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孝文化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孝文化研究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孝文化;研究;影响;发扬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忠孝”特别重视。孝文化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伴随着我国历史的演进,孝文化不断被继承和发展。现今社会,人们对孝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研究逐渐增多,通过对传统孝文化的分析和研究,深入发掘孝文化的现代价值,使得传统的孝文化很好地促进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孝文化

我国一直以来注重“家国同构”,在这种环境之下,孝文化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传承。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当代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再次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就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孝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和认识。

(一)古代孝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它为我国农耕文明和封建社会处理、调整各种关系提供了相应的规范标准。伴随着孝文化的不断发展,孝文化逐渐的系统化、稳定化,“养亲”“敬亲”“顺亲”“荣亲”“祭亲”“念亲”等逐渐成为孝文化丰富的内涵。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孝文化在“家国同构”的政治大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其鲜明的特征。孝文化是建立在血缘情感上的文化,具有血缘原始性;孝文化规定了父子君臣之间的伦理纲常,具有伦理政治性;《孝经》《二十四孝》等对不同的社会阶层所应该履行的行孝义务做了具体的规定,具有普遍义务性;孝文化的普遍性,使得它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传播,发挥着良好的教化功能,具有实践教育性。

(二)历代对孝文化的重视和倡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经历了先秦时期的雏形、汉代的政治化、魏晋隋唐的弱化、宋明的系统化、的反思,总的来看,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孝文化逐渐的系统化、理论化、愚昧化和绝对化[1]。先秦时期处于孝文化的雏形时期,在这个时期孝文化还没有形成具体的理论,只是儒家思想中包含了“孝”的一些内容而已。汉朝建立之后,统治者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治天下”等治国理念,将先秦尚处于雏形阶段的孝道予以实践,孝文化逐渐具有了政治色彩。汉代大一统时期的形成,为孝文化的实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孝文化的教化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是这个时代的孝文化,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的,也有消极方面的。例如,“父母在,不远游”在很大程度上就对人的自由形成束缚。魏晋隋唐时期的孝文化,从整体来看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此时,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盛,对孝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统治者依旧重视孝文化,到了隋唐时期,一方面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和佛教的广泛流传,另一方面由于唐朝民族大融合的影响,孝文化的地位有所下降。宋明时期,我国的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弱,孝文化逐渐的系统化和完备化。由于受到政治思想的影响,孝文化虽然有积极的发展,但消极方面也逐渐加强。例如程朱理学提倡的“三纲五常”,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愚忠、愚孝逐渐的普遍化。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为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一时期人们对传统的思想文化进行大规模的反思,一方面批判孝文化的愚昧性,另一方面批判封建的伦理纲常,这些都为自由平等、民主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

(三)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孝”

元素殷商时期,卜辞中的“爻”字,是对孝的一种最早的定义,虽然这个时期的孝道并没有系统化,但是人们在观念上已经有了孝的意识。《论语》中有关于孔子对“孝”的见解:“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是《弟子规》对孝的解释。《孝经》是我国古代对孝文化详细阐述的著作,书中对“孝”深入细致的叙述,为人们理解认识孝文化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准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对孝的观点和见解,在性善论当中,孟子对孝文化有具体的阐述,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孝文化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为后来“以孝治天下”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孝元素,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孝文化也逐渐成型。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的作用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经过历史的积淀成为人们普遍认知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精神。不论对于传统社会还是对于现代社会,孝文化都在塑造个人、约束家庭以及引导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孝文化对社会的引导作用

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西方国家逐渐加强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为了解决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建设,使得人们在正确的意识形态下,用正确的价值观念服务社会,孝文化的弘扬,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传统的孝文化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使用能够引导养成敬老爱老的习惯,从而促进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发挥岳飞以及董永等孝子的榜样作用,引导社会大众向名人学习,使得我国的民族精神能够很好弘扬。自古以来,我国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理念,孝文化的核心就是“爱”,利用孝文化能够培养人们热爱自然的意识,帮助人们树立生态和谐的观念,从而促进人与大自然之间矛盾的缓解。

(二)孝文化对家庭的约束作用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孝文化的落实现状令人堪忧。我们知道,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位,家庭的融洽与和谐对于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其重要。孝文化在对家庭的约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在亲子关系方面当今社会关于父母被子女遗弃、子女拒绝赡养老人的现象非常多,同时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丢弃子女的现象也同样普遍,这种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缺失造成的,因为孝文化强调感恩,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能够培养人们学会感恩,从而协和亲子关系。[3]2.在夫妻关系方面我们知道,其实夫妻双方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不过正是这种不具血缘的关系构成了家庭关系的核心内容,孝文化在夫妻关系中能够起到和睦夫妻、增进情感沟通等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和谐融洽的夫妻关系的建立和发展。3.在婆媳关系方面作为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派生关系,婆媳关系一直以来在家庭关系中备受人们的重视,由于婆媳关系的特殊性,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思想的解放,妇女的地位逐渐提高,婆媳矛盾逐渐升级,我们知道孝文化中的感恩元素对于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孝文化对于婆媳关系的处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婆婆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嫁过来的媳妇,另一方面媳妇要理解婆婆们的辛苦,爱屋及乌,像对待自己父母那样对待老公的父母,这样婆媳之间的矛盾就会逐渐淡化,从而建立融洽的婆媳关系。孝文化对于家庭的约束作用,很好地体现在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方面,发挥孝文化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

(三)孝文化对个人的塑造作用

与西方的社会道德观不同,我国的社会道德与人身心具有紧密的联系,孝文化经历了起源、形成和发展的阶段,逐渐地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在规范个人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对“孝”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阐述,“能养”(养活父母)、“弗辱”(不让父母感到耻辱)、“尊亲”(尊重父母)———这是对行孝的三个要求,这三个层面的要求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规范的标准,让人的行为无论是从行为方面,还是从言语情绪方面,都能够达到“和谐”,从而进一步使得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个人性格的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人们在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当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德行以及品行方面,按照社会道德标准对自己进行要求,这就有利于人德行的塑造[4]。人们从性格和德行等方面不断地完善自己,将有利于促进人的身体和心理达到和谐的状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将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发扬光大

(一)以孝敬规范家庭成员行为

孝文化强调感恩,家庭成员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它是由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和不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构成,当复杂的多元化的家庭成员共处一室之时,难免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对于这些矛盾和纠纷的处理,我们需要有相应的规定和准则进行约束和规范。传统孝文化中所倡导的“三从四德”,虽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是这种规范性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孝文化中的感恩元素,用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孝文化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不孝、愚忠以及愚孝等现象的出现。

