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疾病防治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产养殖疾病防治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产养殖疾病防治技术

篇1

持续高温天气下,水质变化速度比较快,加之鱼类新陈代谢加快,水中鱼类排泄物增加,氧气含量降低,导致鱼类的生长环境恶化,如不及时改善水质和生长环境,很容易引起鱼类病疫。(一)密切关注水温变化。鱼是变温动物,所以水温对于鱼类的生长来说影响很大。在适宜的水温内,鱼的生理机能变强,摄食量增加,生长速度较快。但如果超过这个范围,鱼类就会减少摄食量,从而影响到鱼类的生长。所以,在高温天气中鱼类生长会比较缓慢,要适当调整水温。(二)及时换水。一般7d左右就要加水或者换水一次,水位更换量在15cm左右,整体水位保持在1.8m左右。在换水或加注新水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水底平静,采取小流量换水,以避免将底质冲起。在深度超过2.0m的养殖环境中可以安装耕水机,提高增氧机使用频率,从而促进上下水层的交换或水体循环。(三)消毒杀菌。为增加杀菌除菌效果,通过向水质洒生石灰的方式,可明显改善水质效果,一般按照每15d1m3水体洒25g生石灰的剂量。同时,为了改善水体的微生物环境,可以采用增加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等方式提高水体微循环能力,为了防止出现水华产生,可采用泼洒硫酸铜,从而抑制蓝藻的出现和暴发。

二、合理控制养殖容量和养殖密度

合理的放养密度应当是在保证养殖鱼类达到食用规格及质量要求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最高鱼产量的密度,即既不浪费水体的生产力,又不抑制鱼类的生长。特别是在持续高温天气下,如果放养密度过大,会使水质恶化更快,从而导致鱼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甚至造成缺氧死鱼。所以,养殖密度要科学合理,使池塘自净能力与有机质污染量基本平衡。要根据池塘条件、配套状况和技术水平等来放养鱼种,一般控制在800~1000kg/667m2为好。在高温或持续高温天气,不要采用全池拉网的方式捕鱼,建议在高温季节采用在食台附件设置抬网捕鱼,捕大放小,不仅减少了养殖容量,增加了资金流动效率,又降低了对鱼体、水质、池塘生态的影响。在抬网捕鱼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补充小规格的鱼种,确保水体的利用率与养殖产量。

三、科学合理喂养,增强鱼体抵抗力

持续高温天气下,鱼类处在一种很严重的应激状态中,会动员其机体各系统的功能,集中力量对付恶劣的环境压力,没有多少能力去消化食物,特别是合成体蛋白质,消化吸收的营养物都用来对付恶劣环境了。这时可以看到的是鱼的生长速度下降,饵料系数升高,甚至只吃不长或不吃不长。而这个季节,是从适温到高温,看到鱼从生长快到生长慢,所以感觉特别明显。投饵机数量以1.0~1.2hm2水面设置1台为宜,避免大量的鱼聚集在一处摄食。水深超过2m的池塘要减少投喂时间,一次投喂以20~30min为宜。持续高温情况下,尤其要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喂,确保饲料质量,补充鱼体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提高鱼体的抵抗力,在食场周围采取挂袋、挂篓的方法,使用硫酸铜、漂白粉等消毒杀菌杀虫剂,防止病原菌感染。具体方法是:用竹竿等做成三角形或四方形的食场框,每边挂一只竹篓,篓口露出水面,篓内装入100g药物,每天换药1次,连挂3d,以消毒食场;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等抗菌药物,预防肠道疾病,方法为每100kg鱼用大蒜0.5kg,与200g食盐一起捣碎,拌在面粉糊中,同饲料混合凉干后投喂,连喂2~3d。同时,在高温期应配高温期的饲料配方,降低蛋白质含量,但要使用更容易消化的蛋白质原料,提高蛋白质质量,并且加大维生素用量等。建议养殖户选用低一个档次的饲料来应对高温期,如原来使用101的改用103,原来使用103的改用103LP,原来使用1321的改用1322等。高温期过了,再将使用的饲料换回来,抓适温期的旺长效果。这样就有利于安全渡过应激反应期,又有节省饲料成本的意义。

四、小结

在持续高温条件下,应增加对鱼类疫情和养殖水体的监控,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预防疫情大范围暴发。要不断改进养殖水体水质,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采用科学的饲料养殖方法,才能保障鱼类平稳安全度过持续高温天气。

作者:毕冬花 单位:山东省东明县水产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篇2

一、导致水产养殖滥用药物的原因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的直接原因,是养殖业者在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过程中,滥用水产用兽药或者使用了禁用药物。滥用药物的原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水产用兽药的研究基础十分薄弱。迄今为止,已经被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大部分水产用兽药是直接从兽药、农药、化工产品移植而来的,几乎还没有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的专用药物。众所周知,对水产养殖动物用药与对陆生动物用药存在许多差异:(1)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动物的生理特性差异很大,对药物的耐受性、药物的效应以及药物的代谢规律存在差异,由于养殖业者对这一特点了解还很肤浅,客观上增加了正确选用水产用兽药的困难。(2)水产养殖动物生活在各种类型的养殖水体中,同样药物的使用效果或多或少要受到水体环境和理化特性的影响。(3)水产养殖动物的群体受药特点,需要注意施药方法的有效、安全(不仅使养殖动物安全,还要包括水产品安全和环境的安全)和低成本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群体中正在患病而需要获得药物的个体,却因为食欲下降或丧失而难以得到适量的药物,反之,该群体中健康个体则因为食欲旺盛而摄取了大量的带有药物的饵料,导致药物在这部分水产动物体内的浓度过高,引起药害或者药物残留现象的发生。

2.行业整体水平而言,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的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水产养殖的大多数从业人员不仅对各种水产用兽药的特性、科学使用药物的技术与方法等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而且对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预防缺乏正确的认识,不少养殖业者将药物防治作为控制水产养殖动物各种病害的唯一措施。当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发生时,又由于缺乏必要的疾病学和病理学知识而不能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也就无法做到对症用药和科学用药。盲目用药必然会导致用药效果差和用药次数增多,使病菌更容易产生耐药性,最终导致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中药物用量逐年加大的局面。

3.关于安全使用各种水产用兽药的科学知识普及与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在水产养殖中的一些错误用药观念流传甚广。处于生产第一线的水产养殖业者难以获得系统的科学用药的疾病防治知识。近年来,一些有悖于科学的用药观念正在我国部分水产养殖地区流传:

