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兽医和畜牧兽医的区别

篇1

关键词:畜牧业;科技推广;畜牧兽医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50-1

1 经营服务的指导思想

1.1 以服务为宗旨

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机构要以为农民服务、为商品生产服务为己任,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处处为发展畜牧商品生产创造条件,为农民提供方便。所以,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一是因为农民是农业经济行动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成败优劣,只有从多方面搞好畜牧兽医科技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他们感到处处方便,需要什么就及时提供什么,才能保持最佳精神状态。

1.2 以技术为核心

技术服务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以技术为核心,就是把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作为中心任务来抓,要求必须有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科技推广队伍,解决农户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引导畜牧生产积极健康发展。

1.3 以经营求活力

以经营求活力,就是通过经营服务增强畜牧推广机构的经济实力,以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巩固和发展技术队伍,在科技推广与经营服务中,农民增收,单位获利,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更能促进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事业的发展。

1.4 以推广和经营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求实效

在以技术为核心的前提下,正确处理经营与推广畜牧兽医技术的关系,统一组织协调推广和经营服务活动,使其形成有机的整体,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发挥良好的综合效益,进一步发展畜牧事业。

2 经营服务的基本原则

2.1 立足推广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推广

立足推广,促进推广,既是畜牧兽医科技部门搞经营、办实体的出发点,又是最终落脚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1 在人员使用上,应坚持技术骨干搞推广,非技术骨干搞经营 为了防止以经营影响推广、以经营代替推广问题的出现,首先要在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保证技术推广有足够的实力,对于畜牧技术推广的骨干人员来说,除了搞好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外,可直接参加与技术项目直接有关的经营活动,如畜牧良种培育、养殖结构、预防和治疗疾病等,在畜牧业生产发展中准确解决养殖户生产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问题,抓住问题中心,及时处理,解决农户后顾之忧。

2.1.2 经营收入主要用于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事业的发展 经营办实体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实力,经营成果又可为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机构带来积极的活力,因此,经营收入大部分应用于发展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事业,否则便失去了推广机构办实体的实际意义,还可能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反过来又会影响推广事业的发展。

2.1.3 首先搞好直接为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服务的经营项目 这是坚持立足推广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推广的重要标志和具体体现,例如,在向农户推广蛋用鸡的养殖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品种、健康情况、产蛋量、营养水平、适应性等因素,下一步便是养殖技术的推广,包括各个时期的饲养标准、消毒处理、预防接种、疾病防治等,最终,农民通过购买相关的商品、技术咨询而获得经济利益,技术推广实体也在这一技术推广与经营服务中创收。

2.2 遵纪守法,确保经营服务的健康发展

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与经营服务也象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必须在一定的政策、法令范围内进行,坚持守法经营,确保经营服务向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准的方向健康发展。

2.3 立足服务,讲求信誉

这是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机构开展综合经营服务的前提,开展经营举办经济实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畜牧兽医事业,服务农民。推动畜牧业的发展,必须方便于民,有利于民,所以,首先要做到坚持微利经营,这与“商人”有着本质的差别。其次,严禁贩卖假冒伪劣商品,畜牧业生产有规律的周期性,出售的商品必须有严肃的科学性,质量关一定要把握好。第三,端正服务态度,在我国,农民的科学素质还很低,向农民传输科技知识和养殖技术,必须有耐心,不厌其烦,直到他们能理解,应用于生产。

3 经营服务的业务范围

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与经营服务虽属经济活动范围,但与纯粹的“做生意”有着本质的区别,技术和服务对象决定

了它的特殊性,经营服务的业务范围也有其特殊性。

3.1 产前提供信息和物资服务

多数地区畜牧兽医科技咨询服务门市担当此任,在那里,养殖户聚集,特别当各类养殖逐渐形成规模化、系统化趋势,信息和物资服务便成了畜牧兽医科技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农户的技术及技能推广窗口,既卖药,又开方,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充分体现了现代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与经营服务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3.2 产中提供技术服务

产中技术服务就是根据农民的生产项目,及时向农民提供新的科技成果和新的实用技术,服务方式包括各种规模不等的技术培训、印发资料宣传、现场实用技术及技能指导等。

篇2

【关键词】畜牧兽医 多媒体 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19-01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进行了改革。多媒体系统进入课堂,将现代教育技术带入了崭新阶段。将“多媒体辅助教学”引进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会带来许多科技优势,以及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促进作用。 1.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全面运用于畜牧兽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述牛羊病防治、禽病防治时,各种牛、羊、禽疾病的病理变化等用大量的图片代替了原先老师的板书或者口授。在进行动物解剖学课程讲授时,我们完善现有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力求每一章节教学课件都做到图文并茂,按照教材制作《动物解剖学》网络教学课程和多媒体教学视频,并全部上网,同时将本课程的图片动画以及与组织胚胎学相关的网络资源在本校的网页上公布,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校园网进行浏览和学习,达到巩固课堂知识点和扩展知识面的目的。

2.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1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增强直观性

畜牧兽医课程不同于文化基础课,它要使学生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动态的生物概念,但目前很多课本内容僵化,特别是一些图片资料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致使学生形成了片面的理解,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可使呆板的课本知识生动起来。例如我们学习“口蹄疫防治”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在网上查阅牛、羊、猪口蹄疫的相关图片资料,把能说明问题有代表性的图片粘贴下来,组成一系列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让学生自己说出它们的临床特征,播放口蹄疫防治方面的教学短片,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口蹄疫的危害和防治知识。课后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询这方面的各种资料并上传到网上,相互交流探讨,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和观察得出的结论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2.2加大信息量,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在保证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前提下,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如:病理学是兽医基础学和兽医临床之间的桥梁,它以兽医解剖学、细胞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为基础,学生在学习时要大量获取上述课程资料,多媒体教学可以即时调出所需图片、动画、视频及文字内容,大大减少了板书时间。由于教学时间充足,教师可以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引入更多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知识通融与迁移能力。

2.3信息广泛,拓宽专业知识面

畜牧兽医课程与其它的专业课程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其原因在于畜牧行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新的养殖技术、疾病以及产品都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疾病知识方面经常出现新的疫病,同时人们也在不断探索对付新型疫病的办法和手段,因此只靠课本上对疫病的描述和防治是远远不够的。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书本上的不足,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随时采集信息服务教学。比如在讲“禽流感”一节内容时,可以补充2013年春季发生的“h7n9”的相关知识,“h7n9”是一个新型的禽流感病毒,它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我们可以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上采集信息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禽流感发生发展和蔓延的趋势,掌握其发病规律、发病机理和发病特征,并且掌握防治措施,并把这些资料上传到学校的教学教学网上,便于学生可以随时浏览和学习。课后

