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笔记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笔记

篇1

【摘 要】数学后进生具有学习能力差、基础薄弱及学习积极性差的特点,且随着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的逐步健全,后进生的数量越来越多。那么,如何提高数学后进生的学习能力便成为初中数学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展开讨论。

关键词 初中数学;后进生;学习能力

一、引言

数学后进生的出现由家庭方面的、智力或非智力方面的、先天或后天方面的因素所致,而以后天方面的因素为主。数学后进生具有目标不明确、自信性差、独立性差、自觉性不足的特点,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学习能力是教育界普遍关注且难以克服的焦点问题。从数学后进生的特点来看,教师应给予后进生充分的理解和耐心,并及时给予鼓励,以激发后进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讨论。

二、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学习能力

(一)激发后进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后进生对学习数学严重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设法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具体从下列方面落实相关工作:1.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严密性、科学性及逻辑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应尽量做到直观表达,即以直观性的表达来帮助后进生准确理解概念性的问题。例如,“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比第三边大”的教学过程,教师可找来几组长度不一的铁丝,并鼓励学生亲自拼接成三角形,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找出三条铁丝间的关系,从而引出主题。可见,后进生对直观性的数学教学内容表现出很强的吸引力。2.教师应注意数学教学用语的艺术效果,以使数学教学更具趣味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后进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课,且对教师毫无趣味性的讲课语言或数学知识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后进生的情绪变化,实时以别具艺术效果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引导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思维状态。3.重视情感教育。初中后进生的情感世界异常丰富,因此教师应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特别是后进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给予肯定及鼓励,以激发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此从多方面激发后进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此乃提高后进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培养后进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就初中数学后进生而言,教师必须重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后进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数学教学过程,教师必须始终立足后进生原有的数学基础,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及时纠正后进生的坏习惯。教育家Benjamin Bloom指出多数学生的智力并无明显差距,因此多数学生皆能学好数学。如此来看,数学后进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多数数学后进生不知该如何学习数学,亦或仅死记硬背公式或定理,甚至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公式或定理。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教师应时常提醒学生做好预习及自学工作,并积极思考知识与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由此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解答数学例题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以引导学生自行分析问题及解答问题,从而培养后进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反思学习的能力

初中数学后进生普遍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反思能力,即数学课后,学生仅就完成课后作业而做题,未就课堂教学的内容及课堂整理的笔记进行反思,甚至也未就单元与单元间或章节与章节间知识的相互关系进行总结。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及时就学过的内容进行反思,以使学生梳理清楚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及定理与公式的推导,从而帮助后进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地掌握。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笔记进行分析及类比,以探明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以实现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地掌握。

三、结束语

初中数学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计算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要求均较高,因此某些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并逐渐发展成为后进生,如此严重影响着初中数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特别重视对该部分后进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即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及鼓励,以帮助后进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采用更加直观的教学方式及更具艺术效果的教育语言,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反思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后进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后进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即对已学过知识的反思,同时也应重视对学习习惯的反思,如此提高后进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并最终实现初中数学后进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梁希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策[J].科教导刊.2011.(33):172-172.177

[2]罗利,张娣美.浅谈小学数学活动课中后进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2):403-404

[3]丁华忠.动手实践对提高后进生学习平面图形效果的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6):23-23

篇2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反思 教学观念 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已20多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从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其间不乏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地引起我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使我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从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教师的传授,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关注初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

初教初一时,深感初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提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刚从小学升到初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到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小学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初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初中的数学教学,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热情急降。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初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小学和初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适应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三、在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怎样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沿着最佳的轨道进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

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时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还有,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四、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方法

试卷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项重要工具,在试卷中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对试卷进行讲评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问和难题,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主要是对初中试卷讲课的有效途径进行简单探讨,从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全面分析。

一、试卷讲评课进行之前

在进行试卷讲评之前,教师要将试卷及时批改,将考试信息及时向学生反馈。这是因为在考试完之后,学生对于试卷中每一题所运用的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思路都还能有比较清晰的记忆,但是对于自己所得到的答案是不是完全正确并没有十足把握。学生对于自己的考试情况以及考试成绩都是十分期待的,此时他们在心理上处于亢奋状态,而这种状态的持续时间一般是2~3天,随着时间的增长,他们对试卷的关心程度也就降低,在进行讲解时,会使效果大大降低。

