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件范文

时间:2023-03-27 20:2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语文课件

篇1

关键词:语文课件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高效 策略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认识到其便利性,并将其利用于日常教学工作当中。语文课件是小学语文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语文课件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而设计的教学辅工具。在一定意义上来讲,语文课件是一种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软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较小。而语文课件的集成性,使得学生在更加生动与形象的情境下开展语文学习,受到了小学生的欢迎。因此,笔者选择语文课件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研究意义的。

一、巧用课件,优化教学过程

加强语文课件的应用,并不等于使语文课件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是要寻求良好的契机,使语文课件对于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得以发挥。一些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具有新意,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教学方法改变的趣味性而使用了语文课件。但是,许多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少考虑到教学内容实际与教学目标要求,不管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一味地进行使用。这样的课件使用虽然会一时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但却很难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得到提高。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利用语文课件教学之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巧用课件,就是让课件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贴近,做到适度、适时使用。语文教师万万不能为了单纯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而将语文课件强行拉入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找到语文课件的使用契机,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之时,要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了解,以防过分地使用课件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此外,教师还要格外注意课件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将声音与图片进行良好的结合。只有这样,语文课件的使用才能被称为巧用。也只有这样,课件的使用才能促进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二、巧用课件,明确学生地位

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之时,过于看重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而没有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活动中主体。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在利用课件时只是使用鼠标进行操作,使得学生只能在下面被动地观看与聆听,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另外,在利用课件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会将习题也呈现在课件之上,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参考答案的展示。这也使得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好像听懂了教师的讲解,也好像可以独立做出练习,但是,回归到纸质练习之时,学生还是无法独立完成。这就说明学生在课件当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并不牢固。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之时,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巧用课件引导学生发现与接受自己的主体地位。比如,在教学《花木兰》一课时,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教师要为学生设置粉色与黄色等较为鲜艳的课件背景,这样能赢得学生的欢心。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将教学内容尽可能简短地呈现在课件之上。这是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实践,也是引导学生肯定自我的重要方法。这样利用语文课件,可以使学生自主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三、巧用课件,明晰教师角色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语文课件则是辅助教师更好完成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效工具。缺少语文课件,教学活动可以正常进行,而缺少教师,教学活动则无法展开。许多语文教师过于注重课件的作用,忽略了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的引导者身份,将课件作为日常教学的唯一寄托,会使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打击。

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之时,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理论的指导,确立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角色与主导者地位。教师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去,为学生作好进步的铺垫。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获取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利用课件之时,教师要将自己的讲解作为主体,将课件的内容作为配合物,使课件的呈现服务于自己讲解,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这样,教师的引导者角色就能得以体现,同时也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感觉,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四、巧用课件,优化师生互动

语文课件,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桥梁。过分地使用语文课件,会使学生与机器的交流成为主流。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才是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一些教师忽视了师生的互动环节,没有能够与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小学生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良好的控制。

因此,在利用语文课件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之时,教师要针对师生关系问题巧用课件,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就语文课件的应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喜好以及学生对于课件上所呈现知识的接受能力。这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上更好地控制语文课件的播放速度,照顾到每一位小学生的感受,使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得到提高。教师以课件为基础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可以使学生在课件教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反馈,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师生互动后的课件应用,可以改变小学生注意力不足与集中困难的问题,为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技术与教育教学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想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师就要将教学活动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机结合。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从自身的教学思想进行转变,学会利用课件进行教学,为小学生提供一节生动多彩的课堂。本文中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课件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以此使各位小学语文教学同仁认识到语文课件对于课堂实效的促进作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泽娥.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3(2):160.

[2]周学山.小学语文教学课件使用误区及解决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0):60―62.

