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市场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纳米材料市场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安全性;科学发展
一、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简介
纳米(nano)本是一个长度单位,1纳米为10-9米,即十亿分之一米。大部分原子和分子的尺寸约为0.1-100nm,当很多宏观物质的尺度降低到纳米量级时会表现出很多与我们平时所观察到的不同的现象,所以研究材料在0.1-100nm尺度范围内的性质和应用就形成了当前非常热门的纳米科学与技术。
90年代末,纳米技术在我国也有着快速发展。纳米科技与以往的科技领域有所不同,它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电子学等科学技术领域,并引发核派生了纳米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生物学和纳米材料学等诸多新领域。其中纳米材料学是研究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的一门纳米应用科学[1]。如纳米尺度的结构材料能在不改变物质化学成分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器纳米尺寸的大小来控制材料的基本性质,如熔点、磁性、强度和颜色等。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的基础,只有提高纳米材料的性能才能实现需要的功能。所以,纳米材料在整个纳米产业中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二、纳米材料的健康效应
1、正面效应:纳米医学
纳米材料已经或正在走进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如生物医学领域的纳米制药和疾病监测的方面。因为纳米材料尺度小、活性强,用纳米材料制成的药物可以准确的杀死病变细胞不会对健康细胞产生影响,这是常规药物所不能实现的。纳米生物芯片技术将传统的生物样品检测实验室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来,大大增强了检测速度和精度。
纳米材料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为生物医学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野,纳米材料也医药学方面和生物芯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更为广泛的应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等将会变得更有效率,治疗费用也会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成熟又逐步降低,从而我们的生命健康保障将会得到很大提高。
2、负面效应:纳米毒理学
尽管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产生的革命性的变化,但是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同时也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任何一门技术都具有双面性,即有有利的一面也会存在有害的一面,纳米材料也不例外。
对纳米材料安全性的研究工作最早的是英国牛津大学和蒙特利尔大学的科学家在1997年发现防晒霜中的TiO2和ZnO纳米颗粒会破坏皮肤细胞的DNA。直到2003年3月,美国化学会年会上的有关纳米颗粒对生物可能存在危害的报告才引起了世界对纳米材料安全性的广泛关注。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者让大鼠在含有粒径为20 nm 的聚四氟乙烯(特氟龙)颗粒的空气中生活15分钟,大多数实验大鼠在随后4小时内死亡;而另一组生活在含120 nm特氟龙颗粒的空气中的大鼠,则安然无恙[3]。
三、纳米材料负面效应的解决方法
1、各国政府的对策和行动
20世纪末才发展起来的纳米科技正在逐步完善,已经应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重要领域。21世纪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纳米材料已经应用在众多国防和军事领域,如美国B-2隐形轰炸机的表面涂层材料,新型的特种兵作战服。而且,纳米材料作为其他行业的基础,为传统的制造业带来了新的生机,纳米材料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纳米材料标准化方面引起了纳米研究大国的激烈竞争,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正是竞争的交点。为了率先占领纳米科技的未来市场制定纳米材料标准,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更显得非常重要。
2、结合我国国情的策略
我国的纳米材料科技研究起步较早,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不大。纳米材料在化妆品、涂料、纺织业、汽车工业和半导体产业都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就我国纳米材料市场来看,其主要产品为金属纳米颗粒材料、纳米氧化物、纳米碳化物和半导体纳米材料,如银、铜和铁等纳米颗粒材料,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和纳米钛酸钡等。2007年出版了纳米毒理学领域第一本专著《Nanotoxicology》。此外,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系、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等也都成立的纳米材料安全性方面的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白春礼院士在第243次香山科学会议上指出:"任何技术都是有两面性的,纳米技术也可能同样是把双刃剑。正确的态度是吸取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纳米技术的同时,同步开展其安全性的研究,使纳米技术有可能成为第一个在其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之前就已经过认真研究,引起广泛重视,并最终能安全造福人类的新技术"[3]。
四、科学发展营造绿色纳米世界
纳米材料研究和产业的发展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纳米材料安全性的题不仅关系到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利益,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新兴的纳米材料科技要为人民所用,而不是要危害人民的健康。纳米材料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也会带动制造业、国防产业等领域的发展。健康、绿色的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科学发展的最基本前提。坚持纳米材料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纳米材料、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9]。
当前,传统行业里的"中国制成"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站住脚,但是在当前世界的利润分配中,制造环节的利润越来越低而且产生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取而代之的是研发和服务环节的利润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就是著名的"微笑曲线"。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纳米和纳米以下的结构是下一阶段科技发展的一个重点,会是一次技术革命,从而将是21世纪又一次产业革命[1]。"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是困扰纳米科技进一步走进人生生活的关键,只有解决好纳米技术也人类发展的关系,营造一个绿色纳米科技发展环境,人类才能真正的享受到纳米科技的福音。
参考文献:
[1]徐云龙,赵崇军,钱秀珍.纳米材料科学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1.
[2]贾宝贤,李文卓.微纳米科学技术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
[3]赵宇亮,赵峰,叶昶.纳米尺度物质的生物环境效应与纳米安全性[J].中国基础科学科学前沿,2005:19-23.
[4]赵宇亮,白春礼.纳米安全性:纳米材料的安全效应[J].世界科学技术,2005,(4).
[5]汪冰,丰伟悦,赵宇亮,邢更妹,柴之芳.纳米材料生物效应及其毒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2005,(1).
[6]Y.Song, X.Li, X. Du.Exposure to namoparticles is related to pleural effusion, pulmonary fibrosis and granuloma[J].Eur Respir,2009,34:559-567.
[7]Service R F.Nanomaterials show signs of toxicity[J].Science,2003,300,(11):243.
[8]张立德.我国纳米材料研究的现状[J].中国粉体技术,2001,(5).
篇2
[论文摘要]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对物质的结构研究的越来越透彻。纳米技术便由此产生了,主要对纳米材料和纳米涂料的应用加以阐述。
一、纳米的发展历史
纳米(nm)是长度单位,1纳米是10-9米(十亿分之一米),对宏观物质来说,纳米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不如,人的头发丝的直径一般为7000-8000nm,人体红细胞的直径一般为3000-5000nm,一般病毒的直径也在几十至几百纳米大小,金属的晶粒尺寸一般在微米量级;对于微观物质如原子、分子等以前用埃来表示,1埃相当于1个氢原子的直径,1纳米是10埃。一般认为纳米材料应该包括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材料的特征尺寸在1-100nm之间,二是材料此时具有区别常规尺寸材料的一些特殊物理化学特性。
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预言,人类可以用小的机器制作更小的机器,最后实现根据人类意愿逐个排列原子、制造产品,这是关于纳米科技最早的梦想。1991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碳纳米管,并发现其质量仅为同体积钢的1/6,强度却是钢的10倍,因此称之为超级纤维.这一纳米材料的发现标志人类对材料性能的发掘达到了新的高度。1999年,纳米产品的年营业额达到500亿美元。
二、纳米技术在防腐中的应用
纳米涂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一相尺寸在1~100nm;二是因为纳米相的存在而使涂料的性能有明显提高或具有新功能。纳米涂料性能改善主要包括:第一、施工性能的改善。利用纳米粒子粒径对流变性的影响,如纳米SiO2用于建筑涂料,可防止涂料的流挂;第二、耐候性的改善。利用纳米粒子对紫外线的吸收性,如利用纳米TiO2、SiO2可制得耐候性建筑外墙涂料、汽车面漆等;第三、力学性能的改善。利用纳米粒子与树脂之间强大的界面结合力,可提高涂层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刮伤性等。纳米功能性涂料主要有抗菌涂料、界面涂料、隐身涂料、静电屏蔽涂料、隔热涂料、大气净化涂料、电绝缘涂料、磁性涂料等。
