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艺术入门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雕刻艺术入门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雕刻艺术入门知识

篇1

【关键词】食品雕刻;烹饪专业;学习兴趣;创新教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饮食方面,不但要求可口,还要求美观。因此现今很多高档饭店都非常注重食品雕刻。通过食品雕刻来传达出某种寓意,使宾客不但享受到美味,而且享受到艺术。基于市场的这一需求较为旺盛,很多职业院校的烹饪专业也加大了对食品雕刻的重视,以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大学校的就业率。

1、食品雕刻的意义

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食品雕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才能使学生重视这门课程,从而为培养学习兴趣打下良好基础。所谓食品雕刻,就是以食品为材料,利用专门的刀具,通过一定的雕刻技艺,来雕刻出各种各样优美造型的烹饪技巧。常见的食品雕刻一般多为花卉、动物、人物等等,这些雕刻出的作品栩栩如生,仿若真品,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视觉享受。作为一种具有很强观赏性与艺术性的技术,食品雕刻不但可以美化宴席环境,还能够烘托宴会主题,提高宴会的档次。因此目前食品雕刻在一些大型或高档的餐厅、酒店、宴会、节日庆典,甚至是国宴上,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2、如何激发食品雕刻的学习兴趣

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食品雕刻还是一种较为陌生的技术,学生并不了解食品雕刻所用的各种刀具都是什么用途,也不懂如何运用这些刀具来雕刻出完整的作品。因此在初开始进行食品雕刻教学时,教师不能直接就向学生讲解各种专业知识,这样容易使学生觉得课程枯燥无味,兴趣全无。为了激发学生对于食品雕刻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2.1创新教学方法,做好示范工作

在每次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当根据本节课程内容事先雕刻出成品,并将成品带到课堂上,使学生看到这件作品就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并想着自己如果也能雕刻出这么好看的作品就好了。那么此时再进行教学内容讲解,必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大其学习兴趣。另外,展示示范作品的方法不能是直接放在讲台上,而不让学生近距离观看到,这样也不容易激发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有节课堂教学内容是进行花卉雕刻。在上课前笔者事先雕刻了几朵,并将其放在一盆鲜中,然后在开始上课前先让学生欣赏的优雅,然后再告诉学生这些花朵里有几朵假花,谁能找出来,就把这朵花送给谁。这样一来,学生就由原本的惊奇,转为极大的兴趣,开始寻找花盆中的假花。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开展了本次课堂的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2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实训练习活动

为了使学生对食品雕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学期间可以用各种多媒体来展现丰富的食品雕刻艺术作品,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在饭店或酒店开业期间,或是当地的美食节期间,带领学生直接去现场观看,那规模的宏大、作品的逼真、技艺的精湛、组合的巧妙,每一次都会让学生深深地折服,被那些作品感染和陶醉,产生共鸣。学生对食雕艺术充满无限的向往,兴趣自然而然就被激发出来。

在学生跃跃欲试,想自己雕刻出作品时,是最佳的实训练习时机。在实操练习环节上,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在练习中的优点,并及时表扬,还可以将优秀学生的食雕作品,拍成照片,在班里或校内进行展示和讲评,以此调动学生学习食品雕刻的浓厚兴趣和自信心。

2.3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充分调动创造热情

仅仅只在课堂上通过书本或多媒体来传达食品雕刻艺术,还是不能使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食品雕刻的精髓。因此教师若有机会,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带领学生到植物园、动物园、菜场等地方去观察,让学生了解各种花卉在不同开放阶段的形态特征,了解不同动物的神态表情,了解山水花草等自然的景观,等等。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很好的把握动植物形态,使雕出的作品贴近自然,逼真传神。

2.4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平时练习时间太久,学生易产生厌倦感,故而不定期地采取操作技能竞赛,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创作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比赛范围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横向比,也可以在全年级、全校展开纵向比,将每次竞赛中优秀作品都写上学生的名字,放在学校的公共橱窗里展出,这样学生的成就感增加了,自信心也增强了。通过竞赛,一方面,经过专家的评判和技术指导,学生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练习中不断改进、提高,另一方面,他们能发现同学间的差距,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进一步发扬迎头赶上的精神,相互切磋,共同提高。通过参加竞赛,学生的经验不断丰富,自信心增强,技能水平也不断提高。

2.5狠抓学生基本功教学,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

教学应该从简单内容入手,循序渐进,加强雕刻刀法的训练。教学中要求学生熟悉各种原料的性能,掌握不同的握刀姿势和运刀力度。可先教学生握刀姿势,原料打片,削皮,削制半圆形胚、圆形胚、椭圆形胚,后教雕刻简单的梅花、兰花、喇叭花等,再学月季、牡丹、玫瑰、荷花等花卉的雕刻,这样可以很快使学生学会和运用刀法;先学花卉雕刻,后学花篮、花瓶、花盆等雕刻,使学生可以自己将雕刻的成品组合成一件完整的食雕作品;先学单一,后学整体,如先学独立的小鸟雕刻法,待学会了方法,掌握了要领,记住了小鸟的特点后,再学整体立雕小鸟。

2.6鼓励学生要有坚强的毅力,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学习食品雕刻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顺利度过入门阶段这一难关期。每一位学过食品雕刻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起步入门阶段是最困难的。很多意志力不强的人,就是在这一阶段败下阵来,并慢慢失去学习兴趣。从未接触过食品雕刻的学生,他在学习刻第一朵花的时候,会觉得非常吃力,手不听使唤,下刀没准,这就是所谓的困难期。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下去,一朵花不行练两朵,十朵不行练二十朵……,最终会练好的。一朵花练好了、掌握了,学生就会对食品雕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就会进一步增大对食品雕刻的学习兴趣。

3、结语

总之,食品雕刻是一门精细繁琐却极具艺术美感的技艺,学生若能够完全领会和掌握食品雕刻的精髓,则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前途必然不可限量。为了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走的更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手段来调动、激发和延续学生对食品雕刻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参考文献

篇2

寿山石是特指福建寿山乡出产的印石,其硬度约为2.5-2.7度左右,适合雕刻。按产生环境大致分为田坑、水坑、山坑三种,而按品类可分为田黄石、芙蓉石、善伯石、荔枝石、杜陵石、都成石、高山石、大山石等十余种,其中的极品当属田黄石,古时就有“一两田黄一两金”“易金十倍”的说法。如今,大颗粒的田黄石已几近绝迹,于是不少收藏家将目光更多地放在了芙蓉石、善伯石、荔枝石、杜陵石等新贵品类上。

正确判断寿山石的收藏价值,首先要看石质。由于寿山石存世量巨大,但品质参差不齐,导致不同品类的寿山石实际成交价格差距或达数万倍。就算同为田黄石,其中的优劣差别也很大。判别石质,可以通过外形(即形状、棱角、皮相)、色彩、质感、肌理(即纹路、裂格)四个方面进行鉴别。以田黄石为例,石质温润凝腻,呈微透明或半透明,仔细观察田黄石的表面,其肌理基本上都隐有密如织网的细萝卜纹,疏密有致,条理不乱,肌质愈浅、愈透明,其萝卜纹愈明显,有红筋或格,外表常裹有白色或黄色、黑色的石皮。

