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心理学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5 17:45: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见的心理学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常见的心理学知识

篇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人们获取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其中听和说是知识的输入技能,读和写是思想的输出技能。而“听”是人类应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教学法专家亚历山大说:“掌握一门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例占90%。能听懂你才觉得舒服,听不懂你就觉得不自在。”

1. 现状与分析:听力教与学的问题和对策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外语学习的概念还停留在阅读外文资料以获取情报信息上。对中学生而言,听则是比较难以学习和掌握的技能。究其原因,“我们的英语教学在语言输入方面往往单纯强调视输入 (阅读) , 忽略听觉输入 (听力) ,从而导致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很差。

尝试将元认知策略运用听力教与学中是一种探索。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同时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包括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等。

2. 实践设计:元认知策略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Underwood曾将听力课分为听前(pre-listening)、听中(while-listening)和听后(post-listening)三个阶段。他认为,学习策略的实施就是按一定模式进行的思维加工与整合以及信息重建的过程。听力课的课堂策略是联系新旧知识、集中注意力和选择注意力、提高听力能力的重要的元认知策略。另外,因为语言教学的综合性原则,我们还需要将听与说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综合,还需要语言技能的综合。

笔者以Module 6 Unit 2 Task:Writing an article about problems and solutions听力部分为解剖,说明如何培养元认知意识、计划和安排听力内容、监控听力过程和评估听力效果四项内容。本课内容是以帮助朋友解决困难为线索,让学生从倾听和阅读中判断负面情绪和发现问题,在讨论中寻找解决对策。

2.1听前计划阶段

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听力的过程并不是消极被动的,理解是听力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听声音的过程中,听者要有积极的智力参与。

Task 1. Help the Ss to identify negative emotional language and find out the problems. Brainstorming words related to the topic as many as possible.

E.g.: If you failed in the exam again, you would feel ________.

If you found that you lost the match, you would feel ________.

这个环节意在激活学生的词汇,背景知识和心理图式。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可采用看图片、录像、多媒体等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帮助他们启动知识框架中已有的表达情绪的词汇,使之与即将听到的材料相匹配。

Task 2. Introduce Majie with a short story. “I have a friend called Majie. He is always a happy boy fond of playing basketball. However,nowadays he is rather embarrassed...” 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letter in Part A on P26 and underline the expressions used to describe the feeling about problem.

教通过讲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听的材料内容上,学生的心理得到了积极的暗示,在阅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表达负面情绪的单词,为下一步解决听力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

Task 3. Ask the Ss some questions: How can Ma Jie be happy again? Would you like to help him?

If so, you’d better find more about his problems. Now, you decide to call him. What may be talked about in your phone? What do you expect to know from the conversation you’ll listen to?

教师提出相关问题,结合“说”来扫清语言文化障碍,降低难度,预测要解决的问题,提高听力效果。

2.2听中监控阶段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监控自己的听力过程。学习活动中依据学习目标对学习计划中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效果、计划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监控。

Task 4. Present the listening task and get students to listen to what he says for the first time and complete the notes below.

Task 5. Ma Jie tells you about some of the solutions he has tried and why these solutions didn’t work. What reasons can you think Ma Jie will give? Listen and write down.

这两项完成图表的练习意在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和理解能力。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元认知策略:策略监控、方向监控和进程监控

2.3听后评估阶段

学生听后总结并评价听力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和策略,是听后评估阶段的一种延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我总结一下哪些策略是成功的,哪些策略需要改进,还可以进行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Task 6. Ask the Ss to compare their notes and review the written text.

在听力学习结束后对认知活动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我纠错或者同伴合作,判断对所听文章的理解程度和任务的完成情况。

Task 7. After talking to Ma Jie, you decide to ask an older student for advice.

Work in pairs to make up a dialogue and try to write an article about problems and solutions.

听力练习结束后,让学生就更多的解决方案讨论、编对话进行听读和听写结合训练,学生自主发现听力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

Task 8. Ask the Ss to recall how they accomplished the listening goals and rethink what else they could do.

此阶段教师总结听力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检验自己用的技巧和策略是否合适,以便后期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Task 9. Practice: Do listening Section Exercise in the workbook.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再应用元认知策略,达到巩固的作用。

3. 结束语

著名的心理学家R.J.斯腾伯格(R.J.Sternberg)断言:元认知结构发展不健全的人必定就是能力较为薄弱的人。因此,按照元认知策略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听力教学,通过师生互动互助,规划学习进程、思考如何使学习更加有效、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以及在某个语言活动之后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等,学生的听力策略意识和能力无疑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1] 黄子东. 西方二语/外语听力理解策略研究述评[J]. 外语界, 1998(02).

