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纺织业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新型纺织机电 课程体系 产学研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简称纺机电专业。我院于2006年开办该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辛勤培育,我院的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贴切地方经济、聚合学院优势、依托独特平台、紧扣国家战略,形成“三优”、“三新”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专业特色。
1 贴切地方经济,开设社会急需专业
纺织工业是我省及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传统工业,纺织工业被确定为盐城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拥有巨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市场。我国纺织设备制造企业有近二分之一坐落在江苏,盐城是江苏省的纺机大市,占全省纺机产值的二分之一以上,凭借产业配套鲜明、产品技术含量高、产业化推广、效果明显的集聚优势,盐城获得“国家火炬计划”盐城纺机产业基地称号。盐城市已形成了产业布局相对集中,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纺织机械企业群体。我院及时开办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真正贴切了地方经济的重点,正在为国家培养紧缺人才,确定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岗位群如下:
(1)在纺织企业从事面向传统纺织设备的技术改造、面向新型纺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及管理;
(2)在纺织企业从事面向新型纺织设备及工艺的管理;
(3)在纺织企业配合工艺技术人员从事纺织工艺的实施;
(4)在纺织机制造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纺织设备的装配、调试与维修;
(5)在其他机电类相关企业从事机电设备的运行、调试、维修、技术改造与管理。
培养的人才要适应以上所列岗位群,应具有必要的机械、电气、纺织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不是简单的课程叠加,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的重点体现在“新技术”上。
2 创新课程体系,推进“三支线教学目标”融合
根据新型纺织机电专业人才岗位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机械、电气控制和纺织是三条支线。新型纺织设备一改机械为主的旧面孔,具有机、电、液压、计算机与纺织相结合的特点,新型纺织机电专业是复合型的专业,三支线知识的取舍、增减、融合显得尤为重要。表1是我院新型纺织机电除基本素质课程外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1)两大体系,三个阶段的专业能力培养计划。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为专业课程与专业技能两大教学体系,均采用三大阶段,两个体系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和提高。根据专业主要就业岗位,通过典型工作任务,递进培养学生的入门技能(新学徒)、专项技能(技工)、综合技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课程“入门、专项、综合”三个学习阶段,对应学生“新学徒、普通技工、高技能人才” 三个能力发展阶段。按学习情境四步法组织教学,教学地点为学校和企业现场相结合,注重实用性,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合班和分组相结合,真正实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根据人才培养规律。我院将人才培养目标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分成三级阶梯。以机械、电气、纺织支线的入门课程和对应技能实训实现第一级阶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以机械 、电气、纺织支线的专项课程和对应技能实训形成第二级阶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以机械、电气、纺织支线的入门课程和对应技能实训形成第三级阶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综合能力。
新型纺织机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在课程与实训的设置上着重机械、电气、纺织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其中的纺织设备工控系统组态、纺织设备PLC控制技术、纺织设备控制系统为重点,突出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纺织设备上的具体应用。纺织设备拆装实训、纺织设备保全中级实训、纺织设备保全高级实训则着重机械专业技能与纺织专业技能的融合。
在考核体系上,坚持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一致性,把职业资格考证内容嵌入到学历教育课程之中,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电气支线以电气中级工——电气高级工为主线,逐步提高学生的电气控制体系维护与设计能力,而机械、纺织支线以纺织设备中级保全——纺织设备高级保全为主线。最终使学生成为电气、机械知识扎实,技能素质高,纺织方面知识与技能特点鲜明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2)“专通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毕业后愿意到纺织与纺机企业工作的学生,学院与江苏悦达纺织集团,盐城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大型纺织与纺机企业签订培养协议,由学校和纺织相关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培养。这类学生在打好机械支线与电气支线的基础上,更着重学生纺织支线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实训教学由协议企业承担,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和专一性。对这类学生的教学中始终凸显本专业的专——“纺织”。
纺织行业正在面临产业大转移,江苏地区的纺织企业逐年减少,纺织机电的学生出现以纺织设备制造类企业为主,其他机械、电气、电子企业工作为辅的就业现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着重打好机械、电气基础,着重培养学生机械与电气方面的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在机电行业工作的通才——“机械、电气”。就业情况证明,由于有了较好的机电方面知识与技能,我院纺织机电专业的学生除能在纺织类企业工作外,在其他机械、电气、电子企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管理、设计工作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加。其中悦达起亚与苏州浦项金属有限公司每年从本专业招用10名学生从事设备电气维护工作。
3 建设以特色专业为中心的机电技术与设备专业群,产学研结合,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2007年成立的省级研发中心——江苏省生态纺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我院刚刚创办的新型纺织机电专业在校企合作,课程设置等方面发展提供了保障。2008年7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我院成为现代纺织业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基地。我院抓住在基地的建设契机,积极推进新型纺织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2009年12月,经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又成立了中央财政支持纺织服装实训基地、省级现代纺织机电技术实训基地。在专业建设中推进校企紧密合作,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高职教育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先后为悦达纺织集团、盐城纺机有限公司、江苏新盐纺集团、江苏中恒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双山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培养机电技术人员300多人。依托2007年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批准成立的全国纺织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面向纺织企业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与考核3000多人次,与盐城纺机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宽幅整经机,获专利四项,并交付盐城纺机有限公司批量生产。新型纺织机电专业团队教师近几年共获专利十三项,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012年8月经省教育部批准,我院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获得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必将进一步推动我院新型纺织机电专业的发展。
优异的发展背景、优质的教学资源、优良的育人环境,是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的三大优势。紧跟现代纺机的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抓住历史性新机遇是追求的三大目标。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教学改革之路,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围绕纺织机电技术专业,我院建设了独特的培养平台,体现出专业特色、资源优势。一是“中央财政支持纺织服装实训基地”、二是“省级现代纺织机电技术实训基地”、三是“盐城市纺织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是江苏省唯一的“全国纺织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五是“江苏省生态纺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六是中央财政支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国家、省、市级的三大实训基地及中心,成为我院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的强大支撑。
参考文献
[1] 省级现代纺织机电技术实训基地申报书.2009.8.