学生在因特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并上传到网上,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深化所学知识。这些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但这些知识对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学工作是相当有利的,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某些疾病发展的动态和防治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所得到的信息来源之广、信息量之大是其它资料不可比拟的,也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工作,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诱思情境,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是由低到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作为专业教师应深入教学一线,掌握畜牧兽医行业动态,了解新的科技知识,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传播新知识、新内容,培养出更多的畜牧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以宁.网络教育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3

一、图文并茂,增加教学直观性

畜牧兽医课程不同于文化基础课,它要使学生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动态的生物概念,但目前很多课本内容僵化,特别是一些图片资料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致使学生形成了片面的理解,而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可使呆板的课本知识生动起来。例如我们在讲“家兔的品种和习性”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在网上查阅不同品种的家兔图片资料,把能说明问题有代表性的图片粘贴下来,组成一系列不同品种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让学生自己说出它们的体貌特征,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和比较,得出不同品种家兔的体貌差异,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和观察得出的结论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掌握起来就容易的多。在讲解家兔的习性时,可播放一段教学短片,展示家兔的几个生活习性,让学生从感官上认识,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过程从难到易的转变。

二、信息广泛,拓宽专业知识面

畜牧兽医课程与其它的专业课程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其原因在于畜牧行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新的养殖技术、疾病以及产品都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疾病知识方面经常出现新的疫病,同时人们也在不断探索对付新型疫病的办法和手段,因此只靠课本上对疫病的描述和防治是远远不够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书本上的不足,多媒体技术可以随时采集信息服务教学。比如在讲“禽流感”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上采集信息,及时了解国内外禽流感发生发展和蔓延的趋势,掌握其发病规律、发病机理和发病特征,并且掌握防治措施。这些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但这些知识对教学工作是相当有利的,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某些疾病发展的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得到的信息来源之广、信息量之大是其它的资料不可比拟的,也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结合实际,增强探索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把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还要将新出现科技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最后五分钟利用多媒体手段介绍畜牧兽医行业发生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比如近年来通过致病病毒和细菌的更新换代,不断出现新型微生物和高致病性微生物,导致各种家畜的传染病频发。从2003年牛羊猪的口蹄疫到2005年的鸡鸭禽流感,从2006年的猪蓝耳病到目前牛布氏杆菌病,无不使畜牧业一次次遭受重创。很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措施我们不是十分清楚,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和研究动态展示给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想像空间,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不断增强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四、言简意赅,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篇4

[关键词] 兽医诊疗 管理 畜产品 安全生产 措施 探讨

[中图分类号] S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215-01

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畜牧业正在面临着从过去经验型以及传统型转变成为技术型和现代型阶段,市场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使得我国畜禽产品产量以及畜禽品种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已经迎来了将信息技术以及生物技术作为标志的一种新技术改革,这为过去传统的畜牧业带来了深刻并且全面的改革,这些都对基层兽医人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我国基层兽医人员不仅仅要有献身农牧业的精神,更加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还应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以及比较广博的业务知识。兽医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稳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笔者就探讨加强兽医诊疗管理,促进畜产品安全生产。

一、加强兽医诊疗管理要更新观念

近些年来,我国新组建的动物医院都是股份制合作的企业性质,并且实行了市场化的运作,参与我国市场竞争,我国兽医诊疗人员大多数都是过去实施改革走之前的兽医站编外的人员,在当前现行体制和背景下,兽医诊疗人员所承担工作职责、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性质和过去改革之前兽医站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要求加强兽医诊疗管理必须要更新观念,强化自身的市场意识,面对当今新工作局面以及新体制,要求兽医人员必须要真正意识到当前兽医诊疗工作已经融入到了我国市场经济全新的浪潮之中,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竞争,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兽医诊疗市场管理仍然没有完全规范这样的条件和基础之下,兽医诊疗市场竞争总体来说是相对复杂的,面对当前全新的挑战,要求兽医诊疗人员必须要具有一个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及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迎接全新的挑战,使得首场竞争的压力有效转化成为竞争的动力。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逐渐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及提高自我,只有这样,兽医诊疗机构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取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

二、加强兽医诊疗管理要更新服务

社会在不断进步,养殖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养殖户对于我国兽医诊疗服务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和越来越严格,兽医管理的体制改革为人们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全新的机遇,更加是全新的挑战。针对当前我国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人们必须要对当今全新的形势实施认真和仔细的分析,对自己服务和自身群众需求之间差距进行检查,实施服务方法不断创新,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服务所提出的要求以及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对自身服务市场进行稳定,并且取得长久发展。从兽医诊疗服务方式角度来看,过去传统的服务方式都是兽医诊疗人员在家里等待养殖户上门来求医,一直都处在被动工作局面。在兽医诊疗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不能及时服务或者服务间断的情况,养殖者也存在求医难这样的问题和现象。在实施改革之前,我国所有诊疗工作一直都在被所有畜牧兽医站进行垄断,非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很难对诊疗市场进行插足,虽然养殖者存在一定的意见,也只能选择委曲求全。在实施改制以后,如果兽医诊疗人员不能够满足广大养殖人员的需求,养殖人员就可以去其他兽医人员进行求助。从过去单一的兽医诊疗转变成为当前养殖生产全过程进行服务,要从过去传统的单一诊疗转变成为技术指导、诊疗、市场、科技、动物保健等各种类型的信息相整合这一种全方位的服务,对于一些养殖户要采定期或者不定期巡查服务、驻场服务以及签约责任承包服务等等方式方法,进而对当前我国养殖生产发展需求进行满足和适应,最终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

三、加强兽医诊疗管理要更新技术

伴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奶、蛋以及肉等等畜禽产品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畜禽产品提出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畜禽产品自身的安全问题受到了广大消费人员广泛关注。过去传统的兽医诊疗是想丢来说比较单一诊疗服务:打针,仅仅对人民群众最为基本的养殖和生产需求进行满足。近些年来,我国养殖生产正在朝着标准化方向、集约化方向以及规模化方向逐渐发展,那些从事养殖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以及接受新技术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养殖生产自身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所以,必须要更新技术,从本质上加强兽医诊疗管理的水平,促进我国畜产品得到安全生产。

四、结语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加强兽医诊疗管理要更新观念、加强兽医诊疗管理要更新服务以及加强兽医诊疗管理要更新技术这三个方面对加强兽医诊疗管理,促进畜产品安全生产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 韩卫华,杜金明. 基层畜牧兽医站出路何在 中国牧业通讯杂志社第十一次通联工作会议部分代表发言摘录[J]. 中国牧业通讯. 2005(21).

