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保健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保健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心理保健内容

篇1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卫生;父母因素;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贵州省因交通因素,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内贫困地区及人数众多,为求得一个好的经济收入,大量农民夫妻一起外出打工,结果造成孩子大量留在家里由祖辈或亲友照看,这也就是现今社会热烈讨论的“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亲生父母的照顾,其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等方面情形堪忧,对此,本文选取本市农村300名的留守儿童的资料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市农村的300名的留守儿童作为观察组(A组),有160名是男童,有140名是女童,男女比例是8:7;年龄集中于3~12岁。同时选取同期我市农村的300名的非留守儿童作为对照组(B组),有165名是男童,有135名是女童,男女比例是11:9;年龄集中于1~11岁。调查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

1.2方法

以问卷的形式实施调查,调查问卷依照最常用的形式设定,调查的内容:年龄、性别、家庭情形、个人习惯、心理卫生保健等,对以上因素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文中的计量资料均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时实施独立样本t的检验,计数资料的分析全部应用χ2检验,P

调查儿童的心理情绪采用自评量表(SAS),而后对其评分,其中>50表示抑郁,值越大,抑郁程度越高。[2]

2 结果

儿童心理情绪自评量表(SAS)评分上,观察组的平均评分为(61.2±6.2),表现抑郁;对照组的平均评分为(38.3±9.4),表现正常。这两组儿童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分析造成以上原因:第一父母因素,造成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处于经济上的考虑,他们常常交予当地的祖辈或亲友照看,由于隔代因素,造成他们心理交流有代沟,儿童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另外一方面儿童思恋父母情绪较重,而父母常常一年或几年才能够回一次家,这样儿童心理空巢严重,容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第二经济因素,造成儿童卫生保健问题。[3]贫困儿童缺少必要的经济支持,他们可能穿戴干净,注意个人卫生,但缺少经济上的支持,他们经常出现营养不良现象,自然他们的身体素质较差,不可与同龄儿童相比。

3 讨论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者,他们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由于历史、社会因素,贵州地区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使其处于“非正常的生活状态”,在思维情绪、意志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要远低于同期的非留守儿童。[4]对于这一社会问题,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

第一,学校教育方面。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或耐心指导;其次,定期召开隔代家长会,向其准确传达学生在校表现,与这些监护人建立联系,及时摸清楚儿童的心理情况,同时结合这些儿童的心理特点,指导他们的监护人进行教育,与学校一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三,联合非营利组织,在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员,处理在校儿童的心理问题。针对学生营养不良问题,政府应当较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上的投入,对这些地区的学生实施免费的营养餐,让每一个儿童在学校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促进其茁壮成长。

第二,社会方面。可以发挥民族特色,贵州少数民族众多,各有教育特色,对此,可以成立留守儿童家园,由当地的少数民族的艺术家照看,可以教这些儿童唱歌、跳舞,也可以借助民族的特色进行民族教育,如思南的金钱杆、玉屏的箫笛、德江的傩戏等。[5]也可以开展农村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尽量让农民在家乡也可以赚钱养家。

综上所述,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卫生保健状况比较差,这既有家庭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为此,全社会都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切实加强这些儿童的身心、卫生健康发展,促进他们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红,卢晓灵,张金勇;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8,12(02):163―164

[2] 尹勤,刘越,高祖新;留守儿童自我意识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阜宁县为例[J]. 西北人口. 2011,18(05):254―255

[3] Amato PR.The impact of family formation change on the cognitive, social,and emotional well-being of the next generation. The Future of Children . 2005,17(03):221―222

篇2

【关键词】应用型;学前保育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保育学》课程涉及学前儿童生理发育、健康评价、营养膳食、事故预防与处理、疾病预防与处理、幼儿园环境卫生等方面知识。该课程是集知识教育与能力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然而,在长期教育的实践中,由于对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造成教学实践中的种种偏差,影响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由复合型向应用型目标转变的背景下,对《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进行反思和研究,有利于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根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目标下学前保育学教学改革研究(15JG001Q)》的要求,我们对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现在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名称不尽一致,有《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幼儿卫生与健康》、《幼儿卫生与保育》、《幼儿园卫生学》等等,但课程内容基本相近。就课程内容来说,《学前保育学》课程基本涉及如下热荨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与保健知识。这一部分是本课程知识的奠基部分,旨在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为学前儿童保育工作提供主要依据,使学前保育活动能够按儿童生理发育的规律办事。其主要内容涉及人体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生理发育特点和主要功能,学前儿童系统、感觉器官的生理特点及其保健要点。

学前儿童健康及评价知识。这一部分内容是学前儿童健康学基本知识,旨在使学生掌握运用健康学的原理来分析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及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健康的含义,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因素,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及方法。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这一部分内容涉及营养学基础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维持儿童生命和健康过程中营养素的来源和构成,从营养的角度保证提供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其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的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幼儿膳食的配置原则,幼儿膳食计划和食谱的制定,托幼机构的膳食卫生。

托幼机构的生活保健制度。这一部分是从制度层面讲解幼儿园生活制度,旨在让学生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从幼儿园生活环节了解卫生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科学地制定幼儿园生活制度,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各环节的卫生要求,托幼机构体格检查制度、预防接种制度、隔离制度、消毒制度、环境卫生制度。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这一部分是从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视角讲解安全管理和教育,儿童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和技能,旨在提高安全意识,应对意外事故。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原因,托幼机构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托幼机构一般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和技能。

传染病及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这一部分是根据幼儿成长的生理特点讲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的基本知识,预防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的技能和护理技巧,旨在掌握各种病症发生的规律,应对传染病和常见的病症发生。其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的发生的基本途径和症状,掌握常用的病症预防和护理技术,能够在教育实践中预防传染病和常见疾病的发生。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这一部分是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掌握学前儿童典型心理问题的症状、成因及预防办法。旨在掌握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预防和早期发现学前心理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年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托幼机构的物质环境卫生。这一部分是从幼儿园物质环境卫生的视角,介绍了托幼机构物质条件方面的卫生要求。旨在让学生掌握的物质环境建设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尝试进行初步的环境创设。内容包括托幼机构的房舍、场地、常用设备、教具、文具、饮食用具、盥洗用具卫生等。