纳米技术的应用为涂料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用于涂料的纳米材料最多的是SiO2、TiO2、CaCO3、ZnO、Fe2O3等。由于纳米粒子的比表面大、表面自由能高,粒子之间极易团聚,纳米粒子的这种特性决定了纳米涂料不可能象颜料、添料与基料通过简单的混配得到。同时纳米粒子种类很多,性能各异,不是每一种纳米粒子和每一粒径范围的纳米粒子制得的涂料都能达到所期望的性能和功能,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纳米涂料。
纳米涂料虽然无毒,但由于改性技术原因,性能并不理想,加上价格太贵,难以推广;而三聚磷酸铝也因价格原因未能大量应用。国外公司如美国的Halox、Sherwin-williams、Mineralpigments、德国的Hrubach、法国的SNCZ、英国的BritishPetroleum、日本的帝国化工公司均推出了一系列无毒纳米防锈颜料,性能不错,甚至已可与铬酸盐相以前我国防锈颜料的开发整体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以红丹、铬酸盐、铁系颜料、磷酸锌等传统防锈颜料为主。红丹因其污染严重,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目前已被许多国家相继淘汰和禁止使用;磷酸锌防锈颜料虽比。我国防锈涂料业也蓬勃发展,也可以生产纳米漆。
我国自主生产的产品目前已通过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车辆检验站、机械科学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等国内多家权威机构的分析和检测,同时还经过加拿大国家涂料信息中心等国外权威机构的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目前国内外同类产品无可比拟的防锈性能和环保优势,是防锈涂料领域划时代产品,复合铁钛粉及其防锈漆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鉴定后已在多个工业领域得到应用。
三、纳米材料在涂料中应用展前景预测 转贴于
据估算,全球纳米技术的年产值已达到500亿美元。目前,发达国家政府和大的企业纷纷启动了发展纳米技术和纳米计划的研究计划。美国将纳米技术视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2001年年初把纳米技术列为国家战略目标,在纳米科技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从1997年的1亿多美元增加到2001年近5亿美元,准备像微电子技术那样在这一领域独占领先地位。日本也设立了纳米材料中心,把纳米技术列入新五年科技基本计划的研究开发重点,将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与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保护等并列为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德国也把纳米材料列入21世纪科研的战略领域,全国有19家机构专门建立了纳米技术研究网。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和生存环境改善及人体健康的保障都将做出更大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将是一个纳米世纪。
由于表面纳米技术运用面广、产业化周期短、附加值高,所形成的高新技术和高技术产品、以及对传统产业和产品的改造升级,产业化市场前景极好。
在纳米功能和结构材料方面,将充分利用纳米材料的异常光学特性、电学特性、磁学特性、力学特性、敏感特性、催化与化学特性等开发高技术新产品,以及对传统材料改性;将重点突破各类纳米功能和结构材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检测技术和表征技术。多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高性能的纳米硬质合金等为化工、建材、轻工、冶金等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机遇。各类纳米材料的产业化可能形成一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将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纳米技术的应用逐渐渗透到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将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纳米技术在涂料行业的应用和发展,促使涂料更新换代,为涂料成为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开创了突破性的新纪元。
纳米涂料已被认定为北京奥运村建筑工程的专用产品,展示出该涂料在建筑领域里的应用价值。它利用独特的光催化技术对空气中有毒气体有强烈的分解,消除作用。对甲醛、氨气等有害气体有吸收和消除的功能,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新。经测试,对各种霉菌的杀抑率达99%以上,有长期的防霉防藻效果。纳米改性内墙涂料,实际上是高级的卫生型涂料,适合于家庭、医院、宾馆和学校的涂装。纳米改性外墙涂料,利用纳米材料二元协同的荷叶双疏机理,较低的表面张力,具有高强的附着力,漆膜硬度高且有韧性,优良的自洁功能,强劲的抗粉尘和抗脏物的粘附能力,疏水性极佳,容易清洗污物的性能。耐洗性大于15000次,具有良好的保光保色性能,抗紫外线能力极强。使用寿命达15年以上。颗粒径细小,能深入墙体,与墙面的硅酸盐类物质配位反应,使其牢牢结合成一体,附着力强,不起皮,不剥落,抗老化。其纳米抗冻性功能涂料,除具备纳米型涂料各种优良性之外,可在10℃到25℃之内正常施工。突破了建筑涂料要求墙体湿度在10%以下的规定,使建筑行业施工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功效,又创造出高质量。
四、结语
由于目前应用纳米材料对涂料进行改性尚处在初级阶段,技术、工艺还不太成熟,需要探索和改进。但涂料的各种性能得到某些改进的试验结果足以证明,纳米改性涂料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好的。
参考文献:
[1]桥本和仁等[J]. 现代化工. 1996(8):25~28.
篇3
【关键词】纳米生物材料 纳米技术 肿瘤诊断 肿瘤治疗
1 纳米生物材料和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1纳米生物材料和技术可用来进行前哨淋巴结成像,从而判断有无转移乳腺癌、黑色素瘤或胃肠癌的患者,通常会在手术前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以确定癌症是否转移。纳米颗粒制剂可通过不同的成像技术发现转移灶,例如Kobayashi等在研究中发现,标记了MRI造影剂钆的树突状聚合物可以提供一种出色的影像,显示充满转移癌细胞的淋巴结。
1.2纳米生物材料和技术可用于肿瘤的早期检测
1.2.1纳米颗粒 纳米材料通过双功能螯合剂或物理包埋的方法将同位素与纳米材料连接,再将可与病变组织特异结合的靶向分子连接到纳米材料上。纳米颗粒作为影像的对比剂,一方面靶向肿瘤显像,另一方面还可携带药物[1]。
1.2.2悬臂梁 纳米装置悬臂梁一端被瞄定,能纵来与特定分子结合,而这种特定分子代表与癌有关的某些改变。当这些分子结合到悬臂梁上,表面张力会发生改变,导致悬臂梁弯曲。通过检测其弯曲,科学家们能够判断是否存在与癌有关的一些分子。
1.2.3纳米孔 经过改进的基因码阅读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检测到可能引发癌症的基因错误。纳米孔一次只允许DNA穿过一条链,科学家能够检测链上每个碱基的形状和电特性,使DNA测序效率更高,从而来获取编码信息,包括与癌有关的编码错误。
1.2.4纳米管 纳米管是大小约为一个DNA分子直径一半的碳棒,它不仅能检测改变基因的出现,还能帮助研究者查明那些改变的准确位置。
1.2.5量子点 半导体量子点纳米级的光辐射颗粒,具有独特的光学及电子特点,其亮度高而稳定,并可发出不同的荧光颜色,量子点与肿瘤抗原连接后形成影像,从而对肿瘤进行诊断。
1.2.6纳米生物传感器 纳米生物传感器通过靶向分子与肿瘤细胞表面标志物分子结合,利用物理方法来测量传感器中的磁信号、光信号等,可实现肿瘤的定位和显像,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1.2.7纳米机器人 用纳米微电子学控制形成纳米机器人,尺寸比人体红细胞还小。将纳米机器人从血管注入人体后,可经血液循环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检测和诊断[2]。
1.2.8光学相干层析术 由清华大学研制,其分辨率可达1 个微米级,较CT和核磁共振的精密度高出上千倍,据此可以对疾病进行早发现和早诊断。
2 纳米生物材料和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1纳米颗粒能提高肿瘤基因治疗的效果 针对脑胶质细胞瘤,基因治疗系统中的关键物质是氯毒素和铁氧物纳米微粒。这种靶向基因传递系统提高了基因治疗的疗效。同时有研究表明微小的硅石颗粒能充当DNA载体,提供一种非病毒方法的基因治疗。Deng等用纳米微粒介导的基因转染使肿瘤抑制基因FUS1外源表达,可提高人肺癌细胞(NSCLC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同时出现MDM2的下调、p53的蓄积以及Apaf-1依赖凋亡通路的活化,使肿瘤抑制作用成倍提高。
2.2纳米颗粒能提高化疗的效果 Majoros等将甲氨蝶呤附着于树枝纳米颗粒中,制作成靶向纳米微粒。研究表明靶向药物制剂能提高药物在病灶组织中的蓄积浓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对其他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全身毒副作用。
2.3纳米颗粒能提高肿瘤热疗的效果 热疗是通过加热治疗肿瘤,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至40-43℃,既使肿瘤缩小,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3]。纳米颗粒提高了热疗靶向性和疗效,降低了毒副反应。
2.4生物纳米管治疗癌症 由细胞核心部位的部分自身结构制作的纳米管,可作为纳米级胶囊传递基因和药物进入人体。Miguel等将抗癌药物泰素掺入到蛋白质-脂质混合体,可使药物到达癌细胞的同时减少化疗的副作用。
2.5纳米壳能杀死肿瘤细胞 纳米壳是外壳涂金的微小珠子,科学家设计这些珠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纳米壳吸收光能可产生一种强热,纳米壳吸收所产生的热能成功地杀死肿瘤细胞,而邻近细胞却完好无损。
总之,纳米科技正在以迅猛的势头快速发展,而且越来越渗透到各个学科和研究领域。纳米医学技术为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了重大的创新机遇和巨大的市场前景,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有一些关键的问题有待解决,如纳米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生物分布、毒副作用以及安全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及临床医生共同努力来完成。
参 考 文 献
[1]刘金剑,刘鉴峰.纳米材料在核医学中的应用.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0,34(6):326-329.
