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的利用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资源的利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S2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99
农业资源强调的是农业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的统称,其中农业自然资源涵盖的是各种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要素,如土地、水等资源,而农业经济资源强调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发挥一定积极作用的社会因素及社会生产成果,如农机设备、道路交通设施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加强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化管理与利用,使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从而推进农业经济的生态化发展。
1 加强农业方面法律规范的制定与完善
加强农业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为了确保农业方面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到位,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从目前我国农业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看,我国农业法律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在农业自然资源中土地、林地等的流转、评估以及管理等方面没有严谨的法律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林地等资源的浪费;而关于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法律规范的不健全,致使农村道路交通、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等在发展中存在较大问题,这些问题的不及时解决会对我国农业未来的合理化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实现农业资源合理化利用的第一步便是加强农业方面法律规范的制定与完善,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制定农业自然资源的管理规范。土地、林地、水是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资源,随着资源浪费现象的日益增长,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该方面的法律规范,针对土地、林地流转、评估及管理等各方面做出详细的规范,确保各项农业活动的有法可依。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法律规范的制定,为促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要加强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扶持力度,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加强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立法部门有必要完善从事农业方面经营活动的法律规范,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扶持,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完善的农业资源法律保护体系,及时修改与完善农业资源保护中不健全的法律部分,从而促使农业资源逐渐实现合理化发展与利用。
2 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目前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加大农作物的产出量,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现象仍大量存在,而土地的过渡利用也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流失、土地肥力的下降,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华北平原的土地盐碱化便是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综合体现。森林、植被等的破坏,加剧了生态问题的恶化速度。农业资源的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地区农业发展没有形成集约化,仍以自主经营为主,极大的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科技手段没有具体落实到位,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使我国农业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等3大效益的综合发展,而强化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完善生态农业方面的立法规范,让更多科学合理的规范成为农业发展的综合指导,促使各项农业活动有法可依。例如,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土地确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让农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农业生产,从而为农业创造更大价值;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农业发展中要加强对农民科学种田知识的培训,使更多的农民参与到生态农业发展中来,在降低对农业资源的破坏程度的基础上提高农业产值,强化农业与相关研究机构、高校的联合发展,及时将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作用到实际的生产中,从而让农业资源更好的发挥其价值;加强生态农业知识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主动参与到生态农业发展中来,多数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对科学种田方面的知识理解不多,因而各级农业部门有必要强化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意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3 总 结
强化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推进其合理化发展我们有必要加大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研究力度,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文章指出制定完善的农业方面的法律规范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合理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在法律强有力的约束下农业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而生态农业作为一种集经济、生态于一体的新兴农业将会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
中图分类号: S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03-1
1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现状
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会被利用的水源,可以用的水源必须具有足够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并且必须是可以定期更新补充、可持续利用的。但是事实上,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短缺、旱灾频繁的国家,如果按人均水资源量来计算,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仅有2500m3,大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建国以来,我国虽然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2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比较低,并且浪费严重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情况并存,同时由于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属于粗放低效利用,所以这就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
2.2 农业资源管理体制的滞后
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业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要求,这是造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低效利用、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3 解决农业水资源问题的建议
3.1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管理要想实现一体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作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非常不合理,这就造成了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许多问题。概括来说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明显;(2)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机制比较难,同时水资源管理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这样显然是不利于节水的;首先,必须将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每个公民有节约用水的理念。另外无论产业结构布局或是结构调整,还是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政府都必须考虑到有关水资源的制约因素,从而建立节水型社会。在管理方面,改变原有的管理方法,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逐步实现需求管理。
3.2 面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21世纪水资源的重大方略之一。对于开拓国内市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即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惩罚奖励机制,即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2)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科学的水价体系是水资源相关经济运行正常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保证。
3.3 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必须形成城乡水资源统筹管理的制度。水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关系、产业关系、生产生活关系、政府市场关系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管理,从而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必须改变城乡分而治之、部门“多龙治水”的局面,努力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进行转变。 加强水资源管理,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所以应该积极探索水权流转,不断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鼓励民间投资办水、兴水、护水,保护投资者合法收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充分运用价格杠杆,完善水资源价格机制使得水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科学用水。
4 结束语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但水资源的状态和使用方式是可以替代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要考虑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不可能像能源等通过寻找替代来解决其贫乏危机,水资源的可持续道路有其自身特点。水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是包括水工程安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必须时时刻刻地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王乐财.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2] 何俊仕,曹丽娜,逢立辉.现代农业节水技术[J].节水灌溉,
2005,(4).
篇3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技;耕地资源;集约利用;应用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375-02
Research Advances on Applic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ZHAN Hai-bin
(College of Administration,Xiangfan University,Xiangyang Hubei 441053)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was discussed,including crop breeding technology,farmland unknitting technology,RS technology and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technology.It′s pointed out that in a condition of limit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it′s significant to develop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promote the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farmland resources,so as to 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intensive utilization;application
我国目前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并且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占用耕地以及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以及自然灾害毁损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近年来我国耕地资源总量仍然在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减少[1]。另外,据联合国人口统计项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长到15亿人,即使人均消费水平不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将增加1/4,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如何更好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耕地,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益,已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2]。因此,在目前我国耕地资源难以在数量上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对于提高我国单位面积上耕地资源的产量,即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已显得非常重要。
1 耕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关于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内涵,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述,有的学者认为耕地资源集约利用是土地利用方式的一种,其内涵为:基于区域农地资源科学配置和结构优化的前提,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相关生产要素投入,使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适宜且结构协调,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充分发掘耕地资源的利用潜力,从而在耕地资源利用上走内涵挖潜和可持续利用的道路[3]。现代农业科技投入作为粮食生产要素投入之一,可以弥补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不足的劣势,提高耕地资源的单位面积产量,促进我国耕地资源的内涵式集约利用。
2 现代农业科技在促进耕地资源集约利用中的应用
2.1 作物育种技术
作物育种技术对大幅增加我国粮食产量,提高我国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以水稻育种技术在耕地资源集约利用中的应用为例,早在2002年10月25日《北京晚报》就刊登了通栏标题《中国优质水稻领跑世界》,认为我国水稻育种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水稻产量的大幅增加,保障了我国农业结构大调整,调减粮食种植面积1 000万hm2,使经济作物、饲料作物比重超过30%[4]。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水稻育种技术的应用,我国的国内粮食供给将会面临严重的危机。因此,作物育种技术在当前我国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通过加大农作物育种科技投入,特别是今后在粮食主要品种,例如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育种科技的投入,将会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上耕地资源的产量,促进我国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2.2 土地平整技术
