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

篇1

[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新生儿;护理;效果

产科的护理是临床护理中的重点问题,尤其是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新生儿因为器官发育功能尚未成熟,抵抗力差,因此需要精细全面的临床护理管理[1]。随着医疗制度的变化,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常规的临床护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优质护理管理作为一项新型的护理,是指在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的护理管理方法,且在临床中被广泛的应用[2]。优质护理服务的最终目标就是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让政府满意。为探究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该次研究选取72例新生儿进行分组护理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产科7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在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将参与该次研究的新生儿按照出生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共有34例新生儿,其中包括男性新生儿20例,女性新生儿14例,新生儿的日龄在5~15d,平均日龄在(10.3±1.6)d,新生儿的体重在2~4kg,平均体重在(2.6±0.3)kg;研究组共有38例新生儿,其中包括男性新生儿23例,女性新生儿15例,新生儿的日龄在4~14d,平均日龄在(11.2±1.1)d,新生儿的体重在2~3kg,平均体重在(2.5±0.2)kg,所有新生儿均经过其家属同意参加该次研究,用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中新生儿的日龄、体重等指标进行处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具有比较的价值。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行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具体的护理方法包括:①护理人员要定时对新生儿进行的调整,防止对新生儿的皮肤造成损伤。②护理人员为防止新生儿出现排便困难,可以适当地对新生儿的腹部进行按摩,促进新生儿的胃肠蠕动。③密切观察新生儿粪便的颜色和性质,观察新生儿脐带是否有渗血症状,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对脐带部的绷带进行更换。④定期清洗新生儿的脐部,并用碘酒进行消毒,防止脐部发生炎症。1.2.2研究组研究组新生儿行优质护理管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包括:①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在该院有一种特殊的模具,因为其形状是模仿母体子宫形状,因此又将其称为“鸟巢”婴儿支架,该支架可以随意变化形状,防止婴儿长期一个姿势造成皮肤损伤。②发放爱心贴,在向新生儿家属进行护理告知的同时,向家属发放爱心贴,可以在爱心贴上写上为新生儿的爱心寄语,让患病新生儿可以在大家爱的包围下早日康复。③新生儿的饮食管理。护理人员要向产妇讲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告知其母乳喂养的好处,并鼓励产妇对新生儿行母乳喂养。在行母乳喂养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指导产妇如何保持科学的姿势,或者通过示范让产妇更好地掌握哺乳的要领,除此之外,还要叮嘱产妇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排便情况,并针对新生儿的具体排便情况调整对新生儿的哺乳时间。④开展新生儿的抚触。对病情稳定的新生儿进行抚触,可以促进新生儿的消化、呼吸功能,促进新生儿情感的健康发育,增加新生儿和新生儿家属的感情。⑤成立家庭病房。对于患病的新生儿,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建立家庭病房,家庭病房的患病新生儿可以让家属在此对病情严重的新生儿行袋鼠式护理,护理人员为其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从而促进新生儿疾病的早日康复。⑥疾病的护理。新生儿在出生后容易发生黄疸、湿疹等疾病,对发生黄疸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予以蓝光照射,对于湿疹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保持新生儿的皮肤干燥。加强对新生儿的监护,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病情的进一步进展。⑦建立PICC微信圈,将进行PICC患儿家属均集中在该圈内,当新生儿出现问题后,可以起到随时随访的作用。⑧避免交叉感染。在对新生儿行体重测量时,要更换一次性的垫布,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1.3疗效判定

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服务态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技能,总分为100分,每项为5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效果越好[3]。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中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评分进行处理,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表示,采取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护理满意评分用(x±s)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经过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后,结果显示,对照组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7.6%(6/34),研究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1/38),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对两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经过不同的护理后,对照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中的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技能评分分别为(40.1±3.6)分、(41.8±4.2)分,研究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中的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技能评分分别为(46.7±2.5)分、(47.9±1.8)分,对2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输入至统计学软件中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管理随着医疗护理要求的提高应运而生,是临床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方法。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临床的护理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对临床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生儿数量的增加使其临床的护理干预措施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提高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新生儿的护理风险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巨大难题。优质护理管理理念的提出,经过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讨论后认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关学者发现在临床的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可以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对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4]。大量的临床实践显示[5],在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通过成立家庭病房,建立PICC微信圈以及发放爱心贴等多种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新生儿黄疸、湿疹、高胆红素血症疾病等相关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增加新生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成果的肯定,同时让新生儿家属也学习了更多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增加了其护理经验。该次研究结果与该研究的报道结果基本相同,表明,优质护理管理在临床新生儿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该次研究选取该院妇产科72例新生儿进行分组护理,将34例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将38例分为研究组行优质护理管理,对比2组临床的护理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评分中的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技能评分均低于研究组,将临床指标输入至统计学中行统计学分析(P<0.05),该研究结果说明,与常规护理管理比较,在临床中对新生儿行优质护理管理的护理效果更好,获得新生儿家属的好评,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综上所述,对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行优质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新生儿家属的认可和表扬。除此之外,通过实行优质护理管理,还可以增强新生儿家属对新生儿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新生儿的护理中,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由此说明,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方法在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可以取得明显的护理效果,对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洪梅.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4,13(34):119-120.

[2]王妮,王瑞丽.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1(62):242-243.

[3]王敏霞.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23):327.

[4]季东平.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4(4):229-230.