如“治病先杀虫”。无论所养殖的水产动物发生了什么疾病,一律首先使用杀虫类药物。这种做法无疑从根本上背离了“对症用药”的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如果水产养殖动物患的就是由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那么,使用杀虫药物对这些病原体几乎没有作用。滥用杀虫药物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对于已经身患疾病的水产养殖动物而言,不对症用药可能使其病症加重。水产养殖动物机体内,有少数寄生虫也并不意味着养殖动物已经患上了寄生虫病,在大多数情况下,少量寄生虫并不会影响动物机体的健康与正常生长。试图利用杀虫药物将寄生虫全部消灭,既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频繁大量地使用杀虫药物会影响水产养殖动物的品质、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又如“猛药能治病”。许多从业者在决定水产用兽药的剂量时,大多不会按照药物说明书上规定的剂量用药,而习惯于超剂量用药。当水产养殖动物发生疾病后,水产养殖生产者急于控制疾病的蔓延和高效治疗疾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大剂量使用药物甚至超过有效剂量的数倍用药,不仅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更会对养殖水体和动物产生更大的危害。

还有“泼洒没有错”。与防治人体和家禽(畜)疾病的用药途径相比,采用药物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在用药途径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因为生活在水体中的水产养殖动物在发病的初期往往难以发现,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发现有死亡现象后,才注意到病情。此时同池饲养的大多水产动物可能均已感染了病原体,部分水产动物还可能已经病入膏肓,甚至已经丧失了摄食能力。对于基本丧失食欲的水产动物口服药物存在一定困难。正是存在这样的问题,不少地方的水产养殖业者无论治疗水产动物的什么疾病,使用的是什么药物,一律采取泼洒给药的用药途径。但是,除旨在杀灭养殖用水和水产动物体表致病菌的水产用消毒剂,以及用于杀灭水体和水产动物体表的部分寄生虫的水产用杀虫剂适宜采用全池泼洒的用药方式外,其它水产用兽药采用全池泼洒的方式给药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疗效,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是不能采用全池泼洒的给药方式或按用药剂量减半后作为预防用药的。

4.对水产用兽药的规范化管理和对水产养殖生产中的科学用药指导欠缺,也是导致药物残留问题反复出现的重要原因。现在,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陆续举办了一批水产用兽药科学使用的专业培训班,一些科学用药的管理规范也相继出台,一些不适合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的药物也被先后列为禁止用药目录,从现在开始还要在我国部分地区实施水产用兽药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可以相信,有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水产行业内全体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国水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将可以完全避免。

二、科学规范使用药物,避免水产品药物残留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养殖种类的增多和养殖密度的增加,各种病害对水产养殖动植物的危害日益严重,至少在短时期内将难以避免。据统计,目前比较严重危害水产养殖动植物的病害高达100多种,最近几年由于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均高达百亿元之巨。为了有效控制各种病害的流行与危害,药物防治依然是重要而必不可缺的对策之一。只要能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做到正确地选择药物和科学使用药物,就可以做到安全用药并有效避免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的出现。

1.水产养殖的从业人员要杜绝使用禁用药物,严格按照水产用兽药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用法和用量用药。

2.要力争做到准确地诊断疾病。确定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病原体和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是正确选用药物和获得良好药物疗效的基础。也正是因为在使用药物之前,对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原体不清楚,最终导致因选用药物的针对性不强而造成药品浪费,以致引起菌群失调,增加养殖水体和养殖动物体内耐药菌的数量。

3.要了解和掌握病原菌耐药状况的变化。耐药性是指致病菌与抗生素类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直至消失,致使药物的疗效降低至无效。对养殖水域中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长期监测,及时了解各地养殖水域中致病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对于指导水产养殖业者正确选用药物和确定各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十分重要。

篇3

(一)养殖水域环境污染严重。养殖水域是水产养殖动物最基本的环境条件。近年来中国农村环境形势日趋严峻,饮用水源和地表水遭受了不同程度污染。对于水产养殖水体而言,其所受的外来的污染物主要是氮、磷、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农药和除草剂以及制药厂排出的抗生素废水等。它们在水体中或经氧化作用释放出硫化氢、氨氮等有害、有毒物质,造成水产养殖动物缺氧、中毒、免疫力下降,病害频发;或通过水体中淡水生物不同食物链的传递,影响水产养殖动物健康。

(二)饲料中原料污染和违规使用添加剂。在水产配合饲料中添加促生长药物、引诱剂、抗氧化剂或免疫增强制剂等,可以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提高营养价值和疾病防治,是渔业生产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但是,饲料中不加节制的添加和使用抗生素,会降低水产养殖动物抗病能力。这些药物大部分会以原药和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水产养殖动物的排泄物进入养殖水域中,从而增加水域环境中耐药菌,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活动,破坏水域生态平衡,土壤中有害物质重金属超标,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这些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上残留与富集,投喂以这些农作物为饲料原料生产的饲料,有害物质会传导到水产养殖动物体内,危及水产品安全。

(三)养殖户滥用渔药。由于养殖户缺乏科学养殖意识,加上渔药生产厂家及销售人员受利益驱使,养殖单位和个体户存在滥用渔药、超剂量使用渔药的状况,导致了致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最终使得很多细菌性疾病越来越难治,养殖户只好加大用药的剂量,如此反复造成了恶性循环。养殖户滥用渔药还突出的表现在少数养殖户不遵守休药期停止用药的规定,尤其是在销售前,为追求水产品外观或其他原因,在上市前还在违规使用药物,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危害人类健康。

(四)不重视优良品种的选育。不重视优良品种的选育,不重视苗种的提纯与复壮,近亲繁殖、种间杂交现象严重,造成苗种体质差,免疫力降低,对病害抵抗力下降,加上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发生频繁。有些地方缺乏必要的检疫手段,苗种运输时极易造成疾病的流行与传播。苗种质量的下降反过来逼着养殖户增加用药,增加药物残留可能。

二、底质恶化及药物残留的危害

(一)有害物质增多底层严重缺氧酸碱失衡危害养殖动物。池塘底质老化后,嫌气菌大量繁殖,分解池塘底部的有机物质并产生大量有毒的中间产物,如氨、硫化氢、亚硝酸氮、甲烷、低级胺类、硫醇等,这些物质大都对养殖动物有着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且在养殖体系中不断累积。池底过多的淤泥会氧化分解消耗底层原本稀缺的氧气,造成底部缺氧。在缺氧条件下,嫌气性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有机质,产生大量的还原性中间产物,这些物质强烈亲氧,当水中有氧时,它们就会与氧结合,从而消耗水中的氧气。