篇4
作为一种几何尺度的量度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千分之一微米,大约是三四个原子的宽度。人们在研究物质构成的过程中发现,在纳米尺度下隔离出来的几个、几十个可数原子或分子,显著地表现出许多新的特性,而利用这些特性并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产品的科学技术,就称之为纳米技术。一般来说,纳米技术所制造物体的体积不超过数百个纳米,其宽度相当于几十个原子聚集在一起的宽度。由此可见,纳米技术是在现代物理学与先进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探索紧密联系、学科之间交叉性很强的新型综合科学技术。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纳米科技成果已经在现代科技的多个学科领域得以广泛渗透和发展,其中就包括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化学工业领域。我们知道,化妆品作为一种特殊日用化工产品,由各种原料或添加剂经过合理配方加工而成。因此,化妆品学也通常被认为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其主要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化工工艺、化工工程机械、医药卫生、材料等多种学科。因此,在化妆品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将纳米技术科研成果转化并应用到新的化妆品产品中,能从根本上大大提高化妆品的性能、科技含量及市场竞争力。正因为如此,纳米技术有望在未来的化妆品产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纳米科技与化妆品纳米化
1. 纳米科技与纳米级功能材料
目前,纳米科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材料领域,取得的成果也多在此。因此,作为纳米科技的基石,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是当今新兴材料研究领域中最富有活力、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研究对象,也是纳米科技中最为活跃、最接近转化为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质、表征乃至应用方面进行了系统和规范性研究,尤其在功能材料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所谓功能材料主要是指基于物质的光、电、磁等功能开发的材料。研究发现,纳米级功能材料主要可产生小尺寸效应、量子化尺寸、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以及表面效应。这些功能都是与物质的电子层结构和能级密切相关的。当物质的粒径下降至纳米级时,由于此时物质的粒径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接近,因此量子化效应、小尺寸效应等对物质的能级和电子跃迁的影响骤然增加,从而影响了材料性能。
2. 纳米材料与化妆品纳米化
一般认为,化妆品对皮肤的清洁、护肤、营养和保护作用主要取决于通过渗透或吸收进入皮肤中的各种功效成分,而传统工艺所生产的各种活性成分却往往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我们知道,化妆品的各种性能及质量除了与配方、生产设备和工艺密切相关外,关键取决于化妆品中功效成分的粒子大小。功效成分的粒子越小,就越容易透过皮肤角质层而到达皮肤深层,起到应有的护肤和疗肤效果,反之,即便是很好的配方也不能对皮肤产生应有的护理和保养作用。基于此,化妆品的研制者一直致力于化妆品功效添加剂粒子细小化的工作,这一点与纳米技术点的发展是不谋而合。结合纳米生物学、纳米材料学等学科优势将各种化妆品材料/原料纳米化的技术,即为化妆品纳米化技术。利用纳米化技术可使各种纳米级化妆品功效成分颗粒能够顺利渗透到皮肤深层,并通过其产生的表面效应和尺寸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护肤、疗肤效果。目前,对纳米化妆品的研制,第一步是要突破微米级(100~300nm),第二步就是进入国际上所公认的纳米尺度(1~100nm)范围内。
化妆品功效成分纳米化后,对人体皮肤所产生的两个主要效应为表面效应和尺寸效应。(1)表面效应:众所周知,球形粒子的表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其体积与直径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与直径成反比,随着粒子直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增大,说明表面原子所占的百分数将会显著地增加;同时由于处于表面的原子数较多,表面原子的晶场环境和结合能与内部原子不同而使得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有许多悬空键,具有不饱和性质,易与其它原子相结合而稳定下来,故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和反应特性,晶体微粒化使这种活性表面原子增多,其表面能大大增加,这样就使得化妆品中功效成分的粒子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如:能够充分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分解和阻断黑色素的形成和上浮的通过,达到使人体肌肤白皙的目的;能够充分与病原体接触,达到抑菌和杀菌的作用效果;能够充分散射和吸收紫外线,达到防晒的目的。(2)尺寸效应:人体皮肤随年龄的增长及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真皮中的胶原蛋白减少、分子变硬,致使皮肤逐渐失去弹性和韧性,出现皱纹,皮肤抵抗力、免疫力和排除废物的能力下降,从而出现和加深了各种色素斑点等。因此要在化妆品中加入一些功效成分,对皮肤的生理结构、细胞组成成分及新陈代谢进行修复、保养和调整,使皮肤焕发出青春活力。皮肤的渗透和吸收作用与物质粒子的大小密切相关。随着化妆品功效成分纳米化程度的提高,皮肤组织对功效成分的渗透和吸收就会变得更加快捷和深入,从而能够对深层皮肤起到深层清洁护理、抑菌杀菌、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补充营养和水分等作用,达到增强肌肤弹性和表面张力的目的,并使人体肌肤最终能得到更加完美的呵护和保养,更加健康美丽。
二、纳米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 在化妆品添加剂经皮给药中的应用
化妆品纳米化技术的一个方向是发展化妆品原料纳米微粒技术,即将功效成分包裹在直径纳米尺度的微粒中。载药纳米微粒作为纳米技术与现代药学结合的产物之一,具有许多作用:容易被组织或细胞吸收,恒速缓释功效成分并确保功效成分在较长时间维持在有效浓度内,以及增加有效成分稳定性,减少特殊添加剂对皮肤的刺激等,因此,载药纳米微粒已成为化妆品活性成分的理想载体和新剂型,在化妆品添加剂经皮给药及控释和缓释方面初显奇效。纳米微粒主要包括纳米微胶囊和纳米微球。微胶囊是指用聚合物薄膜将微量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裹制成微小囊状物,厚壁仅为10nm。微胶囊可有效防止各种有效成分间的相互干扰,控制添加剂的释放速度。纳米微球为一种多孔的微粒载体,直径为纳米级。纳米微球由于多孔而使球体表面积增加,从而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可运载更多的有效成分,同时也具有缓释和定向释放的效应。目前,应用上述两种新型载体的多种化妆品已在国外成功上市,市场前景已被业内人士看好。
2. 在化妆品乳化技术中的应用
乳化技术是膏霜和乳液类化妆品制备的重要技术。传统乳化工艺制备的化妆品膏体其内部结构一般为胶团状或胶束状,直径通常为微米级,对皮肤渗透能力很弱,不易通过表皮和皮肤附属腺体两条主要途径被皮肤所吸收。通过纳米乳化技术所制备的化妆品,其膏体微粒直径可达到纳米级。这种化妆品在皮肤各层的渗透性可以明显增加,而皮肤的选择性吸收物质的利用率随之大为提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此类护肤品在美白、抗衰老等功效方面效果更好。另外,由于此类护肤品不含或少含表面活性剂,因此,尤其适用于敏感皮肤消费者。
3. 在防晒产品中的应用
防晒化妆品中防晒剂的选择对防晒产品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是防晒化妆品配方的核心所在。目前,国内传统防晒产品中,常用的防晒剂主要为化学防晒剂(有机防晒剂)和物理防晒剂(无机防晒剂),其中以化学防晒剂为多。化学防晒剂品种多,效果好,但光稳定性相对较差;物理防晒剂光稳定性好,但使用时含量不宜过高。因此,在最大限度地追求防晒剂的安全性、高效、广谱和降低成本方面,对无机材料防晒剂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多种防晒剂复合使用的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最近几年,应用纳米技术开发生产的多种无机防晒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已经初显良好的应用前景。纳米无机材料在防晒化妆品中应用,可有效解决化学防晒剂的缺点,提高物理防晒剂的防晒效果。目前,这些防晒剂中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纳米TiO2,其次为纳米ZnO和SiOx。其他一些金属氧化物的纳米粒子如Fe2O3,Cr2O3,尽管也具有紫外吸收性质,但是由于毒性或过深的颜色,限制了他们在化妆品中的使用。纳米TiO2作为紫外吸收剂有其独特的长处。首先,纳米TiO2在UVA和UVB波段都表现出吸收,是广谱紫外吸收剂。其次,除了能够吸收紫外线,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散射紫外线,这是传统的有机紫外吸收剂所不具备的特点。纳米ZnO也具有类似特点,但吸收峰主要在UVA波段。在美国,FDA已经批准TiO2和ZnO为化妆品的原料,而日本甚至要求防晒化妆品中必须加入纳米TiO2。目前,国内外以纳米TiO2和纳米ZnO为原料的防晒化妆品已经面市。
4. 在天然药物化妆品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需求的增加,天然药物化妆品以其独特的功效和副作用少而在市场上倍受青睐。然而,大多数中药添加剂有效成分存在分子量大和溶解度差所导致的吸收差利用率低等问题。为了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利用纳米技术直接将难溶解的中草药纳米化,制备成化妆品添加剂,可有效增加中药添加剂有效成分溶解速率和接触面积,可使皮肤对天然药物成分的吸收更加顺利,从而使天然药物药效得以充分发挥。
“纳米中药”是我国科研工作者首先提出的研究方向。徐辉碧教授等人在对雄黄进行纳米化处理后,发现其对肿瘤细胞S180和上皮细胞ECV-304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作用呈现明显的尺寸效应。纳米石决明在对血清微量元素的药效上也表现出类似作用。这些研究充分体现了中药的纳米化对其效果提高的影响。采用纳米化的人参、灵芝、黄芪等代替相应提取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物的吸收率和利用率,同时在一定意义上达到了延长药效的效果。因为纳米化的中药吸收很快,但是释放却不像提取物那样迅速,是相对缓慢的释放过程。这对功能性化妆品具有重要意义。如人参、芦荟、灵芝和黄芪等经纳米化后添加到化妆品中,其产品功效可明显提高。因此,中药添加剂有效成分纳米化技术在天然药物化妆品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 在化妆品包装材料中的应用