篇2

1课件制作是一项基本功,需加强自身信息素养提升

现今,课件制作不再是计算机教师的专利,而是所有学科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随着“三通两平台”的创建开通,语文教师更有了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软硬件条件,这对语文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增强自身信息素养,提升课件制作技能,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的专业成长目标。从硬件信息素养方面,多媒体计算机操作能力是第一位的,另外,多媒体设备如电子白板、投影、触摸式电视等熟练操作技能也是必备的,这样才能面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信息化设备得心应手、操作灵活。从软件信息素养方面,信息技术整合理论是基础,尤其是课件制作理论基础知识是制作精美语文课件的前提,才能更有效地指导课件制作。对于课件制作软件的选用,PPT是首选,PPT课件足够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其次Flash,这是操作能力较强的语文教师的一个更新的追求目标。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需求,才能制作出满足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提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有效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善于应用网络课件资源,提高课件制作效率

对于课件来说,具有可重用性和伸缩性,因此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尤其是网络平台上的海量语文课件,都可以作为参考课件下载修改应用。网络上语文课件资源很丰富,小到语文课件图片素材、声音素材、视频素材,大到一个完整的语文课件乃至系统课件,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可利用的现成课件资源。善于利用好这些资源,是提高课件制作效率的一个快捷通道。但是,笔者还是建议提高自身的课件制作能力,这样在面对良好的课件资源时才能应用好、整合好,不然也只能望洋兴叹!另外,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具有个性化的,体现语文教师风格和素养,因此,课件制作也需要体现特色,也要量体裁衣,才能符合自身的规格。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师需要有自制课件的能力,制作课件的过程正是落实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教学创新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如果给教师提供各类素材,教学时,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整合成符合自己教学意图的课件,这样的课件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提高课件素材处理能力,强化整合技能

其实课件制作简单理解就像拼积木一样,把相应的语文课件素材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课件积木块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满足一定的语文教学需要,这就是一个课件作品。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具备课件素材处理、编辑能力,掌握常用课件素材编辑软件的操作技巧,这样才能灵活地制作出满足辅助教学的课件素材,并有效地整合成一个课件系统辅助教学,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其中,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声音视频编辑技能是多媒体语文课件开发应用的基本功:图形图像可应用Photoshop专业软件编辑处理,或用一键傻瓜式美图秀秀软件加工,或用ACDSee等看图软件进行转变格式、调整大小等批量处理。另外,声音的录制、编辑、合成和视频的导摄录编都需要类似绘声绘影软件的应用,可以随心所欲地实现语文课件所需要的声音和视频素材。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课件辅助小软件的应用技巧,如:网络Flash下载、破解、修改技巧;FLV视频下载技巧;音视频格式转换技巧;屏幕录制大师操作技巧;等等。这种课件相关辅助小软件操作技巧学无止境。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建议语文教师学习一下Flash课件制作技术,以后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肯定是Flash课件制作技能将作为课件制作基本功。

4语文课件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风格统一,协调一致语文课件讲究一个美感,这其中就要求风格统一、协调一致,特别注意的是图片与图片之间的整体性与协调性,背景音乐和图片的协调性,音乐、图片等素材的选择与课题的协调统计性,等等。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在设计课件时,笔者就注重课件动画环节的风格一致性,都用统一风格样式的动画、背景、音乐来展示小画家的不同作品,从而提升语文课件的教学辅。界面精美,画面简洁语文课件设计时不要把所有课件元素都散乱地放在一个画面上,要有针对性取舍,保持课件界面精美、画面简洁,为学生传递有效辅助教学信息,不要使课件显得非常花哨、凌乱。要使语文课件看起来主题突出,内容详略得当,大方自然,条理清楚,一定要把握好花哨和精美的度。交互性强,增强体验语文课件要注重增强学生体验,多设计交互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学习信息,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在设计交互时要考虑界面友好的因素,即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使用者看到软件一目了然,很清楚地知道如何使用。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注意同一功能的按钮,使用同一种图形,并放在同一个位置。对于不具备指示性的图标最好有文字说明,以免引起异议。这样就能促进课件使用者快速掌握课件应用技巧,能更好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中,起到应有的辅助教学效果。注重拓展性和广泛性大部分语文教师还兼任班主任工作,课件制作周期要短,质量要精,因此需要提升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效率,课件开发应用时要注重拓展性和广泛性,也即可重用性。如制作语文《颐和园》PPT课件,由于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不可能笔者制作的《颐和园》PPT课件就适合同学年组授课的其他语文教师,但对于本节课的相关课件素材却可以分享,让其他语文教师再组织细加工完成个性化的授课课件需求。因此,在设计PPT课件时,笔者尽可能把课件素材模块化和积件化,使其具有重组拓展性和广泛应用性,大大提升语文课件制作效率,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5结束语