教师在批改完试卷之后,要将学生成绩利用表格形式统计出来,并且要将每题的整体得分情况以及所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错误统计出来,然后根据所出现的错题类型以及出现错误试题的人数,将要进行讲解的重点找出来,将不需要讲解的题目略去,重点放在典型错误上面,并且要将本文试卷讲评课教案写好。

在进行试卷讲解之前,教师要先将试卷发给学生,让其大致浏览一遍,找出自己出现错误的地方,试着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将不理解之处标注出来,另外,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在关心成绩的同时也关注别人是否也出现与自己一样的错误。这样学生对自己的情况就能够有一个合理全面的了解,在听课过程中就能够抓住重点,不至于因小失大,从而将自己的数学水平提高。

二、试卷讲评过程中

对于试卷讲评课,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对试卷讲评课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试卷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从而提高其课堂质量及效率。

1.要激励学生不断努力

在对数学试卷进行讲评时,教师要和学生在心灵情感方面加强沟通,对于学生在考试中所得到的进步,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表扬,对他们的进步做出赞赏,并且还要鼓励他们继续不断的进步。在考试过程中,有些学生总是在同一类问题上出现错误,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也要考虑到自身因素,不能责怪学生,并且还要通过适当方法使他们真正明白,使他们不再出现这样的错误。

2.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试卷讲评

在讲评过程中,将出现错误比较多的题目类型进行分类,对于初中试卷来说,其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概念型、方法型、技能型以及综合型,不同题目也有不同的方法及特点。在讲评试卷时,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进行讨论,不能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困倦,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已经讲解过的题目学生仍然不会,所以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讨论出现错误比较多的题目,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寻找正确的解题方法,可以更进一步寻找多种解法,这样学生能够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改正,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3.讲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

教师精力以及课堂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试卷中的每一道题目都要进行讲评,所以在对试卷进行讲解的时候要能够突出重点。对于那些正确率在90%以上的题目是不需要去占用课堂时间进行讲解的,不明白的学生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或者是向教师请教。对于一些典型题目,教师在进行讲解时,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答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思路,使学生对这一类的问题都能够掌握,当再遇到这类问题时不会再出现错误,这样才真正达到试卷讲解的效果和目的。

三、试卷讲评完之后

在试卷讲评完之后,不能将其置之不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次考试进行反思,要思考解题过程、多样性的解题方法以及在本次考试中的得失。另外,对于出错的题目,最好是让学生整理成笔记,在讲解完之后不断复习,从而将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思路真正理解掌握,能够解答这一类型所有问题,从而提高自身数学水平,达到试卷讲评的目的。

试卷讲评是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要进行的一项任务,对教学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在进行试卷讲评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前中后三个阶段,从而全面提高试卷讲评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数学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高中生 数学学习困难 成因 对策

一、造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1.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练习,学生的成绩会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成绩便可得到提高。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对知识的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更高了。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出现了成绩分化,所以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特别是高一年级,进校后,代数里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再加上立体几何,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又不可能一下子就建立起来,这就使一些初中数学学得还不错的同学不能很快适应而感到困难。

2.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数学学困生对数学学习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他们厌恶数学,感觉数学枯燥无味,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念。有些学困生自控能力弱,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成绩一旦滑坡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也有的学生认为“数学是聪明人学的,我这么笨,学不好的,所以没兴趣”。总之,在这些学困生的眼里,数学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3.被动学习,学习习惯不良。数学学困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订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不了解,上课不会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他们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会出现边听课边玩的情况。他们上课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愿意开动脑筋思考并解决问题,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学困生认为自己“上课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无法集中精力听课”。

4.学习方法不妥。还有的学困生缺乏数学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未能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先复习、后做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还有部分同学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5.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数学学困生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是否单亲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及家庭居住环境对数学学困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学困生由于父母离异或父母感情不和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影响了学习。不少数学学困生因此而厌学逃学、上课睡觉、不交作业,从而造成了数学学习困难。

二、针对数学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尊重每一位学困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说:“人需要感受到自己被他人接受,孩子需要感到自己被家长和老师的接受。”可以说,不被教师接受的学生,往往会变得消极、被动、厌恶学习,甚至具有抵抗和破坏情绪,因此,教师就一定要在自己的教育过程中真正接受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如果教师能这样做,就一定会使师生间产生感情共鸣,并以此化为他们学习的内趋力。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对待学困生,首先要善待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他们加强目的性教育,调动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数学情感素质的重要内容,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注意编选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数学学科特有的数与形的表象美,知识结构内在的逻辑美,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思想方法的奇异美,数学式子的对称美等,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困生走入正轨,获得成功的体验。