通过对《学前保育学》课程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前保育学》具有综合性课程的特点。它集知识教学、能力教育、技能训练为一体,涉及知识内容广泛,能力培养要求较多,操作技能具体,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托幼机构工作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

1、《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的价值是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取向,是课程教学的实际效能。课程价值取向一般可以分为以理论知识追求的价值取向和能力技能培养的价值取向两种类型。如各种原理课程教学,其价值取向就是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而有些课程则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技巧。当然对于任何课程的价值取向不可能十分明显的分为理论型或技能型。理论型价值取向中,也强调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能力技能型价值取向也要以知识教学作为基础。但从总体上分析,不同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十分明显的。从《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内容来看,它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基础知识的传授,但从课程的目标来看,它的价值取向并不是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是技能技巧教学的奠基,要求学生在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处理从事幼教职业的技能技巧,能够在将来职业生涯中,熟练地处理幼儿营养、健康、疾病预防和处理、事故预防和处理、幼儿园环境卫生创建工作的实际能力。因此,《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儿童保育的能力和技能。

2、《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学科地位

高等院校的专业具有明确的培养方向,而各专业的培养方向,是通过课程体系来体现的。在课程体系中,不同的课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托幼机构从事教学和保育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和管理人才。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具有保教结合的特殊性,不仅要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教学,还承担着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任务。其课程体系是由学前教育和保育两个部分构成。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音乐、美术、体育、学前活动等教育类课程,这些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育的能力。而《学前保育学》课程,则主要普及幼儿卫生健康知识,培养学生从事幼教职业中的保育能力,能够在幼儿教育中保证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教育提供卫生健康保障。因此,《学前保育学》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占有重要位置,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3、《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功能

课程的功能就是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课程的功能是由课程性质决定的,不同性质的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有不同的功能。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按课程功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学前教育类课程,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课程等课程系列,这些课程体系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培养学前教育教师奠定知识基础。二是艺术教育类课程,包括学前体育、学前绘画、学前音乐、学前手工、学前活动等课程,这些课程体系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各种技能技巧,奠定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能力。三是学前保育课程,主要包括《学前保育学》课程,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在学前教育过程中,促M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功能是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为学前教育教学提供重要保障,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重要的职业素质教育。

4、《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特点

从课程的内容可以看出,《学前保育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综合性。《学前保育学》课程集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健康知识、儿童营养、托幼机构生活保障、事故预防与处理、疾病预防与处理、儿童心理卫生、托幼机构环境卫生知识为一体,涉及面广泛。第二,实用性。《学前保育学》课程的设置直接针对托幼运机构的卫生保健活动开展教学,它从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开始,涉及到托幼运机构卫生保健的方方面面,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工作指南。第三,技能性。《学前保育学》课程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是要掌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所必需的各种技能技巧,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主要目标。

通过对《学前保育学》课程内容、价值取向、学科地位、课程功能和课程特点的分析,我们可把《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归结为“知识奠基一强化能力一突出技能一提高专业素质”,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途径,技能是目标,素质是归宿。

知识奠基是指《学前保育学》教学要以幼儿生理学、幼儿园卫生学、幼儿园营养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作为基础,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从事托幼机构保育工作的基础知识,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因此,《学前保育学》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引导学生掌握有关知识,为培养能力、训练技能奠定基础。

强化能力是指《学前保育学》教学要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各种知识是什么,还要使学生学会在托幼机构的工作实践中善于利用学前保育学的各种知识分析问题,能够按照幼儿保育的有关要求对托幼机构各种设施进行设计、规划和检测。因此,在《学前保育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增加学生见习机会,利用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实践实验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3

【摘要】目的:探讨钦州市城区小学一年级6~7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钦州市城区4所小学一年级的学龄儿童及市区6~7岁散居儿童进行调查,同时填写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的自拟调查表。结果:检出率为18.4%,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22.8%)高于女童(13.2%),男童行为问题总分及行为问题得分高于女童,男童A行为得分高于女童,而女童N行为得分高于男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期住院、新生儿期黄疸、母亲文化程度、母亲有不良妊娠史、父亲饮酒、父亲抽烟、溺爱等是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涉及到母亲妊娠期、围生期、新生儿期疾病、父母行为、文化程度、养育方式等多种因素,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儿童行为问题;Rutter行为量表;影响因素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指童年期出现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正常范围的行为,儿童行为问题可延续和发展为成年期心身障碍或疾病,尤其是社交退缩、违纪、攻击行为将是成人期发生各种精神疾病的根基[1]。为了解钦州城区6~7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状况及影响因素,作者对钦州市区1074名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城区4所小学一年级学生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074份。其中男童588名,女童486名,平均年龄(6.7457±0.7856)岁。

1.2 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儿童保健专业技术人员和校医担任调查员,使用统一印制的问卷,主要采用被调查儿童家长在调查员的集体指导下进行填写,资料当场收回。

1.2.1 调查内容:①儿童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出生情况、生后疾病史、养育史等;父母及家庭一般情况如父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饮酒习惯、母亲妊娠期与分娩情况及家庭类型、父母对孩子疼爱程度等。②儿童行为问题检测:采用惠诚儿童心理测评软件2.0版Rutter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内容包括一般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两方面。问卷将行为问题分为两大类,A行为(Antisocial Behavour,即违纪行为或称行为)包括: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经常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偷东西。N行为(Neurotic Behaviour,神经症行为)包括:肚子疼和呕吐;经常烦恼,对许多事情都烦;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

