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

篇1

一、注重听说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阅读教学中,听话和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两种表现形式。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听话是基础,指导学生听话要听清、听准、听完,还要积极主动思考。听话是为了说话,说话才是目的。听后,指导学生说话、表达,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现有的新教材就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每单元就有专项设置,内容十分丰富,有“自我介绍”、“说家乡”、“讲故事、评故事”、“交流学习体会”等等。我就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有目的地让学生在课上进行短暂的交流表达,每天坚持,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这样先听后说,听说结合,长期坚持训练下去,确实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结合文本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文本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字、词、句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字词的教学中,结合语境,引导学生对关键字词的理解、辨别、推敲来体会语感。比如,《夜泊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绿”字怎么理解?王安石用“绿”字有何妙处?《春》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大小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句中,体会“闹”字的妙处。我将“闹”字换成“叫”、“吵”、“飞”、“舞”等字,让学生推敲体会,用哪个词更能准确再现当时的情景。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体会锤炼字词的妙处,在潜移默化中语感就形成了。

在语句的教学中,也要有目的地培养语感。在诗歌教学中,《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体现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为了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我就引导学生迁移学过的古诗中,表现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名句,要求学生对比阅读,体会古人们尽管要远隔千山万水,那质朴而深厚的情谊是割不断的。以此,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感情,语感就得到进一步提高了。

三、组织朗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是提高语感的有效途径。语感只有通过多读才能获得。在教学中,适当组织一些朗读活动,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朗读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人人参与,推荐两名;然后在全班进行朗读,评出一、二、三名。男生和女生开展朗读擂台赛,男生和女生一对一决高低。组与组之间有展开朗读竞赛。从朗读作品内容、音量、面部表情等方面来评价朗读水平。

特别是对古诗的朗读上,活动的气氛和场面都可以说是热烈的。课前先布置学生将学过的古诗收集整理,但学生不知道按怎样的顺序排列。活动时,我要主持人按诗歌的创作时间先后(按朝代)排列,叫学生朗读古诗;然后,归类按要求即兴朗读古诗,如:描写景物的、描写思乡的、描写月色的、抒发爱国情怀的、抒发惜别之情的等。学生积极踊跃,优美的诗句脱口而出。

朗读内容从课本上的延伸到课外的,参与人数之多,朗读数量之多,知识面拓宽了,朗读水平提高了,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加强写作练习培养学生语感

学生对语感有了兴趣,还要通过写作练习来加强。在阅读的基础上,要进行必要的练笔,良好的语感在读中积累,在写作中得到发展。

首先,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产生了爱好,以写作为乐趣,写作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基础。结合课文教学,把写作的方法、技巧渗透到阅读中,如:《背影》中朴素的叙述,爸爸朴实的话语,买橘子时的动作等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接着,就仿照课文的写法,以人物的一个部分为题,来表现人物的感情。这样,很自然地导入写作,学生易于接受。

其次,要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阅读教学是要落实在写作上的,适当的指导能教会学生必要的写作思路。写人也好,记事也好,都有基本的方法,再结合具体的课文进行写作指导效果更好。教给学生怎样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根据中心选材,确立主题,谋篇布局等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笔下有话。学习了《我的老师》、《一面》写人记事的课文后,要及时指导学生写作。这样,学生乐意去写,自然水到渠成。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阅读;双向互动关系

一、我国小学语文中的语感和阅读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语感的研究集中在语感性质、语感地位、语感培养三个方面。在我国小学语文语感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读书识字,感受朗读时的声律,体会语言的运用。语感教学主要运用美读感染法、比较揣摩法、语境创设法、切己体察法等,教师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巧妙之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体会特定的词语运用,在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观察语言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国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阅读的方法,切身指导学生阅读技巧,带领学生领悟阅读的主旨。教师重视对阅读技巧的使用,使学生更好地读懂文章。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师组织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将文章中优美的语言化为己用,运用到自己的文章或者语言中。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和阅读双向互动关系分析