篇3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不明确

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都是以课本为主,然后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对书本上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

2.教学方法守旧

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就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讲的一种方法。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空间。渐渐地,学生丧失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身边的事物也变得冷淡起来。教师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自身的素养与提高思维能力。

3.学生学习缺乏兴趣

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都是不相同的,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掌握教师所讲述的所有知识,再加上小学阶段的一些学生有爱玩的天性,在下课之后很少有学生花时间复习课上的知识,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困难,不懂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他们会觉得学习语文是非常艰难的,课堂更是枯燥无味的,从而对语文缺乏学习兴趣。

4.学习缺乏主动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述,课后布置的作业也比较死板,而且每一个学生的作业都是相同的,这样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导致学生渐渐习惯了这样的一种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定式,最后导致学生完全没有主动学习的想法。

5.课堂气氛沉闷

在教师的眼中,小学生永远都只是一个孩子,不愿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思考,而是以一种严厉的态度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中的主体,那些被呵斥之后的学生,胆子变得更小了,自己心里有想法也不敢说出来,课堂上更加不愿意回答问题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1.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所以,要想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了解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或者是对于语文学习的态度,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建立气氛融洽的课堂,这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一个前提。

2.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将语文书上的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自行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探究实践中获取成功带来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人文关怀,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构建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只有拥有清晰的教学思路,才能使学生深入地开展学习。教师将教学思路用语言文字简单明了地表现出来,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许多。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认真备课,抓住要讲解的课堂内容的重点,从重点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学习思路中理清思绪,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4.采取多种方式教学

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将课文内容以短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充满着无限好奇的小学生来说,能够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参与体验各种学习活动,可以自己扮演课本中的人物,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在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从旁进行点拨;探究式教学,适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需要学生利用较多的时间去探索研究,了解发现新事物,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再到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所得,这种探究式教学对于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师友教学,一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一名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当小老师,负责帮助学习能力弱的朋友,往往学习效果比老师的讲解要更好。

篇4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逐渐的变革教学模式,在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骑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将决定着小学语文改革能否顺利的进行。因此本文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以及实际教学情况,深入的探讨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

分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模式,教师面临的不再是只会听讲的学生,他们逐渐学会了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课堂上的主体是学生,不再是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是课堂的主导。新的课程改革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能否将自己的角色由主体改变为主导成为改革的核心,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在改革中去实现。

一、创设恰当的情境,创造语文学习的氛围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这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减轻机械记忆的负担,从深层次去理解和把握语文。在恰当的语文情景中,学生通过自由问答、即兴说话等途径进行系统、大量、反复的语文练习,逐渐形成语文思维,而逐步摆脱用汉语思维思考,再翻译为语文的弊病。我们也可以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表演话剧,这对于喜爱模仿和表演的学生吸引力很大,通过话剧表演也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大大增强,形成了学习语文的热烈氛围。教师也可以自己演示或者播放录音来进行情景教学,通过直观演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通过录音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听的能力,也为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二、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模式