篇2
1 发生特点
苹果炭疽菌叶枯病是在黄河故道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病害,对果树生产危害极大,该病主要危害秦冠、金冠、嘎拉、乔纳金等苹果的叶片、果实等,并且该病发病快、危害面广、防治困难,给当地苹果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苹果炭疽菌叶枯病开始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后,病斑初为棕褐色,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1~2天内可蔓延至整张叶片,2~3天即可致全树叶片干枯脱落,枯叶颜色发暗,多呈黑褐色,如同被火燎水烫一样。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在叶片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枯死斑,病斑周围的健康组织随后变黄,病重叶片很快脱落。2012年在民权县人和镇7月中旬90%的秦冠、金冠、嘎拉苹果病树落叶率都已超过80%,嘎拉苹果采果后树体光秃、发出的新芽又生了不少的病斑,面临新叶焦枯脱落的危险,而目前还没有真正防治炭疽叶枯病效果上佳的杀菌剂,经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病理研究室周增强研究员等对民权人和镇园艺场、夏邑县孔庄乡八里庄村苹果园的病叶、病果进行了考察和采样,认定该病害为一种新的炭疽病菌,与过去炭疽病菌仅危害果实不危害叶片不同,现发生的炭疽菌叶枯病既危害果实也危害叶片,是一种新的强致病力的菌株。一般在气温上升到35°C以上或轻微药害造成树势衰弱,病害易发生流行。
2 化学药剂防治问题
到目前为止对炭疽菌叶枯病的防治还未找到一种特效药剂,很多的苹果杀菌剂对该病毒防效均较差。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尚缺少深入的研究。该病属于可防不可治阶段,我们国家还没有针对该病的专业药物。农民群众迫切希望农药生产厂家尽快生产出防治该病的杀菌剂,防止该病的蔓延。一种观点认为增加波尔多液在苹果树上施用量可大幅减少炭疽菌叶枯病的发生。实践证明单纯使用波尔多液并不能解决炭疽菌叶枯病病害的发生,波尔多液只是一种古老的广谱性保护剂,对病害基本没有治疗作用,一些果农错误的认为多喷施波尔液可以解决炭疽菌叶枯病的发生,据民权县园艺站在该县人和镇牛寨、宁车湾、园艺场调查,喷施波尔多液的果园和施用常规杀菌剂并没有大的差别。据此我们认为防治炭疽菌叶枯病在目前还没有真正特效药剂。
3 用药以防为主
防治炭疽菌叶枯病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方针,从苹果树芽前清园开始,就要开展全面防治工作。经过我们3年多的实践,总结具体用药时间及用药种类如下:①清园药(3月18日):全园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②花前药(4月13日):25%优库(戊唑醇)4 000倍+50%多菌灵800倍。③花后药(4月23日):70%甲基托布津2 000倍。④幼果期(5月6日):70%代森锰锌800倍。⑤幼果期(5月18日):25%优库(戊唑醇)2 000倍+50%多菌灵600倍。⑥幼果膨大期(6.月5日)240倍半量式波尔多液(水、硫酸铜、石灰比例为240∶1∶0.5)⑦果实膨大期(6月25日)50%多菌灵500倍+20%苯醚甲环唑2 500倍。⑧果实膨大期(7月16日)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水、硫酸铜、石灰比例为200∶1∶1)。⑨果实膨大期(7月31日)25%咪酰胺乳油3 000倍。⑩果实成熟期(8月16)等量波尔多液150倍(水、硫酸铜、石灰比例为150∶1∶1。⑾中早熟品种果实采摘后(9月20日)倍量波尔多液150倍(水、硫酸铜、石灰比例为150∶1∶2)。
篇3
1 主要为害症状
成虫、若虫群集于叶片上吸食汁液,被害叶初期叶面出现黄白斑点形成花叶,严重时斑点相连成片变成苍白色,引起整树叶片在秋季提早非正常脱落。成虫、若虫同时也吸食芽、枝梢的汁液,整体受害后会引起部分花芽当年秋季开放,减少翌年结果。
2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3-3.7毫米,淡黄绿至绿色,前翅半透明,略呈革质,淡黄白色,周缘具淡绿色细边。后翅透明膜质,头背面略短,向前突,喙微褐,基部绿色。卵长椭圆形,略弯曲,长径0.6毫米,短径0.15毫米,乳白色。若虫体长2.5-3.5毫米,成虫相似。
3 发生特点
以成虫在落叶、树皮缝、杂草或低矮绿色植物中越冬。年生4-6代,第1代成虫开始发生于6月初,第2代7月上旬,第3代8月中旬,第4代9月上旬,因发生期不整齐致世代重叠,旬均温15-25℃适合其生长发育,28℃以上及遭遇连天阴雨、台风等天气虫口密度下降。翌年3、4月间桃、李、杏发芽后出蛰,飞到树上刺吸汁液,经取食后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新梢或叶片主脉里,雌虫一生产卵46-165粒。成、若虫喜白天活动,在叶背刺吸汁液或栖息,喜群集于叶背面吸食为害,受惊时很快横行爬动。据调查:5月下旬、9月上旬两个时期为害最重, 这与果农的生产习惯是紧密相连的。5月份莲都区雨水多,桃园主要用杀菌剂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炭疽病等病害为主,而轻视了虫害,或者兼治效果不理想。9月份中早熟品种已采收完毕,果农一般放松了对桃园的管理工作,而9月上句刚好是第4、5代小绿叶蝉的盛发高峰,发生量大,繁殖速度快,相对而言晚熟品种如国庆桃等因管理正常受害轻。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措施
4.1.1 修剪清园秋冬季节。彻底清除落叶,铲除杂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成虫。成虫出蛰前及时刮除翘皮,清除落叶及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4.1.2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氮、磷、钾比例为1:0.5:1。
10月下旬株施有机肥50-80千克或菜籽饼2-4千克。
4.2 物理措施
4.2.1 采用频震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用成虫的趋光性,在夜间利用灯光诱杀成虫,频振式杀虫灯具有可诱杀虫源广,安全无农药污染等优点。在通电条件便利的桃园,可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成虫,每2公顷设1盏,挂在高于树顶0.5-1米处,隔几日收集1次虫体,集中烧毁。
4.2.2 采用黄板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趋黄色的特性,成虫出现后在田间插上黄板,涂上机油,粘杀成虫。每667平方米放置黄板30-40块为宜,每10-15天更换1次,统一收集虫体,集中烧毁。
