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孝道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孝道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电影《功夫熊猫》;中西方文化差异;内容;构成;结合
近年来,随着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分析电影逐渐成为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中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异,如价值观、集体感、隐私权等,这些差异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国际荧屏上,好莱坞拍摄的动画片《功夫熊猫》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又一佳作,其中以中国题材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国际电影行业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引起了国人对于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的思考和反思。因此,在当今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分析电影中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可以让我们在丰富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升华,并吸收国际上的新理念和新思维,使我国永驻于国际舞台之上。
一、介绍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迅速前进,当今国际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便是全球化趋势蔓延,继而广泛地对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渗透,不同的国家和社会环境导致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的繁衍。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着其历史、政治甚至国民的整体发展和历程,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意义。事实上,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的文化,其本身都存在自身的精华和糟粕,而中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是通过对自然环境、思维模式、民俗风情、等多方面来予以实现的。矛盾又统一的中西方文化或是针锋相对,或是结合相容,都可以从另一种文化的保护下得以理解。在多元化的国际大潮中,只有正视和接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在国际的洪流中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我国的电影事业不断完善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以实现自身的本质飞跃。
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建立在各自的环境和土地上,自称体系迥然不同,导致两种文化背景也大相径庭,使得中西方文化在对价值的追求观念上和伦理的取向上别有一番不同的味道,而中西方现实人格的差异也在长期的文化背景下大异其趣。总而言之,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存在于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基础上,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树立人们的文化系统和文化价值,从当今电影文化中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更好地对中西方文化理解和解释,也会对我国的电影事业起到推进的现实作用。
二、分析电影《功夫熊猫》及主要内容
美国梦工厂在2008年创作的电影《功夫熊猫》,是以西方的电影模式为载体,以中国元素和思维理念为主题核心,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领悟,展示出当代国际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成为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典型例证。在电影《功夫熊猫》一片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面貌,体现出动画独立制作的优势。它是梦工厂在制作周期长达5年之后出品的一部佳片,其内容和剧情都体现出中国文化,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功夫熊猫》一片主要是讲述一个发生在很久以前中国古代的故事,面条店的熊猫阿波不甘愿只做一名小学徒,之后阴差阳错地进入到学功夫保卫家园的特殊行列。宗寺中的几位身怀绝技的师父对阿波持不同的怀疑态度,最后直到阿波打败泰狼才得以保护住村庄,才使所有人钦佩和接受。故事主要以各种不同的中国动物角色作为人物主线,熊猫成为故事的胜利者和英雄,片中无处不体现着中国元素的审美味道,从中也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融入和传扬。
在电影《功夫熊猫》一片中,很多影片片断一改传统西方影片模样,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的手法,如抢包子、太极、飞檐走壁等都融入了中国电影的情节和动作,此外,影片中大多数背景是以传统的中国水墨山水为主要题材。同时在建筑结构上和服装表现上也充满了中国元素的内涵,甚至由配乐大师汉斯・基末为影片的乐效配置也添加了大手笔的中国技巧,笛子、二胡等传统乐器的融入给西方影片增加了耳目一新的听觉盛宴。宗教传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素质,电影还通过角色的宣扬展现出东方特有的哲学思想和宗教理念,中国倡导的忠、孝、礼、仪、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对主角的选择,熊猫的憨厚勇敢较之以前好莱坞影片中聪明邪恶的负面形象更给观众增添了新的视觉感受。这部影片无论是在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基础上,还是在西方的价值取向和人物塑造上都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电影《功夫熊猫》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也是中国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物,因此,认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就要改变以往的保守理念,使电影作为媒体行业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让西方领域更好地领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魅力。
三、从电影《功夫熊猫》中具体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化地位的提升,使得当今很多电影中都渗透出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下面以电影《功夫熊猫》为例,从几个方面谈谈影片中体现出的中国情结和中国元素,从而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首先,环境因素。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差异,自然环境会使人不自觉地受到某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这使得不同国家的文化始终保持一种特有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一般来说,中国由于地域广、民族多的特点,人与人和睦共处并且注重情义,使得中国电影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侧重于展现画面感和镜头感,而从这种环境走出的人都是民族内倾型的人格特征,因此,中国电影中常常出现英雄人物和历史人物,而大多数都是救国救人的故事内容。与之相比,西方的环境较为开阔,一般是大环境下衬托出故事的主要背景,而电影中的英雄受到西方大环境影响往往是拯救世界的功臣。从电影《功夫熊猫》一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运用了中国式的环境因素,把熊猫阿波设置为一个保卫领土的勇士,再加上周围团结和睦的人文环境,村民的支持和队友的帮助,使得片中体现不出西方国家特有的文化韵味,与西方国家环境突出的大范围进行对比,使熊猫英雄变得很谦虚平和。