土地平整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在我国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而逐渐被广泛应用。但目前,我国仍采用传统的平地设备进行平地,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难以达到耕地平整、有效节水的目的。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先进的现代激光平地技术。现代激光平地技术是高科技激光控制技术和常规机械平地技术相结合的土地平整新技术。激光平地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单产,增加经济效益;有效节省用水、降低费用;操作简便;省肥;可改造盐碱地[5]。目前,我国耕地资源的利用主要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并且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农业劳动力缺失的问题,大多数农村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农村主要劳动力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现代农业要求实现机械化,而土地平整技术可以增加成片土地面积,非常有利于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操作,因此可以预见,现代土地平整技术将会在我国各个地区广泛应用。通过土地平整技术,一方面可以增加耕地实际种植面积,另一方面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减少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人口,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并且更有利于单位面积上耕地资源的产量,并且有利于节约单位生产成本。因此,现代土地平整技术在提高我国耕地资源集约利用方面潜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2.3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RS)是3S技术之一,在人类生产生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遥感技术在耕地资源集约利用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2.3.1 遥感技术在耕地资源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1999年以来,我国开始采用高分辨率、多时段卫星数据开展国土资源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工作,遥感技术为我国的土地遥感监测体系[6]和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提供重要技术支撑[7],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各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大量的耕地资源被征用为城镇建设用地的大环境下,通过对重点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等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尤其是对于违法占用耕地行为进行遥感动态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为耕地资源的及时保护和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惩处提供重要技术手段。通过遥感技术在耕地资源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止耕地资源被非法占用,特别是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这种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保护高产的耕地资源,促使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尽量不占耕地、少占耕地以及保护优质高产耕地,为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2.3.2 遥感技术在耕地资源详查中的应用。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如果采用常规测量方式,一些地方人员和设备无法涉足,并且常规测量方式耗时、耗财,而通过遥感技术,可以高质量及时准确地完成耕地资源详查的任务。通过遥感技术获得的耕地资源详细调查数据资料可以为中央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耕地资源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可以充分掌握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状况,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区耕地资源的状况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措施来促进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2.4 现代农业灌溉技术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特别是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均呈现逐年不断递增的现象,水资源的不足将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较高,并且主要是用于农业灌溉。同时我国农业灌溉的用水利用率较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几乎只有一些发达国家的1/2。而且我国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耕地为“望天田”,由于缺乏有效的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如果遇到干旱年份,这部分耕地资源的粮食生产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颗粒无收。因此,应大力提倡采用现代农业灌溉技术,改变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同时加大农田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对我国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内专家学者针对我国当前农业资源现状进行农业节水用水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例如我国学者探索了大田作物调亏灌溉技术的增产机理,总结出了适合我国不同地区各种条件下采用的大田灌溉综合节水技术模式,建立的玉米、小麦、棉花等大田作物的最佳调亏灌溉综合技术体系已在我国许多地区推广应用[8]。针对干旱地区农业用水情况,还有专家学者研究了控制性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节水技术,这种技术突破了传统的作物用水方式和节水理念,实现了节水理论与技术创新,为旱区农业节水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9]。由于我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方水资源多,北方水资源偏少,所以从经济、技术角度考虑,现代农业灌溉技术在耕地资源集约利用中的应用也应有所不同。对于南方地区,农业灌溉技术主要是考虑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因为南方地区多为丘陵地带,地势不平坦,如何保障地势高地区的耕地资源的农业用水灌溉是南方地区现代农业灌溉技术需要着重解决的难点。而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偏少,但地势较平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促进北方地区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因此,南方地区农业灌溉一方面需要加强降水资源的储蓄能力,完善现有的蓄水设施,保障不同季节水资源的可利用充足数量;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水利灌溉设施建设,特别是地势较高地区农业灌溉设施建设。北方地区不仅要完善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更要注重节水技术的应用。以管道输水技术为例,该技术是一种代替明渠输水灌溉的一种工程形式,通过一定的压力将灌溉水运送到田间。这种管道灌溉系统均布置在耕作层、冻土层之下,灌溉系统上的耕地仍可进行农业耕种,解决了明渠灌溉系统对耕地的永久性占压问题,并且水资源的利用率比传统农业灌溉要高得多,因此这种管理灌溉系统可有效促进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10]。
3 结语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可供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并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为了满足我国的粮食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挖掘耕地资源内部潜力,提高单位面积耕地资源的产量,实现我国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4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编辑部.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04.
[2] 姜志德.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47-148.
[3] 吕晓,刘新平,李振波,等.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2007(6):15-19.
[4] 安宏林.杰出人才成就轨迹(二):农业功臣袁隆平[J].人才开发,2007(8):54.
[5] 韩宏宇,吕海杰.激光平地技术的综合评价[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3(3):8.
[6] 包志芳.R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国土资源,2007(6):73.
[7] 詹海斌.城市地价指数的编制和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20):135-136,150.
[8] 山宝琴,刘亚峰.现代农业科技革命与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19):5902-5903.
篇4
云南省是一个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的省份,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西藏和四川,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7。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等原因,导致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近年来,云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制约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所以找到有效的措施来支持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谓迫在眉睫。
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1.云南省水资源量有所下降
近年来,云南省水资源量有所下降,旱灾不断。据2012年云南省水资源公报显示,2012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09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4 177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15%,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流域年降水量分别比常年偏少18%、11%、15%、16%、15%和7%。2012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 690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41毫米,比常年偏少24%。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流域年地表水资源量分别比常年偏少29%、32%、25%、23%、22%和8%。2012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583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4%。地下水径流模数1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流域年地下水资源量分别比常年偏少28%、35%、25%、24%、24%和8%[1]。水资源总量的减少加剧了农业用水的困难程度。
2.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少,水利化程度低
农业用水在云南省生产用水中占有很大比例,约77%,然而在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较少,只有24.27万公顷,人均灌溉面积只有0.015公顷,受旱程度较大[2]。除此之外,农业水利化程度较低也是制约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虽然云南省水利建设事业经历了3次大规模建设,蓄水能力有所加强并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但总体水利化程度较低,仍不到10%,支撑力量有限。
3.水质污染严重
云南省9大高原湖泊中,有5个是劣V类水质,湖泊水质不断恶化,富营养化,水面萎缩,淤积严重。预计到2015年,云南省的湖泊水面将减少20%[3]。水质污染破坏了水资源应有的使用功能,使有效水资源量减少,“有水不能用”的严峻事实更加重了农业用水供需矛盾。
4.农业用水管理机制混乱
云南省水资源的管理现状是多头管理。多部门管理体制与水资源的统一性之间矛盾突出,并随着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日益暴露出来,多部门各自为政,掠夺式的开发利用水资源,水资源保护责任相互推诿等问题接连不断,效益低下。
5.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农业水资源的冲击较大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工农业的持续发展,工农业用水和城乡生活用水的大幅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开源工程建设受到资金、技术、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使其发展与需水增长同步存在着较大困难,作为用水大户的农业水资源,必将进一步受到生活及工业用水的巨大冲击。
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水资源利用出现问题的原因
1.云南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一方面,云南省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南多北少,西多东少,深谷多,平坝少。加之云南省岩溶分布众多,降雨径流量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百米或千米以下的深度,不能被截获使用,导致占全省6%的盆地(农业主产区)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云南省水资源时间分布极不均匀:年中、年际降水分配差别大,干湿季分明,湿季降雨量占全年的 85%左右,干季降雨量仅为全年降雨量的15%,在急需用水(农业用水约占全年灌溉用水量的70%~80%)的干季,较长时间的连续无降雨现象,很容易造成旱灾。
2.云南省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低、效率低
云南省的农业节水技术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大多地方还普遍存在漫灌等落后的灌溉方式,而传统落后的漫灌、跑马水有效用水率仅为32%左右,灌溉用水量大大超过了作物的需水量,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导致灌溉水利用率极低。
3.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
云南省在“三废”治理整顿措施上严重滞后,河流水质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不断加剧,水体功能受到损害或破坏,有效水资源量不断减少。加之云南省对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源涵养能力减弱,从而加重了农业用水危机。
4.农业用水管理机制混乱,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云南省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水文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云南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还制定了《云南省牛栏江保护条例》、《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云南省曲靖独木水库保护条例》等河、湖、水库保护的地方性法规[4]。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执行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全社会保护水资源的强大舆论氛围和自觉行动,也没有做到有法必依,从而没有发挥出法律的强大威力。加之这些法律法规仍存在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地方,导致水资源管理权属不清、管理混乱,削弱了水资源管理力度。
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1.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模式和节水灌溉技术
