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社会进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综合素养的提升,人们愈来愈强烈地意识到优美的景观环境与人们心理及生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我国目前的医疗机构大多还处于一个单纯治病、看病的场所,对于病患者的康复只会依靠药物和医疗器械的配合,缺乏适宜患者主动积极康复的环境。医疗机构往往只考虑医疗水平的提高、病房的增加、医疗设备的更新等,却忽视了医疗机构的景观环境,病房中的空调取代了自然通风,能够提供怡人环境的景观绿地也让位于泊车位,医院的景观环境成为无关紧要的摆设,将其置身于医院规划蓝图之外。在中国的许多医疗机构,对于塑造具有康复功能的景观环境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人们面对当今社会城市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各类疾病发病率呈低龄化趋势等社会现实,如何改善医疗机构的环境,充分利用景观环境的康复作用来服务于病患者、医护人员及其探访者,显得更具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
康复景观的概念界定
康复(Rehabilitation)一词源自西方,而日语中这个词汇被翻译成“更生”更加恰当的涵盖了康复的含义。医学中的康复是指尽可能去除由疾病或外伤所引起的身体或心灵的伤害,为了能够使病患者回归社会,康复不只是包括医学方面的康复,而且还包括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职业的、教育的等多方面的康复。
康复景观是指对人类恢复或保持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的景观环境,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的人工环境,是景观设计师根据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访者的需求,有意识地将户外景观中有益因素发挥出来并作用于需求者,辅助病患者在该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理、心理等机能的景观环境。
康复景观是运用环境设计理论来达到防治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要求,设计有治疗功能和疗养功能的空间环境。康复景观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通过环境整治来治愈某种疾病,而是集中在精神方面的一种治疗手段,辅助医疗技术和环境氛围,帮助病患者改善整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精神面貌。康复景观设计是一个独特的设计领域,其目的在于创造舒适宜人、功能性强、助人康复、疗养生活的各类场所,主要是解决环境设计规划与健康康复治愈之间的关系,它涉及许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如医学、美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设计学、生态学、行为学等诸多学科。因此,必须在康复景观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生态化、人性化、情感化、艺术化相互依托的原则。
康复人群对景观环境的需求分析
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论》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的理论。他认为,人类普遍具有五种主要需求,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人们各种需求的强烈程度会有所不同,总有一种占优势地位。只有当某一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后,才可能使追求另一层次的需求得以实现。这五种主要需求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可以看出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
社会对康复景观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除了应满足病患者的生理需求外,还需要满足其心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会需求,而大量陈旧的医疗机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新模式的要求,急需获得改造利用。因此,一座能够满足现代医学新模式的医疗机构,以及“生态化、人性化、情感化、艺术化”的康复景观环境营造是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
康复景观是设计师根据需求者而量身定制的景观环境,这样的环境能够促进需求者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恢复。在康复景观中的人主要为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访者,三者构成了整个康复景观的设计对象。因此,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其对环境的需求因素也不同,深入研究病患者、医护人员、探访者对医疗机构景观环境的各种需求,掌握需求者对康复景观的诉求,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有针对性的创造适合需求者康复的环境,使康复景观的价值凸显出来,从而增进需求者对医疗机构的信赖感,增强病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
1.病患者对环境的需求
依据疾病的概念,病患者可简单地分为生理上有残疾、缺陷及脏器受损的人群和心理上有缺陷或障碍的人群。生理上的疾病可能会引发心理上的障碍,而心理上的障碍也可能诱发生理上的疾病。综合不同病患者的疾病特点,病患者对环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首先,病患者去医疗机构诊疗都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恢复健康,不会只希望借助于医疗机构所提供的药物或是医疗器械的物理治疗来达到康复的目的,因此,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充满阳光、空气清新、适宜温湿度、没有噪音污染的景观环境。其次,大多数病患者由于身心承受着病痛的巨大压力,在医疗机构中难免会产生如恐惧、孤独、烦躁等负面心理,需要被人们尊重和理解,需要人们给予关怀和帮助,因此,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或是调节适应的场所,需要一个不被外界因素所干扰、相对私密且可供人际交往的场所,让他们能够在亲人朋友的陪护下,尽快融入医疗机构的环境以达到最佳的诊疗和康复效果。再次,很多有肢体残疾的患者、老人患者及儿童患者,在医疗机构中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他们希望有一个舒适宜人且具有安全保障的就医环境和一个标识系统明晰、识别性高的康复环境。这样不仅能帮助病患者到户外环境中接受治疗,而且能唤起他们对恢复身心健康的信心。
2.医护人员对环境的需求
医护人员是康复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对象,作为医疗机构中的医护人员,其工作环境也决定了他们多数时间几乎都是在医疗机构中度过的。由于医护人员通常情况是在室内接触各种病患者,且在医疗工作中是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服务对象,面对人类受生物、心理、社会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复杂疾病,医护人员通常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就要尽快进行临床决策,因此,医护人员都会有虽然无能为力但由于职责所系不得不做点什么的心理感受。这些长期形成的压力是每个医护人员无法避免的,如果医护人员的这种压力长期积存无处缓解,也将危机医护人员的生命与健康,因此,医护人员也需要一个私密性和领域性较高、适宜休息的户外环境,让他们消除压力并集中精神去应对自己的工作。同时,康复景观环境对于医护人员的积极影响也能够提高对病患者的诊疗效果,让病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
3.探访者对环境的需求
探访者能够给病患者带来恢复健康的信心,使他们得到心理的慰藉,从一定程度上让病患者保持与外界正常生活的联系是病患者身心恢复的必要条件。但大多数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室内外环境并不利于探访者与病患者的交谈,探访者需要一个相对私密的交流空间,倾听病患者对于病疾的诉说。许多处在康复期的病患者在医护人员的许可下,也希望探访者陪同前往户外景观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从而加快病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医疗机构的景观环境应具备良好的导向性,营造一个舒心顺畅的环境氛围,并在景观环境中适当提供一些供肢体恢复的活动设施,让病患者在探访者的陪护下,做一些帮助肢体恢复的运动,从而促进病患者的康复。
康复景观环境设计的方法论研究
环境设计的精神是“景”与“情”的统一。在环境设计中,景观设计师总会不失时机地输入情感,把造景提升至造意境,追求环境中的情调,也体现设计师的个性。国际上先进国家的康复景观设计正在向生态化、人性化、情感化、艺术化方向发展,一方面需要充分重视科学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充分重视艺术性。在重视医疗技术手段的同时,高度重视创造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康复景观环境,使生活在医疗机构中的人们,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平衡。
康复景观环境因病患者情况的复杂化以及景观形式的多元化,康复景观环境设计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1.将园艺疗法植入景观环境,打造生态化景观环境
所谓园艺疗法是指利用植物及园艺让病患者从某种心理障碍中走出来,恢复到未发病前甚至比病前更佳状态的治疗方法。园艺治疗法主要是让病患者参与照料花草、浇水,等待植物生长、开花到结果的这样一个过程,不仅让病患者通过培育花草得到收获,还可以让病患者从中了解到生命的规律,从而营造人与植物的亲密感,甚至能让人找到情感上的依附。当病患者在培养花草过程中投入精神、希望、期待到看到收获,植物己经在潜意识里进入病患者心中,帮助病患者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最终达到治疗与康复的效果。
科学研究表明:病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同时,如果能够再配合自然景观、观赏植物、温暖阳光和新鲜空气等辅助治疗要素,可以减轻病患者承受因病痛产生的心理压力,恢复身心健康,缓解心理负面情绪,从而产生对生命的渴望;病患者与植物接触可以放松人们的心情、舒缓精神压力,人们置身于充满植物的环境中,血压和恐惧感会降低,同时肌肉也可得到放松;植物的颜色与气味也有其疗效,不同的颜色会使人有不同的生理、心理感受,如红色会令人心跳加快、蓝色使人放松等;一些带有芬香气味的植物如薰衣草可以舒缓头痛、失眠的情况,天竺葵可以缓解焦虑及疲劳的状态。因此,景观设计师在康复景观设计中,应倡导生态景观环境对于帮助病患者康复的辅助作用,推广园艺疗法,实施园艺疗法,让更多的人参与园艺活动。
2.认真落实无障碍设计理念,打造人性化景观环境
由于康复景观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访者,因此,通向康复景观的任一空间的道路都应具有易达性、便利性和安全性。康复景观中的每一个景观空间应尽可能让病患者到达,同时,每一个空间都应设置紧急按钮供病患者和探访者求助时使用。为了满足各类型人群能够以快速且安全的方式到达自己所需的空间区域,铺地应尽量采用防滑且平整的路面材料;安装的门也应该方便打开且不会自动锁上;散步道应避免有较大的斜坡和台阶;适当考虑一些空间专门放置可供病患者恢复健康的设施;合理布置开敞性景观空间和半开敞性景观空间;各空间的指示标识一定要清晰可见且识别性高;空间陈设的雕塑和一些艺术装置也应选择和谐的造型、色彩和肌理。总之,景观设计师应在追求艺术品位的同时,充分考虑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访者的切身体验和身心感受,做到真正的无障碍设计,并对未来使用过程有一定的预见性,才能营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景观环境。
3.康复景观环境设计艺术化,打造精致型景观环境
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可以让人陶冶情操,缓解病痛所带来的痛苦。康复景观环境创造,既要求用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及形体、色彩、质感等设计语言构成特定的艺术形象,还要求把这种陶冶情操和缓解病痛等积极因素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手法表现出来。例如,利用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土石假山等来营造山水地形美;利用亭台廊榭、门墙栏杆及各类建筑小品等来营造建筑艺术美;利用景名景序、门楹对联等来营造文化景观美;利用姹紫嫣红的灯光、蓝天白云、花红叶绿等来营造色彩灯光美;利用昼夜交替、四季循回、日月雨雪造景等来营造天象景观美;利用花草天然的香气与能量来营造芬芳馨香美;利用景观所焕发出来的情趣、气氛来营造联想意境美。最终,将康复景观打造成精致型的景观环境,创造出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自然环境,让人们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达到缓解病患者疼痛、消除压力的目的。
4.加强景观环境的维护保养,确保可持续景观环境
一个良好的康复景观环境,即便有设计师精妙的设计和施工方精湛的施工,但如果没有后期良好的维护保养,那就不可能形成宜人的可持续观赏的景观环境,也就丧失了康复景观应有的实用价值,无法给病患者带来康复的信心。因此,一方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景观环境的维护保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康复景观的生命延续,如落实设计、施工或维护景观的员工应接受专业性的教育,充分了解植物生活习性、材料特性、景观设置如何有美感等知识,使他们懂得如何科学地对植物进行栽培、养护和管理,如何定期地对硬质景观(如铺装、雕塑小品等)进行清洁和更新等等;另一方面,建立一些自助式园艺工作坊,为病患者提供一个园艺治疗的场地,并引导病患者独立栽培园艺植物,从而增加病患者对康复景观的使用兴趣和提高园艺活动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病患者对自身康复的信心。
篇2
环境设计专业在国内许多的院校陆续开设,宁波大红鹰学院也是大量招收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扩招后,一些问题随之出现,尤其是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的和谐性有待加强。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现状研究,发现存在着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接上面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影响课程建设的和谐性。针对课程开设的不合理发现主要问题在于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及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对接困难。本文主要从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展看情况展开,侧重研究本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和谐性问题,查找原因并探索解决办法。
【关键词】
环境设计;基础课;专业课;和谐性
