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编程入门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脑编程入门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脑编程入门教学

篇1

关键词:人机交互 课程教学 课程情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09-01

在过去的30年中,人机交互是个快速发展、并飞速进步着的研究领域,新式的人机交互系统已彻底改变了我们使用电脑的方式。人机互动发生于使用者与电脑之间的使用平台上,这种互动包括了软件与硬件两方面,例如:个人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字体、物件;使用者使用硬件比如键盘、鼠标所发出的信号,还有其他大型的电脑人机交互系统,比如飞机上的仪表板、或是发电厂的控制室,等等。

电脑机械联盟把“人机交互”定义为这样一个学科:设计、评估、实现以人类使用为目标的交互电脑系统,以及其相关的各式主要现象。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人机交互的一个非常主要的方面便是保证用户的使用满意度。正因为此,人机交互研究的是一个人与一个机器的沟通,这门学科需要机器与人同时两方面的知识来支持它。在电脑方面来说,需要的技术有电脑绘图、操作系统、电脑编程语言和发展环境等相关知识;而另一方面,从使用者方面来说,需要的学科有:沟通理论、图像和产业设计理论、语言学、社会科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其他与人类相关的理论,比如说电脑使用者满意度等等。除此以外,工程和设计手法也都是相关的。正因为人机交互的多样性与多学科性,不同背景的不同专家们都对它的成功有着关键作用,也都作出过贡献。

1 美国大学《人机交互》课程教学情况

当今,在欧美电脑发达的大学和研究室里,人机互动都是最热门的课题和课程。在此文中,我们将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威斯利学院的《人机交互》课程为例,深入研究探讨美国大学“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的情况。

在威斯利学院,《人机交互》是一门中级课程,要选该课程的学生必须上过初级的电脑科学课程,才可选上人机交互课程。《人机交互》是一门非常热门的课程,通常只有大三大四学生才能够幸运选上。

1.1 《人机交互》课程前期课程要求

由于此项课程是中级课程,学生们必须完成了以下四门课程中的一项才能注册:CS110、CS111、CS112或者CS117。CS110是最基础的电脑入门课程,介绍了电脑、网络、信息显示和一些简单的编程技术。CS111是电脑编程和问题解决,这节课向学生们介绍了Python程序设计语言,并且为学生们奠定了整个大学电脑课程的基础。CS112的名称为“科学中的电脑运算”,这门课程专为科学和数学专业的学生而开设,尤其是需要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到电脑,例如MATLAB的学生。CS117则是另一个领域的基础课程,它的全名为发明移动应用程序,对于手机应用程序的编程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考虑以这门课作为他们电脑专业的起点。完成过这四门课程中的任意一门的学生若对人机互动有兴趣,都可以选上《人机交互》课程。该校的《人机交互》课程分两个级别:首先是初级的入门级课程,在上完这节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还能选择更高一级别的同类课程。此处我们研究的是入门级的《人机交互》课程。

1.2 入门级的《人机交互》课程的内容

初级课程包含了基本的手法、理论,和一些适用于设计、编码和试验互动系统的工具。课程涵盖的主题包括了实用性、可负担性、以人为本的设计、人体认知和物理工程学、信息和互动基础、互动式样、互动技巧和以移动互动模式为重点的人机互动软件工具,除此之外,此课程也回顾了人机交互的最新发展状况,包括了新兴的互动方式(例如移动互动,真实感,可触摸人机互动,和普适计算等),和多样化的互动技巧(例如利用声音、手势和眼球的移动)。

1.3 《人机交互》课程的教学安排

《人机交互》上课的课程内容安排是由教授上课、上机实践、课后答疑、学术界相关人士客座讲座等形式构成。

每周有两次各70 min的课程,由教授主讲,每节课老师都会定一个主题,老师上课用PPT形式展示内容,学生也都会拿到相对应的讲义,便于学生做笔记。老师上课以讲解为主,但是也鼓励学生们如果有任何不懂都可以随时打断老师,问问题。这每周两节课是学生吸收新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在上课前都应读好相对应的阅读,做好准备,这样老师上课时能更好得吸收新知识,而不会一头雾水。学期中也穿插了几次机房上课让学生实践,在机房课中也会有两个学生助教来帮助学生,因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大多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有比较多的疑问,或是在操作过程中碰到许多问题。课后老师每周有数小时的办公室开放时间,学生可去问问题,也可与老师邮件沟通,或另约时间会谈。

除此之外,一学期中会有两到三次的客座讲座,教授会尽力请来学术界或是业界相关人士来替学生们演讲,学生们都会抓紧这个机会去向专业人士学习,也会向专业人士展示自己的学术课题,征询专业人士的建议。这些客座讲座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机会,是学生们拓展交际圈的宝贵机会,有的学生也可由此机会拿到暑期实习机会。

1.4 《人机交互》课程的阅读和作业要求

此课程对阅读材料也有相当多的需求,不仅有必备的一本课本:《设计应用界面》,还有许多辅助的阅读材料。对于手机应用程序编程不熟悉的学生需要自行学习HTML编程语言。除此之外,在每周两次的例行课程上,教授都会布置其他的辅助阅读。

这门课程一学期设有四个独立的作业,帮助学生从概念上、技术上同时探索人机交互系统。除此以外,该课程还有一个大型的期末项目,需要学生以团队为组织,设计、完成并且分析一个完整的移动用户界面。教授将在学期初分配好学生小组。每一个小组,在完成这个移动用户界面时,都要完成以下几个重要的要求。首先,找到一个问题,并在后续编程的过程中,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进行的便是创新移动用户界面的概念性设计,在此阶段中,学生们会借助画草图、情节串联图版和行为说明书等辅助的设计手法来帮助完善小组的设计。第三步,在有了明确的概念后,学生们便会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来建造他们的应用程序,这个过程将会是比较冗长、重复的过程,因为学生们将围绕重复设计、建造、然后评估这三个步骤很多次。最后,学生们需要建立一个简易的网站,在网站中用照片、视频、示意图和文字来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这个网站会被收入该校的人机交互网上集锦。而在学期的最后一天,老师会组织一个开放日,欢迎全校各界人士来听本班学生汇报项目成果。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作业、项目,这门课程还会有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是开卷形式,囊括了一学期课间阅读材料以及讲座中所提到的各个话题。

篇2

关键词 游戏 注意力 VB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5-0003-02

一、引言

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孩子们无不痴迷于游戏。即使成年人,也常常经不住游戏的诱惑,毕竟,玩总是快乐的!把教育作为游戏来看待,揭示了游戏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更难集中,对知识的理解更难以掌握。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游戏为教育手段,就能提高教学效果,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都玩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有些学生甚至沉迷于游戏世界,若是能利用游戏来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有很大的好处。