篇2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31-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舒适的环境,更需要被理解,被关心,被尊重[1];优质护理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新生儿与成人相比各脏器发育不完善,免疫力低,病情变化快,缺乏沟通能力。因此,对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更具有特殊性。2012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挂牌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我科实施了召开动员大会,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改革排班模式,重视职责分工、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实施人性化管理及护理,进行细致、全面、合适的健康教育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的方法

1.1使护士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全体动员召开科室座谈会,大力宣扬“院兴我荣”、“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宣传护理工作对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性。护士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信心,改善服务态度,满足患儿合理需求,要求做到热心接、耐心讲、细心观,诚信帮,温馨送,爱心访的优质护理服务链,让患者在轻松、安静、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中逐渐恢复健康。要求更新工作理念,优质护理服务实行整体性、连续性的护理模式,护士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再为感动服务,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患者,且细化护士职责,更加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

1.2加强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人是生产力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现代社会人才已成为科学进步和社会最重要的资源[2]。为了优化和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我们采取如下措施:①塑造良好的护理形象。②由于新生儿年龄特殊,护理人员实施操作难度大。科室多为年青护士、临床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弱,我们实施分层培训,由护理部制定培训计划,并选择专人负责考核评价;培训内容包括各基础护理、专科病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进一步生命支持、并发症的急救处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③新生儿穿刺难,定期开展各穿刺技术学习、考核、专门组织相关比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从而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培训各类导管的维护,进行脱管应急预案的现场示范讲课,从而提高护士应急能力,促进宝宝早日康复。④加强法律意识,保障护理安全。

1.3改革排班模式、重视职责分工。护理模式选择小组责任制,由护理部制订小组长的上岗条件,工作年限需超过5年,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基础专科护理理论和技术扎实,善于与他人沟通;各小组组员要做到新老合理搭配,职责分工明确,以保证治疗,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落实到实处,危重症患儿由资深护理人员负责,同时鼓励年轻护士从旁学习,以提升业务水平,在病区繁忙时段增加当班人力,根据各护理工作内容,改变护理分工方式,做到“包床到个人”,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实行全天无缝护理。

1.4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从点滴做起,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晨晚间护理,精心的喂养,耐心细致的护理,整理床单位保持整洁干净,帮助患儿取恰当、舒适的,做到“热心接待、耐心解释、精心护理”提倡微笑服务,文明用语,争取得到患儿家长的肯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1.5实施人性化管理及护理。优化新生儿病房环境,在病房、走廊、墙壁张贴卡通图案,营造舒适、温馨、整洁的治疗环境,让患儿家长感受到医院的人性化,为避免新生儿发生交叉感染,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建立视频探视系统,详细解释不能接触患儿的原因,以得到家长谅解,便于工作顺利开展。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中应注重患者的社会性,以现代先进护理观和技术为指导,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贯彻整体护理思想,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让患者及家属深切感受到贵宾式的服务。

2结果

2.1护理人员各项考核成绩提高: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各项护理指标考核成绩明显较前明显提高,基础护理平均成绩从2009年度的95.3分升到97.2分,急救技术考核平均成绩从2009年度94.7分升到97.9分,专业技术考核平均成绩从2009年度的96.5分升到98.4分。

2.2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明显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在服务过程中,视患者如亲人,对患者一视同仁,主动关心和帮助患者家长,对回答患者家长提出的问题更加细心和耐心了。护士用周到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患儿家长的信任和赞扬,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

2.3不良事件、护理纠纷发生率降低: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对科室护理人员业务和技能进行严谨的培训和考核,从而降低在护理操作中,差错事故的发生,也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优质护理服务使护士思想观念转变了,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改变了服务模式,加强了护患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从而减少了纠纷,增加了亲切感。

2.4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由于护士专业技术的提高,主动意识的增强,护士观察病情更加仔细,执行医嘱更加认真、正确,抢救病人时应变能力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也较前提高。因此,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了。

3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是医疗改革的一部分,是建立并落实新的护理工作模式,建立新的护理管理构架的保障。自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开展实施优质护理以来,护理人员业务技术能力明显提高;职业责任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不断提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身价值感增强;患者家长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减少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优质护理;产科;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89-02

1 健康教育方法

1.1成立健康教育小组

将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分为三个小组,健康教育小组设总负责人1名,小组长3名,每组小组成员3名。小组长由床位的责任护士担任,对孕产妇的健康需求进行评估,研究和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总负责人、小组长及成员全面负责病房的健康教育,对病房中所出现的共性问题、疑难问题加以重点指导及帮助,并定期组织成员进行知识更新和培训学习,使每天每个孕产妇都有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极大地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健康教育工作连续性好,教育能力和效果明显提高。

1.2口头讲解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产妇讲解,对于孕产妇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解释。护士必须主动热情,以诚挚温和的态度与患者及家属接触,令其产生信任感,从而进行双向交流,建立一个指导合作型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乐于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

1.3图文宣传

采取宣传板报、宣传卡等方式并发放宣教的文字资料。

1.4示范训练方式

用于操作、姿势和自我护理技能有关的教育内容,如产妇的喂奶、婴儿吃奶的含接方法、抚触、脐带护理、臀部护理的方法,边做边讲解,鼓励家人动手参与。

2 健康教育的实施

2.1产前健康教育的实施

加强营养,不挑食,避免重体力劳动,不乱吃药及不接触有毒物质 ,注意休息,保证每天睡眠八小时,左侧卧位为宜;定期产前检查,做好临产前准备。

2.2入院后健康教育

是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包括病区环境、住院制度、医生的工作与休息时间等内容的介绍,目的是使新住院患者积极调整心态,尽快适应环境,配合治疗。

2.3产时健康教育的实施

为减少孕产妇对分娩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孕产妇进入分娩室时可由责任护士陪伴,开展“一对一”的教育,指导产妇如何减轻宫缩带来的痛苦,同时给予安慰和抚摸,使产妇消除紧张情绪。及时报告产程进展情况,让家属陪伴,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使之顺利度过分娩过程。胎儿娩出后热情祝贺产妇初为人母,把新生儿放在母亲胸前进行第一次接触,早吸吮,建立母子感情。通过吸吮还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同时,为母乳喂养打下基础。

2.4产后健康教育的实施

产后第1天为产妇及家属讲解母婴同室的好处,早接触早吸吮及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母亲正确的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产后第2天纠正母亲抱奶及婴儿含接姿势,指导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脐带护理、臀部护理的方法,告知产妇及家属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黄疸等基本知识。产后第3天进行产后避孕的指导以及什么是恶露、持续时间、出院后饮食、卫生及相关指导及办理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等等相关指导。

