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儿童心理辅导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儿童心理辅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专业儿童心理辅导

篇1

积极心理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孩子。近些年,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村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到城市打工,由于条件限制,将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家乡由其他亲人照看,致使很多中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为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享有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容易出现一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行为,严重的甚至出现犯罪行为。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中小学也对留守儿童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效果不显著,留守儿童的许多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原因在于当前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过分地关注和渲染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给留守儿童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诱发了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暗示和痛苦的心理联想,忽略了多数留守儿童都是健康儿童的事实,忽略了留守儿童身上的积极因素和积极潜能,阻碍留守儿童的积极评价。所以对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刻不容缓。本文试图从积极心理学视野出发,分析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固有的、潜在的、实际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优秀品质,如果能够挖掘出来,个体就拥有强大的力量解决自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生得到完满发展,个体就能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侧重从下列三个方面来研究个体自身的积极潜能和力量:第一,主观层面,研究人的主观体验,包括希望、满足、乐观、安宁和幸福等,其中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是研究的重点,是指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第二,个体层面,研究人的心理品质,尤其关注有关积极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品质,如智慧、勇气、仁慈、感激等24种积极心理品质,并试图探讨能够帮助人拥有这些积极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第三,群体层面,研究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社会系统、家庭系统和学校系统,探讨个体如何利用这些积极组织促进自己积极品质的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比较消极

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认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这种以问题导向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与工作范围变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面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其他的留守儿童就没有关注到。而且对于这些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也仅仅是帮助克服心理问题,而没有对他们进行发展性教育,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留守儿童中应该能发挥的更大作用。

2.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较片面

传统主流心理学把各种心理问题的症状和处理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认为没有心理问题的个体就是健康的个体。在这种消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其内容也是片面而消极的,只注重给留守儿童介绍他们群体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的症状,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种缺点、弱势以及心理问题,分析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掌握心理问题预防和治疗的技术和方法。这种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留守儿童容易出现错误认知,以为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存在心理问题,对号入座,错误地给自己贴上存在某种心理问题的标签,产生消沉痛苦的情绪感受。即使在心理辅导教师的帮助下,解决了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也只学会了如何避免和克服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不会主动挖掘和利用自己拥有的积极的潜能、积极的力量去促进自己完美地发展,实现幸福人生。

3.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

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讲授法传授给留守儿童有关心理问题的知识。这种讲授法存在很多的弊端:(1)留守儿童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激发,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效果不佳;(2)教师只是单向地向留守儿童传授知识,没有能够从留守儿童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不能够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3)师生之间或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动很少,不利于他们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团队合作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4.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评价体系能起到导向、监督、检查、调解、激励的作用,从积极心理学视野看,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非常不完善,体现在:(1)评价的指标消极。学校通常根据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多少来衡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辅导教师通过测验发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少就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成功了。(2)评价的主体单一。通常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价工作仅仅由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家长或其他的教师没有参与其中。

5.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农村中小学中负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由班主任、德育教师、校医等兼任,几乎都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不熟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德育思维方式的影响,做出许多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和规律的事情。即使有些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或自学等方式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但对于积极心理学等新理念的了解也不是很多,所以几乎不可能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

1.树立积极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积极心理学认为,仅仅关注和解决个体身上的缺陷和问题是不能产生持续有效的预防效果的,应该通过发现和发掘人人自身都拥有的积极心理潜能、利用个体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来有效地预防和战胜心理问题,使个体成为自我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调适者和促进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积极的目标不仅要帮助个别留守儿童消除心理问题,更要培养全体留守儿童积极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这样的目标才和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相吻合,才能为留守儿童获得学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提供有效指引。

2.拓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一样,不仅需要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更需要学会如何挖掘和利用自身的积极潜能幸福地生活。因此,除了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发现和挖掘留守儿童身上的积极力量。这些积极力量包括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绪体验等。

(1)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实现积极预防

个体拥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如诚实、乐观、自尊、勇气、智慧、希望等,是战胜心理问题强大的力量,发掘和利用它们,个体就拥有自我抵御疾病的能力。所以,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应该把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信度、效度较高的问卷测量留守儿童拥有的起到内驱力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美德,如引导他们利用乐观品质战胜忧伤和自卑。针对那些留守儿童身上没有的积极品质和美德,可以采用纵向研究了解这些品质形成的过程和途径,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干预,帮助留守儿童塑造这些品质。

(2)增加留守儿童积极情绪体验,提供充足能量

美国心理学家弗瑞德克森认为,积极情绪体验能够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充足的能量,能够让个体思维的创造性更活跃、认知更全面、反应更准确。所以,增加积极情绪体验也应该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增加留守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首先是家长要多关心孩子、表扬孩子。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每天陪伴孩子观察孩子,但他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关注和了解孩子行为举止和心理变化,经常和孩子沟通和交流,关心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在身边,感受到父母的肯定与认可,增加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其次是教师要善于发现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教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欣赏的眼光从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激励和赞美的语言,为孩子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尊重、鼓励中增加自信、乐观等积极情绪体验。教师还可以创造某些情境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3.丰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

仅仅依靠讲授法这种单一形式不利于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积极情绪的体验,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要丰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突出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不知不觉地体验积极情绪,自然而然地形成某种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心理辅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留守儿童生活中选取某些典型场景,让留守儿童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引起留守儿童某种情绪和态度体验,促进留守儿童积极心理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师和留守儿童之间双向交流,教师可以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而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留守儿童之间是互动的,在合作完成某种任务的过程中,他们的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积极因素得到培养。除了情境教学法外,心理辅导教师还可以采用辩论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团体心理辅导法等多样化的方法进行教学。

4.完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

积极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来保证其教育目标能够有效实现。因此,我们要破除病理学的评价和干预方式,完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通过积极、客观、科学的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面评价。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增加积极指标来评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许多心理学者认为,个体心理健康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消极的、负面因素的减少,另一方面是积极的、正面的因素的增加,所以我们不能像传统心理学一样只采用心理问题减少来衡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更要把拥有多少积极心理品质、体验多少积极情绪等作为评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例如,采用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自我、积极的人际关系等积极的、正面的指标,来检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可以有效地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留守儿童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2)评价的主体多元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包括他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果仅仅由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这样的单一主体进行评价可能会导致评价结果不科学,所以应该让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孩子的父母、实际监护人、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同学和留守儿童个人都应该参与评价。多元化的主体进行的综合评价应该会更科学。

5.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只有掌握专业心理学知识、具备专业心理咨询和辅导能力的教师才能够胜任。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关键条件。所以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1)各学校可以通过招聘引进、特岗计划等方式引进专业的心理学教师。(2)创造机会让在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出去参加培训,学习积极心理学等先进理念。(3)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科研,在科研中提升专业素养。

――――――――

参考文献

[1] 孟丽娟,胡云斗,王同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教学与管理,2011(10).

篇2

[关键词]流动儿童;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一)流动儿童的消极情绪较普遍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其他儿童偏低,有较为普遍的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自卑较为严重,还常常体验到被歧视感、不平等感,甚至发生身份认同的危机。1.自卑感。因为城乡消费、语言、生活习惯、教育水平等差距加大,流动儿童可能会因各方面比不上城市儿童明显体验到自卑感,缺乏自信。一项调查表明:近四分之一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在学校中什么都比别的同学差,超过半数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表现平平,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部分流动儿童有社交回避现象,既不愿或不敢主动跟同学交往,也害怕跟老师交流,对老师的批评特别敏感紧张。在课堂上则表现为安静沉默,不敢举手,更不敢大声发言。2.孤独感。新的城市、新的学校、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对流动儿童来说,这种环境的巨大变化都将使之产生心理上的烦恼和压力,使之体验到较强的孤独感和较低的归属感。若加之因为生活习惯、语言的不同而出现同伴交往困难,尤其会加重流动儿童的孤独感,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倾向,产生适应性心理障碍。3.被歧视感。流动儿童多是从落后地区进入到发达地区,其城乡差距常让他们体验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歧视感。其就读的学校常被称之为“打工子弟学校”,其设施设备、师资等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或进入到公办学校,被称之为“借读生”、“插班生”、“乡下人”。在公办学校读书期间,可能会遭受到来自城市同学的明显有意的排斥、孤立,或者是无意的疏远和冷淡。此外,流动儿童在流动过程中往往出现超龄入学、或者因为跨地跨校的不连贯学习生活而造成学习成绩较差,可能导致一些教师和城市学生家长对流动儿童有偏见。或者在社会生活中,其父母被称为“外来人口”,自身也体会到“农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低人一等”的不平等感,甚至感受到自己是边缘人,产生身份认同危机,阻碍自身融入到城市社会。

(二)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较突出

流动儿童的年龄为6-14周岁之间,在心理上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外部环境的稳定与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其心理和行为的顺利发展。流动生活、新环境的适应往往让流动儿童很容易表现出一些问题行为,如退缩、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不能形成较为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不爱合作活动、对老师或家长的批评过分敏感、不善于与人交往,表现出性格内向、敏感,行为拘谨、相对孤僻。表现出较为突出的行为适应问题。