其次,价值观因素。一种文化下的价值观引导者的言行举止的活动,很难得到另一种文化下价值观的理解与接收,严重影响着该地域文化发展的方向。西方的价值观夹杂着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通常被理解为独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在西方的文化中一直倡导的是人身和权力的自由,主张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梦想,同时也更加重视民主性和平等性。而对于中国的价值观来说,一般理解为集体利益最为崇高,个人色彩相对较轻,在《功夫熊猫》影片中,主人公熊猫阿波是具有中国价值观念的角色,它具有为队友和村庄奉献牺牲的精神,而作为反势力的泰狼则代表着另一种不同的价值观,它以自身的利益为中心,独断独行,虽然作为影片中的邪恶力量,但在某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个角色拥有的本性和觉醒。在这部影片中,不同角色的演绎有中国文化体现,也有西方文化的不同,从两个方面使中西方文化得到交叉和对比,突出不同国家的不同价值体验。
再次,中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还有对家庭伦理观念的不同理解。《功夫熊猫》一片不仅体现出西方基督教的神韵思想,而且糅合了中国文化中传统的道德理念。自古以来,中国的孝道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每一代国人的思想,因为各代中国人对它的深刻理解,因而一直起到融合各代之间关系的作用。此外,中国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不同于西方的文化,中国人对家庭更为抱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互助感,而相比之下的西方则更注重个人的感受和意愿,在家庭中享受着更多的自由权利,生活更加自主化,较少约束和纪律。在电影《功夫熊猫》一片中,主人公熊猫阿波尽显中国文化传统的孝道精神,虽然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是依旧对父亲分外尽孝,不免让观众由衷地为之感动,同时对师父和队友也是尊重和敬爱,比如亲切的语言、温柔的眼神,都体现出主人公一颗善良的内心。而儒家的仁义思想在浣熊师父和盖世五侠的身上得以充分完美的体现,为了保护和平谷的安宁,他们在举国危难之际,迎难而上,这种仁义之举便是中国文化的根源所在。在这部影片中,也尽显中国家庭的和谐,片中的师父和几位徒弟貌似一个家庭,在对抗泰狼的过程中,互相配合,相互帮助,最终战胜敌人捍卫自己的家园。为了共同进退它们翻山越岭,不畏艰险和疲倦,互相鼓励,虽然是动画片的剧情,却更多地让人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奇妙关系,使观众产生共鸣。
最后,在《功夫熊猫》中可以体现出人物形象与文化的融合和集体主义的精神。熊猫的原型来自于中国,影片中阿波的造型集中国元素为一身,他的憨态和动作让人忍俊不禁,虽然一直受到鸭爸爸的东方式熏陶,但是他的梦想却使他拥有不平凡的生活。为了这一梦想它不畏艰难终于成为惩恶扬善的功夫大侠,这个人物的塑造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而片中的浣熊师父却与熊猫阿波不同,他的原型来自于美洲,喜欢安静的环境,但是这样一个西方式的造型却洋溢着中国的文化特点,穿长袍、长胡须、用筷子的动作都显示出它的中式气息。还有一位主角便是乌龟大师,影片中的乌龟大师被刻画成一位领悟天人之道的智慧长者,具有超高的智慧和广阔的襟怀,神态自若的他不仅是西方文化的先知化身,而且也符合中国文化中对于乌龟的象征蕴意。
四、结 语
总而言之,中西方文化都有自身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社会的日益改革和发展,两种差异悬殊、截然不同的文化形式所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出来,面对越加严峻的挑战。而通过电影这一存在的方式可以从另一种角度审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不管是个人主义色彩浓重的西方文化,还是集体价值观和责任感的中国传统文化,其思想都是反映出不同国家的认知状态和发展历程。本文通过电影《功夫熊猫》中所展示的中西方文化特征,告诉我们要共同发展中西方文化就要使其相互取长补短,这是中西方文化不断发展和传承的惟一途径,也是加快两种文化发展的必然手段。
[参考文献]
[1] 浦妮.从电影《功夫熊猫》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
[2] 贾楠.从《功夫熊猫》反观中美文化的差异[J].电影文学,2011(10).
[3] 王国峰.从影视作品看中西文化差异[D].济南:山东大学,2008.
篇2
花木兰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典型的尽忠尽孝的人物,无论是迪士尼拍摄的《花木兰》还是中国拍摄的《花木兰》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二者虽然都是取材于同一个故事,但是在对内容的改编以及设计上却存在鲜明的差异。这也反映出中西方文化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英雄价值观。
(一)英雄观差异
1.个人英雄主义。迪士尼所塑造的花木兰形象大大的颠覆了中国传统认知上的女子,她不再受到中国传统礼教的约束,也缩减了木兰“替父从军”所表现出的中国文化对“孝”的重视。而是侧重于木兰自我价值的实现,将这一过程更多地表现为木兰自我的梦想,西方塑造的花木兰是一个个性爽直、独立、有主见、有毅力的西方现代女性的形象,她独立奔赴战场想为国家出一份力,想要学男儿一样为国争光,想要获得和男子一样的权利。当她的女子身份暴露的时候她没有胆怯,也没有就此离去,而是选择为了自己而努力,而了自己去争取最后的机会,勇敢地说出“也许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是为了自己”。在这里木兰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追求,并且获得了实现这个梦想的权利。为了驱逐匈奴,为了保卫家园,她用尽了全部的力气,和男子一样的骑马射箭,和男子一样的磨炼打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志愿,打败了匈奴并且和心爱的李翔共结连理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在这个故事叙述和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处处的看到电影的西方主义英雄观,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将国家和人民拯救于水深火热之中。