[2] 郭庆梅,孙稚颖,李佳,韩琳娜,周凤琴,李国强,刘玉新,胡爱民. 黄河三角洲湿地(东营)药用植物群落调查[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01).

篇5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感染;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8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50-02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Porcine Parvovirus Infections

WU Chang-yong

(Langxi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Bureau in Anhui Province, Langxi Anhui 242100)

Abstract The pathogen, epidemiology, clinical symptom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porcine parvovirus were introduced, the diagnosis method was elaborated from two aspects of etiology and serology, and finally the immunization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porcine parvovirus; infection;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猪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猪细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1]。通常母猪本身并无明显症状。本病于1967年首次报道于英国,其后在日本、荷兰、美国、新西兰、法国等也有本病报道。近年来,我国也有本病的存在[2]。潘乃珍等在检测死胎猪血清中的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抗体的同时进行了部分死胎猪病料的病毒分离工作,结果从一窝母猪的5份死胎病料均分离到猪细小病毒。目前,我国已研制出油乳剂灭活苗,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效果。其免疫程序为:非疫区,对母猪和公猪应使用灭活苗,在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灭活苗2 mL,2周后第2次注射,免疫期可为6个月。对于疫区,当HI抗体滴低于1∶20时,可重复上述方法,或在猪配种前2周用弱毒苗接种1次。在疫区也可使用自然感染法获得免疫,即在初产母猪配种前,放进一些呈阳性反应的老母猪,通过排毒,使初产母猪感染后得到免疫,但非疫区不能使用此法。

1 病原体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粒子直径为18~24 nm,呈20面体对称,可能有32个壳粒,核心直径为14~17 cm,无囊膜,基因组为单股DNA。本病毒最好用初代或传代猪胚肾细胞培养,经16~36 h后,细胞生成核内包涵体,24~72 h后出现细胞病变,细胞变圆、脱落、裂解。Kawanura等报道了猪细小病毒(PPV)在猪胚肾细胞株ESK上的蚀斑形成和复制。PPV在Costar′s平板培养3 h和24 h,可在单层中形成清晰的蚀斑。当在覆盖培养基中加入二乙氨乙基-葡聚糖时,蚀斑增大,介感染滴度却不增高。PPV的抗血清能特异的抑制蚀斑形成。PPV在培养3 h的细胞单层内生长良好,8 h和10 h之间是PPV生长的隐蔽期。

本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与其他细小病毒无抗原关系。能凝集大鼠、小鼠、鸡、猫、恒河猴和人(O型)的红细胞,其中以1日龄雏的红细胞尤为敏感。本病毒对热(70 ℃ 2 h)、消毒药(10%~40%乙醇30~120 min)和酶的耐受力很强,对不同pH值(3~10)的适应范围很广[3]。

2 流行病学

感染的胎儿或死亡、软化、木乃伊化,或产出的仔猪的组织内带有病毒,成为本病重要的传染源。出生后感染的猪不表现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但可由各种途径排出病毒。感染的母猪通过粪、尿、阴道分泌物及其他分泌物排毒;感染的公猪也含有病毒,配种特别是人工受精时,随进入母猪子宫内,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也可经消化道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人和器具而感染[4]。除猪外,其他动物对本病毒无易感性。易感母猪多在怀孕前期感染。胎儿最易感染,发生病变和死亡。在传播病毒方面可能比更为重要的是公猪在配种季节的移动。

3 临床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如死产、木乃伊胎、死胎或流产等),也可能引起母猪不孕,初生仔猪活力减弱,产仔数减少。本病毒感染对公猪的或无明显的影响。

4 病理变化

孕猪感染后未见肉眼病变,但其组织可有显微病变。在脑、脊髓眼脉络膜的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形成的管套,内皮组织和固有层有局灶性单核细胞聚集。

受感染的胎儿表现不同程度的生长不良和发育障碍,可见脱水(木乃伊化)、体腔积液、出血、水肿、充血等病变。显微病变包括多种组织和器官出现范围广泛的核内包涵体、炎症、细胞坏死。感染病毒的死产仔猪,可见其软脑膜、蜘蛛膜和大脑灰质、白质等处有已增生的浆细胞、组织细胞和外膜细胞形成的血管周围管套为特征的典型非化脓性脑膜脑炎,这是本病特征的病变[5]。

5 诊断

在种猪群内如有一些母猪出现死胎、木乃伊胎、死产、不孕综合征时应怀疑为本病。但肠道病毒、呼肠病毒以及一些其他病毒、细菌也可引起这种综合征,在临床上不易鉴别。若要确诊则还须作进一步的实验室检验[6]。

5.1 病原学诊断

感染的仔猪可采取扁桃体的生发中心或其他组织,死胎、木乃伊胎可采各种组织,作冰冻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如见细胞内有亮绿色荧光颗粒集结,可作出判断。直接免疫荧光法最为快速。

病毒分离培养可由流产胎儿、死产仔猪、胎衣和母猪阴道分泌物采样,以肾、、肺、肝、肠系膜淋巴结为佳,制作成无菌悬液,接种于传代的猪胎肾细胞。16~36 h后检查细胞的核内包涵体,5~10 d检查细胞病变。如见有本病毒的特征性病变,再用血清学方法检查,可确诊[7-8]。

5.2 血清学诊断

5.2.1 血凝抑制试验。一般初生仔猪、死产仔猪和妊娠70 d以上的木乃伊胎,因其体内含有一定量的抗体,故不宜作病毒检验。可采取心血或组织浸出液,测定其中抗体的血凝抑制滴度。此法除用于本病的诊断外,还可用于检查猪的感染情况和鉴定病毒。

5.2.2 中和试验。此法可检出血清中的中和抗体,作出诊断。也用于检查猪的感染情况和鉴定病毒。美国于1965年首次报道有2组血清学特性不同的肠道病毒与不孕、胚胎死亡、木乃伊胎、死产有关。这2组病毒被命名为SMEDIA和SMEDIB。它们所引起的症状与本病相似。两者很难从临床上区别,但可用荧光抗体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加以鉴别。据1978年发表的报告,在6年中对美国猪群流产调查,能引起母猪流产、死胎的原因很多,其中有22%是由病毒引起的。在病毒中最常发现的是细小病毒和肠道病毒,此外还有伪狂犬病毒、呼肠病毒和腺病毒等。

6 免疫接种

人工免疫方面,美国于1980年已研制成灭活和弱毒苗。经对比试验,2种苗均有效,前者的免疫期在4个月以上;后者经肌肉注射后可预防初产母猪感染本病毒,宜于配种前接种。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油乳剂灭活苗,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效果。其免疫程序为:非疫区,对母猪和公猪应使用灭活苗,在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灭活苗2 mL,2周后第2次注射,免疫期可为6个月。对于疫区,当HI抗体滴低于1∶20时,可重复上述方法,或在猪配种前2周用弱毒苗接种1次。在疫区也可使用自然感染法获得免疫,即在初产母猪配种前,放进一些呈阳性反应的老母猪,通过排毒,使初产母猪感染后得到免疫,但非疫区不能使用此法。我国上海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有2周间隔注射2次,可预防母猪感染本病。

7 防疫措施

对本病尚无有效疗法,为了控制带毒猪进入猪场,可采用自繁自养;自无本病猪引进种猪;新引进种猪应隔离饲养14 d,并进行2次血凝抑制试验。如无可疑,才可混群饲养。凡血清学检查或病毒学检查为阳性的公猪,均应立即淘汰。一旦发病,应将发病母猪、仔猪淘汰或隔离,所在场所、用具等应严密消毒,并检查全群,对阳性猪应采取淘汰或隔离措施。

8 参考文献

[1] 田薇薇.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6(6):108.

