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和农业发展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科技和农业发展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河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取得的成效
2009年河北省财政支出继续向农业倾斜,在促进河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2009年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264.8亿元,增长74.3%。
(一)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省财政整合资金7.3亿元,集中用于80个县农业节水设施改造建设;落实资金4.4亿元,支持农村水电、测土配方施肥、农技推广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二)认真落实惠农政策。组织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省级投入4.54亿元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全省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达到80%。
(三)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发展。全省投入25.6亿元,建设高标准节水农田156.6万亩,完成生态综合治理12.4万亩,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199个,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落实资金2.3亿元,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果业,促进奶业产业升级。
(四)扩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支农资金整合试点的省级试点县达到34个,自主试点县达到40个,落实补助资金1.2亿,拉动社会投入11.7亿元,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二、河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税政策的引导性未充分发挥。目前,河北对农民的四大补贴,只有农机具购置补贴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对于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虽然政府动用了大量的财力,但是发放到农户手中的补贴还是比较少,无法对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对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其他补贴项目,补贴的力度和覆盖范围还不够大。例如: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在农村还未普及;温室大棚地基、墙体等的设施农业的土建部分还未列入补贴范围;农民专业合作社补贴覆盖面窄、手续比较繁琐,等等。
财政补贴对于生态循环农业考虑不多。目前,还缺乏专门针对于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的补贴。另外,财税对农膜、化肥和农药在税费上的减免,会鼓励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的使用,造成土壤腐殖质和自然肥力越来越差,从而导致农作物农药残留的种类与残留量越来越多,对居民健康的损害越来越大;而农膜的大量使用则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二)财政支农资金仍然存在管理部门多、投向零星分散问题。以承德县为例,2008~2010年上级累计下达到县的财政支农资金总额达到28,570万元(不含国家设立的各项涉农补贴),年均9,500多万元,但项目管理涉及到农牧、林业、水务、农开、扶贫、财政六个部门,项目的类别在30个以上。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参与管理多、设立的项目类别多、各有各的使用范围,有些专项资金政策目标、扶持内容出现交叉重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三)财政资金对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很低,尤其是一部分乡镇等基层农技人员的工资收入要靠自己去创收,限制了农技人员的积极性,致使基层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缺乏。从农业推广支出结构看,人员经费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业务经费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据调查显示,农业推广机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的比例,县级平均为8∶2,乡级平均为9∶1,业务经费不足限制了农业推广活动的有效开展。
对农业科研人员的教育投入也不足,导致基层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服务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河北还缺乏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的专门人才,国内的大专院校尚没有“有机生态循环农业”这方面的专业。
从设施农业技术角度看。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够,在温室设计和制造等关键环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创新技术很少;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滞后,设备比较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药、化肥超标使用导致果蔬品质下降,动物养殖防疫、消毒设施落后,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四)基层政府财政资金上的制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支持,但基层政府财政资金上的短缺将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严重制约因素。一是村级债务严重,化解难;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有限,资金缺口大;三是地方配套的压力大。由于县乡财力有限,部分支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好政策,很多基层政府由于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不敢去争取,进而影响河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进程。
配套资金的使用问题在“省直管县”更加突出。由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弱化了地级市对县的财政管理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地级市的积极性,有可能减少其对所辖县(市)的支持和扶助力度,影响到其配套资金的到位;而省里又没有直补的政策,这样就给县(市)发展带来很大资金制约。
三、完善河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各级财政支农政策应大力向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倾斜。现代农业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力的有效途径。根据蒋高明从事的有机生态循环农业规模生产的实验数据表明:每头牛每年可消耗2.1吨秸秆,产生约150公斤净肉,相当于750公斤粮食的可食热量。扣除养殖过程中消耗的300公斤粮食,即1头牛可带来约450公斤粮食,相当于直接增产45%。另外,每头牛还产出了约5吨牛粪,这些牛粪施加到大田里,即使使用一半的化肥,还可带来10~20%的粮食增产。在实验村使用沼气的130户,年产沼气9.2万立方米,相当于65.9吨标准煤,减少因燃烧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177.9吨;有机肥还田还将农作物固定的大量二氧化碳埋葬在耕地中。可以看出,发展有机生态循环农业,不但能够使粮食增产、土地肥力增强,还能够产生大量生物质能源,从而保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各级财政支农政策应大力向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倾斜,减少用于化肥、农药、农膜补贴的经费,增加对有机肥、生态治虫等项目的扶持资金,通过财税政策支持、引导农民走有机生态循环农业道路,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力。
(二)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自2006年以来,河北省先后在20个县(市)开展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同时,还有22个县(市)自主开展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通过资金整合,集中支持了试点县(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为了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河北省应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一是以县为主抓支农资金整合,确定主导产业,明确支农资金投放重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的要求,项目的实施由各部门、各单位负责,财政部门负责协调和资金监督管理;二是以农业发展规划引领支农资金整合,要求试点地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十二五”农业规划,制定年度性和阶段性项目规划,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三是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搭建平台促进支农资金整合,在试点过程中,主要是整合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支农资金,发展优势产业;四是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力度同步加大,要以存量带增量整合,也即是在预算安排时,对有关涉农部门支出存量已经安排的项目,维持不变,对到期的、过时的或效益不高的项目资金进行压减,对用途相近的进行合并、归类。
(三)财税政策要有选择地对农业科技研究予以支持。财政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经费和教育投入,但是支持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的内容要有选择。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事实证明,以美国农业为代表的“化学农业”、“转基因农业”对环境、生态、生物多样性、动物与人类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提高粮食产量大力发展(转基因)生物技术,并不能让农民受益,化学物质照样污染环境,地力照样得不到提高;配方施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化肥问题,徒增加了种地的麻烦。因此,河北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时,首先要确定要以世界什么样的农业作为“现代农业”样板,财政政策应该支持发展什么农业技术。比如,应该以良种培育、绿色肥料研制为重点,下大力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对于在中草药基础上开发的“生态农药”及以益虫治害虫“生态治理”方式优先考虑、研究、试验与应用。
同时,河北财政资金应支持发展基层科技服务,通过发展区域性(乡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五大措施强化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吸引农业科技人才,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四)财税政策要充分考虑县乡尤其是省直管县的财政现状。促进河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政政策出台时,应充分考虑到县乡的财政现状。目前,县乡财政减收增支严重。一是专项转移支付需要配套资金。如国家和省级财政对基层的投资,一般都要求当地财政按比例配套资金,项目争取得越多,配套的资金也越多,实际上剥夺了地方财政资金使用的自。而且越是困难的县乡,越难以保证配套资金,争取专项资金的难度也越大;二是农业税减免等政策的出台使县乡财政收入大大降低,支出却大幅增加。中央在把财力集中的同时,职能和支出责任却不断下放。目前,县乡政府需要承担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国防建设、行政管理等诸多责任,而且还要承担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许多还是主要责任和“无限”责任。而且下放的职能和责任通常是刚性强、支出大、管理严、责任重,对并不宽裕的县乡财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从而严重限制了县乡财政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的资金投放量。有鉴于此,省级财政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方面的投资可以根据县乡财力的实际情况,给予区别的财税政策,对于贫困县可以要求其少配套、甚至不配套;对于省直管县也可以适当提高省级财政的支持力度。
篇2
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最为严峻的挑战。从容应对挑战的唯一有效措施就是依靠农业科技。如何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是当前农业研究人员和决策部门最为关心的突出问题。
一、 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概念和内涵
1、农业科技水平。
农业科技水平是指农业科技创新所达到的程度(能力的高低),它包括农业科研能力及其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两个方面。它是一个反映国家或地区农业科技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2、农业科技进步水平。
农业科技进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仅包含自然科学技术的科技进步,表现为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技能、技巧的提高及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所取得的进展称狭义科技进步,也称为硬科技进步。广义的科技进步除了包括狭义科技进步的内容外,还包括管理水平、决策水平、智力水平、制度创新等软科技的进步,如经济体制改革,组织管理和决策方法的改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广义科技进步一般来讲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科技进步水平。要更进一步全面理解广义科技进步的概念,必须正确把握以下几点:
