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篇1

公务员考试网权威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集三维之力 建美丽乡村,更多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相关信息请访问公务员考试网。 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并且农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渴望,因此各地政府应让美丽乡村建设提上日程,对农村环境“洗脸”、农民素质“洗礼”、农业产业“洗牌”,促进乡村文明程度的提高,让农民切身感受到了美丽乡村建设所带来的实惠,当好美丽乡村的践行者和建设成果的维护者。

注重融入机制建设,实施农村环境“洗脸”,打造宜居乡村。干净整洁的卫生条件是美丽乡村必备条件,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五化”为重点,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整治三堆和卫生死角,治理乱堆乱搭乱建等影响村容村貌行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如果没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必然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建设美丽乡村必然要求村庄环境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为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每个自然村都有最基本环保设施,提高农村垃圾收集率;建立村庄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要求村民管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并为村级保洁员提供工资保障,建立健全村级保洁员各项规章制度。

注重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文化内涵建设,实施素质“洗礼”,打造美德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追求的不仅是农村居住环境的优化,更主要是塑造美的心灵,建设农民精神家园。应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贯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条红线,教育宣传引导农民理解、接受核心价值观,并不断转化成为自觉追求和行动。善于发现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精心打造“最美品牌”,大力实施“四德工程”,突出典型引领,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层层开展四德典型评选,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实现了村居和学校全覆盖,营造了“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风尚,加强“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向善向美的强大正能量,让美德在人人心里落地生根。美丽乡村不要千人一面,还要通过内涵建设来体现本地的特色,努力打造出品牌和特色。结合各乡村地理区位、民风民俗等,充分挖掘特色人文元素,进行个性化塑造,保留了传统民俗活动的生活土壤,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使美丽乡村真正让人流连忘返。

注重融入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实施农业产业“洗牌”,打造生态乡村。美丽乡村建设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发展上,经济指数要有循序渐进的变化,这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多渠道推动农民增收,消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力。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果品深加工企业,发展旅游服务业提高农民的从业人数。果品业、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乡村特色产业的兴起,既培育了农民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又为美丽乡村建设积累了丰厚资金,注入可持续发展的血液。

建设美丽乡村承载着很多人的梦想,特别是对那些保留美好乡村记忆的人更是有着不同寻常的寄托,为让梦想早一步照进现实,应整合资源和力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创建,开展“美丽乡村”帮扶共建工作,全力打造“最美乡村”,让更多农民真正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用无数的美丽乡村共筑美丽中国。

篇2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传承;研究;现状

一、乡村文化内涵

一谈到文化,首先会想到文化的涵义,因为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词汇,它包含的范很广,当提及美丽乡村文化时,美丽乡村的文化又有那些呢?接下来本文会解释乡村文化的涵义。

其实,乡村之所以称为乡村,不仅因为与城市相比,乡村具有独特的居住形态,更在于具有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乡村是产生先进文化的土壤,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谈到很多古老而传统的文化都是在乡村中,那里淳朴的村民一直遵从宗族的遗留下来的训,保持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文化融合,挖掘文化特色、寻求文化融合点、彰显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文化对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和提升“美丽乡村”内涵,使群众建设美的环境、拥有美的心灵,共享美的生活,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市场文化。

1.文化传承对旅游文化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从世界旅游业趋势来看,乡村旅游比例不断上升。就美国举例,至2030年美国乡村旅游业所创造的GDP将占全国的50%,因为城市去乡村旅游的人数将达到90%,除了乡村旅游业的效益以外,还推动了三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乡村旅游业文化除了包括农、林、牧、渔业以外还包括农耕文化、森林文化、垂钓文化、休闲文化等。

2.文化传承对饮食文化的意义

注重饮食文化已成为人们的时尚。不少人从过去的温饱阶段、讲求色味香阶段,向保健阶段迈进。而乡村所提供的土鸡、土菜等有机产品对身体是有益的。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多样化,但也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既有健康食品也有对人们身体有害的食品,有害食品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环境的污染,又有饲料添加剂添加过量的问题。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都是环境比较优美的地方,水果蔬菜都是不打农药的,生物都是放养的,所以做出来的饭菜非常可口,这些条件都为发展饮食文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文化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意义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那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展现会让人们回忆起岁月的沧桑,让人们深入其中细细体会美丽乡村的美好,还可以让年轻人接受到传统的教育,内心有不忘本心的意识。民俗文化的保留不仅有入乡随俗的意识,还可以融入农村的文化,感受乡村的气息。

4.文化传承对于市场文化的意义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提高,美丽乡村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日趋紧密,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市场经济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的建设美丽乡村,所以在美丽乡村中人们可以利用旅游业来发展市场经济,可以收取一定的住宿费。也可以利用饮食来发展经济,在饮食中可以收取一定的餐费,建设一些文化馆科普教育基地以及水果采摘园等等这些都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带来的市场经济,对村民的生活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每件事物都会有其两面性,美丽乡村建设同样也是有利有弊,接下来谈一谈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问题有以下:

1.物质文化遭到破坏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会出现与自然景观,空间肌理等相冲突的时候,虽然会努力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或多或少会影响农村的原貌,有些地方由于保护重视程度低,片面一村貌整治或者经济发展为目标,大拆大建,严重影响对历史风貌的原样和文化价值,而且建起的楼房与原建筑或者旁边古老建筑出现不协调的场景。

2.农耕文化渐行渐远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已经渐渐淡出农业生产生活,农业用具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也只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知道传统的农耕用具和耕作方法。许多原来随处可见的民风民俗也渐行渐远。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去保护这些古老文化防止流失而不是用现代化取代。