使用多媒体课件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手段的一个好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如幻灯片、电脑等进行教学,这些现代技术在表达上更直观、更形象,学生也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讲授新课时,教师可通过适时的点拨、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积极思考,复习旧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又可节省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复习效果。将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散文等做成多媒体课件,以上理论课的形式给学生讲,把枯燥无味的文章背景介绍,变成生动、鲜明的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过目不忘。将小学语文中的文章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在感官上刺激小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情感感受。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注意课件的丰富性和实用性,甚至是时代性。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最新的图片和材料,准确的将文章的主题凸现出来,使小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真正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总之,与多媒体相结合的小学语文课件的构建及使用将有力地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与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

三、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中间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组内学习较好的学生锻炼了讲题能力,对问题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并且得到了尊敬,学习后进者也得到了帮助。有了一定的进步,小组之间通过合作也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从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竞争意识与学习的动力。在语文课堂上,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比如上课前三分钟我们可以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天气、购物等,以增强他们的听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上台演讲,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正上课后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完成了学习探究的目标。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完善小学语文教师的业务素质

要完成教师从主体向主导地位的转变,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师是语文课堂的指引者,直接将语文知识教授给学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业务素质,只要教师完备自身的知识库才能像学生真正的抛砖引玉,提高课堂效率。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各种培训的机会,提升自身的专业语文素养。不仅要深入的分析教材,领悟小学语文大纲的具体教学要求,全面透彻的分析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掌握汉语语言学习规律,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策略,同时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语文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在平时还要不断的总结和积累经验,创新教学思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研究教法分析学法严格,时刻加强学习,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创新教学理念,引领学生领悟小学语文内涵,从而顺利的完成素质教育赋予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龙文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M]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佘同生.小学语文教学原理与方法[M] . 武汉:中南工大出版社,2000

篇5

【关键词】教学情境 兴趣 主动学习 教学艺术 知识迁移 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121-01

一 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情境指教师设置一些与文本内容有关的场合或意境。它可以使原本枯燥的知识通过情境来引导学生领悟文本内容,或激发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教育理论认为:优质的情境既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去了解、探索,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如在教授《祝福》时,我这样创设教学情境:同学们,在大雪漫天、狂风恕吼、爆竹声声,大家都在欢快地过年时,有一位四十上下的妇女,在风雪中蹒跚地走过来,她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目光呆滞,她左手提着竹筐,右手拄着下端开裂的竹竿。你们想了解她是谁吗?怎么会走到这样的境界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祝福》……这样的导入立即吸引了学生,从而激起他们了解课文的兴趣。又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先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在过年时的一些快乐的事。然后,我讲述了这一故事:有个小女孩,从小没有妈妈,但她善良而且勤劳,每天靠卖火柴维持生活。在大年夜,天冷极了,还下着雪,但没人买她的火柴,她又冷又饿……小女孩的命运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关注,从而促使学生去读课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这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捕鱼”比给学生“鱼”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如在教授《草原》一课时,我对学生说:“假设你们是导游,你们如何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草原呢”?于是学生就课文的相关内容以及平时对草原民族风情的了解进行了介绍。这样,既使学生理解了课本知识,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增加了其他方面的知识,扩展了视野,也锻炼了口才。此外,我又设计了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草原知识。学生讲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拿来交流、讨论。通过交流学生了解了我国四大草原的状况,草原人民的风俗习惯,还了解到草场退化十分严重,还提出防止草原沙漠化的一些措施。这个过程中,由于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他们乐在其中,不但了解了相关的知识点,而且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在课堂中的作用

教学艺术是指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包括教学机智、教学幽默、教学创造、教学语言等各种知识、手段和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师教学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去考虑受教育者的感受。寓教于乐,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在“乐”“新”“奇”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如我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一位男同学突然举手提问:“卢老师,牛郎织女不是被王母娘娘隔在天河两边了吗,怎么还能相见呢?诗中又怎么写他们骑着牛儿,提着灯笼闲游呢?”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我先是一愣,但又不能戳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于是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然后说:“这是诗人大胆扬弃了神话传说中爱情悲剧的结局和反对统治者的恩威,重新构想了牛郎织女的自由幸福生活,借以表达诗人的社会理想。”这样的解释不一定十分圆满,但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 注重知识迁移,有利培养发散思维