二、当前VB教学的无奈之处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简称VB,具有可视化、面向对象、采用事件驱动编程机制的特点。简单易学、功能强大,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也是我校职高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教学内容分为设计程序界面和编写程序代码两部分。对学生来说,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概念都是全新的,普遍觉得枯燥、难懂、不感兴趣,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在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中,VB课程的课堂教学是老师进行知识点的介绍、举例、讲解、分析、总结等,学生被动地进行听讲并记忆,在上机实践环节中,学生提前基本不做什么准备,在上机过程中基本上就是将笔记或教材上的例题在VB集成环境中输入并运行;或者是自己参照例题完成课后练习,如果有错误,也不求甚解、应付到下课就行;课后也不进行总结,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没有联系是相分离的,更不可能做到相互促进。所以绝大多数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在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如何找到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广大计算机教师感兴趣的课题。

教学中,常遇到学生不入门、不细心、常出错等问题。比如,常把对象名text写成txet;事件与属性分不清;有时把框架和标签混用,枯燥的代码更是觉得难以理解,不愿意研究,归根结底还是兴趣不高造成的。

职高学生逻辑思维普遍不强,平时做事经常就丢三落四,没有头绪,更何况是不能有一点错误的编程语言,在抄代码时也有少个字母、多个空格等等基础错误。其原因还是对这门课不感兴趣,基础又不好,对枯燥的字符难以集中注意力。

电脑游戏就是由各种计算机编程软件编写的游戏程序,其中的代码里包含了所有编程知识。学习枯燥乏味的VB语言可以从学生兴趣点出发,利用游戏教育,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VB知识。

三、VB课堂使用游戏后的优势

1.实例一:《打地鼠游戏――VB时钟》

时钟是一个标准控件,按照书本上的介绍,我们学习时认识时钟的名称、属性、事件,应用它做一个实例。课堂气氛沉闷又乏味,对时钟的应用难以灵活应用。

但是应用游戏实例后,在课堂开始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这节课堂开始之初,就和学生一起来玩了一个类似打地鼠的游戏,该游戏就是一个由VB制作的游戏程序,围绕这个游戏的特点给学生讲解有关时钟的作用和应用,及程序界面的制作。

整堂课由游戏开始,游戏结束,课堂气氛生动有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跟着老师的节奏,注意力比较集中,特别是能完成程序制作的学生更有成就感,对这门课程也多了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对学生的以后深入学习也有很大帮助。在这堂课中教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游戏教育,把游戏和教育和谐的结合应用,达到学生有兴趣,知识的掌握在游戏过程中实现的目的。

2.实例二:《数码管倒计时――VB过程》

过程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按照书本上的介绍,过程是能完成某一特定功能,且能被反复使用的一段程序代码。要理解这个概念,并能灵活应用和调用过程,需要学生能认真解读过程概念和多次实践才能掌握。教师即使把概念强调多遍,在应用时学生还是不知道过程是什么,比如在后来的实践中很多同学不知道command_click()过程可以被另外的代码段调用。

但是在这个实例中教师应用课堂游戏,并利用比赛的形式,把学生分成四组,一、二两组利用过程写代码,三、四两组不用过程写代码,每组要制作出数码管倒计时,看哪一组能准确又快速的设计出程序。在第二环节,可以让第一、二组的同学来修改第三、四组同学编写的代码,让学生感受到过程的优势。在第三环节,让每个同学修改代码,增加循环的次数或顺序。在这节课中主要的重点是学习窗体过程的概念、定义和调用,过程应用的优势。课堂在游戏的氛围中让学生又学又玩,掌握知识点。

游戏的根本特征是有趣和令人愉快,这是游戏的魅力所在。人的成长是一个大过程,一个“成为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始终伴随着人类个体的成长。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分散的特点,把游戏加到课堂中,能使学生回到孩子的时代,寓教于乐。VB软件制作的是各种可以使用的程序,与实际环境息息相关。应用学生平时在玩的电子游戏等电脑游戏程序为实例,能让学生更有兴趣,制作出来更有成就感。很多电脑游戏是学生熟悉的游戏,对于制作他们的方法更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把枯燥的课堂转化为有滋有味的游戏环境。

四、如何创设、挖掘游戏资源

1.教材实例

在VB教材中有很多的实例,包含游戏程序,教师可以灵活应用教材中的实例,创设多种情境,把知识点在实例中得到体现。比如:用电子储物柜来联系实际情况,让学生掌握数组和循环的知识点。

2.网络游戏

在网上有很多的电脑游戏,很多是可以借鉴应用的例子。比如打地鼠、连连看、网游中的人物装备属性界面、单机游戏的人物控制等。游戏网站有:http:///,http:///等。

3.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实际生活中用到的各种程序系统更多。比如:计算器、记事本、收银台、钟表等,很多都是VB教学的好例子。

五、游戏教W的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它的基本要求是对“教”和“乐”的严格界定――教,必须是各科教材中的内容,不能脱离原有的教育材料,尤其是其中的重难点内容;乐,必须有比较成熟的游戏法则,有很强的竞赛性和极大的趣味性,在一定的前提下,给学生较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因此,游戏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紧密联系,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的和要求,注重教学效果,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考虑游戏的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庞桂美.论游戏及其教育价值[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12,(6).

篇3

关键词:C语言; 编程; 函数; 指针

中图分类号: TP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nalysis of several issues for C language beginners

WU Peng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 Yangtze University , Jingzhou, 434023, China)

Abstract: C 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gramming language, several problems have been summarized which should take care for beginners 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 grammar, reading programs, strengthening commissioning training, breaking through heavy difficulties, so that beginners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 half the effort.

Keywords: C language; programming; function; pointer

1 引言

C语言是当前功能最强的编程语言之一,在信息类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C语言学习过程中,很多人会遇到各种问题。特别是初学者,在刚开始学习时,遇到这些问题就会影响学习的兴趣。

怎样才能快速突破C语言呢?这是很多初学者经常问到的问题。笔者从多年的C语言教学中,总结出了初学者应注意的4个问题,同时也是笔者学习C语言的切身体会。如果初学者能加以重视并按要求去做,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2 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在语法上

语法是对某类语言规则的描述或总结,通常写得比较抽象和全面。通过对C语言语法的学习,可以比较快速地了解C语言的规则,为阅读和编写C语言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过,对于初学者,如果一开始就想对语法的各个方面都搞得很透彻再去编程的话,往往会搞得一头雾水,极大地削弱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建议初学者对于课本开始几章的语法知识,作一定程度的理解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掌握一些常用的语法,能够理解课本中典型的例题即可。这样,不光使学习效率有较大提高,还让学生保持高涨的积极性,实现快速入门。

3 多阅读一些好的示例程序

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时,通常包含很多技巧,甚至还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这些技巧如果让初学者自己去摸索的话,将是非常耗时的,有时还不一定能想得出来。一个非常好的做法是,通过大量阅读一些好的示例程序。不仅熟悉了C语言的语法,而且从这些示例程序中,尝到了课本中没有涉及到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要求解问题相关的专业知识。

比如,如何判断一个数为奇数或完全平方数?如何判断某年为闰年?如何通过三角形的边长求面积?如何求解方程的根?第1个问题是有关技巧的问题,而后面3个问题则是与专业相关的问题,需要了解相关的算法才能解决。因此,建议初学者多阅读一些示例程序,学习一些编程技巧,补充常见问题相关的专业知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推荐学生多看一下《C语言编程经典100例》,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非常有效果。