(三)流动儿童的学习问题较明显

1.学习动机缺乏。因受跨地跨校的不连贯学习生活的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多处于中等偏下,加之父母教育指导能力的不足,家庭经济和地位难以获得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流动儿童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均受到影响,表现出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积极性偏低,自信心不够。2.学习适应困难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中表现出学习适应困难的比例较城市儿童高。究其原因,可能是与学习环境不稳定、教育条件不足、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有关。城市学校里,教学进度较快,知识拓展面广,采用信息化手段,城市儿童配备智能化学习设备甚至参加各种学习班。通常流动儿童对新学校的学习生活不能适应,如出现偏科现象,英语学习很困难,学习效率低,厌学情绪比较明显,甚至逃学,沉湎于电子游戏,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二、构建流动儿童“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流动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个人的一些性格特征、不良的家庭环境、粗暴的教育方式、频繁流动的现实、老师的偏见以及社会制度带来的歧视和排斥等因素都会引发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从系统观点来看,在流动儿童心理救助过程中,应加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工作机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的合作,共同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促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与城市融入。从宏观层面,需要改革基于户籍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制定科学政策和完善流动儿童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从中观层面,需要改革和完善学校教育制度和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加强教育规划和财政保障,促进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微观层面,需要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者协调的“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城市学校教师应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关爱流动儿童,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并喜欢新的学校生活,同时开设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开展相关活动,培养流动儿童阳光心态和良好心理素质,并通过社区家庭教育培训,指导流动儿童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一)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城市学校是开展流动儿童心理救助工作的主阵地,重点任务是为流动儿童营造无歧视与偏见的育人环境,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开设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各类型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提供针对性的个体心理辅导等。1.学校管理者的工作要为流动儿童营造一个包容、和谐、无歧视与偏见的育人环境。城市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流动儿童就学的相关政策,推动教育的公平性改革,并制定相应制度,杜绝歧视学生行为。2.班主任的工作打造一个温暖、宽松的班集体,帮助流动儿童减少转学带来的不适应。肯定他们的优点,给以正面的评价,创设平台展示他们的特长,给以合适的岗位,让其参与班级的管理,从而使其融入新集体。同时要创设各种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此外,还可组织一些有关友情结对、感恩父母与老师、成长路上等“关爱学生”的主题班会,激发每个学生的关爱意识,给予流动儿童爱的滋润,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减少其孤独感。3.科任教师的工作每一位教师都要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流动儿童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消除对流动儿童的偏见,给予流动儿童人文关怀,真诚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从优势视角看到孩子们的优点,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帮助流动儿童克服学习畏难情绪,给予弱势学科辅导。同时教育班级同学互帮互助互爱,在学习上结成对子,让流动儿童适应并喜欢新的学习生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参加“爱心妈妈”、“爱心屋”等关爱帮扶活动。4.心理老师的工作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在了解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干预工作。可以利用心理健康课、每周的班队会课,对学生进行自理、自护、自尊、自律、自强、健康、学习、亲情、交友等广泛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班级或小组参与和体验的形式,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自我心理教育能力。第二,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心理辅导软硬件设施建设,如心理咨询室、沙盘室、宣泄室、心理测评软件。定期与流动儿童沟通交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学习、人际、自我成长等个体心理辅导,帮助流动儿童拥有积极阳光心态,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二)家长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老师。孩子的习惯、求知、为人、处事等的培养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引导。但研究发现,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存在问题。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流动儿童的父母多为生计奔波,甚至居无定所,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品德以及心理发展。有的父母则是因为文化层次较低,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更无合适的教育方法。一方面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与家长无关,家长不必参与教育;一方面认为照顾孩子生活即可,其他不重要。流动儿童父母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常错过孩子教育的关键期,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2.家长榜样示范缺乏。流动儿童父母在城市打工,常面临巨大的经济与生存压力。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反而容易将自身不良情绪、不良思想和习惯转嫁或传递给孩子,无形中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3.学习环境欠佳。大多数流动儿童家庭学习环境较差,也没有跟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辅助设备。同时,大多数流动儿童课余时间要承担较多的家务,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甚至睡眠不足,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习。4.忽视孩子心理健康。流动儿童的父母多采用专制式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较少给予孩子情感温暖和理解;家庭成员之间较少沟通、交流,亲子关系疏离;加上经济不稳定,家庭心理氛围压抑、紧张,使得流动儿童有较强烈的自卑、孤独心理,较少安全感和幸福感,孩子的心灵变得脆弱敏感易受挫折。基于以上分析,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与培训、家庭教育经验分享、亲子主题活动,也可寻求专业人士、相关社会组织的专业指导。

篇3

工作计划是包罗万象的,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职别,他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会不尽相同,那么所作的工作计划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勤学考试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幼儿园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仅供参考!

幼儿园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一

为更好地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我校实际,结合我镇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关工委、政教处、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我们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在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领导小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以少先队组织为主采取游戏、活动、体验、实践等多种方法,以及活动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面向全体留守儿童,普及学会学习、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识;以预防为主,帮忙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

二、工作定位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我镇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在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领导小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依托关工委、政教处、少先队组织采取游戏、活动、体验、实践等多种方法,以及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面向全体留守儿童,普及学会学习、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识;以预防为主,帮忙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建立必要时求助的意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

三、工作目标

1、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本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质、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构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关工委、政教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为提高留守儿童综合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四、工作原则

1、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面向全体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尊重留守儿童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助、自立、自强。

2、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以留守儿童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经过队日活动及开设活动课、实践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活动要具趣味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辅导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开展系统性教育活动。

4、整合与互补原则。将少先队组织长期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活动的工作经验、理念和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整合起来,开展工作。要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与学校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少先队其它工作,与校内外、课堂内外其它健康教育活动相互补充,共同完善,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构成。

五、工作资料

(一)总资料: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根据不一样年龄阶段留守儿童心理成长任务、特点、规律及问题,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帮忙他们构成正确的观念;体验心理健康常识——帮忙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学习、交往、生活的健康心态与思维方法,并养成良好习惯;注重心理保健——帮忙他们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培养对自身心理健康成长的关注与求助意识。

(二)分阶段资料:按照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年级留守儿童成长规律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分类指导,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人际交往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小学低年级(1—3年级)的留守儿童:适应新环境;养成学习好习惯;初步培养生活自理本事;热爱团体,乐于与教师、同学交往。

——小学高年级(4—6年级)的留守儿童:掌握有效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生活自理本事,关爱家人;树立同学间合作意识,锻炼抗挫本事;初步了解情绪调节方法。学会沟通,与教师、同学、家长和睦相处;了解自我本事、特点,初步学会接纳自我、他人。

(三)进取开通学生、家长、教师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同时要尽可能地吸纳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六、方式及途经

1、按照“体验教育”的理念,把不一样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资料经过情景设计、主角扮演、问题辩析、游戏辅导、娱乐活动等方式传递给留守儿童,帮忙他们在参与式、互动式活动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

2、开设专家心理知识讲座、心理热线辅导,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忙他们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项目素质拓展训练,采用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进学校与专业基地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一样年级留守儿童的本事及特点开展心理项目素质拓展。

4、在全校范围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借助各种媒体开展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七、组织实施

1、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班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充分认识到实践、活动、体验教育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学校进取支持少先队组织开展工作,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2、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的评估力度,确定评估指标。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有领导分管落实,有年度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开展工作,有专门的时间保障。要有年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报告。

3、加强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学分体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少先队辅导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培训须纳入继续教育学分体系加以认定。少先队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应保证他们的精力和时间,并计算相应的工作量,给予相应报酬。

幼儿园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

水湖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很多青壮年劳力举村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在摸底考试中成绩很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具体措施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3、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组成帮扶小组。

4、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幼儿园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确保留守儿童在我校健康快乐的成长,使留守儿童家长放心,为社会的进步与稳定发挥应有的作用。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三、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①学校成立由校长、主任和班主任组成的“54321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领导小组。(见另一表格)

②分工负责,确保措施落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方案实施

①制定关爱行动实施方案各班主任,领导成员人手一份,确保按方案逐步实施。

②定期召开会议,每月讨论一次有关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③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纳入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在《班队工作手册》中,每周要有工作安排,有关爱行动的记录。

④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绩效与班主任考核挂钩,在关爱行动中做出优秀成绩的,年终给予优秀班主任的优先评选。

⑤年底各班都要认真总结经验,写一份关爱行动的小结。

3、加强关爱行动的计划性,使关爱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①明确关爱对象:父母双方在外连续打工3个月以上的农村儿童。

②明确工作内容:实施“54321”关爱行动:五即要做到“五个清楚”:基本信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父母及监护人联系方式清楚。四即“四个优先”:安全上优先教育和监护,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生活上有限关心和照顾,活动上优先参与和指导。三即“三沟通”与留守儿童本人,与在外打工的父母,与在家照看儿童的第二监护人保持沟通。二即双管理:实行班主任与第二监护人协同管理。建立一即“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努力营造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优越环境,为在外打工的父母解决后顾之忧。

③明确关爱行动的具体目标: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班级为关爱载体,以同学、教师、党员为关爱的主体,以弥补留守儿童的感强缺失,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成为主要内容。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帮扶活动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一对一”帮助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助;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

5、建立谈心制度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篇4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6-0004-06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

