闻传播者的地位降低了,但对新闻传播伦理的要求反而提高了,或者说对传播者的素质要求更高了。一些专业媒体从业者及媒体机构面对滔滔而至的网络舆论,放松甚至放弃对新闻伦理的坚守,新闻传播界出现低俗化、庸俗化趋势。比如网络“艾滋女”事件中,别有用心之徒利用网络诽谤中伤他人,网民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鉴别力,助推了虚假信息的泛滥,而部分报刊等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未经核实就跟风传播,无论是对当事人还是对社会都造成恶劣的影响,足以说明包括专业新闻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大众的媒介素养存在严重缺失。
媒介素养教育本身就包含了对新闻传播者的职业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从专业的新闻职业道德、伦理教育向以培养公民意识为核心的媒介素养教育转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对培养新闻记者、编辑等的职业伦理道德一直比较重视,但这种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面向专业记者、编辑的,而不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在媒介融合时代显然是不够的。
普通公众借助新媒体都有成为新闻传播者的可能,但他们没有受过专门的新闻传播方面的训练,带来了信息鱼龙混杂、真伪莫辨等一系列问题。非职业的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需要与职业新闻工作者一样遵守新闻伦理、法规等。媒介素养教育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会判断媒介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与技巧,了解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增强对信息的鉴别和过滤能力。
美国学者瑞妮·霍布斯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在三个方面提升公民的素质:一是提高公民接触、分析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二是培养公民的领导能力、自由负责地表达个人意见的能力、面对冲突的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公民对主动获取不同来源信息的兴趣和对不同意见的容忍能力。⑾
当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走入误区,即人文理想、新闻专业理念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使新闻传播教育走向世俗化、功利化的歧途。⑿加强新闻传播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是避免新闻传播教育落入纯技术教学陷阱,克服实用主义、世俗化倾向和浮躁之风,以及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完善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篇5
微博问政的发展优势
2011年3月26日,首届“网络问政与舆情监测高峰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会上首度了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发展报告。据统计,仅人民微博、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这三大微博的平台上,目前已活跃着一定粉丝规模且信息频率较高的党政机构微博400多个和官员微博200多个。①
微博问政作为网络问政的新形态,与博客问政是有所不同的,后者在中国经历了较长的孕育期、适应期和成长期,而前者在2010年两会首次亮相之后,便迅速本土化,甚至已超越后者,似有独领之势。
1.强节奏、强交流――增强普通民众参与政治事务的现实感
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如果说博客问政最大的优势是互动性更为活跃的话,那么,微博问政的强节奏所带来的强交流,就算博客问政也是望尘莫及的。因为,博客在网上发表的博文,基本上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后果,不仅会产生事件在时效上的滞后性,而且由于过多的语言修饰会让人产生距离感,远没有微博的白话“平易近人”。
2011年两会期间,至少有数十名全国政协委员同时用微博直播会议,网友不仅可以感到强烈的且极具现实意义的现场参与感,还可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及时反映于“微评”。从理论上讲,微博问政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互动的节奏越快,参与的现场感也就越强。可是,就电视直播、报纸专版等传统媒体而言,政务报道的方向有时是单向的,普通公众的感受只是被告知,而没有即时参与感。因此,从普通民众参与程度层面上看,微博问政可将普通民众参与政治事务的效果最大化,从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2.新技术、新制度――强化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融合效果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是点对点,后者是点对面,因此,人际传播获得反馈的机会很多。虽然,有媒介的人际传播会因为媒介的应用导致传播反馈机会的减少,但总体来讲,大众传播由于传播单向性的限制,是很少有即时直接反馈的机会的。而微博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播过程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这就使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反馈断层在这里得到了良好的衔接。接触过微博的人都知道,“关注”是微博里使用最多的一个词汇。博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个人微博进行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也可以就某一关注事件或热点议题加入感兴趣的群体,形成点对面的社会效应。就这个意义上讲,当某个微博拥有了一定数量的“粉丝”,那么实际上就已具备了大众传播的特性。