篇2

[关键词] 肌钙蛋白T;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PACHEⅡ评分;预后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3(c)-020-02

Value of cardiac T in the monitoring of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SONG Xuexin, FAN Shifen, HAN Wei, JIA Wulan, RE Xida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Karamay City,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Karamay 83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ardial T(cTnT) in the monitoring of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Methods: A total of 68 consecutive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to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levels of cTnT: positive group (n=27) and negative group (n=41). Clinical laboratory parameters and the outco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se of the diuretic, use of the vasodilator, use of the dopamine and (or) dobutamine and mrtality over the 6-month follow up between two groups(P>0.05); there were higher APACHEⅡscores, longer ICU stays, hospital mortality and again into hospital in 6-month in the elevated cTnT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normal cTnT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troponin T is one of the risk factor of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Their days of stay in hospital is longer and prognosis is poor. The detection of cTnT is valuable in evaluating the severity of disease and the clinical progno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se patients.

[Key words] Cardiac troponin(cTnT); Heart failure; APACHEⅡscores; Prognosis

急性失代性心力衰竭患者是急诊救治目前较多的危重病种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程,此比率呈上升趋势[1]。血清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是心肌损害最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已广泛地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中。本研究分析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T水平,并观测其半年内住院率及病死率,旨在分析其间的关系,为预测预后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途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观察2009年1~12月在本院急诊科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患者68例。按2007年我国心脏病学会修订的关于CHF的诊断标准。排除肾功能不全患者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照cTnT的水平分为cTnT阳性组(27例)和cTnT阴性组(41例)。

1.2方法

68例患者入院后即采血,采用罗氏公司cobase-411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cTnT)、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等的测定,cTnT>0.4 μg/L为阳性,记录并监测心电图变化,分别分析cTnT阳性与阴性患者急救治疗情况住院病死率、记录随访1个月再入院率及6个月死亡率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间病例分布及特征基本相似。年龄、性别、冠心病、糖尿病及肺心病病史比较P值分别为0.692、0.954、0.846、0.698、0.787、0.542,均>0.05,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临床与预后

本研究41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中27例为cTnT阳性,达65.85%,两组间在临床治疗上利尿剂使用率、扩血管药物使用、多巴胺和(或)多巴酚丁胺的使用上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T阳性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APACHEⅡ评分、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出院后1个月内再入院率及6个月死亡率均高于cTnT阴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肌钙蛋白(TnT)是骨骼肌的结构蛋白,存在于肌原纤维的细丝中,由3种结构不同的亚单位,即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C和肌钙蛋白I组成,均由不同的基因所编码。通过钙的代谢对肌肉收缩起重要作用。在心肌细胞膜完整的状态下, 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血循环,故健康人血中不含或含量极低,心肌细胞膜受损时,3~6 h升高,由于肌钙蛋白T(cTnT)对心肌受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故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的确定标志物[2]。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常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状态;急性失代偿时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肺水肿及低氧血症使得氧供失衡,而这种氧供失衡必然导致和加剧心肌损伤[3]。临床虽未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但心肌出现隐匿性损伤,这种隐匿性的心肌损伤症状上较难发现,常常被临床医师忽略,导致病死率的增加。而许多危重病患者,隐匿性心肌损伤主要是通过检测cTn发现[4]。有研究发现,心肌梗死患者与危重病患者伴有心肌损伤的患者病死率相似(44.4%和41.2%),并明显高于无心肌损伤的患者[5-6],提示我们应该及早发现及重视危重病患者的隐匿性心肌损伤。

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cTnT阳性与cTnT阴性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两者年龄、性别及病史无差别,这表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时的心肌损伤与上述因素无关。在cTnT阳性组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为59.26%,明显高于发生率为34.15%的cTnT阴性组(P<0.05),表明cTnT升高的患者有较高的恶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这可能和心肌细胞受损程度有关,cTnT阳性的患者其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在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及出院后6个月内再入院率比较均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而利尿剂、扩血管药物使用、多巴胺和(或)多巴酚丁胺的使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TnT水平与治疗无关,同时也表明cTnT阳性的患者比cTnT阴性患者病情重,需更长时间的监护,也需更长的住院时间恢复,且病情复发率高,病死率高,提示急诊科医师对cTnT升高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更应该谨慎,要仔细分析并在采取积极预防应对措施的同时向患者家属告知可能存在的近期和远期危险,避免医疗纠纷。两组间随访6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并不能说明肌钙蛋白T与长期预后无关,对于较长期的预后尚需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有资料显示TnT的测定联合APACHEⅡ评分可以更好地评价预后[7]。

本研究显示肌钙蛋白T(cTnT)不仅是反映心肌损伤的指标,而且与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及短期预后相关,肌钙蛋白T升高是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可通过对cTnT的测定预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指导临床病情评估和治疗。

[参考文献]

[1]吴学思.关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杂志,2006,8(2):73-75.

[2]Qin WS,Ling MF,Zhang XC,et al.Degradlation of cardiac troponin I in serum complicates comparisons of cardiac troponin I assays[J].Clin Chem,1999,45(7):1018-1025.

[3]顾国嵘,施东伟,樊帆,等.肌钙蛋白T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监测中的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3):254-256.

[4]Arlati S,Brenna S,Prencipe L,et al.Myocardial necrosis in ICU patients with acute non-cardial disease: a peospective study[J].Intensive Care Med,2000,26(1):31-37.

[5]顾伟,殷文明,李春盛.肌钙蛋白I和APACHEⅡ评分在危重病患者预后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7):1373-1375.