①农业基础研究与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水平提高。这虽然是一种基础研究,一旦应用于生产,潜力巨大,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如生物科学的发展为生物技术的大力发展并在农业中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水平提高。这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和核心,具体包括技术创新和技术革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成果一经推广应用,就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动植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农作物栽培技术、施肥方法的革新,畜、禽。水产品养殖方法的改进,新型经营管理理念、方法的应用,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等。这里的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的部分改造和革新,而技术革命是指在日积月累的技术创新基础上使整个技术体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如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都将会带来农业技术革命。
③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程度提高。一项农业科技成果必须通过推广,让技术应用主体普遍接受并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科技推广程度高与低,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再好的技术,如果得不到有效推广,其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
④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劳动者既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生产者,也是农业技术的使用者,还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农业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业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着技术效率的高低。如果劳动者素质得不到提高,一方面先进的技术可能不被接受,另一方面即使新技术被接受了,也可能由于使用不当而难以发挥作用。技术的进步与提高,离不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3、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之间的关系。
农业科技与农业科技进步既有本质区别也有内在联系。它们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农业科技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保障和源泉,没有农业科技的发展,就谈不上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反过来又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力、方向和目标,农业科研工作者总是根据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而取得的结果去不断修正、创新自己的科研成果。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科技是一个纯技术概念,而农业科技进步既是一个技术概念,也是一个经济概念。第二,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可以有三种方式实现,一种方式是在科技水平既定的条件下,通过提高技术效率而导致科技进步水平提高;第二种方式是科技水平提高,而技术效率不变,也可以实现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第三种方式是科技水平和技术效率都提高,可以使科技进步水平有一个较大水平的提高。第三,农业科技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既可以产生正效果,也可以产生负效果,农业科技进步仅强调农业科技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取得的正效果,如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负效果,则会导致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下降。第四,农业科技水平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农业科技进步水平高;农业科技水平低,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农业科技进步水平也低。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当且仅当农业新科技适应当地农业生产,并经过掌握农业科技的生产者应用于农业生产。
二、我国未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战略举措
从以上有关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概念以及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二是提高农业技术效率。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实际来看,反映我国农业科技应用水平的技术效率已经很高,特别是种植业的技术效率已基本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水平,以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和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瓶颈”制约,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在以下方面实现战略性突破。
1、应在一些战略高技术领域和抢占科技制高点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现代农业的本质是发达的科技型产业。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想跟上农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步伐,就必须赶上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浪潮,在一些关键性的重大技术领域保持领先。
①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应走在世界前列。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物技术已经从探索实验阶段进入生产应用阶段,尤其是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广泛应用于农业的生物技术主要有生物育种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转基因技术等。
生物育种技术:通过生物育种技术可培育出优良作物品种,以提高产量或培育出具有特种抗病、抗虫、抗逆的经济作物新品种。目前应用较多的先进育种技术有植物组织培养、有性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
微生物工程技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色功能通过现代化装备,生产有用物质或把微生物直接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一种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第一,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农用工程微生物菌株;第二,利用微生物特有的转化、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能力,制成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化肥。
转基因技术:所谓转基因技术就是把外源目的基因导入生物体,以定向改变其生物性状或得到预期的代谢产物,建立活体‘生物工厂”。
胚胎工程技术和克隆技术:动物的体外受精、胚胎分割、性别控制、核移植等胚胎工程技术和克隆技术已趋成熟和实现商业化,并将给养殖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②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应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农业信息化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农业生产、农业市场、农业科技教育和农业宏观决策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当前的研究重点:一是农业数据库和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包括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农情信息和农业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建库和网络体系建立;二是农业信息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如农业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生态和生物系统建模,仪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软件等;三是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精准农业技术,即“3s”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技术。
③农业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应跟上时代步伐。国际上以精细化工、新型材料、自动控制、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现代工程技术加速了对农业的武装。紧密贴近作物营养需求,工艺农艺相结合以及高效、多元、无公害的肥料生产和施肥技术体系正在形成;灌溉正由传统的沟输畦灌向着激光平地与低压管道输水,精细灌溉与水肥药联用相结合的节水农业方向发展;工厂化种植和养殖,是工程设计、新型材料、自动控制、专用品种、专门栽培和饲养与植保防疫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先进生产和管理方式。
2、应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①农作物超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应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始终将是我国农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当前我国的超级稻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突破,通过品种矮秆化和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我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水平已实现了两次大的突破,现已育成了“两优培九”(籼稻)、“沈农265”(粳稻)等一批超高产新品种,每公顷产量能达11-12吨,目前正向选育每公顷能产15吨的超级稻品种前进。今后要在对超级稻进行继续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超级稻的产业化开发力度,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断加强,使我国水稻育种技术始终处于世界前列。在继续不断推进超级稻研究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推进超高产小麦、超高产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确保我国人口不断增长条件下的粮食安全。
篇3
基于都市农业多功能性 推进农业园区化发展
蔡建明 韩 非 张菲菲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逐步步入城市社会,都市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立足国情,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农业园区化道路,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农业园区作为都市农业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农业园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农业的空间组织单元,已经成为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载体和有效模式。
都市农业的概念
“都市农业”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大体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学者青鹿四郎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城市时代新型农业发展的一个崭新理念。当前国际上普遍认为都市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化和半城市化地区的一种综合农业经济行为,包括从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到食品安全监管和休闲体验的整个经济过程。它具有比乡村农业更强的多功能性,体现在生产(多元和高效经济并存)、生活(弱势群体参与和和谐社会构建)、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优美环境重建)和生情(自然景观教育和健康文化创造)等诸多方面,县城市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良好切入点和城市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因此需要被有效地纳入到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来。由都市农业的概念可以看出,它与乡村农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区位、经济系统和多功能性三个方面。其中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使其具备了发展从一产到二产到三产乃至四产的广阔前景。
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
