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炎的护理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生儿脐炎的护理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生儿脐炎的护理问题

篇1

关键词:护理方法;新生脐炎;应用效果

新生儿脐炎是指由于断脐时或者出生后处理不当而引起的脐部炎症,由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尤其在经济落后地区较多。病情较轻患儿体温及食欲正常,重症患儿则伴随有发热、食欲不振症状[1]。因此,在治疗新生儿脐炎的同时,还需要相应护理,进而提高治愈率。为了不同护理方法在新生脐炎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特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新生脐炎患儿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以来收治的63例新生脐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新生脐炎。临床表现:脐轮与脐周皮肤有红肿,且有浆液浓性分泌物。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3-11)天,平均年龄在(5.52±4.52)岁,20例轻度患儿,11例重度患儿。观察组: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3例,年龄(2-10)天,平均年龄在(6.52±3.12)岁,23例轻度患儿,9例重度患儿。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各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1)健康教育:向患儿家属普及肺结核疾病的相关知识,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知识及药物使用方法,并告知患儿家属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鼓励患儿家属多提出问题,并耐心解答患儿家属所提出的问题。可制作宣传手册,提高家属对脐炎疾病知识掌握度[2]。(2)心理护理:由于新生儿脐炎发作,加上新生儿年龄小,家属极易出现各种负面情绪。鉴于此种情况,护理管理人员应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3]。引导家属将心中所焦虑或抑郁的事情说出来,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培养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引导患儿配合临床医师的治疗。

对照组给予捆扎脐带布护理法,药物治疗:若为轻度患儿采用2%的碘酒联合75%的酒精给予清洗,并选用无菌纱布覆盖患儿脐部,用脐带布将其包扎。注意脐带布的包扎不宜过紧,过紧会影响患儿呼吸;也不宜太松,过松脐带布极易滑落。每日护理2次。若为重度患儿,则给予3%的双氧水给予清洗,然后采用生理盐水清洗,每日护理2次。

观察组患儿给予不捆扎脐带布护理法,药物治疗:若为轻度患儿采用0.15利福平胶囊加入到20ml的生理盐水中,混合制成溶液,并取无菌纱条,将其浸泡,湿敷于患儿脐带处,每日换药2次,在换药前采用75%的酒精做消毒处理;待脐带分泌物消失后,则采用利福平药粉进行干敷。若为重症患儿,则采用3%的双氧水、生理盐水对脐带局部给予清洗,待敷药后不捆扎脐带布。均连续护理7天。两组患儿中若满10天者,且脐带残端未脱落者,则应修剪脐带残端。

1.3评定标准 将护理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无效,其中治愈:患儿脐带处分泌物完全消失,且红肿完全消退;显效:患儿脐带处分泌物有所减少,且红肿得到明显消退;无效:患儿脐带处分泌物未消失,且红肿未消退,甚至加重。总有效=(治愈+显效)×%。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均采用百分比表示,用方卡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给予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87%,经统计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54,P=0.012<0.05),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观察组

X2

P

31

32

-

-

18(58.06)

23(71.88)

-

-

8(25.81)

7(21.88)

-

-

5(16.13)

2(6.25)

-

-

26(83.87)

30(93.75)

6.254

0.012

3、讨论

新生儿出生后,尤其在实施断脐后,脐带残端会出现开放性切口。由于原有脐带内有较丰富的血运,在停止血运供应之后,脐带将逐渐变干且硬化,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将自然脱落。而在脐带脱落过程中,由于伴随有脐带分泌物,容易滋生病源微生物,如:厌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据相关数据的不完全统计[4],新生儿在出生第4天,正常的新生儿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外,还有表皮葡萄球菌。若在脐带护理过程中护理不当,极易使细菌侵入,并大量繁殖,进而引起脐带炎症。临床治疗脐带炎症主要是采用局部用药,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利福平抗菌治疗,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G+。同时还应做好相应护理。由于脐带布包扎极易被尿液所浸湿,且若不及时更换脐带布,容易增加分泌物,并加重局部感染。因此,不捆绑脐带步,可减少新生儿腹部的束缚,在护理过程中也较方便,减少分泌物量等。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脐炎新生儿采用利福平敷脐不捆扎脐带布护理法的疗效确切,易于患儿家属接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芝兰,郭庆玲.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09-110.

[2]张国英.不同脐部护理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价值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14):3088-3089.

[3]宋红辉.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中的作用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170-170.

篇2

【关键词】 新生儿;护理管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9年7月-2012年2月入住新生儿监护病区的100例新生儿按没有陪护人的方式全程护理,再通过护理的结果与2005年1月-2008年6月入住新生儿普通病区的100例新生儿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我院于2009年7月成立新生儿监护病区,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安全措施[1]。医院从建立新生儿监护病区开始就明显的减少了死亡率和窒息率,还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1.2 护理方法

1.2.1 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 由于新生儿毫无自身保护能力,各种不当的护理方法并不能通过他们来体现。首先必须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道德观念,和着重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通过各种教育来提高人员的素质①护理者的选拔:必须至少有2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态度端正,责任心强,做事谨慎,对于新生儿的关心要足够,通晓各类新生儿的疾病,能精通新生儿科各种医学操作器材的技能与抢救技术。②护理者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关键是法律观念的养成,是否从新生儿权益出发,能不能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在他们生命的危急关头能不能第一时间出现也是非常重要的。③护理知识教育的考核又是一方面,好的护理教育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不定期的业务考核,和对各种医疗急救仪器的操作也是考核的重要的一环,同时也要出现纸质考试题目。

1.2.2 对于新生儿的出室管理细则 新生儿出室并不意味着对于医护人员的责任就可以松懈,对于新生儿的在院病例记录必须做好[2]。对于《住院新生儿须知》里面的原则要一一的对应起来执行,对于新生儿的病情不能隐瞒不报,家长享有知情权。在记录上家长必须签字,同时医护人员也要给新生儿配带具有身份识别标志的器物(如手圈),身份识别器物的佩戴这一环节及其重要,因为其涉及到新生儿的归属问题。出院的时候,亲属须向医院方面出示相关证件,如自己的身份证和探视卡[3]。