3.民俗风情经历变迁

乡村中的传统民俗风情文化异常丰富,风土习俗众多。但是近几年来一些民间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乡村中的社会,经济,政策环境发生的变化,使得乡村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原本邻里间和睦的关系,乡里间的节庆活动都渐渐消远,大部分非物质类民俗在民间实际生活中正在被逐步抛弃。

四、乡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文化传承内容比较狭隘,文化传承选择的渠道较少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单个的建筑保护占主要的方法,这样比较单一,政府支持较少,没有具体的科学的文化传承渠道

2.传承方式缺乏探索性

在文化传承方式中,主要把眼光集中在了古城古镇以及物质遗产上忽略了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主要集中在环境的改造,村貌的整治这些外观而忽略了内在,没有真正理解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实际上这样只是注重外观忽略内在是对文化毁坏,对村貌进行整治很多会毁坏一些古建筑,这种历史文化资源是无法修复的。

3.传承路径没有得到规划的保障

在文化传承中使得一些路径没有得到确切落实,由于对于文化传承的认识不够方法失当等问题加上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导致乡村文化传承路径也不顺畅,虽然总体规划中会提到但是没有具体的做法和实施,缺少是实际性指导乡村文化保护和管理也不到位,需要通过规划来完成规划体制,使文化传承的管理与规划更好的融化。

4.资金投入不够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是制约美丽乡村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由于资金渠道单一、社会参与不足、资金整合难度较大等原因,致使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缓慢,进展程度并不明显。

5.管理者和农村社区居民ο绱逦幕建设认识不足

农村社会自古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社会,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小乡村里,使农民受现代文化的熏陶较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同时,受近年来片面追求GDP发展以及对官员政绩的考核重经济而轻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轻视文化建设。而且,文化建设的考核标准,主要是依据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送电影下乡等的数量,对于成效缺少回访。

五、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的对策分析

1.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也是生命力所在,只有将文化植入乡村旅游才有可能发挥出更大的竞争力才会更有魅力,美丽乡村的建设才是可持续的。传承历史地域文化,支撑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是乡村旅游生命力所在,让乡村旅游散发着古老的文化气息和时代文明风采,把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把文化传承发在乡村旅游这个“活态”而自然的整体环境中。

2.文明创建,提升素质

发挥宣传、妇联、团委、老干部等群团体组织作用,加大试点村精神文明创建力度。开展多项文化娱乐活动、竞赛,请村民当评委,加大参与度。加强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活动提供充足的场所。加大古村落开发保护力度,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3.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建立地方遗产名录

目前对于文化的保护主要表现在实物的保护,或者对已经列入文化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对本土乡村文化所蕴含的风俗人情、礼仪习惯和信仰等方面的保护还是存在盲区,鼓励各类的文化进行申报,建立相应法律,进行法律保护。

4.加强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

调查显示,资金不足是制约新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是美丽乡村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认为,市、县(区)、乡镇二级政府应提高对美丽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在财政预算中应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文化事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努力争取专项经费,用好经费;乡村管理人员可与企业合作,争取企业赞助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拉动文化消费的双赢。

5.培养、引进多方面专业人才,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强化乡村文化服务

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在人才引进上给予扶持。通过大学生村官热,录取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人才,充实到美丽乡村文化干部队伍中,带来工作新气象;鼓励文化能人积极参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积极培训文艺精英,并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等的奖励;还可以开展社区居民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行为规范宣传活动、自愿者服务活动等。

参考文献:

[1]边建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2011(10).

[2]刘秀英.农村建设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9).

[3]张军.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浙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综述[J].今日浙江,2010(21).

篇3

党的十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勐腊县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活动”的通知,8月12日,易武镇宣传办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访问群众、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易武镇落水洞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水洞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广大群众的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易武镇在继续深化和拓展、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按照“重点培育、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的要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2014年行动计划,并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力争通过2020年末实现示范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同步实施绿化亮化、路网硬化、村内亮化、公共交通、文化惠民等一系列重点工程,落水洞村环境得到了质的飞跃,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走进村落水洞村,村里茶叶飘香,村外古树葱茏,老态而生机勃勃的古茶树为文明美丽的落水洞村小组增添了耀眼的光彩。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村坊邻居笑靥如花;纵横交错的村内巷道上,人来人往;村级活动场所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孩子们尽情地嬉戏玩耍……这一切都在展示着落水洞村小组一派幸福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景象。

   产业富村  村民笑开颜。 茶产业是落水洞村小组的祖宗产业,也是他们现在的拳头产业,村民们世世代代种茶、饮茶、贸茶。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茶叶富村”让老百姓都富裕起来是落水洞村小组全体干部的心愿和工作重点。为了让村民走上致富路,多年来,村小组干部动了不少脑筋。他们挨家逐户和村民谈心,深入细致地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组织村民到广东、北京等地参观学习,邀请这几个大城市的茶企业介绍经验,同时把村小组里的茶叶品牌介绍给企业,引领村民加快致富步伐。

通过发动,村小组掀起了全民种茶、制茶、售茶热潮。据了解,截至目前,落水洞村小组31户人家可谓家家有茶园,户户茶飘香,茶叶面积达2000余亩,茶叶产量26吨,有民间传统手工作坊30个,村民年人均收入6万余元。谈起村里的变化,村小组组长黄永能开心地笑了,他告诉笔者:“以前我就是个地道的农民,2010年我带头恢复创办了民间传统手工茶叶加工作坊,经过发展,现在这个茶叶加工作坊也算小有名气了,年收入达30多万元,带动了村里农户都学着做茶。现在,我们村民的收入可不比城里人低。”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村小组还大力推进惠民实事工程建设,积极争取资金100万元,新建了416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现在正积极准备硬化道路2500米,为村民提供更为便利的出行条件。

