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技术产业研究报告

篇1

[关键字] 生物制药;行业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生物医药是现代生物技术生产中的重要产品,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生物制药产业是制药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之一。我国把生物技术列为一门“前沿技术”,加强生物技术各领域的应用,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赶超的重点。生物医药和生物制药领域是重点发展的领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必须加快其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进程。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相比还存在差距,必将经历从科研到产业化的艰难之路。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力度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生物制药技术基础及产业链

现代生物技术也可称之为生物工程,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柱之一。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医药卫生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迅速成长。生物制药这一制药技术,以基因重组、单克隆技术为代表,通常在大规模、集中化的发酵工厂进行,它的生产过程既不同于传统的化学药物,也不同于从动、植物中提取的药物。生物工程技术制造药物,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或细胞工程培养出“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然后再利用现酵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从中提取出所需的药物。生物药在分子结构、物化特性、制备技术等方面与化学药不同,综合利用了微生物学、生物技术等科学的原理和技术,从生物体、细胞、体液等提取制造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生物工程制品。这一制品具有高效性,对疾病也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生物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新科学知识的产生与应用,生物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生物产业正加速着新的技术时代。

生物制药业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投入、收益、风险四高及低污染的特征。制药行业产业链可以简单分成研发、测试、上市销售三个阶段,组成生物制药产业链的各环节与传统制药行业基本一致,但在每个环节上的技术基础差异很大,主要的生物制药技术如基因重组、单克隆等均源于上世纪对细胞内部结构的突破性发现。生物工程药物的发展,给制药工业带来一次革命性飞跃,将在持续提升人类的医疗保健水平上发挥重大作用。

二、国内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庞大,但自主研发能力仍很薄弱,药品生产以仿制为主,原创性药物较少,生物医药关键技术和国际水平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并大力促进整个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将成为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

(一)行业起步较晚,行业产销均保持较快增长。

在市场需求旺盛和政策大力扶持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2012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业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775.43亿元,同比增长19.42%;2013年生物药品制造业需求稳定增长,实现销售收入2381.36亿元;2014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虽然受到药品持续的降价和医保控费政策的双重影响,实现销售收入2749.77亿元,收入和利润增速远超当年GDP增速,分别达到13.95%和11.82%,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2013-2015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这不仅推动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投放到市场,还集聚形成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大大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集中度及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二)行业技术落后于国外技术,行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占比偏低。

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业中,产品多集中在较为低端的仿制疫苗、血液制品行业,技术壁垒较低。支持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的设备、技术落后及生物技术的产研脱节等因素是导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水平低的主要方面。2012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业总资产达1848.07亿元,同比增长14.9%,小型企业资产占比为38.02%,大型企业资产仅为17.17%,大型企业占比明显偏低。我国生物技术公司特别是创业型企业面临众多压力,缺乏拳头产品,企业发展规模小,产品产业化程度低下,众多问题都在制约我国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

(三)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具备较强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基础技术和实验室阶段等都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明显缩小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国际上,美国、日本和欧洲是生物制药业的主要集中地,所开发的产品及市场销售额都占居全球优势。美国作为生物制药的发源地,拥有经费投入、产品开发和研制、产品生产和市场上的国际领先优势。多年来,政府支持、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增长、大量跨国生物制药公司进入中国,这些都为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国必须通过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制药,进一步完成医药行业的产业升级换代,占领未来全球生物制药制高点。

三、生物制药行业要以高端生物仿制药和CRO为发展突破口

生物类似物是我国生物制药表现最为活跃的领域,是CRO(新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快速发展的要素之一。现阶段在生物制剂市场上,跨国制药企业占据垄断性地位,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巨大障碍。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仍存在多重瓶颈有待突破。国内生物制药行业以高端生物仿制药和CRO为短期内最有希望取得关键性突破的环节。生物仿制药和CRO共同的特点是需求增长较快、前景明朗,国内的成本优势明显;不同的是CRO未来市场规模较为有限,而生物仿制药市场规模较大,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一)高端生物仿制药

生物仿制药特别是单抗等高端生物仿制药的技术壁垒较高,未来需求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对仿制药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发展速度提供了保障。目前全球对生物药的需求巨大,但是生物药的价格较为昂贵,对其普及造成限制。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但当前许多前沿生物技术仍落后于欧美等国家,通过仿制药物仿创结合,加以系统集成,既能实现技术上赶超的目标,也能满足当前我国防治重大疾病、应对突发疫情及处理重大卫生事件的用药需求。我国要改善生物制药行业所处法律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中国版生物仿制药审批通道,为国内高端仿制药发展扫平道路;加强对生物制药产业链监管的整合,改变目前各个环节互相分割的监管现状,进而加速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化进程。

(二)CRO

CRO是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是通过合同形式向制药企业提供新药临床研究服务的专业公司。CRO 作为制药企业的一种可借用的外部资源,其显著的作用就是能降低整个制药企业的管理费用并大大提高效率。CRO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起一个临床研究队伍,该团队体现出高度专业化及丰富的临床研究经验。由于目前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和风险不断扩大,生物医药企业无法具有产业中所包含业务的全部优势,必须借助外部资源即专业的研发机构才能促进生物医药的发展。近年来,中国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医药外包的热土,已经超过印度成为亚洲研发外包首选地。未来,欧美市场的增长率预期会下降,而亚洲新兴市场的增长率将不断提高,这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中国CRO企业的成本优势逐渐削弱,国内企业未来发展必须在提升研究品质和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两方面需找突破口。

四、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展望

面对产业竞争和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用改革创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医疗改革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家持续增加对全民大健康产业的投入,这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预测,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仅次于美国。生物医药在治疗肿瘤、冠心病、神经退化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血液替代品的研究开发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十三五”期间,生物医药产业将重点确定为大力发展重大疾病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新疫苗、新型细胞治疗制剂等多个创新药物品类。这充分表明我国将加大生物医药的研发力度,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市场潜力必将十分巨大。

产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产业政策对生物制药形成了较大的支撑,生物医药产业被确定为我国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之一,我国未来医药工业要实现升级发展,关键是要落实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逐步缩小与制药强国在创新能力上存在的差距,既要把创新摆在医药工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也要把增强技术实力作为建设医药强国的战略支点,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梅,赵洁.《生物制药技术探析》.中国科技博览第18期,2011.

篇2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 创新 融资 产学研联盟

生物医药行业是永续增长的朝阳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以上,远超全球GDP增长水平。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以张江高科园区为核心的基地形成了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为模块的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营销物流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在产业规模、科研水平和企业实力方面处于劣势地位。要推进上海生物医药走上创新之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选择适合的创新突破口

生物制药业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是新思想极少。实际上,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中,真正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的创新产品屈指可数。因此生物医药产业要加速健康发展必须寻找适合的创新突破口。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上游科研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中药合成、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但其整体产业规模和产业化水平较低。在选择创新突破口上,可以考虑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生物药物,力争在基因工程、抗体药物等方面形成新突破;积极推进小分子药物、新型药物制剂及给药系统和药物生产新工艺;大力发展新型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和新型病原体诊断试剂;力争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提高重大传染病预防能力,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流行,大幅度提高我国生物医药的国际竞争力。

二、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生物制药企业是一个无论是在创业初期还是维持其成长的阶段都需要大量资本支持的产业,对资本的大量需求决定了生物制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有不同形式的融资手段来满足其资金需求。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值迅速增长,但生物医药产业并未吸收到足够的发展资金。由于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我国生物医药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小、利润低、产品竞争力差。特别是在研发方面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总体新药研发水平不高。

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金渠道相对单一,以企业自筹和国家项目基金支持为主,缺少风险投资基金和证券金融市场的支持,因此,要建立生物医药项目的技术评估平台,为风险资本进入、退出创造条件,鼓励民营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介入生物医药产业;采取优惠政策,完善鼓励技术创新信贷政策,促进有实力的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融资。同时,将科技资源分配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薄弱环节和重点技术领域,加大开发研究、产品生产的投资,加快生物医药技术的产业化。此外通过间接的产业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与外资、本土研究机构进行横向研发合作,强化中小研发企业集成创新的能力,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科技活动的研发投入,增加创新基金的启动资金规模、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加强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对中小型研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努力培育本土的大中型企业。