有关我国流动儿童受教育这一问题的讨论不断见诸报端,现有研究从流动儿童与家长的关系、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学业成绩、城市融入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当然,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目前关于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主要从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出发,从不同角度探讨和分析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周浩通过比较公办学校和打工者子弟学校城市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差异,建议了更适合流动儿童的就学途径[1];梁晓燕、章竞思从人格健康发展的角度,探讨影响城市流动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再如,其他研究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社交焦虑”;“有两成学生存在与孤独有关的事实,有一成多的学生有孤独的体验”;学生在“幸福与满足感”与“躯体外貌与属性”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消极的自我评价[3]。如果从孤独感来看,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得分远高于本地儿童;而且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所体会到的孤独感更为强烈[4]。虽然已有学者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过研究,但是由于流动儿童群体与其他流动群体一样,群体成员不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在迁入地居住时间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内部替换性。因此,我们还需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给予持续的关注。

因此,本文将利用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的数据,描述性分析本次调查中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分析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本次调查中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后比较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之间的差异,并对上述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从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建议。

(二)研究意义

通过该研究,掌握了解流动儿童身心发展状况,为进一步解决流动儿童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建议;同时,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无论对于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还是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

调查中用到的与本研究相关的量表包括两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5]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6]。这两个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5,分半信度为0.88,CFI=0.97;《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007,分半信度为0.91,CFI=0.928。

(二)数据采集

自2011年7月以来,作者在甘肃省开展了甘肃省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调查涉及流动儿童集中的初中、小学;城乡接合部初中、小学;城区初中、小学;民办中小学等四类学校。

1. 抽样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流动儿童就学的整体状况,在甘肃省14个市州的87个市县区根据流动儿童的分布,确定了抽样学校和抽样数量。

2. 调查过程

与本研究相关的调查主要是中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量表的填答。考虑到儿童的理解水平,学生问卷的小学部分年龄范围为四至六年级,研究人员在问卷发完后,给小学生们念题,但不作任何解释和暗示,以避免学生被诱导而无法表达他们的真实意愿;初中问卷由班主任在班会时间统一发放,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指导语并按要求填答问卷。

3. 问卷发放和回收统计

向抽样流动儿童发放《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850份,回收有效量表817份,有效率为96.12%;向抽样流动儿童发放《初中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量表681份,有效率为97.29%。为了比较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在向流动儿童发放评定量表的同时,又在同一城区向数量基本相等的非流动人口小学生,发放了《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27份,有效率为89.57%;向非流动人口初中生发放了《初中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28份,有效率为89.71%,作为对照组。

三、调查结果

由于省内义务教育学校大多是初中和小W分开的,因此为方便起见,调查结果将按小学和初中两个方面分别呈现,最后对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

(一)小学流动儿童调查结果

1. 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被试在自信水平上的得分最高,依次是情感状态、人格特质、认知水平、社交方式、外在表现、习惯表现和应付方式。得分越高,说明被试在这个维度上的表现越不好,在这几个维度中,被试的自信水平最低。

2. 小学流动人口心理状况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上述分析只能了解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没有更具体的比较,还不足以了解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从学校类型、地域、年级、生源地、是否农民工、性别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性别、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1)性别差异比较

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t=5.30,p

(2)年级差异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6.31,p

3. 小学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在情感状态维度,流动儿童小学生和非流动儿童小学生有显著差异,从均值和标准差比较看,在情感状态维度流动儿童小学生的均值高于非流动儿童小学生,说明流动儿童小学生的情感状态问题比非流动儿童较为严重。

从流动儿童小学生在情感状态维度中的10个题项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他们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一人独处时恐慌害怕”,占47.0%;其次是“不敢独自出家门 ”,占27.4%;第三是“遇到一点小事也担忧”,占24.1%;第四是“受到重大刺激不激动、不流泪”,占22.03%。而“害怕上学,多方逃避”的流动儿童小学生只占非常小的比例,从这点看,流动儿童小学生从其内心讲还是想上学的并非从小就厌学。

(二)初中流动儿童调查结果统计

1. 初中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从表4可以看出,被试在10个维度上得分的高低依次为:强迫因子、情绪不稳定因子、学习压力感因子、焦虑因子、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因子、适应不良因子、偏执因子、敌对因子、抑郁因子、心理不平衡因子。从每个因子得分的平均分可以看出,被试的心理比较健康,但存在着一定的强迫倾向和情绪不稳定倾向。

2. 初中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同样,上述分析只能了解初中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没有更具体的比较,还不足以了解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从学校类型、地域、年级、生源地、是否农民工、性别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学校类型、性别以及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1)不同类型学校在整个量表以及每个因子上的差异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F=8.12,p

首先,在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学习适应不良、抑郁、焦虑、学习压力等因子上,民办中小学(既有小学部分又有中学部分)的初中流动儿童有更高的得分,且有显著差异(p

其次,从强迫因子的统计结果来看,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强迫因子上的差异显著,F=2.66,p

再次,从情绪不稳定因子的统计结果来看,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情绪不稳定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5,p

最后,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适应不良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52,p

(2)不同年级学生在整个量表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7.46,p

3. 初中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初中生和非流动儿童初中生在心理健康量表的学习压力维度有显著性差异,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均值和标准差都低于非流动儿童初中生,说明非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比流动儿童初中生更大。那么,具体是哪几个方面造成了非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变大呢?为了进一步寻找差异,对学习压力维度的各题项再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非流动儿童在“我讨厌做作业”“我讨厌上学”和“我讨厌考试”三个方面比流动儿童初中生更为突出,流动儿童在学习方面没有非流动儿童压力大。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非流动儿童更加期望在学业成绩上有很大进步,以便将来上好大学,而流动儿童的这种愿望则弱一些,换句话说,“只想学点知识,有一口饭吃”的学生多一些。

四、结论及讨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对于小学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差于非流动儿童,差异主要体现在情感状态维度,同时小学流动儿童的自信水平、情感状态和人格特质这三个维度得分要比其他维度更高。这说明,小学流动儿童表现出自信不足、情绪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较多。进一步来看,表现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男生;六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年级。

对于初中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同样差于非流动儿童,差异主要体现在强迫因子和情绪不稳定因子。这说明,初中流动儿童有更多的强迫倾向以及情绪不稳定问题。进一步来看,表现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民办学校的初中流动儿童有更多的问题;初中一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二、三年级。

(二)分析与讨论

对于上述结果,由于性别和年级间的差异与儿童发展不同时期的身心状况以及学业压力有关,此处不再赘述。笔者主要就流动儿童的自信水平与情绪不稳定、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之间的差异、民办学校的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1. 流动儿童自信与情绪不稳定

流动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消极的,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自己不如城市的孩子聪明、有钱、好看;也不如城里的孩子学习好;他们低人一等,这些负面评价同时也会引发更多的情绪问题。尽管这一问题也与亲子互动、教养方式等也有很重要的关系[7],但对于流动儿童来讲,其根源更多地要归结为社会不公的影响。流动儿童能够感受得到他们父母在城里所受的不公待遇,能够感受到部分同学、教师对他们的歧视,甚至于同为流动儿童的孩子的歧视[8]。因此,父母的关怀在此不足以改善孩子们的自卑与消极情绪,更需要的是全社会对于流动儿童的关注,尤其是作为直接和孩子们打交道的教师,如何公平对待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如何引导其他儿童平等对待流动儿童,如何针对流动儿童进行引导,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问题。

2. 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差异

在此次调查中,很不幸但也可以预料地还是看到了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近年来为了促进流动儿童的受教育公平,国家做了很多努力:从户籍制度的改革到入学和升学制度方面各种身份限制[9]以及不合理收费[10]的取消,实现了儿童受教育权的平等;再进一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机制上,从流动儿童和城市学生的混合编班[11]到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的制定、从规范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到各种帮扶救助的开展,增强了流动儿童的教育质量和城市融合[12]。然而,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孩子们身在城市,心却很难融入。“三位一体”[13]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何操作、城市教师观念如何转变、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如何开展[14-15]、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如何改善?这些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3. 民办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外,还发现了不同类型学校的差异很值得重视,本次调查的学校类型包括城乡结合部学校、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城区学校、民办学校,差异却显示在民办学校上。假如差异显示在城区学校或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我们很容易理解为流动儿童感受到更多或较少的不平等对待,但民办流动儿童有更多的心理问题,一个方面体现出许多民办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薄弱和忽视,没有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多数民办学校也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整体上低于公办学校的问题,特别是对流动儿童的辅导和管理显得不够深入,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民办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低于公办类型的学校。

(三)对策与建议

1. 加大投入、营造环境,科学建立流动儿童就学和生活的救助机制

根据国家有关流动儿童就学的政策,不再收取借读费,学校的教育成本费用大幅度增加,城区教育部门和学校经费支出压力增大,特别是城市学校外来流动儿童逐年增加,筹措办学经费的困难越来越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研究人员在走访每所学校时都有似的反映,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国家和省级政府应建立流动儿童教育专项资金,对接受流动儿童就学的学校给予专项补助,其结构应考虑征地费、建设费、教材费、课桌费、电教费、教师人员经费等总和所需;