村规民约  “约”出好规矩。走进落水洞村小组,环境整洁,空气清新,30多幢楼房错落有致;抬眼望去,几十米高的大榕树枝叶繁茂,搭成了一个天蓬,树荫下各种不知名的小草野花编织成了一块绿茵地毯;路边的一片片古茶树枝叶交错,绿意盎然,优美怡人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村小组党支部书记高永琼说:“我们制定的村规民约,从来没有人违反,开会从来不会有人缺席,村民不会乱砍树木,村里的公益事业大家都很齐心地去做,环境卫生都是每家每户自己按时打扫,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让村民的日子过得特别舒心。”

近年来,落水洞村小组坚持把环境整治、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处理作为创建文明村的重点,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去年,村小组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村小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新建垃圾处理池一个,修建水泥路300米,安装路灯26盏……

 文明和谐  村民过得心宽。落水洞村小组十分重视文明村创建的内容和形式,使文明村创建工作融入到村民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该村小组是西双版纳勐腊县第一批部分农村秘密入党的地方,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创建文明村的过程中,落水洞村小组紧紧围绕弘扬革命传统和中华美德这个中心,大力倡导文明风尚,树立文明新风。去年,村小组涌现出了“十星文明户”31户、“好婆婆”12人、“好媳妇”22人、“好家长”29人。如今,在落水洞村小组,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已蔚然成风。谈到新的发展时,落水洞村小组组长黄永能信心满满地说:“今后我们将围绕创建全县、全州乃至全国文明村目标,认真修订完善方案,积极开展创建活动,让文明之花在落水洞这块红色土地上开得更加艳丽。”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落水洞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需着力加以解决:

(一)要素制约有待进一步突破。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和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由于规划定位较高,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基础配套等工程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落水洞村现在除向上申报项目,争取省、州财政资金支持外,其余部分主要靠县级财政及镇村投入,由于勐腊县财政实力有限,而落水洞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难以保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这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展。因为整治任务重,资金配套压力较大,只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而村民要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夙愿又很迫切,由此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项目实施推进难度较大。由于涵盖面广,整治类别多、现状复杂、受制因素多,包含规划、交通、建筑、林业、水利、环卫、文化、旅游等诸多内容,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工程建设推进难度较大。还有不少村民认为土地、房屋是我的,我想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谁也动不了、管不了我的一亩三分地,村民认识有待提高。也有的村民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猪圈、房前屋后的零星菜园篱笆等个人财产时,难以积极配合,极大地影响了美丽乡村工程进度。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几点建议

要实现落水洞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议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宣传引导,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广大村民既是受益者,也是推进主体,因此,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开展“清洁家园”系列活动,深入推进“美丽家园”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清扫道路、清理沟渠、清洁房前屋后,发动村民争做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践行者;创新方式,不断丰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内涵;着眼一流,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完善整治长效机制,坚持重点在“治”,实质在“做”,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以实际行动实现“美丽家园”愿景,努力使村民从“要我美丽”向“我要美丽”转变;要培育乡村文明,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人的塑造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与乡村建设大马车“并驾齐驱、双轮驱动”,使广大村民能够了解和理解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强化村民自治作用,引导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全面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维护,自觉维护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二)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落水洞村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品质内涵。

一要抓住省政府提出的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抓住西双版纳州委 、州政府作出的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建设和打造 “易武------中国贡茶第一镇”的历史机遇;抓住易武镇2005年被云南省政府列为“特色旅游小镇”、2007年被列为“历史文化名镇”以来,易武镇党委、政府提出“文化古镇立镇、生态旅游活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茶产业、保护古茶园、弘扬茶文化、开展茶旅游、建设和打造易武——中国贡茶第一镇”的发展思路;抓住落水洞村被列为勐腊县党建示范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古茶园保护村落、全国茶马古道重点文物保护段机遇。

二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抓好规划,构建落水洞村美丽乡村建设茶文旅游的新内涵,使茶文化旅游落到实处。落水洞村现在还保留有比较完整的茶马古道,有着丰富的古茶园(林)旅游资源,要保护好这些资源,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建设。全村要牢固树立依法保护的意识,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的犯罪行为,把落水洞建设成古茶园(林)生态科普和生态教育基地。开展落水洞村美丽乡村茶文化旅游既是一种文化活动又是一种经济现象,既有利于弘扬中华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又可使山区人民脱贫,使农村经济发展,为实现易武镇党委、政府提出的“旅游活镇,文化名镇”目标作贡献。因此,茶文化旅游是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历史文化名州,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个较好的结合点,是落水洞村茶产业和特色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全局性的工程。落水洞村要围绕这一大目标,对美丽乡村特色茶文化旅游提出思路,做出规划。

开展落水洞美丽乡村特色茶文化旅游,在内容上要避免和其它村镇旅游趋同化,要突出自己的特异性,做到“稀、奇、古、怪”。“稀”就是要打好易武正山普洱茶这张稀有的牌子,把它作为落水洞茶文化旅游的大名片,围绕普洱茶为主导的品牌来搞,抓好落水洞村现有的“七子饼”茶文化传习所建设;“奇”就是宣传落水洞茶奇特的口味,奇特的功效,让游人品出岁月的沧桑、历史的辉煌;“古”就是以滇藏茶马古道为主线,开辟茶文化走廊,开展重返茶马古道活动,让游人观光古茶树、古茶道等古遗迹,去体味古茶文化的无穷余韵;“怪”就是让游人参与到茶事中,做采茶人、当制茶工,以茶歌舞、以茶书画,去享受落水洞村自然风光的乐趣。开展茶文化旅游还要按旅游吃、住、行、玩、购等要素来搞好,基础设施,景点建设和产品开发。