篇4

【关键词】 优质护理; 产科病房; 实践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1世纪的医疗护理优质服务,不仅仅是要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素质管理,护理技术管理、护理环境管理、护理文化管理和护理制度管理等,更重要的是要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以整体护理为根本的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要。这是新时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护理服务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卫生部在2010年初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随后出台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旨在通过加强相关配置,改善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达到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笔者所在医院为积极响应卫生部提出的号召,落实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提高笔者所在县偏远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积极性,切实保障最广大妇女儿童的生命安全,将产科作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科室,开展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活动,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认真落实基础护理,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

1 统一认识,转变思想观念

由护理部组织妇产科核心人员,包括科主任、支部书记和护士长认真学习创建文件精神,学习护理部制订的创建目标和步骤,并制作活动传单及宣传册等资料,集中每个试点病房的主要涉及人员包括科主任、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代表等召开坐谈会,另外,利用晨会交班、工休座谈、业务学习会等广泛宣传,全员动员,倾听医护患的心声,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改进;组织妇产科5名护士各自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有选择性地到省、市各大医院观摩学习,将学习经验整理成书面资料和讲课课件在全科进行汇报交流,以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护理部及科护士长广泛征询各级护土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创新思路,同时引导护士从传统护理观念中解脱出来,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共识和观念的更新,上下一心,共同参与此次改革;护理部利用每2周护士长例会,反馈2周创建工作进展,交流工作经验和困难,集思广益,相互促进;按照要求合理配备护士人数,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以满足患者的需要,结合优质护理工作,新增护士充实一线护理人员,床护比达到1∶ 0.5,加强对患者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的力度。

2 营造优质服务环境氛围,积极展开对内对外宣传

在妇产科大厅及各病房制作创建专栏,介绍创建活动的宗旨及妇产科的服务特色,有创建口号,公示服务照片;病房护士通过宣讲、工休会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广为宣传,以营造优质服务的环境氛围,进一步端正医护患三方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认知;强化细节管理,改善就诊环境,各病房进行环境布置,制作各类标识,如“按时服药”、“预防跌倒”等;制作护患沟通园地、病房意见箱,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科内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规范服务用语,深入推进创建工作,如开展护患沟通竞赛,将临床各种场景进行模拟演练,如床边交班、静脉输液时的沟通、记录出入量、通知特检等场景,增强护士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突出人文关怀;还举办“我爱动脑筋”护士发明创造运动会,开展“患者无小事,我为患者想”的主题实践活动,鼓励护士大胆创新,从工作不便中入手,解决临床中的难题,方便工作,服务于患者。

3 大胆改革,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各患者采取小组责任包干制,在对护士进行充分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分层级管理。根据妇产科特点及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不断探索科学的排班模式。护士长本着力求保证高峰时间段的值班力量,减少交接班环节,既体现责任护士工作连续性,又体现对护士人性化关怀的排班宗旨,护士长根据妇产科的工作性质、患者需求、病房分级护理情况弹性排班,原则上符合每周的工作时间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征求护士们的意见机动排班;重点加强晨、晚间的护理工作,加强重危患者的基础护理;在术后护理≥20%重危患者≥15%的病房,由护理部协调增加1名机动护士,协助完成基础护理工作;病房各房间内公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护士长、当班护士照片,为新患者、老患者、流动家属及探视人员提供方便,随时能与对应的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取得联系;开展人性化服务, 即患者住院有人接,看病有人带,手续有人管,检查有人陪,教育有人讲,出院有人送;清楚用药,清楚分管医师和护士的详细信息,清楚治疗流程,清楚治疗过程,清楚治疗费用;依据妇产科的特点,开展一些健康方面的教育活动,在孕妇中进行宣教,教他们有关怎样在怀孕过程中以及在怀孕后进行身体健康的维护、如何使用新生儿用品、如何对腕带标志进行识别等[1-2];开展护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心理上抚慰孕妇的心灵,因为在住院的孕妇中有一些是经过剖腹产手术的,流血过多,身体较为虚弱,而且又担心孩子的情况,因此,要加强与孕妇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才会让孩子生活得更好,护理人员陪附其左右,与之在心灵上进行沟通,尽量让她们心情愉悦。通过活动,护士能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对患者病情开展有效护理工作,牢记安全和生活护理同等重要,把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也渗透在对患者无微不至关怀和照料中,不断改进落后服务流程,提倡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不断推出新的护理服务设施,近期新购置了产科气垫球、新生儿洗浴游泳设备、床上洗头用具、产后康复治疗仪、胎监、输液泵、新生儿蓝光治疗仪,不断为患者提供安全、创新、人性化服务;规范责任护士工作语言、行为基本要求,如每天进病房与患者问候及介绍相关治疗、特检、药物及饮食宣教,下班及倒班前的行踪告知等,强化自身角色,突出联系[3]。

4 公示并认真落实服务项目,把“夯实基础护理”落到实处

落实对患者的等级护理并向患者公示加强对病危、病重、一级护理患者的基础护理,按照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执行单上面的要求为患者落实基础护理,将实行一级护理的患者和二级护理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基础护理执行单悬挂于患者床头,便于监督并由患者或家属签字,护士在护理执行单上签字,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对照患者检查,及时向患者询问护士落实的情况,及时统计工作量,与当月绩效奖挂钩,使“夯实基础护理”工作落到实处[4]。

5 护理行为规范

针对专科特点为不同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产妇分娩的随机性大,新生儿的护理工作量大,探视陪伴人员较多,而产妇及家属依赖性强,应针对性地开展了以下专科特色护理服务工作:(1)开展导乐陪伴分娩,孕妇在进入临产期时,在待产室待产期间,由助产士对孕妇提供全程的健康宣教、心理支持、生活服务,消除孕妇的紧张感,增强孕妇分娩的信心。(2)为孕妇提供住院期间的产前、产时、产后的全方位健康教育指导,制定8种健康教育处方,以图文、模型示范等多重形式,协助和指导产妇母乳喂养和新生儿的护理,受到广大产妇及家属的好评。(3)积极开展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新生儿洗澡等服务项目,鼓励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增进了母子感情和医患和谐。(4)积极开办孕妇学校,定期在门诊开办产前孕妇班,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5)进行出院指导,开展产后访视,开办热线咨询电话及电话随访,及时与患者沟通联系,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5]。

