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05 17:4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梳理
《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我们站在哪里?2007~2008年度分析》等重要文献对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的状况,从不同维度进行了统计和分析。m这些统计和分析为我们解读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的宏观图景提供了分析数据和相关论据。
(一)农村初等教育中的非正式教师问题
在教师问题方面,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发达国家正在进行师资优质化努力,而发展中国家还大量存在非正式教师。这些非正式教师包括准教师(parateacher)、兼职教师(parttimeteacher)、社区教师(communityteacher)。在印度,初级小学、小学、高级小学、有中学的小学和有中学的高级小学中的准教师、兼职教师和社区教师三者总计所占比例高达12%,初级小学中准教师、兼职教师、社区教师三者总计所占比例最高,为17.5%(详见表1)。
印度初等教育中非正式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成为了印度初等教育师资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同时,其他一些重要教师问题在非正式教师群体中也表现地更为明显。
(二)农村初等教育中的教师资源配置问题
教师资源配置是否充分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生师比。世界各国生师比相差较大,总体而言,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生师比越低,越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生师比越高。从世界范围看,生师比分别为撒哈拉以南非洲(43:1)、南亚(42: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26:1)、中东^北非(23:1)、东亚(22:1)、东欧和中亚(17:1)、经合组织(16:1)。[2]通常生师比超过30:1就被认为是生师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印度农村初级小学、小学和高级小学的生师比分别为:37:1,34:1,31:1。
从国际比较维度来看,印度生师比较高。由于生师比较高,印度农村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小学平均每所学校教师数量分别为2.83人、4.02人、6.64人,显然教师数量严重偏低。[3]从师资配置看,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缺乏问题比较突出。
(三)农村初等教育中的教师性别问题
教师性别角色是学生性别角色习得的重要榜样,是学生性别角色成长所必须的。同时,父母对不同教师性别结构的安全感也是教师性别结构安排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印度绝大多数父母认为,至少有一个女教师在场时会让他们感到他们的女儿更安全。这个问题在三年级和三年级以上变得更加重要。[4]据统计,初级小学、小学、高级小学、有中学的小学和有中学的高级小学男女教师比分别为165.1%、161.0%、236.1%、128.1%、223.5%(详见表2)。
按照统计数据,印度初等教育3名教师中才可能有1名女教师,但在印度农村还有很多学校的教师数量少于3名,甚至还有许多单师学校,显然这些学校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女教师,这影响了家长送女孩到学校就读的安全感,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女孩接受初等教育的机会。
(四)农村初等教育中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学历教育和日常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印度初等教育教师学历以高中和本科为主,研究生也占了一定比例。从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来看,初级小学本科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29.8%,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13.6%;小学本科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35.0%,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14.2%;高级小学本科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38.6%,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27.9%(详见表3)。可以看出,初级小学、小学、高级小学、有中学的小学、有中学的高级小学,这几类学校的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同时从总体数据来看,印度初等教育教师学历偏低,教师学历中高中、初中、初中以下学历所占比例较大。
从学校类型看,与有中学的小学(19.7%)和有中学的高级小学(28.6%)相比,初级小学(46.5%)、小学(46.3%)、高级小学(34.2%)的教师接受培训的比例较大,但整体的绝对比例仍然不大。
(五)农村初等教育中的教师教学工作
印度教师迟到、早退和缺勤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成为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早在1999年《基础教育公共报告》中就指出,在时间和精力这两方面教学活动已经减少到最低限度,可怕的是,这种情况并不局限于少数不负责任的教师,这已成为整个职业的一种生活方式。印度教师每天在班级只待两三个小时,而不是规定的5-6个小时。[5]相关研究指出,印度尼西亚教师缺席率为19%,印度为25%,乌干达为27%。[6]而且对6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研究表明,小型学校,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环境与基础设施薄弱的学校情况更加严重。[7]从印度全国来看,初级小学、小学和高级小学、有中学的小学、有中学的高级小学的教师工作日内用于非教学任务的比例分别为13.3%、13.5%、14.9%、14.3%和13.8%。
二、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原因分析
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从教育外部来看,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支持农村教育的经济基础薄弱,这是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也是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解决的根本障碍,克服这一障碍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落后是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形成的直接原因,初等教育处于数量扩张阶段这一现实加剧了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的严重程度,使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得更加严峻。
(一)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2007年,印度人均GDP为965美元,世界排名第132位。无论从人均GDP的绝对值,还是世界排名看,印度经济基础都相对比较薄弱。经济的落后制约了初等教育的普及,而城乡差距使印度农村初等教育发展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为缓解初等教育给农村经济带来的压力,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雇用一定比例的非正式教师,印度也是如此。这些非正式教师在工资待遇方面一般都比正式教师低,多数只是正式教师的40%左右。[8]同时,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许多教师和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也使农村教师成分复杂。农村的经济水平与其导致的农村吸引力缺乏相互负面强化,无力全面聘用正式教师和农村缺乏正式教师同时存在并相互负面强化,直接造成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较低和在职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最终影响了农村师资水平与教师教学表现。
(二)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落后
几十年来,印度采取了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但是,印度整体教育发展水平并不高。由于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路线,使得目前印度初等教育教师中不乏研究生、本科学历的教师,但与之并存的是相当比例的高中、初中和初中以下学历教师。从性别维度看,1991年,年龄为7岁及以上的3.30亿妇女只有不到40%的识字率,这意味着在印度有2亿多女性文盲。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女性的高文盲率可以在一定程度解释印度女教师人力资源储备不足和女教师缺乏的状况。
(三)初等教育处在数量扩张期
20世纪50年代后,印度开始重塑精英主义取向的教育,同时确立了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路线。1986年,在新的教育政策推动下,印度开始扩大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快速发展,并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印度入学人数由20世纪50年代的0.22亿上升到1.56亿。95%的印度人口在1公里之内有初级小学,85%的印度人口在3公里之内有高级小学。[9]初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加给教师需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印度不得不允许各种来源的教师进入教师队伍,以解决由于初等教育规模迅速增长而带来的教师需求。
印度初等教育学校广泛布局为初等教育普及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客观后果,这就是学龄人口分散,小规模学校较多。据统计,2005~2006学年,在印度农村地区,平均每个农村班级为43名学生,从平均班额看,印度农村学校班额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分布原因,单班和单师学校的比例分别为14%和18%,同时,由于教师数量缺乏和其他条件限制又存在一些超大班级,平均每个班级超过60名学生的学校占学校总数的21%。[10]小规模学校的大量存在是印度农村教师缺乏的重要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短缺的状况,从而出现了超大班额和小班额并存的情况。
三、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对策研究
面对农村初等教育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印度政府制定了多项政策,力图从各个层面加以解决。例如,通过各种措施补充教师,缓解农村初等教育教师不足的压力;通过业绩工资奖励和专业发展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提高初等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等。
(一)师资补充政策
由于初等教育处于普及期等原因,印度生师比偏高。从平均生师比看,农村初等学校平均生师比是比较低的,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存在许多小规模学校,因此,当小规模学校显示出较低的生师比时,并不表明这些学校有充足的师资。为了降低生师比,为初等教育配置更充足的师资,2008年印度规划委员会“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初级小学生师比应该低于40:1,高级小学生师比应该低于30:1。[11]这一规定为增加初等教育教师提供了政策空间,如果这一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将在一定程度缓解农村师资不足的困境。
(二)招聘女性教师政策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由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情况,教师性别是影响女性学龄人口入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学校女性教师少,女性学龄人口的入学率会降低;而这又导致女性受教育机会受到影响,使女教师的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印度政府为促进女生入学,考虑到印度特定的文化背景,加强了增加女性教师的政策倾向。在印度国家教育政策(1986)、行动计划(1992)等政策措施中,都表达了对补充女教师的关注。印度政府对各邦发起的一项计划中,倡导和支持每个学校必须至少有2名教师,其中1名应该是女教师。[12]招聘女教师的政策,对农村教育发展有多维促进作用,当然这一政策的落实对于普及阶段的印度初等教育的最直接作用在于它可以调整农村初等教育教师性别结构,提高女性学龄人口的入学率。
(三)改革教师薪酬政策
与许多国家一样,教师工资奖励政策是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的重要政策之一,是印度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许多教育文献的重要主题和内容。当然,教师绩效工资是一个存在争议的教师激励政策。印度安得拉邦政府的农村小学教师激励项目的一次随机评价表明,教师绩效工资促成了学生成绩的明显进步,而且对代课教师的投入在提高学生成绩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但是推广绩效工资有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不能确定奖励工资的最佳比例,太低不能达到充足的刺激效果,太高显然也不合适;二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对提升的收入习以为常之后,奖励工资对教师努力和学生成绩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13](四)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印度国家教育政策(1986)和行动计划(1992)重新规划和定位了印度的教师教育机构,规划和重新定位的教师教育机构包括县教育与培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高级教育研究院和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县教育与培训学院的主要培训对象是初等教育阶段的教师。教师教育学院附设于大学,培训的主要对象是中等教育阶段的教师。高级教育研究院除了行使教师教育学院的培训职责外,还培训各级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的培训对象是中小学教师。2008年印度规划委员会“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强教师培训的要求,要求建立邦和县级教师培训体系。
四、启示
印度和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共同点,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压力。但由于中国和印度的国情差异以及之前所选择的教育发展战略的不同,印度解决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的具体做法显然并不能直接用于中国。但是,对印度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的研究无疑对中国农村教育教师政策的制订有着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一)降低生师比,为充实师资提供政策空间
从国际比较视角来看,印度基础教育生师比是偏高的。对此,2008年印度规划委员会“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一个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的生师比要求。虽然从其绝对值来看,仍然比较高;但是从印度的现实状况看,要在一个五年发展规划达到这个目标仍然需要努力。印度规划委员会“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对生师比的要求为农村初等教育师资充实提供了政策空间,相对适中的生师比要求设定,也考虑了这一政策实现的现实基础。降低生师比是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合适的生师比为教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关注提供了可能性。
(二)注意师资建设中的教师性别问题
教师群体的性别结构对教师队伍和学生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性别除了对学生发展具有心理学和社会化意义外,在不同文化和性别观念中,性别会成为直接影响女性学龄人口入学的重要因素。从教育学意义来看,增加女教师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可以促进女童入学。因为一个学校是否有女教师会影响到家长对学校的心理感受以及女性学龄人口在学校中的心理感受和现实处境,从而影响女性学龄人口的入学机会。
另外,女性教师对女生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意义,女性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女生感到通过努力将来自己也可以成为职业女性,也可以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三)提高工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在印度,业绩奖励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是奖励的合理比例的确定以及奖励期待造成的奖励效果衰减。但是,提高教师行业的工资无疑增加了教师岗位的吸引力。长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的比较劣势,成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瓶颈性问题。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可以从素质分布上改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在职业人群中的位置,而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在各种职业人群中的素质分布中位置现实地和根本地决定着农村教师职业声望和职业发展前景。
因此,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突破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低下的窘境,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四)提高农村初等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篇2
论文关键词:印度教育 教育均衡 教育平等
目前,印度普及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入学率和保持率低,不同团体或阶层的儿童不能平等享用受教育机会,其中包括一些地区对女童教育的歧视,这主要是由一些经济和社会原因造成的。2007年12月印度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7~2012)诞生,提出“全纳性增长”的发展理念,即推进均衡发展,缩小区域、群体和性别间的差距,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基础教育发展缓慢,不同学段教育失衡