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了网络谣言的诞生,微博同样也不可幸免。虽然,目前各大微博网站都实现了实名认证制度,但毕竟是非强制性的,并且把关也不够严格,所以起到的效果也就打了折扣。然而,微博问政中的政府机关微博、官员微博等就不存在这种困扰,他们几乎都是用单位名称或真实姓名注册的,这些部门或个人的微博,不但消息真实、准确,甚至有时候还会是打击谣言的有力武器。2011年5月19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华龙网、新浪网上分别开通了官方微博,开省级微博问政先河。开博2分钟后,该微博就对网上热传的“重庆人均月收入突破6000元”作出了回应,指出该说法误将1―3月的数据理解为月度数据。这就是“微博问政”在强化社会效果融合上的一个例证。
3.低门槛、低成本――打破政府与媒体议程一统天下的局面
2011年1月25日,一个“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开通,短短十几天,该微博就吸引了5万多网民,并了1000多张各地网友街拍的乞讨儿童照片,发现并顺利解救6个被拐卖儿童。于是,“微博打拐”迅速成为2011年春节最值得关注的公共事件之一。
可以这么说,在微博传播史上,“微博打拐”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究其根源,是微博的低门槛和低成本打破了在宣传报道中媒体议程和政府议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以往的公共事件中,往往都是政府某项政策或法规,传统媒体进行报道以及相关解读,公众真正参与其中并实际起到作用的很少,更多的只是遵守。但是,在微博出现后,普通民众想要参与到政治事务中就显得较为简单了,如果说博客问政还需要拥有一台电脑的话,那么微博问政就只需要一部与微博账户捆绑的手机,无论你在哪里,即使是在逛街、用餐、旅行的途中,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在自己的微博上,也可以就自己所关注的微博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里,公众议程成为可以影响媒体议程乃至政府议程的重要因素,这也体现了“微博问政”的低门槛、低成本所带来的民众参与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与微博问政的“融合”思考
报媒和网媒的融合在传媒市场渐渐呈现出巨大的活力。同样,这一融合之策也适用于微博问政与传统媒体之间,至于怎么做,或者说传统媒体该怎么做,成为探讨此问题的重中之重。
1.传统媒体“办微博”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拥有更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信息海量”和“现场感强”。传统媒体“办微博”不仅是指在微博上开办电子版,也包括传统媒体在原有的版面或时间段开设与微博相关的特别栏目,这样,可以使两者取长补短,达成协同效应,从而弥补传统媒体在信息量和现场感方面的不足。
第一,传统媒体可将微博视为一种新的新闻来源。微博成为了2011年两会的“最亮点”,两会中的很多热点话题都来自微博,国内的一些传统媒体也集中试水微博,除了在新浪、腾讯网站上开设微博外,多家报纸、电视等还开设了微博版面,成为两会报道的一种形式创新。
第二,传统媒体可以借助微博在第一时间传播消息。2011年5月22日,广州城区普降暴雨,不少网友在微博上直播身边水浸过程,广州交警微博也第一时间信息,引导交通。??类似这种情况,传统媒体可以和政府微博合作,当微博在第一时间报道出动态性新闻后,传统媒体可进行更为详尽、更为深入的报道。同时,传统媒体自身也可以将正在发生的新闻或记者正在采集的过程在微博上用简短的文字进行实时直播,而后再予以深度报道。
第三,传统媒体可将微博打造成其推广“品牌”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微博可以被打造成媒体推广的平台,这是一种成本极低的推广方式。传统媒体在微博上发出的“声音”,代表的是自身的立场,有利于树立特有的形象。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在微博上的新闻、评论、观点、话题等,都可以在“粉丝”心中构建一种“深入人心”的形象。
2.彰显深度报道和名记者效应的特色
事实上,在报网融合中,深度报道就已是纸质媒体的重型武器,这同样适用于传统媒体新闻报道与微博问政的融合,深度报道可以通过增加文字新闻的现场感,激发读者的兴趣,还可以挖掘新闻的深度,使新闻报道从表层向深层发展,从微观向宏观发展,从事件型向问题型发展,从信息单一型向信息密集型发展。 除此之外,政府机关微博以及官员微博的开设,使得微博问政具有了一定的明星效应,所以,在这种形势下,传统媒体打造名记者、名主持人,通过他们打造名专版、名专栏,可以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小丫跑两会”是央视两会报道的特色性品牌栏目,2010年,该栏目被搬上微博的平台后,吸引粉丝20万余名。因此,传统媒体结合微博的社会效应可以使传统媒体的优势发挥得更为明显。
3.改变以往报道方式的“单一性”
2011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推出了特别报道《两会焦点访谈》,在节目中,通过“一丹代表观察”、“舆情看板”、“议论风生”3个板块,紧跟会议议程,及时传递两会声音。其中,“舆情看板”实时与网友互动,每天根据当天的主题通过微博和腾讯CRM(客户管理系统)向敬一丹的微博粉丝和“焦点访谈”的QQ好友们进行专题性调查,从而引发栏目10多万的网友与粉丝的强烈反响,所涉及的领域、范围非常广泛,对引导舆论关注大会主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说明,传统媒体在选择报道方式时需主动出击,就某一主题的专题策划、选题范围在微博上与“粉丝”进行交流,最终抢占话语权。
如果说这是一种比较间接的议题设置方式,那么还有一种比较直接的方式就是“微博入报”, 在报纸的版面上开辟“微博版”、“微博专栏”等,以吸引更广层面上的受众。当然,报纸的编辑可根据媒体的定位、版面的安排,特别是针对受众群体的特性,通过精选、精编,在微博铺天盖地的信息中筛选出“精品”。其实,这就是取网络微博之“博大博广”,弥补纸媒在新媒体格局下的“短处”,以利在报道方式上从“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注释:
①谢建伟,《“微博问政”:进展与困惑》,人民日报,2011年3月29日,第 14 版。
篇6