4.3 化学防治
4.3.1 防治时间 化学防治,适时喷药是保证防效的关键,以全年来讲,要主抓第1代的防治,因为第1生时间相对整齐世代重叠现象轻,防治相对容易,降低虫口密度后,能有效的减轻后几代的发生数量。各代若虫孵化盛期是喷药防治的适期。
篇4
关键词 茶叶;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福建福安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107-011 茶树油桐尺蠖
1.1 发生特点
福安市一年之中以早春茶经济效益最好,但油桐尺蠖和茶尺蠖对其危害较大。近年来,在各地茶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局部地区个别年份甚至大暴发,新叶取食率可高达85%~90%,以致无茶可采[1]。据福安市社口南山村、溪柄镇立峰村等测灯的观察,2012年3月22—28日,日均诱蛾量17~28头,较2011年同期高5~8头,这是由于进入3月下旬以来,气温回升加快,雨量减少,有利于卵块孵化幼虫。据观察,卵在3月26—28日开始进入卵孵期,每1 m茶行1龄幼虫1~2头,部分已有3~4头。根据当前条件和历年资料分析,油桐尺蠖和茶尺蠖的低龄幼虫应在4月1—6日进入始盛期,4月7—12日是盛孵期。
1.2 防治措施
油桐尺蠖和茶尺蠖的盛孵期(每1 m茶丛幼虫7头以上)即是最适预防适期,鉴于该虫在进入3、4龄后取食量暴增的特点,各茶区须在1~2龄幼虫盛孵期,及时开展防治工作。尤其是针对往年发生较重的茶园和一些处在在杂草丛生和灌木丛的茶园更要注意防治,在低龄期防治效果最佳。虫龄逐渐增大,不仅防治困难,且严重威胁早春茶的产量,各茶区应密切注视卵孵进度,及时开展防治工作。
一是农业防治。茶园及时中耕除草,改善通风条件,可有效抵制油桐尺蠖和茶尺蠖的发生。二是物理防治。可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或用灯光诱杀成虫,可有效降低虫口基数,为无公害茶园首选防治方法。三是化学防治。可选用10%联苯菊酯450 mL/hm2对水900 kg/hm2喷雾,或用2.5%三氟氯氢菊酯600 mL/hm2对水900 kg/hm2喷雾,或用20%除虫脲900 mL/hm2对水900 kg/hm2喷雾。注意安全采茶间隔期为7 d。
2 茶黑刺粉刺
2.1 发生特点
茶黑刺粉刺1年可发生4代,其中第1代是主害代,近2年来,4月下旬诱虫量为每7 d 6 500~8 252头/板,5月上旬百叶成若虫高峰期高达320~380头,其分泌物导致茶园煤烟普遍发生,特别是老龄茶园发生比较重。据近日在福安社口南山村、溪柄立峰村等监测点观察,2012年4月13日,茶园始见成虫,4月20日百叶成虫3~4头,发生量与2011年相近。目前,正进入产卵盛期,该虫在4月26—30日进入若虫始盛期,高峰期在5月1—7日。
2.2 防治措施
抓住第1代的低龄若虫期及时开展防控工作,可大大降低2代以后的虫口基数,有利于下代防治工作的开展。各茶区应高度重视,在防治适期内,原则上掌握在卵孵化末期,即4月26—30日、5月1—10日高峰期当百叶成若虫达10头以上时及时开展防治工作。一是农业防治。加强茶园管理,疏枝清园,中耕除草,改善茶园通风透气条件,可以抑制其发生,在卵期采茶也有一定的作用。二是化学防治。可选用99%矿物油3 kg/hm2对水900 kg/hm2喷雾,或用48%噻虫啉180 mL/hm2+10%联苯菊酯90 mL/hm2对水900 kg/hm2喷雾。
3 茶小绿叶蝉
3.1 发生特点
茶小绿叶蝉1年可发生11~12代,是为害茶叶的主要害虫,尤其在历年夏、秋茶期内形成的2次高峰期间,百叶成若虫可高达45头左右。个别失治的茶园,受害茶叶片枯焦,而且该虫的的成、若虫均能为害茶叶,且主要为害嫩叶,可导致无茶可采[2-4]。据2012年茶叶测报区的观察,4月28日百叶成虫一般为1~2头,5月3日百叶成虫2~3头,5月10日上升至5~6头,5月13日百叶成若虫出现7~8头,开始进入卵孵化始盛期。据当前的虫情、气温等条件和历年发生虫情分析,2012年夏茶的低龄虫始盛期在5月18—22日,高峰期集中在5月23—30日;高山区的茶园,气温略低,6月上旬进入盛发期,预计百叶成若虫一般也可达22~30头。
3.2 防治措施
各茶区应注意在夏茶百叶有成、若虫达8头以上时及时防治,在盛发期进行综合防治,确保茶叶优质、高产。一是农业防治。由于该虫卵块多产于嫩梢上,及时分批采茶,可有效压低虫口基数。二是物理防治。无公害防治的茶园,可利用该虫对琥珀色和黄绿色有较强趋性的特性,在色板上涂上机油和触杀性虫制成毒色板。在盛发期间,将色板插在茶丛上方5 cm处进行诱杀,效果明显。三是化学防治。可选用70%吡虫啉(艾美乐)可湿性粉剂60 g/hm2对水900 kg/hm2喷雾,或用2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600 g/hm2对水900 kg/hm2喷雾,或用10%联苯菊酯乳油150 mL/hm2对水900 kg/hm2喷雾。注意安全采茶隔离期为7 d。
4 茶丽纹象甲
4.1 发生特点
茶丽纹象甲虽然1年仅发生1代,但其危害期可超过40 d。近年来,福安市仅在局部茶园重发生,大部分茶园轻发生,部分中等发生。据2012年越冬挖掘,最高虫量13~16
(下转第109页)
(上接第107页)
头/m2,一般为6~8头/m2,5月2日虫量1~2头/m2,5月10日上升至4~5头/m2,5月16日7~9头/m2,5月21日15~21头/m2,个别茶园可达20~22头/m2,已达到防治指标,其新叶被取食率8%~12%。从各个测点的观察来看,发生程度很不平衡,严重的茶园新叶被取食率已有15%~20%,一般茶园被取食率低于5%,集中发生在2011年重发生地。据当前虫情进度分析,2012年成虫始盛期在5月22—28日,高峰期在5月29日至6月10日[5-6]。
4.2 防治措施
鉴于该虫的取食量非常大,各茶区注意做好调查,一般有成虫15头/m2时应及时开展防控工作。尤其是上年的重发生地,更应加强防控。一是人工防治。利用该虫的假死性,于晨露未干时用力振动茶树,使其坠地做假死状,用脚直接踩死,该办法直接、有效,不污染茶园,为无公害茶园防治方法的首选。二是化学防治。可选用10%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450 mL/hm2+80%敌敌畏乳油1 800 mL/hm2对水900 kg/hm2喷雾。注意安全采茶隔离期为7 d以上。
5 参考文献
[1] 张格成,李继祥.柑桔害虫—海南油桐尺蠖的发生及防治[J].山西果树,1998(1):29-30.
[2] 邱祖凤,吴彩谦.昭平县茶小绿叶蝉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J].广西植保,2012,25(1):26-28.
[3] 胡宗强.浅谈茶小绿叶蝉的综合防治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1(4):63-64.
[4] 唐颖,唐劲驰,黎健龙,等.茶小绿叶蝉无公害防治技术概述[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1):92-94,106.