1.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缓慢,农村地区文盲率不断上升。时至今日,印度的基础教育虽已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仍有63,000,000儿童不能上学读书。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印度要完成全国范围内对适龄儿童实行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至少还要50年。尤其是在印度的广大农村地区,文盲率不断上升,目前已达到了5亿,并有一半以上的印度农村女童根本不会读写。印度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小学教育(6岁至14岁)的入学率接近100%,但识字率仍低于70%,辍学率则平均高达31%。印度计划委员会援引的一份近期研究发现,在上了4年学的儿童中,有38%不能阅读由短句构成的短文,有55%不会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术。可悲的是,无法胜任熟练工作的祸根,早在他们上小学之前就已经埋下了。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和认知能力发育,而印度有6000万儿童营养不良,其比率高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2.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失衡,民众受教育的机会不均等。印度的精英教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建立了规模庞大的高等教育设施,培养了数量可观的精英人才,造就了一支声誉斐然的科技队伍,奠定了经济腾飞和国家崛起的强大基础。但是,印度的精英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是教育机构出现超规模扩张。在20世纪八十年代,印度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强力爆炸式”发展,大学的数量明显增多,招生数量急剧膨胀,出现了不少学生人数超过10万甚至接近20万的“巨型大学”或“超级大学”。这种状况造成了大学管理不善、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等严重后果,引起了公众的广泛批评。
其二是高等教育内部专业结构严重不合理。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的人文、社科等专业占到80%,而工、农、医科等其他专业仅占15%左右,比例严重失调。由于未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很好的宏观调控,使得专业设置极为盲目,80%的大学生分布于普通文理科和商科专业,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林专业学科的比例一直在1%左右徘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设置专业进行招生时没有进行社会需求的调研和预测,更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导致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造成大批毕业生就业困难。
其三是人才失业情况比较严重。高等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很多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据报道,至少有10%~15%的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不能在毕业后立刻找到工作,一些毕业女大学生和研究生甚至多年找不到工作。这个问题一方面与就业市场的严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科设置的偏差、教学质量的欠缺和实际能力的不足有关。
其四是人才外流现象层出不穷。由于失业威胁,特别’是印度国内的科研条件和物质待遇不如发达国家,印度科技精英大量流向国外,很多学有专长的高材生纷纷到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中东石油输出国去找工作。目前,在美国硅谷工作的软件科技人员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印度,而在其他科技领域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印籍或印裔的科学家在发达国家供职。另一方面,印度本身急需的各类人才又很缺乏,特别是高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更是供不应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精英教育的深层问题。
二、政府关注教育平等。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印度政府在实践中发现,有些问题处理欠妥,出现一些偏差。因此作了改进,采取了新的措施:
1.制定国家教育法规,奠定教育平等基石。印度宪法(1950年)第45条规定:国家应努力在自本宪法生产之日起l0年内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直到他们满l4岁为止。在初等教育方面,联邦政府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协调机构;开展初等教育的研究;发起试点项目,消除各邦之间的差别并保证机会均等;对欠发达的邦提供财政援助。印度宪法第29条规定:宗教、种族、种姓、语言或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取消公民进入任何国立教育机构的权利,或从国家基金中获取资助的权利。印度宪法尤其关注对弱势阶层的教育,第46条规定:国家应特别关心并促进低弱阶层的教育经济利益,尤其是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的教育经济利益,并保护他们免受社会歧视及各种形式的剥削。政府还为残疾人的教育设立特殊学校。
2.修订国家教育政策,树立教育平等导向。1986年,印度政府首次颁布《国家教育政策》,普及基础教育工程正式在全国启动。从当时的教育政策中就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国家教育政策》第四部分曾指出“在部落区域中要为开办小学提供优先权。要根据正规教育基金以及全国农村就业计划、农村就业保证计划和部落福利计划等,在这些区域中优先建造校舍。”“要向社会上所有教育落后的部分,特别是农村的落后地区提供适当的刺激”。1992年,政府又根据基础教育的实施情况对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进行了修改,并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教育体制,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要把教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消除教育上的城乡和贫富差距。印度议会曾通过宪法第86次修正案,重申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规定6至14岁儿童必须接受强制性免费教育,争取在2000年使入学率达到100%。
印度政府在1992年修正了1986年的国家教育政策,新修正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更多地依赖社会力量来促进基础教育;重视学前教育;权力下放,以区为单位来规划实施基础教育和成人扫盲;在基层微观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战略,以确保减少儿童的辍学率;整合备受国家关注的成人扫盲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诸如小型家庭模式,卫生保健,环境和营养;为学校提供必要的设施;通过一项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的方案;给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提供足够多的办学机会,调动民办学校的积极性来普及基础教育。
3.采取多项教育措施,落实教育平等目标。
(1)增加基础教育经费投入。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印度高等教育经费所占比重的逐步下调,使基础教育相对份额有所增加,从而使九十年代后印度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有了改善。教育支出占GNP的百分比逐步上升,1950~1951年为1.2%,1960~1961年为2.5%,1970—1971年和1980—1981年均为3%。1992~1993年教育支出占GNP的3.8%,占政府支出的11.46%。印度政府还对落后地区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学生书籍、文具免费供应,免费发送校服,设女生出勤奖学金,免费供应午餐等。
(2)开展全民扫盲教育工作。印度政府非常重视扫盲工作,把成人教育列入国家计划。为了加强成人教育,中央政府成立了国家成人教育委员会,各邦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因此,印度的扫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近些年来,为了扫盲,印度曾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成人识字运动,1986年实行了全国普及教育计划,1988年确定了年龄为15~35岁的扫盲识字任务。在此之前,印度先后实行过“农民识字计划”、“成年妇女识字计划”、“青年非正规教育计划”、“全国成人教育计划”等。其具体做法是:第一,确定奋斗指标,根据自愿,自下而上确定,有时间的要求,但注意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第二,各地区组成扫盲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各区税务官、区议会和社会各阶层代表参加领导,由该委员会具体落实各项计划。第三,参加扫盲工作的人员出于自愿,大部分人不计报酬,自愿献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钱财为扫盲服务。第四,为了更好地搞好扫盲工作,订出一套“加速进度、改进内容”的教学方法,编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年用教材,集教、学、练于一体,贯彻以学为主的原则,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学习进程。第五,随时总结经验,定期交流,不断改正错误或偏差,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印度扫盲教育计划包括下列内容:划出识字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优先对妇女、表列种姓、表列部落进行扫盲;资助成人教育事业中的志愿组织,办好成人教育中心;号召学生和社会青年参加成人教育活动;加强扫盲后教育,巩固扫盲成果;资助出版教材;培训各级成人教育工作人员;建立成人教育与保健、农业、畜牧业以及社会福利等事业部门的适当联系,加强协作;利用传统的和电子技术传播媒介,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3)因地制宜进行特殊教育。印度残疾人教育具体措施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可行,应向行动困难者和其他轻度残疾儿童实行与他人一样的教育;尽可能在县城为严重的残疾的儿童提供带有宿舍的特殊学校;要为残疾人合理安排职业训练;要重新确定教师培训计划,特别是低年级教师的培训计划,以解决残疾儿童的特殊困难;以各种可能的方式鼓励人们志愿为残疾人的教育作出努力。
(4)积极关爱女童妇女教育。女童教育呈现严重的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趋势,主要原因是许多家长把送女童上学看做是一种消费,是“额外的负担”,由于宗教和等级的偏见,广大农村地区女子早婚、早育的现象仍在继续。根据1981年调查,印度75%的妇女仍是文盲,而且在边远地区,妇女识字率要低于5%。在全国几乎一半的地区,女性识字率要低于15%。早在l959年,印度成立了全国妇女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迟早成立国家女童和妇女教育理事会;中央政府负有尽早实现女童受教育机会平等的责任;调查社会对妇女人才的需求情况,激励女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中央任命一名联合教育顾问级别的高级官员负责女童和妇女教育问题。有些邦还采取设立女子学校、免费供应文具书籍、免费发放校服、免费供应午餐、设立女生出勤奖学金,鼓励贫困家庭送女童上学。
4.制定教育资助政策,保证弱势群体教育权益。印度仍然有50%的人口挣扎在贫困线上,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印度政府制定了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的奖学金、助学金、教育贷款政策。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印度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益,缓和了紧张的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公平与平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教育贷款计划。从1963年起,印度政府为了在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同时不增加政府的经济负担,开始实行一项免收利息的国家贷款助学计划。2000年后,印度政府同印度储备银行和印度银行协会正式出台综合性教育贷款计划。教育贷款计划适用于所有商业银行,为所有开展教育贷款业务的银行提供指导性大纲。银行也可以做出必要改动,使学生或家长能更方便地贷款。教育贷款计划的目标是在合理条件限制下提供经济支持,让需要帮助的贫困生接受基础教育,让有前途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专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新贷款计划覆盖了所有的课程和学科,包括印度国内外的高等院校专业性课程。目前,印度全国有26家银行开始推出教育贷款计划。
(2)奖助学金计划。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是印度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为处于社会不利地位和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平等接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倡导个人成就和美德,鼓舞他们获取知识、达到职业目标。印度奖助学金网站列出了60余所大学、教育机构和各种组织设立的200余种奖学金计划,超过20种奖学金计划来自非政府组织,印度人力资源部还提供28种奖学金专门资助学生出国留学。奖助学金计划主要有国家奖学金计划、国家农村天才儿童奖学金计划、印地语奖学金、妇女平等与权力教育计划等。
篇3
关键词:高中;校园伦理;概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0-0223-02
公元前三千年左右,“成均”作为专门传授和学习“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的机构,是学校的最初萌芽。夏朝才出现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自此以后,校园成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根据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一书中对伦理的定义[1],校园伦理是校园内部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总和以及调整这些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一、“高中”概念的界定
中国现行学制确立于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分为幼儿园教育(3~6岁)、初等教育(6~12岁)、中等教育(12~18岁)和高等教育(18岁以上)。初等教育包括小学和成人初等学校。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包括普通初级中学和成人中等学校。高级中等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包括五种类型学校,分别是普通高级中学、农业职业中学、中等专业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中等学校。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两大类。
中等教育出现在文艺复兴之后,是介于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教育阶段。目前我国中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是谋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2020年普及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90%,基本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性较强,伦理环境更为复杂,并且我国大部分的基础教育资源集中在普通公共教育上[2],所以本文涉及的“高中”是指普通高级中学,正确区别高中校园伦理与其他类型校园伦理,有助于确定高中校园伦理的构建方向和充分发挥高中校园伦理的教育功能。
二、校园伦理的特点
(一)组成要素是“三元结构”
从学校组织的基本结构来看,一切校园的构成模式都是“三元结构”,即学校领导、学校教师和学校学生。首先,学校领导作为校园伦理中的“道德主导者”,既体现国家意志和学校角色,又表现出领导者固有的自主意识,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成长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其次学校教师,既传达学校领导的政纪性意识,又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第三是学校学生,他们是校园伦理关系中的主力军,作为主要的接受者,学校学生必须在学校领导和学校教师直接或间接管理和影响下,形成和发展个体人格。
(二)宗旨是促进人的发展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努力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的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不论是管理,还是教育,都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社会关系。通过积极创造优良的道德环境,促进伦理关系双方的精神成长和意识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是促进学校领导和学校教师发展的过程。因此,校园伦理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共同发展。人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发展自由人格,是指人的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意志行动达到高度的自觉,与道德的、伦理的行为完全一致,这是社会的理想,也是学校领导、学校教师和学校学生共同的德育发展目标[3]。
三、高中校园伦理的特点
(一)主力军是高中生
高中生,顾名思义,是指在普通高级中学上学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刚刚离开初级中学,身心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自我意识得到高度发展
这一阶段的高中生在自我意识中开始产生独立意识,在心理上将自我分为“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逐步开始对自己的品质和特征进行了解和认识,并且评价自身的皮质和与此相关联的自尊体验。这种自我评价的成熟也是高中生成长的一个标志。因为自我评价是一种包含社会行为准则和主观经验的复杂心理行为,只有在青年初期,也就是高中阶段才开始慢慢成熟。此时,高中生往往产生较强的自尊心,道德意识得到高度发展。
2.价值观初步确立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高中生阶段理论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接触更深的哲学知识,使得他们越来越热衷于哲学的探讨。这一时期的价值观集中在对人生意义问题的探讨,反映出个性色彩,但是受到客观环境和主观心理的影响,高中生的价值观缺乏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3.自治需求产生
高中生在行为上开始要求独立决定涉及个人的各种问题,对自由产生空前的渴望。这是高中校园伦理的一个重要的矛盾所在。高中生开始渴望独立,脱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约束,各种摩擦也往往在这一时期发生。在情感上高中生希望能独立体验和选择个人的喜好。尤其是在高中阶段需要确定未来的生活道路,即选择职业。在道德评价上,高中生希望以自己的评价标准为依据,独立评价自己、他人的行为及社会事件。然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仍旧处于理想状态,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弊端极为敏感,以致对自己、他人和社会事件分析时带有片面性。
篇4
【关键词】大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对象选取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其中,南师大选取了234名调查对象,南京工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分别为136人和60人。总共430人中,文科类的学生占54.4%,理工科的占45.6%。其中,男生208人,女生222人。平均年龄为19.3岁,年龄最小的为17岁,最大的23岁。