[2] 石海宁.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控与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9):160.

[3] 周国玺.猪细小病毒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140.

[4] 朱润芝,李宏全,杨宏伟,等.猪细小病毒病防控的研究进展[J].业,2005(2):34-36.

[5] 蔡群德,刘建设.猪细小病毒的流行特点及防控[J].畜牧兽医杂志,2012,31(6):102.

[6] 杨作丰.猪细小病毒研究现状及综合防控[J].现代畜牧兽医,2013(3):40-41.

篇6

关键词:鸭瘟;鸭瘟病毒;分离;鉴定

中图分类号:S852.6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9-4644-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19.036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One Duck Plague Virus Strain

FU Shu-lin1, CHEN Xia-bing1, QIAN Yun-guo2, ZHANG Da-bing3, YANG Wen-hai1, HE Bin1, JIN Er-guang1, TONG Wei-wen1, YE Sheng-qiang1, LIU Wu1, TAO Bi-fei1, CHEN Jie1

(1. Wuha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cience, Wuhan 430208,China; 2.Wuhan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208, China; 3.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One virus strain was isolated from the liver of the dead ducks in a farm of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Combined with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utopsy pathology, it was initially diagnosed as duck plague virus infection. Based on the sequences of plague virus gene in GenBank of UL6 gene, one pair of primers was designed and used to PCR amplification of extracted viral nucleic acids DNA. The PCR products were 416 bp and the similarity was 99% compared with the gene sequence of the Duck Plague Virus UL6 gene published. The duck embryo infection experiment showed that duck embryos began to die in the first four days, with typical symptoms of the duck plague virus infec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case was the infection of duck plague virus.

Key words: duck plague; duck plague virus;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鸭瘟(Duck plague),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enteritis, DVE),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1]。其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较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鸭瘟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高热稽留、两腿麻痹、下痢、流泪和部分发病鸭头颈肿大[2]。该病病原为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核酸类型为线状双股DNA[3]。由于对鸭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相对滞后,基因的功能研究严重滞后,因此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病毒的分离、鉴定。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建立了一些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鸭瘟病毒进行鉴别诊断。陈安莉等[4]建立了二重PCR方法能够区别新城疫病毒和鸭瘟病毒的感染,张艳芳等[5]建立了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区分鸭黄病毒和鸭瘟病毒的感染。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并通过鸭胚感染试验证实了鸭瘟病毒在临床上的感染。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用9~10日龄樱桃谷鸭胚由武汉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自行孵化;病毒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为OMEGA公司产品;DL Marker 2000、Taq酶均为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病料收集与处理 送检病料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某种鸭场40周龄樱桃谷种鸭。采集病鸭的肝脏组织捣碎,并按照质量体积比1∶5的比例加入无菌的PBS液混匀进行组织匀浆,然后以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并用无菌PBS液稀释作为接种鸭胚的材料。

1.2.2 病毒DNA提取 取送检死亡的病鸭肝脏,加入无菌的PBS液进行组织匀浆,以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然后按照病毒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1.2.3 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引物由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合成。上游引物P1:5′-GAGCGTATTTAGATGAAACTGC-3′,下游引物P2:5′-TGTTGTGATTGTTCC-3′。目的片段大小为416 bp。

1.2.4 PCR扩增 PCR扩增反应体系采用25 μL反应体系。2×Premix Taq DNA酶12.5 μL,上下游引物(20 μmol/mL)各1 μL,DNA模板5 μL,灭菌水5.5 μL。PCR扩增程序为:94 ℃预变性2 min;94 ℃变性50 s,54 ℃退火90 s,72 ℃延伸2 min,35个循环;72 ℃延伸5 min;4 ℃ 30 min。PCR产物于0.8%的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分析。

1.2.5 测序与序列分析 将PCR产物用DNA回收试剂盒进行纯化回收,并送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进行测序。使用DNA Star软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公布的UL6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1.2.6 鸭胚感染试验 将16只9~10日龄的鸭胚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第一组每只鸭胚接种0.2 mL的病毒稀释液。第二组每只鸭胚接种0.2 mL的无菌PBS液(阴性对照)。培养并观察鸭胚死亡情况和病变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鸭瘟病毒的PCR鉴定结果

用设计合成的针对鸭瘟病毒UL6基因核苷酸序列扩增引物对提取的鸭瘟病毒DNA进行PCR扩增后,扩增产物出现一条约416 bp大小的条带,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图1)。

2.2 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将所测定的序列通过DNAMAN软件与GenBank上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所鉴定病毒的UL6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的相似性达到99%(图2)。

2.3 鸭胚感染试验结果

接种后4 d,攻毒组的鸭胚开始出现死亡,在第六天8只鸭胚全部死亡,而阴性对照组的鸭胚没有出现死亡(图3)。死亡的鸭胚全身水肿,出血,绒毛尿囊膜有灰白色坏死点,肝脏有坏死灶出现。

3 小结与讨论

鸭瘟病毒在临床上造成的死亡情况有较大的差别。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鸭均易感。鸭瘟病毒感染鸭后,可侵害鸭的多种组织器官,为全身各组织感染和广泛的组织嗜性创造条件[6]。本研究中送检的病鸭拉绿色稀粪,泄殖腔严重充血、出血、水肿;食道黏膜出血,肝脏肿大,表面有灰白色的坏死点,心内膜与心外膜有出血斑点,这与报道的鸭瘟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相一致[7]。进一步通过扩增鸭瘟的UL6基因和鸭胚感染试验证实送检的病例为鸭瘟病毒感染。

鸭瘟病毒的天然宿主为鸭、鹅和天鹅,7日龄到成年种鸭均可感染[1]。鸭瘟病毒不能直接使用于鸡胚,因此本研究中感染动物为鸭胚。在本研究中,感染病毒的鸭胚在感染后4~6 d内全部死亡,鸭胚感染后出现典型的鸭瘟病毒感染的病理变化特征。

本研究中根据GenBank上已经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通过PCR方法特异性扩增出416 bp的片段。将扩增出的基因片段与公布的基因序列相比较,两者的相似性为99%。但是,鸭瘟病毒的UL6基因序列在鸭瘟病毒的致病过程中起何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SANDHU T S, SHAWKY S A. Duck virus enteritis (duck plague)[M].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3.354-363.