4 加强调试能力的训练

调试能力是编程的一项基本功,对于初学者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通过调试,可以让我们了解C程序的执行过程,变量值的变化情况,验证程序是否按我们预先的思路来运行的,每一步工作是否正常等。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当程序运行的结果不正确时,可以通过调试来排除错误。掌握调试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遵循一些调试相关的原则[1],使调试成为编程中有力的工具。

5 突破重难点:函数和指针

C语言课程中的重难点很多,笔者建议初学者重点关注函数和指针这两方面内容,因为它们实在太重要了,是我们编程的基础,有必要作深入理解。

C语言程序是由函数构成的,其中有且仅有一个主函数。程序执行时,从主函数开始执行,当主函数执行完毕,整个程序也就结束了,主函数直接或者间接调用其它函数。理解了以上几点,也就对C语言程序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对于函数,还须重视函数的参考传递,分为值传递和地址传递两种。值传递方式只是将实参的值复制给了形参,在被调用函数中只能对形参进行操作,而不会影响到实参;地址传递是将实参的地址号传递给了形参,在被调用的函数中可以实现对实参进行修改。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针”。指针是C语言的灵魂,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过分。在C语言程序中,有关数据的对象,甚至代码对象(如函数),都有相应的指针。指针是地址形象的称呼[2],在编程中灵活地运用指针可以使程序实现起来更加方便。

6 总结

C语言中要注意的内容很多,以上总结的几点内容是特别要注意的,也是对初学者的建议,提醒他们在学习C语言中使用正确的方法,抓住重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伍鹏.C语言调试方法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36):157-158.

[2]孙利辉,杜红,伍鹏.C语言指针教学难点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7):217-218.

[3]徐宝文,李帮清,刘杰等译.C程序设计语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VB;程序设计;兴趣;主动性;教学方法

当代大学生进入社会,除了要求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外,更应掌握程序设计语言这个现代化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处理今后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由于VB是一种可视化、面向对象和事件驱动编程机制的计算机语言,相对简单易学、功能较强、所以已被许多高校选作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然而VB语言也存在抽象、枯燥、知识点多等缺点,加之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初次接触程序设计,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不少人学习目的又不明确,所以往往在开始阶段会感到很茫然,甚至对这门课产生恐惧心理,缺乏兴趣,以至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教师,怎样吸引学生去主动学好该课程是一个关键问题。经过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只有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好奇转为兴趣,被动变成主动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建立起高涨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由此可见,兴趣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然而不少刚接触计算机编程学习的学生,他们对编程所感到的新奇、好玩,决不能算是兴趣,而只是一种好奇。因为随着课程中大量的语法规则、概念的不断引入,极易使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为了能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学习兴趣,抓好入门教学十分关键。所以在讲授第一次课程时,我们不急于去阐述VB的一些难懂、抽象的概念等相关内容,而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先给学生演示一些用VB语言编好的具体实例,如计算器、锤打红心等。通过这些趣味程序的演示,既能使学生了解VB语言的强大功能,也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如: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其中的奥秘是什么?一旦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他们就会主动去探索,想知道其中的答案, 并渴望马上去学习与掌握这些技能。

作为教学组织与实施者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习的内部动力,使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具体方法是提出一些自主开发性的问题或作业,让学生多思考、多练习,不断巩固知识。对于学习不够主动的学生,应正确引导他们,刻意的让他们去完成一些作业,通过问题的解决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变成主动的要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展开思维去主动学习新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将新思路在自己的实践中得以实现,才能真正成为真正学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技巧[1-2]。

2精编教学实例,注重师生互动

实践证明,实例教学不仅是打开兴趣的钥匙, 还是连接知识的纽带,好的实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靠一两个实例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往往是短暂的,当他们碰到诸多抽象的理性知识和枯燥的重复练习时,很容易慢慢又失去原有的兴趣。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要借助于网络的方便性,多查找相关的资料及同行成功的教学经验, 深化教学内容,精心编选一些实用性、趣味性强的相关案例,以此为切入点,使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使那些原本需要许多课时仍讲不清楚的知识变得一目了然。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能激发兴趣。只有使学生学习兴趣充满整个学习过程,方能使他们积极展开思维去学习新知识,再利用所学知识将新思路在自己的程序设计实践中得以实现,使学习和教学都得以良性循环[3]。

如VB的控制结构是编程的关键部分,也是学生感到比较难接受的地方。对于这方面的教学,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直接讲解3种结构的含义,学生听起来肯定会觉得比较枯燥乏味,也难以理解。因此,我们通过演示求圆的面积来讲解这3种结构的含义。先是知道半径,就直接求面积(顺序结构);接着根据给出的半径,判断是否符合条件,如果符合条件的求面积,如果不符合条件则给出错误信息(选择结构);最后是进行一次运算,能同时求出多个圆的面积(循环结构)。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对3种结构的含义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觉得这些知识非常有用,并且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思维就会变得非常活跃,想知道如何利用3种控制结构开发设计出其他更多的实用案例。此时再开始讲解3种结构的相关知识,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学习,其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得到充分的调动。

师生互动的交流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设置巧妙的提问与学生共同讨论,或是留一些问题让同学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教师再予以评价,实验课上的亲切指导更能引导学生专心上机完成作业。也可将自己的电子信箱公布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随时与教师进行联系,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个别疑难问题进行逐一解答,对于一些普遍性问题则可以通过课堂统一予以详解。也可以通过随意的聊天、谈心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师生交流,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增加感情,使学生更愿意去学习你所讲授的课程。对于教师而言也方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既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授课内容和难度,也可以对不同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4]。

此外,增加教学互动还有很多方法,比如说教师在上课写程序代码时故意把一些关键地方写错,让学生去发现错误之处并指出如何纠正,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使学生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记忆更为深刻,在今后自己的编程过程中避免相似问题的出现。

3重视能力培养,强化实验环节

“VB程序设计”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目,为此从第一次课到最后一次课,教师始终应向学生灌输程序设计不是看懂、听懂的,而是做会的思想,要重视能力的培养。VB程序设计包括界面设计和程序代码设计两部分。对于学生来说,设计可视化的界面相对容易些,难点在程序代码设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编程部分。为了能使学生掌握编程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循序渐进,正确引导学生。

首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语法和结构。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就会具有最基本的编程能力和阅读程序能力。这一步骤是编程的最基本,也为以后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其次,课堂上应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实例,给学生分析编程的思路,关键部分的含义以及编程的技巧,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在自己操作时举一反三,同类型的问题很容易的就能得到解决[5]。

比如讲解循环结构时,挑选经典实例:求1+2+3+4+……+100的和。通过例题的讲解,要让学生首先明白循环的结构,再让学生理解此题的编程思路和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如求1*2*3……*100、2+4+6+……+100、1++3+5+……+99等就能迎刃而解。