三、加强产学研联盟建设

生物医药业技术产业化过程包括:研发、中试、生产和市场四个阶段。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生物制药产业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在美国有两种模式实现成果转化:一种是通过专业力量帮企业申请专利,做知识产权的管理,或者是帮助企业做市场推广;另一种方法则是将科研成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把试验费用和时间转嫁出去,出口无形产品,把中间环节外包出去。但这两种模式做得都不彻底。通过对上海生物医药企业的调研发现,应当通过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来加快实现产业化。要实现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引进技术的主体,企业应努力培育自主科技开发力量,在各级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打破条块和体制上的界限,实现产学研协作、联合。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开发中心、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以企业开发中心为主体,组织产学研紧密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关键技术领域,集中进行技术开发,力争实现产业某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同时鼓励以重大项目为纽带,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事实上,现在要完成成果转化已不只需打通产、学、研三个环节,还应包括政府、融资以及相关服务。要做好这个多要素的联盟,就需要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和投资孵化基地。

四、建立新型研发服务平台

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化所需的巨额资金和现有企业一体化程度低,生物医药企业尤其需要技术、信息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企业自主创新成本。这个共享的平台应该主要包括技术、市场信息交流的平台和产品技术评估。调研中发现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建立的一种能为科学家、企业、资本服务的研发服务平台正在受到瞩目。这个平台把新药研发的流程拆分以后标准化,在新药研发首端(科研)到尾端(销售)环节都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并且这个平台能够反复使用,因而能够降低研发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其能充分利用中国高校和研究所的力量,效率很高。

参考文献:

[1]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报告课题组.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研究报告,2008

[2]中国投资咨询网:2008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2008

篇3

从1982年第一例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转基因作物就在不断的争论中飞速发展。转基因的安全问题被一系列科学问题、贸易问题、政治与宗教问题相互交织着,成为全球持续关注的热点。

去年下半年,我国农业部批准发放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后,转基因作物立即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关于转基因产品的讨论甚器尘上。

产业化浪潮势不可挡

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报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发展到2009年的1.34亿公顷。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2008年,全球转基因产品市场销售额达到75亿美元。

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前景,科学家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转基因作物的第一代产品是以抗病虫、抗除草剂为主。目前随着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信息学的快速发展,转基因作物正在向以改良品质、提高产量的第二代产品发展,专用特性品种,如高油、高蛋白、高淀粉、特殊氨基酸、优质纤维等有望近期实现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作物科学所所长万建民教授说,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的部分功能性食品已经发挥了多年的作用,“比如,针对糖尿病人、高血压病人不能吃普通大米的问题,我们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蛋白抗性淀粉比较高、血溶性蛋白比较低的水稻,解决这些患者不能吃米饭的痛苦。”第三代转基因产品以医药、工业、能源、环保等新用途功能拓展性状为主体,研发势头强劲。

技术竞争激烈,市场日趋集中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加快了生物育种的进程,也引发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的改变。当前,发达国家已把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增强农业竞争力的战略重点。由于发现具有高产、抗逆、抗病虫、提高营养品质等功能性状的基因是培育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关键,所以,争夺功能基因的知识产权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到目前为止,全球共创制了42.5万个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主要目的就是充分挖掘水稻的功能基因,抢占转基因水稻研发的制高点。

据统计,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拥有全球70%以上的水稻基因专利、90%以上的玉米基因专利、80%以上的小麦基因专利、75%以上的棉花基因专利。我国目前获得的基因专利总数不足美国的10%。

跨国公司利用其先进的设备、一流的人力资源和强大的资金优势,通过企业重组、并购,加快转基因产业的整体推进和其在本领域的垄断地位。由于跨国公司主导着转基因作物品种、技术和知识产权,转基因作物市场呈现集中化的显著特点。

据统计,孟山都公司占领了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80%的份额,德国安万特公司占有7%,德国巴斯夫公司和瑞士先正达公司各占5%,美国杜邦公司占3%。跨国公司通过手中的专利基因和种子,牢牢地控制着大约350亿美元的种业及产品国际市场。

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主粮引发担忧

目前,转基因产品仅仅被限制在一些非粮食作物上。去年我国颁发了转基因玉米、水稻安全证书,意味着我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粮食为期不远了。这引发了我国公众的诸多担忧。

1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科学界是否达成共识?

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对转基因作物安全_生的争论始终未曾停止。主要涉及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转基因作物的杂草化、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非靶标生物与有益生物的威胁、靶标生物的抗性、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的毒性和致敏反应等。目前,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转基因作物的不安全,但同样没有科学依据排除其潜在的风险,比如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影响是否会在其后代显现。

2 粮食安全是否将受制于跨国公司?

粮种自主是保障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转基因作物种子不同于传统的种子,它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的不可“留种”,有的需要辅之于专用的除草剂、化肥等。因此,能否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品种,是我国能否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决定因素之一。我国实施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就是要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然而,要突破跨国公司的专利封锁绝非易事。

转基因作物的开发依赖于一些标准化的技术、方法和元件,据调查,孟山都、拜耳等公司在这些领域申请了至少59项专利。而绿色和平组织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目前在研及正在申请商业化的8种转基因水稻品系,至少涉及了28项国际专利,分别属于美国孟山都、杜邦和德国拜耳三家跨国公司。我国一旦商业化种植涉及国外专利的转基因主粮,跨国公司有可能通过控制转基因作物专利来控制我国的粮食生产。

以我国著名的蔬菜产区――山东省寿光市为例,其年蔬菜种子销售额约为6亿元。由于其大宗蔬菜种子市场已基本被国外品种垄断,外资公司拿走了其中的4亿。外资公司在取得市场份额优势地位后,今年已开始大幅提高蔬菜种子的价格。

3 是否会加剧社会不公感?

篇4

中国海外并购还处于起步阶段

报告分析说,回顾历史,中国是在1999年提出“走出去”战略时,才明确表露出希望国内企业成长为国际性公司的意愿。其后,中国政府将对外直接投资视为第十个五年规划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一大基石,出台各种措施,致力于让企业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全球化步调一致。但尽管如此,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始终波澜不惊,直到2005年并购额才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自此之后,中国明显加快了海外并购的步伐。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总额达到了730亿美元,而2009年却下降至426亿美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金额有所回落,但2009年中国企业完成的并购案例总数达到了298宗,创造了历史纪录。

对于中国海外并购的发展,经济学人集团中国首席代表许思涛在接受采访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同时他也表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大肆收购正逐渐引起国外越来越多人的担忧,这不仅仅是因为其中许多交易涉及到了对自然资源的控制权(占到中国海外投资的近一半),还因为这些投资者大多拥有中国国有企业的身份(数据显示,81%的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是由国有企业进行的),这使得很多国家的监管机构及民众有抵触心理。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要从“走路”学起

报告显示,中国公司对海外并购的准备还不充分。在此次研究调查中,约有82%的中国高管认为缺乏境外投资经验管理是中国公司海外收购面临的最大挑战;仅3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具备整合并购企业的专业知识;还有39%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在既定的市场中选定了感兴趣的并购目标公司。该报告据此提醒说,中国公司很可能会抵挡不住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诱人机会,未对并购目标进行认真研究就采取行动,从而增加了并购的风险。

报告分析了2004年至2009年并购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交易,结果显示半数并购交易完成了对目标公司至少50%所有权的收购。但中国高管们正逐渐意识到这并非最佳方法,因为这种手段至少引起了公众和监管者的不安。在表示肯定或可能会发起海外并购的受访公司中,47%的公司倾向于通过设立合资企业(29%)或建立联盟(18%)来完成交易,只有27%的公司会选择收购的方式。

报告还指出,随着经济形势的企稳回暖和交易竞争日趋白热化,中国买家可能会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中国公司的投资需要获得政府部门的批准,耗时长,不确定性高。此外,金融市场的复苏也带来了更多筹措资金的渠道,因此意向中国买家会发现潜在收购目标出售意愿降低。

缺乏沟通是成功交易的主要障碍

报告指出,“大多数受访的中国企业都明显感到在几宗高调的收购案之后市场形成的紧张气氛,也对由此导致的商务环境深表担忧。”因此,海外交易对手和并购顾问们都强调中国投资者需要具备大局观和程序化策略,在并购中展现出商业和经济上的基本原则,对如何处理并购交易要有清晰的规划,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要有清晰的认识。如果可能的话,还需要明确中国政府部门在并购决策中所承担的角色。

报告看来,西方普遍担忧失业增加和知识产权受到威胁。中国企业在购买技术的同时必会获得相应的制造能力,这种忧虑在欧洲尤其明显。而在美国,认为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看法影响了中美两国企业就收购技术达成协议。

资源行业仍将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焦点

报告指出,尽管障碍重重,但大多数受访者预计中国的对外投资仍将继续增长。而且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的海外并购仍将主要集中在资源行业,同时对于其他行业包括涉农产业、生物科技、清洁能源和房地产的投资预计也将有所增长。

报告分析认为,就并购而言,令中国企业最感兴趣的仍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这是因为当地的自然资源已得到较好的开发,便于收购利用。但中国也已经着手寻求与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开展交易,通过出资在当地建设基础设施换取石油和铜矿石等资源。此外,涉农行业和生物技术产业这两大新兴产业也引起中国企业浓厚的兴趣。