1.2.3 新生儿的安全护理 对于新生儿的监护:一般来说新生儿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出现需求性。哭闹被认为是新生儿对这些问题的反应,有些新生儿却不能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问题,而关系到他们身体健康的问题时却能出现疾病等因素的临床反应,这样就更加需要护理人员的实时观察,早发现早处理,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可能会给幼儿的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面色、神志、生命体征、大小便这些都是一个成熟的医护人员所能察觉的,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幼儿,护理人员发现病情以后能及时的向值班医生报告准确的症状,这样医生能更好的掌握病情较为严重的新生儿的生理状况进行治疗[4]。对于新生儿的监护具体操作细则:操作流程在护理中尤为重要,“三查”“七对”模式在具体操作要做好,同时新生儿的身份识别标志必须认真的核对完整,不能出现漏洞,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能开始执行,对于新生儿安全的保障是第一位的。

新生儿监护用药需谨慎:对于药量的多少,和药量的特性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对于静脉用药用输液泵,平稳准确地按量输入,切忌草草了事。

新生儿的饮食喂养方面,新生儿所饮用的奶具需消毒,对于配奶的过程要做到无尘化的操作,保障新生儿用奶安全,当新生儿用奶期间医护人员不能放下手中的事去做其他的事,防止新生儿因为梗咽而发生呼吸衰竭。沐浴时,调节水温使用温度计。沐浴时用沐浴床托护患儿。防止一手抱患儿。一手操作不慎时摔伤患儿。浴后拭干耳、面、眼、脐部的水,擦干皮肤,保持干燥。患儿的用品一婴一用。患儿并发症的控制方面,由于新生儿体质较差,皮肤粘膜比较嫩,这样容易发生臀红、鹅口疮。在春季和冬季新生儿体质反应的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更加细心的护理,防止可预见性的并发症产生,同时也要避免隐患的出现,对于肚脐的清洁工作需要随时保持。交接班时要严格交接班,坚持做到三交、三接、三清即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边交班;患儿病情交接、治疗情况交接、抢救器械使用交接;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头看清。检查患儿的口腔、皮肤、脐部、输液部位[5]。2 结 果

2.1 普通病区新生儿护理 普通病区新生儿的护理方法:新生儿无分区护理,相对分室居住,由家属陪伴照顾,按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组间数据标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3 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和没住进新生儿病区前后新生儿安全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

综合上述护理措施,得出如下结果:全护理效果比较(例)从表1可见:同样是100例新生儿,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后患儿发生臀红、鹅口疮、脐炎与入住普通新生儿病区时分别经x检验,P

表1 新生儿安全护理效果比较

时间 N 臀红 鹅疮 脐炎 死亡 窒息

2009年7月-2012

年2月 100 18 8 2 1 0

2005年1月-2008

年6月 100 42 16 10 5 2

X2 18.56 12.79 9.5 3.48 1.87

P <0.1 <0.1 <0.1 >0.1 >0.1

3 讨 论

新生儿作为一类特殊的监护群体,他们的生理暂无可以释放行为的能力和群体的特殊性,在护理期间如果不重视他们的生理特性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发育甚至会威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护理效果,对于入住新生儿监护病区的新生儿,新生儿臀红、鹅口疮、脐炎发病率比入住新生儿普通病区的新生儿降低不少,对于医护人员的管理,人员素质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了病区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对于新生儿的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也得以避免,对于医院的认可也得到了提升,同时能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入住接受护理。

科学的护理制度极其重要,护理制度在新生儿护理当中是重中之重,浓缩了护理全过程中的各项职责和管理规定。通过书面的方式传达出来,更加细化了护理的合理操作程序,比如《新生儿室工作制度》对于新生儿的护理来说可以更好的准时准点的进行护理,而不会滞后很久,这样防止和杜绝了新生儿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抢救而失去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另外,病区环境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两年多的护理经验得出封闭式新生儿护理护理区的管理是最有效的,对于家长的陪护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有些家长的陪护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到其他的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的特殊生理条件需要有人监护但是过近的监护会影响到新生儿的睡眠。对于病区的卫生条件需要有严格的限制,这样医护人员的服装、鞋、和口罩都得有严格的消毒措施,新生儿的体质一般来说比较脆弱,洁净的病区环境利于其健康,这样对于医护人员的穿戴和携带物消毒就尤为重要了。

新生儿的入院家属都会有所顾忌,担心护理人员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所以做好家属的工作也是护理管理的本职,应该详细介绍医院的护理细则,对于家长的怀疑护理者应该表示理解,针对家属怀疑的方面护理人员要详细的解答,同时加强新生儿监护病区的规范性的管理也是家属所想看到的,这样他们能更加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护理,而管理者的工作也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孙宏玉.护理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2005,(08).

[2] 陈孜孜.小儿解剖特点与临床意义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5).

[3] 张艳萍,李艳.儿童支原体肺炎49例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3).

篇3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lay of Neonatal Umbilical Cord

YU Cheng-hua

(Hunan Wangwang Hospital,Changsha 410016,Hu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the delay of the newborn's umbilical cord.Methods 1221 cases of newborn infants born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and 30 cases were collected from 15 days after discharge.Results The 30 cases,22 cases were caused by umbilical cord disinfection,1 cases were caused by ligation,2 cases were ligation tools;5 cases were caused by improper nursing.Conclusion The umbilical cord can cause the delay of the umbilical cord,so it is advantageou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this kind of situation

Key words:Neonate; Umbilical cord shedding; Delay

新生儿正常情况下,断脐后的脐带残留端会逐渐僵化、干枯,脐带一般在1 w左右脱落。切断后的脐带形成了创面,一般10~14 d后创口才能完全愈合,因此脐部极易感染[1]。临床上,也有不少超过10 d甚至20 d或更长时间,脐带延迟脱落给家属及产妇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率也随之升高[2]。随机选取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221例,于出院后15 d回访收集脐带脱落延迟新生儿30例,分析脐带脱落延迟的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8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30例,其中男婴22例,女婴8例;早产儿5例,足月婴儿25例。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脐带延迟脱落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新生儿护理方法使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出院前向家属及产妇讲解脐带消毒的方法,确保家属及产妇能真正掌握。