3.培养学习意志,不断克服困难。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数学语言的简洁性,这些对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上都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数学学习并非是轻松愉快的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自我目标的实现。在数学学习中要解决问题就要克服困难,而克服困难则是意志的体现,在解题过程中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意志,又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在教学中用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如欧拉,高斯,牛顿,华罗庚,苏步青,陈景润等)的故事,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奋发上进,不辞劳苦,永攀高峰。

4.跟踪反馈,巩固提高。转化学困生,教师应该有一颗恒心,要经常深入学生,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对有异常表现的应及时开导和鼓励,使他们学习步入正常轨道,但由于学习困难的“慢”生毕竟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比其他同学低,学习成绩常出现波动性变化,很容易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还需要经常开“小炉灶”,加强对他们的辅导,适当增加适合学生实际的试题或辅导资料,强化训练,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促使他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篇5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数学 教与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学科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承担促进学生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数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目标达成的任务。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如何适应新形势,努力做到“践行课改,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数学教与学方式、方法的转换与转变”,也就是实现数学教与学的华丽转身?

一、数学教学的华丽转身

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人们利用观念对事物进行决策、计划、实践、总结等活动,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做正确的事情。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无时无处不是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与博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实现自身华丽的转身呢?

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传统的数学教学比较重视知识传授,过分强调传授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或轻视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内容反映社会的需要、教学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改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适应不断变化的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正如俗语所说:灵魂指挥行动。

2.学习数学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养

教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等门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笔耕不辍,流连于数学知识的伊甸园,徜徉于数学知识的海洋里。这样做了,自身数学素养会得到较大提升。数学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拓展,在数学教育专业进修中,有诸多门类,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教育学、高等几何、微分几何、常微分方程、初等数论、复变函数论、抽象代数、教学分析等。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回顾一下自身所学的这些数学知识,收获多多,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就会得心应手。

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七、八年了,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与课改前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化。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找点时间、找点空闲认真研究高中数学教材,分析新旧数学教学编排差异。例如:高中新课改使用的新数学教材中增加了导数与微分、曲面积分及级数等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联系初、高中教材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施工作,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3.同伴互助,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正如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中唱到:一支竹篙呀,难渡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呀,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也如上述歌曲中所包含的道理那样。每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所掌握的数学知识都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比较片面的,在自己的数学教学中有时难免会力不从心。此时,怎么办?是临阵脱逃,还是激流勇进?“同伴互助”有如“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可以抹去此时笼罩在自己心头的“一丝阴霾”,鼓起自己向数学知识的殿堂迈进的勇气。

例如:笔者从教十多年,所带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平均分不差,但优等生的成绩与其它班相比还有差距。多年来我百思不得其解。有一次学校安排我上公开课,在给我评课时有一位老教师说,上课时讲得很细致,基本功夯得较实,但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较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远远不够,这样学生在处理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创造性的题目、发散性的题目时不能得心应手。我听了这位老教师的话才恍然大悟,在那以后我上课时逐步调整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进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正向作用。数学教师是数学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他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我国古代道家学派著作《老子》中有这么一小段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前半句话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后半句说的是“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的欲望”,就是指没有直接给予物质,而是教以方法或某种信念。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研讨教材教法、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找出适合自己和班级学生的教与学的路径, 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达到切实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目标。

4.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数学教研活动是一项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探索过程。常言道“教无定法”,其意思是: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正是看似没有 “固定形式”的教学模式给予了数学教师更大的施展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数学教研活动有许多方式,例如开设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观摩数学名师的课堂实录,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法的研讨,开展有关数学课题研究及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与梳理,集体备课等等。

二、学生学习数学的“华丽转身”

学习是一个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10多年了,由于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理念还或多或少地残存着应试教育条件下运用的“注入式”等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的学习方式方法仍有待改进。

1.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现状分析

现在的学生每天任务比较重,各个门类的课内外作业尤如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学生有时为了完成这堆积如山的各科作业,时常“闻鸡起舞,凿壁偷光”,很少有时间思考、思索所学习的知识,导致低效学习、学习低效,有时真的为学生感到一丝难过。