纳米化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包装材料中,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纳米塑料。纳米塑料的特点是具有耐高温、耐磨、外观好(透明度和光泽度)、重量轻,而且质地坚硬等良好的物理性状;同时,纳米塑料还有耐化学腐蚀、耐老化、不生锈和无毒等特点;此外,纳米塑料还有物理祛臭和抗菌作用。因此,纳米塑料在化妆品行业中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展望
篇5
关键词:高纯氧化铝;锂电池隔膜;蓝宝石;金属铝;铝加工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7-013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7.067
高纯氧化铝是指最低纯度为99.99%的氧化铝,由于其具有多孔性、高分散性、绝缘性、耐热性等突出特点,现已成为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一大重要分支。近年来,由于高纯氧化铝的应用领域广,产品系列化和延伸空间大,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关联度高,使得其现实市场十分可观,而且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产品不断派生衍化和发展,高纯氧化铝市场前景极为看好。
1 高纯氧化铝的应用
高纯氧化铝具有多孔性、高分散性、绝缘性、耐热性等特点,优势特征为卓越的硬度、高亮度、隔电性(非导体)、超级耐磨损性和高耐腐蚀性,是20世纪以来新材料产业中产量大、产值高、用途广的高端材料产业之一,在人工晶体、精细陶瓷、透明陶瓷、生物陶瓷、半导体集成电路基片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3N高纯氧化铝主要用于先进陶瓷,4N高纯氧化铝主要用于荧光粉,5N高纯氧化铝则用于蓝宝石晶体、锂电池隔膜、高级陶瓷、PDP荧光粉及一些高性能材料。
高纯氧化铝大量用做蓝宝石单晶体的原材料,一旦高纯氧化铝的粒径达到纳米级别,则更能应用于性能要求更严苛的下游领域,包括锂离子电池隔膜、透明陶瓷、高端结构陶瓷、催化剂载体、抛光材料、导热材料等。
2 高纯氧化铝市场分析
根据对高纯氧化铝性能要求的不同以及技术壁垒的高低,整个市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高端应用、中端应用、低端应用。
近年来,高纯氧化铝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智能终端的蓝宝石玻璃是一个新兴的应用领域。未来五年下游产业增速较快的主要是锂电池隔膜涂层领域以及蓝宝石领域。
2.1 锂电池隔膜应用领域
随着锂离子充电电池容量的不断提高,其内部蓄积能量越来越大,内部温度会提高,若温度过高会使隔膜被融化而造成短路。由于高纯纳米氧化铝具有绝缘、隔热、耐高温等特性,因此可将其用于锂电池的涂层,在锂电池隔膜上涂一层纳米氧化铝涂层,可避免电极之间短路,提高锂电池使用安全性。此外,应用高纯纳米氧化铝对钴酸锂、锰酸锂、钛酸锂和磷酸铁锂等材料进行表面包覆还可大幅减小界面阻抗,额外提供电子传输隧道,有效阻止电解液对电极的侵蚀,此外还能容纳粒子在Li+脱嵌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防止电极结构的损坏。
近年来,随着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大工厂在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材料供应商现有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需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基地,第二个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商和出口商,我国日益增长的对隔膜的需求,特别是在扩大的政策支持,后期隔膜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发展;与此同时,国内隔膜技术不断成熟。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产量完全取决于其下游锂离子电池的产销量情况,而锂离子电池未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和能源存储。预计到2015年锂离子电池生产将达到16.8亿平方米,增长到2017年的35.5平方米。
对于中国市场,下游需求驱动和整个国内隔膜对进口隔膜更换会有明显的效果,而且会有隔膜的一部分企业出口其产品,所以隔膜生产在中国将远高于世界的增长,到2015年,中国隔膜将达到9.5亿平方米,在2017年将达到22.5亿平方米,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隔膜生产的国家。中国锂电池隔膜,2016年将达到1.2万吨,对高纯氧化铝的需求到2017年将达到1.9万吨。
2.2 LED领域
高纯氧化铝是LED产业链的上游,受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影响较大。随着LED产业的复苏,对蓝宝石衬底的需求也稳步增长。预计2016年全球在LED领域消耗高纯氧化铝将达7135吨,年复合增速约17%;2016年国内LED衬底片生产将消耗高纯氧化铝3100多吨。
2.3 蓝宝石应用领域
高纯氧化铝另一个重要用途是LED蓝宝石衬底和窗口屏幕蓝宝石。蓝宝石窗口屏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量应用领域,主要应用在手表壳、手机摄像头壳和苹果手机home键,特别是手机屏和智能穿戴设备的应用将是潜在爆发增长点,预计未来3年窗口屏蓝宝石需求量会有爆发式增长,华为和金立的高端智能机已率先使用蓝宝石窗口屏,苹果公司的apple Watch也已使用蓝宝石作为视窗材料。
预计2016年LED衬底和消费电子领域对应蓝宝石的销量为18730万平方毫米,大约折合为2.34亿片2寸片蓝宝石,相对于2013年的增速为160%。以年产每万片2寸蓝宝石衬底需要用500吨高纯氧化铝材料计算,需要11700吨高纯氧化铝,如果再算上良率和切削损耗(以效率7成大致计算),需求为16714吨。
2.4 其他低端领域
高纯氧化铝低端市场主要用于在集成电路基板、LED荧光粉、氧化铝陶瓷、消费电子、紫外固化涂料等领域。预计2016年共需6146吨的高纯氧化铝,2014~2016年年复合增速约3%,基本保持平稳增长。
总体来看,2013年中国消耗的中高端高纯氧化铝占全球需求的20%,随后三年保持超100%的复合增速,随着国内锂电池隔膜产量的快速增长和LED产业的产能释放,中高端高纯氧化铝的需求正在迅速向国内集中。另外,蓝宝石领域的快速增长也大量增加了对高纯氧化铝的需求。根据上述市场供求不完全统计数据与分析预测,在不考虑进口前提下,未来几年中国国内4N~5N级高纯氧化铝市场的供应缺口为9000~17000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 国内外部分高纯氧化铝厂商和产能分析
3.1 国外产能
目前全球的高纯氧化铝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中国。国外企业主要集中在日本,以住友化学为主,总产能合计约在2万吨。
其中日本的住友化学株式会社采用醇铝法在爱媛县工厂产能为3200吨,在韩国工厂的产能为1600吨,共计4800吨。韩国工厂主要用于锂电池的耐热隔膜和电极图层的生产。加拿大的Orbite Aluminaelnc公司通过独特工艺可生产出纯度为5N~6N的高纯氧化铝,产能为2000吨。韩国的Dongwoo公司(住友子公司)和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产能分别为1600吨和1000吨。其他国外知名企业RHT、HMR、沙索尔等产能合计约1万吨。
3.2 国内产能
随着蓝宝石产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国内也大量新增高纯氧化铝产能。目前共计约2万吨产能,另有2000吨在建。
主要生产企业有上海铱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直接水解法产能为2000吨(5N)、5000吨(4N),国内荧光粉市场领域占有量达到75%以上;大连海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采用醇盐水解法产能为2000吨(5N);宣城晶瑞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醇铝水解法产能2000吨(5N);山东晶鑫晶体科技有限公司产能1000吨(4N8);无锡拓博达钛白制品有限公司产能为1500吨(5N),1000吨纳米氧化铝;淄博宏赫化工有限公司产能2000吨(5N);邯郸曲周县产能1000吨;山东科恒晶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能1200吨以及国瓷材料、淄博鑫美宇氧化铝有限公司、营口兴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重庆任丙科技有限公司、扬州高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苏州华泽纳米材料有限公司等。
4 高纯氧化铝国内现状及发展方向
国内众多生产高纯氧化铝的企业名义产能都在千吨数量级,实际上大多集中在荧光粉等低端市场。但是部分国内企业纯度已经达到4N5以上,在纯度方面已经与国外领先企业没有差距,在蓝宝石衬底方向的应用已经可以实现进口替代。但是在粒径上,国外企业能够做到30nm(纳米)以下,国内大部分企业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目前锂电池隔膜用氧化铝目前主要还是由住友化学等国外厂家提供。
在蓝宝石应用领域,国内高纯氧化铝生产企业性价比优势明显、地域上更靠近客户,无疑会有巨大的优势,同时在高端高纯氧化铝领域,随着国内企业技术不断进步,技术领先、具备高性价比的国内优势企业将迅速实现进口替代,并且进军国际市场出口高纯氧化铝。
由于国内高纯氧化铝市场中高端进口垄断、低端饱和,因此高纯氧化铝替代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将是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随着众多小规模生产商的加入,市场供给不断增加,高纯氧化铝市场需求也将保持高速的复合增长率,但是生产技术革新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价格将持续降低。
5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国内市场未来几年对高纯氧化铝,尤其是高端高纯氧化铝的市场需求量将大幅增加,因此未来几年是高纯氧化铝生产企业发展的最佳时机,而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将成为各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最有力的武器。
另外需注意的是,基于高端高纯氧化铝市场前景的持续繁荣与高价带来的高利润,会吸引资本大量、快速涌入,产能与产量将迅速增加,以满足市场需求,可以预计不久的将来,供给将大于需求,导致价格与利润降低到合理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韩东战,尹中林,王建立.高纯氧化铝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J].无机盐工业,2012,(9).
