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龄老人的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龄老人的护理措施

篇1

方法:选择长期住院(5年以上)疗养的年龄在85岁及85岁以上的便秘老人,对其进行便秘知识和护理行为的干预,采取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便秘知识的知晓率,评价护理干预对高龄老人便秘的影响效果。

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的便秘发生率为46.5%,干预后的便秘发生率为30%。

结论:护理干预明显改善高龄老人的便秘情况,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龄老人便秘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23-01

老年性便秘(senile 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约1/3的老年人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虽然我国尚无关于老年性便秘发病率的具体统计数据,但对全国6个城市的老年人群调查后发现,老年性便秘的平均患病率为10.9%,而社区老人便秘患病率近7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秘的发病率增加[2]。本研究选择长期住院疗养的年龄在85岁及85岁以上的高龄便秘老人,对其进行便秘知识和护理行为的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老人的便秘情况改善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长期住院(5年以上)疗养员约126人,85岁及85岁以上的者86人,其中发生便秘者40人,占46.5%。服用麻仁软胶囊的13人,使用开塞露的9人,使用青宁丸2人,使用杜密克3人,口服一清胶囊1人,口服培菲康1人,合并用药11人。

1.2临床方法。选择长期住院(5年以上)疗养的年龄在85岁及85岁以上的便秘老人,采取自制问卷方法,对其进行便秘知识及便秘情况的调查,并对长期慢性便秘者进行护理行为的干预,以3个月为一个观察周期,比较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便秘知识的知晓率,评价护理干预对高龄老人便秘情况的影响效果。

1.3护理干预。

1.3.1认知干预。责任护士向便秘老人及家属宣传便秘的相关知识:便秘原因、便秘的危害性、便秘的护理措施等并做好有关记录。

1.3.2饮食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饮食对便秘的意义。帮助家属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饮食计划,给予适量饮水,进食适量水果及含纤维素食物,对改善便秘有着重大的作用。

1.3.3运动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运动对便秘的意义。帮助患者选择运动的方式及运动量,督促患者长期坚持。

1.3.4心理干预。责任护士经常和老人们交流并给于他们鼓励。与便秘老人及家属共同分析便秘的影响因素,制定对策,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树立信心,改被动为主动,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3.5行为干预。每天督促他们在自定时间排便,无论有无便意,采取坐式马桶,集中精力,适当用力,不看书,不听音乐,十五分钟左右。排便训练开始时仍然按医嘱服用促进排便的药物。第一天在自定时间没有排便则不强求,但要记录下实际排便时间。第二天、第三天……,每天都规定时间排便,3个月为一个训练周期。

配合措施:①中午及晚上卧床休息时间按摩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揉腹各100次。②每天在坐位或站位时,做收腹和鼓腹的动作20次。③每天在站位或坐位时做收缩及放松动作20次。

2讨论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以至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不尽等,常伴有头晕脑胀,口舌生疮,性情急躁,腹痛腹胀,坐立不安甚至导致心脑血管病变。高龄老人的便秘,通常是机体功能减退、饮食结构、活动量减少或药物等引起的。

2.1高龄老人便秘原因分析。

2.1.1药物作用。肠道有益菌不足引起,患者服用抗生素或其它药物,肠道内有益菌群遭到破坏,消化不良引起便秘。还有一些常用药可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或肠道神经系统,或直接作用于肠道平滑肌,使肠蠕动减弱,结肠运输能力减慢而引起便秘。高血压药物如地奥心血康及利尿药等都可引起中老年人便秘。

2.1.2食物中缺乏粗纤维。高龄老人,牙齿不好,喜欢吃烂软食物,粗纤维含量不足。

2.1.3饮水不足。高龄老人常常尿道括约肌松弛,容易尿失禁,所以有的老人不敢多喝水。

2.1.4久坐不动者。身体缺乏运动,肠道肌肉松弛,肠蠕动功能减弱。有的老人长期卧床或者做轮椅。

2.1.5没有规律的排便习惯。

2.1.6劳累或身体不适,导致精神紧张,引起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抑制,导致消化不良,引起便秘。

2.2高龄老人便秘的危害

2.2.1引起肛肠疾患。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强直肠疾患。如直肠炎、肛裂、痔等。

2.2.2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便秘时,粪便潴留,有害物质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口苦,排气多等表现。

2.2.3形成粪便溃疡。较硬的粪块压迫肠腔使肠腔狭窄及盆腔周围结构,阻碍了结肠扩张,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形成粪便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

2.2.4患结肠癌。可能是因便秘而使肠内致癌物长时间不能排除所致,美国研究者对424名结肠癌患者和414名非结肠癌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有便秘者的结肠癌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4倍多。

2.2.5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

2.2.6影响大脑功能。便秘时代谢产物久滞于消化道,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甲烷、酚、氨等,这些物质部分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突出表现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

3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38人便秘改善。12人停止服用药物,其中停服麻仁软胶囊2人,停用开塞露7人,停用青宁丸1人,停用杜秘克1人,停用一清胶囊1人。护理干预后的便秘改善率为95%,可见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高龄老人的便秘情况,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心血管;高龄;失眠患者;护理

随着社会老年化速度的加快,我国老年人群体逐步扩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老年人中的高血压患者也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诱发睡眠障碍,导致睡眠质量普遍偏低。相关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频率明显偏高,睡眠时间过短,频繁性觉醒。而睡眠不足会导致高血压升高,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失眠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起居,还会导致情绪失常,增加意外危险的风险,老年人失眠不仅涉及自身健康,也涉及到诸多社会问题。因此,了解心血管内科高龄老人的睡眠质量以及相关形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十分必要。本组研究针对45例心血管内科高龄失眠患者,了解和分析不同原因制定不同的干预性护理措施,并观察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陈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本院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45例睡眠障碍且均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高龄失眠患者。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1±6.2)岁。排除睡眠障碍合并神经性疾病,慢性肾脏疾病以及各种精神科病的患者。45例睡眠障碍患者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其睡眠质量,得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积分评估标准:PSQI