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可从复杂的图1中得到体现。从图1可以看出,它几乎影响到整个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具体说来,它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1、生产功能:提供农副产品,促进食品安全
由于紧邻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其雄厚的技术、资本和市场信息,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通常更具有现代化和孵化示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通过合理布局生产保障型产业,在城市周边生产特种粮食、蔬菜、肉禽蛋奶等常规农副产品和开发名特优、鲜活嫩农副产品;调整并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养殖业结构;提供新鲜、卫生、安全的蔬菜、水果、花卉来满足中心城市人们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除此之外,都市农业还可通过与其他产业的结合,生产加工出诸如清洁能源、医用农业疫苗、转基因动植物等高新产品和在严格监管下的更安全健康的食品。
2、社会保障功能:拉动就业,增加收入
都市农业能够通过延伸产业链为城市增加就业机会,优化城郊的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值和农民增收。在发展中国家,都市农业还能为城市贫民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或通过补贴家用,提高他们的营养供给。同时随着都市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及城乡互动,它已经成为一项“永不过时的夕阳产业”,或称为“都市朝阳产业”,为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就业和投资。
3、生态保障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都市农业是城市区域的当然生态保障,其功能主要体现在:
(1)增加绿地。充分发挥都市农业洁、净、美、绿的特色,在都市开辟城市森林,创建公用绿地,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
(2)维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都市农业资源,可增加物种的多样性,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3)防御灾害。除防止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外,都市中预留的农田还可在灾害发生时(如地震、SARS等),成为市民的避难空间,减轻受灾程度;
(4)预留空间。可在防止城市空间过度蔓延的前提下,为未来城市扩展预留弹性空间,实现城市合理有序的空间发展。
4、旅游健康功能:建设田园城市,为都市居民提供新的休闲、娱乐方式
除一二产业功能外,都市农业还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生产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乡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发展第三和第四产业,即发展传统服务业和以体验为主的休闲业。也就是说,它不仅可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从事农业旅游等活动,还可以为居民提供新型休闲的场所与机会,通过参与和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减轻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其达到舒畅身心和强健体魄的目的,提高生活品质。
5、教育功能:认知体验农事劳动,了解传统的农耕文化
都市农业可以让城市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就近接触农业、体验农事劳动和农耕文化,在回归大自然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了解农业的生产过程,体会农家生活的乐趣和艰辛,使其更加珍惜和热爱生活。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与学校和社区进行合作,打造青少年教育基地,培养其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
6、示范辐射功能:推广农业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都市农业还可通过会展、基地示范和培训等手段对周边区域产生示范辐射功能。它至少能在农业科技和思想观念两个方面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都市农业依托城市的经济实力、农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在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都市农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将对周边农民和相关企业起到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创新能力的作用。
世界农业园区化趋势及我国农业园区化发展现状
通过从历史背景、组织形式、生产特点、营销与物流、功能作用和扶持政策等方面,对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市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世界农业发展越来越趋于园区化,即乡村地区的大中型农场化和半城市化地区的园区化。园区化有利于应用工业化的技术和管理成果,实现农业生产的专门化和规模化,同时开发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
我国在都市农业发展中,也出现了大量众多类型的农业园区,仅各类农业科技园区就多达4 000多个,其中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
区1个,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6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等600余个。当前我国农业园区发展中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突出
目前我国部分园区受上级政府的干预过多,运作效率低,未建立现代化企业组织模式,农业产业化水平很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
2、建设资金不足、缺少相关政策扶持
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业投入的补贴远远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对农业投入补贴大于70%,美国大于55%,荷兰等欧洲国家介于30%~40%之间,而我国农业投入补贴大大低于30%。由于农业基础投入过小,园区投资效益偏低,示范带动作用有限,后续发展能力受较大影响。
3、园区科技转化丰低,市场推广能力不强
据测算,我国技术进步对衣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9%,而一些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进程也相差5~10年。
4、缺乏科学规划,功能定位不强
我国农业园区在建设初期,由于缺乏科学、务实的规划作指导,导致园区功能定位不准确、发展目标含糊,“盆景效应”、“形象工程”等重政绩轻实效的不良现象频繁出现。
5、经营主体不明确,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部分园区经营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并非完备,存在产权不明晰、机制不规范、债务不清和资产约、束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出现了“只进不出”、“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没有经济效益。非但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反而成为当地的负担。
我国农业园区化发展对策
1、做好科学规划和园区功能定位
在建设农业园区之前,要根据园区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及其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来对园区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依据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功能定位,明确其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从一开始就将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纳入到园区的战略和空间规划中来。这是奠定农业园区总体格局的核心。
2、进一步完善农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通过借鉴国外农场农园管理中的多利益群体参与模式,建立起“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指导委员会+协会促进+项目企业化运作+经营服务市场化”的组织运作模式。这是保证农业园区高效运行的关键。
3、引入多种经营组织模式
农业园区的经营模式可以包括以下组织形式:“公司+农户”、“园区+企业”、“园区+企业+农户”、“园区+企业+协会”等。各地的农业园区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特色经营之路。这是农业园区能力建设的保证。
4、拓展农业园区的多元功能
最为重要的,农业园区的发展要依托城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市场资源和政策等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开拓其多功能性,使其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态,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这是确保农业园区可持续盈利的根本。
结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逐步步入城市社会,都市农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世界农业发展的大势,园区化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发展模式,因为它不仅有利于专门化生产,提高效率,还有利于通过基础设施等资源共享,实行规模化生产,发挥产业聚集效应,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立足国情,我国都市农业发展也亟须走园区化道路。为此要基于都市农业多功能性,大力推进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健康发展。
嘉宾背景链接:
篇4
一、更加显著地加大粮油生产补贴力度
(一)本轮农产品及其食品价格上涨主要为周期性上涨
将2007年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价格的波动分解成长期走势以及周期性和非常规性波动,设立模型后运行结果表明,2007年食品消费价格的上涨性波动最主要归为周期性波动,长期趋势不明显,非常规性波动的比重并不高。将12.3%的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价格上涨率进行分解,周期性波动可以解释约10.6个百分点,长期趋势可以解释约1个百分点,分别占全年食品消费价格上涨率的86.1%和8.4%。食品消费价格涨幅中不可解释部分只有0.7个百分点,大约占全部涨幅的5.5%。因此,只要政策措施得当,就一定能够将食品消费价格的上涨幅度控制在居民承受能力之内。
2007年生猪价格,及其所引起的畜禽产品价格的涨幅最大。第三季度生猪出售价格同比上涨64.5%,全年肉禽及其制品消费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31.7%。受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处于谷底影响,又遭受较重的蓝耳病等疫情的意外冲击,全年猪肉产量比2006年下降9.1%。油料生产和市场价格波动与生猪相类似,区别仅仅在于波动幅度没有生猪显著。
根据食品及其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的规律,通过模型模拟,2008年农产品价格虽然仍可能保持上涨势头,但通过激励生产,扩大供给,控制非常规性波动,实现涨幅递减完全是可能的。
解决农产品及其食品周期性上涨的根本性措施是尽快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考虑到粮油价格在农产品价格中的特殊作用,努力扩大粮油生产是实现今年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立足于扩大国内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2008年世界粮食产不足需。据美国农业部2008年1月份预测,2008年度世界粮食总产量约20.75亿吨,较上年度增长4.18%。尽管世界粮食明显增产,但估计2008年度世界粮食消耗总量将达到21.03亿吨,世界粮食耗用量超过产量2733万吨,世界粮食库存水平进一步下降,估计期末库存占当年度粮食总用量的14.70%,创历史新低。
受农产品需求强劲增长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据粮农组织2007年11月的《粮食展望》,国际农产品价格自2006年明显上涨以来,2007年上涨幅度更大,为历史上所罕见。粮农组织监测的农产品价格于2007年9月份较上年同期上涨37%,其中粮油和牛奶价格上涨幅度最大。
由于全球粮油供求关系将持续存在及其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连锁反应,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将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一些权威机构的预测,这轮农产品价格上涨要到2010年才会逐步稳定,甚至还有预测未来10年国际农产品价格都将保持上涨势头。
(三)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有助于扩大播种面积
各类粮油生产领域内的财政性补贴有助于激励生产,增加有效供给。研究表明,粮食生产每亩补贴性收入增加1元,全国新增粮食播种面积大约为99.23万亩。2006年,粮食每亩补贴性收入为16.58元,较上年增加6.74元,因此全国新增的粮食播种面积估计为668.78万亩,对2006年新增181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的贡献率约为36.83%。可见,直接向粮食生产者发放补贴,是保护和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政策工具之一。
考虑到我国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粮食补贴政策的边际效率可能递减,建议2008年应显著地增加粮油生产领域内的政策性补贴水平,实现粮油总产量双双创历史记录。
二、更加注重通过财政手段保护耕地
(一)我国耕地缺口相当大
近年来,受生态退耕和城镇建设等占用耕地影响,我国耕地面积总体上趋于减少。2006年,全国耕地面积较上年净减少460.2万亩,耕地存量18.27亿亩,离18亿亩的红线越来越近。2007年耕地继续减少。耕地面积减少,使耕地密集型农产品,主要是粮食和油料等在用地上的矛盾更加突出。大量进口这类农产品成为这几年解决国内缺口的重要途径之一。