现在学生的学多秉承传统的学习方式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还比较鲜见,这就导致旧的学习方式方法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方法相左,学生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

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会出现一些难度较大、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的表现往往是束手无策、跳过去不做,等上课时听老师讲,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的惰性心理,不知道去主动思考问题,有困难就躲避,学习效果较差。笔者在苏科版八年级(下册)9.3平行四边形第二课时的教学时向学生出示了下题:已知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AB、CD上,且AE=CF,AF、DE相交于点G,BF、CE相交于点H。求证:四边形EHFG是平行四边形。

本题有点难度,要先证明四边形BEDF和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得出DE∥BF和AF∥CE,从而得出四边形EHFG是平行四边形。在以前的数学课堂处理这种难度较大的题目时总是让学生先做,不会做教师讲,有时讲一遍不行还要讲两遍、三遍。而在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自主探索,对于自主探索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合作的同时教师到各个组中巡视、指导。经过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再找几个学生上台展示,进一步整理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格式。经过长时间这样的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加强了。

2.给予学生学习良策,让学生快乐学习

学生数学的学习通常每天都在进行中,不同的学生有着各自相异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同一名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数学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欠佳。例如:有的学生课堂上不能够认真听讲,几乎不记笔记,课后数学作业马马虎虎,这类学生可谓不会学习数学之生。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好方法,让班级中每一名学生会学习数学、想学习数学、能把数学学好。

一般说来,良好的数学学习过程应该包含以下一些过程:适度的课前预习,良好的倾听习惯,读记重要概念、公式、定律等,适当的课堂练习,课后查漏补缺,反思课堂学习等。学生们学会学习了,他就会乐于学习数学,这种比较强烈的学习欲望会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运用数学视角去审视生产、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源动力

数学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数学学科正以其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魅力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存方式。随之而来的数学问题无时无处不在,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数学方式与方法”的培养与引领,让班级中每一名学生都能自觉自如地运用所习得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去审视生产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将埋藏于学生心灵深处的数学学习欲望激发出来。

例如:小学、初中数学都学习过了有关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扇形等图形的知识,请同学们思考:抛物线被一条直线所截得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顶点与直线之间部分)如何计算?请学生去思去想。

4.展开思维的翅膀,放飞心中的梦想

常言道:理想与信念是立身之本,没有崇高的理想与志存高远的理念,想把数学学好,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教材中有关的数学资源和生产、生活中某些数学事例,帮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与数学知识的运用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积极影响,让学生扬起学习好数学的理想与信念的风帆,让每一名学生的心中都怀着一个“数学梦”,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像在蓝天中翱翔的小鸟,在广袤无垠的数学知识的天空自由飞翔。

数学教与学是一个动态的多变的立体网络结构,在新课改的今天,作为数学教与学这两个方面主体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创新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快乐教与学,在教与学中寻找快乐,切实做到数学教与学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中小学 数学教学 衔接

目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成绩明显下降。这就出现了家长常说我的小孩一上初中数学就变差了。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是摆在我们初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作为初一数学教师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

一、背景回放

1.一位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对妈妈说:“我就要成为一名初中生了,我真想早一点看看初中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初中的同学是怎样的?初中的老师是怎样上课的?

2.初中老师:“现在的小学怎么会这样?知识点教得那么死板,到了初中想要扭转都不行,而有些知识中学还要学,小学都教了,那我们还要教什么?现在的小学生升初中普遍计算能力差,口算、心算都不行,上课不会听课,不会记笔记……”

3.小学教师:“我们的学生参加各项活动都能获奖,这说明什么?我们不辞辛苦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对于学生的提问几乎是有问必答,初中老师不能用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个别现象来否定我们的小学教育。”

4.小学教师及家长:我们的学生(小孩)怎么一上初中数学就由90多100跌到40多50。(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

二、原因分析

1.教育工作侧重点的不衔接

由于尚未实现高中的普及,初中还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初中教学不得不把学习结果放在首位,而小学由于免试入学,尽管毕业年级有质量检测,但对学习结果的要求比较低,造成了教育工作的侧重点不一致。

2.中小学的相对独立不衔接

中小学之间相对封闭各成体系,中小学教师缺乏面对面的交流。“闭门造车”情况普遍。中学教师不了解小学教师的具体工作,小学教师不知道中学教师的需要,中间缺乏了解,缺乏沟通,造成了各自为政的独立状态。试想一个中学教师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在小学里是如何学习的,学得怎么样,“衔接”又从何谈起?

