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源头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的源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发展的源头

篇1

关键词:农业;起源;水稻;粟

农业作为一种经济生产方式,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其重要作用。它的产生表明人类从攫取性经济转向生产性经济,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产形式。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同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农业起源的原因应和全球气候骤变有关,这样使得体型巨大的野兽灭绝,地球的统治权被小型动物取代,这样使得人类谋取生存的方式更加多元化,狩猎动物以获取食物来源逐渐转变成以植物为主,人与植物之间的生存地域靠近,联系密切,这样不仅提供了人类了解种植植物的知识,还能对其培育和优化,这样植物作为一种食物来源逐渐被人类广泛接受。但农业的具体起源因素有几种不同观点:

一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农业起源以“发现论”为代表,这种学说认为,原始社会的采集狩猎效率偏低,且流动性较大,而对植物的有选择种植,能大大提高收获效率,人们发现这种方式,并很快被采纳和传播。

二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另一种学说――“人口压力说”,这种学说以博赛洛普为代表。认为人类在冰期消退时,生存环境随之扩大,人口剧增,食物不能满足骤增的人口,为了生存,不得不为食物的获得进一步考虑,因此产生了农业。这种学说被提出后很快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成为主流理论。

三是海登提出的“宴享说”,他认为农业起源之始,产量十分有限,并不能直接满足人类对于食物需求,在人类的食物结构比重中占不到多大,因此农业初始所驯化的植物,应该是为了增加美食的种类而已,如调料或是香料等。

目前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说法是:气候变暖,冰雪消融,这为农作物的培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再加上人口剧增,食物短缺,这也使得人类为了寻求更多生存机会,制作工具,以栽培作物,饲养动物,从而获得食物的来源。

那么作为中国农业两大核心的粮食作物:水稻和粟,它们的源头又在何处?这就需要进一步探讨。

水稻的起源地是何处?国际上的争议一直不断。过去大多认为亚洲稻作物是起源于印度,而后逐渐传入中国、日本等国家。现在多数认为是印度阿萨姆邦到中国云南一带,日本农学家渡部忠世在《稻米之路》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这一论点。但这种观点未能获得明确的考古证据,而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发现了远远早于云南地区的炭化稻谷遗存,这使得更多的学者倾向于水稻作物的起源是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地处亚热带,降水充沛,气候温暖。东南部地区在一万年前左右,根据孢粉的研究,是森林草原向森林植被型转变,属于落叶阔叶树木。这种气候和环境十分利于作物生长,通过对今天水稻物种的研究可知其生长的条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而当时的古代气候条件正好满足了这些要求。

相对于南方稻作农业的复杂性,粟作农业就显得相对简单一些。由于粟作物对周围的生长条件要求较低,环境较恶劣的地区也可成为其发展壮大的生存之地,对于石器时期并不稳定的自然地理因素,这种广泛的可适应性,为粟作农业的起源及发展带来极为有利的竞争力。因此对于稻作物的起源晚于粟作物的观点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随着考古证据的越见丰富,才认识到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南方和以粟作农业为主的北方,二者是平行发展且起源时间相差并不太大。

粟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炭化的粟。这些地区相对干旱,气候较冷,植物生长条件较为恶劣。而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粟作物的遗存,是于1986年到1977年先后进行过的三次发掘的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经过C14的测定,其年代约为一万年左右,属于可确认的最早的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但并未发现确切的粟的遗存和痕迹。除南庄头遗址外,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磁山遗址、裴李岗遗址、老官台遗址和北辛遗址等,均发现粟作物遗存,通过检测,这些遗址的粟作农业应该已经相当成熟,所以学术界对于粟作农业的起源应该是这一时期的论点被提出。不过前面已经提到了在这一时期的粟作农业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因此应该和稻作农业一样,有一个更早的粟作物的起源时期,但不可否认的是,粟作农业的起源应该是北方地区,只是最早确切的起源地和起源时间仍然有待考古学界的进一步发掘和探索。

农业的产生使人们从适应自然转变成改变自然,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就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对于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人类与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促使农业的产生和发展,而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更是使人类不再完全局限于地理位置的影响,也不再对于自然界的约束束手无策,这对于人类的长期的发展又起到了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渡部忠世(日)、尹绍亭等译、程侃声校:《稻米之路》[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王伟铭:《中国稻作农业溯源》[J],《大自然》2011年02期.

篇2

1.1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环境诉求生态休闲农业是一种依靠自然环境的绿色产业。一方面,休闲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要求高,既要求时间上园区景观四季可供观赏,体现四季生机,充分体现绿色价值,另一方面,对休闲农业的开发也加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由于休闲农业发展主要以自然农村环境为背景,在大众进行休闲旅游的过程中,人流、物流、能量流不断互换,其对生态环境的驱动影响比传统农业更为严重。在调查走访中,我们的确也看到很多休闲农业园区暴露出很多陋弊,例如园区游客随意露营、野炊产生的大量垃圾、烟尘;节假日超容量的游客旅游对景区植被的踩踏,园区农户经营者对农作物化肥、农药的随意滥用等环境问题堪忧。