篇4

关键词:美丽乡村 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十三五”规划

党的十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5年5月,在舟山考察时,又专门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把“绿色”发展摆到了 “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并把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中央“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这都为岳麓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岳麓区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莲花两型特色示范镇和雨敞坪田园风情小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表现,雨莲含坪都市现代农业走廊初具雏形,发展前景十分宽阔。今年是“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要推动岳麓“十三五”新的发展,必须要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努力加快实现城乡融合,让人民群众共享幸福生活。

一、美丽乡村创建的现实意义

(一)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必经的历史过程。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突出。

“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讲话为新农村、美丽农村的建设以及城乡协调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此,要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同步推进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的发展,使其相得益彰、互相促进,推动城乡经济社会高度融合,共同繁荣。可见,建设美丽乡村,加大政府对农村的反哺力度,均衡配置城乡之间的公共资源,通过优化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自身造血能力,让农民感受和体会幸福,这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当前,岳麓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突破期,“五个新岳麓”建设期,是推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的关键期。创建美丽乡村,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优化,有利于城乡协同发展机制的形成,城市承载新的空间的释放,能够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天地,对于促进岳麓“三融共进,五化同步”进程和品质长沙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体现。党的十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决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写入了“十三五规划”。可见,我国已经迈向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战略,具有整体性特征,它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不仅要开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也要同步进行。然而,农村生态环境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于是,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新的理念应运而生。绿色低碳、生态文明是美丽乡村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既秉承和发展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 的宗五大发展原则,又顺应和深化了自然客观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突出了生态文明理念,突出了“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的理念,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农村可持续发展。美乡村的建设,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有效途径。可见,美丽中国的建设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实现都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岳麓区生态环境良好,总面积552平方公里中涉农面积达422平方公里,占比76.5%,必须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走创建美丽乡村,打造“河西靓城”生态园的文明道路,才能开创岳麓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才能实现建设全国两型建设引领区的新定位和新目标。

(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推手

多次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短板与重点都在农村。因此,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此也提出了要求,必须尽快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推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绝对不能把农民落下。若是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存在大量的农民群众生活仍未脱贫,那么全面小康社会必然不完整,质量肯定不够。因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全面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这不仅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岳麓区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有限、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落后、生活生产方式较为粗放、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必须要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上新台阶,才能让美丽、幸福、小康的光辉洒照全区人民群众。

二、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一)顶层设计尚待完善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级政府、各个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才能有序进行。近几年来,岳麓区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面也做了不少了努力,制定了《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各街镇也根据实际印发了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够全面科学的问题。一是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和长期行动计划的科学制定没有足够的重视;二是规划相对比较简单,没有突出特色鲜明的村庄文化,在自然、历史、文化等元素的挖掘上仍然有待加强;三是存在规划想法多元,没有统领,部门线条管理、没有形成合力的问题。

(二)特色品牌有待凸显

近年来,岳麓区在推进全区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投入较多,十分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硬件建设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总体而言,较多的是面上撒胡椒面,大多没有注重品质、打造精品,从而造成了涉农街镇没有形成特色化建设,同质化建设的现象较多的存在,乡镇各自特色不凸显。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不光,科技创新不够、附加值不高,“乡土”“乡情”“乡味”挖掘不够,导致了特色品牌的形成还有所欠缺。

(三)产业培育有待加强

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来规划,而且也需要产业支撑来赋予其内涵,丰满其骨肉。市委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五美”之一就是产业发展美。岳麓区农村基数较大,一直以来就是农业大区,但是也长期存在产业发展不强势、无特色的问题。近几年,虽然岳麓区瞄准短板发力,培育农村经济发展动能,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稳步发展,农村群众的生活观念和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仍然没有形成全面性的示范作用,乡村产业发展的动力仍然有待提高。因此,定好位、错好位,抓短板、见样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帮促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这是岳麓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

三、美丽乡村创建的路径探析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做好美丽乡村发展规划

目前,岳麓美丽乡村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湘江新区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全国两型建设引领区的新定位、新目标,迫切需要对美丽乡村的发展进行科学定位与规划。一是要坚持高起点规划。要注重美丽乡村发展的整体性,要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根据长沙市关于美丽乡村“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的建设要求,全区“两型引领、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重大战略和重大决策,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美丽乡村空间布局、发展方向,编制具有我区特色的“美丽乡村”的科学规划,做好美丽乡村顶层设计。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在规划理念上,要从自身实际和优势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在全区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细化到每个镇、村、组、户的规划,使规划既起到高屋建瓴,做到自上而下既有统一规划,又和而不同,达到移步换景、看景辨村的优良效果。三是要坚持有序推进。在统一规划的框架范围内,先试点打造,后全面推开,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

(二)突出政策保障,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体制机制

要打造岳麓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政策保障必不可少,要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统筹机制和发展合力。一是要高度整合部门项目资源。要构建与湘江新区共推共建的领导机制,将“雨莲含坪都市现代农业走廊”的构建,变成新区领导层和管理层的共识,实现湘江新区的政策、土地和资金的全覆盖;要成立区一级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机构,并调整列入政府组成序列,强化统筹协调,着力推动各项建设工作,着力解决涉农项目多头管理、分散投入、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要建立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责任机制,要理顺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对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进行量化细分,从而使各部门整体联动,各负其责,形成合力。二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进入乡村的通达性,打造美丽乡村发达的交通体系。加强与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合作,整合通信资源,完善通信网络,确保辖域内所有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几大涉农片区的中心区域实现光纤到村,农村中心集镇、重要节点、龙头企业等重要区域实现免费WIFI网络全覆盖。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的投资体系。要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明确财政投入范围、投入标准和投入方式,保障资金专款专用;要持市场导向,积极借助外力,建立共建共享、多方融资的投入机制,鼓励引导金融资金、工商资金、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要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助、贷款贴息、先建后补、奖补结合的方式,鼓励在外经商、创业致富的民营企业家捐资、献策、出力,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三)注重产业支撑,助推岳麓产业融合与升级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激发美丽乡村内生活力、凸显美丽乡村建设人文内涵,促进美丽乡村互通共享,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二、目标任务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四大板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有机融合,扎实推进四项工作。