[2] 张 坤,刁有祥,程彦丽,等.鸭瘟病毒强毒株感染SPF鸭后动态病理组织学变化[J].中国兽医学报,2013,33(1):9-15.

[3] 郭玉璞,蒋金书.鸭病[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 21-28.

[4] 陈安莉,谢芝勋,谢丽基,等.新城疫病毒和鸭瘟病毒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3,40(11): 192-195.

[5] 张艳芳,谢芝勋,谢丽基,等.鸭黄病毒和鸭瘟病毒二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2013.899-903.

篇7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在保证教材理论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本着“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使宠物医疗专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不断适应时展的需要,适应更多更好的培养宠物医疗专业人才的最终目标。理论教学部分与实验实训技能、实践实习考核等课程实验实训内容从传统的教材体系中分离出来,归类到实践技能教材建设之中,把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实践教学部分独成体系,为学生毕业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创造条件,同时也为自学宠物医疗专业的社会有识青年开辟一个职业技能的学习平台。除公共课外,把专业理论教学分为专业基础课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程两部分,共开设19门课程,总计816学时。其中,专业基础理论9门课程(必修课程6门、选修课程3门),350学时;专业理论10门课程(必修课7门、选修课3门),466学时。

【关键词】高职高专 宠物医疗 理论教学 课程设置 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50-03

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是随着社会需求、在继承传统的畜牧兽医专业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新专业和热门专业。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开设在国内为数不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宠物医疗专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其理论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等研究,在前期“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研究”和借鉴兽医专业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课程的综合与整合、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突出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优化公共课、调整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等研究中得到确认,明确了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基础课程600学时,专业课程780学时(含专业基础和专业选修课程390学时),总学时为1380学时。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理论课程为816学时,实验实训技能课程为564学时。

1 宠物医疗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高职高专的教育发展仍然处在探索前进阶段,特别在高职高专院校新建立的专业表现的尤为突出。目前,宠物医疗专业仍然延用畜牧兽医传统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特别是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对宠物医疗专业教材开发建设的比较少,有些已经出版的高职高专宠物医疗专业的教材往往是高职高专兽医专业教材的翻版并存在内容重复现象,而且已有的宠物专业教材的种类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有些出版社出版的宠物医疗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又不能符合高职高专宠物医疗专业教材的规范,不能突出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如下几方面:

1.1 课程设置留给实验实训课程教学的比重不足

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原则,没有充分按人才定位的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群所需能力及专业特点来确定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对高职高专教材的“必需、够用、实用”的尺度把握不够,普遍来讲宠物医疗专业的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理论课教学比重偏大,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区别甚小,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教学,留给学生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严重不足。从培养目标来看,实验实训技能课程的缺失主要存在于两方面:一是先进技术项目训练不够,不能与企业技术应用保持相对的一致性;二是训练量不够,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

1.2 理论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存在缺陷

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或多或少地延续了原来的畜牧兽医教学传统,不论在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都较保守,开放程度不够,不能紧跟时代的脉搏,对社会人才的需求缺乏预测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定量、定性分析,对未来职业岗位能力的确定存在很大的模糊性。仅就教材建设而言,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采用普通本科院校教材或在中等职业学校教材中增减一些内容即可,课程设置也大体相差无几,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学生能力的实用性并未真正得到体现,不适应适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宠物医疗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内容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1.3 教材建设落后于国家职业认证标准体系

目前,已有的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教材与国家职业认证标准体系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不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学生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没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合理地进行专业教材职业技能方面的建设开发。

2 宠物医疗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的探讨

2.1 课程设置的探讨

按照教育部提出“重在改革,重在建设,重在办出特色,重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重视教学条件建设,重视专业教学改革实施状态和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效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部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和实践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根据社会对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人才的需要与几年来的教学研究实践,通过课题组成员的系统研究,确定宠物医疗专业的课程设置:

2.2 公共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公共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内容,按教育部和高职高专院校所在教育部门的统一要求,结合各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在普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大体规定其总课时原则上不超过630学时,必修课程540学时,选修课程90学时。公共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的内容如表1。

2.3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内容,按照教育部有关教材建设的要求和“必需、够用、实用”有度的尺度,把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课程单独提炼出来,形成了9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材,其中必修课程6门,选修课程3门。为了便于实践教学独成体系,把传统的教材理论教学部分与实验课程教学部分相分离,把实验、实训课程内容归类到实践技能教材建设之中,形成新的教材建设体系。同时,也为自学宠物医疗专业的社会有识青年开辟了一个职业技能的学习平台。

宠物医疗专业9门专业基础课程总课时600学时(含专业基础选修课程150学时)。其中,专业基础理论课程350学时(含专业基础选修理论课程100学时),专业基础实验实训课程250学时(含专业基础选修课程50学时)。宠物医疗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内容如表2。

2.4 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内容,按照教育部有关教材建设要求和“必需、够用、实用”有度的尺度,把专业课程的理论课程单独提炼出来,形成10门专业课理论教材,其中必修课7门,选修课3门,同样把各门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归类到实践技能教材建设之中,形成新的教材建设体系。同时,也为自学宠物医疗专业的社会有识青年开辟一个职业技能的学习平台。

宠物医疗专业10门专业课程总课时780学时(含3门专业选修课程210学时)。其中,专业理论课程466学时(含专业选修理论课程116学时),专业实验实训技能课程314学时(含专业选修课程94学时)。宠物医疗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内容如表3。

2.5 理论课程教材建设内容的探讨

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教育在教材建设方面必须实现新的突破,建立以职业或技术岗位群所需理论知识为核心的专业理论教材体系,在教材建设中根据不同课程对专业理论的要求,在基本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本着“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精选精编教材内容,做到重视基础,突出应用,反映前沿。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完善宠物医疗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与教材建设,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博采众长,抓住特色,与时俱进,实现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教材建设的重大突破。

2.5.1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材建设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内容的建立,是多年来课题组15个高职高专院校任课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总结课题组成员自2005年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和2007年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两轮教材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课题组对宠物医疗专业的9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材建设内容的适用性、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撤减课程的重复内容、增加了对专业课程有益的必要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论证,制定出了宠物医疗专业的9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材建设的编写大纲及主要编写内容(详见附件1)。