日常常规护理方法:2次/d对脐部用75%酒精消毒,出生后第2 d洗澡后采用暴露法,不用护脐包包扎脐部,保持脐部的干燥。嘱产妇及家属出院后自行用酒精消毒脐带,2次/d。

2 结果

30例脐带脱落延迟新生儿中,22例为脐带消毒原因引起,1例为结扎位置太高引起,2例为结扎工具;5例为新生儿照护不当所致。针对原因采取指导正确的消毒方法、纠正不当照护等处理后,28例新生儿的脐带于4 w内脱落,脱落后,1例患儿形成了肉芽肿,1例发生脐炎。2例新生儿于第5周采取了人工断脐,脐部愈合良好。

3 讨论

脐带是哺乳类动物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结构,一端附着于胎盘胎儿面,另一端连于胎儿腹壁脐轮,是脐带是母体与和胎儿营养物质供应、代谢产物排除和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3]。新生儿脐部极易发生感染,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通道,又称脐炎[4]。探讨分析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极其重要。

3.1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的原因

3.1.1脐带消毒原因

3.1.1.1消毒方法不准确 新生儿照护者不能在实际操作中正确执行脐带消毒的方法,没有对脐带根部消毒,只是给残端表面或脐周皮肤消毒,不正确方式消毒导致脐部干燥粘贴在脐窝里,脐带根部潮湿。新生儿的脐带大小、脐窝的深浅、脐带断端干燥后的形状各不相同,导致脐带消毒时的难易度不一样,对于脐窝深、脐带粗、断面呈圆形盖状的脐带,正确消毒的难度增加,照护者没有相应的能力正确执行。

3.1.1.2消毒时机不准确 洗澡后或脐带被打湿后没有及时消毒,消毒的次数不够,只消毒了1次/d,甚至完全没有进行脐带的消毒。

3.1.1.3消毒使用物品不恰当 使用了不在消毒有效期内的消毒液和棉签进行脐带的消毒。

3.1.2新生儿照护不当 新生儿的脐带断端干燥后,不需要继续使用护脐包对脐部进行包扎,只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有利于脐带的尽早脱落,新生儿的照护者使用不透气的防水脐贴对脐带进行包扎,导致脐带断端的干燥环境被破坏,使得脱落延迟,甚至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尿片过长覆盖脐部,导致大小便沾染脐带,没有及时处理,同样导致脐带的脱落延迟。

3.1.3结扎位置太高原因 我院目前结扎脐带的位置为距脐轮0.1 cm处结扎,但是在脐带较粗,水肿等情况下,气门芯结扎不能完全控制到相应位置导致结扎位置过高。脐根部和结扎部位之间含有少量血液供应,极易形成小血肿,残脐不易枯死脱落,并且易感染。

3.1.4结扎工具原因 目前我院结扎脐带的方法有气门芯套扎和脐带夹断脐两种方法,在横断面调查中气门芯套扎所结扎的脐带脱落时间优于脐带夹所结扎脐带的脱落时间,所以我院基本上采用气门塞套扎的方式对新生儿脐带进行结扎。气门芯的宽窄影响到脐带断端血运的阻断情况以及对脐带根部的暴露情况。对于过粗或过细的脐带,选择性采用脐带夹的结扎脐带,有利于脐带根部的消毒,但是脐带的根部干燥脱落时间较长。

3.2相应的对策

3.2.1新生儿分娩时根据脐带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脐带结扎的方法,并且严格按照断脐的规范选择距离脐轮0.1 cm处进行结扎,既要保证有效地阻断脐带断端的血运,同时考虑后续的脐带护理。

3.2.2新生儿住院期间,护士每日下午定时进行床旁脐带消毒,同时对产妇本人及家属讲解脐带消毒的方法。在母婴出院时,发放新生儿出院宣教单,以书面的方式详细告知产妇及家属新生儿脐带消毒的方法。

3.2.3新生儿住院期间,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即时的新生儿照护知识宣教,并每周固定时间举办产后妈妈班,对新生儿照护的基本知识进行集中的讲授和答疑,确保新生儿接受到正确合理的照护。

3.2.4将出院回访时间从出院后15 d提前到出院后7 d,及时了解脐带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即时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雷志萍.愈脐胎毒清对新生儿脐带脱落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1,01(21):187-188.

[2]郑瑞莺.不同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353-3355.

篇4

关键词:产后访视;健康教育;护理体会;母婴健康安全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39-01

产后访视是医院和产妇之间的桥梁,是医务人员上门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随访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家庭其他成员进行健康宣教,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本文总结了我院所管辖地段的2011年1月-2011年12月170例产妇和171例新生儿的产后访视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管辖地段2011年1月-2011年12月分娩的产妇170人,新生儿171人。

1.2 方法:访视护士分别于产后7天,14天,28天进行访视,了解产妇体温,血压,子宫复旧,伤口,恶露,乳腺,乳汁分泌,精神状态和新生儿体温,脐部,黄疸的发生与消退时间,母乳喂养情况,臀部护理及新生儿疾病发生,头颅血肿的消失情况,并留有咨询电话如不能处理,回院治疗。

结果:通过产后访视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无1例乳腺炎发生,会阴切口感染2例得到及时治疗,发现头颅血肿2例自愈,2例黄疸住院治疗治愈,脐部渗液10例,及时消毒处理,无1例脐炎发生,母乳喂养166例,达98%。

2 护理体会

通过访视体会到,初产妇存在喂养方法知识欠缺,新生儿护理不当,新生儿护理知识缺乏等,通过科学,认真分析指导,给予产妇及家庭极大支持和帮助,达到母婴健康安全。

2.1 心理护理:产妇经历阵痛,分娩和体力消耗,会直接影响产妇情绪。也是产妇精神状态最不稳定的时期,各种精神刺激如婴儿细胞、性别,体型恢复,经济负担等,要耐心倾听产妇诉说,设声处地理解产妇的情感,主动关心和鼓励她们,保持愉快的心情。

2.2 饮食护理:分娩后,产妇无论从身体恢复和哺乳上考虑都要强调饮食重要性,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适当补充钙,铁等,如羊肉,牛肉,豆制品,如奶水不够,还需补充一些下奶的食物如猪蹄炖烂吃肉喝汤[1]。