(2)地(市)级财政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改善接收流动儿童入学数较多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3)在确保办学经费落实的前提下,要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扶持贫困流动儿童就学的“绿色通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从机制保障上切实减轻流动儿童就学负担。

2. 提高认识、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流动儿童的经济条件、住房条件较差,因此他们的心理更加敏感和脆弱。特别是流动儿童在语言、生活习惯、日常消费、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与城区学生有较大的差别,有的甚至被城里学生讥笑和孤立。为了使流动儿童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学习,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和全体学科教师要更加认真负责地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活动,帮助流动儿童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并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城市新环境,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爱。

3. 强化培训、整合资源,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中坚力量。目前,在流动儿童集中的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专业化程度比较低,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背景千差万别,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对这些学校的校长、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心理辅导(咨询)人员、班主任(共青团和少先队辅导员)、骨干教师和全体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方法以及各种心理辅导和咨询技巧的专门培训是解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当务之急。从长远来说,这些培训必须纳入当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通过专门化培训,普遍提高他们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并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将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流动儿童常规管理和教学当中。

4. 积极动员、形成合力,协调统筹家校两大衔接互通资源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美国学者詹母斯・科尔曼研究发现,在流动儿童的教育中,家庭比学校环境更为重要。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与流动儿童家长的沟通,各学校应把开办流动儿童家长学校作为一项长远计划,形成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和家校联系制度,切实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家庭辅导和教育能力,做到家校互通信息、无缝对接,切实为流动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不间断的教育和指导,让广大家长和监护人切实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为流动儿童身心发展建立坚实的教育资源保障。

[基金项目]甘肃省2011年度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J].人口与经济,2006(1);48-54.

[2]梁晓燕,章竞思.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0):58-59.

[3]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教育科学研究,2002,11(5): 52-53.

[4]肖娟.武汉市洪山区民工子女自卑心理调查报告[R].中国乡村研究,2006.

[5]张雅明,王永丽,曾盼盼等.《小学心理健康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78-280

[6]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15-20.

[7]李晓巍,邹泓,金灿灿,等.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54-59.

[8]周皓.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J].人口研究,2010 ,34(2):66-75.

[9]孙红玲.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科学,2001 ,17(1):4-6.

[10]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 ,44(3):2-11.

[11]贺慧.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受损问题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 (11):1-4.

[12]沈百福.关于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2 (9):14-16.

[13]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4 ,6:27-31.

[14]周皓,荣珊.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11(3):94-103.

篇5

一、网络时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共享的网络环境为留守儿童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平台。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个人行为的习得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观察和模仿,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帮助、合作等都是在观察学习(模仿)中获得的。”良好的网络环境能够使留守儿童从中学会积极地模仿,促进了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使他们更具创新精神、独立性、自我表达意识及民主意识。因此,借助于网络的共享和传输的特性,向学生展示发生在生活中的事实,结合事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2.丰富的网络环境为留守儿童拓宽视野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将时事、政治、科技、文化、生活等全球资讯,以信息交互的方式进行组合,以图、文、声的形式呈现,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空间进行了极大拓展。网络发展使留守儿童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如,聆听“百家讲坛”,能观察到精彩的世界,激发他们更强的求知欲望。网上浏览,阅读操作便捷,信息量大、内容新颖,非常吸引山区留守儿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资源、区域、时间及语言等的局限,留守儿童获得丰富、实用及新颖的知识,极大地扩展了视野,使学生养成自主和个性的学习习惯。

3.网络的社会性为留守儿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保障,他们特别希望得到家人、同学、朋友及老师的理解与支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聊天交友、沟通交流、提问及评论已经成为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这种远程、虚拟的沟通,拉近了留守儿童与亲人、朋友及老师的心理距离,能够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赢得更多的信任和认可。

二、山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表现

1.缺少亲情体验,内心孤独。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基本信任感是在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良好关系和互动中形成的。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交流和亲密接触,对父母的爱和信任的感受体验较少,而内心烦恼得不到疏导,内心不信任和孤独感增强。亲情和信任感的欠缺,严重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他们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

2.缺乏有效监护和引导,学习状况不佳。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多交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水平低,把教育孩子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抚养行为,主要负责孩子的生活,把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推给了学校和监护人,忽略对留守儿童学习和心理的关注和引导。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和文化水平低,留守儿童往往不爱听他们管教。由于这种长期缺乏有效监护和指导,导致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主动性、自觉性较差,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出现了厌学和辍学现象。

3.学校教育缺位,心理问题突出。学校生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制约了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导致留守儿童的很多心理问题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

三、网络时代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通过网络改善留守家庭教养方式,优化留守儿童的心理环境。政府和社会组织建设针对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网站,向他们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改变只顾挣钱而忽视对孩子教育的现象,指导家长积极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E-mail、QQ、微博及微信等聊天工具,实现亲子远程交流,分享成长,传承关怀,消除隔阂,增进亲情。借助网络,留守儿童家长与孩子、班主任、同伴建立起良好关系,有助于孩子得到师长、同伴的关心和帮助。

篇6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中国的流动人口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就是其中之一。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父母一方或双方离开家乡长期在外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长期由其他人照顾的未成年人。

2014年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 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近些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各项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着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这一群体最大、最突出的问题。国内相关调查显示,43%的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5%的留守儿童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疾患。由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2015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4名留守儿童(系兄妹)在家集体喝农药自杀身亡,经调查,其父母先后离家,四兄妹长期独自生活。同样是贵州毕节,三年前发生了5名留守儿童因为在垃圾箱里生火取暖被闷死的悲剧。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缺少严格管教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辍学、厌学现象更是普遍。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012年“全国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研讨会”了我国首份“留守儿童健康人格报告”,称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缺陷问题堪忧,突出表现在学习焦虑、与人沟通处事敏感、易冲动等方面。

1.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不在身边,隔代监护人只是抱着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出事的态度来管教他们,不注重培养或者说没有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品行,很多孩子便表现为纪律性差,自觉性差。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学习缺少主动性、积极性,知难而退,有的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甚至出现了厌学、弃学现象。

2.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内向不合群

调查数据显示,有46%的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家后变得沉默寡言、不爱和他人交往;有17%的儿童变得不服从祖辈管教,非常叛逆;有28%的儿童性格变得暴躁、冲动。很多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内向,放学回家后一般就在家里看电视,很少出门,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大点儿的孩子喜欢到网吧去,沉溺于网络世界。主要在于这些孩子与父母长期分开,严重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不愿与人交流,久之就容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

3.留守儿童情绪暴躁,容易失控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隔代监护人思想观念又相对保守落后,重养不重教、重物质轻精神,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根本无法切实感知和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动态,孩子内心的想法无人交流,情绪无法宣泄,长期压抑在心理,性格容易变得暴躁。很多留守儿童打架等暴力事件频出。

4.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导致的行为失范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情绪也可能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情绪极其压抑、无处宣泄而导致的悲观厌世,就像贵州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一样,他们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便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而另一个极端便是暴力,他们通过违法犯罪,用暴力手段来宣泄自己,体现自己的存在。

有一些学者通过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对比来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湖南省衡阳县滨江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做了对比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学习适应性、厌学心理、情绪稳定性、环境安全感、自信及自控心理、攀比意识的问题上更为普遍。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较差、情绪稳定性差、缺乏环境安全感、自控心理差等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最主要的原因。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远离家乡,与孩子沟通时间很少,一般就是通过电话联系,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和关爱。全国心系好儿童系列活动组委会于2010年5月25日首次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32.9%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每天会和孩子联系一次,39.8%的家长每周会和孩子联系一次,21.1%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4.9%的家长每年才和孩子联系一次,1.3%的家长甚至和孩子没有联系。不少隔代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较为迁就和溺爱,再加之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文化知识,对孩子进行不了学习上的辅导,孩子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由于年岁较大,对儿童的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管教力不从心,以致留守儿童逐渐养成任性、固执、脆弱的性格;而上代监护人较多采取不管不问的教养方式,他们会因监护对象不是自己亲生的而不敢严格管教,对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约束,留守儿童在上代监护人家中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遇到烦恼容易选择自行解决或压抑的方式。

2.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教育不足也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一个原因,一方面,学校及教师意识不强,并没有意识到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是他们的责任,毕竟目前我国多数学校还是追求学习成绩,看中升学率,认为只要学生们的学习搞好了,学校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据调查,有一半的老师从来没有对学生进行过家访,可看出学校及老师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导致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育理念等多方面欠缺,他们缺乏足够的资金去聘请专业心理教师、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在这些困难面前,很多学校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3.社会关爱缺乏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不仅仅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有社会的责任,尤其是留守儿童所在的县乡村基层单位。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的社会环境复杂,良莠并存,政府对某些场所缺乏有效管理,比如有些黑网吧、游戏厅等就隐身在很多中小学周围,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和管教,又因为年龄小缺乏自控能力,很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误入歧途。同时多数村干部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农民工自己家的私事,并不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也是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一大原因。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1.完善家庭教育