报告预计,未来几年,不仅中国参与的跨国交易数量会继续增长,而且参与海外投资的中国投资者、他们的投资对象以及投资策略也将更趋向于多元化。这是中国企业不断融入全球市场的自然过程。

“知己知彼”方能把交易做好

中金公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徐翌成指出,报告为人们提供了两个视角:一个是中方的,另一个是外方的,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在跨国并购中,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把交易做成,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双方的共赢。

篇5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生态文明

1、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现状

成渝经济区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其中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有机械、电子、化工、冶金、军工、能源、医药、食品饮料等。从39个行业大类的销售收入排名来看,四川进入全国前10名(含第10名)的行业有10个,重庆2个;从行业细分来看,四川销售收入进入全国前10名(含第10名)的行业有47个,重庆有11个。

经济区内产业已经形成“四片一带”分布。“四片”即以重庆市区为中心的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电器设备、工程机械、仪器仪表、医药、商贸、物流等产业分布;以成都市区为中心的重大装备、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食品、轻纺、新材料、农业、金融、商贸、物流等产业分布;以川南城市群为主体的盐化工、天然气化工、硫磷化工、能源、建材等产业分布;以川中、川北、川东为主体的天然气、轻纺、建材、农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分布。

“一带”则是沿成德绵铁路、高速公路沿线构成的以重大技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医药、新材料、金融、物流等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带。现有的“四片一带”产业分布形态具有五大特点,即工业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市、依托资源布局、工业园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域、专业化协作不强、体制分割。

2、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区域间经济水平差距较大

区内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各地区经济水平差距较大,整体呈现出以重庆主城区、成都为中心向四周墨渍状梯度扩展的格局。其中,成都平原、川南地区是四川省的经济密集带,经济高度集中,尤其是成都平原以四川省约十分之一的辖区面积集聚了全省近一半的经济总量;而处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的川东北地区,是四川经济开发最落后的低势能地区,经济密度低,在超过全省一半以上的辖区面积上只占有不到全省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重庆主城区是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聚集能力最强的地区,它对以重庆九城区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辐射能力较强,而重庆“一圈两翼”中的两翼――渝东北经济区(三峡库区)和渝东南经济区(靠贵州云南的区域)经济密度较低,生态脆弱,属于成渝经济区的低势能地区。

2.2产业结构趋化严重

成渝经济区内各城镇职能体系分工不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健全,存在产业趋同、重复建设等问题。区内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层次低,企业多以资源粗加工型生产为主,深加工与精加工的企业较少,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产品档次低且更新换代慢;同时,生产加工设备较为落后,技术水平低,原料与能耗高;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资金周转慢,管理成本高,等等,这些都阻碍了川渝两地的经济合作与产业联系。归根结底,其原因在于粗放的生产方式。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对成渝经济区来说,深刻认识当前经济区内、国内以及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分紧迫的事情。

2.3产业间联系比较松散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西部大开发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川渝两省市自然地理相似、人文习俗相近、社会经济交往频繁;市场互为依托、产业关联性和互补性强,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但是,区内专业化协作程度低,产业链条尚未形成。近年来,通过大规模的产业布局调整,工业企业集中度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区域内中央属大企业多,国有企业多,国防科技企业多,在行政隶属关系的分割下,中央工业企业之间、国防科技工业企业之间、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之间、国防企业与民用企业之间各自受限,造成企业之间横向联系较少,产业链条短而薄弱,聚集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整。

3、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

3.1推进成渝经济区产业分工协作

按照优势互补和优化配置原则建立更加密切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是成渝经济区未来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分工和协作,要注重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形成产业互补关系。从现有的分工格局看,重点要放在四川行政区内的各市与重庆行政区的各区县之间的产业协作上。要加快两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双方在电子信息、机械、高新技术、生物医药、旅游、物流、金融等方面的合作。在产业发展方面,经济区内的各市、区、县应依据当地的发展方向,建立起产业上下游之间、横向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关系。

3.2大力发展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产业

与全国的其他经济区相比,成渝经济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未来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巨大压力。今后,成渝经济区应围绕形成和发展“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产业的目标,优先发展川渝共有的优势产业,实现共有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加快已有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培育高端集群主体,发挥大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带头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逐步形成以优势大型企业为核心,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同时科研联手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实施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建立“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体系。如何理解与构建这一体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第一,从系统功能来考虑,在工业文明背景下,我们是把产品生产和废弃物处理分割开来的,而产品生产者和环境保护的主体也没有得到统一。建立“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则要求把这些都统一到产业系统中来。第二,从三次产业间的关系来考虑,“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由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耦合构成的产业体系。第三,从生产系统的角度看,“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一个生产过程生态化和产品生态化的产业系统。

参考文献:

[1]杜肯堂,戴士根.区域经济管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09年12月.

[3]林凌. 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报告―面向未来的七点策略和行动计划[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国家发改委.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初稿).2010.2

[5]黄勤,邓玲.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天府新论,2008.5

篇6

风险投资在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壮大和影响力的提升,风险投资成为金融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外基于空间视角下的风险投资研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风险投资的空间分布及区位特征、风险投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风险投资的区域政策研究、投资的空间邻近性及联合投资研究、风险投资全球化等几个方面。虽然近些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目前国内地理学对风险投资的研究仍然非常欠缺。对国外空间视角下风险投资研究内容的整理和分析,旨在为中国金融地理学的风险投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基金;空间视角;金融地理;研究进展

风险投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形成于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发展,风险投资在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1]。风险投资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引擎[2],是美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1]。目前,风险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快速,除美国、西欧以外,风险投资已经遍布加拿大、以色列、日本、中国、印度等众多国家[3]。空间视角是风险投资研究的重要角度。C.Thomp-son在1989年首次对空间视角下风险投资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关于风险投资研究的文献很多,而关注风险投资空间特征及其在城市与区域发展中作用的文献很少,因此,C.Thompson非常强调从空间视角研究风险投资的重要性[4]。之后,随着全球范围内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壮大和影响力的提升,空间视角下风险投资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尤其是国外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来讲,主要包括风险投资的空间分布及区位特征、风险投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风险投资的区域政策研究、投资的空间邻近性及联合投资研究、风险投资全球化等几个方面。除了研究内容的拓展,研究方法也是学者关注的重点。F.Wray在2012年重新对经济地理学的风险投资研究进行了系统思考。在经济地理学经历各种研究转向的背景下,空间视角下风险投资的研究也可以采用新经济地理学方法、文化经济方法、关系导向和实践导向的研究方法等[5]。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才有所发展。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中国风险投资机构不断增加,风险投资已经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投资在中国市场变得更加活跃,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资者都将其作为重要的金融工具。投资于中国市场的高回报率也使中国成为全球资本关注的战略要地,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输入国[6]。大量中国上市企业都得到了国际和国内风险投资的支持[7]。中国快速发展的风险投资市场为风险投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目前国内风险投资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学、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相对于国外空间视角下的风险投资研究而言,国内地理学对风险投资的研究仍然非常欠缺。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国外空间视角下风险投资研究内容的整理和分析,为中国地理学的风险投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1风险投资的概念及特征

风险投资的概念有多种解释。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于1996年发表的《风险投资与创新》研究报告指出,风险投资是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建或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行为。欧洲风险投资协会(EVCA)定义风险投资是一种由专门的投资公司向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成长型、扩张型或重组型的未上市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辅之以管理参与的投资行为。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认为,风险投资是由专业人士对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投资并参与管理。企业发展过程中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2种方式。银行贷款等债权融资不仅需要企业抵押或担保,还要贷款企业承担利息,在借款到期后偿还本金。风险投资是企业股权融资的重要方式。在股权融资中,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进行融资。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因此,对于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来讲,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融资能够解决融资难问题。企业股权融资有2种形式,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与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二者都是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但严格意义上,二者是有区别的。按照欧洲风险投资协会的解释,风险投资是对初创阶段企业的投资,而私募股权投资是对拟上市企业的投资。在中国,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都处于发展的新兴阶段,由于市场不断变化,监管环境不断调整,二者的界限不是很清晰[8]。本研究中对风险投资的定义是广义的,泛指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既包括风险投资,也包括私募股权投资。总体来讲,风险投资具有以下特征:(1)风险投资是一种中长期的权益投资;(2)风险投资所投行业都是高速成长、资本效率高的行业;(3)风险投资风险大、回报率高;(4)风险投资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资本,而且为之提供经营管理服务。