一方面,大力推广坡改梯模式、以集雨工程为重点的高效节水补灌技术模式、混凝土“U”型槽节水防渗设施建设技术模式、高位蓄水PE等距离布局自流浇灌技术模式、山区玻璃钢水窖PE管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喷灌、滴灌、微喷节水灌溉技术模式六大节水农业模式和以小沟、小塘、小池、小窖、小提水站结合旱坡地改造的“五小一改”旱作农业模式,以解决耕地的土壤蓄水和缺水期用水问题[5]。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渠道防渗(可以加大纵比降、缩小断面,减少占地面积,降低成本,防止输水渠道周围土壤的盐渍化)、喷灌(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对地形、土壤的适应性强)、滴灌(水资源利用率相当高,灌溉均匀,节能又省工,可用在某些特定的作物(比如说茶叶、花卉等)灌溉上)、低压管道灌溉(节水性能好,管理方便,不受地形影响,对于地形平坦和地块起伏变化大的田地灌溉均适用)等节水灌溉技术,以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展水利建设,增强储水能力
大力兴修水利,修建小水池(窖)、截流沟等集雨和灌溉设施,增加水资源存量,减少流量,实现水资源总量的提高,以备不时之需。在干旱季节可以适当改变农业用水紧张的现状,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效率,最终提高农作物产量。
3.不断优化高原作物品种和种植结构
一方面通过对农作物的遗传改良培育抗旱节水新品种、新类型,以适应干旱条件。另一方面根据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地下水资源、水利工程现状,合理调整农作物布局,增加需水与降水耦合性好的作物和耐旱、水分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以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调整播期,使作物生育期耗水与降水相耦合,提高作物对降水的有效利用;调整作物熟制,使之与水分条件相适宜,避免干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在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时加大对咖啡、烤烟、茶叶、橡胶等用水率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
4.保护水源并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云南省地表水资源丰富,要想充分发挥出水资源带给我们的福利就必须从源头上杜绝水污染,对污染进行综合治理,以免影响中下游用水安全和效率。云南省地下水资源也非常丰富,而其开发利用却远远不足,所以我们可以聘请专家就云南地下水资源分布及可利用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做出科学评估,并在他们的指导下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提高地下水资源利用率,以缓解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用水危机问题。
5.积极推进农业用水的法制建设
在总结过去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和制定以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为基础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法规和制度,不断纠正矛盾偏差,提高各级主管部门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能力,不断强化人们用水的法律意识和水利法制观念。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规范农业用水许可证管理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来激励人们节约用水。
篇5
一、农村远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概述
(一)农村远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1.何谓远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
远程教育是一种与传统教育并行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远程职业教育是依托于远程教育,落脚于职业教育的新型教育形态,其核心是职业教育,远程教育作为手段、方法、策略甚至战略应用于职业教育,目的是以先进的技术方法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从广义上来讲,教育资源应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三个重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远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是指在开展远程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2.农村远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
因教学形式不同,教学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也有差异,第一种是光盘教学形式,需要在播放光盘的教室配备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教学光盘,由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播放光盘内容进行教学;第二种是卫星信号教学形式,需要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电视机等设备,学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能够快速大量地接收优质教育资源;第三种是计算机教学形式,需要配置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播放设备、教学光盘等设备,学员可以学习信息技术,上网浏览教育资源,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二)改善农村远程职业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远程职业教育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由于国家的大力提倡和支持,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已遍布全国,成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利器,不仅可为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师资不足、工学矛盾和实践教学等问题提供帮助,而且对构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远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现状及问题——以A镇为例
农村远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农村远程职业教育效益的发挥。笔者以A镇为例,开展了关于“农村远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的调查,旨在了解农村远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
A镇区域辖14个社区、23个行政村,总人口7万,其中80%为农民。为建设“幸福A镇、活力A镇、宜居A镇”,于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远程职业教育。对A镇的调查显示,该镇已设置23个行政村教学点以及1个远程教学管理办公室,有26名管理人员(其中每个教学点1名,远程教学管理办公室3名),主要采取计算机教学形式。目前有农民学员125名、电脑设备135台、播放设备24套。在农村远程职业教育对象中,初中毕业的农民学员占40%,高中(中专)毕业的农民学员占10%,其余均为小学毕业,初步具备了实施农村远程职业教育的条件。对参加农村远程职业教育的125名农民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农村远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回收问卷120份,有效率为96%。
(一)现状与主要问题
1.物质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物质资源即教育系统所运用的各种器材、媒体、设备、工具等。所调查教学点的电脑配置及其教学情况能够反映物质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如图1所示。
对于“您对教学点电脑设备数量是否满意”的问题,仅有12.5%的农民学员选择“非常满意”,选择“满意”的农民学员占49.2%;对于“您对教学点电脑设备配置是否满意”的问题,没有农民学员选择“非常满意”,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农民学员高达55%;对于“您对教学点播放设备是否满意”的问题,选择“不满意”选项的占49.2%,接近全体学员的一半。
对于“每周您在教学点使用电脑的时间为多少”的问题,57%的农民学员选择“不足5小时”,选择“5~10小时”的农民学员占37%;对于“每周您在教学点观看视频的时间为多少”的问题,选择“不足5小时”和“5~10小时”的农民学员占大多数,比例高达92%;对于“每周您参加教学点组织集中学习时间为多少”的问题,选择“5~10小时”选项的占52%,超过全体学员的一半。具体如图2所示。
通过调查了解到,电脑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电脑配置较差,影响学员接受远程职业教育。农民学员认为教学点的电脑配置影响教学内容的接收与播放,不能满足其学习需求,播放设施效果也不理想,声音较差,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人力资源配置与利用
人力资源即教育系统中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其他服务人员。教学点人力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如图3所示。
对于“教学点管理人员远教基本操作是否熟练”的问题,有57.9%的农民学员选择了“一般”,有26.3%的农民学员选择了“不好”和“非常不好”;当被问及“教学点管理人员对教学设备维护情况”时,选择“非常好”和“好”的农民学员仅占13.7%,也就是说,86.3%的农民学员对教学点的教学设备维护不满意;对于“教学点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的问题,选择“好”的农民学员人数最多,达到49.5%。在调研中发现,管理人员维护不及时导致电脑问题较多甚至无法使用,同时管理人员对远教设备的操作熟练度不够,设备无故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
3.信息资源配置与利 用
信息资源是指在教育系统中传递的各种信息,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及伴随教学内容产生的其他信息。
如图4所示,对于“您认为教学内容能否满足您的学习需求”的问题,有10%的农民学员选择“能满足”,高达52%的农民学员认为教学内容不能满足自身学习需求。教学内容的更新情况也不容乐观,只有4%的农民学员认为教学内容更新及时,67%的农民学员认为更新不够及时。由于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内容脱离农村生产和经营实际以及生活实际,不能满足当今农民学员对生产与经营等方面的需求,学非所用的现象很多。
(二)影响因素
1.对农村远程职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
当前,农村远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与利用方面之所以会出现诸多问题,是因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对发展农村远程职业教育对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发展的战略意义缺乏应有的认识,进而导致管理不善、宣传力度不够,又缺乏典型示范引领。在这种情况下,对部分农民而言,农村远程职业教育还是新兴事物,对于什么是远程职业教育、远程职业教育有什么作用、怎样利用远程职业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等问题缺乏深入理解,即使对教学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也会出现资源闲置、浪费现象。
2.远程职业教育师资、资金投入不足
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师资是关键。当前,农村远程职业教育管理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工作任务繁重,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远程职业教育管理中。同时,国家对远程职业教育教师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特别是缺乏质量保障制度,直接影响了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此外,资金投入也不充足,制约着远程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在2003年实施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示范工程”项目,在试点示范项目的20个省、市、区中,中央政府先后投入专项资金总计13.64亿元。但由于我国农村远程职业教育辐射面大,运用专项基金配置合理的教学资源仍有难度。
3.管理机制不健全
大力发展远程职业教育,需要规范远程职业教育管理。目前,国家在2010年《纲要》和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的《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文件中,都提及农村远程职业教育,但涉及远程职业教育的管理制度却很少,影响了远程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管理效能的发挥,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三、优化农村远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策略
当前,我国农村远程职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农村远程职业教育,需要理性借鉴他国远程职业教育经验,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提高农村远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
(一)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保障农村远程职业教育长远发展
健全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包括:竞争机制,即在农民学员之间举办技能大赛等竞赛,形成竞争氛围,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约束机制,针对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约束其完成教学管理任务,针对农民学员学习情况制定考核管理办法,督促其按时学习并保证学习质量;激励机制,在制定好教学管理的阶段性目标和总目标的基础上,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措施,激励管理员和农民学员认真工作和学习;监督反馈机制,为保证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依靠经常性的检查、调查,反馈各教学点开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情况,狠抓教学管理;评价机制,在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后,对农民学员的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做出公正的评价,对学习期满成绩优异的农民学员颁发“职业农民”证书等。依靠健全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才能保障农村远程职业教育长远发展。
(二)优化远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增强教学资源的利用效果
要长远发展远程职业教育,提升远程教育的资源配置是重点。要想使教学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状态,就要改变教学资源的配置方式,不能一味地等、靠、要。教育部等九部门在2011年颁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依托乡镇初中、中心小学的师资和远程教育设施以及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要通过与农村职业院校、其他区域的农村远程教育教学点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等共享教学资源的方式,增强物质资源的利用效果;要综合考虑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监督管理员的工作过程,增强人力资源的利用效果;要秉承服务现代农业的思想,以培养现代农业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创业人才和新型农民为主要目的,围绕当地实际情况,编撰适用于本地区的教学内容并及时更新,增强信息资源的利用效果;要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通过创收方式获得经营利润,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农村远程职业教育教学,提升教学资源配置水平,增强教学资源的利用效果。
(三)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提高农民学员使用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影响教学资源利用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农民学员不善于合理运用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学习,这既与远程职业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关,也与农民学员缺乏相关使用技术的培训有关。美国的经验表明,在开展远程教育之前,应对学习者先进行培训,使之了解远程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参与方式等,从而选择和决定是否参加远程教育,怎样参加远程教育,参加什么类型的远程教育。参照美国在开展远程教育之前对农民学员进行培训的内容与方式,结合我国远程职业教育实际,可通过编写远程教育操作手册、录制操作视频、定期邀请科技工作者下乡宣传引导、走入站点课堂、走进农民中间进行面对面讲课、手把手教等方式,使农民逐渐了解远程教育设备设施及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学会运用远程教学资源辅助自我有效学习。如此,农民参与远程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就会增强,资源利用的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农村远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与利用直接关系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远程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我国将逐步建立务农农民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制度[EB/OL].(2013-11-18).http://news.xinhuanet.com/edu
/2013-11/18/c_125717742.htm.