二、大学生身心健康存在的问题
为了尽可能全面了解现在大学生的身心现状,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即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一)生理健康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我们从大学生身体各项指数直接考察,也从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对卫生知识的了解等方面间接考察。
1.体重偏轻。大学生的体重状况如何,按《华尔街日报》今年2月份报道,“中国是世界上肥胖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那我们大学生的肥胖率如何,我们采用的是BMI指数,也叫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在被测的430同学中,423名同学对此进行了回答。有13.9%的大学生体重过轻(BMI值在18.0以下),82.3%的大学生是正常体重(BMI值在18.0~25.0之间),还有3.5%的大学生超重(BMI值在25.0~30.0之间),还有0.2%的大学生肥胖(BMI大于30.0)。其中男女的体重存在显著性差异(sig=0.000),女生体重过轻的比例大于男生,男生体重过轻的只有3.8%,而女生达到10.2%。在超重和肥胖的行列里,男生的比例比女生大,在被调查对象中,女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是0%,男生占3.7%,这缘于女生追求以瘦为美,乐于减肥。
2.近视情况严峻。在大学校园里,可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都是戴着近视眼镜,眼镜成为大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对于大学生的视力情况,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被调查的430名学生中,有221名同学戴眼镜,所占百分比为51.4%,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情况的近视,其中轻度近视(屈光度小于300度)30.8%,中度近视(屈光度300~600度之间)为
55.7%,高度近视(屈光度在600度以上)为13.6%。综合类大学与理工科类大学,男生和女生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近视情况相当严重,中度近视的比例最大,高度近视的情况也很严重。
3.作息不规律,贪睡和睡眠不足同时存在。在被测的430名大学生中,睡眠在6.5~7.5小时的占60%,有11.2%的学生睡眠为6~6.5小时,5.1%的学生睡眠不足6小时,还有17.0%的学生的睡眠时间在7.5~8小时,6.7%的学生睡眠在8小时以上。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大学生的睡眠都有保证,但是有16.3%的学生睡眠不足,还有23.7%的大学生贪睡。
4.缺乏锻炼。对于一周内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这个问题,42.8%的学生是0次,41.4%的大学生参加1~2次,一周内参加3~4次的大学生占10.4%,4次以上的只5.4%。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严重缺乏体育锻炼。在对为什么不参加锻炼时,我们给出了十项选择,可以按照重要性依次选择三项,其中57%的大学生不参加锻炼是因为没有人陪自己一起锻炼,还有47.5%的大学生选择了“自己学习太忙,没有时间来锻炼”,紧随的是“不喜欢锻炼”,选择这个选项的比例占34.1%。这是主要的三个原因,还有33.5%的大学生选择了“不知道锻炼什么好”,20.1%的学生选择“没有地方锻炼”,还有14.5%的学生选择“想锻炼没人教”,还有10.6%的人选择了“其他”。
5.沉迷游戏。在问到玩游戏的情况时,66.8%的同学每天花在玩游戏的时间不足一小时,24.8%的学生表示每天会用1~2.5小时来玩游戏,还有8.4%的人表示每天玩游戏的时间大于2.5小时。其中,玩游戏的时间是男女区别明显,玩游戏的时间在一小时之内的,女生比例大于男生,而在一小时以上的,女生的比例明显少于男生,说明男生上网玩游戏的情况比女生严重。
6.青春期知识缺乏。关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一个多选题,分别有91.5%、94.8%、94.4%的学生认为艾滋病是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未采用保护措施发生性关系;还有23.2%和19.2%的学生认为是通过唾液传播和蚊虫叮咬传播的。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通过使用坐便式马桶、肢体接触和一起洗澡传播的,分别所占的比例为7%、2.8%、2.3%。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对与艾滋病传播的知识还是了解的,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类似的知识不了解,对于已经是大学生的我们,这些数据很恐怖,值得反思。关于了解性知识的途径是一个多选题,分别有68.1%、59.1%的学生是通过“书籍、上网浏览网页”和“同性同学与好朋友之间的谈话”了解的,38.5%、29.8%的学生是通过生物老师的课堂上讲解和生殖及性方面的健康讲座了解的,还有20.1%、19.6%的学生是通过广播电视节目和光碟录像了解的,只有8%的学生是通过与父母沟通获得的,还有6.6%的学生选择了其他。由此可见,我们的同学,对与性知识的了解都是“自学成才”,这也是造成了部分学生连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都不知道的结果。
(二)心理健康
1.缺乏自信。大学生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认可度不高,在被调查的430名大学生中,又24%的人觉得自己很笨,如果有可能希望变成另一个人;45.9%的大学生绝的自己没有长处,发现不了自己的优点;还有20.5%的大学生在老师布置任务时,还没有去做,就觉得自己胜任不了;还有45.9%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在发言时,由于紧张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忘了。以上的这些问题,都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信心不足,缺乏自信。
2.缺乏社会责任感。是否有责任感也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对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我们从以下几个问题讨论,在问到当你最后一个走出教室,有19.1%的同学表示自己不会去关灯关窗户;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举手之劳,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当自己参与的团体比赛输掉了,自己不会感到内疚,有8.6%的大学生认为,这是符合自己的,还有31.0%的学生认为比较符合。对于成绩差的同学,21.9%的学生认为应该由老师负责辅导,与自己没有关系。从这可以看出当今的大学生,缺乏合作精神,缺乏责任感,喜欢推卸责任。
3.适应能力差。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公共场合的适应能力,这些都体现着我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36.9%的大学生害怕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在陌生的环境中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17.0%的大学生适应不了艰苦的生活环境;只有61.6%的大学生表示对生活条件的要求不高。其中女生和男生对生活条件的要求方面存在差异(sig=0.000
4.婚恋观。现在大学对于学生的婚恋也是一个较为开放的态度,那么学生对于恋爱是什么态度呢?对于恋爱的年龄,男大学生的认为最佳恋爱年龄是21.6岁,女大学生认为最佳恋爱年龄是26.95岁,男生认为最佳结婚年龄是27.5岁,女生认为最佳结婚年龄是26.98岁。只5.3%的大学生希望在24之前结婚,大部分的大学生预期结婚年龄都集中在25-28岁之间,其中28岁所占的比例最高,占26.9%。认为最佳结婚年龄是30岁的男生有11.2%而女生只有4.6%。这个显著性差异和性别有直接关系,按照生理等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她们的最佳结婚年龄要比男生小。关于恋爱到底意味这什么,我们提供了五个选项,有424人对此进行了回答,83.3%的大学生认为恋爱就意味着情感交换,73.9%的学生认为恋爱意味着牵挂对方,其中,选择“牵挂对方”的男生占31.1%,而女生却占42.5%,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女生的情感依赖要高于男生。63.9%的学生认为恋爱意味着对对方奉献、还有32.1%的大学生认为恋爱是喜悦对方,另外还有8.7%的学生认为恋爱意味着可以发生性关系,选择此选项的男生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占7.3%,女生占1.4%,男生表现出对性更为冲动和主动。在访谈过程中对于恋爱和婚姻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婚姻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但是大学阶段的恋爱是否以结婚为目的,多数学生表示没有考虑那么多,一切要顺其自然,因为现在不确定的因素太多,现在的恋爱,多数是情感的寄托,所以大学生的恋爱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现在的恋爱对象和以后的结婚对象,没有必然联系。在和异性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异性知己最亲密的动作有哪些,我们给出了七个备选答案,被调查者可以任选三个。其中80%的同学的认为,异性知己直接仅限于握手,73.4%的学生认为可以有象征性的拥抱,还有50.7%的学生表示,他们可以接受在异性知己面前开带荤的玩笑,分别还有15.5%和14.3.%的学生能够接受异性知己同居一室和亲吻;还有12.8%的学生表示能够接受异性知己的,另外,还有4.6%的学生能够接受和异性知己直接发生性关系,其中男性(3.9%)所占比例突出。由此可知,现在的大学生性观念都比较开放,多数学生能够做到行为举止符合规范,但是有部分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过于开放,缺乏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认识不足。
三、原因分析
现阶段大学生的身心状况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些是在大学阶段造成,但更多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和初等教育阶段行程的。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虽然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和初等教育阶段,由于升学率的影响,存在着重智育的倾向,其他方面的教育力度却不够,这就造成了许多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造成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理念的偏差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这重要角色,现在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从孩子出生就倾注心血。在访谈的过程中,有83%的学生表示,在很小的时候就参加过父母为其准备的各种辅导补课班。从出生开始,他们就为孩子规划好了人生道路,现在的孩子白天在学校接受教育,晚上和双休父母又为他们安排了课外辅导,现在的孩子除了功课还是功课,有做不完的作业,高强度的学习,导致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现在中小学生由于缺乏运动,肥胖率和近视率都在飙升,家长最关心的永远是孩子的智育发展,完全忽视了孩子自身身心发展,最后等到孩子考上大学了,学生的身体也出现了各种毛病。所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差,是长期形成的。另外,在中国一直是一个谈性色变传统,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教育更是缺乏,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只有8%的学生表示,和父母谈论过关于青春期健康的知识,但也是点到即止,学生从父母那里了解到的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十分有限,这也是部分大学生连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都不知道的原因。还有现在的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出现偏差,由于过份溺爱孩子,造成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缺乏社会责任感,自私自利。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遇到各种问题,甚至唯利是图的价值取向,造成部分大学生婚恋观的扭曲,部分高校中,出现学生被包养,做小三的现象,有些学生甚至存在着学的好不如嫁的好,或者学的好不如娶的好的思想,把婚姻做为改变自己生活的筹码。
(二)学校教育理念的偏差
从孔孟的“学而优则仕”仕途化的教育目的观,到隋唐科举制度,再到今天发展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应试教育观。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阶段和初等教育阶段,学校仍然将“应试”视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其教育观念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分数”“名次”“升学”等一系列与考试相关的概念,在这种应试模式下,学生、学校、老师都成了最求升学率的工具。教育的目的规定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方向,在一切以“应试”为最终的教育目的的情况下,学生的身心健康就被忽视了,现在很多高中,完全就取消了体育和声乐等课程,即使开设这些课程,也是经常改上文化课,那就更不用说,思想道德,社会适应能力,青春期健康辅导了,所以,基础教育和初等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但是进入高校以后,高校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有较大的随意性,很多院系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设置课程,而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导致学生在基础教育和初等教育过程中遗留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大学出现了“以就业率为导向”的教育倾向。该倾向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使大学职能与责任趋于简单化、商品化和功利化。现代大学的责任是多元的,大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更应关注人的社会生存意义。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现在大学课程中,缺乏以学生自身健康发展为主题的相关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缺乏引导,对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缺乏训练。
(三)社会因素诱导
首先,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诱导了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西方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也渗透进人们的心灵,腐蚀着年轻一代的精神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大学生陷入了适应上的困境。大学生由于受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的熏陶,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都出现了扭曲,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追求物质、追求享乐,缺乏社会责任感,很多大学生把物质看的太重,17%的大学生表示受不了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在交友过程中,有部分同学的思想也不是很纯粹,甚至把物质条件摆在首位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其次,就业的压力的影响。近年来,全国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批的学生涌人大学校园,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逐年增加,但是社会岗位需求并没有同比增加,相反某些热门行业出现岗位饱和的现象,残酷的社会就业竞争,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受传统择业观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希望找到社会地位高,工资待遇丰厚,发展前景可观的工作。但现实的状况是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心理问题就随之显现出来。出现了对自我的否定,缺乏自信心。行为主义桑代克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提到,“当人产生了某种需要的欲望时,个体原有的问题解决模式不能使自己的需要达到满足,就产生了‘阻挠’,这种阻挠可能来自于客观的环境、个人能力的欠缺或个体需要的内在矛盾,面对这种阻挠,人们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严重的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为了解决这种紧张和焦虑,大学生就必须寻找就业途径。所以大三大四的学生现在主要忙于两方面的事情,一个是忙着备考公务员,另一个就是忙于考研。在这情况下,他们又陷入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模式,为了考试完全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饮食无规律,很少做运动,很少参加社交活动等等,所以,就业压力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解决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首先,家长要具有素质教育的观念。家长的教育理念,主宰着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强调智育的同时要兼顾德育,注重孩子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中和能力的培养,把孩子从片面的追求学习成绩的枷锁中解救出来,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充分发展。其次,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把握一定的度,在具体来说需要把握的度有以下五个方面:目标上大而不急;环境上宽而不随;生活上爱而不溺;要求上严而不厉;配合上勤而不讳。孩子的教育要有一定的方法,只要方法得到,孩子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成长。最后,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家庭教育中,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全方位的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各方位的优缺点。看孩子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而不是我们一味的强加灌输。
(二)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
学校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切实的做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点:首先,加强高校健康教育专职师资力量的培养。通很过培养专业的师资力量,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健康鉴于,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在推动健康教育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很多高校都有青少年心理课程和健康讲座,我们现在就是完善这些课程。其次,重视和加强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重视和加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与指导工作,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不断地增强和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社会环境