1.2.2 行为问题的评分分级:分3级。从来没有此行为评为0分;有时或症状轻微或每周不到1次评为1分;症状严重经常出现或每周至少1次评为2分。量表最高得分为62分,以13分为临界值。凡等于或大于13分评为有行为问题。有行为问题者,如A行为总分大于N行为总分时,该儿童被认为有行为;反之被认为有神经症行为;评分相等者则为M行为,即混合。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IFO 5.0录入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1074名儿童中,检出有行为问题的198人,检出率为18.4%,其中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2.8%(134/588),女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3.2%(64/486),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P=0.000。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中,A行为、N行为、M行为分别为47.0%、33.8%、19.2%,其中男童以A行为为主,女童以N行为为主,见表1。

2.2 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得分比较:对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得分比较显示,男童行为问题总分及行为问题得分高于女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童A行为得分高于女童,而女童N行为得分高于男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内报道相一致,见表2。

2.3 儿童行为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儿童行为问题为因变量(0=无,1=有),表3所列25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小儿性别、新生儿期住院、新生儿黄疸、母亲文化程度、母亲有不良妊娠史、父亲饮酒、父亲抽烟、溺爱8个变量,见表3。

3 讨论

3.1 不同性别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显示,行为问题检出率男童高于女童;行为问题中A行为问题男童多于女童,N行为问题女童多于男童;男童以A行为为主,女童以N行为为主,结论与其他相关研究相似。本次调查结果与国内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的报道在6%~17%之间相一致,而6~7岁儿童行为问题与相关报道6~7岁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不一致[2],可能与地域环境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2 母亲妊娠期情况及新生儿期疾病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有不良妊娠史、新生儿期住院、新生儿黄疸是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有关研究表明,妊娠期及围生期多种高危因素可损伤小儿脑部,成为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3]。

3.3 家庭及父母行为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本调查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抽烟、饮酒、母亲文化程度、溺爱是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因素。家庭是儿童的主要生活环境,父母的言行、家庭教育、养育方式等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家庭环境及父母行为对儿童早期心理行为发育有很深的影响。

本调查结果表明,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涉及到母亲妊娠期、围生期、新生儿期疾病、父母行为、文化程度、家庭环境、养育方式等多种因素,因此,要预防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就必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教育母亲做好孕产期保健及新生儿期保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以改变父母不良行为及养育方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薛兴邦,李建国,陆莲芳.上海市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54~55.

[2] 任路忠,刘贵敏,童卫红,王为实.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危险因素浅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9):77~79.

[3] 李明杰,张同文,姜翁球等.沿海城乡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科学,2002,11(2):220~221.

篇4

【摘要】目的:对流动儿童父母的相关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现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180份我辖区内的0至6岁之间的流动儿童父母资料,对抽样中的这些父母对儿童保健的了解和需要程度进行探讨和统计。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抽样中的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发育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儿童心理发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很差,每项的了解程度都不超过20%,40%的父母表示不知道上述儿童保健项目。结论 只有父母能够对儿童保健知识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才能够更好的确保儿童的健康。所以,要对流动儿童父母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使其能够更好的指导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流动儿童父母;儿童保健知识;探讨

【中图分类号】R27.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359-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和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从以前的"有病治病"逐渐向现在的"无病防病"而过度,随着这一改变,家长对于儿童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传统常规的一体检为主的保健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如何探讨出一种更为科学更为理想的方法对儿童进行保健服务,使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能有更好的发育,已经成为摆在所有妇幼保健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对流动儿童父母的相关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现状进行探讨,为今后该类人群对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儿童保健的知识的普及程度更强,使儿童的发育更加理想,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在探讨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180份我辖区内的0至6岁之间的流动儿童父母资料,对抽样中的这些父母对儿童保健的了解和需要程度进行探讨和统计[1]。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这两年时间里,抽取180份我辖区内的0至6岁之间的流动儿童父母资料,其年龄在21至34岁之间,平均年龄26.4岁;这些人群的文化程度、家庭条件等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1、抽样调查方法: 例用的是多阶段抽样的方法, 统一用0-6岁的流动儿童的卫生服务现在所处的状况及问卷调查, 现场对目标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2]。2、调查内容: 包含有儿童出生发育情况、儿童的自然情况、儿童接受保健教育的状况以及儿童父母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和需求。

1.3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抽样中的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发育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儿童心理发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很差,每项的了解程度都不超过20%,40%的父母表示不知道上述儿童保健项目[4]。

表1 父母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

自表中可知,对儿童各种保健知识有所了解的的父母不到20%,而40%左右的人对这些知识还处在一无所知的状态[5]。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 流动儿童的父母对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 这就给在流动的人群中展开儿童各种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这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流动儿童的父母对于儿童接种疫苗以及定期的健康检查的需要性相对较高, 而对育儿的咨询以及对新生儿进行访视的要求却比较低,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该人群的流动性很大及父母儿童的保健知识十分贫乏、宣传教育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大多数流动儿童的父母是来自于偏远的农村, 大多数仍保留着母乳喂养的优良习惯。针对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于农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保健的意识相对淡薄等特点,相关的各个部门应该加强并且利用这类人群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程度,对其进行积极的配合或是采用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指导,以便更好的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在对儿童实施保工作的过程中,监测以及指导是其服务的主要方向和内容,在服务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服务的整体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以此为基础,针对个体儿童的疾病干预和健康促进,既要强调个体化还需要更"全面"、更"专业"、更"深入"的保健服务,这就对儿童保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相关的调查显示,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排在育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的首位,而这方面的治疗和干预在传统儿童保健中尚属空白。儿童保健服务由单纯的体格检查、预防接种延伸为集生长发育监测、膳食营养指导、心智发育筛查与咨询、常见病防治、预防保健、早期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不仅给社会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服务,满足了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同时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和信息反馈,掌握了更多更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6]。

针对流动人口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保健意识淡薄等特点, 有关部门应加强并采用该人群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 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 积极配合或采取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对来源于经济困难家庭的儿童, 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综上所述,加强对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的了解,对其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所以,通过对其了解和探讨,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对其现状进行改变,并且通过在工作中给予充分的重视,以提高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使每一个家长都能够通过其指导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刚,吕军,张德英,刘英涛,张立. 管理者与提供者对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的意向调查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6,12(09):716-717