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训练和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会文章的声律,通过让学生朗读、背诵等形式的语感培训实践中,领悟语言的意义,斟酌字句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斟词酌句的感受语言的动态表达,使学生读懂文章的深层含义,体会语音语调的变化,语体风格的形式,形成语流的意识。读书不但有朗读的形式,而且还有默读的形式。默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词语运用的优美和变化。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用词风格。使学生更好地揣摩作者的写作用意,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为自己的写作打好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在语感训练中朗读和默读不仅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训练一直是重点任务。在阅读训练中,经常通过让学生记录读书笔记,摘抄优美的语言段落、词句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独特和优点。在学生记录书面语言的过程中,能够斟词酌句地体会作者运用每个词句的用意,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作文的心理。不仅能把握阅读的重点,而且能调动学生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在阅读的同时对文章产生新的理解和感悟,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促进学生将优美的字词段落转化自我语言。在阅读过程中促进语感培养效用的转化。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小学语文阅读的培养中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语感能力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语感培养和阅读活动双向互动辩证关系

1.语感培养和阅读活动具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型的辩证关系

在哲学上,矛盾是具有普遍性的,这是指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还体现在同类事物往往有一些相同的性质,即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各自的特点,即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理论告诉我们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这个过程既是由个别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过程,又是由一般到个别,由共性到个性的过程。在语感培训和阅读活动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语感的能力,将文章中优美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将作者的思想领悟,通过良好的语感将文章吸收,就是矛盾的统一体现。

2.语感培养和阅读活动具有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在哲学中,现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不确定的、复杂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相对稳定,具体深刻。现象是可以直接认识的,本质则只能间接地被认识。现象与本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在语感培训中拥有的良好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运用阅读能力增长知识的同时又能反复提高语感的训练。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关系的研究,是对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的研究,是对实践的总结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力.简论语感及语感教学[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

[2]陈玲.论语感及语感的培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十分重要,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感和语文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但是,有的教师不够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文教学,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感和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语感、识字、思维、阅读、写作、口语交流、审美、思想观念等。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语感,也就是说要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语感训练,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良好的语感常常从朗读入手,因为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间接方法,它能让学生从直觉和整体方面感受和领悟。语感是反复感受优秀的语言材料中得以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比较词语中培养其流畅感,在对语言的想象中培养其形象感,在训练学生的朗读中培养其情趣感,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段落中培养其意蕴感,从而形成学生的语感,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注重有机结合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同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健全,不能很好地全面看待问题,也不善于去研究和发现事物的本质。阅读教学要注意进行综合阅读思考,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行变换阅读角度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理解语音文字的一种特殊训练方法是想象。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起美好的画面形象。在进行理解课文篇章意义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这个朗读过程中,学生会慢慢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有助于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1.教学现状。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依然存在各种问题。部分语文教师没有改变老旧的教学理念,不能摆脱观念束缚,仍旧经常在课堂上使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部分语文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新课标的内涵,没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材难度和学生学情,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停留在形式上,这样呆板化僵硬化的形式并未落到实处。

2.影响原因。(1)教学观念陈旧。事实上,满堂灌的机械化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相矛盾的,语文教学不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树立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2)教学方式单一。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这使阅读课失去特色,缺乏针对性,难以引导学生全面地感悟和解读文本,使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这种僵化的模式会消磨学生的耐心,降低课堂效率。(3)教学措施缺乏针对性。教师在课前没有深入分析学习目标和不同学段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缺乏针对性的策略,拔高或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尽量根据不同学段的不同目标进行针对性教学。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1.革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阅读教学要倡导合理的以生为本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用心解读文本,在阅读中体会和感悟。其次,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要通过合理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提升他们的认识水平。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充分尊重并强调学生的个性。

语文教学是学生通过阅读和文字互动的过程,这也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成绩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将语文中孤立的字、词、句、篇的内涵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开展师生融洽互动。教师应该学会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真正的活力。找准自己的定位,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一起分享一起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选择喜爱的读书方式和内容。在学生心中,老师和朋友的身份能带给他们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教师应主动推倒自己高高在上的座椅,走入学生中间,和学生亲密互动,这样的引导更具人性化。

教师要把握好“导”和“放”的度,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和教师分别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学的主体,密切相关,相互交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能放能收,小学生的自制力还比较弱,当课堂气氛过于热闹时,教师需要发挥类似于交警的作用,时刻维护好课堂秩序。

3.加强教师教学感染力。课堂教学需要感染力,感染力会使语文的阅读教学具有更加动人的魅力,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外勤学,落实语文基本功,拓展阅读视野,提升素养内涵;另一方面,要在教学实践中苦练,锻炼自己阅读的能力,二者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4.“合作交流探究”注入课堂活力。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充分理解课文,并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并做好记录。其次,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分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进行探讨。最后,各组展示自己的问题,全班一起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在此期间,学生仍可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合作交流探究,激发课堂热情,落实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阅读;积累;想象;成才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是指学生阅读课文时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和领悟,是学生掌握、理解语言文字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尤为重要。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阅读指导中激发语感