(二)以孝敬促成良好人际关系

现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弊端逐渐显现,另外,由于深受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物质至上的现象渐趋普遍化,人与人之间关系渐趋物质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提倡互尊互爱,因此,加强孝文化的宣传和学习,为人们的社会人际关系注入新的活力,让人们在人际关系当中感受到爱的存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利益矛盾等的产生,从而用孝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以孝敬形成社会行为示范作用

当今社会长幼、家庭等矛盾突出,我们可以通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活动,引起人们对孝文化的重视和学习,让人们加深对我国孝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社会大众正确孝道观念的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发挥孝文化的教化功能,发挥模范榜样的示范作用,用孝文化对人们的社会行为和道德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形成互帮互助、和谐友好的社会氛围[5]。

(四)以孝敬构建和谐社会

利用孝文化促进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的建立,利用孝文化对个人进行塑造,利用孝文化对社会进行引导,以达到家庭成员行为的规范、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行为的示范的效果。发挥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的重要作用,用孝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从而加强对社会行为和道德的规范,营造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氛围,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化解,从而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余玉花,张秀红.论孝文化的现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7,(2).

[2]李翔.试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价值[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5).

[3]张洪玲.家庭养老的孝文化透视———试论孝文化与家庭养老的“本原关系”[J].社会工作,2007,(2).

[4]韩文根.中国传统孝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由青少年孝道缺失引发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1,(6).

篇2

关键词:孝德文化 大学生 思想教育

一、传统孝德文化概述

1.“孝”与“孝德”的含义

孝德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最初的孝文化内涵,经过不断演变、积淀与丰富,形成了一套道德体系。“孝”的基本含义是对父母的赡养,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孝是人们一种最自然和最应自觉的亲情回报。“孝德”从根本上讲,与“孝”没有本质区别。“孝”是“德”的基本内容,“孝德”是“孝”的具体化[1]。

2.孝德的内容及地位

从古至今,人们对孝德内容界定不一,但总体来说,对孝德文化最初的含义和认识是一致的,即孝德是奉养父母,善事父母。孝德的内容离不开孝德的含义,概括为:第一,孝养,子女应给予父母物质上的保障,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让老人老有所依。第二,孝敬,单纯的养父母不足以称为孝,孝不只是对父母进行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是爱戴和尊重父母。对父母要和颜悦色,使父母精神生活愉快。第三,孝思,子女要牵挂父母,了解他们的近况,同时也要向父母说明自己的情况,不让父母担心。第四,孝顺,子女要尽量顺应父母的要求,不与父母吵架,要有平和的态度。孝德作为一切道德的根本,值得我们继续传承与发扬光大[2]。

二、当代大学生孝德方面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状况良好,大部分学生对传统孝德有很强的认同感,在实际生活中大都能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但近年来,从媒体报道和现实生活我们发现,大学生不孝行为时有发生,部分大学生孝德水平低下,不孝敬父母,不体谅父母的艰辛,贪图享乐、吃苦精神差、意志薄弱、懒惰、自暴自弃,甚至有轻生、犯法等事件。

(一)大学生孝德缺失的表现

1.敬老尊老观念淡薄

不少学生在家与父母顶嘴、吵架,不尊重父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不认真学习,不体谅父母为之付出的艰辛劳动,不考虑父母提出的要求,不顾及父母给予的深深期望。

2.家庭责任感缺失

很多学生不替家长分担家务,比如洗碗、打扫卫生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不愿完成,由父母代劳,自己只顾享受。不少同学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挣钱的辛苦,不知道父母的不易。

3.感恩意识淡化

很多学生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都是应该的,花家长的钱天经地义,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不懂得感恩父母,不爱自己的父母,完全不为父母考虑。

(二)大学生孝德缺失的原因

1.社会孝德意识的淡化

“五四”时期到我国建国后一段时间里,受“左”思想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儒家孝德思想采取批判否定态度,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受西方文化冲击,人们追求独立人格,很少考虑父母,家庭意识淡化[3]。网络媒体缺乏对传统孝德的正面积极引导,宣传弘扬传统美德的力度不够,导致社会孝德意识缺乏。

2.家庭教育观念的缺乏

现代家庭大多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父母溺爱孩子,对子女的要求全部满足,导致孩子认为父母所做都是理所当然,不去回报自己的父母,不懂得去关心父母和他人,对父母缺乏尊重、关爱和理解,孝德意识淡薄。

学校教育重视知识教育,过多关注升学率,忽视对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虽然各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相关举措,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大学生孝德教育被忽视,大学课程涉及到孝德教育内容很少,更多侧重于理论灌输,重视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大而空,学生无法将书本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三、加强大学生孝德教育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生对国家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大学生孝德意识的缺失影响到大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和学校培育人才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事关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开展大学生孝德教育有利于学生个体道德的健康成长,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发展。

(一)促进大学生道德健康成长

孝德是人最基本的品德,一个敬爱自己父母的人,才会有关爱他人的善良之心,才能在社会中得到认可,因此,要以孝德教育为切入点,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促进形成和谐家庭环境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孝德是最基本的家庭伦理规范。在家庭生活中,提倡孝德观念可以使得子女尊重父母,消除代沟,改善家庭关系,建立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

(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孝德是一种社会公德,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树立尊老敬老的观念,把家庭的孝德观念推广到社会中,有利益全社会尊老爱幼,团结友爱,遵纪守法,从而建设和谐社会新风尚。

四、和谐社会下大学生孝德教育的对策研究

孝德教育是思想道德的基础性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健全有关键作用,当代社会大学生的孝德观念不同程度上有所缺失,迫切需要进行孝德教育,大学生成长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影响,对其进行教育应与这三方面结合,从而整体上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

(一)家庭孝德教育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对子女进行孝德养成的重要性,从理念上让子女认识到孝顺父母是人的基本道德,从小灌输孝德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子女的孝德行为,不能过分溺爱孩子,注意“严”与“爱”的相辅相成,理性对待子女,调动子女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自己事情自己完成,让他们懂得父母的辛苦,这样才能让子女尊敬父母,形成对等的和谐的家庭环境[4]。

(二)学校孝德教育

传统学校教育注重智力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加强孝德教育,首先思想上改变,要认识孝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教育活动。高校应丰富孝德教育内容,对孝德这一传统文化要不断赋予其时代新意,开辟多样教育途径,将书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孝德的重要,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参与孝德实践,不断培养大学生孝德观念。

(三)社会孝德教育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媒体应积极报道孝德模范,向人们传播孝德观念,激励大学生向他们学习,社会要营造良好道德氛围,搭建孝德教育平台,让每个人都参与进去,并且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孝德立法,进一步明确孝德的重要地位。

五、结语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孝德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孝德文化仍是促进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巨大动力。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道德状况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因此,应把孝德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以大学生孝德教育为切入点,不断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婷婷,陈冬林.当代大学生孝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0,(8).