3.课程内容的不衔接

小学的课程内容较少,课程内容要求的掌握度较低,书面作业大多为抄写,缺乏独立动脑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而到了初中课程内容多,教学进度快,学习难度增大,学习时间延长,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基本能力,学生在书中根本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不会动脑或懒于动脑使得一部分学生不完成作业。

4.假期管理的不衔接

六年级的暑假小学实际上已经放弃管理而中学还没有接上头,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根本没有做好上中学的准备。

三、具体对策

1.抓学生计划学习的衔接工作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基本是老师安排的,学生一般不做计划,而到了初中学习时间较紧,在校其间基本排满了课程,初中阶段计划不周密,时间安排不合理,就会出现打乱仗的情况,这样我们小学毕业班的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习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督促进行。那么,中小学教师要继续指导学生做好计划,让学生做到有计划地学习,这样一衔接,学生到中学以后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2.抓学困生,偏科生的辅导提高衔接工作

在小学前,就有一些学困生,偏科生,他们的学习在小学本身就很吃力,初中所学科目又多,学生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如果学生“欠债”太多了,想赶上去就难了。为了让这部分学生赶上,除了小学老师要加强教育外,学生进入中学后,教师要特别关注辅导这些学生,不让他们掉队。这样,我们普遍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才能实现。

3.实施教法衔接

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学生学会新课后不断地反复练习,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依赖性,真正做到了少讲多练;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知识较强。从实际情况看,小学生是以机械记忆、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进入初中后,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有效地改进教法,搞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针对初中生的特点,提倡精讲多练,但由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关系,不可能做到一题多练,要活跃学生的思维有赖于教师在教法上的新型多变,正确合理巧妙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能正确地顺利地解决一个个习题和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

4.学法上衔接与改进,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刚上初中的学生不过十一、二岁,年龄尚小,所学课程及压力陡然增加,初中的授课老师多,班额大,不像小学那样随时接受老师的监管,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一部分学生一下子很难适应,影响了学习兴趣和信心,缺少前进的动力,特别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因此,这就要求七年级的科任教师都要从生活和学习上多关心他们,通过谈心,家访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需求,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让他们生活得舒心,学得开心,以便平稳渡过这段“衔接”期,以更加积极上进的姿态去面对初中生活。保持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注意:①着重预习,指导自学。②专心听讲,乐于思考。③及时小结,温故知新。

总之,中小学教学衔接工作势在必行,我们要重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尽快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摆脱依赖性,增强自觉性,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德勤:《中学数学教师文化素养与教学技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篇7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方法

受经济条件、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没有得到尊重。这样导致学生的主体性不断丧失,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是初中数学教师所急待解决的。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和课程研究过程中得出的经验,谈谈我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数学教学的方法。

一、启发型的解释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寻求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应用启发式指导教学,根据教材特点,提出一些符合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的启发性问题和形象化实例。如“射线”让学生联想手电筒射出的光线。“轨迹”是点按某一规律运动留下痕迹,如天上的流星。“坐标”是点位置的标志,如我们到电影院找座位,只找几排不找几座不行,反之只找几座不找几排也不行,所以坐标表示一个有序的实数对。(当然这不能代替它的定义)又有对有理数意义的教学,通过“零上与零下”,“高出与低于”,“运进与运出”等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现实世界确定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只用算术里的自然数和分数(包括小数)能不能区别开来呢?如果能区别开来应该怎样区别呢?如果说不能区别又怎么办呢?以突出引进“负数”、“有理数”、新概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这样不但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最佳动机,还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如在讲无理数的概念时,先提出如下问题:以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为边作一个正方形,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对角线BD是多少呢?当学生设BD的长为X,知道X的平方等于2,就继续提问:在以前学过的有理数中,有没有平方等于2的数呢?从而说明仅有理数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这样,引入一种新的数——无理数,就是顺理成章,势在必行的了。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对一个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如何设计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模型。如证明组合恒等式Cnm=Cnm-1+Cn-1m-1,一般分析是利用组合数的性质,通过一些适当的计算或化简来完成。但是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利用组合数的意义来证明。即构造一个组合模型,原式左端为m个元素中取n个的组合数。