(一)全面完成2019年度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对照省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标准,加快在建工程和环境整治进度,加速推进产业发展工程,提升乡风文明和村民自治水平,完善档案建设与管理,高质量完成2019年度15个省级中心村的建设任务,确保第三季度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和民生工程绩效评价。

(二)加快推进2020年度省级中心村建设。根据省委农工办《关于印发2020年度全省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名单的通知》和2020年省级民生工程任务安排,对照标准,因村施策,细化工作方案,科学推进2020年度10个省级中心村建设,确保年内完成整治类、工程类建设任务,并同步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和长效管护机制。

(三)全面完成2020年度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任务。在2019年创建示范村的基础上,对未完成省市验收的12个村,抓紧䃼差䃼缺,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确保上半年通过省市两级考评验收,成功创建8个示范村、4个重点示范村。

(四)着力提升美丽乡村暨示范村长效管护水平。全面开展已建美丽乡村中心村暨示范村的长效管护与运行“回头看”,建立健全监督和运行机制,落实保障职能和管护责任。将美丽乡村暨示范村的长效管护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六净一规范”、正威振风超市评比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有机结合,以管促治、以管促新,以管促美。同时着力提升村内自治、德治和法治水平,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的品位,使其真正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优质样板,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

三、方法步骤

(一)合理规划(1月-3月底)

1、宣传动员。各乡镇可采用会议、广播、标语、明白纸、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2、落实任务。按照推进在建、启动新建、管好建成的总体要求,各乡镇对照标准,梳理任务,逐项落实。

3、制定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工作方案,逐村细化具体实施步骤,明确建设内容、建设工艺、工作路径、工作保障、责任分解和时限安排等事宜。

(二)环境治理(1月-12月)

1、集中整治(1月-3月)。结合“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阶段性开展新建中心村暨示范村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提升在建和建成中心村暨示范村环境状况。

2、持续实施(4月-12月)。建立健全乡村环境整治和长效管护机制,加强督导力度,确保常态化运行。

3、督查检查(6月下旬-12月中旬)。6月下旬对新建省级中心村环境整治进度和示范村创建验收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督查;12月中旬对新建美丽乡村中心村实施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三)工程建设(4月中旬-12月底)

根据各村实施方案,梳理新建、在建和管护中心村工程类建设任务清单,明确项目和资金来源。示范村5月中旬应竣工各项建设工程,完成工程项目验收,组织项目决算审计。各中心村对县级下达新建项目,要尽快有序启动,确保11月份主体工程全面完工,专项资金项目完成报账。

(四)提升完善(4月-12月底)

开展建设工作“回头看”,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问题进行整改完善。依据美丽乡村中心村和示范村档案建设要求,及时对内业资料进行整理保存,其中示范村档案应于5月底整理完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强化领导意识,主要领导要亲抓实抓、科学谋划、统筹推进。

(二)部门乡镇联动。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涉及基础设施、环保、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创建等方方面面,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要加强联动,协同发力,形成合力。

(三)持续保障投入。一是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原则上每个新建省级中心村给予不低于150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二是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继续整合部分涉农项目资金,优先支持美丽乡村暨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三是广开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能人大户和优质客商支持建设、参与经营。

(四)保证建设标准。依据省级标准,省级中心村暨示范村要突出农户改厕、污水治理和基础设施配套等重点,抓好产业培育、乡风文明和长效管护等工程,确保无漏无误,软硬件达标。同时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防止贪大求洋等形象工程偏离建设标准。

篇6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十三五”;福建省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1272

近年来,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呈提升转型态势。2016年起,中央财政按照每村每年150万元,连续支持两年,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成6000个左右美丽乡村,如何进一步推进乡村建设提质增效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

1南平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

党的十以来,就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南平市紧跟上级部署,围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按照“彰显闽北特色、抓好典型示范”的思路,积极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建设。

11规划领军,美丽乡村与城镇化实现无缝衔接

建设美丽乡村与新型城镇化道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南平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就提出要坚持把中心村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承载点。“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建设闽北特色美丽乡村,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由此可见,“统筹城乡一体”“科学规划建设”等仍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词。

2013年9月,南平市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的若干意见》。四年来,科学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为“就地城镇化”打下坚实基础。以延平区为例,2013年制定下发《延平区建设美丽乡村八年行动计划》,明确按“八个好”标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展开。在因村制定规划方面,力争做到“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如樟湖香山村、太平南溪村、夏道洋坑村等地,对房屋进行立面和平改坡改造,融入闽北传统建筑元素,形成良好的整体建筑风貌。在凸显村庄特色方面,强调“显山露水、透绿见景”,如西芹镇高坪村、浆甲村,以自然景观原貌为基础对村容村貌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村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不搞大拆大建方面,坚持将“宜小不宜大,宜矮不宜高,宜散不宜聚,宜藏不宜露,宜土不宜洋”的理念贯穿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如茫荡镇宝珠村、王台镇溪后村重点保护历史建筑,做到修旧如旧,充分展现当地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

12因地制宜,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多重模式

强调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因此南平市建设美丽乡村,还根据不同村庄具备的不同特点打造最合适的建设发展模式,而不是一味地“浓妆艳抹”“大拆大建”。

