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个性阅读氛围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喜欢喋喋不休地讲述课文背景、作者介绍、分析课文等,将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作为诱饵,让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之中,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活动,一节课学生没有多少时间阅读。其实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他们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审美趣味积极参与文本的再创造,感受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研究那些未定型的文本层面,填充那些空白,实现学生经验与文本的融合,从而完成文本消费。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才能积极思考,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
二、合作探究,创设学生交流的舞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活动空间,多一些表现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天地;还要尽量给学生多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多给学生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时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把课堂设置成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成果,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开发潜能,都能从活动中、合作中、探究中获得收益。
三、以学生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阅读教学切入点
阅读教学作为文本解读活动,是通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确认及对单词意义和音像视图的解码,然后进行意义重构和综合,使学生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这一互动过程激活了学生的社会知识、先前经验、期望及直觉,使其与文本进行交流、碰撞和对话,并理解文本,从而获得精神参与的愉悦。但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把阅读教学局限于课堂、课文和各类语文知识点。其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当做重要的课程资源,尽可能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兴趣,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吸收。
1.新课导入走近生活。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可以有效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学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新课导入的目的就是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走近生活。
2.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联系生活。
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会更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大胆进行探索。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喜爱。
3.教学情境设置亲近生活。
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化情境,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要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亲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启发思维。
四、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拓展延伸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1.善于挖掘教材。
教育家吕叔湘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因此,教师不一定只就教材讲教材,还要注意拓展迁移。语文教学应强化内引,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强化外联,把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不忘通过和生活的对比,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拓展与延伸。
(1)以一些课文为基点,向课外相关文章拓展。①以某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拓展。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冰心的《纸船》,可分别将其与席慕容的《乡愁》、泰戈尔的《纸船》作对比阅读。②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部著作拓展。如教学《智取生辰纲》,可以分别有选择地给学生介绍或让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的相关章节。③以某位作家的某一作品为基点,向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拓展。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篇2
(广西省河池市罗城县天河中学广西河池546407)【摘要】通过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与多媒体阅读教学的对比和案例分析,说明在初中语文教学阅读中,转变阅读教学观念至关重要,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采用论坛研读名著的方式对扩展学生阅读视野和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观念;阅读习惯;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名著研读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reading teaching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Wei Haiyan
【Abstract】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reading of comparison and case analysis shows that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reading, reading teaching idea transform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e use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create reading situation, training students' independent reading ability, enrich the students' reading feeling, use BBS study classic way to expand students' reading vision and improve students' Chinese quality has very big effect.
【Key words】Chinese reading; The teaching idea, Reading habi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situation; Classics study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阅读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一项主要能力,是学生学习、吸收知识和提升自我素质的重要途径。阅读是通过视觉来接受书面知识,从而获取精神营养的一种方式。而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积累语文知识和培养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还是学生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良好平台。因此,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是我们必须不断探索的一门学科,尤其是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思想半成熟阶段的初中生,更需从高质量的阅读教学中获取精神的营养。
1更新阅读教学观念
在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是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目的。而今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革,语文教学更多地是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使学生在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学会与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探索符合中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初中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习惯能成就一个人,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阅读有兴趣,才会爱读书、多读书,体验到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其次,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学会阅读时在书上勾点圈画等批注的使用方法,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这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此外,还要经常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阅读比赛等活动。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使他们对阅读更加感兴趣。