[2]胡凡刚,徐友波,高飞飞.论中国远程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功能[J].中国电化教育,2008,28(11) :36-39.
篇6
湖南县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大,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应该呈现差异性,但从全省看,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目标也有一些共性要求。
1.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的总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诉求日益多元。如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如何化废为宝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乡村,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食品,就成为当前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各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有效作用,以开发绿色食品为中心,以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循环发展和制度创新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发挥本地生态环境的相对优势及传统农业的精华,建立良性循环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功能由单纯提品向综合提品、服务、环境的转变,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2.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的具体目标
从发展具体目标看,综合考虑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现实基础和总体发展趋势,与到 2020 年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加快形成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度、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 2020 年,初步建立县域生态循环农业体系、资源综合利用体系、资源再生利用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全省人均 COD 排放强度显著下降,耕地保有量 5655 万亩,森林蓄积量 4.74 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60%,无公害农产品率达 90%以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 100%,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10 年下降 40 个百分点,单位 GDP 能耗到 2020 年比 2010 年下降 20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土地产出水平比 2010 年提高 20 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翻一番,优势农产品区域环境质量认定率 100%,中心镇、县城及各市城区主要农贸市场、生鲜超市配备蔬菜农药残留和水产品甲醛检测设备,沼气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率达到 80%以上,力争到 2020 年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5 个基点,确保 2020 年实现生态农业县域全覆盖,使居民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农业资源消耗明显下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重点要求
各县市区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千差万别,推动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准重点,构建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两型发展体系,创新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制度体系,形成完善的预警管理信息系统。
1.构建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两型”发展体系
湖南要推动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不能就农业资源环境谈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要从生产、消费、流通、分配各环节整体性考虑,构建以生态“两型”产业体系主导的由“两型”产业体系、“两型”消费体系、“两型”流通体系、“两型”分配体系组成的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两型”发展体系。县域生态“两型”产业体系建设,必须立足县域实际,加快传统产业新技术改造,盘活存量,提升增量,推动县域新型工业、新型农业、新型服务业发展。在县域“两型”工业体系建设上,重点是实施清洁生产,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大宗产业固废循环利用,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在县域“两型”农业体系建设上,重点是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有机农业,推进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接,提高农业秸杆等农林三剩物和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推动工农业生态融合。在县域“两型”服务业体系建设上,大力推动信息、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与农业融合,着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旅游农业、能源农业,推进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服务产业融合化。
2.创新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制度体系
制度条件是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的前提条件。湖南必须针对城乡二元制度差异较大的实际,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切实在户籍制度及其附着的二元权益制度、土地制度、资源环境管理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在二元权益制度改革上,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结合湖南现有的城市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类积极放开户籍制度,长沙中心城区实施积极落户政策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中心城区实施较低的落户门槛,其余城市和建制镇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农业劳动力要素的创造性。在土地制度改革上,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积极稳妥推动进城落户农民有偿退出“三权”试点,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受侵犯,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责任制、基本农田认定制度、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许可制度和占补制度,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沃土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提高土地要素使用效率。在资源环境管理制度上,要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职能,统筹城乡资源环境管理,制定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标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环境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支持性的县域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提高企业、居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路径要求
湖南幅员辽阔,县域经济社会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路径选择上,必须体现各自的特色,既要基于之前的发展基础,更要立足资源环境效率提高,走出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1.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有利于缓解农业资源压力、保护生态、清洁资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根本要求。第一,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强调发展节约友好型农业的经济形态,重视对农产品、初加工副产品以及农业生产环节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包括作物秸秆、牲畜粪便、海产品的贝壳、农产品加工业的下脚料等循环加工利用,有利于使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实现农业资源环境增值。第二,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农业的生态循环,是一种以生态农业的提升整合为基础,实现农业内部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交换、互为原料和废弃物资源化的经济形态,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促使农业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三,有利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闭环型循环的经济形态,有利于推动种、养、加各环节有机融合,促进农业的生态循环集群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业现代化素质。
2.湖南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必须探索多元化模式
湖南作为一个拥有 87 个县市的农业大省,县市域自然条件、发展差异较大,必须立足实际走具有县市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第一,产品链循环利用型。对于湖南大多数县市,都可以通过优化食物链和加工链配置,促使物质能量多级传递、多层次利用,形成种、养、加良性循环。如利用棉花的副产品棉籽壳培养菌菇,残剩废物养蚯蚓喂鸡,鸡粪经发酵后喂猪,猪粪喂鱼或入沼气池为种植业提供肥源和生活用能,鸡、猪等主产品可进入市场或进行蛋、肉、皮、毛等系列深加工。代表性的模式有“鸡、猪、沼气”、“牛、鸡、猪、兔、鱼”、“鸡、猪、沼气、菜”、“林、果、药、草、牧”和“粮、棉、鱼、牧、菌”等,各地可灵活采用。第二,空间立体庭院种植循环利用型。该类型主要是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特性和共生互惠的特点,充分利用空间,提高水、气、温、土等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土地集约、环境绿化,适合洞庭湖平原地区大面积发展以及庭院经济建设。主要模式有粮、棉结合,粮、粮结合,粮、经结合,粮、瓜、菜结合等。
四、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政策要求
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作为现代农业转型的内在要求,涉及到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农业资源环境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有效发挥政府的政策作用。
1.实施支持性的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财政政策
建立县域范围内工业企业对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补偿机制,促使由“谁污染谁治理”的惩罚性补偿理念向“谁受益谁付费、谁治理补偿谁”的激励性补偿理念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配置生态农业资源环境的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政府政策的支持性作用。
2.实施倾斜性的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金融政策
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开发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巨额的资金,仅靠财政支持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政策的作用。在低碳经济发展大势下,设立低碳绿色银行加大对生态绿色产业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共性做法。湖南作为一个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具有一定优势的大省,必须积极争取国家的金融支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鼓励现有金融组织设立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开发保护信贷部,对生产生态食品的企业、有效保护生态农业资源环境的经营主体、开展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科研推广教育者给予信贷专项资金和贷款优先权等金融优惠政策。