再次,加强学生阅读程序能力的培养。学生要想编好程序,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学会阅读程序。阅读能力的培养包括读程序、写运行结果、指出程序功能等方面的训练。多进行这方面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体会各种语句的使用,积累编程的技巧。特别是控制结构部分,养成多读程序的习惯能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对将来自己独立编程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最后,编程进入独立编写的阶段。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训练,学生的编程应该从半模仿阶段到独立完成阶段。通过前面的积累,学生可以开始自主的去完成编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对以前的改进和自我的创新,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练习,去独立编写综合的程序,让学生在大量的编程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

要想提高编程能力,实验是重要一环,一旦忽视了实验环节,那讲课的效果将会事倍功半。为了避免上机实验时一些不自觉的学生玩游戏、上网等,我们均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上机,使每个学生清楚每次实验需完成哪些任务,达到什么目标。在布置练习时,要注意作业的难度,千万不要因难度高而使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太简单而不予重视。学生在上机过程中,对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做好记录;采取单独辅导或统一讲评、集体答疑,对一些共性问题,有时间可在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只有这样。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分析与创新的能力得以培养,对实验课学习的兴趣更浓,劲头更足。

实验操作阶段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有初识到亲自动手去掌握的过程。实验教学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学生操作中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即教学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在以后的教学中给予及时改进。

4结语

总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只要做到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实例, 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措施,定能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得以调动,不断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再加上轻松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交流,以及耐心细致的实验辅导、课下作业批改等手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必将得到不断提高,以致更好适应今后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沈国珍.“VB 程序设计”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福建电脑.2007(4):208,215.

[2] 何岸. 论“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趣味教学[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5):24-25,28.

[3] 刘洋. 计算机语言案例教学中的教学策略[J]. 中国科技信息,2006(18):280-281.

[4] 郭超峰. 在计算机高级语言授课过程中加强案例教学[J]. 福建电脑,2006(7):204.

[5] 李可欣. 案例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08(5):224-226.

Analysis of Teaching Methods in VB Program Design

ZHANG Ying, WAN-Min

( Computer center,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篇5

关键词:C语言;自动化专业;模块化教学;对分课堂;实践教学

1引言

C语言是一种典型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它既具有高级语言语法精炼、类型丰富、表达能力强、适于模块化编程等优点,又具有低级语言高效、易控制计算机硬件等特点[1]。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将其作为理工科入门级的程序设计公共课程,除计算机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均把它作为通识课程来实施教学。然而,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启发学生主动将计算机引入到所学专业的学习中去[2]。因此,如何结合理工科专业自身特点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使之既遵循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又能融入到专业学习中,是目前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对于自动化专业来说,学生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和工作中的实践应用都离不开C语言,如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等智能芯片就是以C语言为基础进行设计开发的。自动化专业C语言的课程讲授,要更加注重学生C语言编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其在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应有的作用。

2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自动化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自身特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学生知识结构差异等多种原因,目前的教学工作面临着以下问题:2.1授课内容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目前,在大多数学校的非计算机专业中,C语言的教学与专业课的学习是采用完全割离的方式进行的,一般在第二学期开设C语言课程,到第四个学期才开始陆续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在传统C语言教学中,通常以“VisualC++6.0”软件为编译环境,介绍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与表达式、控制语句、数组、函数等基础知识,此外,还会对指针、结构体、共用体、甚至文件进行详细地讲解[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语法、语句等细节的讲授,缺少对算法设计的练习,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以至于在学完整个课程之后,学生也不知道C语言在其专业中的具体用途,学完后很快就会忘记。这样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2.2没有充分发挥其在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C语言能否学好将直接关系到自动化专业学生后期专业课的学习效果。通过C语言的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算法思想来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C语言的定位只局限于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授课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其价值仅仅体现在等级考试上,没有充分发挥其在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应有的作用。2.3实验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C语言是大学入门级的程序设计语言,但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其前期的知识储备只有少量的信息技术知识,但C语言中却会涉及很多的概念和复杂的语法知识。学生普遍反映有些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但大部分院校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往往是先讲理论后进行实践教学。这样,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得不到及时的消化吸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学改革实践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院计算机和自动化两个专业教研室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的教改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具体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3.1调整课程结构,使教学向专业靠拢。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出发,打破传统C语言的课程结构,以“理论够用、重在实践”为宗旨,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5大模块,模块化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每个模块包含不同的任务,完成不同能力的培养目标。整个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来展开,既避免枯燥的理论讲解,又能将具体知识与后续的专业课相结合,使得整个教学过程逐步向专业靠拢。单片机等芯片开发设计是自动化专业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因此在C语言的授课过程中适当的增加简单的单片机开发案例,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步了解自动化专业到底可以干什么。例如,在学习完循环结构之后,给学生演示用C语言来控制实现的跑马灯程序,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循环程序在实际案例中是如何应用的。3.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C语言是一种面向过程的高级语言,在理论讲解时,其语法规则复杂繁琐,而在上机实验时,抽象的算法程序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些特点,根据教学模块内容不同、授课环境不同、教学对象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3.2.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是在讲授新概念、新的语法知识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入的一种教学方法[4]。比如,在讲授变量定义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先进行提问: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个人?人数是用什么数来表示的?学生一般会回答人数是用整数来表示的。接下来教师进一步进行提问:那么在编写程序的时候,怎么体现出人数是一个整数呢?这个时候学生会回答:我们可以告诉计算机,用整数来表示人数。顺理成章的老师的第三个问题就会出来:我们怎么告诉计算机呢?这样很自然的就可以引出变量定义这个知识点。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建立起所学内容与解决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当再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很快的得到解决方法,真正做到即学即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3.2.2案例教学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对于基本语法知识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再让案例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创建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围绕每个模块中精心设计的案例展开教学,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3.2.3对分教学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变成积极主动地和老师一起思考,还可以采用对分教学法。对分教学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为:教师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时间由教师进行整体的讲授,另一半时间则分配给学生,让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5]。采用对分教学法时,整个教学过程被分为“讲授、内化吸收、讨论”三个阶段来完成[6]。教师在课堂上只对内容框架、基本概念、重难点进行整体的讲解;接下来学生利用为期一周的时间,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内化吸收;在下次上课的时候,对于这一周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3.3加强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的编程能力必须要通过不断的上机实践才能得到提高。但是,从目前的实验课来看,实验课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普遍认为编程无从下手,整个实验课课堂效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上机实践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3.3.1合理设置实验内容。针对上述模块中所涉及的知识点,精心设计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程序设计。在设计实验内容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将每次的实验内容分为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必做实验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内容,对于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尝试去完成选做实验。3.3.2理论授课进机房。传统教学中,通常是每周先在教室进行2次理论授课,再在机房进行1次上机实践。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对于所学的知识点学生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上机实践。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尝试将理论课也放在机房进行授课,在上课的过程中,每个学生一台电脑,教师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学生立马进行编程实践。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抽象的语法知识,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C语言的学习兴趣。3.3.3教学软件辅助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因为每个学生都拥有电脑,可能会出现学生利用电脑进行课程学习以外的行为,因此课堂纪律的维持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必须要做好对学生机的控制。这里,我院采用的是长城电子教室系统,通过该系统教师可以对每一个学生的电脑进行严格的监控。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通过该系统对学生进行电子点名,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广播教学,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程序,可以利用广播教学教会学生跟踪调试程序的方法,使学生在以后的编程过程中,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调试自己的程序,及时发现程序中的逻辑问题并解决问题。3.4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传统的C语言考核是闭卷笔试的方式,这样会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很多学生期末考试虽然得分很高,但是编程能力却一般。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出现,在本次教改中,我们逐步加重过程考核的比重,降低期末卷面成绩的比重。学生最终的成绩由卷面成绩和过程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期末卷面成绩占50%,过程考核成绩占50%。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每次上机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出勤、上机表现和实践报告组成,占过程考核的30%;另一部分由综合实践组成,占过程考核的70%。在综合实践中,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提供若干个项目题目供题目选择。学生由3-5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各自分工明确,小组合作完成程序设计、代码编写、程序调试,撰写综合报告,并制作PPT进行综合答辩,最后根据各个环节的完成情况由教师给出综合实践的成绩。通过这种综合实践的方式,能够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起来,最大程度挖掘出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语