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而且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教师要有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结合
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单纯的经验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而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不可忽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的,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使学生获得独特情感体验的对话情境,并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进行拓展阅读训练,开阔视野,增加生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时代,语文阅读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纸质阅读中。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尽可能地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课文内容涉及的相关资料等,以帮助学生拓展阅读内容。
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学生的阅读对象不再只是文字,还有大量的图像,甚至影像等。教师应整合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体,以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在课文导入及作品赏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读、真实生动的视频等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沉浸在美妙的语言世界。
4创设阅读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是阅读活动的能动参与者。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当中。比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设置问题、分组讨论等。
在引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本人发现作者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走、探、攀、缩、倾”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父亲艰难买橘子的过程,于是,我让学生在班内表演父亲的动作,在表演中体会父亲买橘子的艰辛和对儿子的爱,然后同学发表议论。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兴趣高,动态生成动词地运用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5充分挖掘教材,搞好阅读训练
在阅读课上,只要教师能够恰当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那么,阅读教学便会取得好的成效,既让学生学到各种知识,又可以是学生学到一些阅读的方法,为多读作准备。
我在向学生讲说明文《死海不死》时,准备了这样一个实验:一杯淡水,一杯盐水,一个生鸡蛋。笔者利用鸡蛋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启发学生:“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么大呢?”观察后,学生很快结合课文内容找到了答案。教学中利用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可使学生深入了解事物的特征或原理,我们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不妨多运用。
6课外名著推荐,提高阅读层次
除常规的阅读教学必读课文外,我根据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推荐数目”,向学生推荐一些趣味性比较浓的有益书籍。如中国四大名著、《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集》、《繁星》、《春水》等,列出阅读计划,让学生课外阅读,读后利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让他们上台讲述、朗诵、讨论、复述、表演等,以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自觉地阅读其他有益的书籍。目的在于加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扩展学生的阅读事业,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成果显示,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容,而且对学生阅读方向和方法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古语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以了解所读的文章书籍为起码标准。所谓了解,就是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误会,不缺漏,作者表达什么,就完全领会他什么。”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即是引领学生学会正确领会知识。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不断研究和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
参考文献
[1]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中国电化教育.2001,9
[2]闫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中小学电教.2008,5
[3]高文主.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
[4]朱小曼.模式建构与理论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
[5]李国纯.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探索.中国现代教育.2010,2
篇3
关键词:激发兴趣;合作交流;读写结合;多元评价
一、激发兴趣,海量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小学生的读书兴趣来自哪里?可以推荐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漫画书等,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边读拼音和汉字。学完课文后,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如学了《月亮姐姐的新朋友》后,可以引导学生读《十万个为什么》中相关的文章。经过引导,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大量的阅读中,要求学生摘抄优美的词句,在学习、交谈、写话中运用,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可以增加词句的积累。在阅读教学中,当我们的学生认真地读完一本书后,让他们学会写读书札记。一段时间后,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一本一本的书籍被自己攻读完后,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在一定的程度上会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慢慢地会从被动地阅读向主动地阅读转变。
二、丰富内容,拓宽视野
阅读教学的内容要向学生开放,以此去拓宽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这是阅读教学的本真。既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通过阅读素材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提高阅读质量,就要拓宽阅读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和课堂内,要从课内走向课外。古典名著、诗词散文都是绝好的阅读对象。让学生在不同的题材和体裁、不同的时代和时空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实现阅读教学的“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情感”“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的并行。
三、合作交流,关注自读