[6]王华,陈启,施凯奕,等.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力衰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华西医学,2009,24(5):1119-1121.

[7]King DA,Codish S,Novack V, et al. The roal of cardiac troponin I as a prognosticator in criticlly ill medical patients: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J].Crit Care,2005,9(4):390-395.

篇3

论文摘 要:“幼儿心理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任课教师必须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生就业需要出发,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心理学”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应通过潜心探索与实践,引领学生掌握幼儿心理特点等基础知识,为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学习和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调整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学科系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从业素质,能够在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幼儿心理状态,筛查幼儿常见心理问题,构建符合幼儿心理需要的教育措施。为此,我们结合学生就业需求,将高等教育出版社统编的《幼儿心理学》教材全书内容调整为四部分: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特点、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发展新趋势和幼儿常见心理问题。教学中以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特点为基础,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幼儿心理理论知识,包括幼儿生理机制等生理心理学知识、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等发展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幼儿方法等教育心理学知识,明确幼儿知、情、意发展,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特点。以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发展新趋势的教学,探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儿童智力早期开发、0~3岁亲子教育等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新理论、新成果,让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前沿知识,拓宽学生视野。以幼儿常见心理问题为教学重点,着力研讨幼儿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心理问题破解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教法学法

长期以来,“幼儿心理学”的教学习惯于教师口头讲述和灌输,学生被动地机械接收,影响了学科理论对学生将来工作的有效指导。现代教育理念和中等职业教育对教学实践性的特殊关注,要求我们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改革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包括:①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实验参与相结合。“幼儿心理学”的许多内容概念性、理论性强,如果仅凭教师讲授,学生可能只是识记了一些心理学条文,而对其实质模棱两可。转贴于 对此我们应将实验引入课堂理论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实验,深化对原理的理解。②倡导学生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我们在讲授“幼儿心理学”新知识前,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事先设计学习提纲,将学生编排成学习小组,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课程体系,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把课本知识内化为内在的认知。③更多地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有效解决了“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难点。④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幼儿心理学”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相关知识和原理,指导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要使学生早日进入角色,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性,比如通过案例教学、幼儿园心理问题模拟、去幼儿园见习后写相关心理观察报告等方式,表现学科知识对职业岗位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评价检测是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以检测与鼓励并重为原则,创新评价机制是提高“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从情感的维度设计评价方案,给每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才华和兴趣的机会,搭建起不同学生的成功平台,让学生在达成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体验成功的愉悦。在评价语言上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过程,突出针对性,让自己的评价贴近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自信,从不同的角度督促学生,给学生一双发现、探索的眼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艺术工程。只要我们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职业要求出发,多动脑、多探究,就一定能使学生在“幼儿心理学”学习中积极开展探究与实践,以个性的张扬促进自己潜能的释放,进而推动自身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镜头二:某团五连的王排长因父亲去世、女友又提出分手,精神上受到打击,常常心神不定,情绪反复无常,谁做工作都听不进去。

镜头三:基层官兵反映,在生活、训练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或感到压抑时,通过热线来调节一下情绪,向心理骨干诉说时难免会发几句牢骚话,可没想到对方也陪着发牢骚。这样一来,情绪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剧。

某师通过对所属基层单位的上千名官兵进行调查、并与40多名违反纪律的战士进行座谈发现:近几年发生的事故、案件中,有44%与当事人的心理因素有关;40多名违反纪律的战士中,68%的人有心理疾病。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基层官兵中有脆弱、焦虑、孤僻、猜疑、沮丧、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的人数增多,“心理健康”已成为官兵们谈论得越来越多的话题。近几年来,该师在探索新形势下的治军特点和规律的过程中,针对官兵的心理特征,多措并举为官兵营造健康心理乐园,培养了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加大心理教育的力度该师广泛开展了学习心理学知识的活动,针对一些官兵中存在的攀比、忌妒、自卑、抑郁、猜疑、悲观等20多种常见不良心理状态,整理编写了《官兵常见50多种不良心理的原因及自我调控方法》、《军人心理健康常识》、《军人心理健康教育十讲》等5本教材,下发给营、连干部;开办了“心理卫生知识讲座”,组织官兵学习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卫生常识;为促进心理学基本知识的普及.该师先后出资十几万元购买了心理学书籍、杂志,充实师团图书馆、下发连队,并开展了“学心理知识,写健康人生”的读书活动;督促基层干部人人至少购买十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建立心理学知识资料剪贴本。通过教育,让官兵明白了:有了心理障碍而又得不到及时调节,不仅会影响正常的训练、生活,而且对本人的身心健康不利,甚至还会成为诱发各种事故和案件的潜在因素。