篇5
关键词:知识经济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170-02
财务控制知识经济的概念是由联合国研究机构于1990年首先提出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为西方世界的一个社会热点。1997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定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其基础是以信息和通信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引起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
1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鉴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经营活动的现状,企业财务管理呈现出如下特征。
1.1 企业的财务管理越来越呈现出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特点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也被引入到企业财务管理之中。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它是根据既定的原则,把每笔财务计划和财务进出进行数据化,再输入数据库,也就是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常规决策,并注意通过实践,加强财务管理的严密性和准确性,这样,就减少了财务管理系统中的随意性,把人为干扰因素降到最低,同时,也为非常规财务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MIS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有助于财务管理的优化和简化。网络技术的运用,如在公司中建立局域网,可以使公司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即可进行财务管理,特别是对于大型集团公司,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财务管理。当然,还有诸如,系统模型与模拟、战略信息系统等技术也可以应用到财务管理之中,这些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实现高效益、柔性化、智能化的财务管理。
1.2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走向多元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讲究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理应不能把员工的利益排斥在外。企业必须依赖于员工的富有创新性的劳动,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员工的劳动已不再像工业经济社会中以可重复的劳动为主,因此,新时代的企业还必须把“员工利益的最大化”纳入其财务管理目标之中。同时,对于与企业关系密切的集团如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潜在的投资者、政府、战略伙伴,满足这些集团的利益需要,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组成部分,是以成本—— 效益为指导原则,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最终取得高于投入的回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多赢目标。
1.3 企业财务管理战略以生存为导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一个总资源向量R,R={L,K},企业一旦破产,只有资金资源K才能用来偿债,人力资源L将重返劳动力市场,不能用来偿债,股东因无法使用L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如美国的微软公司有形资产的数量与小型企业相差无几,而市场价值则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这样的企业要是破产,将使其股东蒙受巨大损失。因此,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破产成本将更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坚持以“生存”为导向,强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4 企业财务管理强调创新与风险
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以积极的态度学习理财的创新工具,努力掌握并创造理财的技巧,以确保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的生存风险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是经营风险,由于市场竞争剧烈,新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于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上,但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很大,有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据统计,美国的高技术的成功率只有15%~20%,而某些高科技的项目的成功率在3%以下。其二是金融风险。由于信息技术的全面介入,各种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交易费用的降低,经济全球化的驱使,金融市场的配置效率将更高,资金的流动率将更强,这为企业的理财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企业可以方便地从金融市场上获得所需资金;通过金融工具的合理使用,能使企业合理地回避金融风险;信用工具的适当使用,可以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也可以融通所需资金;通过将闲置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可以获得投资回报,以增强资金使用效率。企业的生存发展将越来越离不开金融市场。但是,风险与机遇并存,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将更大:市场综合消化吸收各种渠道信息的能力更强,并能迅速做出反应,金融市场将更为动态化;在动态的金融环境中,利率、汇率的变动将是经常性的,于企业不利的变动有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乃至破产;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对换的使用需要很高的技巧,使用不当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打击;投资组合决策失误,有可能使企业在金融市场中,赔了血本,陷入财务危机;信用工具的不当使用,有可能使企业因其他企业的破产而遭受巨大损失。亚洲的金融危机表明,金融动荡对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提高理财技术水平,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这是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1.5 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扩充反映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将成为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企业管理人员、社会公众都迫切需要了解企业知识资本的状况,以对企业的市场价值做出较为准确的估计,为他们各自的决策提供依据。为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及时提供一套反映企业知识资本价值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这确实是重大挑战。目前,西方学术界十分重视对反映知识资本价值指标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这对我国企业建立知识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控制的方式
2.1 组织规划控制
根据财务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这是指一个人不能兼任同一部门财务活动中的不同职务。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划分为五个步骤: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如果上述每一步骤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便于财务控制作用的发挥。
2.2 授权批准控制
是指对单位内部各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控制。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无权审批。授权批准控制可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授权批准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界限和责任;其次,要明确每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再次,要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以保证经授权后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的工作质量。
2.3 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财务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所编制预算必须体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任。第二,预算在执行中,应当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便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第三,应当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
2.4 实物资产控制
实物资产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控制和定期清查控制两种。限制接近控制是控制对实物资产及与实物资产有关的文件的接触,如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存货等,除出纳人员和仓库保管人员外,其他人员则限制接触,以保证资产的安全;定期清查控制是指定期进行实物资产清查,保证实物资产实有数量与账面记载相符,如账实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5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分粗放型成本控制和集约型成本控制。粗放型成本控制是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的最终售出进行控制的方法。具体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材料使用成本控制和产品销售成本控制三个方面;集约型成本控制一是通过改善生产技术来降低成本;二是通过产品工艺的改善来降低成本。