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交流,是阅读教学中很关键的一种教学策略。阅读中的合作讨论交流,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们各抒己见,通过讨论、交流、补充、反思、纠正自己的见解和判断。现代教育主张通过学生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建立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人格的人,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阅读教学中积极采用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能够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激励学生的积极进取意识、创新意识。这一方式应自然融入阅读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阅读内容,创设便于学生合作讨论交流的语境和情境,引导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对他们自己的想法、观点反复进行论证、辨析,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个体的成果分享给大家,不仅可以加深理解,提升阅读能力,也可为教师提供评价的依据。
四、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我们知道,读书,一方面是为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就是为了积累写作素材,通过日常的阅读练习,积累好词好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阅读教学,又要加强写作教学,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改变学生不爱读书的不良习惯,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认为,阅读必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全校范围内,鼓励各班习作水平比较优秀的学生积极参加“文学社”活动,通过这个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各种读书活动。如以“兴趣领航、策略护航、能力远航”为主题的 “书香校园”活动,以“书香溢满校园,经典伴成长”为主题的“经典颂读”活动、以“读经典童话讲精彩故事”为主题的低年级学生“讲故事比赛”活动,与部分家长合作的“亲子共读”活动,以城市务工子女为受益对象的“师生共读”活动等。
五、多元评价,改进不足
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会得以最好的体现。在阅读教学中要发挥同伴互助的积极作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生的阅读可以让小组内的成员评价,因为小组间的成员比较熟悉同伴的阅读状况。小组评价时教师应该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参考。除同学之间的小组评价以外,我们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在个性化阅读中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自评。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分子。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价,要结合平时的观察评价和考试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让学生感到自己学习的不足,明确今后奋斗的方向。语文教师要做好学生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收集整理和评价工作,将学生的阅读情况,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记录在案,使阅读的过程性评价落到实处。学生因为成长环境和遗传基因的不同,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性格,种种的不同导致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见解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教师应因材施评,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中肯地评价。
总之,我们必须用真诚去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努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使他们真正乐于阅读。让阅读真正改变孩子的生存状态,让阅读渗入精神,成为学生的自主需求、本能需求、终身需求。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让有效的阅读教学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篇4
关键词:阅读 阅读教学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以及自己对以往阅读教学不断反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
一、创设情境进行阅读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最有表现力的语句,反复推敲,会心悟解。如鲁迅的小说《少年闰土》,作者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的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扫、支起、撒、拉、罩,老师可让学生在班内表演捕鸟动作,在表演中体会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天真、快乐的心理,然后同学发表议论。学生在情境中,动态生成动词的运用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了阅读能力。
二、突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③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三、注重指导学生对阅读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应注意的是:在研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决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四、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每学年阅读一两部名著。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室)、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五、改变阅读教学评价方式
新课标中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查和评价,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和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阅读的评价应随时进行,及时评价。阅读教学不能搞标准化,因为学生有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所以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性格特点及学习基础来制定不同的要求,实施多角度评价。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一项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环节,还是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良好平台。阅读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同时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素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5
信息时代,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种类丰富、特性完善,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作为承载和传递信息的载体,从各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影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占21.4%。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从年龄结构来看,手机网民用户集中在年轻群体,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显著,51.8%的成年国民进行手机阅读较2013年的44.4%上升了5.0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不难看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新型沟通方式,手机阅读的形式受到了青年大学生的青睐。媒体的演进与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新媒体也不例外地对现代教育带来了影响和改变。
一、语文阅读融入新媒介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方式,手机阅读带来新媒体的便利、迅捷,同样也带来隐患,尤其是对大学传统阅读的一大冲击与挑战,这也给传承人文文化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课题。
(一)媒体信息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
由于新媒体传播的速度快捷、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特性,任何人、任何语言、任何文化都可以在这里自由地交流碰撞,在这里资料公开获取方便,可以便捷掌握各种语文学习资料。大学语文是传承人文文化的载体,媒介是现代文化平台的代表,毫无疑问媒介信息已经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媒介信息不仅进入了语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辅助资料,它出现得也很频繁。新媒体信息瞬息万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传统素养与媒介素养,并在教学中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向学生进行讲授。
