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压疮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病人压疮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病人压疮护理措施

篇1

[关键词] 老年病人;压疮;处理方法;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c)-066-03

Analysis to the dangerous factors to the older patients with bedsore and relativ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to them

HAN Wei-li,WU Lan-di,QIU Da-mei

(Guangzhou No.12 Hospital, Guangzhou 5106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quire the dangerous factors to bedsore for old patients, and put forward to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to old patients. Methods: There were 30 old patients with bedsore and their relative medical materials. The authors evaluated the dangerous factors resulting in bedsore with Norton Grade, and evalu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ors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bedsore. Results: These 30 old patients with bedsore got(16.97±3.24) grade averaged. There were 3 patients (10%) got 13 grade, 14 (46.7%) got 14~18 grade, 5 (16.7%) got 19~23 grade. Most of them had the innutrition, hypoproteinemia, decrease of serum calcium, change of muscular tension and gatism in different degree. All of them had no self-care ability and had to lie down and take transfusion, 10 of them had to be bound their extremity. There was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actors happened to the patients and the incidence of bedsore. Conclusion: The nurses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which prevent the old patients from the factors resulting in the bedso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life.

[Key words] Older patient;Bedsore;Disposal methods;Nursing measure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以及医疗手段的进步,社会老龄化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老人带病生存期延长。但是因老人机体生理功能退化,反应迟缓,自主生活能力减弱,长期卧床或乘坐轮椅,不能自主变换、站立和行走,导致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供应减少和免疫功能降低等造成皮肤压疮成为老年人反复住院的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压疮很难愈合,是临床长期面临的护理难点。为此,我们对30例老年压疮病人进行系统评估,分析发生压疮的高发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回顾性评估2005~2006年住院的30例老年压疮病人,其中男14例(47 %),女16例(53%),年龄51~94岁,平均年龄(74.4±10.4) 岁;全部患有一种以上疾病(2~5种),其中糖尿病11例(36.7%),心脑血管疾病26例(86.7%),肺部感染15例(50%),晚期癌症3例(10%),外伤3例(10%)等;30例病例均有家庭长期卧床,皮肤压疮病史,其中12例(40%)直接以压疮收住院。

1.2 压疮情况

30例病人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压疮;其中1处创面10例,2处6例,3处5例,4处2例,5处2例,6处3例,10处以上2例,共计93处;压疮面积大小不等,(0.5 cm×0.5 cm~22 cm×14 cm);16例(53%)发生在常见的骶尾部、髋部,14例(46.7%)发生在耳部、肩胛、外踝、足跟,甚至指间等少见部位;14例(46.7%)合并感染;Ⅰ、Ⅱ度创面各7例(46.7%),Ⅲ、Ⅳ度共16例(53.3%)。

1.3 创面处理

93个创面中有15处(16.13%)采用局部换药、红外线照射等综合治疗,10处(10.75%)创面吹氧,25处(26.88%)药物湿敷包扎,深度达Ⅲ、Ⅳ度的3处(3.23%)大压疮进行手术治疗;其余43处(46.24%)采用局部垫软枕、气圈,保持清洁干燥等方法,防止继续受压,自然愈合。

1.4 评估指标

根据诺顿评分(NORTON)对30例老年病人压疮高发原因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相关性检验。

2 结果

2.1 按诺顿评分(NORTON)标准

本组老年病人诺顿评分10~23分,平均得分(16.97±3.24)分,其中,3人(10%)≤13分有很高风险,14人(46.7%)14~18分有较高风险,5人(16.7%)19~23分有中等风险。

2.2 分类评价

30例老年病人均不同程度存在多种压疮高发的危险因素,如9例(30%)中度营养不良,6例(20%)重度营养不良;30例老年病人血红蛋白24~128 g/L平均(101±27.3) g/L,其中18人(60%)低于正常范围(男120~170g/L,女110~150g/L); 3例肌张力增强,5例减弱;测定血清钙1.52~2.08 mmol/L,平均(1.87±0.14) mmol/L;其中25人(83.3%)低于正常范围(2.03~2.67 mmol/L);30例老年病人均存在生活不能自理,有19例(63.33%)大小便失禁;30例老年病人住院后均接受输液治疗,有10例(33.33%)因躁动还必须约束四肢。

2.3 影响老年病人压疮NORTON评分的因素(表1)

30例老年病人的NORTON评分与年龄、GCS评分、血红蛋白值、压疮存在天数、皮损程度、肌张力以及血钙等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ORTON评分与GCS、血红蛋白值、皮损程度、肌张力和血钙呈正相关,与年龄、皮损存在天数和营养不良呈负相关,其中皮损天数、GCS计分和血红蛋白值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4 压疮高发的危险因素

以NORTON评分为因变量,以病人年龄、血红蛋白值、GCS评分、血钙和营养不良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人的以上因素均与压疮高发有关(表2)。

2.5 愈后情况

30例老年病人有9例死亡,2例治愈,其他18例好转;有3例创面愈合时间超过100 d外,其余17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3~100 d,平均(32.88±27.02) d,明显高于同期住院的2 663例老年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21.3 d)。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虽然生存期延长,但自主生活能力却明显减弱,无论在医院、社区还是家庭,除外神经系统创伤病人,老人已经成为典型的压疮高发人群[1]。同时压疮还是一个长期慢性的发病过程,成为老年病人反复住院的常见原因,即使解除受压原因,创面也难以愈合,深度创面治疗难度更大,甚至危及生命。尽管压疮的防治及护理技术专业化程度较高,比较复杂[2],处理难度因人而异,根据发病的相关因素作好预防仍然是主要手段。有多种因素与老年病人压疮有关,外在因素包括皮肤潮湿、摩擦, 切应力[3];内在因素包括蛋白缺乏、营养不良、贫血、丧失知觉、制动、年迈、精神状况欠佳、大小便失禁以及感染等[4],分析压疮高发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预防老年病人压疮的发病率和缩短愈合时间。