1.2 方法

1.2.1 睡眠不良原因分类 依据《中华内科学》中关于睡眠障碍的原因分类标准[1]:①心理生理性因素(包括身体功能退行性下降,精神因素,心情紧张等);②躯体疾病因素(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精神分裂症,不宁腿综合症等);③外源性因素(强光或噪音刺激,老年人退休或生活变迁,刺激性食物或饮品的影响,生活不规律,睡眠卫生不当等);④药物依赖性因素(泛指长期服用催眠类药物,一旦停药后发生反跳性失眠)。

1.2.2 根据原因制定针对性干预性护理措施 在一般性护理原则的前提下,根据高龄睡眠障碍患者的不同形成原因予以针对性干预护理。①心理生理性因素:鼓励患者科学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机能和自身免疫力;②躯体疾病因素:针对不同的致病因素,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缓解患者疾病痛苦,提高睡眠质量;③外源性因素:给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饮食方面以清淡为宜,科学膳食;指导患者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避免抽烟,喝酒;对精神欠佳患者进行心理安抚,稳定情绪;④药物依赖性因素:建议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调整用药,避免长期服用安眠类药物。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χ±s)表示。各组见比较用t表示。P

2 结 果

2.1 影响心血管内科高龄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其睡眠质量.本组研究中45例患者中30例PSQI≥7,其中外源性因素13例,占43.3%;心理生理性因素8例,占26.7%;躯体疾病因素6例,占20.0%;药物依赖性因素3例,占10.0%。

2.2 干预性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以及血压变化的影响 针对不同致病因素对患者采用干预性护理措施后,观察 PSQI评分结果和血压变化情况,干预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

3 讨 论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睡眠障碍是高血压患者常见并发症,致病因素复杂多样。本组研究详细分析了引起心内科高龄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各种致病因素,并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性措施。结果证实干预性措施对于改善高龄失眠患者睡眠治疗,稳定血压成效显著。

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以及相应的诊疗有着诸多的临床特殊性,因此老年高血压的科学预防备受重视。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单纯的药物只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疗效。因此,对该群体的患者常规临床治疗的同时,采取干预性护理措施:加强患者睡眠卫生,调整作息制度,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白天增加运动量;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并指导患者家属,共同对患者心理安抚,保持其情绪稳定;指导其科学用药,避免因长期服用单一的催眠药物,产生药物依耐性;饮食方面科学膳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由于心内科高龄失眠患者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因此须根据不同的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性护理,满足其个性化的护理需求。

综上所述,针对性的干预性护理措施可以较好的改善高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血压,稳定病情,临床实用价值高,可以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敏章,邵丙扬等.中华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58.

[2] 赵瑛,肖世富,夏斌,等.老年神经精神病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108.

篇3

【摘要】目的根据高龄患者不同的血管特点探讨提高静脉输液质量的重要环节,减轻患者痛苦,观察舒适护理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的高龄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因人而异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给予舒适护理。事先评估高龄患者病情及相关情绪,输液前给予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分析,针对不同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探索温馨静脉输液流程,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提升护理服务的内涵。结果 提高高龄患者静脉输液的质量。患者自觉舒适愉快接受治疗,达到预期的最佳治疗效果。患者及家属满意达99.5%。 结论 舒适护理使老年患者及家属在心理、生理上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明显提高了护患关系,说明舒适护理在静脉输液中可达到较好的结果。

【关键词】 高龄患者;舒适护理;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也是抢救和治疗人重要的措施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逐步提高。所谓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地护理模式。它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为满足输液患者的舒适需求,我们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将舒适护理理论应用于临床输液病人的护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加强舒适护理的临床管理,以延伸服务空间, 拓展服务内容, 提升服务内涵, 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 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温馨、愉快的输液环境,最大限度地弥补了由输液带给病人的不适。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如何使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连贯、安全、舒适、个性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模式又称“萧孝氏双C护理模式”是台湾华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所谓舒适护理,就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使人在心理上、生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真正从心理、生理、社会、精神四方面达到舒适。目的是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1]。静脉输液是老年保健常用的、疗效较为显著的保健治疗手段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一项最繁重的操作技术。军队高龄住院患者平均年龄都在85岁以上,合并有多种疾病。需要输液的疗程较长,药理化性质复杂,加之年老体弱,皮肤薄且松弛,血管多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穿刺难度较大,对护理的要求也高。现将我院对军队高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以来取得的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至今我院干部病房开始为150名静脉输液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男142例,女8例,年龄75~95岁,平均年龄85.4岁。其中冠心病35例,高血压2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37例,脑梗塞20例,各类肿瘤15例,消化系统疾病 9例,其他14例。

1.2方法

1.2.1输液前的舒适护理干预

1.2.1.1 寻求个性,茅柳水等[2]对70岁以上的患者调查显示,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为个别交谈,我们采用此种方式,输液前对患者进行温馨的健康宣教,创造优良的静脉输液环境,树立以人为本,换位思考的护理模式,挖掘自身最大的潜能。输液前给予精心的护理干预,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顾虑,讲解输液疗程对治疗疾病及康复的作用和目的,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及用药后的效果,针对同种疾病,讲解用药后患同样疾病的患者用药后的生动事例开导患者。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输液,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1.2为有效的减轻高龄患者的心理顾虑,我们事先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选择合适的输液方式,或做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或将床头抬高置患者满意的程度,将房间的温湿度调整。提前与患者或家属交流,选择留针的方式及部位,尽量满足患者的所需,对输液难度大的患者给予静脉置管。操作前的解释及宣教能让病人及家属消除紧张心理,对护士产生信任感,主动配合输液治疗。