制定严格的保密措施师里做出规定,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人员和基层心理骨干,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询问咨询者的姓名,尤其是对一些存在难言之隐的官兵,更要遵循平等、尊重、理解、支持、帮助、信赖、保密的服务宗旨开展工作。为掌握每名官兵的心理,随时关注并解决他们的愁苦,这个师以国内学术界权威的“卡氏十六种个性测试题”为标准,对战士的性格、心理反应(包括心理障碍)的表现进行了整理,归纳出乐观型、悲观型、忧郁型、压抑型、疑虑型等20余种易发生倾向性问题的心理疾病,并据此制作了《自卑心理的矫正与补偿》、《嫉妒心理与竞争意识》、《官兵性心理表现与控制心理卫生》、《莫为正常生理现象伤神》等20多个多媒体教学课件,为每名官兵建立了《心理健康随访表》等8项保密登记。

提高心理骨干的业务水平这个师安排心理医生到军医大学、驻地大学进修学习,聘请军地心理专家、教授为部队授课,并给咨询室购置了《走出心理误区》、《士兵心理指南》等30多本专业书籍,供心理医生参考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师里还为每个团聘请了一名驻地心理学专家做心理健康顾问,定期到部队指导咨询。他们还定期举办心理学骨干培训,由专门从第二、第四军医大学请来的心理学专家授课,以提高心理骨干发现和解决官兵心理问题的能力;开设了“网上心理咨询”服务,请专家解答官兵的疑难问题;每月由师团领导对全体官兵进行一次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帮助大家提高心理自我调控能力;与驻地学校建立长期联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心理骨干的业务水平,并让官兵和学生们结成对子,在互助互学中培养官兵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篇5

一、整理教材知识内容

教材内容是大众化的,而学生的学习特点则是多样的,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能力差异,可以是学习的方法,对知识点的记忆,或者思维开拓的程度都有所不同,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结合学生日常学习中所反映的学习情况,然后回到教材上,总结或者探索新的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模式。

例如,可以从目前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心理学》教材内容得知,教科书的内容主要可以整理为四个部分: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的特点、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发展新趋势以及幼儿常见心理问题。那么结合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将前面的两部分内容作为基础性教学,充分使得学生掌握好基础部分的知识点,然后从后两个部分的内容入手,和学生进行探讨研究幼儿心理在目前社会中的变化,理清幼儿的个性特点、情感和智商的发展情况。

进一步研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儿童智力早期开发和0~3岁亲子教育等儿童心理研究相关的新理论和新成果,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拓展性知识和扩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视野。由调查数据得知,大多数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课堂知识内容和掌握相关技巧的是幼儿常见心理问题这一部分,那教师应该把这一部分视为重点,努力探讨如何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二、制定教学新方法

1.进行师生互动,既有效又活跃

首先教师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那么教师可以考虑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思考课堂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辩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还有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幼儿心理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把收集的一些有意义性的问题进行相互讨论:“小新,六周岁,特别怕黑,由小到大,睡觉时必须开着灯,至今仍然每晚都缠着妈妈陪他睡觉,白天也不敢在家单独呆着,自主独立性较差。”师生针对这一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讨论。从这样的互动环节上,教师能很明显地发现课堂教学气氛比起往常都更为浓烈,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加深其对知识点的印象。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探索思维

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有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精神。首先,在展开课堂讨论活动时,教师先把学生进行分组,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本班学生人数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合理地编排小组。实践证明,小组成员的数目一般在3到4最为合适,如果过少就会让小组讨论的结果不够全面,如果过多就会让小组讨论内容不集中,让小组长难以管理好组内成员。还有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和个性问题,最理想的是采用互补型的方式进行分配,可以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培养不同的思维方式。

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之后,然后给小组布置拓展性的知识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合作后,由小组内任意一位成员进行对问题的解答。如果教师想有多种的形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不妨进行深入探索,前提是要符合实际情况。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组间答题竞赛的方式,这都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强教学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情境想象思维

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身体感官,可以将知识生动、直观、形象化,更好地让学生把精神融入情境当中,利用情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

例如,在教学幼儿心理学的内容前,教师可以把一些真实的纪录片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对视频里的景物、声音、动作表达出来的现象进行理解,或者思考对应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表达,使学生对事物发展的经过记忆深刻,在展开讨论的时候可以围绕重点,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使接纳的知识更为深刻,理解更为透彻。

篇6

>> 应用心理学改进大学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增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效果的思考 应用心理学专业《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探微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提升策略 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探讨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特色探索 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 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效果 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测量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初探 浅析应用心理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卧薪尝胆 以学生为主体的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的教学改革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应用心理学自学考试教学质量 提高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变态心理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改进演示实验提升教学效果 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参考文献]

[1]冯体一、应尚军,2012,资产评估专业学生三维培养模式探讨,教学理论与教学研究[J],第12期

[2]傅安球,2005,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7

【关键词】精神科实习;症状学;临床心理学培训;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2.3,R749.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3)005-0350-07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应的,对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培训也逐渐进入系统化的阶段。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心理学家常常会遇到来访者表现出精神病症状,需进行转介的情况,如何对来访者进行观察以评估是否需要精神科医生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若没有及时建议来访者接受精神科治疗,延误了病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临床心理学家不仅需要掌握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还要掌握基本的精神科常识,以及积累与各类精神障碍病人接触的经验。