3.1 营养与压疮

老年人胃肠消化功能下降,营养吸收减少,抵抗力不足,容易发生损伤或感染,且发生压疮不易愈合。本组病例60%存在低蛋白血症,50%为中重度营养不良,且病人的血红蛋白值与NORTON评分呈正相关,与压疮创面持续时间呈负相关(P

3.2 肌张力与压疮

人体骨骼肌的肌细胞水分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肌细胞间水分增加,使肌细胞萎缩及肌肉弹性降低,加之肌组织间纤维组织增生,肌腱韧带萎缩,致肌肉功能减弱[5]。直接影响皮肤组织的血液供应,老人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女性发病的第二个高峰为60~80 岁,男性唯一的发病高峰为60~80 岁。大量研究报道表明卒中或脑梗塞后基底节外的损害,包括丘脑、皮层、小脑、脑干和脊髓的损害可引起继发性肌张力障碍[6],近乎20 种不同类型的肌肉营养不良性疾病都涉及到钙失衡[7],骨的生成和吸收呈负平衡,导致骨质疏松,致关节周围肌腱韧带萎缩,使骨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灵活性差[8]。本组25例(83.3%)病人血清钙低于正常(2.03~2.67 mmol/L),8例(26.7%)有肌张力改变,导致老年人活动受限也是发生压疮的原因之一。

3.3 自主活动能力受限与压疮

70岁左右的老年人脊髓神经细胞大都出现退行性变化,尤以后索及后根退行性变明显,致感觉功能出现不同程度传导速度降低,腱反射特别是深部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自主活动能力越来越降低,特别是本组病例中,昏迷或极度消瘦的病人不能主动变换,19例(63.33%)大小便失禁;全部病例均接受输液治疗需要肢体制动,33.33%的病例因为躁动被约束四肢,自主活动能力严重受限,导致局部长时间受压,发生压疮。

预防压疮最简单而有效的解除压力方法是翻身。护士应评估病人营养状况和心、肺、脑等脏器功能情况,确定协助病人变换的适当时间:当病人脏器功能尚好采取多频率、短间歇的大动作翻身;对营养状况较好、神志清醒并有一定活动能力的病人采取少频率、长间歇、大动作翻身;但对那些脏器功能不稳定的病人只能采取多频率、适当间歇的小动作翻身;或采取按摩受压肢体被动活动的方法,间歇性地解除局部压力;对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的早期情况应避免揉搓、拍打和涂抹刺激性强的药物,垫放便器、更换床单、安置监护导线等均注意平整妥当,避免强行抽拉,损伤皮肤。用柔软棉垫架空已发生压疮的创面,解除持续性受压;有大小便失禁者随时更换衣裤和被褥,防止潮湿、酸碱等化学性刺激。

总之,防治老年病人压疮是一项长期的护理任务,需要医院和家庭的密切配合,护理人员应帮助家属了解压疮高发因素,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共同做好压疮防治,提高老年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淑英.新编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215.

[2]周英.压疮病人的评估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11):698.

[3]慕江兵.实用护理与新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222.

[4]赵红文.水胶体敷料预防治疗脑血管病病人压疮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杂志,2003,9(10):103.

[5]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04-507.

[6]Lehricy S, Vidailhet M, Dormont D, et al. Striatopallidal and thalamic dystonia: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atomoclinical study[J].Arch N- eurol, 1998, 53: 241-250.

[7]南庆贤,常泓,贾秀丽,等.钙蛋白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J].生命的化学,2006,26(2):144-146.

[8]李保华, 姜海平, 唐冰杉,等.我国老年期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附80 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0,20 (4):222-224.

篇2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又称实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使之与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参照患者的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领域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决策过程[1]。我科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外科压疮的预防工作,效果满意,实现了“0”压疮管理。

1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8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68~91岁老龄患者261例,平均住院14天,接受手术治疗者126例,其中外伤后股骨颈骨折患者9例,原发病伴有糖尿病者59例。

2应用循证护理开展实践活动

2.1提出问题老年外科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老年外科收治对象多同时患有两种以上合并症,体质差,代谢机能低,围手术期卧床时间长。另外,老年人由于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少,也易发生压疮。

2.2收集相关证据

2.2.1发生压疮的原因资料显示,发生压疮的原因有:(1)导致局部组织受压过久的三个主要物理作用: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2)皮肤受潮湿的刺激。(3)全身营养不良。

2.2.2预防压疮的措施通过系统文献分析与评价,得出压疮护理重在预防。预防压疮的措施有常规护理,尽早使用新型敷料保护受压局部,密切观察护理结果。

2.3资料分析与个案评价依据病史选择最优的压疮预防方案,结合患者文化背景、护理依从性、经济状况等因素,组织本科人员进行护理讨论。讨论其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优选压疮预案,指导实施。

2.4实施证据

2.4.1应用Norton量表通过对身体状况、意识状态、活动情况、改变和大小便失禁五个方面评估老年病人,小于14分者,则病人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建议采取预防措施。

2.4.2必须强调常规护理定时翻身,对有压疮危险因素的患者应2h翻身1次,难免压疮高危患者应30min~1h翻身1次。保持肢体被服清洁干燥。有必要尽早使用新型敷料的会减少压疮发生的几率,并提高舒适度,如水胶体或泡沫敷料。保持敷料平整,防止摩擦力、剪切力等措施。应用糜子垫、气垫床用于受压部位,效果良好。高危人群增加皮肤交接班次数,落实健康宣教。

2.4.3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病程,控制血糖等措施将为预防压疮发生提供可能。

2.5效果评价以上老龄患者中诺顿评分14分以下者34例,积极应对,无一例发生压疮,效果满意。随访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在院4周,出院2周后发生压疮。

3讨论

循证护理的应用,将传统的护理压疮内涵渗透为防范压疮,并使之成为可能。预防老年外科压疮的护理工作比真正护理老年性压疮意义要积极的多。1例院外压疮的发生提示:压疮健康教育在老龄患者康复期应普及到社区,普及到随访制度中去,护理人员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将更好地为老龄患者服务,意义深远。

篇3

【关键词】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禁食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41—01