2.民族英雄主义。由中国导演马楚成所拍摄的《花木兰》则将花木兰的“忠”和“孝”集中的进行了表现和高度的进行了赞扬,花木兰是不忍年迈的父亲去参战,是因为孝顺才有了替父从军的。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孝道的提倡和奉行,此外电影中对于民族主义精神的体现尤为的重要,处处彰显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的五四精神。在她男扮女装的过程中,和皇子文泰发生了感情,但是当她得知文泰的死讯的时候虽然痛心,但是更多的是想到的是她的士兵需要她,国家也需要她。为了民族大义她不顾自己的疼痛坚定的去对抗匈奴,驱逐敌人。在许多的台词设计上也处处彰显着花木兰这个角色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了国家而活。当她被大将军臧质陷害的时候,被逼迫的弹尽粮绝的时候,她高呼的是“士兵可以叛我,将军可以弃我,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即使到了最后为了两国的百姓,停止战争,两国交好,木兰为了这份长久的和平放弃了皇子文泰,让其与匈奴公主结婚。种种表现都显示出与西方的个人主义精神截然相反的民族主义精神,为了国家的随时可以牺牲掉自己的利益。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一向重视人伦道德,所以在电影叙述上一般比较的沉默和严肃,侧重于说教,而好莱坞电影则重于平等和自由,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和思考。在好莱坞所拍摄的《花木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趣味性和严肃性的结合,更多的愉悦。在这个以中国故事为基础的西方电影中导演创作性的加入了若干个美国式的细节和趣味点,例如动画片主要是为了给小孩子看的,为了增加影片的趣味性,更加贴近小孩子的视角和喜爱点,影片中加入了一条叫作木须龙的小动物,它的可爱和调皮不仅帮助了木兰完成任务,也活跃了整个电影的氛围。并且在人物的塑造上更加贴近于现实的生活,木兰不再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神,她也是一个普通人,也会犯错,也有缺点。而中国所拍摄的《花木兰》则是刻画了这样一个“高大全“的形象,将花木兰表现的那样完美,那样无私。并且影片侧重于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氛围比较的沉重,也侧重于说教,而不被小孩子所喜爱。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铸就了不同的艺术成就。
二、爱情观差异———《喜宴》
《喜宴》是李安导演在1993年所拍摄的,李安导演作为一个中国人,接受的是正统的中国思想,但是他却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对西方的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解读。所以在他的电影中往往蕴含着两种文化,它们之间相互撞击和相互融合,有着决然的差异性,但是组合起来也堪称完美。在电影《喜宴》中讲述的是同侣之间的故事,在电影中也表现出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在电影的一开始就介绍了旅美华人伟同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和他的同人西门过着幸福而快乐的生活,他们爱的痴缠,全然不顾旁人的眼光和看法,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可以在外人面前亲密的接吻和拥抱,也可以看到别人对他们的鄙视和恐惧,但是却不会有人来制止他们的行为。表现出在西方文化世界里对于人的自由的一种尊重,同志群体在外国人眼中虽然没有太高的地位,但是也不会有人去禁止。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就大大的不同,作为同志,是没有人敢光天化日在大街上进行接吻的。其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婚姻价值观上,中国的父母是最操心子女婚事的,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伟同的父母对于他的婚事是非常操心的,以至于到美国来督促儿子。而伟同为了应付父母也决定找一个女人结婚,他选择了和威威进行假结婚,着也得到了西门的同意。在结婚这点上中西方又存在着鲜明的差别,在西方人看到结婚是浪漫的,是两个年轻人的事情,而中国人则认为结婚是一件相对比较传统的事情,除了必需的结婚证,还需要摆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共同祝福等等。而当伟同和威威结婚以后威威居然怀孕了,这让西门非常的生气,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爱情观的重大区别,在西门看来既然你已经是自己的爱人就不能和除了自己的第二个人发生关系,这是不尊重和不道德的行为,而在伟同看来,只要自己的心属于心爱的人就可以了。对于西方这种坚贞的爱情观在好莱坞很多影片中都有表达过,无论是《简爱》还是《红与黑》都极度谴责那种背叛自己爱人的行径,崇尚爱情的纯洁和美好。而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面男人甚至可以“三妻四妾”,虽然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与发展,这种思想逐步地被废除,但是中国男人骨子里仍然保留着这种思想。也许正是由于不同文化熏陶所建立起来的思想影响到了人们的爱情观
三、道德观的差异———《一声叹息》和《廊桥遗梦》
道德观念也就是人们生活在社会生活这个大集体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履行的责任,中国对于道德的研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人也素来恪守和宣扬人们要遵守基本的道德观。在中国古代这种道德观的建立标下在对内心的净化和信念的建立等基础之上,道家和儒家所提倡的德育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中国传统的道德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孝”还是“忠”、“信”、“信”、“义”都得到了良好的展现。儒家对于道德观的发扬从根本上来说是注重对于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而对于西方来说,对道德的表现相对比较抽象,无论是对人进行抽象化的定义,用理性作为道德的基础,还是利用上帝来作为道德的目标,都是佐证。正是这种基础和观点的不同,也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对于中国所拍摄的《一声叹息》所表现出的对于婚外情的看法,就渗透了中国传统的伦理精神,虽然影片并没有对这一行为进行批判或者是谴责,但是影片拍摄的视角在告诉观众这种行为只会累人累己。《一声叹息》中强调了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虽然两个人之间的婚姻是没有爱情基础的,但是仍然应该恪守婚姻的基本道德,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全部,婚姻的长久是靠亲情去维护的等等观点,都让人看到了中国式家庭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整个影片都在向世人告诫婚外恋的可怕性和错误性,一旦沾上婚外恋不仅会家庭破碎,也会麻烦不断。而西方人则崇尚自我,在好莱坞电影《廊桥遗梦》中将这一婚外恋写的如痴如醉,只是一对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苦命鸳鸯,不再有道德的约束和世人的谴责,将二人的爱情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怜惜,让人向往,使得《廊桥遗梦》带有西方古典浪漫主义的悲剧色彩。使得电影《廊桥遗梦》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因为爱情的美好反而让观众忽视了对家庭的忠贞和道德,更宽广的赋予了人们追求自我和追求爱情的权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已婚男女短暂的共同生活成为一种可能。使得西方男女自由恋爱更加的开放和自由,对人性的领悟也更加的深刻。虽然两部婚外恋的结局都是主人公回归到了原有的家庭,但是二者的氛围和对世人的启示是完全不一样的。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宗教数字喜好文化差异
数字作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其已不再单纯是一种工具,在此过程中数字更是成为了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关于数字的探讨已不再局限于功能。除了前人将数字与谐音、审美心理、社会习俗结合起来研究之外,将数字放在宗教文化背景下研究,从而比较两种文化在宗教方面的差异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1.喜欢的数字
中西方都有自己喜欢的数字,这些数字作为代表符号背后隐藏着不同的文化因素。中国人喜欢的数字较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双数,另一类是单数中的一、九。西方喜欢数字相对集中,即三、七。
1.1中国人喜欢的数字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到数字时,中国人尤其喜欢运用特定的数字,东拼西凑也要达到喜欢的数字。
1.1.1双数
中国文化历来喜欢双数(四除外),如双喜临门,好事成双,等等,在送礼的时候喜欢送成双成对的礼物,尤其在婚礼中,双数更是有吉祥的寓意,有祝福两人同心同德,携手到老之意。如六,六六大顺,随着个别地区方言影响加大,八因与“发”谐音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再比如十全十美,寓意圆满。