根据近年来我国进出口的主要耕地密集型农产品粗略计算,2006年我国出口农产品折算成的播种面积为1282.5万亩,我国进口主要农产品折算成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9835.0万亩。这样,我国可能使用的国外耕地的净播种面积估计为28552.5万亩。
此外,2006年我国还净进口了豆油142万吨。按照大豆出油率15%折算,折合为进口947万吨大豆,等于国外又为我国提供播种面积8131.5万亩。同时考虑到上述谷物、大豆、豆油以及棉花和蔬菜的进出口情况,总计国外为我国提供农作物净播种面积约为3.7亿亩。
2006年,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3.6亿亩,国外提供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占国内面积的15.6%。这部分播种面积按复种指数1.29计算,折合耕地2.8亿亩。
如果按照耕地资源来计算,净进口的部分主要农产品所可能使用的耕地资源已经占到国内这部分农产品国内用量所需要的全部耕地资源的13.5%。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农产品需求存在明显缺口的国家,主要耕地密集型农产品的国内自给率下降到86.5%以下。
需要补充说明的,上述计算中尚未包括畜产品净进口和食糖等净进口所可能带来的耕地使用。第一,2006年我国食糖出口15.4万吨,食糖进口137.4万吨,食糖净进口122万吨,食糖等净进口所使用的国外农作物播种面积没有计算在内。第二,2006年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671万吨,其他植物油55万吨,这其中仅仅考虑了154万吨的豆油进口。因此,从土地资源的角度来计算国内农产品供求平衡点,我们认为满足当前国内农产品需求至少需要耕地21亿亩。
(二)粮油争地矛盾突出
2004―2007年粮油播种面积呈现出此长彼消格局。粮食播种面积连续4年增加,合计增加10168.5万亩,而油料面积连续4年减少,合计减少2781万亩。这意味着过去粮食生产扩大是以油料生产缩小为代价而实现的。
耕地面积有限,2008年实现粮食和油料播种面积同时扩大,难度相当大。观察1991年到2006年,其中只有1995年和1998年2年这2种作物播种面积出现同时扩大。
(三)运用财政手段保护耕地可能更加有效
用最严格的手段保住18亿亩耕地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在政策措施选择上,除了采取法律和行政手段外,还应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特别要解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控制耕地非农占用目标上存在的冲突。一方面,中央应集中更大份额的土地出让收入,通过经济手段扼制耕地减少势头;另一方面,中央转移支付规模的确定和农民补贴的发放应尽可能与耕地直接挂钩,让耕地保护好的地方多得经济利益。而且,还可以仿照奖励粮食大县和生猪大县的做法,对耕地保护好的县(市)进行奖励。
一些地方实际调查表明,只要让地方政府从保护耕地和发展粮油生产中得到经济利益,对扩大粮油生产极其有效。烟叶生产的经验和粮食大县奖励政策的有效性都是有力的证明。
三、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要坚持细化专项原则
如何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不仅仅是一个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怎样发挥政策工具解决我国“三农”问题面临的选择。就我国农业来说,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尤其是耕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约束只会越来越紧。食物安全,核心是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组织部分。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手段是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
我国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尽管坚持综合补贴和专项补贴相结合的原则,但是基本上都属于与特定农业发展目标相关联的补贴。尽管这一制度与世贸组织提倡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向不一致,但它比较符合我国国情。未来我国农业补贴政策选择应进一步细化农业生产应实现的核心目标,区别不同的农产品和不同性质的难题,实施更加具体的项目补贴,提高补贴政策的针对性,促进农业发展多目标的实现。
考虑到我国农户面临耕地强约束,粮食比较效益偏低,同时国家对粮农的补贴力度毕竟有限。粮食补贴尽管有助于刺激粮食生产,但不至于导致粮食市场的严重过剩。我国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首要目标是协调好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性和增加生产者收入双重目标。因此,与粮食生产关联性弱的综合性补贴不应成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调整的方向。尽管我国以不同地区区别不同粮食品种给予不同的补贴水平,会增加政策操作难度和成本,但是,只有这样,才会确保粮食补贴政策的有效性。
(一)强化农业科技基本支撑
在我国农业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只有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粮油的有效供给,增加粮油生产的比较效益。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使用耕地面积总体上不断减少情况下,实现粮食增产靠的就是粮食技术创新。只有发挥好农业科技的基本支撑作用,通过推广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还相对较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还不高,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作用的潜力还很大。要根据农业生产需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进步的主攻方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重点建设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着力提高粮油单产水平和质量,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
(二)进一步强化粮食直补政策
2008年粮食生产形势相对更加严峻。近年来粮食播种面积增加而油料面积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粮油比价有利于粮食。2004―2006年油料与粮食销售价格之比普遍【下转第30页】【上接第27页】低于2002年和2003年。但是,2007年粮油比价已经明显发生变化,油料生产价格较上年上涨33.4%,而粮食只上涨了10.3%。这种比价的变化对油料生产扩大相对有利,估计2008年油料播种面积扩大。这可能会挤出一定的粮食播种面积。
自2004年开始普遍实施的粮食直接补贴,中央分配的资金主要根据是种粮面积。从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来看,粮食种植面积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粮食商品量高低和品质好坏对粮食供求区域平衡和品种平衡等存在着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因此,国家在完善粮食直补政策过程中对于新增资金分配,应尽可能地考虑粮食的商品率和优质率等因素。
(三)提高农户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水平
2007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加速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逐月递增,1月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3.9%,而到了12月份同比上涨幅度已经超过1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石油价格高位运行,与此相关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我国一些农产品价格已经上涨到相对较高价位,农民具有扩大农业生产的愿望,对农业生产资料需求强劲。据黑龙江调查总队的计算,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四种作物每亩物质费用188.2元,较上年增长20.4%。水稻和小麦销售价格上涨幅度明显低于成本的增加,经济效益明显下滑。只有玉米和大豆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大,比较效益相对增加。
篇5
今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有效之举,是解决将来“谁来种地”问题的战略考量。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提速,要想尽早实现农业科技进步,关键在于人才的积累,基础在于务农人员素质的提升。为此,当务之急是在广大农村坚定不移地实行好土地流转制度,让一大批高素质有技能的职业农民从事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产出效益;其次,因地制宜,有步骤、有计划地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实践应用,明确农业科技的定位、定性和定向,让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朱启臻教授说:现在许多地方留在农村种地的农民以老人为主,2010年我们对10个省市20个村庄调查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30%,农业劳动者的平均年龄为57岁。这种年龄构成与有知识、懂科技、会经营的现代农民期望相差太远,也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潜在威胁。而要吸引具有现代观念、掌握现代科技、懂管理的人才去支持农业和从事农业,不仅要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使之成为对人才具有吸引力的领域,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个良性的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开发与培养机制。这个机制至少应该包括职业农民的培养、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和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培养职业农民,或者说是让农民逐步走上职业化的道路。他还指出,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农民,从职业意义上看,所谓农民是指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并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民要符合以下四个条 件:①占有(或长期使用)一定数量的生产性耕地;②大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③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④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职业农民也必须符合这些条件,与非农民区分开来。其主要对象是农村地区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农村承包大户和家庭农场继承人,致力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农村青年,致力于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青年,以及致力于农业科技开发的农村青年。
此外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内容上要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脱节的倾向,紧密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地区特色农业进行专业设置。教学内容除了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经营知识与技能外,还要进行全面的农业教育,包括农业功能教育、农业文化教育、农业政策以及农业法律教育等。在教育体系上,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样化的职业农民教育机构和培训体系,诸如农民培训中心、农民培训学校、培训农场、农业广播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农村青年俱乐部、农业教育电视台、农业网络及农业刊物等,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网络。高等院校应该改变目前的培养模式,为农业、农村培养实用人才。
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除了符合农民的一般条件,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维持生计,而新型职业农民则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一般具有较高的收入。②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而且后继有人。稳定性是农业特点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以区别于对农业的短期行为。③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需要特定社会环境,就目前而言,为促进职业农民的成长,迫切需要提供以下四个方面的社会环境条件:
第一,确立土地流转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制度。只有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制度,确立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营造职业农民存在和生成的法律环境。
第二,充分的社会尊重。农民社会地位低是农村劳动力离开农业的重要原因,因此给农民充分的社会尊重和应有的社会地位是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社会环境。
第三,良好的学习氛围。职业农民应该接受全面的农业教育,而不是片面的农业教育。需要专门的培训机构针对职业农民的需求,制定培训方案,为职业农民提高自身素质提供有效的培训与教育服务。
篇6
关键词:农业;转型升级
一、该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该县地处浙江中东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降水量1390mm,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境内植被保护良好,物种资源丰富,生态优势得天独厚。全县土地总面积14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9万亩。现有农村人口47.5万人,农户数15.9万户。2008年实现农村增加值7.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907元。近年来,该县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呈现了以下3方面的特点:
(一)主导产业发展迅猛,特色优势不断显现
近年来,该县的茶叶、高山蔬菜、水果、笋竹、生猪、淡水养殖、中药材等七大主导产业发展迅猛,2008年七大主导产业产值8.7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75%以上,其中:茶叶8万亩、产值1.3亿元;杨梅、蜜梨、蜜桔等为主的水果产量5.9万吨,产值1.5亿元;生猪存栏量17.2万头、产值3亿元;中药材1.9万亩、产值1.6亿元。最近几年茶叶、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种植效益都比较好,亩产值可达7000-8000元,甚至上万元,农业的特色优势不断显现。
(二)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品牌建设不断加快
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龙头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带动效果日益突显,全县已拥有农业龙头企业56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1家),建有各类农产品专业市场6个,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12家(其中省级5家、市级46家)。同时,品牌建设也不断加快,以从事农业生产、营销、中介等各类组织为主体,积极申报创建品牌,“石梁”牌、“天台山”牌等获浙江省著名品牌称号,全县形成了粮油、蔬菜等农副产品统一打“石梁牌”,茶叶、水果等林特产品统一打“天台山牌”,使得这两个品牌成为全县最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农业标准化建设也同步跟进,已制订或修改高山蔬菜、茶叶、水果、畜禽产品等四大系列27个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全县18.1万亩的20个农业产品规模化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7个农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5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天台山乌药和白鹤、三州等8个乡镇茶区的龙井茶划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
(三)农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力度加大
在当前产业大转移的历史性时期,项目农业实施和工商资本投入拓宽了对农业的投入渠道,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了农业结构新调整,从而在整体上加速了该县现化农业产业化进程。2008年该县向上申报50个农业项目,43个项目批准立项,涉及上拨项目资金1191万元。近三年来,该县以工商资本投资效益农业为主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共37个,协议引资3.2亿元,实到内资1.3亿元,外资120万美元。
二、加快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高山蔬菜产业
全县山地蔬菜受5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可耕种面积和蔬菜轮作制度所局限,山地蔬菜现有发展规模难以突破;老产区病虫害加重,农药施用量相对加大,难以达到“优质、高效、安全”和稳产高产的要求等诸多因素,致使该县山地蔬菜产业面临严峻考验。
(二)畜牧产业
全县畜牧业正由规模小、散户多、品种落后向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过渡时期,亟需政府支持与引导。另外,“天台小狗牛”和“天台黑鸡”现有存栏量较小,遗传资源濒临灭绝,亟需保护和利用。
(三)中药材产业
2006年,该县中药材产值和种植面积分别位居省第4、第5位,被列入全省中药材综合十强县,2007年,被省政府认定为“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强县”,白术、铁皮石斛、乌药等该县三大名特中药材享誉省内外,文化底蕴深厚,发展前景广阔,但中药材作为全县农业的一大主导产业,起步相对较晚,缺乏常年性政策支持,无法实现突破性发展。
该县高山蔬菜、畜牧业、中药材等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状况,一方面表明农业经营体系和机制尚不够完善,农业产业要发展壮大,产业要具有竞争力,与工业经济一样,必须有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要有强的产业配套支持,近年来,山地蔬菜屡屡出现高产低价现象,中药材、生猪产业缺乏专业市场,诸多问题说明该县主导产业的产业体系不完整,产业配套的支撑还很薄弱。另一方面也表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均显不足。在多年的政府主导的模式下,产业的经营主体显得能力不足,加上又非常分散,农业产业发展处于既盲目又缺乏动力的状态;作为从事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其风险承担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还很不够,无法发挥主体作用,导致其主体地位不能保证。
三、当前天台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目标
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的总要求,依托经济、科技、信息、人才优势和农业资源、产业优势,优化、整合农业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农业经济、生态、生活、社会功能,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高科技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再创特色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基本实现农业技术的全面升级、农业结构的现代转型和农业制度的现代变迁,把农业建设成为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多元表达、产业优化发展、农业技术先进、装备设施完美、市场体制完善、经济效益显著、生态环境安全,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与天台发展成长为国家级生态县相协调的现代农业。
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形成农业转型升级的增长点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涉农企业内部管理,加大力度推行食品行业QS、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实施绿色农业战略,推进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倾力发展绿色安全食品,增强颇具优势的市场竞争力。整合工商、质监、农业等部门资源,定编定岗,专人负责,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设立规范、标准、专业的检验室,配置可对农、畜、水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设备和疫病鉴定设备,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食品添加剂、激素、重金属元素、动物的疫病、饲料添加剂及其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兽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壤、肥料、水质等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现“从田头到市场”全程质量控制。
2、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设施农业建设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加强对农业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逐步完善水、电、路、林、渠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应用推广,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大户建设连片新建棚架式或大棚覆盖防虫网设施;鼓励新建固定喷滴灌设施、固定泵站、固定管路;鼓励新建茶叶、水果、蔬菜、水产、畜禽产品冷藏保鲜库,从而促进农业的依标生产、品牌销售和产业化经营,从根本上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准确把握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不仅要把排泄物治理当作生态畜牧业,而且要把畜禽养殖场建设与周边农作物的消纳、排泄物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推广典型模式来推动畜牧业与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既克服该县畜牧养殖业自身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固有缺陷的问题,又有效解决由于受到土地和环境等因素制约而致使畜牧业发展空间不断受挤压的问题。因此,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全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实现途径。
(二)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增强农业转型升级的支撑点
1、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注重原始创新,整合各方科研力量,建立重大攻关项目,加快研发与该县农业七大主导产业相适应的适用技术和技术模式,重点拓展到产前和产后领域。实施“农业借脑创新”工程,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并与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基地”的科技创新推广模式,即时研究解决该县主导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切实提高产品品质和产业档次,提升农业增值空间。
2、提升农技干部业务素质。全力建设一个由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和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组成的高效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农技推广专项资金,保障“首席农技推广专家”课题研发经费供给,并对取得显著成效的课题组将实行奖励,支持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开展课题研发,既为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提供相关技术信息,承担相关技术咨询和培训工作,又根据农业生产的源头性需求,研究提出相应行业或专业领域的产业发展等方案,带头开展技术试验、示范。
3、加强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完善农技110系统,加快构建多元化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探索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应用制度,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户负责制的绩效评价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和农民信箱的作用,将农业技术网络延伸到村组,形成科技指导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三到”格局。实施农业重点技术推广普及工程,着重推广高山蔬菜无公害生产、白术优质高产规范化生产、生态养猪等重点技术推广普及,增强重点技术和重点工程的示范作用。
(三)加快优化农业经营机制,把握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点
1、扶持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天台黑鸡、小狗牛、香鱼、小种蕃薯、白术、乌药是独特的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拓展效益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台政策,扶持黑鸡等特色产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鼓励白术品种选育研究、良种提纯复壮和认定工作以及白术饮片加工方面的技术开发和研究;支持乌药生物学基础性研究和天然种源选优研究。建立生猪风险预警机制,鼓励生猪市场价格低迷时饲养生猪的积极性,稳定生猪储备生产,建立生猪生产预警机制。当猪粮比价低于5.5∶1时,启动生猪生产应急预案,对具有一定规模(能繁母猪30头以上)的自繁自育养猪场给予每头能繁母猪一定的财政补贴。
2、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加快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方式,着力破解现行土地制度和现状制约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按照深化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推进土地股份合作改革,常年性抛荒耕地应先行纳入流转范围,引导农民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和推动土地更多的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流转,为加快农业经营企业化、生产集约化、产品标准化步伐创造条件。
3、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面向市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农产品营销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切实抓好“135”工程,即培育100家农业龙头企业、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0种养或营销大户,不断壮大队伍。深入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扶持壮大天皇公司等龙头带动型企业,鼓励发展乌药公司等成长型企业,精心培育浙大佳能康公司等技术创新型企业,建立健全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订单生产,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解决龙头企业实力不足、带动作用较弱的问题。
(四)加快转变涉农资金利用方式,构建农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点
涉农资金利用方式的不同影响了各种资金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通过加快转变涉农资金利用方式,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手段,切实增强农业效益,不断构建农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点。