1.2.1.3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

我科的军队高龄患者98%都因为早年参加革命,生活条件艰苦,学习的机会有限,文化水平大多较为低下。老年后身体器官的衰老导致视力及听力日渐下降或对自身多疾病的重视不够,对吸收疾病的相关知识能力及其欠缺,长期为疾病所困扰,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血管条件差,心理状况复杂。常表现出不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不信任。对于这种心理变化,医务人员积极给予谅解,热情关心,耐心引导,与家属多交流,解释患者的病情及所采取的治疗及护理计划。和家属共同给予患者思想交流,为取得良好的输液治疗提供良好的铺垫。

1.2.1.4良好的职业素质

护士的敬业精神及得体的端庄,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流时的轻声细语、亲切谈吐、实而不华的语言都会把关爱传递给患者。军队高龄患者,无自理能力的患者占住院人数的10%,自理能力低下的占75%,能完全自理的患者占15%。由于社会生存压力以及其他原因使这些老年患者的子女以及亲人不能常时间陪伴,导致其无人照顾或由陪护中心护工照顾,使患者缺乏安全感。对这些老年患者我们要像亲人一样对待他们,通过细致的工作,温馨细致的交流,耐心的倾听,让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及良好的精神状态下积极配合完成治疗。

1.2.2输液中的舒适护理

1.2.2.1合适的及良好的穿刺技术应根据老人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尽量保持患者方便,对病情有利又方便患者的不仅有利于病情的改善,更让高龄患者舒适,从而对护士产生信赖感,安置妥当后及时做到关心、体贴、安慰,消除不良因素后以精湛的技术和熟练的穿刺技术做到:穿刺前严格三查七对,认真选择血管,穿刺准确、轻柔、快速,尽量一针见血。穿刺成功后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高龄患者由于认知能力下降,常时间固执的生活经历,常表现出偏执于与暴躁,心胸狭窄,猜疑妒忌,自尊心强,易被激惹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了解老人的心理特征,谈话时运用更加合适老人的语速、语调使护患之间充满温馨和谐气氛,以增加患者的兴趣及主动性[3]及时的鼓励及安慰满足老人的生活和心理需求,会使老人感到心情舒畅。

1.2.2.2及时巡视、观察、沟通 输液过程中,护士细心的观察病情,及时巡视。液体输入是否通畅,患者是否有不适及输液部位疼痛及外渗。在巡视过程中护士用轻松的语言,亲切的语调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增强患者的信心,消除输液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及家属产生安全感,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促进护患关系的目的。

1.2.3输液后的舒适护理

拔针时的护理技巧,输液结束时拔针应边取针边介绍按压方法,动作轻柔,顺时针方向沿血管走向用大拇指指腹轻轻按压3~5分钟,直至不出血为止。细心观察患者输液后的一般情况,主动交流输液感受,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思想负担。高龄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部分患者凝血功能减弱,按压不当易造成输液部位淤青或皮下淤血。如患者无不适观察5~10分钟后方可离开病房。

2结 果

老年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但也是容易把握的。只要我们能了解老人,更多的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我们一定能更好的为他们创造出一个生活环境,共同构建我们的和谐家园。我院干部病房自开展静脉舒适护理以来,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并以关心、爱心、耐心、细心、用心的服务理念为宗旨,把高龄患者当成我们的亲人。以体贴的语言,安慰开导患者及家属,使他们能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接受治疗,达到了最佳效果。使患者满意率达99.5%

综上所述,在我们的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不仅仅是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实施舒适护理,更应该关注老年患者的各种需求,多关心他们,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舒适护理,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早日战胜疾病,回到家庭中去,能够真正的感受到晚年的幸福及快乐。这也是将舒适护理充分运用到工作中的一种有效方式,使护理工作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

参考文献

[1]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第6版.台北: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5.

篇4

老年人的骨质萎缩、疏松,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股骨部位,跌倒时极易发生。高龄患者年老、体弱、多病、脏器功能减退等多方面原因,股骨骨折后易发生并发症。2002年1月-2008年3月我科共收治股骨骨折病人56例,不但对股骨骨折进行护理,并针对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采取护理预防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男26例,女30例,年龄70-90岁。6例发生了并发症,其中电解质紊乱2例,患深静脉栓塞1例,尿路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其余痊愈。

护理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针对病人的思想顾虑采取积极措施,改善精神情绪,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对手术可能留用引流管、导尿管等的重要性和目的,使其能安心、乐意接受必要的手术治疗,增加对手术的信心。②关心病人全身情况:了解病人潜在的健康问题,定时观察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了解病人的饮食、吸烟、睡眠、二便情况,以及常用消毒、麻醉、止痛、抗生素等物有无过敏史,给医师提供治疗有用的参考依据。在手术前做血、尿、粪常规、凝血系列等化验检查。做心、肺、肝、肾功能检查,了解病人手术耐受力的程度,及早发现不正常的情况,给予必要的纠正。

术后护理:①患者回病房前,即应准备好手术后所需的各种用品,搬动时不要压迫手术部位,注意保护输液肢体。护士应了解施行的手术方式及手术经过,做到心中有数地观察术后病情。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术后当日每30分钟测量1次,病情稳定后每4小时测1次,并及时记录。②密切观察患肢远端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情况,如有麻木、肿胀、足趾活动受限、足趾发紫等现象应报告医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③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湿透应及时更换,防止敷料松脱,避免切口污染。如有引流,保持引流管通畅,不要折叠、扭曲、脱落,引流袋放置应低于切口30~50cm,如为负压引流器,应保持引流器负压状态,确保引流有效,注意引流液的性质、数量、并记录。