2.5.2 专业理论课程教材建设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内容的建立,同样是经过总结宠物医疗专业几年来的临床教学实践,本着宠物医疗专业理论教学的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认真分析、结合宠物医疗行业的实践发展需要而发展、完善的。课题组对宠物医疗专业的10门专业理论课程的教材建设内容的适用性、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撤减课程的重复内容、增加了对专业课程有益的必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论证,制定出了宠物医疗专业的10门专业理论课程教材编写大纲及主要编写内容(详见附件2)。

2.5.3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理论课程教材建设特点

以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教育体系为指导,依据教育部高教[2006]16号文件的有关精神,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理论课程教材建设方面,突出了以应用、适用技术为主,充分考虑到了教材与教学的紧密结合,重点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教学特点,充分发挥各门专业理论课程教材在宠物医疗专业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出在专业教材建设的编写思路上有所创新,在编写结构上简略清晰,确保了教材的前瞻性、创新性、实用性。

3 理论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的结论

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的研究,主要从整合宠物医疗专业的课程设置,理顺宠物医疗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的内容与衔接,撤旧增新,避免教材资源浪费与教材内容重复的角度出发,使教材建设达到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应有的课程设置的要求,在教材的内容上符合当今宠物医疗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发展需要,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本着“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使宠物医疗专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不断适应时展的需要,适应更多更好的培养宠物医疗专业人才的最终目标。

为了把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的实践教学部分独成体系,我们把宠物医疗专业理论教学部分与实验课、实践技能、实训课程内容从传统的教材体系中分离出来,归类到实践技能教材建设之中,便于学生毕业后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创造条件。同时,也为自学宠物医疗专业的社会有识青年开辟一个职业技能的学习平台,即形成了新的实验、实训技能教材建设体系又与宠物专业理论教材建设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为核心的,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通过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的研究,为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具有时代特色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科目,能顺利通过农业部和国家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审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验证佐证。

参考文献

[1] 凌云.李尚群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原则的研究与实践[R].湖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4年5月.

[2] 耿明杰.王润霞.王晓典.高教科研2004.畜牧业高等职业教育应对WTO的策略研究[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3] 吴学军.郑翠芝.高教科研2004.黑龙江省畜牧业高等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4] WTO与畜牧业[J].王晓典.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年第07期.

[5] 丁岚峰.闫庆健.高职高专院校宠物医疗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模式的研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年08期.

篇8

一、误诊原因及案例

临床实践中,有些兽医技术人员一看到皮肤丘疹,就认为是圆环病毒引起的。猪痘误诊为圆环病毒感染主要原因:一是均有丘疹状皮肤损害,二是都有体温升高现象,三是治疗均无特效药物。

2015年5月,某养殖场发生了一种以体温升高、皮肤丘疹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该场兽医诊断为圆环病毒感染,随后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尚未发病猪群紧急注射猪圆环病毒疫苗,但并未抑制猪病的发生和蔓延,情急之下请求笔者出诊。临床检查发现:患猪主要是保育猪和育肥猪,也有个别哺乳仔猪,但不典型。典型病例病初红斑遍布全身,继而出现孤立的圆形丘疹,凸出于皮肤表面,酷似“肚脐”,逐渐发展成水疱,后转为脓疱破溃形成痂皮。多数患猪饮水、进食不受影响。患猪时有痒感,但多数无明显瘙痒症状。传染快,5~7天内同群猪感染率达100%,但无死亡。根据以上症状,初步诊断为猪痘。

二、误诊鉴别表

三、误诊实图解析

见图1至图8。

四、误诊分析与讨论

猪痘和圆环病毒感染虽然都有皮损,某个阶段可能皮疹外观有时较难区别,不过以下几点可较好地帮助鉴别:①猪痘传播快,发病率高,同栏猪有1头出现痘疹,很快波及全群;圆环病毒感染虽然有猪群感染率高的报道,但临床见到皮疹的概率不高,传染相对较慢,主要侵害架子猪。②猪痘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斑点(发红)丘疹(水肿的红斑)水疱(从痘病变流出液体)脓疱或形成硬皮,痘疹中央凹陷如肚脐,多是孤立的,密度稍小;圆环病毒感染起疹急,有时一夜突然遍布全身,皮疹密度大。③猪痘有明显季节性,苏、鲁、豫、皖部分地区主要发生在5~7月,而且90%集中在5月15日至7月13日(可能不适合其他地区,仅供参考)。④猪痘痘疹主要发生于腹部、四肢内侧、鼻镜、眼皮、耳部等无毛和少毛部位;圆环病毒感染可引起多个系统衰竭,进行性消瘦,皮肤苍白,贫血,远心端或后躯皮损最为严重。⑤猪痘病死率极低,除出现痘疹外,猪膘情良好,几乎没有其他症状;圆环病毒感染进行性消瘦,全身淋巴结肿大,肾肿大呈花斑状。二者虽然皮损相似,只要全方位了解,细心观察,诊断失误是可以避免的。

篇9

当前,我国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处在关键时期,急需大量畜牧业方面的创新创业人才。职业院校作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高地,要充分发挥“工学研融合”模式的作用,为培养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创业创新人才作贡献。

关键词:

工学研融合;高职教育;创新创业

在目前的发展潮流中,知识与技术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竞争的核心资源,“工学研融合”是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进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途径,它在促进我国创新知识的流通,推动我国各行各业进行提质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工学研融合”是将知识向产业进行转化的过程,是将书本上的理论进行实践的过程。“工学研融合”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研究课题。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出现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产学研的理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20世纪90年代,为了提高我国的竞争力,实现科学技术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转化,催生了我国“工学研融合”的合作模式,并且产生了像清华紫光、北大方正这样的著名高新技术企业,“工学研融合”的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农牧类高职院校是培养掌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机构,所以更应当在“工学研融合”方面进行研究。

一“工学研融合”模式介绍

“工学研融合”是职业院校产学研结合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实践,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优化,是职业院校技术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教书育人与技术研发是高职院校的两项基本工作,这两种工作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在创新型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接触技术研发和改进的条件,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技术能力的开发与提高。所谓“工学研融合”是强调工、学、研三方面的紧密结合,通过培养学生研究的能力,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由“工学结合”向“工学研”的转化与发展。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在产学研结合办学的模式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即采用“工学研融合”的模式,将现代畜牧业、专业和就业三方面进行融合,关键是将科研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建立融合职业工作活动、技术工作活动和课堂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工研结合、学研结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双向选择工研结合和学研结合的项目,然后在经过研用结合进行教学的方式,以老师研究课题、学生参与项目、共同进行项目推广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这样学生能够更加深刻领悟所学的基础知识,初步实践所学技能,了解科研活动过程,成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工学研融合”模式下创新创业的实施