2.6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就是尽可能地防止和避免,不利于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在这些风险中,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显得极为重要。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而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企业在进行各种决策时,必须尽力规避这两种风险。如企业举债经营,尽管可以缓解企业运转资金短缺的困难,但由于借入的资金需还本付息,到期一旦企业无力偿还债务,必然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7 审计控制
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它是对会计的控制和再监督。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政策的程序是否得到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单位的既定目标是否达到。内部审计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对会计资料的监督、审查,不仅是财务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挥,宋建平.财务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篇6
【关键词】国企 新入职大学生 思想教育
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完善进行的前提,也是企业发展离不开的前提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把企业做大、做强,那就要抓住竞争的核心。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而新入职的大学生又是企业人才的后备力量,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国有企业新入职大学生的流失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更好的进行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首先就要对新入职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一、分析当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而把握其在选择企业的心里状态
一是由于近年的就业压力大,很多大学生存在“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即在没有找到理想单位的情况下,先找到一个落脚单位再说,然后在工作中再慢慢地寻找合适单位。二是人才市场提供的就业岗位多种多样,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自我的职业规划认识不够,盲目就业。三是择业时易受家人、学校、朋友的影响。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新入职的大学生思想特点进行深刻的认识,便于下一步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二、分析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便于采取具体的思想教育措施
大致说来,新入职的大学生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上进心强,工作生活有激情。 二是应变能力强,适应能力较强,敢于有独特的见解。三是心高气傲,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四是理论知识稍差,实践动手能力较强。五是从学校到企业,可能出现不适应企业文化及企业一些严格的管理制度的情况。六是学习力强,较容易沟通,容易接受新事物七是涉世不深,容易被外界事物所诱惑。
了解新入职大学生思想特点以后,就可以“对症下药”了,但是这个“药”不能是一剂“猛药”。“药”下得太猛不一定就是好药,需要的是一整套,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上岗之前的引导培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次培训做得好与差直接关系着大学生下一步的工作激情。因此在上岗之前,要树立新入职大学生正确工作观念,让他们充满激情,对未来充满憧憬,希望能马上干出一番大事业,然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很大的,这也就是可能出现的“现实冲击”引导培训最重要的目的就要将这种“现实冲击”的矛盾降到最低,就应该包括提供有关企业的基本背景情况,介绍公司的文化理念,基本管理制度,再进行必要的沟通技巧演练,确实让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在具体工作中进行逐步引导
年轻人最怕闲,工作不忙,没事干便容易导致逆反情绪和消极情绪,我们公司一直提出来的“师傅带徒弟”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有目的地让他们一步一步熟悉工作,然后真正做到得心应手,也可以避免由于工作任务一时过重导致的压力过重和不知所措,而且“具体”工作不仅仅是说有事可干,还应该包括有“责任”要担,一个人只有身上有担子,有责任才会更加仔细地去摸索,对于年轻人来说更会觉得是一种信任。
五、树立员工归属感
员工归属感是指员工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企业产生了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价值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这些感觉最终内化为员工的归属感。公司要通过座谈会、举办各种活动、慰问等各种有效形式让员工有种家的感觉。愿意将自我价值和公司的价值连接到一起,并充分地、自觉地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个体与企业的双赢。
六、随时注意工作过程中的思想动态
一般说来,刚入职的大学生首先都是安排在最基层的岗位轮换实习,基础岗位很重要,但相对说起来创造性不大,固定的、相对简单的操作较多,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后,很多人会开始出现厌烦情绪,而且会在整个团体中蔓延,如果控制不及时,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员流失。
七、“三多”―多沟通、多鼓励、多即时表扬
“沟通从心开始”,我们的沟通不仅仅应该有上下级之间的谈心式沟通,也应该有朋友般的聊天。朋友之间才能更好地敞开心扉,进行吸纳。另外,多鼓励、及时满足员工的成就感是很重要的。
八、建立健全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建立不同的发展通道,并通过纵向上的职务晋升、横向上的通道转换和向核心岗位的水平移动,为员工提供多重职业发展通道,使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最大限度地同公司的发展保持一致。让各类员工都能看到自己的晋升渠道。便于他们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发展空间,并为之努力奋斗。
篇7
关键词:工业革命;毛纺织业;棉纺织业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日
一、英国工业革命前毛纺织业的发展
英国中世纪时期,英国兴起了历史上最早以及最重要的一个手工行业——毛纺织业。在1500年前后,英国还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传统经济国家,作为英国的民族传统产业,养羊和呢绒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赖的两个方面。例如,1300年英国贸易出口总值为30万英镑,其中羊毛出口总值就有28万英磅,约占整个出口总额的93%。英国的毛呢织品深受欧洲大陆上各个国家消费者的欢迎,仅在1470年至1510年的40年间,英国毛呢出口量就以30%的年增长率不断增加,由每年3万匹跃至9万匹。在如此丰厚利润的驱动下,许多英国商人们把资金投资到养羊和毛纺织业上。羊毛和毛纺织品的外销,给英国商人们带来了十分高额的利润,反过来又促使了英国本土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分化。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了牧羊人、剪毛工、纺织作坊劳工等,为各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来源。据史料记载:“英国人宁愿养羊而不愿意耕种,有近1/3左右的土地都用来从事养羊。在英国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养出来的羊,羊毛的洁白与柔软程度都是欧洲他国无可比拟的。”同时,英国政府也对毛纺织业采取了扶植发展的政策。从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统治起,英国政府为毛纺织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政策条件,使得英国的呢绒生产打败了其他国家,垄断了整个欧洲市场。英国政府还制定了吸引外国移民等政策,通过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以促进本国呢绒产业的发展,并且在税收、出口等政策上都做出了积极调整,为毛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这为英国后来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其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一流工业强国打下了稳固的根基。
二、英国棉纺织业的兴起与发展
英国的棉纺织业与古老的毛纺织业相比,可谓是新兴的工业。最初是它与英国农村的家庭工业和农业紧密结合。发展伊始,无论是其劳动组织方面还是工具设备等方面,均是仿照毛纺织业的发展模式。到18世纪五十年代,英产的棉布虽然已经对外输出,但出口总值却不到四万六千磅。可见当时棉纺织业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毛纺织业。然而,这样一个新兴的、发展相对落后的工业,仅仅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其发展速度、规模都远远赶超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成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导,促进并推动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不可不谓之惊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棉纺织品市场的扩大。工业革命前,国际市场对棉织品的需求量激增,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第一,随着英国在北美洲殖民以及北美种植园的拓展,美洲成为了棉织品的新市场。同时,棉织品成为了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用来交换黑奴的重要贸易手段;第二,欧洲生活方式的变化为棉织品在欧洲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17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开始制造棉布,而此时欧洲人对于棉织品的需求仅限于将其用来作为装饰品、桌布等,需求量相对较少。然而18世纪开始,伴随着欧洲经济繁荣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时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具有轻便化、实用化的棉布越来越青睐,因为用印有美丽图案并且色泽亮丽的棉布制成的服装,不但舒适暖和,而且价格低廉、外观精致,成为了当时欧洲上流社会竞相追逐的对象。据统计,1750~1760年英国人均原棉消耗量200克,比1698~1710年增加了两倍以上;法国1750年仅为50克,1790~1802年消耗量也增至100克;此外,包括荷兰、瑞士、普鲁士等其他国家,原棉的人均消耗量亦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创新发明的激励。棉纺织工业作为一种新兴工业,受到的封建行会以及政府法规等约束相对较少,加之可以自由雇佣工人、应用机器生产各类产品,新技术和新发明能够更加容易地在棉纺织工业中得到应用与发展。