社会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环境设计人才的短缺也成为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结合社会实际出现的问题,各界都出谋划策参与其中,高校都纷纷加强了对设计人才的培养工作力度,扩招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成为高校的首要举措,他们都力争为社会服务。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需求,高校势必要开设相关课程。笔者通过对许多高校设计教学方案的分析,重点分析了宁波打红鹰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从中发现从最初的课程内容设置到实际课程开设顺序都缺乏和谐性,结合教学体会,提出了一些能够更好地促使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和设计课之间和谐性的具体建议。
一、概述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
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包括了专业理论基础课、造型艺术基础课、专业技能基础课和专业设计基础课四大内容。专业理论基础包括了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有西方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现代建筑史以及室内设计史等主要科目,而选修课包括中西美术史和中西工艺美术史以及艺术概论等课程;专业技能基础基础必修课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和3DMax以及Photoshop),制图和表现技法等,选修课包括模型的设计制作和电脑图形设计等;造型艺术基础必修课有素描和色彩等课程,而选修课主要是图案及字体的设计等;专业的设计基础包括:必修课:建筑电气、建筑装饰材料和装饰构造等。选修课:室内装饰工程概算和建筑设计规范等。专业设计课也包含了必修和选修两大课程内容,其中必修课主要包括: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基础及商业、住宅、酒店及其他室内设计等;而选修课内容涵盖了博览展示设计和娱乐环境的设计以及广告设计等。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与专业设计课程的内容看似多样化的,而且构成关系也比较科学合理,但经过几轮实践教学并仔细的分析就会发现,艺术设计各专业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接不合理等问题,环境设计专业也不例外。
二、基础课和专业课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课与专业课开设顺序分析
艺术设计相关院校将基础课和专业课在观念上的认同有误,直接影响排课顺序,甚至误导一些学生觉得手绘等基础课大一结束后就没什么用了。很多高校的设计专业的专业课与基础课还是建立了平行开设的顺序,常规情况下,专业课程都在三年级才开设的,而有的院校甚至是把专业基础课中的电脑辅助设计课,如Photoshop和3Dmax也安排在了三年级,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学生一边学习着电脑辅助设计类课程,同时还一边学习着专业设计,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不能通过电脑辅助设计的学习来更好的为专业设计实践学习提供服务。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自升本以后,在大一期间安排了计算机二维辅助设计等课程,但好多同学通过课程学习都不具备应有的机绘水平。在后期学习3D等课程时对计算机软件产生不良影响,使大部分的三年级学生甚至是毕业生都不能通过计算机绘图来独立设计图纸,也无法达到一个专业室内设计师的要求。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开设顺序前后颠倒,也有一些院校,将基础类课程中的室内设计基础课程安排在了同样为专业基础类课程之一的建筑装饰材料和装饰构造之前,这样的开设顺序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学生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室内实际基础课中的综合设计作业,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合理的利用装饰材料,造成错用滥用的现象;对于重点设计部位的节点图和剖面图不能准确的绘出来,实际图纸过于表面化,也严重的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影响就业。
(二)专业课和基础课内容设置分析
社会各界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尤其是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要求与日俱增,那么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离不开学校合理的课程内容设置的。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直接导致基础课与专业课对接的严重缺失。如: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室内设计史,作为一门很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然而其课程内容的设置却不能很好地与专业设计课进行良好的对接,即使存在的对接也具有不合理的问题。相关教材内容的不完善是直接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教学研究和分析,最终得出在基础理论内容设置方面具体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在教材中还没有真正的确立室内设计史的主体地位,教材中设置的内容也基本上都是建筑史、家具史、工艺美术史和比较笼统的室内设计方面的相关内容;室内设计史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相关内容比较少,大部分也都是西方的内容;教材中古代的内容比较多,而现代部分的内容少;对于一些典型的案例缺乏一个深入系统的分析,教材中的研究都比较笼统;具有较多的三维透视图,而对应的平、立、顶、剖节点图比较少。专业基础理论课中的造型艺术课程的内容不合理,造成专业课与基础课协调性的缺失。以设计素描课为例,在专业基础理论课中,素描课作为了造型艺术课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室内设计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环节,但目前,在一部分院校中,所采用还是比较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直接导致了素描教学与设计专业课的协调性效果差的现象。问题具体表现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以静态事物如人物肖像、石膏等作为了训练学生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对于学生作业水平的优差的评定标准也是单纯的依靠学生素描画面的逼真效果,如此以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常常会忽视对画像内在结构的探析,而过多的去重视画面的写实处理。这一问题,宁波大红鹰学院自从12年首届艺术设计本科就进行了教学改革,在设计素描等基础课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尽管好多高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艺术设计各专业基础课内容设置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以建筑装饰材料课为例,这门课程与专业课对接效果不合理就体现在了以下两个方面:讲解内容的侧重点设置的不当。由于在每一个学校中,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都具有一定的差异,也就直接导致了材料类课程在讲解的过程中的侧重点的差异,比如有的学校会侧重的去讲解材料的化学成分,而有的院校会去讲解材料的内部结构。然而无论是偏重化学成分的讲解还是偏重内部结构的讲解都是不全面的,都无法使学生更好的去掌握室内材料的知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基本上也都是按照教材来讲解,很少让学生去接触真实材料,只是片面的讲解材料的基本特性,对于材料的使用环境和优点却很少涉及,使学生对于相关材料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严重的与设计实践相脱节。教师们也在想法设法带领鼓励学生去校外相关市场进行调研,但总是不能完全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
(三)专业技能基础课的设置不合理
专业技能基础课以制图课为例,还存在着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够明确,知识面还不全面的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直接给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的协调性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为在制图这门课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很多学校也都是通过之前的一些教学案例以及教师本人的知识背景来确定具体的授课内容,直接造成了教学侧重点的不同,有的教师会着重讲授建筑制图方面,而有效教师侧重家具机械制图等方面;教学重点的不明确给室内专业课的讲授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如下:对于室内设计图纸和建筑设计图纸不能很好地识别和把握;对于室内设计的意图,学生不能通过规范的设计图纸来表达;不能准确的绘制出家具的结构图和装配图;制图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掌握规范绘制设计图纸和识别设计图纸的能力,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查看建筑和工业产品的设计图纸。因此,制图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切实的围绕其开设目标来制定。对于目前我国室内设计制图这门课程还没有一分比较权威的教材现状,就可以利用现有的建筑、机械制图和家具等课程的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时加以整合,提炼出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结合制图课程的知识要点,以形成一套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艺术设计专业中包括环境设计基础课与专业课在开设顺序、内容设置以及与技能基础课之间的衔接等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得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分析探索解决的有效途径。
三、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和谐性探索
(一)调整排序
改变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平行开设的现状。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中的技能基础课,如AutoCAD、3Dmax、Photoshop等电脑辅助设计课安排在前1到3学期内完成,将室内设计等系列课程如室内设计基础和商业、办公、居住等空间的室内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安排在4到7学期完成,这样一来,前期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就能够更好的为后期开设的专业设计课提供帮助和服务,同时利用多个综合作业的反复性训练,并通过电脑设计这一现代化绘图工具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必要的设计知识,使设计构想能够更好的去完成。对基础课和专业课开设的颠倒现状进行调整。针对目前多个院校开展的室内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基础课和专业课颠倒开设的现状进行调整,具体包括:将建筑材料、建筑装饰构造、建筑电气等专业基础课全部集中安排在3、4学期进行讲授,将对于商业、办公、居住等场合的室内设计课程集中安排到5、6、7学期进行开设;这样安排,能够极大地改善专业课和基础课之间的协调性,使专业课更好的为设计课的开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铺垫,从而更好的实现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对接。
(二)内容的调整
教学内容的调整,为了确保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趋完善,需要选取适当的辅教材并对教材中还不存在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使其更完善。但在进行教材内容完善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理论课程教学的讲稿中要确保课程主体地位;对教材中缺少的一些实际案例进行更新补充,特别是补充国内外近现代的一些比较典型的设计案例。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时教改。针对素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善措施:转变传统的培养观念,传统的素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绘制画面的表现效果,而非是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所以,为加强设计专业课和基础课之间的协调性,就需要彻底的打破设计就是画图的传统观念,这也就需要不仅要对素描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改进和完善,同时还需要增加一部分新的培训理念,将重点放在学生对于结构的分析上,要求做到既能画出面上的部分,同时还能通过前期的科学分析,画出本质的部分,真正实现从素描走向设计。打破传统教学中的绘画素描的局面,增加创新设计素描的内容设计素描的增设,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事物的形态构成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训练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最终还是要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服务的,所以校内课程的学习应该立足于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设计人才。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包括宁波大红鹰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这使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之间缺乏一定的和谐性。对此,本文从多方面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并通过实践研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改进办法,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之间的和谐性关系,有利于提高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水平,有利于真正培养对社会建设有用的环境设计人才,实现多方共赢局面。
作者:张霞儿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
参考文献:
[1]管雪松.浅析室内设计专业基础课与设计课的对接[J].室内设计,2007,01:39-43.
[2]管雪松.室内设计专业基础课与设计课的对接[J].文教资料,2007,18:100-102.
[3]肖衡娟.室内设计专业透视课教学探讨[J].艺术教育,2012,08:165.