[2] 史晓浩,杰. 流动儿童城市社会交往的逻辑――指向一种质量互释的混合研究[J]. 南方人口, 2010,14(02):528-529

[3] 王丽杰,赵鹏,徐志浩. 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与儿童保健质量的探讨[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0,31(03):378-379

[4] 闫淑娟,陈欣欣,段建华,刘钢. 北京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状况与需求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8,16(05):283-284

篇5

关键词:儿童保健;心理行为评估及干预;生长发育;育儿知识

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和关注度也在逐渐的增加,人们对待疾病的观念也在由传统的"有病治病"向"无病防病"这一新型理念进行转变和过度[1]。而常规的儿童保健工作内容主要以体检为主,筛查儿童是否有疾病或者是潜在的危险发生,并无法评估儿童的心理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更好的丰富儿童保健工作的内容,提高儿童保健的效果[2]。本文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保健的儿童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儿童保健全程引入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保健的儿童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儿童有123例,女性儿童有77例,患者的年龄为1~5岁,平均年龄为2.35岁,根据儿童接受保健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儿童100例。两组儿童在年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实验样本间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将200例参加儿童保健的儿童分为两组,对照组儿童给予传统以体检为主的保健,进行常规的体检,观察组儿童在接受传统以体检为主保健模式的基础上接受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具体的评估和干预方法、内容如下:

对儿童的神经行为进行测定,同时填写婴儿气质量表和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对儿童的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方法、断奶方法等科学喂养方法进行指导和讲解,同时告知家长儿童的日常照顾技巧,对防止意外发生等儿童常识也要进行一定的宣教。对家长进行儿童保健知识问卷调查,主要的内容应该包括睡眠注意、玩具选择、疾病预防以及儿童喂养方法等。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儿童生长发育、行为出现为题以及家长育儿知识知晓率等情况均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以供实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实现对本次实验研究中数据的录入、统计和分析。其组间构成比较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进行检验,两组均数比较用t分析,如果P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儿童100例,观察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和行为问题发生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观察组100位儿童家长中,掌握科学喂养方法的有98例,知识知晓率为98.0%,掌握日常照顾技巧的有95例,知识知晓率为95.0%,懂得幼儿卫生知识的有97例,知识知晓率为97.0%;对照组100位儿童家长中,掌握科学喂养方法的有82例,知识知晓率为82.0%,掌握日常照顾技巧的有88例,知识知晓率为88.0%,懂得幼儿卫生知识的有89例,知识知晓率为89.0%,观察组儿童科学喂养方法、日常照顾技巧和幼儿卫生知识等知识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传统的以体检为主的保健模式无法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和研究出一种科学、理想的方法为儿童实施保健服务,使儿童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均得到更好的发展[3-4]。

有关调查和研究显示,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儿童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而传统保健工作并没有包含心理行为评估及干预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儿童保健服务中应该增加常见病防御、早期教育、心智发育以及心理行为评估、干预等各方面内容,为儿童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保健护理服务[5]。在实施儿童保健服务的过程中运用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可以为儿童家长了解儿童保健知识提供一定的基础,有效的避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是一项非常好的儿童保健护理内容[6]。在本次试验研究中,观察组儿童生长发育、行为出现为题以及家长育儿知识知晓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儿童保健的过程中,在传统以体检为主的保健模式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可以提高儿童保健的效果,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避免儿童出现行为问题,提高家长育儿知识的知晓率。

参考文献:

[1]赵琦,张兆明,廉德花.学龄期儿童意外伤害心理行为评估的对比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1):325-326.

[2]岑若珠.儿童保健工作中常规引入心理行为评估和干预的方法及效果[J].医学信息,2013,32(13):2316-2317.

[3]江bb,陈迎建.南通市2387例6~12个月婴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4):174-175.

[4]孙义秀.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09):558-559.

篇6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家庭因素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77

Abstract The family is an important environment for individual growth, and it is the basis and starting point for children to grow up and move towards the society.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left behind family determines that the family factors have special influence on the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the left behind children. Based on the predecessors on the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function, parenting style, atmospher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impact of left 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research review,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on preschool children's longitudinal study and research in certain limitations,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direction the future.

Keywords children left behind; family factors; mental health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留守儿童的概念主要指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的儿童。当前我国劳动人口的流动方向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因此留守儿童主要也分布于农村区域。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家庭来说,家中的孩子几乎是他们全部的希望和寄托。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也是研究的重点:杨国才等人在2012年统计相关文献时发现,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占总量的59.27%。多数研究认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方面,其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水平较高。但同时也有不同观点,认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上并无明显差异,或仅在认知、情绪的维度上存在差异。

2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儿童成长并走向社会的起始点。布朗芬伦娜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是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家庭不仅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平台,更是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具有关键影响的社会生态系统。家庭因素主要将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部因素即家庭生活的外在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和工作单位、所在地、家庭结构等方面。内部因素则指家庭的心理环境,包括家庭功能、气氛和环境、教养方式等。

2.1家庭结构

对父母外出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外出导致儿童的内、外在心理健康状况均发生恶化,且通过配对的实验处理组发现,若父母不外出,则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将会有所改善。尽管父母不同的外出情况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的差异并不明显,但其带来的不同监护类型却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留守儿童长期生活的家庭结构及由此形成的监护类型主要分为单亲看护、隔代看护、同辈或自我看护及叔辈看护几种。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显著。

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由于较少感受到来自长辈的支持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监护类型,且主要表现在过敏和冲动倾向上;同辈监护的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常处于“无人求助”的状态,常体验到较强烈的学习焦虑;儿童在家庭中的安全感很大部分来源于母亲,因而母亲看护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和恐怖感较少;隔代看护的儿童可能由于老人在教育时常采用恐吓等方式,存在明显的焦虑与恐怖感;叔辈看护的儿童体验到的焦虑水平较低,但在过敏倾向上得分较高。与父母看护的普通儿童相比,隔代、母亲看护的留守儿童的焦虑、抑郁水平和孤独倾向较强。但王永娟等人的研究结论认为普通儿童的孤独感体验比留守儿童高,并由此得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家庭中父母监护、关爱和社会支持等密切相关,而并非完全是由于他们与父母的沟通问题所致的结论。