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就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既要实现舆论的多样性,允许有多种声音出现,又要做到舆论的主导性,让主导性舆论唱响主旋律;既要保证舆论多元化,全方位反映不同利益群体的愿望和意见,又要能够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受众思想,促使受众思想朝着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方向发展。在市场经济中,新闻媒体应努力寻求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的最佳平衡点,增强社会责任感,围绕着服务社会和谐,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杜绝传媒歧视、唯利是图,在奉行市场营销理念的同时,还应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实现两者的动态平衡。相关主管部门分配传媒资源的时候,应主动关注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多话语空间,使他们享有与其他人同样的话语权,打破群体性隔阂,促使群众与政府、群体与群体之间有效沟通。现阶段,我国传媒领域已认识到新闻传播对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内的新闻传播资源开始更加强调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在传媒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上,强调不同阶层人士应享有公平待遇。以民生新闻为例,不管是从传播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来看,都是以受众为中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关注热点难点,处处维护受众,力求满足受众对各方面信息的需求,容易使受众产生共鸣,而其采取的平等交流的方式更易使受众接受,这些都营造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和谐传受关系。
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新闻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支撑和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闻传播首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合理途径缓解公众情绪,凝聚思想,统一认识。其次,新闻传播应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比如深入群众,及时了解并传达群众心声,将最真实的信息及时传递给需要这些信息的群众,消除其迷茫和恐惧心理,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给予的温暖,从而形成相互团结、相互支持、相互救济的和谐舆论环境和氛围;从人们的生活实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例、具体可信且能打动人的事实出发,宣传和推广相关新思想和新风尚,使公众真正体验到社会中的美好事物,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对于阻碍和谐社会构建的消极因素,应加大宣传力度,答疑解惑,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引导这些因素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另外,新闻传播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说话的平台,各阶层、各群体直接的沟通和交流成了可能,这对于社会成员树立共同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确立能够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公众思想品格,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三、有效实施舆论监督
和谐社会并不是指没有任何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而是通过强有力的手段努力化解矛盾和冲突,实现利益均衡最大化的社会。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就是对可能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丑陋事实、社会矛盾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通过一系列舆论手段和危机传播活动,将不和谐问题披露出来,让受众讨论和批评,然后加以正面宣传,从而有效发挥预警作用,维护社会和谐。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作用能够有效预防社会伤害,制衡社会有害倾向,新闻媒体应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在坚持正面宣传、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同时,积极披露腐败行为、不法行为,抨击滥用权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以促使社会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当然,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媒体对社会的监督,更是广大群众通过媒体对国家和社会的监督,其赋予了公民实实在在的参政议政、监督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这样以来,群众更相信政府,更维护政府,有利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四、结语
篇7
电视新闻的制作人要想将更优质的信息传送给社会公众,就要遵守新闻在制作时的剪辑技巧、镜头组接规则,制定规范严谨的策略,并且要在实践中反复摸索,不断创新和优化制作方法。
1加强电视新闻剪辑的技巧和方法
1.1基本方法
电视新闻中的剪辑方法可以分成几类:节奏剪辑、景别剪辑和情绪剪辑。进行剪辑的过程中一定要解析新闻的特点和特征,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呈现出最生动的画面,要符合社会公众的视觉习惯。
1.1.1节奏剪辑
在镜头中没有人物语言的时候,一般会采取这种方法,是以发生事件的发展内容为主线,根据要表达出的情绪、造型和氛围对镜头加以灵活的长度调节和剪辑。节奏剪辑方法利用了镜头的长短取舍来达到画面组接的效果,可以增强画面的节奏感。例如说,要想正常播出一条三分钟时长的画面,在前期应该录制十分钟的节目素材,然后运用节奏剪辑的方法,把两个内容比较相关的镜头进行剪辑后穿插在一起,再融入解说和音效,就可以在控制画面播出时间的同时又保留了画面的丰富性。