自动化专业C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教授学生如何学习编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并将C语言的教学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通过连续两年对我院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教学改革试点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明显得到了提高,学习效果显著增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本文提出的教改措施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形成一套适用于自动化专业的、并且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程序设计[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陈丽敏,邵长友.基于自动化专业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76.

[3]胡艳华.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教改简论[J].计算机教育,2011(20):49-52.

[4]余炳辉,孙娟.《C语言》课程教改浅论[J].学术论坛,2009(27):222.

[5]王飞飞,张素真.“对分”在C语言实训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科技资讯,2016(29):109-111.

篇6

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基于计算思维的C语言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C语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C语言教学中,实验教学对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学生学习C语言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思维在创新人才中的作用以及C语言实验教学目前的现状,其次分析了C语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C语言教学培养目标、方法、教学内容、指导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这些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以及编程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

计算思维;C语言;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近年来,新兴技术发展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计算机科学技术。新技术主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方法等来进行发展和创新。计算思维又常常穿插在不同的学科当中。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C语言的教学仍是以计算机工具的应用教育为主,其教学内容却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因此,对于学校的C语言教学而言,学校应将以计算机技术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编程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计算思维在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计算思维不应当只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的技能,而应当是每个人都应当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计算思维主要通过启发的方法来推理出问题的答案,采用抽象法和分解法来将复杂的任务或者系统简单化。总而言之,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理论来解决问题、设计系统、理解人类的一些行为等具有科学性的思维活动。计算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对计算机学科有着很大的作用,也能够影响到其他的学科领域。对于生物学领域而言,生物学家通过计算思维的作用研究出了计算生物学。在化学领域方面,化学家主要通过计算思维中的纳米计算来进行问题的思考。在经济学领域方面,经济学家在分析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是计算博弈理论。在物理领域方面,物理学家通过计算思维中的量子计算构建了物理模型。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的是为了进行计算科学的教育。计算思维不仅能够帮助其他学科有效地解决问题,还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使学生拥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C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拥有计算机技术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编程能力。因此,C语言教学对学生来说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能够辅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使用。

三、C语言实验教学的现状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C语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逻辑性。学生需要通过较多的实践教学来更好地掌握C语言这门编程课程。因此,C语言的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C语言目前的实验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实践内容的设计主要是通过课本的理论知识来进行的。例如:数组、结构体以及题的设计都是单独应用。并且在实践课程上,题目的难度并没有增加,处于比较平稳的趋势。因此,如果学生的编程基础较好,那么实践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二,对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言,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是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分析题目,其次学生进行实践,教师查看学生学习的过程并对学生加以辅导。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登记。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学生对于C语言课程的入门较困难,并且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害怕编程类的课程。另外,实践课程比较普通且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这使得学生对于实践课程不会有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地进行思考和提问。这也导致有的学生会通过抄袭来应付实验结果。第三,在考核方式上,学生在操作完实验内容之后,教师通过运行结果来进行成绩的登记。如果学生没有完成,那么教师将无法登记。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另外,教师主要通过手工的方法来进行登记,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降低了课堂效率,使教师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取平均成绩来进行学生成绩的登记。

四、C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C语言教学无法做到学习致用。C语言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并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需要通过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入门,认为这门课程比较的枯燥。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多数时候学生虽然能够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操作,但是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C语言课程教学的意义。这也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编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遇到一些新问题或者和实际内容相关的问题时,学生不能够通过计算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不会将所学到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专业上。这导致教师和学生认为C语言课程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也无法达到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1]第二,忽视了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的教学。在实验课堂,教师更多注重的是语法和语句的教学,而忽视了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只是注重语法和语句的结构的练习。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只了解了语法和语句的格式,而无法提高自身的编程思想以及编程能力,甚至一些学生认为编程课程就是打字,只是将课本上的程序照搬到电脑上。因此,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够运用计算思维,也不能够通过C语言来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另外,C语言的语法和语句的学习过程太过乏味和单调。这导致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2]第三,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合理。实验教学主要通过C语言的语法规则来设置教学内容。教师主要通过验证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来加强学生对于语法和语句的理解,缺少一定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另外,对于不同的专业而言,实验教学课程并没有采用统一的大纲和要求。这使得实验教学脱离了专业本身,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各个专业之间的差别,也不能表现出C语言在不同专业当中的作用。因此,学习较好的学生则不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学习,也阻碍了学生对于C语言以及C语言在自身专业当中的更深层次的研究。[3]第四,考核方式的单一性和不实用性。目前,中国主要通过书面考试成绩来了解学生的优异程度。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和封闭性。其中,实验成绩只占了很少的比例。但是在国外的许多国家,实验成绩以及课堂作业等占到了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而书面考试成绩只占到了百分之三十。这表明了国外更注重的是教育的过程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国外的这种考试制度应值得学习。[4]

五、实现C语言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第一,明确培养的核心目标。目前,国内外各大高校都将计算思维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思维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科学的概念来解决问题、设计系统的一种思维活动。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计算思维不应当只是科学家具备的一种能力,应该成为人们的一项基本技能。C语言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习C语言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最好方法。各大高校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来进行人才的创新。因此,对于各个专业而言,计算思维能力将成为新时期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第二,注重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要通过计算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应当将生活中的问题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如何通过计算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于C语言课程而言,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思路和解决方法之后,只要将思路转化为C代码。因此,教师不应当只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法和语句上,而更应当注重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生活中应用计算机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三,改进实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制订一套比较详细且规范的实验教学计划。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学习到理论知识,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实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在学习C语言课程时应和自身的专业紧密结合。在设置题目时,教师应当考虑不同专业的差别,使题目能够和专业相联系,并且应当具有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题目。例如:对于医学、外语类等专业的学生来说,题目的难度应当相对较低。而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其课程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题目的数量和难度。对于成绩较优异的学生来说,教师也可以设置具有开放性的实验。第四,改革实验指导方法。学校应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第一,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使学生能够自行思考并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实验内容,并且可以更好地掌握学到的知识。第二,在学习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点来思考问题。当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应用新知识解决的方法。这样可以通过不断引入新知识来使所有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也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点。第五,改革考核方式。学校应改变以往书面考试的单一性和封闭性,通过形成性教学来提高实验考核在考试中的百分比,更加注重学生的考核过程以及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另外,制定一套能够反映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评估方法。大量的实验表明,如果考核比较注重学生的实验成绩以及考核的过程,那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真正的掌握C语言课程的思想以及设计的理念,使学生可以运用计算思维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编程能力。而传统的考核方式虽然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个很好的考试成绩,但是无法真正地理解这门课程,不能够获得运用计算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学校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大学生的计算思维的培养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基于计算思维的C语言实验教学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计算和编程能力,也能够为学生开拓一个较好的发展方向。对于C语言教学而言,学习当前的教学课程无法使C语言教学做到学以致用,忽视了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的培养,并且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合理,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和不实用。因此,学校应能够通过明确培养的核心目标,注重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的培养,改进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来实现基于计算思维的C语言教学实验改革。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但是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培养,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的进行研究。