篇3

关键词:校史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在两个方面有所提高:硬实力和软实力。可以通过量化指标(教学和研究成果,学科等)衡量的状态可以被称为硬实力,一些不能直接由客观事物状态表示的便是软实力。软实力通过文化和观念因素来取得。而学校软实力的其中一个代表元素便是校史。校史作为一个传承校园文化的纽带和桥梁,给人们提供了解历史的凭据,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展校园文化,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校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在校史文化工作建设中,相关研究队伍正在逐步壮大,研究手法也日趋丰富多元。但是校史编写的片面性、主观性及平淡化等方面的问题仍是阻碍校史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很多学校将研究和编纂校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分割出日常的校园文化建设,采取了比如建设专门独立的机构和设施、聘用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由于与学校其他各部门和普通人员的分离,使得官方纂写的校史影响力远远大于其他个人纂写的校史。再加上官方与个人在各方面资源投入的悬殊,使得校史逐渐演变为一家之言,而个人校史则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最终导致其没落。

二、校史文化研究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一)组建立体层次,丰富编撰内容。校史作为学校历史的记录者,其稳定性和真实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改变。我们应倡导实施内外编辑,学校领导和普通学生的结合,学校各部门之间的结合,杰出的校友和普通的校友组合等,来形成丰富的“立体式”形式。校友参与研究和准备学校历史可以有多种形式,主题不受限制。如:写文章和写历史事实(特别是不被记录,很少有人知道的历史事实);对现有的学校历史信息进行评论,使之更完善,历史作用更加清晰;通过相关部门向他的母校提交有价值的纪念品和参考资料面向社会公开渠道,通过各种有效的沟通和联系方式将校友有效地联系起来,鼓励校友积极参与校史编纂,从而全面推进校史的研究和发展,并形成流畅完整的校友沟通体系。

(二)明确学科定位,形成专业校史。加强对各类专业课题及项目的研究,灵活掌握各类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校史文化和建设,端正校史研究的态度,积极开展各类与校史文化建设相关的活动,以此促使学校的各个部门和群众了解到校史研究相关的专业性,意识到校史文化的重要性,加深对校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人们积极投入到校史文化研究相关的领域及活动。促进校史研究的专业精神;改变目前学校历史编制机构的职能,大力发展学校文学和文学资源的建设;加强研究图书馆历史,出版历史,杂志历史,教师历史,学生历史等,以扩大和丰富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视野;大力开展各项相关活动,深化学校变革意识历史的相关群众;促进“上层历史”和“下层历史”反映高等院校的历史演变。平淡无奇的记载对反映其完整真实性必有欠缺,应同时伴有各种旁证、解释,方能更好地还原历史。另外许多事件的经验来自不同方面的不同视觉差异,以及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感受,这种多层次的收集将有助于恢复整个历史。只有这样,校史才不会被狭隘化及空洞化。

(三)推动物质建设,构建精神文化。在一些校史书籍中,会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规模,制度设置,专业结构,课题布局资金增长和学校建筑,实验室,图书馆等硬件建设历史有较为丰富和详细的叙述,但相对的学校内部成员的活动基本没有进行记录。校史记载的事件和人物应当是实际发生并存在的,并在校园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中留下了比较重要的影响和成果。在学校历史上的事件(特别是重大历史事件)有他们的历史环境和背景,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参与者。通过学校历史研究的结果,促进校园材料文化的建设,即学校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和学校历史景观的建设。如学校周围建立相关的学校历史介绍文化中心,或恢复著名人物的历史或建筑。用学校历史研究成果推动精神文化建设,一是建设学校精神;二是建设优秀的学校精神,教学风格和学风。在提升校园体系文化建设和校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美地将校史研究成果应用到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全面向师生搜集相关意见和想法,将这类条款、制度、法规等进一步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方能推行出最适于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的政策,达到完美促进和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

三、校史文化的展望和小结

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校史活动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传承下去,我们必须将校史文化研究积极融入到当代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不停提高校史相关活动的可参与性和互动性,比如可选特定的日子作为校史文化节或征集各类相关文章、美术作品并加以表彰,使人们积极投入到校史文化的活动里,并以此加深对校史的印象。校史同历史一样,应具有真实性,它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校史应对历史事件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这样才能达到尊重历史,完整记录历史的作用,才能起到启迪未来,传承过去的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于凤菊,崔保锋,王娟.大学校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OL].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03):98-103.

篇4

为构建和谐有活力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高校校园中应该大力推广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体育社团协会,学生在体育社团协会中活动,不仅能增长体育文化知识,提高体育修养水平,更能增强人际交往、相互配合、共同协作的团队品德,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修养的有效途径。对繁荣校园文化建设,活跃校园体育氛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开展高校体育志愿者活动,倡导“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精神,提升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园体育文化应该是开放的,而加强校际间的交往能促进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培养参与意识有利于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和谐环境。

(二)奥林匹克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奠基人顾拜旦认为:体育具有高度的教育价值,是人类追求完美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是奥林匹克的核心内容,是奥林匹克的出发点和归宿,百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始终致力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结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奥林匹克文化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有着最好的结合点,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与中国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形成互动,交融并进,近一步提高了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品质和精神内涵。奥林匹克运动所体现的精神代表着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而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当成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组成部分,应当用奥林匹克精神来引导和构建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奥林匹克精神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都具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性,二者都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融合性。奥林匹克所倡导的锐意进取的体育精神,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价值尺度。奥林匹克精神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着强有力地促进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又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与传播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三)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心理品质

今天的普通中国人对体育的认识理解一般都不深,体育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国人的生活之中。因此,提高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理解和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心理品质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肩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应该把体育从传统观念的单纯增强体质转变为将体育视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体育是人“全面发展”的指标,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需要摒弃以功利为取舍的价值取向,重新认识体育对人的健康精神的养成作用,是最重要的人文精神。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社会对大学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则是现代人格的重要标志之一。钟秉枢在《体育运动与现代人格塑造》一文中指出,现代人格的形成和培养,从根本上讲还要归结到人的自我意识培养上,即提高自己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这正是体育教育所强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健康心理品质也正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应该围绕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不断改善得到提高。调查显示,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会产生巨大的心理感染气氛,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并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