朱光潜先生说:“情感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字意义反在其次。文字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品词析句,理清文章层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时,文中第四节开头有一句:“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我让学生把“传送”改成“传”,把“枕边”改成“耳边”读一读,体会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揣摩出“传”只是普通意义上“传来”的意思,而“传送”除了有“传”的意思,还有“送”的情意,让人觉得泉声很有情意,很好客,因此,“传送”比“传”更传神。而“枕边”亦有“耳边”的意思,同时,“枕边”比“耳边”更确切,说明我已经躺在床上,静下来听泉了。通过比较,学生就能揣摩出课文中语言文字运用得恰当,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强化了语感。

二、在引导想象中品悟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借助文本,凭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再现文本所描写的情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借助课文插图、多媒体演示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想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内心视像”。尽管学生的想象有点稚嫩,但是,在学生想象的过程中,语言已经得到训练,语感得到培养。例如,在教学《大海睡了》这一课时,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练习:清晨,大海醒来了,海面会是什么样呢?孩子们思考片刻之后,便纷纷举起小手。“海鸥飞来了,一边飞还一边叫。”“海风吹起来了,海浪也跳起了舞。”“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正在做游戏呢!”“渔民驾船出海了。”“大鲸鱼喷水了。”……

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相应地在黑板上画出图来,每画完一幅图,孩子们就发出一片赞叹声,面对着教室热闹的场面,我感到无比高兴。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兴奋地对孩子们说:“你们愿意把刚才想象到的记下来吗?”孩子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写起来。一个同学这样写:“大海醒了,海鸥飞来了,海风吹来了。”还有一个同学这样写:“早晨,大海醒了。她迎着太阳,她背着渔船,那欢快的浪花声,是她醒来的歌声。”……

经过求异想象,孩子们获得了丰富、生动的独特感受,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在背诵积累中孕育语感

语感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要靠长期的语言积累。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长期的语言积累,就不会产生顿悟,就不会产生语感。为了使学生多积累语言,语文课上,既不要深究词句的微言大意,更不要去穿凿附会。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然后反复朗读,体会感悟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积累。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我们要鼓励他们多读多背,在积累中形成语感。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小诗,语言简短明快,深受小朋友们喜爱。在学生熟读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样子,也来写一首小诗。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由于对课文的语感已经掌握,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请看学生们的作品。“我想变成凉风,吹走人们身上的热气;我想变成一棵大树,给人们遮阳乘凉。我想变成一把伞,为小伙伴们挡雨;我想变成电灯,给黑暗中的人引路。”

这就是鲜活的写话,而这样的写话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来的。

四、在实践运用中培养语感

张庆老师曾这样说:“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雨下得越大;又好比在口袋里攒钱,钱攒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教师教学中,要有目的地把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语言材料归集在一起,让学生反复比较,从中领悟作者的写法,知道作者是如何抓住细节来写的,便于学生写作时借鉴应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好的文章对小学生能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性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文章的感染作用和启发作用,引导学生由“读”到“写”,由“仿”到“创”,切实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有了可供模仿的文本,再给他们练笔的时间,使其养成乐于动脑、勤于动笔的习惯,那么每人都能写一手好文章就不再是梦想。

例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在学生了解北大荒小河清澈见底、原野热闹非凡的特点之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把北大荒小河、原野的特点印在自己的脑海中,然后选取自己喜爱的自然段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小河、原野的特点写清楚的。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作者是按照先总写,后分写的方法来介绍小河和原野的。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种写法,课后安排一个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以“课间活动真热闹”“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啊”“校园里真干净”“妈妈非常关心我”为题,自主习作。通过习作练习,学生既掌握了总分的写法,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篇5

一、阅读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他的综合英语的水平。所以要学好英语重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丰富的语言材料。其次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供给学生有力的指导、必要的帮助、正确的阅读技巧以及充分的发展空间。最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而小学低年级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很少,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师们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对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很重要。