作者:于丽 单位:新疆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秦芳,李倩,李娟.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电脑迷,2016(07).

[2]葛欣,席景科,李政伟,刘厚泉.基于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5(01).

篇7

关键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0-0229-01

1、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主要讲授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术,结合高职学院学生的特点设计该课程。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将系统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逻辑推力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是在早期Basic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真正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它继承了结构化编程语言的所有优点,在其语言体系中既包含了面向过程部分的语言特征,又形成了极为完善的对象处理机制、方法,并提供了可视化操作界面,进而形成了一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规范。

2、《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改革与创新

2.1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

针对高职院校硬件设施配备情况,本课程的教学应在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进行。由任课教师编写电子课件,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便于案例教学,使讲授内容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2.2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开发网络视频网站

高新科技和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开展网络教学已成为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该课程的视频教学将知识学习与网络联系在一起,具备课程学习和自测两个大的功能。通过开发网络视频网站,为学生和学校建立了B/S结构的网络教学体系。

3、《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3.1 做好本课程的入门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课程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应对学生讲明该课程对后继课程的帮助,强调该课程的重要性。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该课程是零起点,但程序设计难学的观点已对他们有所影响。因此,授课前,向学生们讲明在第一层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仅仅是掌握了应用软件的使用,作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补充,应掌握设计、开发应用软件的技能;通过案例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3 改革程序设计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用计算机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各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以及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例如将一个一维数组反序放置:a=(67,89,76,98,66),反序放置后a=(66,98,76,89,67)。编程如下:

Option Base 1

Private Sub Form_Load()

Dim a(5),b(5),nn,i,n

a(1)=67

a(2)=89

a(3)=76

a(4)=98

a(5)=66

Nn=UBound(a)'统计数组个数

'反向复制数组到B

For i=nn To 1 Step-1

N=n+1

b(i)=a(n)

Next

'复制数组到A

For i=1 To nn

a(i)=b(i)

Next

显示结果:

For Each i In a

Debug.Print i

Next

End

End Sub

3.4 课堂讲授与上机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技巧和方法,并且能够基本掌握IDE集成开发环境使用方法,学会图形用户界面简单应用系统的开发技术,掌握Visual Basic基本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的基本概念,并能以Visual Basic作为工具,完成简单程序设计的程序代码编写。如:Dim a,b As Integer

For a=100 To 300

If b Mod 5=0 Then Print'判断是否PRINT 5个数了?如果是则换行

Print a,

b=b+1'统计PRINT的个数

Next a

3.5 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学期期间的教研活动重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的交流上,教研室不定期地组织年轻教师听老教师讲课、互相听课和集体备课,研讨教学方法,取长补短。系里组织师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各项教研活动,教学相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4、结语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因此,如何改革、创新该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的分析、设计、开发技能的专业人才,是一个噬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刘书珍.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在VB可视化编程中的应用[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1,(10).

[2]陈龙猛.大案例教学法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究[J].计算机教育,2008,(5).

篇8

关键词:组态软件 MCGS PLC 虚拟设备

电气专业PLC课程是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课程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要求教师结合实践,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实验室资源基础上实现更多的PLC实训内容,提高实训课质量,对PLC教学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基于中职学校PLC教学的现状及组态软件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将组态软件技术应用于PLC教学的改革方案,通过软硬件结合,最大化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

一、PLC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思路

PLC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把知识点渗透到实际项目任务中,从而加强技能训练,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PLC实验装置性能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大多数职校的PLC实验室配置了编程电脑,PLC主体和带有按钮、指示灯的实验操作板,这样的配置只能完成简单的实训项目,而无法表现项目系统的运行过程,缺乏直观性。另外,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实训课题需要配置大型硬件设备,而这些被控实物对象往往存在以下缺点:价格昂贵;占用空间大;实训内容固定单一;维护困难。由于资金、设备和场地的限制,职校PLC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在实际工业应用领域,鉴于传统PLC控制在人机界面上的不足,而采用DCS改造中小型项目投资大、资源浪费严重,故现阶段针对中小型项目的自动化控制多采用PLC加组态软件方式来解决。组态软件是工业过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专用软件,功能强大,可为用户提供几乎与实物相同的操控环境,做到所见即所得。组态软件界面非常友好,组态过程简单易学,程序兼容性强、扩展性大。

因此,把组态软件引入当前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PLC实践教学这一瓶颈问题。用组态软件画出监控画面来代替实物模型,只要学生完成程序设计和组态编程,运行画面动画,就可以逼真地模拟系统设备工作状态。因此,将MCGS组态软件应用到PLC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有效地缓解PLC实验设备现状与职业能力培养的矛盾,在仅有的简单PLC实训设备条件下实现复杂多样、生动逼真的工业控制项目。

二、组态软件技术与PLC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

基于MCGS组态软件的强大功能,结合PLC传统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虚拟实验室,从而提升PLC教学设备的利用率。

虚拟实验本质是用计算机代替现场设备,将传统实验的硬件对象通过软件组态的方式来完成。利用组态软件作为虚拟实验建设的主体,既能进行控制,又能做被控制对象。这样可以避开复杂的计算机软硬件问题,集中精力解决工程本身的问题,按照系统的规定,配置出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度专业化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同时还可组建出具体的被控制对象,利用相对廉价的组态软件设计出价格昂贵、占地面积大、系统复杂、可扩充性差的硬件对象。学生通过自由选择工程项目,完成硬件系统设计与布线、软件编制与调试、工程组态等操作,在学校内就能感受到强烈的工程项目生产氛围。所以,将PLC教学内容和组态软件技术结合,实现仿真教学,是实践教学模式的革新和进步。

此外,基于PLC和组态软件实现仿真教学,能更贴近实际生产过程,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将组态软件与具体项目相结合,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和实践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笔者在最初引入组态软件时,并没有呆板地按照常规讲授软件的菜单和命令,而是通过“变脸”和“找茬”等游戏项目的制作,让学生在制作小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入门教学。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利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如“交通灯”“自动车库”“抢答器”等项目。待学生深入到一定程度后,笔者再逐步引入较复杂的项目,如“电梯”“全自动洗衣机”“工业流程控制”等。

三、小结

实践证明,MCGS组态软件与PLC实验装置相结合,从效果、成本来看,都有着较明显的优势。它能使多门课程知识相互融合,只需极少的投入即可得到方便、美观、实用的工业控制,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博.组态仿真软件在高职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0(6).