其次要看雕功好坏。目前主要有圆雕、浮雕、镂空雕、薄意、阴线刻、透花雕和钮雕等雕刻技法。寿山石雕刻十分注重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色泽、纹路,依石造型,有“一相抵九工”之说,“因势取材”“因材施艺”“因色取巧”是其中关键。一件寿山石雕精品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雕刻技法,选看寿山石作品时,要看是否充分利用石质、石形、石色、石纹来确定相应的题材与造型。其一看,“因材施艺”是否恰当;其二看,技法是否合理:其三看,刀法是否充分。薄意雕刻、花鸟雕刻多为秀凌的刀法,人物圆雕、古兽印钮多用朴茂的刀法,用变化抽象的线条构成,或淳朴古拙,或轻灵婉转,或雄浑清雅,有严谨概括的造型,有写实与夸张并用的技巧,也有装饰华丽的形象。

三是必须仔细观察寿山石作品有无裂痕。有裂纹和没裂纹的寿山石,价格或相差数倍。一般来说裂纹有两种,一种是早在蕴藏时己裂开并被矿石填充而成的“死格”;一种是后裂开的,大多数是由于近现代工业化开采后,多用炸药爆破开采矿石,导致石头上多有裂开的“活格”。寿山石最忌干燥高温,在制作成印章或石雕摆件后,也可能因为干燥或养护不当而产生暗裂。不少商家销售的寿山石摆件由于石料不佳,经过商家屡次抹油后,会暂时遮掩裂痕,呈现光润效果,但是买家购回摆放一段时间后,就可能逐渐显现裂纹。不过,行家们一般认为,石头靠养,如果善于根据不同石材品类抹油保养,使其“石性”逐渐稳定,也有可能减少暗裂,甚至平复刚刚裂开的细纹。

目前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因为收藏寿山石作品而收益颇丰,但那些新投资者在没有掌握寿山石鉴赏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之前就匆匆下手,或仅仅是把寿山石当作商品倒买倒卖,就会在收藏投资过程中犯下策略性错误,导致铩羽而归。

收藏和投资是两种不同方向性的选择,收藏要果断,投资需谨慎。与其他艺术品门类相比,以玉石类材质为代表的资源性艺术品,以其稀缺资源的天然优势,依托不断扩大的收藏群体和国内外经济稳定增长的大环境,逐渐成为最佳投资标的,其魅力还在于价格都呈稳中有增之态。对于一些有极高收藏价值的寿山石精品,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就应当毫不犹豫地买下。我们观察公开的市场信息可以发现,这些精品,即便是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中,成交量会萎缩,但不见得会跌价,相反有很多大收藏家只买不卖,趁此机会收购,在他们看来,这种时候,只要没人跟自己抢,已经算是赚到了,待经济环境平稳向好,这些珍贵的藏品就会彰显其保值增值的功能。2009年春,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时刻,各艺术品拍卖会上,精品寿山石价格依然坚挺,今年春拍,多件田黄石价格都在千万元左右,单克价值已近十万元,是同期黄金价格的数十倍,其保值增值功能可窥一斑。

随着市场行情的透明化,倒买倒卖赚取差价的短线炒作方式已经不适合普通收藏者,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艺术品投资永远都是长线为王,因为艺术品在任何时期都是奢侈品,都是最贵的,若要在此基础上获得投资获益,最佳选择就是以时间换空间。投资者要董得利用价格空间,低价买进,高价卖出,集中优势资源做好长期持有的同时,寻找价格处于底部区域的优质寿山石藏品,发现具有高水平雕刻技艺的暂时没有名气的工艺师。一定要有耐心,留意市场价格的变化,待价而沽,等到有合适的买家,并有理想的卖价时方才脱手。这样虽然周期较长,但是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枚色、质俱佳的“荔枝冻”印章价格也不过数百元,若当时购买一批,数年间,“荔枝冻”的价位就飙升数十倍乃至上百倍,此时你挑选当中部分珍品留作自赏,而将其余的高价抛售,既赚到“美金”,又赢得美石,此等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投资收藏寿山石所表现的高回报率虽然是其他市场所不常见的,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隐患和先天不足。市场中不仅仅充斥着赝品(以国内其他地区的石种冒充寿山石)和次品

(“暗裂”过多,被刷油包装的寿山石次品),从业人员包括艺术家和鉴定专家的道德和诚信也都质疑不断,鉴定专家为了利益指鹿为马等现象屡见不鲜,收藏爱好者尤其是刚入门者往往乱花渐欲迷人眼,不知所措,或是抱着投机捡漏的心理扎进市场,妄想一夜暴富,却买回一堆假货。实际上收藏爱好者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艺术品投资并不是简单投资理财,更不是简单的修身养性,是一项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工作,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能力来规避风险,多学习、多参观,培养自己的眼光,谨慎投资。

(二)注重营养卫生

合理配制膳食,注意营养平衡,加强营养指导,合理配制膳食,做到科学饮食。

(三)因势利导地变革

筵席改革必须因执行导,各方面努力,保证筵席革新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一是要积极开展善于筵席革新的理论探讨,实现筵席革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飞跃;二是在全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全力抓住筵席中营养、精美、特色及规范四个内容不放;三是重点试行筵席革新中有关中餐宴请形式、标准、规定的条例,使之规范化、系统化,由点到面普及提高;四是加强宴会,提高文明程度,倡导饮食宴请,吃得营养、卫生、文明、适量、方便、实惠。自觉除掉筵席的陈规陋习,使人们认识到筵席革新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中职;烹饪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烹饪的学习亦然。烹饪的学习方式以前一直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存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始,烹饪的学习方式就有了一些改变,许多的中职院校都开设了烹饪专业。烹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尤为重要。只有一套好的程体系,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1 黑龙江地区中职烹饪专业课程体系

1.1 黑龙江地区中职烹饪专业课程构成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至今,中职开设烹饪专业的课程是由以下学科构成的,大致上分为三类,分别是基础文化课、烹饪基础理论课和烹饪基础实践课。

基础文化课的包含的课程内容包含《数学》、《语文》、《外语》、《化学》、《计算机基础》、《政治》、《体育》、《无机化学》等。烹饪基础理论课包含的课程内容包含《烹饪原料知识》、《烹饪概论》、《饮食营养与卫生》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烹饪基础实践课的课程内容包含《烹调技术》、《面点制作技术》、《冷拼与食品雕刻技术》、《刀工加工技术》、《勺工技术》等实践课。

1.2 烹饪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的不合理之处

1.2.1 在黑龙江地区,中职的课程体系的构成是为了与高职衔接,并不是为了学生走上社会。在三年制中职烹饪专业课程体系中,第一学年度的基础文化课和专业实践课的课时比例大约是2:1。第二学年度的基础文化课和专业实践课的课时比例大约是1:1。这样这样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因是哈尔滨商业大学的旅游烹饪学院有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做为烹饪专业在黑龙江地区唯一的高职院校,中职学生是能够考入继续深造的。但在考试的时候基础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分数比例为1:1这就是中职烹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基础文化课的课时比重居高不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1.2.2 烹饪专业课程课时过少,导致学生竞争力过低。众所周知,烹饪这门古老的学科除了理论知识,实践练习是最重要的,刀工、勺工、食品雕刻、拼摆、面点等烹饪技术都是要通过长期练习才能达到效果的。而在基础理论课时比重过多的前提下,学生没有过多的专业基本功练习,导致学生在学校毕业时如果不进入高职进行学习,进入社会时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1.2.3 师资力量匮乏。在许多中职烹饪专业中专业教师匮乏,一个教研室最多只有两到三名专业教师,导致专业教师讲授的科目过多,既要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要讲授实践课程,使得专业教师压力过大。从而在教学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 针对黑龙江地区中职烹饪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建议