1.1.2景别剪辑
每一个镜头都有自身要表达出的信息和意图,电视新闻的选择要合理的搭配不同视野、视觉韵律和空间范围,为社会公众展现出富有感染力的故事内容,能够加深观众的记忆,引起更广泛的社会效应。
1.1.3情绪剪辑
这种方法最能体现出人物的情绪,对新闻内容更具渲染效果,更好的表达出喜怒哀乐,容易感染观众。情绪剪辑的方法还能侧重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观众产生一种互动,引起共鸣,进一步提升新闻节目的社会舆论导向。
1.2基本技巧
第一,选择合适的角度。新闻故事的发生地一般都是杂乱且随意的,采访过程相对较为松散,有更大的活动范围,导致新闻镜头的画面也是杂乱无章,体现不出重点。所以要通过剪辑的手法,选取与新闻主题相关联的镜头,通过融合、整理和剪辑用最佳的角度体现出来,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让社会公众直观的看到所要传达的内容。第二,要选取适宜的景别,电视画面分为近景、远景、全景和特写,要配合不同档次的新闻内容加以选择。
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要符合社会公众的视觉习惯,达到清晰、连贯和流畅的标准。这就要求采编工作者在采取镜头画面的时候合理的搭配运用拉、推、跟、移等技巧,将每一个独立的画面连接成为完整的镜头。要保证新闻的质量,舍弃不符合主题的镜头和片段,注意各个画面的背景是否存在密切的关联,不能在短时间内有大跨度的跳跃。要通过完美的镜头组合衬托出新闻内涵,这样才能增加新闻画面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新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要站在客观务实的角度完成采访、拍摄的过程,在后期剪辑时要以新闻工作者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可以投入自己的情绪影响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在对镜头取舍的过程中,要充分思考镜头的表达效果与故事的人、物、环境是不是相吻合,保证一致性和流畅性体现新闻内容。
2实现电视新闻传播的举措
2.1加强新闻策划的意识
新闻策划是新闻传播的首要前提,要遵循新闻事件发展的规律和原则,明确既定目标,着眼大局制定相关的新闻传播政策,确立新闻传播途径,把握新闻的科学性,才能更好的实现新闻价值。
策划本质的意义是管理,以新闻事实为主要依据,对其进行谋划、运作和表达,将新闻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将新闻内涵更好的加以拓展和延伸。想要加强电视新闻的传播方法,就首先要强化新闻策划意识,对传播有整体的把握,要更好的达到效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新闻的目的性。目的性是新闻传播中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开始筹措策划的时候就要朝着最终的传播效果努力。
2)策划和传播要具有科学性。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电视新闻也不例外,用合理的运用传播学的理论体现出电视媒体的魅力和特点。
3)新闻策划的趋异性。策划的方式要保持常新的状态,不能一味的坚持传统老套的手段,要符合时代气息,体现电视新闻存在的价值,策划的时候要将创新作为思维的主导。
4)电视新闻的民主性。新闻报道所反映的内容信息对于社会公众的影响是具有重要地位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群体的思想,民主的商讨行为以及社会大众的舆论。所以一定要保证新闻信息的公平公正性,才能促使社会安定和谐。
2.2创新电视新闻的选题角度
1)电视新闻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的喉舌,面对的是人民群众,同时也是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服务的。电视新闻若想更好得到有效传播,就要依据党和政府的政策与指导方针,切实贴合人民生活,帮助人民群众树立牢固的价值观念。
2)电视新闻的传播要具备权威性。电视新闻一定要通过权威的途径进行报道,让社会公众了解更宽阔广域的信息。电视新闻全球化是21世纪对传媒行业提出的新要求,要及时汇集世界各地的相关信息,提高和网络媒体的竞争力,这就对电视新闻行业在联播新闻、合办新闻、外派记者等多个传播方式上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篇8
摘要: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该与学生实践中运用文学素养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改革,加强学生实践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口头表述和写作能力,培养综合能力突出的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新闻传播 复合型 人才培养 思考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给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新闻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新闻院校平均每年有毕业生3.3万余人,但是从全国范围看,一方面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另一方面,新闻传媒业所需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高校新闻教育应该如何改革创新,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所谓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指的是既有深厚的人文社科知识功底,又熟悉新闻采编业务,同时还能掌握现代化传播技能的现代新闻传播人才。对于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学校而言,就不仅仅是一张成绩单和一些职业技能证书所能反映得了的,它更强调实际的能力和精神。因此,我们在强调扩大专业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应同步加强培养学生能把这些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出来的能力,“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更应该是实践中的使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起来,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当前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培养模式目标单一。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简单划一,比较偏重共性。从学生的培养计划、课程大纲、授课形式、训练模式以及考试方法等,都不难看出这种“统一”的烙印。由于过分地强调了教育的统一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加上部分课程又强调对口培养,缺乏其他相关学科的支撑、交叉和渗透,这样就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和个性,更难以谈得上创造性。