2国外空间视角下风险投资研究内容

2.1风险投资的空间分布及区位特征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风险投资行业仍然处于萌芽期。但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在此期间,学者开始关注风险投资的区位及空间分布[2,9-10]。由于风险投资和被投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学者们在研究风险投资机构的同时也对被投企业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集聚是风险投资及其被投企业最为显著的空间分布形态。美国的风险投资和被投企业主要集中在旧金山、纽约和波士顿[2,11-12]。R.L.Florida等明确指出美国3个主要的风险投资中心是加利福尼亚(旧金山—硅谷)、纽约和新英格兰(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州),3个次要的风险投资中心是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德克萨斯州和明尼苏达州[2]。英国的风险投资和被投企业集中分布在伦敦和英国东南地区[9,13]。加拿大的风险投资和被投企业主要集中在多伦多,其次是卡尔加里和蒙特利尔[10]。相比之下,法国和德国[1]风险投资的集中度要弱一些,但是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慕尼黑依然集中了相对较多的风险投资机构和被投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风险投资行业空间分布的研究较少。但随着近些年一些发展中国家风险投资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研究有所突破。J.Zhang首次系统地用地理学方法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风险投资行业[14],指出中国不断增加的风险投资和被投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和深圳。风险投资和被投企业集聚分布的区位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风险投资和被投企业集中分布于金融中心[15],如纽约、伦敦。在金融中心的集聚便于其与投资银行、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风险投资企业就近证券交易所布局可以为其通过上市退出投资提供便利[16]。(2)集聚分布于高技术产业集聚地[15]。风险投资和创新型企业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2]。一方面,风险投资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和管理支持,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和成熟;另一方面,创新型企业集聚的地区也为风险投资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能不断吸引风险投资机构的入驻。R.L.Florida等对美国风险投资的研究表明,资本流动主要朝向建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如硅谷、波士顿的128号公路)和金融机构密集区(如纽约、芝加哥)[2,15]。(3)投资成功率高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机构。追求高额利润回报是风险投资的目的。风险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投资收益密切相关。投资成功率是影响风险投资企业建立分支机构的重要因素[11],被投企业往往也集中在投资机会多、投资回报高的地区[15]。此外,信息、个人关系、专业人才、基础设施和交通成本等都是影响风险投资及被投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正如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创新人才是美国128号公路和硅谷地区风险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风险投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风险投资通过带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增长。20世纪90年代,美国风险投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5—1998年风险投资从74亿美元增加到227亿美元,1999年继续急速增长,达到588亿美元,2000年增长到1043亿美元[1]。90年代后半期,美国风险投资的1/3~1/2都投资到高新技术产业部门[1]。因此,美国经济在90年代快速增长,拉大了与欧洲和日本之间的差距。风险投资作为“新经济”的基本推动力才真正被重视。R.L.Florida等指出风险投资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引擎[2],包括半导体、计算机、电脑、生物技术、软件等。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企业,如英特尔、苹果、微软、雅虎、谷歌等公司都是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风险投资的资本流动存在空间偏好。资本主要流向发展机会好、投资回报高的地区[15]。风险投资的空间偏好在促进部分区域发展的同时,也会给区域外的企业发展带来挑战[15]。在风险投资供给充足的区域,创新型企业因便于获得资金而快速发展起来。与之相对应,产业的良好发展又使本地资金更加充足,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因此,风险投资供给充足的区域内部形成了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区域经济发展步入正向循环,区域更加繁荣[17]。而风险投资短缺的地区存在“资本缺口”(equitygap)[16],因为得不到资金支持而陷入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风险投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存在两面性。H.Zademach以德国慕尼黑电视和电影产业集群为例阐述了基尔希集团(KirchGroup)破产后风险投资的进入对当地产生的影响[17]。一方面,风险投资的进入扰乱了当地价值链和竞争秩序,原本以信任关系为基础的产业集群转变为以市场关系为基础;另一方面,风险投资以及投资者的进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的转变,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和发展。A.Pike对英国桑德兰地区沃克斯酿酒厂(VauxBrewery)的关闭引起的讨论也说明了外来的风险投资机构可能对区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18]。由于伦敦的机构投资者支持关闭桑德兰当地具有悠久历史的酿酒厂以获取高利润,并且反对当地其他酿酒厂的收购,从而导致当地300多人失业,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因此,A.Pike提出有必要建立根植于本地的金融机构以支持地方产业发展。

2.3风险投资的区域政策研究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何发展风险投资行业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议题。欧洲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比美国落后。20世纪80年代,欧洲认识到风险投资对创新型企业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后,开始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措施支持风险投资机构的设立,如成立风险投资基金(EuropeanSeedCapitalFund[19],EuropeanInvestmentFund[20]等)。然而,不同组织在欧洲如何发展风险投资行业的问题上存在争议。欧洲委员会(EuropeanCom-mission)认为欧洲应该像美国那样集聚地发展风险投资行业,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一些欧盟成员国则认为应该分散发展风险投资行业,降低区域差异[1]。这一问题也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探讨。其中,R.Martin等[1],B.Klagge等[13]和P.Sunley等[21]集中地研究了欧洲,尤其是英国和德国的风险投资政策。欧洲市场不仅缺少高新技术企业,缺少发展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还缺少相对应的资本市场[1]。欧洲也应该像美国[22]那样通过行政措施促进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但是仅仅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增加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果当地不具备对有效投资的需求,发展风险投资会使收益很差,所以还应该更加注重区域制度的建设,包括服务、技术和良好的被投资项目等,增强对风险投资的需求[21]。他们主张分散布局风险投资机构,并从3个方面分析了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必要性[13]。首先,由于风险投资的投资邻近性特征,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存在能够使当地的中小企业和投资者受益;其次,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存在能够使当地资本进入当地的企业,从而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第三,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融合,区域性资本市场能够在全国和区域之间进行投资效率的优化配置。此外,C.Mason等就英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23-24]。解决区域风险资本欠缺的问题不仅要关注风险投资的供应,还要改善风险投资需求。C.Mason等从3个方面指出企业应该做好被投资的准备[23]。一是企业家对风险投资的态度。因为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风险规避的现象,约有4/5的企业不愿意同外来的投资者分享股权,这就需要从税收优惠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激励。二是认真准备申请融资的报告,确保投资者对项目有很好的了解,提高获取风险投资的成功率。三是提升项目的投资能力。项目的管理团队、市场地位,潜在的回报和退出等都是影响风险投资的因素。C.Mason等还针对英国采取的均衡发展风险投资的政策提出一些建议[24],指出应该考虑到初创期的风险投资企业缺乏管理技巧、规模小的基金生存能力有限、风险投资需求方等因素的制约。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风险投资在英国的分布有所变化[25]。其中,风险投资在英国东南部的集中度降低。公共部门风险投资增加,且主要投资于米德兰与英国北部,但是成交率较低,而私有风险投资、投资总量大的风险投资仍然集中于伦敦和英国东南部地区。C.Mason等对通过发展公共部门风险投资以带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的有效性表示质疑,认为有必要继续研究如何在英国发展风险投资行业[25]。