2.2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是指家长教育、抚养孩子的方法类型,是其理念、行为及对儿童情感表达的综合,具有相对稳定性。家庭系统中看护人的教养方式对各种监护类型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存在着影响,但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不同看护方式的影响不同。

通常情况下,父母亲的温暖理解对心理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而他们的拒绝则产生负向作用。具体而言,在隔代和父辈监护的儿童中,支持温暖的教养方式会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但在留守家庭中常见的隔代监护较多地采取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儿童产生较多不良人格品质和不良行为习惯。与溺爱型完全相对的严厉拒绝的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也为负性。父亲干涉在单亲监护中具有消极作用,而父亲惩罚、母亲偏爱对父辈和单亲监护的儿童具有积极作用。在同辈或自我看护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不如其他留守类型的儿童那么显著,但母亲拒绝和父亲温暖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2.3家庭功能

父母对儿童的关心程度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原因,而儿童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程度约为对普通家庭儿童影响的两倍。过往研究常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沟通三个方面对家庭功能进行描述。

留守儿童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上的得分低于一般儿童。亲子相聚的间隔时间越长,父母对孩子的照顾不周、监护不力,孩子与父母的亲密程度下降,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又可以共同反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且其中家庭亲密度的解释力更大。无论什么类型家庭中的留守儿童,其孤独感和社交焦虑都是相伴而生的。通过儿童的孤独感,能够预测其社交焦虑的存在,反之亦然。

2.4家庭气氛

现有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易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提高。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家庭的矛盾性明显高于常模,而高水平冲突家庭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悲伤、愤怒、焦虑和害怕。父母亲外出后,家庭内部的教育和抚养环境发生了改变,儿童所获得的父母关爱减少、家庭气氛变得冷清,而冷清的家庭气氛可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2.5其他因素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抑郁水平负相关,对经济状况的自评为中等以下的儿童,其抑郁心理的检出率最高。大量研究发现留守家庭中监护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的身心健康状态越好,恐怖感越轻,总焦虑水平越低。父亲的文化程度与儿童的学习和人际焦虑、孤独、过敏和恐怖倾向、身体症状以及总焦虑倾向得分之间呈负相关,而母亲的文化程度与身体症状、恐怖和总焦虑倾向的得分之间负向相关。

3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

3.1 研究内容和深度受限

目前对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幼儿的研究较少,而很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分离时机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亲子分离时儿童的年龄越小,语言及认知功能发展尚不完善,在未来的成长中,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受到的影响越大,出现问题的风险也更大。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因其亲子分离的状态而受到较大影响,但相关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留守儿童已经不仅出现于经济落后地区,而研究区域仍主要集中在农村及边远地区,较少涉及城镇留守儿童。

3.2 研究方法单一,纵向研究较少

现有的研究方法多采用量表或问卷,访谈法和其他的方式较少,间接限制了研究对象及范围。如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及理解表达能力有限,在研究中就不能很充分地反映出留守后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此外,评估因果关系的唯一方法是进行事件前后的纵向研究,而现有的研究多为一次性或横断比较研究,甚少有长期纵向研究,难以准确反映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的长期影响,以及其影响随时间推移将产生怎样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3.3 研究角度单一,应用研究少

留守儿童正处于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风险之中,迫切需要更好的预防措施和更有效的管理战略。现有研究对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的特征、现状、影响因素等的描述性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应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应更具实际应用性,或尝试考虑从其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能为问题的解决提出实际可操作的建议和贡献。

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孤独感、抑郁感的影响――基于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批准号:15C0886

参考文献

[1] 薛静,徐继承.徐州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2:375-377.

[2] Wu, QB., Lu, DP., Kang, M. (2015). Social capital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with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parental migration. Social Science& Medicine,132,270-277.

[3] Tom a, R., & Jenaro, C. (2015).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omania: Anxiety and predictor variables.Psychological Reports,116(2):485-512.

[4] 袁宋云,陈锋菊.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231-235.

[5] 王井云.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0.7:125-128.

[6] 凌辉,张建人,易艳.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5:674-678.

[7] 袁博成,金春玉.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焦虑[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0:1564-1566.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的变迁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病率越来越多。儿童行为问题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包括行为和情绪两个方面[1]。英国精神病学家Rutter把行为问题分为A行为和N行为两类,其中A行为指反社会行为,即违纪行为,包括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等;N行为指神经症性行为,包括睡眠障碍、肚子疼、呕吐、经常烦恼、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等。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及早纠正其心理行为异常是当今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采取短程情境游戏疗法对小学生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研究,并探讨了此方法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

凡是以游戏为主要沟通媒介的方法都可称为游戏治疗[2]。依据指导思想和治疗方案不同,目前游戏治疗主要分为二大类,即指导性(结构性、情境性)游戏治疗和非指导性(儿童中心)游戏治疗[3]。本研究是按情境游戏治疗方法的思路设计的,这种模式不强调对潜意识的分析,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安排儿童进入针对问题设计的模拟情境中[4],通过孩子自身的参与,提供给他们情绪和行为模式学习的平台,帮助孩子建立一套解决行为问题的技能,让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改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包头市区两所小学中,整群抽出三、四年级的小学生729人,年龄9~11岁,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表)测试,回收有效问卷份705份,筛出有行为问题儿童,即Rutter问卷总分大于正常上限(13分)者85人。将以上两所学校随机分为干预组(40名行为问题学生)、对照组(45名行为问题学生)。