(二)有害微生物繁殖致使生态平衡的破坏。底质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及寄生虫和敌害生物的卵,底质恶化,致病原就有可能大量繁殖;水中致病原的数量达到阈值时,就可能导致水生动物病害的发生。池塘底质恶化限制底栖生物的产量,而许多底栖生物是养殖水生动物良好的天然饵料遭到限制。养殖户滥用药物、使用质量没有保障的渔用饲料,不仅能造成水产养殖动物的药物残留,还会造成水域生产、生态环境污染。药物及违禁添加剂会以原药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泄到水体。养殖户直接在水体中长期超剂量泼洒药物、投喂药饵等都会造成养殖水域中的药物超标,增加水环境中敏感耐药菌,这些耐药菌既能保留在水环境中,也能通过养殖水环境产生转移和转化,最终破坏水域生态平衡。

(三)影响水产食品安全降低水产品国际竞争力。水产养殖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既有原型药物残留,也包含药物在养殖对象体内的代谢产物。药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对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婴幼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的威胁。因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导致出口到国外的水产品就地销毁或运回处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外汇收入及广大渔民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到我国的水产品国际信誉,降低了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三、改良技术与措施对策

篇4

据李培华介绍,竹溪县鄂坪电站2005年正式下闸蓄水,上游形成了鄂坪水库,水库总面积达1.5万亩。面对这广阔的水域,当地农民萌发了靠水吃水的致富梦。他们听说网箱养殖很赚钱,在没有经过实地考察的情况下,不少农民便开始了网箱养鱼,李培华也不例外,投资1万多元在水库里投放了4个网箱,但没过半年,投资的钱就打了水漂。因为不懂技术,大量鱼苗感染疾病死亡,少量鱼苗因为汛期涨水,网箱被水中的硬物刺破出现漏洞,鱼跑了个精光,其他农户的养殖情况也大体一样。

2008年初,立下“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誓言的李培华又开始网箱养鱼,这一次他谨慎多了,先后3次前往丹江口市考察那里已经成熟的网箱养鱼产业,领悟了网箱养鱼的技术性与科学性。回到鄂坪后,李培华先将当地的水质取样,然后请相关机构化验,确定了适合养殖的鱼种。当年5月份,李培华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以每人每月1500元的报酬从丹江口市均县镇渔业服务中心聘请了3个技术人员,实地帮助和指导自己网箱养鱼。请回老师的李培华认真当起了学生,半年时间里,他记了满满的3大本笔记,从不同鱼种的饮食习惯到疾病防治,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李培华说:“当时请老师,我半年时间仅支付工资就花了两万多块钱,但觉得值得,要想成为赢家,就要先成为行家!”

成为行家的李培华,养起鱼来更有信心,现在他的网箱已经发展到了34个,养殖的鱼种也从最初的花、白鲢扩展到了翘嘴白、鸭嘴鲟、鳜鱼等名贵品种,年收入达到40余万元。2012年他又投资8万余元开始养“娃娃鱼”和甲鱼。

早在2010年,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李培华就牵头成立了汇达水产品合作社,成为领头人的他积极奔走,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带动了12个养殖大户养鱼,水产养殖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富民产业。同年,他又联合他人出资130万元,注册成立了竹溪县汇达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在水产养殖上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过渡。

篇5

关键词青草鲢鳙鱼;无公害养殖;池塘选择与清整;鱼种放养;饲养管理;鱼病防治

1池塘选择与清整

选择周边3~5km范围内无危及水产品养殖污染源,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系统配套,且能排能灌,日照充足,饲料资源丰富,交通、供电方便的良好生态环境区域[1]。池塘水源应是无污染的河、湖水,溶氧高,水质良好,适宜于鱼类生长,水质符合NY5051要求。成鱼池面积一般以6 666.67m2左右为宜。精养鱼池常年水深应保持在1~2m为宜,春天宜浅,水温易升高。塘底平坦,土质以黏壤土为宜。鱼种放养时,池底应保持10cm的淤泥。鱼池以东西向的长方形为最好,长宽比为5∶3最好,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树木和房屋,以免阻挡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池底形状以龟背型为最好,即池塘底部中间高向四周倾斜,在与池塘斜坡接壤处最深,整个池底呈龟背状,并向出水口一侧倾斜。清整鱼池应在冬季进行,老塘口清淤后应利用冬季对塘底进行冬晒以便杀灭池底大部分细菌,早春放苗进水前要进水消毒;对新开的池塘要在冬季进水,这时水中病菌少,可减少养殖期间鱼病的发生[2]。利用外源水,要在进水口设置过滤设备,防止野杂鱼进入。对于缺少水源的地区,在相互利用邻近鱼池水

前,必须做好鱼池消毒,以防鱼病交叉感染。

2鱼种放养

鱼种质量要求鱼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伤、游泳活泼[3]。鲤、鳙鱼种规格一般在50~250g/尾;草鱼种规格一般在100~750g/尾;青鱼种规格一般在50~1 000g/尾;鳙鱼种规格一般在10~13cm/尾;鲤鱼种一般在10~16cm/尾;鲫鱼种一般在3~6cm/尾。对于一次性放足鱼种的池塘,在鱼池清整消毒后,尽量早放苗,一般以1~3月为宜。对于多次投放鱼种的池塘,应一次性放足80%的鱼种,剩余的部分按计划投放。以肥水鱼为主要品种的搭配型,主养鱼为鲢、鳙鱼,搭配鱼类为青、草、鳊、鲤、鲫鱼等。鲢、鳙鱼放养量所占比例为70%~75%,鲢、鳙鱼放养比例为(3~5)∶1,草、鳊鱼等草食性鱼类占20%,其他底层杂食性鱼类占5%~10%,青鱼看螺蛳饵料多少决定投放量。以草食性为主要品种的搭配类型,主养鱼以草、鳊鱼为主,搭配鱼类为鲢、鳙、青、鲤、鲫鱼等,所占比例:草、鳊鱼为总放养量的40%~50%,最高达60%,鲢、鳙鱼所占放养量30%,鲤、鲫鱼等所占放养量10%~15%,青鱼视螺蛳饵料多少决定投放量。视鱼种来源可用3%~4%食盐水或10mg/L漂白粉溶液或20mg/L硫酸铜和8mg/L硫酸亚铁混合溶液等进行洗浴,在水温15~20℃时,洗浴时间以20~25min为宜;同时,根据鱼的状态灵活掌握洗浴时间。根据塘口条件,合理确定放养模式,以充分发挥池塘养殖潜力。

3饲养管理

抓好鱼池清整,早放养、早开食。定时巡塘,观察鱼池动态,严格控制水质。做好鱼池清洁卫生工作。科学投饵,饲料种类为水草、旱草、谷类、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投喂量主要看水温,水温在10℃以上即可开食,随着水温升高逐步增加投喂量和投喂次数;要求少量多次,在投喂饲料时最好使用投饵机,以保证鱼吃食均匀。投饵实行“四定”(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鱼的活动情况)的原则,科学合理调整投饵,吃足吃好。定时检查食场。控制水位及防逃。种好池边的青饲料。做好池塘管理记录和统计分析。

