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质能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质能研究

篇1

一、浙江省生物质能资源及应用技术概述

(一)资源量及其分布

浙江省生物质能资源丰富,按照来源的不同,主要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弃物和畜禽粪便等五大类。

林业资源:浙江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降水充沛,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全省现有林地面积664.4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8.31%,位居全国前列。浙江省林业废弃物约4820万吨,折标准煤2700万吨,主要分布于丽水、临安等地。

农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的可用资源量主要取决于农作物产量及其他用途。浙江省年秸秆产量约700万吨,折标准煤350万吨。

畜禽粪便:浙江省畜牧业产生的畜禽粪便产量约1690万吨,折标准煤169万吨(通过厌氧工艺)。

生活垃圾:城镇生活垃圾主要是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少量建筑垃圾等废弃物所构成的混合物。浙江省每日生产生活垃圾约5万吨,每年产生生活垃圾超过1800万吨,相当于257万吨标准煤。

由上可知,浙江省可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能资源种类多、数量大,若能有效利用,将对浙江省能源供应短缺,特别是农村能源短缺起到重要作用。

(二)应用技术的种类及特点

生物质能技术主要可分为四大类:生物转换、物化转换、直接燃烧和生物燃料。

生化转换技术:主要是厌氧消化和特种酶技术。在这类技术中,厌氧发酵即沼气技术已较为成熟并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沼气技术是指通过厌氧发酵工艺将人畜禽粪便和有机废水等富含的有机物转化为以甲烷气为主的沼气。其特点是既资源化地利用了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水,又能有效地保护环境,特别是自然水体。

物化转换技术:包括干馏技术、气化制生物质燃气、热解制生物质油。在这类技术中,农业废弃物的气化近年来发展最快。该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缺氧状态下,将稻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气化形成可燃气体,用于农村居民生活燃气供应。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焦油的处理。

盲接燃烧技术:主要指炉锅燃烧和垃圾焚烧。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技术是指在常规的活力发电系统中,将以秸秆替代锅炉燃烧所需煤进行发电,而垃圾焚烧则是以垃圾为主掺入其他燃料替代锅炉燃烧所需燃料进行发电。其特点是前者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电,同时保护了环境,而后者不仅解决了固体垃圾处理问题,而且物尽其用。

生物燃料技术:主要是指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乙醇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将各种生物质转化为燃料酒精,而生物柴油则是利用植物油、动物油等原料油提取的清洁燃料,两者都具有可再生、低排放的特点。但是前者以粮食作物作为原料,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影响;而后者则需要发展油料作物或油料经济林所需的土地资源。因此,粮食供应安全与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的发展协调问题是亟需解决的。

二、浙江省生物质能的应用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浙江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浙江省的生物质能应用有了很大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节柴灶、户用沼气池为主的生物质能技术到现在的大型沼气工程、集中气化发电和直接燃烧发电等,无论是技术发展还是应用规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迄今为止,浙江省沼气技术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技术的可靠性也在不断的提高。据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浙江省已累计建成户用沼气15.3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4438处、68.5万立方米,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70.64万立方米。据粗略估计,这些沼气工程每年可产沼气1.37亿立方米,减排30余万吨二氧化碳,而且这些厌氧污水每年处理了生活污水1.96亿立方米,减排6.3万吨COD,受益面超过200万农户。基于厌氧发酵的沼气工程和生活污水工程均具有技术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可适量替代常规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优点。

浙江省在生物质气化方面同样有了一定的成就。生物质气化可分为大规模燃烧技术和中小规模生物质气化技术,浙江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主要发展生物质气化炉技术。磐安县于2006年引进户用生物质气化炉技术后,生物质气化炉开始慢慢普及,迄今为止,已经在全省的各个农村地区广泛使用。生物质气化有效地利用了农业废弃物,减少了焚烧或丢弃农业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它燃烧稳定、热效率高,适用于炊事、取暖、锅炉等,在农村的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生物质直燃发电近年来也有一定的发展,浙江省首家生物质能热电厂已于2009年在龙游建立,年燃烧谷壳、木屑、秸秆、废木料、竹子废弃19.24万吨,设计年发电能力1.08亿千瓦时。按同等规模燃煤热电厂计算,全年可节约标准煤8.27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1吨、烟尘排放425吨、二氧化碳排放15.3万吨,并可给周边农户带来约6000万元的秸秆等燃料收入。该项目采用了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秸秆生物燃烧发电技术,做到秸秆的充分利用,燃烧后产生的灰渣也被回收。采用直接燃烧技术将生物质能转化为电能,既能代替常规能源发电,又能避免秸秆腐烂而释放温室气体,同时也为农村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岗位。

此外,浙江省垃圾焚烧发电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05年底,浙江省投入商业营运的垃圾发电厂有12家,日处理垃圾总能力约为401G吨,总装机容量达11.6万千瓦,垃圾发电占垃圾处理量的27%。按此估计,浙江省年垃圾发电总量可达0.98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2.89万吨,年可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288.7吨、二氧化硫461.96吨。垃圾焚烧发电不仅解决了城镇垃圾堆积问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城镇的发展,同时也缓解了浙江省用电紧张问题。

三、浙江省生物质能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浙江省生物质能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问有了长足发展,但在进一步的技术应用推广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一)资源量及其分布信息量不充分,不利于总体规划

迄今,浙江省生物质资源的信息主要建立在估算的基础上,而这些粗略的估算数据并不足以为总体的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资源的种类、资源的总体数量、资源的分布特别是其密度分布是进行总体规划的基础。没有详尽的数据作支持,对政府而言,就无法对生物质规模的应用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总体规划,也

就不可能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支持。

(二)技术、经济竞争力不足

生物质能的技术可靠性、经济竞争力是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应用的根本。目前,浙江省生物质能的技术可靠性、经济竞争力仍然不足。前者反映在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度上,与常规能源相比,浙江省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仍处于初步阶段,技术可靠和完善、运行操作的便捷尚有待提高。除了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户用沼气技术已具有较高的技术可靠性,其他生物质能技术距市场规模应用尚有差距;而后者则主要是指与常规能源相比,经济上没有竞争优势。生物质能的前期投入较大,运行成本较高,投资风险较大,经济效益较低,而政府还没有切实可行的价格政策和经济政策激励、支持生物质能的发展,企业难以负担高成本、高风险的生物质投资,消费者也不愿意花更多的钱消费其产品。

(三)规模发展缺乏政策的支持导向

美国生物质能发展经验表明,生物质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生物质能要规模化生产,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浙江省因为没有规模应用的总体规划,也就不可能给出清晰可列的政府支持和导向,特别是对于不同的技术、规模所需要政府支持力度和支持政策也未说明。

目前,浙江省虽然在财政上对生物质能技术应用有一定的支持,但迄今没有建立一套透明、公平、有章可依的政府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的措施和细则,也就不可能形成明确和有力的导向和动力。

四、生物质能发展对策分析及建议

为了积极推动浙江省生物质能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在生物质能规模化应用有较大的发展,应该将关注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查资源,收集信息,制定总体规划

政府部门应当组织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经验的专家,成立调查小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全面、详细和实用的各生物质资源的调查评估工作,确切掌握生物质资源的种类、分布、密度以及资源的利用价值等信息,并对各地区所适合的生物质能发展技术与规模提出合理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对生物质资源的发展潜力进行科学的估计,为生物质能的规模化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生物质能的整体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明确短期、中期与长期国家生物质能发展的目标、原则、技术路线图及应采取的政策与措施。

(二)加强技术研发,拓展融资渠道

加强对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和装备保障的支持力度,抓紧具有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技术开发,形成具有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群,提高其技术竞争能力。设立专项科研资金,攻克生物质固化成型装备以及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设备存在的问题;成立生物质能研究机构,研究生物质气化等技术存在的二次污染、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不断改进技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国外经验,对农作物秸秆的高能效低能耗转化、第二代生物质原料等开展研究,推进生物质能稳定、高速发展。

在投融资上,一方面加大对生物质能的投资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促进生物质能的规模化生产,特别是对技术要求高、投机成本大的技术,加强其财政支持力度,如对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沼气技术给予补贴,可以带动民间资本的流入,增加就业和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服务机构、中介机构,开辟国际融资渠道,帮助国外投资者选择更好的项目,吸引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参与我国的生物质能产业建设,促进生物质能源的产业化。