2.3 切口护理:如剖宫产后观察腹部切口有无渗液,渗血,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如会阴切口嘱健侧卧位每天会阴清洗2次,防止切口感染。

2.4 护理:每次哺乳前用温开水擦洗和乳晕,哺乳后可留一滴乳汁在上,让它自然干燥保护防止皲裂,如严重皲裂应停止哺乳。乳汁未吸空者用吸奶器将其完全吸空,保持乳汁大量分泌。

2.5 母乳喂养宣教:母乳含有婴儿出生后4-6月内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含有许多常见感染性疾病抗体,有助于保护婴儿免遭感染[2],母乳喂养还有助于建立母婴感情,促进子宫复旧,防止产后出血,有助于避免短期内怀孕,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此外,母乳温度适宜,喂养方便。同时还要教会产妇母乳喂养技巧,减少乳腺肿胀及皲裂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3]。

2.6 计划生育指导:如已恢复性生活,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

2.7 加强新生儿护理: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流通,保持脐带干燥,大小便后臀部及时护理,仔细观察皮肤,及时发现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产后2-3天出现,5-7天高峰,14天左右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对持续不退者及时就诊。

通过产后访视和护理指导,能发现产妇和新生儿的各种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对她们进行健康宣教,消除了医疗隐患,密切了医患关系,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有利于母亲康复和新生儿成长,是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高国兰.妇产科学.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1

篇5

2007年~2008年对368名新生儿家长进行了有预见、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其中新生儿肺炎6O例、黄疸106例、早产儿4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34例、脐炎8例、其他12例。

2方法

2.1对实施健康教育人员的要求责任心强、态度和蔼、有同情心、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多学科理论知识,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并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表达能力好。

2.2健康教育方式

2.2.1语言教育语言教育可采取个别交谈,也可同病种的新生儿家长组织起来集体讲解,谈话内容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并应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教育,善于发现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重点讲解。讲解时态度诚恳、形象生动、语言通俗易懂,举例说明问题,使家长易于理解和接受;鼓励家长提出问题进行回答。另外利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每周给家长集中讲课1次,使家长从多种渠道获得健康教育知识。

2.2.2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如发放图文并茂的育儿知识,防病治病知识小手册,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比较实用。在病房的走廊墙壁上制作宣传板报,内容如母乳喂养方法、新生儿的一般护理、各种常见病的病因、预防处理、治疗护理知识和康复过程等。家长可以随时阅读获得所需知识,且不受时间限制。

2.2.3示范教育向家长进行新生儿家庭护理和营养知识宣教,如指导母亲进行合理的母乳喂养并示范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母乳不足时添加奶粉的方法、新生儿抚触、脐部护理方法、早期教育,在示范过程中随时回答家长的问题,使家长更直观、具体地受到教育。

2.3健康教育的内容

2.3.1入院宣教入院时热情接待陪伴家长,对患儿病情进行初步了解,安置好患儿后向家长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探视时间及注意事项、病区设施,向其了解疾病发生过程,与其感到关心,消除其对医院这个环境的陌生感,拉近护士和患儿家长之间的距离,在短时间内建立护士和患儿家长间的初步信任。了解新生儿的各方面情况,通过收集家长的需求资料,掌握家长关注的内容,发现家长的学习需要,及时为家长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孩子生病,初为父母的家长异常紧张,护士应主动到床前安慰家长,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再灵活地选择适当时机针对新生儿所患的疾病讲解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治疗护理程序。使其对所患疾病有一个大概了解,减轻恐惧心理,配合治疗。

2.3.2住院期间家长探视时或治疗护理过程中遇到家长询问病情时要耐心回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多种形式讲解,充分说明该治疗、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并列举多种不同措施产生后果各异的例子,使家长更好的理解、接受和配合。反复进行健康教育让家长在新生儿未出现问题之前就有心理准备,减轻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家长的应对能力。

2.3.3出院指导新生儿多数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年轻的父母没有照顾新生儿的经验,缺乏幼儿喂养和营养发育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对家长进行育婴知识、医学知识教育、讲解婴儿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如常见病的防治、幼儿辅食的添加、营养的合理搭配等;对其进行各方面家庭护理指导、疾病康复知识和预防知识指导,向家长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指导她们在喂养、沐浴、眼部、臀部、脐部等方面的护理,介绍咨询电话,对于带药出院者做好用药指导,必要时电话咨询、随诊。

2.4问卷调查

在出院前一天采用不记名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收费是否满意及对医院的整体评价等。

3结果

发放问卷368份,收回问卷366份,认为我科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好,对健康教育满意的350份,占95.1;认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交流技巧欠缺的9份,占2.45%;认为收费高的7份,占1.9O;其他的2份,占0.05。

篇6

产后访视保健服务重点围绕“四看四问四听四查四指导”进行。四看:一看孕期、产时的第一手资料,有无高危情况,现为产后多少天;二看休养环境如何,产妇和婴儿的被褥是否合适;三看婴儿一般情况,精神状态,吸吮能力等;四看产妇的一般情况,精神面貌、情绪状态是否良好,有无贫血面容。四问:一问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大小便及一般情况,二问产妇及婴儿有关内容,三问上次访视后、本次访视前有无异常情况;四问近期疾病发生情况等。四听:一听产妇的有关情况;二听婴儿有关情况;三听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并给予解答。四听增进母婴沟通和亲情交流情况。四查:一查婴儿体温、体重测量,面容是否红润、黄疸有无消褪、有无湿疹、脐带有无出血、有无分泌物渗出、有无红臀,大小便是否正常;二查母乳喂养的、含接姿势是否正确等;三查乳房有无红肿、硬结、有无裂伤、乳汁量的多少;四查身体恢复情况。四指导:一是指导产妇及家属开展婴儿抚触。二是指导产褥期卫生保健知识;三是指导母乳喂养知识和合理膳食知识;四是指导避孕知识,心理调节知识,形体康复知识。

产后访视是做好母婴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卫生保健意识的进一步加强,独生子女的优生政策,使得人们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营养都无比重视。