一是与造福工程相结合。延平区来舟镇游地村原来受自然条件限制,存在“行路难、就业难、读书难、就医难、交流难、娶妻难”和“山边民房溜方危险”的“六难一险”问题。村两委与村民代表商议后,提出“借造福工程建新村,整村异地搬迁”的想法。经科学规划设计,建成集环保绿化于一体、总投资1600多万元、占地47亩、可融纳177户村民居住的造福工程。搬到新村后,村民就业有保障,小孩读书有条件,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840元提高到2015年的15997元。二是与灾后重建相结合。2010年“6・18”特大洪灾过后,延平区确立了37个集中重建点,集中重建3448户。太平镇儒罗村作为灾后重建村之一,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新村,完成多项工程建设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4年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三是c卫生整治相结合。政和县松源村石圳自然村过去遍地垃圾,在松源村支委、妇代会主任袁云姬的带领下,成立了由十个妇女组成“石圳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学习借鉴村庄整治的先进经验做法后,短时间内清理了堆积30多年的垃圾山,修复古井4口、古水渠1400多米,新建石砌沟渠5000平方米,并逐步形成“妇女党员带头、建设理事会主导、村民共同参与”的美丽乡村卫生整治模式。目前,石圳已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乡村旅游业随着环境整治不断发展壮大。

13产业带动,打开美丽乡村建设的崭新思路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建造山清水秀、路洁房美的新农村,更要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注重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带动促进经济发展,变“输血”为“造血”。

目前,发展特色产业与重点项目也已成为南平市建设美丽乡村重要途径之一。松溪县大力开展“七个一”工程,推进农村工作品牌化、特色化发展。祖墩乡刘源村充分利用生态茶园优势,坚持规划先行,在龙源茶庄科学布局建设了停车场、休闲娱乐体验馆、农产品展示中心、百竹园、果蔬农场等功能区;同时,使用防腐木建成了部分栈道、观景台、观景亭等设施,打造田园水岸景观;此外,还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元素,注明百竹园中各类竹种在古诗词中的出处,提升文化品位。目前,刘源村已建成功能协调配套、要素完整、特色鲜明的生态茶旅线路,优美的田园风光让冰心研究会会长、著名作家王炳根先生由衷地发出“松溪美乡村,中国瓦尔登”的赞美。

2南平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南平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乡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要取得长足发展,还需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农民主体意识不强

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是主战场,农民是主力军。当前仍有一部分村民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政府必须一手包办,对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建设美丽家园的认识缺位,工作中“上面急、下面望”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民希望政府能够将建设工作一揽子包到底,但全市共有1600多个行政村,若村民的主体作用不发挥、依赖思想不打破、等靠心态不消除,只靠政府的力量,美丽乡村建设难以持续深入。

22乡村建设特色不足

目前一部分村庄的建设缺乏“特色之美”。在建筑风格方面,有的弃土随洋,只是简单地以城市小区为样板,将村庄建成小规模的“城市森林”,表面上看起来颇有成效,但展示不出闽北民居的特色、体现不了传统文化的特征,留不住美丽乡村的“乡愁”。在产业发展方面,部分村庄经过改造提升后,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但经济发展模式仍没有转变,后续发展比较困难。南平市农村土地、山林资源丰富,种养殖点多面广,但特色农业的专业合作社覆盖范围小,运作不规范,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弱。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村庄没有主导产业,没有经济支撑,乡村宜居环境和持续发展难以保障。

23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三分建、七分管”,美丽乡村建设既要重建设,也要重管护;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但有的地区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还停留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阶段,满足于“新房盖好了、道路修好了、公园建好了”,在村容村貌的后续维护和村民精神文明水平的发展提高等方面,尚未建立长效机制。在制定村规民约、建设精神文明等方面更是不足,村级组织尚未形成管理意识,村民尚未形成维护意识,“垃圾随意倒、杂物乱堆放、家禽遍地养”等“脏乱差”现象出现回潮,甚至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

3“十三五”期g加快推进南平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

“十三五”期间,南平市将实施乡村建设“五个一”工程,着力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到2020年,形成100个“可看、可学、可推广”的美丽乡村示范村。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创造特色,创新发展。

31政府牵头,村民做主

村民才是村庄的主人,政府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是“服务员”而不是“包办人”的角色,要继续试行“以点带面”“以奖代补”等政策,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牵头、专家参与、社会投入、村民做主的决策机制,从而真正让村民的思想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延平区西芹镇高坪村后坪自然村,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伊始,采取政府包揽的形式建设乡村,规划设计过于依赖专家意见,不注重村民的想法,导致工作推进难度大。2014年,通过认真总结、转变思路、移交决定权,鼓励村民参与前期规划设计,村民的主人翁意识积极调动起来,干部工作干劲足,群众参与热情高,建设工作持续推动,井然有序。2015年,高坪村被评为福建省首批乡村旅游特色村。

3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村庄在建设过程中要留住“乡愁”,必须结合自身特色,培育地域之美、文化之美和产业之美。一要注重村落保护。把保护、传承和利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坚决避免大拆大建,大搬大迁,尽可能以原有的村落形态和植被绿化,科学合理地进行本造,在改变乡村旧面貌的同时还原农村“土”特色。顺昌县大干镇来布村,依托千亩竹林,建成8千米长、25米宽的竹林漫道,打造射箭场、大圣迷宫、寻圣桥等游乐项目,既美化了乡村风貌又发展了乡村旅游,实现村落与自然的和谐,风光与产业的交融。二要注重产业提升。要加快推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提档升级,尽快形成农村特色产业,以品牌理念经营美丽乡村,从而促进当地百姓增收致富。政和县铁山镇东涧村,充分发挥土地平坦、交通方便的优势,引进千亩花卉基地项目,通过“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领村民创业增收,三年时间内人均收入翻番,东涧村也由有名的“无资产、无资源、无资金”的“三无村”变为美丽的花海新村。