篇6

【关键词】创新教法 构建 语文 高效课堂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通过实践摸索,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要着眼于课程目标,特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认真贯彻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知识能力建构。

一、创新教法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

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为师生开辟了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大部分教师已率先运用“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大胆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观念转变了,课堂形式也多样化,传统教学中“教”在前、“学”在后的“教师一言堂”场面被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生动局面所代替。

(一)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

衡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小学生每堂课仅40分钟,而教师传授知识需要时间,师生双向交流需要时间,因此40分钟对教师对学生都是极其宝贵的。怎样才能充分地利用好这40分钟呢?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巧问、精讲,压缩问与讲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训练说、读、写。也就是要将教师传授知识的时间,师生双向交流的时间以及学生实践的时间三者恰当地分配好,并让它们相对独立而又互相渗透,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二)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选择和运用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因此,对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课文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阅读课文就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所以,教师应采用自读笔记、模仿类比、合作讨论、练习互评等方法,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相应的讲读课文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课文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时时提醒学生把读和说、读和写结合起来,即在阅读时口、手、眼、脑并用,以提高阅读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教师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字词能力、理解句子能力、质疑问难能力、分析段意的能力、归纳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的能力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如讨论、发言、游戏、表演等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训练学生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因为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得提高的前提。“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章的内涵在不断地阅读中就能体现出来,而且在广泛的阅读中也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在学生阅读的同时,让学生随手写下读书感受、心得,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科学分组,合作探究,是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具有科学性、序列性的教学活动。开展合作学习,就必须组建学习小组,科学分组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全班学生按照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个小组,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组内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谁组织、谁作记录、谁承担小组发言的任务、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干什么等等。总之,小组成员必须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角色,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适当轮换,这样能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小组各成员应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群体,确保每一次探究学习的质量。

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保障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三学段的阅读量达到145万字到400万字。”因此,语文教学除学习课本内容之外,还必须完成阅读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内用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首先对阅读对象进行指导,即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生的知识现状、本人的兴趣等方面帮助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书。其次是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是让学生养成边读边写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能根据所读书的内容选用不同的方式写读书笔记。最后,让学生养成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自己解决困难的习惯。

四、巧设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篇7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程建设;差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256-02

一、理县通化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英语学科课程发展水平及特色估计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我校地处理县通化乡,位于国道317线,距理县县城33千米。学生主要来源于边远的村寨,95%的学生属于羌族,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学校。由于受地域环境、经济差异和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学一直比较薄弱。但是,本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家长培养学生的愿望较高。地处羌族居住区,历史人文景观和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羌族丰富的民俗文化,能歌善舞,热情大方,个性鲜明、活泼张扬。这一特点又为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

2、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26个字母的认读与书写方面容易与汉语拼音混淆,同时对英语书写体和印刷体相混;单词发音不准,用汉语拼音代替;课时较少,课后基础知识的练习较少,课堂教学设计形式较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学习;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与监督力度不够,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缺少接触外语的环境,口语表达能力较弱,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不会使用工具书,不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没有良好的学习计划。没有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中差生比例由所增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二、通九小学英语学科课程构建的主题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通用语言,交流的工具,在国际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英语,能够更好促进国际交往、文化理解和交流。英语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

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同时,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英语学科建设的核心主题:“让学生快乐学习英语”

内涵:“回归语言本色”、个性化的语言学习

“创设情境(Situation)――角色扮演(Role-play)――任务活动(Task)”(SRT)实施差异教学,注重以学定教,因学施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最大的收获。这是我们英语团队正在努力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的追求,是回归“情境英语”,让老师们领着孩子在特定的场景中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不断提高他们学习英语兴趣。

三、英语学科课程构建的基本思路

聚集于学生口语表达和乐趣、学生思维发展,创设各种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在真实的语境中,创设生活化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语境中取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最后达到习得语言的目的。