重症急性胰腺炎因病程长、病情变化快、容易出现并发症而成为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老年患者在逐年增加,而老年患者由于各个脏器功能的退化,给临床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禁食疗法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治疗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科自2011年以来在对收治的56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全面整体的护理同时,注重禁食期的护理,为病人的预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1月-2013年2月间共收治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5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的年龄标准和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制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关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1】。共收治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2例,其中60-70岁31例、71-80岁17例、80岁以上的8例,平均年龄68.7岁。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治愈出院42例、因并发症转科治疗8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4例。

2 护理措施

2.1 病情观察 老年患者由于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下降,常对于腹痛、腹胀等症状表现不典型。护理中应每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仔细观察病人的意识、表情及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准确测量生命体征、记录出入液体量,必要时进行体格检查。同时正确及时执行医嘱,做好各项生化指标的检测。

2.2 饮食护理 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程度,一般需禁食、水5-7天。在护理中我们发现由于一部分老年人对禁食医嘱不理解甚至抗拒、私自饮水、进食。本资料中有7例老人因在急性期未严格遵从医嘱而导致病情反复或急剧恶化。因此,在护理中耐心向病人讲解进食的意义和作用,取得配合,并随时观察病人对禁食的依从性是治疗效果得到保障的一项重要工作。

2.3 用药护理 按医嘱给予营养支持,使胰腺和胃肠得到充分的休息【2】。治疗中病人常需要大量补液并持续应用生长抑素。护理人员应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将这些知识向病人和家属做好教育。输液中应为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因病人多持续输入高渗的电解质和大分子的营养液等,对血管的刺激性强,且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易液体外渗或形成静脉炎,所以不建议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可行中心静脉置管和PICC。本资料56例病人中,我们根据病人和家属的诉求,行中心静脉置管47例,PICC管置入9例,经观察未出现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同时行中心静脉置管和PICC还为抢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输液中还要根据病人的耐受力调整滴速,准确记录出入液量,特别是尿量。输液巡视时要注意病人因长时间输液产生急躁情绪,私自调节滴速。生长抑素可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因病人正处于禁食期,在泵入过程中要特别警惕病人是否出现了低血糖。

2.4 危险因素的评估与护理 老年病人因听力、视力、思维反应能力、表达能力、自控能力等不同程度的下降,存在着诸多的危险因素。护士进行客观的评估,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包装老年病人安全的关键。

2.4.1 身份识别 患者身份识别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正确的治疗、检查用于正确的患者【3】。我们发现部分老年患者对自己的身份不明确,在护理中要求大家至少同时采用三种识别方法:如反问法、查看腕带、查看床头卡或输液卡、巡视卡等,信息一致时才能进行操作。

2.4.2 口腔护理 病人禁食易造成口腔溃疡,继发感染,加重病情。有自理能力的病人护士协助病人温盐水漱口一日三次,意识不清无自理能力的病人则每日上、下午各进行口腔护理一次。口腔护理时建议选用棉棒护理包,避免病人不配合时将棉球吞咽。

2.4.3 皮肤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老年病人常需卧床休息。老年人皮下脂肪层薄、病情重、病程长、禁食身体虚弱,身体自主活动的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压疮。护士对每一位病人都要进行压疮评估,达到预警级别的在床头悬挂警示标示,向病人和家属讲解压疮的发生原因、危害和预防措施,鼓励病人在能耐受的范围内在床上自主活动身体。使用电动气垫床,按时协助病人翻身,按摩受压的部位,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及时更换铺垫,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同时要注意翻身前后妥善放置监护导联线和各种管道,以免压伤皮肤。

2.4.4 管道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必须禁食进行胃肠减压,护理时要注意保证胃管引流通畅,并做好记录【4】。部分病人根据病情需要有中心静脉输液管、PICC、胃肠营养管、尿管等,对于各种管道均应做好预防导管滑脱的风险评估,粘贴管道分类标示、悬挂警示标示,班班交接。向病人和家属讲解管道的作用、需放置的位置及注意事项等。

2.4.5 坠床、跌倒的预防 每位病人均要进行坠床、跌倒的风险因素评估,达到预警级别的床头悬挂警示标示,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宣教。可使用床挡,烦躁不安着给予保护性约束。

2.5 心理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老年病人因病情重、不能进食、自理能力差、与外界沟通较少等易产生烦躁、恐惧、易怒、孤独、敏感、抗拒的负面的情绪,不配合治疗。在护理中,我们要做到“六多”既多巡视、多观察、多陪伴、多讲解、多协助、多安慰,取得病人的信任。教育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参与到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及时介绍病情变化,征求意见和建议,取得配合和支持。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难度大,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较高。我们在工作中要对此类病人重点关注,耐心、细致,特别是疾病早期禁食期间,多关心病人,了解需求和病情变化,及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护理,就能得到病人和家属的主动配合,为后续的治疗打下基础,达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1):727-729.

[2] 韦惠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和护理若干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1):86.

篇4

【关键词】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尤其是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也逐渐增多,病人具有起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涉及系统器官多等特点[1]。同时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多无明显诱因且并发症多[2]。因此,高质量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护理工作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3]。现将如何做好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老年消化科2007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46例,其中,男111例,女35例;年龄61岁~93岁;出血原因:消化性溃疡6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42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7例,糜烂性胃肠黏膜病变11例,药物因素7例;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经过治疗、护理,治愈27例,好转106例,未愈8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91.09%。

2 临床护理

2.1 严密观察、准确记录

老年病人发生消化道出血时不一定出现明显的烦躁、出汗、口渴等伴随症状,而仅表现为心率增快。如发生呕血、黑便症状时,病变往往已经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多数老年病人均伴有动脉硬化或高血压,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常常不容易止血。因此,必须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观察有无上腹饱胀、烦躁、恶心、出汗、面色苍白、脉速等。如有下列情况提示继续出血或再出血:①反复呕血,由咖啡色转为鲜红色;②黑便次数增多,而变为稀薄;由柏油样便转为暗红色,周围循环衰竭持续存在;③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压积不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在尿量正常的情况下尿素氮持续升高或再次升高。出现上述征象必须及时采取针对性救治措施。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大量出血时可取15°头低侧卧位防止窒息。血压稳定后予半卧位,鼓励咳嗽、深呼吸。