功能锻炼:①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没有正确而积极的功能锻炼,即使复位和固定都合乎要求,也难以获得很好的功能,往往发生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或粘连等。但是,这个重要环节却往往被忽视。在指导和监督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时,护理人员起着十分重要作用。②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向病人说明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既要鼓励病人积极活动,又要注意循序渐进。如病人感到疲劳乏力,伤处肿痛,应适当减少活动量或暂停锻炼;应了解哪些是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而加以控制。如股骨上1/3骨折时的下肢内收活动;锻炼过程中,要强调病人的主动运动,禁止强烈的被动活动或捏揉,这样做不但无益,反而有害。③功能锻炼的方法:功能锻炼的方法因人而异,一般可分成三期进行:早期:指骨折后2周以内,此时创伤反应明显,肿痛较重,骨痂尚未形成。病人常不愿或不敢活动。此时,应指导病人做肌肉自主的充分的收缩和舒张,促进深部静脉回流,肿胀消退。应指导病人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舒张;踝用力背屈及足趾伸屈活动;中期:指骨折后3―6周,此时创伤反应已经消退,肿痛基本消失,骨痂形成。在此期间,除继续上述锻炼外,未被固定的关节应开始活动,活动范围逐步增大。肌肉的锻炼亦应加重,如直腿抬高等,以防肌肉萎缩。可以开始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行走;晚期:骨折愈合较牢固,外固定已经祛除,应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活动加大活动量和活动范围,直到最后的功能恢复。出院后可继续在门诊进行随访和治疗。

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电解质紊乱:高龄老人骨折后因疼痛刺激,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如得不到及时补充,病人很快出现电解质紊乱,同时伴酸碱平衡失调。密切观察电解质的变化,应定时抽查检查电解质,根据结果调整输液的速度和量。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经静脉和饮食的及时补充,是可以纠正的。

血栓及栓塞性疾病:高龄病人多有血管硬化病变,加上长期卧床,活动减少等原因,患肢的静脉回流减慢,容易瘀滞。尤其牵引时,小腿腓肠肌受压,深静回流受阻,在血流瘀滞的基础上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引起栓塞性疾病,严重者可致命。密切观察患肢肿胀及远端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适当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教会并督促病人趾踝的主动伸屈活动和股四头肌的静态收缩运动,以促进远端静脉回流,减轻静脉血的瘀滞,必要时可辅以下肢的向心性按摩以增加效果。

肺部感染:高龄病人骨折后由于长期制动不能翻身,活动减少,呼吸深度不够,怕疼痛不敢咳嗽,或咳嗽无力,排痰不畅等,易引起坠积性肺炎,肺部感染。应鼓励病人做深呼吸,3次/日,不少于5分钟/次。

褥疮:由于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不良,易发生褥疮,大小便失禁污染皮肤,加上高龄老人纳差、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蛋白等也易发生褥疮,而且不易愈合。加强褥疮的防范措施:补充热量及蛋白质,保证病人获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提高血浆蛋白及胶体渗透压,定期输入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血浆、白蛋白、全血等;保持床铺干燥、无渣;长期牵引病人定期对骨突出部位按摩,日问每2小时1次,夜间每3小时1次;鼓励病人抬臀运动;带有镇痛泵者臀下加垫海棉垫,禁用热水袋。

篇5

【关键词】高龄心绞痛;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7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17-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高龄老年人引发心绞痛的比例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开始发生退化从而引发的疾病。另外,高龄心绞痛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多发性以及猝死率高等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为此,在这里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2012年期间收治的150例高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于找出影响安全护理的因素,消除安全隐患对策,提高老年人心绞痛护理品质,促进高龄患者的早日康复,减少医疗纠纷,具体报告结果如下:

1诱发因素

有关医学专家提出,对于所有的心绞痛患者,只有在知道发病因素时,并且采取有效方法尽快消除,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得到科学治疗。很多时候,心绞痛发作均有相近或者固定的诱因,因此,患者一定根据患者的发病症状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对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总结,并且对患者的体力活动量进行科学的调整。

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要注意情绪的控制,避免过度的焦虑、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及发怒等诱发性因素。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尽量多了解与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因为患者在饱餐、受到寒冷等刺激后,都会诱发心绞痛,甚至于导致病症的加重。

2饮食结构

不科学的饮食也是导致老年人心绞痛的常见原因,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必须有及时调整饮食,控制好患者各种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对患者心脏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比如:一些患者喜欢吃各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甜品、肉类等食物,若是长期过量食用,就会使得心脏负担加重,进而引发心绞痛症状,甚至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为此,为了保证患者的心脏健康,限制平时生活中脂肪的过度摄入,并且还要避免暴饮暴食、饮酒、戒烟,控制肥胖,从而减少心脏不必要的负担导致心绞痛发作。

3症状变化

医护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变化情况,并且患者每天的病情状况记录下来,即使患者发生稍微一点的变化也要记录下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发现患者的异常,有效控制病情,而且还可以对患者的并发病起到良发的预防作用。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症状,及时了解诱因变化,从而来控制和稳定患者的病情。

另外,对于初发心绞痛的患者,必须要及时住院治疗,针对心绞痛诱因和症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在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下,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且采取科学的方法给予治疗。

4用药护理

对于高龄心绞痛患者,一定要严格观察药物的疗效。对于患有心绞痛的患者,不论是在住院期间,还是在家期间,都必须要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用药,比如硝酸甘油,患者在服用后,可以起到缓解心绞痛的作用。为此,患者一旦发病,应该马上服用1-2片的短效制剂,舌下含化,患者通过唾液的溶解作用而吸收,该药一般在1-2分钟内开始起作用,并且大约在半个小时后作用消失。同时,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绞痛是否得到缓解,并且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将患者心绞痛的程度、次数以及持续时间以及变化情况记录下来。

5陪护因素

老年人由于机体机能的功能有所下降,病情极易反复发作,并且多次住院。一般情况下,陪护人员通常为一些非亲属的普通陪护,加上家属以及非家属陪护缺乏相应的耐心,无法对患者照顾周全,比如:对于老年人喂水、喂饭方法不当,从而造成误吸、从则发生危险。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都要增强责任心,加强对患者病情的及时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时,医护人员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经验,从而对病人情况做到准确的判断,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

6细节管理

老年人跌倒与性低血压、饭后低血压、药物相关性低血压有关。我们发现,老年人在沐浴后,极易出现头晕,加上地面湿滑,从而出现滑倒,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必须要重视细节管理,结合科室特点,加强对患者的伴随症状、自护能力、既往病史等的了解,对其风险程度进行评估,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和纠纷。如针对老人夜间起床多的特点,规定护士熄灯时预留地灯。

7结语

总之,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以上这些因素和解决措施都是高龄心绞痛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根据以上相关问题,确保患者护理安全,帮助患者在平时生活中有效的控制病情,同时对各种并发症还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葛学娣,李冰,凌霞,王莉英.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J].护理杂志,2011,(04):24-26.