6 医患关系和谐,为患者提供安静有序休养环境

住院陪护率明显下降,护士能够做到及时巡视病房,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护士的工作由患者来监督,需要得到患者的签字才能执行;入院时责任护士会向孕妇及家属介绍住院管理规定,在病房规定了探视时间,在妇科病房二级三级护理患者杜绝了陪护,产科病房只留陪一人,陪护率由原来的11%降到了6%。

7 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制定适合的满意度调查表,每2周开展满意度调查,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来患者满意度平均达到95%,在科室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建立医患联系本,及时与患者沟通,不断改进服务方式。通过优质护理工作开展以来护士多次收到患者及家属的表扬。

8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实施工效挂钩

统一修订了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的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并纳入常规三级质量控制检查。制订各级护理人员工作目标及要求,注重工作流程的优化改革,并重点强调将责任制包干体现在各岗位工作职责及要求中,同时强化护士的安全及质量管理,将质量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让护理人员主动执行护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护理常规,注重环节质量的良好保持及持续改进。每天的护士工作质量情况与护士长的“3次查房”结合起来,建立责任组长跟医查房本,并通过责任组长对下级人员的查房记录,了解各级人员工作情况。在病房已经建立有责任护士工作量统计的前提下,只对工作效果不到位情况及特别表扬情况进行评价记录。笔者所在医院现实行的是科主任负责制,因此,改进工效挂钩方案要得到科主任的支持。科护士长充分与科主任沟通,按照三级分配原则,将奖金分配与护士的职称、工作年资、岗位、工作量与工作表现紧密联系起来。对调整后奖金有所下降的护士群体进行群体及个体的交谈,使其理解工效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身份制分配方式,带来的将是护理队伍的协调和促进,护士们均表示理解和接受,能正确填写工作量表。护士长对护士工作进行质量考评,每月对患者、医生发放护士工作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各级责任护士对工作的熟悉程度、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协助、困难帮助、巡视关心、专业水平、总体评价等。根据护士自评,护士长、患者、医生评价结果,每月评选出“优质护理服务星”,配挂胸徽上岗,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绩效考评予以加分。对于工作中反映出问题的护士,以批评教育为主。从目前已按工效挂钩实行奖金分配的状况看,妇产科护理人员士气高涨,皆希望通过优质服务带来更多的绩效。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要更好地实践优质护理服务,必须从落实基础护理开始,只有认真落实基础护理,才能更好地把优质服务理念深深扎根于每个护理人员心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长期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实施亲情护理,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创建温馨病房,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在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休养环境的同时,还带给患者全新的健康理念和被尊重、被关注的良好感受,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优质的护理。

参 考 文 献

[1] 李红玉,朱立娟,刘玉兰.临床护士对优质护理体验的研究[J].护士进修,2010,12(6):1052.

[2] 叶琼,李晓华,王兴星.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0,19(18):2469.

[3] 王建荣,刘红英,马燕兰,等. 新形势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J].护理,2010,27(6):1211-1214。

篇5

【关键词】新生儿 舒适护理 疾病

1.影响患儿舒适的相关因素

住院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和危重儿来说,不舒适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1环境因素 出生不久或刚自母体娩出的新生儿,突然离开母亲及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医院,接触到周围环境中各种说话声,哭闹声以及各种治疗护理的干扰,从而影响新生儿的睡眠。

1.2 生理因素 患儿自身疾病所致的各种不舒适及疼痛,新生儿睡眠时相被打乱所引起的不舒适,各种致痛性操作如静脉注射,采血,有创检查等引起的疼痛及不舒适,医院环境中各种噪音的干扰引起患儿不适等。

1.3 心理因素 由于新生儿处在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之中,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不同的新生儿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种:1)恐惧心理:患儿离开母亲熟悉的怀抱或裸睡在暖箱、光疗箱中接受治疗,会因失去安全感而产生恐惧心理。2)烦躁易怒的心理,由于治疗过程以及疾病本身的一些疼痛,会让患儿心情烦躁,难以控制情绪。3)孤独的心理,患儿接受治疗,接触到的都是不熟悉的环境和人员,没有了家的感觉,就会感到孤单无助。(4)新生儿出生不久,正处于与亲人相互认同的情感连接时期,因住院所致的母婴分离使其情感联接中断,会不同程度影响新生儿心理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护理

2.1给新生儿创建安全舒适的环境 (1)新生儿病房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温度在22-24℃,湿度55%-65%。调节室内光线适宜,避免受到强光刺激。(2)病房应保持安静,医护人员说话时应轻声细语,尤其在靠近患儿时降低音量。做到三轻,即说话轻、开门轻、走路轻。监护仪及电话音量调到最小声,要及时回应并解除监护仪及输液泵的报警。护士在进行治疗操作时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对患儿的干扰和刺激。(3)病情允许时每天应至少给患儿沐浴一次,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及时更换患儿衣物,随时保持患儿的衣物及床单位清洁,干净。

2.2 减少患儿的不舒适及疼痛 (1)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时发现患儿的不适及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干预措施。由于新生儿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不适及疼痛,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细心观察用心去体会。(2)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和疼痛刺激,给患儿提供不被打扰的睡眠时段,各项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切忌突然惊醒患儿。操作前轻唤醒患儿,集中进行操作,动作轻柔、缓慢,评估操作所致的疼痛,可给患儿口中放置安慰奶嘴转移注意力,控制疼痛。(3)对于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提高自身穿刺技术,减少侵入性操作的次数,减少患儿痛苦。这些专业技能极大地体现在平时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同时要熟练地掌握一些无痛技术操作,尽量的减少因治疗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及不适。