1761年英国“工艺协会”发表文告,由于纺织业手工业者数量不足,导致制造速度比较慢,从而使得商人订货交付延迟,建议设立奖金“奖励最优良地发明一种能够同时纺出六根毛线、六根棉线、六根麻线或者六根丝线的,并能只由一个人操纵看管的机器”。自此,各类新发明和新专利犹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1771~1780年英国发明专利297项,1781~1790年增至512项,之后十年时间,其专利总数更是高达655项。其中,以棉纺织业最为突出,专利发明数量最多。最为著名的有: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1768年阿克莱制成了水力纺纱机,取得了技术革命的关键突破,从此纺纱机转动不再依靠人力;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综合纺纱机;1785年卡特莱特在木匠和锻铁匠的帮助下,发明了动力织布机,从此将织布效率提高了近40倍。棉纺织工业的技术革命加速并带动了其他工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反之又促进了棉纺织工业在英国的蓬勃发展。
(三)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护。17世纪末,英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对毛纺织业影响最大。印度以其精美的棉织品横扫了整个世界市场,这意味着英国毛纺织品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使得英国经济遭到致命的冲击。这对于18世纪已经成为世界顶级强国的英国来说是无法容忍的。为了保护本国的纺织工业,早在1662年,英国政府便实行双重政策:一方面禁止在本国内销售印度棉布,并向进口的印度商品征收高额的歧视性关税;另一方面鼓励支持本国商人向印度学习,建立自己的棉织业与印染业。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棉纺织业成为英国纺织业当中发展最迅速的一个部门。在之后的一百年内,为了与印度抢夺国际棉织品市场,英国棉纺织业部门不断发生着技术革新。政府通过制定各项优惠和奖励政策,实现棉织业的工业化,使得整个棉纺织业飞速发展起来。1785~1850年,英国棉织品产量从4,000万码骤增到20亿码,提高了大约350倍。1800年,棉织品出口额占据全英国出口总值的25%;1828年棉织品出口额达1,900磅,高达英国出口总值的一半。自此以后,英国在与印度的竞争中逐渐将其驱逐出去,自身垄断了整个棉织品的世界市场。
三、棉纺织业战胜毛纺织业成为工业革命起点的原因
18世纪以前,英国的毛织物占据着英国输出品的王座,而棉纺织在英国制造工业中却处于十分渺小的地位。然而,仅仅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棉织业就以惊人的速度击败了毛纺织业,使英国一跃成为世界棉纺织工业头等强国,并以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这并不是偶然产生的,它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原因。
第一,强大的社会需求。18世纪初,英国伦敦和其他各大城市出售的棉纺织品已经成为英国上流社会十分时髦的东西。上至王后下到普通商人,都以用印花布和白洋布做窗帘、垫子、卧具等为典雅美观和时尚。这种崇尚棉织品的社会风尚一度引起了毛纺织业者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他们要求议会颁布禁令,禁止印度、中国和波斯等地的棉织品输入。在该条禁令产生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他们又出版小册子进行煽动,甚至通过制造骚乱来反对棉织品的进口。此后,议会于1721年又颁布了一条更加明确和彻底的新禁令以限制英国人民对进口棉织品的拥有和买卖。然而,棉织品的生产与普及已是大势所趋,颁布的禁令虽然对于棉织品的直接进口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却仍无法阻止英国本土对棉纺织业的发展。到1735年,议会也不得不颁布法令,对英国棉麻混纺织品的合法性予以承认。
第二,棉纺织品利润高,收入多,政府大力支持。从18世纪开始,棉纺织品不仅在英国国内受到欢迎,同时也深受欧洲其他国家、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民众欢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畅销、利润最丰厚的商品。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全力支持和保护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并采取关税保护政策,提高棉布的从价税,以保证英国本土制造的棉纺织品对国内市场的绝对垄断。1787~1813年白棉布的从价税从16.5%提升到85%,细棉布从价税由18%提升到44%。除了对棉纺织工业直接的政策保护外,国王和政府还对那些在棉纺织工业发明创造者发奖、封爵以奖励其在促进棉纺织工业发展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1786年英国国王封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为爵士,并于1787年邀请他担任德比郡的郡长。1812年国王发给发明综合纺纱机的克隆普顿5,000英镑的奖金。
第三,要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大范围地采用和普及新技术,实现产业的机械化和工业化。棉纺织业作为新兴工业,传统约束较少,容易进行技术革命。从它诞生之日起,棉纺织工业不像毛纺织工业那样,具有许多制造规程、法律法规方面的限制,因此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新技术。由于它的数量和质量远落后于当时市面上流通的印度棉织品,为了能够实现同印度棉织品竞争并抢占国内外市场,也要求它必须进行技术革命。相比而言,毛纺织工业分布比较分散,对于新技术的传播十分不利,同时由于羊毛质量问题,使其在珍妮机和综合纺纱机上不易纺成毛线,这也是毛纺织部门机械化发展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上述客观原因之外,毛纺织工业的技术工人们认为,采用机器以节省劳动力并不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相反会造成严重的失业。因此,他们抵制新机器在毛纺织工业的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工业革命便首先从棉纺织工业蓬勃展开了。
四、结语
棉纺织业的高速发展,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仅仅40年不到的时间内就超过了传统的毛纺织业。毛纺织业作为英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在16~18世纪期间支持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为以后棉纺织工业的兴起以及国家工业化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从18世纪开始,棉纺织业凭借其自身易于接受新技术、使用新机器等特点不断地快速发展起来,在英国政府政策的激励和支持下,推动着英国产业结构从农业国转变成为以工业和贸易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并作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号角,使其在世界上率先走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独揽世界经济霸权。
主要参考文献:
[1]蒋孟引等.英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阎照祥.英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W.B.Rye(ed),England as Seen by Foreigners in the Days of Elizabeth and James I[M],Dxford:Dxford University Press,1865.
[4]C·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9.
[5]《鼓励工艺协会会报》第1卷,第314-315页,转引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1983.
[6]T.S.Ashton,Economic History of England:18th Century,1962 London (4ed.),P.107.
篇8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绍兴;纺织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213-02
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已经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将是中国国民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导向。绍兴传统纺织业目前正面临着困境,借着国家大力倡导新兴产业发展的东风,深入了解绍兴纺织业在发展现状,分析其行业特征以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对于正确引导绍兴纺织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绍兴纺织业发展现状
纺织业一直是中国的传统产业之一,这些年来一直发展迅速,对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以绍兴市为例,绍兴的纺织产品近些年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但金融危机爆发后,纺织业经济增长整体下滑,行业存在问题日益明显,解决纺织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成为绍兴纺织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目前绍兴纺织业呈现出“二高二低”的特点[1] :进入门槛低。绍兴纺织企业的诞生率和退出率与其他行业相比一直居高不下,这和绍兴纺织业的进入低门槛有必然关系[2] ;产品的附加值低。绍兴纺织产品的附加值很低,从而导致赚取利润也很低,属于典型的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3] ;低端纺织品比重高。绍兴纺织品出口低档纺织品占有比重高,中高档的纺织面料较少,据相关的统计显示:绍兴的高、中、低档纺织面料的出口比例为1∶3∶6[4] ;纺织品壁垒高。由于国际贸易摩擦的日益加剧,绍兴纺织产品又多为低端纺织产品,绍兴一直都是国际纺织品反倾销的重灾区,仅在欧盟第35类纺织品反倾销案例中,绍兴涉案企业就高达287家,占全国的34.6%。由此可见,绍兴传统纺织工业正处于发展瓶颈期,绍兴纺织业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纺织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等多重压力,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矛盾就更加明显了,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方式难以继续下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化解现有的矛盾,加快经济可持续快速增长,国家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在资金政策上重点扶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七大新兴产业的发展。