[2]季玉杰.ICU患者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2):114-115.

篇6

1 跌倒的定义

Oliver等将跌掉定义为,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改变。倒在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平面上。

2 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

21 步态不问 稳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损。

22 中枢控制能力下降,反应能力下降,协同能力下降。

23 视力,视觉分辨率,视觉的空间深度感及敏锐度下降。

24 肌肉力量下降及骨质疏松。

25 泌尿系统退化,频繁如厕。

26 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短暂性脑缺血,性低血压,低血糖等。

27 药物因素

28 环境的变化,路面不平,洗澡,鞋子不合适,上下台阶等。

3 护理对策

31 提高对老年患者可能跌倒的防范意识 护士在患者入院评估时就将跌倒作为一个危险因素,列入指导方案及护理措施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32 加强和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 有的患者平素的身体状况良好,患者自己有不服老的心态,家属更认为老人身体很健康,特别是对独居的老人,入院后环境的改变,疾病的困扰,价值患者高龄等,都是跌倒的危险因素。如一位80岁的患者,上厕所时不愿让家属陪同,结果有一次跌倒了,造成了腰椎骨折。因此和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非常必要。同时提示患者自己在行动坐卧时倍加小心。避免跌倒事件发生。

33 对患有极易发生跌倒事件疾病的患者及家属,实行告知 如帕金森病,肿瘤脑转移,脑血管病后遗症肢体障碍等,首先告知患者在旁边没有家属或是护士时不能擅自活动,如一个帕金森患者,饭后坐在床边,陪护去洗碗,(病房单人间有卫生间)他自己去拿床头桌上的纸巾,仅50 cm的距离,患者失去平衡跌倒了,事后还说自己没事。第二告知家属视线一定不能离开患者。

34 加强入院教育及住院期间生活指导 入院时详细讲解病房环境,病房设施及要特别注意的细节。一定让患者在理性及感性上都有认识。比如洗澡间的地面,洗澡间挂毛巾的地方等都要让患者自己清楚。有的患者在家里都是自己洗澡,没有出过问题,而在住院期间,洗澡就摔倒了。再有就是指导患者的生活习惯,患者在家里都喜欢穿拖鞋。住院期间也保持自己的习惯,但病房环境和家里环境有不同的地方,因此要耐心的说服患者。今年就有因穿拖鞋引起的跌倒事件。

3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药后的反应 特别关注降压,降糖,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前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对应用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要等严格遵循医嘱,严格给药时间及剂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及对症处理。避免因药物发生跌倒事件。

36 病房的设施尽量人性化及增加温馨提示 比如厕所设坐便,设扶手以帮助稳妥站立,厕所设立呼叫器,如有跌倒可及时呼叫,病房地板用防滑材料,清洁地面后设警示标识,开水房设警示标志,护士尽量帮助打开水,避免老人因打开水发生跌倒事件。

篇7

关键词:高龄妇科病人护理

1患者的一般资料

2009年下半年收集的20例老年妇女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58岁,平均年龄63岁。

2患者术前诊断

医生手术前对这20病例的诊断为:卵巢癌1例,内膜癌1例,宫颈癌2例,卵巢瘤7例,子宫肌瘤9例。

3护理体会

以下就对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做详细介绍。

3.1术前护理

3.1.1术前检查及治疗

入院前合并有其它脏器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所以应严格术前检查,这是由于老年人独特生理条件,并根据所患疾病及检查结果请相关科室会诊制定治疗护理计划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尽量使病人维持在最佳的生理状态。

3.1.2术前准备

1)胃肠道准备

患者手术前8小时开始禁食,目的是为了清洁肠道。

术前4小时禁水,如果是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特别是卵巢癌病人,肠道准备得从术前3天开始。术前3天进半流食。口服庆大霉素及甘露醇。术前2天进流食,其它同术前3天。术前1天禁食静脉补液,继续口服庆大及甘露醇并行清洁灌肠。

手术当日清晨清洁灌肠至排泄物中无粪渣,但应视患者承受能力而定。警惕腹泻导致脱水。

2)阴道准备

手术的前一天要为病人冲洗阴道两次。行子宫次全术,卵巢囊肿剔除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不需要涂甲紫。行子宫全切,子宫根治术者在第二次冲洗后在宫颈口及阴道穹窿部涂甲紫手术切除宫颈标记之用。

3.1.3心理护理

术前仅仅对老人的医疗护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老年妇女有许多并发症及独特的生理、心理条件会使高龄妇科手术病人增添其复杂性和风险性。所以对这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老年人住院后极易产生悲观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这是由于上例和物质生的原因造成的。生理上原因:一个人的听力、视力和记忆力是随着年龄增大而减退的,行动也相对迟缓;物质上的原因在于:由于退休后社会角色转换,经济收入减少,生活条件受到一定限制。而这些不良情绪往往影响手术效果和愈后。所以患者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在对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上,护士应了解患者常见心理需求,一切从患者所需做起,使患者处于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除完成常规的护理操作、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外,还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护士应以热情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他们尊重他们。这还可以表现在一些细节上:如听她们说话要专心、回答询问要柔和、声音要大些。消除她们对陌生环境和疾病所带来的恐惧和紧张心理。要让他们对护士产生信任感,从而共同为患者解除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