2.1 烹饪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针对不想上高职进修的学生)

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与深入企业的调研,在资深同事共同研究后,总结出一套适合中职烹饪专业的课程体系,见表1。

2.1.1 公共基础课开设的意义。公共基础课的开设,让学生的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既能学习到相关的国家法律知识、掌握专业的职业道德与操守还能强健体质为以后步入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2.1.2 专业核心课开设的意义。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专业核心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校期间,循序渐进的学习到与本专业相关知识,学生从烹饪原料的地产、种类、特性、质量鉴定、储存与保鲜等相关基础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各类烹饪原料制作各式菜肴。还能掌握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平衡膳食与营养食谱的设计原则,了解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卫生要求以及合理烹饪的意义。能够融营养卫生知识于烹饪技艺之中,烹制出符合卫生、营养和感官要求的菜点。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熟悉菜点色彩的感情含义和味觉表现力,了解食用色素的种类和食用原则,掌明确图案的造型法则及在菜品装盘中艺术表现形式,握常用的花鸟、鱼虫、等得基本画法,具备一定的动物、植物的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及审美能力,为烹饪工艺造型制作奠定基础。专业核心课的开设充分符合了现代餐饮企业对中职学生的用工要求,让学生把学校学习的课程充分带入工作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1.3 专业技能方向课开设的意义。专业技能方向课的开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学习到餐饮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需的冷拼与食品雕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宴会冷拼制作技艺及食品雕刻基本技法。能独立完成菜肴美化、常用冷盘的拼摆和花、鸟、鱼、虫风景建筑的雕刻,又可以学习到烹调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操火候、调味、初步熟处理、挂糊、上浆、装盘和制汤等基恩能够的基础理论。明确常用烹调技法的定义和常见菜肴的制作流程,掌握勺工技能,能合理运用烹调方法烹制常见菜肴。既能全面掌握烹饪专业全部技能,又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专业进行明确的学习,为以后进入餐饮企业打下坚实基础。另外我们还开设了西式烹调技术这门学科,《西式烹调技术》既可以独立称为单独学科,又可以作为《中式烹调技术》的辅助学科。《西式烹调技术》作为独立学科可以让学生了解西餐发展简史及西餐厨房的组织结构,明确西餐主要菜式及特色,掌握西餐厨房设备和工具的功能和使用与保养方法,掌握各类菜肴的原料配比与制作方法,能独立完成常见西餐菜肴的制作。作为辅助学科,可以让学生将中式烹调和西式烹调的特点进行优化组合,互相取长补短,开拓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在进入企业时快速融入企业,融入工作岗位。

在这套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我能够有效的将理论、实践、素质、技能诸多方面的教学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2.2 针对想到高职进修的学生建议

针对在中职学习后想到高职进修的学生,有两个解决方案,第一方案,现在所有中职院校都针对全省招生,在哈尔滨的某个中职院校单独设立一个烹饪班级,针对想考高职的学生,按照最初的课程体系授课。第二方案,在现有的所有中职学习前两年,在第三年转入指定中职复习备考。但是此方案对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建议使用方案一。

篇4

上海玉石雕刻历史悠久,可追溯到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经过上海玉雕艺人的千锤百炼,形成了性格鲜明的海派玉雕艺术风格,其选料明莹净洁、造型稳重典雅、雕琢玲珑剔透,尤其是在利用玉石俏色的设计、构思和制作上有独到之处。2011年,因为对玉石的喜爱,受海派玉雕精湛技艺吸引,两位年轻人,怀揣着艺术理想,开始了他们的琢玉之路。

张俐

1988年出生于上海,2010年7月毕业于上海大学艺术设计专业,2011年9月进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师从玉雕工艺美术师沈杰老师。

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块好的玉石,经过人工雕琢,才能赋予其新的价值和魅力。我国玉雕工艺,源远流长,为世所公认。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简单的玉石工具和工艺品。美石名玉,历来玉石就被人当作珍宝,在古代就已作为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

在进入单位后的学艺过程中,从实际制作及老师日常教授中领悟到玉雕设计制作的一些要点:一是材料与工艺两者的相互结合;二是对材料“俏”色合理的运用;三是精准独到的设计思路,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艺。这几点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扎实掌握各点基础配以实际操作,才得以创作出结合新鲜事物的玉雕工艺作品。作品糖白玉《神仙鱼》是一块料体大部分为白色僵块的皮子料。利用厚度约1厘米的糖色部分制作成神仙鱼,而白色的僵料部分制作成珊瑚,起到整个作品的支撑作用,仿佛神仙鱼在摇曳的水草间穿梭游动。神仙鱼、水草、珊瑚三者形成前后层次关系,相映成趣、动静皆宜,仿佛置身水族世界之中。

玉雕技艺的学习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玉雕艺术随着社会背景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没有经过琢磨的玉石看着不过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只有经过琢磨才能够展现其光彩。同样,尚在学习中的我们也在不断地自我“琢磨”,我们要将“创新”和“发展”看做是对我们年轻一代玉雕工艺传承者的考验,不再墨守成规。不同的玉石材料会因材质特点有适合它们的设计题材。例如:碧玉会考虑制作成器皿;翡翠以及白玉会制作成配饰或者寓意吉祥的物件等。而如今,我们的社会又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美的定义也有了些许变化,不仅要吉祥寓意可能更偏向于个性的追求和时尚流行的元素。在原有吉祥美好的题材基础上结合所学改变设计的切入点,表达自己的观念和主题从而引起更多的认同。作品碧玉摆件《母子情》,表象是母与子的亲情以及仙鹤对他们的祝福,更深层的不仅有鹤鹿同春的意思, 还想表达现代人们对孩子小心翼翼地呵护以及社会对孩子成长的关注与希望。学习玉雕设计制作的我们需要结合自己过去所学突出时代特点,体现个人特色,运用积累的文化知识、民俗民风, 开拓思路获得新的创意,不断提高自身文化底蕴结合各类艺术元素,勤恳学习扎实的制作工艺。

黄佳骏

1986年7月出生于上海,现就读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1 年9月进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师从玉雕工艺美术师沈杰老师。

因为对玉雕的执着与热爱,我拜师学艺。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是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从各方面来提高专业水平。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玉雕的过程虽然艰难, 但掌握过硬的技术,才会将心中的想法体现在作品上。

古人云: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玉琢磨与瓦砾不别。意思是说石中的玉虽然有美的本质,但是没有精细雕琢,仍与破瓦乱石一样。观赏手中把玩的玉器,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一件精美的玉器,皆为琢磨之物。

琢磨了璞玉,美玉出焉。琢磨了君子,圣贤出焉。“玉文化”的精髓是承认美玉在琢磨,美玉出自后天,美玉来自人为, 美玉在于生生不息的创造。是人创造了美玉,玉只有经过人们鬼斧神玉的雕琢,才雕琢出了包含民族心血、智慧和毅力的玉器, 这样精美的玉器才有珍贵的艺术价值。