(三)完善政府政策,促进生物质能发展

篇2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 石油开采 石油化工 节能减排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国家逐步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即为可再生能源,以农作物,树木,植物枯萎的残体和家禽的粪便等为原料,进行直接燃烧或生物能源生产的产业即为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1 生物质能源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1 非可再生性能源濒临枯竭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国家必需的战略物资,所以说石油工业的发展在一些方面上就是国家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近些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在我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国家的国计民生紧密相连。石油也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血脉,但石油属非可再生能源,终有用尽的一天。

1.2 非可再生性能源对环境污染严重

1.2.1 非可再生性能源开采对地层结构破坏严重

石油作为一种典型的非可再生能源,其开发的程序相对复杂,主要包括选址,打井,抽油,注水等过程,这些过程中对地层结构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虽然抽完油要进行注水,但是由于水和石油的密度不同,长时间的石油开采必然会导致地层结构被严重破坏,导致地层土质疏松,甚至会发生底层塌陷。

1.2.2 非可再生能源利用对环境污染严重

众所周知,石油等传统非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利用可对环境造成污染。刚开采出来的原油内含有众多物质,不能被直接很好的利用,需经过石油化工企业的加工提炼,提炼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汽油、柴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工原料和产品。但是,开采、提炼原油的过程也是个污染环境的过程,直接导致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有更多的化工产品和燃料被需要,更多的能源被开采,有更多的石油化工厂不得不开工建设。环境污染问题必然逐步加重。

鉴于此,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使石油化工单位产品排放更少的污染物,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更要另辟蹊径,探索清洁的可替代能源。促进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2 生物质能源开发的现状

20世纪以来,全球性的非可再生能源危机让新能源的开发变得迫在眉睫。生物质能源因其清洁、高效、可再生等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生物质能源是位居于全球三大化石能源之后排行第四位,我国对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沼气技术

沼气是指有机质在厌氧的条件下,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因其最初的发现位置是在沼泽地区,因此被称为沼气。此技术主要是使用厌氧法处理家禽的粪便,这项技术是在我国使用较早的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技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目前,很多国家都把沼气当做生活燃料,西欧部分国家生物质能源发电并网量可占总发电量的10%左右。沼气的开发和利用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迅速,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沼气发电CMD项目已有多个。

2.2 热裂解气化

在一九七零年左右,很多发达国家就已经对这项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中一项名为流化床气化的技术以其自身明显的优点占据了当时发达国家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市场,美国已有19家公司和探究机构从事生物质热裂解气化技术的探究和开发;加拿大12个大学的实验室在开展生物质热裂解气化技术的探究,近些年来,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2.3 生物质能源的转化

目前,生物质能源主要有生物乙、丁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燃料油资源的开发技术开始于“八五计划”期间,自“九五计划”以后,国家发改委颁布实施了用粮食和传统油料制备交通能源的战略方针。[4]生物质能源的转化主要是通过对植物油等代用油料的理化、酯化和裂解实现的。作为清洁燃料可以直接代替汽油等石油燃料,近些年来这项技术也得到了追捧。

2.4 压缩燃烧方法

生物质压缩技术可将固体农林废弃物压缩成型,制成可代替煤炭的压块燃料。成型燃料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炭化加工制成木炭棒或木炭块,作为民用烧栲木炭或工业用木炭原料。二是作为燃料直接燃烧,用于家庭或暖房取暖用燃料。

2.5 联合燃烧方法

联合燃烧是指将生物质压缩,掺入燃煤等传统燃料中进行混合燃烧的一种用能方式。联合燃烧可大幅降低燃煤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生成,高效环保,技术门槛较低,利用较广。

2.6 垃圾焚烧方法

垃圾燃烧的燃烧是指将垃圾分类之后对可燃垃圾进行燃烧用能的去能方式。在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去能时,要先将垃圾进行分类或者将垃圾研磨成悬浮液后进行沉降、过筛,然后再进行燃烧。实验数据显示每燃烧500t垃圾,可产生1W千万・时的电量。这种垃圾处理方式可大大减缓环境压力。

3 生物质能源的前景探析

我国现在所使用的能源中,生物质能源仅占能源总量的百分之十四,生物质能源开发具有很广阔的前景。与此同时,生物质能源也有着自己绝对的优势,这正是国家提倡生物质能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又传喜讯。生物柴油加工技术目前已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一些发达国家利用餐厨废油加工成柴油,并进一步加工转化为航空煤油。与之相比,我国的生物柴油产业也已初步形成,为餐厨废油的无害化处置、防止餐厨废油流回餐桌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保障我国食品卫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生物柴油行业尚处在发展培育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严控餐厨废油非法流向,需要有更多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加入生物柴油行业,发展生物柴油行业。

生物柴油加工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大大提高我们开发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信心,为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开发,带来光明的前景。

结语:生物质能源必然会发挥其明显的优势,逐步的加大自己在能源领域的比重,同时,生物质能源必然会逐步减小环境的污染,有力缓解企业节能减排压力。

参考文献

[1] 兰家彬,金丛书,龚义华.随州市中小企业减排现状调查[J].武汉金融,2008(06):69-70

[2] 李亚红.政府失灵与现代环境管理模式的建构[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2):101-105

篇3

关键词:减摩抗磨 极压 抗氧化 多功能添加剂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study of hindered phenol derivatives as multifunctional lubricating additive

Weimin Li1,2, Qingrui Wang1,2, Xiaobo Wang1, and Weimin Liu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lid Lubrication, Lanzhou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PR China

2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PR China)

Abstract A novel hindered phenol derivatives was synthesized by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SRV tester and Four-ball tester 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antifriction, antiwear and extreme pressure properties. The antioxidant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by the Rotating Pressure Vessel Oxidation Tes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ynthesized additive possesses excellent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and exhibits good antioxidation performance and can be used as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 for the lubricating oil.

Keywords antiwear; antifriction; extreme pressure; antioxidant;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

0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要工业领域机械设备向着大型化 、精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设备摩擦件的设计更为复杂,运行环境更为恶劣,工作条件更为苛刻。机械设备的发展对其所使用油脂的服役性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促进了油脂产品的更新换代。目前大型工业机械设备配套使用的油脂为了满足运行工况的多样性以及周围环境多变性,一般需要添加多种不同类型的添加剂。然而由于添加剂分子结构复杂,各自理化性能差异较大,在油品中的性能也不尽相同,因此添加剂之间经常会出现反协同作用,对油脂性能的提升以及油品配方的调制带来诸多不便。

多功能添加剂是具有两种以上功能的油脂添加剂。为了实现添加剂多功能的特性,通常需要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设计,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官能团组合成为一个分子,赋予添加剂分子多种功能,从而避免添加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多功能添加剂可赋予或提升油品多种特性,降低添加剂分子之间的干扰的可能性,同时降低油品中添加剂的用量,节约成本,因此多功能添加剂已经油脂添加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6]。本文将受阻酚类抗氧剂β(3,5 - 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简称3,5-甲酯)与亚磷酸酯类化合物进行组合,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了兼具抗氧化与极压抗磨性能的受阻酚类多功能添加剂,并对其抗氧化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基础油与添加剂

试验所选用的基础油为10cSt精制加氢矿物油,其理化性能数据如表1所示。

添加剂的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亚磷酸二正丁酯与丙醛反应,生成含有一个羟基的中间体,然后与3,5-甲酯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得产物(简称为HPD)。

1.2 摩擦学性能评价

采用Optimal SRVⅣ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两种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考察,摩擦副接触方式为球-盘点式接触,上试验球为GCr15钢球,下试盘为GCr15钢盘,上试球直径为10mm,下试盘直径为24mm,厚度为7.9mm。实验条件为:频率:50Hz,振幅:1mm,载荷:100N,时间:20min,试验温度为室温。采用济南试验机厂制造的四球长时抗磨损试验机对油的极压抗磨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条件为:转速1450r/min,载荷392N,时间:30min,试验温度为室温。采用MRS-10A型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油样的极压承载性能,按照GB/T3142标准测定待测油样的最大卡咬负荷(PB)和烧结负荷(PD)。在Micro XAM-3D表面形貌轮廓仪对下试盘磨损部位的磨损体积进行了测量。