[2] 李飞宾,吴爱萍,邹贵生,任家烈.高纯氧化铝陶瓷与无氧铜的钎焊[J].焊接学报,2008,(3).
[3] 张美鸽.高纯氧化铝制备技术的进展[J].功能材料,1993,(2).
[4] 袁杰,于站良,陈家辉,宋宁,和晓才.高纯氧化铝粉制备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1).
篇6
一、远红外集波共振、增能减排原理
一切燃料物质皆由氢、碳原子组成(个别含有碳氧化物),其分子间存在凡得瓦尔力,使上百乃至上千个分子聚集成大分子团簇体;同时,碳键的存在加大了分子的抱团力,使燃料物质在汽缸内尚未与氧气充分结合与燃烧,就被迅速排出缸外,导致热利用率低,并产生CO、HC、NOx、碳烟等致癌性污染物。
近10年来,庄工研制出的常温远红外电子陶瓷材料,充当能量转换器,吸收环境中的热量,转变成光子动能,对外发射特定波长(或频率)的远红外线,与汽油、柴油、重油液化气等分子基团发生共振吸收,使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剧,内能急剧增加,并在某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把部分碳链切断,把大分子团聚体打散为小分子团聚体;同时氢原子(包括很少的碳原子)很容易失去电子成为活性自由基,形成燃烧时多个的活化中心,达到离子化、雾化和微化,从而增加了氧化反应的表面面积,能在低温下(该温度低于可燃气体闪点)完全氧化,使易燃料的燃烧度大大提高,减少排烟热损,抑制了氮氧化合物的产生。经远红外线激发的燃油能较迅速且均匀地燃烧,避免产生过氧化氢(引起发动机爆震的主因之一),相当于提升汽油的抗爆震辛烷值或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而不会延缓汽油燃烧速度。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子散射实验室高级顾问,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华人物理学家林民跃博士,运用目前我国还没有的中子散射技术中的小角中子散射测试设备,对远红外节能器处理前后的机理进行反复研究实验后得出结论报告:“经过中子散射测量,发现普通燃油内含大于300nm的分子团,而经过节能器后的燃油成分均为纳米级,没有发现大于3nm的分子团。‘这种颗粒’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变。” 中国著名物理学家王炳荣、中国石油科学研究院的油品专家黄燕民与中科院石油专家王维民通过参与监测和测试,一致认为这项技术的市场前景、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原子能科学家研究院中子散射实验室主任陈东风称:“这项世界领先的高科技术,很有可能会引发21世纪燃油燃烧技术的一次革命。”
远红外增能减排技术的应用
庄国明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明远红外辐射加热干燥技术,利用远红外元件以某种方式加热,使其辐射出波长在3-50微米之间的远红外线,与物体产生共振吸收,引起分子振动能与转动能增加并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加热干燥的目的。这种新技术特别适用于有机物、高分子物质以及含水较多的其他物质,可被应用于:食品烘烤、荧光粉固化、油漆干燥与固化、橡胶干燥与脱水、塑料固化、恒温与取暖、金属加热与脱水等方面,与热风、蒸汽、近红外等加热技术相比,该技术能使烘烤、干燥时间缩短30-95%,节电30-80%,节煤、油约30%。此外,远红外加热干燥设备造价低,占地少,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且对人体、环境均无害。
由庄氏纳米常温远红外线节能材料制成的常温远红外电子陶瓷元件则能够清除新、旧积炭,安装方便,只需直接将其安装于靠近燃烧室的进油(气)管道上即可。至今常温远红外电子陶瓷元件已被重点推广应用于各种内、外燃机,如发电机、交通机动设备、餐饮业的炉灶具、锅炉、窑炉等,在某些省市被列为优秀(重点)节能产品。经国家认证能源检测单位检测,该产品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①节油(气)率达5%以上。
②废气净化率提高20~50%。
③热效率提高5%~10%。
④动力提升6%以上。
⑤排气噪音下降0.1dB,发动机噪音下降0.5 dB。
二、远红外集波共振增能减排技术的重要意义
篇7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应用与发展;节能环保
新型建筑材料主要有两种分类,一是按功能分类: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粘结和密封材料,以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五金件、塑料件及各种辅助材料等。二是按材质上分类:天然材料,化学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等。这类材料是建立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而发展的新一代建筑材料,具有系列优点,如绿色环保、节能、保温、轻质、高强度、装饰性等。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美观,更具现代气息,人们对高品位生活的审美及追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其系列优点改善了房屋的功能,使得建筑物的重量明显减轻,同时推动轻型建筑结构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的现代化,和施工工期的大大缩短。
一、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一)环保型建材。环保型建材有绿色建材、健康建材、生态建材、环境建材等美称。这类建材目前主要的材料有:新型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等。这类建材无毒无害,远远优越于传统的有毒有害纤维板、胶合板、大理石、花岗石、煤矸石砖、陶瓷面砖石棉纤维水泥制品等。这类建材的使用能够让居住者达到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良好的状态,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处于重要的物质基础地位。
(二)轻质墙体材料。轻质墙体材料具有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好、吸湿、易加工、隔音、防水和容重轻等特性。容重轻的特性不但能够减轻建筑物的重量,而且还可以大大减少材料的使用和能源的消耗,是新型的多功能墙体材料,目前推广应用较为广泛。该类材料主要应用的有砼空心砌块及加气砼砌块等,基本使用工业废弃物制作加工而成,存在导温、导热和强度差异的物理力学性能,表面的拉、压力会随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有可能会产生空鼓、抹灰面开裂等现象。所以在进行管线槽封补、接缝处理、分层整平基层处理等抹灰操作时应遵照一定的技术方案,以达到技术、施工和检验等各项指标。
(三)粉煤灰。粉煤灰是一种细颗粒粉末,由煤粉炉中收集,实质是人工火山灰材料的一种,将粉煤灰用于的砼配制,能够实现节约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改良砼性能的目的。如果在砼的浇筑过程加入粉煤灰,可以改善砼的和易性,提高砼的抗冻性、耐久性、强度和抗渗性。因此达到降低建筑能耗、保护环境的效果,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粉煤灰掺入后,替代了部分水泥,同时二次水化的时间增长,从而降低砼的早期强度。可通过加强砼的早期养护来避免这一弊病,如果施工的环境温度较低,则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四)UPVC水管。UPVC水管与传统铸铁管相比较的优点有:不结垢、耐酸耐碱、重量轻、价格便宜、阻流小、表面不用涂漆、轻便运输等,UPVC水管主要是应用的是聚氯乙烯(UPVC)塑料管,主要使用位置在室外作为排水管,使用寿命可达四十年以上,是传统铸铁管最理想的替代产品之一。但是在UPVC水管存在抗老化性能差、线性膨胀系数大、机械强度低等缺陷,所以施工中应遵守相关技术规范。
二、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也随之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型的产业,已经是建筑产业中重要的新兴经济增长点和重要产品门类。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新型建筑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全国新型建筑材料流通网目前已经形成,大部分建筑对新型建筑材料的要求已经能够得到满足,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设计、加工、流通和应用已经成熟。建筑材料发展的方向是高强度和轻质化,以满足人民对居住、办公空间的需求。开发高强度钢材和高强混凝土仍然是目前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混凝土聚合物、碳纤维和其它纤维材料及复合制造等高强度、轻质化的结构材料也是目前积极探索的方向之一。
(一)新型建筑材料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新型建筑材料由于使用的是大量工业废弃物,因此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在生产制作及使用过程中不但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增强人体身心健康,使建筑的功能得到完善,起到防霉、杀菌、、隔音、隔热调湿、调光、调温、阻燃、除臭的作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建筑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房屋的能源除能够自给自足外,还希望将多余的电量输入电网。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能够将人们的这一希望成为现实,不但能够解决相关环境污染等问题,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再回收和利用,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持续利用,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仅使得建筑结构及设计更加合理、完美,而且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舒适性要求,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要求和新希望。
(二)新型建筑材料满足新的环境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环境不断出现,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除了高耐久性混凝土、防虫蛀材料、陶瓷质外壁胎面材料、耐低温材料和合成树脂涂料是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的目标之外,新型建筑材料在高温、地下和海洋等环境下保持优良性能的持久性也成为开发的目标之一。此外,作为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膜材料也是开发的重点,由于是高分子聚合物涂层和基材按照要求的宽度和厚度经特殊加工工艺而制成,因此具有承载力大、能够构建大空间和保持生态自然美观的优点,被誉为大空间建筑中的“第五代建材”。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也在向细微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外主要发展方向是纳米TiO2催化生态建材。
结语:
新型建筑材料对建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不仅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而且还能实现节能减排。新型建筑材料绿色环保、节能、保温、轻质、高强度、装饰性等优点使得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建筑产业的广泛应用必将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增添新动力。
参考文献:
[1]高辉.浅谈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发展[J].民营科技,2012(10)
篇8
一、国外新材料产业发展概述
(一)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发达国家占据产业高端
引领全球新材料研发新材料技术是世界上公认的六大高技术领域之一,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对未来发展将会产生巨大影响。世界发达国家争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先机,纷纷将新材料产业放到重要战略地位来优先发展,积极抢占新材料领域的国际竞争制高点。全球范围内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新材料技术研发格局的全球化趋势日趋显著。美国、日本、德国及欧盟国家研发起步早、发展快,既是新材料研发的领跑者,也是全球主要的生产和使用者,不断扩大研发投入规模,始终保持比较突出的技术领先优势。世界各国还将国防科技建设领域的新材料研发列为重点,开展战略性研发以稳固领先地位。近1/3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在新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在材料产业领域内,以杜邦、道康宁、巴斯夫、TDK、信越为代表的大型跨国集团已结成战略研发同盟,新材料产业国际化合作趋势不断加强。
(二)发达国家侧重领域不同,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发达国家基于各自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美国在新材料研发上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侧重于生物材料、信息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计算科学等领域。日本发展新材料的目标是保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纳米技术和材料列为四大重点领域之一,想在尖端领域赶超欧美,在已有材料的性能提高、合理利用和回收再生方面居世界领先。欧盟的战略目标是保持在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的竞争领先优势,重点发展催化剂、光电材料等十大领域。俄罗斯想在航空和国防方面与美国抗衡,主要研发方向是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韩国重点发展下一代高密度存储材料、生物和纳米材料、未来碳材料、高效结构材料等,将新材料科技作为确保2025年国家竞争力的6项核心技术之一,成为继美、日、德之后的新材料产业第四强国。世界各国在新兴前沿领域竞争激烈,2015年分别取得了一批技术突破。
(三)产业规模增长加速,市场前景广阔