2.3 加强输血、补液、止血的护理

视病人病情于上肢静脉、颈外静脉、中心静脉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进行输液治疗,将全日液体总量按20 h~22 h平均输入或酌情输入。病人脉搏大于120/min,收缩压小于10.67 kpa,心功能好者,每小时可补液100 ml以上,全血每小时300 ml[4]。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出血性休克时快速输液是必要的,但老年病人基础心功能随年龄的增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减退,为避免快速大量补液引起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必须严密观察补液过程中心率、每小时尿量、中心静脉压变化以及有无肺水肿的发生。使用生长抑素止血时,应使用独立静脉通道持续泵入,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

2.4 心理护理

①老年病人普遍存在抑郁、焦虑、紧张心理,他们最需要的情感依托是获得家人、朋友的理解、关心和体贴[5]。护理上要动员一切社会支持系统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对未来生活感到有希望、有价值。②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往往因一时难以控制病情而反复呕血、黑便,导致紧张不安和恐惧等不良心理而加重病情。护士应守护在床边予以心理安抚,及时消除血迹、呕吐物及排泄物,减少感官刺激,营造良好氛围。防止病人不良情绪的发生,护士遇到病人急性出血时,要做到忙而不乱,抢救治疗动作迅速、操作熟练轻巧[6]。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解释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③本组1例86岁的男性病人,因患胃癌伴出血2 d入院,经过1周的治疗效果不佳,仍有黑便,平时也沉默寡言[79]。我们耐心与他沟通,从各方面关心照顾他,并联系他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回来看望他,让他感受到亲人的关怀、家庭的温暖。该病人毫无表情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久违的笑容,积极配合治疗,很快恢复了健康。

2.5 生活护理

2.5.1 环境

提供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无异味。

2.5.2 饮食

在上消化道出血时,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止血[7]。呕血时禁食,溃疡病病人在有少量出血且无呕血时,可给予温凉的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如米汤、豆浆、牛奶、藕粉等,具有中和胃酸、收敛胃黏膜的作用,进食速度不宜太快。如有腹部不适,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时及时调整饮食的量。

2.5.3 活动

急性大出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出血停止后应根据病情及体力情况决定是否早期活动或者被动运动。严重贫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防止心源性脑缺氧的发生。

2.6 基础护理

2.6.1 口腔护理

每次呕血后及时做好口腔护理,减少口腔的血腥味,以免再次引起恶心、呕吐,同时增加病人舒适感,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2.6.2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清洁、干燥,呕血、便血后及时清理用物,更换床单元。

2.6.3 预防压疮护理

长期卧床必然会有突出部位受压而发生压疮的可能,除了强调定时更换以外,保持干燥、加强按摩以及气垫床的应用均有助于减少压疮的产生。

3 小结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而凶险。因此,要熟悉和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改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重视饮食和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教育,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成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金华.中心静脉置管在老年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4):2628.

[2] 刘正芳,文琼仙.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6(3):6768.

[3] 邓胜平.深化老年消化道出血病人整体护理工作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6):129130.

[4] 刘红艳.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概况[j].护理研究,2004,18(8a):14201421.

[5] 林玲萍.消化性溃疡与社会支持[j].护理研究,2002,16(4):209210.

[6] 杨兴易,李文放,严鸣,等.176例综合性加强监护病房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24.

[7] 王翠玉.消化性溃疡病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3,17(9c):10031004.

篇5

关键词:临床路径;难免压疮;防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1)20-0063-02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临床护理常见并发症,一些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即使精心护理仍可能发生难免性压疮。我院呼吸科由于年龄和病情所致难免压疮危险患者较多,要求百分之百预防是不现实的,但在临床中由于护理知识缺乏或护理措施不当而导致压疮也常有发生,一旦发生压疮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护士工作量。为使护士能早期给予积极干预和优质护理,我科制定了难免压疮的临床护理路径(CNP),在临床护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患者2 746例中,Braden评分0.05)。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难免压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以时间为横轴,以“估一诊断一计划一实施一评价”整体护理为纵轴,结合压疮管理小组的三级质控,实施CNP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护理模式。见表1。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及明显小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3.1呼吸科难免压疮发生率高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患者危重病人日益增多,我科收治病人中70岁以上老年病人占75%,老年人皮肤变薄,感知力下降,心脏血管功能减退,毛细血管弹性减弱,心搏出量减少,射血时间逐渐缩短,末梢循环功能减退,再加上常期慢性心肺疾病,受压后更易发生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由于呼吸衰竭,支气管痉挛等原因病人常因呼吸困难取坐位、半卧位或强迫皮肤受摩擦力和剪切力作用。呼吸费力常伴出汗导致肤受潮湿刺激,导致皮肤浸溃、松软,抵抗力下降。另外常年慢性疾病导致消极心态,全身营养不良都加大发生压疮的危险。根据上述数据统计难免压疮危险患者超过5.6%。

3.2传统压疮护理的弊端在传统的护理中,往往是治大于防,对难免压疮的护理常依赖护士个人经验,由于护士配置不足,各家医院大量招收护士,年轻护士队伍不断壮大,护士的经验和知识参差不齐,护理的效果也会不一样,一些护士不能正确评估压疮的危险程度,缺乏主动性和压疮护理专业知识,在护理中缺乏连续性和动态评估,对患者和家属健康宣教不及时不到位等原因使得难免压疮发生率增加,在对照组中难免压疮的发生率达25.6%,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治疗费用,一旦发生压疮护士的工作量也会加大,增加护士的压力。

篇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86-01

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不能适时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压疮好发于身体受压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 如骶尾部、足跟、枕部等处。骨科病人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易发生的高危人群。我科2008年 5月~2009年 5月共收治卧床病人 50例, 经过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 无 1例病人发生压疮。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 50例,男 36例,女14例。年龄 35~79岁。其中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 2例,腰椎骨折 9例,骨盆骨折 15例,股骨颈骨折 24例。病人入院时皮肤完好,住院期间均未因长期卧床护理不当而发生压疮。