篇7

构建大交通格局。完善对外连接的通道,全力服务凯里至都匀、福泉至都匀和下司至麻江的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完成县城新区路网工程和116公里国省干线改造。丰富内部交通的“毛细血管”,提级改造县乡公路104公里,提标升级改造通村油路145公里,建设通村油路132公里、通组通寨公路816公里,实现乡乡通二级路、村村通油路、组组通硬化路、户户通串户路的目标。

发展大产业。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持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引领,以乡村旅游为突破,推动农工一体、农旅融合、工旅互动发展。重点建设东、中、西部三个有机农业园区,提升锌硒米、红蒜两个传统农业产业品牌,发展蓝莓、蔬菜、烤烟、生猪四大种植养殖产业。绿色工业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产品开发,生产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符合现代时尚生活需求的系列特色旅游商品。乡村旅游重点打造旅游产品体系,培育精品旅游线路,塑造“梦境苗岭乡野、诗意清江田园”的高端乡村旅游形象,建成20个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力争到“十三五”期末,产业结构调整为20U25U55,实现由“三一二”向“三二一”转变。

打造特色县城。突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内涵和品质,彰显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以“打造山地公园特色县”为抓手,完善县城马鞍山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启动实施官井湖湿地公园、后坝民族民俗文化博览园、凤凰山森林公园和狮子滩户外拓展运动公园建设。将县城功能区建设成为集传统文化展示和文化创意为一体的文创产业园,在县城功能延伸区建设民族体育竞技中心。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按照“产业定位、文化传承、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要求,建成集宜居、休闲、娱乐、体验、创意、创业功能为一体的产业社区和文化社区――后坝民族民俗文化博览园。在城东新区建成集会展中心、群体中心、图书馆、群艺馆、科技馆等功能为一体的群众文化艺术中心,不断完善文化娱乐、科技展览、健康休闲、生活服务、产业聚集和生态体验的城市功能,提升凯麻中心城市的品质品味。

篇8

促乡村振兴 建美丽蒋巷-惠山区前洲街道蒋巷社区争创美丽乡村示范点

蒋巷社区地处唐平湖畔,堰玉路从中穿过与洛洲路交汇于社区工业集中区,北接沪宁高速公路出入口,南邻无锡城铁惠山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惠山区前洲街道的西北门户。全社区下辖10个自然村,17个居民小组,总面积1.4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850人。社区村道都修建成一条条的柏油路,两旁绿化郁郁葱葱,现代化厂房在工业区连成一片,整齐的农村住宅挺立在居民集中区。

在此次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蒋巷社区注重挖掘生态禀赋和人文底蕴。社区两委班子坚持规划先行,多次邀请设计院的专家实地考察社区环境,在此基础上,又广泛的听取了社区居民意见和建议。以地方风貌为参考,以居民意愿为导向,在辖区内的周二自然村确定了空间布局,建设了综合市民广场,活动健身中心、文化宣传长廊等公共基础设施,修葺了园林景观,墙绘装饰,道路绿化等江南地方特色文化建筑。在施工修建过程中,居民祖坟搬迁是社区工作遇到的一大难题。为此,社区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老年干部多动嘴,年轻同志多跑腿的精神,利用休息时间,摆政策讲道理,在未影响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完成了迁坟工作。社区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面貌有了巨大改观。

在提升“颜值”的同时,蒋巷社区为美丽乡村注入了内涵。多年以来,社区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居民素质提升为着力点,树立社区党建品牌,传承优秀民俗、村风家训等特色文化,切实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动员居民积极组织和参与社区活动,是建设美丽乡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社区在去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双零”试点单位,辖区内的红宝油墨公司成立了惠山区第一家台企党支部。今年,社区也开展了创建老年文体特色团队示范村(社区)活动,辖区内的长庆庵争创“三星级宗教场所”。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就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系统治理、长效治理中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质的飞跃。蒋巷社区以此次争创美丽乡村示范点为契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改善环境、补齐短板,大力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篇9

关键词:遵义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创建 启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098-01

遵义县是贵州省的农业大县,现国土面积3391平方公里,辖25个镇2个民族乡,总人口103万,其中农村人口达80多万。自2003年以来,遵义县就紧紧围绕“富、学、乐、美”四字方针,以 “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这“四在农家”为根本目标,按照“以点带线、以线串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党政引导、部门帮扶、群众为主、村组自治”的运行机制,积极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同时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遵义县还将原有“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思路由“抓点、联线、扩面、提档、升级”转变为“精品升级、巩固提升、规模创建、连片发展、纵深推进”,提出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升级创建要以“155”模式进行打造的全新构想。“155”模式是指制定1个规划(即依规而建),通过5大提升(即环境、产业、文化、管理、便民服务),实现5化目标(即净化、美化、文化、产业化、精细化)。该创建模式对全县今后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提出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要求:明确提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要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沿革历史风貌、历史文化与地方文化相互交融三大特点,从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文化挖掘、便民服务、管理优化五个方面全力提升创建水平,为扎实稳步推进遵义县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要求,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以 “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根本目标,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要发展、生活要富裕、乡风要文明、村容要整洁、管理要民主,二者目标是一致的,统一的。当前,我们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千方百计抓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抓好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就是牵住了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就能够尽快实现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的目标要求。