优化社会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要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原理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第二就是为步入社会的青年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就业环境,环节青年人的生活压力。但是要做到这些需要政府部门的等多方面努力,在这只做简要论述。
参 考 文 献
[1]周金浪.教育学[M].上海出版社,2006:65~72
[2]张青兰,王欣.湖北省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1):64~66
[3]戚兴宇.对大学教育“以就业率为导向”的冷思考——论科学发展观下的大学职能与责任[J].现代教育管理.2010(2):19~21
[4]代荣荣.浅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10(5):117
[5]赵晟.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262
[6]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320~321
[7]曹红战.试析我国当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6):6~9
[8]弓松涛.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思考[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7:43~44
[9]曹士云.大学生身心健康需求与高校健康教育的发展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14~116
篇5
关键词:教育硕士;小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
一、引言
我国2009年了《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动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以小学教师职业为导向,能胜任小学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且具备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跨学科教学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小学教育一线建立全日制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实习基地,是提高研究生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同时,大学导师与小学一线教师共同培养研究生,也是促进“大小协同共建”的重要手段。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自2003年起培养硕士研究生并最早招收小学教育专业硕士,迄今每年招收逾百人,学院积极探索研究生实习基地可持续发展模式,正式建立了专门的“全日制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实习基地”,进一步探索了实习共建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需求融合:建立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实习基地的必要性
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已经有20年的历史,在北京市基础教育一线建立的本科生实习基地校近百所,前期的研究生教育见习、实习基本都由导师安排直接进入本科实习校。随着专业硕士招生人数的增加,有必要建立专门的专业硕士实习基地,这也是大学、小学、导师、研究生本身多方需求相融合的必然要求。1.小学的需求。人才是小学发展中第一位需求,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小学可以从实习生中发掘优秀的研究生毕业后留下来就业。小学也希望研究生的科研素养能够带动小学教师提升科研能力。小学的发展理念和教育思想也需要研究生的体验和传播。2.大学的需求。首先是人才培养、提升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需求。其次是大小共建、科研合作的需求,实践基地校可以为大学的科研课题提供研究平台。最后是可以充实案例库建设,通过采集实践基地各学科教学案例和小学教育管理案例,为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的学习、借鉴、研习提供优秀案例。3.“双导师”需求。大学校内的理论导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也需要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教育硕士实习过程中,有充分的机会向一线实习导师学习;一线的实习导师通过指导研究生实习和与大学的理论导师交流,可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4.研究生需求。培养实践能力,全方位了解小学教师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带着问题完成科研,在实践中夯实理论;增加工作经历,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培养机制:大学与小学共同构建“教—学—研—进”循环
围绕培养目标,大学与小学共同探讨形成“教—学—研—进”一体化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循环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1.教,即教学实践,小学要帮助研究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这就需要实习基地保证实习生有足够的听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量;保证实习导师指导学生的次数与质量;有完整的基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目标的完成提供强力支撑,保障良好的实习条件等。2.学,即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研究生带着问题回到大学的课堂进行理论学习,尝试用理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研,即科学研究,在大学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能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育学术交流能力、形成自我反思习惯和能力,结合实践完成科研。基地校要合理安排时间,保障研究生有回到大学与导师进行科研、讨论、反思的时间。4.进,即行动改进,研究生再次回到小学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获得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形成高度重视小学教育工作的态度,理解教育以及小学教育对于社会及其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合作模式:大学与小学协同的“STUME”实践
以整合、多元、开放为指导思想,以服务研究生发展、满足小学需求为两个出发原点,推进大学与小学之间多种形式的“大小协同”,在协同中探索“STUME”实践培养模式(School-Teacher-University-MasterofE-ducation),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发展水平的共同提升。“教—学—研—进”循环是“STUME”模式的核心,通过从小学到大学再回到小学的循环往复,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是“STUME”模式的关键。为大学理论导师提供了科研实践平台,加强大学和小学“双导师”的交流,促进大学小学的协同合作,理论导师和实习导师都有提升。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是“STUME”模式最清晰的两种路径。实践教学侧重将研究生的基地实习活动常规化、规范化、科学化,不断丰富协同育人的方式方法;社会服务主要是大学输出专业影响力,指导小学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差异化发展目标,实现与大学之间的有效合作。
篇6
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特点要求各个国家形成各自的相关法规性质文件,“在一个国家里,任何人都毫无例外地应当享有生命权、人身安全权、人身自由权、思想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最基本的人权,这是人权普遍性的突出表现……在尊重与维护人权共同标准的前提下,在尊重与维护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础上,不同国家在人权观念、人权政策、人权制度上,可以采取一些符合自己国家具体国情的立场和做法,是人权特殊性的体现。”[1]因此人权计划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人权本身性质的要求。
201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整个计划除导言外,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利保障(此部分可以总称为弱势群体保障),人权教育,国际人权义务的履行及国际人权领域交流与合作五个部分。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制定该计划的背景原因、制定原则以及制定主体。比较起2009—2010的人权计划,第一部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内容颇多变化:笔者将参照文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①(以下简称公约)进行比较,该公约共五编31条(实体权利规定主要为第三编)。“继续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
一、工作权利部分
人权宣言第一个公约的第6-10条就是涉及工作权利的约定,包括自由选择工作保障工作(六)、享受公平良好工作环境(七)、加入工会保障民主之权利(八)、享受社保(九)以及关于妇女和儿童工作权利的特殊规定。人权计划中规定细则主要包括: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工资、修改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改善工作环境(安全和法律)几个方面。总的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人权计划关于工作权主要集中在“保障工作”以及“享受公平良好工作环境”两个方面,社保部分在之后的内容有专条规定,对于人权宣言的其他要求仍然未纳入计划之中。比较2009年的人权计划,工作权利内容更加细化了,虽然也增加了更多的数据,但是整体看来,用词依旧是模糊的,也并未有更具说服力的现有数据。
二、基本生活水准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及健康权利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人权计划中的基本生活水准主要以工资收入为角度,其中“扶贫纲要”提到的“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实施能帮助劳动者们学到一技之长,使得他们能有了选择工作的自由并且保障其工作,但这仍然属于“工作权利”范围,正如《公约》规定,工作权利是一种实现个人价值的权利,选择工作自由的意义正在于此,而不是作为人能够使自己基本生存的权利。因此笔者认为,基本生活权利是即使不工作也能生存的权利——即“……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为他自己和家庭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着和住房,并能不断改进生活条件。各缔约国将采取适当的步骤保证实现这一权利。……各国既确认人人享有免于饥饿的基本权利……”②
“完善各类社会保险制度,促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均等覆盖”;《公约》的原文也只有一句话:“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更多的是融入于其他条文当中。整体来说计划的社保部分是比较详尽的,同时也考虑了我国的现状。
“初步建立覆盖全国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本条的细则很广,较2009计划有很大的变化:精神卫生法、全科医生培养、慢性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制定中医药法和药品标准;这几项问题的提出说明官方在健康权利这一块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医疗领域的落后。但仍旧有够不清晰之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低于25元标准,到2015年提高至40元以上”,究竟是每日还是每月?如果这个数据是城乡统一的人均也必然会造成极不平等的经费使用状况!“提高居民急救服务的可及性”,何谓可及性?食品安全的设定仍仅是提及了几项法律制度。这样的设定与相应关注度的失衡不免让人失落。《公约》规定:“一、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二、本公约缔约各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为达到下列目标所需的步骤:……(乙)改善环境卫生和工业卫生的各个方面;(丙)预防、治疗和控制传染病、风土病、职业病以及其他的疾病……”。①规定中的“心理健康标准”、“工业卫生”、“职业病的控制”,计划中均未曾提及。笔者认为,即使现今条件有限,以上几项的标准可能无法达成,但是作为不可缺少的权利,他们都应当至少被列入计划之中。
三、受教育权利及文化权利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普及高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细则中多处提到义务教育,我国虽已实施义务教育免费,但却未见“义务教育免费”的字眼,笔者想强调的是免费程度的大小关系到教育能否落到实处。另外,关于学前教育是否属于义务教育范围之内这一问题并无规定。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栏中的计划部分的措辞又变成了陈述该制度的目前现状,其中针对“流动人口儿童义务教育”和“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的陈述亦模糊混沌,且对后者未设定任何实现目标。《公约》规定:“……为了充分实现这一权利:(甲)初等教育应属义务性质并一律免费;(乙)各种形式的中等教育,包括中等技术和职业教育,应以一切适当方法,普遍设立,并对一切人开放,特别要逐渐做到免费;(丙)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以一切适当方法,对一切人平等开放,特别要逐渐做到免费;(丁)对那些未受到或未完成初等教育的人的基础教育,应尽可能加以鼓励或推进;(戊)各级学校的制度,应积极加以发展;适当的奖学金制度,应予设置;教员的物质条件,应不断加以改善。……尊重父母和(如适用时)法定监护人的下列自由:为他们的孩子选择非公立的但系符合于国家所可能规定或批准的最低教育标准的学校,并保证他们的孩子能按照他们自己的信仰接受宗教和道德教育……”②尚不提父母为其子女选择接受何种的教育的自由,只说前一项——关于教育免费以及逐渐免费的要求,在计划中尚不能体现。不过笔者认为,关于助学项目的设定可以逐渐发展成为免费教育项目。另外,人权计划中强调的“提高教学质量”是否是源于对《公约》中关于教育目标的理解,如果是的话,笔者认为应该如原文般的更全面些的认识教育目标——“教育应鼓励人的个性和尊严的充分发展,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并应使所有的人能有效地参加自由社会,促进各民族之间和各种族、人种或宗教团体之间的了解、容忍和友谊,和促进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各项活动”,而不只是放在升学率和知识性的教育方面,尤其是中小学教育。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权利的保护最缺乏制度的保障并且很难进行监督,这是由文化的性质所决定。它是抽象的并非具体的,不能够用量化标准来衡量,权利最终是否得到实现必须回归到公民个人以及社会氛围上。《公约》是这样规定的:“各国承认人人有权:(甲)参加文化生活;(乙)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丙)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受被保护之利…各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为保存、发展和传播科学和文化所必需的步骤……各国承担尊重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自由……各国认识到鼓励和发展科学与文化方面的国际接触和合作的好处。”③计划中提及到其中大部分内容,但是并未规定任何关于文化的国际合作方面的问题;另外,笔者自己有一点看法,我认为应当提出并强调本土文化的保护和普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我们在敞开怀抱容纳世界的、时代的多元文化的同时,不能忘记民族的,传统的“根文化”,正是中国人的一句老话“不能忘本”。只有扎根于自己的土地上才能更好的立足于世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四、环境权利
“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环境权利在《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签订时还未被纳入权利范围,在哥本哈根会议后,环境权利被世界各国提上日程。新人权计划比2009年的计划提出了更具体要求,并且在改善大气质量部分增加了PM2.5的控制目标。尤其在环境监察这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机制要求,体现在我国诉讼法中的“公益诉讼主体”的规定,这些都说明这方面我国政府的意识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同时让环境权利意识深入到国民心中,例如将环境权利教育纳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中小学的课堂,有车一族的培训以及生产者的资格认证等等,如此行动举措才能体现我国人权保护的态度。
五、结语
2012年的人权计划社会经济文化权利部分删除了最后两项——农民权益的保障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的人权保障,笔者认为很是恰当,农民和灾区人民都是我国公民,如因为外界的关注而另起篇幅太显刻意,应当一视同仁与其他公民的权利无区别。本文虽只是对全文的第一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但是也可以从最基础的人权规划读出一些问题。2012年人权计划较前版本进步很明显,但离国际上关于人权的相关公约规定尚有些差别,制定计划是在保护我国人权,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是最关键的。
篇7
关键词:成人教育;逻辑起点;理论探寻
作者简介:陈飞虎(1971-),男,湖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3-0023-03
成人教育在我国实行已有多年了,它见诸人们的口头,见诸学者的论著,也见诸政府的文件,当然也见诸教育工作者的实践。然而,面对形式和种类繁多的成人教育,我们常常迷惘:成人教育与教育学的关系如何?成人教育的类的特性究竟怎样?成人教育是让学生更像他自己还是为了谋取更好的职业?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到底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还可以引发无数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引起人们长期的争论,却总不能得到清晰的结论。因而,这些问题特别是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问题可以称之为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世纪问题,也是影响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问题。
对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问题的探寻有助于我们明晰成人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即成人教育的自我意识:为何存在、如何存在、何以存在等。这也是有关成人教育问题的反思和批判。反思和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成人教育学独特的学术品质的形成与提升。