2 评估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

2.1力学因素 压疮形成的主要因素为压力、摩擦力、剪切力,而垂直压力作用于皮肤是导致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1]。正常毛细血管内压 2~4 kPa,当外部施加的压强超过4 kPa时,就会影响局部组织的微循环[2]。有研究表明[3],当骶尾部受压8~9.33kPa,肩部受压4~6 kPa,坐骨粗隆受压11.3~15 kPa,皮肤持续受压 2 h即可发生压疮。摩擦力、剪切力可促进或加重压疮形成。

2.2 皮肤潮湿 长期卧床老年病人,大小便失禁及出汗引起的潮湿刺激,导致皮肤浸渍松软, 易产生压疮。

2.3血液循环障碍及全身、局部营养不良 长期卧床致各脏器功能包括心脏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末梢循环差,皮肤受压后易发生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致局部组织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使皮下脂肪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免疫功能降低。蛋白质、维生素、热量的摄入不足,将致使皮肤抵抗力及抗压能力降低,易导致压疮的发生。

2.4 心理因素 长期卧床病人经受疾病折磨,常有悲观情绪,表现为精神萎靡,不配合治疗和护理,这也是易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之一。

3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3.1 重视管理 护士充分认识压疮对病人身心的影响,是预防压疮的基础。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护士的判断能力、观察力、理解力、科研能力及工作技能[4]。坚持预防为主,病人入院后即进行评估,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防压疮护理,既可提高护理质量,又可使医疗护理资源得以合理使用。将因病情需要严格限制翻身的病人作为难免压疮的重点监测对象, 有重点的制定皮肤护理计划,并作为护理病历一部分[5],实行三级监控,在病人或家属积极参与下,由责任护士、病区护士长、护理部三级执行和监督,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可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3.2 压疮的预防 主要在于消除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注意局部护理和病人全身情况相结合的综合预防。避免局部受压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对病情允许能自行翻身的病人,鼓励和协助病人经常更换卧位,根据病情和皮肤受压情况应至少每 2 h协助病人翻身 1次;对不能自行移动的病人,将病人置于倾斜 30°并用枕头支撑的,使病人始终避开自身骨隆突部位的压力,病人平卧时床头抬高不超过 30°[6]。在搬动时注意身体各部位的位置,避免拖、拉、扯、拽病人。长久坐姿的病人一般每 15min做 1次重量转移或抬臀减压的动作。对于自己不能独立完成者,则需要护理人员每 1 h帮助进行重量转移或抬臀减压动作。

3.3 建立压疮监控记录 在床头建立翻身表,表中记录翻身时间、等,翻身时间要严格按时间表进行,不得随意更改,翻身前后要对压疮好发部位的皮肤认真检查并记录结果。对可能发生压疮病人,要及时应用气垫床,每班查看 1次皮肤,并严格交接班,交接时由交班者搬动病人,接班者查看皮肤情况。对解除压力 30~40 min皮肤持续发红的病人,可用盐酸山莨菪碱稀释溶液涂抹受压处皮肤,并置气圈垫、海绵垫或软垫于受压部位,避免皮肤继续受压。用垫枕置于病人枕部、肩胛部或骶尾部等皮肤受压处,减轻局部压力,预防压疮的形成。本组病人有 4例皮肤发红, 积极采取上述措施后, 2 d内皮肤均恢复正常。

3.4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期清洁病人皮肤,水温勿过热,勿过分摩擦皮肤,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可用痱子粉吸潮并减少摩擦。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洗会和肛周皮肤;如伤口有渗出液和汗液,要及时更换敷料和揩干,保持皮肤干爽。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皱褶,如有潮湿或污染及时更换。保持卧床病人衣物清洁、柔软、平整、干燥,皮肤完整、清洁、干燥。

3.5 加强营养 营养不良也是压疮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可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和皮肤抗压、抗磨擦能力均下降。根据病情给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必要时按医嘱静脉给予白蛋白或输新鲜血,以改善全身营养, 可降低压疮发生率, 一旦发生,也可促进压疮早日愈合。

3.6 心理支持 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耐心的解释工作,是病人及家属愿意接受和配合护理的前提,多与病人沟通,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压疮发生的原因、 预防的方法以及压疮的风险,才能主动配合医务人员,达到预防或减少压疮发生的目的,同时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4 小结

长期卧床的病人有无压疮的发生,全体护理人员重视是基础,掌握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能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关键,做好病人住院期间各个环节的护理,可有效防止压疮的发生,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 泠.压疮的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 2006 , 6 (1):62 -64 .

[2] 申罗英,叶 芳.褥疮的防治及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14(13):1782-1783.

[3] 林丽娥.褥疮护理的进展[J].华夏医学,1998,11(4): 517.

[4] 陆文芳.循证护理在老年科预防褥疮中初步应用[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5,11(2):125-126.

篇7

        1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1敏感的自尊

        人的价值感和自尊心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年人具有较深的资历和阅历,喜欢周围的人恭顺他。可是一旦住院,处处受约束,当不甘“任人摆布”的心理与现实发生矛盾时,自尊会变得更加敏感和强烈,也极易受到伤害。

        1.2孤独感

        老年人因病住院,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家人往往因工作、家庭等事情不能陪护,医护人员又不能时刻照顾在身边,情感脆弱的老年病人极易产生孤独感。

        1.3焦虑、猜疑和恐惧

        病人的焦虑主要来自身体不适、家庭因素、经济压力、医院环境等方面。恐惧主要来自疾病对生命的威胁。病人怕误诊、误治,怕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带来的不适。猜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老年人若长期处于此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导致心理失衡,直接影响治疗,不利于身体康复。

        1.4退化表象

        (1)自我中心加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一切事物和人际关系是否有利于自我存在为前提,常被指为自私自利;(2)依赖性加强:老年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降低,需要别人的照顾,但过分依赖使老年人对自己能做的事也懒得去做,这种心理不利于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兴趣狭窄:只关心自己的身体,不仅对以往兴趣事物表现淡漠,更无增添新兴趣的动机;(4)强化角色:老年人往往在病情好转或接近痊愈时,仍然安于患者角色,小病大养,自信心减弱,不相信疗效,对原来担任的社会角色恐惧,不愿出院。