三、 提高老师的素质,驾驭新教材、新课堂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的教师。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可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为此我们的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新教材的理念,增加自己的业务技能,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为了更好地驾驭课堂,驾驭新教材,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相应的反思。教学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根据教学过程的先后进程,教学反思可以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探索;教学中,反思使教学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教学后的反思使教学更趋理论化。教师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思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关注自己各方面的成败得失,拓展提升自己的空间。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方法

篇8

一、启发型的解释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寻求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应用启发式指导教学,根据教材特点,提出一些符合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的启发性问题和形象化实例。如“射线”让学生联想手电筒射出的光线。“轨迹”是点按某一规律运动留下痕迹,如天上的流星。“坐标”是点位置的标志,如我们到电影院找座位,只找几排不找几座不行,反之只找几座不找几排也不行,所以坐标表示一个有序的实数对。(当然这不能代替它的定义)又有对有理数意义的教学,通过“零上与零下”,“高出与低于”,“运进与运出”等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现实世界确定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只用算术里的自然数和分数(包括小数)能不能区别开来呢?如果能区别开来应该怎样区别呢?如果说不能区别又怎么办呢?以突出引进“负数”、“有理数”、新概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这样不但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最佳动机,还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如在讲无理数的概念时,先提出如下问题:以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为边作一个正方形,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对角线BD是多少呢?当学生设BD的长为X,知道X的平方等于2,就继续提问:在以前学过的有理数中,有没有平方等于2的数呢?从而说明仅有理数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这样,引入一种新的数――无理数,就是顺理成章,势在必行的了。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对一个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如何设计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或模型。如证明组合恒等式Cnm=Cnm-1+Cn-1m-1,一般分析是利用组合数的性质,通过一些适当的计算或化简来完成。但是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利用组合数的意义来证明。即构造一个组合模型,原式左端为m个元素中取n个的组合数。

三、 提高老师的素质,驾驭新教材、新课堂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的教师。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可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为此我们的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新教材的理念,增加自己的业务技能,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为了更好地驾驭课堂,驾驭新教材,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进行相应的反思。教学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根据教学过程的先后进程,教学反思可以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探索;教学中,反思使教学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教学后的反思使教学更趋理论化。教师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思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关注自己各方面的成败得失,拓展提升自己的空间。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方法

篇9

---仁化县双峰寨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组织开展了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管理效果明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工作亮点:

(一) 以目标管理为抓手,用高效的管理来提升教学质量。

1、指导学生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短期、中期、远期的目标,帮助学生设计人生规划,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内驱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

2、通过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以提高学习成绩为切入点,认知当下学习是为将来能为社会做贡献打基础。要求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以成功教育为指导,以学法优化及高效学习为抓手,面向全体,降低重心,按照“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指导模式,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唤醒学生的成功欲望,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进一步挖掘勤学善问、品德优良、成绩优异或成绩取得显著进步的学生的鲜活事例,张榜表彰,大力宣传,以激发学生勤奋求学,积极上进,促进良好学风不断形成。

3、具体做法是:以上学年度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基础值,要求学生和教师在本学期的月考、期中考和期末考试中都要设立自己的目标,争取达到每次都能进步一点点。实施目标管理,将学校目标转化成为激励性的学生和教师个人目标。教务处在目标管理过程主要是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通过教师会议,学生会议,明确目标,统一思想,提供信息的支持;通过参与备课、听课、教案和作业检查,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实现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对教学活动进行控制;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持,协调各班级各学科的关系,使各分目标进展均衡,措施运用协调。

(二)加强常规管理的实效性,全面强化教学工作管理。

一是备课要求教师在后记上写上教学思路及对课件的修改和本堂课的反思,并在每周一大课间前上交到教务处检查。二是上课要求课堂开展师生互动,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开口说话,评课也以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了几次问题,整节课学生开口说话的人次作为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数理化学科中推广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注重教学反馈,每次大型的考试后都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约谈并做好记录,把约谈作为每次考试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三是加强试卷分析的实效性。教务处把局教学工作会议下发的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印发给教师每人一份学习。要求教师在每次月考后对照此写好试卷分析,并上好试卷分析课。