篇3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以CAD软件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需要。本文从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现状出发,对该课程中应用BIM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指出BIM技术具有整合信息能力更强、拓展领域更宽、施工指导更科学的特点,且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来说更有其独特优势。同时,还对BIM技术在课程中应用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BIM技术;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可行性研究
引言
计算机辅助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师设计意图的表现方式更加直观且易于理解。21世纪初,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都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纳入了设计类专业课程的范畴;目前,该课程已成为继素描、色彩、三大构成之后的第四大类基础课程。尤其是在环境设计专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学习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与课程作业的基础,也是从事环境设计相关工作必备的技能,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BIM技术全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它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的特点。作为专门培养室内外空间设计人才的环境设计专业,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在应用中其系统性、协调性显的有些不足,而BIM技术的出现恰好为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改革找到了新的突破点。
一、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现状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一般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于第一学年的下学期或第二学年的上学期,课程名称一般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二)”,授课学时从24至64不等,课程性质多为考查课。目前,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其授课内容以AutoCAD、3Dsmax、SketchUp、PhotoShop等软件学习为主。由美国Autodesk公司出品的主要用于二维图纸绘制的AutoCAD,与基于PC系统的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3Dsmax以及由AdobeSystems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共同构成了环境设计专业中计算机辅助技术“平面图——三维效果图——后期处理”三大模块。不可否认,这三大设计模块软件的形成与发展对于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传统软件模块存在于项目设计阶段的2D图纸较为冗繁、错误率高、变更频繁、协作沟通困难等缺点。以室内设计方向为例,一套完整的设计图纸一般需要先画出二维的图纸,再将图纸内容导入到三维软件中进行效果图的绘制,效果图完成后再进行后期美化处理。三个环节当中,由于软件间转换与操作都是独立进行,若设计项目出现变更与调整,上述三个环节均要进行重新操作。毫无疑问,这给设计工作者增加了较多且不必要的工作量。
2.绘制的设计图纸通常缺乏一定的实际可施工性。由于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及国内绝大多数建设工程所采用的设计与施工分别承发包模式的局限性,设计与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甚少,加之很多设计人员缺乏施工经验,极易导致施工人员难以甚至无法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最终形成与设计内容大相径庭的实际效果。
3.工程量计算易出现较大偏差。虽然在设计的初期,传统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按照定额计价模式给出工程的总概算;但随着初步设计的深化,项目各个方面如建设规模、结构性质、设备类型等均会发生变动与修改;容易导致前后的设计概算出现差别,为项目各参与方提供决策参考造成一定的困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目前各高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采用的是与市面上绝大部分公司一致的三大设计软件模块教学模式;但是,随着环境设计项目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深入,将对于现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逐步引进或试行更为科学、更具有协调性的辅助设计技术已经刻不容缓。高校作为环境设计人材培养的主要基地,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改革,将先进的、系统的辅助设计技术引进课堂显的很有必要。
二、“BIM技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BIM技术
BIM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设计领域。美国MeGraw-Hill建筑公司认为:“BIM是创建并且利用数字化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的过程。”数字化的模型是BIM的核心内容,其兼具建设项目的物理特性与功能特性,是一种从建设项目的最初概念设计开始的、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可靠共享信息资源。目前,BIM技术在我国主要应用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领域;如北京奥运会水立方、上海中心大厦等国内大型工程的建设。从BIM技术的构成来看,这种计算机辅助技术涵盖了几乎所有数字模型信息的参与方与工作类型,所涉及的软件包括:核心建模软件、方案设计软件、几何造型软件、可视化软件以及造价管理软件等。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许多高校都以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前提鼓励进行教学改革,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BIM技术的引入正好符合未来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的大方向;同时大多设有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中基本上都配备了配置优越的专业机房,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必备的硬件条件。另外,BIM软件与CAD软件间的相互转化与通用也正逐步实现。可以说,BIM技术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应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二)BIM技术与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对比
BIM技术作为一种整合性非常高的辅助设计技术,与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1.整合信息能力更强。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三大模块”中,设计项目内容如平面图、立面图、大样图以及节点详图等均以二维设计图纸的形式呈现,进行三维效果图制作及后期处理均需要将文件进行单独导出。众所周知,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家装工程中,也极易出现设计的变更、空间碰撞等情况,修改图纸繁琐费时且整体协调性较差;而BIM技术中,BIM整体参数模型由各部分的BIM模型整合而来,作为统筹信息的平台消除了空间碰撞等情况,对于设计变更全局更新的特性更是方便了设计项目的整体协调运作。
2.拓展领域更宽。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所应用的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所涉及的软件数量并不多,除AutoCAD、3Dsmax、PhotoShop三大基础软件外,也有一些其它的辅助软件,但所有的这些都是围绕在“平面图——三维效果图——后期处理”三大模块的基础之上,涉及领域较为狭窄。而BIM技术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或几个软件,由于其更加智能化的功能所需,其软件种类较传统计算机辅助模式拓展到了许多新的领域,如施工4D模拟(Navisworks等)、工程造(VisualEstimating等)、施工进度计划(Innovaya)等软件,且与其具有互用性软件的范围更广。
3.施工指导更科学。施工阶段,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技术主要以二维图纸作为施工指导,其间因场地、材料、工艺等原因需要设计师多次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或是对图纸进行相关修改;所涉及的其它细节处理均视现场施工情况而定。这意味着项目施工的进度与安排几乎完全参照施工者的经验,图纸在后期能起到的作用十分薄弱。而BIM技术则可以将与BIM模型具有互用性的4D软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与BIM模型连接起来,以动态的三维模式模拟整个施工过程与施工现场,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优化施工方案,如场地、人员、材料、工艺、安全问题等。同时,4D施工模拟还可以包含木工机械设备等的进出场时间,能有效节约成本、优化项目整体进度安排。
(三)环境设计专业中“BIM技术”具备的独特优势
BI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还具备一些独特的优势。项目方案概念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往往需对设计项目的造型、结构形式、耗能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施工与运营概算等问题做出决策,BIM技术可以对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模拟与分析,为集合更多的参与方投入该阶段提供平台,促使做出的分析决策在早期便可以得到反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与可操作性。同样,BIM技术可以直接在3D平台上绘制3D模型,并且项目施工所需的任何平面视图都可由该3D模型直接生成。这与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下3D模型需要由多个2D平面图作为信息支撑来共同创建的方法有着较大区别,其准确性更高且直观快捷,可为业主、施工方、预制方、设备供应方等项目参与人的沟通协调提供更为直观的平台。更为重要的是,BIM整体参数模型自动更新的法则可以让项目参与方灵活应对设计变更,减少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所持图纸不一致的情况。以常用的Revit软件为例,施工平面图上的一个细节变动,Revit软件都会自动在立面图、截面图、3D界面、图纸信息列表、工期、预算等所有相关联的地方做出更新修改;这不仅大大缩短了图纸修改的时间与工作量,也可减少设计的错误与漏洞。这对于设计师、施工方以及业主来说都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巨大进步。
三、“BIM技术”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对于传统计算机辅助技术,BIM技术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所配套的技术条件、硬件设施、工作模式等等都需要彻底的革新。因此,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BIM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可能遇到的问题
1.专业师资缺乏。BIM技术所涉及的软件数量较多,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广,对教学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多种类型的多组软件共同构成的BIM技术,涉及方案的概念设计、深化设计、施工4D模拟、工程造价、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若要将其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需要高校教师不仅具备全面的软件操作与设计理论知识,对于工程施工、材料组织、现场管理都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才有可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大部分的设计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对于设计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好,对于工程施工与管理也有一定的认识与经验,但远远达不到与其它各专业融会贯通的程度;因此,在BIM技术的教学工作难免出现专业师资缺乏的尴尬情况。
2.课程学时与软件内容所需学时的矛盾。《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一门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其课堂上的学时十分有限;纵观各高校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时安排,绝对大部分都是48学时左右,最长的时间也不会超过72个学时,部分高校还有逐渐压缩的趋势。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认识到BIM技术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同时学会相关的软件操作,这也是BIM技术教学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3.专业教材不足。目前针对BIM技术的书籍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土木工程领域,如李恒、孔娟编著的《Revit2015中文版基础教程》,杨文生、王全杰主编的《建筑识图与BIM建模实训教程》;葛清主编的《BIM第一维度——项目不同阶段的BIM应用》等等;其中有以软件操作为主的教材,也有以项目施工为主要内容的教材。但是,这些教材中均没有明确的环境设计专业室内、景观方向使用所需的相关功能,这无疑为BIM技术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解决方法
1.增加培训、交流以改善专业师资缺乏情况。目前土建行业当中已有BIM技术的相关培训与交流活动,各高校可以将环境设计的专业教师分批次进行派出学习;同时与以相关的政策支持,鼓励年轻教师自主学习,相信通过长期的实践再加上专业交流与探索,熟练的掌握环境设计专业所需的BIM技术将不再是难事。另外,也可聘请相关行业的BIM技术设计师来高校进行教学指导与教学辅助,与环境设计的师生一起,为BIM技术的教学实践创造条件。
2.通过课程作业将BIM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贯穿整个专业学习过程,缓和学时不足的矛盾。为了让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BIM技术,教学过程中可将其与其它的课程联系起来,作为完成课程作业必须的工具,如《工程概预算》《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等专业课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后、课外自主完成其它BIM技术相关软件的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
3.借鉴现有书籍,研发针对性较强的教材。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一些参考书籍已经具备部分环境设计专业所需的知识,例如,《Revit2015中文版基础教程》一书中以最新版本的Revit2015中文版为操作平台,介绍了包括Revit建筑设计基本操作、标高和轴网的绘制、墙体和幕墙的创建、柱、梁和结构构件的添加等,覆盖了使用Revit进行建筑建模设计的全过程,包含了使用该软件进行建模设计的方法和技巧。环境设计专业本身与建筑设计就有着较多的相通之处,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中使用的CAD软件、天正建筑插件等也均是由建筑设计领域应用转变而来。因此,这些书籍对于BIM技术教学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随着BIM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相信针对环境设计专业有所侧重的相关书籍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除此之外,让BIM技术更贴合环境设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也十分重要。新的软件技术其表达方式往往又和以往的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BIM技术也是如此,其表达方式与传统计算机辅助技术有着一定区别。如BIM技术利用Revit二维图输出时,想到达到施工图的深度就必须对层、文字样式、颜色、线型等进行一些详细的输出设置;而对于V8i来说,对于三维和二维输出文件有严格的标准,因此其模型输出到二维文件后,即基本达到施工图要求,且由于V8i也采用了图层的概念,在输出到二维文件时,基本不需要做任何的调整或修改。就BIM技术本身来说,也需要相关软件研发人员从环境设计的专业特点出发对软件进行适当调整与改进。
四、小结
BIM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它的出现与应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前设计的方式和手段,更是改变了设计的理念,设计过程不再是割裂成一个个的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设计项目的生命周期。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应用BIM技术,是从设计人材培养的初期就将多信息、多领域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引进,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与可行性;其实施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内容,也必将会对整个环境设计产业链产生巨大影响。
作者:李萍 吴义强 左迎峰 单位: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清华,钱丽丽,段运峰等.BIM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障碍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1):12-16.
[2]何关培,王轶群,应宇垦,等.BIM总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叶献国,李世东,蒋庆,等.建筑信息模型方法学应用于结构工程领域的理论框架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32(3):103-110.
[4]王晓彤,刘泽洲.BIM技术在国内结构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5,29(2):12-16.
[5]何关培.BIM和BIM相关软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2(4):110-117.