篇7
关键词 资源丰度指数;农业资源;石家庄;ArcGIS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104-04
农业资源是由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组成的复杂系统,自然资源是支撑 农业发展的基础系统,社会经济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维持系统。资源分析是资源研究的主体部分,对 农业资源的评价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一般都是用层次分析法AHP或“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式法[1~2]。本文采用资源丰度指数模型对石家庄市19个县、市、区的农业资源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研究各地农业 资源的相对数量、匹配程度及高效利用的情况;评价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主导和次要因素,为区域高效集约化农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石家庄市位于东经113°31′~115°29′,北纬37°26′~38°46′之间,东西长169
km,南北宽145 km,土地总面积15 848 km2。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缘,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呈现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地带性分布,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高额的生产潜力和 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我国华北农业综合开发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3]。但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承载力长期处于临界状态,水土流失、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资源丰度指数模型对石家庄市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为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参考。
2 农业资源综合分析指标体系
农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因此指标体系也是一套庞杂的体系。本文根据 石家庄市的具体情况,利用专家评判和参照有关研究[4~6],确定农业资源综合评 价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4个方面,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3 农业资源丰度指数模型
3.1 资源丰度指数
资源丰度(Resources enrichment),既可指单项资源(如耕地、森林、煤矿和铁矿等)的丰度 ,也可指某类资源组合(如农业、能源或矿产资源等)的丰度,还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内各种资源的总体丰度[7]。资源丰度可以用地均资源占有量或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表示,是制定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的主要依据。如果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资源丰度高,必然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否则,情况就可能相反。
杨萍果:基于资源丰度指数模型的石家庄市农业资源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3.2 资源要素标准量的确定
资源丰度可以用地均资源占有量或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表示,两者都是制定区域规划 与发展战 略的主要依据。农业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资源丰度的大小与组合状况, 必然会影响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许多方面。只有计算出不同地区的资源丰度值,才能进行不同的地区比较,才能对不同类别的资源在可比尺度上进行综合估算。由于资源丰度通常表现为在空间上的相对增强或减弱、集中或分散以及有规律的组合和质量演替等现象。
本文在于求出各地区相对的、可比的农业资源丰度,因此只估算了2005年一个年度的基数值。根据程鸿[7]研究的结论:河北省属于Ⅱ类中丰度地区,其平均丰度值相当于全国的2倍,且石家庄市是河北省会所在地,所以资源要素标准量选用石家庄市多年平均值作标准,而不选用全国平均值作标准。突出可操作性、可比性、简练性,选择了10项代表性的指标,由于自然资源的形成受气候、水文、生物、地质、地貌等地带性或非地带性因素的制约。区 域日照时数和气温差异较小,所以自然因素只选降水量。而人均资源丰度的高低,受人口密 度大小的制约。人口密度的形成又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情况比较复杂。对石家庄市19个县市区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发现各地农业资源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解决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各种农业资源要素标准量如表2所示[3]。 3.3 石家庄市各地农业资源丰度指数
资源丰度指数是描述资源丰富程度的一种指标:设集合A={S1,S2,S3…Sn} 为资源要素,即资源要素有n个S1,S2…Sn指标,集合A0={S01,S02,S0 3…S0n}为资源要素标准量。则函数I:RI=SI[]S0I(I=1,2,3…n)称 为第I种资源的资源丰度指数。如果RI>1,则说明资源要素SI相对较为丰富;如果RI<1,则说明资源要素SI相对不足,可能成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用资源丰度指数模型RISI[]S0I,分别计
表2 各种农业资源要素标准量
Tab.2 The standard for indicators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资源要素单位资源要素标准量S01年降水量mm415.07S02人口密度人/km2659.8S03人均耕地面积hm2/人0.089S04人均水资源m3215.03S05粮食单产kg/hm28 191.71S06林地面积hm219 266.79S07大牲畜存栏头数百头911.00S08农机动力kW/hm230.63S09人均GDP万元2.01S010人均纯收入元4 118
算出各地农业资源丰度指数结果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平山多年降雨量最大,辛集降雨量最小,说明地区间降雨量分布东西差异较大,山区高于平原区。近年来年均降雨量低于多年平均值,是由于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下水水埋深由1980年的10 m降到2000年的29.18 m,地下水位下降速率为0.81 m/a。人均水 资源丰度指数市区最小为0.17,平山最大4.26,石家庄市68.42%的县市水资源量低于平均水 平。水分是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应大力提倡高效集约化农业生产,提高水分利用率;市区人口密度最大为5 428.5人/km2,井陉人口密度最小仅为232.4人/km2。人口密度的形成,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情况比较复杂。市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 高,交通便利,人口密度较高;而井陉地处山区,故人口密度较低。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行唐、高邑、辛集、元氏、赵县高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0.1 hm2,而其他县市低于全国水平,市区人均耕地面积最少。即石家庄市73.68%县市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人均耕地面积是限制农业生产的又一个因素。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保护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积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粮食单产栾城县最高,该县为农业示范基地;林地面积平山、赞皇、灵寿、高邑、井陉较高,西部山区生态环境较好。农业机械化水平丰度指数灵寿县最低仅为0.54,新乐市最高为2.03,应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水平。从人均GDP和人 均纯收入指数看,市区最高,赞皇、灵寿、平山县西部山区较低,说明地区之间存在贫富差距。就是人均收入最高的市区,距离小康指标人均收入8 000元还有很大差距。
3.4 农业资源空间分布
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本文应用GIS技术进行农业资源评价,充分体现了区域 农业资源丰度、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和特征,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农业资源提供了必要 的科学依据。由于农业生产系统的复杂性和层次性,每一项指标均从不同层次与侧面反映农业 生产发展状况。函数X=∑ni=1Rn(X为农业资源综合丰度指数,Rn为单 项指标的资源丰度指数)。[HT][HJ*3/5][HT9.5SS]
根据表3中的X值,可在Arc GIS8.3软件中运用分类法将石家庄市各区县农业资源丰富程度分为3类:如X>14,则为1类地区,资源要素S1,S2,S3…Sn匹配协调,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如10≤X≤14,则为2类地区,资源要素S1,S2,S3…Sn匹配基本协调;反之,如X<10,则为3类地区S1,S2,S3…Sn要素匹 配紊乱无序,为农业生产限制因素。这一划分结果与各区县的经济发展、交通条件、资金投入等状况相一致。用Arc GIS做出各地农业资源空间分布图,见图1。
4 结 论
农业资源的科学管理是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 保证。通过农业资源丰度指数模型,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方面,分析了石家庄19个县市区农业资源,通过空间分布图,直观看出市区和平山县农业资源最优,靠近市区的 城郊市县农业资源中等,主要由于科技推广、思维方式和观念的更新,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农民收入都有所提高,交通便利及地理位置优越的县市高于其他县市。建立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资料库、数据库,通过典型调查和分析,关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 化模式与技术体系的集成基础研究,开展不同尺度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管理示范推广。可以了解各地资源匹配程度和空间分布,针对性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克服不利限制因素,促进农业的高效、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长青,卞新民,何园球等. 东南部红壤区生态农业模式主成分分析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14(2):193~197. [Chen Changqing , Bian Xinmin, He Yuanqiu
et al. A Study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Pattern through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s Analysis in Southeast Red Soil Region[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 angtze Basin.2005,14(2):193~197]
[2]姜文来,罗其友. 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模型[J].经济地理,2000,20(3):78~81.[Jiang Wenlai, Luo Qiyou. the Systematic Evaluation Model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J].Economic Geography, 2000,20(3):78~81.]
[3]石家庄市统计局. 石家庄市统计年鉴(2006)[M]. 河北:河北统计出版社,2006.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Shijiazhuang City. Statistic Yearbook of Shijiazhuang City [M]. Hebei: Hebei Statistic Press, 2006]
[4]傅伯杰,刘世梁,马克明.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J].生态学报,200 1,21(11):1885~1892.[Fu Bojie, Liu Shiliang, Ma Keming.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Integrated Ecosystem Assessment [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01,21(11):1885~1892.]