4鱼病防治

新建鱼池设计要合理,各个池塘都要有进出排水口,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在进水口处造一个蓄水池水源符合NY5051的标准。控制和消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疾病流行季节进行药物预防。一是外用药物预防。采用漂白粉挂篓,在每一个食台或食场挂3~6个小竹篓,每个篓中放100~150g漂白粉。或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挂袋,在食场或食台的四周挂3个布袋,每个布袋中装硫酸铜100g,硫酸亚铁40g,每周挂袋1次,连挂3次。也可全池泼洒药物,疾病流行季节,每15d泼洒1次漂白粉;每30d泼洒1次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或敌百虫;或每15d泼洒1次生石灰。二是鱼饵预防。对鱼体内疾病防治,主要采用“口服药饵”,大蒜药饵是人们常用的药物,先将大蒜去皮捣成泥,然后再加入饵料和嫩草中拌合,晾干后投喂,当天配置当天使用,用蒜量为每100kg鱼用蒜0.5~1.0kg[4]。利用光合细菌、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预防鱼类疾病。培养抗病力强的品种,筛选出具有自然免疫力疾病的新品种。很据鱼病情况合理用药,严禁违禁药物进入池塘。

5成鱼捕捞与运输

采取网捕和干塘捕捞。捕捞的鱼类要求用活水车增氧运输,或用帆布箱运输,要求车辆无污染,以保证鱼类鲜活、不变质。

6参考文献

[1] 铁凌.鲢鳙青草鱼人工繁殖高产决窍[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8(7):20.

[2] 陈昌瑞.网箱养殖鲢鳙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09(11):32.

篇6

关键词 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应激反应;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858;S9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75-02

应激反应是动物体对各种环境因子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反应[1]。目前,经典的应激概念是指包括警告期、适应或补偿期、衰竭期3个阶段的全身适应综合症[2],该理论认为适当的应激反应,可以促使动物机体适应超出一般生理调节范围的环境变化,但是过强的或过长时间的应激反应会对动物机体造成损害,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在动物养殖的过程中,要正确地认识到应激对动物机体健康的双重作用,在生产中分别予以利用和预防,对科学管理和减少应激反应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3]。

1 畜禽养殖中的应激反应

1.1 危害

畜禽动物的应激反应是动物机体受到体内及外界环境变化刺激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普遍发生于规模化养殖场,极易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应激反应对畜禽养殖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严重影响畜禽机体的各种机能,甚至直接导致其死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的应激反应可以引起畜禽一系列的应激综合症。二是导致使畜禽的生产性能下降,而且对畜产品的肉质也有很大影响。三是性机能紊乱,造成畜禽早期吸收、流产、胎儿畸形或死胎。四是导致突然死亡,尤其是肉禽最为常见。

1.2 防治方法

目前,预防应激的主要方法有改善饲养管理、选育抗应激品系及药物治疗。一是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打造良好的舍内环境。要保持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光照、合理的饲养密度、保证饲料营养充足及卫生等。二是药物治疗。尽管目前市面上无专用的抗应激合法兽药,当应激发生时,除了要及时消除应激源外,还得采取一些辅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其疗效却十分有限。①维生素类:维生素制剂在预防和改善畜禽动物应激中应用较为广泛,如VC对缓和应激、维持畜禽正常的生产性能具有一定的效果。此外,VA、VB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畜禽动物应激作用。②微量元素:当畜禽动物受到应激源刺激时,体内消耗微量元素激增,而微量元素与畜禽生命活力密切相关。因此,及时地补充饲喂硒、锌、碘、铬等元素可以减轻应激给畜禽动物机体带来的损伤。③糖类:夏季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可以缓解热应激对血液性状的影响,改善散热,并能减少血液中的有毒代谢物。此外,部分中药多糖成分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畜禽动物应激。④中草药:中草药是近年来养殖业研究的热点,某些天然中草药还具有显著的抗应激效果,如蜘蛛香。此外,部分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对缓解畜禽动物热应激也有一定疗效[4]。

2 水产养殖中的应激反应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模式的集约化发展,鱼类应激反应越来越普遍,应激过强时,所导致的鱼类应激性疾病危害越来越大。应激反应是养殖动物受到体内外环境改变的刺激后机体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动态平衡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反应。鱼类应激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应激初期,鱼类活动加强、运动增加、呼吸加快(鳃骨活动增加)、顶流逆进和群体活动明显,躁动不安,争向水面活动,翻滚弹跳,进而表现惊恐逃避、躲窜,无休止的游泳;经过一定时期后,鱼类出现采食量减少甚至不采食,活动减少,游动缓慢,群体聚集势头降低,单独游动至水面、轻微浮头,逐渐发展至严重浮头,体色变深,衰竭、肚腹朝上、时沉时浮或沉入水底、侧睡不动,接近死亡[5]。

2.1 类型特征

凡是偏离鱼类正常生活范围的不良刺激因素就是应激因子,又被叫作应激源。常见的应激因子可以大致分为环境因子、生物因子和物理干扰因子三大类。环境因子主要包括水温、盐度、溶氧、氨氮、pH值、亚硝酸盐、水流等;生物因子主要包括水生植物、底栖动物、附生藻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物理干扰因子主要包括运输、分池、性别分选、疾病防治等。

2.2 反应机理

目前,相关研究普遍认为,鱼类应激反应的机理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发生相互调节且互为因果的一系列变化。据此,研究人员将其分为3个阶段:一是机体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变化;二是同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免疫的变化,调节机制对体内出现的生理紊乱进行协调;三是在上述基础上,体内调节失控、鱼类行为出现变化、生长速度减慢、抗病力降低等。

2.3 常见疾病

鱼类为了抵御应激因子会产生非特异性、生理性紧张状态的异常反应,当应激因子的刺激强度超过动物的耐受限度时,鱼类的机体出现损伤,即产生了应激性的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死亡。在水产养殖最为常见的当属鱼类应激性出血病,尤其是在捕捞拉网、分池、转箱、长途运输等应激条件下,极易诱发此病,导致鱼类大批死亡,发病率可高达20%~40%;另据报道,欧鳗“狂游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受到环境、人为因素等应激因子刺激,出现游动无力,行为异常,在池内窜游,其头部、吻部、颌下常因与池壁、池底摩擦或碰撞而致伤,死亡率一般高达50%~70%,严重时可达90%以上。除此以外,还有大量关于月鳢、鲤鱼受到各种刺激后表现出的体表黏液分泌减少、体表出血直至死亡的报道。