[6]葛清.BIM第一维度——项目不同阶段的BIM应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篇4
环境设计专业是属于新增艺术学学科中设计学下的一个学科,随着2012年教育新专业目录的调整,以能力为导向、以创造力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成为高校内环境设计专业中的重要内容。高校中环境设计专业现行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着重知识的传输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同时评价体系也过于单一、刻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越发强烈,因此,培养出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尤为重要,这也成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从环境设计的学科特点与价值出发,通过分析现行的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弊端,从课程的设置、教学以及评价三个方面,构建一条以设计能力培养为向导,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体系。
关键词:
能力导向;环境设计;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本文为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立项名称:《基于“五法四性”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立项编号:2016JGA226.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为满足社会以及企业的要求,高校需加强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技能培养。现行的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体系更加偏重于学科导向,着重知识基础的传授以及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忽视能力导向,对创造、应用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投入过少,导致目前国内出现虽高校大量招生但是应用于企业的优秀人才却甚少,国内设计水平较发达国家远远落后的现象。因此,基于能力导向进行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高校以培养环境设计专业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致力于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与市场接轨的现代环境设计人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者应针对目前以学科为向导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寻找一条以设计能力培养为线索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现行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弊端
1.以学科为导向规划课程设置
现行的环境设计专业以学科为向导,专注于传授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将综合的设计知识分解为结构、形式、艺术以及技术等方面授课,将本身统一的知识体系分割,学生无法锻炼整合相关知识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在大学两年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学习室内设计、风景园林、公共艺术等多方面的基础课程,宽泛的知识点无法使学生完善自己的环境设计应用能力。过多的基础课、设计课而实践课程较少的教学课程设置,无法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不足,毕业后无法顺应社会市场需求,使其岗位时间较长。
2.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现行的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着重理论课程而忽视了综合素质以及创造能力的提升。教学课程中主要以教师为中心,采取“填鸭式”的办法而忽视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轻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过分强调继承、模仿与引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学生处于被动的,缺乏思考与分析过程,遏止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致使学生思维受到限制,毕业以后,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缺乏应用能力,无法与市场顺利接轨。
3.教学评价体系并未完善
目前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评价体系主要是采取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体系,大多数课程是以静态图像或者是文字论文形式已经评鉴,忽略了多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评价,使得学生将大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理论知识上而忽略了对设计内容以及创新逻辑的追求以及实际环境设计中与功能、环境以及文化之间的关联。这种传统的评价体系使环境设计教学逐渐变成形式主义,并没有重视学科的前沿性。
二、以能力为导向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办法
1.以能力为导向规划课程设置
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要注重以能力为导向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创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协调空间、尺度、场地、功能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将环境设计课程由浅到深的传递给学生,并将设计的原理、方式、过程以及技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督促并培养学生将一维的视觉设计思想向功能性以及适应人们心理与生活环境的设计,重视理论与实际校核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能力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出更适合当今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企业需求的社会型专业人才。
2.丰富传统的教学模式
高校应在传统枯燥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增加以培养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主的情景教学模式,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升自身的应用能力与创造能力。在引入情景模式教学以后,要督促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将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打破理论学习的传统构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设计以及案例分析等实际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发展,倡导以互动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评价体系上不能一味采取传统的美术学评价体系,要以学生为主题,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促使学生在学习与应用方面全面且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教育者可以在评价体系中,加入获奖竞赛、专业交流、参与讲座、展览参观等方面的成绩考量,协调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重,加大对平时成绩的重视,以此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竞争意识以及市场适应能力,加强其在学校期间对市场的动向了解,寻找自己的特长,从而才毕业以后可以更迅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快速的融入到工作环境中。
三、结语
以能力为向导,注重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培养目标,社会环境设计的实际需求要求改专业教育方向需不断地进行调整。作为环境设计类专业教育工作者,以及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落实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其首要任务。教育工作者要同步自身的学识,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与市场接轨、能适应工作需要的现代环境设计人才。
作者:刘景群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苏子东.艺术性不等于美术性——兼谈室内设计学科基础与美术教学[J].美术研究,2004(3).
[2]成玉宁.论风景园林学的发展趋势[J].风景园林,2011(2).
篇5
多模块式教学模式是在研究现代环境设计方法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的趋势,从设计过程入手形成教学思路,通过对环境设计过程的细分,将设计过程拆分为五种设计的基本方法。多模块式教学模式设置五个训练单元,再综合于实际案例的实践中,侧重培养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学生对环境认知、设计资料解读、概念构思、空间功能组织与建构、方案表达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从分析实际出发形成方案的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
环境设计;拆分;整合;多知识模块;设计教学
一、多重效益并重:基于环境设计专业内涵拓展下的环境设计教育
环境设计包含室外环境设计与室内环境设计两个方面,是一个以环境和人为研究对象,以环境真实情况与人的需求的详细数据为设计的基本要素,旨在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多为美术特长生,往往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部分学生在设计中查阅众多成品案例,模仿或套用设计任务相关案例的设计手法和元素,而对场地特征、场地的条件限制、场所精神的科学分析投入精力较少,也因此导致了设计方案与实际脱离的结果。尤其在环境设计专业内涵拓展的今天,判断设计作品的好坏不再局限于美学效果一个方面,设计作品是美学、生态、文化、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并重的综合结果,所以设计方案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科学与真实的数据基础之上。有鉴于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设计过程拆分为多个阶段,每一阶段对应一个知识模块,设计完全建立在对场地的解读之上,先分再整,以求获得最优设计方案。
二、拆分与整合:环境设计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框架
针对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设计课程,可依据设计过程将教学框架拆分为环境认知、设计资料解读、概念构思、空间功能组织与建构、方案表达五个阶段。教师通过细分环境设计的过程,让学生模拟真实的设计过程,从接受一个设计任务开始,经历现场踏勘、基地分析、环境认知、行为观察、功能解析、流线组织、创意构想、空间建构、形体塑造、构件组合、细部推敲、综合表达等一系列设计环节,从而实现学生构思和表现技能的综合应用训练。
1.环境认知
环境认知,是对环境的客观条件、尺寸、尺度、行为影响和审美的一种经验积累过程,其包含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两方面。感性认知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以现场感受和影音记录的方式直观地捕捉场地对使用者产生的影响,总结出一系列如阴冷、亲和、喧嚣、空旷、荒凉等形容词作为关键词,描绘感性认知结果,并依据学生收集的资料,罗列出高频词汇与现场捕捉对象,从多到少依次排列。理性认知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以感性认知为基础,对于直观可见的对象,借助测绘工具测量设计对象的空间范围、空间物质要素的物理尺寸与位置,并分析其比例、尺度、形状、质地、颜色等与感性认知之间的关系;对于光照、气候、温湿度、水质、声强、风速等容易忽略的不可见因素,通过相关专业技术手段与资料查询等方式获取信息,并以叠加的方式汇总于空间信息之中,同时观察不同时段对使用群体分布、类型及行为方式的影响。这一过程中,部分技术手段超出了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范围,所以需要其他专业教师协同教学,以求获得更为科学、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设计资料解读
解读是一个分解、分析、理解、提炼、比较、总结的学习过程。该教学环节中注重资料搜集与整理:学生从书籍、杂志、图片、实物、网络等渠道获取同类型作品的相关资料,尽量做到全面、完整,资料不仅包括平立剖面图、实物照片或模型,还应尽量包括介绍文章、设计师构思草图、相关评论、使用评价等,以便对设计对象进行全面了解。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与解读,用自己的眼光认识作品,并从中获得有益的信息,为以后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分析、解读应突出重点,尽量包括设计理念、设计手法、空间分析、功能模式分析、流线分析、结构形式、材料运用、环境处理等几个方面内容。从对环境空间和形态的解读入手,解析空间结构与氛围的关系,形态和客观条件特征对于空间的适应、矛盾和冲突。理解在环境设计中应如何充分利用适应点,对矛盾点进行巧妙解决,对冲突点进行改善,积极寻求空间形态、功能与效益的统一。通过解读设计资料,学生可掌握同类型设计案例的设计方法,更能培养“方案出自场地”的意识,有效避免天马行空、脱离客观条件限制的设计成果。
3.概念构思
概念构思,是一种在复杂模糊的设计背景条件中寻找“设计出发点”的概念化思维过程。此环节中,学生因知识构架的局限性,往往容易被某一事物从具象演化成抽象物体的思维局限,忽视场地条件的限制,因此设计方案常出现脱离实际或词不达意的情况。所以在该教学阶段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设计对象相关的资料,将感性认知通过理性的开拓性思维转化为概念性设计。具体过程为:在综合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整理设计内容,着重场地待解决的问题与体现场所特征,以全局观念分析场地与背景、场地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美学、经济、生态、社会、文化效益的综合,提炼和概括出场地设计主题,并围绕主题细分出各空间节点的主题,着重体现主题与场所特征和氛围的匹配。要求用以图文、图表、图示为主的图文并茂的方式表达,努力达到用明确、浅显的图式语言表达抽象的设计概念的目的。