2.3 促进患儿心理舒适的护理(1)护士在进行治疗护理操作时,用温柔的眼神注视患儿并尽量用轻柔的语言与患儿交流说话。在进行致痛性操作时在患儿口中放置安慰奶嘴,同时可用手轻轻抚摸患儿头部、手、脚、背等身体的各个部分,通过触觉刺激,使患儿产生愉快的情绪,建立安全感从而减轻患儿对疼痛的感受性。(2)加强业务水平的学习,加强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其认识到疼痛对新生儿身体及远期发育的影响,重视及掌握新生儿的舒适护理,培养医护人员用母爱来细心呵护每一位小生命。(3)护理人员还要发挥病房的最大潜能,尽可能地把病房布置得像家一样,从墙面的布置到房间里花草的摆放,从病房里的光线到物品的摆放,让病房彻底摆脱传统意义上的病房,真正的成为新生儿的一个乐园,在这里,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他们还是可以无忧无虑的玩耍,给新生儿一种家的感觉,消除对于病房的陌生和恐惧,让他们抛除一切压力轻松的接受治疗。同时,要设身处地的去为新生儿着想,及时了解新生儿家属的需求和意见,亲切的去和他们交谈沟通,并及时热心的去解决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做到人性化的服务。(4)面对特殊情况,如新生儿由于病痛或其他原因产生哭闹的状况。这时候,护理人员千万不要急躁,而应该采取耐心、细心、同情的态度,哄哄他们,如唱歌给他听,拿出玩具和他们玩,慢慢的平复他们的心情,再开始治疗。在“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下,对于新生儿科的护理人员来说,在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于舒适护理的重视,并且把这种理念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去,在对新生儿的治疗过程中,要积极地与新生儿建立起友好和善的护患关系,以亲切和善的态度耐心细致的面对一切情况。并针对不同的新生儿出现的不同的身心问题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让新生儿得到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良好的照顾,轻松的度过在医院的治疗过程。

4.结论

舒适是人的基本需要,正常情况下人都能满足自身的舒适需要,但新生儿由于其特殊性无法满足自身的舒适需要,所以需要护理人员帮助。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有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者能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模式体现了整体护理的内涵和护士的综合素质,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顺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示范工程 体会

中国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357-01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号召,及时召开护理人员动员大会,并首先在新生儿疗区、产科疗区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点病房,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然后在全院各护理单元中全面开展此项活动,现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建立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在原有规章制度基础上,制定出各科室内部各岗位护理人员(如夜班、正常班、协作班等)的职责,做到人人有责,人尽其责。重新修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如:皮肤压疮上报制度、护理差错上报制度、患者坠床、跌倒上报制度等。

2规范护理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2.1利用“5.12护士节”对全院护士进行护士礼仪培训,并进行护士礼仪展示,要求护理人员“展护士风采、行规范服务”, 将护士礼仪贯穿于护理工作过程中。

2.2在全院范围内创新开展“五个一温馨服务”活动,即:一份温馨大礼包、一张爱心提示卡、一套舒适的床单元、一张护患联络卡和一本健康教育手册。

2.3各科室不断推出新的护理服务项目,如产科为正常产后的产妇递上一杯红糖水,免费为新生儿拍照,为满足出院新生儿游泳的需要,科室决定每天下午对泳吧实行对外开放,这样既方便了患者,又便于住院新生儿游泳的管理,深受广大家属的赞誉。儿科病房为患儿免费提供动画图册,是患儿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输液。

2.4制定出科室护理服务宗旨,如:“我用心、您放心”、“用我们问精湛的技术,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等等,使护理服务有目标,工作有方向,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

3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保障基础护理落实到位

3.1逐步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数量,我院先后聘任37名护士,其中有27名充实到临床一线,使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床护比不低于1:0.4。在患者高峰期,实行弹性排班,保证值班人员数量,从而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3.2结合医院实际,实行小组式护理,护理人员按层级管理,设立护理小组长,小组长由高年资护士担任,指导和监督本组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做到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3.3实行表格式护理记录

护理部根据各科室疾病的特点,制定出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真正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3.4成立后勤保障支持系统。

为了给病人提供便捷、健康、省时、温馨的护理服务,最大限度地缩短病人就医时间,我院于今年3月成立了护理服务中心成立护理服务中心,帮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陪同检查如心电图、胸片、B超、各种化验,接送手术患者等工作,运行近半年来,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供应室对无菌物品采取下收下送,制剂室亲自下送蒸馏水到科室,药剂科、采购办、总务科对临床科室需要的物品全部实行下送等等,以减少护士的非护理工作,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

4 落实分级护理制度

为了真正把基础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我院各临床科室公示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这样既便于病人及家属的监督,又约束了护士的行为。病房护士工作期间均在病房,严格按照护理级别的要求及时主动巡视病房,做好相关基础护理工作。危重病人由专人护理,细心观察病人病情及心理变化,发现问题通知医生,及时做出处理,确保病人安全。

5 提高护士待遇,实行同工同酬

为了提高护士福利待遇,在“5.12护士节”来临之际,医院为护士购买了护士鞋及精美礼品,福利待遇远远高于往年标准。实行聘用护士与在编护士同工同酬,包括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均与在编护士享有同等待遇,从而调动聘任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6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6.1制做健康教育手册,

为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满足患者知情需求,促进临床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各科室制定出具有本专科特点的护理健康教育手册,手册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包括医院简介、科室简介、入院须知、医保患者须知、及各科临床常见病的相关知识等,让病人了解护士、了解科室、了解医院,更好的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健康手册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既方便护士对病人的宣教,病人及家属又易于接受。

6.2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

在病房走廊及室内墙壁上设置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易懂、版面图文并茂的宣教图板,上面都是一些居家护理常识及各种温馨提示,目的是为了填补健康教育手册的空白。

6.3率先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

篇7

    1新生儿的特点及优质护理方法

    1.1让每个人心中都明白优质服务的含义;为了强化新生儿科的护理服务,科室举行了以“心目中的优质服务”为主题的讨论会,换位从家长、患儿等角度出发,提出如何更好地实施护理服务。认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从点滴做起,夯实基础护理,当好新生儿的“母亲”。

    1.2许多小宝宝呱呱坠地就被送到了新生儿科,全身没有来得及清洁。到了这里,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士阿姨们就会主动的为他们洗头、洗澡。

    1.3婴儿与成人相比由于其大脑及其他系统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不具备语言能力,不能很好地与外界交流;因此在婴儿护理上便产生了一种误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即只重喂养,只关注单个疾病的护理,而不去考虑婴儿作为一个人的全方位的需要。在这里,护理人员关注的不仅仅是小宝宝们的身体变化,而且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用抚触——这一相互之间的特别语言,与宝宝进行特殊的沟通;总是尽可能为患儿创造一些良刺激。