我院为延伸产后服务领域,加强母婴保健,根据产妇在分娩一月内并发症多和新生儿婴儿死亡率高等特点,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访视制度,并组织专业人员实施。现将访视方法及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访视对象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共计147人次,新生儿150人次(包括有4对双胞胎,新生儿监护室出院的高危儿,除一名新生系出生时月龄28周、体重900克、合并重度窒息、家属放弃后死亡者外)。

1.2服务内容

1.2.1了解产妇健康状况,包括测血压、体温,体查乳房和,检查子宫恢复情况,手术伤口及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恶露及其性状,提供科学的产后护理指导,指导避孕的方法,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及指导使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能,解决产妇在喂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皲裂、奶胀、乳汁不够等。

1.2.2婴儿方面 了解婴儿喂养及睡眠情况、大小便次数及性状,查看新生儿面色、皮肤黏膜、黄疸消长情况,颈、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有无发红及糜烂,检查脐部是否有出血、红肿及渗液,查看臀部是否有尿布疹,口腔是否有鹅口疮等。

1.2.3 继续健康宣教,灌输科学育儿理论,摒弃不良习俗,如洗口腔,捆护脐部以及婴儿手足,打蜡烛包,喂四磨汤、开口连、黄连水等。

1.3服务目标: ①清除产后并发症对产妇健康的危害。②提高母乳喂养率。③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

1.4方法

1.4.1访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产科及儿科临床工作经验,扎实的护理理论水平;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临床工作10年以上年龄35~45岁,独立工作能力强,处理问题果断,具备母乳喂养教育执照和主管护师职称,能正确评估产妇和婴儿身体和心理状况。

1.4.2无论母婴,均自出院起每周访视一次,平均3~4次,访视形式采取免费上门访视或电话随访,其中电话随访率100%,上门访视率56%。如有母婴异常者,增多访视次数,凡在访视过程中发现母婴异常而无法在家中处理的,积极动员母婴回我院治疗;能在家中处理的当即行医学处理,消除隐患。

2结果

出院后147名产妇无1例发生产褥期感染;发现产后出血2例及时动员回院治愈;发现奶胀、皲裂26例都及时指导,均能成功母乳喂喂养率达90%以上;新生儿均未发生脐炎,无核黄疸发生;数例极低体重新生儿均顺利过度到家庭喂养。

篇7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观察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364-01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为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特点为一般情况差、精神萎靡、口吐白沫、呛奶、口周发青、呼吸短浅急促、体温异常(发热或体温不升)、全身皮肤网状花纹等症状[1]。由于新生儿气管及支气管腔相对狭小,黏膜柔嫩,黏膜及黏膜血管丰富,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气道狭窄甚至阻塞。肺部含血量多,易淤血发生感染,特别是早产儿咳嗽反射减弱,无法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的10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病情状况以及通过维持体温,给氧,物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治疗和护理措施后的病情改变情况。得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均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2]。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的10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4例,女性40例,年龄介于出生后1h-25d之间,足月72例,早产30例,过期产2例。出生体重小于2kg的4例,2-4kg的98例,大于4kg的2例。所有病例均排除吸入性肺炎,均无宫内窘迫史及产时、产后窒息史。

2 病情观察

2.1 一般病情:①体温:新生儿患肺炎后不但表现出发烧症状,还可表现为体温不升,但需与正常体温波动相鉴别。出生1周内体温波动较明显,部分新生儿可出现脱水热现象。②呼吸:新生患儿表现出呼吸增快、表浅、呼吸不规则或反复窒息,鼻孔稍扩大,鼻翼扇动等症状。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有呼吸,有时也可以短暂窒息后才开始有呼吸、呼吸表浅,常不规则。出生后前两周呼吸约40次/min,也可波动范围较大。③意识及吸乳:新生患儿常出现反应差,哭声低或不哭,吸吮力差,拒食或呛奶等现象。正常新生儿生后数日常处于睡眠状态,吸吮与吞咽功能完善,也易发生溢乳、哭声响亮。④皮肤和粘膜:患儿常出现面色苍白,口周青紫,可伴有硬肿,四肢厥冷,黄疸,出血、全身皮肤网状花纹等症状。大部分新生儿出生后2-3日内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可自然消退。

2.2 肺脏、心脏病况及其他: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两肺可无湿鸣,可出现吸气三凹征,有时可闻及小水泡音或捻发音。有些患儿心率增加过快,易导致心力衰竭。正常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表浅,常不规则。另外,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有时还伴有口腔炎、脐炎、腹泻、腹胀,尿量异常等症状。

3 护理措施

3.1 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避免对流风,温湿度适宜,保证充足的热量与水分。一般室温保持22~26℃,使患儿皮温达36~37℃,以减少氧的消耗,改善缺氧症状[3]。夏季包裹物勿过于严密,冬季注意保温预防并发硬肿症。另外,病室应严格控制洁净度,避免污染,并尽量与其他病种的新生儿隔离开。室内应保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安静、清洁、舒适,并保持相对湿度在50%-60%,有利于患儿分泌物的排出。

3.2 :要注意经常变换,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3.3 喂养:宜少量多次,一次不要喂得太饱,以防引起呕吐,呛咳重或拒奶者可管饲,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臀红及皮肤感染。如病情危重者,可暂停喂奶、喂药,以免呕吐引起窒息[4]。如喂奶时患儿口鼻周围出现青紫、呛咳,应立即停止,并予鼻前吹氧,必要时吸痰。病情稳定后,喂奶也应少量多次,注意有无腹胀现象。

3.4 物疗:①翻身:能预防肺内分泌物堆积和改善受压部位肺扩张。②拍背:五指并拢呈空杯状,由下而上,由外周向肺门拍击,使小气道分泌物松动易于进入较大气道。有利于吸痰和促进肺循环。③吸痰;奶前或必要时吸痰,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促进分泌物排出。

3.5 保暖:新生儿主要靠棕色脂肪产热,速度快,耗氧多。肺炎时导致棕色脂肪产热受限,使产热小于散热,导致体温下降形成低温。一般情况下多采用暖箱、热毯等措施进行保温,以维持正常的体温。

3.6 给氧:为减少对患儿鼻黏膜的刺激,多采用头罩法给氧、箱内吸氧或小硅胶管鼻前庭吸氧。氧气应先予湿化,并加温至31-33℃为宜。

3.7 密切观察病情:保证抗生素及其他药物有效进入体内。尤其注意并发症先驱症状,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4 结果