2.4 防治方法

由于诱发鱼类应激反应的应激因子多样性,目前尚未获得特别有效的防治方法,对该病的治疗只有采用及早发现、提前预防、综合防治、生态治疗的方法,才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和危害。

目前,主要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一是加强水质管理,优化和改良养殖环境。运用传统及现代化的检测手段,采取预防和调控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水体的pH值、溶解氧、温度、盐度,总氨氮、亚硝基氮、硝基氮、硫化氢含量以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符合不同养殖鱼类的要求,把水质变动调控在鱼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尽量缓解诸多因素对鱼的应激,维系鱼类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及稳定。二是培育抗应激养殖品种。研究表明,不同品种、不同个体发生应激反应的强度也不同,而且这种差异可以遗传。因此,在选育抗应激品种时,以放流为目的的鱼群不宜选育应激反应强度低的品种,且应激指标的选择应慎重。三是研发综合制剂,提高鱼体抗体。据报道,VC、VE、虾青素、腐植酸、甜菜碱、活性多糖、几丁聚糖、铬酵母等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应激反应的状况。

3 参考文献

[1] 刘小玲.鱼类应激反应的研究[J].水利渔业,2007,27(3):1-3.

[2] BARTON B A.Stress in fin fish:past,present and future-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 Iwama G. Fish stress and health in aquacultur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33.

[3] BARTON B A,IWAMA G K.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fish from stress in aquaculture with emphasis on the response and effects of corticosteroids [J]. Annual Rev Fish Dis,1991,1(2):3-26.

篇7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位于宁都县田头镇,总面积400亩,其中亲鱼池200亩,苗种培育池200亩,繁育车间3335米2。池塘水体透明度>40厘米、溶解氧>5.0毫克/升、pH值为6.5~7.5。试验点交通便利,周边无大的工农业污染源,水源水质均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的要求。

2. 试验方法

四大家鱼人工繁殖规范化流程:培育池的选择亲鱼的选择亲鱼的培育亲鱼的催产人工授精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水质监控、饲料供应和疾病防治等日常管理工作贯穿其中,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应用HACCP体系在四大家鱼人工繁殖规范化流程中进行危害分析及确定关键控制点等方面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①培育池的选择。

亲鱼培育池选择不合理,会带来生物和化学污染,影响水质,进而引起病害,一旦发生病害,容易交叉感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培育池是亲鱼培育的基本条件,应设为关键控制点。

该公司位于田头镇,周围无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区有隔离带,土壤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亲鱼培育池塘的场地环境应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标准的要求。日常用水从溪河中抽提,水源水质符合NY5051-2001标准的规定。亲鱼培育池为长方形,面积2000~3500米2,池深2~2.5米,水深1.5~1.8米,池塘底部淤泥厚度小于15厘米,非常适合四大家鱼的繁养。

②亲鱼的选择。

在四大家鱼人工繁殖中,亲鱼的选择恰当与否是影响人工繁殖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工繁殖的亲鱼,应符合GB/T5055-2008标准的要求。催产期间,要准确判断亲鱼的性腺成熟度。实践中发现,有些地方往往从人工养殖的池塘选购亲鱼用于催产,或由于亲鱼性腺成熟度不够而导致催产失败,此为显著危害,应设为关键控制点。

该公司亲本主要来自国家级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亲鱼种质符合GB/T5055-2008标准的要求。青、草、鲢、鳙亲本分别有15组、2200组、750组、450组,另有一定数量的后备亲鱼。亲本年龄和规格为:青鱼10~13龄,21~23千克;草鱼11~13龄,12~17千克;鲢鱼6~7龄,7~10千克;鳙鱼10~12龄,10~15千克。亲鱼放养密度为10~15组/亩,以草鱼亲鱼为主,混养少量其他亲鱼。在亲鱼的选择上,要选腹部膨大明显,后腹部生殖孔红润,附近饱满、松软富有弹性的个体。若将亲鱼腹部朝上并托出水面,雌鱼腹部两侧卵巢轮廓明显,雄鱼轻挤腹部有浓稠流出,呈乳白色,入水后能迅速散开。

③亲鱼的培育。

亲鱼培育不理想,其性腺发育不佳,将直接影响催产效果,受精卵质量较差,产出的鱼苗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容易生病,从而使鱼苗生长缓慢。亲鱼培育和饲料供应紧密相关,在饲料供应已设为关键控制点的前提下,可不设为关键控制点。

该公司采取“精料、青料和动物性饵料结合投喂,定期施肥”的方法培育四大家鱼亲鱼,所选精料符合《无公害食品 鱼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标准的要求。繁殖季节保持亲鱼池微流水刺激亲鱼性腺发育。草鱼亲鱼秋冬季投喂以花生枯为主,日投喂量控制在存塘亲鱼体重的2%~3%,春夏季投喂以青草、黑麦草、青菜叶等为主,饲料为辅,日投喂量青饲料占存塘亲鱼体重的10%~15%、精料占存塘亲鱼体重的2%~3%。青鱼因喜清瘦水质,投喂应以螺、蚬、蚌肉为主,辅以配合饲料、花生枯等精饲料,冬季收集螺蛳,每亩投100千克左右,产前、产后再追投1次。鲢、鳙亲鱼的培育采取在冬季下足发酵鸡粪的方式,施肥量为200~250千克/亩,15天后水体中浮游生物含量丰富时将亲鱼分塘,以后视水质每月追施1~2次,每次100~150千克/亩,培育过程中辅以投喂花生枯平衡水质。

④亲鱼的催产。

亲鱼催产方法和药物剂量控制不当,易影响催产效果。催产过程中易受亲鱼成熟度、注射液用量的影响,为显著危害,应设为关键控制点。

该公司根据水温、亲鱼吃食和性腺发育等情况确定合适的催产时间,并合理掌握催产药物的搭配、剂量和雌雄配比。催产时雌雄比一般青、草鱼采用1∶1.1,鲢、鳙鱼采用1∶1的比例。采取两针注射法,间隔6~8小时,青鱼第二针注射间隔时间比其他鱼稍长2~3小时。药物选择和雌鱼剂量见表1,雄鱼剂量减半。

⑤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的效率易受时间掌握、操作同步性及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为显著危害。人工授精的操作过程直接影响受精的效率,应设为关键点。

该公司采用人工干法授精,即催产达到效应时间后,密切注意亲鱼状态,出现追逐明显、雄鱼开始顶撞雌鱼等迹象时,将卵子与挤入脸盆,用手或羽毛轻轻搅拌1~2分钟,使精卵混合均匀,再徐徐倒入清水搅拌1~2分钟,然后静置1分钟,倒掉污水,放入孵化环道中孵化。