世界上新材料约有100万种,各国已注册的大约30万种。2000年,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约4000亿美元,到2007年新材料产业规模为6602亿美元,年均增长不到10%。到2009年,全球新材料产业总体规模达9980亿美元,2007―2009年间年均增长超过20%。2008年,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新材料产业仍保持了约25%的增长速度。赛瑞产业研究院于2015年对10大新材料市场进行了预测分析:2019年,全球3D打印材料市场规模达6.5亿美元,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7.9%;石墨烯市场预计在2018年后起飞,到2023年市场规模为13.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7.21%;未来5年,超材料、相变材料的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7.6%和19.8%,超导磁体应用将稳步发展,超导电气设备有望显著增长。
(四)新材料产品日新月异,石墨烯材料成为全球新热点
国外新材料发展呈现出以下热点:一是石墨烯离产业化应用越来越近,二是隐形材料、隐声材料推动军事工业新发展,三是OLED显示材料及量子点样机已登台展出,四是能源材料的能效越来越高,五是电子信息材料恢复增长,六是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容量大。2010年以来,与石墨烯相关的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持续升温,2015年成为发展,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对推动石墨烯材料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如欧盟于2014年制定实施石墨烯旗舰计划。未来几年,亚太地区将成为石墨烯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其中中国市场增长态势最为迅猛;氧化石墨烯是最大门类;能源应用已成为的增长最快石墨烯第三大市场。
(五)新材料产业发展出现新特点,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新材料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呈现“六化”,即材料发展低维化和复合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及应用绿色化趋势明显,表面涂层或改性目前广为使用、经济合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相互融合,形成跨学科、跨领域发展态势,对其他产业发展起到较好的推动和支撑作用。产业纵向联合、协同发展,国外很多先进企业十分重视行业的系统布局,产业链向下游应用延伸,上下游产业纵向联合,形成行业垄断。未来新材料产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不断开发高效、绿色、低能耗、可回收利用的新材料,开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加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全球合作继续深化,国际企业巨头加快步伐主导全球产业布局。
二、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十二五”期间保持较快增长,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新材料产业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等环节的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主要包括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几大类产品,其中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机硅、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产能居世界前列。“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年均增速保持在25%左右,产业规模由2010年的6500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6000亿元左右。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产品品种不断增加,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的自给能力也不断提高。
(二)地方发展热情较高,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材料产业基本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个大型新材料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工业基础好、产业配套齐、交通物流便利,以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新型化工等领域的新材料为主。珠三角地区新材料产业集中度高,下游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在电子信息材料、改性工程塑料、陶瓷材料等领域形成较强优势;环渤海地区科研支撑能力较强,在稀土功能材料、膜材料、硅材料、高技术陶瓷、磁性材料、特种纤维等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十二五”期间,有80%以上的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发展规划中选择发展新材料产业,很多地方制定实施了本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目前在新材料领域建立了约7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组成了多个专业化的区域联盟。很多地方和企业加强与国外先进地区、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全球合作步伐加快。
(三)“十三五”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消费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资源环境保护等对新材料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新材料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化工新材料自给率仅为62%,其中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塑料等产品自给率不到50%,大量高端材料依赖进口,同时新材料尤其是高端新材料领域是国际竞争的战略性前沿,我国经常遭遇发达国家的封锁,必须立足自主研发发展壮大,这就为我国新材料产业提供巨大发展空间。“十三五”时期,国家相关政策措施将推动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目前科技部首批的25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包括纳米科技、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等多个新材料领域专项。
(四)新材料领域研究屡获突破,细分行业商用有望拓宽
过去几十年,随着基础化学和材料以及纳米、生物、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实力的不断积累,我国在新材料领域的创新点将不断涌现,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产业化步伐大大加快。“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有望成为我国产业升级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中石墨烯、碳酸锂、纳米、碳纤维等细分领域技术也不断突破,商业应用领域有望进一步拓宽。2015年全国各地出现石墨烯发展热潮,纷纷建立了产业技术联盟和产业基地。我国的石墨烯应用专利集中在锂电、储能、复合材料等领域,石墨烯的散热、导电等性能应用方面已进入产业化,智能石墨烯手机、柔性石墨烯散热薄膜等新产品成功问世。新型石墨烯基高能量度锂离子电容器技术通过鉴定,促进和加快了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五)融合发展初露端倪,未来将成为发展大趋势
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新材料的发展与下游应用密切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如果不能很好地融合和联动,要形成大规模产业化并实现升级发展就很困难。新材料产业的上下游融合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发展趋势,而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例如,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中国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于2015年11月在北京宣布成立,包括电子化工新材料行业的龙头和代表性企业、下游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电子信息行业最具代表性的用户企业以及相关大学、研究机构及协会等共48家成员单位,打破行业界限,破除行业壁垒,促进上下游跨界融合和产学研用深度结合,推动国产化工新材料在电子领域的应用。
三、我国新材料发展路径选择
(一)新材料产业发展模式亟待转变
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新材料高端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低端产品大量产能过剩;产业链纵向衔接不好,研发创新和投资的风险过高;新兴领域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在新材料的产业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产业链之间没有很好衔接是主要原因之一,上下游产业间缺少交流合作平台,新产品开发与市场服务脱节、产学研用脱节、上中下游衔接脱节、产品标准和应用标准脱节等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瓶颈性制约。
从国内外发展状况看,发达国家垄断了新材料的高端技术和产品市场,对我国采取严密的产品禁运和技术封锁。虽然国内发展新材料的热情很高,但在跨国公司的挤压下大都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市场,相互展开“价格战”,竞争日益激烈,不但大大提高了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大大压低了企业利润,在稀薄的利润空间里企业难有能力投资创新,没有创新支撑,新材料产业难以做大做强。因此,我国新材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转变发展模式和路径。
(二)新材料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充分考虑新材料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未来在培育发展新材料中要立足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技术优势是新材料企业和产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要摆脱以前快速扩张的规模化发展模式,以技术为根本、以创新为驱动,高起点、高品质地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大对高端和前沿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支持力度,加强对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开发;积极引进国外高端技术和产品,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严禁引进中低端成套技术和设备;鼓励参与国际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鼓励创立研究型新材料企业,鼓励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和兼并重组,培育发展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新材料企业。
二是坚持聚焦重点、错位发展的发展路径。新材料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形成众多行业门类,而且技术发展更新较快。目前各地方发展新材料产业的热情较高,行业门类难免重复,因此国家对各地方要加以引导。就地方而言,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区域创新能力、产业基础等条件,选择重点发展领域,聚焦重点,不断进步,不停积累,在专业领域争取有所突破形成稳固市场,区域间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使全国新材料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三是坚持先行介入、纵向融合的发展路径。发展实践证明,新材料在推广应用环节的投入强度和难度往往要大于研究开发阶段。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要在上下游环节建立交流合作平台,做好产业链纵向衔接,特别注重下游应用领域的预先介入,上游企业根据应用需求制定新材料研发生产方案,围绕应用深化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缩短市场推广应用期,有效规避研发创新风险,激励企业提高研发生产动力。大力支持上下游产业以联盟等形式建立战略合作,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引入下游用户,在上下游企业之间、产学研用之间建立深度合作,实现纵向融合发展。
篇9
-济源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局的直接指导下,济源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民营企业表彰大会精神,以率先在中原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为突破口,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2004年工作回顾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04年,全市非公有制工业共实现生产总值98.1亿元,占全部工业生产总值的65.9%,同比增长47.9%,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5.7个百分点;实现税收8.1亿元,占全部工业税收的92.5%,同比增长110.3%,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37.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18.6万人,占全市工业就业人口的28.8%,同比增长10%,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完成出货值48.6亿元,占全市出货值的62.7%,同比增长104.4%,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1.1亿元,占全市工业企业增加值的88.7%,同比增长126.1%,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70.3个百分点。