        2  护理

        2.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对待老年病人态度要亲切、关心、体贴、诚恳、言语温和。尊重他们,不要用床号代替姓名,不要勉强老年人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经常向他们讲解创建和谐社会奔小康中的成就,介绍报刊登载的关于社会上长寿老人的生活经验和防止衰老的措施,使他们既认识到衰老是一生中生理发展的必然过程,又懂得延长寿命的科学方法,从而对恢复健康树立信心。

        2.2生活环境护理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应安排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舒适安全、安静、防止各种噪声生活环境。夜间睡眠时,室内最好保持有弱光,以防夜间病人起床时发生意外。

病床应低些便于老年病人下床。地板应平坦、干燥、防滑处理、以防病人摔跤。病人床上被褥要轻,衣着鞋袜要适宜。   

        2.3个人清洁卫生老年人皮下脂肪减少,表面小动脉硬化,汗腺萎缩,分泌减少以致皮肤干燥、脆薄、有皮屑起皱纹,易于破损、干裂,而引起感染。故老年人每天应用中性肥皂擦洗皮肤,并给涂以油脂,受压局部给予按摩以增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对某些老年病人生活习惯较懒散,护理人员应协助和督促他们更换衣服、洗脚、剪指(趾)甲,注意个人卫生。   

        2.4营养与饮食护理牙齿是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的器官。老年人常有牙齿脱落或有龋齿、咀嚼不便,应给予软食并应指导注意饮食的均衡。老年人基础代谢降低,运动量低于年轻人,每日的热量摄入应相应减少,蛋白质以豆、肉、鱼、蛋、牛奶等为主,脂肪供应以淀粉为主,并应多食含维生素、钾、钙、水果和蔬菜,钠盐入量每天不要超过10g。为增强肠腔运动机能,应给病人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食胀气的食物。在烹调方法上,要注意色、香、味,照顾到病人的口味,习惯和爱好。在进食时应指导病人细嚼慢咽,咀嚼时避免讲话,防止因空气进入而引起哽噎,每顿饭不要过饱,最好少食多餐。吸烟和过量饮酒对老年人不利,嘱病人戒烟酒。   

        2.5适当活动老年病人因机体功能衰退,往往好静不好动,特别是住院时间较长的慢性病病人,在疾病恢复期,护理人员应劝导病人进行功能训练,宜根据病人的爱好,组织他们在室内外散步、下棋、打拳。并进行指导以增进其身心功能。对一些久病卧床的病人应经常给予被动运动,如更换卧位,活动肢体,以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和肺部呼吸通畅及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功能降低,机体反应不敏感,对疾病的痛苦反应不明显,有时病理改变严重,自觉症状轻微、不典型,在出现两种以上的疾病时,一种疾病有可能被另一种疾病所掩盖。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善于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注意病情变化。在询问病史时,老年病人由于耳聋记忆力差,而回答病史含糊、主诉不明确,因此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病情,协助诊断。

        2.7用药护理应根据老年病人的用药史,慎重用药,密切注意药物过敏反应,特别是对慢性病病人因为用药品种多、剂量大、时间长,加之本身肝肾的吸收、排泄功能减退,所以要特别注意药物过敏的发生。据统计老年人发生药物反应的人数是一般成年人的2倍多,因此用药必须慎重,对老年病人可先给予略低于成人的治疗量,然后根据病人的反应,调整药量,发现有药物不良反应时应立即报告。输液时应注意输注速度,并定时记录出入量,必须注意病人的心、肺、肾功能情况,防止发生肺水肿。   

        2.8加强预防保健及护理咨询老年人由于机体不同程度的衰老性改变,容易患病,故医护人员在病人住院期和出院后均应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使他们了解引起疾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只认识到有规律的生活起居、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禁戒烟酒等对增进机体功能、防止动脉硬化的重要性,并进行预防保健知识的宣教,为老年人服务。

篇8

【关键词】老年病人;神经内科;安全管理;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148-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公民对健康需求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因此,减少医疗不安全因素,加强护理管理,已成为当前各医院关注的重点。其中神经内科收治病种以老年、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为特点,容易发生病情变化和意外,因此识别和预防安全隐患尤为重要。现将我科在两年来对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加强防范措施管理方法阐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神经内科65岁以上住院老年病人125例,其中男75例,女50例,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走失、褥疮、误吸、其他差错、投诉等护理问题共27例,发生率为21.6%。

1.2 护理管理

1.2.1 环境管理:加强环境、物品管理治疗室、换药室、抢救室布局合理,病区内地面每日湿式清扫2次或3次,保持清洁,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当有血迹、体液及排泄物等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不同的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病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灭菌物品按灭菌日期先后存放于无菌柜内,非治疗室用物不准进入治疗室,一切用物定位放置,专人管理,浸钳筒、碘酒、酒精瓶定期消毒灭菌,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吸痰器瓶消毒后干燥保存备用;护士在操作前要认真检查各种医疗器具的质量,及时发现不合格的医疗用品,防止因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医院感染。

1.2.2 基础护理管理:加强对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长期卧床者,由护士予每2h翻身、叩背1次,叩背应遵循从下到上、由外到内的原则,每次10~15min,促进痰液排出,防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发热、昏迷者每日做口腔护理1次或2次,预防口腔感染。对吞咽麻痹病人的护理对吞咽功能障碍、饮食呛咳者,不能由口腔进食,以免发生误吸引起吸人性肺炎,应予鼻饲流质饮食。口咽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是重要的感染源,因此,应定时吸痰,吸痰时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一次性吸痰管每次更换,遵循先气道后口腔、鼻腔的原则,如病人咳嗽反射好,可适当刺激病人,让其自行将深部的痰液由气管套管口喷出。