(四)中华武术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中华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运动风格,博大的内容体系以及复杂的功能结构已经超越了强身健体,是西方体育文化所不具有的。学者们研究认为,应该构建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武术文化氛围,培育和建设校园武术文化精神,形成武术文化的精神凝聚,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武术运动的锻炼中,能够有效推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向丰富、健康、积极方向发展。大学生是对文化特别敏感的群体,对中华武术文化的崇尚是武术在高校开展的优势。武术可以培养坚毅、豁达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武术更讲究修身养性,也就是道德的修养。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很强的竞技性、娱乐性、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所没有的特质,丰富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它的社会作用。宣传中华武术,激发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把武术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必将有力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程。

(五)结语

篇5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jhlt.net.cn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11-12D121)

作者简介:史铁杰(1967―),安徽阜南人,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余妍霞(1979―),女,安徽舒城人,安徽师范大学宣传部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价值解读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解读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很难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多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都是以一种描述性的方式来进行陈述,如: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上是指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形成积累起来流传下来的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及整个社会的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的总称。[1]有学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归纳为以下12个方面:天人和谐、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2]也有研究者从个体与社会等层面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天人合一、惠鲜鳏寡、仁者爱人、互助相扶的价值实践”[3]

事实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与解读,在这些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较为统一的观念。从时间范畴上说,多数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古典文化体系,从时间上界定为清晚期之前;从性质上说,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是根植于本民族土壤中的具有稳定性价值承载,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从具体内容上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以及佛教文化;从外在表现上说,包括了体现政治伦理的价值观念,以建筑、艺术为载体的物质形态以及反映民俗、风尚的动态体现。

(二)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分析

从以上传统文化的理念来看,不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传统文化都有其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并且势必还会将这种具有规训与引导意义的价值体系延续下去。近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中就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再次强调教育内容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并“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更是把传统文化上升到体系的高度,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而,必须强化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与传播,真正通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师生中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现状

(一)对于当前高校传统文化传承的调查

1.调查的研究预设

理论上来说,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当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那么这一重要性如何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性,这其中有两个方面至关重要:一是学生的认同程度,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内化与否,从而影响传统文化传承的信度问题;二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与方式,这会影响到传统文化传承的效度问题。我们围绕这两个方面自制了调查问卷,从学生的态度情感、接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方式与效果等方面来收集信息,以作出客观的分析与判断。

2.调查对象的选择

由于师范院校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关注传统文化在师范院校的传承情况更具有其特定的研究价值,因而本次调查选取安徽某师范院校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同时选取了少量其他综合类院校的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6份,有效回收率94.7%。

(二)当前高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从认知层面来看,当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着较为积极的态度

当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在社会意义方面总体上持肯定的态度。54.5%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2.4%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只有10%左右的学生不认可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另外,有66%的学生认为当前传统文化正在发挥着作用,其中19.2%的学生认为当前传统文化的力量很强大。而在对传统文化的后继发展的认识上,有83.3%的人认为大学期间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仅有2.8%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从弘扬传统文化层面,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继续发展的必要。

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引领作用较为认可。在调查中就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认为二者是一脉相承、有内在关联。同时,对于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22.7%的人选择了对于个人修养的意义,是所有选项中选择人数最多的。再从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来看,75.8%的学生认为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对于思想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反仅有6.6%的学生持反对意见。由此说明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大学生在认识上还是给予了肯定。

2.从实施效果层面看,传统文化传承的效果一般

从调查结果的统计情况来看,学生总体上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理想,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表示不了解或是仅仅粗略听说,表示非常了解的只有5.4%。这说明在高校中的传统文化传承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从不同学生的认识差异情况来看,学校的传统文化影响作用并不明显。从性别对比看,在调查中男生表示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数占到其总数的58%,而女生的这一比例只有33%。从专业对比来看,文史类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占55%,而理工类这一比例只占37%。

3.从途径上看,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传承方式

从学生所获得的传统文化影响途径来看,主要来自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如对于仁、义、孝、忠等传统美德的认识与情感,44%的学生表示是自小耳濡目染形成的,另有45.9%的学生表示是在课外书中了解的。在问及学生“主要通过怎样的媒介接触到传统文化”时,有22.9%的学生回答是电视,有20.4%的学生回答是互联网,只有约18%的学生是通过书籍接受到传统文化。而对于从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传统文化影响,64.1%的学生表示很少。

学校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没有有效的途径。从较为正式的课程角度来看,在统计中有51.4%的学生表示在大学没有开设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从学校的组织与活动开展情况来看,仅有9.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社团组织,相反一半以上的学生明确表示所在学校没有类似组织。从相关活动的开展与参与情况来看,仅15%的学生表示参与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自己甚至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活动。

三、促进传统文化在高校中有效传承的思考

1.在观念层面对于传统文化要能够积极认同

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主体的文化认同,即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前高校中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首先存在着在思想上重视不够的问题。从学校方面看,缺少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总体规划,诸如课程的开设、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开展等。从学生方面来看,表现在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拓展获取传统文化信息的渠道,满足于被动、消极而零散的获取有限的传统文化内容,并且对于所获得的有限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从当前学界的研究来看,诸多研究者都指出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认识问题,这种认识首先是准确的定位,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其次是科学的评价,包括评价传统文化内容自身的现实意义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状况。就当前来说,研究者较为多数的评价意见指出当前的传统文化正在日益“式微”[4];批判的继承,这也是在践行教育的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

具体来说,从学校方面必须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传承对于人才培养及培育过程的重要意义,在目标预设时将传统文化提升到与学校正式课程内容同等重要的地位,将传统文化与各学科内容之间有机整合。

2.在行为层面以多元、立体的方式践行传统文化

从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来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方式,不自觉的、被动接受,缺乏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形式与载体,因而,在促进高校传统文化传承中具体的行为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方面,有研究者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提出创造让人感受“天人合一”的学校自然环境、加强伦理规范的社会舆论环境建设以及提升学校文化的价值引导力等途径以实现学校的文化传承。[5]在此我们将传统文化的践行从内容和途径两个方面相结合,建构一个多元、立体的传承模式。

首先,从内容上来说,传统文化传承一是要全面客观的进行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将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文化呈现给学生,这其中包括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价值观,民族性文化传统,特色化文化艺术等。二是要在批判与扬弃的基础上选择经典性的传统文化著作,并以中肯的态度指导学生去学习、理解。正如有学者指出,但凡一个大国、一个强国,都具有能在世界上足以称道的本国文化,这是一种真正的本国特色的非物质力量[6]。三是将传统文化与当前的思想价值观相对比融合,即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以与时俱进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从而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意义。

其次,从途径上来说,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是要形成一个立体层次,包括以学校网站为代表的校园网络媒体,以校报、校刊、宣传栏、社团期刊为代表的平面媒体的文化传播,也包含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内涵,课程选择、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解读,再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评价中的传统文化意义显现等,从而形成一个由外到内的学校立体传承体系。