本研究的10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均采用以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护理治疗时间均为为1-2周,其中痊愈的72例,痊愈率69.23%,好转的30例,好转率28.84%,家长放弃治疗的2例,总有效率为98.08%。

5 讨论

综上所述,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患病率高、死亡率也高,表现不典型,危害性极大。通过本次研究证实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能起到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因此,临床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一定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细心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问题,尽心尽力为每个新生患儿服务,以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魏克伦.我国新生儿感染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1):1-2

[2] 王晓莉.新生儿细菌肺炎82例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治[J].临床医学,2008,33(2):184-186

篇8

小婴儿也会长“青春痘”?没错。如果你注意到宝宝的前额或面颊上出现红色或白色肿块,那可能是长婴儿痤疮了。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宝宝出生后的头三到四周内,是由于荷尔蒙变化刺激脂腺引起的:妊娠期间如果母体雄性激素产生过多,通过胎盘的血液循环影响到胎儿时,就会促使胎儿出现一时性的皮脂腺内分泌功能亢进现象,过多的皮脂会堵塞毛囊口,引起毛囊上皮角化,栓塞毛囊导管,再加上脂肪酸和毛囊内细菌的作用,于是就导致了新生儿痤疮。几乎会有一半的新生宝宝长婴儿痤疮。不过,别担心,这些痤疮通常会在几个月内自动消失。

应对方法

准妈妈在孕期不要滥用激素类药物,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新生宝宝长痤疮的几率;当宝宝长出痤疮之后,建议每天使用温和的婴儿香皂来清洗宝宝的肌肤,但要避免使用洗剂或油性产品,不要用母乳擦洗,不要涂抹激素类软膏,也切忌挤压或擦洗肿块。婴儿痤疮大约在3个月内痊愈。如果痤疮在3个月内没有消失,最好带宝宝去看医生。 乳痂

如果看到新生宝宝的头皮上有黄色、多油脂斑块或痂皮,宝宝可能得了乳痂。乳痂也称为粟丘疹,是珍珠白色的微小凸起,通常出现在新生儿的脸颊、下巴或鼻子上。乳痂可能看上去很痛苦,但很少给宝宝造成不适,也不会留下瘢痕。专家尚不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但他们认为可能是油脂分泌过剩造成的。尽管乳痂看上去像是非常吓人的宝宝皮肤护理问题,但实际上并不严重,不痛不痒,也不影响宝宝的健康。不必担心,它们应当会在几周内消失。

应对方法

乳痂的治疗非常简单,你所要做的就是用温和的婴儿洗发香波更频繁地给宝宝洗头,并使用柔软的毛刷松动和清理乳痂。乳痂清理掉后,在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内继续经常给宝宝洗头可防止其再出现。为防止复发,可使用婴儿专用的洗发液经常清洗。如果乳痂治疗无效,可试着向头皮上滴几滴植物油,浸润半小时左右,等头垢软化后,再用婴儿洗发精清洗并梳理。用维生素B6软膏每天涂在头皮上,渐渐地乳痂也会消失。如果乳痂依然继续纠缠宝宝,请咨询医生。 身体脱皮

新生儿脱皮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尤其是给宝宝洗澡换衣服时,经常会发现有薄而软的白色小片皮屑脱落,特别多见于手指及脚趾部位。这是因为,宝宝出生后从浸在羊水中的湿润环境转入干燥环境,新陈代谢旺盛的新生儿,其表皮角化层就会变成皮屑脱落。大约75%的新生儿都会出现脱皮,晚产的宝宝尤其常见。

应对方法

新生儿脱皮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是皮肤病,因此,家长只要注意对新生儿皮肤的清洁护理,避免外来的感染和损伤就可以了,不必为此而感到惊慌。除非宝宝的皮肤出现龟裂,否则不需要使用润肤膏,也不要撕掉宝宝的蜕皮,等待其自然脱落就好。小宝宝满1个月后,可以涂一些低敏感性的婴儿霜,让宝宝的皮肤保持柔嫩。 湿疹

婴儿湿疹一般在宝宝1~2个月时开始出现,4个月左右较为严重,随着辅食的添加,情况大多开始好转,一般在2岁左右逐渐消失。婴儿湿疹的主要原因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如果你有过敏或湿疹的家族史,你的宝宝就比较容易患湿疹。湿疹症状主要包括发痒、发红以及有小肿块等。

应对方法

要减少湿疹的发生,请用无香味的洗液为宝宝的皮肤保湿,且给宝宝洗热水澡的时间不要太长;尽量纯母乳喂养,母乳妈妈要减少摄入鱼、虾、蟹等易过敏食物的摄入;推迟蛋黄、鱼虾类辅食的添加;宝宝可能会因为粗糙的面料、泡泡浴,甚至自己的口水的刺激而出现这种湿疹,应及时帮助宝宝除掉刺激物,宝宝衣物尽量选择纯棉制品;生活护理中应避免过热、过湿,虽然湿疹并不是由于潮湿引起的,但过热、过湿往往会导致湿疹加重;用温清水给宝宝洗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碱性强的肥皂和其他洗浴用品。 尿布疹

在所有婴儿中,超过一半以上会患尿布疹,特别是在开始吃固体食物后。持续接触脏尿布是导致尿布疹的罪魁祸首。

应对方法

为了预防尿布疹,请及时给宝宝换尿布,用温和的婴儿湿巾或喷水瓶中喷出的水擦拭宝宝的皮肤,并轻拍直到变干为止。还可以涂少量凡士林或无香料的低敏感性婴儿保湿乳液,来保护宝宝的皮肤。

如果宝宝已经患了尿布疹,可以涂一层厚厚的锌氧粉或凡士林;经常让宝宝的小屁屁暴露在空气中,便便后及时清洗小屁屁;尿布疹应当在两三天内消失,如果没有消失,或者皮肤出现疮疡或流血,请及时咨询医生。 脐炎

一般宝宝出生后3~7天脐带脱落。在断脐前后,如果消毒处理不严,护理不当的话,很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引起脐部发炎。