1.1.2一、九
除了双数外,中国人还喜欢数字一和九。喜欢一如:一马当先、一表人才、一见如故,一在中国文化中有汉字“首”与之对应,“首”字的运用如首屈一指、文章魁首等都有吉祥的意思。“九”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美好的寓意,如一言九鼎、九五之尊、九重天、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在这一天要与亲人登高、赏菊、插茱萸,寓意长长久久、健康长寿。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便是以重阳节为内容。
1.1.3西方喜欢的数字:三和七
西方文化喜欢三,常常有Thethirdtime’scharm(第三次准灵)、Numberthreeisalwaysfortunate(第三号一定运气好)。构思于《圣经》的著作《神曲》整部书分为三个部分天堂、地狱、炼狱,每部分33篇。西方文化同样喜欢七,如Whenshegotmarried,shefeltthatshewasinherseventhheaven.(当结婚时,她感觉她处在无限幸福中)Theseventhsonofaseventhson。(显要的后代。)可见,三和七两个数字在西方中寓意美好、吉利。
2.忌讳的数字
与喜欢的数字相对的便是忌讳的数字。中西方在各自文化背景下都有忌讳的数字。中国文化忌讳的数字主要是四和七,西方文化忌讳的数字为十三。
2.1中国文化忌讳的数字:四、七
四、七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吉祥的数字,人们的手机号、车牌号有意识地避开四、七,选择结婚日期也回避带四、七的日子,尤其忌讳四和七连用,四七容易让人联想到死去,从而使人感觉到晦气。
2.2西方文化忌讳的数字:十三
十三在西方文化中是大忌,是一个不祥的符号,许多文学作品常用十三这个意象表示厄运,如《睡美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尽量回避这个数字,因回避数字十三造成的顺序断裂普遍存在。如高楼的十二层之上便是十四层,宴会厅餐桌的十二号接着就是十四号等。
3.中西方文化的区别:是否具有宗教性
从对数字的不同喜好可以推断出中西方各自背后的文化内涵,从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可看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特点:是否具有宗教性
3.1数字喜好背后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喜欢双数因为它代表着对称、均衡,对称和均衡意味着稳定。这种审美观念不仅体现在数字上,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建筑上,以故宫为例。故宫整个建筑群严格遵循对称原则,其重要的建筑都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则对称、均衡地分布左右,形成一个十分稳定的建筑群。在诗歌上,杜甫诗歌是一个典型例子,其绝句十分严谨、对仗工整,确立了盛唐诗歌的秩序。这种审美观可追溯到传统文化中,中华文化传统十分重视两种事物相对应而存在。首先是道家,其太极图案由一阴一阳两极组成,《易传·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是阴阳,许多事物都能和它对应起来,如雌雄、男女、日夜、刚柔等等,八卦中的每一卦也都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其次是儒家,论语中许多地方都体现出两种事物对应存在的思想。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强调文采和质朴的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成为君子。再如:“发乎情,止乎礼”强调情与礼的结合才符合男女之间交往规范。
中国人喜欢一,其一是因为一在几个数字之中为首,为第一,带有胜利、成功的意思。其二,源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价值观,陆九渊曾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中国封建社会是农耕社会,十分依赖自然,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不是把自然当作抗衡的对手和必须驾驭的奴隶,而是作为恩人、朋友有深切的感念之情,即使灾害频发也依然敬畏自然。不论哪一流派都把自然看作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情感共鸣的友情宇宙。其三,一还代表统一,对统一的喜好源自于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中国历史从传说时期的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蛮夷集团开始就不断寻求统一,其结果便是形成了如今56个民族的融合与统一。对九的喜爱,一方面因为它与“久”谐音,寓意着长长久久,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其二,中国人最喜阴阳之说,二者之中又最喜“阳”,而九是十个数字中极阳之数。其三,九还代表着尊贵无上,如九五之尊,一言九鼎,《易经》乾卦记载“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代表着皇帝、皇位历来备受统治者喜爱,如故宫绝大多数的门钉都是9行9列。中国经历长期的封建社会,这些观念到现在仍在影响人们。
不喜欢四、七因为其代表着不祥,希望借回避他们回避厄运。其原因在于四与死谐音,被认为会带来晦气、厄运。不喜欢七原因有二,其一是七作为单数,相对双数而言不受喜欢。其二,七这个数字与丧葬仪礼相关,死者去世时间按7计数,第一个七天为头七,七七四十九天的七个七都要准时祭奠亡魂。与四相同,和死亡有联系便被忌讳。
西方文化喜欢三、七是因为在圣经中有吉祥的寓意,其背后的文化缘由有四,一是基督教教义之一:三位一体说。此教义认为上帝是由圣父、圣子、圣灵组成的三位一体。教义之二的修德爱人说。其中对上帝的德包括信、爱、望三德。二是宗教礼仪:基督教认为礼仪必须有三大要素:①有形体可见的外在仪式。②赋予盛宠。③由耶稣亲自定位,三者缺一不可。圣洗有三种形式,其中之一的浸水礼需要领洗者的头三次按入水中或将水淋在头上。圣体仪式分为预祭、正祭、末祭、三个部分。其三,西方认为一切事物都由三部分组成,如世界是由大地、海洋、天空三部分组成,大自然是由动物、植物、矿物三部分组成,人具有肉体、心灵、精神三重性等等。最后,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在古罗马宗教中存在三联神,即朱庇特、玛尔斯、奎里努斯。虽然三随着时间的发展三联神的具有内容有所改变但总数三一直保持不变。
西方文化同样喜欢七,认为其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上帝创世说中,上帝用六天创造了世界。第七天休息,于是一周有七天,第七天为星期日。上帝降下洪水淹没人家时,吩咐诺亚造船,洁净的畜类要带七公七母,他用七天造好,在船上第七天放出鸽子。可见七在宗教中寓意着生机、吉祥。其次,在宗教礼仪中,基督教主要教派之一的东正教奉行七件圣事:圣洗、坚振、圣体、告解、终缚、神品和婚配。其中坚振的含义是增加上帝的恩宠并再度赋予圣神七恩。可见基督教的内容与形式都与七渊源颇深。
忌讳十三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宗教原因:作为耶稣第13个弟子的犹大为了钱财将其出卖,导致死亡。由此13代表着不幸、背叛。其次,仍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在天国款待战士英灵的聚会上,12神祇聚餐,不速之客罗基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灾难,使光神巴尔德丧生,由此13代表着灾难。正是在宗教和神话的影响下,西方对13这个数字敬谢不敏。
3.2宗教性
中西方对数字不同喜好反应出不同文化内涵,而这两种不同内涵的差异在于:是否具有宗教性,宗教性来自于发自内心的虔信。中国文化不具备宗教性,其对数字的喜爱与否完全出自人的需要,出于人的内心。
中国先秦文化儒道互补,孔子的怀疑论和对现实生活的肯定如“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和庄子遗世独立、潇洒悠然的人格理想2共同构成了先秦理性精神。前者重视实用功利讲究入世、后者要求超越功利自然无为。先秦理性精神将人从巫术、从远古图腾中解放出来,树立了理性态度的风范。中国缺乏宗教性,并不意味着缺乏宗教,佛教在中国传播很广。佛教精神、佛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但中国的佛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被世俗化了,其變文由最初的舍身饲虎发展到宣传孝道,甚至到后期佛教被官方吸收,僧侣也像政府官员一样评等级、领俸禄。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化是是由神到人的转化。中国人往往以使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对神,即拜神是从人的自身出发,希望满足自身利益。