2.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纺织业的相关性。通过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析发现纺织行业几乎涉及全部七大产业领域,如新能源中的风能,在风力发电机的叶子的制作过程中,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是必不可少的增强复合材料;新材料领域就涉及更为广泛了,在城市改造中,纺织新材料在减少热岛效应和减少辐射等方面也大有作用。30%~40%的电动汽车附件都与纺织品有关,碳纤维、高强聚乙烯、芳纶、高模等新材料产业化都是国家的重点扶持项目。另外,医药行业、信息产业汽车工业等众多行业也都有纺织品的身影。由此可见纺织品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随处可见,产业用纺织品给传统纺织产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用纺织品是中国纺织产业从比较优势转型为竞争优势的选择,也是传统纺织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合点。所以绍兴纺织产业要取得新的发展必须顺应纺织品发展的潮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历史机遇,找到纺织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切合点,共谋发展,共同进步。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纺织业转型升级提出需求
1.纺织品需求及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环保、医药、信息等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服装和家纺上,纺织品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多功能的产业用纺织品成为新的需求。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新兴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产业用纺织品与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联系紧密,与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也有广泛的联系,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绍兴纺织产品要突破瓶颈更深入的发展,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是必由之路。
2.国际纺织业的发展趋势。相对绍兴纺织品面料较为单一低档的情况,差别化的产业用纺织品在国际纺织市场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纺织业转型提出了新的需求。如今国内很多企业也看到了产业用纺织品的市场和价值,开始注重医用、工业用等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和利用,并已经掌握较为先进的技术,有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通过对国内外纺织品发展的趋势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纺织产业和信息、生物等高新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而绍兴纺织行业从整体实力和竞争水平上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新兴产业的崛起为缩短中国与纺织强国之间的差距,抢占新的市场份额创造了机遇。
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发展经济正处于由“保增长”向“调结构”转化的过渡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中国进行产业发展转型的重点方向,将是国家长期重点扶植对象。“十二五”规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调对纺织产业的发展方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纺织服装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具有很宽广的发展空间。
四、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纺织产业更新改造建议
1.深化纺织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战略合作关系。立足已有的产业基础,牢牢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纺织产业,提高产业用纺织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提升纺织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加速纺织产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开发应用,以满足水利、交通、新能源、环保和医疗等众多新领域的需求,深化纺织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战略合作关系,促进纺织工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互动发展。
2.加快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应用与标准体系建设。以新能源、新医疗、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为重点研发新技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业用纺织行业的进入门槛。根据上下游市场的需求拉长产业链扩大需求,扩大高端产业用纺织产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领域的推广应用。同时加强产业用纺织品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产业用纺织品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质量规范,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产业用纺织品进出口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提升产业用纺织标准的国际化水平,降低贸易壁垒。
3.建立完善的行业科技创新体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技术研发为支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用纺织行业创新机制。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纺织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建立企业内部技术研发机构,并通过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以及高校的科研项目形成产业技术联盟,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水平。鼓励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用纺织行业新产品产值率。注重提高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能力,建立行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并要及时将创新技术运用于生产实践,促进先进技术在行业内的有效推广应用。
4.注重多层次人才的引进储备和培养。对多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企业寻求长期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纺织品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储备是企业不容忽视的关键之一。纺织企业应建立合理的合作共赢机制,千方百计引进和留住各类人才,尤其是要重视核心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纺织企业应建立起良性循环的人才阶梯,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
5.创建纺织品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政府要加强政策指导作用,积极出台有利于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且保持政策的连续和稳定性,特别是在土地和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为产业的转移和集群提供更好的外部条件,争取早日建成产业用纺织品园区,充分发挥产业规模效应。同时要加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满足园区内产业用纺织企业的共性需求。同时积极发挥产业园区内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优化整条产业链,寻求产业横向和纵向发展。
五、结论和建议
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已经成为调整纺织工业结构,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纺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之一,也必将成为现代纺织工业发展新的增长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机遇,把绍兴纺织业和科技创新相结合,转换绍兴纺织业传统的生产模式,提升纺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利用创新科技开发新纺织材料,提高附加值,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向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新型战略性纺织产业区域集聚,加速战略性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绍兴纺织业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朱民儒,张艳.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机遇[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9,(6).
[2] 孙琪.中国纺织服装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以浙江宁波为例[J].经济问题,2007,(4).
[3] 张艳.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解读系列报道(一)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机遇[J].纺织导报,2009,(6).
[4] 毛夏红.浙江省纺织行业竞争力研究:下[J].经济师,2009,(11).
篇9
契合拉链行业需求的色卡
GCC《国际纺织业标准色卡》始于1990年, 是新丽宝集团属下的“新丽宝国际色卡制造公司”所开发的专利产品。当时在香港和中国大陆市场流通色卡的产品只有历史悠久的美国彩通(PANTONE)色卡。 美国彩通(PANTONE)色卡范围涉及制图艺术、纺织、服饰、室内家居、塑胶品、建筑和工业设计等领域,在全球享有盛誉。可是由于美国彩通(PANTONE)色卡是以纸卡为色样材料, 在拉链行业并未广泛使用。虽然在拉链行业中有台湾友好私人有限公司和YKK公司的色卡, 但在成本及其本身销售政策所限下亦未能为香港及大陆市场提供充分的服务。
新丽宝集团看准未来业界对色卡的需求和拉链行业的发展需求,成功地推出了《国际纺织业标准色卡》一书,该色卡由240个不同颜色的织物即色带组成,色带以纵向12列、横向20行的排列形式固定在白色硬卡纸上,其编号为101-340。除最后8种颜色外,其它颜色基本按照由浅至深的顺序排列,最后8种颜色包括绿、红、紫、蓝4种色系。该书于1992年由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单行本。
以实用性为开发宗旨
《国际纺织业标准色卡》与国内外任何品牌的色卡的最大区别在于广泛的实用性。色卡一问世,便得到国外广大客户的青睐,在很短时间内就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产品遍布欧、美及亚太等国家和地区。其后,《国际纺织业标准色卡》开始在中国大陆市场大量畅销,备受内地广大客户的喜爱。
2001年,再版的四册套装《国际纺织业标准色卡》:第一册240色,颜色编号NO:101-340(与1992版完全一致);第二册240色,颜色编号NO:341-580;一拖二版480色,颜色编号NO:101-580;套装版(分中、英文版)960色,颜色编号NO:101-1060。