1、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搭建引资平台,创新招商方式,承接非农产业转型,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发展规模生态高效农业,改变农业资金投入渠道狭窄局面,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2、利用国家“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对欠发达地区倾斜的原则,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财政支农惠农政策,争取更多的高效规模农业开发、农村环境整治、生态补偿机制等系列涉农奖补政策,凝聚涉农建设资金合力。
3、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增加农业发展基金额度,改变过去基金安排方式,有产业重点、年度侧重的安排农业发展基金,提高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和使用效率,最大额度的发挥政策导向效应。
4、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扩大对农业授信贷款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简化贷款手续,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5、坚持政府推动、农户自愿、市场运作的原则,在今年开展的能繁母猪、油菜、水稻等7个参保农险品种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进力度,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红宇.现代农业有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制度创新要求[N].中国经济时报,2008-10-23.
篇7
借鉴国外农业科技推广的先进经验
以美国、法国、日本、以色列和荷兰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具有高度发达的农业科技体制,其科技与农业经济的结合比较紧密。他们有很多很好的经验虽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但是值得参考借鉴[6]。美国综合性农业法规包括农产品价格支持、生产控制、农业信贷、土地保护、剩余农产品处理、出口贸易等内容。除综合性农业法规以外,美国还制定了30多项单项农业法规。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详备的法律法规有效地规范了农业生产行为,以保证农业科技推广正常有序地进行。目前丹麦形成了严格的准入机制,即在丹麦想成为农民,购买或继承30hm2以上的土地,必须接受为期5年或5年以上的农业学院的正规培训,并获得从事农业的绿色证书才行。此外,农民还要经常参加由地方农业咨询中心负责组织的技术培训。当然,这在中国还不易实现,但这表明,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势在必行。除了农民,农技推广人员更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的顺利进行,才能迎接科技进步带给农业技术推广的挑战。因此美国、法国、日本等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建设,实行严格的从业资格制度。美国、日本明确规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获得相关专业的学士或学士以上的学位。美国将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大学为纽带,由大学统管全州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业务,形成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6,7]。具体做法是在大学建立农业推广部,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并在各县设推广站,在全国形成一个庞大的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协作网。它的农业科研体系包括政府体系、私人公司系统和民间自我服务组织系统。农技推广体系分为联邦农技推广局、州农技推广站和县推广办公室3个层次。法国建立了非政府组织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其农业技术协调协会和农业学校是推广农业科研成果的主力军[8]。日本农业推广有两个并行的系统,一个系统是政府所属的各级农业推广组织,另一个系统是农民自治组织,即农业推广服务机构,两个体系由国家和县共同出资建立,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9]。美国私人公司系统集中在研究开发和创新技术商品化领域,集科研、推广、经营于一体。而以农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为中介的民间自我服务组织系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些国家,私人和民间研究机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如何引导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这种非政府组织的科研机构,使其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发挥作用是一大课题。发达的农产品信息网络能使农民把握住市场的脉搏。农产品市场系统流畅运行的核心问题是市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场信息,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买卖双方进行公平交易,而且还能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从而达到增加收入的效果。从美国的经验看,为提供充分可靠的信息,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产品信息收集和系统。目前,美国农业部通过合同关系与各州的农业部门合作,实施全国农业市场信息项目,提供各种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信息,包括供应、需求、价格、趋势等。农业部和有关州设立了100多个信息收集办事处,负责收集、审核和全国农产品在直销、拍卖、合同、期货、集散、加工、批发等市场环节的信息,并要求所提供的市场报告具有中立性、即时性和可靠性等特点。要使农产品信息网络发挥作用,首先必须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网络资讯。农业合作社已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目前,美国有4000多个农业合作社,80%以上的农民是农业合作社的社员。此外,诸如法国、日本和荷兰等国家的农业合作社也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0]。农业合作社的主要功能是为农民提、供、销环节的服务。农民通过合作社购买化肥、农用化学品、饲料、种子等生产生活资料,并通过合作社出售牛奶、棉花、谷物、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此外,合作社还在产、供、销过程中向农民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如提供贷款发展水电、灌溉、通讯,出租大型农用机械,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咨询等。虽然这些举措为他们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强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些国家的普遍情况是地广人稀,即农业耕地面积大,而农业人口比例相对较小。所以其以大农场为单位,多为机械化、规模化操作,比较利于科技的推广实行。而中国农业经济建立在自给自足的精耕细作之上。中国农村人多地少,大多数农业人口的科技素质不高,农业科技推广存在困难。
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推广举措及模式探索
中国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区别,因此不能直接套用其经验,而且西方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存在缺陷。深入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至关重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别说决策。调查必须深入农村最底层,了解农民最真实的感受和需求,掌握农业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各地生态条件和基础设施等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调查研究,摸清各地的具体情况,主要是限制因子和发展特色,从而确定适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技推广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农田排灌条件差,许多地方存在靠天收的现象;道路交通条件差,大部分农田不通机耕道,农用机械无法到田间;单个田块面积小 且不规则,农用机械到田后也难以使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农村信息闭塞,农民对网络的了解程度和应用效率极低。因此需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农村网络设施建设,创建农业信息咨询服务网站,充分利用电话、电视等通讯设施和媒体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科学研究的主体是科研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而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民,要使科技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必须提升主体素质。首先要求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有联系实际、服务生产的意识,有为农业经济发展作贡献的觉悟,而且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途径,使他们能施展自己的才能。现在有很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有的农民放弃耕种,致使农村留下来的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景,没有享受到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收获。但是中国农民在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里,已有很好的生产经验,也有很多好的想法,但是欠缺创新的果敢。因此,需要有力的组织进行有效地引导。对农民进行培训的方式是多样的,目前常采用的有专家讲座、科技咨询等形式。但是很多培训针对性不强,内容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最好在农闲时间开设系统的培训班,培训课的内容、时间安排等应结合当地生产实际需求,并形成系统。同时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以加强培训师资力量、完善培训的条件以及建立培训示范基地[11]。由于大多数农户农业种植面积很小,使用现代农业技术产生的绝对效益并不大,导致很多农民对采用新技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但种植大户的情况却完全相反,他们非常希望能够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益。发展规模生产可以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促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促进管理措施到位,从而提高单产水平、产品价格和种植效益。因此应积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性措施促进耕地流转,发展规模生产[12]。重点应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并落实到位,扶持种植大户,使农民敢于将土地流转进来,发展规模生产;二是出台农民养老保险等政策,保障土地流转后农民的生活,使农民敢于将土地流转出去。规模化生产可有多种方式:一是企业承包经营,企业在政府的各种政策鼓励下实行成建制的土地流转,企业在流转的耕地上自主经营,如稻米加工企业承包水田进行优质稻生产、农机合作组织承包耕种收割等农机服务。二是种粮大户承包经营,以种粮能手为主体,按照一定的方式(如租金、产品)将稻田集中,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主要依靠机械和雇佣劳动力进行作业生产。近几年来,中国农村基层合作组织发展很快,对发展现代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技能培训,提高这些新兴主体的科技应用能力,进一步健全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把现有的政策落实到位,在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上实现新的突破。要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技站、种田大户、企业创办植保、机耕机种、联产承包种植等专业化服务组织,促进优势作物、优势品种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加快种植新技术的推广速度,提高新技术应用覆盖率。加强对服务组织的指导,规范运作方式、利益分配关系和内部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专业服务组织在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上对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要重点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优先购机,且不设购机指标限制,对带动能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应给予资金扶持。高等院校具有人才、科技、信息优势,但是一直以来在“三农”服务中发挥的效果并不大,科技成果转化不甚突出[13]。如果能把科研教学单位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与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科技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将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尝试“专家+龙头企业+农户”、“专家+协会+农户”和“专家+项目+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14],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与农户之间直接对接的难题,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3.5.2“科技大篷车”模式南京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形成了“科技大篷车”模式,该模式是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而进行的一种送科技下乡综合服务模式[14]。