1.2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资源诉求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样对于生态休闲农业而言,自然环境中的水、土、木、气是必不可少的资源要素和先决条件。在当前各地政府大力开发农业用地进行生态休闲农业建设过程中,虽然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业经济增长,但是,盲目而欠规划的开发建设其实是在浪费生态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在调查走访中,我们看到很多正在等待开发的土地其实是很好的可耕地,加上园区冷热不均的经营现状,使得这些耕地一直被荒废闲置,导致耕地资源不断减少,不少农民由于被政府征地后也失去了经济来源,怨声载道。其实在国家土地政策中,有明令规定要保护农业耕地,而现实中不少开发者罔顾土地法规,规避用地审批,擅自改变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大量违规建设。这种不顾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营模式是与绿色经济发展背道而驰的,必然要遭到大众的质疑和自然的报复。

1.3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效益诉求生态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形态,是当前我国振兴第一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目前的经营模式来看,其实它是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交叉型产业,包括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休闲旅游服务等多种形态,是一种新经济增长点。因此,在各地政府大力推动发展中,需要积极研究如何实现多产业联动,使有限资源创造最大收益,以形成高效的跨企业、跨产业、跨农户的经济联合体。

2对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绿色供应链管理既关注“上游”的资源整合和最佳配置,又关注“下游”的市场反馈和客户需求,所以对生态休闲农业实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就是要按照市场发展需求,将农业生产运作过程系统化、整体化,整合内外资源,提高休闲农业供应链的整体协同能力,才能更加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使休闲农业的自然供给与大众的市场需求之间良性互动,提高休闲农业的资源效益。

2.1推动闭合运作的供应链构建绿色供应链没有终止点,是“从摇篮到再现”,利用节能、低消耗、高效率的闭路循环技术,让产品报废后回收再处理还能再使用,或粗加工后作为原材料进行新利用,从“废物”到“原料”,使绿色供应链成为一个循环再利用系统。所以在对生态休闲农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时,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角度出发,必须重视闭合供应链的构建,这是进行休闲农业供应链优化重整的第一步,只有在这种无缝对接的循环体系中,才能将休闲农业的生态资源价值进行充分实现,并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国内的休闲农业园区经营者可以自身为核心,构建完整的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等一体的综合农业经营实体,也可以优势互补,组成经营联盟,与优质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等合作,以生态价值理念为导向,打造内外资源整合、闭合运作的供应链,使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资源整合优化的科学性规划。上海多利农庄以生态有机农业为经营模式,倡导科学、低碳、环保、高效的经营理念,与优秀的冷链服务商结成合作伙伴,构建智慧农业和物联网系统,进行品牌化、产业化运作,从农业生产源头直至最终消费者加强全过程循环供应链控制,推进了生态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给国内众多生态农业园区起到了示范作用。

2.2优化休闲农业园区的生态设计生态景观是休闲农业园区成功的重要基础,这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推行优化生态设计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因此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必须突出生态景观、生态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具体而言,一方面园区可以以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为导向,构建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季相景观(四季各有大面积的水果、蔬菜、花卉及观赏果木);或者利用生态系统循环食物链、立体种植等原理设计高效农作物种养模式。另一方面对诸如园区农作物病虫害、农药使用量控制、经营户生产生活污染、游客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景区停车场位置设置、园内环保交通工具配置等问题做好环境治理维护工作。只有做好生态环境优化设计,才能打造园区自然、和谐、干净、舒适的休闲旅游环境,才能真正提高园区经营者的经济收入,这也是政府投资建设休闲农业园区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2.3督促政府技术支持与数据处理从当前实践来看,生态休闲农业现代化管理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例如多利农庄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理念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先后两次来到多利农庄进行调研,并批准建立了“上海有机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因此,在构建生态休闲农业的绿色供应链运作体系中,一方面需要政府与相关机构尽力营造绿色资源数据库,给于政策指导、示范推荐、数据分析等资料与技术帮助,使绿色生产模式、绿色物流资源、绿色品牌构建、绿色规划体系等相关资料得到共享,提高园区经营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对休闲农业园区经营者实施严格准入制度,进行统一化管理和标准化操作规则,实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跟踪,建立规范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估系统,提高园区经营者规范管理水平,健康、科学、合理地打造生态休闲农业的绿色供应链体系。

篇3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绿色农业 信息化 产业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湖北省城镇化发展之路离不开与农业现代化、尤其是绿色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绿色农业的建设,尤其是绿色农业信息化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是新时期湖北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一、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新时期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过程。农业的产业化尤其是绿色农业的产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对于湖北省而言,绿色农业产业化的大力发展将“固化”新时期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成果,不仅能有效防止“城市建设空心化”趋势,还有利于解决湖北省特大城市首位度过高的缺陷,保障湖北“一主两副”城镇化战略的实现。

1、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是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要从城乡分割的现实出发,注重城市对农村的支持;注重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时代文明向农村扩散,让城镇化的进程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过程,以形成城乡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2、新型城镇化要求农业绿色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按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依托城镇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聚集产业和人口,努力发展低耗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必然要求农业绿色发展。绿色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新型农业,它的优势是节约能源、节约资源、节约资金、精耕细作、人畜结合、施有机肥、不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绿色农业及与其伴随的绿色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为人类提供了安全健康的食物来源,还有力改善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新鲜的空气、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从而保障了城镇化的质量、效益和福利,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

3、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动力

绿色农业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走市场化、产业化之路。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空间主要是内需。其中,我国农产品的产业化在GDP中的增长潜力颇大,这正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调结构、转增长、扩内需、富民生的重要动力源泉。