篇5

[关键词] 冰雪雕塑艺术产业;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7-0087-02

一 冰雪雕塑艺术在国内的发展

1 冰雕的发展

冰雕活动来源于民众的日常活动,民众起初用冰块来塑造冰球、冰灯等构造简单的冰雕。在1949年之前,经常看到有民众使用松花江冬天结成的冰为信教徒制作十字架以及耶稣冰雕像,用在祭祀等方面。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冰雕作品是在1964年举办第二届冰灯游园会的时候,在场的艺术家们突发奇想的决定用松花江冬天结成的冰来制作成艺术品。经过艺术家们的辛苦制作之后,一座眉清目秀、棱角分明的三米多高工农兵的雕塑拔地而起。在这个冰雕举国文明之后,这种新起的冰雕艺术品就成了冰雕展里的最璀璨的一部分。1987年,哈尔滨在举办了三次国际冰雕表演的前提下举办了第一届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这一比赛是哈尔滨各类冰雕比赛中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冰雕比赛。各式各样冰雕比赛传播了冰雕知识,增强了冰雕人员的冰雕技术,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冰雕艺术人才。历经几十年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历经数代冰雕艺术家的踊跃探索和持续创新,呕心沥血,冰雪雕塑艺术已经日渐成熟。

2 雪雕的起源

哈尔滨的雪雕一开始叫雪塑,主要是由以前的堆雪人发展而来,雪雕的发展历经了很长一段时期的孕育。哈尔滨第一个可以让民众欣赏的雪雕造型是1963年初哈尔滨市第一届冰灯游园会上用自然界的大雪雕塑成的雪象。雪象使用了雕塑的技巧,在雪中加入少部分的水慢慢往上拍打,最终只做了半冰半雪、外表颜色不是很雪白的雪象。雪象长度达4米,高度约为2米作用,又长又尖的象牙没有办法用雪制作,只能使用冰来替代。这个雪象虽然是用古代的堆积雪人的办法雕塑而成,而且加了一些冰作为替代,艺术水平虽然很低,但是客观来说毕竟有了一定的艺术性。冰雪雕塑艺术在国内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层次,冰雪雕塑艺术的发展离不开黑龙江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也离不开所有的冰雪雕塑专业人员以及兴趣爱好者的不断创新,离不开省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支持,冰雪雕塑艺术的发展使冰雪文化更具内涵,成为了冰雪文化的标志性代表。

二 黑龙江省高校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育现状

在黑龙江省,冰雪雕塑艺术的课程教育情况还处于刚刚入门的阶段,各个高校都没有形成全面的培养方案。就哈尔滨来说,在冰雪雕塑艺术制作队伍的组成当中,冰雪雕塑艺术家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占大部分人数的是很多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冰雪雕塑技工,还有一些冰雪雕塑艺术爱好者。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发现,大部分冰雪雕塑人员虽然在冰雪行业从事很长时间,但是始终没有接受过全面的冰雪雕塑专业培养,因为技工的文化基础不高以及艺术基础匮乏,这部分人员的艺术作品还保持在单单对冰雪雕塑技巧的追求上,作品的艺术性和内涵性都比较匮乏,这严重显示出黑龙江省在冰雪雕塑艺术行业课程教育的不足。而作为北方冰雪雕塑艺术起源地的哈尔滨,其本地的高校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育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首先,课程教育没有办法满足社会需求。虽然哈尔滨市内的各个高校对冰雪雕塑艺术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兴趣并给予很高的重视,大部分的高校也开设了冰雪雕塑艺术训练课程,但这些高校大部分都是把冰雪雕塑艺术课程设成课外选修课或者是业余课程,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没有办法达到训练高素质冰雪雕塑艺术人员的目标。

其次,客观条件不允许。通过有关人员的调查发现,冰雪雕塑在制作环节上对人工雪坯、天然冰坯的需求很大,而且特制的冰雪雕塑工具价格也很高,这都在客观上导致了冰雪雕塑艺术教育发展缓慢的问题。所以,如何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对冰雪雕塑的兴趣、传播冰雪的专业知识,并通过增加对冰雪课程的资金投入,增强冰雪雕塑人员的创造力是黑龙江省,尤其是冰雪雕塑艺术重要的发源地哈尔滨市内高等院校冰雪雕塑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此外,北方冬季有雄厚的冰雪资源,但每年各种大型的冰雪景观、艺术雕塑的施工和各类冰雪雕塑赛事,都是由一些专业施工队伍和省内名家参与,每年太阳岛雪博会、哈尔滨冰灯游园会、都会举办各种冰雪雕塑比赛,但由于比赛名额的限制以及入园门票费用等问题,能进入实践环节的学生每年都比较有限,这些冰雪试练场给学校开展冰雪雕塑艺术课程的实践环节还是相对有限。如何让学生参与实战,如何让实践环节与教学相结合这些都有待于解决。

三 冰雪雕塑艺术人才的培养

冰雪雕塑艺术雕塑教育是一种时尚前卫的艺术教育课程,对于冰雪雕塑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力,对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能够在发展艺术教育的同时达到我国冰雪雕塑行业对于专业人员需求。对于冰雪雕塑艺术人才的培育与我国冰雪雕塑艺术发展相适应,高等院校的冰雪雕塑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当把冰雪雕塑艺术教育工作当成是促进冰雪雕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面来进行分析,同时梳理哈尔滨冰雪雕塑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其未来发展的方向,避免我国冰雪雕塑艺术行业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促进专业人员的培训。

另一方面,从教学效果来看冰雪雕塑艺术是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鉴于全部的制作过程是在零下20几度的极度寒冷情况下完成的,因此,学生在具有扎实的制作功底的同时,更要拥有强健的身体还有顽强的意志,与此同时,学生也需要懂得团队合作。冰雪雕塑艺术创作是培养高校学生丰富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强身健体的极佳方式之一、是增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意识以及团队意识很好的方式、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完美结合的有效方式。

四 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法改革

1 合作式教学方法

合作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课题研究型的学习过程迁移到教学过程中。依照具体的状况将学生分成诸多个冰雪雕塑艺术创造小组,各个小组均以制作冰雕为小组的目标,学生共同完成由老师规定的冰雪雕塑艺术设计项目。这种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在对冰雪雕塑项目设计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之外,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的分工,让学生完成比较复杂专业的冰雪雕塑项目,通过各个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研究出的成果。除此之外,合作使得教学方法也可以从侧面有效锻炼学生的协调素养和合作素养。

2 实例式教学方法

雕塑艺术比赛获得奖项的具有代表性的具体事例,尤其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的冰雕作品,进行讲解分析。学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学生对优秀的冰雪雕塑艺术作品的想法创意、雕刻方法、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进行有组织的讨论分析、交流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冰雪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实际操作之间关系的理解。

3 讲座式教学方法

在冰雪雕塑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依据同学们的兴趣和建议,选取一些冰雪雕塑设计制造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问题,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冰雪雕塑设计师或者冰雪雕塑行业的专家给学生做几场针对性的讲座,加深学生对这一课程的了解。这种讲座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快捷的把冰雪雕塑设计的观点还有冰雪雕塑行业最新的行业动态信息传递给学生,直截了当的弥补了教学体系滞后于行业的问题,在有效的增大了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了学生对冰雪雕塑设计的兴趣。

4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学校的冰雪雕塑艺术授课老师应当考虑到当前的社会与市场需求认真讨论分析如何培养高素质冰雪雕塑艺术人员,同时编写全面的学生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在课程安排上一定要避免学生出现纸上谈兵、只会说不会做的问题,应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附近的冰雕场实际操作练习。通过冰雪雕塑艺术作品向冰雪雕塑设计专业的学生传播艺术创造力的开发,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在博学的基础上精通,在精通的基础上专一。这是学校应该研究还有不断改革的课程教育之一。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对于冰雪雕塑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都不断增加,冰雪雕塑艺术设计的课程设计应该进一步改革,大胆的探索教学改革方法,优化完善现有课程模式,加强冰雪雕塑的实践过程,摸索出一条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随着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不断深入理解冰雪雕塑创作的规律和方法,冰雪雕塑艺术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成为黑龙江省甚至国内艺术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冰雪雕塑课程教法的不断改革,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强身健体,锻炼意志,为冰雪雕塑行业输送越来越多的专业冰雪雕塑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姜宇琼, 张艳. 冰雪雕塑艺术课程教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09(8):162-163.