    1.4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优化人员素质,开展特色服务。人是生产力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现代社会人才已经成为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一个组织之所以能够实施管理,首要的条件就是人员的素质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为了优化和提高人员素质我们采取如下几点措施:①塑造良好的护士形象;②提高护士实际操作水平,练就高超的专科技术,每周五早晨交班后由护士轮流进行小讲课,内容结合临床问题进行;如: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的系统培训,进一步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为了使新生儿科每一个宝宝都得到最优质的静疗服务,在日常的护理活动中随时进行教学,不断学习如何更好地进行穿刺及各类导管的维护,从而减轻宝宝的痛苦。③强化法律意识,保障护理安全,在护理活动中,一起遵循护理规范操作。④在选人上,结合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采取双向选择,经考核、试岗合格、科室认可方可人岗。⑤巩固基础知识,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⑥创造机会和机会提高在职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

    1.5改变病房管理模式:落实责任制护理、全面履行护理职责,病房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每位责任护士分管5~8张床,实行24h负责制。

    1.6落实基础护理:从点滴做起,仔细地观察病情,精心的喂养、耐心的换尿布及清洗臀部,以保证新生儿不发生呛咳和感染。

    1.7强化专科护理:一天2次给新生儿进行沐浴、抚触、及时做好预防接种注射,实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对早产儿实施“鸟巢护理”;鸟巢式护理能给予患儿全身温柔的接触,能减少热量散失,维持早产儿各项生理指标的稳定,使机体能量消耗减少,让患儿安静舒适,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缩短了住院时间。

    1.8加强沟通,做好健康教育1.8.1沟通的方法:在每周二、五下午新生儿探视过程中,以满腔的热忱,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设身处地地为患儿家长着想,理解家长对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沟通从心开始,语言传递温暖,微笑是我们的“武器”,每次面对宝宝的家长,护士总以微笑示人,热情、耐心地接待,灵活的技巧,委婉的语气,礼貌的用语,详细的讲解,使家长心中得到安慰,我们也得到他们的理解与信任。

    1.8.2健康宣教的内容:①产后第1天: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吸吮、按需哺乳的意义,母亲正确的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母婴分离的情况下如何挤奶,如何保证充足的乳汁,新生儿安全教育知识。②产后第2天:纠正母亲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新生儿沐浴、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的方法、讲解新生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况的观察。③产后第3天: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及内容、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菌接种。

    1.8.3出院指导:①在危重症新生儿出院前几天,特别邀请宝宝的家长来到科室,进行“手把手”的宣教,让宝宝家长掌握出院和宝宝的喂养、沐浴、抚触及日常的护理,让宝宝回家后依然得到很好的照顾。②需要复诊的宝宝,在出院时和家长预约复诊时间;③出院时交代清楚下次预防接种的时间和地点;④需要跟踪的宝宝,科室会电话回访,进行跟踪护理,解决家长的疑问并进行正确的指导。

    1.9优质护理中的细节1.9.1改变护理人员被动服务意识,护理服务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护士有了自己的患者,患者有了自己的护士,这种明确的对应关系对保证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更为有利。

    1.9.2新生儿室走廊装扮一新,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教育形式,提高了患儿家属的认知水平,广泛受到患方的好评。每周下午的健康教育时间除了关于疾病的宣教,还对患儿父母的手卫生健康进行宣教,全员参与,关爱健康,使新生儿病区内所有人员掌握了六步洗手法,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1.9.3根据科室患者的具体情况,组织病友会,让患有相同疾病的患儿家属相互进行交流;每月一次的公休座谈会议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患儿家属讲解各种疾病知识,解答了患儿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促进了医患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医患友谊,使医患沟通零距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还为医患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理解和信赖的桥梁。

    1.9.4在患儿出院时将留有科里电话的随访卡送到患者手里,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护理服务,与患方建立了更加融洽和谐的关系以上都是随手可以拈来的“细节”,但细节深处见真情,这些细节方便了患方,和谐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

    2结果

    .1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注重服务细节,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明显提高了,在服务过程中,把患儿及家属视为亲朋好友,主动关心和帮助,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了。护士用周到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患儿家属的信任和赞扬,使患方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2.2降低了护患纠纷优质护理服务中的细节服务,使护士的思想转变了,改变了服务模式,加强了护患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从而提高了患方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了纠纷。

    2.3提高了护士的整体形象和素质护士的形象是一种组织的整体形象,它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优质护理服务中担任责任护士的都是学历高、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所以护士们自觉学习相关知识和专业知识,护理技能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更加娴熟、规范,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2.4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由于护士的专业技术提高,护患沟通的加强,观察病情更加仔细,执行医嘱更加正确。因此,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了。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7月~2014年6月住院期间的1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其中,优质护理组80例,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5.14±3.87)岁,初产妇67例,经产妇13例;常规护理组80例,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6.79±4.19)岁,初产妇65例,经产妇15例。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生育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医者技术水平、手术环境及仪器设备等方面为共享资源,无明显差异。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组

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服务和检查,护理人员配合医生的工作,做好患者的日常护理和出院护理。并对产妇日常的症状和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和处理。

1.2.2优质护理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2.1产前在宣教、环境、心理上予以优质护理服务

①责任护士就病区相关情况、分娩及母婴护理健康知识、需要注意事项等对前来就诊的产妇逐一进行仔细介绍。为取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尽可能满足其需求,提高产妇依从性。②保证病房整洁、卫生,根据病房条件张贴可爱的婴儿照片,在床单位间设置布帘,给产妇创造相对独立的空间。正确评估产妇的睡眠模式,为产妇提供软硬适中的床垫及柔软整洁的被褥,提高睡眠的舒适度。③关注产妇分娩前的心理变化情况,行针对性的舒适心理护理,包括:提前向产妇交代分娩的具体流程,同时善于倾听产妇及其家属的要求,耐心解答其疑难问题;对产妇家属做好思想工作,鼓励丈夫加强对妻子的关爱,增强产妇安全感和归属感,获得心理上的舒适。