应对方法

勤换尿布,避免尿布直接覆盖在脐部上,以免细菌感染脐部;保持脐部干爽,洗完澡后,注意擦干脐部;可用浓度为75%的酒精擦洗宝宝的脐部,帮其消毒;宝宝脐部出现渗液或脓性分泌物时,应及时就医。 手脚发青

小宝宝的手脚发青可能看上去让人担忧,但了解原因之后,你就会松一口气:因为宝宝的循环系统还不完善,有时血液不能有效到达身体末端,手脚缺氧就会造成发青的情况。

篇9

【摘要】 目的:了解掌握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现状,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效果,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5月-2009年5月住院的1864例新生儿的所有临床资料和病历特点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1864例新生儿中,医院内感染95例,感染率5.1%,早产儿发生率最高,占71.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6.8%。95例感染中,治愈81例,治愈率85.3%。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创操作、广泛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长是住院新生儿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结论 重视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进行有重点的综合控制,加强细菌学监测,强调手卫生,增强医务人员防控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加强管理和防范,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 新生儿 医院感染 预防

【中图分类号】 R184.1

【文献标示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47-02

医院内感染是所有NICU面临的主要问题,已构成对住院新生儿的严重威胁。美国儿科疾病预防网的调查表明,NICU和PICU中的院内感染率高于国家CDC公布的平均水平,说明儿科病人的易感性。发生医院内感染给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影响新生儿救治,严重时危及患儿的生命,给预后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为此,卫生部非常重视,并把院内感染发生率列为医院分级标准之一。为了解新生儿院内感染现状和特点,我们对95例发生院感新生儿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864例新生儿均为2006年5月-2009年5月住院新生儿,男1083例,女781例,早产儿342例,低出生体重儿336例,平均胎龄35周,平均体重2200g,院内感染发生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天。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95例院内感染患儿的病历逐一查阅并按统一表格登记,院内感染诊断由专门培训过的各病区负责人把关,并参照卫生部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的诊断标准。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院内感染发生率:1864例新生儿中,医院内感染95例,感染率5.1%。

2.2 院内感染与疾病种类关系:早产儿发生率最高,为68例,构成比占71.6%,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发生率越高。机械通气时间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患儿,发生率越高。住院时间越长的患儿,医院感染率越高。见表1。由此可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创操作、广泛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长是住院新生儿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表1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

2.3 院内感染部位:肺部感染31例,上呼吸道感染23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7例(包括尿布皮炎11例,脓疱疹6例),口腔感染(口腔疱疹、鹅口疮)12例,肠炎6例, 败血症3例,结膜炎2例,脐炎1例。见表2。

表2 感染部位分布

2.4 感染与预后 95例感染中,治愈81例,治愈率85.3%,致原发病加重的14例, 4例转上级医院住院治疗,2例放弃治疗。

3 讨论

3.1 早产儿是易感人群,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要做好围生期保健,降低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院感发生率越高。早产儿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统不成熟,中性粒细胞的质和量存在缺陷,吞噬功能不足,补体缺陷,抵抗力低下,对微生物的易感性高,极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和侵犯。另外早产儿一般住院时间较长,医院感染率相对较高,因为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较为集中和较易流行场所,所以住院时间长,受感染机会越多。

3.2 强化无菌观念,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操作。在我院新生儿科,主要的有创操作包括胃管留置、气管插管和不定时吸痰。胃管留置容易使胃内细菌沿胃管壁逆行上移至咽,再进入下呼吸道,鼻饲喂养后胃管内的食物或多或少残留在管壁上,形成小培养基,导致细菌繁殖和感染;气管插管和吸痰可把鼻腔、喉部的细菌带到器官继而发生肺部感染或血源性感染。而且,各种导管的固定,常常会使用许多胶布,胶布的使用会损伤皮肤,使皮肤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而导致全身感染。所以,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规范无菌技术,在接触患儿前均应洗手、消毒或带一次性手套,动作轻柔。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早拔出气管插管,改用无创辅助通气过渡至完全撤机。做好NICU消毒隔离,呼吸机管道要严格消毒灭菌,加强呼吸道管理,根据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定期气道湿化、翻身拍背吸痰防止堵管。注意导管的维护,加强皮肤护理,以碘伏或70%乙醇消毒导管部位的皮肤,使用符合规定的合格医疗用品。正确使用或尽量减少胶布的使用,我科使用3M高通透透明敷帖可减少患儿的局部皮肤因敷帖造成的过敏、湿疹和炎症。

3.3 合理使用抗生素。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一方面可以有效治疗感染,但另一方面又可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细菌耐药菌株的进一步增多及二重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所以,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严格抗生素应用指征,减少使用广谱抗生素,对合并感染宜选用高效、有针对性的一种抗生素治疗,尽量避免经验性、盲目性用药,。我院使用益生菌对调节肠道菌群有一定作用,例如蜡样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源首)、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等。益生菌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致病菌,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增加肠道黏膜对细菌及其产物的屏障作用,激发机体免疫力,起到保护性免疫作用。

3.4 加强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病区必须由责任心强、具有专业知识及熟练护理技能的护理人员担任护理工作,要科学地掌握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在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重视每一个细小环节提高护理质量。婴儿使用的医疗护理用品如被服、毛巾、尿片等必须是一婴一用一消毒,避免交叉使用,婴儿洗澡水应为流动水。预防鹅口疮的关键在于严格消毒,护理婴儿时注意卫生,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奶瓶、奶嘴要经过沸水消毒,每天用制霉菌素、苏打水等涂抹口腔。预防红臀,主要是保护臀部皮肤,注意尿布的清洁卫生,必须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合格一次性尿片。要勤换尿布,尿湿后立刻更换干净的。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并用柔软的小毛巾吸干,然后涂上一薄层煮沸消毒(须放凉)的植物油或清鱼肝油保护皮肤。新生儿脓疱疹也重在预防,应勤洗澡、更衣,衣服应柔软,吸湿性强,透气良好,注意皮肤护理。