2.4投资的空间邻近性及联合投资研究距离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是地理学者关注的重要内容[26-27]。风险投资机构与被投企业之间的距离也是空间视角下风险投资研究的重要对象。首先,风险投资的投资空间邻近性是广泛存在的。风险投资的投资空间邻近性是指风险投资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更加倾向于选择空间距离近的投资项目。在对美国风险投资的研究中,M.A.Zook指出风险投资机构为了便于获取企业信息及监管企业发展,更加倾向于近距离投资。旧金山湾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范围在“1h”车程的范围以内[28]。W.W.Powell等指出由于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跨项目学习和管理能力在对生物技术项目的投资过程中的重要性,1988—1999年约有一半的美国生物技术项目都得到了本地风险投资的支持[29]。O.Sorenson等用计量方法证实了美国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目标公司的可能性随两者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少[30]。在对欧洲风险投资的研究中,A.Jones证实了英国风险投资企业与被投企业之间空间邻近性的重要性[31]。R.Martin等指出随着风险投资机构和被投企业之间距离的增加,信息的不完整性和投资风险更大。因此,英国和德国风险投资的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风险投资机构密集的地区[16]。此外,A.Kambil等对中国的研究发现,由于“关系”或者个人社交网络的使用在中国的投资中是不可或缺的,而投资者和投资对象之间信任、可靠的关系的培育是高度本地化的。因此,中国风险投资对距离的依赖性比西方国家更强[32]。其次,联合投资是克服风险投资过程中距离带来的问题的重要途径。联合投资提升了风险投资企业的能力,扩大了投资范围。O.Sorenson等探讨了美国风险投资网络对交易类型的影响,指出风险投资网络使信息可以跨界流动,从而扩大了交换的半径,可以使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更远距离的企业[30]。M.Fritsch等对德国风险投资的研究发现,如果目标投资公司较远,可以选择与距离该目标较近的风险投资机构联合投资从而克服距离带来的各种问题[33-34]。J.Zhang对中国的研究表明,境外风险投资机构比国内风险投资机构更加倾向于使用联合投资[14]。F.Wray用新经济地理学和关系地理学的方法,以英国东北部和东米德兰地区为例,研究发现2个地区的风险投资网络存在较大差异[35],英国东北部的风险投资企业较为孤立,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与外界的联系都较少,但是东米德兰地区的风险投资范围超越了区域界限,风险投资企业利用关系邻近性和空间邻近性进行联合投资的现象广泛存在。此外,风险投资与被投企业之间距离的重要性也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方面,在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二者之间距离的重要性存在着差异。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风险投资机构与被投企业之间年平均距离呈倒“U”型(图1)[36]。在行业发展早期,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经验少,可以选择的被投企业较多,主要在近距离范围内投资。随着风险投资行业发展越来越成熟,投资经验更加丰富,风险投资企业的投资范围开始扩大。在行业发展的成熟期,由于市场竞争程度加强,风险投资开始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投资,投资更加专业化,投资范围缩小。另一方面,被投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风险投资机构和被投企业之间的空间邻近性也存在差异。处于启动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企业的空间邻近性比较重要。因为该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缺少资金和管理经验,项目未来成功的可能性还是不确定的,更加需要风险投资的监管[16,24,37]。当企业处于成熟阶段,企业的运行和管理比较稳定,风险投资机构与被投企业之间空间邻近性的重要程度降低。W.W.Powell等对美国生物技术企业的研究表明,接受非本地的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是发展时间长、规模大的企业,同样,投资非本地企业的也往往是更加成熟、规模更大的风险投资机构[29]。此外,投资运行成本、行业吸引力、企业家自身等都是影响风险投资决策投资的重要因素[38]。

2.5风险投资全球化全球化是风险投资发展的必然趋势[3,6]。20世纪40—50年代,风险投资行业形成于发达国家,并逐渐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除了美国、西欧外,风险投资也已遍布加拿大、以色列、日本、中国、印度等众多国家[3]。风险投资全球化推动了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繁荣,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空间动态和区位等级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者全球扩张的结果[14]。在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早期,外资风险投资机构一直是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主导力量,尤其以来自美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为主。随着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相继成立,中国资本市场更加完善,本土风险投资机构快速发展,并最终实现了对外资风险投资的超越。A.Saxenian等对中国台湾风险投资的研究也是风险投资全球化的例证[39]。风险投资制度化使台湾从小规模的、分散的经济形式发展成为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先进的电子产业集群。其中,台湾当地政府和从台湾移民到美国并在风险投资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对台湾风险投资制度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80年代,台湾政府和在美国相关领域工作的台湾人一起按照美国风险投资发展模式建立了台湾的风险投资企业。这些在美国求学而后又在硅谷等专业领域工作的台湾人成立了技术协会和校友网络,在台湾和美国之间建立了关键的联系。在他们的帮助下,台湾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并与国际市场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随着大量企业海外上市,台湾企业可以从全球市场获得资本。因此,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不仅为台湾传递了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将台湾与全球联系起来,促成了对台湾风险投资制度的改革,推动了台湾风险投资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跨境风险投资是风险投资全球化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投资范围不断扩大,跨境风险投资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风险投资的普遍现象[40]。美国的网络泡沫[6]以及2007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也迫使发达国家主流的风险投资机构开始在新兴市场寻求投资机会。目前,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大批量涌向新兴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跨境风险投资的显著特点[41]。跨境风险投资的资本流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距离、语言、殖民关系、人力资源、商业环境、国家军费支出以及金融市场等因素都是决定是否能够吸引到跨境风险投资的重要因素[6]。此外,本地风险投资也对跨境风险投资有重要影响。本地风险投资对当地企业、政策、信息等较为了解,因此,跨境风险投资通常与当地风险投资联合投资。本地风险投资在吸引跨境风险投资中的作用包括对管理建议、合同以及对当地情况的了解等[42]。跨境风险投资的数量和投资总额随着与当地风险投资之间联系强度的变化而变化[43]。影响跨境风险投资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的因素包括本土风险投资的发展以及退出方式等[44]。

3对中国风险投资研究的启示

篇7

关键词:美国经济 国会 农业立法 农场法 农场利益集团

美国农业立法是各个利益集团妥协的产物,在年度法案(bill)获得通过成为正式立法(act)之前,美国国会、联邦政府和各个农场利益集团都要进行大量调研、游说活动,并进行政策辩论,提出有利于本集团的立法建议,最后付诸法律程序。作为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农场经济在美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农场利益集团历来在农场立法程序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在美国联邦政府农业部和国会中,农场利益集团都有大量的人,参众两院的农业委员会在农场法案上有绝对的发言权,对于通过农场法保护美国农场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尚在实施的美国《2002年农场法》(全称为《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The Farm SP-curity and Rural Investment Act of 2002)将在2007年9月由新法替代,也就是2007年农场法。目前这项法案正在进行调研、听证和辩论。本文拟对影响2007年农场法案制定的主要因素,农场利益集团的不同立场,以及该立法的政治经济学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 影响2007年农场法案制定的主要因素

一般认为,影响美国农场立法的政治因素主要是国会政党力量对比、农产品价格走势和当年财政预算约束。①农场利益集团的游说活动也对农场法的具体内容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对美国2007年农场法案的直接影响主要来自农场经济形势发展、国会农业预算状况和WTO农业谈判进程。

《2002年农场法》实施以来,美国农场经济形势发展相对一直不错,其间农业支持政策发挥了重大作用,2004年牛奶和棉花补贴、2005年玉米和棉花补贴额度都很大,同时农产品出口强劲,其中2002年为533亿美元,2005年达624亿美元,只是2006年略有下降。②

从美国农场经济政策的运作上看,国会财政预算计划直接影响下年度农业支持力度,因为美国农业支持计划分属不同的功能性科目,年度预算确定后很难突破,除非拆东墙补西墙,或者由国会和总统额外增加支出。有些是强制性计划,如农产品价格支持计划和食品券计划,而农业研发与农业推广、农业信贷、农场销售服务和大多数农村发展计划则属于非强制性农场支持。2002年~2008年由农产品信贷公司(Commodity Credit Coopera-tion)执行的农场补贴每年平均达到115.43亿美元。③

美国国会研究发现,影响当前农场支持政策的国外因素主要是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结果,包括现有承诺、新一轮谈判进程和结局以及农产品贸易争端的解决结果。①美国的“黄箱”补贴上限为191亿美元,主要包括牛奶和白糖补贴、农产品销售贷款、贷款不足支付及其他和单位产量挂钩的直接支付,还有反周期补贴、农产品储备计划、作物保险和信贷利息补贴等。“黄箱”支持很大程度上和价格变动相关,一旦国内价格上涨,这个上限很容易突破,而国内支持规则的改变又影响到农产品支持政策的走向。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贸易谈判主要涉及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三个方面,如果新的农产品贸易规则不利于农场支持,则农场支持方向就会改变。目前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出现僵局,因而美国国内维持现行农场支持政策的呼声十分高涨。当农产品出口形势较好时,改变国内支持政策未必会有利于美国的谈判地位。2004年,世界贸易组织确定了未来新一轮农业谈判的基本框架,其中可能涉及到美国取消“出口强化计划”(EEP)或“牛奶出口激励计划”(DEIP)。在对待农产品贸易争端方面,巴西上诉美国棉花补贴获得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支持,所以,对美国来说,为了避免其他国家效仿巴西,在农业补贴方面最好的选择就是暂缓实施新农场支持计划。因此,农场利益集团纷纷表态,支持《2002年农业法》继续延期实施,延缓新的农场法出台。

美国农业立法决策中,从国内因素看,农场利益集团的作用仍然是决定性的,主要的农场利益集团包括农业部、各种农场协会、各州赠地学院等,②而实际上国会也是强有力的利益集团,或代表着不同利益集团。

2005年以来,美国农业部先后举行了52场2007年农场法立法论坛,其中农业部长亲自参加21场,③发表了5篇观点性文章,主要就水土保持、农村发展、能源与农村等三个问题阐述自己的认识。2006年9月美国农业部发表了《2007年农场法案主题论文:加强美国农业增长的基础》,探讨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美国农场主的竞争对策及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的因素等广为关注的问题。该报告的基本观点是,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美国必须保护农业,并一再强调主要关注4个问题:重视对科学和私营经济激励;强化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能力,最大程度发挥美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功效;投资科研和教育,解决病虫害问题和动物性疾病问题;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准确的农产品消费信息。对于美国新一代农民就业,农业部提出从信贷投放、信贷担保、科研和教育方面帮助新农民,通过风险管理计划帮助新农民等。①这些成为美国政府制定2007年农场法的基调。