一、成人教育理论的研究现状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论体系,每一种体系都有各自的逻辑结构,因而必有一个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范畴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并起制约作用。
黑格尔认为哲学的起点是“存在”。张楚廷先生有一句通俗的话:“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问到底,问到不能再问了就是哲学。”当我们试图问到成人教育是什么的时候,实际上也在问:教育是什么?而我们要回答“教育是什么”是以必须弄清楚“人是什么”为前提条件的。人是什么?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家对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进行过无数的探究,因而也是教育的“第一问”。关于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特性、教育过程和目的之类的论题,都是基于人的类特性基础上来展开讨论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逻辑起点是最简单的范畴。它是用来说明其它事物的,而其本身是不需要说明的。因此,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也要从教育的源起时期开始探索它的活动形态,这种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它的最简单形态。
人的类特性是什么呢?马克思说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的生命。①
人的活动本身具有“对象性”,这是“人的根本”之一。人,这种生命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的生命,就在于这种生命可以其自身生命为对象,并通过这种对象性活动来发展自身,来增长自身。简而言之,就在于人具有反身性,并通过反身性而自增,从而具有自增性。自反性和自增性一起描绘了人,使得人这种生命那样的灿烂。②
人的反身性和自增性使人获得新的生命,而教育正是辅助学生走向新生的途径,这就是教育的逻辑起点问题之一。教育学范畴体系的展开、推演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帮助学生自己成为自己”不断丰富发展的规定性的过程。
但我们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者或实践者往往不屑于此类问题,而是把目光锁定在“成人性”上,以为只要把握了“成人的特性”就可以开展成人教育工作了,或不会妨碍我们对成人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了。于是乎,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一是认为“成人性”已是一个逻辑起点,从这里出发即可展开关于成人教育的理论;二是按照自己对成人性的某种特定理解去开展自己的理论工作或实践,并且同样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正像对教育有不同理解的理论专家或实践者做着自己出色的工作一样。
有的学者则承认“成人学习”这一概念已是逻辑起点,因而不再给它下定义,而是由此展开讨论,通过对成人教学的目的、内容、过程、规律等细致的分析来进一步回答“成人教育”如何展开。
针对这两个问题尽管人们借助了丰富的经验并发挥了高强的能力,但仍值得争论或探讨。
二、从哪里开始寻找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
关于“成人”,有各种解释。有人从实际年龄来区别成人与非成人;有人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个出发点界定成人与非成人;还有研究者从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综合现象来区分成人与非成人,等等。
关于“成人教育”,从不同维度出发,成人教育的内涵也有各种解释。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指出:“对于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过高级训练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③
由此可知,成人教育不是“成人”与“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人的个性”与“教育”的有机整合,在凸显“成人性”的过程中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
有学者认为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成人性。因而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对成人的特性的阐释上,就如一般教育学和心理学一样,重点和中心放在儿童或未成年人。其结果只能是自我孤立。
如果再问一下,成人学员不也是学生吗?学生是什么?学生是人。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用我国教育几十年的辛酸换来的。马克思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④
就如干部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党员,才是干部。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传统教育一贯把他们看成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廉正勤政寄托于个人修养。这是不负责任的,有推卸责任之嫌。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只是每个时代,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人的要求不一样而已。因而,无论教育过程的内容水平和方法如何,无论它是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也不管它是否延伸或取代中小学、大学以及学徒期的初级教育,通过成人教育,成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或职业水平,或使自己向新的方向发展,以及改变自己在全面发展个性和参与平等的独立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活动这两方面的态度或行为。
我国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的工具理性曾是十分明显的。成人教育要为经济、政治服务,受教育者为就业、升职而学。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类着眼点过于执著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前途,却往往忽略一个前提,也是最基础的东西,那就是人本身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的发展,又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统一于人的发展。
虽然成人教育与教育有区别,但笔者认为两者的本质是一致的,成人教育是在教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从教育领域分离出来的,它必然有教育的根本特性。因而成人教育的本体仍是人的自由、自在、自为的全面发展。
因此,成人教育研究的出发点也应该是人,让每个人认识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人的尊严及人的责任等,从而使成人更像人,更好地成为他自己。
只有在把握了人的类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成人自身和教育的基本特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并实行成人教育。这就是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之一:成人的反身性与自增性。
三、进一步的分析
就我国整个教育事业而言,我国的教育大致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部分。
在当今社会,教育这种资源也是有限的。如何使各类教育都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也有一个追求最佳“生态位”的问题,即最适合自己发展空间的问题和为适应特定生存空间所形成的特性问题,也就是说成人教育的“位”在哪里,只有弄清楚成人教育的“位”,才能理解成人教育“如何存在”,并由此区分出成人教育的自我意识,从而抽绎出成人教育与其相关学科的逻辑关系。
1968年,教育家Robert Hachins出版的《The Learning Society》(学习的社会)里有一句这样的话:“人类繁衍生息的方法是继续学习”。在以教育机会增长和平等主义哲学日益兴起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时期,学校将日益成为社会,而社会也将日益成为学校。人们工作、娱乐、教育之间的分离将大大消失。
然而自从对成人教育广泛开展讨论以来,事实上有许多人对成人教育这个词带有抵触感或持有疑问,而这种抵触感大多源自自身受教育的经验。他们的观点就是所谓成人教育是基于自身条件或外界的压力,是一种强制性教育,所以对这种被动的教育存有疑问。人们期望教育有助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安宁、和谐和精神健康,也有助于社会化,重点在帮助人们有目的地、热情地生活,自我满意和愉快,自我实现和内心和谐,而不只是一种欲望;期望教育对于培养经济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传统目标做出贡献,也要求教育人们成为更加相互支持、更少破坏性竞争的人,培养人们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他们的独特之处,乐于同具有不同特点的人共同生活和工作。
这就是成人教育的生存发展空间,而这一切是必须建立在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之上的。
总而言之,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还很不完善,也不够充分,要建构一个成人教育学的完整体系,就要从哲学的高度对成人教育学中的现象进行反思,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成人教育学中存在的问题,其它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关于成人教育逻辑起点的问题即是成人教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②张楚廷.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篇8
关键词:课程改革 个性化教学 分层教学 教学资源
1 概述
自2000年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面推进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与建设,在各省市高职高专院校中广泛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各级各类高职高专院校积极响应,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初步探讨其它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借鉴其它高校的研究经验及方法,更好地开展本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工作。
2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
2.1忽视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初等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衔接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不断拓展和完善,开设学校范围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内容与初级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出现了重叠,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且重复。日益普及的家庭计算机也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已经是非零起点,甚至有学生已通过各种考试并得到相关证书。
2.2忽视学生计算机能力水平的需求差异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根据专业的不同稍有区别。但大多数此类课程材,学计划和进度,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忽视了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和不同专业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需求的差异,也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及兴趣爱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计算机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相对分离,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安装软件等基本操作都觉得困难重重,学生实践操作不能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应用创新能力不够。有兴趣的计算机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着力点,对于没有兴趣的计算机课程,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就会感觉枯燥乏味、畏难不前。学生自主择课的自主性仍不彻底,仍不能适应今后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柔性化。
2.3教学资源利用不够充分
教学环境资源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计算机基础课程非常关注教材里的内容,而不大注意对这个具体的实际内容加以拓展,去把它环绕在教学的周围进行多元的综合整合,并加以利用,教学中渗透自主学习理念,课外课程的学习与提高以学生自学为主,而学生对学习资源利用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育工作者整合学习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环境。
3 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建议
计算机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不是单一的只有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部高教司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指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公共课分为三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基础。
3.1适应高职特点,精心自编教材
教材的更新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它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种类多,学时有限,要想使这门课程开展好,教材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计算机基础教材要与当前教育改革相适应,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突出它的实践操作性。
根据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以大纲要求为标准,我们已编写并公开出版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第一版,在整套教材中,实操贯穿理论,每章前面有知识要点,知识理论体系和技能体系巧妙地融合,每章的实训案例前面有操作要点,操作练习精选,注重实用性,每个实训均来源于实际应用,步骤清晰。教学过程中使用任务驱动,综合训练简单明了,思路清晰,实用有效。教学实践证明,概念容易记忆,操作要点清晰,实训实用,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顺利通过相应的计算机测试,得到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好评。
3.2根据学生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
对于学生的非零计算机基础水平,许多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分班教学。即在新生入学时进行测试,理论和实践操作各占一定比例,根据成绩进行分班教学。
我们将通过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兴趣爱好等,根据不同专业修改计算机公共课程设置,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通过测试分层次教学。根据计算机公共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层次性以及延续性要求将其渗透到各专业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学习过程当中去,使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计算机技能同步提高,形成可持续性教学。
3.3通过深入调查加强教学实用性
教育部高教司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提出“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质上是应用教育”,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根据各专业的应用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因此针对这些学生的计算机公开课程教学一定要和他们的本专业特色及需求结合起来。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能力水平要求不同,对此,我校将深入调研,对用人企事业单位对人才能力要求,学生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及毕业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将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设置为采取2+X的模式,即在2门计算机公共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专业需求或兴趣爱好,选修若干门课程。
3.4着力建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
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作为一种信息活动,对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信息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和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条件,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将课程大纲、网络课件、操作示例及练习题目、师生互动等学习资源在校园网上或教师的个人网站上,从而为学生自主式学习提供资源保障。
要进行以网络资源作为教学资料,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网络资源还要进一步丰富和不断充实。我校精品课程已在逐步开展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一线课堂教学的教师参与了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包括学习辅导类,辅助教学类和师生共享类三大类。其中有网络课件库,习题试题库,教案素材库,视频教学等,而且与新课程改革同步,已逐步应用到课程教学中。
4 结论
计算机应用的日益重要以及社会的需要,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对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体现课程改革思路,初步探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对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玉艳,陈志松.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现状及教学改革探讨[J].池州学院学报,2008,10.