⑥受精卵孵化。

四大家鱼胚胎发育要求溶氧>6毫克/升,pH值为7.0~8.5,最适水温为21~29℃。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容易受到水温、pH值、溶解氧、敌害生物等因素的危害,均为显著危害,应设为关键控制点。

该公司采用单环孵化环道孵化法,现有直径4~6米孵化环道8个,孵化用水来自溪河中,水质清新,溶氧量高,经两次过滤后引入使用,有效杜绝敌害生物的危害,繁殖旺季为每年4月18日至5月10日,此时水温适宜,可保证较高的孵化率。

⑦苗种培育。

四大家鱼的受精卵出膜时间较短,刚孵化出膜的幼苗,以自身的卵黄为营养,娇小羸弱,不能自由游泳,只能借助水体的流动而上下翻动,因而需要进行暂养。暂养过程中有着显著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苗种培育好坏直接影响苗种成活率高低,应设为关键控制点。

该公司刚孵化出膜的幼苗在孵化环道中暂养,当鱼卵大部分脱膜后,由于幼苗缺乏游泳能力,应加大水流防止鱼苗下沉窒息而死。脱膜后3~4天,当鱼苗能平行游动时应降低水流,防止鱼苗顶游消耗体力。注意早脱膜现象和剑水蚤、气泡病、水霉病的发生。鱼苗平游活泼时即可下塘,下塘前每万尾水花投喂2~3个熟蛋黄,用双层纱布过滤出蛋黄均匀撒喂。每天早晨要定时巡塘,观察水质变化,发现异物应及时清除,控制好影响苗种培育的水温、水质、pH值、溶解氧等关键因素并做好培育期间的生产记录。

⑧水质监控。

水质的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到养殖产品的安全性,在整个繁殖过程中会带来化学和生物污染,是显著危害,应设为关键控制点。

该公司采取的措施如下:一是仔细检查孵化用水是否用过滤网过滤,防止漂浮物和野杂鱼等进入;二是每次孵化前清洗孵化设施,孵化期间根据胚胎发育时期给予适宜的水流量,并密切观察水温、水质和胚胎发育情况,及时清理卵膜和代谢产生的污物;三是在亲鱼培育过程中适时增氧,每10天泼洒1次生石灰水和加注1次新水;四是定期检测养殖和繁殖过程中水质是否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的要求。

⑨饲料供应与储藏。

饲料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安全性。饲料主要有配合饲料、鲜活饵料和冷冻饵料等。配合饲料原料可能被有毒有害物质、农药等污染或饲料在加工过程中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还有可能添加各种添加剂,在养殖生产中使用这类饲料,将导致极为严重的危害,直接决定亲鱼和苗种的质量,应设为关键控制点。

该公司繁殖过程中投喂的青料系自产,精料购自国内知名饲料厂家,通过了ISO9001体系认证,符合《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标准的要求,饲料和添加剂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饲料药物添加使用规定》标准的要求。在饲料供应过程中还定期对供应商的饲料进行抽检,监控和观察用量,分析降解周期。使用的鲜活饲料和冰冻饵料要求新鲜不变质,消毒后再投喂。饲料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了进出库登记制度。

⑩疾病防治。

四大家鱼亲鱼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易产生的危害是使用禁用渔药和药物残留,禁药滥用和药物残留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为显著危害,应设为关键控制点。

该公司亲鱼培育过程中疾病以防为主,每年春、秋两季采用0.5毫克/升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预防寄生虫,4~10月每月采用30毫克/升生石灰水或1毫克/升漂白粉液全池泼洒以预防细菌性疾病。一旦发现鱼病,积极对症下药,尽早治愈。渔药的使用和休药期按《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2)的规定执行,定期取四大家鱼样品进行检测,符合《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5070-2002)标准的要求,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详见表2。

二、结果与分析

1. 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

通过宁都县鑫鸿水产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实践,应用HACCP原理进行危害分析,确定了表2所示的9个关键控制点,仔细分析了与四大家鱼繁殖有关的各种危害的性质、程度,制订危害控制程序,将可能发生的水产品安全危害消除在养殖过程中。

2. 宁都县鑫鸿水产有限责任公司繁殖情况

表3统计了该公司2014年繁殖情况,共生产苗种19.65亿尾,产卵率和孵化率青鱼最高,草鱼其次,鳙、鲢鱼略低,可能和亲本培育过程追肥次数和施肥量偏少有关。项目应用HACCP体系的7个基本原理在实践中进行危害分析总结了9个关键控制点,并严格遵照执行,四大家鱼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都在90%以上,说明人工繁殖过程中管理到位,效果良好。

三、小结

篇8

回顾过去三十年,中国饲料行业基本上和我国改革开放同步推进。80年代初,四川有将近1亿人口,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而全省一年水产品总产量只有3万吨,那时基本上是“吃鱼难”,鱼价比猪肉价还高。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整个水产行业在技术线上作为主要推手参与到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之中,水产品产量从80年代中后期一路快速增长。过去三十年水产品的产量,从80年代初全国养殖和捕捞产量不到400万吨,一路攀升到2011年突破5600万吨的总量,水产养殖产量超过3000万吨,鱼肉已经从当年最贵的肉食品,变成现在几大动物食品中价格相对最便宜的动物蛋白来源。以前人们是吃不起鱼,而现在全世界的三条人工养殖鱼中,就有两条来自中国。自2002年起,中国水产品出口量即位居全球第一。现在,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水产品产量约占全球三分之一,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水产品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因此,过去二三十年,行业对整个中国水产业、中国食品优质蛋白质的来源、生产以及全世界鱼类养殖的贡献都非常大。