(二)主要特点
1.项目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济源市委、市政府通过自2003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强力实施的"项目带动"战略,达到了促进工业企业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推动优势企业快速扩张,膨胀经济总量的目的,同时也为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04年,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实施固定资产投入在2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09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3770万元,同比增长49.8%。预计项目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608743万元,新增利税91047万元。
2.产业特色日趋明显。目前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已初步形成了钢铁、铅锌、化工、能源(煤电、煤焦)、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兴产业等六大特色产业群。新兴产业群涌现出了水刺无纺布、清源水处理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传统产业如机械加工、矿用电器、水泥建材等继续保持了稳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3.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两年,全市有30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开发各类新产品90余种,其中获国家专利产品84项,高新技术产品39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家,涌现了如纳米材料、生物杀虫剂等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
4.非公有制企业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据统计,全市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非公有制企业已达到78家,并培育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企业家,造就了济源钢铁公司、恒通化工有限公司、万洋冶炼(集团)公司等一批企业规模大、产品质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非公有制企业。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坚持观念创新,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一是确立以工业化为主导的乡镇经济发展战略。我市"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工业富市"的方针确立较早,市属工业发展较快,但乡镇经济如何发展一直没有很好定位,乡镇企业发展相对缓慢。为促进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去年以来,我市在聘请国内经济学资深人士,对乡镇区域经济进行战略研讨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工业化为主导的乡镇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化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督导,要求乡镇主要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工业发展上。这一发展战略的确立,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突出了重点,明确了努力方向,有效地把各乡镇、办事处的工作重心引导到了工业发展上来,各乡镇、办事处也纷纷把项目建设作为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增加后续财源、扩大就业、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来抓,对推动乡镇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全省民营企业表彰大会精神,为非公有制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偏见、歧视和限制,做到一视同仁,我市对民营企业家做到了在政治上给地位、经济上给实惠,如选举优秀民营企业家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外来投资的民营企业家进行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等。特别是全省民营企业表彰大会以后,济源市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市长段喜中、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薛兴国、副市长李军星多次就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要求各乡镇、办事处进行认真的安排布署。元月21日,市委、市政府在济源市篮球城召开了有5000人参加的2004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会上对2004年度目标管理、工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河南济源钢铁有限公司、豫港焦化有限公司、河南豫源化电有限公司、济源市太行水泥有限公司、济源市金利冶炼有限公司、济源市万洋冶炼有限公司等六家非公有制企业获得了"工业项目投资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河南济钢、豫港焦化、豫源化电分别获得了一辆帕萨特轿车的奖励,太行水泥、金利冶炼、万洋冶炼等企业分别被奖励普桑轿车一辆。河南济源钢铁有限公司、豫港焦化有限公司、济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恒通化工有限公司等4家非公有制企业由于对地方财政年贡献超过1000万元,获得了"特别贡献奖",并分别获得了5万元的现金奖励,其他一些中小型的非公有制企业市委、市政府也根据他们对全市财政的贡献大小分别给予了奖励。
三是强化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意识。我市多次邀请国内著名经济学教授举办经济学讲座,让非公有制企业的厂长(经理)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增强发展经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组织非公有制企业的厂长(经理)到厦门、珠州、温州等地考察学习,达到了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增强发展意识的目的。
2.坚持体制创新,着力激活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一是坚持企业产权体制创新。按照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股份制、转让、破产等多种形式,从产权制度、经营机制等方面对乡镇企业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乡镇企业从传统的集体所有制转变为职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或私营企业,产权明晰了,责任感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二是坚持财税管理体制创新。为调动乡镇政府服务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从2002年开始,我市对乡级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定额上解(或补助),增收全留,自求平衡"的财政管理体制。由于这种"增收全留"的财政体制,体现了适当向乡镇财政倾斜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各乡镇、办事处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各乡镇、办事处纷纷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项目上,放在优化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上,对于促进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乡镇企业的改革为乡镇经济发展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微观机制,乡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则调动了乡镇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形成了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良好的宏观机制,二者整合起来,成为推动乡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了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投融资体制创新。一方面千方百计激活民间资金,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采取政府出资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办法,成立济源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并逐年扩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和贷款担保的范围额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成立以来,累计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担保资金1200余万元,成为银行投资的"减压器"和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四是坚持招商体制创新。为鼓励外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卡通"优惠政策,依据外来投资额和外来企业纳税情况,分别为企业发放"金卡"、"银卡",企业家除享受市民待遇外,在子女入学、就医、车辆通行、证照办理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牢固树立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政府服务理念,营造了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环境。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先后3次组织有关乡镇、局委及企业厂长(经理)到长三角、珠三角及大连、青岛等地"落地"招商,招商方式的创新也极大地提高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3.坚持结构创新,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在产业结构上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发展铅电车、煤焦化等一体化经营,形成具有济源特色的产业支撑体系。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并重,突出抓好水处理剂、生物杀虫剂、纳米材料等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二是在组织结构上创新,坚持靠量的扩张做大,靠质的提高做强。市政府确定了一批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企业,通过政策、科技、项目扶持,使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壮大。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规模企业聚集,实现低成本扩张的目标。
三是在布局结构上创新,培育区域特色经济。以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特色行业为基础,形成以产业集中和以大项目为支撑的各类特色园区。目前,城东南的科技工业区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纳米材料中试基地、北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入驻,城北沿孔山一线已有恒通化工有限公司、太行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和项目入驻,基本上形成了孔山沿线的十里工业经济长廊。
4.坚持管理创新,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
一是坚持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为民亲商的"服务型"政府。我市从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入手,削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降低收费标准,实行"一门受理、规范审批、限时办结"制度。
二是坚持服务体制创新。为适应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市积极开展培训和咨询服务,并聘请全国乡镇企业培训中心主任顾品教授到柿槟村和万洋冶炼(集团)公司等强村强企业把脉会诊,讲解有关企业管理和创新的知识。同时我市还积极联系民间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多种服务,积极主动引导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协调好生产、销售,抑制企业无序竞争,努力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方法、手段、方式,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2005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济源的快速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工业经济的发展,而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投入、靠项目,济源的经济发展最终要看工业项目的发展。有项目才有投入,才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才有发展后劲。在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上,今年一是要抓好44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做好这些项目的规划、征地、拆迁等工作,确保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见效。二是要抓好招商引资项目,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项目工作的重头戏,力争在引进大项目、外资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上有新的突破。三是要抓好工业区项目,充分利用市政府出台的工业区在税收分成等方面的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和引导各乡镇、办事处积极向园区引进项目,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的重阵地、招商引资的新高地。四是要抓好民间投资项目,采取政策激励、产业引导方式,激发民间投资意愿,引导我市丰富的民间资金以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发展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民间资本投入总量。