[2]冯中毅,董海棠.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程设置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31).
[3]王莉.论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精品课程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9,4.
篇9
(一)教师培养机构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师范教育培养机构是现代国民教育制度的产物,它的整个发展轨迹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师范学校时期,师范了教育)学院时期和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最初的师范教育机构发端于教师短训班,只是一种有目的的短期培养,即培养小学教师,它是为了满足早期的普及初等教育的需要。随着初等教育的普及,中等教育也提出了普及的需求,于是建立师范(教育)学院就成为中等教育师资机构的需要。师范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4年,担负培养中学和小学教师的双重任务。教师培养机构发展到第三阶段是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本世纪中期,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出现,使工业社会开始信息化和智能化,各国对师资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应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师范学院课程建设、师资条件、经费设备等都不能与文理学院和综合大学相比.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于是作为教师培养机构的师范学院自身也就面临如何适应新形势的生存需要的问题,即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学历水平的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教师培养机构的升级运动,即高等师范学院升格为或归并于综合大学,成为综合大学或综合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普遍要求未来教师先在文理学院接受4年的文化基础教育或科学教育,而后在教育学院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研究生班专业训练,使之达到硕士水平,有志深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后还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的师范学院已经演变为综合大学的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许多综合大学又相继建立了教育研究生院,培养高级教育专门人才,教育管理人才和教育学科教学和研究人才,并承担在职教师进修和培训的任务。
(二)教师养成方式的三个阶段①
第一阶段是模仿阶段,即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模仿前辈(师傅)而习得的阶段。这时还没有培养教师的专门机构。第二个阶段是教师职业专门培训阶段,即教师干部训练—师范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主要是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通过师范教育的专门职业训练培养出来的。现代学校的教师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方式是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工业革命推动下的普及教育对大量合乎教师职业规范人才的社会需求的产物。市场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现代国家的形成是普及教育的社会动力,而普及教育则是师范教育发展的直接社会动力:普及初等教育推动了中等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普及中等教育推动了高等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三个阶段是教师职业证书阶段,这个阶段培养的教师大多具有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在大学本科阶段,大多是在大学文理学院学习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后再修习相应的教育课程,习得相应理论的和实践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通过教师职业证书考试,而后成为教师。当达国家的教师培训工作已进入或正在进入这个阶段。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发展的这个阶段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提高和加深未来教师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水平;二是加强和加深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能力的训练,并把这些培训提高到大学后的水平。其基本培养模式是,文理学科的科学文化素养的教育改为主要由大学负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仍主要由师范学院或大学教育系负责。看来,高师教育机构让出了文理学科的培养职能,退守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养职能以及其他各级教育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职能。学习者在完成这两部分课程的学习之后,通过考试取得教师职业证书。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是师范性和学术性从分离走向整合的发展轨迹②
师范教育和学术教育从分离走向整合的起点是高等师范教育的产生。这种整合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形式上的,主要体现在师范教育由中等教育升格为高等教育,其原因首先是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及其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及教育延长到高中:其次是实行的双轨制教育制度由于民主思潮和社会发展以及劳动人民的斗争开始由单轨制所取代,并轨的趋势使教师的培养有了统一的和更高的要求;再次是由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学的学术地位得到了提高,要求教育必须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教育科学进入了学术殿堂,学术性大学纷纷建立教育专业机构,培养合格的教师。实质上的整合始于本世纪中期,原因在于第三次技术革命,工业社会开始信息化和智能化,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迅速,对人及其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各国不但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扩充中学后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学改变了过去狭隘的专业训练,要求理工科的学生也要了解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对文科学生则要求他们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即对文理科学生实行综合性的教学,授以广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于是各国对师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育学识与技能,还应有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二、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从上面的发展阶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国际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一)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的国际师范教育改革趋势①
目前认识这种趋势的模式有三种,一是学术性和师范性认识:二是定向型和非定向型的认识;三是封闭型和开放型的认识。它们是认识师范教育的基本的两维认识模式。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它有两种整合培养模式,一是像美国要求未来教师先在文理学院进行四年的文化基础教育和科学教育,而后在教育学院进行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研究生班专业训练,使之达到硕士水平,有志深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后还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联邦德国要求未来教师首先要在大学接受三到四年甚至四年以上的学科教育,第二阶段再到见习院进行一年半到二年半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培训。这种模式的师资培训主要依托综合院校和文理学院来实施。二是采用大学和高师使用的培养方式,大学主要是进行学术科目的培训,高师主要进行教育专业的培训,像法国,未来教育培养的第一阶段是在大学接受两年的基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学习方法的训练,第二阶段由大学和师范学校共同对他们进行为期两年的科学和教育的加深培训,未来的高级教师则由大学和师范学校对他们实施更深入的科学和教育训练,最终达到博士水平。
(二)师范教育制度的多层次化趋势
俄罗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打破原有的单一、僵化的高师教育体制,建立灵活、多层的教育结构,建立多层次高师教育制度:第一层次是招收中学毕业生,修业3年,培养九年制普通学校教师,授予基础教育教师证书;第二层次是在完成第一层次学业基础上继续修业2年,培养高中教师,授予学士学位;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基础上继续学习,修业年限为1一2年,培养高中、中专、古典中学、专业学校教师和大学助教,授予教师一一研究者专门技能证书,第三层次的学生还可确定职业及研究方向,进行硕士学位的论文答辩。这几个层次有机连续又相对独立,这种多层次新的教师培养模式旨在构建合理的学术培养过程,依据各类型教师的具体培养任务,使基础的和专业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奥地利目前各种学校的教师在不同机构接受不同的培训,学习年限各不相同,也表现出多层次性趋势,它存在八种类型的职前师范教育;培养机构彼此分离(师范学院、职业师范学院、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师资培养层次不同(高中层次、中学后层次、高等教育层次);以不同的理论为指导(定向培养、非定向培养)。奥地利的职前师范教育主要在师范学院和综合性大学进行。师范学院主要培养义务教育师资。在综合大学进行文法学校师资和商业技术学校普通学科师资培养采取两阶段的培养模式,第一阶段是学位教育,它有两个部分,前四学期学习两门学术课程,结束时可参加初级学位考试,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必须参加专门举办的职业定向研讨班;后五个学期的学术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满足师资培训和学科教学的需要,另外还学习学科教学论、教育科学和进行教学实习。在综合性大学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硕士学位。目前奥地利采取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把师范学院纳入高等教育系统之中并保存其独立地位:增强各培养计划之间及与综合性大学的互通性;课程设置上注重核心素质内容:承担一定的研究和发展项目,承办一定的在职师资培训和教师进修。
(三)师资培养制度的多元化趋势一一师资培养渠道的非师范化国际趋势
师资培养渠道的非师范化是指打破原有的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培养模式,使非师范类院校也能培养师资。即是说,师资培养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而且综合性大学可以设立教育学院、系等师资培养机构,同时还可开设教育讲习班、学位课程等特殊形式的师资培养方式。实际上,师范教育机构和形式发展的第三阶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师资培养的非师范化倾向。①例如,中佃的台湾地区师资培养走向多元化,1994年颁行新的“师范教育法”,即“师资培育法”规定,除原有的师范院校外,其他一般大学均可申请设立教育院、系、所或开设教育学课程,共同参与师资培养工作,从而打破了师资培养由师范院校垄断的情形。目前,台湾共有师资培养机构47所,其中师范院校12所,设有教育院、系、所的大学5所,设有教育学程的大学30所。
(四)师范教育课程的通识化国际趋势
由于受到学术性和师范性整合的制约,师范教育课程呈现出通识化趋势。俄罗斯多层次的师范教育体制中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均包括三个环节,即一般文化的课程、心理学、教育学课程和专业课的课程。第一环节是要加深学生对人、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发展学生一般文化的世界观,其中重要的是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历史和哲学学说的历史,这是未来教师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不可缺少的知识结构;第二环节中有心理学、教育学的强化课程,加强培养学生研究教育的历史和社会教育学的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的能力,还有各专业的普通教学法;第三环节根据课程内容确定方向,进一步掌握专门学科的科学体系及教学与研究的工艺特点。台湾的师范院校的课程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通识课程、专门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是指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共同的基本素养:专门课程是指师范生未来任教科目的相关课程:专业课程是指担任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的相关课程。
(五)教师资格认可机制的三级制国际趋势
教师资格认可机制涉及到教育聘任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认可;二是对志愿当教师的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的认可。日本教师的聘任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必须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必须参加国家考试并合格者。师范生首先参加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组织的“教师聘任选拔考试”,然后接受能力、学业、身体等各方面的审查,才能走上讲台,经过一年的实习试用期被有关行政部门认可之后才能被聘为正式教师。国际上流行的做法是,必须四年毕业并修习规定的课程,经教师资格初检合格后先担任实习教师。实习一年期满,经复检合格者,才能取得合格教师证书。对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认可,日本实行教师检定制度,每年经文部省委托几所大学进行考试,报考小学教师的必须具备短期大学程度或同等学历,报考中学教师则要求具有大学程度,经考试合格,发给教师资格证书。目前,日本提高了教师聘任的学历水平,增设以“硕士”学位为基本资格的资格证,这样把教师的学历水平提高到硕士程度。
(六)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趋势
教师专业化是当前世界师范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它是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从观念上应把教师从一种职业转变为一种专业。19%年世界教育大会上通过了九项建议,其中有一条是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它界定为是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美国的《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和《明天的教师》等报告中主张尽快形成“教学专业”(teachingpmfession),要求高等教育像培养医生、律师、经济学家那样为未来教师提供同样优秀的专业教育。奥地利的师范教育以“求同”战略为指导,以“专业化”思想为主导,以提高质量为目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综合性大学进行的中学师资培训发展中注入了专业化成分。教师专业化具有以下特点:系统知识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技能、价值观以及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和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为教师提供条件,使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影响到教学实践的全过程;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官僚制度学校管理体系,为教师提供宽松的职业环境,使教师获得更多的自治权,以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专业潜能和创新能力。为此要给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建立教师集体责任制、提供以教师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为基础的专业晋升机制,为教师创造能够进行知识结构更新的有效途径,为教师建立能与教育专家及同行经常沟通的联系网,为教师提供及时的信息资源等。师范院校面对这种教师专业化的趋势显然要进行改革。
(七)大学参与实习试用期培训趋势一一实施
研究生教育证书和教育硕士证书制度教育实习是综合大学教育系或师范院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是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实习试用期指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及教育证书之后,在普通中小学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再培训,学生完成培训之后可以获得研究生教育证书或教育硕士证书。这是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师范教育的界限日益模糊,重视实习试用期符合终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1)美国的芝加哥教师计划和马里兰州实习期师范教育计划:芝加哥教师计划的目的是为城市学校挑选、培训、挽留具有一定才能和奉献精神的教师,保证未来的教师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经验及证书。它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水平的教师预备计划,提出申请者至少必须持有学士文凭,并通过严格的面试。其具体过程是:由调查委员会所选择的这些申请者必须在几所相关的合作性的学院或大学中的一所登记注册,在施行教育计划的第一个夏季,选修部分时间制的课程,在完成该课程的论文之后,在公立学校开始为期两年的实习期,他们在有经验的辅导教师指导下工作。在最初两年的实习期及三个连续的暑假里,实习教师要完成教育证书所要求的论文,同时获得教育硕士文凭。马里兰州实习期师范教育计划是由马里兰学院公园大学和蒙哥马利郡公立学校携手发起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教师缺乏,吸引某些特殊学生和培养教师文化意识,保证教学效果的问题。参加者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通过该计划的两年师范教育学习,就可获得硕士学位和教学证书。
(2)英国的牛津实习期计划和莱斯特大学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资培训模式:牛津实习期计划是由牛津大学和牛津郡地方教育局和该郡的中学校长联合实施的计划。该计划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课程计划(涉及班级教学的所有方面):其二是普通计划(涉及教学的其它方面,包括个性和社会教育、整个学校的问题和跨课程的问题)。课程计划的开展完全是以学科为基础。在每一个学科领域主要由有经验的教师—导师来负责以学校为基地的工作,每个导师指导两位实习生,以大学为基地的课程研究,是由课程指导教师来负责,他同时协调整个学科课程计划。它是一个大学和学校合作培养的实习计划。
莱斯特大学的师资培训模式是莱斯特大学和莱斯特郡的中小学合作实施的以中小学为基地的研究生教育证书的伙伴计划。其课程包括教学实习、学科课程和专业课程;学科课程包括不同的课程领域,如数学、物理等。专业课程包括教育理论科目,如教育原理、教育史等。师资培训计划有四种职能的指导教师:实习学校方面有学科指导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大学教育学院方面有联络教师和主课指导教师。从这两种模式中,我们看到在芝加哥教育教师计划中要求所有参加者必须修完师范定向课程并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在莱斯特大学的模式中,师范生要在教育学院中学习学科课程和专业课程,把在大学的教育理论学习同在实习基地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看来,对教师学历要求普遍提高己成为发达国家的一个趋势。美国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持有学士学位,有的州还要求中学教师必须有硕士文凭。而这是大学教育学院或教师院校的一个新的培养领域。另外,还出现了一些新趋向,如美国教师教育中案例方法的应用与研究。在本世纪,案例方法几乎成为美国所有的专业和职业教育中的一种主要方法。同样它在教师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美国为了改变教师工资低,未能吸引有才华的学生报考师范院校,生源差导致学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低,少数民族教师严重短缺的局面,一些州实施了“选择性教师证书”计划,它是指由美国各州倡导和规划,用以吸引并指导非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或有相关经验但没有正规教师证书的人成为教师所采取一、“素质”的学理意蕴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素质”,人生而有之、先天赐予,这是多年以前教育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学科赋予它的惯有解说。《现代汉语词典》解:“素”,即本色;“素质”,即事物本来的性质或心理学所指的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①