[2]姜字琼, 王立荣. 应用型高校冰雪雕塑艺术课程两种教学方法的探究[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

2008(12).

篇6

走进单明扬开办的逸品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仿佛置身于一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的书画展之中。《咏梅诗行书》、《墨梅图》、《石鼓文四条屏》、《如日中天》、《石鼓文“寿”字》、《千年桃实》等吴昌硕各个时期的精品均聚集在此。诗书画印熔为一炉达到艺术巅峰的吴昌硕开辟的是金石入画的蹊径,收藏各种《吴昌硕印选》是单明扬的另一个爱好,其中最完整的一套原拓钤印《苦铁印选》,存世量也是屈指可数,西泠印社保存有一套,在日本目前也发现一套,而在逸品斋就有两套。尤让单明扬得意的是――目前面世仅存4幅的《汉・三老碑》原拓本中的2幅就由逸品斋收藏。当年吴昌硕先生及社会各界花8000两黄金保护下来的《汉・三老碑》,可谓国宝级文物,可想而知其原拓本的价值。

正因为如此,在收藏界中,单明扬被公认为吴昌硕精品书画收藏最齐全的民间收藏家。

收藏之路

坐在办公室里的单明扬,时常会看着对面墙壁上吴昌硕的画作陷入沉思。他说:“画是有生命的,打开一幅画就是打开一个生命的匣子,每张画都融入了一个画家的命运与性格,我时常会不自觉的拿自己与吴昌硕的人生经历对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单明扬出身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5岁便被下放到农村放牛,2年的放牛生活让他充分体验到生存的艰苦和生活的炎凉。17岁的他后来被安排到建筑工地,每天拌混凝土,扛水泥,虽然觉得累,但相比当时农村的生活还是幸福的。此时他心中就有一个念头,农村和建筑工地不属于我,我相信我会活得更好。当他的父亲后告诉单明扬:“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去读书吧”。于是,他用4个半月的时间复习完初中的所有课程,从班级里成绩最差的一个跃到前几名。1980年单明扬被分配到宁波工艺美术厂从事红木雕刻的工作。那个时候是他接触书画的起始,对于艺术他相信缘分和天分。但是,不安于现状的单明扬在1985年下海经商了,从事纺织品批发、宁波保税区贸易、投资娱乐业等,渐渐地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有了“闲钱”之后的单明扬,开始关注起收藏来了,藏在心底的书画情结开始萌动。用他的话说:“平时也会买一些瓷器、杂件、书画,但当时对收藏只能说是爱好,没有真正入门,也是浮于表面。现在回想起来,买了许多没有多少收藏价值的东西,甚至不少赝品。”或许很多收藏者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

从一个收藏爱好者转变成一个职业收藏家,单明扬还是交了一笔笔数额不小的“学费”。

但是,“真正给我‘刺激’是在2002年初,”单明扬说:“当时我正在考虑新的投资方向问题,投资什么行业好呢?宁波几个企业家到江西吉安去投资,我也一起去了。到了吉安,在宾馆里面偶然翻到《吉安地方志》,上面介绍了有一个古村落,村子里住着欧阳修的后裔,有1000多年的历史。我突然意识到古村落里应该有古董,就兴冲冲赶了过去。村子确实很古老,四周都是参天的香樟树,古朴宁静。几乎是怀着虔诚,我找来村长,请他挨家挨户去带我去看‘古董’。看到这块石头好我买了,看到那个窗棱好我也要了,反正看到雕刻好的精致的我都要,那个时候我对收藏的兴趣还没有固定在书画上。后来,村子里有个老头热情地对我说:“明天你到我家里来,我给你看好东西。”

第二天我又赶过去,他给我看了很多古画,很诚恳地说:“这些画本不想卖给你的,但是我儿子得了白血病,实在没办法,急需用钱,只好割爱。”当时他儿子就在旁边,脸色苍白身体看起来真的很瘦弱 ,他说如果我有半句假话,明天我和儿子不得好死。我想父亲总不会咒儿子的吧?尽管对古画我没有把握,但我还是很相信他。

因为带的现金不够,我马上回到吉安又取了5万块钱再赶到古村落,在他那里买了十来张画。当时我还害怕自己会被怀疑为搞文物走私,所以连夜赶火车回宁波。巧的是,与我同一个卧铺车厢的正巧是荣宝斋公司的一个经理,他也从江西买古董回浙江。

他看到我露在了外面的其中一张画轴,热情地说:“你也爱好书画啊,拿出来给我看看。”粗粗一看,他就断言:“这东西不对呀。”我当时不相信他说的话,第一因为我不认识他,不知道他水平怎么样;更重要的是我本能地觉得那样古朴的地方的人不会骗我,再说了哪个父亲会拿儿子发毒誓呢?又何况我自己左看右看那些书画明明全是老的呀! 图1:吴昌硕《墨梅图》 图4:吴昌硕《石鼓文四条屏》 图3:吴昌硕《石鼓文‘寿’字》 图2:吴昌硕《千年桃实》

我不甘心,又拿出几张让他看,也是不对。看他分析得有理,我知道碰到了高手,于是索性全拿出来给他看,结果全是假画。他说:“你赶快下火车,退货去”。当时是凌晨三四点。

下了车,外面冰冷冰冷的,在月台上熬到 7点多才登上回程火车。到了吉安那老头家里,他盯着我说: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回来的路上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撕了。”

这次教训后,单明扬暗自下定决心,要卧薪尝胆,苦练内功。他首先把中国美术史的有关书籍仔仔细细阅读了一遍。名家大师创造的璀璨书画作品中,他一下子就被吴昌硕金石作品中那种磅礴气势所震撼,因为它很符合自己的个性!他认定“海派”大师吴昌硕作品为自己的收藏主线,而追求精品是他自己做任何一个产业的要求。

从此,去各大博物馆研看吴昌硕的精品、拜访有名的藏家虚心请教,当然更多的是自己日以继夜地研究,无论做什么,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就一定会全力以赴地去做,这是单明扬的个性。

与此同时,单明扬开始了“实战”。从大藏家那里购买,更多的是频繁出入于各大型拍卖会,一个初入收藏行业的人一开始就大肆收购吴昌硕的作品多少有点招人注意。很多人以为他背后应该有高手指引,然而当看到那么多精品居然都是自己独立鉴定的,都是由惊讶到佩服。他说:“对于吴昌硕和他的作品,我越是了解就越是喜欢,甚至有一种痴迷。我只要看到吴昌硕的好东西,一定要‘占为己有’,最多的一次在一场拍卖会上就买了十多张。平常听到哪里有吴昌硕的好作品,我会马上赶过去。有时看到一张他的精品,我在梦中都会牵挂着。”