近年来,食品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当疯牛病、禽流感、猪流感相继暴发后,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吃什么安全、吃什么放心?”成了人们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在老百姓间有这样的说法,“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所以,水产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健康、安全、放心消费的首选。科学研究证明,吃鱼有益于人体健康,其容易消化、营养平衡,同时,鱼类的蛋白质是所有蛋白质中最好的,鱼类几乎是我们现在能够吃到的肉类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可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其中含有大量真正的“脑黄金”,对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智力发育,维持老年人的智商等有重要作用,这在营养学界是公认的。此外,大家很关注疯牛病要传染人,禽流感、猪流感也要传染人,可以说,人畜共患的疾病成为我们非常担心的问题。可是,鱼生活在水中,水和空气相差很远,物理特性差别很大,鱼是变温动物,人是恒温动物,所以,它和人的遗传特性差别很大,是两个不同的遗传特性,也是两个不同的生存空间。所以,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鱼和人类大范围共患的疾病尚未发生过一例。因此,从这个角度讲,鱼是我们最安全的一类食物。日本是目前全世界吃鱼最多的国家,人均每年消耗水产品已经超过90千克,而且大多是采取生吃的方式,因此,到现在为止,日本的人均寿命是全世界最长的,心血管疾病也是相对最少的,从营养学角度讲,这可能与他们长期以鱼类蛋白为主的膳食结构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中国水产饲料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过去二三十年,对中国人膳食结构的改善和营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二三十年,也将继续保持高速的发展态势,这是水产品作为人类优质食品所决定的,水产品对促进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这个行业仍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水产养殖和发展对营养与饲料科技进步的依赖越来越大,饲料成本达到养殖成本的70%以上;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养殖品种多,据统计达到100多种,目前的饲料技术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快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的需要,存在科技普及率偏低,饲料成本偏高,饲料效率偏低等问题。因此,产业发展对饲料的要求和营养学的研究有迫切需求,营养与饲料的科技贡献力在我国目前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水产行业正处在繁荣兴盛中,近年来逐步进入了全面竞争的崭新格局。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水产饲料位于水产产业链的前端,只是这个链条的一部分,饲料成本占据养殖总成本的70%左右,一旦养殖企业发展壮大,饲料环节就只会成为养殖企业的一个车间。同时,不同区域养殖品种与养殖模式不同,并且与畜禽养殖相比,水产养殖多了一个水介质,会影响同一饲料的养殖效果、经济效益、客户接受程度,各环节上细小的、专业的、特色的差异,都有可能打破行业现有的并不太稳定的竞争格局。具有规模、品牌、科技优势,符合未来饲料产品健康和环保要求的饲料加工企业,将在发展壮大中获得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届时我国水产饲料业必将呈现全新格局。

二、企业技术创新助推行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和领先,成为助推企业和行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进入21世纪,行业进入全面竞争时代,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饲料盈利空间正在遭遇全方位的挤压,所以,企业除了提高原料采购技术,强化配方技术,精细饲料生产技术,加强营销环节外,鱼种、水产品加工等环节也充满了竞争,做全产业链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不同区域养殖品种与养殖模式不同,特别是养殖效果受水质的影响巨大,整个行业对水产动物的研究、成果应用上系统性的不足等,因此,我国水产饲料行业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技术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原料成本占饲料成本的比例是最大的,原料的价格波动大,如何选择原料、降低饲料成本、保持原料质量与保持饲料安全非常重要。除了品质控制、选用优质安全的饲料原料外,向源头一体化、特别是关注新蛋白源的生产方式的合理性,也是重中之重。过去我们关注动物蛋白,比如鱼粉,后来关注肉粉、植物蛋白,如豆粕、菜籽粕和棉籽粕。目前和未来,我们可能需要加大力度关注微藻蛋白。万物生长靠太阳,一般植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光能固化率为1%~2%,而微藻类的光能固化率一般是15%,部分可达20%。目前我国盐碱地面积已达9913万公顷,若将其中的1%用于培植蛋白含量达60%~70%的微藻类,按目前商业化生产的年平均水平(30吨/公顷)计算,即可生产至少1700万吨优质蛋白质;如果用其替代现有饲料用粮,鱼和畜禽饲料中的鱼粉、花生粕和豆粕,部分由微藻类替代,相当于可节省5248万吨大豆,或1.62亿吨玉米,可直接节约耕地1.62亿亩,解决我国1.2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或者6亿人口的城市化用地问题。在此情况下,利用现有18亿亩耕地的10%,就可以养活全中国的人口,同时解决了我国饲料业蛋白源的缺口问题。因此,企业加强高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是解决我国饲料资源短缺的唯一出路,更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通威积极参与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回顾通威的发展历程,从1983年开始,从小到大,无不与中国饲料工业发展同步,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作为中国农牧业的建设者、参与者,通威一直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充分整合技术、管理、资金、品牌、市场等各方资源,积极打造水产和畜禽产业链。我们常说,“谁引导农民致富,谁就和农民一起致富;谁抢农民饭碗,谁就没有饭碗。”面对新时代更“挑剔”、更有文化的新型养殖户,行业企业需要为他们提供优质苗种,推行养殖系统解决方案,改善水产养殖环境,需要鼓励其规模化养殖,需要实施“全国万户重点用户共同成长计划”,并建立和完善担保体系。我们要让养殖户和我们共同分享附加价值,以便共同发展绿色水产品,积极为推动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做出有益探索。三十年来,通威一直致力于打造和完善水产产业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即在产业链上游,以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通威水产科技园、通威水产研究中心为载体,依托国家鱼类基因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实力,开展水产良种繁育和水产前沿技术研究;中游,则以水产饲料生产、销售、服务为主导,提升终端的养殖技术水平;下游,则积极拓展水产品深加工产业,全力打造优质水产品品牌,实现产业自身的良性循环,从而为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品质消费提供保障。

篇9

1.缺乏规范性管理与在校园内学习相比,由于实习基地地域比较分散、学校与企业沟通不够、校内指导教师不足和忙于学校其它教学任务等原因,导致学校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力度明显薄弱。对距离较远的实习基地,甚至只是简单地把学生交给实习单位,实习管理和考核均由实习单位代为完成,没有真正实现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考核,严重影响了校外生产实习的质量,说明学校在实习基地的管理上还没有形成相对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制度。

2.优质实习基地不多由于实习基地资源比较紧俏,海洋技术系在与企业签订实习基地时要求较低,而且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大多到水产养殖和育苗企业进行生产实习,这一类的企业大多建于沿海滩涂和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交通不便,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劳动强度大,有时还有加班、夜班的情况,每年都会出现个别学生因不能适应艰苦的环境而擅自离岗或要求换企业的情况。

3.经济负担降低企业对实习的积极性目前大部分水产养殖和饲料生产企业为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首要目的。学生的实习费用逐年增加,而高校一直对每个学生的实习经费投入十分有限,这就增加了企业的负担,由于学生不是实习单位的员工,企业一般不愿投入过多的经费,而且水产养殖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造成企业利润相对减少,这就挫伤了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士气,影响企业作为实习基地的积极性,甚至当企业不能从与高校的合作中得到实惠时,便不愿自找麻烦将其做为实习基地,更不愿意承担长期的实践教学任务,另外,由于近几年实习安排不当,如实习时间短、学生在实习基地不能安心实习、工作表现不好等不利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留下了负面影响,因此,校外实习经常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同,这极大地限制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发展。