(二)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来自媒介信息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青年大学生成为手机媒体的主力军,他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大众传媒的信息海洋中,也可以说,大众传媒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语文学科人文性较强,这决定着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课外阅读。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固然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许多方便之处,但是也容易让受众养成浅阅读、流于表面等不良阅读习惯,滋生浮躁的心态,容易受误导,这对心智还未成熟的青年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
(三)新媒体有效辅助了传统教学模式
社会的不断演进让人们所处的语文世界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语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与时俱进,否则我们就会和“现代化”脱节,无法跟上“世界”的步伐。新媒体具有数字化、交互性、即时性、个性化等特点,这正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单一的不足。为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新媒体已经成为传统教学模式之外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形式。
二、调查研究与结果
(一)关于调查的由来
本调查缘自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新媒体视域下高职生阅读方式调查及人文素质提升研究”。当前学生新媒体使用以手机为主体,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新媒体阅读现状,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本文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编制了“大学生手机阅读调查问卷”,于2015年4―6月对南京地区5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大学生手机阅读的现状及习惯、阅读资源来源、大学生对手机阅读书籍内容的看法及期望等。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65份,调查的对象是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等院校。调查以课堂为单位,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调查对象。调查实际回收问卷432份,有效问卷420份,有效回收率91.3%。
(二)调查结果
1.手机阅读使用时限
样本显示,南京共有89.2%的大学生使用手机阅读,其中91.8%的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超过1年。大学生手机阅读日使用时长2―5小时的占40.1%,阅读日时长在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也大有人在,占11.2%。手机阅读一小时以下者占37.9%,由此可见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多数大学生的阅读形式。
2.手机阅读场合
通过对大学生手机阅读的时间点的数据分析得出,样本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场合以宿舍为主,占78.3%;用餐地点阅读为27%,公共交通占39.6%。其中,41.2%的大学生偶尔在课堂内阅读;19.9%的大学生课内外不分;2.4%的大学生表示几乎不用手机阅读。仅35.5%的大学生能分清楚课内外,在闲暇时间阅读。
3.手机阅读内容
由样本可知,大学生阅读主流是休闲阅读,比较倾向于新闻资讯及人文社科读物的即时浏览,分别占据73.6%、42.8%;小说也是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一大内容,35.7%的大学生会利用手机阅读小说。令人担忧的是,通过手机阅读经典文学的仅1.2%。学生手机下载读物来源主要是手机阅读客户端、电脑阅读网站,跟学校、图书馆等常规公共教育资源无关,可见大学教育对学生影响的减弱。
三、高校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方式,手机阅读对大学传统阅读是一种直接的挑战,大学语文阅读应积极应对。
(一)顺应时势重视手机阅读
随着移动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这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结果和必然趋势。毫无疑问,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能忽略借助于移动媒体来实施,要因势利导,要积极应对学生的手机阅读。一方面,鼓励大学生主动接触,接受各类新信息;另一方面,要把握新媒体提供的契机,结合大学教育的优势,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接触到优秀文化,在接受熏陶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教师对手机移动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仍然以传统的纸质媒体和课堂教学为主,没有充分认识到手机移动媒体时代学生的主要阅读媒介和阅读习惯,导致其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受到不良影响。
(二)积极开发新媒体教学资源
由于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受到限制,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明显。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也已经不再受课堂限制,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授知识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拓展训练。因此,需要教师开发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资源形式,如构建新媒体沟通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交流软件构建阅读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主动性;也可以构建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沟通平台这种新型的沟通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教师通过平台提供与语文阅读相关的信息,将教学、教育资源正向传播给学生们,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向学生们传递有益的信息。学生一旦学习有了疑问可以随时互动,教师也可以随时解答。
(三)开设“阅读公共课”,培养阅读良好氛围
以手机阅读为代表的移动阅读在大学生中已非常流行,在这一大环境背景下数字化阅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而这这一环节中,大学教育承担着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传统封闭的大学文化被打破,大学应顺势而为,主动教化,在课程设置阅读为必修课,通过广泛开设“阅读公共课”,推动“手机+经典”的新阅读模式,督促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教师可以利用手机微信群向大学生定期推荐新书或阅读书目,在阅读广度、速度与阅读深度之间辅导,引导大学生对手机内容进行辨析与选择,形成手机阅读良好氛围;可以通过开展各类阅读活动,如阅读讲座、读书征文大赛、世界读书日、优秀读者评选等来推动阅读的开展;也可以站在专业的角度向学生推荐优质公益手机书库资源,让学生开展理性手机阅读,引导手机阅读的专业学习,服务于专业学习。通过引导学生优化阅读方式,利用新媒体建立良好的导读系统和阅读氛围,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手机阅读品质。
(四)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引导手机阅读
虽然移动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但市场上尚未形成良好的手机阅读教育资源及知识系统,缺少优质公益手机书库资源,且更新速度较慢,与专业学习联系不紧密。能否将其转化成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用资源,关键还在于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听、说、读、写能力外,还包括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各类媒介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目前虽然学生有很长的时间在使用移动终端,但是在用于语言文学方面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并不乐观。大学教师应发挥其引领大学阅读的堡垒作用,帮助其过滤不良信息,引导其阅读优质的阅读材料,积极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确保大学生对经典书籍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素质。
四、结语
新媒体阅读是时代的新生物,在我国教育界尚属新兴事物,它的推广与实施受到众多现实条件的制约,也不是一门课程所能解决和承担的,需要社会共同参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阅读还在不断的发展,学术界也需要及时对新媒体阅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跟踪研究,希望本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年:《新媒体视域下的高职学生媒介失范研究》(2014SJD300)、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新媒体视域下高职生阅读方式调查及人文素质提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huban.cc/ztjj/yddc/2014yd/,2014-12.
[2]吴翔,钱雪红,陶干.走向“手机人”:大学生阅读现状及问题调查[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5,(01).