篇9

值。总结多年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经验,探索新形势下的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同类院校提供借鉴。

Abstract: The software industry ha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our country, higher vocational software outsourc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and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research have a certain value to software talents training. Summarizes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i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eaching reform, explores higher vocational software outsourc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and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new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oftware outsourcing;talent training model;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254-02

0 引言

当前,我国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主要面向日本市场,来自日本的服务外包业务约占60%。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大连地理位置毗邻日本,与日本有着地缘、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联系,与日韩等软件和动漫强国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很深的文化渊源。

1 大连软件外包企业人才需求现状

大连目前共有1200多家软件公司,世界500强软件企业60余家,软件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来自大连IT技能标准及解决方案论坛上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大连软件行业人才缺口达20%,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职位是高职类软件毕业生所能胜任的。

在软件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对于软件开发人员有比较大的需求;近一半的的企业对软件测试人员有需求,四分之一的企业对软件维护和项目管理人员有需求。

2 大连软件外包企业对高职层次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分析

企业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开发平台主要有Windows、Linux、Unix和Android,其中Windows、Linux所占份额最大,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Android的开发业务需求越来越多。企业所使用的软件开发技术主要有Java、.NET、C\C++、COBOL;数据库技术主要有Oracle、MySQL、DB2;在企业级应用中涉及的技术主要有Struts、Spring、AJAX、Hibernate、MVC等。

企业在用人时,除了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对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也很明确。在专业能力方面,要求能熟练搭建JAVA、.NET软件Web开发环境、熟悉IIS、TCP/IP等B/S结构相关的网络技术、能搭建软件测试环境进行测试、能达到英语4级或日语2级水平;在职业素质方面,要求具有较好的产权意识、良好的沟通能力、高度的责任感、自主再学习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3 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岗位定位

面对企业对软件开发人员的大量需求,要把“软件开发人员”作为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首要岗位;软件测试人员的缺口接近开发人员的半数,故将“软件测试人员”作为次要岗位;另外,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办公及业务需求,对软件维护和系统运行的技术支持需求也不容忽视,结合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等客观条件,应将软件维护、项目助理等有重叠和交叉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整合,并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岗位目标之一。

因此,高职软件外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和创新精神,掌握外包软件开发的基本工作过程及规范,具备程序代码编写、数据库应用开发、软件项目测试、文档编写等能力,能在项目工程师指导下,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和软件服务等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4 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计

高职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应趋向于选择“全程企业项目嵌入,高中低三层渐进”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分JAVA和.NET两个主要教学方向,辅以相关基础课程和三年外语全贯穿的课程体系。

理论教学的设计理念是以企业实际应用为核心,以知识够用为度,以可持续能力培养为目标。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理论教学体系整体设计按基础入门、能力提升和实战拓展分3个级别设置,这3个级别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在JAVA方向,基础入门级要求能使用HTML、CSS技术实现静态页面的设计与制作,能使用JAVASCRIPT实现前后台的交互,能使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实现逻辑简单 的教学任务,能使用JSP和JDBC技术实现对Oracle、MySQL等数据库应用开发;能力提升级要求能使用Severlet、JavaBean、AJAX、Severlet过滤器、JSTL标签库、JSP EL表达式语言等相关技术和方法实现企业级WEB项目的开发;实战拓展级要求能使用J2EE体系架构、Struts2、Spring、Hibernate等技术和方法实现MVC设计模式下企业中型Web项目开发,团队合作完成大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产品的测试与维护。在.NET方向,基础入门级要求能使用HTML、CSS技术实现静态页面的设计与制作,能使用JAVASCRIPT或VBSCRIPT实现前后台的交互,能使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实现逻辑简单的教学任务,能使用技术实现对MySQL或Oracle等数据库应用开发;能力提升级要求能使用、C#.NET、SOAP、WSDL、UDDI、WSC、WSP、WSB、异步调用、事务、缓存、WCF技术实现企业级WEB项目的开发;实战拓展级要求能使用XML、Ajax、Silverlight编程技术开发框架下的企业中型项目,团队合作完成大型项目的编程与测试,以及产品运行与维护。

实践教学的设计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企业项目导向、工作任务驱动为中心”的模式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项目设计以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训练为主要目标。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按照理实一体化课程、独立实训课程、专业顶岗实践课程3个层次设置。理实一体化课程整体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围绕实现项目中任务的核心技术讲解理实一体教学内容;采用“虚拟企业、再现真实需求”的实践模式,围绕企业常用技术及企业应用项目实战开展独立实践教学内容。

综上,形成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5 结语

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研究,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提炼整合而来,其对于培养人才的岗位定位、岗位能力分析、知识与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为同类院校提供借鉴,为高职软件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冬.高职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0期:30.

[2]陈振东.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06期.

篇10

关键词:51单片机 “教学做”合一 汽车专业 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68.1-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126-03

随着单片机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汽车技术与微机系统的融合给汽车的结构和性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从汽车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点火装置、进气与怠速控制、尾气排放、故障自诊断到汽车底盘的传动与行驶、转向与制动等,普遍都采用了单片机控制系统。车载智能控制系统的大量应用,使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单片机技术在汽车工程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未来的汽车竞争,趋向于单片机技术的竞争。因此,汽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及编程技能成为一种必要。

1 学情分析

1.1 有利情况

该院汽车专业的学生偏向于汽车运用与维修方向,2013年开始招生,目前只有一届毕业生。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在2014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第四个学期首次开展教学,总共60学时。研究2014级汽车专业的学生在前面三个学期以及包括本课程学期在内所学课程可以看出,学生有一定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以及汽车电子电器控制技术基础。所以,汽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单片机应用课程时,对单片机电路中的模数电及电器控制,部分电路驱动芯片工作原理等有关知识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1.2 存在困难

我院汽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单片机之前,没有学习过程序设计类的语言课程,学生的编程是零基础。要想在60学时这么短暂的时间里,让完全没有语言基础的学生学习单片机,对任课教师顺利展开教学是一个挑战。

2 教改总体思路

教学内容以51单片机作为学习芯片,因为现在用的较多的是51单片机,它的资料比较全,用的人也很多,市场也很大,车载智能控制中的主芯片里有不少用的都是51型号的单片机。编程语言基本采用C51进行讲解。从我院汽车专业的学生编程是零基础的情况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用C51进行编程,可以有效降低C51的进入门槛。编程软件采用目前比较通用的Keil C51编程软件。