要想孩子有健康的心理和生活,最重要的让其生活在父母的家庭环境中,所以,如条件允许,应该避免父母同时外出打工或者可以带上孩子打工。在父母双方都出去打工期间,要妥善安排好留守儿童的生活,尽量给孩子找有责任心、合格的监护人,应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学习、生活、身体、精神等各方面的状况。应该尽量抽出时间,多回家看望孩子,平时多与孩子沟通,不应该只是叮嘱孩子学习,要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多问一下孩子们与监护人之间相处得如何,有什么问题,在合适的时候尽量多给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意见。要多了解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都有哪些问题,让孩子积极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家长还应当及时和孩子的老师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积极和老师一起探讨来共同解决孩子面临的困难。

2.加强学校教育

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职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配备高素质的教师,每位老师负责从班级中选出几名留守儿童,与他们结对帮扶经常找他们谈心。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监护人档案,定期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向他们介绍孩子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状况与变化,让学校和家庭来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生活,指导他们的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社会教育不可缺失

篇7

目前,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较多:李宝峰(2005年)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P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农民工进城务工,所从事的工作一般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早出晚归,工作之余很难有时间与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的学习生活,也就更没有时间和精力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也比较低,各种福利保障业不能与城市工人相比较,生活质量普遍偏低,接子女到城市来共同生活反而是一种更大的负担。同时他们的户籍问题也没有被落实,子女不被城市学校接收,在这城市学校的学费较高,大部分农民工会选择把子女丢在农村,但是这些孩子们正处在青春期,是心理成长过程中很关键的时期。

为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本文进行了调查问卷研究。问卷的发放主要集中在蚌埠市十五中和泗县周边地区,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81份,其中有效问卷357份,回收率为95.3%,有效率89.3%,其中留守儿童问卷248份,占62%。根据统计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大致包含如下几类:

1、自卑心理。由于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一定的虚荣心与好胜心,而父母不在身边,家里贫穷,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学习不求上进。

2、孤独无靠心理。父母常年在外,与孩子亲子关系缺失,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也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怀,在家里无人交流,导致产生心里低落孤独和抑郁等问题,生活、学习中有困难时不能向父母求助,很容易产生压力,遍的诚惶诚恐,不愿意接触新的人与事物,极度缺乏安全感。

3、怨恨父母心理。一些留守儿童不理解父母,认为父母没有本事,才会进城务工,由此产生深深的怨恨心理,有的孩子还故意疏远父母,不与父母交流,他们认为父母不爱他们,导致怨恨父母。调查显示,248名留守儿童问卷调查中显示约有148人(63.4%)认为父母不是特别了解自己。

4、严重内向性格。留守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父母,严重缺失父母亲的关心与疼爱,虽然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监管,但毕竟与他们较生疏,没有自己的父母亲近,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时间久了就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很是内向。

5、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的保护而时常没有安全感,与人交流时过于警惕甚至是对交流者产生敌意。他们普遍对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根据本次调查显示:248名留守儿童中约有28人(12%)感到人们对自己不友好等等,约有133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亲情缺失,监护人责任不明确,教育能力不足,学校教育缺失以及留守儿童自身原因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总体而言,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监护因素、自身因素和父母因素五大方面。

1、社会因素。社会风气可以通过家庭、同伴、传媒、流行等途径影响留守儿童道德心理健康。由于留守儿童年龄都不大,这些不良风气,如庸俗低级趣味作品如会使儿童的心理受到了扭曲,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家长不在身边又不能及时引导他们走上正轨。即便现在加大社会风气改进力度,可是由于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看管,仍难抵制诱惑,所以这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问题。再者,留守儿童多生活于农村等偏远地区,周围的社会环境没有城市好,所以农村的社会环境并不能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状态。

2、学校因素。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地方,老师的教育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这是因为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对各种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进行选择和组织,系统地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水平、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职业素养的高低以及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教育水平等比较有限,硬件设施和管理措施也比较简陋,并不能像城市学校那样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心理引导。根据本次问卷调查显示:248名留守儿童中,有159人(68%)表示学校很少开展心理教育课程以及安全教育课程,有178人(72.7%)表示他们有烦心事时不会与别人提起,只有小部分人在有心事的时候愿意与老师提及,由此可见学校忽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导致学生心理较为闭塞,这一切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根据该调查结果,我们绘制出了一张张图来说明留守儿童心理沟通渠道。

图1 留守儿童心理沟通渠道图

3、监护因素。由于监护人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发现监护方面的缺陷或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无力型”监护的影响。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极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只能提供孩子的温饱,也就等于父母让孩子自己负担起监护的责任,但儿童年龄较小,身心发展也不成熟,分不清好坏是非,很容易因为外界环境而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2)“溺爱型”监护的影响。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农村老一辈人文化程度不高、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在生活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但疏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人格的培养导致孩子的刁蛮任性,顽劣不堪。

(3)“放纵型”监护的影响。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与父母同辈)的,也叫“上代监护”。留守儿童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加上亲友自己需维持自身生计对孩子的监督力度远不如孩子的父母强,很难把精力放在孩子的心理培养方面,其次亲戚朋友不便对孩子太过严厉的管教而导致孩子十分放纵,孩子有心理问题也和很难沟通。

4、自身因素。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生理、人生观并没有完全成熟,容易出现问题,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加上儿童自我监督力度薄弱,生活散漫,易在同学中拉帮结派,遇到困难往往自己处理或者凭哥儿们义气行事,行为容易越轨,失意时孤独自卑,学习方面缺少上进心,容易自暴自弃。

5、父母因素。留守儿童父母由于长期在外,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缺乏与孩子心灵上、情感上的沟通。导致孩子心理孤僻,认为自己没有父母的疼爱,不愿意与外界做过多的交流,生活上、学习上得不到父母的指点,长大后甚至会有埋怨父母的情绪。根据本次调查统计,该地区留守儿童在校学生中有37%与父母分离1年以上,最长时间为5年,普遍反映与父母的联系较少。这些孩子的父母很少关注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等;并且父母由于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多在物质上充分满足孩子却忽视了心理上的交流。这一点可以通过下面的图看出,是根据本次调查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内容绘制出来的图。

图2 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内容分布图

三、对策分析

图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分析图

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能某一方单独解决,因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在互动中自主构建而成的。所以要社会、学校、家庭相互联系、沟通才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实现留守儿童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1、社会方面

(1)加强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保障力度。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通过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学费以及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补贴等政策来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入学率,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进城上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下发文件给各级乡镇、社区,要求加强学校的教育制度,对老师进行筛选等,要求针对留守儿童经常开办类似于“我的好妈妈”征文大赛,“结对子”等活动来给留守儿童的身心进行正面的引导。

(2)逐步建立良好的社会监管体制。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明确划分并承担责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体系,社区居委会也要经常深入留守儿童家庭,督促监护人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旦有问题要及时进行教育并帮其改正;其次要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3)积极进行宣传。政府应积极进行宣传,充分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为在家的留守儿童提供帮助,让他们健康成长。

2、学校方面

(1)开设心理类课程。学校应当实施心理咨询和辅导,通过心理咨询中心为少数学生解“心结”,及时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心理咨询可以通过面谈、书信、电话等,或者建立相关网站,通过网络虚拟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还可以开展小组或集体训练,如交往、自信心、情绪管理训练课堂。学校应通过建立五大系统,预先发现、及时辅导、有效干预,把心理疾病、事故发生的几率降至最低。各校在新生入学时普遍开展心理状况摸底,为排查出来的有心理疾病苗头的学生建立档案,班主任和学生骨干也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心理波动,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各校心理咨询中心通过专业途径和方法,努力降低心理疾病、心理事故的发生。

(2)加强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留守儿童多一点关爱。尤其是老师们应该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与他们沟通,找出问题的源头,辅导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在缺乏父母陪伴的日子里多一点外界的关爱。进一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目的地帮助小学生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树立起对人际关系上的自信心,对部分焦虑现象异常严重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家长会。

(3)开展监护人课堂。告诉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多指导孩子的学习和心理问题,掌握与孩子的沟通方法。尽可能对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让他们了解孩子,端正教育观念,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以便孩子提高自制力,减低他们与外界不良因素的接触,加强留守儿童思想上与心理上的独立性。

3、家庭方面

(1)树立监护人意识。无论家庭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由谁来监护孩子,监护人都必须得树立起应有的意识,要承担起应有的义务与责任。比如多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与他们多多交流生活、情感上的一些事,及时对孩子的困惑提供有利的帮助,另外监护人也应该学习在儿童培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努力为其打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环境,做到对孩子不溺爱也不过于苛刻,与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以共同采取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2)保持联系频率。父母要与自己的孩子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最好能做到一周一到两次,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一个月回去看望一次,然后父母不仅要注重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还要注意与孩子之间要有足够的情感交流和心理交流,切实关注孩子的成长,这样也能让孩子明白父母在外面的辛苦,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篇8

[关键词]灾后儿童 心理适应 心理韧性 社会支持 生活事件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13-03