再者,整合社会的媒体资源,积极利用诸如广播、电台、电视台及书籍、报刊中涉及传统文化的栏目或相关内容,使学校内部小环境与外部大环境形成合力,从而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在生活与学习中理解与践行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取向。

3.在制度层面要给予传统文化传承以有效保障

从调查中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在制度层面没有发现有效的保障机制,也就是说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否没有在制度层面体现,在实施层面更是没有明确的指导、激励与制约,因而传统文化传承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或形式上,而无法真正落实。因此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具体来说,这种制度体系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课程与教学层面,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建设中都要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诸如以学分选修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常规课程体系中去;二是在学生活动层面,将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开展及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纳入到对学生工作管理考评制度体系中;三是在学校管理层面,从学校的宏观办学思想,到对学院及部门的管理要求,再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都将传统文化传承在观念上、在措施上体现出来。如此,不论是宏观的方向指引还是微观的具体操作,都能建构起一个立体的,以规范、激励等方式保障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完整体系。

4.在社会层面要创造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高校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高校自身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行为措施,还需要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社会各方面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重视既包括政策层面的激励与引导,也包括物质层面的支撑。

在政策层面应通过制定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激励与引导高校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把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质量评估、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实施情况作为评价高校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学校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篇6

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就是通过对人的影响和约束作用,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进而为德才兼备的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受到企业员工的认可,带有企业特征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宗旨、制度还有员工行为方式的一种文化,是企业整体形象的代表。本文主要阐述了校园文化概念和企业文化的概念,并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药剂工作;药学服务;转型

0 引言

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地方经济提供服务,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院校的立校之本就是校企合作,而校企合作还需要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方面进行,其中校企文化就是精神层面合作的主要内容。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对师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陶冶师生的情操,同时还可以增强师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归属感以及对教学目的和准则的认同感,进而使其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素养具有积极作用。而企业文化则主要包括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行为、企业精神还有经营理念等内容,它对于员工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概念和企业文化概念的分析

1.1 校园文化概念

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一所学校特定的精神,是学校的灵魂,同时也是学校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得以传承的精神实质,体现的是学校的教学理念,代表的是学校的整体形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它的主要方式是课外活动,主要包括有体育、军训、学术报告还有各种各样的文艺汇演等,它的基本形态是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还有师生特有的生活交往,例如集体舆论、人际关系等,这些都是它的内涵和特点。

1.2 企业文化概念

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的文化、经营和管理相关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综合体现。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物质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企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对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约束、引导等作用。

2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相同之处分析

2.1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存在价值性

职业院校的人才教育与企业发展的人才培训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同,一般来说他们都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生从各个层次、各个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使其能够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师生的行为以及行为结果的功利性、道义性等方面的评价就是职业院校和企业这两者价值观的充分体现。其中职业院校需要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学习成绩等的价值进行评价,并对教职工从办学目标、教学宗旨、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教学考核和评价,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体人生道路的引导标准,同时也是全体教师追求的符合学校办学理念的整体意识。由此可见,校园文化所追求的价值目的是通过唤醒每一个成员的群体意识,使他们都把自己的工作当成实现群体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产生集体荣誉感,将自身的利益与职业院校的利益有机统一起来,使每个人的奋斗目标都一致,进而最大程度的发挥推动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它主要是对员工的存在、经营目标、经营理念等进行价值评价,并通过各项制度和标准的制定,使员工的奋斗目标都与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会逐渐成为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追求目标,进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2.2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存在制度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规范,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规范,它们都在给予师生和职工一定权力范围的同时,对学生和教职工的个性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虽然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内涵不同,不过其制度都需要对行为个体进行规范和约束,在文化的建设中都具有凝聚、激励、引导、约束、调适等作用,由此可见,两者都具有制度性的特点。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制度建设中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在实际的管理中主要体现在他们最大限度的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并且在管理方式中处处体现着人性化的特点,这对于调动师生和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分析

3.1 两者在文化建设价值的取向上存在差异

职业学校属教育机构,是以育人为主要目的,因此它的一切活动均围绕培养人才进行,它的校园文化也作为教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学术性。而企业由于其以盈利为目的的性质决定了它的任务就是经营,它追求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 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和经营性。

3.2 两者孕育文化的环境存在差异

环境不同,其所产生的文化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校园文化是个体个性和行为的总和,是一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文化,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各种社团组织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和宽松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下,师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张扬,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企业文化则主要是一种“团队精神”,在其发展过程中要求员工的个人的愿望与企业的愿望保持一致,将团队的目标作为个人的目标,将个体统一到企业的方向上来,在这种环境下,员工的个性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和约束。

3.3 文化的功能性不同

教育功能、研究功能还有奋斗功能是校园文化的三个主要功能,其文化氛围是推崇师生的奋斗精神。而企业文化的主要功能则是经营功能、管理功能、扩张功能还有竞争功能,它更加注重集体的力量和团队的合作,而对个人英雄主义加以压制。

4 总结语

职业院校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桥梁,通过对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特质之间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两种文化,进而使职业院校在文化建设中能够更加有侧重点,使自身的特质能够与企业文化有机的衔接起来,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帮助学生在进入企业进行工作的时候能够更加的顺利。

【参考文献】

[1]赵亚蕊.浅议构建具有企业文化特质的中职校园文化[J].新一代(下半月),2012,(5):79.

篇7

一、文化营销的理论基础

(一)基于产品理论。关于产品的概念菲利普在《营销管理》中说到,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任何东西。其中,任何产品包括产品的文化价值,也就是产品中用于满足消费者的文化价值。产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核心层、基础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首先满足消费者最基本的核心产品、基础产品、期望产品,然后企业要在附加产品与期望产品上做文章。附加产品是指包含的服务和利益所提供的附加价值,它代表了为顾客所欣赏的无形利益,它能把一个公司的产品与其他公司区别开来,它提供给消费者的需求和满足都只表明了产品现在内容的横向扩展。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一般同类具有竞争力的公司都能满足最基本的产品层,核心产品、基础产品和期望产品,要发掘产品的差异化,只有在附加产品和期望产品上下功夫。今天的竞争从本质上说,发生在产品的附加层次。正如莱维特所说:新竞争并不在于各家公司在其工厂中生产什么,而在于在工厂以外它们增加的形式,诸如包装、服务、广告、客户咨询、融资、送货安排、仓储以及人们所重视的其他价值。企业对于产品的文化价值的发掘与创造所花费的成本远远低于对技术上创新与改造,并且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也很难为竞争对手所模仿。产品理论为营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基于顾客让渡价值理论。顾客让渡价值理论是从消费者的实际出发来研究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心里感受,寻求顾客的满意。许多企业一直在追求顾客的满意度,一旦一般满意的顾客发现更好的产品,会很快改变产品生产厂,因此研究顾客让渡价值是企业长期以来的任务。顾客让渡价值是指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之差,也就是:

顾客让渡价值=总顾客总价值-总顾客成本

从顾客让渡价值的公式可以看出,消费者认为能给他们带来的顾客让渡价值越高,那么他们就购买那一种产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加顾客的让渡价值。(表1)

在总顾客成本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产品总顾客价值中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从而提高顾客的让渡价值,来增加顾客的满意度。而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就是营销中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使文化营销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有需要的,有物质上的需要、有精神上的需要、有生理上的需要等。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按照强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总是从低到高,首先满足最基本的需要,只有满足最基本的需要之后,就开始追求次一级的需要。

根据这一理论,在营销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只有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之后,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企业在营销中才能战胜竞争对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当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之后,人们就开始追求精神需求。文化营销就是在消费者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发掘消费者的文化需求。而在21世纪,科技突飞猛进使消费者的物质产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人们物质得到最大满足的今天,文化消费就提到了现代消费者的议事日程之上,不仅仅要满足于消费者物质需求也要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那么文化营销就成为新世纪企业所追逐的营销方式之一。

二、文化营销的概念

对于文化营销概念的理解,目前存在这样几种观点:

(一)文化的适应。这一理论认为文化营销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针对企业目标市场面临的文化环境采取一系列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减少或防止与异域文化的冲突,进而使营销活动适应和融合当地文化的一种营销方式,本理论说的目标市场的文化环境,是对目标市场文化环境的适应,目的是减少冲突。

(二)文化产品营销。本理论认为文化营销是对文化产品在推广阶段的营销。例如,对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营销推广使其票房收入大增,即文化营销是对文化类产品(电影、书、旅游等)的营销。

(三)文化与营销的契合。基于文化与营销的契合,企业(组织)有意识的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的一种营销方式。文化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强调物质需要背后的文化内涵,把文化观念融合到营销的全过程,是文化与营销的互动与交流。

从以上的几种概念可以看出文化营销的概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文化营销没有进行准确的界定,其中文化适应论的局限主要是企业被动地去适应市场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忽视了企业在文化营销过程中的主动性。但整个市场的文化环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瞬息万变的,这样就会使企业疲于追赶文化潮流,而失去了自己的真正个性特色,适得其反,不能达到保持企业产品差异化的要求,也就不可能吸引消费者。文化产品的营销理论仅仅停留在文化产品方面,即对文化产品的营销,它不是一种营销方式,而仅仅是对文化产品营销的整个过程。文化与营销契合理论发挥了企业的主动性,寻求与发掘某种核心价值来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但是没有明确文化营销中的文化是指的是企业还是消费者的文化,这样让企业在实施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发掘文化。

通过对以上文化营销理论基础的分析和对文化营销概念的梳理,笔者认为文化营销是一种营销方式,它指的是基于目标市场的目标消费群的文化,发掘产品或企业文化中能满足消费者的文化内涵,使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于产品本身的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产品或企业文化所带来的文化需求。文化营销中的文化受众重要是消费者,需要发掘的是产品文化及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文化的交集,使产品文化或企业文化满足消费者,创造产品的差异化营销战略,而且竞争者难以模仿。(图1)

大圈是消费者文化,其文化内容比较多,圈大;小圈是产品文化及企业文化,内容较少,所以圈也比较小。

而文化营销就是发掘两者文化的相交的部分。

篇8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 功能;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70-001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界定及内涵

1.高校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

广义的高校体育文化是指高校师生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体育物质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体育生活方式、体育行为模式和体育意识等体育文化现象。

2.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对文化内涵的谈论是较为热烈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文化研究者都认为文化是具有内部结构的,体育文化也不例外,高校体育文化一般包含三个层次:精神层面,即核心层,指独具学校特征,领导和教师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共同追求的学校体育目标的体育文化观念和意识理念系统,是校园体育的核心和灵魂;行为制度层面,指校园体育制度、章程和组织机构体系,是规范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师生和校园体育组织、设施等的行为方式部分,反映学校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是一种制约性的文化;物质层面,指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械等,是校园体育价值观的具体反映,也是学校体育的外在社会形象。

二、高校体育文化创新途径和方法

1.发展创新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首要任务

创新是校园文化之魂。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必须始终走在文化发展的前列,因而要始终坚持文化创新。高校是社会的思想先驱。高校文化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与文化更新机制。一方面由于高校是各种文化的汇聚中心,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途径较多,高校自身也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高校文化的新陈代谢要较一般社会文化更快;另一方面,高校总是在已知的知识和未知的世界之间不断进行探索,其所选择的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的特点,使高校文化选择的动态性较强。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动态的变化性。不同高校间存在着自然和人文特点的差异,也就容易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高校体育文化只有不断创新,保持对内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较强的适应能力,才能随时代的进步加以完善,彰显体育文化的应有活力和生命力。

2.坚持以人为本,推进高校体育文化创新

对于高校而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文化的主体是人,是由广大师生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的;体育文化的客体也是人,它在根本上是为育人服务的。因此,人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因素,是创新和发展的动力之源。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他们建设体育文化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不断满足广大师生的体育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他们的体育权益,以良好的体育氛围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

3.可持续发展是高校体育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

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是一种思想理念和理性的思想境界,同时也是一种过程,一种体现在社会行动中的过程。由于任何系统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它既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受到环境与资源的限制。高校体育文化创新主要靠人类自身文明价值的智力资源去不断地融合和开发各种资源。所以,高校体育文化创新要充分挖掘人的内在潜力。高校具有最前沿和思想最活跃、最进步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进行文化理念创新、组织制度革新和整合各方社会力量,从而增强体育文化的活力,这也是保证体育文化一切社会价值目标实现的根本所在。生态学研究表明,多样性是维持系统稳定的重要原因。高校体育文化具有导向性、教育性、竞争性、娱乐性、健身性等功能。体育文化的内在功能数量越多,外在联系连接就越多,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就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越强。高校体育文化创新要建立一种生态文明观。

4.统筹兼顾是高校体育文化创新的根本方法

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高校体育文化的构成要素是多层次的,因此,体育文化创新的路径是多元的,是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的。体育文化创新要求高校统筹教学、科研、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促进体育文化向高校改革和建设的各个方面渗透,保证高校体育文化与其他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莫顿·凯勒,菲利斯·凯勒.哈佛走向现代:美国大学的崛起[M].史静寰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7