3.1.4营养支持

相对年轻人来说,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要差一些,术前增加患者的营养师很必要的。术前指导病人改善饮食。摄入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 吸收的食物。对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重度贫血者给予输血,使血红蛋白在90 g/L以上,为手术创造有利的条件。

3.2手术中的监测

针对老年人具有重要生命器官生理性退行变化等特点,对麻醉手术的应激性需要降低。所以在术中应该做好麻醉心电呼吸血氧饱合度等的监护。如有出现问题方便及时处理,使病人手术成功得一保障。

3.3手术后的护理

3.3.1引流管护理

1)病人手术后应加强病房巡视,引流管要保持通畅,引流液的性质和量要做好准确记录,如有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2)多置阴道引流或腹腔引流是妇科手术种最常见的,需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及时妥善固定引流管,并将引流管注明标记,接上无菌引流袋。引流固定位置有严格规定,不得高于切口平面,以防引流不畅倒流。对此如有疑问时应及时向手术医生请教。

3.3.2各类管道的观察及护理

正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特别是阴式手术,需要严格无菌操作。留置导尿管时间较长,需要注意泌尿系感染。导尿管插入深度8cm 左右H根据手术大小,确定导尿管保留时间。还要特别注意观察导尿管是否流畅,对此应该做好详细记录。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用新洁尔灭溶液擦洗导尿管近端、尿道口、外阴2次/d,导管护理1次/d。同时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如引流液呈鲜红色,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各种引流管一般手术后两到三天后拨除。

3.3.3呼吸道的护理

要充分考虑到老年患者气管自静能力较差的特点。因为无力咳嗽,易造成肺淤血,甚至伴有伴痰粘稠不易咯出,所以得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幅度,定时测SPO,把观察的重点放在术后三到六个小时。从第2天开始 超声物化吸入,以助化痰和抗感染治疗。在保护好切口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咳嗽、咯痰。做自主深呼吸运动。增加膈肌活动,加强术后护理人员应该碰帮助患者翻身和变换时扣背以助排痰。

3.3.4饮食的护理

术后等到病人能进食后,护理人员需及时指导病人进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营养丰富、高维生素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术后出血。

4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龄化的人口的不断增加,高龄手术患者常因机体脏器功能老化,合并各种内科疾病,使手术风险增大,给护理带来较大困难。给我们护理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不仅要求护士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掌握各种正常理论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病情,还要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这也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不断更新自我。比如对多功能监护仪、各种输液泵、静脉置管的使用和护理。仅仅掌握专科业务知识是不够的,此外还需要掌握尽量多一些的边缘学科的知识,来加强手术期护理。整个治疗的重要环节是及时处理并发症,老年患者是否能顺利接受手术、安全渡过手术危险期、治愈出院的关键就是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俊,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与对策.

当代护士.2006.8

篇8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 201800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3 年8 月至2014年11 月我院诊治的94 例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Harris 评分评定术后髋功能,用Renoibs 方法判断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Harri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髋功能恢复,升高护理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股骨近端骨折;干预价值

我国目前正走向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比例逐渐增加,老年人因为身体各项功能的衰退,行动迟缓,容易意外摔伤引起骨折[1]。高龄患者的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股骨近端骨折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若骨折不能及时纠正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对高龄患者的股骨近端骨折应认真对待,制定合理护理措施,尽早恢复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质量[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8 月至2014 年11 月我院诊治的94 例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男62 例,女32 例,年龄78-98 岁,平均(85.3±4.8)岁。其中46 例股骨颈骨折,48 例粗隆间骨折。18 例合并支气管炎,23例合并高血压,26 例合并冠心病,30 例合并脑梗死,18 例合并糖尿病。合并2 种以上疾病者49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种类、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传统护理,护士根据医生的医嘱采取分级护理,护理内容有高龄骨折患者基础护理、饮食、功能锻炼、睡眠护理。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老年人骨折后容易出现心理不良反应,原因可能有疼痛引起负面影响,自理能力降低、活动受限可能会给老人带来无助感,或者担心经济负担、家庭生活负担以及担心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不佳等。康复护理,心理和生理上帮助患者建立康复训练的信心,术后及时帮助老年人恢复肢体功能,术后康复训练和功能训练非常重要。并发症护理,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褥疮、泌尿系感染、便秘、肺部感染、心衰等并发症。

1.3 疗效评价标准

Harris 评分评定术后髋功能, 用Renoibs 方法判断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均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个样本率的比较用X2 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 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Harris 评分观察组术后3 周:28 例优,12 例良,7 例差,对照组:19 例优,11 例良,17 例差,两组比较观察组Harri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护理效果,观察组:24 例优,10 例良,10例中,3 例差,对照组:14 例优,11 例良,6 中例,16 例差,观察组护理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情绪乐观、举止端庄,护理人员的外形和言语也能提高治疗效果。老年人会产生抑郁、绝望、激动等不良心理反应,对治疗缺乏信心,甚至想放弃治疗。此时,护理人员要多倾听患者心声,及时沟通,稳定患者情绪,培养乐观自信态度。帮助患者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3]。康复训练,术后第一天就可帮助患者训练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可进行床旁屈膝、伸膝运动,并且锻炼趾伸肌、胫前肌、小腿的后侧肌群,3 次/ 日,5-10分/ 次。术后1 周可以在习步架帮助下慢慢活动,从短时间逐渐延长锻炼时间,完全恢复大约需要1 个月时间。康复锻炼期间,一定注意安全,不能摔倒。护理人员要牢记并发症的特点,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患者口腔要保持卫生,长时间卧床患者床单保持干净,定期按摩受压部位,帮助血液循环恢复,鼓励患者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进行深呼吸训练,按摩踝关节、股四头肌,避免形成深静脉血栓。本次研究表明人性化干预明显提高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杨焕珍. 循证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68-1870.