《教育大辞典》解:素质,即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易患某种心理异常疾病的遗传因素;公民或某种专业人才的基本品质。②科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应该是永恒的,但具体内涵则应是发展的。素质,从其总体构成看,应该包括自然性的素质(如先天的遗传)、通识性(普遍的)的素质(如社会公德)、专业性的素质(如医生、律师、艺术家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从学理意蕴看,素质首先是一种基础。“素”的本意就是本色,即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基本要素和元素;“质”的含义是指事物的性质、本质和质量。落实到人的身上,素质表现为人所具有的做人、做事、交往、生活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这些基础性的成分既是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也是人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基础。缺少了这个基础,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人能否顺利地完成面临的各种任务,而且也会影响到人终生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素质是一种条件,表现为一个人经过学习而具备的能够顺利完成既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条件包括先天赋予的生理条件、正常的智商及生理解剖结构等,亦包括经后天教育和努力而形成的符合工作需要的各种基本素养。素质表征着一种差别。学识、能力、品质等各种素养的累积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素质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着素质的优差、高低、专业与非专业等。差别的形成既有主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环境的陶冶和教育的培养;差别的范围既有个体之间、代际之间、民族之间的,也有群体之间、国家之间和社会之间的。素质也是个人修养、社会品位的尺度。社会是个体的集合,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个个体的个人修养既构成个体的素质,也映射着一个社会的总体发展质量。其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定个体的文化修养,同时也需要通过个体的自我努力而促进社会品位的提升,既需要社会品位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也更需要有个体素质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变化。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素质教育中所使用的“素质”一词,其具体内涵应当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了他们未来从事社会工作、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或基本条件。
学识特征主要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能力特征主要指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集中表现是智慧,智慧的基础是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两种思维方法的交融;品质特征主要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个人品位。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二是为了社会更好地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基础教育改革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到教育改革实践中,就是一切都要以提高学生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作为出发点和立脚点,做到立足学生、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如果我们的改革都能做到从学生的利益出发,都能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改革就找到了目标,就可以在这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前提下,讨论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从而校正改革路向,完善改革设计,形成正确的改革指导。放眼全球,各国中小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就总体而言并没有质的不同,其核心课程都是数学、语文和外语。但知识的传递方式和学生获得发展的方式则有很大的区别。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既来自课内也来自课外,既来自校内也来自校外,既来自书本也来自学生自主选择的各种活动。一种好的教育不是把教育的重心过多地停留在对知识点周而复始的巩固上,而是放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学生要通过对知识的应用过程,才能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扩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形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走向超越的能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关于改革的理由众说纷纭。从一个角度说,是要实施素质教育,也有人说是为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另一个角度说,是要改革“应试教育”,也有人说是为减轻学生负担。但笔者认为这都不是问题的实质。如果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能够很好地适应并且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那么,就没有必要非得改变现行的课程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要改变的至多是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和办学理念,而涉及不到课程标准本身。但是,事实不是这样。从现实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现行的教育不能完全体现国家的意志和要求,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当前,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事,现在看,这个认识是不正确的。一个人能够做创新性工作,至少需要三个条件,即意识、能力和机遇,而前两个条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养成的。
二、我国基础教育方式的偏差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信息传递方式上的偏差和学生素质培养上的症结性问题,是要求我们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展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层原因。
1•偏差之一,在信息传递方式的时代转换上,目前尚停留在知识教育,而未进入到知识与智慧教育并重的时代。人对世界的认知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经验、知识和智慧。经验和知识是能够表述的,可以认为是实体。智慧则潜藏于经验和知识之中,又作用于其上。教育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古代的教育,主体上是经验信息的传递,如孔子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描述”的教育。现代社会以来的教育是知识信息的传递。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果,可以是经验的结果,也可以是思考的结果。现代教育中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本,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些结果,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些知识。传授知识的教育的主要特征是课程专家对知识的精选、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精讲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精学,精的标准是学生对知识准确的再现。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知识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与此同时,新的学科不断涌现,每一门学科都建立了自己深厚的基础和内在的体系。而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出现了许多裂痕,知识不再是一个整体。
反映到学校中,需要向学生灌输的知识越多,学生的包袱就越沉重,思考和应用的机会就变得越少。知识教育虽然在奠定学生的发展基础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应试教育”下的知识传递方式和传递动机却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当代的教育必然要走向知识与智慧信息传递并重的教育。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是一种结果的教育、继承的教育,培养智慧的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创新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过程的教育。因为智慧体现在过程之中。在本质上,智慧并不表现在经验的结果上,也不表现在思考的结果上,而表现在经验的过程,表现在思考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智慧表现为对问题的处理、危难的应对、实质的思考等。因此,智慧是对经验的一种升华。智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本质上却不决定于知识的多少,而决定于对知识的理解,决定于对各种知识相互关联的掌握。进一步讲,智慧的学习与知识的学习亦有不同。知识的学习依赖于结果,因而更多地需要耐力和理解;智慧的学习依赖于过程,因而更多地需要活动和创造。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开始逐渐由传授知识的教育转向传授知识与发展智慧并重的教育,但我国的基础教育就整体来说尚停留在知识教育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虽不乏实践设计,但进入初中,特别是高中以后,学校教学的重心,学生学习的重心,中考、高考的重心主要围绕着知识教育展开,而缺乏动手实践的成分。知识与智慧并重的教育,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就是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听做结合的教育。它既继承着重视知识学习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把学生的动手、实践提到了教学过程的重要地位,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应用知识、孵化智慧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实践、应用、创造中学习,做到活学活用、灵活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智慧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灵活运用能力的形成需要活动和实践的过程,需要多次的尝试错误才可能找到成功的路径。认为学生有了知识就等于有了智慧,是对知识和智慧本质及其关系的一种误解,中国古代典故中的“纸上谈兵”就是一个例证。因此,那种习惯于省略过程,省略活动,习惯于知识提炼和应用过程压缩的教育,虽可帮助学生把知识基础变得更加坚实,但无益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激发,不能看成是一种好的教育。
2•偏差之二,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偏重演绎思维及其能力的训练,缺少归纳思维及其能力的培养。从学理上说,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其中,最核心的是思维的训练。关于知识的掌握,我国的基础教育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为奠定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关于思维的训练,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是我国基础教育公认的弱项。关于“经验的积累”,我国的学生由于闭门于课堂和学校,与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生相比,相差很多,需要做出持续的努力。从思维方法的角度分析,与创新有关的思维与能力主要有两种:演绎思维及其能力和归纳思维及其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③前者指的是演绎能力,后者指的是归纳能力。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主要弱在了归纳能力的训练上,给创新性人才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障碍。因为演绎的方法只能验证真理,而不能发现真理。运用演绎方法培养起来的演绎思维,只能进行模仿,而难以进行创造。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径
素质教育的构想是好的,但要把宏大的构想变成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具体实践,必须有一个他们能够把握、认同、操作、践行的路径。笔者认为这个路径有三个方面。
1•把“双基”改为“四基”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逐渐形成了两个基本目标: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提出,小学阶段的目标是:“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中阶段的目标是:“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多年来,这两个目标已被广大中小学教师习惯地简称为“双基”,已深入人心,以至于所有的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均耳熟能详。基础教育的“双基”教学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特色而蜚声海内外。“双基”教育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它对于形成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工作能力是必要的。无论进行什么样的课程改革,传统的“双基”都是学生发展中的核心要素,是必须加以保留的。基础教育只有以“双基”为中心组成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但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考虑,特别是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考虑,仅有“双基”已经不足以让我国的基础教育继续领先于世界,也不足以满足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因此,笔者建议,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加“两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由“双基”变成“四基”,这不是异想天开的简单叠加,“四基”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为加上了后面的“两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目标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就要一以贯之、精益求精,避免简单的知识堆砌。而在教学活动中,基本思想将是统整全部内容的主线,基本活动经验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基本思想主要指一门学科教学的主线或一门学科内容的诠释架构和逻辑架构。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讲好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固然是必要的,但在讲好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应当让自己和学生清晰地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本身蕴涵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说,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形成智慧。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本,智慧则形成于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于经历的活动中,如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思考的过程、探究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智慧形成于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亲身感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思想和方法,就可以逐渐形成正确思考与实践的经验。
2•把“双能”改为“四能”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再加上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双能”与“双基”同样经典。因为在我国颁行的历次课程计划中,“双能”目标要求几乎没有变化。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经历多年的历史验证,无疑是合适和正确的,也是必须继续坚持的,但从逻辑层次和难易程度分析,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对中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对教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学生却是难得的,因为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可以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领悟很多东西,可以逐渐积累创新和创造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教师对于学生的发现要格外珍惜,通过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理论抽象,需要精准的概括。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能抓住问题的核心,进行条分缕析的陈述,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提出问题的关键是能够认清问题、概括问题。问题的提出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组织,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提问需找到疑难,发现疑难就要动脑思考,这与跟着教师去验证、推断既有的结论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只有多次在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下,才能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把单向思维训练改为双向思维的培养把单向思维训练改为双向思维的培养,就是把我国多年来偏重的演绎思维训练变成演绎与归纳两种思维并重的培养。演绎推理或称演绎法,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他在《工具论》中提出了演绎逻辑的基础作用。《工具论》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前分析篇”与“后分析篇”。在“前分析篇”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理论。所谓三段论,就是从前提必然可以得出结论的思维模式。④演绎推理是一种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联系的推理,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概念、按照规则、通过诸多例证进行的推理,因而是一种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以数学为例,演绎推理是基于公理、定义、定律、公式和符号,按照规定的法则进行命题证明或公式推导。就欧几里德几何而言,其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已知A,求证B”,其中A和B都是确切的命题。可以看到,演绎推理的主要功能在于验证结论而不是发现结论。演绎能力是一种能够熟练使用演绎推理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内隐知识理论;培养目标;课程建构
一、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国内小学教育专业产生以来,学者们做了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取得丰硕成果,这些成果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和学历提升等方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专业精神、情感、教学能力和专业建构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界的争议:小学教育是否是高等教育的专业?