对吴昌硕作品的收藏,单明扬是那样的信心十足,义无返顾。这是有根据的,按他的理解,“海派”这条主线是源远流长的,会传承下去。“海上画派”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主流,从虚谷、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到后来的陆俨少、程十发,名家辈出,正是 “海派”的传承。吴昌硕又是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西泠印社要想发扬光大,必须要推吴昌硕,他是第一面旗帜。从风格来说,学习吴昌硕金石入画的齐白石的画家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更何况,几乎所有的大家对吴昌硕的作品都推崇备至,所以无论是艺术的高度和市场的角度,任何一个坐标体系评价中,吴昌硕都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所以从经济角度分析,他的作品肯定会有很大的升值潜力。

收藏是一个产业

当记者问及吴昌硕先生的人生和书画风格带给你怎样的启发时,单明扬说,吴昌硕少年时期也很坎坷:家境衰落、后因战乱背井离乡过着“纵饭亦充泥”的逃难生活,等若干年后回到家乡只剩下他和父亲面对一片焦土。但就是这样充满磨难的生活没有压倒他,对于他来说正是一种磨练。后来他一个人又去外游历,以刻印为生,而后又做过小吏等,岁月的磨难让他的生命更为坚韧:他的很多篆刻的字号就透出了生活的苦境和悲凉慷慨、砥砺志弥坚的精神,以及通达豪迈乐观大气的性格。

吴昌硕说自己30岁学诗,50岁学画,其实话中有很深刻的内涵在里面,实际上他在30多岁就在练画了,他说:“50岁始学画的意思是自己的画能面世,能拿得出手了”。就像我现在的企业一样,我只有练好我的“内功”,才可以包装自己的形象,才可以该出手就“出手”。吴昌硕应该是天赋极高的人,比如说他是30几岁才入门学画的,用这么短的时间达到如此的造诣成为一代艺术大师。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天才加刻苦,另一方面是他的人生历炼造就了他对绘画艺术独特的理解,人格魅力与艺术魅力相互衍生的。

而对我来说,我认为亦是如此。首先只要是我认定做的事情我非要专研,精通不可。除了天赋和悟性,勤奋是不可或缺的。吴昌硕50岁后,广交天下朋友,从众多名家或者地位不如自己的画家那里吸取营养,以至于诗书画印都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书画鉴赏各有高招:有的人善看气韵;有的人善看书法;有的人善看原装老裱的;有的人相信题跋……我从不同的专家和行家那儿虚心学习吸取精华,与书本上的知识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立而完整的鉴定方法。

做事首先是为人。我最欣赏吴昌硕做人的大气。画如其人,他的大写意看似粗粗几笔就气贯长虹,看得出吴昌硕先生内心世界是很宏大磅礴的。这种气势是我非常喜欢的,我的个性与此比较吻合,做企业也需要这样的气魄。”

这几年,为了收藏吴昌硕的精品书画,单明扬可以说是倾尽自己的家产,房产抵押了,汽车变卖了。开办逸品斋也不是单纯的一种商业行为,而更多地融入了文化品牌经营的含义。在宁波这样一个有着七千年河姆渡文化,又有着今天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地方,应该有这样一家与此相配的高品位的画廊传承这种传统文化,就连选址他都很有用心――逸品斋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月湖边,与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隔水相望。

真品、上品、神品、逸品是单明扬追求的鉴藏境界。单明扬相信,优秀的藏品积累到一定阶段,在这一行业肯定大有前途。他说:“比如,前年我买的这张《如日中天》时花了30多万,当时人家说我神经病。可现在呢,一年多一点时间,有人已出价120万,甚至150万,但我是不会卖的。事实证明艺术品市场会有很大上升空间,尤其吴昌硕这样大师的精品。

对单明扬来说,一方面,他极喜欢吴昌硕大气磅礴的画风;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自己一手创办的逸品斋,在收藏界中有“如日中天”的时候。

资料

篇7

我们要对课堂教学艺术进行探讨首先必须明确教学和艺术的密切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具有艺术的内涵

(1)技艺、技能;(2)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达到了某些要求的创造性工作便是艺术。当创造使创造者的感情升华到完善的境界,当创造的成品的匀称美不仅给创作者而且也给观看这一成品的其它人带来了快乐的时候,这种创造便是艺术。(3)指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手段形成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对照上述艺术一词的三种涵义,可以肯定地说教学是具有艺术内涵的,它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精湛的教书育人的技艺技能,又是没有成式可套及富创造性的工作方式,还要注意运用语言、动作、音响、图像等形象化手段表达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和艺术有近似的对象

(1)艺术:艺术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艺术既反映客观世界,又反映人的主观世界,但它不管反映主客观世界的哪一方面,都是以人为中心的,都是直接、间接或曲折地表现人的命运、感情、内心世界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艺术常被人称为人学。

教育:教育的对象也是人,而且是处于发展之中,具有极大可塑性的活生生的青少年学生。所以教学也是名副其实的“人学”,更何况现在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

(2)教学和艺术都受其对象的制约。艺术家常讲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第一流的艺术作品,深入生活、了解人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教学也同样要求对学生有深入细致的了解,研究教情,必须先研究学情,备课不要备教材而是备学生,要改变教学方式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等。

(3)教学使用艺术的手段。艺术:主要是借助语言、动作、线条、音响等手段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分为四类:①语言;②绘画和雕刻(造型);③表演;④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

教学:同样离不开语言、动作、线条、音响、色彩、图像等,尤其是现代教学,随着现代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表现出明显的形象化、审美化、艺术化的趋向,甚至于直接以艺术为手段进行教学。

怎样看待教学艺术?

第一,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就能运用自如地把备课中丰富的教学在课堂这个艺术舞台上传授给学生,尽管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他们总有共性的东西,掌握了共性,也就掌握了规律。在规律指导下进行教学,问题就容易解决。

第二,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学生的注意之门——学习兴趣。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应以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课文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绪的变化,环环紧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课结束时,注意增强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受到课已尽,意无穷,留下难忘的印象。”

魏书生老师: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即使到非教师讲不可的时候,我也尽可能用变换音量、音调和说话速度感情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想方设法让学生用听、视、触、嗅等多种感觉器官感知文章内容。

第三,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艺术卓有成效的主要条件。教学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类型的独特处,在于教学艺术是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的,要求教学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和教师本人的实际出发,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方法。一般说来,几乎每个教师都有一套自己的绝技。如上海嘉宾县中学语文教师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李传成老师的讨论式教学法,还有情境教学法、点拨式、阶梯式、研究式教学法及洪镇涛的“拈、讲、点、拔、逗、引、会、读”八字教学法。

长南路小学贺雄指导青年教师上课采取学—研—讲—评—改五步法获广泛好评。

第四,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在于形成鲜明而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有经验的老教师总有他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样的教材内容,有的可以这样讲授,有的可以那样讲解,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激情型的老师,注意以自己的激情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反应快的老师习惯于对话式教学和变式教学,将个体思维与群体思维辩证的结合起来,加快学生的思维节奏,提高思维的灵敏度。也有的老师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课堂上,紧张、活泼、高效率,课堂下,独立、自由、减负担,他们教学也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个人风格。

第五,教学艺术的根本追求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什么是不需要教?学生入门了,上路了,他们能在繁多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就用不着教了。