1.3 抗氧化性能试验

根据石化行业标准SH/T 0193-2008测定油品的氧化安定性测定。旋转氧弹起始压力为620KPa,测试温度为150℃,转速为100r/min,记录压力降为175KPa的时间,该时间段为氧化诱导时间(OIT)。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添加剂的减摩性能

图2给出了10cSt基础油以及添加量为0.5%及1.0%的10cSt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的摩擦系数曲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载荷从预摩擦的50N升至试验载荷100N时,10cSt的摩擦系数急剧上升,并发生卡咬。而添加了HPD的基础油在试验载荷下的摩擦系数较低,且趋于平稳。添加量为0.5%时,摩擦系数为0.13左右,当添加量为1.0%时,摩擦系数降至0.12左右。说明所制备的添加剂具有较好的减摩作用,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大,摩擦系数呈现降低的趋势。

2.2 添加剂的抗磨性能

图3为10cSt以及含有不同浓度HPD的样品SRV试验后下试盘磨斑磨损体积的对比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单纯基础油的磨损体积为13.06×10-4mm3,而添加了HPD的样品的磨损体积明显小于基础油,且随着浓度的增大,磨损体积呈逐渐减小趋势,当浓度为2.0%时,磨损体积仅为2.194×10-4mm3,说明所制备的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抗磨损性能,在摩擦过程中可有效保护摩擦表面,降低摩擦副表面的磨损。这主要是由于添加剂分子中的抗磨部分(亚磷酸二正丁酯),具有相对较低的分解温度,且具有一定的分子极性,极易吸附于摩擦副表面,并且在摩擦物理化学作用下生成具有低剪切强度的硬质化学反应膜,从而起到保护摩擦副表面,降低磨损的作用。

图4所示为四球磨斑直径随添加剂浓度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的磨斑直径。基础油的磨斑直径为0.64mm,添加剂浓度为0.5%时,磨斑为0.57mm,当添加剂浓度增至2.0%时,磨斑直径降至0.43mm。

说明所制备的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四球试验机测试结果与SRV试验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所制备的添加剂在不同的摩擦方式下均具有优异的抗磨损性能。

2.3 添加剂的极压性能

图5给出了最大无卡咬负荷(PB)随添加剂浓度的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基础油的PB值仅为696N,当HPD添加浓度为0.5%时,样品的PB值升至1254N,添加剂浓度为1%时,PB值为1578N,且随着浓度的增大,PB值不再增加。说明所制备的添加剂在较低的浓度范围(0.5%~1.0%)内便具有优异的极压性能。

表2给出了基础油以及在不同HPD添加浓度下烧结负荷(PD),从表中可以看出,HPD对基础油烧结负荷的提高并不是很明显,当添加浓度为0.5%时,烧结负荷提高一个级别,当浓度高于0.5%时PD值并没有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说明所制备的添加剂对基础油烧结负荷的提高有限。这是由于所制备的添加剂分子结构中不含抗烧结元素S,而分子中所含的P元素在摩擦化学作用下形成的反应膜在高温高载荷下会发生破裂,不能起到提高基础油PD的作用。

2.4 添加剂的抗氧化性能

图6给出了10cSt基础油以及HPD添加量为1.0%与2.0%的样品旋转氧弹氧化诱导时间。从图中可以看出,基础的氧化诱导时间为23min,当添加剂添加量为1.0%与2.0%时,氧化又到时间分别为125min和306min。说明所制备的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HPD之所以具有抗氧化性能主要是由于分子结构中的受阻酚部分为酚类抗氧剂,属于自由基捕捉剂。该类抗氧剂的作用机制是在油品中捕捉游离自由基后随后在酚基上形成新的自由基,所形成的自由基由于受阻酚分子空间位阻的作用,反应活性较游离自由基明显降低,阻止了其对油分子的进攻,从

2.5 机理研究

图7给出了两种添加剂在1.0%的添加浓度下SRV下试样摩擦表面XPS图。从图中可以看出,Fe2p在711.4eV的吸收峰表明Fe是以Fe2O3的形式存在于表面[8],O1s在531.7eV左右的吸收峰说明磨斑表面的氧原子是以铁的氧化物的形式存在。P2p在133.6eV的吸收峰表明P是以磷酸铁或亚磷酸铁的形式存在于摩擦副表面,从上述分析可知,HPD添加剂在摩擦副表面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一层多组分的边界膜,从而起到抗磨减摩的作用。

3 结论:

1)制备了受阻酚类多功能添加剂HPD,该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减摩作用,可显著降低基础油的摩擦系数。此外,该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抗磨与极压性能,磨损体积可降低至基础油的1/6,PB值提高两倍以上。

2)所制备的添加剂加入至基础油中在旋转氧弹试验中可将基础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延长10倍以上,说明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3)HPD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通过摩擦化学反应,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低剪切强度高硬度的多组分的边界薄膜,从而起到抗磨减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Babaev E. Aminomethyl Derivatives of 2,4-di-α-Methylbenzylphenol as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for Lubricating Oils[J] . Petroleum Chemistry. 2006,46(3): 206-208.

[2] K K Swami, S Prakash, R Sarin,et al. Development of Ashless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from Cashew Nutshell Liquid[J].Lubrication Science,2003, 15(4):361-368.

[3] 王永刚, 白晓华, 孙令国,等. 新型含硼多功能油添加剂在菜籽油中摩擦学性能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0, 20(4): 25-29.

[4] 王清华, 胡泽祥 娄方,等. 苯并咪唑的衍生物用作油多功能添加剂的研究 [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1, 32(11): 37-39.

[5] 薛卫国, 李建明, 张翔,等. 一种噻二唑型多功能添加剂性能研究[J]. 油,2009,24(5): 53-56.

[6] 陈波水, 孙霞, 谢学兵,等. N-油酰基丙氨酸多功能油添加剂的性能研究 [J]. 石油学报. 2008,24(1): 69-73.

[7] Syed Q A Rivzi.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ubricant Chemistry, Technology, Selection, and Design[M] .West Conshohocken ASTM International, 2009: 110-121.

[8]Gong Qingye,He Wanren, Liu Weimin,et al.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Thiophosphates as Additives in Rapeseed Oil [J].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2003, 36: 733-738.

篇4

关键词:生活污水;智能化;处理;技术研究

引 言:城市节奏的加快,促使环境的污染现象愈发严重,三废的排放也是越来越令人害怕,三废中的废水就是一个需要很大人力物力的净化板块,所以,在经济发展猛烈的今天,污水处理厂的数目也越来越多,这是顺应时代的需求,也是维持尝试生态系统稳态的必要发展方向。

1. 生活污水的现状极其特点

生活污水的排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居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水资源的利用,由此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频率一直也是居高不小,污水也很容易滋养生物生活污水的成分中主要含有一些高氮和高磷化学物质,其中会有一些对人或者家禽有害的微生物,只要以细菌病毒为主,当然,污水中也还有一些因生物放大的原理所形成的重金属,这些物质都是有害的,所以污泥的处理时,一定要对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做好鉴定和提取工作,所以生活污水及时出现净化处理,有害微生物和重金属都有超标的现象,这些污水在特定的流域和排放方式下最终肯定会形成支流流入大型河道中,造成整体水源的污染,所以现在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农村,对于水源的质量和纯净度都是耳熟能详的话题,专业处理污水的体系和部门发展的都不够完善,但与此同时,现代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颇高,居民对生活用水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前后之间形成的冲撞就越来越强烈,总体来说,就是我国污水处理的水平和速度难以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水资源的安全。污水成分浓度较低且日益复杂,波动性大;

农村地区人口大都分散居住,没有排水管网,集中收集处理难度大。

2.污水处理技术的简介

污水处理技术的开展往往是建立在当地经济条件和基本情况的基础之上的,对因此,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的较大差异都会使得污水处理系统存在偏差,所以,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不管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污水,污水的处理讲究因地制宜,恰如其分,以广东省广州市番禹区某乡村污水处理为例进行说明污水处理的基本模式。