1.2 方法

干预以活动课的形式进行,每周2次,40个人分为8组,每组5个人,每组安排一人辅导,活动一次1.5小时,包括讲解游戏规则,下发游戏盘、游戏卡和其他游戏教具,开始游戏,并在结束后讨论。游戏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让儿童在游戏中宣泄压抑的情绪,在游戏中获得新的领悟,创造处理困难的机会,矫正与提高儿童应对行为的方式[5]。

1.3 干预方案

参考美国儿童心理治疗的游戏方案,课题组本着更适合我国儿童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交往环境、家庭环境的原则,共设计8个游戏,每次1个,疗程2个月。包括学会合作、分享、帮助;在模拟社区学习社会技能、沟通技巧、多元表达;情绪情感的识别、描述、表达;愤怒的管理;焦虑的管理;帮助冲动的孩子学会控制、等待、放松的技术,有计划的安排事情,平静的面对失败;明确道德标准,了解人格的含义及健康人格的内容,塑造良好性格等。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由老师安排上活动课。干预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小学生再次进行Rutter儿童行为量表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数据利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两组儿童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得分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各组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分值的比较

两组小学生治疗前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总分均大于13分,治疗后干预组Rutter总分、A分和N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各分值无显著变化。详见表1。表1 干预前后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分值比较(略)

2.2 效果评定显效:Rutter总分降至正常或减分>5分;有效:Rutter总分减分为2~5分;无效:Rutter总分减分

3 讨论

情境游戏治疗对于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有较明显的改善。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时期,他们要逐渐学会适应所面临的社会生活。而鉴于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和实践所有的角色和规范,游戏为他们模拟和实践社会生活提供了生动的演练平台。在游戏中,学习如何被同伴接受、互相协作,如何公平地解决争吵和不同意见,学会分享、谦让,从而可以提高适应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方面的社会生活能力[5]。由于缓解了心理紧张,神经症性N行为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由于在宣泄不良情绪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情绪训练,提高体察和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很多问题儿童是因为不能良好的分辨和理解别人的情绪和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不良行为,比如有攻击倾向的儿童他们总是认为别人的行为是有敌意的,才用攻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然后又在人际中出现问题。因为改善了孩子们对自己、对他人、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并学习建立合理而积极的思维,并在游戏中反复练习,违纪性A行为也有显著变化。

情境游戏疗法对小学生行为问题干预的研究实践表明,游戏治疗作为儿童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对改善对小学生行为问题有着广泛的适应空间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粹,王玉凤,王希林.社会技能训练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9):603-607.

[2] 刘敏娜,黄钢,章小雷.儿童游戏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908-2909.

[3] 高峻岭.游戏治疗儿童心理障碍[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71-273.

[4] 曹中平,蒋欢.游戏治疗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取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89-491.

篇8

【关键词】毕生发展观;早期儿童;教育原则

曾几何时,我们周边许多年幼儿童的父母不知不觉中把成人世界的急功近利思想,推及自己在家庭中的育儿行为。他们总热衷于把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孩子作比较,比比自己的孩子多学会了多少词汇,多参加了什么培训班,多学习了什么技能……其用心之良苦,着实让人感动。不过对孩子的教育并非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举,偏离了儿童发展规律,干扰了儿童正常的发展路径,再多的教育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甚或适得其反。

科学的育儿行为应以科学的儿童发展观为指导,尤其是要以毕生发展观为指导。

一、什么是毕生发展观

通俗地说,毕生发展观以贯穿人的一生的发展历程作为指导思想来看待儿童每个时期的发展变化。概言之,毕生发展观要求我们关注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要关注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及其潜在机制。譬如,一名在两岁时与母亲关系冷淡的儿童,却可能在二十岁时与父母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位在二三十岁时基本不管孩子的父亲,却在六七十岁时对照管孙子乐此不疲。诸如此类的现象,从外表看来变化十分巨大,这两种表现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为什么存在或不存在关联正是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欲探究的。毕生发展观强调应以不同时间尺度来考察个体在每个时间段的得与失。

其次,以毕生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各年龄阶段的成长问题。毕生发展观试图确认个体在各个年龄阶段,在情绪、认知和生理等领域的成长趋势。例如,道德发展,婴幼儿期的移情和同情心发展,小学阶段的道德概念发展,青少年/成人阶段的各种道德信念和道德自律发展,中老年期的基于道德推断的生活智慧发展,等等。

其三,确认各种生活事件的发展意义。毕生发展观从许多不同的视角来考察个体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诸如游戏、爱、工作、家庭、性和死亡等一般经历。毕生发展观认为,对不同年龄的人来说,事物的涵义和影响是随个体角色和责任的变化而变化的。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化。

其四,确认并解释发展的多样性。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既探寻用以解释儿童期、青年期和成人期之重要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变化模式,也关注发展差异,包括因个体经历不同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导致的发展变化差异。毕生发展观强调应尊重发展的多样性和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相应地,切合毕生发展观的教育应从社会文化差异和个别差异出发。

二、毕生发展观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

1.重新解读儿童早期发展的隐义

传统的心理发展观主张心理发展始于生命之初,儿童青少年是主要发展阶段,成年期处于稳定,而老年期则是衰退期。而且,人们往往把儿童发展设想为某种加法计算,即任何时候让儿童学会某种技能,就意味儿童取得一分进步;同时认为儿童发展是一种单向的线性变化,可以沿着某一方向累加,因此要求儿童学习的东西越多,他们最终达到的发展高度就越高。这种观点成为许多教育行为的潜在认识基础。众多家长认为孩子在越早的时候学习越多的内容,孩子就一定发展得越好就是一个例证。

毕生发展观则以更为全面的眼光来审视发展,认为发展并不简单意味着功能的增加,生命历程中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而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也并不是我们原来所设想的那种单一的线性变化,相反,这种连续性可能是源自选择、优化和补偿等不同发展机制协调作用的结果。因此,个体遗传倾向的差异、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个体的成长史等诸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走向、发展速度和最终达到的功能发展水平。即使是出生伊始的婴儿也并非一块可以由我们在上面任意图画的白板,相反,他们是带有特定遗传倾向,并且必然面临着诸多交织着获得与丧失过程的发展任务的动态有机体;而儿童早期阶段的发展不只是简单地为该阶段的认知和社会化任务服务,它还为以后年龄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认识儿童早期心理不成熟的适应和长远可塑性