[5]胡延兰,杨志峰,何孟常. 一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环境科学学报, 2005,25(2):269~274. [Hu Tinglan,Yang Zhifeng,He Mengchang,et a1.An Urban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J].Acta Seientiae Circumstantiae,2005,25(2):269~274]
篇8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因此,本文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1.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3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2.1 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2.2 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主要表现为:一,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二,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2.3 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农药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篇9
关键词 农业资源;技术创新;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 F426 [KG*2]文献标识码 A [KG*2]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2-0124-06
农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农业科技的进步实质上就是人类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能力的提升,其关键在于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大量涌现。本文将农业资源系统理论与农业技术创新学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重点阐述基于科技价值链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及链接机制。
1 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类型
农业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等。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实质上就是以提高各类农业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如提高土地利用率、光能利用率、肥料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劳动力利用率等,农作物品种改良、新种植制度、新栽培技术、新农药、新化肥、新农机及农业工程等,无一不是把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作为重中之重。由此可见,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是各类农业技术研发的核心目标。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从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实际看,并非其技术创新必有经济效益,有许多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属于公益性农业技术创新,无法进行商业化,也无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也不可能从市场上获得高于机会成本的利润,但这类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往往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给人类带来新的社会福利。
另一类可营利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称为经营性农业技术创新。大多数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属于公益性农业技术创新,多以社会效益为主,经营性农业技术创新只是其中一部分。据对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网分类数据库公布的我国科技成果统计数据分析,1996年-2006年6月,经营型农业技术创新占我国19248项农业科技登记成果的23.74%,占我国17 496项农业应用成果的25.69%,占我国7 779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28.76%,在这三类成果中,经营性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平均占25.39%。总起来看,经营性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占农业科技成果总量的1/4,但这些农业科技产业化技术仅有一小部分可能被企业采纳并转化成功。而公益性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在农业各类技术领域都占大多数。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也与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特性有关。一般而言,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具有一般技术创新共有的特性,如系统性、非线性、动态性、外部性及风险性等,也有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固有的特性,如外部性强、风险性高、周期性长、独占性差、带动性广、扩散性强等[1]。
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和积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超级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产生了大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有一定的差距,总体上技术创新水平相差15年左右,在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相差更远,约落后30年左右。例如,“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而发达国家为70%-80%。作物良种利用覆盖率,发达国家达100%,我国为80%-90%。化肥有效利用率,发达国家为50%-60%以上,我国为30%左右。灌溉水利用率,发达国家为70%-80%以上,我国为30%-40%。发达国家已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而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在机具、装备及质量技术水平方面,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般水平,我国的机耕利用率为55.3%,机播率为19%,机收率为10.5%[2]。
黄钢等: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及链接特性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2期如何从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看,充分发挥好多元化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作用,更加快速高效和资源节约地提高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资源利用效率?如何以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管理理论为基础,正确认识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从创新理念到大规模产业化的规律,这对于提高我国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能力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基于科技价值链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首先,应明确科技价值链的概念与内涵,进而阐述基于科技价值链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及其链接机制。
2.1 科技价值链的概念与内涵
科技价值链(Science―Technology Value Chain)是指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全过程中,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创新主体链接起来的、使科技开发价值不断增值的创新链条集合体[3]。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是指从农业技术创新源到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的全过程中,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创新主体链接起来的,使其科技开发价值不断增值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链条集合体。这一创新链条集合体包括从创新来源、原创构想、技术设计、实验原型、技术孵化、技术商品、标准品种技术到新品种市场开发等8类功能节点,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投资者、政府、中介机构、推广机构等若干创新主体都是其价值链中的网络组织成员,它们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构建中分别承担着不同功能节点的创新功能。以农作物种子作为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表1剖析了种子技术创新价值链的功能节点及结构特征。
2.2 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三环模式
技术生命有机体在其系统发育成长过程中,有三个阶段与技术创新有紧密关联,形成了由相关功能节点按技术创新的生长逻辑链接而成的三个关键创新环,即研发创新环、孵化创新环和市场创新环,它们分别对应于技术创新的孕育期、婴儿期和成长期,这一模式称为基于科技价值链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简称“三环模式”。图1描述的基于科技价值链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单链型三环模式,是最基本的经过抽象后的模式,实际情况远比这一模式复杂得多,存在着双链式、多链式和网链式等多种三环模式衍生子模式,共同构成了以三环模式为基本结构的复杂网络系统[4]。
创新环研究创新环孵化创新环市场创新环技术发育期技术孕育期技术婴儿期技术成长期技术创新
发育阶段研发创新阶段孵化创新阶段市场创新阶段功能节点构成S,O,D,EE,I,CC,P,M
2.3 研发创新环
研发创新环(R&DCycles)是三环模型中的第Ⅰ环,包括从创新来源(S)原创构想(O)技术设计(D)实验原型(E)四个功能节点以及由这四个功能节点构成的多重循环创新链环。
研发创新阶段的输入集即运筹决策子系统是创新来源S,输出集是实验原型E,从SODE的多重循环创新是运作子系统。运筹决策子系统的中心是研发创新子系统的“序参量”[5]。按照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目标,创新组织将大量丰富的来自市场需求和技术新进展的各种信息经过整合,以项目建议、创新方案等信息形式指向系统预期的技术创新目标。在创新目标指引下,经过对创新来源和原始构想的多次评估、筛选,再作出决策,将少数优
新来源S种子科技价值链的起始点,种子技术创新的基础: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创新、利用;育种和生物技术创新各类专利、专有技术及新品种权为标志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专业协会、投资及中介机构等品种原
创构想O从知识和技术向市场和应用转变的关键转折点:市场导向的育种目标创新;实现育种目标的方法创新;围绕目标的种质资源创新以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育种创新方案为标志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专业协会、投资及中介机构等品种技
术设计D育种创新方案的技术细化:资源、方法、技术、目标的整合;可操作方案的具体化以可操作的品种创新方案为标志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专业协会、投资及中介机构等品种实
验原型E育种创新方案的产品化:选育新品系、新组合;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农艺学试验;品种审定以形成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新品种权为标志大学、研究机构、企业、新品种实验体系品种技
术孵化I新品种产业化开发:育种家种子基本种子签证种子标准种子;新品种种子体系;多点生产试验与示范;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种子生产标准化和基地培训;小农户种子繁育计划与种子质量控制以成熟的产业化新品种、新技术为标志企业为主、研究机构、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协会品种技
术商品C将成熟的新品种在商业化中推广应用:种子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管理;种子加工、贮藏、物流;质量控制:签证、检验;营销网络建设与销售;高产示范与售后技术服务以新品种市场占用率逐步提高为标志企业为主,研究机构、经销商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协会标准品
种技术P品种生产、繁育制种、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质量控制等技术标准化各类新品种技术标准企业为主,研究机构、经销商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协会品种市
场开发M系列新产品在市场中大规模应用:种子大面积生产标准化;质量控制;加工、贮藏、物流;市场开发与营销拓展;广告宣传与高产示范;售后技术服务品种创新收益超过投资,占有率大幅度提高,形成知名品牌企业为主,经销商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协会
选项目进入“技术设计――实验试错――反馈修正”的反复循环,依据技术原理,按照实施的规则、程序,实现客体状态的物质、信息、能量转换。最终达到输出符合技术创新目标的实验原型E。实质上,这一过程是按创新组织制定的技术创新定向目标而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的技术创新过程,也是实现优化技术的人工定向选择和创新管理的过程。研发创新阶段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主要特点:
(1)构建丰富的创新源是基础:从技术进化论的角度讲,优化的技术是从大群体中筛选出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定向选择。丰富的创新源就是供决策者评估筛选的创新样本群体,创新源越丰富,变异群体越大,筛选出优化技术实验原型的机率越高。丰富的创新源是研究创新阶段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关键。
(2)重视鼓励不同的技术路径:不同的创新团队往往有不同创新思路,因而创新组织在选择众多的创新项目时,要重视选择具有不同技术路径的创新方案,在不同技术路径背后包含着不同的核心技术思想。
(3)要保持适度的选择压力:在研发创新初期,选择压力要小,要让各种不同的创新思路都有发展的机会,到了技术设计阶段,要逐步加大选择压力,加强多因素、多功能、多指标测试。
在品种技术创新中,种质资源是最重要的创新源。作物育种的重大突破、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无不源于优质品种资源和关键性基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及人类生存安全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工作。因而,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给予高度重视,都拔付巨款用于种质资源研究。许多国家设有国家种质资源专门研究机构。
2.4 孵化创新环
孵化创新环(Incubation Cycles)是三环模型中的第Ⅱ环,包括实验原型E技术孵化I技术商品C三个功能节点以及由这三个功能节点构成的多重循环创新链环。
这一阶段的输入集是实验原型E,运作子系统通过以工艺流程创新为主的EIC的链环式多重循环,优选出主流设计,再围绕主流设计完善规模化工业生产工艺。输出集是基本定型的创新产品C。这一阶段。实质上是优选主流设计、优选创新工艺的人工定向选择和创新管理的子过程。这一阶段的“序参量”仍然是技术创新定向的目标[6]。
孵化创新阶段,可以形成大量的专利、专有技术和品种权等知识产权。这一阶段,也是技术转让的重要时机,是进入技术交易和合作开发的重要阶段。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中出现了许多从事研发孵化的专业化公司,也有许多专门进行技术孵化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7]。孵化创新阶段,技术孵化平台建设至关重要,主要是需要用于中试和小批量生产的通用型设施设备、各种测试仪器设备,这部分设备投资大大高于研发创新阶段。目前我国大学、科研院所技术孵化平台建设较差,而应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在技术孵化平台建设的投资有限。这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制约瓶颈因素之一。
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体,其根本的特点是农业的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过程交织在一起。在农业生产中,自然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在技术孵化环节必须对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成果适用性进行广泛全面的测试,确定适宜新品种性技术的相关条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选择适当的栽培技术,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这样才可能为后续的大规模生产提供详细规范的执行依据,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产品质量风险。
2.5 市场创新环
市场创新环(Market Innovation Cycles)是三环模型中的第Ⅲ环,包括技术商品C标准产品P市场开发M三个功能节点以及三个功能节点构成的多重循环创新链环。市场创新环的创新能力是CPM功能节点创新链接组合的函数。
这一阶段的输入集是经过优化的创新技术产品C(包含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CPM运作子系统主要是以技术标准化为核心,输出集则是定型的、标准化的创新产品M。这一过程起支配作用的“序参量”是经过市场测试的技术创新的定向目标。市场创新阶段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特点是:
(1)以产品标准化为核心进行渐进性技术创新。产品和工艺创新的频率大幅度下降,技术创新的重点是围绕产品标准化,降低生产成本、稳定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涉及新产品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等。
(2)市场测试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目标就是要通过创新产品从市场上获取创新收益,因而市场顾客的认同程度、购买欲望、满意度、反馈改进意见等都是重要的测试指标。
(3)创新风险增大。因为这一阶段要加大规模化生产的专用设施设备投资,原材料购买和生产、经营周转金要大幅度提高,如果在市场营销方面或质量管理方面出现大的损失,企业很难收回全部创新投入,因而也就达不到进入市场开发功能节点的度量指标。
这一阶段,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前提下,创新产品标准化成为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在国际农产品竞争中,发达国家就利用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包装与标签规范、商品检疫制度和绿色环保要求等措施设置了重重技术壁垒,使我国大批农产品价格竞争优势难以发挥作用。我国目前尚有80%的农产品标准未与国际标准接轨。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缺乏先进性、原始化、配套性、实用性等。如欧盟对进口茶叶农药残留量限量达56项,德国56项,英国13项,日本64项。而我国迄今只规定了两项指标(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量),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茶叶出口[8]。
2.6 技术特征值
通过对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技术特征值变化的分析,发现其主要技术创新参数呈现连续性变化的趋势,对不同创新阶段的技术系统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表2分析了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个关键创新环20项技术创新相关参数的变化趋势。
从研发创新环到市场创新环,创新投入、创新风险、技术价值、技术可保护性、市场化程度、顾客满意度、生产投[CM)]
表2 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特征值的变化趋势
Tab.2 Trends of the changes in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s
in the three cycle model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技术特性
Characteristics研发创新环
R&D cycle孵化创新环
Incubation cycle市场创新环
Market innovation
cycle创新频率高低创新投入低高创新风险低高创新淘汰高低技术价值低高期权价值高低投资回报高低竞争能力弱强技术保护低高技术稳定弱强技术新颖强中技术标准低高商业开发低高顾客满意低高生产成本高低生产投资低高盈利特性低高内部协同弱强环境和谐低高组织控制弱强资、盈利性及环境和谐性等呈现出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而创新频率、淘汰率、技术期权价值、技术投资回报、单位生产成本等则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概括起来讲,有三个方面的变化特征:(1)创新投入逐步增大;(2)技术价值持续增值;(3)创新管理逐步强化。
3 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系统链接特性
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过程中,由各功能节点组配链接成链接单元,再由链接单元链接成关键创新环,进而构成三环模式链条集合体系统网络,这一“点元环链网”的逐级链接构建科技价值链创新系统的过程,表现出定向有序性、无限多样性、互利共生性和价值递增性等创新价值链接的规律性特性。
3.1 定向有序性
系统链接的定向有序性包含三层意义。其一,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的系统链接是以技术创新目标为指向的。从技术创新源S到大规模技术市场化M的全过程中,企业始终以其技术创新目标为指向,分阶段实现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的定向链接,称之为面向市场的正向链接。
其二,系统链接是有序的。在技术创新源S到大规模创新技术产业化M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中,从科技价值链上一功能节点只能与其相邻的下位功能节点链接才是技术创新的正确有效、合乎技术创新发展规律的链接,除此而外的各种跨越中间过程的正向链接属于错误链接之列。
其三,顺序链接单元具有不可替代性。由于系统链接必须是定向有序的,因而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中各种顺序链接单元都有其特定的创新功能,其在三环模式中的地位和创新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3.2 无限多样性
系统链接的无限多样性,是指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中,可以产生无限多样的技术创新链接组合和链接方式。可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同一核心技术可以衍生出无限多样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产品。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中,在技术创新源S到大规模创新技术市场化M过程中,任何市场化的创新产品都是由8个功能节点的创新集合体,即:
Ω=(X1,X2,X3,X4,X5,X6,X7,X8;∑;T) (1)
Ω为技术集合体,Xi=代表功能节点,(I=1,2……8),∑代表环境影响,T:代表时间
S与M之间有六个中间功能节点,每一个功能节点都可以有N种次生变化,若六个中间功能节点都产生n种次生变化,则源于同一核心技术从原创构想O到产品标准化P的六个功能节点,可能产生N6种类型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组合。
第二,技术基因重组的无限多样性。技术杂交、基因重组、交叉、融合、相互渗透是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若源于两个核心技术系统之间进行杂交、重组、交叉、融合,按指数定律,则可能产生N6•N6=N6+6=N12。若有M多种技术交叉融合,则可能产生N6M种技术组合,有:N=(1,2……∞),M=(1,2……∞),则N6M∞。
第三,技术集合系统的多样性。按迈克尔•波特的论述,技术遍布企业价值链之中,企业是各种技术的集合体[9]。这一点启迪我们,每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技术集合系统,其技术创新能力都不同,同一技术创新组合与不同的企业结合,必然产生不同甚至相差很远的创新效果。这进一步增加了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系统链接的无限多样性。
3.3 互利共生性
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实践中,基于科技价值链三环模式的技术创新全过程可以由一个科技和经济实力强大的企业全程做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的技术创新往往是由以某一旗舰企业为核心,经过大学、科研院所和多个企业组成的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系统网络来完成的。由于多种内部和外部驱动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多个企业、科研机构、大学链接成由多种科技价值链构成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网络系统,合作创新成为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创新系统生成、构建、运行、维护、更新、发展的重要机制,处于同一科技价值链链条上或在同一科技价值链价值网络体系中的各成员组织成为了合作链条上的组织节点,形成了组织成员之间以利益为纽带的互利共生关系。互利共生关系由于能达到所有参与组织成员互利共赢的效果,必然成为像科技价值链这种网络化成员组织合作创新的主要形式。协作利益和分配机制是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系统的基础。
3.4 价值递增性
从技术创新源到大规模成果市场化的过程,也就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系统各功能节点的逐级链接,实现价值升值的过程。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价值,对于创新者来说是创新收益;对于主持或参与创新的企业来说,是企业的价值增长和利润的增长;对创新产品的用户来说,是顾客愿意为创新产品支付的价格。因此,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价值应该是技术价值、企业价值和顾客价值的统一。如果一项技术创新成果最终通过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三个阶段8个功能节点,实现了科技价值链的系统创新,则必然为企业、顾客和创新者带来创新收益。反之,若未能通过,则其或胎死腹中,或半途夭折,或进入技术休眠期,或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最终未能完成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的系统创新。
终上所述,基于科技价值链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为加强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和提高其转化效率提供了重要的系统管理理论依据。一是强调了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阶段性,任何试图绕过农业资源型技术发育阶段的人为作法都是违反技术发育成长规律的。二是强调了技术创新源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全过程中的核心基础作用。技术创新源是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的基础,没有“创新源”,就不会有“创新流”。三是强调了加强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转化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其最大特点,就是把从技术创新源到大规模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转化全过程视为多元化创新主体以利益为纽带链接而成的多元组织节点链条集合体,通过科技价值链条上中下游所有组织节点的紧密合作,加强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强协同创新效率,从而达到农业资源型科技价值链系统中的所有组织节点技术创新运作效率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Gerard H G. Exploiting Cycle Time in Technology Management[M]. 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1993.