《国际纺织业标准色卡》广泛适用于纺织、漂染、织带、拉链、线业、布匹、鞋、帽、手袋、时装、箱包等行业,是厂家、贸易商、设计师及相关专业师生的必备工具手册。客户选择使用《国际纺织业标准色卡》,能确保从创意到制作过程中的说明和传递的准确无误性。
服装商、箱包商在制作服装、箱包时往往都会先选好服装、箱包的面料,再要求拉链厂提供相同颜色的拉链。《国际纺织业标准色卡》的推广使用,使供、求双方事先按照《国际纺织业标准色卡》上提供的色卡样板来协商拉链及其布料的颜色,拉链厂依照色卡标准来生产相应的拉链产品,因此,拉链厂交付给服装商、箱包商拉链样板时,双方不会出现因颜色的视觉误差发生争执或延迟货期,为双方的产品生产节时省料。
便携式小型色卡呈现贴心服务
未来的《国际纺织业标准色卡》会把重点转向提供给服装行业专业的方面发展,色彩上更加丰富多样,品质上精益求精,样式设计上不断推陈出新。在继续加强与拉链行业协会、各地服装协会长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上,不断促进拉链及其它辅料行业与主料行业设计师、采购员之间的和谐沟通与合作,为配合色彩增加所带来的不便, 未来或会改制成更轻便、活动色的小型《国际纺织业标准色卡》,这样不仅方便旅行携带,而且更加精巧美观, 贯彻“更方便、 更精彩、 更贴心”的目标 。
特色产品推荐
推荐企业:骏马公司
推荐产品:PU Solution 系列产品(专为PU涂层面料 开发的新型衬布)
研发背景:室外和运动领域使用的PU涂层面料必须满足极其严苛的要求。例如,它们必须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防水性。但是,迄今为止,这样的涂层特性使成衣生产存在一些难题,即粘合涂层难以与PU面料粘合在一起。骏马公司刚刚研发出的PU Solution系列,是骏马公司专为PU涂层面料设计开发的第一个产品系列,它为服装设计的显著提升铺平了道路。功能与时尚结合。与众不同和追求时尚历来都是户外及运动装领域的核心所在。
产品特点: 骏马纺织有限公司现在正推出PU Solution 系列产品,这一新一代的功能性衬布,具有出色的粘合力,以及洗涤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高回弹性。使得此问题成为过眼云烟。由于在创意自由度上不再有任何限制,这一产品为客户增加的时尚价值显而易见。精确的裁剪结合简洁而又详尽的解决方案,使当今所有使用PU 涂层面的流行趋势成为可能。
适用范围:室外和运动装领域。
推荐企业:杜邦TM 公司
推荐产品:杜邦TM CapstoneTM 表面防护产品
产品特点:杜邦TM Teflon®布料防护科技品牌推出新一代短链氟调聚物产品-CapstoneTM表面防护产品,它是一系列具有可持续性且高性能的防污和易去污的布料处理产品,其中关键成分为含氟物质,它是基于短链分子化学结构,其性能与以前的同类产品相同甚至更好。
产品优势:杜邦TM CapstoneTM 表面防护产品可以在不降低产品性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印记”。还可以基于短链分子化学结构,在环境中不会降解成全氟辛酸及盐类(PFOA),将全氟辛酸及盐类(PFOA)以及其前体等杂质含量大幅减少至最低检测限值以下。
适用范围:杜邦TM Teflon®布料防护科技最新产品CapstoneTM是服饰、家庭饰品和其他织物的布料表面防护处理产品中的关键成分。
推荐企业:韩国晓星公司
推荐产品:韩国晓星
Creora® SS型氨纶
研发背景: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对袜子及无缝内衣面料的弹性和手感有了更高的要求。市场更需要低弹,柔软的面料。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纺织业;进出口状况;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2(C)-0060-01
一、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整体状况
(一)1992年至2008年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情况。1992年至2008年十年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在2001年中国入世利好的带动下,纺织服装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大幅加快,特别是在2003年,出口净创汇645亿美元,是全国净创汇255亿美元的2.53倍,之后到2008年上半年出口额一路飙升。
(二)2008年纺织行业运行基本情况。1、出口实际收入减少,行业出现亏损现象严重。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2008年全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1851.6亿美元,同比增长8.1%,增速同比下滑10.9个百分点。其中服装出口同比仅增长4.1%,增速下滑16.79个百分点;纺织品出口增长15.35%,比上年同期回落0.51个百分点。在产销增长全面减速的同时,行业盈利大幅下滑,亏损企业不断增多,亏损面持续扩大。2008年1至11月,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利润总额为1042.25亿元,同比下降1.77%,是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利润负增长。亏损企业数已由2007年的7293家扩大到9654家,行业亏损面由16.97%扩大到20.44%,亏损额达到227.5亿元,同比扩大一倍。2、工业总产值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2008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4780.61亿元,同比增长13.73%,增速较2007年同期下滑8.84个百分点。2008年全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24.39亿元,同比增长6.75%,增速较2007年同期下滑18.99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为6047个,较2007年同期下降7.86个百分点。
(三)2009年上半年中国纺织业进出口状况。据海关统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72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其中,6月当月出口纺织服装139.4亿美元,同比下降10.1%,环比增长13.3%。2009年1―5月纺织全行业实现利润432.48亿元,同比微降0.14%,降幅比1―2月的11.01%大幅缩小,形势不容乐观。2009年来我国纺织业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月度出口值企稳回升。2008年8月份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开始下滑,今年2月份出现骤降,单月仅出口66.7亿美元,创下2006年2月以来的新低;3月份开始明显回升,4月份继续呈现筑底反弹态势,出口值进一步回升至124.9亿美元,环比小幅增长2.7%,但同比仍为下降12.5%。2、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降幅较小。今年1―5月,我国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368.2亿美元,下降8.1%;同期,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220.3亿美元,下降15.5%,降幅大于服装及衣着附件7.4个百分点。3、欧盟、日本和美国仍为前三大出口市场;浙江、广东和江苏是主要出口省份。今年1―4月,我国对欧盟出口纺织服装94.5亿美元,下降11.2%;对日本和美国分别出口68.9亿美元和67.2亿美元,分别增长4.3%和0.6%;对上述3个市场出口合计占同期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49.5%。同期,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前3大省份依次为浙江、广东和江苏,上述3个省份合计占同期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的58.5%。其中,浙江出口109.7亿美元,下降9.4%;广东87.6亿美元,下降7.2%;江苏75亿美元,下降11.3%。
二、中国纺织业进出口额下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中国纺织业进出口额下滑的原因分析。中国纺织业所面临的外部威胁:1、人民币升值,价格比较优势的竞争力丧失。2、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纺织业自身所存在的不利因素:1、我国纺织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产能规模扩张过快。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企业间竞争无序,利润率低。3、中小企业比重高,融资难,政策救助难度大面临困境,中国纺织企业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应采取的对策。1、抓住产业战略调整的机会,从产品到品牌“走出去”。我国纺织服装业,特别是高档和专业纺织服装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应利用好纺织产业振兴规划,找准纺织服装产业战略调整的着力点,到境外投资建厂,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减少贸易摩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2、积极扩大内需,支撑行业发展。2009年在外需继续疲软的情况下,内需市场对行业发展的意义更加重大。虽然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衣着类消费支出处于递增的状态,但与世界人均纤维消费量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应该还有相当的市场空间和继续攀升的潜力。而且衣着类商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低,而我国人口规模庞大,即使经济出现下行趋势,衣着类内需市场的规模仍然不会出现萎缩。加上国家正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纺织行业的内销市场基本面依然良好。同时,国家推出的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等措施,也为产业用纺织品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3、利用人民币升值的契机,加大对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在人民币升值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纺织企业应进口外国先进技术,将研发、设计、营销和品牌建设作为产业振兴的基础,积极加快结构调整,通过技术创新、建立核心品牌以及注重客户服务等途径,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增强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逐步解决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减量增质保生存,抓住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实现产业升级,提升行业在下一轮竞争中的能力。4、完善产业链,构建新型产业集群系统。我国是一个纺织服装生产大国,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地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但从集群效应来看,集群化程度并不高,群内企业在业务上的关联度并不高。反而是群内企业同类生产的外延发展较快,产品同质化和雷同现象严重,容易造成过度竞争与压价。我国纺织服装集群要想继续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必须要延长群内的产业链。这种新型的产业集群不仅具有降低成本,规模经营的功能,还能通过高效合作方式使产业链的每一环节达到高水平,使生产、物流、贸易、信息等每个渠道都畅通无阻。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
- 下一篇: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