2.1 将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地下自动连续处理技术,是将每户人家的生活污水就地进行独立处理的技术,是针对每一家或者说独立用户使用的。没加每户的污水通过实现在地下配置好装置系统,这类装置系统对于微生物、重金属的吸收和过滤有良好的过滤和吸附功能,如此已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这种处理系统是建立在没加每户的地下系统,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对温度要求不高,而且系统是装配在地下,所以,不需要地上的资源,也不用考虑温度和天气的影响。

2.2 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与地下处理系统存在差异,它主要是将将污水集中到层次合适的土层中,利用D层的渗透和扩散作用达到降污的效果,这种净化污水的系统利用土层自我降污的能力,因此,投入成本不多,操作不难,但是对于土层的吸收能力要事先做好实验检验,土层的选择最好选择在无人居住的地方,土层上方尽量避免再次建造地基,所以,这种污水处理系统比较适用于土地资源极其丰富的农村或者偏远地区。

2.3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

污水厂对污水沼气技术的处理流程一般采用污泥浓缩工艺,主要是首先将初沉污泥进行浓缩,尽量减少污泥的体积,无下一步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是将浓缩的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厌氧消化主要使用的微生物就是厌氧性细菌,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酒精发酵形成可以再次利用的沼气,这种污水净化方式在我国东北农村表现的极为突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这种技术节能减排,实现物质和能量的重新配置,成本不高,目前在农村颇受欢迎。

三种污水处理技术各有利弊,有的成本较高,有的只能集中处理,有的在农村适合,那么,对于城市污水如何处理,或者说,如何给予以上污水处理技术,选择一套适合农村和城市,又能节能减排,便捷操作的污水处理系统呢?

3 污水的智能化处理案例

工艺的优化和设备的精选直接决定了污水处理线路的投资成本和工作繁琐程度,我国很多污水处理工厂都没有这种节能减排的意识,采用传统的思维和方法,不节能的机械设备,对污泥的处理往往只是应付政府要求做做表面工作,所以,污泥的节能降耗措施,首要的就是引进高精密度、节能的机械设备智能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Compact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简称 CWT) 是一种高效集成式污水生物处理一体化设备。该设备广泛适用于各种中小规模分散污染源,这种处理技术基本上兼具以上处理系统的优势,因为利用到智能化技术,所以污水处理的操作便捷,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流程主要有进水泵和出水泵,中间的处理技术原理与地下处理技术大同小异,CWT 污水处理系统具有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建设投资少、处理效果好、全自动运行、无人看管等优势。由此,以广东省广州市番禹区某乡村污水处理为例进行说明污水处理的基本模式。

从实际案例结果就不难得出,污水智能化处理装置处理污水的效果显著,污水中的常见污质含量得到有效过滤,,不仅从根本上节能,还可以通过智能化一键操作,大大地减少人力物力,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可实施可持续的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物业从业人员执业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本文针对当前物业服务从业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提出提高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物业服务企业实践中,如何通过对物业服务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来避免或者减少物业服务企业人员的流失以及和业主、开发商之间的各种矛盾,不断提高物业服务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一、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体系构成

物业公司一般有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几种组织结构。现列举其中一种来说明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的体系结构。见下图

园区组织结构图

二、从业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物业服务从业人员在资历上存在的问题,由于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比较少,所培养的具有高等学历的专业物业管理人才就非常少,所以,目前大多数物业管理企业只能招聘非物业专业的人员,全国能够取得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员资格的从业人员的数量却远远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

(2)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由于物业费收入低、收费难及媒体、公众的误解等方面的因素,造成了现阶段行业地位不高,一些优秀或合格人员不愿意入行,使得物业企业新员工招聘标准上的普遍偏低,也就决定了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是太高,吸引不了专业人才流入。

(3) 物业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培训针对上岗前培训的多,而对于员工上岗后的继续培训少;实际案例分析少,培训内容比较空洞,缺乏实践性;不少物业服务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流于形式,没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实际演练。

(4)操作层从业人员学历偏低,整体素质不高。由于物业服务市场不成熟,准入机制不完备,导致物业服务企业在资质等级、员工素质、设备设施管理等方面参差不齐。现代管理理念在物业服务工作中的应用率较低,日常服务的科技化程度与经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5)服务质量不过关,一些工作人员由于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自己在工作中要求不严,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常常导致服务质量不过关的事件发生。

三、提升的必要性

(1)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物业服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少优秀的人才资源是制约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的瓶颈,优秀的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但是由于物业费收入低、收费难及媒体、公众的误解等方面的因素,造成了现阶段行业地位不高,一些优秀或合格人员不愿意入行,使得物业服务企业新员工招聘标准上的普遍偏低,也就决定了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严重滞后于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

(2)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满意度低,由于物业服务企业对产品价值的前期管理不足,对服务价值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不够深入,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员价值管理能力欠缺,缺少对自身形象价值的塑造等因素,导致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满意度低。

四、提升的策略研究

(1)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物业服务中高级人才库。完善物业服务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物业服务人员信息库,作为物业服务项目招投标、物业服务项目评优和优秀物业管理师评选等基本条件,力争实现行业诚信规范化管理,建立起良好健康的物业管理市场氛围。积极吸纳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物业服务是微利行业,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决定了其难以留住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物业企业要优化人才队伍,一是送出去,二是请进来。送出去就是送单位年青的骨干力量到高等院校去进修,边工作边学习,这些学员进修完毕后,再派其他人员去进修,展开周期循环,提高人才整体素质。请进来就是聘请物业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和综合技能短期培训,员工边学边做并进行技能考核,成绩好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从而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组织会员单位各层次人员加强交流互学活动。物业服务进社区活动开展以来,物业服务科经过斟别,陆续向市民推荐家信誉好,实力强、热心行业公益工作的物业服务企业,专业协会可组织到这些单位交流互学的举措。可以先安排各物业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互学,再安排一般人员如保安、保洁、维修人员等,进驻这些推荐单位,深入学习,从比较优秀的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看出差别,取长补短,学出精华,并借鉴性地吸收运用于本单位的具体工作中。

(2)定期参加培训,针对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物业服务各项活动的组织、内外沟通协调、经营服务的策划、物业服务企业运作制度的订立、物业服务拓展和物业服务方案的制订、突发事件的处理等能力培训。针对项目管理负责人的培训,主要包括制订物业管理方案的能力、制订物业服务制度的能力、编制费用预算的能力、制订物业维修方案的能力、策划经营服务项目的能力、创优达标的能力。针对基层管理人员,主要培训楼宇巡查能力、处理投诉问题的能力、物业接管验收能力、装修监管能力、物业服务常用公文的写作能力、把握企业经营理念,将业务标准贯彻落实到基层员工的能力,基层员工团队凝聚力形成的能力,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的能力,策划组织业务活动的能力,公共关系协调的能力。针对基层操作人员,主要培训对服务理念的领会和运用的能力,理解、掌握、执行业务标准的能力;服务过程的质量的能力,较强的沟通技巧。

(3)制定完善的学习体系,物业服务行业是一个对知识要求很高的行业,他要求物业从业人员懂得许多专业知识。物业服务企业要想有效地开展工作,提升物业服务人员执业能力就必须重视组织的学习,特别是对于物业服务行业来说,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的现实决定了物业服务企业组织学习,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这样物业服务企业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五、结论及建议

(1)物业服务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关系需要协调和处理,当前,在物业服务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一是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之间的关系;二是物业服务企业与物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三是物业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四是物业服务与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

(2)完善物业服务运行机制,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服务运行机制,主要采取如下措施:实行早期介入,推行招投标制度,建立和完善物业服务市场的竞争机制,有效的遏制建管垄断的局面。随着房地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地产商和物业服务企业强强联合的局面正在被人民群众接受,这样既促进了地产商的房屋销售,又为规范化、专业化、信誉好的物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3)培养物业服务人才的关键,在于提高物业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第一,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服务水平;第二,制定计划,分期分批对各类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第三,实行竞争上岗,树立岗位就是报酬的观念;第四,多渠道吸纳有经验的专业人才,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优势互补,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 谭善勇,物业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徐建明,物业管理法规[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 蔡诗,物业管理实务与操作[M],西南财经大出版社, 2002