引言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们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了一系列反应。儿童作为创伤后心理障碍的易感人群,在灾后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适应状况,引起了大量学者如张本、王学义对唐山大地震孤儿远期心身健康的调查以及扶长青对地震灾区儿童心理创伤及其干预策略的调查。以往研究更多关注了灾区儿童的消极方面(辛自强等,1996[1];严春香等,2007[2];陈彩琦等,2009[3]),比如青少年无望感与生活事件、控制信念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等,研究者忽略了积极、正向的因素,比如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对生活压力和挫折压力的“反弹能力”。[4]研究将以四川省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茂县的受灾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对灾区儿童心理适应状况的实地调查和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了解灾后儿童的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系统,根据灾后儿童心理适应情况,分析影响灾后儿童心理适应的相关因素,借鉴国外研究的成功经验,提出具有较高可行性的灾后儿童心理适应对策,使灾区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四川省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茂县河西小学四、五年级学生整班选取被试,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24份,有效率86.15%。其中,10岁~12岁的儿童有186人,男生94人,女生92人,平均年龄为11.20+0.818岁;13岁~15岁的儿童有36人,男生14人,女生22人,平均年龄为13.86+0.833岁;16岁~17岁的儿童有2人,均为女生,平均年龄为16.50+0.707岁。

(二)工具

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是在心理韧性概念的过程模型下采用本土化思路编制形成的。量表共27题,分为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因素。其中前者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3个因子,后者包含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2个因子。初测(n=283)内部一致性为0.85,复测(n=420)为0.83。[5]

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该量表含12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7七级计分法。通过因素分析将PSSS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三类,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和全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7、0.85、0.91和0.88。

3.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适用于青少年生活事件发生频率和应激强度的评定。该量表主要为自评量表,由27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ASLEC量表将27个项目概括为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其他6个因子。采用0-6级评分,各因子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各事件评分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从0.24到0.57,平均为0.45。ASLEC的Cronbachα系数为0.85。[6]

(三)统计方法

运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二、结果

(一)方差分析

1.青少年生活事件性别差异比较(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灾区儿童男生和女生在青少年生活事件的受惩罚和其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2.不同社会支持条件下心理韧性的差异比较(见表2)。

在本研究228名被试中,青少年社会支持总分在50分以上的有173人,占75.9%,属于拥有正常的社会支持;32~50之间有53人,占23.2%,这些青少年社会支持存在一定问题,但不是很严重;32以下的有2人,占0.9%,这两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存在严重的问题。

为考察不同社会支持这一变量对被试心理韧性的影响,将被试分为社会支持严重、较严重和正常三个组作为自变量,心理韧性作为因变量进行了单因素的方差分析。三组在心理韧性上的差异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社会支持条件下的灾区儿童在心理韧性上存在显著差异(p

(二)相关分析

1.青少年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见表3)。

由表3显示,社会支持总分与心理韧性总分之间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r=0.184,p=0.005

2.青少年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中积极认知、目标专注的相关分析(见表4)。

此外,心理韧性中的积极认知因子、目标专注与青少年社会支持之间也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且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目标专注有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210,0.211;其他人的支持与积极认知存在显著正相关,r=0.198,p

(三)灾后儿童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索灾区儿童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的影响,以社会支持的三个因子为自变量,以心理韧性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家庭支持进入最终的回归方程(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R2=0.03,说明家庭支持因子可以解释社会韧性的3%,p

然后进一步把生活事件压力的各个因子和社会支持的各个因子作为自变量,心理韧性作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两个因子进入最终的回归方程:家庭支持和学习压力。结果见下表。

模型一是只有家庭支持作为自变量的结果,模型二是学习压力和家庭支持同时进入回归方程的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模型一的R2=0.03,R2=0.02,模型二的R2=0.05,R2=0.04,标准化回归系数都是显著的,回归方程也是显著的,这说明家庭支持和学习压力能够显著预测个体的心理韧性水平。换句话说,个体心理韧性的发展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背后的家人支持,另一个是事件经历。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经历,而这种经历对于培养个体心理韧性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三、结论

(一)灾后儿童差异研究

以往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富于攻击性,这也是性格上差异最为常见的证据。一项对日本、印度、菲律宾、墨西哥、新英格兰和肯尼亚等6种文化中7~11岁男女儿童的行为观察研究发现,在所有文化背景中都能看到这种差异。[7]本研究发现,灾后不同性别儿童在生活事件量表上受惩罚和其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他因子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丧失和健康适应因子不存在差异。在受惩罚因子上和前人研究一致。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男女生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同,所承担的压力不同,而且压力应对的方式也有不同。由于男性的这种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带来更多的惩罚导致惩罚因子上的差异,所以,在对待不同性别的儿童时要给予不同的关注。

在社会支持上不同得分的儿童,经过t检验,其在心理韧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大量研究显示个体的社会支持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因子对心身症状的作用路径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应特别注意改善青少年学生对社会支持的主观评价和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8]所以家长及其他对儿童重要的人必须关心儿童的生活、学习及其他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二)灾后儿童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

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的三个因子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与心理韧性中的积极认知和目标专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量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成就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成就目标定向则是成就动机的要素之一,同样也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此外,儿童的自我概念也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根据已有研究,儿童的自我概念还会影响其目标定向,而目标定向对于个体的成就水平又有制约作用。国内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子女的目标定向和学业自我概念,以不同的途径对其学业成就产生影响。[9]本研究中不同程度的社会支持的结果也同样证明了以往的研究结论。结论是一致的,社会支持程度低能够使这些儿童表现出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心理韧性程度低。

(三)灾后儿童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儿童的心理韧性,家庭支持的影响程度可以正向预测心理韧性,其他人支持和朋友支持影响不显著。家庭支持是儿童心理韧性的主要来源,且父母的支持是无条件的,儿童在出现问题时更倾向于求助父母。以往儿童心理韧性的研究主要考察了流浪儿童、贫困儿童、多动症儿童、残疾儿童、父母离异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受欺负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10]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已经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亲密人际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压力的不良后果,降低青少年的压力感,提高个体适应各种压力和生活变迁的能力。[11]回归分析显示,学习压力是儿童心理韧性的一个影响因素。学习压力作为一种生活事件,影响着儿童的心理韧性。国内也有研究表明,[12]经常参加学校活动的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明显高于从不参加活动的中学生。学校的各种活动别是学习经历,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它要求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交往和联系。而人们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独感,忘记自己的烦恼和痛苦,从而很好地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知识面,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习经历作为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而适当的学习压力可以使儿童能够提高合作意识,增强学习的能力和信心,从而增强心理韧性,更好地适应生活。

四、建议

(一)在对待不同性别儿童时提出的建议

研究发现,灾后不同性别儿童在生活事件量表的受惩罚和其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说明灾区的男性儿童比女性儿童面临更高的负性生活事件,可能导致较多的攻击行为。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由于男生顽皮、好动等自身的性格特点,老师和家长给予更多的学习压力和惩罚,而更多的压力和惩罚又反过来强化了已有的性格,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男生健康适应能力更差。[13]因此,在学校和家庭中,老师和家长不应该给男生施加过多的学习压力,在对男生进行惩罚时,惩罚措施也不应该太过严厉,造成男女生之间差别显著。在对灾区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注意男女生的性别差异,针对男女生采取不同的措施,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负性事件,帮助其健康成长。

(二)家庭对儿童关注提出的建议

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儿童的心理韧性,其中家庭支持是儿童心理韧性的主要来源。然后,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因子与心理韧性中的家庭支持因子之间的相关却不显著。这就提示父母或其他抚养人要更多关注与儿童的沟通,多倾听他们、了解他们。[14]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倾诉的机会,了解孩子的内心,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其次,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讨应对挫折的办法,避免孩子孤立无援的恐慌心态,并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提高家庭支持的支持力,减少儿童在学习上的压力,让他们轻松学习、快乐学习,提高儿童的心理韧性。

(三)对灾后学校及社会提出的建议

相关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的三个因子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与心理韧性的两个因子积极认知与目标专注具有高相关。Andrews的研究曾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付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15]学校作为儿童发展的主要媒介和环境,面对地震灾害给灾区儿童带来的诸多负面生活事件的影响,也应针对个体的差异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学校教育方面,教师对学生相比于灾害发生前应要更积极地关注、真诚对待,要正确引导儿童面对灾难,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快复课,回到学校和集体;经常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爱,在积极安全的心理氛围中,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引导其积极乐观地对待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四)从宏观层面对政府提出的建议

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应在灾后儿童心理干预的整体机制上有所推进,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并在各地建立应急管理机制。[16]首先,在政府执行向灾后教育倾斜政策的前提下,应加大在灾后教育软件投入的比例。调查所在的河西小学是茂县灾后重建的首批项目,而所有的学校都是重建项目中优先建设。在对河西小学的同学调查时发现,新的学校、新的教学环境对孩子们的乐观积极心理起了很大的激发作用。除现有的保障硬件支持外,政府应更多地保障软件的支持,如灾后儿童的心理培训,灾后学校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等等。其次,可以在各地设立专门的心理救助部门,并对心理辅导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把心理干预工作长期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辛自强,马君雪,耿柳娜.青少年无望感与生活事件、控制信念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41-46.

[2]严春香,周宇.成长环境对青少年生活事件的影响研究.中国卫生统计,2007,24(2):165-170.

[3]陈彩琦,李艳,田卫卫,陈融,张庆.汶川地震灾区儿童行为问题的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Help Center.The road to re-silience.What is resilience?省略/featuredtopics/feature.php?id=6&ch=2,2004/12/30.

[5]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6]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131-133.