4.空间功能组织与建构
组织,是一种对功能行为、建构方式、审美感受和空间造型等方面进行讲究效能的空间整合的过程。本阶段,学生在概念性设计基础上,综合运用已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完整的设计过程演练,体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要求学生从场地出发,综合考虑时代背景下使用群体对空间类型和功能的需求,避免一成不变地套用相关设计导则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初学者常对功能空间的属性缺乏细致理解,导致空间与行为间的联系脱节。另外,学生较容易忽略功能与功能之间的关联,使方案出现多个孤立的功能空间,缺乏过渡空间和由基本形体演化而成的异质元素,难以丰富空间层次;缺乏对建构方式的推敲,较少整体考虑结构与造型、空间氛围,未能将空间元素和造型与空间氛围良好契合,导致方案效果不佳。对此,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调研材料,并熟练掌握直线、阿米巴曲线、折线、弧线、钢琴线、矩形、圆形、不规则形等的特性与情感,针对具体对象,根据需要选取空间要素,围合黑、白、灰多层次空间,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要。所以,空间要素对空间的建构尤为重要。建构,是一种对空间界定、空间造型、力学特征、材料功效、构件加工等空间建造问题的研究过程。该设计过程是在空间概念设计的基础上针对空间形式的设计,体现材料、构件和尺度的关系。即根据空间的功能,定义各空间的大小,体现完整的空间概念与构建形式(结构特点),体现材料的特性与空间结构的关系,体现实体空间与构件单元的关系,体现构件组合与连接方式,体现实体空间与人体尺度的关系。该阶段要求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空间元素建构封闭、半封闭、开敞、半开敞空间,仔细推敲形体塑造、构件组合与细部设计,并且注意方案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规范。
5.方案表达
表达,是一种运用媒介沟通思想和传递成果的过程。按媒介,表达可分为手绘与软件制作两类。手绘是设计师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它能快速记录设计师的灵感,在快题设计、方案概念设计及各种分析图绘制阶段尤为重要;软件制作作为一种更能直观地观察设计意图与成果的手段,已成为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单元。从方案形成的全过程来分,软件可分为数据获取与分析软件(如日照分析软件、GIS软件等,利用这类软件可以获取精度较高的基础数据,有利于保证方案的科学性)、模型构建软件(如CAD、天正、SU、3D等)、后期制作软件(如Lumion、VRay、3D、PS等)三类。除此之外,设计行业的软件有拓展到以动态模拟的方法评价与检测方案合理性的趋势,可有效帮助方案趋于理性、科学。但是,本科学生往往在该阶段较为重视表现,注重图面效果的好坏,容易忽视对设计合理性的分析与评测。所以,设计过程可采取阶段式成果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
6.整合
考虑学生的接受性,拆分的环节可从易到难单独设立章节式的训练,在每一个训练模块中先选取较易或较明显的案例,让学生尽快掌握每个阶段的学习方法。虽然训练不以某一具体案例为线性内容展开,但通过这种篇章式的单独训练掌握各模块内容是拆分的学习目的。但是,单独的拆分训练无法让学生良好地应用所学知识,甚至可能引发学生片段式的思维方式,所以需要一个实际案例综合学生所学知识,使学生融会贯通五个模块内容,在实践中学会应用。
结语
拆分与整合的多模块式训练方法,是针对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特点,细分环境设计过程,注重思维和能力训练的模式。其根据设计过程划分五个阶段,建构了分解递进式的科学训练模块,再以实际案例为落脚点,综合消化所学内容,以达到学生掌握设计课程,理性、科学设计的目的。同时,该模式也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效规避了理论与社会实践脱节的弊端。
作者:王宽 李涛 陈祖展 单位:南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
南华大学教研与教改项目(2014XJG-YB18,2014XJG-YB2)。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游戏化 平行实境 学习环境
2010年DICE(Design、Innovate、 Communicate、Entertain)峰会以来,游戏化开始流行起来,并逐渐向各个领域渗透。国际市场研究机构AmbientInsight研究显示,2016年全球游戏化学习产品市场总额达26亿元。该机构将游戏化学习定义为通过“玩游戏”实现知识传递的方式,包括对抗、升级、奖惩等几个部分。这种学习模式往往和教育建构理论密切相连,主张通过体验式学习、发现性学习以及情境学习获取知识。近几年,游戏化不仅在商业管理、营销领域被广为应用,更引起教育领域的浓厚兴趣,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在探索游戏化的应用可能。但对游戏化设计方法,尤其在教育领域的设计方法的理论性梳理较为有限。本文拟从平行实境游戏化学习环境着手,探索游戏化教育教学设计的方法论。
一、游戏化、平行实境与学习环境
关于游戏化的定义,有各种版本,Deterding将游戏化定义为“在非游戏环境下,使用游戏化设计元素”,De-Marcoe进一步定义游戏化为“在非游戏的情境下,使用游戏元素和游戏设计技术,吸引用户和解决问题”。
其中,Simoes将教育游戏化定义为,“在学习情境下,使用游戏元素”。Lapp认为在学习情境下游戏化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吸引他人、鼓励行为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将学习情境下的游戏化定义为“使用游戏元素吸引学生,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平行实境的前身,“另类现实游戏“(Alternate Reality Game,简称ARG)是一种以现实世界为平台,具有交互性叙事结构,玩家借助多种媒介获取游戏剧情的多人互动游戏。设计者希望通过游戏来改变玩家的现实行为,并希望借助玩家的集体智慧帮助相关的决策者解决现实问题。而平行实境的侧重点在于通过平行实境理论进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目标,对学生数据进行分析,为老师建立学生模型,在拓展知识中融合现有的课程大纲,以便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二、基于平行实境的游戏化学习环境
1. ARG游戏形态与学习环境的结合
在平行世界游戏(ARG)中,游戏世界不仅只在线上,现实中的某项活动也是游戏世界的一部分。游戏情节的推进不再只局限在电脑端,而是可以通过多种媒介获取,因此ARG游戏不需要传统电子游戏的存在,而仅需依托于畅通的线上、线下信息渠道。因此此类游戏有较强的可实现性,而且可根据推进情况灵活调整。周荣庭等人将ARG游戏形态描述为个体、团体、线上和线下活动四维度的组合,并以线上线下的互动结合为显著特征。该游戏形态描述与杨进中等人提出的“虚实融合的研究性学习环境”有较高的重合度,因为虚实融合的研究性学习环境正处于以“个体、群体、虚拟情境、现实情境”为坐标指向的研究性学习环境分类框架的中心位置,其涵盖内容与ARG游戏形态的特征分布重叠。为此我们尝试构建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游戏化学习环境,以实现游戏环境与学习环境的高度匹配。
2.游戏化与学习环境的结合
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教育游戏(严肃游戏)逐渐成为学习环境的载体,众多学者开展了严肃游戏的实践和研究,并将游戏本身作为学习环境进行研究。在韩庆等人的研究中分析了游戏元素和学习环境元素的高度对应;宋敏珠等人的研究中,基于Norman提出的有效学习环境七个必备条件和流体验、 动机理论,提出了EFM教育游戏设计模型,并认为“教育游戏这样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包含许多有效学习环境的必备条件”但由于严肃游戏需要一定的完整性,开发难度和修改灵活性限制了教育游戏的广泛普及,而且由于游戏环境与现实环境间存在的知识迁移屏障以及游戏与教育间的平衡难度,使得真正效果显著的游戏学习环境也凤毛麟角。
“游戏化学习环境”有别与“游戏学习环境”,游戏学习环境是以游戏为主体,将学习隐藏在游戏中。而前者则是将游戏的元素应用到实体活动中,以实体学习活动为主体,通过游戏元素和游戏机制的引入增强学习体验,正如《游戏化革命》中的比喻,游戏化是蛋糕上的裱花;Deterding等人对游戏化的界定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理解游戏化学习环境的独特性。如图?,它通常并非构建一个完整的游戏,而仅仅是带有游戏有效元素的产品,从而使产品更具吸引力,并带来更活跃和积极的用户群体。而平行现实游戏(ARG)的概念框架的引入,使得游戏化更有布局,并与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现状有了完美的契合。
三、游戏体验设计和学习环境设计方法论
Hunicke等三位资深游戏设计师人提出的MDA游戏体验设计模型在游戏设计领域和学术领域都广受关注,MDA分别代表机制(Mechanics)、动态(Dynamics)和审美(Aesthetics),是一个体验导向的设计方法论。游戏者设计者设定M游戏机制(算法、规则、数据表现形式等),通过玩家的参与和机制的运行形成D游戏动态,再从动态中传递A审美给玩家。此处的审美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品的美感,而是玩家在于游戏系统交互时产生的感受,如情绪、思想等。虽然游戏化设计并非创设完整的游戏系统,但仍需要借鉴此游戏体验设计框架。
同样在教育领域,Qinyun Wang提出了能有效整合ICT(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学习环境设计通用模型(简称PST),基本元素包括教学法(Pedagogy)、社交互动(Social interaction)、技术(Technology)三方面,而这三方面实现的功能分别是:学习者与内容、学习者与人、学习者与界面的交互;基于此设计出的学习环境的有效性评价则基于其效用和用户可用性两方面。如果按照Hunicke等人的MDA来审视PST,发现其结构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在进行游戏化学习环境设计时,学习与游戏两个设计维度有望实现更密切的融合。
四、平行实境游戏化学习环境设计流程
我们选用Thomas Lockwood提出的用户体验要素模型(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作为设计流程的参考,它将设计过程分为由抽象到具体逐层展开的五个层面,且每个层次内又包含功能导向和信息导向的双重设计维度。在本研究中,教师应用此方法进行游戏化学习环境的设计,并对设计元素进行了教育化改进,得出了表2所示的设计流程。可以发现,整个设计过程分为学习环境设计、游戏化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三大部分,各部分层层递进,将前文水波模型中的各层次元素逐一涵盖,设计过程思路清晰且内涵完整。
Step1:设定“ 能力素质模型”。分析群体需求,寻找教与学双方的平衡点,提出基于“知识”、“能力”、“素养”的三层次能力素质模型。
Step2:依据模型,设计与之匹配的教学内容、学习资源;在学习方式上设计与学习内容相辅相成的学习策略(如协作探究)、认知工具(如APP)、协作方式等,促进有效学习;同时对于预期效果,评估方式做出简略设计;
Step3:借助游戏化设计理念,进行交互设计,即实现人与课程、人与人、人与游戏元素间互动的机制。学习共同体形成方式、学习支持系统的内容及呈现方式、学习方式等。
Step4:将前三步内容进行逻辑整合,确保各部分元素间、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的运行畅通:
Step5:可视化呈现,辅助平台的技术实现。使最终作品的风格统一,且具有用户友好性。
篇7
城市文化广场的布局选择应注重公众的可达性及吸引力,环境品质的开发与协调,其数量、面积大小、分布位置也取决于城市的性质与规划构思。
1.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设计文化广场时,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
注重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设计在我国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的设计,首先突出了两座古楼的形象,保持它们的通视效果,采用了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业街、传统商业建筑、地下商城等多元化空间设计,创造了一具具有个性的场所,增加了钟鼓楼作为“城市客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同时,为了解决交通组织上的人、车分流问题,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南连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壮院门化觉寺、清真寺。组成一个步行系统,使钟鼓楼广场成为这一西安古都文化带的枢纽。并且,钟鼓楼广场在设计元素上采用有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项设计,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又面向未来城市的文化广场。
又如:上海图书馆主要入口的文化广场,由于设计师在建筑平面设计时作了台阶式后退50m以上,使得这个文化广场形成了,一个小型城市广场的规模,设计师在反映其文化内涵的广场环境设计中,做了一个以“知识”为主题的,供雕塑家、艺术家构思创作的具象或抽象雕塑空间。广场中柱子腾空而立,在偏西北方向的广场中可增加光与影的变化,富有文化知识意义的雕塑各具形态,铺地新颖别致,几步宽阔的台阶将坡道与人行道分隔开,步入广场会感到和谐、素雅的文化氛围,即使不到图书馆内也可以来知识广场欣赏雕塑,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的形象的含义。
另外“夜生活”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注意到为文化广场创造出更多的、市民夜间活动的文化内容和五彩缤纷的城市灯光夜景,也是创造人们交往的场所空间的一种方式。例如:肇庆市中心的文化广场设计,广场中设计的灯光音乐喷泉,和广场一侧的舞台相配合,在夜间定时有灯光音乐喷泉表演,与广场一侧舞台上的相关节目一起,营造了文化广场的丰富的夜间文化生活。
2.城市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2.1.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成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由于广场周围的建筑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所以广场并不是平行,对称的严谨的关系。而是设计师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和谐、统一的组合在一起。另一个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范例是建立在卢浮宫广场中心的玻璃金字塔,在这个工程中,建筑师在解决传统建筑的协调与统一问题上,没有采取仿造传统,而是设计了在广场上显眼的并不突兀的玻璃质地的金字塔设计,既解决了功能上的采光问题,又在形式上似一颗巨大的钻石,镶嵌在广场上,不但没有破坏卢浮宫原有的建筑艺术形式,而且增添了卢浮宫广场的整体性和魅力。
2.2.城市文化广场设计注重与街道的协调、统一。城市文化广场与街道在形式上、组成上,有许多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上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时,根据广场与街道的性质,在设计广场与街道的:①城市文化、地域特徵及社会历史意念上;②空间设计上;③建筑及其细部处理上;④交通组织及步行区域画分上,都应统一考虑。并且注意到街道与广场相协调设计一些人性化点缀,如路灯、广告、展示牌、钟塔、布告栏、雕塑、喷泉等环境艺术设计,协调植被、铺面、色彩、材质、标牌、照明等元素,也是十分必要的.