培养方式僵化,创新能力不足。目前专业培养方式明显存在不足与缺陷,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注入式、满堂灌成为课堂教学的唯一方式。课程内容更新不够,研究性、前沿性东西不够,尤其是一些专业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性和边缘的问题不能及时反映到专业教学的课程内容中,这样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创造能力不足,适应能力较差。
考核手段滞后,教学质量下降。我国目前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决定了学生只要通过入学考试,经过规定的学习、考核以及论文答辩,一般都能顺利毕业,几乎没有被淘汰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危机感,很容易滋长惰性,影响培养质量。当前教学中的考核手段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流于形式,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个合格的新闻人才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应该接受关于新闻采访、编辑、写作、评论等各方面的训练,并且具有相对完整的新闻学方面的知识体系。这是最低限度的工作要求。而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对各个领域的学科知识有广泛的了解,具有诸如人文、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新闻学的专业知识。如何将基本的职业技能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实践训练的比例设置平衡而不顾此失彼,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清华大学翻译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学院课程模板。在这个模板中,提出将所有课程分为三种类别:职业实践、新闻学研究和文理科课程。在三年制学士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里,第一年中20%的课程是职业实践,10%是新闻学研究,其余的70%是文理科课程;第二年的课程中,这三类的比例依次为40%、20%和40%;第三年中80%的课程为职业实践,20%为文理科课程。统计下来,三年制学士学位项目中三项的百分比分别是:职业实践47%、新闻学研究10%、文理科课程43%。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闻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所在,他们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综合知识、进行新闻实践训练,才能建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深度专业报道的要求。
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外,我们还要重视新闻职业道德的培养。新闻报道应该充分地反映社会民意和民主,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最基本的服务于公众的思想,担负起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公正的重任。新闻工作者担负的社会责任重大,他们应该利用手中的笔充分地服务于社会。普利策曾撰文指出:只有最高的理想,兢兢业业的正当行为,对于所涉及的问题具备正确知识及真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使得报刊不屈从于商业利益,不寻求自私的目的,不反对公众的福利。①因此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技能方面的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开设新闻伦理学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使他们能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承担起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
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新闻事业关注的都是最新发生的事情,因此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不断学习、迅速占有最新知识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媒体对传统新闻有了颠覆,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就应该及时更新技术,以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独特的判断,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改进,从而适应新的媒体环境。我们在面对学生时,要注意提醒他们随时增强学习的敏感性,保持学习的动力。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在脱离学校之后,才能够时时刻刻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时代动向,跟上时展的脚步。
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建议