4.实习内容单调,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由于实习单位都具有一定的生产任务,而且考虑到安全问题,以及行业竞争导致产品配方和生产技术具有保密性,一些饲料生产企业不愿让学生参与所有的生产,往往只允许进行饲料原料或成品饲料品质分析,一般水产养殖、育苗企业也只允许学生进行简单的饲料投喂、疾病预防等工作。对于名贵水产品养殖企业,由于投资风险巨大,养殖技术要求高,实习学生常常处于实际生产的,陷于简单的体力劳动之中,企业安排学生工作随意、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实习基地还存在着实习教学内容不稳定、养殖场地小、基础设施差、实验过程简单等问题,因此,大部分学生不能系统地参与行业生产并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从中学到的知识有限,很难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对策

1.加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每年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总是东奔西跑联系合适的企业,还要落实食宿等后勤事务,花费了不少精力,另外企业也因追求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感到难于安排。为此一些学校纷纷组建校内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较校外实习基地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实习就近就地、相对稳定、专业性强、设备先进、教学功能齐全、有利教师管理、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等,这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节约实习费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包括水产养殖专业的大部分专业仍缺乏规范性的校内实习基地,学校应该加强校内实验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需要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水产养殖专业特点、生产实际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统筹兼顾、合理规划。

2.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校外实习基地是基地所属企业和学校的共同财富,保持学校和实习企业良好的关系是搞好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必须坚持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受益的原则。水产养殖和育苗池塘一般面积大、环境差、设备简陋,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但学生却能很好地学到水产养殖模式、育苗技术、疾病防治技术等。因此,为了保证实习质量和实习的顺利开展,学校不能过分地增加企业的负担,要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加大对发展规模大、专业对口、距离学校近、学生实习效果好的校外实习基地经费投入,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科技含量,保证企业在接受学生实习的同时能增加收益。另外,政府应制定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企业只有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适当资金补偿的情况下,才能尽全力建设好实习基地,保证实习基地能够正常运转。

3.加强与大型企业的科研合作在选择作为实习基地时,应选择水产养殖、饲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或上市企业,因为这样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比较雄厚的经济和科研实力的企业,才能与学校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全面合作。在科研项目中,高校借助学校人才优势和企业发展方向,共同寻找合适的研究项目,在产学研上能更好地合作,以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难题;高校要适当多开展应用型研究,将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促使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市场竞争力,学校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知识讲座、技术咨询、员工培训等[3],让企业感受到实习基地的建立能够给企业带来新技术和新信息,能够提高企业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给企业带来效益。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欢迎学生实习,并提供食宿和生活补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和生产实际,才能增强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4]。同时,教师通过到基地工作,才能了解企业和农民急需,科研立项才能更符合生产实际,贴近生产需要。学校还可以经常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学,并定期举办技术、学术交流活动,使双方能够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4.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带队教师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由于水产养殖工作量大,需要充沛精力和体力作保障,另一方面为了培养青年专业教师,学校一般提倡年富力强的教师作为实习指导老师,但派到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在实际生产上往往有一定差距,对水产方面的生产经验不足,难以完成实习指导任务[5]。因此,学校应对青年教师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进行培训,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并定期选派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与技术人员、工人师傅接触交流,或参与企业的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和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适应应用技术发展前沿的能力,使指导教师既能从深层面上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胜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又能真正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其专业研究能力[6]。

5.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只有建立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运行机制,才能保证校外实习基地持续、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要根据培养目标从基地实际情况出发,与基地所属企业共同制定实习内容、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责任与权利。只有在实习过程中严格执行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考核,才能提高学生、教师的重视程度,才能保障实习基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检测;水产品;药残

中图分类号 R155.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291-01

我国是水产养殖和水产品消费大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水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残留种类主要包括氯霉素、硝基呋喃类、孔雀石绿等[1-3],是目前中国水产品最为严重的危害因素之一,对广大消费者造成了巨大损害。因此,努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促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一些生物科技公司纷纷研发出了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水产品药残快速检测试剂盒,本文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优点以及在水产品药残检测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的综述,现将其介绍如下。

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胶体金标记技术结合免疫层析技术一种应用形式。其原理是分别将药物抗原和二抗呈条带状固定在试纸膜上,形成2条固定的隐形线,分别为检测线(T线)和对照线(C线)。当样品加入加样孔后,样品借助微孔膜的毛细管作用,慢慢沿着膜运动,样品中的残留药物与药物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使该条形带显示一定的颜色[4],用肉眼即可直观地判断检测结果:阴性(-):T线(检测线)比C线(对照线)深或一样深,表示样品中被测物浓度低于检测限或不含被测物残留。阳性(+):T线比C线浅,或T线无显色,表示样品中被测物浓度高于检出限;T线相比C线越浅,表示样品中被测物浓度越高。无效:未出现C线,表明检测失败或试剂条已变质失效。

2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优点

2.1 快速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快速耗时少,样品处理过程一般需要40 min左右,检测过程及结果判读需要10 min左右。

2.2 准确

根据免疫学原理进行检测,对药物的识别具有高度特异性,对组织细胞的非特异性吸附作用小,敏感性高、重复性好。

2.3 成本低

与实验室中复杂的仪器设备以及检测标准方法相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快速检测产品的生产成本比较廉价,检测成本较低。

2.4 操作简单

操作简单,普通的基层执法检测人员,不需要专业的知识,经过简单的培训,按照说明书,就能独立地进行样品处理及检测过程。

2.5 稳定

标记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好,贮存及检测过程在室温环境下即可。

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水产品药残检测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日益严重,由于鱼类疾病防治的需要,目前还是有很多养殖单位在违规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我国农业、质检等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了检测机构对水产品违禁药品的检测。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等色谱分析法,检测人员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仪器操作技能,并且耗时长、检测成本较高,不易于普及推广。

目前,很多城区的质检站、水产品批发市场都建设了快速检测中心,运用商品化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产品[5-6],如水产品中氯霉素快速检测试剂盒、孔雀石绿快速检测试剂盒、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快速检测试剂盒、喹诺酮类药物快速检测试剂盒等对违禁药品进行快速的检测。这些产品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用设备,检测人员只需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按照说明书独立地完成整个检测过程,检测结果用肉眼即可观察判别。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能满足对水产品从养殖到销售各环节中的实时监管,有效地提高监管的覆盖面,将对水产品中药残的监控发挥重要作用。

4 参考文献

[1] 王自良,赵坤,张改平.氯霉素的毒性及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与检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2):101-105.

[2] 戴欣,李改娟.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的危害影响以及控制措施[J].吉林水利,2011(9):61-62.

[3] 翟毓秀,郭莹莹,耿霞,等.孔雀石绿的代谢机理及生物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37(1):27-32.

[4] 张改平,郭军庆,李青梅,等.动物疫病免疫试纸快速检测技术概况[J].河南农业科学,2009(9):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