通过开展科技讲座和技术培训,进行科技咨询和现场指导,赠送和散发新产品等资料将科技知识传送到农民手中。2009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全省开展“四三”活动,即组织动员300名科技人员,带30项成熟技术,在30个主要农业县(市、区)开展科技支农活动,建立了30个有一定规模和条件的农业科技核心示范基地。该活动显现出“规模大、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形式多样、影响深远”等特点。2011和2012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又在全省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按省里统一部署,制定了“三万”活动方案,开展了百名专家送科技下乡服务活动。通过“四三”活动、“三万”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改善了农村民生,转变了干部作风,为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式发展做出了贡献。华中农业大学在推动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也做出了积极尝试,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实施开展“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服务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简称“111”计划)。“111”计划围绕地方特色产业,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建立校领导联系合作村制度,由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组建服务团队深入若干个乡村。通过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带动了示范点乡村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周边乡村产业的发展,辐射到整个县域特色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使农民增加了收入、农业增强了效益。南京农业大学也与连云港市合作开展了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小康工程的“双百工程”,取得了显着的成效[15]。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使科技与农业经济结合,落脚点是广大农民群众满意,即能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科技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最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让农民生活富裕起来。所以在摸索实施过程中,要多方面结合,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农民的幸福指数等各方面考虑,以加强资源整合、优化总体布局。
篇8
关键词:农业经济;解决对策;财政支持;NN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坚强后盾,同时农业的发展进步也离不开国家雄厚的财政资金支持。解决发展农业资金的关键问题就是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它是农业发展的支撑和力量源泉。
1.我国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有效支持。首先,确保粮食的安全,自1949年以来,国家和政府一直将粮食生产安全作为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不断增加在农业方面的有效投入,增加农业补贴、免去农民的公粮等方式来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性。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转进城市,务农人口数量骤减,加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国家的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这些因素都对农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制约了国家的粮食产量。因此,只有国家财政的鼎力保护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财政的鼎力相助,也是协调经济发展的要求所在。当前我国农业环境复杂多变,意外风险因素增多,农村的大量资源不断流向城市,农业和工业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为实现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在积极运用市场机制的调控下,必要时加大扶持农业的力度,防止出现两端分化的城乡发展的现象。
第三,做好国家财政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全面支持,为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提供有力支撑。在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很好解决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问题,可以自由、公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我国农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国外产品的冲击,因此我们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要着眼实际、冷静思考、立足国情,有效制定相关政策,让农民得实惠。
第四,弱质性的农业。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的产业,为整个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难以估计的贡献,由于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等风险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市场中的价格波动风险,它的自身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说就需要国家的财政资金帮助和支撑。我们感觉弱质性的农业主要体现在:一是自然风险。由于小规模的家庭经济形式和农作物较长的生产风险周期,让农户无法准确判断市场,正确运用降低风险的策略。二是弱质性的农业。自然灾害是影响农业的最大潜在杀手,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农户缺乏足够应对常识和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时农民一定是束手无策,受灾最惨重。
2.现阶段,我国在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财政资金投入与农业生产现阶段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我国在农业方面的财政投入陆续增大,但财政支出对农业投入所占的比重呈现逐步下滑的趋势,完全满足不了现阶段的农业发展需求。例如许多国有企业由于生产过剩或生产经营管理不好给国家财政造成很大的负担,政府为解决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不得不压缩农业财政支出,致使财政投入农业发展方面的资金出现短缺的现象。
第二,不合理的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形势,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稳步增长机制。全国各个省份、地区在财政支农结构方面出现了农业教育、农业科技等所占比重较低,而流动储备、粮食生产等所占比重普遍高的不合理模式,这种模式由于对农业装备水平、农业教育、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科技等方面投入较低,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农业的恶性循环。不少省份和地区的农业生产都真正实现稳态增长,在有些时候甚至出现了低于规定标准的现实情况,从而使得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缺乏资金的投入而严重影响和制约扩大再生产的有利时机。
第三,负担较重的农业税收。虽然国家和一些地区在农业方面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减免税政策,但是在落实政策期间,存在着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际上获益的是一些经销商或生产厂家,并不是农民。减轻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观,因此,严重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如同一张白纸,没有真正形成激励机制。
第四,其他问题。第一,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农业保险。开展农业保险不但为各地区农业安全及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强后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各级政府已经将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但是农业保险在我国还是起步阶段,我国缺乏相应的机构和评估经济损失等方面的工作经验,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在农业领域内的职能发挥欠缺。政府职能缺失在农业科技援助、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有效服务,人才培养机构稀缺,农民不能及时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农业知识,从而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前进步伐。
4.有效制定我国财政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对策
第一,部分省份的成功经验。从各省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陆续出台的各种措施和政策来看,黑龙江、辽宁、贵州等省份走在了其它省份的前面。比如黑龙江省:财政对中药材、蔬菜种植、核桃、烤烟、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业和经济作物的支持加大力度、扩大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覆盖、加大资金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及培训农民的职业技能。辽宁省:扩大扶持农业的资金数量、加大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建设、机制运营和项目创新。贵州省: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出台相关限制生产资料差价的措施和政策、增加对农业投入的相关机制、加强监督和约束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管理。
第二,各省份和地区在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对策。(1)明确地方和中央划分区别,地方和中央的税收进行比例调整,使地方政府有宽松、灵活的资金,特别是那些贫困地区,根据情况可以给c更多的倾斜。(2)优化财政在支持农业发展中的结构,限制事业费的开支,精简涉农行政人员,尽量减少资金的浪费。(3)通过不断改进税收政策,从根本上减轻农业生产者的负担。(4)全面推广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农险费用和保费补贴,提高各种抵抗灾害的能力。
篇9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创新
中国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073-02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种组织手段,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据有关专家研究,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远远不及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这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效率没能充分释放。应该通过组织创新提升效率水平。
一、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创新的动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农业科技产品和服务恢复了市场属性。政府从大包大揽中摆脱出来,政府和市场有所为有所不为,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形态在有分有合的过程中,又面临我国农业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传统农业向高质量、高集约、高科技的现代农业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现状需要其进行组织创新。
1.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缺乏活力。我国政府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基本是按照辖区、依附各级行政区划设置的,担自着公益性科技推广和经营服务职能。随着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处处“七站^所”的设置。导致机构重叠、冗员繁多,职责不清。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脱钩断奶”的改革使这些组织更热衷于经营服务。时于公益性农业科技。由于缺乏必要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干与不干。干多干少没有多大区别,推广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工作缺乏激情,更谈不上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缺乏活力。