实施绿色农业发展,贫困地区可以发挥其受工农业污染程度轻、环境相对洁净的资源优势,将初级农业原料转化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振兴。例如:一斤木瓜,市场平均价格才0.5元,3吨木瓜一共才卖3000元,但3吨木瓜通过深加工制作成一吨速溶木瓜粉后,市场售价却是4.5万元,价值提升了15倍。

4、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将固化城镇化发展的成果

我国的新城镇化要求将发展中小城镇作为重中之重。分布广泛的中小城镇是城乡融合的“天然桥梁”,就在农民的“家门口”。因此,大力发展中小城镇,有利于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解决“大城市病”和农民工大量外出引发的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从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反之,如果不注意提升城市内在功能,一味扩张城市规模,而没有产业支撑,形成“空心城市”,既浪费资源,又形成大量政府负债的局面。由于城市建设没有产业带动,城镇化接纳进城农民,农民既失去了土地,又难以在城镇就业和生活。

因此,湖北省的中小城镇建设,应该发挥农业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产业,这是避免“空洞”趋势,并就近吸纳农村劳力。例如:湖北阳新是传统农业大县,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产城”共融。县内韦源口镇依托新港物流园,先后引进中粮集团粮食现代物流中心等一批大型国字号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使5000余名农民进城后找到稳定工作,实现了安居乐业。

二、发展绿色农业解决城市食品安全问题

新时期农村与城市统筹发展的核心纽带是食品的输送,“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城市消费者较之其他商品更加敏感与关切的问题。然而,近年来中国社会连续出现了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肯德基速生鸡激素事件、白酒塑化剂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1、农产品源头的质量安全隐忧

农产品源头的质量不安全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农药、化肥使用不当。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取决于农民对于农药、农肥的使用。我国是农药、化肥生产和使用的大国,农药产量居世界第三,仅化学农药防治面积就超过45亿亩次,近1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仅因蔬菜农药超标发生中毒事故就高达约10万人。统计显示,1980年至今,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了56%,而化肥投入量增长了225%。实际上,化肥已成为农业环境中一种主要污染物。化肥由于无机盐的浓度较大,施入土壤中的各种肥料只有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从土壤中流失,有的转化为“难效态”而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酸碱平衡被破坏,有的则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挥发到大气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农业的生产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在被污染的环境下进行生产的农产品将很不安全。大气环境中氟化物、二恶英等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氟被人吸收后会引起人体“氟中毒”;二恶英在脂肪中具有高度溶解性,极易污染鱼、肉、禽蛋、乳及其制品。水污染方面,我国每年排放废水量大,其中有毒有害物质多,未经处理的污水用于灌溉农田,造成土壤重金属(汞、镉、铅等)超标。

第三,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农民由于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影响农药与农肥的科学使用,直接导致农残超标。例如:每亩农药、农肥使用量过大、次数过多,使用安全间隔时间太短就采收,这些问题都易产生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同时,一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如: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部分地区农民仍然在使用。

2、绿色农业发展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保障

“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保障。绿色农业倡导科学应用“绿色技术”作为农业发展动力,实现“绿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供给消费者无公害、有机的“绿色产品”,从源头上保证了国家的食品安全。

三、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绿色农业的信息化

当前,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普及,将智慧城市、无线城市、数字乡镇等一系列崭新理念引入城镇化建设。同时,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对农业发展具有巨大的催化作用,使其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迅速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面对形形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实际上很难简单地将问题归结于某一个环节,因为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检测和消费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潜在的问题。因此,建设与发展绿色农业信息化产业链就成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具体而言,我们应该从农产品的生产源头实施绿色科技开始,对产地环境、生产资料投入品的使用进行信息化严格监控,以保证食品的无公害品质;进而在产业深加工过程中对产品内在质量、执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进行严格的科学绿色质量标准监控,实现从土地到餐桌,从生产到产后的加工、管理、贮运、包装、销售的全过程信息化管控。执行这一全过程信息化管控的实体,则正应该是创新型的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

四、构建绿色农业信息化产业链的设想

综上所述,新城镇化建设与国家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绿色农业的大力发展,而绿色农业的发展又必须走产业化之路;同时,在新时期条件下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了绿色农业的产业链构建的关键催化因素。

那么绿色农业信息化产业链应该如何具体构建呢?本文认为,在新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的绿色农业信息化产业链构建的实质是:必须从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实施绿色科技,保证农产品的供应源头安全;就必须建设创新型绿色农业生产经营企业,打通农村到城镇市场的产业联系;就必须全流程实施信息化监控与配送,将绿色的农产品配送到千家万户。

1、从源头保证农产品的绿色安全

针对农产品生产源头上的农药、化肥使用不当、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等问题,创新型绿色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应该在农产品的生产源头应用与推广绿色科技,在农肥的使用问题上,尽量施用有机农肥。

有机农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因为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还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等),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为验证上述问题,本课题团队在湖北省钟祥市洋梓镇郑庙村建设了60亩实验基地,并进行了武汉市特种工程技术研究所研发的某微量有机农肥(该农肥为国家科委星火计划优秀项目)对于莴苣的应用实验。