1.2.3 制度管理: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尤其是医院制订的核心制度要认真落实。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制度等都是保证患者医疗安全行之有效的制度,也是护理工作者几代人的心血结晶。严格执行各种护理操作规程,护士长利用业务学习、晨间提问、理论及操作技能的定期考试等形式,督促护理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及临床综合能力,使护士在工作中能熟练和规范地为患者服务,尽最大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要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护理人员用法律的思维书写护理记录,遵循“写你所做,做你所写”的原则,如实填写患者的各种病情变化以及所采取的措施。要求书写要清楚、严谨,不留任何隐患。

1.2.4 健康教育管理:有坠床危险的高危人群,如意识障碍、精神异常、高龄老年、痴呆患者,应反复向家属强调床栏防护、肢体约束的重要性,不得擅自取下床栏、松开约束带,并教会家属正确使用床栏、约束带。对于感觉障碍患者,护士应反复向家属交待进食、饮水时温度在40℃左右适宜;热水袋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热水温度不超50℃,袋外加布套,不宜直接接触皮肤,有空调设施的病房尽量不用热水袋。认知、记忆力障碍、精神异常、老年痴呆患者应24h不间断看护。建立请假制度:凡病人离开医院必须请假,得到允许由家人带领方可离开。 1.2.5 意外事件管理:在医院护理中,夜间护理力量相对不足,陪护人员疲惫入睡,意外事件更易发生。故应合理搭配夜间护理力量,尽可能安排双班制,新老护士搭配,保证人力资源配备。同时,告知家属注意看护,加强责任心,并告知甘露醇外渗容易引起皮肤坏死。一旦引起输液部位肿胀,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

1.2.6 人力资源管理:护士长在平时工作中,加强督察力度,培养护士树立患者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同时,学会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护理部将法律法规纳入继续教育中,定期进行学习和考核,用法律来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同时应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使她们以充沛的精力积极投入到工作当中,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

2 结果

通过以上系统的护理管理措施,神经内科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各项护理指标达标率100%,老年病患者容易发生的护理问题和缺陷明显减少,科内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取得零纠纷、零投诉的成效,科内护理工作的进步获得医院及护理部普遍认可。实施前的125例住院老年病人中,发生护理问题27例,实施后的125例住院老年病人中,发生护理问题6例,实施前后指标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篇9

【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76-01

医院中呼吸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大部分为慢性疾病,并且病患体质较弱,病情无规律,反复发作,对病患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不断增长,故对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应有足够的估计和重视。为了给病人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现对我科50例60岁以上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历中50例老年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8.7岁。这些老年患者都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这些老年患者的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等。从病程来看,慢性支气管炎平均为13.7年,阻塞性肺气肿平均7.5年,平均住院次数为4次,这些病人伴有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心肌炎在内的慢性疾病。

2常见的护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2.1心理护理

老年住院病患由于患病后,心情较为烦躁、忧虑,并且表现悲观、恐惧,少数病患出现自杀想法。因此护理过程中应与病患建立较好的医患关系,及时掌握病患的思想及心理活动与变化,为此护理人员应对病患与家属的疑问应给予耐心解答,及时告知解答有关呼吸内科疾病方面的知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家属与病患多接触,增加彼此的情感,树立病患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病患尽早康复。

2.2皮肤问题及对策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易感因素及多种基础疾病的影响,其压疮发生率很高。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因长期卧床休息、消瘦、病情重或因活动时气促而拒绝翻身,容易发生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除了常规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措施外,应注意沐浴时避免水温过高,或者使用刺激性的皂夜或沐浴液,并跟患者和家属解释好翻身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设翻身登记卡,详细记录翻身时间、皮肤颜色等,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垫气圈、棉垫等,必要予上气垫床防褥疮护理,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注意营养支持。

2.3饮食护理

老年人病患患病后,对食物的营养以及消化等功能和逐渐减退,从食物当中摄取营养量很少,加上慢性疾病对于病患自身为消耗性的疾病,对病患身体的营养消耗较大。因此做好呼吸老年病患的饮食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可给予病患增加食物以补充营养,饮食尽量做到量少多餐; 做好患者的口腔清洁护理工作,病患应禁止食用油腻或者辛辣、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建议病患多喝开水,促进肠道的消化,较好地满足营养的需要。

2.4用药安全护理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的改变使得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发生改变,同时老年患者的机体特点也会导致药物耐受性的改变。同时由于药物之间互相的影响,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错服或者漏服现象,就会导致相应的问题。因而在用药安全上必须关注,否则轻者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重者导致中毒。护士在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监督患者服药,避免老年患者在用药中出现错服或者忘服。对吞咽困难的患者或者不能吞咽的老年患者,应采取溶于水中服用或者经胃管注入药物。在用药后护士应关注药物疗效与是否有副作用。

2.5日常安全护理

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由于视力下降或者身体的其它状况等诸多原因,容易导致发生跌倒伤。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住院患者在外出检查时应做到有人陪伴,对老人可能出现的有失进行必要的处理,必要时给老人配备联系卡。同时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鼓励老年住院患者参加基本的日常活动。根据天气的变化建议病人增减衣物,并定期为患者所住的病房进行消毒及通风处理。

2.6睡眠障碍及对策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往往有睡眠障碍,住院病人的睡眠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入睡条件,周围环境要安静、舒适,执行护理措施时应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尽量安排在白天,在执行护理措施时,护理人员应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7]。入睡前用温水泡脚,不要进行刺激性谈话或观看刺激性电视节目等,不要给老人饮浓茶、咖啡、吸烟,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对严重失眠者可给予药物辅助入睡,夜间不要让患者单独居住,以免发生意外。对于昼夜颠倒的患者,如病情许可,白天要让其有适度的活动,尽量不让患者在白天睡觉,增加活动,保持兴奋,以使他们能在夜间休息,避免整天卧床。

3讨论

综上所述,从对我院所收治的50例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病历分析可以看出,呼吸系统疾病多为慢性过程,病情反复发作,对病人学习、工作、心理或日常生活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想通过护理干预来改善呼吸科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要着眼于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环境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维持和增强老年患者健康的目的,才能为老年患者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注意好每一个护理细节,从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配合好老人的家人、朋友或者其它护理人员,有效的促使老年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黄惠琨,范子英.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J]. 当代医学,2010,01:101-102.