二、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目前小学阶段“读”的要求一般相当于基础教学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一、二级的要求。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一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看图识字;(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的词语;(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二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养成阅读的习惯;(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因此根据课标和日常教学我认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分阶段实施。(1)小学低段的阅读应以听、说为主线,在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阅读内容,从听到说,循序渐进。(2)小学中段的阅读应首先听录音看范文,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再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在进一步理解文章后,完成课后练习并能复述或表演所学内容。(3)小学高段的阅读应首先通读短文,对短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通读文章之后,能根据图片或上下文解决短文中新的单词短语,为语言的输出作准备。在解决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之后,回到课文对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再让学生提笔续写或改写短文,作为语言的输出。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结合听、说、写来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1)针对中低段学生所采取的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自己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教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2)针对中高段学生采取主动参与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因为现今的阅读教材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但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最后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

四、阅读教学的教学渠道

英语阅读教学发生在课内与课外两个场所。通过实际教学我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应该是在课堂,因为课堂中的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如何从文字信息中获取事实、观点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如何欣赏;如何评价等。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等。这些阅读技能的训练对中低段孩子的阅读学习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但紧紧依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的。于是,课外阅读就成了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因此我们要鼓励高段学生定期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书籍,同时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尝试新的阅读教学方法我们真正找到了阅读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学生缺少阅读学习策略,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制约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师首先要提高对阅读教学的认识,改变以前的教学思想,在阅读教学中做到扬长避短。其次要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阅读材料,同时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收集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充阅读量,发展阅读能力。最后教师要了解小学阶段各个年级阅读教学的不同标准,站在更高的角度透视阅读教学的发展,在完成好本年级阅读要求后能够有的放矢进行拓展和渗透,从一年级开始训练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阅读教学各个阶段不要脱节,以免造成前松后紧的状况。

篇6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模式 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3-069-01

在语文课标中,已经明确地提出,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独立阅读中不断积累情感体验以及阅读经验,逐步形成语感。同时要求学生在独立阅读中,能够通过自主阅读,达到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等要求。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教学的时候,还应该注意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在阅读中丰富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一、积极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

进行课外阅读,实际上是对课内阅读的延伸,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积累知识。所以,在引导初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中,作为教师,首要的的一点,就是课外阅读教学应该立足于课内,而不应该为了课外阅读而漫无边际地将阅读范围扩大,淡化阅读的针对性。毕竟学生阅读的精力有限,应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其次,在对课外阅读教学指导中,作为教师应该将课内阅读的学习目标,有机地延伸到课外。另外,也应该将课内中所运用的阅读方法,合理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促使学生将课内学习到的知识充分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促使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书籍

课外书籍浩如烟海,如果让学生盲目地东找一本,西找一本,或者为了消遣、猎奇,追求刺激,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课外阅读,其功用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指导学生对书籍进行选择。在遵循延伸课堂阅读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知识性强,文学艺术性高,健康有益,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好书籍来读。比如《红岩》《钢铁是怎炼成的》《安徒生童话选》以及四大名著等等,还可以引导初中学生读一些《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学习。

三、在课外阅读中指导学生进行精读

在书籍选定以后,就是学生进行阅读的阶段。作为教师,应该给予指导,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要逐字逐句地读,而且要反反复复地读,但不贪多,只要求精。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真正地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阅读,则是毫无益处的。

四、在课外阅读中注重对知识积累的指导

课外阅读,让学生跟文本进行有效地对话,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而积累是阅读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说的就是积累的问题。没有记忆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在课外阅读中,积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对知识的积累是必要的。毕竟学生的语感来自于学生长期不断的阅读积累。一个人,他的聪明才智,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头脑里记住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在课外阅读中,教师指导好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让学生积极建立各种各样的笔记,对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雅词、成语、佳句、文学常识、文体常识、名言哲理、等进行分门别类地积累,达到“积沙成塔”的目的,以便在运用的时候,左右逢源。

五、在课外阅读中加强语感的培养

在语文阅读中,不论课外还是课内阅读,语感培养是阅读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目标。因此,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地加强对语感的积累。而语感又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目标。所以在课外阅读中,特别是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这些独立阅读中,进行自主学习,逐步提高语感,同时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六、在课外阅读中如何有步骤地进行阅读