农牧类院校职业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企业的研发项目与职业院校的培养体系进行融合,形成了无缝连接、实用性强并且不断调整的培养体系。“工学研融合”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分为筑牢基础时期、强化技能时期、实践演练时期和顶岗磨合时期等,每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根据各个职位的教学目标要求,进行递进式、分时期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综合动手能力、岗位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2]。

(一)筑牢基础时期

重点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进行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职场的初步认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家禽生产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理论知识。通过1年时间的培养,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二)强化技能时期

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实验实训室以及养殖场的条件,分配给学生工作任务,指导其利用前期所学基础知识完成工作任务。通过教学、工作、研发相互交融的教学与实训课程,实现强化技能训练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三)实践演练时期

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将学生分配到畜牧兽医相关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并给每个学生安排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训练学生的岗位综合应用能力和岗位职业素养,同时采取轮岗、换岗的方式,争取在有限的实践内使学生熟悉到更多的岗位内容。通过“做中教,做中学,学中研”的实施过程,构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顶岗磨合时期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六个月的实习时间,让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在校外的实训基地进行工作,让学生提前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实习期间,学校的老师和培训基地的师傅可能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通过参与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

三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教育理念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在调结构、转方式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现代畜牧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紧迫。在经济发达国家中,高级技师在所有的技术工人中可以达到35%的比例。在我国沿海的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高级技师的比例却只有2%[3]。职业院校是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但是落后的职业教育理念影响着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培养导向出现偏差。目前的高职教育普遍以高就业率为培养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都面临着低薪酬、低技术含量以及高离职率的情况。二是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区分度不够。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虽然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案的描述上有一定的区别,然而在实际培养的结果上并没有太大区别,最终的结果就是高职和中职都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三是未能平衡远期目标和近期利益。职业院校与预期岗位无缝衔接的功利性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冲突,职业院校也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二)现代畜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现代成套设备、计算机系统、质量安全控制系统等在规模养殖企业的使用,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已从技能为主转向技术创新为主。低技能、缺乏创新精神的工作人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企业的要求,技术创新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着畜牧企业的转型升级。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发展后劲不足,创新创业能力不强,既不能适应岗位技术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也不能适应社会对创业人才的要求。职业院校应当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既能传承畜牧产业文化、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更要着重培养对社会充满责任感和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善于把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融会在一起的畜牧业技术创新人才。

四走出困境的策略

在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的创业创新型人才[4]。高职院校在培养畜牧业的专业人才的同时,更要重视从“工学研融合”方面探索培养畜牧业创新创业人才新方式。

(一)正确定位“工学研融合”和产学研结合

工学研和产学研分别属于两个层的概念,“工学研融合”对产学研结合的扩展,是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上的拓展,通过工学研中的工作过程培养畜牧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当然企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各种难题,这就需要工学研中的研究过程来解决。将学习过程融入到工作和研究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和建立。在“工学研融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首先学校的教师要给予创新创业理念的培养与教育,在教学课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其次企业的实践也赋予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机会,在企业进行实训的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遇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成学习的课题。

(二)准确区分“工学研融合”和工学结合

“工学研融合”和工学结合两者之间差别了一个研字,“工学研融合”是对工学结合进行了升级。在工学结合方面,存在着“以工代学”和“以学代工”的两种片面的理解方式,工学结合也是人才培养的模式。“工学研融合”指将工作、学习和科研三个过程相融合,并对工作、教学和科研三者之间进行协调,进而提高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充分发挥“工学研融合”的作用

一是合作办学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规模化养殖场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训、跟岗、顶岗等工作,学校对学生参与的企业技术研发提供理论指导;二是合作育人原则,由规模化养殖场的师傅和职业院校的老师组成教学组,以教学组名义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对课题进行分解,以课题研究工作代替学分;三是资源共享原则,实现物尽其用。学校的资源图书馆、实训室等资源向畜牧企业进行开放;企业也把自己的资源向学校开放,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基地;四是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原则,双方可以签订合作协议,以“订单培养班”或者“现代学徒制班”的形式,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培养,一起确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从而建立“工学研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要适应并主动服务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因此,通过“工学研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不仅是当前经济发展对职业院校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内在的发展需要求。因此充分利用“工学研融合”不仅能够提高高职院校人才的质量,更能够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科教结合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3):88-90.

[2]都振玉,林建坤.统修、统训、轮岗、顶岗: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0下):200-201.

[3]朱国奉,杭瑞友高职工学研融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9):91-92

篇10

关键词 行业科技期刊 信息定位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行业科技期刊既是行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的行业生产者、经营者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又是体现行业学术地位和水平的展示平台,同时还是承担学术交流任务的重要媒介。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业科技期刊作为经营性文化媒体的一员,将逐步进入传媒市场,同时面临必须创新体制向企业化运作管理转变,面向社会迎接市场考验的双重压力。在优胜劣汰的严峻形势下,如何生存、发展与壮大,是行业科技期刊当前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作为行业科技信息载体的行业科技期刊,其生存与发展,既取决于自身总体的市场定位,同时取决于自身的信息定位;信息定位是市场定位的核心和关键,也是行业科技期刊的生死命脉。笔者所在的《四川畜牧兽医》杂志,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对于信息定位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总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把握信息定位满足信息需求

科技期刊总的定位,是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在信息社会中由原来的信息提供者或者,发展成为信息选择的引领者或引导者,不断提高传播效益,指导读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帮助读者高效收集、开发和利用信息进行知识创新。行业科技期刊在自身所处的行业中,既具有专业的优势,又具有行业的优势,在此双重优势的合力下,理应成为行业科技信息的先行者,在信息社会中占据发展的高地。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体制等各方面原因,双重优势往往成为了双重劣势或包袱,期刊在行业中往往被作为一个装饰性门面,

在专业方面往往成为科技项目成果或科技人员职称的评定工具,导致了自身的信息定位出现偏差,既不能适应社会信息的广泛需求,又不能满足行业和专业科技信息的特殊需求,一旦转换体制进入传媒市场,很难经受市场的严峻考验,最终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必须要转变观念、增加服务意识、建立营销理念,明确市场定位。

在市场定位中,行业科技期刊需要对相应的行业和专业领域以及目标读者群有一个明确界定。行业科技期刊的信息定位,来源于该期刊准确的市场定位。而信息定位的唯一目标,就是能够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充分满足目标读者群的信息需求。即要以日标读者群的信息需求为导向。