自从小学教育专业在我国产生以来,“小学教育是否是高等教育的专业”这一问题一致都在不断地讨论之中,赞同的一派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专业,而反对派则认为不是一个专业。依据内隐知识理论,小学教育专业的知识结构知识也可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形式。其中,外显形态知识又包括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是教师和专业理论工作者共享的普遍理论,具有外显性、系统性、可表述性等特点,是通过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获得。实践性知识通常呈内隐状态,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1]主要特征是个体性、直觉性、自动性、即时性、非系统性、情境性、文化性、层次性,[2]获得的方式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实践。国内外学界存在否定小学教育为高校专业的观点,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都不是该专业特有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才是该专业特有的知识。
(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不受社会欢迎
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的知识结构来看,外显知识方面,本体性知识远不如师范大学学科专业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更不及师范大学教育专业的知识;内隐知识方面,由于存在片面向大学看齐的顷向,出现了只重视书本知识,而轻视实践性知识现象。因此,社会的普遍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高学历,低能力。于是,学者便发出了“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3]疾呼,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三)实质性的问题: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专业的主要体现是专业知识体系,即课程结构,这一体系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专业的发展程度。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到今天,专业课程仍然是教育专业加上学科专业课程的拼盘,表面上学生专业理论丰富,实质上他们所学的理论既不系统,也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还是没有真正体现该专业的课程及课程结构不合理所致。虽然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新专业,是发展初期,这很正常,但我们还是要建设并参考国外早已成熟的经验。
二、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现状
(一)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各校各具特色,有待于进一步凝练
从现有的培养目标来看,虽然每个学校有所不同,根据内隐知识理论,可以将这些培养目标归纳为下列两种主要类型:1.以外显知识形态为主的培养目标。这类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高校的一个专业,是知识分化的结果,就应该体现高等教育应有的理论水平,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即强调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的学习。这种思维源自学院派,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占主导地位。2.以内隐知识为主的培养目标。这类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是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是社会职业发展的产物,即职业意义的专业,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就应该以实践性知识为主,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与小学教育专业相应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即强调实践性知识的学习。这种思维源自中师办学的传统经验,但又没有得到学院派的认同。由于以上两种不同的观点左右了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现状,便产生了不同的培养模式。
(二)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
依据内隐知识理论和培养目标,产生了小学教育专业的三种培养模式,即分科培养、综合+方向培养和综合培养。1.分科培养模式。这种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与二级或一级师范培养中学教师相一致,强调学科专业知识,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但教育专业知识及相应能力差,不适应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仅有少数学校运用这一模式。2.综合+方向培养模式。这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强调综合培养,明确方向,其优势淡化了学科专业界限,强调文理相通,学有专长,但这一模式与分科培养模式并无质的区别,强调学科知识的精与深,忽视了知识的广与博,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首都师大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就分为中文、数学、英语、科学教育、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七个方向。他们凝练出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培养、发展专长、注重研究、全程实践[4]和“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培养模式及“多科性、综合性”的课程设置是该专业突出的特色。[5]3.综合培养模式。要求毕业生能胜任小学各科教学,因此,不分学科方向,强调文理渗透,注重知识的广与博,突出了教育专业的特点,但课程门类众多,内容庞杂,知识体系性差。要充分考虑到各科素养的全面培养、各学科教学指导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技能的掌握。突出“实践性”:全科教师培养理念的基本取向,即(1)全科教师培养植根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综合化改革的现实需要;(2)全科教师培养指向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时代内涵;(3)全科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了“校地双赢”协同创新发展之路。[6]上述三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模式,虽然比几年前有所完善,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阻碍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重视知识的深度与知识的广度的矛盾问题;二是重视知识系统性与能力系统性的矛盾问题,[7]所以,还需要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进一步探索并加以完善。
三.解决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从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来看,对现有专业知识的重构势在必行,这关系到该专业是否有必要存在的问题。在建构专业过程中,首先要有新意的培养目标。其次,要有全新的课程体系,而课程体系创新的理念是“通过课程统整企图教导学生从不同学问中,将各种知识和思考方式进行碰撞,产生出创造的火花,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多元理论和多样的现实世界,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8];课程体系创新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其三,基础研究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瓶颈。最后,是加强过程管理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与发展的保障。
(一)明确培养目标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前提
1.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明确我国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是商品经济的社会,科学化(推动商品经济生产工具及组织形式的变革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活的改变)的社会,是一个民主化、法制化的社会,是革命性(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社会;生产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我国各民族多元一统、形成了独特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其价值取向;同时还要依据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国策。小学教师的特质是制定培养目标的内在依据。小学教师的特质:在人格上更具情感性和人文性;在知识结构上突出综合性;强调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养成思维模式的半童性;具有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9]2.转变思想观念我们是在建构一个新的专业,这就要求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无论是学院派还是非学院派,都要抛弃陈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潜心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理论,为这一新专业尽快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专业而努力。具体转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对小学教育专业的需要的高度来建构这一新的专业。我国的小学教育专业本身比国外起步就要晚,如果我们继续坚持己见、各自为阵,新的专业就很难产生,最终将会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去拿来、去继承、去建构适合我国发展的新的小学教育专业。其次,要站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来建构小学教育专业。教育事业在今天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为启蒙阶段培养师资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快与慢或成与败,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的实践者(尤其是管理者)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脚踏实地来建构一个全新的小学教育专业。其三,要站在终身教育的发展高度来建构小学教育专业。尽管这一新兴的专业是否是一个专业,目前尚有争议,但事实上,它一直在为小学教育源源不断地输送师资;尽管这一新兴的小学教育专业还不成熟,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事实上它依然还在为小学教育继续输送着不很受欢迎的师资,这不仅影响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影响小学教育的质量提升。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进一步完善小学教育这一新专业。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能力和不断适应小学教育发展的终身教育能力。3.制定切实可行的各具特色的培养目标应注意的问题目标须有特色。目前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无论专科还是本科都大同小异,既没有体现专业层次的特点,更没有体现学校(或区域)的特点趋向同一,就产生可代替性,即无专业性,这也为否定该专业不是专业的论点者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同时,也出现了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都来办小学教育专业的局面。因此,需要认真研究制定出能体现专业特色的培养目标。专业定向在小学。无论是大专还是本科定向要在小学,小学就是该专业的定位,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是小学教师。高等教育培养的小学教师与中师毕业的小学教师有着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的专业理论水平达到专科或本科,而专业技能又不低于中师的特点。新型的小学教师是应用人才。这主要是区别于过去师范大学培养中师教师的培养目标,事实上,目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在中师或中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作了些修改。为什么这里要特别强调中师教师呢?原因就在于中师教师偏向理论深度,而小学教师侧重实践性知识的厚重,因此,小学教师属于应用人才,即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小学教育实践中去,或者说在小学教育实践中展示教育技术,甚至教育艺术。但是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又偏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性知识的获取。新型的小学教师也是创新型的人才。建立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份的新型的小学教师,必须是创新型的人才。所以,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表述出来,并且要在培养过程中体现出来。新型的小学教师还应是具有多元文化能力的人才。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剧,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增多,这就需要培养适应这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师资,因此,在培养目标中也要体现具备多元文化能力。
(二)加快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建构是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核心
1.加快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目前适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体系还不健全,或者说还在建构过程中。在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过程中,关于教育理论体系仍然属于借用(教育专业理论体系)阶段。至于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体系是什么,目前还没有定论,因此,必须依据小学教育的特点,构建适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体系。这就要求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学生、小学老师等基础性的问题,只有这些基础研究达到全面而深入时,我们的教育专业课程理论与体系才算成熟。2.加快小学教育专业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普遍为分科教学,即对应小学学科进行分科培养,如小学教育专业中文及社会方向。学科理论体系与教育理论体系一样,也是借用中学教师培养方式。这既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也不符合小学课程综合化的需要,更不适合小学教育专业知识体系的要求。其原因有管理者、教师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适应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理论体系亟待进一步的完善。3.加快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理论体系的建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体系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所在,这在学界理论研究成果和中师的长期实践中得到了证实是,因此“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出路就在于重视对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开发”[10]。然而,实践性知识在高校往往不重视,加之学生被各种考级、考证所左右,因此,对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仅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于是出现了高等师范教育质量差的不良反映。由此可见,加快建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体系是当前专业建设的关键所在。(1)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的主要内容美术方面,三笔字,简笔画,儿童绘画基础;音乐方面,乐理常识,儿童音乐基础,风琴或钢琴基础;体育方面,口令,队形整顿;舞蹈方面,儿童舞基础;教育学方面,教师口语试讲,见习和实习。(2)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知识的实施实践性知识获得的方式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实践,因此,要从入学后就要抓起。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三条途径来实现:一方面以科任教师为主,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另一方面,以辅导员为辅,加强督促;最后是建立严格的制度化格管理,确保实践性知识的实施。
(三)基础研究不够深入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瓶颈
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中,有很多基础性研究问题是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最基础的是认识小学生、小学教师和小学教学。在认识小学生方面,如何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如留守儿童、单亲、农村与城市等)、民族、种族、性别等的学生进行教育。这就需要弄清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什么?学习行为习惯是怎样养成的,有什么规律?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小学生的独特性,也是小学教育的特质所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认识小学教师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问题研究的不深入,主要有小学教师的特质是什么?农村与城市的小学教师有何区别?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小学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是什么?小学教师与小学生的关系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科学化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的比较(国内、外)研究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的基础研究,也是教师教育的理论组成部分,还是进行职业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认识小学教学方面,要深刻认识小学教师的“教”与“学”特征,这是专业建构的核心基础。“怎样教?”这是小学教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小学教学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构建小学教学理论体系?小学教学理论怎样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怎样依据教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等等。可见,这不仅仅是教育学和教学法教师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也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其他教师和管理者必须明白和思考的问题,否则,专业建设就不可能科学。“教什么?”这一问题是影响小学教育专业建构的思想瓶颈。从专业建立初期直到现在我们很多人都还没有弄明白,尤其是专科学校表现更加明显。其原因,一是专业建设者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专业化思维的结果;二是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认识不足;三是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水平低。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小学教师要“教什么?”需要怎样的知识结构的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来深入了解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质,并进一步完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我们在专业课程中,既要研究国内小学教育的需求,也要借鉴国外成熟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的先进理念来促进自身发展。
(四)加强过程管理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与发展的根本保障
仅有好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还不能说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专业,还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在过程管理中,只有严格实施课程计划,并不断反思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才能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好的小学教育专业。现代社会要求管理也必须现代化,在我国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教育管理的突出问题是教育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尚不成熟,主要制约因素是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不完善,导致了专业评价本身的弊端,加之管理者主观因素(对专业的认识程度和情感等)的影响,管理水平低。如何进行科学管理,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中的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科学管理,才能促进专业建设发展,提升教育质量,达到为社会输送卓越小学教师的宗旨。
四.讨论
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养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或其他有关综合课程的专门教师”[11],虽然论证严谨,但已经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因为在对小学教育专业建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论,同时,现实社会对小学教师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要在这些新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社会和学生的新特点,作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方可成为真正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建构是关系到专业是与否存在的关键,因此,今后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在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只有符合社会要求、小学教育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要求,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的构建才算真正完成,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也才会走向成熟。首先,教师们在教学中加强知识的融合,即学科之间的融合和理论与实践间的融合两个维度,为课程建设积累实践经验;其次,学者们继续扎根于基础研究,用相关成果来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基石;最后,需要学校与政府一起采取行政措施,加大研究经费的投入力度,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基础研究推向纵横深入。加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是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与发展的重心。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前提;加强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建构是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关键;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关键又在于基础研究还不深入,所以,基础研究既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瓶颈,也是制约小学教育专业建构的根源;以课程计划为依据,加强过程管理是小学教育专业建构与发展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104)
[2]洪明.内隐知识及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3.2:(57)
[3]姚文忠.高师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N]中国教育报2007.5.21
[4]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5:(28)
[5]陈威.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及建设策略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54)
[6]张虹,肖其勇.全科教师培养: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改革新动向—基于全科教师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质新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8:(28)
[7]唐之斌.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发展的问题与策略[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4:(39)
[8]唐之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统整的探索[J]职业圈2007.21:(71)
[9]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5:(26)
[10]易森林.从教师知识的构成看小教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