篇8

关键词:基础素描 专业技能 积极性 素描训练

在美术教学中,素描占有重要的地位。素描历来被称作“造型的精髓”、“绘画的根底”。人类的造型艺术始于素描,从现实主义绘画范围来讲,素描是造型艺术的栋梁;从技法范围来讲,除了色彩,笔墨等专业技法之外,素描几乎能包罗万象,它既是初学者入门的必经之路,又是绘画的基础。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素描,一是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二是应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使技术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1、素描基础教学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

这两个环节是: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要求轮廓准确,可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这里所说的轮廓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轮廓。第一阶段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就应该说是轮廓准确了。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不断使轮廓更精确,特别是要求学生不要迁就轮廓的错误,那种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础中训练中老是犯轮廓不准的毛病,就不能获得物象特征的缺陷。注意整体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因此,老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它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联系。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它的实质是便于比较。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地控制在自己的视野之内,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是教师在教学巾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

2、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观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叉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3、应本着“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训练,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习作应以长期作业为主,这样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也主要体现在长期作业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重要性,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使写生与构图相结合,记忆、想象和速写相结合,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以及画而板、腻的缺点。习作的优劣还取决于观察事物的尝试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4、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善始善终。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做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F决心把它修改过来。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f¨画而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有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足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想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且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而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力求形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要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篇9

欧美人的生活方式总和运动、冒险联系在一起,也总是最个性张扬和具创新性的。

武汉现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则更为“安静”。从焚香、点茶、插花、挂画的“四艺”生活,到对明式家具的深入研究、对雕刻艺术的痴痴热爱,这些爱好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最大的乐趣。

他们注重内在的修养身心,极少用张扬个性的外露方式来获得心理愉悦。

他们也许不是收入最高的人群,但对艺术的喜爱却外化为自己的一种气质,内化为一种素养。

焚香、点茶、插花、挂画,曾被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视为必修课的“四艺”,无一不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们追求之至乐。也是最能彰显其才情,展露其风雅的重要技艺。四艺合一,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不仅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四艺是生活的艺术,也是提高风雅和韵味的人生哲学。

就在这“四艺”早已被分离以致遗忘之时,本刊走访了武汉三镇,寻找到那些在现代,依然追寻艺术修养的文人,探寻他们崇幽趣,尚自然,着重神韵内涵的品味生活。

插花――花与禅的不解之缘

花与禅,总有一种不解之缘。花是滋养双目的一道美景,花是拂过心湖的一缕凉风,与花相伴,品性怡然。源自佛教的东方插花,让我们在慢调的插花过程中,体会源自心底的愉悦、宁静与安详。禅意,油然而生。

在武汉的花艺设计领域,“花时间鲜花店”颇有名气。老板米雪在从事花艺工作之前,是一位优秀的室内陈设设计师,她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花艺。为了更好地掌握花艺,2005年,米雪辞职前往日本福冈。5年间,她系统学习了花艺、茶道和香道。

米雪坦言:“现代人多半是大脑主宰的动物,每天不停地思考、计算,飞速消耗着脑力,支配着身体不停往前赶,早已忘了,我们的心也有感觉。有张有弛,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如果放慢脚步,抛开脑中那些繁杂的是是非非,试着让我们的心做一次主宰,细细感受一件怡情养性之事的整个过程,你也许会发现,快乐,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脸上的一个表情,它更犹如一股从心底汩汩冒出的清泉,缓缓流淌过近乎干涸的身体,让我们整个人都变得滋润而生动起来。”

如今,插花之美也不仅仅在于装点生活,带给我们美的视觉感受了,它更映射了插花人的人生态度和性情性格,正可谓花如其人,在插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认识自己、感受自己、完善自己。所以,插花是一种禅意的冥想,是一种对心灵的洗涤,也是一种对性情的陶冶。

米雪不仅认为花是美丽,还觉得花反映了时光的推移和人们内心的情感。花道所要呈现的是一件美的事物,同时也是一个表达的方式、修炼的方式。这其中需要一种奉献精神:有如造化将美丽的花木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达到人、花一体是一种境界 ,这就要通过训练让内心平静如镜。赞美自然、仪礼、德行、胸中的气韵、内心的澄明都是花道的题中之义。它所要追求的是“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焚香――一缕沉馥馨香,舒缓俗世烦忧

时下,香道、品香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中的新时尚和休闲新方式,人们在沁人心脾的芳香中,放松身心,感受中国传统香道文化,既是精神上的一种陶冶,又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扬。

武汉香道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张博建就是一位爱香之人,酷爱收藏红木家具的他,在2006年接触到香之后,就沉浸在焚香、品香的愉悦中,他说,“品香是一种悦己的行为,出于对好的香气的一种追寻的本能。到后来发现香,包含了一种精神――对大自然的敬畏感。”

的确,香道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品香、斗香的概念,而是一种以天然芳香原料作为载体,融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人的外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的香的文化。

如今,香道的含义远远超越了香制品本身,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达到修养身心,培养高尚情操,追求人性完美的文化。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而又净化心灵;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开发心智;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安神定志;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张博建介绍,“正是香的种种无穷妙用,使其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香料的熏点、涂抹、喷洒所产生的香气、烟形,令人愉快、舒适、安详、兴奋、感伤……等等的气氛之中,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的充实,再加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经由以上种种引发回忆或联想,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艺术的作品,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

tips关于香

香,芳也,从从黍,从甘。物虽微而贵,其气芳馨。

香料最早都是因为宗教活动、礼仪熏香、饮食加味,以及治病疗养的需要,而进入人类生活之中。由于地域及民族文化的差异,对香材的用度及对香之品味各有不同。中国自古在香的应用上是十分复杂的,譬如,汉代之前用香,以佩香、汤沐香、礼仪香为主,汉魏六朝则是在生活中加入了道家修仙思想的“博山式”熏香文化。

两汉时期中国贵族所使用的香材,在西域和岭南香料尚未大量进入中原之前,多为各种干燥的香草、香花、香药为基本原料,在磨成细粉调以牛脂香膏后,再用来焚烧或香药浴。据《西京杂记》记载,更有“汉武帝时,海国献龙涎香”之句,如今已很难查证是否有此,但即便“乳香、龙涎、麝香、沉香”虽有传入之可能,最多只能出现在最高端的统治阶级中,平民百姓和一般贵族官员,是不可能享受到的。其价格昂贵,决不是有钱随处可买的奢侈品。

待至宋元时期,可谓香道发展的盛世之时,焚香乃成士大夫“清致”价值观的证得外象。两宋时期,插花、品香、点茶、挂画,被称为文人社交圈的四般闲事,亦是评断文人生活品味高低的标准。

而这其中,又以香道的学习最为艰难。因其修习,须具备书、花、茶三道基础,且对香药学也要略知一二,才可配香。而可入品之香,又都是高档难得之物,并非有钱便可买到。而行香、理香工具,则都要量身打造,光是香道入门的“香、火、炉、灰、碳”这行香五事的操控,许多人便无法坚持下来。最后,要能入座香斋品评香道,则在修为上不但要儒、释、道三家思想稍有涉猎,还要有点悟性,是一种适度用脑,专一心志,能暂时脱离外物烦恼,使心神舒畅的高级养生活动。