相对于传媒市场中的电视、广播、报纸等,行业科技期刊的目标读者群更为清晰、明确和固定,信息需求的内容,又相对更为集中,更加专业化。因此也就更能充分发挥行业科技期刊的双重优势,真正实现以信息需求为导向的月标。

以目标读者群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在实际工作中。首先是要对庞杂的行业和专业信息进行分析、筛选,综合、分析,把握其中的重点和层次;其次,要不断调整杂志的内容、风格和栏目等形式,不断创新编排手段,使杂志作为信息载体,更好地服务于信息需求,而不拘泥于杂志原有的一些固定格式或模式。一个较好的定位将使行业科技期刊在内容质量和形态质量有所提高,同时也提高期刊的竞争力。

二、适应形势发展把握信息热点

行业科技期刊,与一般新闻媒体的区别和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行业科技期刊受到行业范围的限制和刊期影响,既不能超越范围刊登行业无关的社会新闻和信息,也不能即时刊登行业科技相关的新闻和信息,但社会形势的发展,往往形成一些重大的社会信息热点,这些热点同样对行业科技期刊形成重大和特殊的信息需求。与一般范同的社会信息需求相比,这类信息需求还往往更加急迫、更加前沿,也更加具有实效性和实际工作指导意义,因此也更加专业、更加深入,需要更深层次地挖掘信息的内涵,详尽阐述信息所涉及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否坚持把公众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从社会实际出发,及时把握这类信息需求的热点,在把握的过程中如何深度满足热点的信息需求,对于行业科技信息的基本定位,无疑是一场重大的考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四川畜牧兽医》杂志的全体同仁,都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大家都敏锐地意识到手头这份杂志的重大的信息需求和热点。尽管当期杂志的组稿早已完成,而且大部分都已完成编辑排版,编辑部立即决定全部撤版重做。5月14至15日,农业部抗震救灾专家组和省畜牧食品局抗震救灾工作组分两路到灾区一线调查、慰问和指导,分析了抗灾形势,认为灾区大量牲畜死亡后,在大雨和高温天气交错作用的情况下,48小时后尸体会迅速腐败变质,极易引发炭疽、猪链球菌病、乙型脑炎等人畜共患疾病和重大动物疫情。为防止疾病和重大动物疫情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在全省紧急动员并组建3000多支动物疫病防控应急分队奔赴灾区一线,日以继夜奋战,开展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环境消毒工作的同时,编辑部很快组织了大量灾区相关报道、图片和重要科技信息、专业文章,冒着余震夜以继日进行编辑排版和处理。《地震后动物尸体及其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方法》、《强烈地震灾害过后须防大疫》等专业文章,以及德阳、广元、江油、什邡等重灾区全面开展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环境消毒的具体做法和相关信息、报道等,成为当期以及以后若干期杂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信息热点,受到各方面读者的关注和好评,其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力,远远超出行业和行业科技信息的范畴。

由此可见,随着当今社会形势和行业科技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新兴学科的不断问世,不同学科问的深度交叉渗透,信息需求的热点层出不穷,对行业科技期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和要求,充分把握每一时期的信息热点,坚持把公众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行业科技期刊信息定位的一条基本原则。

三、发挥特色优势增强信息活力

行业科技期刊是行业化和专业化的期刊。在行业的范围和专业范畴中,不同的特色和优势难以彰显,因此目前从整体上看,相同类型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笔者认为,要在众多期刊中彰显自己的特色,就必须正确把握信息定位,充分掌握和了解目标读者群的信息需求。将期刊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与目标读者群的信息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使期刊的内容与风格更加趋向于细化,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使期刊枯燥的行业化和专业化信息、活跃起来,引人入胜。

2008年4月,全国各地猪价涨至历史最高水平,四川作为全国生猪大省,生猪行情一片叫好。不料好景不长,5月份开始,新一波猪价暴跌开始,短短4个月时间,主产区猪价便从每公斤18元左右跌至9月底的每公斤10元左有,跌幅近50%,2007年4、5月份补栏仔猪进行育肥的养殖户,在这轮猪价跳水中首当其冲,损失最为惨重,因为补栏的仔猪价格普遍在每头600元以上,出栏肉猪的成本每公斤13元左右,又恰恰赶上9月份的价格低谷,每头猪亏损200元以上。

“猪价跳水”的原因是什么?之前是否有先兆?2009年的

生猪市场是否会进入更为严重的亏损?这都是直接关系到目标读者群切身利益的热点信息,也是当时他们最为关注和需要了解的问题。然而,生猪市场价格是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作为行业科技期刊,通常,畜牧兽医杂志更多是从生猪培育和养殖、疾病防控以及相关的专业技术层面上做文章,似乎也无可厚非。仅仅如此,在信息定位上脱离了目标读者群最为迫切的信息需求,是难让目标读者群更为关注的死信息,没有活力。有鉴于此,借助杂志依托行业和专业学科的背景优势,通过更深层次地挖掘信息的内涵,去年底至今以来,编辑部通过各种方式,对于猪价跳水的原因以及未来走势,组织了各方面的信息分析和解析文章,从行业、专业结合市场分析,详尽阐述生猪和养殖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还对各地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相关的即时信心,进行监测、综合和分析,使得整体相关信息都活跃了起来,从而形成了具有市场信息活力的风格和特色。

四、及时监测反馈注重信息分析

行业科技期刊的读者对象相对特殊,一般都是本行业、本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师生等,而对于《四川畜牧兽医》这种类型的行业科技期刊,除了以上对象,更多的还是面向广大农村、面向广大企业,从科技工作者到行业相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者,从政府相关部门和事业单位,到普通的农村养殖户、专业户,等等。读者范围和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期刊科技信息定位的复杂性。从总体上讲,信息定位就是要尽量和主动贴近读者。刊物内容要与读者靠得拢,贴得近,在遵循学科发展内在规律的同时,就要把他们需求的、关注的,有切身利益和直接关联的东西及时反映出来,使他们感到亲切、实在、可信、有用,也就容易赢得读者、稳定读者群:

从2006年开始,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饲料企业和兽药企业的“全覆盖”抽检,同时,加大了投入品质安全的专项整治力度,有力地保障了投入品安全,从源头上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2008年。全省猪、牛、羊、禽的产地检疫面以乡为单位分别达到98%、96%以上,规模场均达到100%,6044个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率达到100%,保障了上市肉品100%检疫到位。在这些工作成果中,畜牧兽医杂志始终嗣绕和配合当时的工作重点,随时进行信息监测和信息反馈,不断调整行业信息和科技信息的重点定位,一切从日标读者群的信息需求出发,为目标读者群的信息需求服务,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期刊的市场定位和信息定位,需要借助精确的读者数据库和读者网络,同时要不断对读者市场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出详细分析。这是了解读者及其需求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