课程内容进行单元化、项目化处理,以单片机内部资源的功能应用为核心,以项目案例为载体,以接口电路和软件编程为主线,以应用开发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做”合一实践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教学内容处理上,打破教材章节界限,以实验开发板上各个项目内容为载体,合理分配知识点,考虑学习能力的循序渐进,在具体的项目任务中体现理论知识和重点内容,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应用开发思维。在时间安排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行。学生将开发板带到机房进行上课,空间上实现教室与实验室合为一体,做到边教边学边做。教学过程始终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实践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在实践中掌握关键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展开过程中,多种教学手段灵活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行为习惯。

3 教学实践设计

3.1 教学目标设计

经过教改实践,使得汽车专业单片机课程教学形式更加符合我院学生实际。学生掌握基本的51单片机内部资源工作原理与开发应用,掌握一种编程开发语言和对应的编程开发软件工具的使用,能够实现简单的Proteus仿真设计与调试。经过“教学做”合一教学实践锻炼,充分激发汽车专业学生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兴趣,养成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资料查找、解决问题、通力合作的能力。

3.2 教学项目设置

根学生学情和专业特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式教学,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以项目的学习展开过程为主线,合理分配课程的知识点,将课程需要讲解的理论知识和重点内容融合到具体的项目设计中。考虑到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知识点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时间上合理安排各个项目内容的教学顺序。实施的部分项目见表1。

3.3 “教学做”合一教学实践

课程的教学地点选择在专业机房,里面已经安装了Keil C51编程开发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以及PC机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驱动软件。上课机房有专业的极域教师机软件,可以实现教师的屏幕广播,教师在具体进行屏幕操作的时候,学生电脑屏幕端可以看到教师的屏幕,同时也可以实现学生的演示操作,演示给教师一个人看,或者是演示给全班同学观看。学期初,教师将学生两人一组分组,让学生按组领取单片机实验开发板。随着开发板下发的还有整个学期的教学项目中部分基础C51程序,以及实验开发板硬件电路的电路图连线资料、单片机硬件系统介绍资料以及C51语言开发资料。每次学生上课,都是带着实验开发板和相关的电子资料来专业机房上课,下课时将开发板随身带走自行保管好,实验开发板将跟随学生一个学期,到期末课程结束时,交还给教师。

学生在没有编程语言基础的情况下,任课教师从预备的教学项目中,选择最基本的单片机应用开发入门的项目来开始课程的教学:点亮一个LED灯。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完成实验开发板软、硬件连线以及与电脑的连接,将第一个项目的软件编写操作过程实时广播到学生屏幕上。通过实时编程软件的操作过程,学生对编程软件的操作有了一个大概的宏观印象:如何建立工程文件,如何编写程序代码以及对工程文件进行参数设置,最后完成调试生成单片机可执行代码。

教师完成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自行在开发板上依照教师的操作步骤,完成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子任务的全部操作。学生在完成基本程序录入,看到开发板上相关的实验现象后,立刻对课程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在有一定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对程序代码展开详细的知识点介绍,让学生了解一个简单的单片机应用是软硬件的结合,在了解硬件电路结构特点以及单片机相关资源的硬件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软件的编程。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知识点的介绍,需要参看一部分资料,教师提醒学生查看手中相关电子资料。

在学期前期,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研究项目代码,熟悉项目硬件结构及接线,训练学生软硬件结合开发项目、熟悉C51编程和资料查找的行为能力。在项目的展开过程中,对部分子任务,教师在已有功能的基础上稍作要求修改,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边学变做,完成程序改编、硬件连线、调试与下载,在开发板上完成项目内容,实现相关实验效果。教师在课堂上来回走动,分组指导教学,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课堂集中广播讲解,针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好知识点的宏观主线,拣主要的知识点讲解,其余比较琐碎的知识点,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阅读理解,并进行动手实践分析,加深理解。随着教学进度的深入,要求学生自行完成的设计部分内容越来越多。学生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探索和思考,教师不用再为有限的课时安排和讲不完众多的知识点而发愁,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3.4 资料查找

学生在完成教学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对教师布置的要求有改动过的项目设计,肯定存在编程基础知识和单片机内部资源应用知识不清楚的情况。教师提醒学生带着问题查阅单片机教材或者是网络资源,自学预习相关理论知识,达到自学能力的训练目的。学生在进行问题分析和资料查找的过程中,自然养成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这里以项目2中的第二个子任务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实现项目改动以及学生动手实践训练:子任务中要求单片机P2口控制的8盏共阳极LED灯实现左循环轮流依次点亮。

在学生完成子任务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要求改动,原程序的循环左移是用运算来实现的,现在要求学生通过调用Keil C51编译器里的库函数_cror_( )来实现LED灯的循环右移动。学生在完成改动项目的过程中,通过资料查找,自然对单片机的I/O口电平输出控制、发光二极管的硬件结构、Keil C51软件库函数调用以及用户延时子函数的编写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3.5 Proteus仿真教学

实验开发板上所有的实验项目硬件电路的连线是非常清楚的,学生在学习软件编程的同时,学习硬件电路的结构,但是开发板上大部分的实践项目硬件电路部分都是预先做好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硬件电路设计中的元器件选型,硬件电路具体连线训练程度还是有所欠缺。学生需要了解更多的硬件电路设计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学期的中后期可以适介绍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教师可以布置一部分训练项目,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自行完成仿真训练内容并提交给教师。

3.6 集中实践项目训练

教W中学生使用的实验开发板具有扩展功能,学生可以另外购买元器件,完成较为综合性的训练项目。所以在课程的集中实践环节中,可以选择一个典型的、难度适中、测量内容较全面的一个实践任务,围绕该典型系统设计锻炼学生电路设计知识及测量技术,并让学生完成从原理分析、方案设计、元器件选用、电路设计、程序编制、组装、焊接等各个环节的训练。例如,开发板上可以实现的拓展综合训练项目有: 温感温控继电器动作,红外发射和接收控制继电器动作,十字路口带倒计时功能的交通信号灯系统等训练项目。让学生从这些项目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作为实践课题。学生在经历这样一个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后,职业能力将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4 教学考核设计

课程考核分两部分组成:期末试卷+实验考试。其中期末试卷由试卷库随机抽卷,客观考察学生单片机应用开发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验考试一般安排在期末试卷之前,单独安排时间,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实验考试时,教师准备好一定量的实验考试题目,学生一人一组,分批次进入考场进行考试,每批次考场学生数控制在15人以内比较适宜,进入考场后学生随机抽签决定需要完成什么题目。实验考试环节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考题要求,完成实验原理分析,单片机应用系统原理框图绘制,软件流程图绘制,具体程序代码编写及调试录入。实验考试分数中还有一项,学生平时课堂完成的各个项目的一个综合平时成绩的判定。

5 结语

汽车专业单片机课程的教学目前来说还没有非常经典的教学模式可循,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展开等方面,各个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笔者认为单片机智能控制在汽车专业中越来越重要的行业背景下,任课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才能把握教学的宏观设计。该文对汽车专业的单片机教学实践研究也只是进行了非常浅显的探索,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曾维鹏,蔡莉莎,吴恒玉.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单片机教学改革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3,24(2):84-86.

[2] 李文方,李海霞.单片机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4(18):287-288.

[3] 谈学,文远熔.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6):593-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