[4] 周宇,现代物业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2001

篇6

[关键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社会服务职能;调查

[中图分类号] R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3-0147-02

200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文件明确提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从全局的高度认识示范中心服务地方社会,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重要意义”[1]。近年的资料显示,尽管各地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心在条件和管理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关于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和科研的报道较多,但未见其社会服务职能的研究报道。我校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于2009年获批为“省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已形成了以护理为特色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2]。笔者以我校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主体,对省级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社会服务职能进行了调查研究。

1研究方法及对象

1.1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1.2 调查对象

对医学院校师生、医疗机构和社区机构相关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95.6%。在此基础上,借助我院近年与国内、国际交流活跃的有利条件,对周边机构如荆州市社会福利院、社区医疗中心和国外如美国Salisbury大学、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意大利Turin大学、英国Worcester大学等机构的专家进行了访谈。

1.3调查内容

调查和访谈主要包括8个封闭型问题和一个开放型问题。主要包括中心开展社会服务职能的必要性、独立性、中心社会服务职能的作用、开展社会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等。被调查者可根据其自身经验对中心开展社会服务提出建议。

2调查结果

2.1 中心开展社会服务职能的必要性和独立性

50%被调查者认为中心开展社会服务职能很必要,认为必要、无所谓或不必要的分别为31%、17%和2%。46%被调查者认为中心应该和高校共同承担社会服务职能,37%认为中心的社会服务职能必须附属于高校完成,13%认为中心可部分独立完成,4%认为中心可完全独立完成。

2.2 中心社会服务职能的作用

被调查者认为中心的职能和高校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密不可分,但与地方高校将培养地方所需人才作为第一大职能有所不同的是,中心社会服务职能依其重要性依次为:为学科科学研究提供场所和技术、利用自身优势为地方社会提供直接服务和服务地方教育教学。

2.3 中心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形式和辐射范围

中心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按重要性排序,前三位分别为社区培训、资源共享和科技创新;其次是人才培养、信息咨询和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社会服务的形式主要为技术服务、学历或非学历培训及资源共享;其次为科技研发、产学研合作、信息服务和社区活动。38%认为社会服务范围应在本省内,33%认为应服务于国内,28%认为仅服务于本市,1%认为服务范围可以辐射到国外。

2.4 中心开展社会服务职能的优势和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中心开展社会服务职能的优势主要在于设备先进、上级重视和制度完善;其次分别是自主性强、服务意识、有成果优势和科学管理。另外还有个别被调查者认为其优势在于中心具有权威性,易引起社会的响应。中心开展社会服务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依次为资金不足、主动服务意识不足、教学任务重、制度不够完善、该职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员不足、无自和利润低等,从而制约了中心开展社会服务。

3 讨论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内涵建设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就是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随着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确立,高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职教育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尤其是怎样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是目前所有的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制约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问题分析

目前的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其历史原因,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以及如何开展社会服务不够了解。因此,在依托学院的资源开展社会服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当前只限于培养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开展员工培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而以教师为主体,以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为对象进行的科技研究和开发,则不成组织和缺少规划,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应履行的三个服务职能不全,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2.师资力量薄弱,实践能力不强

专业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必备条件之一,而该条件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所缺少的。分析其成因,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而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水平都不是很高。因为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激励引导机制偏差

激励或奖励主要包括教师晋升、教师地位和威望等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或外部均没有建立起有效促进教师充分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激励机制。对高职院校师资的资格认证、聘用、考核、职称等方面,仍沿用普通高校教师资格标准及考核办法。导致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都是忙于考学历、评职称,对社会服务工作没有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展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声誉,是实现高职院校基本职能,保证学院科学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在策略上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根据学院的基本条件和产业、行业、区域特点,围绕行业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处理好需要和可能的关系。

2.将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紧密结合,以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带动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处理好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关系。

3.发挥好辐射、影响、帮助、带动作用,处理好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与示范作用发挥的关系。

结合本人就职的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社会服务领域作出的贡献分析,学院紧紧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全面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社会服务由面向行业企业的单一科技服务向同时面向地方和社区全面开放的社会服务发展。

(1)实施“师资强化工程”。着力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提高兼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打造结构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改革学院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办法、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将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提升、社会服务等作为职务晋升的重要考核指标,强化教师的工程实践和科技服务能力,多渠道筹集资金,创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专项基金,用于扶持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现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2)发挥区域内唯一高校的优势,以“现代化工教学工厂”、院内各实训基地为依托,与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中石化扬子公司、中石化南化公司等国有特大型企业的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共建独立设置的“永利学院”。面向企业员工、职业院校教师、在校学生、毕业校友、社区居民开发符合不同层次社会居民(离退休职业、社区居民、校友)需求的专项培训模块,为各类培训教育及中职毕业生的学历提升服务,提高社区民众的综合素质。通过准市场化运作,共同拓展培训市场,实现合作共赢。

(3)开放教学共享资源平台、图书馆、阅览室,使学院成为地方社区的文化传播中心和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加油站;面向企业开放实验室、实训室、研究所,使学院成为科技人员项目研发、成果转化的中转站;开放体育馆、运动场和文化娱乐设施,使学院成为地方社区的文体活动中心。通过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使区域内唯一高校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4)成立“南化院中山科技创业园”,通过与南京市六合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广泛引进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完善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建设成为运行机制开放、产业特色明显的大学科技园。

总之,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是一所高职院校整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服务市场的好坏也是高职院师资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高职院要发挥社会服务的效用和功能,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为发展方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办出特色,才能使教学质量、办学效益有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3]成丙炎.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内涵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5).

[4]张君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发展途径探讨[J].职教论坛,2008(21).

[5]高维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浅析[J].文教资料,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措施 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98-01

前言

从各项知识之间的联系上讲,物理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学科,各种类型的基本理论或者新型技术都是由物理学的知识理论发展出来的,或者与物理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物理学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及人文底蕴。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程度不断提升,对于自然界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其也是物理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各项发明创造的基础,从而达到推动生产力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目标。现代高职院校的教学中,物理学属于极为重要的主干课程,物理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物理知识及使用的技术,还能够有效的建立起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迅速的适应社会,成为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1.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物理知识十分丰富,类型较为繁杂,包括牛顿经典力学知识、电磁学知识、热力学知识、相对论等。各类理论知识的性质不同,理解难度及方式均有较大的差异。在进行物理教学时需要先全面分析教学内容,紧紧抓住教学的主题,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或者灵活选择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优化教学效果,如在进行基本理论或者概念的教学时,教学方式一般是选择直线型的方式,如在讲解惯性的概念时,可以直接说明其基本定义,即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被改变的性质。在进行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主导课堂,如讲解机械运动时,则可以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机械运动例子,并阐述自身感受到的相对运动。教学方式的变化,可以让学生从不用的角度认识物理知识,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全面[1]。

2.丰富的实践活动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许多理论的来源均是以实践或者实验为基础的。因此老师可以利用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各项实践活动为动手活动及各项制作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学生在该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的培养起实践性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将物理知识带到实践中,理解更加透彻,使得理论回归实践,对于实践也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效率,互相促进,双向提高。最后讲解其实质上时利用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学生看到的其实是一般真实一般虚幻的影像,在学生吹气时,老师是用看不见的另外一只手将帽子取下来的。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可以进行模仿,在课外时间进行魔术表演等[2]。

3.注重知识拓展

创新思维的培养,一般是根据现有的知识进行各个范围的延伸,且逐渐将其转化成为一种能力,因此在进行物理教学时需要注意拓展知识点,逐步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在教学时需要注意知识点的范围及深度的扩展,使之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掌握其概念及特点,在该条件下在进行发散思维,提升其创新能力。另外在拓展知识时也需要进入主题,不能脱离物理课程的内容,老师在备课时可以准备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或者趣味故事等,如在讲解杠杆原理的过程中,可以加入阿基米德的名言及小故事,使学生了解到简单原理背后深沉的文化内涵及丰富的人文知识,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杠杆原理理解的更加透彻,印象深刻,也能够激发其对于物理课程的兴趣,提升学习热情[3]。

4.设计性实验

实验课是物理课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在进行实验课的程序一般是老师先讲解知识点的概念再进行实验,验证概念或者定律,该方式是先给出结果,对于实验的热情也会下降,需要优化实验教学的方法,更加重视学生对于实验的设计能力,使之能够主动融入实验,或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实践完成,探索实验的结果,老师最后进行考核、点评,如在讲解与非门的知识点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设计,利用与非门控制灯泡的开关,或者利用与非门进行与门、或门、或非门的组合,深入研究其中的逻辑联系及区别,使之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其中的深意。

5.联系生活实际

物理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许多知识都是源于生活。我国现代的教育理念也较为重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各种知识,学以致用是十分贴切的教育理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讲解定律、原理等基础知识时,多将知识引向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想象,包括光学知识中光的折射,可以列举美丽的彩虹,讲解线路知识时,可以列举家庭常见的楼梯或者走廊的电灯,通常是在进口处有一个开关,尽头也有一个开关,两个开关控制一个电灯,其即为与非门最为普通的体现。学生也可以自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结合知识点,解释该类现象形成的原因等,提高学生的知识深度,逐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4]。

6.总结

物理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各种理论与技术均是以物理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达到现代各个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在进行物理学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该能力转化为学生的习惯或者综合实力,使之具有更好的竞争实力。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集中方法,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老师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学生整体接受能力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出适用于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使之能够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高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3(12):161.