欧美各国在对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培训上,均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需要完成相应科目的学习,还要在医院、咨询中心等机构积累一定时长的临床实习经验。如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则规定,学生必须在督导下积累1500 h以上的临床经验方可取得职业资格。学生通常是在大学的临床心理培训门诊,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APA指定的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等机构完成这一要求的实践。澳大利亚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在对研究生的项目认证中,要求必须在课程作业期间对学生进行实习培训。硕士生要求1000 h的实习,而博士生要求1500 h。德国对于心理学的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分为理论部分、实践培训部分、临床实践部分、自我体验部分、其他理论学习及论文报告共5个部分。其中临床实践部分明确规定应包括精神病院工作600 h,占总培训时长的14.3%。

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关于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接受精神科实习的培训规定。然而,我国精神科疾病的患病人数又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数量。一项针对我国四省63004人的抽样调查显示,1个月内任一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7.5%(95%的置信区间为16.6—18.5),心境障碍的患病率为6.1%(5.7~6.6),焦虑障碍为5.6%(5.0~6.3)。如果临床心理专业人员对临床实践学习,尤其是对精神科疾病的实践经验缺乏,可能会导致在实践中存在不能及时甄别精神病症状或未能及时转介而延误治疗的情况。

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与精神科医生一样,是一个国家心理健康领域的主力军。例如在德国,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心理学背景的心理治疗师占3/4之多,他们与精神科医生共同从事对各类精神障碍、心身疾病病人的治疗工作。而我国经过良好培训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严重不足,迫切需要加强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人才的培养。

从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培养情况看,我国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重点应放在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上。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注册标准(2007)规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应该包括心理针对临床或咨询心理学领域的实习(见注册标准2.08)等。对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实习及接受督导的情况提出了具体规定。此外,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对注册实习机构(见注册标准4)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陈红等对22所高校本科生、研究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培养课程及计划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在此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对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存在明显差距。研究发现仅有21.4%的学校既包括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习,也包括精神病学的实习;在实习时间方面的要求也很不一致,时间比较短或没有具体的时间要求等现象突出。在陈红等研究的学校中,许多是211重点大学,而全国众多的非重点大学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可能情况更为参差不齐。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教研室参考国际发达国家的重要大学的情况,自2003年就开始制定对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博士的培养方案,至2009年共进行了4次修订。事实上,从1990年代开始,进入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必须经历在北京大学或其他高校、中学等心理咨询或治疗中心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实习过程,并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教研室的教师提供个体或集体督导。鉴于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尚缺乏精神病学的临床经验,这一手册规定临床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需具备至少240~320 h的精神科临床实践和学习经验。自2002年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系教研室每年利用假期安排临床心理学低年级研究生赴精神科实习,此后逐渐固定到北京市安定医院进行为期6—8周的精神科临床实践和学习。

由于目前国内尚没有针对临床心理学研究生进行精神科临床实习的相关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近四年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系研究生进行赴精神科临床实习的情况进行总结,以探讨临床心理学研究生接受精神科实践学习的效果和影响,并为以后培训的改进提供依据,为国内相关培训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进入精神科实习的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均学习过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引论、心理测量等与临床心理学相关的课程。

样本1:为客观评估精神科实习效果,本研究选取2009~2012年间接受安定医院精神科实习培训的研究生共37人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培训时的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3±1)岁,其中男生5人,女生32人。29人本科所学专业为心理学,2人为临床医学,另有6人所学专业分别为护理、新闻传播、社会工作、动物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和植物保护。除1人本科毕业后因考研耽搁1年外,其余均本科毕业后直接升入研究生阶段。在完成6~8周的临床实习后,所有受训者均参加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考试。考试题目由安定医院精神科第1年住院医师考试题库抽取,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同时选取2008年和2010年安定医院第1年住院医师共40人为对照组,均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年龄24—28岁,平均年龄(26±1)岁,其中男生10人,女生30人。收集其在完成1年的临床实习后参加该考试的成绩作为对照组成绩。

样本203:为考察受训研究生对精神科实习培训的主观看法和感受,在2005—2012年间接受过安定医院精神科实习培训的人员中,选取36名受训者发放自编调查问卷,其中男生8人,女生28人,28人本科所学专业为心理学,2人为临床医学,另有6人所学专业分别为护理、新闻传播、社会工作、动物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和植物保护。受训者填写问卷时的年龄21—29岁,平均年龄(24±2)岁,参加培训时的年龄21—28岁,平均年龄(23±1)岁,至今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年限0—7年,平均工作年限为(1±2)年。

1.2实习培训内容

临床心理学研究生进行精神科实习的主要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个部分,具体方案由本文第一作者根据北京安定医院临床精神病学的教学大纲结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研究生的实习要求而总结制定。

理论培训部分主要涉及精神科症状学诊断、常见精神科疾病的介绍等;临床实践部分包括实习研究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与病人直接接触,积累对精神疾病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症状学的了解等。研究生要先在具备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学习,随后被分入不同的病区,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临床访谈和学习,参与查房和案例讨论。理论培训部分的培训内容及要求见表1。

1.3工具

1.3.1精神病学考试题目

考试题目共包含100道选择题,所有题目均抽取自安定医院第1年住院医师期末考试题库,内容包括症状学、精神疾病的分类、表现、特点以及常见精神科药物的疗效和使用等。每题计1分,满分100分。