美国农场利益集团如农场主组织、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森林利益集团、教会组织等都在对新农场法发表看法。2006年7月27日,最大的农场利益集团“美国农场局联合会”(American Farm Bureau Federation,简称AF-BF)宣布,②鉴于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结果尚不明朗,并且《2002年农场法》有利于政府支持农场经济,所以呼吁支持延长该法一年。另一大农场利益集团“全国农场主联盟”(NFU)近期也要求美国国会延期实施《2002年农场法》一年,③它们认为这项立法比以前的立法进步明显,现在通过新的立法将会使美国农场经济面临更大挑战。而在2006年1月,农场利益集团“全国农场主组织”(NFO)曾宣布,支持现行农场法继续实施一年④。赠地大学⑤也纷纷参加新农场法草案或建设性意见的起草,如衣阿华州立大学、

马里兰大学等。当然对于延长《2002年农场法》也有不同意见,如衣阿华玉米种植者协会(ICGA)认为应改写旧农场法,纳入“收入保险计划”。⑥不论是否支持如期出台新农场法,提高农场支持或维持目前的支持政策是争论的焦点。

2006年以来,美国参院农业委员会进行了8场听证会,听取对2007年农场法的看法,①农业委员会主席钱布里斯(Saxby Chambliss)明确提出,2007年农场法必须包含“安全网”条款。②国会众院农业委员会也在2006年1月开始听证程序,主席古德雷特(Bob Goodlatte)指出,新农业法必须正视世界市场的机遇和挑战。③国会来自农业州的议员代表农场利益集团或本州,也在表达其期待。

由一家农场基金会组织的2007农场法调研报告④发现,“从所有的结果看,农场主把生物能源视作农场立法的基本目标,同时也视为一项新的或者进行资助替代的优先项目。”在学术界,衣阿华州立大学连续3年召开“生物技术产业展望大会”,研讨生物能源工业发展问题。在2006年5月发表的美国农场局联合会政策计划中,明确强调对生物能源的广泛议题的全面支持。⑤2006年9月,美国农场局联合会专门召开了全国生物能源专题研讨会制定游说国会的计划。

由此可见,美国农场利益集团对新农场法的关注涉及的主要议题是,农场收入和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走向、水土保持计划政策和生物能源政策。农场信贷、农作物保险、畜产品销售、农业科研投入、农产品出口、农村发展等问题也是利益集团关注的重大问题,相信都继续会在新农场法中得到体现。但是,不同的声音仍然存在,如美国农业部在上述难题之外,更加关注农村发展问题,美国国会则需要充分在新农场法中代表其他非农场利益集团关心的问题,所以新农场法仍将是各方利益妥协的产物。而由于这项立法的管理对象是美国农场业,因而主要的条款涉及农业补贴、水土保持和生物能源问题。

二 2007年农场法立法的政治经济学

最初美国制定农场立法是为了解决农产品过剩、农场经济萧条和农场收入下降难题,这是从大萧条时期开始的,主要调整农场主、农村金融机构、农作物保险机构、农场合作社等农场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参加法律制定的利益集团仅限于农场业。从《1933年农业调整法》开始,每隔一年或者数年颁布一个短期农场立法(也叫农产品立法)。随着农场经济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其他利益集团的介入,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农场法由主要涵盖农产品生产和水土保持等向综合立法转变。

(一)农场收入和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在《2002年农场法》的农场经济“安全网”政策中,享受“农产品计划”补贴的农产品达25种,补贴项目有“直接支付”、“反周期支付”、无追索“营销救济贷款”和“贷款不足支付”等。农场“安全网”的目标是为特定农场主提供最低水平经济福利,同时提供风险保障。①以白糖和牛奶等农产品为例,通过限产和对糖的无追索贷款支持蔗糖价格和甜菜糖价格;通过提供购买保证支持牛奶及奶产品生产,一旦牛奶价格过低,政府即启动反周期补贴。在非市场价格支持手段之外,另有直接收入补贴,保证采购处理库存牛奶。《2002年农场法》实施后失去花生营销配额的农场主,还可以申请获得“赎买”支付。棉花补贴也由一种扩大到六种。因此,《2002年农场法》获得农场主的广泛支持。

反对农场支持政策者认为,高额补贴扭曲了农产品贸易,同时成为农场土地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限制了美国农产品竞争力,而且农业补贴越来越被少数大农场占有,显然不公正。支持补贴者认为,其他国家的补贴限制了美国农产品出口,而且国内补贴下降将导致农场土地贬值,从而降低了地方政府在教育、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能力,将直接影响农村地区发展。大农场利益集团则认为,大农场效率高,理应得到高补贴,政府不应鼓励低效率的小农场。美国国会农业专家沃马克(Jasper Womach)认为①,2007年农场法首先应当满足国内需求,其次,在世界贸易组织体制下满足美国农产品贸易需求,同时还要满足财政预算要求。

2005年美国农场净收入832亿美元,其中补贴高达227亿美元,②补贴主要流向大农场,而大农场利益集团的游说力量相当大,决定着政治选票。于是,立法、政策执行部门都在探索解决农场补贴难题,如限制农业补贴、控制农产品供给和进口配额问题、进行绿色支付问题(CSP计划等)、赎买农产品计划,或者把农业补贴分解到州等。最近美国农业部还提出了建立“农场整体收益安全网”计划(Whole-farm Revenue Safety Net Program).这是美国“农场收入安全网”的新发展,主要包括“收入稳定账户”和“农场整体收益保险”等措施。③如果新的农场法确定实施这项计划,将使美国农业补贴趋于长期化,并将影响到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农业谈判中提出农业补贴新方案。这项建议的提出与美国当前农场集约度不断提高及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发展有关。据统计,当前美国农场资产的专用程度维持在75%~85%上下,越是大农场集约度越高,所以资产价格波动很大,影响到收入稳定。④此项建议还基于另一方面考虑,即以往美国农场计划以当前或以往农产品生产记录为基础进行支持,因扭曲了农产品价格而广受诟病,而且价格信号失真也误导生产。

美国农业部认为,建立“农场收入稳定账户”可以通过促使农场主在高收入年份增加储蓄、在低收入年份提取收入激励农场主管理风险。迄今共提出了三种农场收入稳定账户计划:(1)农牧场风险管理账户(FARRM),允许农牧场主储蓄20%所得,并减免税收。储蓄进入生息账户,所得按年分配并纳税,农场主自行决定何时提取本金,政府在提取本金当年征税。每笔储蓄可存5年,实行先存先提原则。超过5年的储蓄不提取,将征收10%的罚金。该账户的资格要求是个人纳税户。农场主需在储蓄发生年份有未纳的联邦所得税才能减免税收。有资格参与该计划的农场主占37%,储蓄额约为35亿美元,预计减免税收9亿美元。

(2)反周期账户(CCAs),把农场主的特种储蓄控制在限额内,农场主根据需要储蓄,账户资金按照商业利率计息。征税限制在农场主5年平均总收益调整后的2%以内,每年不得超过5000美元,提款条件是调整后的总收益低于前5年均值的90%。提取总额限于当前调整所得提高到5年平均所得的90%部分。

农场主要想参加该计划,其前5年的平均所得应达到5万美元,或者自己属于有限资源账户。约有25%的个人业主式农场主具有加入该账户计划的资格,平均每个账户储蓄得到2100美元补贴。农场合伙人和小企业合

伙人也有资格参加,他们的储蓄总额可达3.62亿美元,在该账户中符合纳税要求的存款会超过32亿美元,政策成本达16亿美元。

(3)个人风险管理账户(IRMAs),通过对农场主提供包括税收减免和政府征税上限激励,促使农场主储蓄,农场主只要有收入即可参加计划。农场主储蓄实行税前抵扣,储蓄和利息收入只在提取时才征税。提款条件是收入低于前3年平均收入的80%,提取总额为当前调整的所得总额提高到3年平均总收益的80%部分。所有单个账户规模平均约为1000美元,符合要求的储蓄有27亿美元,总余额超过55亿美元。

上述三种账户计划旨在稳定农场经济,同时促进农场主投资。政府为此将减少数十亿美元的税收,但是这个补贴是隐性的,似乎并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协议。

农作物产量与收入保险是《2002年农场法》农场安全网的又一项新的发展。收益保险计划最早开始于1996年,现在有人提出农场整体收益保险方案,把农场的经营所得合并保险。①目前政府开办的实验性农场收入保险有两种,即总收益调整保险(AGR)和小型总收益调整保险(AGR-Lite),两种保险方案都是按照农场整体收益保险的原则实施的,作者预计未来美国农场收入保险的基本方向大致如此。