[2]张书杰.物理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0(14):41-42.

篇9

一、我国生物质能状况

对于生物质能而言,它不同于传统的化石能源那样是不可再生,它是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每年可利用总量是可以逐年增加的,比如增加能源作物种植,大量植树造林等都可以增加生物质能总量的。我国的生物质能来源广泛,资源的种类繁多、总量巨大等等。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农作物秸秆和农林废弃物总量巨大,还有在国家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国家鼓励发展乡村经济作物种植和乡村养殖业,这些养殖的动物产生大量的粪便可供转变成能源使用。大量的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工农业生产排放的有机物垃圾等都是生物质能的范畴。从我国总量看,“据估算,我国理论生物质能资源50亿标准煤左右,是目前我国总能耗的4倍左右”。[1]从每年的利用量来看,“我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目前已利用量约2200万吨标准煤,还有约4.4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2]

二、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现状

在我国由传统煤、石油等化石能源转向清洁能源的转型过程中,我国的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得到了飞速发展。生物质能的开发形式各种各样,对这些生物质能开发技术手段也有多种多样。当下我国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生物质能发展沼气,该技术较为成熟,在我国推广范围最广的也是这一项技术,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地区普及较广;二是生物质能发电,通常是利用生物质能发酵或者直接燃烧生物质能所进行的;三是生物质能生产生物质液体燃料,如发酵生产乙醇、生物柴油等;四是生物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

三、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本来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既是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是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对生态环境污染很小。然而,在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来生物质能资源中一部分就是环境污染物质了,如动物粪便、农林废弃物、生活垃圾、生产剩余有机废物等,由于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合理规划,技术不成熟等造成环境污染,还有生产出来的生物质能产品管理不善造成环境污染。总的来说,还是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技术跟不上国家对整个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预期,如我国的沼气技术,面向全国所推广的只是一户一池小型开发利用技术,大中型沼气生产技术没有得到全面推广;二是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产业结构不完善;三是开发利用不合理,造成的环境污染;四是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差距悬殊;五是国家关于调整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和法律不完善。

四、尽快完善相关政策,保障生物质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生物质能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地区,不仅面临着地处偏僻,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生物质能资源分散,造成开发难度系数增高等条件限制,同时面临着开发前期资金投入不足,开发技术研发滞后,生物质能消费市场和整个能源供应体系的不完善。国家有必要从总体上进行统一合理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让更多的外资、民营资本投入进来,同时调控好生物质能市场秩序。科学分析本地区生物质能资源分布、数量、种类等,以及科学评估开发方式和所用相关技术的选择,并且结合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统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之中。从而做好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的合理划,有利于降低开发利用的难度。

建立完善的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政策保障制度,有助于解决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差距悬殊问题,国家应当不断加强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同时加大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的技术研发领域的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与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技术研发机构或部门,加快建立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财政、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国家应当从税收、财政政策等多方面给予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企业的扶持和优惠,对投资生物质能的企业及相关部门给予低息或者免息贷款优惠,给予绿色信贷政策支持,对那些从事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研发等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政策,同时鼓励广大消费者购买生物?|能产品,实行一定的财政补贴。

五、完善关于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

(一)协同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立法

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中之一,对于涉及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较多,充分协调这些法律法规一起对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进行规范是有效促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解决生物质能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方法之一。例如在《清洁生产促进法》中进一步完善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这块的立法,不断完善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的技术选择、结合当地地理优势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及利用的各个环节的立法,可以有效避免造成环境的污染。完善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产业的积极引导和相关技术的研发、以及消费市场的推广,让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列入到国家能源发展的优先地位,对农村地区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给予大量的鼓励和支持;在《可再生能源法》中,进一步完善国家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具体细则等。

(二)尽快出台专门针对生物质能的法律法规

如今,针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主要依靠国家相关涉及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政策和法律进行调节规范,虽然可以多方面调节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但是并不全面,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物质能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必要尽快出台专门关于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如出台《生物质能法》,专门针对生物质能在开发利用中的前期评估、综合评价,环境评价等,明确开发技术条件的采用以及涉及环境问题的保护,防止在缺乏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以套取国家相关财政补贴,最终还导致生物质能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篇10

关键词:能源强度; ZSG-DEA; 环境生产技术; 十一五; 效率分配

中图分类号 F1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5-0058-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5.009

截至“十一五”期末,我国各省区先后基本实现了能源强度下降20%的政府分配约束指标,取得了节能工作的阶段性进展。此外,中央政府已明确到2015年末的全国能源强度水平要比2010年末下降16%的宏观目标。不同省区的开展节能工作的现实条件不同,如果予以“一刀切”的能源强度约束指标,必定导致部分地区的“轻而易举”与部分地区的“步履维艰”的两极分化。基于“十一五”时期的历史数据,对各省区所“理所应当”实现的能源强度约束指标予以计算和分配,对于各省考核“十一五”时期的节能减排绩效,并为“十二五”甚至更远时期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规划与产业政策,具有实际的政策指导意义。

1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能源强度相关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拟从能源强度的分解分析、影响因素相关分析和政策分析角度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述。

第一,指数分解方法能从产出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角度对能源强度的变化加以分析。Ang[1]将宏观能源消费总量、综合能源强度和CO2排放的变动加以分析,高振宇等[2]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对我国生产用能源强度的变化情况进行断点分析,邱寿丰[3]采用完全分解模型,从省级区域、东中西部和经济发展不同组别等三类角度对能源强度变化予以分解。

第二,国内外学者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Fisher [4]认为价格效应会占到能源强度的下降的54.4%;冯泰文等[5]研究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以及其他因素调节效应进行相关分析;Feng,et al[6]等讨论了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之间的长期均衡、内在动力和随机关系;Karl和Chen[7]探讨了政府支出的急剧膨胀对能源强度的显著影响;Wu[8]指出省级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能源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三,国内外学者对能源强度约束目标实现提出政策和建议。何建坤等[9]对实现“十一五”期末的能源约束目标的措施进行量化分析;Zheng,et al[10]在2020年碳强度约束目标的前提下,讨论了增加出口和降低能源强度的关系;Wang[11]通过对GDP和能源统计数据的研究,提出完善能源强度指标统计体系的观点和措施。

综上所述,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不足:现有的研究局限于在掌握能源强度的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和分解分析,以及对实现能源强度约束目标的路径的政策研究,缺乏对能源强度约束指标分配的系统性考虑和整体性把握。要完成对“十一五”期间我国省级能源强度约束指标的最优分配,需要对能源-经济-环境的系统以及碳排放的宏观生产机理进行充分认识。

2 模 型

Fre,et al[12]最初提出环境生产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合理的对包含非期望产出的生产过程进行技术效率评价,而Zhou和Ang[13]以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环境生产技术,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绩效加以验证。

DEA方法作为系统工程方法,于1978年被Charnes,et al[14]首次提出,Zhou,et al[15]对该方法在能源和环境经济学的应用进行小结,而Gomes和Lins[16],Wei,et al[17], Zhou和Ang[18],Zhou,et al[19],Sueyoshi和Goto[20],Sueyoshi,et al[21]等也使用DEA在能源和环境软科学领域得出丰硕的成果。