1.2.2.2产中的心、身优质护理服务

①疼痛是产妇最难经历的部分,也是护理的重点。对于自然分娩产妇,尊重产妇意愿,尽力实现家人陪伴生产。特任分娩护理人员全程陪护,在分娩过程中,宫缩时指导产妇深呼吸,给予腰骶部舒适按摩,尽可能减轻其痛感,增强其顺利生产的信心。宫缩间歇期可播放温馨舒缓的音乐,让产妇闭目养神,同时指导其进食流质,补充体力促进产程。②根据产妇个体化差异及腹中胎儿的情况,保证顺产及安全的前提下,采用适合产妇并且符合产妇意愿的进行生产,并可按照产妇意愿选择合适的镇痛技术,如:局部按摩法、无痛分娩、水中分娩等。在密切观察产程及保证宫内胎儿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保护会完整,尽少使用会阴侧切术,以减少产妇产程及产后的痛苦。③对于剖宫产产妇,护理人员提前向其交代手术流程,保持手术室安静舒适,保护产妇隐私,配合麻醉师工作指导产妇,保证术中无痛效果。尊重产妇意愿,协助医生给予产妇镇痛治疗,减轻痛苦,提高舒适感。

1.2.2.3产后优质护理服务

①大多产妇在产后很虚弱,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营造清洁、安静的优质环境,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尽快护送产妇回病房,可用温水为顺产产妇擦拭身体,并对会消毒;搬动剖宫产产妇身体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取平卧位,术后每2h翻身一次,减轻不适。②帮助母亲第一时间建立母子感情,将刚断脐新生儿用预热大毛巾包裹放置母亲胸前,进行第一次亲密的皮肤接触30min。同时,积极宣教鼓励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强化指导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第一次持续时长1h,帮助其尽快适应母亲角色。饮食上给予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恢复产妇排便。并尽最大可能满足产妇的要求及习惯,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帮助产妇身体尽快恢复。③针对产妇脆弱易感的心理,告诉家属尽可能满足产妇心理及精神需求,给予其更多关爱,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主动向产妇宣教哺乳期常识以及育儿经验,有利于促进母婴情感交流及婴儿身心健康发展。鼓励产妇积极锻炼,心情愉悦。

1.3评价指标

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产妇出院时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种情况。通过护理过程中产妇对医嘱的执行记录情况,比较产妇的依从性。较好为能自觉遵守医嘱,一般为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督促完成,较差为不完成或抵触医嘱。另外,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娩出1minApgar评分情况进行评估。Apgar评分是新生儿出生后评估其身体状况的标准方法,满10分者为正常新生儿,评分4~7分的新生儿考虑患有轻度窒息,评分在4分以下则考虑患有重度窒息。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妇住院期间满意度及医疗依从性比较

两组产妇的满意度调查统计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优质护理组产妇对产科护理的依从性也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娩出

1minApgar评分情况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优质护理组新生儿娩出1minApgar评分情况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9

        1增强法制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素质的提高,患者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要求日益提高,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在思想上适应这种变化。针对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淡薄,护理部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内容涉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侵权责任法》等,提高护理人员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

        2 严格落实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2.1强化规章制度

护理规章制度是对护理人员在为病人服务过程中应当履行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等做出的文字规定。为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护理部及科室有导向性地将规章制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组织学习,护理部和护士长对规章制度的落实定期进行检查,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检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2.2加强宣教“告知”制度

在完善、遵守各项护理制度的同时,还要尊重产妇及家属的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

我们非常重视告知制度,并且口头告知与书面告知相结合。首先入院时,让产妇了解住院期间应遵守哪些规定,如何配合治疗等,同时递上一份“孕妇入院告知书”,指导母乳喂养时也采取现场指导和图片示教相结合,并且详细讲解哺乳时的注意事项,出院时在做好宣教的同时送上“医患沟通卡”与“产妇出院告知书”。这样的宣告与告知,无意间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消除了护理安全隐患。

        2.3定期检查、严格管理 

护上长每天巡视护理安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每月将护理质量及差错情况进行通报,典型事例重点分析,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解决问题,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4健全查对制度,严防弄错新生儿

若有多个孕妇同时分娩或给新生儿洗澡时,注意力不集中,行为不谨慎,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新生儿手带标记出生后未及时绑上或丢失后未及时补上,都有可能导致家属的怀疑和猜忌。

也易引发护理纠纷。为了严防弄错新生儿,本院采取以下措施:

        2.4.1胎儿生下后就清楚的告知产妇新生儿的性别;

        2.4.2脐带结扎后,再给产妇看清性别,确认一下;

        2.4.3写好腕带,给新生儿带上。

        2.4.4洗澡时进一个洗一个出一个,若遇腕带脱落及时告知家属并于补上。

        3 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观念

转变服务观念、服务模式和服务功能,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1] ,倡导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增加全方位的服务手段。大家都知道产妇的营养要求特别高,而且由于地方习惯产妇饮食是“无姜不欢”。医院的食堂是无法供应的,这就导致家属必须要自己“开灶”。于是病区内电炉、电饭煲、电水壶、电磁炉应有尽有。不仅影响给病房的空气,而且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在病区添置了一个小厨房,确保了病区用电安全和环境的清洁。 

        4 重视细节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4.1合理排班,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由于我院妇产科只分护士和医生,没有助产士,科室的人员相对而言是紧缺的,加上产科的特殊性,产房的工作与病房的工作都需要护士的参与,而中午、夜间只有一个护士值班,只要产房有分娩,病区内至少有半小时或更长时间是没有任何一个医护人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白班前后夜班互相搭档的措施:如中午/前半夜除值班人员外,还有一白班护士需在医院待命,前半夜护士下班后需留宿在科室值班室待命,值班护士如遇有分娩等就及时呼叫待命护士加入工作。这样的调整,既可以让分娩室的医护人员安心工作又可以让病区的产妇及家属有安全感,避免病房因没有医务人员而造成的真空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4.2重视感染控制,防止交叉感染