2.3.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一般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来决定的,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否则,难以吸引人们停留,所以一般文化广场大小满足这样的条件比较合适:广场宽度介于周围1倍建筑高度与2倍建筑高度之间。在广场内部尺度设计时,注意到其中的踏步、石阶、栏杆,人行道宽度、停车要求等内容,要符合人与交通工具的尺度。当然,广场的比例、尺度等也受材料、文化结构的影响,和谐的比例与尺度设计,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感,也可以增添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
2.4.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流及车流集散,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内容有2点: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广场内交通组织。城市交通与广场在交通组织上,首先要保证由城市各区域去文化广场的方便性。交通与广场设计时,应采取:①在广场周围的适当区域街道建立步行街,在步行街结束点位、充分考虑人流车流集散,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等站点,扩大步行规模。②城市交通做到去广场及其周围环境有最大的可达性,设置完善的交通设施,包括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站点、高架轻轨、车行道、步行道。立交等等并在线路选择,站点安排以及换乘车系统上予以充分考虑。③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停车需求,设计停车场以外也要开辟汽车停靠站等。
在广场内的交通组织设计上,考虑到人们以组织参观、浏览交往及休息为主要内容,结合广场的性质,不设车流或少设车流,形成随意轻松的内部交通组织,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拥有欣赏文化广场的场所及交往的机会。
3.城市文化广场其环境设计有多种处理手法
3.1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在进行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时,大量引入树林、绿化、花卉、草坪、动物、水等自然环境,是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法。例如前文提到的西安钟鼓楼广场,正是用大量的绿化来点缀广场的环境,而引入动物来设计文化广场的环境,更是数不胜数,欧洲广场上的鸽群已成为广场的一大景观,德国汉堡市政厅广场前的AlsterPleet河上的天鹅和水鸟,也已成为广场重要的景观。城市文化广场的水环境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两种形式:①以水造型方式的。②以水与其它环境或个体相配合方式的。例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喷泉广场,中央是一组由电脑控制的160个喷嘴的音乐喷泉,440棵柏树如同由水中生出来,人走在路面上也如同漂泊在水中。又如,波特兰系列的两个广场也是以水为主题,不同的是这里的水环境是动态的,创造出的瀑布,涧流等汹涌澎湃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激情和享受。著名建筑师小沙里宁设计的圣路易斯市的标志圣路易斯拱门也是设计在河边,与河水相结合。
3.2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包括柱廊、雕柱,浮雕、壁画、小品、旗帜等艺术作品)在文化广场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统称,是设计师运用形体与材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与思想的一种方法,成功的雕塑作品不仅在人为环境中有强大的感染力,而且,会是组成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用它本身的形与色装饰着环境。
不同的时代赋于雕塑设计不同的要求与内容:起初的雕塑设计往往有某种特定的意义或严肃的主题,或是纪念性的,如南京雨花台的人民英雄浮雕;或是纯装饰性的,如圣保罗大教堂檐口上的雕像;或是宗教性的,如耶稣雕像、观音雕像;或是纯艺术的作品,如断臂维纳斯雕像等,这时的雕塑多是具像的。这之后,随着抽象雕塑的产生,雕塑成为人们在环境中感觉与联想的对象,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其中的含义,如毕加索设计的“无题”雕塑,人们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它,这时的雕塑设计中,对材料与质感以及色彩与动感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如莫斯科加加林纪念碑,用钛合金制成,在不同时刻的阳光下,显现丰富多变的光泽;瑞土苏黎世埃施尔韦化广场的装饰雕塑,橙色的雕塑与水相结合,旋转的形体与明快的色彩在环境中衬托的非常明亮;莫斯科高尔基文化公园中的透雕,三个跳舞的少女,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现代,越来越多的雕塑设计已走进人们的生活,谐趣的设计风格,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品,或是具有人情味的雕塑,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如日本设计师关根伸夫设计的“带腿的石头”,一块石头下面由四个弯曲似腿的柱子来支撑;他的另一个作品“等待石”,一块石头上雕成屁股的形状,十分有趣。或是一个小孩的钓鱼杆上,钓到一只鞋等等,这些谐趣的雕塑似乎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创造了放松自己,去休闲娱乐的环境氛围,澳大利亚布里班街头雕塑,再现早期移民的野外生活,令人回忆起城市的历史;日内瓦街头雕塑在座椅上吸烟的男人,以超级写实主义雕塑给环境注入生活气息。
在文化广场的雕塑设计中应考虑到以下的几下方面:①结合广场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人们活动的内容趋向,设计雕塑的形式,做到雕塑设计与文化广场活动内容相统一。②不能忽视建筑雕塑与文化广场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应结合那些具有雕塑美的建筑艺术作品,设计文化广场。③注意雕塑设计在比例与尺度上的作用,雕塑设计将广场与建筑在比例上联系起来,也是人群与广场在尺度上的联系,说明人的尺度关系,成为空间比例与尺度联系的枢纽。④注重雕塑设计与其它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例如,雕塑与水相结合,或配以音乐效果,来活跃周围环境;雕塑与树木结合,如南京雨花台,郁葱的树木,衬托出庄严的气氛.
3.3组织文化广场环境的手法有多种,下面着重介绍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文化广场环境,并通过轴线的组织来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轴线是贯穿于两点之间的,围绕着轴线布置的空间和形式可能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轴线虽然看不见,但却强烈地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中,沿着人的视线,轴线有深度感和方向感,轴线的终端指引着方向,轴线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平面与立面的边角轮廓决定了轴线的空间领域。轴线同时也是构成对称的重要因素,根据设计的需要,轴线亦可以产生次要的辅助轴线,丰富空间体系。
在城市文化广场的空间组织中,轴线手法是广场具有一定规模时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既可以组织广场和周围环境,又可以同主要街道相关联,相联系,是使城市文化广场空间有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维系。著名的罗马市政广场改建,米开朗琪罗成功地运用轴线建立了广场的空间秩序,并成功地设计了地面铺装,强调轴线与位于地面的椭园形图案中心的铜像雕塑,将建筑、雕塑、广场、地面铺装在轴线上统一起来,谐调地进行组合,构成了卓越的城市空间,给人强烈的空间感染力,成为罗马的心脏与象征。
城市广场轴线手法的合理运用,亦可以通过轴线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得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篇8
针对环境设计课程中线型要素与形式的关系,论述了设计对象本身的形象应包括:物体的形状、物体上的纹理、物体之间的组合关系。文章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图解释了线型要素的形式及线型要素的使用方法,最后论述了四个相关案例。
关键词
环境设计;线型;形式;分析
一、前言
在环境设计课程的方案设计阶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拿出一个设计方案,教师评价为“缺少形式”,重新修改。但是针对形式的修改意见多为改变设计对象本身的形象、增加或减少对象的某种元素、改变设计对象的轮廓造型等内容。学生对教师的修改建议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照着老师的意见修改就行了,具体为什么这样做,恐怕还是“闹不清楚”,等到下次方案设计时,相似的错误又要出现。要改变这种现状,不搞清楚“形式”是什么含义是不行的。但是什么是环境设计的“形式”呢,如何找寻环境设计的“形式”进而帮助学生进行方案设计,使学生在自主设计阶段就有方法可寻呢,教师在这方面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二、线型要素与形式
在字典中我们可以看到,“形”的解释为实体的样子;“式”的解释为物体外形的样子或特定的规格。因此我们可以归结出,“形式”的含义其实就是物体本来的外形或特定的样子。而在环境设计中,形式一词可以定义为“设计对象本身的形象”。笔者认为,“设计对象本身的形象”可以概括为三部分:物体的形状、附着在物体上的纹理以及物体之间的组合关系。
(一)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形状是物体本身的独特造型或者是其表面的轮廓。它是我们辨认、理解以及为某物体进行概念分类的一种基本手段。清晰的轮廓线能帮助我们将物体本身从背景之中分离出来。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表述,越是简单的轮廓越能帮助我们加强对物体本身形状的理解;而复杂的轮廓则增加了我们对物体形状理解的难度,但充满细节的美妙轮廓同时也增加了物体对人们的吸引力。
(二)物体上的纹理
物体上的纹理分为质感纹理以及花纹。质感纹理是物体表面呈现出来的可视化的凹凸不平的沟纹。而物体的花纹则是指物体本身的颜色或明度的变化。本文探讨的纹理属于后者。它可以附着在光滑的物体表面,也可以出现在粗糙的物体上。一般来说,物体上的纹理可以分为点、线、面三种形式。由于点、线从概念上来说是没有大小、宽度的,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点和线是指带有某种形状的类似点或线的面,而面的轮廓则是组成物体上纹理的重要部分。
(三)物体之间的组合关系
物体之间的组合可能来源于单个物体之间的再排列的方式,也可能来源于单个物体差别较大的组合方式。这种方式在视觉上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各要素间彼此接近的组合关系,这种组合可能在一个更加宏大的尺度上形成一个新的轮廓或形状,它要求各单元间彼此靠近,并且具有类似的视觉效果。它可以是集中式也可以是分散的,还可以将各种形状、各种尺寸以及各种方向的形体结合在其结构中。
三、线型要素的形式分析
(一)线型要素的形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无论“设计对象”的“形象”是物体的形状、物体的纹理还是物体之间的组合关系中的哪一种,其实都离不开“线”这种物体最基本的元素。“线”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对象的形式,因此对设计对象形式的讨论离不开对“线”的讨论。在此我们通过一张分析图来进行线型元素形式的讨论。图中横竖两条线将图面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图面分别代表了四种不同“线”的形式。其中左上图为矩形和等腰三角形,它代表了所有由直线段构成的规则几何图形,其它图形如菱形、等腰梯形等。左下图为圆形和螺旋曲线,它代表了所有由曲线构成的规则几何图形,其它如椭圆形、抛物线等。右上图和右下图则分别是由直线段组成的不规则图形和由曲线组成的不规则图形。这四种图形基本囊括了环境设计中可以看到的所有“线”的基本形式。将图面横竖对折可以分成上下左右四个部分。图面的上半部分由直线线型组成,带有硬朗、简约、直率的视觉感受;而下半部分由曲线线型组成,带有柔美、细腻、圆润的视觉感受。图面的左边是由规则的几何图形组成,这种类型的图形在自然界中并不常见。矩形、等腰三角形等基本是由人类的抽象思维创造出来的,大自然中并不存在纯粹的矩形、等腰三角形。而圆形、螺旋线等曲线几何图形可以从日月的形象、螺壳的曲线中总结出来,但除此之外也非常少见。因此左侧的图面象征着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而图面的右边是由不规则的线段组成,类似石头上的裂缝、或是不规则的鹅卵石的轮廓,依赖于人类的感知能力,无论是直线段或是曲线段都可以从自然界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因此右侧的图面象征着人类的感性思维能力。
(二)线型要素的使用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四幅图面之间有着非常巨大的形式差别,每一部分元素都存在着自己独特的形式感受,同时每张图与自己相邻的两个图面有着形式感受方面的共同属性。这就形成了四个单独的形式和四对相邻成组的形式。一个优秀的设计案例一般都是由一个单独的或一对成组的形式组成。单独的形式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到,这种形式易于使用者的理解,同时也便于施工,统一设计标准。但许多设计往往是由一对成组的形式来设计完成的。由于单独形式只与自己相邻的形式产生共性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在设计中尽量避免使用四幅图面中的对角线搭配。也就是左上图面与右下图面或左下图面与右上图面的搭配方式。这样的搭配由于其线型方面的共性感受过于缺乏,因而给人形式感受不统一、不和谐的感觉。因此,由这种交叉搭配的方式形成的设计方案也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设计作品是设计师的思想感受与使用者之间搭建的桥梁,一个易于理解,能够产生共鸣的设计案例更加利于达到设计师的初衷,便于使用者明了设计师想表达的含义。而形式感受比较差的设计作品则无法达到同样的目的,混乱、难于理解、是这类设计作品通常带有的问题。
四、线型要素的形式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一)Habitat67