实验表明,使用该绿色农药产品后,单个莴苣的平均长度由原先的29.1cm增长到30.7cm,增长了约5%;单个莴苣的平均重量由原先的750g增长到800g,增加了约6%。同时,该绿色农肥的应用还有效抑制了霜霉病的发生。经过对比,在同样的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下,对比试验田的莴苣害病数量是试验基地莴苣害病数量的3―5倍(见表1)。

2、以创新型绿色农业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整合

新城镇化建设要求“合理引导要素集聚、实现土地集约式发展”。对于农业发展而言,创新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组织,要以创新型绿色农业经济组织为核心,实现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整合。

目前一些创新型的“企业―农户”合作形式已经出现,如“超市与农户对接模式”。这一组织形式以公司为核心,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要素集聚;同时企业还将由于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所闲置的土地实行集约式管理与经营,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将实现青壮年劳力的回流。在这种组织形式内,企业是经营者,农户是生产职工,以经营确定生产,企业和农户形成合作分工关系。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创新型农业企业可以进行整个绿色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链整合。

例如:沃尔玛(中国)公司就结合中国农业改革政策,广泛收购我国农地的经营权。尤其是收购了大量城市附近的优质农田经营权,收购之后变成集约式耕种,使这些农民成为沃尔玛公司的“职工”。2009年兴源公司在辽宁瓦房店建立了沃尔玛绿色水果转换有机水果直接采购基地,对当地5000亩的绿色水果进行集约管理。

3、绿色农产品信息化交易平台建设

对于创新型绿色农业企业而言,现代电子商务和创新信息科技的出现,再结合物联网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户供应与消费者需求信息不畅通的矛盾,可实现农户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快速对接,并且确保食品的安全,带给人民大众带来更健康的生活。

绿色农产品信息化交易平台项目的核心在于对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食品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追踪”和质量把关。对农产品从种植、生产、检测体系及现代物流等环节进行全过程可视数字化管理,并为消费者提供全过程可视追溯查询平台。食品安全“看得见”了,让消费者感受到蔬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流程清晰化、透明化。

这一项目可以利用湖北地域的自然条件,让有许多湖泊和蔬菜种植基地,与农户合作社和渔场配合,打造绿色食品品牌;利用湖北省的交通优势,将该品牌和经营模式发展到全国主要省份和大城市。

篇4

发展农业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农业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朱立志告诉《经济》记者,保护生态系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而农业生态系统则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同时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与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和荒漠等其他生态系统相比,农业生态系统同时还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非常突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焚烧秸秆以及禽畜粪便随意排放等内源性污染和外源性污染交织在一起造成对土壤、水源、生物和大气的复合污染(水—土—气—生立体污染)。但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绝非易事。首先,遏制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是世界性难题,我国也并未从总体上扭转这种恶化的趋势;其次,我国每年农业生态系统的内外源污染排量远超过其承载力。因此,改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将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

“为确保农产品供给,我国付出了生态环境恶化的沉重代价。在保障农产品供给与生态改善的双重压力下,农业如何发展不仅关系农业自身,更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进展。”朱立志说,为此,必须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我国未来农业发展,既要降低农业资源(特别是水、土地等基础资源)的消耗,又要加强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特别是加强对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等的综合治理。

生态系统恶化 制约生态农业发展

“目前,我国的生态农业还徘徊在小规模、低转换、微效益的传统生态农业阶段。”朱立志介绍说,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了生态农业建设。我国生态农业的模式,总体来说有三种:资源节约型、循环农业型、资源再利用型。资源节约型是从源头做,将投入的化肥农药节约下来,既有利于节约成本,又有利于生态保护;循环农业型是从生产过程中强调生态循环,提高农业生产系统内的生态功能,将进入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更多地转化成农产品;资源再利用型是从末端做起,将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起来再回到农业生产过程,既增加了环保型农业生产资料,又减少了农业污染排放。

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虽初步形成了技术体系,取得了一些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但由于政策理论研究、生产经营和管理体系方面都存在不足。我国的农业生产主体小、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不发达,抵御市场的冲击和自然灾害的冲击能力小;研究缺乏系统性,战略方针、检测体系、标准化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都还没有跟上;政策法规保障乏力,资金短缺,生态农业建设法规条例还没有建立,目前,虽制定了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但在执行过程中还远远不够。

水土流失、荒漠化和沙化等已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此外,各种污染加大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恶化,这些长期积累的隐患,不仅限制了常规农业的发展,更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一方面,由于资源基础已相当薄弱,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生态农业的效率很难提高。

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型科技的人才,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既要传承传统生态农业的精髓和方向,但更重要的是将先进的现代农业科技组装集成,我们缺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而这两个技术是发展生态农业必需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使得生态农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难以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农业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高效利用,限制了生态农业综合效益的发挥。此外,我国还缺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激励机制。既缺乏农业生产者朝着生态农业发展积极性的引导政策,又缺乏农业生产者不规范行为的约束政策,如有些剧毒农药还在偷偷地使用,激素、抗生素、添加剂还在滥用。

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武装生态农业

篇5

1 台湾农业现状

1.1 台湾群山林立,农产品品类丰富

在种植环节,我们看到高山上的茶树、咖啡,山坡上的槟榔、芒果、木瓜、莲雾、百香果,农田里的水稻、茭白、凤梨、草莓和大棚里的的蝴蝶兰、青菜、番茄、黄瓜等作物。在销售环节,我们看到阿里山茶、芋香米、包叶槟榔、芒果干、凤梨酥、甘蔗汁、咖啡豆、蝴蝶兰、青菜,也品尝到了草莓、黄瓜、生菜、茭白、水芹等蔬菜和凤梨、火龙果、木瓜、百香果、杨桃等水果,其中凤梨酥、辣味黄瓜、百香果口感特别好。