课堂教学讲方法,教学方法要强调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可以把时间充分交给学生,在讲课之前把自己的教学大纲和课堂练习先告诉学生,让学生事先阅读,提前做好准备;课堂上老师用较少的时间讲授理论,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尽量鼓励他们拓宽思路,多角度、全方位思考;而学生的发言可以计入成绩,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小结,尽量以成果的形式完成对这堂课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强调的是一个学习过程,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重视实践教学。长期以来,新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就是实践教学,课堂上关于写作的技巧、语言的运用等专业课程,从教学方法上看还是要学生通过实践去掌握这些基本技能。但是如果这些实践性环节缺乏很好的组织、规划,就会流于形式。学校首先要有供学生实习的实践平台,如广播站、校内报纸、杂志,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也可以开设内部论坛、微博、博客,让学生体会如何利用这些平台做好新闻传播工作,了解媒体传播每一个环节的运作流程,讨论如何借助媒体将信息更好地传播出去,站在受众和传媒人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媒体的特点。以笔者所在的院系为例,尽管实践教学还在初步探索中,但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从大二开始,先由教师制定大概的方向,由学生分成小组,自由选择指导教师。学生和教师一同进行讨论,最后定下一个题目,由学生来做具体的工作。执行中,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开会,询问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及时和学生沟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最后用1到3个月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一部作品。这里教师的指导是贯穿始终的,要求具体、详细、具有可执行性,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通过实践能够进一步理解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并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实践中培养新闻职业道德。学生要尽可能地深入社会,去体验真正的生活,比如了解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到诸如农村、儿童福利院、单亲家庭中体验生活,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不断开阔视野,积累社会经验,深入到与自己不同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有东西可写,有问题可思考,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综上所述,新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其教育方法不能等同于传统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要有其特点。新闻教育中,专业技能是基础,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新闻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综合知识和学习能力是深化,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有充分的发展后劲;实践训练是手段,离开实践教学只是纸上谈兵;职业道德是灵魂,这样培养出的新闻工作者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注 释:
①威尔伯·施拉姆[美]:《“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97页。
参考文献
1.纽曼:《大学的理想》,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温儒敏:《关于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大学教育》,2004(2)。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篇9
【关键词】
一、“新华网的概述
在国内网络媒体中“新华网”新闻传播的权威地位无媒体能撼动,曾荣获中国新闻资讯类网站人气指数第一(中国互联网实验室测评),中国“最具影响力网站奖”、“中国网站最具影响力品牌”称号等。同时新华网全球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在全球网站综合排名中入选了50强。在2001年10月,新华网承办上海apec会议官方网站,被世界媒体誉为“迄今为止一个国际会议所能承办的最好的官方网站”。更具转折意义的是2002年2月21日,中央独家授权新华网在人民大会堂对中美两国元首共同会见记者等重大活动进行多媒体现场直播,新华网的摄像机第一次与cnn和中央电视台的摄像机并排架设,这次直播开创了全球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多媒体现场直播的先河,为中国乃至国际互联网站赢得了赞誉和骄傲。
二、新华网——树立新闻网站的品牌形象
(1)权威性——多种权威信息通道做保证
首先,新华网是由中央直接部署的国家重点网站。受权中央政策、法规及各类重大新闻信息。其“政府在线”平台,整合了中国主要政府机构的权威信息。国务院新闻办授权开通网上直播,对中央各部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重大新闻会、重要会议、重大新闻活动和各类热点新闻事件进行多媒体、多语种现场直播和滚动报道。
其次,在报道国内外的重大突发事件时也具有权威的报道途径和报道手段。在国内新华网已全部建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频道,同时还建成了大连、无锡、宁波、福州等四个城市频道,新华网的地方频道总数已达到35个。新华网在国际上同样享誉盛名,世界传媒巨子默多克称赞新华网英文页面“是我所见到的中国最好的英文网页”。
(2)高端性——技术平台的强势保障