1.3.2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

共包含19个条目,其中2个为开放性条目。条目1~13均为实习培训的大纲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诊断标准和方法、对精神病人的访谈;条目14~17为心理评估、测量与心理治疗的应用等。调查问卷的条目的编制主要考虑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在精神病医院实习涉及3大部分内容:精神病学基础知识,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与精神科治疗,精神疾病的心理评估、测量与心理治疗。受训者根据自己对实习的看法和感受,对每条目进行1(完全没有收获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完全没有帮助)~7(收获非常大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帮助非常大)点计分。条目18和条目19为开放性条目,要求受训者补充其他收获和提出改进建议。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为单因素组间设计,描述性统计指标包括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采用独立样本£检验比较两组被试在精神科症状学基础知识考试上的得分差别。采用软件SPSS13.0完成。

2 结果

2.1精神病学理论考试成绩

精神病学理论考试临床心理学研究生(样本1)所得分数的范围为65~90分,平均得分(81±5),40名第1年住院医师得分范围为62—96分,平均得分(7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38,P

2.2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得分情况

对样本2在自编精神科实习情况调查表各条目得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是:“症状学相关知识”“精神疾病的精神科治疗原则”以及“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是“心理测量工具在精神科病人中的应用”“精神药物治疗后病程发展特点”以及“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方法”(表2)。’

对样本2在开放性条目上所填写内容进行整理,其中关于“其他收获”部分报告人次在3次以上的内容有“与病人直接接触,改变对精神科病人的偏见”以及“参与专家查房、案例讨论”。而关于“改进建议”部分,报告人次在3次以上的内容有“希望增加实习时间,接触更多科室”和“希望得到更多专家、医生的指导并参与案例讨论”等(表2)。

3 讨论

3.1培训的现况和改进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参加精神病学理论考试的成绩略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在接受了为期6—8周的精神科理论知识培训之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生能够基本掌握精神病学基础知识,包括症状学、各主要精神障碍的症状和诊断标准等。而从主观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感到“收获最大”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帮助最大”的3个条目也正是“症状学相关知识”、“了解精神疾病的症状特点”以及“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说明虽然培训内容偏重精神科基础知识而不是心理咨询的技巧,但是心理学系的研究生仍然感到有很大收获,其所掌握的精神科基础知识对他们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以下分别从培训的日程安排、培训方式和教师选择3个方面详细讨论培训的现况和未来应考虑的改进。

首先,从培训的日程和内容设置来看,目前为期6~8周的培训基本能够实现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部分。从精神病学理论考试的结果来看,理论学习部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主观问卷的结果显示研究生在精神病学理论知识、诊断标准和方法两个方面均感到收获很大。不过,主观问卷的结果也提示培训的安排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报告对于“访谈与心理治疗的应用”这一内容感到收获较小。一项对大学、精神科(精神病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负责人的研究发现,各机构负责人认为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具有扎实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职业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培训中可以考虑加入精神科中的心理治疗应用这一方面的相关内容,具体应包括对精神科病人进行心理评估、心理测量、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原则和心理治疗方法等。

另外,在开放性条目上,许多学生报告希望能够增加实习时间,接触更多的科室和病人。故在今后的培训安排中,也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注册标准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实习时间的要求,是考虑到目前的国情。国外发达国家临床心理学学生的实习时间通常为1年,根据我国的情况,可考虑将精神科实习时间定为1~3个月;进行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的临床实习时间可以在3—6个月或更长时间。

其次,从培训的方式上来看,目前的培训采取理论与见习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而受训学生在精神科症状学测验中得到良好成绩和主观问卷的作答情况可以基本反映这一培训方式的适用性。通过理论的讲授可使学生形成精神疾病症状学的基本概念和思考问题的基本框架,而通过在病房中与患者的直接接触,则可以增加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感性认识。

最后,从教师的选择上来看,目前的培训选择既有精神科背景又有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来带教,本文作者认为这一点对于保障培训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与患者的接触中,同时拥有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也能够更好地解答同学们的困惑,分享针对精神科疾病的心理治疗经验,指导学生将心理学知识与精神科的诊断评估结合在一起,综合的理解问题。这也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为什么规定注册实习机构中必须拥有已经注册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督导师和心理师的原因。因此,在实习机构带教老师的选择上,应选择同时具有精神科背景和心理治疗经验的老师以保障培训的效果。

3.2培训的意义

目前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人员的数量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所占比例太少。而且这些心理治疗与咨询从业人员受训背景也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只学习过临床心理学相关知识而缺乏其他必要实践培训就直接从事临床或服务工作,或直接将所从事的精神健康或心理健康工作冠以临床心理的名义从事临床治疗的情况。如果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比例来推算,我国需要约86万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人员。而这个理想状态目前还难以实现,心理咨询治疗领域专业人员的缺口仍然很大。