[7]Whiting B,Edward C P.A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sex differences in the behavior of children aged there through eleven.J8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74,91:171-188.

[8]胡军生,滕兰芳,王登峰.父母养育方式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心理卫生.2007,21(9):650-653.

[9]路海东.聚焦中国儿童学习压力:困境与出路.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10]郭玲玲,吕寿伟.家庭支持与初入学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当代教育论坛,2007(14).

[11]年晶,刘爱书,儿童被忽视、心理韧性与孤独感的关系.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9,17(6):748-752.

[12]刘一霞.烟台市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山东:山东大学,2008.

[13]张硕,薛倩.小学高年级生活事件和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6(1):33-37.

[14]Andrews G.Life event stress,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and risk of psy-chological impairment.J Nerv Ment Dis,1978,166:307-316.

[15]年晶,刘爱书.儿童被忽视、心理韧性与孤独感的关系.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9,17(6):748-752.

篇9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教学方法

近年来,“儿童学琴热”进行地如火如荼。要怎样更好地提高儿童的钢琴教学成果,怎样通过正确的钢琴学习从而真正地提高音乐素质。许多的学者都已经进行过讨论和研究,而我作为一个音乐老师,又是钢琴老师,深深感觉到它的重要性。通过这么多年的钢琴教学的经验积累,提出一些个人的经验和观点。

一、规范意识是必要的课前准备

家长们把学琴为了“提高素质”的动机曲解为“非专业性”的“休闲、消费享受式学习”这种意识传染给了学琴的孩子,孩子也抱着游戏娱乐的心态进入钢琴课堂。一动手便毛病百出。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散漫,华而不实等不良习惯。所以教师必须有预见地明示学琴的基本要求。

1.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旦学琴,则应当把练琴当成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

2.固定一个家长陪孩子上课,作好笔记,每天要安排足够的,较稳定的时间辅导孩子练琴。

3.家长对孩子的严与爱应把握尺度。要让孩子对家长有既爱又惧的心理。

4.尽可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琴环境。

5.生活中家长需要尽可能对孩子的注意力,意志力,美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6.家长要主义自己言行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作用,尽可能多学一些基础音乐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钢琴练习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较枯燥的练习。所以在教学当中兴趣是关键。那么,在音乐教育范畴,尤其是儿童学音乐弹钢琴过程中如何对其进行辅导和提高?在学报《钢琴艺术》2004年1月――6月合订本中,李雯岚老师探讨学音乐,谈钢琴的兴趣。我也总结出自己的几点关点:(1)教音乐要放在教学指导思想的首位。(2)常规教材中穿插“可爱的小曲作诱饵”一提高学生学音乐的兴趣。(3)只有学好音乐基础才谈的上享受音乐兴趣。(4)通过音乐会的熏陶和参加表演刺激扩大直接兴趣。我有一个学生一开始对学习钢琴很有兴趣,可让他反复的练断奏,家长也不管孩子是否有兴趣,就一味逼孩子练,于是学生便由喜欢――不喜欢――厌烦――厌恶,最终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在学琴的漫长过程中,家长必须认识到良好的学习气氛和家长对学琴的正确认识态度是孩子学好钢琴的重要心理基础。做到收放自如及控制好孩子练琴的松紧度,以使儿童在良好和谐轻松的环境中保持学琴的兴趣。

三、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首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充分尊重儿童,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其次教师应正确积极的鼓励儿童学习钢琴,帮助他们形成主动、积极的内在动力.使小学生感受到爱护、关注、鼓励、支持、赞许等,这样儿童的钢琴学习才会从简单到复杂,从稚嫩到成熟,从失败到成功。

学当中兴趣是关键。那么,在音乐教育范畴,尤其是儿童学音乐谈钢琴过程中,兴趣到底包括些什么呢?如何对其进行诱导和提高?在学报《钢琴艺术》2004年1月~6月合订本中,李雯岚老师探讨学音乐,谈钢琴的兴趣。

提高学音乐弹钢琴的兴趣:(1)教音乐要放在教学指导思想的首位。(2)常规教材中穿插“可爱的小曲作诱饵”一提高学生学音乐的兴趣。(3)只有学好音乐基础才谈的上享受音乐兴趣。(4)通过音乐会的熏陶和参加表演刺激扩大直接兴趣

四、弹奏技巧训练,情感审美教育相结合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建造起美丽的钢琴艺术大厦,就必须打造好牢固的基础工程。基本技能训练只是钢琴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掌握了钢琴演奏技术之后,必须要向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的方向发展。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弹奏的方法,但是他们不懂音乐,更不知如何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他们弹奏的只是没有生命的音符,而不是音乐。为此我们应明确教学方向,在重视学生弹奏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想像力和表现力。儿童喜欢幻想,幻想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也是一种智慧、聪颖的反映。因此,音乐教师要用动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还要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

五、定期观摩:阶段性学习汇报的规范形式

儿童的学琴,我会要求他们写简单的学琴日记,特别制作了一本小本,上面有我的作业栏,作业要点,一天要练习多少遍;学生练习的情况,自我感觉怎样;老师评语等。让学生据此有一个对比。年龄较小儿童还奖励小红花,每当得奖,小朋友的兴致就更高了。定期观察学生学琴情况,如:为什么这个学生学得特别慢?为什么这个学生作业不能完成?“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儿童主要通过感观,依靠表象来认识世界的,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弱,还没有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而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他们喜欢具体直观的东西,如对色彩图形等的敏感度远远强于文字,在语言上,易于接受简单的动名词,对复杂的动词,抽象的形容词较难理解。由此我在儿童的钢琴教学中,依据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对儿童进行兴趣的培养,在教学的语言上也注重形象生动地表达,运用拟人的手法,让儿童能更好的体会。“站稳”、“手指立起来”、“走”、“跑快一些”这是我经常要用的口号。教师要用形象的语言解读每一要点,让孩子们理解深刻,记得牢固。应让孩子们每弹一个音,都能想到它叫什么名,它的“家”在键盘上的什么位置,用第几指去弹它,手指在“家”呆多长时间等等。

钢琴的学习,经历着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欣赏美几个审美心理过程,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儿童审美心理学、钢琴教学法,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孩子通过技能促进修养,通过学习知识重视感受,着重强调学习过程,获得好的结果,让孩子的钢琴学习,真正成为他们的翅膀,飞向美的天空。

参考文献

[1]郑日昌,陈永胜.儿童心理辅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庆刚.钢琴的演奏与教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9.

[3]周广仁,吴斌.钢琴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莱默儿,瓦尔特.吉泽金/姜丹译.现代钢琴演奏技巧.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

[5]张建国.钢琴基础教学导读.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

[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华乐出版社编辑部.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华乐出版社,2003,5.

[7]伊爱青,曹理,谬力.外国儿童音乐教育.

[8]李雯岚.儿童钢琴手指练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12.

篇10

〔关键词〕绘画;投射技术;房子-树-人;儿童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3-0011-03

一、理论背景

图画是最有效的直达人内心的工具之一。早在20世纪40年代,通过绘画可以确定一个人的情绪和人格特征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绘画可以投射出人的心理状态的观念深入人心。绘画不但能反映内部心理现实,而且能表现绘画者的主体经验。随之,“投射性绘画”的术语开始出现,绘画投射测验也应运而生。为了评估人格,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领域的文献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绘画投射测验,在1940年至1955年这段时间内,出现了大量使用绘画投射测验进行的研究,投射的方法不仅包括绘画,还包括句子完成测验、图片测验,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以及词汇联想测验等。

绘画测验的形式和种类很多,我们可以根据测验的表现形式、内容和各测验的目的等来进行分类。在临床心理学中,常见的有这样几种类型:以智力测验为目的的“画人测验”;以获得有关人格特点方面信息为目的的测验――考克(Koch・K)的“画树测验”、巴克(Buck・J)的“房―树―人测验”;以了解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病理等方面问题为目的的“ 家庭活动画测验”;为了了解视觉运动功能、脑功能状态的“本德格式塔测验”;以了解潜意识人格问题为目的的“景物结构化测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克(Buck,1948,1966)的“房―树―人”(House-Tree-

Person,HTP)测验是较为著名的绘画投射测验。巴克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论述了HTP测验,后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并加以推广应用。这项测验是作为智力测验的辅助工具开发出来的,任务是画出一间房子、一棵树和一个人,因为这三个物体为每一个儿童所熟悉,包括年龄很小的儿童,而且这三样东西可以诱发儿童的联想,并可能将联想投射到绘画上。巴克曾说:HTP测验能激发儿童有意识的联想和无意识的联想,儿童画出的人、房子和树或其他内容可以反映儿童的人格、知觉和态度。房子能反映家庭或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和问题,树能表现儿童心理发展和他们对环境的感受。咨询师可通过分析儿童画出的房子、树、人的特征以及画的细节比例、透视、颜色使用,对所画的形象进行评价。乔莱斯(Jolles,1964)对房―树―人图画的各种特征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描述。哈姆尔(Hammer,1971)把房―树―人的技术应用在临床中。