篇6
一、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分析
语文阅读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强化语感及语言组织能力的有效方式,常规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负责讲解与提问,学生在独立完成阅读之后可以与他人探讨,从而把握住文章的重心,而批注式阅读教学在效率及实用性方面更加明显。通过合理的批注,学生可以很好地对全文进行了解,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个人的观点,可以锻炼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同时,这些批注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学生个人的理解能力及分析能力,通过细致、缜密的文章分析,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热情也会被激发出来。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下,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的想象力将文章中的内容填补起来,实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
批注式阅读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与高级阶段。初级阶段即准备阶段,此时,教师需要对所在班级的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即将用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文章进行分析,通过自己的实践找出文章的重点与核心。就学习经验来讲,师生之间必然存在一些差距,内在深入的文章寓意学生理解起来压力较大,因此需要教师从旁引导,通过教师前期的批注实践可以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便利。在中级阶段,教师需将学生视为主体,科学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进行批注式阅读,将自己理解的重点及难点标注出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批注式阅读的趣味性。在高级阶段,学生与教师需要做的是探讨,提出各自的观点与见解,在分享中得出文章的真正寓意,学会灵活地将文中的表现形式运用到作文写作当中,学以致用。
二、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
阅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批注式阅读也是如此。在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制定阅读目标,按照学生的整体水平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提出的目的在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用意,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与方法。同时,注重提问的技巧,按照文章的写作脉络进行提问,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就《伤仲永》一文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围绕标题做文章,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伤”?怎么“伤”?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趣味性、好奇心的引导下,学生的阅读热情会极大地增加。
2. 适时讲解,帮助学生学会利用现有资源
与现代文阅读不同,古诗词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大量的生僻词汇与用语会给学生增加较大的压力,但是,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特别是对古诗文的注释非常详细,这些对于文章阅读十分有利。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注释的重要性,学会灵活运用。实践表明,注释可以对文章的写作背景、典故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在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更好地融入到阅读氛围中。
3. 科学引导,做好沟通与分析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几段文字进行分析,而不是将重视放在通篇文章大意的理解上,教师可以按照文章的不同进行科学的引导与选择。鼓励学生对这些语句段落进行探讨,提出个人的见解,在自由、随性的言论发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能力都会得到较好的锻炼。此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个人的观点,允许和尊重学生提出的多元化观点,帮助学生养成乐于阅读及分享的好习惯。
4. 交流批注,点拨深化
首先,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心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批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加强指导,引领学生围绕重点、难点,展开交流讨论。其次,教师在交流中要担当“平等中的首席”,一要避免被学生牵着走,导致对课文理解的零乱无序和支离破碎;二要避免学生间的平行交流,对重难点的理解各抒己见,没有交叉深化;三要避免众说纷纭,没有时间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将阅读教学课上成说话讨论课。
5. 学会利用朗读技巧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开展阅读的时候,能够自觉地开展心理批注,进而提高阅读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一些阅读知识融会到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阅读速度、阅读技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批注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批注,在阅读的过程中知道哪里重要。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对策
教学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逐渐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在初中的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其中,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才能够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阅读效率,是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和学者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
1、知识获取途径丰富多样随着新课改的要求的提出,传统的教育方式开始受到了冲击,许多教师已经开始尝试着采取更加新颖和高效的教育方式。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些新型的教育方式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在各方面较之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这不仅能够保证学生接收到更加高质量的教育,还能够在整体上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学生能够获取语文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多样,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学生完全能够在课下,自主的通过网络等一些其他途径获取和语文相关的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这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更加强烈的主动性,能够帮助课堂阅读教学的进步和发展。2、教学载体得到一定的改善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教师进行教学的媒体和中介也得到了相应的改进。课堂上的教学工具不仅仅只是黑板、粉笔和一些教学工具,多媒体开始参与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的丰富,在课堂的文章讲解中穿插更多趣味性的背景等,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教育载体的丰富,克服了过去课堂中的单调乏味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趣味性,学生能够在多元素的课堂上更加投入,从而能够被调动积极性,听课更加主动,在课堂上的配合度更高,这对于提高语文课堂阅读的效率有很大的帮助。3、仍旧存在进步的空间尽管目前现存的教育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师和学生能够从其中获得到更多的趣味和兴趣,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和讨论,发现并解决问题。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而在目前的教学方式下,仍不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这两方面的语文能力。然而阅读和写作这两方面,能够代表一个学生的整体的语文水平,所以改进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方式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对策
1、加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目前,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教学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丰富。多媒体教学具备非常多的优势,比如操作简便,能够将晦涩的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并且能够将课本中文字形式的内容用音频或者图像等一些其他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感悟。多媒体还能够展示文学作品相应的背景,学生能够从更加趣味性的背景知识对文章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对于文章的阅读和学习更有帮助。例如,在阅读《水浒传》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影像材料,将文字转换为生动的视频形式,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将要阅读的内容有直接和深刻的印象,同时故事剧情能够更加的吸引读者。学生在主动的心态下去完成文章的阅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提升其对阅读的热情,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2、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阅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文章进行阅读和识字。读者应该有对文章的自主的思考和观点,才是学生学习阅读的重要的目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这决定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机械的阅读文章,应试的回答问题,还是能够对文章产生自己的理解,将自身的观点和想法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进行碰撞和共鸣。如果能够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就能够帮助其在初中阶段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其语文水平的提升也有帮助。语文教师应该特别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激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能够对他人的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甚至能够对他人的文章产生质疑,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深度的阅读和思考。这样的教育理念对提高语文课堂阅读的效率有很大的帮助。总而言之,目前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课堂阅读的教学应该得到一定的重视,尽管现阶段改进的教学方式已经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课堂阅读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需要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和学者引起重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充分的了解,针对现存的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马丽娟.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以克拉玛依中学语文教学为例[J].克拉玛依学刊,2015,(1):16-20.