篇10

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在纯艺术诞生之前,工匠群体肩负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任务,并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高尔基(Maksim Gorky)曾说:“艺术的奠基者是陶器匠、铁匠和金匠……总的来说,就是手工艺匠人。”这种工艺样式传承对艺术产品生产者而言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传承方式。它既包括实用的功利目的,同时又包含教与学的双重互动。实用的技艺特征所反映的教育功能在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即“技”的美术教育。“百工”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行为不仅是一种物的创造,而且是一种伟大的精神传承,更是一部彪炳史册的文化巨献。

新时期教育亟待转型升级,从过度关注升学的传统教育到聚焦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转型,要由过分关注共性发展到更加重视个性的培养,根据学生个体不同的认知特点和潜能倾向,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或发展方向、课程和教学活动,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等。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育转型升级的立足之本,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载体,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是现代课程最显著的特性,如果没有课程的高选择性,教育升级转型将成为空白,不同学校应该立足自身优势或特点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相关课程供学生选择,同一学校中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尽相同,学校课程内容应更具选择性。

笔者所在校目前拥有99名教师,区级以上骨干教师43名,有一大批具有专长的教师,而学校的1300多名学生85%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民工子弟,文化成绩虽参差不齐但比较淳朴,每一位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有的学生有音乐天赋,有的学生有体育特长,有的学生的电脑操作技术比较熟练,有的学生在陶艺方面有基础,有的学生对书法有兴趣……学校领导根据课程改革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了有学校特色的“百工课程”,专门腾出一幢宿舍楼改为“百工楼”,在“百工楼”中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24个工坊。以“格物致知、创物知能”为基本理念,旨在“以工树德,以工启智,以工求真,以工育美”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充分发挥各类骨干教师和特长学生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健康成长每一位学生,培养活力学生”为原则,进行优势互补,编写校本教材,让每一门校本课程在学生成长中不断得到完善。

笔者以“地理课程与百工课程有效整合”为主题展开了研究和探索。

一、对百工课程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价值的认识和体会

百工课程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是指将“格物致知、创物知能”为基本理念的百工课程有效地融合到地理教学活动中,运用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其目的是利用“百工教育”趣味性、实践性、创新性、探究性优势来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推动现代教育向前发展。在两者的整合中,百工课程作为认知工具,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是当今教育主题的多元化促使百工(综合实践)教育必须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的必然要求。

百工(综合实践)教学与初中地理教W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我校百工教学的发展一方面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对地理教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百工教学提供了化抽象为直观的平台和方法,把地理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更加直观形象,也使得地理问题越来越生活化,更使得地理教学生动活泼,让学生真正从书本和课堂中走出来。实践证明,利用百工教学各环节之间的交互作用,创设地理学习环境,通过动手制作的方式呈现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以实物的形式出现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现使得地理教学更具有直观性,更活跃,进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和价值。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就必须在地理课程理念、地理课程的设置以及实施中与校本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这种整合不是简单地把学校的校本课程――百工教学作为辅助教学的活动课程进行叠加,而是利用百工教学与地理教学的“有机融合”,最终使百工课程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认知的工具和交流的平台。

二、对百工课程与地理学科整合作用的认识和体会

百工课程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是互为促进的,课堂教学应该在教师主导下,各种教学方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百工教学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经过研究发现,两者的整合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黏合剂”。这就要求我们要寓教于乐,使教学活泼生动,情趣横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快速提高学习效率。如,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中地球仪、纬线纬度、经线经度等内容的教学,我们可以借助百工十字绣艺坊制作地球仪(按照课本第5页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步骤),学生的注意力便会全部集中于此。他们一边“欣赏”自己的成果,一边聆听教师生动的讲解和仔细的指导,心中自然会充满神奇的遐想和成功的喜悦,会增强求知欲。同时还可以利用乒乓球外表的胶布和铁丝的分布,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使他们获得理性的判断和规律性的认识,以此熟练掌握极点、重要的经线、重要的纬线、半球的划分等。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比,让学生享受收获成果的快乐。这样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动手操作、过程掌握和探究思维,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从而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方式的转型。

新形势下的教学中可以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或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众所周知,许多地理事物无法或很难看得到,又难以牢固记住。如中国的疆域(省级行政区)。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表现这些,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还可能导致学生似懂非懂,难于记住。“身在曹营心在汉”,死记硬背虽有一点效果,但总体教学效果较差。而百工纸艺坊却具有很强的活力,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教师在百工纸艺坊,发给每位学生一张《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要求学生从工具箱中拿剪刀沿省界线剪下每一省区(两个特别行政区不剪),教师利用PPT进行指导,学生在剪图操作中对每一省级行政区轮廓更易记忆;10分钟剪纸结束后,让学生打乱重新拼合,通过拼图让学生对每一省区的位置有了准确的方位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百工课程与地理学科整合途径的认识和体会

(一)百工课程的选择性和实践性,满足了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之前就已经有了生活的经验,他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所以在学习之始,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同时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化的,而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百工课程结合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可实现对地理教学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它们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实物、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这些载体,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实物、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可有效地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学习《长江》的内容时,我们可以播放长江的某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声音、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得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奇。然后让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描绘出长江,让学生把长江流经的省区用彩色笔涂出来,把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宜昌、湖口)用黑点描出来。等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后,再分组观看中国地形模型上的长江,了解长江流经的地形区,为下一节长江的水分特征夯实基础。这些教学环节,启发学生讨论,这样学生参与积极,在不知不觉中就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二)利用百工教学模式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地位。百工教学如同一个庞大的知识与技能汇聚点,汇聚并贯穿了众人的智慧,是学校树德、启智、求真和育美的基地。用百工课程辅助地理教学,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运用百工课程辅助教学的模式,使课堂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刺激思维,让学生丰富了学科知识。例如,“澳大利亚”有很多特有生物,如鸭嘴兽、考拉、鸸鹋等,在探究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存在原因这个重点时,可以借助3D营造社,利用社团活动制作flas模拟大陆漂移运动,一方面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澳洲独特的地理位置的成因,另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揭示古老生物之谜。

(三)利用百工课程灵活的交互功能,完成自我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而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此时,我们可以利用百工课程教学灵活的交互功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倡导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百工课程教学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学习。百工课程教学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改变教学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有利于改变以往教学只重知识掌握不重知识应用的现象,有利于教师形成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有利于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例如在学习《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的内容时,教师课前布置准备“大洲大洋拼图”,主要目的是用来考察和训练学生对大洲大洋的空间分布以及相互位置关系的认识。在百工课程教学中,可以首先在学生准备的拼图上设立几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制作各大洲的图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大洲大洋位置的了解进行剪图、拼图,通过剪图和拼图,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大洲和大洋的空间分布,为以后世界地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南美洲和非洲的轮廓并进行拼合,同时进行思考和讨论,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在百工课程环境下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机械训练中解脱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更好地完成了自我构建过程。

(四)利用百工课程无法比拟的优势,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演讲者;学生往往是被动地 听,是听众,书本是学生学习的世界。而百工课程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教师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的建构者。以百工课程为核心的特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地理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百工课程教学中“剪拼捏动手操作,听看欣赏”这些手段,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师生点评,学生在主动的参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扩大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学习中,可利用百工课程中的逸品陶社让学生捏制等高线地形模型图(注意陡、缓坡),学生在捏制地形模型的过程中掌握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什么是陡坡、什么是缓坡、什么是等高线等。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等高线地形图不同的概念,还丰富了知识面,培养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