篇9

引言

自2001年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①以来,65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逐年攀升,2013年该数字已达9.67%②。年老者的安养照顾及福利问题已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同时人口老龄化对劳动成本、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影响也让许多产业学者隐隐做忧。台湾地区自1993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亚洲老化最早、最快的地区之一。2012年台湾抚老比③超15%,如果单纯由税收支付老人福利,必然早就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但这样的危机并没有发生,相反台湾地区的老年人幸福值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探其缘由,我们可以发现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台湾地区渐渐摸索出一条“政府监督引导+银发产业产业化运作”的道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带来的不仅是危机,更是转机和商机。总结台湾地区银发产业产业化运作经验,可为我国大陆地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宝贵经验。

一、银发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者意识到老年人口消费需求的问题,并就有关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在相关产业分类中,其定义和分类仍没有取得共识。在我国大陆地区,一般称其为老龄产业或养老产业。张文范(1997)、王章华(2010)等认为老龄产业是由老年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产、经营、服务的经济活动和设施。而在我国台湾则更多将其翻译为银发产业(Senior Industry, Silver Industry, Grey Industry, Aged Industry)。台湾学者曾怡祯(2007)提出银发产业是指提供与高龄者有关的商品或劳务的一群经济主体,包括营利事业(私部门)、非营利事业(第三部门)和各级政府(公部门)。在其基础上,李宗派(2008)更明确地提出,所谓银发产业泛指许多产业群体与服务机构针对银发族群的民生需要,包括最基本的食衣住行育乐,与特殊需要医疗保健、休闲旅游、善终归宿、永生安排,所设计并提供适切合宜,迎合时代需要的经济市场与老人生活服务。

归纳上述台湾地区专家学者有代表性的观点,可以认为台湾银发产业范围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娱乐、安养卫生等任何满足高龄者需求的产品及服务。台湾经济研究院2007年台湾各产业景气趋势调查报告中,具体将银发相关产业划分为:(详见表1)

二、台湾地区银发产业发展的经验

(一)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先行

产业兴衰,人才为本。一方面,银发服务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一线养老护理人员。另一方面,随着银发产业日益现代化、专业化,产业发展还需要知悉老人生理、心理健康的,兼具管理、行销、 财务知识的复合型行业领军人。

目前台湾地区在银发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无论是顶尖研究型大学,还是强调实作的应用型技职学院,都极具前瞻性地设置了银发产业相关科系,并分层次,科学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在综合性大学层面,实践大学设有银发族全人照顾、银发理财保险等7个专业方向,台北医学大学除设置长期照护硕士班外,还另立高龄健康管理学系,以“培养跨领域、乐活创意、产业导向之高龄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在技职类大学方面,南开科技大学自2005年就开设“以照顾服务高龄族群为宗旨”的福祉科技与服务管理专业;台南应用科技大学设有银发生活产业学位学程;朝阳科技大学银发产业管理系深受产业界认可。

基于作者统计,截至2014学年,台湾地区开设有银发产业相关系所的高等学府高达36所,其中综合大学17所,含11个研究所(硕博班),17个本科专业;技职院校19所,含1个硕士专业,20个本科学分学程,每年相关专业毕业学生近千人。此外,在专业设置上(见表2),涉及医学护理、公共卫生、食品营养、临床心理、运动休闲、保险理财等,已基本涵盖了银发产业产品与服务的方方面面。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本科强调“毕业即就业,上班即上手”的实务操作技能,研究所层面则更多关注管理个案研讨,注重专业研究与管理能力。

表2 台湾地区银发产业相关系所一览表(节选)

注:*表示为研究所(硕博士课程) 资料来源:整理自各高校官方网站④

在课程设置上,以朝阳科技大学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见表3)为例,在专业必修课程群中,不仅有老人生理学、老人心理学,更多地是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课程。银发产业课程设计强调的不是单纯的老年护理人才,更多地是从经济学角度,强调产业化运作之人才培养。此外,从表3也可以感受到,台湾地区高校普遍注重产学合作,校外实习。朝阳科技大学安排全体学生大三上或大三下全职在校外顶岗实习,以提前体验银发产业相关工作实务。

(二)顶层设计,政府政策保驾护航

台湾地区银发产业的初期发展,绝大部分得益于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以及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自2006年行政院颁布银发族U-care旗舰计划以来,9年来对银发产业的推动从未停歇。2007-2008年推动健康照护创新计划;2009年将医疗照护定义为台湾六大新兴产业,并配套为期四年的健康照护升值白金方案,由政府注入初始资金,结合民间资本,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并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归纳台湾近10年的

政府推动计划与相关法规,可以将其主要分为两大层面:

1.社会面

该部分主要强调保障老年人社会福利,完善高龄照顾。其主要法规有老人福利法、老人福利机构设立标准、私立老人福利机构设立许可及管理办法、卫生福利部组织法等。这些法规明确地规定了政府职责、养老事业向银发产业转型的民间投资范围、准入标准,养老机构行业标准等。比如,老人福利法第三章第十七条明确:主管机关可结合民间资源,提供下列居家式养老服务:医护照顾、复建照顾等。老人福利机构设立标准第二章第十节细化到:长期照护型机构每床应有床栏及调节高度的装置,其床尾与墙壁间的距离至少一公尺。通过这些法规,基本做到了行业有法可依,政府有法可督。

2.经济面

而在经济方面,则更多地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行业辅导。2014年银发产业健康促进部分再次被列入行政院产业升级转型行动方案重点发展的主力产业。针对这些重点扶持行业,地方政府从税制、资金、研发、土地、人才等给予了大量政策倾斜(见表4)。