篇7

2.浅议如何培养农村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技能李少珍

3.浅谈怎样上好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舒元榜

4.如何灵活、创造性地处理高中英语教材张德山

5.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吴逊

6.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及方法李玉芳

7.巧设语境,提高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蔡永通

8.优化英语教学策略实现高效英语教学欧美姣

9.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杜全国

10.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之全攻略李姝娟

11.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探析索玉婷

12.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吴亚萍

13.浅谈"七选五阅读填空题"解题策略王丽辉

14.高三英语临界生——想要"补"你不容易徐晔华,孙冠东

15.高三英语语法复习新探梅梅

16.分析现状细化指导全面提高——高三英语教学反思马五中

17.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技巧张丽艳

18.如何提高我县农村学生的英语水平刘平湖

19.英汉语言差异与学生书面表达错误探析李小莉

20.阅读,一定要做好"略读"和"跳读"陈红侠

21.简析"结构"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作用及运用焦全

22.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罗自强

23.高一教学过程中初高中英语的衔接王正兰

1."练评讲"教学法之教与学的珠联璧合唐慧莲

2.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新教材杨天喜

3.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之我见冉诗勇

4.浅谈课文篇章的整体教学刘大德

5.浅谈高中英语有效试卷评讲课堂的构建徐国新

6.探讨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张旭

7.依据新课程理念,有效转化学困生潘国平

8.高中英语课堂创新的思考与尝试张兵

9.新课标理念下的外语教学和文化导入经闽

10.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甘桂玉

11.新课改下英语作业的再反思孔雁虹

12.英语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在实施《英语课程标准》中的点滴体会宣国言

13.体现《课标》理念、浓于时代气息——2010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解析徐才头

14.浅谈如何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朱美红

15.新课标下高三英语阅读理解中议论文备考之我见孙红艳

16.透析高考题型明确备考方略——谈高三英语总复习高加明

17.农村高中生英语学习现状及提高方法初探谭伍君

18.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吴振良

19.浅谈英语作文的批改刘再串

20.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林雄义

21.从皮格马利翁效应谈英语作业布置批改俞丽钦

22.浅谈英语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王梅

23.如何提高英语快速阅读的能力田海梅

24.加强课内外训练提高学生英语口语韦绿好

1.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交互式阅读模式及其教学实践高秦

2.充分利用英语教材,打造高效课堂陈琼,王佳斌

3.探究如何提高农村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可行性尝试王涌泉

4.几点感悟——关于教师素质与教学策略的一些认识杨茂松

5.有关英语单元习题配备的探讨韩侠

6.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刘茂琼

7.论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形成石兴波

8.谈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刘艳玲

9.浅谈课改下的教师课堂行动韩先祥

10.研读高中英语新课标,实践英语教学新模式李文全

11.新课改下如何做好高中英语教学刘俊

12.在小组合作式学习中转化英语学困生钟海龙

13.正确理解英语新课标,有效指导新教材运用丁雪丽

14.运用正确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之尝试吴菲

15.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课堂中的情感态度王琳娜

16.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付伶俐

17.如何让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王雪微hHTTp://

18.高中学生书面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周晓莉

19.浅谈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邱义忠

20.学生如何做好高考英语短文改错袁英

21.熟记短语,写"亮"作文罗巧云

22.依托高三英语教材,拓展阅读理解训练王朝军

23.解读完形填空迂回曲折选择答案王惠茹

24.在高中阶段矫治"聋哑英语"徐险峰

25.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于丽鸿

26.高中英语教学与德育完全结合之浅见史生萍

1.高中英语"支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关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现状的调查报告何流,陈书元