我国特有的羞耻感文化往往衍生出病耻感,许多病人及其家人在羞耻的情绪影响下迟迟不肯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其中一部分人则有可能转而到心理咨询门诊来寻求帮助。这就需要临床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精神科症状学常识。因此,规范而系统的精神科临床实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对精神科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其与病人直接接触的经验,提高临床实践的胜任力。

4 未来研究方向

篇8

咨询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来访者(主要着重针对于正常人)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根源,从而挖掘来访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来访者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咨询心理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主要着重针对正常人;

    2.对人的一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3.强调个人的力量与价值;

    4.强调认知因素,尤其是理性在选择和决定中的作用;

    5.研究个人在制定总目标、计划以及扮演社会角色方面的个性差异;

    6.充分考虑情景和环境的因素,强调人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以及必要改变环境。

由此可见,咨询心理学目的在于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来访者发现自身潜力,掌握调整自我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解决来访者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产生的心理不良反应。

与爱情、婚姻、家庭相关的心理咨询,是当前咨询心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内容。这在心理咨询中我们把它称之为爱情婚姻治疗(或者叫爱情婚姻疏导)。所谓爱情婚姻疏导,是对情侣、夫妻关系及婚姻问题为主要焦点所进行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它针对的是那些还能保持正常运转的恋人、家庭关系问题,如关系障碍(恋人、夫妻之间缺乏交流);婚姻危机(婚外恋、心理性性生活障碍);还包括家庭成员中的个体问题(有的家庭成员中{比如孩子}的精神异常或心理障碍,最根本的原因是情侣、夫妻关心问题。),如酒精依赖、焦虑症、抑郁、强迫症的治疗等。

因此,爱情婚姻疏导的目标是改善配偶之间的关系:

  

    1.增进情侣间的沟通交流,改善情侣间的“人际关系”;

    2.矫正情侣的“角色关系”,调整角色的“职责分配”;

    3.促进建立“情侣夫妻认同感”与“情侣夫妻联盟”;

    4.协助情侣夫妻顺利面临、度过“爱情婚姻发展”的各个阶段;

    5.鼓励情侣夫妻相互“培养情侣配偶感情”;

    6.改进情侣夫妻“适应问题”的模式,解决面对的问题;

篇9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35-02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社会工作专业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因此,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依据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社会工作专业授课的对象一般都是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学生,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欠缺不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主要以教材为载体,所采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理论多,实践少,注重对不同理论流派的阐述,容易导致课堂的枯燥乏味,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再次,以往的社会心理学教学主要采用讲解式教学模式,容易变成填鸭式的教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上述问题,笔者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尝试。

二、教学改革的尝试

(一)教学内容以强化应用为重点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的教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的重点。为此,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除了所选用的教材(周晓虹的《社会心理学》),还应参考多种社会心理学教材,对这些丰富的社会心理学内容进行慎重的选择,舍去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纯理论知识,选取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形成能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体系。

(二)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心理测验法或相关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社会角色”这一抽象概念时,可先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角色意识的心理小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生动有趣的分析,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引入社会角色、角色期望、角色冲突等相应内容,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态度的测量”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对量表制作的基本步骤进行讲解后,可给学生留下作业:根据一定主题编写制作态度量表,使用量表对相关事件态度进行测量。对此,学生的具体做法是:调查学生群体对华为、联想、摩托罗拉等手机品牌的态度,对结果进行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通过“课堂交给学生”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于课程中实用性较强、更容易理解的内容,可布置学生课前学习和查阅资料,安排课时让学生上台讲解,教师作指导点评。比如在讲“认知偏见”时,在学习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的基础上,要求學生课后对上述社会心理学效应进行相关案例的补充,同时收集其它常见的社会心理学效应的知识,让学生上台讲解,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实现了教学相长。

(四)尝试“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

“服务—学习”是“服务”与“学习”的结合,是在“服务”过程中获得“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在《社会心理学》“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等重要内容中使用“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真实的社会环境服务体验中反思所学的专业知识,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服务—学习”课程包括服务准备、服务—反思、总结三个主要环节。在理论学习阶段,可对学生进行学习分组,组织各小组开展相关主题研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汇报;在实践阶段,可鼓励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寻找令自己触动的服务对象,用时间去接触和了解服务对象,体验自己在服务中的感受,再把相关感受或收获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如学生通过参与对市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儿童的服务活动,担当残障儿童的上课老师,开展一系列互动活动,应用课程中“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的知识和方法与残障儿童进行了沟通、交流和交往,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开心和乐趣,体会到要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提升自己。

高校教学在学生的整个人生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学改革应以育人为目的,创造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社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向荣,董欣梅. 服务—学习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篇10

关键词 基于问题学习 心理学 实验程序设计与软件应用 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52

Abstract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is a problem-centered pedagogy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theory, which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This paper took the psychological course, namely the Experimental Program Design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 as an example to elucidate the application of PBL in this course.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is pedagogy in this course in detail, to serve as inspiration to the reform of college class teaching.