1.2 台湾农业产销衔接紧密,农业产值较高

考察了台湾种植、加工、批发、零售等环节,各环节都实现农产品增值,运营模式具有可靠的利润空间。例如:1.看到台北农产连销股份有限公司将农友蔬菜送到二楼批发区,凌晨通过“拍卖”形式批发,再送到一楼零售区供市民选购。流程包括进货-过磅-理货-检测-评价-裁价-拍卖-送货-冷藏-付款。2.参观台湾苗栗县大湖地^农会的草莓文化馆、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农民活动中心、农村休闲酒庄,导游介绍大湖农会引进春香、丰香等草莓品种10多个,扩繁给农友种植,再收购加工成草莓酒、草莓醋、草莓冰沙、草莓冰淇淋、草莓糕点等数十种产品,在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品牌化销售。3.看到台湾汉光果菜生产合作社通过ERP软件实现果菜种植、加工、包装、销售全程管理,确保农产品安全,其中农残控制措施包括病虫害集中监控、农药集中宅配,蒸煮蔬菜加工工艺为120℃高温蒸煮、0℃冰水降温。4.考察台湾植物工厂产业发展协会植物工厂和有机蔬菜门店,协会林博士介绍台湾将废弃厂房改建成植物工厂,采用水耕法栽培,采收生菜、番茄等“无毒蔬菜”,主要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补光,其蔬菜产量是露地15倍左右,蔬菜纤维细、易吸收,特别是有独特食品营养功能,如低钾蔬菜适合糖尿病病人食用。但是厂房、补光灯、空调等建设运行费用也高。

2 对上海农业发展启示

上述台湾农业企业利用废弃厂房生产“无毒蔬菜”,利用“拍卖”形式快速流通蔬果,利用ERP软件保障农产品安全,利用“大湖”品牌统筹销售,利用农会力量整合资源等措施值得上海农业发展借鉴。

2.1 台湾农业转型对上海农业发展启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从农民减少、老龄化、稻米过剩、农业产值负增长等困境下顺利转型。台湾当局当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主要包括:1983年提出“培养农业八万大军”口号,专业农户比例上升;1984年提出发展“精致农业”构想,提高农业专业化程度;1990年提出“农业零增长”口号,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农民净收入,该阶段台湾农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随着城市化推进,上海农业从业人口逐渐减少,由外来务农人员补充。上海培养农业专业从业人员,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迫在眉睫。上海是高端市场,对优质、高端农产品需求量较大,可以通过新品种引进、品质改良、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休闲旅游等提升产业、增加产值。

2.2 农改场对上海农业发展启示

台湾农改场兼顾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改良,生产出优质农产品。如台中区农改场培育酿酒葡萄品种“台中5号”糖度高达17~21度,酿出来的葡萄酒几乎不用加糖;高雄区农改场利用兰花远缘杂交技术,将万代兰的橘色基因导入蝴蝶兰,育出迷人的纯橘色蝴蝶兰品种;花莲农改场培育出粉佳人、艳红佳人、甜蜜佳人、俏佳人及黄天鹅萱草,其花型、花色不同,花期长达五个月,适合盆栽、花坛及休闲广场种植。

上海农业经营主体有农场、农户、合作社、农业企业,能否将一家一户农田整合成规模适中农改场,以生鲜叶菜、特色瓜果、观赏花卉、保健药材为主体,持续引进、培育适合当地的新品种,持续推进机械化、标准化种植,持续开发、改良新产品,提升上海都市农业发展水平。

2.3 农产品拍卖对上海农业发展启示

据介绍,台湾每年举办茶叶、凤梨、葡萄等农产品大赛,获奖农产品限量高价拍卖或礼品销售。如阿里山仙记获奖茶8000元/500克,巨峰顶级葡萄礼盒60元/2串,新高高级苹果礼盒200元/8个,翡翠峰高级梨礼盒160元/8个。

上海8424西瓜、水蜜桃、葡萄、翠冠梨、上海青、鸡毛菜等已成为上海农产品名片,能否通过农产品大赛将不同区域、不同种植方式、不同品牌的农产品同台竞选,让市民选出最喜爱的产品,通过高端市场拉动优质农产品生产、销售。

2.4 一二三产融合对上海农业发展启示

农业是源头、基础,没有后端带动发展很难。台湾农业“后现代化”指在“农业零增长”模式下,采用一二三产融合促进农业发展。考察的大湖草莓、维格菠萝,均通过工业带动、商业拉动、产销联动方式增加农业产值。如维格饼家利用现代工业技术建设了黄金菠萝城堡,DIY凤梨酥、观光廊道、互动游戏、文化广场、综合卖场,给市民提供了解文化、互动体验、品尝购买等服务;利用现代商业模式销售菠萝加工成的凤梨酥、凤梨干、牛扎饼、小挂件、玩具等产品,并代销高粱酒、芋泥酥、绿豆糕、核桃糕、马油、面膜等,显著提升凤梨产业产值。