用于刻画人类发展过程特殊性的特征中,除了漫长的生理和性成熟期外,更为突出的一个特征是极其漫长的认知成熟期。为什么人类的认知能力像生理能力一样,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不成熟状态?如果说儿童有许多东西要学,那么具有漫长的生理儿童期伴以相对成熟的认知系统,岂不更具有物种优势?对此一种错误的认识是,将不成熟等同于无能,把漫长的不成熟期简单视为能提供更多学习和社会化机会的时间,相应地,在教育实践上许多人试图通过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强化指导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儿童的不成熟可能具有其自身的适应功能,有助于儿童达到更高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成就。例如,幼儿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将来的表现往往持比较乐观的(当然往往比较不现实)的预期,并且较少根据自己过去的失败经历来预测自己将来的表现,这种不成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可能有其独特的动机功能。因为这种无视自己局限而仍保持乐观的态度,可能鼓励儿童去尝试各种他们目前尚不能掌握的更多样和更复杂的行为,从而促进长远的认知收益。因此,年幼儿童的早期认知发展中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偏向,或许正是这种认知不成熟适应的某种体现,从而他们可以不受自己的认识的影响,更多地将心理活动投向周边的环境现实,亳不气馁地进行各种探索。而养育者急着促使孩子尽快成熟,或许将造成孩子过早丧失这种适应功能和长远可塑性。

3.尊重发展差异是各种育儿举措的前提

诚如育儿谚语所言,“每个家长都坚信教养的作用,一直到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许多父母往往难以意识到儿童发展的多样性和个别差异,他们往往倾向于夸大自己或家庭教育的作用,特别是喜欢将纯粹基于自己成长经验的发展预期、养育理念和教育举措,无差别、强制性地实施于自己的孩子身上。而家庭成员在育儿实践中产生的许多冲突,诸如父母之间的冲突、祖父母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冲突、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增加的亲子之间的冲突等,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源自不同养育者没能充分认识到儿童的发展差异。

正如前面所述,毕生发展观强调发展模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也来自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且由于一个人的发展受社会、环境和历史变化的影响,一代人所经历的发展经验可能不同于另一代人。儿童生长发展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环境,生物势力(遗传和有关健康的因素)、心理势力(内在知觉、认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知、情绪和个性因素)、社会文化势力(人际、社会、文化和种族等因素)和生活周期势力(相同事件对不同年龄的个体有不同影响)四方面因素的作用,共同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倾向、速度和最终发展水平。显然,家庭教育只有切合儿童的发展实际,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功效。积极的做法,要求父母(和祖父母)通过有效交流,克服养育过程的自我中心化、功利化倾向,致力于创设支持性、适应性的家庭环境,以充分发展孩子个性和能动性。

三、毕生发展观视角下的儿童早期教育原则

当然,要把系统的毕生发展观全面贯彻于家庭教育实践并非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但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渗透如下原则或许并不是太困难。

1.和谐为本,促进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

毕生发展观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儿童心理的可持续发展尤其依赖于心理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这意味着只重视智力发展而轻视社会性发展和情绪情感发展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杀事例对儿童心理发展失衡可能具有的危害性作出了很好的注解。许多学业优秀学生(包括中小学生、大学生)的心理系统是如此脆弱,很小的一点挫折便能轻易摧毁他们的生活信念。对这些孩子你能指望他们发展到什么高度,成为什么样的“栋梁之才”?在这个意义上说,家长对儿童早期心理的和谐健康发展的关注甚或应强于对早期“智力开发”的关注。

2.关注儿童内心体验,促发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保健与激励功能

长期以来,源于认知科学的主导,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儿童的情绪情感等内心体验的健康发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来或许源于对“焦虑和孤独时代”的担忧,以及新近“情感科学”和“情感教育科学”的快速发展,儿童早期的情绪情感发展正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情绪情感发展在心理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保健和激励功能。在这个层面上家长应该注意两方面的工作:保健方面,注意儿童早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发展不良倾向,预防他们出现情绪发展障碍;激励方面,重在引导儿童充分发展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体验,例如培养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主动探索与发展,最终使他们能够不断适应新环境和各种发展任务,并具备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

3.基于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儿童的内在认知动机

正如一些进化心理学家所言,物种进化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活动可能与物种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是好奇心和自主探索活动,另一个则是与好奇心密切相关的游戏倾向。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游戏倾向,正是他们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譬如为了了解一个瓶盖的性质,一个两岁幼儿可以反复敲击、啃咬、抛抛捡捡,并乐此不疲。但是,我们许多家长的做法却致力于用外在动机替代儿童固有的内在动机,过多用奖惩来左右儿童的认知探索,使儿童逐渐失却自主发展的认知激励系统。就长远的发展目标而言,早期教育应着眼于奠基,而奠基的根本在于基于儿童个别差异基础之上的内在激励系统的建立和自主调节习惯的养成。

4.理顺家庭层级.建设健康家庭环境系统

由于现今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更为多元,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选择,充满更多的变数.因此家庭系统对环境影响所具有的缓冲作用就更为重要。家庭环境系统健康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之源,而家庭环境系统的健康有赖于几个层级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种种关系(如父母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成员之间的多边关系)是否协调,家庭与学校教育之间是否协调,家庭教育能否有效抵制不良社会文化氛围对儿童的影响。