相比较而言,西方文化是具有宗教性的文化。其对数字的喜爱主要来源于宗教寓意,出于对宗教发自内心的虔信,喜欢三、七是因为在圣经中有吉祥的寓意,不喜欢十三是因为在圣经中有着不祥的寓意。西方文化中的宗教性与基督教有莫大关联,基督教在西方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从非法到合法,由被统治阶级的宗教到统治阶级的宗教、由奴隶主阶级的宗教到封建主阶级的宗教和资产阶级宗教。在这个过程中漫长的中世纪产生了尤为重要的影响,神权与王权的斗争中宗教思想一直在发展,从早期的教父哲学、经院哲学到近现代基督教社会思潮的存在主义神学、世俗哲学。而其宗教思想之所以能对人们产生极大影响一方面因为其与哲学相结合,与西方文化环境相融合,从理论的角度巩固自身地位。另一方面,其宗教思想、教义也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更加贴合人的需要。与其他宗教相比,基督教充分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洗礼,肯定现实的世俗生活,基督教宗教生活和仪式灵活。
4结论
篇4
关键词: 中西方古典情诗 女性形象 对比分析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对中西方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又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在诗歌中,有一类主题是中西方诗人永恒的共同的话题――爱情。以爱情为主题,中西方古典时期的诗人在各种作品中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是动人的爱情故事的主角。需要看到的是,中西古典情诗在这一共同的主题中,所咏颂的女性形象却有很大差异。
一、真实性和确切性V.S.意象性和模糊性
1.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真实性和确切性
在西方古典情诗中,诗人喜欢用《致……》作为诗的标题,而且大部分诗人所选取的女情对象是真实的人物形象,比如苏格兰民族诗人彭斯在诗歌《致约翰・安德森》中所描写的约翰・安德森是诗人现实中的女友、爱慕的对象。又如英国本・琼生的爱情诗《致塞丽娅》和理查德・勒夫莱斯的《狱中致爱尔西娅》,这两首诗中的女性都真实存在。
还有一类是以没有明确指向为题的情诗。如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其中描写的仍是诗人爱慕对象安德森。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中令诗人愿意当作急流的是一位匈牙利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也是真实人物。莎士比亚的154首的十四行诗集中,大部分诗篇是写给或讲到一位贵族男青年,诗人热烈地歌颂这位青年的美貌和自己与他的友谊,小部分是献给或提到他的情人,一位黑(褐)肤色的女郎。这位青年和“黑肤女子”都是现实中的人物。
在这样两类西方古典情诗中,女性形象鲜明的特点是它的真实性,诗人所描写、诗歌中所爱恋的对象在现实中确有其人,这类情诗很多是以向诗中的女性表达自身爱慕为目的的。正是由于情诗中女性形象的真实性和很强的针对性,诗人刻画的是女性形象本身,突出人物,达到逼真的效果。
2.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意象性和模糊性
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描写讲究的是意象性。女性形象的描写并不完全真实,以达意为主。以存有丰富的古典情诗经典的诗歌总集《诗经》为例,其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都是典型的意象型情诗,表达非常含蓄,似内心独白,无以倾诉,它带给读者、听者的更多的是朦胧与想象。从这些诗歌来看,这里作者或少年所爱慕追求的女性,是模糊而朦胧的,不一定是真有其人,始终是模糊的意境。
二、唯美性和直露性V.S.卑微性和内敛性
1.西方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唯美性和直露性
在西方,由于深入人心的平等独立观念,女子在社会生活中一直有着较高的地位。英国爱情诗中歌颂爱情,赞美女性的传统是和逐渐发展起来的对女性的崇拜分不开的。英国继承了古希腊的审美传统,古希腊的神话中女神众多,不难想象当时社会对女子的重视。而且基督教义认为夫妇是一个整体,虽然男女各占一半,但妻子属于“较好的一半”,中古世纪的骑士文学把妇女的地位提得很高。西方历代文学艺术作品中,表达对女性崇拜、仰慕的作品比比皆是。远的有古希腊人对海伦美的祟拜,骑士文学中对贵妇人的仰慕,近的有但丁对贝阿特丽采的深厚感情,拜伦等诗人们对女性的大力讴歌。如拜伦在诗中曾写道:“她走在美的光彩中,像夜晚皎洁无云而繁星满天”,“增加或减少一分明与暗就会损害这难言的美”(《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此外,西方海洋文化中带有富于开拓性和直露的民族性格,直接地表达自己和直接的赞美成为西方文化中一种习惯。西方古典情诗大都诗风浓郁而热情,要描写爱慕的女性形象,重在赞美女性本身的外貌,比如《绿西(挽歌)》写道:“她的美使我陶醉,在世界上我只爱她/我们沉没了很久,我的手抚摩着她的手/我凝视着她那忧郁而可爱的前额……”
这样一种直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使得诗人在创作情诗的时候,惯于用对女性外貌的赞美和直接的爱来表达自己对所爱对象的热切感情。
2.中国古典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的卑微性和内敛性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儒家的宗法伦理观念为文化核心的社会,中国女性长期以来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倍受歧视,古典诗歌中很少把她们当作仰慕的对象,只是遵守孝道、妇道并传宗接代的工具。所谓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是对中国女性进行道德审查的标准和依据。
因此,即便在描写美好爱情的情爱诗中,仍然带有明显的道德教化痕迹。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只能“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不容许她们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发表意见,因而不幸的婚姻让中国古典爱情诗充满了思妇之情、弃妇之怨。《诗经・国风》中的《氓》描写被遗弃的妇女自述其不幸婚姻:“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唏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如曹丕的《燕歌行》中的诗句:“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抒发了思妇那难以忍受的离别之痛。
此外,在中国古代的情诗中,蕴涵了很典型的东方古典文化的内涵。东方儒家文明的内敛和含蓄被看作是美德和修养的象征。中国诗歌的语言要求一是含蓄,二是格律。诗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贬。严羽在《沧浪诗话・诗法》中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即指中国古典诗歌以含蓄为美。在中国古典情诗当中,时间和空间上都为含蓄留下了很多空白点,正如水墨画中的留白一样,作者所要表达的爱情是需要读者在言外去自己体味。对于女性形象,不直接描写或者是直接表达爱慕,诗人寓女性的形象于朦胧的诗意之中,形象的描述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表述自己的某种情愫和隐射其中更深刻的含义。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也同样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三、对比分析
1.审美观的差异