3.高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培养初探胡蓉

4.高中新课程英语教材的写作教学探究杨波

5.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探因白君

6.论如何改善后进生,提高课堂效率高赛银

7.英语词汇的教学策略浅谈王应平

8.高一英语教学探索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余潇

9.培养记忆策略提高词汇教学效率汤利平

10.浅论如何在高一进行英文写作训练朱海波

11.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王富民

12.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呼凌

13.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杨荣华

14."减负增效"从作业抓起——新教改下英语作业设计与评价探究张世建

15.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张定华

16.立足课堂,推进高中英语有效教学华占英

17.加强学法指导,进行"三化"复习——高考复习教学体会李志彪

18.湖北省高考英语"多项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及应对策略李俊三

19.浅谈书面表达与短文改错的一体化训练冉诗勇

20.了解学情优化策略提高成效林前钗

21.在英语信息化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赵敏

22.如何指导高中学生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张卫国

1.门头沟区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吕增宝,陈金兰

2.浅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石学红

3.浅析英语词汇教与学黄雪苹

4.探究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王东梅

5.试论英语语法情景教学邓继国

6.任务型阅读的解题策略及教学建议甘佳禾

7.发挥游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黄东玲

8.让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益徐亚萍

9.谈高中英语试卷讲评课代辉

10.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农村英语课堂教学吴素琴

11.提高课堂教学策略之一——课堂活动设计李琴

12.浅谈民族地区普通中学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策略张宗慧

13.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冯宁迁

14.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农村职校英语教学反思唐有兴

15.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任守红

16.关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一点思考田宗传

17.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课堂活动设计初探赵钰梅

18."两主双效"教法在英语课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LivingwithDisease的教案分析罗永华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它肩负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任务。然而,在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低效、无效甚至负效问题。如何更新阅读教学理念,优化阅读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探讨的问题。笔者想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从如何处理好教与学、师与生、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关系这三个维度,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把学习权真正交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成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的场所,学生只是教师的配角;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样教”,学生只知“学什么”不掌握“怎样学”。教师没有把学生当作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而是当作可以随意修剪的花草;教师没有把学生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而是当作一种教学阻力。教师独霸课堂的结果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相信学生“愿学”、“会学”、“能学好”,把学习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思维和学习的主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书让学生自己去读,生字词让学生自己去查,重点难点让学生自己去说,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提,疑惑让学生自己去解,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寻,结论让学生自己去下。要把学习权真正交给学生,就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教师要讲少点,努力提高讲授的针对性,学生已懂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教师自己都不明白的话不说,教师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不说。教师要讲好点,要锤炼语言,讲得深入浅出,好的讲授总是以信息量大、简明、幽默、有文采、逻辑性强而吸引学生。教师还要注重整合和优化生成性问题,师生互动不能远离文本。例如有教师在教《三峡》时,用很多时间去探讨三峡工程的作用、三峡工程对三峡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课堂上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精彩文段的独到见解,表面看上去似有“深度”和“广度”,实际上是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使得语文课丧失了语文味。这种远离文本的做法,在无形之中内耗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是很不可取的。要把学习权真正交给学生,就必须给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展现成果的舞台。新课程的课堂不再只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更多的时候应从台前退到了幕后,教师的使命是为学生提供大量课程资源,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讨论、交流合作。

二、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育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感知、注意、记忆、想像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要有效地实施语文阅读教学,就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这样的课堂氛围,关键在于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而构建融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首先体现在肯定学生的进步上,学生的点滴进步都是他们未来人生发展的积累,今天的一小步,可能是明天的一大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并适当给予激励性评价,教师的哪怕是只言片语的表扬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都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当然,过分的“廉价”夸奖 ,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起不到鼓励作用,所以我们强调夸奖要“适当”。尊重学生,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学习的机会。阅读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批评。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最佳的情绪状态,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抱有期望,并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教师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将自身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教师有了阳光、健康、快乐的心态,学生才会有这种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使用好多媒体课件 充实课堂教学内涵

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迅速受到教师的青睐。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善和补充,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联想想象,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但如果流于形式,只能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不是要考虑怎样更多地运用多媒体,而是要考虑怎样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配合,做到相得益彰。例如在阅读诗歌时,可以用现成的录音来给学生示范朗读,但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朗读;可以用一些图片来诠释诗句,但不能用图片来诠释所有的诗句;可以营造诗歌的意境,但不能取代学生自己用心去体悟。

四、倡导多角度培养阅读语感

篇9

1. 利用英语朗读,培养初中生英语语感

朗读是英语语感形成的必要途径,教学中重视英语朗读训练,才能有利于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在初中阶段,只有让学生多读多听,多接触英语语言,才能形成语感,更流利地表达,更轻松地理解。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朗读训练。合理分配45分钟课堂时间,给学生课堂朗读学习的机会,注意听学生英语朗读发音的语音语调,引导学生以意群为单位断句,让英语朗读过程更有美感。每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载体,都有其自身的美感与文化精神。利用英语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教师创新英语朗读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英语朗读兴趣,促进语感自然形成。