2.非政府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发育薄弱,各方协调不够。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都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没有摇脱传统的立题、科研、试验、鉴定、申报成果的科研管理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普遍没有落实,推广力量薄弱,缺乏与其它推广部门和农民的沟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多处在乡镇以下,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这几年有较快发展,但普遍处于松散弱小状态,自身的科技寻找、引进和推广力量不足;涉农企业围绕自己的经营内容,在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科技支持,针对性较强,但一体化、一条龙的服务形式不多。这些组织与政府农业推广机构之间分I协作不明确,缺乏统一协调和统筹安排。导致各主体的驱动机制难以完善,各自的优势难以发挥,使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主体都缺乏效益。
二、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创新的目标和措施
按照国务院2006年在《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文件中“要强化公益性职能、激活经营,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的精神。农业科技组织创新要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创新机制,汇聚力量。其目标是建立以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和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广泛参与,分I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体系。
1.完善政府主办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强化激励机制。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基于我国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农民的自组织化程度低下、农业科技推广的“外部性”即“公共产品”属性及传统的“路径依赖性”,我国必须坚持以政府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为主渠道。这既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急需。也符合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激活政府主办的农技推广组织,首先要研究解决好县、乡两级推广机构、人员配置、人员培训和考核等问题。要突破“镇镇七站八所”的传统格局,在县域范围内,根据农业的区域布局特点,在整合现有乡镇推广机构基础上。分别设立不同专业区域站。其次在巩固、健全县乡农村推广机构,明确公益性职能,使其切实履行试验、示范、推广公益技术的职能,其他一般技术服务性质的经营职能要从中剥离,由面向市场的社会服务组织承担。时承担公益性职能的人员要推行聘任制,结合推广项目,建立联产、联利、联酬的责任制,增强推广人员与农户利益的关联度。第三,时农技人员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对新增人员实行资格准予制度。增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形成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
2.积极发育各种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它们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我国农业涉及两亿多农户,规模小,高度分散。农业推广体系直接面向经营规模小、高度分散的农户进行高新技术推广,成本高,效果低。单个农户直接参与农业技术市场交易,迫于经营规模的限制,技术交易成本非常高。把科技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可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降低在技术市场交易中的交易成本,提高推广效率。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技术推广站一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一农户”的推广模式。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以其民加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的优势,把科技服务渗透到各个环节,可解决政府公益农业技术推广中统不起来而自己又解决不了的问题,有效地促进技术“进村入户”,提高农民专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质量。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必将日益突出。龙头企业与有关联的农户结成经济联合体后。使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且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提供包括良种、生产资料、新技术推广在内的全程服务,是推广农业科技的有效主体。因此应大力发育和发展涉农企业,包括销售企业、加工企业、供销合作社、信用社等。特别要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十农户”或者“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科技推广模式,这应成为我国非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主渠道。因为农业产业化对技术推广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系列化、全程化,是政府主办的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包揽的。
3.扶持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建设。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具有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其巨大科技优势和潜力有待被充分发挥。政府应大力扶持以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建设,鼓励农业院校结合实施燎原计划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网和科技示范点,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结合;组织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基层锻炼与转让成果、推广技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结合起来:支持其组建科教兴农服务队带项目到贫困地区开展农技推广。或者以专业生产大户为对象,派遣科技特别员帮助解决技术难点。这些既有利于促进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投身农业发展主战场,更好地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又整合力量为农村科技推广增加了一支生力军,还可带动其拿出自己一部分教育和科研事业经费用于农业科技推广,有效增加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
三、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创新的支撑体系
1.建立财政投入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将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列入政府财政支出科目,给予重点保障。建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专项基金,并逐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中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份额。政府做出诱导性制度安排,鼓励有远见、有实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增加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国家农业推广风险基金和农业保险体系,减轻农民接受和使用新技术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市场风险。同时,鼓励地方或农户成立互助保险合作组织,建立农业保险专项风险基金。政府应通过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优惠办法扶持其发展。
篇10
1.伊春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成立于1987年,多年来,特别是在近几年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林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为广大农民和务农职工开展科技服务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在抓科技培训、科研创新、新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科普培训等多学科、宽领域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为解决农民增收和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伊春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包涵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和技术人员的配备。目前全市设置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34个,其中市级推广中心1个,县(市)级推广中心2个,区(局)推广机构12个,乡(镇)级推广机构19个。从总体上看,市、县(市)两级推广体系建制基本完善,工作状态完好,机构设置是市设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县(市)设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9个区(局)中12个区(局)有推广站设置;19个乡(镇)有17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置。全市农技推广系统编制180个,实有农技推广人员153人,其中市级推广人员62人,县(市)级推广人员54人(铁力市28、嘉荫县26),区(局)级推广人员22人,乡(镇)级推广人员15人。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我市农技推广体系在推动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暴露了一些在新形势下与现代化农业发展不适应的问题,一是区、局推广机构严重空缺。全市19个区、局保留推广站建制的只有12个区局。二是推广人员力量不足。推广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乡(镇)和区(局),全市19个乡(镇)的17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编制34个,实有推广人员只有15人。19个区(局)推广编制30个,实有推广人员22个,其中有5名非专业技术人员。三是队伍老化、人员匮乏。全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普遍存在人员匮乏,知识老化,技术断层,专业干部比例少,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四是推广经费不足。目前全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开展公益性推广工作的经费主要来自各级政府财政,通常也只是负责推广人员的基本工资和单位的水电费等日常开销,没有额外承担任何基本的公益性职能的经费,推广事业费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状态,经费不足导致农技推广部门成了有钱养人、无钱做事的地方。五是运行机制落后。主要是部分区(局)农技推广机构不独立,职能包涵在区(局)农业局中,农技推广人员也多是兼职,推广人员经常被安排干农业局的中心工作,无法保证把全部精力用在农技推广工作上。缺乏科学的激励办法,干多干少一个样,导致推广人员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被动服务绩效差。
3.加强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议
为加强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我市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恢复完善区(局)、场(所)推广机构建制和配齐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上,建立起完善的基层推广体系和技术过硬的推广队伍,使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并能从中发挥重要作用,下面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3.1明确公益性职能
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设立在市、县(市)、区(局)、乡(镇)、场(所)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开展先进实用技术、农业标准化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防汛防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农民的公共培训教育等。
3.2恢复完善推广机构设置
3.2.1恢复撤销的区(局)推广机构
每个区局都应有专门从事农业和多种经营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对7个没有推广站建制的区局要尽快恢复建立,配齐人员,以满足农技推广工作的需要。
3.2.2配足配齐专业技术人员
我市尚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制的12个区局编制30个,实有推广人员22人,其中还有5名非专业技术人员,这就要求各区局尽快配齐配全。南四局是我市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企业,且其中铁力局、双丰局、桃山局等三个林业局农业规模较大,应按要求核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配齐专业技术人员。
3.2.3健全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乡镇农业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应尽快解决。结合我市实际,依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可选择在乡镇范围内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综合设置、由县级向乡镇派出或跨乡镇设置区域站等设置方式,也可以由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乡镇派出农业技术人员。
- 上一篇:小学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 下一篇: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