Key words Problem-Based Learning; psychology; Experimental Program Design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 constructivism

为了适应心理学研究计算机程序化的趋势,大多数心理学培养单位开设了“实验程序设计与软件应用”这门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将实际的研究问题转换成具体的实验设计和计算机程序的技能,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就该课程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存在缺陷,解决实验研究问题的能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尝试做了一些改革,尝试在该课程中引入“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基于问题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是在建构主义教育改革浪潮中出现的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设置在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实际问题,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基于问题学习的典型教学过程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查找专业知识,互相学习讨论,直到问题最终得到解决。最后,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基于问题学习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的内隐假设是把学生看作一张白纸,教师的角色就是把知识和智慧灌输给学生。传统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太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建构知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主动地对新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进而转换成有个人内在有意义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构建的是灵活的可用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构建反过来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最终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 “实验程序设计与软件应用”课程特点分析

“实验程序设计与软件应用”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是让心理学高年级学生对心理学实验生成平台,如E-Prime等软件较为熟悉,能够编制简单的实验程序。如果该课程只是给学生实验生成平台的知识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一方面,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学习到知识,而不具体应用的话,学习这知识对于学生没有多大的意义。另一方面,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在网上找这些软件的资源来自学,不用教师指导就能学会。因此,这门课程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提出一个科学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这一角度来看,这门课程的宗旨是和基于问题学习的理论基础即建构主义理论是一致的。

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三或大四年级的高年级心理学专业本科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心理学基础知识。并且,学生们对自己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有强烈的愿望。但是,学生还缺乏缺少自主探究心理学问题的勇气和意识。因此,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对平常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问题多加关注,自主主动探究问题,营造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3 问题学习在 “实验程序设计与软件应用”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对该课程的课程特点和授课对象的分析,我们尝试采用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来讲授这门课程。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3.1 科学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中,如何设计有效科学的问题是核心。对问题的设计从根本上决定了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成效,也决定了教学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完成。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不太牢固等特点,我们决定采用混合问题学习教学模式,即将问题分成两种类型:一种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中已有的常见的问题;另一种问题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查阅文献中发现的问题。

对于前一种问题,我们根据最新研究进展,选择了多个能反映当前心理学研究热点问题的研究范式,而且能够用心理学实验生成软件编程实现的。这些研究范式被三个问题概括:该范式是什么?该范式怎样用的?该范式如何编程?例如,在讲授心理学中经典的Stroop范式时,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stroop范式是什么?主要是介绍该范式的定义,理论基础以及该范式的变式。第二个问题是stroop范式怎么用的?主要是介绍该范式如何应用在具体的研究中的。第三问题是stroop怎么编程?目的是让学生对研究范式的计算机程序化有所理解。对前面两个问题,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讲授一些基础知识。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教师给出目标和要求,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第二种问题是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或者查阅文献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分成小组,自己在组内讨论,尝试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并写成科研论文。在课程结束前的最后两周集中展示每个小组的成果。教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

3.2 自己动手操作,主动探究问题

实验程序设计课程需要学生不断地动手,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程序设计中,才能掌握这些技能。所以,我们在课程设计别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在常见的已有的心理学问题中,对于研究范式如何编程的问题,我们没有给学生一步步演示,而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实验范式的编程,自己主动动手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并且给予那些率先完成的同学以口头上的奖励,以激励还没有做完的学生。当然,这些实验范式也考虑到难易程度,尽量从易到难,让学生逐步掌握实验程序技能。

3.3 分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开始时,让全班3~4个同学自由组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对日常生活中或者查阅文献得来的问题进行研究。要求学生对这个问题探究具备从查阅文献、实验设计方案,数据收集与分析、到最后的论文写作等基本过程。当然,要求学生要有实验程序编程。小组成员内做到分工明确,互相交流,共同找到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锻炼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最终促成共同成长。

3.4 小组集中展示问题解决成果

课程结束前两周,集中展示每个小组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成果。要求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来报告本小组的问题解决过程。报告完之后,由教师和同学们来提问。结束后,每个小组交一份问题解决过程的报告。教师根据小组提交的报告和口头报告情况给出成绩。

3.5 督促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反思

对学生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利于他们在反思中进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求每一位同学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反思,并形成反思报告。

3.6 形成多元课程评价体系

基于问题学习的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必须建立起与问题情境设置相对应的评价体系,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最终提高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我们制订了相对多元的评价体系:首先是要求学生们提交三个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程序,占30%;其次,为了突显学生自己探索的问题的重要,我们将这一部分的成绩比重占了60%。在这60%的成绩中,又分成两大部分,其中90%是团队合作研究一个问题,另外10%是每个小组成员的反思。最后,10%的成绩是平时表现。在这门课程开始时就强调了评价体系,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4 问题学习应用于 “实验程序设计与软件应用”教学中的反思

总体来看,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比较好地适应了“实验程序设计与软件应用”这门课程的特点,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学生们真正学习到了知识,而且获得了应用知识的快乐感。他们在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中,锻炼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等,对心理学研究有了浓厚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合作者、引导者。

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还可以在很多地方做出改进。例如,在课程评价体系上,可以适当引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而不是教师主观判断;另外,尽管大多数学生有较高的参与度和兴趣,但还是有少部分学生参与度较低,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总之,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应用在该课程中,是否适用于高校其他课程,还需要更多的高校一线教师们做出更多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2):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