5.学会对各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

篇9

一、总体目标与具体工作指标

(一)总体目标

降低全镇孕产妇死亡,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和6‰以下。

(二)具体工作指标

⑴早孕建卡率达90%

⑵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80%

⑶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⑷住院分娩率达100%

⑸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80%

⑹高危儿童筛查率达90%,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达80%

⑺孕前传染病检查率达90%

⑻产前筛查率达80%

⑼妇科病检查率达65%

二、采取有力措施,严禁发生可避免孕产妇死亡,降低儿童死亡

(一)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在孕产妇系统管理过程中,凡是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及时跟踪、随访,转诊,按规定及时向二三级医院转诊。

(二)建立便捷、通畅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

加强高危孕产妇救治工作,保障孕产妇安全。充分发挥镇卫生院高危孕产妇抢救基地的作用,在11年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抢救制度和措施,如遇有孕产妇危重情况,随时可取得联系,做好抢救准备。

(三)加强产科管理工作,强化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

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工作,坚持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规范和加强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和死亡报告制度,发挥围产期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孕产妇保健知识宣传活动。

三、针对妇女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

(一)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妇科病检查,重点规范技术操作,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受益人群的健康利益。

(二)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倡自然分娩;推广适宜技术;严格剖宫产指征管理,加强督导,定期公示,逐步降低剖宫产率。

(三)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育龄人群自我保护意识,逐步降低人工流产率,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四、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一)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规范服务行为。

(二)贯彻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严格掌握常用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禁因非医学需要的超常规引产。确保手术质量,保障受术者的安全与健康。

(三)加强对药物流产的监管力度。

五、做好托幼园所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一)定期对本镇托幼园所保健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提高托幼园所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对托幼园所儿童疾病防治、膳食营养、食堂卫生、消毒及安全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水平。

(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逐步推广入园儿童、入学儿童的心理卫生评估工作。

六、大力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

(一)制定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事业。

(二)对各村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逐步培育我镇妇幼保健健康教育队伍。

(三)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工作,推广标准、规范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全镇医疗保健机构创建一批合格的孕期健康教育阵地。

总之2011的妇幼工作工作量大,预期目标高,需要我们再总结11年工作的基础上巩固强项,改进弱项,我们相信通过各科室的共同努力,我院的妇幼保健工作一定能够达标。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儿童保健软件系统管理

我院儿保门诊于2000年5月开始使用装有儿童保健软件的计算机,对0~3岁儿童进行系统管理。经过3年多的应用,笔者体会到计算机用于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优越性,将计算机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的作用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在2000年5月~2003年12月我院儿保门诊系统管理的0~3岁婴幼儿中,计算机管理的统计118名,男童60名,女童58名,人工管理的统计117名,男童59名,女童58名。

1.2 方法

1.2.1 儿童家长在短期内普遍接受计算机保健服务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便逐步开展计算机系统管理,家长愿意购买儿保磁卡者采用计算机管理,使用成都金石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儿童保健软件;家长不愿购买儿保磁卡者用人工系统管理。

1.2.2 两种管理方法都由儿保医生体检,检查方法相同。计算机系统管理的儿童每人有一张编号的磁卡,建卡时录入儿童及家长的基本情况,每次体检刷卡后该位儿童的体检档案即显示出来,每次体检时将每个儿童的体检结果输入计算机后,显示屏上可很快看到该位儿童这次体检的体重、身高与标准值的对比、生长发育曲线图、疾病缺点诊治记录、膳食营养指导、早期教育内容。打印机将体检结论打印一张内容详细的图表,供家长参考。人工系统管理方法即是现行的由儿保医生人工填写儿童体检登记册(或保健手册),将体检结论和保健指导内容简要地书写在体检册(或保健手册)上,许多保健指导内容由医生口述。

1.2.3 将两组统计资料对比分析。

1.3 评价及诊断标准:体重、身高用wH0推荐的O~6岁儿童体重、身高评价标准;儿童4种常见疾病按临床诊断标准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计算机组体重、身高

2.2 ARI等3种常见疾病的患病率计算机组低于人工组,差异有显著性(P

2.3 计算机组每年患腹泻2次以上例数明显少于人工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05)。见表3。

3 讨论

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由单纯的儿童体检发展到系统的儿童营养指导,开展儿童眼、口腔、听力保健,进行儿童心理行为、智力发育研究等⋯,儿童保健软件基本上包括了这些内容。每个儿童定期体检时,将体检结果输入儿童保健软件后,计算机自动计算体检时年龄,以形象的方式对比儿童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标准值,自动快速绘制体重曲线图和身高曲线图,供医生对儿童生长发育作出科学的评价;提供多种疾病、缺点选项供医生选择;为家长提供医生的防治意见、保健建议、膳食营养指导、从出生~3岁不同月龄的早期教育方法;预约下次体检的时间。上述内容打印到体检结论表上供家长阅看保存。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生长发育、营养健康状况后,参照结论表上的指导内容科学地防治疾病、矫正缺点、合理安排膳食、正确地进行早期教育、按预约时间定期到儿保机构体检。儿保机构能够系统、科学地管理每一个保健儿童。所以计算机系统管理的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优于人工系统管理的儿童。从表1可以看出,计算机组体重、身高低于M一2s的儿童少于人工组;从表2可以看出,计算机组3种常见病的患病率低于人工组;表

3提示,计算机组儿童每年患腹泻2次以上的例数明显少于人工组。

人工系统管理用体检登记册(表)或保健手册等书写体检结果,受时间和篇幅的限制,只能将体检结果、保健指导内容简要地书写在手册上面,医生讲述的保健建议家长不能全部都记住,医院也不能快捷简便地统计儿保资料供家长参考。另外儿童母亲对于育儿知识需求的重点已经转移,家长需要智力开发知识的迫切程度高于疾病的预防。[2]人工系统管理中缺乏详细的早期教育内容,而计算机系统管理中的早期教育内容适合当前儿童家长的需求。

儿童保健软件弥补了人工系统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为儿童及家长、保健医生提供了方便、有效、优质、完善的科学化保健手段。计算机可自动统计儿童保健的数据,儿保单位能快捷地得到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方面的统计资料和报表。计算机的上述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发育,提高了儿童的健康水平,计算机用于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有很多优越性,值得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