西方的古典诗歌审美标准追求写实性、纯粹性,而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推崇的是写意性和融合性。西方诗歌审美中的写实性,体现在你是你,我是我。正如西方的油画一样,描写事物,要求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地再现社会生活。西方古典情诗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通常是像油画一样,详细地刻画人物。重点放在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绘上,而不渲染环境,体现人物的真实性和感情的真切。中国的诗歌审美则不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中国的水墨画一样,以写意为主要目的,在古典情诗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意志隐喻其中,讲究个体形象与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对于诗人所追求的女子形象,并不能看出实质性的人物的描写,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将诗人对伊人的爱恋和朦胧的水边景色交融在一起。
2.职业化与非职业化
之所以会出现中西方在古典情诗中对女性形象描写的真实性和写意性的不同,与诗人的职业化与非职业化有一定关系。在古代西方,诗人大都是职业化的,以写诗为职业或为谋生手段。职业化诗人所影响到的是其对情诗中艺术形象选择问题。职业诗人这一个体,创情诗歌很有可能会固定地选取定位自己的爱恋对象,明确地体现真实性。而在古代的东方,特别是中国,情况有差异。以《诗经》为例,《诗经》是一部民间风情的汇总集,多没有具体的作者,多是民间平时生产劳动生活的时候所创作和流传下来的,情诗中形象的选取和描写没有针对性,多体现的是一种诗歌的韵律美和和谐美。在《诗经》之后,可以说,中国并没有形成职业化的诗人群体,诗人是兼有官员、诗人、小生产者等角色为一体的。官员多是仕途失意或者需要以诗言志,诗歌只是情趣的体现。在情诗的创作中,并不在于要表达很明确的爱情对象,而是求达意。
中西方同样优美的古典情诗,蕴涵了世界诗人丰厚的情感,同时,更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在诗歌中,对于人们所爱慕的女性形象,西方古典情诗是直接勾画,带有浓郁的浪漫情意,因此其女性形象具有真实性、确切性、唯美性、直露性;而中国古典情诗则体现了幽雅的意境结合,其女性形象带有意象性、模糊性、卑微性、内敛性。但不管怎样,它们都同样是爱的赞美诗,是人类美好情感的沉淀与不同文化的结晶,体味诗歌的同时也是对文化的欣赏与感悟。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黄杲砸.英国抒情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英]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4]王佐良.英诗的境界[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5]向熹编.诗经词典[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篇5
关键词:迪斯尼动画电影 木兰》 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欧美动漫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研究》(项目编号:201610357497)成果之一
当前美国作为一个文化生产和输出大国,由于自身历史文化资源有限,其电影生产基地好莱坞在影视创作选材时一方面选择科幻类、展现未来社会的题材,另一方面则借用异域民间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童话、名著等进行创作,而后者在文化输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和众多人口的文明古国,备受好莱坞的青睐,神秘的东方文明激发了美国人的好奇心。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化进程中,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空前频繁,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冲突时有发生。迪士尼根据文学作品《木兰辞》和中国民间流传的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在全球获得了极高的票房收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值得我们进行研究思考。
一、《花木兰》中的美国精神
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理解,对其元素的借鉴和运用采取的是典型的拿来主义精神,在保留原有形象架构的基础上,展现美国式的文化价值观。《花木兰》将《木兰辞》中所表达的忠、孝、义、智等中国文化内核改编成美国式的追求个人自由与反叛权威的思想内容,用美国的个人本位替代了中国原有的家国本位价值观。
中国人注重孝道。在《木兰辞》中,对木兰替父从军的动机有详细描述,而对从军历程和军旅生活的描写则相当简略。“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因为朝廷征兵,而木兰家没有男丁,花父必须去服兵役。木兰身为花家唯一的成年子女,自觉有义务为家庭分忧解难,她担心父亲出征有个三长两短,影响家庭生存,经过考虑后做出了大胆的决定――替父从军。她这样做完全是因担心父亲的安危,要维护家庭大局,而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所着重讲求的孝道的体现。木兰替父从军,上阵杀敌,充分体现了忠孝两全的价值观。战争胜利后,她不图荣誉,辞官归乡奉养父母。儒家忠孝仁义的道德规范在木兰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这正是千年来一直为国人传颂、讴歌的榜样人物。
而电影《花木兰》中则突出表现了花木兰从军的个人自身动因和在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杰出才能,体现了美国式的锐意进取精神。木兰最初因屡次相亲失败,使整个家庭为之担忧,她也为自己在媒婆面前的丢脸出丑和不被欣赏而伤心难过。她在相亲失败后的唱词“为什么我现在所看到的不是真的自己,不是自己的影子,为什么我现在觉得离自我好远。我无法掩藏内心的自己,虽然努力尝试过,何时才能释放内心真正的自我”反映了认识自我的焦虑。木兰想努力地按照父母的要求去生活,可是她终究无法摆脱内心成为自我的渴望。正在这时,征兵令为她提供了一个做真正自己的机会,正如她所唱:“我这样做也并非完全为了我的父亲,我这么做也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每当我站在镜子面前,就觉得对得起我自己。”这是影片中木兰替父从军的根本动因,是木兰的性格所致。她不愿做一个传统的乖乖女,而希望能够自己掌握自身的命运,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个性的解放。这一点正是美国文化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由此,美国版的花木兰将中国式木兰为了家庭和国家的安危,为了尽孝道而从军的形象转变为美国式的追求独立与个性的形象。
在《花木兰2》中,美式形象更为突出。木兰和李将军受皇帝委派护送三位公主去草原和亲,三位公主竟然在途中和李将军的手下产生了感情并逃婚,拒绝去执行和亲使命。对于传统中国来说,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皇权至上的环境下,任何人,哪怕是皇帝的亲生女,都要绝对服从皇帝的权威。而这种人人自由平等、人人都享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追求属于个人幸福的权利的自由只能根植于没有经受封建等级、帝制约束的美国人的价值观念。
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木兰辞》和美国电影《花木兰》对木兰形象的不同塑造,反映了中美两国道德观的根本区别。中国文化传统注重孝道,讲求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注重尊亲敬长;而美国电影则对木兰的从军经历及其在军中的个人才能着力表现,则反映了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只要一个人有才能,即使出身卑微,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最终能获得成功。木兰运用智慧帮助军队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击败匈奴大单于,挽救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作为一位女性,她赢得了大家的由衷尊敬,为家族获得了荣耀,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二、《花木兰》对中国文化符号的挪用