篇9

(一)对班级的精神文化缺乏认同感

在技校教室里,常见到一些标语,如团结、进取、拼搏等,这些往往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要求,班主任通常根据个人喜好的内容制作成本班级的标语。班级标语内容雷同,缺乏班级个性。有些班级标语多年不换,上面铺满灰尘,甚至残缺不全。这些班级标语只是教室的一个摆设,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他们觉得这些是班主任的事,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二)对班级的制度缺乏认同感

在技校班级中,在公告栏会贴出一些班级制度,内容有班级考勤、课堂纪律、课室卫生、宿舍内务等。但如果随意问一些学生,大都对内容不清楚。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有发生,课堂上睡觉、玩手机也不是个别情况,可见班级的制度形同虚设。

(三)对班级环境缺乏认同感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在技校的一些班级,教室脏、乱、差是常态,课室地面垃圾随处可见,班级卫生缺乏管理。学生不爱护班级的环境,随手丢垃圾的行为普遍,刚打扫完的教室又到处是垃圾(饮料瓶、废纸等)。班级的桌椅凌乱、门窗铺满灰尘。清洁工具乱堆,成了卫生死角。

(四)对班级集体形象和荣誉缺乏认同感

在学校较大的活动中,一般要求学生穿校服(工服),但学生往往以各种理由抵触穿校服。有些班级由于出勤率低、课堂秩序乱等问题,常常被通报批评,但班级中大多对此无动于衷,习以为常。

(五)对班主任、班干部和专业教师均缺乏认同感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负责人,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因为有操行评定、奖学金评定等职能,在学生心中应树立有一定的威望,但在一些班级中,班主任对班级的影响力在减弱,在班上发出的指令难以落实,部分学生对班主任是阳奉阴违,甚至恶言相对。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实施者,在班级中反成了弱势群体,处于势单力薄的状态,还有被不良品质学生同化的倾向。专业教师作为班级课堂的实时管理者,对于这种班级也是只能磕磕碰碰地实施教学,师生关系若即若离。

二、对技校班级文化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技校专职班主任带班多,对班级文化建设只是见招拆招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技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班级数量与学生人数增加,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大增,技校专职班主任一人负责几个班的管理工作,班级事务工作疲于应付,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只能是做做表面功夫以应付检查。

(二)技校兼职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是无暇顾及

兼职班主任虽然只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但同时要上几个班的专业课程。另外,由于技校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兼职班主任较多是新入职教师,他们一方面要熟悉学校的教学规范,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熟悉班级管理的各项要求,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只能跟着感觉走,大多是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完成一些常规工作。

(三)技校专业教师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认识不足

专业教师大多只是关注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实施,认为班级文化是班主任的事情。在教学过程碰到的困难也只是从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上做一些改革,很少从班级文化方面进行考虑。(四)技校班级文化建设难度大技校学生大多是中考或高考的落榜生,班级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以前形成了各种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来到技校后没有了升学压力,容易放纵自己,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有着本能的抵触心理。

三、技校班级文化建设中提升学生认同感的对策

(一)班主任和专业教师首先要接纳每个学生的优

缺点技校学生从中学来到技校,大多是无奈之举。在中学时期,他们是影响学校升学率的一群特殊群体,常受到歧视和批评,心理阴影多少都会存在。所以,技校的班主任和专业教师一定要从心理上给学生安抚,信任他们,使学生在新的班级中重新找到自信。所谓接纳学生,是对学生现有的思想状态、行为习惯、能力兴趣等方面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认识到他们只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中考或高考失利了,但相信每个人的能力和发展是多方面的。要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使学生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也是可以改变的。班主任可以在新生入学之初组织恳谈会等交心活动,大家敞开心扉一起畅谈,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感动相遇、一起憧憬明天。在情感宣泄和交流中,学生对班主任容易产生认同感,视班主任为知己。

(二)引导学生从个人价值观的讨论碰撞中找到班

级共同的价值观,从而认同班级的核心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形成班级共同的价值观并获得大家的认同。班级文化受到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有些班主任直接把学校文化搬到班级中,成为班级文化的价值观,但往往曲高和寡,得不到学生认同。一方面是缺乏本班级的特点,另一方面是班级价值观形成过程缺乏学生的参与。实际上,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主体策划者是学生、主体创建者是学生、最大收益者还是学生③。为了获得学生对班级核心文化的认同,班主任应该组织班级文化的大讨论,围绕着“我是谁?去哪里?为了谁?”等话题,组织每个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弄清楚自己的人生的方向、人生的价值和目标。在学生发言中,必然会产生相互的争论,因为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各自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是启发和引导,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可能从未想过自己的未来,教师应该耐心启发他们,一点一滴地向他们指明对未来的方向。同时,引导学生从别人的想法中找到共鸣点,例如,积极的人生态度、对成功人生的追求、对家庭关系、朋友之情的重视等。接着把这些共鸣点整理成简单易懂的文字和内容,形成大家都认同的班级核心文化,包括班级的愿景、目标、价值观。

(三)让学生从个人行为习惯的讨论碰撞中形成班

级的行为规范,从而形成对班规班约的个人承诺和集体约束力班级一般都有班规制度,少的10多条,多的几十条,列明考核加减分的标准,平常是由班干部根据每个人的表现进行考核。但实际上,许多班级的班规制度执行得并不好,主要原因是班级学生认同度较低。技校学生中的一部分人都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时间观念较差、做事拖拉、早上迟到多、晚上玩电脑不睡觉、白天上课时补睡觉等。通过制度的管、卡、压,对于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会起到短期作用,但坚持不了多久,又旧病复发。我们习惯于给学生制订各种规则,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当他们不是以主体的身份来参与制订这些制度的时候,执行制度就处于一种被动状态④。为此,在班级制定班规制度时,应该首先召集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从班级的共同价值观出发,为了实现个人和班级的共同目标,围绕个人的行为习惯应该怎样改变才能有助于目标的实现,每人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征得全体学生的同意,并举行个人承诺签字宣誓仪式,郑重其是地表明自己愿意遵守班规制度,维护班级的集体声誉。

(四)班级文化应突出职业化的特点

技校的教育是职业教育,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专业特点,班级文化应该突出本专业的职业特点,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班级文化应更多地体现营销企业的文化特征,企业营销文化包括营销哲学,营销理念和营销形象等⑤,突出创意、灵活、竞争、挑战等特点。物流管理专业的班级文化则应体现物流企业的文化特征,包括服务、合作和效率等⑥,突出严谨、细致、敏捷、周到等特点,每个专业都应该从本专业出发,多体现职业化的特点,这样的班级文化由于具有专业特色,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并且班级文化塑造出来的学生也有利于将来就业单位的要求。