(二)以强化现场管理为载体,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重点是加强对限上非公有制企业的现场管理,通过对企业生产现场进行专项集中整治,狠抓现场管理和清洁生产,使我市非公有制企业现场管理逐步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通过出台现场管理活动方案和召开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加强现场管理,推广清洁生产"动员大会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建立文明、清洁的生产环境和良好的生产秩序,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合理高效运转,促进生产现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秩序化。济钢、豫源化电、万洋冶炼三家企业年底要通过省有关部门组织的清洁生产审核;太行水泥、天坛山水泥、矿宝水泥的粉尘排放量要控制在市有关部门规定的范围内;济钢、金马焦化、恒通化工、耐火炉业等十家企业的厂容厂貌和生产现场要有明显改观。
(三)坚持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拉长产业产品链条,发展关联产业,积极培育铅-电-车、煤-焦-化一体化经营,培育支柱产业和特色块状经济群,创出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占有市场份额较大的生产基地。在今年召开的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大力实施"抓十强,促十佳,带百小"战略,促进不同规模的优势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抓"十强"。即从重点企业中选择十家现有基础好、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作为全市工业的龙头大力培植,到2005年年底,形成2家企业销售收入超30亿元,3家企业超5亿元,3家企业分别超4亿元、3亿元、2亿元的格局;促"十佳"。即选择十家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促其高速发展;带"百小"。即带动100家左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促进我市工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体制保证。加快对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对新上项目,实行严格的项目准入机制,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永续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大限度,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进一步激励全市工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优惠政策,对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实行奖励制度,并帮助解决新建项目的进出道路问题。为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工业结构调整,市政府还决定每年财政列支500万元贴息和奖励资金,重点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方面的工业项目建设,通过奖励,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
(五)加强融资服务。通过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创建政、银、企合作的平台;推动信用担保中心的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扩大财政资金投放力度和贷款担保的范围额度;积极争取省政府专项扶持发展资金,支持重点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创新。为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济源市政府还决定每年列支300万元用于补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资本金,切实打破中小企业流资缺乏的"瓶颈"。
篇10
以技术优势弥补资本弱势
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充分利用燕山大学的人才、技术、研究开发设备等综合资源优势,打造出大学教学、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平台,并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沃土。
多年来,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深刻认识到大学科技企业所拥有的数百名科技工作者和数亿元科研设备所带来的技术优势: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大学创建企业几乎是“白手起家”。与具备多年经营积累的传统企业存在着资本差距。燕山大学科技园在创办之初就明确了以技术优势弥补资本弱势的战略定位,并得到了燕山大学的全力支持。燕山大学做出决定,全校的科研力量都向大学科技园开放,允许大学科技园使用校内实验室及其他部门的设备、仪器、学校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图书馆等教学和科研设施。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选择项目时,除分析市场前景、投资风险等因素外,还重点考虑燕山大学在相应科研领域是否具备学科优势,能否为所选项目进行持续性新技术输入;在招商引资时就上述因素与资方共同探讨,分析新技术支持对所谈项目的贡献能力,从而不断吸引了看重科研后盾的优良项目进入大学科技园。
为了给大学科技园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燕山大学还出台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鼓励我校教师科技人员、在校生进入“燕山大学科技园”创业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鼓励教师到大学科技园企业兼职参与或专职主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把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作为对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因素进行考评。这些制度和措施都有力地促进了燕山大学科技园的健康发展。
利用科技含量高的优势弥补规模小的劣势
以高新技术起步的科技型企业与以规模优势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的传统企业有很大差别,双方的优势、劣势非常明显。要保持科技型企业的优势就要发挥新技术、新工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就是不但要以新技术起家。还要持续不断地用新技术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多年来,燕山大学科技园以园内主导行业为导向,建立起了包括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六个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与相应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直接从生产一线和市场一线获取课题。建立起了连接科研与市场的高架桥。科技工作者一边感受着市场经济的大潮,一边调整着应用研究的方向,使自己始终处于潮头,既有利于科研人员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又有利于科技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断增加市场份额,并取得了以下一些代表性的成果。
步入国际市场的燕大源达包装机
在秦皇岛燕大源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中火热生产的,是一种由科研人员自行研制开发、包装速度可达到每分钟60~65袋的全自动充氮连续式包装机,它受到众多乳制品生产厂商的青睐。该包装机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整机性能可与国外同型号产品相媲美。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12次年会上,燕大源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生产包装机的主要厂家,其产品更是受到了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等乳业巨头的高度赞誉。该公司研制的包装机也从此在国内外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目前,不仅销售给内蒙古伊利乳业集团、黑龙江飞鹤乳业集团、黑龙江完达山乳业集团、中美合资哈尔滨太子乳品工业有限公司等国内乳品企业,还远销到尼日利亚等国家的乳品企业。2007年。燕大源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已向各品企业出售了20余台包装机,公司生产订单排到了2008年。
走在国内前沿的新材料产业
紧紧围绕燕山大学的4个强势学科,紧密跟踪学校机械学院、材料学院、电气学院和信息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燕山大学科技园内,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建立起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及先进制造、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为主要方向的产业基地,真正将高校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新材料是燕山大学科技园支柱性产业之一,目前。已经形成拥有“耐磨奥氏体锰钢化学成分和热加工工艺优化”技术、传输CO2激光能量光纤生产及与之配套的系列设备制造技术、功能高分子材料与无机材料及纳米材料的开发应用技术和国际上先进的不锈钢拉丝技术的新材料制造企业集团。
利用区位优势弥补秦皇岛市非旅游经济占经济总量低的劣势
燕山大学坐落在华北与东北交界之处的著名旅游城市秦皇岛,燕山大学科技园的中心区又建在秦皇岛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燕山大学科技园充分利用了这些区位优势,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立足河北做足“环京津”、“环渤海”的文章,积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取得了一系列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
在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组织召开的全国道路客运工作会议上,由燕大廊运交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向会议提交的《道路客运小件快速货运物流业务全程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引起全国同行的关注。燕大廊运交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由燕山大学与河北省廊坊运输公司合资创办的信息技术企业。2006年~2007年,该公司承担了河北省小件快递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于2007年8月完成了全省小件快递计算机联网,建立起连接全省各地市中心站的快递网络,在河北省全面实现了小件快递的“受理微机化、运营程序化、结算网络化”。在燕山大学物流研究中心道路客运小件快速货运物流课题组指导下,燕大廊运交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完成的“小件快递联网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融合了9个鲜明的特色功能,包括:中转受理、中转配送、中转结算,手持机派送的功能,条码扫描、联网结算、中转站点智能搜索(智能提供线路最佳方案、智能提供最低费用方案),智能分配运送费用,统计分析图表,手机短信提示,联网信息查询,托运单的网络查询、中转货物状态查询、客房资料查询,收费、查询、报表、结算等灵活设置的个性化功能设置。目前,该系统已被河北省交通企业协会和河北道路客运货物综合快递网络中心管理委员会指定为河北省各运输企业小件快递联网专用系统,并已在河北省各地市加盟企业的汽车站快递部门(公司)成功运行,成为河北省大型联网管理系统的典范,在国内首先实现了省级小件快递计算机联网管理。
秦皇岛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的主要中转站,其信息化的建设是港口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打造数字化港口、建设“环渤海湾散货中心港”必不可少的保障。燕大燕软信息公司受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为了推进港口信息化进程,实现全港煤炭业务管理、业务整合,实现生产、运行、动态管理、数据实时化设计,开发了港口煤炭管理系统和杂货管理系统。通过煤炭管理系统,强化港口生产管理,优化、整合集团公司和各港务分公司的计算机资源,实现全港生产系统信息全面共享,从计划、卸车、库存、新动向、收费各操作流程入手,共享信息,使商务和生产数据适时、动态流转,煤炭能够及时入账、及时装船、及时出账,动态反映场地变化,加强衔接和协作,提高生产组织效率。在集团公司杂货管理的全面信息化过程中,建立了杂货管理资源信息库,实现了港口生产信息的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为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转变经营思路、提高竞争力、加强服务功能、广泛开拓货源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