在《花木兰》中,贯穿着一些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如皇帝、龙、祖宗、祠堂等,但影片对这些文化符号的理解和运用却与其中国本意迥然有别。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是天帝在人世间的代表,拥有不容置疑的地位与尊严。任何人见到皇要行君臣之礼。而影片中,木兰因为打了胜仗,竟然在朝堂上无所顾忌地与皇帝面对面谈话,甚至当众与皇上拥抱,这在古代中国绝对不可想象。影片此处对皇帝形象的处理是基于美国人与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理念。
第二个元素是祖宗、祠堂。传统中国是一个家国同构的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维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祠堂是人们对祖先进行祭祀的场所,它是极其庄严神圣的地方,直接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历史与命运。妇女和小孩不能随意进入祠堂。而影片中木兰却随意出入祠堂,这显然与传统社会规范不相符合。
影片对木兰家族的祖先的表现与传统形象反差极大。在古代宗法制下,盛行对祖先的崇拜,祖先是无比崇高和伟大的,对祖先的崇拜早已演化为一种日常遵守的行为准则。人们遵循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将祖先的灵位严格按照等级尊卑供奉在家族祠堂,逢年过节都要去祭拜。而在电影中,木兰的祖先们的牌位却是一块块石碑,而非现实生活中的木主。祖先醒来后,完全缺乏作为先人该有的庄严神态,反而因木兰替父从军而激烈争吵起来,互相指责、埋怨。寻常人所有的情绪,祖先们也有而且还相当丰富。而这实际上是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在中国元素上的反映:祖先和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不需要过分的顶礼膜拜。
第三个元素是“龙”。在中,龙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是皇家的标志和民族的图腾,代表着天的意旨,具有至高无上性;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则代表着贪婪与邪恶,是罪恶的源泉。在电影中,大量运用了龙的图案,而基于中西方文化对于龙的寓意理解的不同,制作者们对其形象进行了娱乐化的处理。影片中的木须龙是插科打诨的幽默之龙,没有什么本事,从而转变成美国式的喜剧角色,全然丧失中国文化中龙的内涵。
虽然电影中加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但是经过好莱坞加工过后,这些文化元素都带有美国文化特质,丧失了原有的文化意味。
三、《花木兰》中的自由恋爱观念
《花木兰》加入了爱情主题,表现了美国人的浪漫和恋爱自由、婚姻平等的观念。但在中国传统社会,妇女没有婚姻自由,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的介绍认识均需通过媒人的撮合,即所谓“男女无媒不交,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在影片中,花家为了木兰的婚姻让媒婆相亲,但木兰的表现却让人失望,还惹怒了媒婆。相亲失败后,木兰因让父母失望而伤心自责,但她的内心却抵制这样的生活,不愿做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替父从军给了她一个摆脱命运,过上自由的生活的机会。
后来,木兰在军队中认识了校卫李翔,两人逐渐产生感情。但李翔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的人,不敢承认双方间的恋情。但木兰敢爱敢恨。班师回朝后,她相随到皇宫,并运用机智与李翔合力救下皇帝,还救了李翔一命,并最终打败匈奴大单于。在皇帝的鼓励下,李翔终于坦承对木兰的爱意,不远千里,向木兰求亲。一对有情人终于有结果。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女性自由选择心爱的男子,并大胆追求,这不是正统观念认可的。影片中,木兰的行为凸显了作为一个女性为追求幸福生活和婚姻平等而不畏困难、勇于争取自身合法权利的女权精神,而这正是美国文化个体行为自由、尊重女性的观念的体现。
在《花木兰》中,我们看到了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表现如水中观月,有所失真不可避免。但它把中美文化精神结合起来,让人们能更好地体会彼此的魅力与差异。相对于国产动画电影低龄幼稚的内容,美国的电影受众更广,思想性更强,能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共鸣,这正是美国动画电影火爆全球、取得巨额票房收入的原因之一。这些因素不仅为我国的动漫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也为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反思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积极意义。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我们要更好地学习、借鉴他国文化的优点,对待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我们的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行言.西文化比较[M].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唐小琴.从《木兰辞》与电影《花木兰》的差异看中美文化差异[J].青春岁月,2010(18).
[4] 刘剑.从跨文化视野看迪士尼《花木兰》[J].南昌高等专科学报,2009(10).
篇6
文化者,必须具备全民性、历史承传性、创造性,才能称其为“财富”;反之,则是假借文化之名的非文化、反文化或文化垃圾。在各种“文化创意”不断惊爆的今天,我们充分认识到中西文化观的不同,在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下掌握正确有效的文化传播手段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和海外传播大有裨益。
关键词:
文化;文化教育;全民性;创造性;历史传承性
“文化”的含义因语境而异,有的指精神,有的指物质,有的指文学艺术,有的指民俗技艺,有的指政治经济,有的指科学技术,有的指历史宗教,有的指先进思想作风,有的指不良风俗习惯,而且中外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文化观又存在众多需要厘辩之处。
一、文化的共通特点
1.文化的社会全民性特点。文化必定是全社会成员共同创造的财富成果,并共同接受认可,个人的创作只有汇入文化的宝库之中,才能成为文化的反映或代表。文化这种智慧的结晶绝不是一人一时一处的佳作,终将融入全民社会群体中去被检验,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必为社会成员认可接受,少数人反对或者是违背,不能否定文化的全民性。文化是全社会的,不是某一些人的,是没有阶级性的,但对文化的认识是有阶级性的。一些利益阶层,对正义与邪恶、正确与错误的认识可能会改变其对文化的认识。如某些权力阶层利益阶层受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制约导致他们权欲膨胀,利欲熏心,完全按自己的需要来解读文化,中国古今穷奢极欲的帝王、残害忠良百姓的奸臣、巧取豪夺污蔑群众的强权者,他们所倡导支持的所谓文化绝不是真正的全民性的文化,一切无视他人的自私占有都为人们所唾弃。文学史上也有一些崇尚贵族文化、否定群众文化,甚至以说人民群众的语言为耻的作品,他们无论是盛行一时,还是强权推广,也只不过是自诩为雅和小众自娱,绝非文化。