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在农家”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素质入手,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效改变了农村的发展面貌,而且正在改变着农民的主观世界,使农民得到实惠,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从2003年至今,全县共投入创建资金402388.6万元(其中县镇(乡)财政投入109667.5万,部门及社会帮扶20914.4万,项目投资80464.9万,农民自筹191341.8万),完成“黔北民居”风格改造30913户;硬化进寨路1970.4公里,连户路1902公里;建设沼气池61170口,改厕55798间、改圈28884间、改橱44172间,建垃圾池1017个;建乡村旅馆329家5926张床位;建以农民文化家园为主体的文体活动场所206个333112平方米;建图书室229间;建宣传栏156129平方米;惠及245322户90余万人,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为农民提供了增收渠道

在创建工作中,一是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使创建点农民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如三合镇在示范带上培育打造了800亩的农业生产综合示范园,三岔镇发展了3000亩的香葱基地、3000亩的辣椒科技示范园,龙坪镇培育了1000亩的提子示范园等,全县示范点上形成了以烤烟、辣椒、大葱、提子、西红柿、香菇等为主体的经济作物发展基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作为新的经济增收点,大力发展以“乡村休闲度假游”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馆建设,吸引城里人到“四在农家”创建示范点上休闲度假。目前在全县“四在农家”创建示范点上已建乡村旅馆达329家,达5926多人的住宿接待能力。如枫香镇枫元村、土坝村、苟坝村、花茂村,三合镇堰河村、长青村,龙坑镇王武桩、金鼓社区,三渡镇花桥村已先后有重庆客人50000多人次前来避暑休闲,每户月纯收入在20000元以上。乡村旅馆的发展不仅仅是为农民新增了致富门路,还改变了当地群众卫生习惯和生活理念,二者相得益彰。

篇10

由农业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宁国)休闲农业与魅力乡村发展论坛暨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将于11月20日-22曰在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隆重举行。

据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程新元介绍,本次活动以发展休闲农业、传承农业文明、促进乡村旅游、弘扬民俗文化、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既是一次推动全国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工作的盛会,也是一次‘积极拓展农业多功能,推进会、2011中国(宁国)休闲农业与美丽和谐乡村建设高峰论坛、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等。

程新元强调,系列活动之所以选在安徽宁国,是因为宁国坚持生态立市,通过开展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大和谐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努力实现城乡共同、和谐发展,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宁国实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形成了经济高效、环境优美、文化大的地区,探索在工业先期发展之后,如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实现农业的“接二连三”,并最终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安徽省宣城市委常委、宁国市委书记孙正东介绍说,宁国市地处皖东南,位居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区,处于著名的黄山、九华山旅游区结合部,是安徽省重点山区县市之一,总面积248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2010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20.1亿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享有“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前胡之乡”的美誉。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市,被评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和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

“宁国模式”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五大生态体系:

相融的自然生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统筹规划城乡布局,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治理。以创建国家生态乡镇、生态村为抓手,深入推进“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和创评,积极倡导以节能减排和低碳循环为特征的清洁生产、绿色生活和消费模式。加强对原生态山林资源的保护,并匹配相应的财政支持和奖惩措施。

高效的经济生态。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效统一。构建企业家社会,提升农民企业家社会地位,充分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人居,推进生态创业,构建健康休闲绿色产业体系。

开放的文化生态。宁国新农村建设十分注重文化内涵,突出文化效能,把打造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放在重要地位。一方面,针对宁国特有的移民性城市的特征,打造特色鲜明的多元文化生态,塑造新时代“宁国翠竹”这一人文精神(即勇破勇立的拼搏创新精神、自信自强的艰苦创业精神、竞风竞节的争先创优精神)。另一方面,组织开展“感动宁国十佳人物”、“孝敬公婆好儿媳”等活动,营造鼓励创新、倡导美德的文化氛围。

协同的政治生态。着力营造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以远谋近施的发展愿景鼓舞人,以不拘一格的用人理念吸纳人,以科学发展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人,以协作共事的工作氛围感染人,以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信服人。

和谐的社会生态。宁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一个亮点是重视民生和社会和谐,将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通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宁国逐渐形成美丽和谐乡村建设的五种主要类型:景区带动型、旧村改造型、项目领动型、生态依托型、城郊结合型。美丽和谐乡村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乡村旅游有了新突破,新农村建设有了新面貌,农村经济有了新发展,文明新风有了新气象,民主管理有了新机制。形成了生态与经济齐抓共管,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优美生态与富裕农村相映成趣的富裕文明、美丽和谐的新农村生态美景,主要表现在经济、环境、文化等五个方面。

经济更高效。形成了以山核桃、竹笋、茶叶、畜禽、种苗等特色产业为主体的生态农业立体化开发格局和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为导向的环保节能新型产业,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齐头并进,发展迅猛。截至目前,乡镇工业集中区共协议签约入区企业36家,开工建设25家,竣工投产19家,产值达1.4亿元。建立绿色农产品基地20万余亩,58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81个农产品获得国家有机认证。形成乡村特色“农家乐”旅游148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6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0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4家。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75元,高出全省平均数3190元。

环境更宜人。森林覆盖率从2003年的67.3%提高到2011年74.9%,被誉为“安徽省园林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最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首届文明城市”、“安徽农村卫生示范县(市)”。

产业更协调。依托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大力开发农业资源,努力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带动“以健康休闲为主的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依托生态资源、人文景观、乡村民俗,快速推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乡村旅游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来抓,形成了会展、物流、金融、商贸、休闲体验、创意产业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并与农业相互渗透的发展局面,促进了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发展。

城乡更和谐。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推进“三化”同步,城乡发展更加和谐。深入推进以“三清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工程,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弘扬企业家的奉献精神,形成了协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出台了《宁国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制定了高危行业职工参保的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