[2]Reardon T, Codron J M, Busch L, et al. Global Change in Agrifood Grades and Standards: Agribusiness Strategic Respon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3):421-435.
[3]黄钢, 徐玖平.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7.[Huang Gang, Xu Jiuping. Theories of Systematic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Value Chain[M]. Beijing:China Pres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2007]
[4]黄钢,徐玖平,李颖.科技价值链与创新主体链接模式[J].中国软科学, 2006,(6):67-75.[Huang Gang, Xu Jiuping, Li Ying, The Study on ScienceTechnology Value Chains and the Linking Models among Multiple Innovation Subjects[J]. China Soft Science, 2006, (6):67-75]
[5]Arora A, Fosfuri A, Gambardella A. Markets for Technology: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Strategy [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1.
[6]Jolly V K. Getting From Mind to the Market: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New Technology[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7]Hoppe H. Secondmover Advantages in the Strategic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 under Uncertaint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0, 18(5): 315-338.
[8]Reardon T, Barrett C B. Agroindustrialization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 Overview of Issues,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0, 23 (3): 195-205.
[9]Gereffi G, Humphrey J, Sturgeon T.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5, 12(1):78-104.ThreeCycle Model and ChainLinkag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Agricultural Resources
HUANGGang LIYing WANGHong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 Sichuan 610066, China)
篇10
同志近期谈到:“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最大潜力,建设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提高内在承载力,是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制订实施规划,但是其思路和做法大多是以建筑业为依托、以土地开发为动力、以基础建设投资为主体的人为“造城”,其结果必然是牺牲资源和环境。只有在推进城镇化的前期规划部署中,确立“构建产业体系、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农民增收”三位同步,才能真正拓展城镇化内在承载力。
构建产业体系,三个“就地化”是重心和前提。产业体系的建立,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最终构建农业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农业资源开发体系的建设,实现三个“就地化”——资源转化就地化、产业发展就地化、农民增收就地化。这不仅符合当前广大农民的普遍诉求,也为“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二、农业资源总量丰富,可开发空间巨大
国外曾有媒体将农业资源誉为“人类自然和经济资源中,最大的、也是最后一块宝藏”。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农业资源”的概念和定位也在不断地丰富、延伸。农业资源,不仅包括土地、水等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自然资源,也应包括粮食、果蔬、水产品等农林渔业所生产的一切产品,包括剩余物等副产品。
农业资源具有低碳、当量大、可再生等特征,资源自然存量可观,可供加工利用的品种十分丰富。农业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市场空间巨大,产业具有投资小、收益大、稳定周期长、持续能力强等特点。
但是目前由于粮食等主体农产品的价格较低,农业领域出现了两大热点。一是棉花、果蔬、花卉、林木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二是畜、禽、水产品等的养殖,从而形成了农业经济效益提升的“两翼”。 但是种植、养殖仍是农业产业链的初始环节,产业链条短,先进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不足,产品同质化趋势严重,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推进农业发展,应运用前沿学科技术和优化工业手段,打造包括粮食在内所有农产品的加工体系,形成农业产业加工集群,构筑农业产业发展的“主体”,以主体带动两翼,促进农业资源深度开发。
农业资源在满足人类衣、食之需外,其潜在功能所形成的价值,从生物化学角度看还远未开发。据综合计算,我国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当量可达到20万亿元以上。所以,我国农业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不仅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且也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农业资源的系统开发还未起步,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由于农业领域技术创新和应用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农业资源系统开发价值的显现。
三百多年来,随着工业革命在全球的推进,工业文明表现出的巨大商业利润和社会财富创造能力,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发展,使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聚集。例如大量的技术成果,都产生于工业体系、应用于工业体系,可以说近代科技体系是工业技术的集合。然而在农业领域,除颇有争议的转基因技术,以及上世纪初的耕作机械化之外,鲜有新技术进入。正是由于缺乏高新技术的应用,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转化的质量始终得不到提升。在此背景下,农业资源的市场价值长期背离了其自身的真实价值,无法使农业生产者获得应有的利润。
三、推进农业资源开发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推进农业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要发挥现代科技的主体带动作用。农业,是先进技术最有应用价值和前景的产业。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看,正是由于农业资源产业化开发的起点较低,具有底部效应,所以与传统工业相比,农业可提升的空间巨大。
尤其是近30年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不断涌现,以及系统感应、控制技术等优化工业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产业链前端种植环节的生产效率,同时为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坚实的支撑。上世纪90年代,同志在河南主政期间提出的“用工业手段解决农业问题”,其主旨就是应用前沿学科技术和近30年形成的优化工业手段,在横向和纵向上拓展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对农业进行改造和提升,使产业的潜在功能得到显现。
引入先进技术和工业手段的同时,农业资源的开发,需要投入更多的现代产业要素,实现系统创新。实践证明,在现代产业的发展中,单一点上的技术突破,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产业的每一次提升都源于系统创新。农业资源的开发,同样需要在产品、标准、商业模式、渠道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系统创新,进而产生更加高效、有序、巨大的效益。
主食产业化的推进,就是通过系统创新,对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和提升的范例。河南兴泰公司在10多年来,对我国传统主食开展了持续的基础科研、工艺技术、装备研制、标准化、市场体系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使产业的自身价值和发展潜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主食产业化仅是农业资源产业化开发中的一个环节。除主食产业之外,农业领域可以培育形成若干个类似主食产业的资源开发体系。
技术创新为主体的每一次系统性创新,在颠覆一个时代的同时,创新着一个新的时代。通过系统创新,将原来无法进行加工的农业资源,纳入了可加工的范围,拓展了资源可加工转化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使农业资源的加工转化由各个分散的产品,组成链条,进而衍生到产品系列,形成庞大的、新型的产业体系,扩大农业资源转化增值的空间,将农业资源的经济效益放大数十倍、数百倍。
随着农业经济质量和效益空间的提升,势必引入更多的资本、现代技术、各种人才等要素,使农业的经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四、结合中国国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城镇现代化
农业资源的系统化开发,有助于各个地区结合自有的资源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资源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这也是其价值体现的基础。我国的各个省份,均有各不相同的农业资源特点。按照产业和区域“不均衡发展”理论,立足本地优势,通过农业资源产业化开发,发挥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坚持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循序渐进、统筹谋划,形成“一县一园、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化的发展模式,打造支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农业资源的系统化开发,将促进集群式的优质产业入镇进乡,不仅将农产品加工的产值留在了当地,而且带动了三次产业的全面发展,增强当地经济实力,有能力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服务硬件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与此同时,使农村地区的村镇形成更强大的吸纳技术人才和留住劳动力的能力,使广大农民不需要背井离乡、涌进大城市,而是结合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方式,离土不离乡,让农民就地可以实现就业、提高收入。从而使广大的小城镇,在保持农村特定的自然风貌和公序良俗的基础上,实现“村镇现代化”。
- 上一篇: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诊断
- 下一篇:临床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