统计显示,参加总收益调整保险和小型总收益调整保险计划能够抵消调整农场总收入下降。农场主按照前5年农场平均所得记录,可选择65%、75%或85%水平投保,一旦收入下降到投保值以下,即获得赔偿,保险公司的理赔金额等于实际收益和投保值之差乘以投保水平。在已经开办的收入保险试验中,赔付率为75%和90%。两种保险试验均需要农场主提交年度农场规划,以便按照账户变动情况调整投保。两种方案的不足之处是无法全面建立农场整体保险,从承保对象看,是没有参加农产品产量和收益保险,包括多重风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障险、作物收益险和收入保障险的农场主,总收益调整保险不保约占农场收入35%的动物及动物性农产品,每个险种限赔650万美元;而小型总收益调整保险计划虽不限制动物投保,最高赔付额只有100万美元。由此可见,未来2007年农场法的补贴力度将高于《2002年农场法》。

(二)水土保持立法

相对于农产品价格支持立法,水土保持立法在美国农场业界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为期10年的农地休耕期到期后,这个问题更加引起关注,同时世界能源供给状况和近期美国乙醇汽油发展迅速,也为这个政策的延续添加了更多值得关注因素。首先,重视水土保持是1930年代以来美国农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农业调整法》含有这项内容,《1936年水土保持与国内配额法》及《1938年农业调整法》都把它作为政府的职责,《2002年农场法》水土保持部分政策条款,也是前几个农场法水土保持内容的延续,这部分内容最大而且增加最多。其次,目前美国水土保持立法已经和限制农产品生产、提高农场收入结合起来,通过政府支付使农场休养地力,改善环境,同时提高农产品价格,又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要求,一举数得。美国对世界贸易组织的“绿箱”承诺导致水土保持投入在农产品政策中成为最重要的因素。第三,《2002年农场法》的水土保持规定在激励农业用地开展水土保持方面开了两个头,一是大幅度增加水土保持计划资助,二是通过“水土保持安全”计划(CSP)。美国国会研究报告①认为,农场利益集团将对新的水土保持立法条款包括资金分配、绿色支付、休耕土地面积和政策效果评价进行激烈辩论。可以预见,政府将分担越来越多农场主开展水土保持费用,而且通过绿色支付强化“水土保持安全”计划也是发展方向,这些对评价政策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土地休耕,由于现有土地休耕计划在2007年将届满,同时“水土保持保留计划”(CRP)合同也到期了,所以农场利益集团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如何延续。一些利益集团开始了减少休耕土地的游说活动,这些主要包括希望扩大乙醇产量和希望降低饲料价格的农产品用户,但是野生动物组织想法恰好相反,强烈反对恢复更多“水土保持保留计划”用地。无论如何,土地休耕带来的生态功效和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功效实为一举两得,于是美国每年大约有10%(4000万英亩)的农用地休耕,而参加CRP计划的农地也用3500万英亩,后者占用了2005财年美国水土保持预算的40%,除此之外还有湿地保留计划和草地保留计划等。①美国农场主充分尝到了土地休耕政策的甜头。

(三)生物能源政策

能源对农业及农村发展关系重大。2006年,美国农业部发表《2007年农场法主题报告:能源与农业》,阐明农业部在这个有关美国农场经济转型的重大发展和政策问题上的看法。研究显示,20年来美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与政府推动关系很大,美国先后出台了《1978年能源税法》、《美国2004年创造就业法》、《2005年能源政策法》(EPACT)和《1990年清洁空气法修正案》(CAA)。《农业部2000财年拨款法》在“水土保持保留计划”内实施农地生物收获试验计划和农产品信贷公司支持的“生物能源计划”,而《2000年农业风险保障法》中的《生物产品研发法》开始推动农业部和能源部在生物能源方面合作协调。《2002年农场法》第一次把能源问题纳入农业立法范畴,其中第九款制定了支持计划,资助购买生物产品以支持生物制造业,教育公众认识生物柴油的益处,资助具有资格的农牧场主及农村地区的小企业购买再生能源系统,并扩大3个、授权6项新的生物能源计划。从2000年12月到2006年3月,农产品信贷公司(CCC)的“生物能源计划”向生物能源制造商支付5.37亿美元,购买了25亿加仑乙醇和1.731亿加仑生物柴油。①美国生物能源用量的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石油能源的紧张,减少了美国环保压力,同时为美国大量农场休耕土地重新投放提供了可能。

美国农业部提出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主要措施为:(1)扩大政府直接干预,措施包括提高“再生能源组合标准”(RPS,即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水平;把可在生能源的税收支持政策延期到2015年之后;只有在生物能源税收激励无效后才停止该政策;制定加速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折旧投资政策;建立用于建设高压传输设施、风能或太阳能发电、地热发电、煤田沼气开发等特种用地的贬值补贴;利用纳入“水土保持保留计划”用地加速生物种植和风能开发;重新启用农产品信贷公司的“生物能源计划”等措施。(2)扩大政府间接干预。通过全国性农业研发计划支持植物纤维制造乙醇;创新金融工程支持生物技术经济;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研发、实验和商用前期研究空档进行资助;推动生物经济教育和探索;提供农村发电和送电需求。②

美国国会研究报告③指出,对于生物能源的生产急需继续改进现有技

术,开发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美国现有农场能源生产还无法显著减少对石油产品的依赖,同时快速增长的生物能源需求似乎影响到食品、饲料和工业加工用的生物原料。国会农业政策专家亚克布西(Brent D.Yacobucci)④指出,由于美国各级政府的激励和强制政策,生物能源的需求非常旺盛,但是由于产能等问题,很可能会刺激降低关税进口乙醇。“国会将继续对乙醇燃料和环保成本收益问题保持兴趣,同时也会关注美国燃料市场的效果。”近期美国国会关注生物能源问题,焦点主要集中在:(1)重组汽油(RFG)氧化要求与甲基叔丁基醚(MTBE)添加剂退出问题;(2)可再生燃料标准;(3)混合燃料;(4)酒精燃料税收激励政策;(5)从加勒比海地区进口乙醇问题;(6)对使用双燃料车辆的经济支持问题。国会所体现的政策意图是,任何清洁能源或生物能源问题与现有能源的生产消费密切相关,即使讨论也应当共同进行。

美国各州也纷纷通过税收政策、刺激生产政策和生物能源消费政策,强制推动生物能源生产。例如,2004年明尼苏达州规定生物柴油销售必须达到2%,从而创造了1600万加仑的市场。现在美国各州最少有一个推动使用再生能源的计划。另一项推动来自“再生能源组合标准”(RPS),强制发电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现在已经有华盛顿特区和其他20个州接受了“再生能源组合标准”。

如上所述,农场利益集团、美国农业部、国会及地方利益集团在美国能源问题上的政策思路差距很大,难于达成一致。篇幅所限,本文无法对石油利益集团的政策行为和在2007年农场法案中的政策思路进行分析,但这个因素是无法回避的。

三 结 论

美国农场立法涉及各方利益。从目前形势看。《2002年农场法》可能会延长实施一年。从《1985年农场法》,尤其是《2002年农场法》实施可以看出,首先,农场经济和其他产业的融和越来越紧密,甚至农场经济也将成为能源产业的一环,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所以以往基本有农场利益集团参与的政治进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非农场利益集团参与,而且各种政治势力的交集越来越密,各种利益集团都在争取发言权,农场法已经成为综合立法,涵盖越来越多的内容。2007年美国农场立法的农业支持方式正在酝酿大的变化,其中美国农业部提出的所谓“农场整体收益安全网”计划值得研究;其次,水土保持问题和价格支持本质上同属一个问题。水土保持政策已经成为美国农场价格支持的重要渠道,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迫使美国的农场支持必然向强化环保,紧缩农业土地供给,扩大农场规模,进一步提高农场效率,提高竞争力方面发展,而农业管理部门也在想办法把以往显性农场补贴隐性化,既满足国内农场主的要求,又不至于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冲突。第三,生物能源问题。它是《1938年农业调整法》提出的大力开辟农产品新用途思想的延续,也是解决美国农产品长期过剩趋势的基本办法之一。但是生物能源问题的提出,又对水土保持计划的实施增加了更多变数,对于农产品补贴方向提出了挑战,甚至直接涉及到石油利益集团的利益。若《2002年农场法》延期,对于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来说,相当于美国的要价未变,在各方达成新的协议之前,包括主要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以及日本、欧盟等各方力量都在重新积蓄力量,我国也需要对于国内农业保护政策重新检视,在管理体制方面学习美国的经验。