这是一栋使用单一矩形元素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住宅建筑。1967年,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举办了当年的世界博览会,当届博览会的主题之一是就人与住宅。建筑师MosheSafdie在结构工程师AugustE.Komendant的帮助下用预制构件技术为Habitat67创造出一个高密度的社区典范。这些不同的矩形住宅,看似随意布置,实际上是经过精心的设计,每套住宅都均衡的分配了采光和绿化,高低错落的布局保证了良好的视野和公平配置的屋顶花园。整栋建筑使用标准的矩形作为基本单元,通过对基本型之间的摆放方式的改变,衍生出丰富多彩的平面形式。这些经过基本形组合而成的形体,再一次进行了互相组合变化,又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平面图案。但由于基本的矩形元素没有破坏,因此无论从立面看还是平面看都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建筑物上的细节比如窗洞、电梯井等依然大量采用矩形这一单一元素,经过不同大小关系的对比,空间形态呈现出丰富的样式。建筑在元素堆叠的过程中还刻意留下了许多处空白,而空白的基本轮廓也是矩形组成的,使得整栋建筑灵动而不呆板。
(二)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这是一栋使用直线几何图形和直线不规则图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公共建筑。东馆落成于1978年,由著名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主持设计。东馆位于一块梯形地块中,附近建筑大多是古典风格的纪念性建筑。贝聿铭将地块用一条对角线进行切割,形成两个不同得三角形。一部分面积较大,呈等腰三角形,用于进行美术作品的展览。另一部分为直角三角形,作为行政区域和研究机构使用。两部分在形体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但是由于采用类似的线型元素,在形式感上依然非常统一。这栋建筑外形适应了不规则地块,满足了业主提出的许多特殊要求,妥善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成为了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艺术象征。
(三)柏林爱乐音乐厅
这是一个使用直线不规则图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公共室内设计。在这个案例中,德国设计师HansScharoun将整个建筑的室内与室外统一在一个非对称的帐篷风格的建筑中。1956年,HansScharoun提交的设计方案没有采用传统的长条形的音乐厅,而是将原来乐队和观众席隔开的表演区放在了观众席的正中间,整个场地好似是一个体育场一般,中间赛场外是一圈圈高起来的观众席。由于建筑本身强调听觉效果,顶棚上设置的反射声音的隔板形成了不规则多边形的形式感。因而整栋建筑都采用了复杂的不规则线型轮廓作为整个建筑的主题。音乐厅的前厅空间复杂、曲折,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摸不清门路且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时听众席也化整为零,好似一块块梯田一般,高低错落、方向不一。由此产生的效果是宏大的尺度配化解,呈现了亲切随和、轻松潇洒的气氛。
(四)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这是一栋使用曲线不规则图形和直线不规则图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公共建筑。在这一建筑中,设计师FrankOwenGehry将他的结构主义理念充分的运用到整栋建筑的室内外设计中。它由大量的不规则流线形多面体构成,上面覆盖了大约3.3万块多边形钛金属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与它前面的河水相互呼应。虽然使用了大量的钢材,但是整栋建筑造型飘逸、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沉重。整栋建筑围绕一个中心轴旋转形成,室内的中庭创造出了以往任何直立空间所不具备的强悍冲击力,层层曲线旋转向上,而光则从玻璃顶棚倾泻下来,对观众心里产生巨大的震撼。
五、结语
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对线型元素形式的理解是非常淡薄的。他们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往往大量采用借鉴的方法,东边抄一下、西边抄一下。看到自己觉得好看的部分就拿来使用,并不管各种“拿来”的元素搭配到一起是否和谐统一。通过对线型元素形式进行分析并且讲解它们在实际案例中的使用,学生基本可以做到理解形式的含义,掌握设计过程中运用线型的形式进行环境设计方案的方法。
作者:王川 孟霓霓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西蒙•贝尔(英).经过的视觉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设计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艺术;适宜技术;建造;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当人们把现代主义的文化、艺术和设计看作是科技、理性、客观性、条理化、完美、纯洁以及秩序化时;当高技术、高造价、新材料的建造成为环境设计的流行时尚时;当人们在现代物质进程和文化进程中无所适从但又最终妥协时,我们是否应该冷静思考一下:现代生活需要什么?环境中需要体现与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什么是人与环境的对话?“适宜技术”建造还存在吗?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一、“适宜技术”建造的特征与手段
所谓“适宜技术”建造是人们在环境建造的认识领域和技术领域中相对于“常规技术”、“现代技术”、“传统技术”等建造手段所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念,是一种“合理的技术”。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国际建协《北京》曾经提出:“适宜技术不是一种新生的建筑技术,而是蕴含在传统技术、现代技术的发展之中。”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这样说过:“我们对科技有极大的兴趣,但它不一定是高级和低级的,而应当是合理的技术。”它体现的是一种方法、措施、技术以及适宜设备的使用,它们既合乎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要求,又符合当地的自然、经济、气候等条件,能在环境资源和经济能力的承受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满足建造者和使用者的需求。体现出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以及因地制宜的技术观。适宜技术是一个灵活、动态的模式,它突破了单纯的技术概念,同经济学等其他学科形成内容上的交叉。可因时、因地、因对象而不同。同样一种技术,对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和不同对象而言,可能是适宜的,也可能是不适宜的。因此,适宜技术需要具备目标的适宜性、产品的适宜性、建构的适宜性以及文化与环境的适宜性的多方面要求。具有一定适宜性、普遍性的技术,又能根据环境的不同而有一定地域特色的生态环境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
环境设计中的适宜技术是从建造手段、建造方式以及物质材料的角度将环境建造中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纳人人类的生态循环,并通过更科学、更系统的设计方法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其适宜性则是“适宜技术”建造的主要特征。“适宜技术”建造在物质与技术手段上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认识。第一,从环境所在地域出发。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具有地域特色的建造技术有着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建造技术必然会发生互相渗透。因此提倡利用适宜的材料和适宜技术的手段;积极合理地使用最适宜的材料和建造手段。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对“适宜技术”的广义理解是:决定采用某项技术时,要根据当地条件判定,而不论其“先进”与否。他说:“高技术不是其本身的目的,它是实现社会目标和更加广泛的可能性的一种手段,高技术建筑同样关注砖瓦砾石乃至木材和手工活。”由他设计的德国商务远程技术中心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环保理念设计之一。福斯特在设计中充分发挥了高科技的潜力,实现了节能、低耗、低造价的设计同时创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建筑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自然光和自然通风,以非常低的能耗实现了十分舒适的室内环境。建筑有两个人工气候大棚。大棚采用透光绝热材料,具有特殊的导光系统和日光发射与热量收集系统,建筑外部设置空气收集系统能将新鲜的空气,根据季节变化冷却或加温后送入大棚,完美的展现了生态建筑的理念,这就是“适宜技术”(图1)。第二,既重视地方性,又适当地引入新技术的设计手法;完善地考虑建造中的资源使用,在“适宜”的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发挥材料、技术的效率以获得最多的使用功能和生态效益。一方面,要求设计者应熟悉在特定环境中所能获得的适宜的技术和材料,对适宜的技术特点、适宜材料的性能和审美形态有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充分通过设计的介入,寻找适宜技术和材料的所体现出的不平凡性。建筑师jersey devil在墨西哥设计的考拉松住宅(camino con corazon house),采用了混凝土框架和砌块填充墙等普通材料
。为了最大程度适应南巴里亚半岛的炎热气候,建筑师设计了一个用“加筋混凝土覆盖的凸起的蝴蝶形桁架屋顶,同时屋顶上的雨水可以直接通过下方的排水孔流入蓄水池;桁架弦杆下为板面水泥抹灰,形成了自循环通风的双层屋顶体系,有效地消除了太阳辐射;蝴蝶形桁架屋顶成为建筑最显著的特征高效的生态功能。优雅的蝴蝶形造型还成为建筑最显著的特征”(图2)。第三,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与生态理论,充分采用造价适宜的技术组合与材料来解决设计问题,进行合理的环境建构与形态的循环设计。如对旧建筑的合理性与适应性改造;通过优化建造物尺寸和形状以及使用模数形态方案来减少材料的需求。利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将建造的结构变成可拆卸、分离、回收与重新组合的形式。日本丰村石匠博物馆建筑环境是利用传统石工技艺的进行适宜建筑环境设计的最好例证,建筑师将建筑物本身作为博物馆陈列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建筑物的墙体与日本传统木构屋顶完美结合。建筑形态利用了圆木木架支撑石质拱券,并利用当地材料的砌筑技法形成了建筑环境外观的主要特征。因此,该建筑的成功除了依赖于石匠们的独门绝技,另一方面采用了数字技术,通过运用新的数字结构分析方法对记录的数据进行验证,保证最后完美的建构形成(图3)。
从“适宜技术”建造的类型来看:“适宜技术”建造往往不造成或很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它的发展机理主要是以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为基础的,它强调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和谐,以更新资源为主要能源和原材料,力求做到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适宜技术”建造具有高度的战略性,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密不可分;“适宜技术”建造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相对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将不断变化和发展。 “适宜技术”建造技术手段与材料运用无论在建筑还是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均有很多实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员iizuka教授发明了用普通玻璃纸把笔记本电脑屏幕变成三维显示器。iizuka在寻找所谓三维显示旋转光偏振的半波片,结果却发现某品牌的锻带玻璃纸包装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我试过各种可能有半波片功能的材料,这种是最好的,而且是最便宜的”。该发明探究了“适宜技术”材料建造中所孕育着重大的高科技的发现。
匈牙利研究人员发明了将塑料垃圾加工成为现代工业材料的技术。研究人员首先将塑料垃圾加工成为一种新型合成材料,然后将这种材料与沥青按比例混合,制成铺路材料,可增大路面硬度,同时也可制成隔热材料用于建筑领域。由于塑料垃圾的再利用,起到了节约能源的作用。美国一公司利用塑料垃圾回收技术,生产一种称为“塑料木材”的新型建材。这种新技术通过回收利用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经过分类拣选后清洗干净碎成屑状,然后挤压成“塑料木材”。它具有标准木材的形状,性能要优于天然的木材,像天然木材一样具有很好的可加工性,具有不吸水、不膨胀、抗腐蚀、不开裂、高抗冲击性和抗磨损性。
伊朗的建筑师纳迪尔·哈利利曾经发明了一种用来建造抗震建筑的技术,用这项技术建造的房屋被人们称为“超级土砖”。“超级土砖”的形态为圆锥形,越往上直径就越小,底部直径大约4米。建造“超级土砖”所需的材料是一些十分普通物质,如泥土、水泥、水、沙袋以及带刺的铁丝。其建造的过程只须把泥土、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搅拌,把搅拌后的混合物塞进管状袋子做成沙袋,再把这种沙袋一个个垒起来,直到垒成墙为止,然后用铁丝把沙袋固定住,形成牢固的墙体。
瑞士纸塔建筑是“适宜技术”建造中一个有意义的例子,该纸塔使用了可循环利用的、一种可更新的原材料——木材。纸塔建筑物不仅其使用的材料具有可循环性能,而且具有环境友善之特性,为建筑使用可降解性材料开辟了一条道路,因此,它们被人们誉为“绿色建筑”典范。由青年建筑师shigeru ban设计的日本的超级纸屋也是“人、自然、技术”融合的智慧体现。建筑全部使用再生纸管和纸板建造,它采用回收加工的纸建成拱筒形的结构,屋面和墙身材料也是织物和纸膜,自然光透过防水的织物和纸膜构成的屋顶照射到室内,造成一片富有日本风情的空间环境(图4)。
通过以上的实例论述,我们深深地感到,人们为进行各种生存活动而对环境进行改造,创造出物质以及精神特性上与人相和谐的环境,以支持人类生存的各种意义。
这个意义上,以“适宜技术”建造所做出的贡献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设计中适宜的技术路线