篇10

【关键词】骨科护理;老年患者;风险与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4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96-01

在医疗水平逐步上升的时代,人们对于医疗水平及护理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临床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极大,是临床医疗活动的核心环节,提高整个护理工作的安全,降低中老年患者的护理风险,一直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在骨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中老年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的干预对策,对于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大有助益[1]。通过对我院骨科收治的80位患者进行分组,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而后比对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3年3月我院骨外科收住的中老年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即A组为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人数均为40例。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A组实行护理风险干预措施,对B组实施常规护理,在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与分析,观察其效果。两组患者均满足下列要求:①两组患者中男女比例均为1:1;②两组患者年龄区间均在50岁与85岁之间;③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④两组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方法对A组患者在进行日常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护理风险的干预措施,对B组进行常规护理。A组患者的护理措施内容:除常规骨科护理之外,对该组患者进行下列护理措施:①加强该组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的护理及宣教;②压疮的预防;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④进行心理护理B组患者的护理措施内容:常规骨科护理。

1.3统计学分析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和x2检验,以P

2结果

A、B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A组患者发生坠床者2例,跌倒者1例,出现压疮者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者3例;B组患者发生坠床者5例,跌倒者7例,出现压疮者6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者5例,A组患者意外风险发生率较B组低(P

3讨论

3.1骨科临床护理中中老年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①物理性损伤及跌倒、坠床:机械性损伤的预防包括对各种机械治疗仪器、基础设备等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预防[2],例如地面过滑、治疗仪器的损坏所造成患者不适情况加深、物品的随意放置等。骨科的中老年患者大多行动不便,有些患者甚至患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退化和意识障碍,因此发生坠床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而造成坠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忽视,以及患者家属不听取医护人员意见而擅自取下床栏或约束带所造成的。除此之外,某些老年患者由于伴有脊髓损伤,并且在受损区域存在相应的肢体感知障碍,在对该类患者使用冷热疗法的同时,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护理失误如热水袋放置时间过长或烤灯温度掌控失宜等,从而对病患造成的皮肤烫伤或灼伤。②压疮的危险:骨科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形成压疮,特别是某些脊柱骨折、骨盆骨折以及年老体弱的长期卧床患者,及其容易出现压疮。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坏死[3]。骨科患者由于发生骨折而长期卧床,特别是中老年人,由于该年龄段患者的身体素质较弱、抵抗力较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加大了压疮发生的概率。特别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有骶尾部、脚踝等身体低垂部位。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由于手术麻醉、瘫痪、脊柱骨折、长期卧床等原因引起的血流速度慢、下肢体循环较差造成的血流淤滞,或由手术外伤、输血等所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都有可能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造成下肢深静脉栓塞。如果在患者的病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并清除,有较高的可能会引发下肢功能缺损从而使患者下肢功能丧失或部分丧失而致残,更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④潜在的隐患如便秘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骨科中老年病人的普遍具有活动不便、下床活动次数少、长期卧床等特征。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加之饮食的摄入多为高蛋白、高热量食物,膳食纤维含量较低,因此患者肠道蠕动次数少,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便秘。除此之外,骨科长期卧床的中老年患者还容易引发坠积性肺炎,这与医院的卫生环境、患者的抵抗力等因素有关。⑤术后疼痛引起的患者心理障碍:多数骨科疾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并辅以长期的物理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术后都会感到疼痛,术后疼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中老年人由于体质原因,对疼痛的耐受较差,从而使得该年龄层次的患者易产生恐惧感、焦虑感和无助感等心理障碍,如果在对患者的护理当中未发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变化,有可能会发生患者因心理原因而拒绝治疗和护理的情况,对患者病情的恢复造成阻碍。

3.2干预对策①避免患者发生坠床、跌倒等风险,防止患者灼伤、烫伤:对骨科长期卧床的中老年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或者下床活动时,护理工作者必须加强护理管理,完善安全措施,对随时有跌倒风险的患者加强护理照顾,并在患者的床头床位挂上醒目的“防跌倒”标志,保持地面的干净整洁,告知患者家属在陪护中应预防患者因躁动等原因导致的坠床危险,使用窗栏,必要时进行肢体约束。同时,应告知患者家属不要随意取下患者的肢体约束带,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坠床和跌伤。在对中老年患者实行冷热疗法时,由于中老年患者对冷热刺激的耐受较差,因此,严密观察患者皮肤受损及耐受情况是减少该类患者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②压疮的预防:防止骨科中老年患者压疮生成的主要原则是防止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改善患者的血流情况和营养状况。加强对该类患者的巡视,通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的颜色、触摸皮肤的质地、感觉患者局部皮肤弹性来对压疮进行评估。骨科中老年患者大都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因此需高度警惕压疮的出现。可通过勤翻身、多按摩、放松夹板固定、保持患者的卫生清洁度等护理方法来促进卧床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的危险。③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患者的长期卧床有很大的关系,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则是及时发现病情。对于长期卧床的骨科中老年病患可通过定时翻身、穿下肢弹力袜、使用下肢空气泵仪器治疗等方法改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情况来进行预防。④潜在的隐患如便秘、坠积性肺炎的护理:对于长期卧床的骨科中老年患者,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下床活动,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并嘱咐患者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均衡营养,避免因长期食用高蛋白高热量且长期卧床不动而造成的便秘。此外,长期卧床的中老年患者感染坠积性肺炎的概率也较大。由于中老年患者年老体弱,加之长期卧床而引起肺底部长期处于充血、瘀血、水肿而发炎。因此,对长期卧床的中老年患者要定时翻身、拍背,保持肺功能,避免血流停滞于肺底而引发坠积性肺炎。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骨科中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不强,因此可能随之产生焦虑、恐惧以及无助的心理,长期处在不良情绪中,对患者的治疗护理进程大打折扣,甚至会延误病情[4]。因此,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结合患者的特点,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使其找到归属感。

参考文献

[1]朱苏芳,屈海丽.全程安全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0).

[2]郑晓芳,叶晓明.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干预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