2.文化的历史传承性特点。文化是财富,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有益于公众,有益于人类社会,可以成为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人民自觉习得并世代传承,也因此,文化是要经过时间检验的。毋庸置疑,历史上凡是被认定为经典的都需要实践检验,哪些东西能被人们传承认可是要被时间检验的,汉语中流传已久的众多熟语、文学作品,即使当时不为人所认识,最后经过时间的传承,都被当之无愧地称为文化。刚兴起的科学技术,刚流行的艺术形式,如树皮画、羽毛画、麦秸画等是不是文化,尚需等待时间检验,剪纸画应该是经时间和大众的认可,等待传承的艺术,书法自然已经是文化,其他一些书写的方法,还需传承的考证。文化有精神影响力(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思想)和物质表现力(包括事物表现、行为表现),教育可以扩大文化的影响,传承主要靠言传身教,接受是自觉习得的。而且人类文化是开放的,一经接触,会广泛传播、代代相传。传播的途径多样,重要的如语言、文学、艺术、宗教、衣食住行等。在传承过程中,文化的内容和影响会不断发展、融合、壮大,然而,我们所说的文化传承性必须是其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承,而不仅是形式的保留。
3.文化的创造性特点。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也就是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在人类争取美好生活的生产、斗争中创造的宝贵成果。巧取豪夺、坐享其成的东西不是文化。失败文化是不存在的。不生产、只消费不能称其为文化,而刺激消费、过度消费、公款消费只会为商人带来利益,而造成社会的消耗和浪费,非但不属于文化,而且可能是犯罪,因而毫无创造性而言。而如经典作品《雷雨》中塑造的男、女主人公,通过他们的悲剧命运反映什么是真正的爱恨情仇,折射出灵魂中的高尚与卑鄙,是社会中人们真正所向往追求的人的生存环境。作品中与现实的背离、人性的扭曲反映社会的异化,追求自由、平等、博爱永远散发着文化的馨香。文化的创造性还体现在对社会有益方面,文化因其公益性而被人们自觉追随,也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有阶段性,但无阶级性,任何社会和群体创造的文化都不只属于那个社会。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从古到今、从富到贫,不同阶级都普遍接受的。我们说文化是财富,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其创作的目的都是有益于公众,有益于人类社会,可以成为为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人民自觉习得并世代传承。美国总统里根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里就曾引用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句作为制定美国国策的佐证;英国卫生部部长也呼吁学习中国孝道文化,吸取中国人照顾老人的经验。
二、中西方文化教育观辨析
我们在上文中已经厘清文化的内涵、外延,明确文化应该是优秀物质产品、民族精神的概括反映,是社会主体共识的审美意识,具有总体性。一方面,物质体现精神,文化必有文化内容,不能只有形式。一座建筑作为文化代表,其外表一定体现内涵,其物质实体必然表现其造型设计、技艺理念。因而,文化是精神的,是情感性共识,虽然人们常把有代表性的各种创作和经典作品等视为文化的代表。另一方面,具有整体性。文化可以是有普遍性的纯朴的民风民俗、符合客观规律的思想,但个别的风俗、思想不等于文化,即使是名人的、大国的也不行。英语辞书对文化的解释却与汉语不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culture”义项:
1.生活方式(wayoflife):(1)文化、文明(指国家或群体的风格、信仰、艺术生活方式及社会组织);(2)文化(指拥有特定信仰的国家、群体等)。
2.艺术、音乐、文学(art/music/literature):文化(艺术、音乐、文学等的统称)。
3.看法、态度(beliefs/attitudes):文化(某群体或组织的一致看法和态度)。英语中culture的这三个义项是与汉语辞书中的义项1对应的。文化(cul-ture)被解释为生活方式、艺术、音乐、文学、看法、态度,这与汉语解释的第一个区别是:具体列举,而非抽象概括;而由此导致的更大的差异是“可此可彼,可好可坏”,“某群体或组织的一致看法和态度”。我们不禁要问:任何群体和组织宣称的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看法和态度都是文化吗?况且“看法”和“态度”又是那么明显地带有主观倾向。英语中对“culture”的认识看起来表达自由,实则容易令人误解,也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文化误读者以借口。《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还有一个颇耐人寻味的例子:孩子们受到的教育叫他们要尊重不同文化(Thechildrenaretaughttorespectdifferentcultures)。这是个有代表性的例子,也许会被认为体现宽容。但言外之意是不管好不好,也要尊重(而不是接受)。如果出于某种需要,既可以说“虽不好但是文化”,也可以说“虽是文化但不好”。英语中对概念理解上得宽泛,导致“culture”一词内含太大、外延过宽,而这种认识的两重性已经导致模糊正误界限的结果。受其影响,西方的文化教育观从历史到现在都存在某些致命的倾向性,即对文化的认识存在文化和非文化、文化和文化垃圾之分,但无所谓先进与落后之说。文化的“优劣说”既是一种违背伦理道德的思想,也是违背文化本质的观念。它是一种否定文化多样性的思想。而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其多样性特征都是很鲜明的,尤其是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它既包容东西方文化的一些特点,同时在自身文化发展上也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也正是这种文化,才能将众多民族团结在一个大的文化团体中。
三、走出当代文化教育意识中的误区
“文化”是对物质精神文明成果的审美认同,即一民族、社会传承的对美好事物的共识。其传承性习得性、情感性共识性体现在崇尚、追求、传播共同认可的各种美,“美意、美心、美食、美事、美谈、美言、美誉、美术、美文、美德”,这一系列的汉语词汇的产生、传播就是典型的文化审美认同。然而受西方文化观念双重性的影响,我国也出现一些误读文化、滥用文化的倾向,导致当代文化教育观念走进种种误区。本文仅从高科技产品带来的巨变能否称之为文化谈起。以当下的智能手机为例,我们从中国的情况看,似乎人手一机,无论老少,不分职业和性别。殊不知,在很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并不像中国一样,智能手机的使用有明显的年龄界限,在职业分布上也明显不均,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环境里,由于人与人之间相对较为独立,日常交流相对较少,手机的需求就变得相对较低。类似的文化返璞归真现象,还有中国台湾地区的“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的生活追求。这种返璞归真更多地表现为,对人性的观照,无论是工业设计与生产、经济生活、政府的社会管理,只要明显地照顾到人“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都是受欢迎的。即便是一些青年才俊也同样意识到这种人性关怀的意义所在,其中不乏放弃子承父业的优越条件,而选择那些没有盈利空间、为众多商家所不屑的、不具备商业价值的人文项目,例如,我国台湾青年创业者黄沂雯在上海创立“失智人群(智力障碍人士)”体验中心。企业家及社会观察人士将大部分台湾年轻人的所谓“不思进取,安于小确幸”归为我国台湾地区的经济不振。“导致新一代的年轻人很多没有了上一代的拼搏进取精神,他们更想做舒适和有兴趣的事情”。出现这种判断与现实的反差,并不是那些企业家的商业头脑不够,而恰恰是他们没有真正地意识到,文化才是人类的根本,商业及其成果只是人类文化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它对于文化的影响力远没有经济学家们估量的那么重。电子书没有像人们预判的那样而替代纸媒,移动视频也没有像商家所期望的那样而取代传统的电视和广播。总之,现代科技及其产品并没有成为文化的趋势,并不是使用的人多了,就成为文化。文化不是世俗化,更不是简单的商业或物质需求。
作者:张利红 单位: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M].吕叔湘,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2][苏]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3][法]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M].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
- 上一篇:海洋资源概念
- 下一篇: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