考皮茨(Koppitz,1968)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评分体系。她认为:“儿童最了解的人是自己,因此儿童画的人就成为内部自我及个人态度的肖像。”她还使用图画作为投射任务探查儿童绘画中所表现的情感问题的特征,她把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更注重儿童对自己的看法和那些对自己有着重要意义的人物的看法以及儿童对问题冲突的态度。考皮茨的思想代表一种更为“注重现实”的观点,在分析心理发展、人际关系和情绪因素的同时,更注重分析儿童当前的心态和感受。柏恩斯和考夫曼(Burns&

Kaufman,1970,1972)发展了动态家庭图,要求绘画者表现“全家人一起做什么事情”,以增强图画的动态性,由此可得到更多家庭成员互动的信息。

对绘画的解释系统有很多,大致有:1.巴克的解释系统。有质的解释,也有量的分析。2.乔莱斯(Jolles,1971)的解释系统。乔蒂斯简化了巴克的解释系统,理论基础是精神分析学,善长运用心理动力学的观点来解释绘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3.汉默(E.F.H,1958)的“象征解释”系统。他认为房子是唤起与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有关的情感的居所,对儿童而言,自我与双亲、兄弟姐妹的关系会显示出来;对成人,则可能反映当前主要的环境背景及与配偶关系的质量。4.本斯(Bums,R.C。1987)的房―树―人动力绘画评分系统。通过分析被试表现在绘画中的风格、方式、行为,了解其情感、自我概念、与他人的关系等特征。

在我们的心理咨询中,大多数治疗技巧是针对成年人相对稳定的结构化人格和自我而形成的,而儿童的人格还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自我意识不成熟,认知能力较低,焦虑很容易被激发。儿童倾向于用直接的行动和游戏来外显他的愉快、焦虑、混乱等,而绘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他们通过绘画,能表达出他们用语言无法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研究者基于这种观点,设计出绘画投射测验。绘画提供了一种手段,可以让儿童表达出用文字无法表达的信息。实际上,大部分心理医生并不是利用儿童画进行诊断,而是利用儿童绘画进行治疗,他们认为儿童画是一种交流的手段,而不是专用来评价、诊断或评估儿童的一种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儿童绘画本身并不是一种诊断或评价方法,而是一种活动形式;这种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能使儿童把自己的某些经历通过画面表达出来。

二、操作综述

“房―树―人”绘画测验操作使用的白纸一般有两种规格,一是巴克介绍用的4张约20×22厘米的白纸,其中3张分别印有“房”、“树”、“人”三词;二是更多人使用的标准的22×28厘米的白纸。这两种不同规格的白纸使用起来效果是一样的,有人做过研究,发现并没有什么显著差异。学者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分三次描绘三张图形对被测者的心理压力较大,于是将房子、树、人三项合画于一张纸之中,不仅能大大减轻被测者的负担,扩大测验对象,提高成功率,而且能简捷有效地探测被测者的人格特征。这就是统合型HIP测验(Synthetic House-Tree-Person Technique )。

在测验中,主试首先要求被试画房子:“请拿起一枝铅笔,请你尽可能画一幅房子的好画给我。你可以画任何一种你喜欢的房子;而且,只要你愿意,你随便画多久都可以。要尽可能画一所好房子。”后面关于“树”、“人”的指导语与此相同。主试应当注意每一幅画完成的时间。

完成这些画后,主试必须就一系列问题对被试进行询问。如:

房子有几层楼?它是木房、砖房或其他?它是你自己家的房子吗?在画的时候,你想到了谁的房子?你想自己拥有这房子吗?为什么?......

这树是什么种类?树大概多大了?树活着吗?这是一棵健康的树吗?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印象?这是一棵强壮的树吗?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印象?这棵树使你记起谁?为什么?.......

这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男孩或女孩)?他多大年龄?他是谁?他是朋友、亲戚,还是其他人?在你画图时你想起的是谁?他在干什么?他在哪里?他在想什么?这个人给你什么印象?这个人快乐吗……

按巴克的说法,这些问题并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标准化的问题,而是用来作为一种刺激,进一步揭示被试的情绪反应。通过这些询问,让被试有机会去“定义、描述、解释其画出的物体和他的环境”。

根据伯斯(Robert,1987)的观点,房屋代表我们的生命实体,树象征着生命的能量、能量水平和能量的方向,人代表着自我形象。因此,对整幅图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整体上的分析。画的主要故事是什么?对画面的感觉,包括其画面的大小、笔画的力度、构图、颜色等。

二是看房屋。色调如何?开放还是封闭?房屋是稳定还是摇摇欲坠?豪华还是简朴?

三是看人。这人正在做什么事情?画中人物的主要情绪?强调的部位和缺漏的部位?人物之间互动怎样?

四是看树。这棵树的生命力如何?树冠、树枝、树叶、树干、树根分别有什么特点?是否有果实?是否有小动物?

五是看房、树、人三者之间的距离。三者的空间位置和相互距离怎样?三者在整个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哪个最大或最小?人与树、房有互动吗?

六是看有没有附加物。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作动态分析,也可以单就某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例一:

画面中的房屋在画的上部,缺少应有的地基即安全感。门是关着的,与外界交流少。屋顶是尖型的,表明作画者内心有一定的冲突。许多研究者给予烟囱多种象征意义。此画面没有烟囱,作画者可能缺少家的温暖。最值得关注的是房屋里的两个人:家长正在用棒子教训小孩,房屋的侧面窗户下画了一个骷髅,还有骨头堆成的两把叉,表明作画者正处在较严重的情绪冲突中。

例二:

树冠和树枝优美、比例恰当,代表一个人发展的平衡。树冠与树枝的变化程度、大小、形状传递着成长信息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树干上的疤痕是成长过程中受到创伤的标志。图中的树占据了整个图画,树冠很大,表明作者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和自豪感。树上的果实多少大小代表成就欲望、希望目标等。这棵树上没有果实,说明绘画者尚未设立可实现的目标。

例三:

人物画中女性特色明显。画中出现全身且有脚,说明绘画者自我意识清楚、自我整合良好。人物眼睛很大,强调通过眼睛来获得外界信息,用感性的方式来了解世界。肩膀较方,表示肩负责任,或争强好胜。但画面中四肢显得不成比例,手部腿部不明显。手是用来制造工具、掌握工具的重要部位,手最基本的含义是代表行动力、做事情的决心,腿和脚最基本的含义是表示踏实和稳定。联系例二的“树型图”我们看出这是一位有强烈的成就动机,但行动力不够的女生。

例四:

在绘画早期投射测验中,最具影响的要算玛考文的个体在人物画中内在心理的投射研究。她认为画人表现了绘画者的冲突特征、防御机制、神经症以及病理学特征。她为画出的人物的各个部位(比如纽扣、口袋、烟斗等)以及画面的其他细节赋予了图画特定的象征意义。

树冠的线条为直线,代表自信、果断或固执;树冠往一边倒,表明绘画者有一定的压力。

人物画中,人物脖子稍长、细,表明作者有一定的依赖性,有出人头地的愿望;无手,表明行动力不够。人物的显著特征是肚子大、向外突出,儿童画在某方面突出有多方面结论,疾病、欲望、创伤皆有可能。罗恩菲尔德发现,如果儿童对人物形象的某一部位不断夸大或歪曲,往往是因为儿童的此部位不正常或有障碍。

三、操作反思

房―树―人(HTP)绘画投射测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有助于人们了解被测者深层的动机、情绪和性格倾向等,从而提高心理诊断的效果和准确度。该测验既可以用于群体测试,又可以用于个体测验;亦可以作为人群中有关精神健康的普查筛选工具,还可用于门诊临床以及住院患者的心理诊断,此外还是调解夫妇关系、亲子关系,治疗和矫正不良青少年的手段,甚至可利用其艺术疗法的作用,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

房―树―人投射测试最初的研究是放在儿童身上的。儿童绘画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一个既充满魅力又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它的独特性就在于绘画中所蕴含的儿童的思想与活动,会受到年龄、社会背景以及儿童绘画情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只要关注儿童绘画的多维特征并尊重每一个儿童在绘画中表现的独特性,就可以加快对儿童思想、情感和观念的探索。通过案例辅导,笔者感到恰当地运用“房―树―人”图,并认真分析儿童的表现,将有助于心理辅导者探究儿童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范围内的情感体验,有针对性地实施辅导。儿童画为我们理解儿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绘画的投射性测验尽管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存在信度方面的问题而遭到质疑,局限性、不足之处仍然不少,不少认识仅限于临床观察经验。临床心理专家指出,绘画技术应用起来很便捷,但对其的解释应该谨慎:一是由专业人员来解释;二是对作画者本人的解读很重要。只凭书本上的标准就去给别人测验、解释,是一种不专业、不严肃的做法,对当事人的帮助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无益而有害的。最后要说的是,图画中所显现出的分析结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每幅画都是动态的,把单独的元素抽取出来进行解释,很容易犯错误。

总之,房―树―人(HTP)测验由于它的直观、简捷、易于操作而被很多心理学家应用于临床,在心理诊断当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并不断发展完善,尤其在学校心理咨询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cathy A ,Malchiodi 李,刘晓庆译.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解读儿童画[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2]严文华.心理画外音.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3]【美】Morton chethik著,高桦、闵容译.儿童心理治疗技术――心理动力学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