篇6

1农业生产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1.1葫芦市农业发展的需要

葫芦岛市地处辽宁西部,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好,光、热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适宜从事农业生产;地理位置优越,与河北省接壤,是进出关的咽喉要道,交通便利。全市下辖绥中、建昌、南票、兴城、连山、龙港6个县(市)区,地域辽阔,拥有耕地、果园总面积28.67万hm2,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海滨城市。但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之间始终没有一个科学依据,特别是当前食品安全成为人们生活关注的焦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已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寻求一条“人土壤农产品人”能够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循环可持续性的农业之路迫在眉睫。

1.2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业环境是生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的基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应从源头抓起。对农业环境的检测与评价,是发展无公害食品的前提,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在明确环境质量状况的基础上,对全市农业发展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通过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1],将这一科研成果充分转化成生产力,是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经之路[2-3]。

2农业生产环境评价

2003―2004年,经过进行认真的实地调查(包括农业区域布局、自然环境情况、资源概况、社会经济概况、“三废”对农业环境的影响情况、环保措施等),制定出全市农业环境质量检测取样方案。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及专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利用2年时间完成对全市耕地、果园、农用水面、大气等农业环境质量的采样、检测与评价工作,为全市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及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这些样品检测得出科学结论,根据检测结果对全市28.67万hm2耕地、果园、农用水面和大气等农业环境质量进行全方位、科学的总体评价。

3农业生产环境评价结果的应用

3.1根据评价结果科学规划

2004年开始根据评价结果确定了葫芦岛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适宜生产区、限制生产区和禁止生产区。在适宜生产区内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应用环评成果,建立了环评―规划―作物(品种)―技术―质量等一套全新的农产品生产模式,提高在适宜生产区内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极大地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根据葫芦岛市各区农业布局、种植习惯重点发展了杂粮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基地、饲用玉米生产基地、花生生产基地。

3.2根据环评结果建立数据库

根据环评结果设计开发了葫芦岛市农业生态环境多媒体系统,并建立了数据库,该系统及数据库详细展示并记录了全市28.67万hm2土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分区类别、环境质量等多种信息,一方面可以帮助农业计划部门根据区域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修改种植、养殖计划,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确保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保证“数字农业”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利用该系统进行验证,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的力度。

4环评结果应用产生效益

4.1经济效益

认证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于质量的提高,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许多品牌产品不仅占领了国内大中城市市场,而且走出国门,跻身于国际大市场,为国家也为本地区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2生态效益

农业环境评价结果的应用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发展,这种有序、环保的无公害化生产,也反作用于农业生产环境。科学的配方施肥、合理的作物布局,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性状,使农业环境质量、农业生态系统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4-5],从而增加了农业发展的后劲,真正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生产环境评价与结果的应用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具有不可估量的长久作用。

4.3社会效益

根据农业生产环境评价,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使农业在高起点上得到可持续性发展。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在农民增收增效的同时,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得到保障。因此,稳定的高效农业也是社会稳定及综合国力的基础,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5参考文献

[1] 罗素清.农业环境核算实地研究――以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232-13234,13239.

[2] 李泉宝.我国农业环境政策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10497-10498.

[3] 庄秀琴.苏北地区农业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6(21):5634-5636.

篇7

工业化农业阶段,表现出化学农业、石油农业、机械农业的特征,属“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型“高碳农业”。它在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劳动效率的同时,也带来多种负面效应:恶化生态环境,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益;过度使用化肥,造成土地板结,降低土壤肥力;大量使用农药,导致自然物种和天敌减少;污染生产源头,降低农产品质量。它导致农业难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农业”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品质、高效益”等“三低、两高”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彻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实施清洁生产,并促进能源和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显然,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实现形式,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改善全球气候条件、在农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农业,具备“持续生产、安全保障、品质优良、调节气候、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

一是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采用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模式。通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生物质能源等手段,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转向可持续发展轨道。二是保障产品安全。通过减少化肥、农药、化石能源的使用,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而且还有效保障粮食和农业安全。三是调节全球气候。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减少和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体现低碳农业改善全球气候条件的核心功能。发展低碳农业提高耕地“固碳率”,可大幅度抵消掉因农业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四是涵养农业生态。配合农业生产发展湿地,是低碳农业涵养生态的主要手段。湿地有很强的“固碳”功能,并且能净化水源,减少污染,其本身还是美好的生态景观。尤其配合农业生产发展湿地,是低碳农业涵养生态的主要手段。五是发展农业金融。这是指发展低碳农业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低碳农业具有极大的碳交易市场潜力。

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南美一些国家,多年来采取改革作物耕作制度、采用保护性耕种措施,在干旱半干旱农地扩大造林,促进“碳源”保存于生长的植物体中,有效减少化石能源投入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碳、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排放量。西方发达国家改进和采用新农艺和生物技术,在增加农业粮食产量的同时,大幅度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

篇8

1 基本概念及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1.1 农业产业化及规模化概念及其必要性

农业产业化是主要依靠市场的导向,重点开发主导产业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等一体化经营体系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由于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农产品大市场的矛盾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而实行农业的产业化和适度规模化的合作经济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和问题。

1.2 国外典型案例

日本模式:日本是温带季风气候,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人多地少,跟我国在农业经济客观条件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在此经济条件基础上,通过专业化、组织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经营,实行区域专业化生产,建立农业产业区,并以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为主体,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形成一条小农背景下的劳动密集型现代农业之路。