经典DEA模型会赋予投入(或产出)变量完全的自由度,而在分配领域使用的DEA方法,通常会受到某一个投入(或产出)变量总额保持不变的限制。本文以“十一五”时期各省区的能源强度约束指标的最优分配作为研究目标,该目标会受到我国“十一五”时期能源消耗总量历史数据的不变性的约束。在国内生产总值一定的前提下,某个省区(DMU)的能源消耗量的增加意味着其他省区能源消耗量的减少,即“零和收益”思想(即Zero-Sum-Gains)。体现“零和收益”分配思想的DEA模型被称为ZSG-DEA方法。在ZSG-DEA方法中,部分决策单元可通过重新分配某一投入或产出变量,直至所有决策单元都达到技术效率值为1的理想境界,即意味着全部决策单元都位于一个新的前沿面(ZSG-DEA前沿面)上,而该变量总额始终保持不变。

Lins,et al[22]首次在悉尼奥运会获奖国家的投入与奖牌产出评价的研究中使用ZSG-DEA方法,此后Gomes和Lins[16],林坦和宁俊飞[23]将CO2作为单一投入变量,而以人口数量、能源消耗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产出进行CO2排放的额度分配;Hu和Fang[24]采用ZSG-DEA的产出导向模型对台湾地区的券商的市场占有率进行效率评估;孙作人等[25]采用投入导向模型对我国“十二五”的节能指标进行效率分配。

在能源、经济与环境的“3E”研究中,通常以人口数量、资本存量和能源消耗量作为决策单元的投入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作为单位的期望产出变量和非期望产出变量(王群伟等)[26]。本文以ZSG-DEA方法与环境生产技术作为研究基础,提出效率分配导向的ZSG环境生产技术,先通过ZSG-DEA方法计算能源消耗量所对应技术效率,最终将能源消耗量进行效率分配(而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经过模型计算并分配后,全部省区都处于ZSG-DEA前沿面上,实现全部省区的能源、经济与环境的整体帕累托最优。

存在H个省区,人口数量、资本存量与能源消耗量为三种投入量(分别以POP、K和E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量为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变量(以GDP和CO2表示),Ep,Kp和POPp为第p个省区的能源消耗量、资本存量和人口数量,GDPp和CO2p为第p个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量,在此情况下,由所有投入-产出向量构成的生产技术集T可表示为式(1)。

T={(E,K,POP,GDP,CO2):E,K,POP can produce GDP,CO2}(1)

结合非期望产出CO2的弱可处置性,将式(1)转化为DEA模型,即式(2)。目标函数为hp最小化的涵义为,追求该省区的能源消耗量的最小化。hp即为该省区能源消耗量的非径向DEA技术效率。

在式(3)中,∑pEp为我国当年能源消耗总量(历史数据),满足ZSG-DEA方法的约束条件。第p个省区减少(1-hrp)Ep份额的能源消耗量,按照比例分配的原则要求其他(H-1)个省区按照各自所占的全国能源消耗量的份额等比例增加, 若其他决策单元在全国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所占份额越多, 所增加的幅度也越多。按比例增加假设意味着其他每个省区对于能源消耗的增加量为EhEp∑h≠pEh(1-hrp)。

式(3)为非线性规划, Lins,et al [22],Gomes和Lins[16]已经证明出该规划的技术效率hrp与hp呈线性关系。结合本研究,提出式(4)。

hrp=hp1+∑j∈WEjp(1-θtshrp)∑jWEjp(4)

其中,式(2)计算所得技术效率不为1的省区组成合作集W;θts=h1/hs,为第t省区与第s省区的技术效率比,可以先通过式(2)求解能源消耗量的非径向技术效率hp,再利用式(4)求得hrp,进而对各省区的能源强度进行效率评价和分配。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采用ZSG环境生产技术方法,投入变量为各省区的化石能源消耗量、资本存量、人口数量,产出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量。其中,资本存量则借鉴单豪杰[27]采用的永续盘存法的计算方式加以计算,能源消耗量则根据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量乘以标准煤转化系数得出,采用的标准煤转化系数和碳排放系数参考于IPCC数据。其他计算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并以1952年作为基年进行调整。由于自治区的历史数据缺失,故选择我国大陆地区共30个省区参与计算分配。

3.2 能源消耗量的技术效率

本文采用DEAP软件和EXCEL规划求解,对式(2)对应的各省区能源消耗量的DEA技术效率进行多次迭代与分配测算。由于篇幅有限,仅以“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为例,仅列举能源消耗量的DEA技术效率的第一次迭代结果见下表。

3.3 我国“十一五”期末的ZSG能源强度约束指标效率分配

3.3.1 2010年末数据分析通过迭代计算,求解前述的式(4),最终整理出2010

年末的ZSG-DEA技术效率(简称ZSG效率)以及全部省区处于ZSG前沿面时的能源消耗量(即ZSG能源消耗量)。

经过计算分析,经过ZSG环境生产技术计算并分配前后的各省区的能源消耗量发生明显变化,但是2010年的总额保持不变,仍为35.03亿t标准煤;“增减额度”一列体现的是该省区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的能源消耗量,以上海为例,上海2010年化石能源消耗量为0.783亿t标准煤,而经过ZSG环境生产技术分配的理论上可以为0.801亿t,理论上仍可以增加0.017 3亿t标准煤的能源消耗,而该列数值为负的省区,理论上需要采取一定程度的节能措施才能达到整体效率最大化的ZSG目标。

3.3.2 各省区不同时期能源强度降幅的对比研究

将“十一五”时期各省区理论上需要下降的能源强度

与同期实际下降幅度相比较,总共分为4类地区,以中央政府分配的20%能源强度约束指标作为分界线,分类依据为:“十一五”实际下降幅度超过20%,且实际比理论下降多的为A类地区;“十一五”实际下降幅度超过20%,且实际比理论下降少的为B类地区;“十一五”实际下降幅度低于20%,且实际比理论下降多的为C类地区;“十一五”实际下降幅度低于20%,且实际比理论下降少的为D类地区。

(1)A类地区的节能绩效为最佳,此类地区在“十一五”期间的实际能源强度下降幅度不仅超过20%的国家约束指标,而且实际下降幅度超过经过ZSG环境生产技术测算的理论下降幅度,如天津、河北、辽宁和上海等省

区。上海的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一向处于全国前列,这与该地区的高能源使用效率、相对较低的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产业结构有着直接关系;河北与辽宁在“十一五”时期成功“关、停”了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钢铁、小水泥和小火电企业,充分淘汰了高能耗的落后产能。

(2)B类地区的节能绩效为良好,此类地区在“十一五”期间的实际能源强度下降幅度虽然超过20%的国家约束指标,但是实际下降幅度不及ZSG环境生产技术测算的理论下降幅度,如北京、吉林、黑龙江与江西等省区。上述省区的产业结构中,能耗较大的重工业和重化工业比重较低,但仍需要进一步做好产业升级的努力。

(3)C类地区的节能绩效为较好,此类地区在“十一五”期间的实际能源强度下降幅度虽然未能达到20%的国家约束指标,但是实际下降幅度超过ZSG环境生产技术测算的理论下降幅度,如山西、内蒙古与安徽等省区。山西和内蒙古都为化石能源消耗大省,由于要素禀赋特质,节能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但此类地区的节能达标也是通过煤电相关产业的内部整合与优化而实现,故“十二五”时期的节能措施需要另辟蹊径。

(4)其他属于D类地区,该类地区在“十一五”时期的节能绩效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此类地区情况各异,山东既是传统的GDP大省,也是传统的能耗大省,高能耗重污染的工业与化工业比重较大,短期内改善其产业结构难度较大,但可从改善能源效率和淘汰落后产能上入手;而广东、广西和海南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比重相对较低,大力推广电力与清洁能源的措施使得上述省区的实际能源强度下降幅度与本文计算的化石能源下降幅度并不完全相同。

无论属于何种地区,各地方政府都要结合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特征,注意节能政策与措施与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由于本文仅仅涉及的是化石能源消费,并未考虑低碳的清洁能源消费对节能指标实现的影响,故研究结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3.3.3 “十二五”能源强度约束目标的可行性浅谈