设计中如何使用技术、使用何种技术一直以来都是设计领域关注的问题。但是无一例外,在风格迥异、流派纷呈以及设计理论多元发展的今天,很多设计师都会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有效地反映出适宜技术对环境建构的关照,并将适宜技术设计原则纳入到自己的设计创作体系中。在具体运作中,首先,适宜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需与所关注功能一致;其次,要求采用的技术和建构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约;再次,采用的技术需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在适宜技术的表现中,“高技术”与“低技术”是最为突出的两种不同技术倾向。提起高技术,人们自然会联想起英国的劳埃德大厦、香港汇丰银行、巴黎蓬皮杜中心等“高技派”代表作。这些建筑大量将技术的结构、材料、设备、工艺等显露出来,转化为特定环境相和谐以及具有技术至上的适宜建筑表现。高技的先锋派设计师除了热衷于技术的表现,更加关注适宜技术的运用,他们注重生态环境,将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与最新生态理论相结合,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来解决环境资源问题。而“低技术”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积极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设计手法。“低技术”以其造价低廉,注重民俗习惯,使用当地材料,适应地域气候等特点而得到设计师的广泛关注,成为适宜技术利用的另一种趋势。
印度建筑师柯里亚是利用低技术营造的代表人物。柯里亚非常注意建筑设计如何适应印度的亚热带特点,提出了“设计追随气候”的适宜设计手法。在印度圣雄甘地纪念馆中,柯里亚引入了“通向露天的空间”的概念,并结合传统水庭院的设计,创造了宜人的小气候环境(图5)。
在适宜技术的表现中,生态技术与适宜技术之间的差别也将越来越模糊。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利用适宜的生态技术来解决环境的问题成为了设计师最重要的设计手段。生态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与适宜技术相关联的技术门类。它是以生态环境的研究作为研究手段的,其技术路线的体现会根据不同的地域自然条件来选择不同的生态技术。因此,它是支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适宜技术观。从生态技术和适宜技术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生态技术多采用高技术,需要较高的经济成本,所以,现代的生态技术以及适宜技术手段将体现出相对的地方性、辩证的时效性、多层次性和整体适宜性。《北京》指出“21世纪必将是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而今后适宜技术路线所涵盖的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也必然是多层次、多技术种类的集合。
三、从旧建筑改造实例看“适宜技术”建造
曾经在法国访学期间,由法国同行的引导考察了位于巴黎老城区中的一批旧建筑改造项目。时间虽是短短几天,但给笔者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考察的项目是一批位于法国巴黎老城区的建筑群,建筑形态是对原葡萄酒的生产厂房与酒窖的改建。现在的建筑环境已经成为了一个巴黎非常有特色的商业与文化教育的场所。它们不但满足了现代人们生活与工作的需求,而且成为了一组城市记忆与历史信息的载体。
该建筑环境给人们的印象是十分和谐的,整个空间气氛中不断地流露出一种纯净的、亲切的、叙事性的以及带有一种悠悠情思。建筑所体现的那种原始的形态以及构筑物在形式上的直率和构造上的诚实,是一种在古老的环境中形成的既土生土长融入环境义兀立于世的景观彤态。它使我想起了法兰西造酒的隐秘方式;想起了艺术和现实、环境和人之间古老关系的隐喻。设计者在工艺和技术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适宜技术”的建造来获得和谐与高雅的空问。该建筑环境力图传达出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历史的意蕴;二是“适宜技术”建造理念。所谓历史的意蕴,通过原建筑遗留的痕迹体现历史传统文化中所给予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取向,形成一种以心造境的环境氛围。整个环境中没有豪华的材料装饰,建筑外墙与室内基本保持原建筑的风貌,室外的地面只有过去留下的运输铁轨与规则的石砖排列在一起的铺装方式,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它的故事。而“适宜技术”建造理念是面对现实,选择技术上的相对简易性,注重经济上的廉价可行,充分强调对古老的历史文明优势的发掘利用,力图通过令人信服的设计理念和充足的智慧含量,以低造价和适宜技术手段营造高度的建筑艺术品质,在经济条件、技术水准
和建筑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图6、图7、图8)。
主体的建筑环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原有老建筑的基础上改建,建筑的基本形式与材料均保留了原建筑的特征,只是在功能上进行了置换,使原来造酒作坊变为了具有法兰西文化特征的商业空间;第二部分是在原建筑形式上的改建与扩建,显示出传统与现代、新与旧的对比,在功能上是第一部分的延续;第三部分在环境与建筑的规划上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在建筑的形式上保留原来的酒窖的特征,在环境的规划上由于功能的置换,环境空间形成了极富有序列感的空间形态。建筑的更新设计在原建筑形态与材料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保留与延伸的手法,建筑主体材料采用了水泥、石板、木材以及砖石规格的改型垛斧等。不仅整体降低了工程造价,而且将合适的建筑装饰完整溶入了建筑空间之中,使得建筑形态获得了纯净而大气的艺术效果。并具有清晰的叙事话语与“适宜技术”建造策略。
改建的建筑在设计之初就遵循生态和环保的原则,尽量采用自然和再生材料,把那些传统建筑所不屑的普通建筑材料如灰砂、水泥、木、石、铁等以不同的装饰手法以及不同的程度表现引入建筑空间。特别是在改建的过程就地取材使用了很多回收的粘土砖以及木材等,将所有这些材料都采用粗做工法,如石料毛打、木材作旧等,强调建筑与人与自然联系。表达了“适宜技术”建造的基本原则以及表现性的方言。整组建筑群均保留原建筑的形态,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由墙体做出的建筑表述。在建筑改造中有意采用直线的墙面,强调出砖混结构的重复的、直拙的砌筑感。以大面积灰白色墙体和穿插其间的图片、文字、招牌构成了极具人文性的戏剧性表现。从经济上,文脉和艺术形态上,表达了具有“适宜技术”建造理念最内在的属性。
篇10
关键词:城市环境设计;形式美;视觉效应;研究
随着人类聚居规模不断扩大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城市”逐渐诞生,它为人们提供了舒适、文明的生活空间。人类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在了解一个城市时首要的关注点就是日常生活中行走的路线、看到的标志物、建筑以及城市边界等元素。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依靠当地文化来进行建设,城市文化的弘扬可以充分地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生命力,保证城市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眼下,怎样充分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打造完美的城市环境视觉效应是当前城市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好环境设计,并保证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共存。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视觉美的表现规律
视觉美中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事物的比例、尺寸、协调程度、节奏韵律等,主要表现为形式与视觉以及知觉的协调。视觉美要求在事物中风格、色彩、体量、线条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这样才能给人以完美的视觉享受。
1.1 秩序法则
要想将事物的各部分统一在一起,最基本的法则就是保持一定的秩序,这样才能保证美感。一个完美的城市环境则是把很多不一样的秩序结合在了一起。
1.2 韵律法则
某个形态呈一定的节奏,不断重复就可以产生完美的韵律效果。然后,对其进行处理,韵律的表现形式就会更加富有层次,增强事物的审美价值以及感染力。
2 现代化城市中视觉美的表现形式
在一个城市中,打造环境视觉美的形式因素有很多,色彩和形态是其中表现最为强烈的两种。
2.1 形觉元素
第一,点。点是构成一个景观形象的最基本源头,在空间设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一般点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标志和节点。通常城市节点指的是某个汇聚处或是出发点,如车站、交叉路口等,点元素具有易识别、个性、易记忆的特性。城市标志通常指的是在一个城市中最醒目、最深刻的标志元素,具有明显的特征,十分引人注目,如自由女神像、故宫、东方明珠等都是典型的城市标志。
第二,线。线在一个城市环境中主要起着连接作用,不仅代表一个景观之间的交界,同时也是景观的边缘,是组成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线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道路,极具主导性。不仅连接着城市中的各个通道,也是打造城市整体印象的重要元素。
第三,面。面在城市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建筑物和地理环境,极具多样性,充分体现了城市环境的艺术性和整体性。它是打造一个城市空间形象的基本元素,对于构建城市景观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全面展现了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
2.2 地理环境
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的地狱特征打造了不同的城市文化。我国占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地形多种多样,如丘陵、坡地、平原、洼地等。丘陵山区层次多变,使得城市空间更具艺术美。坡地山体地形变化大,高矮差异明显,使得城市景观更具趣味性,营造了一个独特的城市意象。平原地区地势辽阔平坦,使得城市景观的整体感增强,打造了一副壮丽的景观画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首都北京。
2.3 建筑风格
一个城市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群和城市环境的形象上,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建筑形态、建筑风格以及外表色彩都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要想将城市特色通过建筑展现出来,首先就需要全面地深入了解环境空间的特色,并牢牢掌握,最终通过设计作品,将其良好地展现。由此可见,建筑物不仅仅要有完美的外在形象,同时,还需要塑造完美的空间建筑风格。空间环境设计的最大作用就是为一个建筑空间整体中的各种建筑物起到纽带的作用,从而使得每个城市要素之间可以更好地相互渗透,加快空间整体的形成。建筑物在城市中是最引人瞩目的审美对象,一个建筑物的建筑风格、色彩应用、形态设计完全体现了城市景观的美学追求,并且在传达着不同城市的不同特征。
2.4 色彩应用
色彩的认知功能在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中体现得十分强大。生活中的色彩是千变万化的,城市环境中的色彩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感官、态度和思维。色彩是环境艺术设计与视觉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同的色彩人们会形成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产生不一样的心理变化。例如,红色、橙色会使人情绪激动,绿色会使人兴奋,蓝色和青色会使人心情平静。很多的科学实践也证明,鲜亮的颜色会加速血液流动,使人变得奔放,而黯淡的颜色则会减缓血液流动,使人情绪逐渐稳定。根据这种关系,人们往往会在不同的场合配以不同的颜色以渲染气氛。例如,中国的故宫、英国的泰晤士河两岸建筑、墨西哥土著建筑、意大利建筑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3 城市环境设计中视觉效应的控制
3.1 提高空间和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建筑本身和每个内部空间以及外部空间环境都要保持协调统一。例如,阳台的形状和空调机位以及城市空间景观三者之间必须要保持协调与共存。城市建筑空间属于一个复杂、繁琐的三维立体空间。在设计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三维空间设计理念对城市环境设计与空间设计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规划城市街道和广场时,必须要提前考虑好建筑物的外挂形态以及高度。
3.2 把握好设计主体
要深入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地理位置特征,打造一个极具特色、可识别性高的本土环境形式,把握好设计主体,考虑好空间和地势,让城市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3.3 以人为本
在设计城市环境时,一定要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好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尽量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生活需求。注意一切设计都要“以人为本”,一个完美的城市环境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生活上的追求。
4 结语
一个城市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外在形态美。因此,一个优秀的城市环境必须要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同时,保证色彩、形态、空间等元素的和谐统一,营造良好的视觉效应,打造一个极具审美价值的和艺术魅力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海建.论建筑造型的形式美和精神内涵[J]. 2013(18).
[2] 曹磊,魏广龙.现代审美观念与现代环境景观设计[J]. 2012(08).
[3] .浅谈构成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 2011(03).
-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 下一篇:如何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