俄罗斯模式:普京所推动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与尝试,在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方面,有显著成效。

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选择主要依据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制度只有与农业发展相匹配才能有效的释放劳动力、激活生产力。农业技术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支撑,政府的引导和调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外援保障。

2 单纯的农业规模化不适合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

2.1 从经济学角度看

我国的农户经营规模不应该迅速扩大。我国耕地资源稀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不足。并且在耕地方面融资不足,加上充足的劳动力,人均收入少,不适合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由于农业活动的非标准性,使得农业雇工的监督成本很高,从管理成本这个角度来讲,就不能大规模的雇工,所以得用自己的劳动力,所以农业规模不可能很大。

土地流转难。目前土地大都集中在众多分散的农户手中,难以有效地流转。建设用地紧张。国家土地政策严格,农业企业很难取得建设用地。

2.2 从技术角度看

我国科技水平尚低,以目前的农业技术设备,实行单纯的农业规模化是不太可能的,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带来规模效益的同时,仍无法避免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甚至有可能把风险也一并“规模化”了。因此,单纯的农业规模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受到了人多地少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要切实发展适度的规模化。

3 农业产业化必须与适度规模化相结合

3.1 单纯的产业化存在的弊端

单纯的产业化将使得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无法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乡镇企业与农业生产无法协调发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销售脱节,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高但自身效益却低,这就影响了农业稳定发展。

3.2 适度推进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适度规模经营是开放式中国的大趋势和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我国农地规模太小,和现有技术水平、机械化使用根本不配套,农民经营收入很有限,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适度规模经营非常重要。

农业产业化中会遇到小农制分散经营等问题。无论是单纯的适度规模化还是单纯的产业化都无法走出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困境, 只有把农业适度规模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 走农业产业规模之路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根本之路。

4 如何把农业产业化与适度规模化结合起来

4.1 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加强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知识水平,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也能为农业现代化培养合格的人才,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4.2 延伸产业链条,完善扶持政策,探索产业化资金投入新机制

农业产业化源头是农户、终端是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及时传导市场信息,带动农户规模化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4.3 通过分工、专业化生产等手段来增加专业化组织的收益

篇9

[关键词] 农机技术 推广 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211-01

一、前言

农业、农村、农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农业推广部门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技术科学、有效推广对于提升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发挥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农机推广工作受到来自体制、制度、自身传统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具体实施存在诸多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方法,使其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

二、当前我国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正视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就我国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可表述如下:

1.农机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就我国县、乡两级与农业发展关系较密切的基层政府而言,政府的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有很大一部分应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真正用到农机推广的经费少之又少。加之之前在农民身上征收的农机管理费被取消,导致农机推广资金更加“捉襟见肘”,这就导致了许多先进的农机技术及农机因为资金不足的原因无法到达农村。[1]

2.农机使用者和经营者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主要劳动力中有很大比重的人为文盲或半文盲,他们掌握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其农机使用的素养有待提高。他们在具体的农机操作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往往忽视说明书的指导作用,一味地按照自己经验进行操作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极易导致农机使用效率的降低和农机寿命的缩短,最终会影响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

3.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不健全

就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来说,它主要存在于县、乡两级机构,这就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县、乡两级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他们对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现状了解不够,这就导致了他们决策的制定或农机技术、设备的引进不能有效地与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密切结合起来。这一问题的明显表现就是购买来的设备在本地不能切实保证其功能发挥的最大化。而派驻在乡镇上的农机技术推广员则普遍被当做包村干部使用,其职能错位使得其作用无法发挥。

4.农机部门与相关部门工作配合度不高

农机技术及设备的功能、作用必须推过层层地实验、推广才能合理调配,使其作用、功能尽可能实现最大化。然而,我国农机推广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部门协调不当,主管部门一味地发号施令,各相关部门配合度不高,这势必导致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停留在“喊口号、走过场”层面,最终受损的还是农民的利益。

三、探究新时期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方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探究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方法的全新策略,切实推动农业大发展、大繁荣。

1.保障农机推广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

就政府而言,要切实增加对农机推广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以政府财政补贴为引导,集休投资作补充,个人和联户集体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入体制,[2]切实保障农机技术及设备推广难、经费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建设农机服务示范园,切实保障农机技术与当地农业发展现状相适应。再者,除了多方筹措经费,农机部门还要切实保障农机专项资金使用的合理化并做好监督工作,比如大型农机器械的购买应以农户联合投资为主,政府补贴和银行低息贷款为辅;农户购买数量较少的小型器械以农民自付为主,政府给予三百至四百元的财政补贴。

2.提高农机使用者和经营者的专业素质

首先,要从源头上通过开设农机技术培训班、进行远程教育等途径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其次,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农机设备操作人员的具体操作实践能力进行“手把手”地指导,并向他们灌输基本、先进的农机保养知识和安全生产、操作技术,切实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3]

3.建设新型的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针对农机技术推广不健全的问题,农业相关部门要建立一支由农机专业技术干部、农民技术员和农民技术骨干组成的担县、乡、村三级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从而保障最新的农机技术能尽快地普及到农民身边,更好地为农民、农业服务。除此之外,要定期组织农机技术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时根据当前的农业发展形势和农业技术发展现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技术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

4.切实加强农机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工作配合

首先,各部门要从意识形态领域认识到加强工作配合的极端重要性,摒除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工作方法,促进各方信息畅通、工作有序配合。

其次,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重要作用,建立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具体来讲,农机部门要加快农机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将各种农机技术信息、设备基本情况和农业部门的工作安排及时对外公布,并在此基础上保障各部门的资源共享,方便其他相关部门能追踪农机部门的工作动态,从而做出工作部署,保障基本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出台了各项方针政策来推动农业发展,因此,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则更具发展活力和空间。各地农业部门要抓住这一发展的有利时机,从制度、意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切实采取有限措施,保障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从而为农业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创作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苍艳玲.浅谈如何搞好我省的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4):23.