(三)以“校本教研”为平台,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学校以“校本教研”为平台,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通过举办教师培训、校优质课评比,校际交流活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全面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发展。学校要求科组每周开展教研活动,定点定时,学习信息技术或看优秀课例视频,教育专家讲座等,学习先进教育理念,提高业务水平。

(四)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

我校深入开展了“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每周安排1节阅读指导课和充分利用好周一下午的活动课,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翱翔,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图书室全天候开放,让学生课间课后随时可以去借书阅读。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要写好读书计划,并做好读书笔记。每学年评比阅读之星并张榜公布表彰,把学生的读后感、读书卡在宣传栏进行展示交流。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如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写人物传记,办校刊等活动。本学期由双峰寨中学文学社主办的校刊《双峰寨》,收录了学生作品42篇,有书海拾贝、红土地、青苹果园地等栏目。同时,教务处还加强了早读、午读、午练写字的安排与指导。学校大力打造书香校园,为申报广东省书香校园积极创造条件。

(五)学校特色项目成效凸显。

我校特色教育以人人有社团为抓手,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兴趣小组为载体,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成立了书法、绘画、歌唱、跳绳、篮球、足球、乒乓球、月姐歌、小导游等兴趣小组。要求七八年级的学生全员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去,做到人人有社团,活动时间有保证,活动内容有保证,活动质量有保证;做到每周有训练,月月有提高,学期有成果。书法绘画、篮球、小导游、月姐歌已凸显学校特色。

二、主要成绩:

1、本学期期末考试县抽考八年级英语平均分排全县第4名,八年级语文平均分排县第五名,八年级物理和道德与法制排县第五名,九年级历史排县第三名,七年级地理排县第6名。

2、叶海燕老师教学案例《七下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 sectiont A 1a-2e》荣获2017韶关市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案例评选三等奖。曾海明、冯菊娣老师论文《历史课堂的愉快教学》在2017年韶关市中学历史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三等奖。赖伍福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图的应用》2017年广东省中学地理论文评选三等奖。李东强老师在2017年仁化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比赛中荣获中学组二等奖。

3、本学期刘海英申报的课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精细化实践研究》获县立项。李卫华老师主持的课题《农村初中数学练习优化设计策略研究》结题荣获县二等奖。

4、本学期学生参加“绘仁爱之诚,创文明校园”2017年仁化县中小学校(幼儿园)艺术比赛中喜获佳绩。陈锦陆老师辅导的小组唱《映山红》荣获中学组二等奖;张福优老师辅导的龙尤同学荣获书法类中学组二等奖,黄依琳同学荣获绘画类中学组二等奖,林艳霞同学、张桦同学荣获绘画类中学组三等奖,蔡思敏同学、邱秋玲同学荣获书法类中学组优秀奖。韶关市第二十二届“英东杯”文艺竞赛黄依琳荣获中学组绘画二等奖。在2017年仁化县第5届运动会中小学生足球比赛中获初中男子组第7名。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课题研究的层次还不够高,今后要加大教研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教研组和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研究的层面,使教学研究真正服务于教学。

2、高层次学科带头人有待培养。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3、优质生源有所流失。如何挖掘学生潜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也是学校面临的一个课题。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高效;注重双基;课堂提问;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2-0051-0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乐于探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是很有效的办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高低关系到学生的自我发展。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有助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另一方面,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公平接受教育,也是切实为学生健康人生负责的具体体现,是有效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学困生转化,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呢?

一、教会学生听课

上课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形式,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如何对待每一堂课是关键。要取得好成绩,学生必须做到:1.做好课前准备,即知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身体上的准备等;2.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始终集中注意力;3.要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注重理解,不要只背结论,要及时弄清教材思路和老师讲解的条理,要大胆设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多角度验证答案;4.要及时做好各种标记、批语,有选择地记好笔记。5.数学课堂练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练习本要随时准备,并保存完好,以便复习时利用。每节课都要针对所学内容,认真练习并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堂追求高效

在45分钟内提高教学效果,产生最大效益,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全方位提升,减轻学生课后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做到:

(一)注重双基,夯实基础

大量的解题都是回归定义概念、定理等,这些不变的东西掌握好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只有对基本知识了如指掌,如同探囊取物,深刻准确理解了,做题才会有效。对于定义、定理等应让学生理解、掌握成立的条件、适用的范围、几何语言表达的形式等。如三角形的定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教师不必急于给出,而是通过原有的认识基础判断一些图形是否是三角形,或通过实验观察任意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否是三角形,让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然后给出三角形的定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成立的条件是什么(A.不在同一条直线上;B.三条线段;C.首尾顺次相接)。这样学生就能牢牢掌握三角形的定义。此外,对于基本定义、定理等还应掌握其逆向应用、建模分析等,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二)注意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节高效率的课,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记住并且掌握这些定义定理。所以,每一节课教师都要强化学生的理解、记忆,让学生主动有意识地识记掌握,并进行实效检查,不让归纳总结走过场。要理解本节的重点内容、知识脉络。只有课堂上着重解决这些基础性问题,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效益突出。

(三)精讲习题,深化重点、化解难点,追踪热点,针对考点,有的放矢

对易错、类同题、易混淆不清的地方应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力争使学生触类旁通,形成能力。每题精讲,人人掌握,人人过关。不贪多,只求精,精益求精,这要求教师备课应下苦功夫,有独到的眼光,平时应注意收集好题、典型题,建立自己的题库;要钻研教材,熟悉课标、考点,研究习题精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训练途径,充分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错误的思维倾向;对同类题放在一起讲评,有利于总结、归纳、提炼,有利于学生区分,形成专题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四)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上,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独立审题、解题过程,让学生暴露不同的思维倾向,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知识与行为,让学生从错误中反思、提高;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思想、解题方法、表达技巧,使学生的认识深刻而难忘。

(五)培养学生的学习紧迫感

教学中,很多学生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表现在:作业不完成,等教师讲评抄进去;懒开动脑筋,懒动手,懒动口,依靠教师分析问题,自己机械记忆;课堂漫不经心,讲小话、开小差,没有钻研精神,更没有学习的紧迫感。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恰当采用限时审题、限时理解、限时解题、限时检查等方法督促学生,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六)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培养良好的解题能力

“熟能生巧”是教育古训,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经验。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让学生反复做题,靠反复训练强化记忆,让学生停留在“单纯做题”层面的“题海战术”中,效率低下,并且会让教师和学生身心疲惫,这种观念必须改进,要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不断完善、形成良好的解题能力。

三、优化课堂提问,使数学课堂波澜起伏

(一)深入研究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教材中的主题情境图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认真领会它的内涵,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为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在学生的疑惑处提问

在学生学习以及思维活跃的疑惑处、障碍处设计问题,引发思考。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如学习“圆锥的表面积”时,学生想不出如何求侧面面积,教师就需要演示:将事先做好的圆锥模型沿一母线剪开,然后提问: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学生很快答出:扇形。“扇形面积怎么求呢?用什么公式?”同学们纷纷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当中,于是,教学突破了难点,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

(三)深题浅问,难易适度

据研究,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而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太易将导致高思考力水平的下降,太难则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无法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课堂提问,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那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一定联系,但学生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最具有吸引力,能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

(四)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教师在课堂提问后,要善于使用等待技巧,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在学生回答后,不要马上对评价或提另外的问题,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补充或修改对问题的回答,使回答更加系统、完善,以此来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提问时,教师还要树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理念,以营造心理安全的环境,不能唯结果而对学生进行批评,要允许、理解、宽容学生的错问、错答。长此以往,学生才敢问、敢答,课堂提问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四、解决师生互动中的存在问题

师生互动的真正实现,要求教师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课堂中要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应做到:

(一)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成功的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借助对问题的探究,互相诘问,并在撞击中产生睿智的火花。这种活动在教师居高临下“满堂灌”的课堂是难以出现的,只有在民主、平等、友爱的和谐氛围中才能出现。因此,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成效的重要因素。

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交往,建立起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在教学互动中,尤其应十分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切不可随意挫伤,既要对自满者有所抑制,又要对自卑者有所激励;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教师有了亲善、热情、平和、幽默的态度和情绪,才会引起学生满意、愉快、喜悦、崇敬的态度和情绪;要谨记韩愈在《师说》中关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教诲,虚心向学生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得到升华。所有这些,都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可以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检测和考验,需要教师精心培育和珍惜。

(二)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每个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在探究过程中进行独立的、个人化的自主学习,形成了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见解,是合作学习交流的基础;而合作学习促使探究效果提升,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