院感无小事,防止感染也就是防止了纠纷。产妇产后身体虚弱,新生儿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而且失去赖以生存的母体,都是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所以妇产科不但是大人还是新生儿都是我们保护的对象。我们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及手卫生等工作,院感监控护士每周督查这些制度的落实情况。

        5 规范护理文书记录

加强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要求,对于消除安全隐患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认真执行护理记录,养成“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习惯,严禁涂改伪造。

总之,妇产科护理涉及一般护理、手术护理、新生儿护理、产褥期护理等多个方面,工作项目多,工作量大,通过以上管理措施,使我院妇产科的护理服务不断完善、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母婴安全得到了保障。

篇10

【关键词】优质护理;产褥期;结局;新生儿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5.038

产褥期是产妇产后恢复的关键时期,新生儿的出生会使产妇生理、心理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影响着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1]。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分娩产妇大多为初产妇,缺乏经验,产褥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做好对产妇产褥期的护理十分重要。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2011年3月对60例产褥期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0例产褥期产妇,均为单胎产妇,全部产妇均无传染病史、凝血功能障碍、内科合并症、精神障碍、产后并发症。排除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免疫系统严重疾病及死胎、新生儿畸形。年龄18~42岁,平均(28.5±3.2)岁。孕37~43周。孕次1~3次,文化层次:大学16例,初高中88例,小学16例。职业:农民工28例,工人28例,农民24例,干部12例,其他28例;住院顺产63例,胎头吸引17例,剖宫产40例。新生儿男62例,女58例,体重2600~4700 g,平均(3205±509)g;出生时Apgar评分7~10分,将产妇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2.1创造舒适的产后环境建立舒适、安静、整洁、干净、温馨、空气通畅的产区环境,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堂风,防止受凉和中暑。尊重产妇的睡眠习惯,认真听取产妇的意见,改善床单位用品的软硬度,尽量满足产妇需要。护士进行护理工作时轻拿轻放,及时巡视,减少陪护,为产妇创造舒适、安逸的睡眠环境。同时在产妇房间还可放婴儿床,让产妇有一种家的感觉,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不失时机的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说话语气和蔼。

1.2.2预防感染产后恶露会增加产妇产后感染的危险,必须做好会阴清洁护理,采用1:5000高锰酸钾液、1:5000稀释结合碘溶液或1:2000苯扎溴铵液冲洗或擦洗会阴,及时更换会阴垫,积极进行会物理治疗及坐浴,促进伤口愈合。鼓励产妇积极参与新生儿护理,通过床边讲解、发放资料等方式指导对新生儿沐浴、脐部和臀部护理等。

1.2.3心理疏导产后鼓励产妇积极有效地锻炼身体,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保持愉快的心情。针对产妇不同文化层次和职业背景,有的放矢的进行心理护理。避免讨论敏感话题,如婴儿性别、经济状况等,以免引起产妇情绪变化[2]。对于抑郁状态产妇,要随时注意其情绪变化,防止突然发生躁狂,引起冲动和破坏行为。

1.2.4健康宣教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围产期医疗知识和健康知识的教育指导,告知产妇情绪对自身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指导产妇调整情绪,尽可能帮助她们消除负性情绪。利用挂图、板报、健康教育手册、温馨提示语等向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宣教,指导产妇围产期个人卫生、营养及饮食分配、孕期自我监护、产时配合助产士等。产后让产妇与婴儿早接触,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时进行母乳喂养技巧指导,使产妇由羞怯拒检到主动配合,由不想哺乳到积极主动母乳喂养[2]。尽快建立母子情感,实现由孕妇向母亲角色的转变,关心、爱护、触摸婴儿。同时向产妇传授预防胀痛、皲裂、乳腺炎及刺激泌乳的措施。

1.2.5完善家庭支持系统鼓励产妇家属多关心产妇,增强产妇和家属的感情交流,特别是产妇的丈夫更要从生活上、生理上、心理上多体贴、安慰产妇,了解其内心想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尽量满足其实际需要,不断培养和增强产妇对这些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3],使产妇保持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减轻其心理压力。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率、失眠率、泌乳情况、感染率、新生儿肺炎、感染率、湿疹率、护理质量满意率。(1)抑郁率:依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包括20个条目,>50分抑郁;(2)泌乳情况:乳汁分泌多,婴儿无缺乳为良好,乳汁分泌少,婴儿有缺乳为欠佳[4];(3)失眠:依据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评价,总分为50分,>23分为失眠,得分越高则失眠问题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褥期结局比较观察组产后抑郁率、失眠率、泌乳情况、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表1两组产妇产褥期结局比较例(%)

组别 抑郁 失眠 泌乳良好 感染

观察组(n=60) 4(6.7) 15(25.0) 59(98.3) 0(0)

对照组(n=60) 10(16.7) 30(50.0) 50(83.3) 4(6.7)

2.2两组新生儿健康状况比较观察组新生儿肺炎、感染率、湿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表2两组新生儿健康状况比较例(%)

组别 新生儿肺炎 感染 湿疹

观察组(n=60) 1(1.7) 0(0) 0(0)

对照组(n=60) 7(11.7) 4(6.7) 6(10.0)

3讨论

产褥期是指产后6~8周,产妇儿、胎盘娩出后恢复身体、开始承担并适应母亲角色的重要时期,产妇因分娩,其生理及心理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个特殊时期,产妇和家属都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生活安排和良好的心理准备。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医院完善的软件之一,直接关系着患者是否能够顺利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恢复健康[5]。对产妇这一特殊群体的护理质量更应该引起医护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分娩产妇大多为初产妇,她们对分娩缺乏经验,产妇及其家庭期望值又很高,护理一直是临床上关注的焦点。笔者所在医院对产科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创造温馨舒适的病区环境,预防感染,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和完善家庭支持系统,注重人文关怀,关注人的价值、权利、尊严。结果显示,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抑郁率、失眠率、泌乳情况、感染率、新生儿肺炎、感染率、湿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李淑杰,肖祺.产妇产褥期的整体护理140例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122-123.

[2] 郭春嫒.产褥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3):221-222.

[3] 王桂云.对238例产褥期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0,9(4):85-86.

[4] 梁桂芳.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