说起“新华网”的网络平台建设可以追溯至1985年,trs和新华通讯社就合作开发了新闻资料库检索系统,已经全面应用在新华社的各个业务领域:多媒体数据库,新华网,卫星发稿,apec图片发稿中心等.新华网bbs自投入使用以来,经受住了包括2000年奥运,两会,中美撞机事件,申奥等热点事件期间大规模并发用户的考验,得到了用户的肯定。
另外,新华社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卫星通信平台,建立了面向国内外用户的全球卫星通信供稿系统.新华社希望充分利用现有设施,为用户提供包括文字新闻,图片新闻,图表新闻,报纸版面,多媒体信息等在内的综合的信息服务应用业务平台,同时考虑长远的发展,该应用业务平台应可以支持未来的扩展服务,如股票证券行情服务,宽带网络vod点播服务等等。
三、传统媒体如何在网络媒介中扬长避短,打造网络新闻传播的强势品牌
(一)以人为本,建立高专业、高素质、高能力的网络新闻工作者队伍
网络新闻工作者需要建立起与网络新闻报道相适应的思维方式。网络新闻传播具有非线性、多媒体、层次化、开放式的特点,这就要求网络新闻工作者在思维的方式上,改变传统媒体的报道与编辑思维,建立起动态的、层次化、多媒体化的思维方式,以适应网络传播特点。网络媒体的多媒体传播的特性,要求网络新闻工作者具别运用不同媒体手段(文字、图像、音频、视频)来记录与表达新闻信息的思维方式,既要长于文字的思辨、明晰与深刻,又要长于图像的直观,视觉冲击与想象空间。网络新闻传播者要想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查询和阅读国内外的网站信息:与国外的采访对象进行沟通,进行环球语音和可视采访;进行对外传播,写作、报道,发电子邮件等,都离不开外语能力的支持。现在很多网站都开设了外语频道,对网络新闻传播者的外语能力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二)搭建强大的基础架构管理平台,从技术层面提升新闻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传统媒体的网站除了依托于传统媒介的部分资源外,还依托于internet而存在,网站运营中的新闻信息、用户信息、数据信息、机密文件等大量的信息都通过internet进行传送,使得传统媒体的网站在充分利用internet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由此而来的种种安全问题。据有关部门报道,06年4月,yahoo, amzon, e-buy网站相继遭到黑客袭击,随后,国内的亿唐、海信网也遭到黑客攻击,使得网站在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经营形象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网站建设时充分考虑网站的安全性要求,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策略,网站安全性可谓重中之重。
(三)面向受众群体正确定位,打造个性化网络品牌形象
首先在新闻内容的建设上,新闻内容的标新立异,见解独到,摒除传统的枯燥式新闻报道。在以真实性为原则的报道要求下,深度挖掘新闻素材的报道亮点以及确立与众不同的报道风格才能在同一主题新闻中脱颖而出,彰显个性报道。在界面的建设方面:新闻网站的界面建设如同报纸的头版,杂志的封面以及电视的宣传片一样,是是受众浏览的一种情境,可以让人们保持持久的访问兴趣。当然,稳定的界面风格也是留住受众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新华网”蓝色的界面主色调给人以沉静之感,正规的纸介媒体排版样式给人一种稳重正式的亲切印象。
参考文献:
[1]仲志远.网络新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
[2]刘虹.广西大学硕士论文.网络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01-05-01.
[3]易保山.我国新闻媒体网站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3).
[4]何加正.新闻网站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新闻战线,2001,(9).
篇10
【关键词】广播电视传输;信号;准确性;稳定性;对策
一、前言
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行业。广播电视事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推动性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广播电视系统的整体设置中,信号传输是一项核心工作。信号传输对节目播出具有最直接的影响。信号传输属于广播电视系统的中心环节,是联系节目和用户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广播节目还是电视节目都需要用强烈的信号进行信息输送。因此,信号输送的可靠性对于广播电视节目来说是管理中的重点。确保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要从设备和技术上双重考虑。设备、材料、配置、技术等多种内容影响着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广播电视传输信号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影响广播电视传输信号的主要因素
影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也包括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广播电视系统本身存在的设备和技术缺点。外部因素包括天气、自然现象、干扰因素等。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因素出现哪一种都会造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不准确和不稳定,给节目质量带来瑕疵。
1.影响广播电视传输信号的内部因素
(1)设备因素。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依赖先进的传输设备。传输设备的质量好坏起到基础性作用。系统设备是保证信号畅通的载体。系统设备是配置资源的仪器。广播电视运行系统的设备具有年限,在应该更换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更换。
(2)技术因素。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技术水平在近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因素是广播电视传输信号的重要影响因素。广播电视传输技术需要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方面的保证。特别是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是一个新的调整。技术因素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是因为技术的先进程度要有相当大的系统与之相匹配。技术与设备达到完整的统一才会让信号传输顺畅标准。