篇8

今天,县政府召开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和落实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精神,安排部署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下面,我先就“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讲几点意见。请大家认真领会,下来并认真贯彻落实。

一、关于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有关精神

3月8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会上,廖炎秋常务副市长作了重要讲话,市发改委康强主任传达了全国、全省会议精神,部署了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强调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规划引导,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环境新变化。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孕育深刻转型,原有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全球主要国家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面临深度调整;在世界政治格局中,不同利益集团重新分化组合,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后危机”时期引领全球经济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经济等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国际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凸显。这些新变化、新特点,要求我们树立全球眼光,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重塑国家竞争新优势结合起来,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认真研究和规划,在新的国际分工中不断提升我国地位。二是通过规划引导,妥善应对国内发展新挑战。未来五年,我国将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深化体制改革、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诸多压力。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把充实完善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同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和规划。三是通过规划引导,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面对这些新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十二五”期间的新变化,全方位规划提出更具针对性和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四是通过规划引导,全力推进“一化三基”和富民强省、强市战略。就我省和衡阳市来说,当前面临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等战略机遇,承担着深入推进“一化三基”战略和“两型”社会建设等重要任务。这些机遇和任务,要求我们通过编制好“十二五”规划,为湖南领先中部崛起提供路线图,为推进“一化三基”、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提供行动纲领。

(二)明确了“十二五”规划编制重点。国家、省、市发改委要求规划编制要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强调在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上,要体现“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和共建共享”;在主要目标上,要重点突出“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调整、社会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等四大类指标的量化研究;在战略重点上,要着重研究八个方面的问题,即: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如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优化城乡结构,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推动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省里提出,全省“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着重搞好发展动力、产业建设、本文来源于范文中心:/和谐社会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两型”社会建设、改革开放等6个方面的研究。

(三)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求。主要是五个方面:一是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做到“高、新、深、实”,即把握全局、高屋建瓴;开拓进取、耳目一新;深谋远虑、体现全球战略思维;增强可操作性,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要加强协调、强化支撑。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的原则,切实发挥好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三是要规范程序、依法决策。严格遵循规划编制各个环节的要求,以程序的规范来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四是要民主参与、集思广益。通过开展建言献策、专家咨询论证等活动,提高规划编制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五是要加强领导、提供保障。各乡镇、各单位要组织得力的规划编制工作队伍,并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二、关于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

根据省、市“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县政府起草下发了《**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要求和各阶段的具体任务。

(一)关于规划编制的重点任务

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点任务包括:重大课题研究、思路提炼、文本编制三个环节。

课题研究。重点是解决“为什么”论述性的问题,侧重于摸清情况、认清形势、找准症结、突出重点、寻求对策,为规划思路提炼、文本编制奠定良好基础。重大课题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的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要紧扣“科学发展、科学跨越”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统筹、科教文卫、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要突出综合交通、城镇发展、优势产业、商贸物流、节能减排、重大项目等领域。具体内容要把握指标测算、项目筛选、政策对接三个关键:指标测算,相关单位要根据所编规划的性质,会同统计部门研究提出一套全面、系统的规划指标体系,并对“十一五”期间指标完成情况和“十二五”期间指标安排情况进行摸底、测算、论证和说明。项目筛选,相关单位要对“十一五”期间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十二五”期间安排的重大建设项目进行论证,形成“十二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库。同时,对需要纳入国家、省相关规划的重大项目,要及早向上级部门衔接汇报,避免出现遗漏。政策对接,各单位要认真对“十一五”期间相关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加强省市相关部门衔接联系,对“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或可能新出台的政策进行梳理对接,形成“十二五”规划政策推进体系。

思路提炼。重点解决“怎么做”方向性问题,侧重于提出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基本方向、工作重点和战略布局。全县总体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都要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准确鲜明、符合时代、号召力强的规划思路。

文本编制。重点解决“做什么”实施性的问题,综合汲取课题研究和思路提炼的成果,侧重于对主要工作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及综合保障措施等进行安排部署。文本编制要用精炼的语言、慎密的思维、科学的论证,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布局,阐述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主攻方向、目标和重点,标明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布局,提炼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等。

(二)关于规划编制进度安排。“十二五”总体规划编制大体分为动员准备、前期研究、纲要形成、报批四个阶段,各专项规划要与总体规划同步推进,其程序可适当简化。

1、动员准备。召开“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对各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采取指定、委托、招标等方式,落实课题研究和规划编制承办机构和承办人,并积极开展基础调查、信息搜集、项目论证等工作;聘请“十二五”规划决策机构和专家委员会,引导专家学者参与“十二五”规划编制。

2、前期研究(2010年3月-5月)。4月中旬,完成全部课题研究任务,组织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审,形成最终研究报告;4月底前,县直有关部门召开行业座谈会后,提出专项规划思路;5月底前,县发改局综合提出全县“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听取县人大和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后,报县政府审定,由县政府报县委,县委研究提出《关于编制**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3、纲要编制(2010年6月-11月)。8月底前,县发改局根据国家、省、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基本思路和县委《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完成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文本起草,并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完成专项规划文本起草;2010年9月-11月,各规划编制单位组织开展征文、建言献策等活动,召开一系列座谈会、衔接会、论证会,基本完成“十二五”重大项目库建设,并在新闻媒体上开设专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文本草案。

4、规划报批(2010年11月-2011年初)。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草案经县委、县政府审定后,提交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专项规划在总体规划批准后,进一步做好衔接工作,报县政府批准。经过批准后,统一向社会公开。同时,对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三)关于规划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具体来说,做到“四个结合”:内容上,要做到贯彻上情与体现县情相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既要充分体现国家有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推进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模式,又要紧密结合**实际,科学继承“十一五”期间好的经验和作法,提炼出指导性和号召力强的提法,充分体现**特色和时代特色。方法上,要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编制各类规划时,既要强化规划目标及指标研究,突出导向型、约束性,形成一套能检查、可评估量化指标;又要从突破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发展新兴经济入手,本文来源于范文中心:/对战略重点、政策导向、重大工程和项目、重大改革和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论证,真正做到“高、新、深、实”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程序上,要做到依法决策与民主决策相结合。既要按照国家、省规划编制的相关程序规定进行,又要进一步完善专家咨询、公众参与、规划听证等制度,开门编好规划,使规划更能反映群众意愿。体系上,做到上下对接与平行协调相结合。在规划目标、生产力布局、投资安排和政策手段等方面,“十二五”规划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下级规划要与上级规划相衔接,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之间要相互衔接,防止规划交叉重叠和撞车,形成一个上下衔接、左右协调、有机统一的规划体系。

三、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几点要求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长、工作任务重,必须聚全民之心、集全体之智、举全县之力,全力以赴,共同推进。各部门要在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努力编制出一部可操作性强、能解决实际问题、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高质量的“十二五”规划。

一要加强组织保障。各单位要加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凡有调研任务和专项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必须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安排充足的工作经费,切实做到组织领导、责任任务、工作人员、工作经费“四”到位。尤其要选配知识结构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组建规划编制队伍,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安排足够的工作经费,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财力保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二要提高思想认识。各部门一定要认识到,“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县的一个黄金机遇期,这一时期将揭开我县全面建设大交通、突破发展大产业、财税实现大增长的崭新一页。所以,我们要更新规划编制理念,准确把握“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国家宏观经济趋势,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增强中长期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政策性和操作性,严防规划与实际脱节、规划滞后于发展的问题。

三要突出项目支撑。据测算,**“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要实现12%的目标,投资至少要保持25%以上的增速,五年内投资总规模将达到330亿元以上。这么大的投资必须要有项目作支撑,因此,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要以项目来定规模、定方向,各行业、各领域的规划发展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投资项目上。同时,也要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项目开发、策划、包装和推进的过程,努力争取**有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到国家和省里相关规划。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与规划文本相配套、与规划目标相适应、与争取支持相吻合的“十二五”重大项目库。

四要加快工作进度。现在已经是3月底了,离规划报批,不到10个月时间。全县上下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紧推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今天的会议后,各单位要迅速行动起来,尽快制定和实施具体工作方案,组建得力的工作班子,全面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今年,县政府将“十二五”规划编制纳入到年度政府部门绩效考核内容。县发改局要会同县委督查室,对各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和督查,以确保各项工作按进度要求落实到位。

五要形成工作合力。编制“十二五”规划,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全县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与县发改局的衔接,县发改局及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省市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衔接,有的项目还要加强与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衔接,尽最大努力争取将我县规划的重大项目更[更多精彩文章来自“:/”]多地纳入到国家、省和市里的规划。各部门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明确各自职责,确保整个规划编制工作有力、有序进行,如期保质保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