[2]马晔.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5,(11):160-161.
篇8
关键词:开放型 阅读环境
开放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开放的环境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达成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的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它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改革模式。开放式教育注重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沟通,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开放教学体现在教育信息空间和沟通的多元化,教育功能时空上的纵深化,教育方法上的多样化,教育技术手段的网络化,教育组织形式上的弹性化,教学评价的个性化和师生关系上的民主化。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开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开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动发展。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包括阅读认知、阅读技能、阅读情感三方面。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目标主要由老师来确定,且比较重视阅读认知目标的完成,而阅读技能、阅读情感等目标,还处于不被重视甚至被忽略的地位。教师没有去深入思考学生学习的方法、技能、兴趣、信心、交往、意志等因素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使学生既有所知又有所感,既获取方法有培养兴趣。而开放性教学目标除了体现认知、技能、情感目标之外,还要体现出目标的发展规律和目标的多元化,体现阅读目标由学生自主确定和教师指导确定相结合的方向。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开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开放,要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连贯性,体现学生发展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教师不能将阅读教学局限于语文课堂中,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局面。阅读教学要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将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注意学科间的融合和有机整合。阅读教学的过程除了抓好课堂教学,还要抓好课外辅导和实践,向课前和课后延伸。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境的开放
开放的阅读教学环境,就是指开放的阅读教学空间、开放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在阅读教学空间上,为了便于学生多向交流、主动探索,在编排学生座位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的形式,以便学生开展小组间的协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课堂学习模式,也可根据需要将课堂移到教室以外的地方,如阅览室、室外等。在课上,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信任、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平等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四、课内开放性阅读教学
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语文教学活动,提高教材的“开放度”,从而实现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阅读教学中完整人格的教育。通过开放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场面,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发展。
1.自读感知是“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前提。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搜集相关信息,完成读文本的感知。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初读的方法、提示预习项目。学生的学习方法:初步朗读,把课文读通、读得正确流利,对所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初步理解,找出不解之处。
2.评读体会是“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感悟课文的情感,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的作用:让学生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体会。教师应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气氛,适时引导鼓励。学生阅读的方法:感情朗读、默读揣摩、文字笔记、点线勾画、图画再现等。这些方法可以交替融合使用。
3.赏析延伸是“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通过开放性的赏析展示和延伸性的语文活动进行自主发展的语文实践。教师的作用:设计安排不同深浅程度和延伸适当的练习和活动,考虑学生的兴趣取向。学生阅读的方法:朗读展示,自由表演,延展讨论,课后读书活动等。
五、课外开放式自主阅读
开展课外阅读是开放式语文阅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所在。而阅读能力的形成要经过无数读物的阅读实践,阅读能力的运用也只能在阅读活动中发挥作用,阅读能力的形成和运用不以时空为限,既在课内,也在课外。
篇9
关键词:大学教学 个性化 阅读教学
引言
大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阅读学生能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对阅读中的知识加以学习。对于阅读的教学,传统的方式是一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这种方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对于文章的理解。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必须采用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真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1]
一、大学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1.多元化理论
所谓多元化理论是指世界万物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存在着差异。进一步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包括了基本的心智模式以及能力上的差别,也包括了学习方式以及理解方式的差别,因此在进行阅读时切不可忽视多元化这一理论的指导,在语文教学的阅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个人的文化背景,教育成长经历等。[2]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个人信念、心理结构、原有经验为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的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心理状态以及其生长经验为基础,逐渐通过讨论和引导,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种正确的理解。通过揭示知识间联系的线索和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帮助学生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的理论强调的是作品的基本思想和意义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才会产生。因此最为读者,应该身临其境的对作品进行研读,而非灌输式的被动接受书本中的内容。只有读者主动参与到书本的阅读,才能真正与作者的思想进行交流,并且能够立足于自身的经历和知识情况,得出多元化的解读。