3.5 应严格限制探视制度和加强消毒隔离。病室内一般不准家属陪伴,非本区工作人员不得入内,病室入口处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任何人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限制陪客,减少探视,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有健全的清洁消毒制度,定期大扫除和空气消毒,每日病室通风2次,每次1小时。听诊器、治疗用物(如压舌板、氧气管、胃管、输液管、头皮针)均应严格消毒。定期作治疗室、病室及配奶间的空气细菌培养。患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隔离,并应有专人护理,护理后工作人员要泡手消毒。出院后,其床、保温箱等应行终末消毒。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调离新生儿病区,停止与婴儿接触。

3.6 强调手卫生,切断传播途径。NICU空间狭小,危重病人多,医务人员相对不足,工作负担重,需要洗手最频繁的NICU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差。手卫生,这是防控医院感染的最基本、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一旦手卫生差,病菌通过医务人员的手接触传播,极易造成感染暴发流行。所以,要提高处于医疗第一线医务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强调洗手、戴手套和手部消毒,重视洗手设施,正确洗手,互相监督,养成自觉遵守、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医护人员有感冒者,禁止入内,以免发生交叉感染。还要教育新生儿的陪护、父母、探视者等在接触新生儿前注意洗手或手消毒。

3.7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防控工作。要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机构,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配备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监督,加强医务人员防控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和医德医风教育,对突发感染事件要有高度警惕和快速反应,一旦发现疑似院感病例,不能抱侥幸心理,要按照国家法规的要求向感染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报告,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耐药性; 血培养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细菌入侵患儿的血液循环,并且在其中繁殖生长,同时产生毒素导致患儿全身感染,这种疾病在早产儿的发生率比较高[1]。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1)呼吸窘迫,这种症状在新生儿败血症常见,如果症状比较严重需要进行人工通气。(2)心律失常,周围循环灌注差。(3)低血压。(4)酸中毒,主要为代谢性酸中毒。(5)体温异常,发热或体温不升。(6)胃肠道症状,包括吃奶少、呕吐、腹胀、腹泻等。(7)皮肤黄疸以及肝脾肿大等[2]。目前新生儿败血症在发达国家的极低体重儿的发病率很高,而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是死亡率很高[3]。对于其治疗需要选用最为合适的抗生素。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50例血培养阳性败血症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50例血培养阳性败血症患儿。其中男32例,女18例。所有患儿中早产儿15例,足月儿34例,过期产儿1例。患儿的生产方式:剖宫产25例,医院顺产24例,在家生产的有1例。发病时间8 h~22 d。就诊原因:皮肤异常黄疸17例,占34%;惊厥4例,占8%;拒乳或者发热10例,占20%;其他症状19例,占38%。

1.2 方法 所有患儿在病原菌没有明确之前,选用球菌和杆菌兼顾的杀菌类抗生素如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安美汀、头孢哌酮或头孢噻肟等,之后再根据血培养以及药敏结果进行调整,再选择敏感抗生素。在治疗时还需要注意根据患儿不同的病情进行其他的辅助治疗,从而保持患儿气道的绝对通畅,例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保证患儿肠道内外营养均衡,维持患儿体内酸碱平衡。

2 结果

2.1 血细菌培养 所有患儿的血液标本总共培养出51株菌株,其中球菌有32株,占总株数的62.74%,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菌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D族链球菌3株;革兰阴性杆株19例,占总株数的37.25%,其中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以及类产碱假单细胞各2株,棒状杆菌5株,不动杆菌、铜绿单细胞杆菌、臭鼻克雷伯杆菌等其他杆菌各1株。

2.2 药物敏感试验 在本次研究中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相同,都为100%,而对于氨苄青霉素、苯唑西林和红霉素耐药率都大于70%。而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青霉素总耐药率更高,大于90%。

3 讨论

3.1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高危疾病,如果不能及早诊断并且采用合适的方法治疗,很可能会导致患儿预后不良甚至死亡,所以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4]。虽然新生儿败血症在早期并没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特征,但是通过细致的观察以及实验室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诊断。在本次研究中患儿出现黄疸、发热、拒乳、体重不增、精神差、嗜睡等症状时,家长带患儿就诊,从而发现病症[5]。所以一旦出现以上所述情况,就应当积极寻找可能的原因,同时实施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在本次研究中,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特异性为93%,但是敏感性不高,只有14%。

3.2 所有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出现细菌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出生时环境不够洁净;(2)胎膜早破;(3)围产期窒息;(4)患儿脐部或者皮肤感染[6]。细菌会在产前、产时和产后三个阶段感染新生儿。再加上新生儿自身的免疫功能低下,比较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患儿的脐部如果在生后护理不当容易引发脐炎,使细菌入侵体内。另外患儿如果有其他并发症的产生以及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也会导致细菌的感染。在本次研究中,主要的病原菌类型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金色葡萄菌。

3.3 目前新生儿感染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是临床医生没有根据细菌感染的类型,滥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照常使用常规抗生素[7]。这样使很多病菌都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在本次研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了两种以上的多重耐药,其对青霉素、苯唑西林以及红霉素都有比较高的耐药性,其耐药率都大于等于70%,而对头孢唑啉、克林霉素等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一般在20%~45%之间[8]。所以各级医院应当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尽量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和扩展,这样才能最好地将抗生素的疗效发挥出。医护人员也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禁止滥用。对于出现严重感染的患儿需要进行联合静脉滴注给药,再加上其他辅助治疗,保持患儿体内的酸碱平衡,尽可能提高患儿的治愈率[9]。

参考文献

[1] Klingenberg C,Olomi R,Oneko M,et a1.Neona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 Tanzanian tertiary care referral hospital[J].Ann Trop Paediatr,2003,23(4):293-299.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2-348.

[3] 余加林.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2):100-102.

[4] Santos Sanches I,Mato R,De Lencastre H,et al.Patterns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among methicillin-resistant hospital isolates of coagulase-positive and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collec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 RESTET in1997and1998[J].Microb Drug Resist,2000,6(3):199-211.

[5]姚明珠,陈超,张旭东.新生儿败血症76例病原菌药敏试验及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11):689-690.

[6] Weisman L E.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al disease:emerging therapies for the neonatal and pediatric patients[J].Curt Opin Infect Dis,2004,17(3):237-241.

[7] 周平,熊爱华,肖听.49例血培养阳性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耐药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2):298-300.

[8] 章哲,叶金花.叶建平新生儿败血症128例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6,23(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