新兴产业发展前期,必然会面临产业规模尚未形成、产业商机未受足够重视等问题,这时政府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首先,通过政府主导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诱导民间投资,形成产业经济规模。而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人次与产值快速发展,又进一步激发投资热情,形成良性循环。就银发产业产业化运作政府扶持方面,台湾地区比我国大陆地区相对先行一步,且措施更加细化,可供借鉴。

(三)多元筹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产业经济规模的扩大,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鼓励民间资本投入,需要确实的补助与优惠政策。根据经济部投资业务处所公示的2013年台湾地区各县市补贴优惠措施,以高雄市为例(见表5),可大致反映出台湾地区银发产业金融支持的具体措施及力度。此外,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县、台东县、金门县等也都给予医疗照护产业较高的融资利息补助。尤其是金门县,地方定位发展国际健康产业,主要希望吸引国外游客,尤其是大陆福建民众,赴台就医、美容、健康检查,其休闲观光,健康医疗产业给予五年全免土地租金,五年全免地价税、房屋税契税,第一、二年补贴应付利息百分之十的高额补助。

此外,台湾地区专门设置有财政部推动促参司,基于《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结合政府公共权力、民间资金、创意经营理念,通过BOT、BTO、ROT、BOO、OT等模式经营卫生医疗设施、社会福利设施、运动设施等。对于新建公共设施为例,以BOT(Build-Operate-Transfer)为例,由私人企业投资兴建并运营,运营期满再将所有权转移给政府。而对于现有设施改善,以ROT(Rehabilitate-Operate-Transfer)为例,由政府机构委托私人机构,予以扩建、改建后并为之运营,营运期满后归还所有权。这些创新模式都为银发产业投融资提供了多元的选择,形成了政府、企业、民众的共赢。(详见表5)

三、启示及建议

(一) 转变观念,积极面对银发消费市场

银发产业发展,首先应从全社会的观念转变开始,从“老年人”、“养老产业”的称谓开始。在字典里,“老”做形容词,有 “岁数大的”、“旧的”、甚至 “老朽、无用”的意思。基于社会刻板印象,一提到“老年人”容易联想到白发婆娑、步履蹒跚的形象。但事实上,老年人,按照国际规定,只是客观指65周岁以上的人,老年人同样可以是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可惜改变社会固定思维非一朝一夕,因此笔者建议,第一步可从借鉴台湾地区“高龄者”“高龄社会”的称呼开始,淡化老字的概念,单纯描述年龄大小的客观情况。同样,养老产业,字面上更多地强调养老照护这一领域,但基于银发产业的定义与分类可知,银发产业的范围远大于养老产业,它包含衣、食、住、行、教育娱乐、安养卫生等满足高龄者需求的所有产品及服务。

此外,对于产业界,更要更新理念,充分认识到银发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关注并尊重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根据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的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超1.4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13万亿元。他们不是“中国大妈”,而是正在崛起的“银发新贵”。一方面,企业应着力开发,如机能性保健食品,交通辅助用品、医疗康复用品、生活辅助用品等老龄用品市场。另一方面,更要关注高龄者的精神需求。随着生活教育水平不断上升,当今的高龄消费者在美容美发、娱乐教育、旅游观光和年轻人一样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而目前中国银发服务业的发展还存在比较大的空白。

(二)加强银发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13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两亿,老年人口数量已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5%左右,单就养老护理人才全国就至少缺口900万。而与之相对,目前全国开办养老护理专业的院校仅有不到60所,每年毕业生不到3000人,且基本没有院校开设有结合经济、管理学的银发产业系所。因此,建立一只专业的银发产业人才队伍是全教育系统的当务之急。通过两岸交流,一方面,可深入了解两岸银发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享各自的经营经验,互相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可就大陆地区设立银发产业相关系所进行可行性调研,建立姐妹校合作关系。

(三)完善银发产业法规体系,加强政府引导

发展银发产业能有效缓解与日俱增的社会保障等问题,满足日益庞大高龄群体的社会、生活和心理需求,从社会效用、生产收益两方面对企业、社会、个体产生正面影响,具有极大的正外部性。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银发产业发展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一方面,积极规划银发产业相关法规制度与产品服务标准,营造良好的经营与投资环境。另一方面,可将银发产业纳入新一轮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建构银发产业发展园区,形成企业集聚,鼓励传统产业向银发产业转型,给予企业所得税减免、融资利息补助等财政、税收、信贷优惠政策。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投资主体多元化

目前我国现有银发产业发展具有比较浓厚的公共事业、社会福利色彩,投资主体和资金渠道比较单一。而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单纯依靠政府和政策的支持远远不够,更应逐步转型由政府、企业、社会共同组成的,基于市场经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一方面,可通过私有化、契约外包、税式支出等方式,结合民间资源,高龄事业产业化,活化现有市场。另一方面,鼓励私人资本银发产业创新创业,扶持现有银发企业上市融资,扩大市场规模。

注释:

①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个国家65岁的老年人口只要超过全国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七,就称之为高龄化社会(ageing society),当比例超过14%时,称为高龄社会(aged society)。

②根据2014年统计年鉴,2013年年末总人口136072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

篇10

子女应“常回家看看”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第2款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黎建飞说,这体现了新法对老年人精神慰藉问题的关注。为了保证这一法律规定的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此外,新法中“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等也体现了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关心。

黎建飞说,老有所为才能老有所乐。应对人口老龄化,既要大力发展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充分保障老年人享有各项合法权益,也需要重视发挥老年人群体的作用。为此,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老年人也需监护人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6条规定,“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老年人未事先确定监护人的,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监护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目前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超过2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约3300多万,据预测,到2050年,失能老人将近1亿。老年监护制度首次入法,是我国监护法律制度的突破,将有利于尊重、保障老年人特别是痴呆人群、行动不便老年人的生存权。

为解决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的经费问题,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新法规定,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对流浪乞讨、遭受遗弃等生活无着的老年人,地方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帮助和救助。鼓励地方建立80周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的高龄津贴制度。

老年人实行同等优待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