二、大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误区
1. 个性化阅读要避免放任自流
在大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个人的体验以及参与。但是有些老师过分注重学生自主的阅读以及理解,而导致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教学方式。老师仅仅作为一种任务的布置者和旁观者,对学生的阅读不作任何的指导和交流。然而这种方式由于缺乏老师的引导,将会大大降低学生的阅读和学习的效率,也有可能在阅读中曲解作者所传达的思想。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以及主体地位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展中本无可厚非,但是教师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抓住时机与学生进行合理恰当的沟通,这样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指引的作用,帮助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强化个性化阅读的效果。
2.个性化阅读要避免刻意追求新奇
很多老师将个性化阅读理解为阅读内容的个性化,从而在阅读材料的选取过程中过于注重阅读材料的奇特性,但这是一种十分片面的理解方式。个性化的阅读并不等同于阅读内容的奇特和个性,也不等同于对阅读材料理解的其特性。任何阅读都应在忠于作者原意的基础上进行,而不可天马行空的胡乱进行理解。因此老师应注重对于阅读的材料,不可以为追求新奇,在阅读过程中也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合理引导,防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迷失方向。如果学生提出一些类似钻牛角尖的问题与见解,教师不应当马上制止,但是也不应当放任发展,而应当在肯定学生质疑精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阅读轨道。
3. 个性化阅读要避免一味的肯定
个性化阅读强调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个性化理解,但是老师不可对学生的任何观点都一味的肯定。这种不恰当的对于阅读个性化的过度保护,有可能会使得学生偏离正确的阅读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新的正确的观点,老师可以加以肯定,并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教育背景和经历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比较。而对于那些偏离正常价值取向,或是对阅读材料原意有所曲解的理解,老师不可一味的肯定,而必须对其加以引导,以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真正意图做出正确理解。
三、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方式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就必须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兴趣。而创设情境则是通过一种情景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情景化的带入手段,如多媒体的展示,学生之间的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更好的为学生营造出一种阅读中的环境,吸引学生更好的融入阅读材料的环境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并积极注重的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3]
2. 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
要想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想法与判断,在日常的教学过程汇总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通过发表自己对阅读内容和观点,与同学之间的讨论以及质疑,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和疑问,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思想的碰撞。另一方面,采用批判和质疑的眼光阅读可以方式阅读中单纯注重情感体验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独立思考有所褒扬或批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3. 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
在阅读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这一选择可以包括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也包括了对阅读方式的选择。阅读本身存在着一种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不同的人对于书本的选择有所不同,对于阅读的方式和习惯也不尽相同。因此老师需要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和阅读习惯。阅读的内容只要积极向上,符合教学的要求即可。在阅读的方式上,有的喜欢大声诵读,有的喜欢轻声朗读,有的则喜欢无声默读,只有阅读者是真正在融入书本进行阅读,老师可以加以鼓励,而不应进行限制。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有助于他们得到更好的阅读体验,也能更进一步得到个性化的阅读见解。
结语
各教育工作者应正确理解大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内涵,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精神以及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等方面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行为和理解方式的尊重,并结合合理的课堂设计加以引导,充分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体验,提高阅读效率,加深阅读理解。
参考文献
[1] 王建芝. 浅析个性化阅读的三种学习方式 [J]. 新课程研究 ( 上旬刊 ).2012(06).
篇10
关键词:网络化;信息技术;阅读教学;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54-02
网络信息技术进入语文课堂,为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转变,尤其是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信息传递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通道,不但带来全新的教学环境,而且还带来全新的教育思路、全新的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与网络化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相比较,能够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佳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阅读内容呈现丰富与多元
网络化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相比,阅读内容的转变是最突出的特点,在量、质和选择性上都产生较大变化。其一,在量上从有限走向广阔。传统阅读教学的内容基本控制在有限的篇目内,尽管现在的新教材增添了课外的语文读本,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放弃了这个难得的阅读资源。而网络作为一个传播媒体,以其强大的搜索功能,海量的阅读信息,以及集快捷性、及时性、综合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特质,给人们展现了一个广阔且丰富多元的阅读世界。其二,在质上精华与糟粕并存。教材中的篇目篇篇精挑细选,皆是精品。网络由于其完全的开放性,阅读内容多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其三,选择性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选择。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内容往往是被动接受的。在网络化背景下,学生已不再单纯地等待教师的阅读推荐,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阅读内容,学生的阅读由以往主要依赖于教师,转变为自我的主动阅读。依托于网络的快餐式植入性阅读,对正值知识积累阶段的高中生而言,可能会使他们失去深入理解和思考分析的能力。对此,语文阅读教学该怎么办?