比如在讲解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时,教师可以利用朗读小比拼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英语朗读热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先讲解基本的英语语言点,确定学生有能力参与到英语朗读活动中,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面性。在朗读小比拼活动开始前,教师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自主练习,让学生熟悉朗读内容,做好发音、断句练习,有益于其朗读水平的提高。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在比拼中发现自己的英语发音错误,学习他人的断句方法,形成正确的英语语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单元主题为学生拓展一些课外朗读内容。像“I want to go on holiday. In summer when the weather is hot, we wear shorts and T-shirts on the beach. And we swim in the sea. I want to go on holiday. In winter when the weather is cold, we wear coats and hats in the park. And we play in the sun.”这一段内容与季节、天气密切相关。教师可设计一个小小的朗读活动,比如将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全班学生共同朗读三次,之后由每个小组分别朗读。用“chant”的形式组织学生朗读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英语语言,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见识,还能让学生在朗读中找到英语语言的韵律,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

2. 利用情境创设,培养初中生英语语感

真实的语言环境,对于学生语感培养十分重要。对于中国初中学生来讲,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是语感形成的重大阻碍。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重视英语课堂情境的打造。利用丰富多样的英语语言材料为学生构建英语环境,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语感。英语听说情境的创设,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促进学生在英语语言环境中边听、边说、边成长。

真实英语听说环境的创设,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更需要学生的配合。第一,教师要坚持全英文授课。在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教师坚持用英文组织教学,锻炼学生的耳朵,减少汉语输出,有利于初中学生英语意识的建立以及听说能力的提高。在初中学生有听力、理解困难时,教师借助自己的手势与眼神、音调与语气帮助学生理解,长此以往,能够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第二,多组织课堂英语听说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听说环境,不仅要靠教师一个人的努力。让学生成为英语听说情境的创设者,激发学生的英语听说欲望,让学生积极去听、积极去说,有助于其英语语感的形成。比如在讲解The Birthday Party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与生日相关的歌曲,展示相关图片,营造形象、生动的课堂情境。组织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就课本内容对话。鼓励学生模仿课本录音,结合个人情感与声音特点,创造出更悦耳的英语语音、语调。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英语听说活动中,才能激活学生的语感能力,促进英语语感的形成。

3. 利用阅读活动,培养初中生英语语感

阅读学习与学生的语感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阅读学习活动中接触丰富的英语语言材料,了解多元化的英语信息,其思维活跃度会快速提高,智力也会逐渐提升。将阅读教学与英语语感培养起来,需要教师改革日常教学行为。

第一,坚持阅读文章整体教学。坚持从整体入手实施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语篇能力,更好地理解文章,从而能够做到正确断句,分清意群,提高语感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从速读全文入手,仔细阅读英语文章,再以听读的方法与文章互动,在阅读学习后做到复述文章。第二,坚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初中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面,通过接触更多的英语语言加强语感,有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英语语感的自然形成。学生能够形成英语思维,利用英语思维去思考,才能形成自然的英语语感。

综上所述,语感能力是初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掌握英语语言且成为英语语言的独立应用者,学生必须要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利用朗读活动、阅读教学以及真实听说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有助于英语语感教学目标的实现。

[1] 王爱玲. 初中生英语语感培养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25).

篇10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训练;实践能力

一、语言训练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逐渐淡化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是工具,对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操作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技能。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训练。这种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练习。既有明确的目的,又要有科学的方法。其实传统的语文教学进入误区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训练太呆板、太僵化、太机械,学生学习知识是完全意义上的被动接受者,并且主要为应试服务。在新的课改实践中语言训练不能取消,而需重新构建,语言训练不仅是指语文智能的培养,而且浸透了语文情感。在内容和目标上,既包括外在语文行为的训练,又是指导包括内在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二者是相互转化和相互建构的,是统一的。《语文课程标准论文格式》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其中知识和能力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适当的方法,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强记强训。

三、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

1.树立新的知识观。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以知识技能为价值取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导致了课程实施中的以灌输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略了学习方法。张志公先生说过,“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课”。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地舍弃那些无助于孩子学习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而对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知识与能力,则要坚持训练。在新课程视野下,语文言训练应该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必要学习的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的学习技能。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策略。任何教学理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语言训练必须要切入到课堂这一领域,才能取得实效。

(1)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想象,用稚嫩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动人场景。这些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使他们听与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教师提问:你觉得小葫芦可爱吗?可爱在什么地方?你能读出它的可爱吗?通过上面的几个问题让学生理解、感悟,然后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想象这棵葫芦的样子,最后让学生结合图,自己组织语言来描述。教师设计组织学生活动,通过语言训练实现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运用。

(2)引导学生学会针对语言提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语言问题只限于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且多数在学习课文之前进行。学习课文中,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偏向内容性知识的,教师把握不好,就会使教学陷入单一的内容理解中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语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