(五)班级文化应通过独特的仪式表达,从而形成强势文化

没有了仪式和庆典,任何文化都会枯萎、凋谢。组织文化如果想走向繁荣,就必须有某种仪式和庆典来体现它的价值⑦。为了增强班级文化的感染力,班级文化建设应该有本班独特的文化仪式,例如通过发动学生设计班徽、班旗、班歌、班服等形成一个鲜明的独具个性的班级形象。新生可以举行一个入班宣誓仪式,宣读入班誓言(如与班级同呼吸、共命运、为班级荣誉做贡献等),还可配合一些1分钟集合令、喊口号及肢体动作等以增强庄严感。每周开班会时穿班服、唱班歌、挂班旗、宣读入班誓言、个人发表每周感言(本周个人表现,为班级荣誉做了什么)等。班级文化通过一系列独特的仪式表达,并长期坚持重复再现,就能形成强势文化。

(六)班级文化应有阶段性的目标设计和达成

目标是指引人前进的动力之一。同样,要保持班级文化的动力,班级除了一个远目标(如中国好班级等)外,也应该设计出阶段性的班级目标,如本学期的目标是考证及格率100%、校运会获得哪些奖项等。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参与班级目标的制定,把自还给学生,让他们当主人,通过学生集思广益,民主讨论,最后制定出班级的奋斗目标⑧。要根据学校不同时期的活动和任务,设计出有挑战性和经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目标,然后组织全班学生一起为目标而努力,最终达成班级的目标。班级的目标和行动步骤还应该通过班级内的文化园地(墙报、班级Q群)及时展示,让学生随时随地就能够看到。

(七)课堂教学要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课堂教学是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专业教师要把握所教班级的班级文化的要点,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班级文化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上都与班级文化相适应。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的多边交流的过程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习惯和能力,充分利用学生自我管理来推动班级文化建设。

篇10

【摘要】高校合并后图书馆的矛盾冲突比较多,如何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冲突,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内容,构建为广大馆员所认同的图书馆文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1图书馆文化的含义

图书馆文化即图书馆馆员对其共同拥有的具有群体特征或组织特征的某种规范与价值观的归属和认同。它跟企业文化十分相似,是图书馆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作为图书馆中所公认和共同遵循的工作目标和宗旨、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是渗透在图书馆一切活动之中的精髓。高校合并后图书馆文化则是来自各个校区图书馆文化的混合体,急需重建,从而起到校园文化窗口应起的作用。

图书馆文化可从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等三个层面去把握与理解。物质层为表层,是图书馆现象和形态的展现。中间是制度层,制度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它本质属于物质文化范畴。核心是精神层,物质的文明决定人们的精神世界,精神境界的创造又作用于物质水平的发展。制度是物质建设的保障,精神理念贯穿于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因此,制度是物质和精神文化集合的产物。

2图书馆文化的作用

2.1对图书馆员工的影响

高校合并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自不同单位,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都不尽相同,通过图书馆文化建设,创造一种充满热情、和谐融洽、催人奋进的环境气氛,引导馆员群体将个人理想与图书馆总体目标统一起来,促进图书馆员的协调一致,消除因合并带来的不同图书馆文化之间的冲突,将各种矛盾和冲突消灭于萌芽状态。图书馆馆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图书馆共同价值观念,自觉地把图书馆的目标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再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自可引导全体馆员为图书馆事业奋斗不息。

2.2对外界的辐射作用

图书馆文化一旦形成,它不仅对本馆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外界产生影响。高校图书馆本身就是大学里一个重要的教学辅助部门,图书馆良好的文化氛围定会给高校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图书馆职工饱满的工作热情就能增加学生对图书馆甚至是学校的喜爱,也许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态度也有影响。合并高校本来就是所在城市所注目的焦点,校园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视,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发展,也有助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合并高校的图书馆文化建设

3.1物质方面的建设

物质层是图书馆文化的表层,是形成图书馆文化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包括图书馆的馆舍设施、技术设备、文献资料等,它往往能折射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实力、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图书馆毕竟不是企业,很多物质上的东西并不由图书馆自己掌握,只能在既有的条件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布局。图书馆文化建设必须结合本馆实际,重视外在物质形态建设,以外在载体的折射让人感知到,才能发挥图书馆文化的感染力。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可能大多不能改变什么了,但是内部设施、内部环境却可以按照本馆文化氛围来设置,给人以清新、自然、幽静、舒畅之感;加强图书馆人文景观建设,突出图书馆个性特色,给人以整洁大方、肃穆庄严之感。总的来说,馆内环境要从图书馆整体形象考虑,注重一体化的布局,统一规划,力求做到风格一致,并且要有自己的特色。

3.2制度方面的建设

制度层是图书馆文化的里层,主要是指对图书馆员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作用,在图书馆管理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包括图书馆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制度层起着规范和制约物质层和精神层的作用。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要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制度的制定可以参考借鉴其它图书馆的经验,并且尽可能让广大馆员参与其中。3.3精神方面的建设

3.3.1关爱馆员

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主体就是广大馆员,关爱馆员是图书馆文化建设实施的基础。首先要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平等沟通的机会,创造公平竞争的人际环境和氛围,使图书馆成为馆员施展才能,发挥创造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广阔舞台。加强图书馆领导、部门负责人与馆员的沟通,让馆员了解图书馆的经营决策和运作情况,不要让馆员成为局外人。在图书馆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发现、培养典型的人或事,并予以大力宣传和鼓励,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使更多的人认同、理解和接受。

3.3.2口号宣传

将图书馆全体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工作理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概括出群体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做成标语,比如:一切为了读者,读者的满意度是衡量工作称职的最佳准则,开展一流优质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追求无私奉献,遵守职业道德等等。把这些标准做成手册或者跟规章制度一样悬挂于各部门,让大家每天都看到,从而产生感染力,起到提醒与促进记忆的作用,让图书馆文化体现在每一个馆员的日常工作之中。

3.3.3感染读者

图书馆是保存文化、经营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的服务平台,读者来到图书馆,就是要享受文化、获取文化、满足自身对文化的心理需求,从而获得最高的文化精神附加值。图书馆早已由传统的重藏轻用到现在的用藏并重,图书馆文化的构建对外要以充分满足读者需求为准则,因为我们图书馆无论是观念的更新还是设备的更新,抑或是人才的更新,都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好越来越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最终都是为了方便读者利用,图书馆文化也是为图书馆这一使命而存在的。图书馆文化建设要把“读者至上”的理念寓于严格的科学管理之中,使所有的馆员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为了加强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而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所以最终是要回到读者这里来检验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