首先,教师要有应对网络阅读的能力。面对网络的高速发展,学生拥有比教师更广泛的阅读面已成为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在原有阅读储备的基础上,对学生感兴趣的网络阅读内容有所涉猎,从而有意识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其次,对学生的阅读要适时引导,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选择阅读内容的能力,使网络成为高中生阅读的平台,为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发挥作用。例如,随着穿越剧《步步惊心》《宫》的走红,网络上涌现了许多穿越体小说,《绾青丝》《斗破苍穹》等都成为学生喜爱的小说。面对良莠不齐的穿越体小说,教师任由学生自由阅读是不可取的,而一味地加以限制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心理和多样性的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教师可按时间顺序选取一些典型的穿越体小说和学生一起探究,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分享阅读感受的同时,提升学生文化品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二、阅读教学方式趋于多样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的要求已由“教会知识”变为“教会学习、教会思考、教会实践、教会合作、教会创新、教会生存”。教学目标的改变,要求教师寻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可能。
网络阅读教学相较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在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一,从圈养式转变为开放式。传统的阅读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读本、必读书目,教学空间局限于课堂,教与学的主体局限于语文教师和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网络阅读教学则不同,在内容、空间、教与学的主体上都是开放式的。其二,从知识理论式转变为智能实践式。传统的阅读教学普遍注重机械的理论性阅读,教师设法把课文的理论知识系统地教给学生。而基于网络化的阅读教学,教师则更多地关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微博、博客、论坛、邮件、QQ、“极域电子教室”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并在协作与分享中学会交流与沟通。
传统的阅读教学与网络化的阅读教学各有所长,对于教学而言,网络阅读教学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拓展与补充。传统阅读教学,它产生于教学实践,并经受了一定历史时期的实践检验。它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同学、老师一起进行“关于文本的对话”,这对培养语感、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有很大帮助。如李镇西、韩军、魏书生等名师的阅读教学,无不遵循语文学习规律,让学生在x、诵、积、悟中体味文本,提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而基于网络的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有利于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发了学习者的潜能。
三、阅读能力培养体现全面性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方位的,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都必须着眼于阅读大量文本。教师在阅读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下面以两节《兰亭集序》阅读课为例,探讨网络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显示出的魅力。
第一节《兰亭集序》课,是一般阅读教学课。因所授课的班级是年级的重点强化班,学生素质好,思维灵活,普遍喜欢思辨,课堂内外均能大胆质疑、挑战权威观点。针对生情,任课教师采用质疑、讨论、拓展、写读这四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同学们既有对文章字、词、句理解的质疑,又有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的质疑。拓展部分设计为“从《逍遥游》中,我们认识了庄子;从《滕王阁序》中,我们认识了王勃;从《赤壁赋》中,我们认识了苏轼。试将王羲之与其中的一位或几位进行比较,进一步深度分析和评价王羲之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这是一堂很精彩的传统阅读教学课,没有了“满堂灌”“满堂练”“满堂问”,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拓展部分的设计更是对学生分析、综合、对比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做到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节《兰亭集序》课,是网络阅读教学课。这节课充分利用网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将教学分成课外和课内两个部分。课外,学生在网络上的《兰亭集序》学习专题区依据自己的阅读兴趣自由分组,每组推选出小组长,小组长带领组员协作完成学习计划的制订和组员分工。接着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收集材料,补充到学习资源部分,小组再依据这些材料进行整合并表达看法。课内是网络阅读教学的部分,学生先通过Author ware设计的过关训练教学软件,快速高效地通过自我考核的方法学习《兰亭集序》的基础知识。过关训练既有对学生正确解读的鼓励,又有对错误答题的释疑,且具有趣味性。接着进入专题答辩环节,教师将各个小组的问题组织串联起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使学习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两节课都是高效的阅读教学课,相比较而言,网络化阅读教学课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表现得更全面。它克服了在应试环境下一些语文能力被过度强化而另外一些语文学习能力被忽视的弊端,对一些经常被淡化的语文学习能力给予了关注。如学生独立确定任务、制订计划、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我考核学习效果的能力;学生通过索引选择参考书、根据问题搜集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类合成、能用资料论证或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也就是说,高效的网络化阅读教学能够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的动态生成更自然、更灵活,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它交互式非线性的特点满足了阅读教学过程中复杂交互关系的需要,展现出独特的教学优势与魅力。对于网络化阅读这一新事物,教师要以悦纳的态度认真审视,不能一味否定或被完全“绑架”;对于传统的阅读教学,要在继承中发展,也不必全盘或固执不化;唯有两者相结合,才能⒃亩两萄б向高效。
参考文献:
[1]巩固.当前阅读教学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J].现代语文,2007(01).
[2]林晓琼.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J].语文教学通讯,2012(03).
- 上一篇: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
- 下一篇: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病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