2.影响广播电视传输信号的外部因素
(1)自然现象的因素。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依靠光波的传导,空间传导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空间传导过程中,无线信号会受到自然现象的干扰。包括降雨、降雪、日凌现象、电离层闪烁现象、太阳磁暴现象等自然现象干扰。自然现象是不可抗力的因素,人类无法解决。自然现象干扰在信号传输方面占有很多的比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自然现象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时段和不同的表现。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自然现象对广播电视系统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在历史记录上,自然现象造成的信号断裂,不仅有科学的记载,而且也是我们日常能够感觉到的。自然现象的困扰有待于依靠科技的进步来解决。
(2)卫星信号之间的干扰因素。我国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依靠卫星系统的确认。卫星系统具有传输信号的重大优势。具有开放性和时效性。但是,卫星系统本身的设计造成了各个卫星之间会存在信号的干扰。每一个卫星发射的信号是不同的,是对不同的产业服务。卫星信号在发射过程中,会出现信号重叠的现象,信号重叠就会彼此干扰,造成信号传输的不稳定。邻星干扰、极化干扰、交调干扰、杂散干扰、恶意干扰都是卫星干扰的存在方式。卫星干扰在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过程中的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三、提高广播电视传输过程中信号准确性和稳定性的主要方法
确保广播电视传输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无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都要用对应的措施去解决。在解决问题之前,要做好全面的了解和考察。
1.确保信号传输上行系统的准确性。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上行系统是关键的部位。传输信号的设备应该选择符合特定参数,具有稳定性材质的设备材料。信号传输设备在正式运营前,必须要经过检测和调试。上行系统是将模拟的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通过数字压缩编码转换成标准的数字信息,按照规定的功率和频率进行传输。上行传输系统要符合技术标准。对于设备和技术都有一定的要求。上行传输过程中,要注意对信息组好备份,这样,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保证信息可以用另外的办法进行传输。上行系统是信息传输的源头,要确保信心通畅,就必须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在传输过程中,随时调整技术手段,对参数、数据要进行实时检测,调整信号的功率。
2.保证信号传输下行接受系统的正常运行。传输过程的重要环节就是信号接收系统。信号传输接收是传输过程的结束。接收系统除了要保持正常的设备和技术标准外,还要处理接收过程的变化。要对图像声音和质量进行选择,要选择幅频特性好、温度低、频率稳定的高频头,选择光缆要注意光缆的质量,并且在连接过程中选择线路越短越好。在接受信号时,要积极剔除干扰因素,对于干扰源进行屏蔽。架设干扰网、装设微波干扰器。对信号过滤可以保证接收到的信号质量纯正、声音和图像都清晰明确。信号接收系统对于广播电视传输具有核心的作用,信号接收的好,才能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优质。因此,下行系统要随时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用于作为广播电视信号接收的基础性保障。
3.规避自然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自然现象带来的信号传输问题,是我们在工作一直研究的问题。自然现象的预测时间短对信号传输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在雨雪天气,电磁波会受到减弱,电磁波减弱造成信号弱化。雨雪比云雾对电磁波的影响要大,雨雪天气会导致正负极之间产生干扰。随着环保问题的严重,近几年,太阳经常会发生耀斑爆发。这对地球通信设施可以产生强烈的干扰。耀斑爆发会同时伴有日冕物质喷射,喷着的物质与地球磁场可以产生强烈的地磁暴。这种地磁暴对通信会产生巨大的干扰。地磁暴产生时卫星信号易发中断。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避免干扰对于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排除干扰就要加强对自然现象的及时预测,对干扰因素进行规避,对干扰源进行隔离。
四、结论
我们对影响广播电视传输信号的因素作了阐述,发现了影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因素。这些因素要在广播电视行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点点的进行解决。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要依靠多方面的力量共同解决。对于广播电视事业,我们更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广播电视事业是人类文明发达的表现,代表着人们征服自然的勇气。广播电视事业也更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需要科学技术对其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对广播电视行业给予重视,就是对人民的生活的重视。让广播电视行业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文谦,谢鹏飞.广播电视数字微波传输的分析[J].科技风,2008,08.
[2]李斯加.分析广电传输机房的维护与管理[J].中国传媒科技,2013,04.
[3]吕燕,高恒.广播电视传输网误码分析及故障定位[J].通讯世界,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