根据2011年国家提出的《“十二五”节能目标分解方案的征求意见稿》,中央政府制定出各省区在“十二五”时期的省级能源强度约束行政分配约束指标(详见上表3),经过本文计算出的 “十一五”能源强度的实际下降幅度和中央政府的“十二五”省级行政分配约束指标进行逐一比较,发现各省区目前节能达标情况与国家“十二五”约束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家“十二五”省级行政分配机制更注重的是“公平”导向(以16%作为整体的平均值),而本文提出的ZSG环境生产技术分配机制更强调的是“效率”导向。在中央政府分配指标和ZSG分配指标的区间范围内选择能源强度约束指标值,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机制。

3.3.4 整体效率最大化前提下的各省区节能目标路径及建议

各省区由于自身的资源禀赋、能源使用效率、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不同基础,决定了“理想目标”与“现实结果”的差异现实。根据“十一五”时期的实际差距,可以对各省区在“十二五”时期节能目标实施需要考虑的路径进行初步探索。根据表3所列示数据,以20%作为临界点,45度线作为分界线,将全部省区划分成ABCD四类区域,其中,横坐标为“十一五”时期能源强度理论下降幅度,纵坐标为“十一五”时期能源强度实际下降幅度。

(1)A类地区中的天津须加快产业结构改善,大力扶持滨海新区的港口物流业等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当地GDP中的高科技、深加工及附加值比重;辽宁和河北的淘汰落后产能措施不具备可持续性,应该以调整工业中的行业结构和行业中的产品结构为主,加快推进以技术更新为主的新型工业化发展。

(2)B类地区中的吉林、黑龙江和江西都为中部的农业大省,工业比重较小,对于此类地区,既可以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也可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同时严控和抵制高能耗的重化工业的内迁;而北京应该向上海学习,以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新型服务业为主,严控交通领域的能耗提升,并提高城镇居民的能源使用效率来改善能源强度。

(3)C类地区中的山西、内蒙古作为中部能源输出大省,其面临着较大的节能压力,此类地区的节能目标实现需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并重,以技术进步带动结构调整,寻求以煤炭和煤化工为主的高能耗产业的技术进步,还需要在此类地区强制推广节能技术和“清洁煤”技术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注重在内蒙古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低碳能源的充分利用。

(4)D类地区中的山东,是我国的GDP大省,则需要调整结构,既要调整和改善三次产业机构,又要调整山东省内工业中高能耗高污染的煤炭、钢铁、冶金和重化工业的行业比重,还要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品单耗节能,可以先向区域B或者C靠近,再逐步向区域A努力。

4 结论与不足

本文提出ZSG环境生产技术的效率分配模型,完成对省级能源强度约束指标的效率分配,并对各省的“十二五”能源强度约束指标和“十一五”实际下降幅度进行综合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在“十一五”时期,根据ZSG环境生产技术对能源消耗量的分配结果,全部省区都处于ZSG-DEA前沿面上,此时各省区“应该”实现的能源强度约束指标各不相同。其次,将各省的“十二五”能源约束指标和“十一五”实际下降幅度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部分省区按照“十一五”时期的节能工作力度实现“十二五”时期的约束指标具有一定难度,国家行政分配体制体现了国家注重能源强度约束指标分配的各地均衡,以公平性为主,而ZSG环境生产技术分配结论体现了效率导向。最后,将全部省区划分为4类地区,各省区应该根据各自的区域特质向目标区域靠拢,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各省措施和路径不尽相同。本文的研究不足在于,仅仅从效率角度考虑整体技术效率最大化的分配时,并未兼顾效率与公平,也未考虑到各省区的能源与环境的承载力问题,虽然部分省区理论上可以增加能源消耗量,但是考虑到环境承载力趋于极限,实际只能采取节能措施;而且本文仅仅从化石能源强度角度予以讨论,并未涉及能源品种差异以及能源消费结构对节能效果的影响,需要在未来研究中加以补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ng B W. 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Policymaking in Energy: Which is the Preferred Method? [J]. Energy Policy, 2004, 32(9):1131-1139.

[2]高振宇,.我国生产用能源消费变动的分解分析[J].统计研究,2007,24(3): 52-57. [Gao Zhenyu,Wang Yi. Th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hange of Energy Consumption for Production in China[J]. Statistical Research, 2007, 24(3): 52-57.]

[3]邱寿丰.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区域影响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2):37-48. [Qiu Shoufeng. Regional Contributions to Changes of China’s Energy Intensity[J].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 2008, (12): 37-48.]

[4]FisherVanden K. What is Driving China’s Decline in Energy Intensity [J].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2004,26(1):77-97.

[5]冯泰文,孙林岩,何哲.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强度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6(10):987-993. [Feng Taiwen, Sun Linyan, He Zhe. An Empirical Study of Technology Progress Moderating Effect on Energy Intensity in China [J].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08, 26(10): 987-993.]

[6]Feng T W, Sun L Y, Zhang 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Energy Intensity in China[J],Energy Policy, 2009, 37(12):5475-5483.

[7]Karl Y X, Chen Z C.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Energy Intensity in China [J].Energy Policy, 2010, 38(2):691-694.

[8]Wu Y R. Energy Intensity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s [J].Energy Policy, 2012, 41(2):703-711.

[9]何建坤,张希良.我国“十一五”期间能源强度下降趋势分析――如何实现能源强度下降20%的目标[J].中国软科学,2006,(4):33-38. [He Jiankun, Zhang Xiliang. Analysis of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Intensity Reduction Tendency during the 11th FiveYear Plan Period [J]. China Soft Science Magazine, 2006, (4):33-38.]

[10]Zheng Y M, Qi J H, Chen X L.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Exports on Industrial Energy Intensity in China[J].Energy Policy, 2011,39(5):2688-2698.

[11]Wang X. On China’s Energy Intensity Statistics: Toward a Comprehensive and Transparent Indicator [J].Energy Policy, 2011, 39(11):7284-7289.

[12]Fre R, Grosskopf S, Lovell C K. Multilateral Productivity Comparisons When Some Outputs are Undesirable: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9, 71(2): 90-98.

[13]Zhou P, Ang B W. Decomposition of Aggregate CO2 Emissions: a Productiontheoretical Approach [J]. Energy Economics, 2008, 30(3):1054-1067.

[14]Charnes A, Cooper W W, Rhodes E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78,(2):429-444.

[15]Zhou P, Ang B W, Poh K L. A Survey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8,189:1-18.

[16]Gomes E G, Lins M P E. Modeling Undesirable Outputs with Zero Gains DEA models [J].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2008,59(5):616-623.

[17]Wei Y M, Liao H, Fan 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China’s Iron and Steel Sector [J]. Energy, 2007, 32:2262-2270.

[18]Zhou P, Ang B W.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s for Measuring Economywide Energy Efficiency Performance[J]. Energy Policy, 2008, 36:2911-2916.

[19]Zhou P, Ang B W, Han J Y. Total Factor Carbon Emission Performance: A Malmquist Index Analysis[J]. Energy Economics, 2010, 32:194-201.

[20]Sueyoshi T, Goto M. DEA Approach for Unified Efficiency Measurement: Assessment of Japanese Fossil Fuel Power Generation [J]. Energy Economics, 2011, 33: 292-303.

[21]Sueyoshi T, Goto M, Ueno T.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US Coal-fired Power Plants by Measuring Three DEA Models[J]. Energy Policy, 2010, 38:1675-1688.

[22]Lins M P E , Gomes E G , Soares de Mello,et al. Olympic Ranking Based on a Zero Sum Gains DEA model[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3, 148:312-322.

[23]林坦, 宁俊飞.基于零和DEA模型的欧盟国家碳排放权分配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3):36-50. [Lin Tan, Ning Junfei. Study on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Carbon Emission Permit in EUETS Based on ZSG-DEA Model[J]. 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 2011, (3):36-50.]

[24]Hu J L, Fang C Y. Do Market Share and Efficiency Matter for Each Other? An Application of the ZeroSum Gain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2010,61:647-657.

[25]孙作人, 周德群, 周鹏, 等.基于环境ZSG-DEA的我国省区节能指标分配研究[J]. 系统工程, 2012, (1):84-90. [Sun Zuoren, Zhou Dequn, Zhou Peng, et al. Quota Allocation of China’s Energy Conservation Based on Environmental ZSG-DEA [J]. Systems Engineering, 2012, (1):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