篇10

关键词:农机管理服务;先进农机设备;机械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惠农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是在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上还有很多的漏洞,无论是技术还是理念相对比较落后,满足不了当前的发展需要。为使我国农业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必须解决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完善。

一、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基层农机管理真对于农业机械的配套服务,包括对农机设备的引进、对于农业机械的宣传和相关的技术培训等一系列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的服务,是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二、当前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不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业的全面发展需要借助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完善。但是由于我国南北气候情况以及技术的差异较大。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质量和理念也是参差不齐。普遍存在以下方面;

1.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制度不完善。首先是技术培训方面的不完善。在基层没有专门的农机管理服务的专门组织。乡镇的农机服务站慢慢都被企业兼并,剩下的公立服务站对于新农机产品和新技术知识的了解匮乏。根本无法投入到农业生产使用中去。乡镇政府也没有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人员以及农业生产人员进行培训。以致于农业生产的效率无法提高,对于具有高效性的新农机设备望尘莫及。其次就是政府对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不重视,宣传力度不大,投入资金少。由于宣传力度不大以致于农业生产者对农机产品的认知不健全。对其功效性能不了解,加上农业生产者和农机管理服务者普遍素质较低,对于新鲜事物排斥。大大影响了新型农机的投入使用。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如果没有资金支持,工作就很难开展实施。使得基层农业生产跟不上机械化的脚步,最终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2.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近年来我国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源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农机管理服务严重缺人的情况不予以控制。通过社会招聘的方式也只是仅仅局限在凑人数,顶岗工作而已,缺乏专业人才的任用。而现有工作人员老龄化,无法快速学习先进的农机知识和专业技术。而且在岗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偏低,对于岗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责任心也不强。抱着应付工作,草草了事的态度上岗。导致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站形同虚设。只有改善这一局面才能有效的完成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

3.监管力度不够。各级单位对于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监管的力度不够,很多小型农机作坊生产的产品严重不合格,由于价格优势,很多农业生产者都退而求其次使用。可是此类产品缺乏科学性和稳定性。极易出现故障,不但影响生产还给农业生产者带来人身财产安全隐患。为集成农机管理服务增加难度。对于吉城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监管也不到位。对于素质低、能力低、作用小的工作人员不予以调整。只是农机管理服务工作脱产。

三、强化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策略分析

通过上述现状的分析说明,可见要想解决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现状,必须从根源入手,逐步改良。

1.强化基层农机管理服务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大力推广农机产品和相关技术的推广。展示出农机管理服务对于基层农业生产的作用。并且强化思想认识教育,让负责强化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了解自身的重要性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高新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工作,组织授课培训。提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全面提升农机管理服务机构的整体素质。内部做好“传、帮、带”。合理分配相应人员的任务,可以按地区分配相关责任人。以工作效果为考量,在薪资待遇上有所体现。这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

2.建立完善的培训机构,组织有实效性针对性的培训。组织具有实效性的培训,合理利用师资力量,通过积极地与各单位之间的沟通,提高培训的质量。培训主要在两个方面。一、针对于基础农机服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有管理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协调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人人员培训。内容包括,新农机设备的使用维修、先进生产技术理念以及农业空挡期间农机设备的安排使用等等。全面提升基层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然后在工作人员的带动下,对农业生产人员进行帮教。使其了解国家有关农业方面政策,建立良好的农机管理服务于农业生产者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培养管理服务团队精神,促使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增强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农机管理服务的人员的整体素质,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增加内动力。

3.完善管理制度。在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内设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每天的任务进行人员分配和规划。设立奖惩制度。完善监管视角,杜绝‘混日子’的情况出现。设立周期评比,将每月或每季度员工的工作效果进行比较。通过排序侧面增加员工内动力。各级政府也要指派专业人员对下属单位进行指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发现困难及时上报,真实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情况反映到上级单位。同时提升农机使用的监管力度。针对农机的生产、销售、维修、回收、报废等环节实施监管。确保农机产品安全稳定可靠,能够很好的投入农业生产使用。对于无照生产、标准不合格的农机产品严格控制。通过对产品生产源头控制基层农机管理服务质量。农业机械化发展不能盲目进行,要讲究科学性和有效性,用管理服务质量控制农机产品的生产标准。是农业发展有条不紊的想着信息化机械化发展。

四、结语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针对于最基础的农业生产,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生产效益。要想强化农机管理服务质量必须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就目前来看基层农机管理服务质量比较差,未能提供符合先进农业的发展速度,对于机械化推进的效果小。那么强化基层农机管理服务成为了农业发展工作的重点之一。让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晓波.单庆玉.强化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战略思考.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