1、课程设置思路:

尊重差异:开设丰富多彩的英语课程,让每个生命都精彩,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以及培养他们善交际、会思维、。

2、课堂建设思路:

(1)、差异教学:差异教学又译为“分化性教学”。美国教育学者Carol Ann Tomlinsom指出:差异教学是教师主动关注学生的教学,它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与学习之间的匹配程度进行动态的监控,对教学进行调控。它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随时监控学生与学习任务之间的匹配程度。差异教学的精髓在于“面向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它的关键在于,诊断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多元性的学习活动,设计分化式的学习任务,使用弹性分组教学。美国学者尼克森也指出:未来的教学技术应当朝着促进和推广”教学个别化“的方向前进,任何期望所有学生以同样的速度学习,同等程度的掌握特定的材料,具有同一的兴趣型式,处于同步的动机水平变化状态,这都是毫无道理的。我们开展差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更要通过长善救失,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达到自己最佳的发展水平。①学生分层:研究学情分析,我们主要通过日常观察,与家长交流沟通,与学生进行访谈交流、兴趣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有效的分层学习;②课堂实施:在课堂教学前,根据具体情况写教案,我们会设置分层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提供差异化的学习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科学的设计分层学习活动。我们注重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保持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兴趣。在课后,我们设置有差异的分层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最终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2)、情境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启发――引导――链接这样一系列的环节来组织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感知――领悟――创设――迁移,进而获得自己真正所能掌握的语言知识。

3、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以视听为主导的教学

丰富学生的视觉信息源。(视觉输入)

创设视觉化的信息环境。例如:班级中英语文化布置。

视觉化学习资料的大量呈现。例如:借助Ipad等多媒体手段提供丰富的视听一体化资源。

激发学生的视觉思考。(信息内化)

类比联想、感知领悟

鼓励学生的视觉表达(语言输出)

视觉化笔记(思维导图:本课的、单元的知识点梳理)

绘画。(制作英语小报、编一些简短的小故事、图片词典等)

语言交流本身的乐趣--口语交际最真实、最自然、最本真的状态。生动的语言场景,活泼的语言交流。

四、英语学科课程内容的设计

以《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PEP)(三年级起点)》教材为主。该教材的主要特点:体现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贯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从而体现了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的总思路。本套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起始阶段采用“全部动作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让学生在有节奏的歌谣中体验语言,在活泼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语言,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活动中输入语言,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玩中学,从而为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支持材料基本齐全,除了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以外,还有MP3/磁带:包括所有听力活动和悦耳的歌曲歌谣;视频导引,从而为学生提供地道英语环境。

五、成效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增效减负;以学生为主体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论是师资设备,还是教师的职业技能,都得到了积极改善和提高。但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面对升学的压力,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在理论知识的教学、升学率的提高方面,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学生提不起兴趣,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课堂上的表现许多都成了无用功,课堂互动出现冷场。小学语文课堂整体上出现了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严重制约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增效减负的含义分析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向课堂短暂的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多管齐下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配置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工作。增效其实是以学生为主体,主张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地、高效地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了,学习效果自然也会相应提升。减负主要是为学生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消化理论知识,在课外布置一些对学生有益的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索类的题目,让学生尽可能地释放压力,在兴趣的支配下完成知识巩固,获得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步提升的效果。

三、增效减负的途径分析

1.丰富课堂形式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探索欲强的年纪,对新鲜的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也十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尽可能地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方法,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度。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注意力集中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知识的摄取,他们察觉到的学习负担也会缩小。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课本剧的方式来进行知识讲解,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性格或者同学的性格自我推荐或者互相推荐进行表演角色的划分,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角色、内容的理解,愉快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2.创设个性、民主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思维容易发散,跳跃性较强,难以对一个事物保持长时间的关注。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这一特点,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多观察学生,如果发现有学生想要表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不举手直接发言。因为举手发言到允许发言的这段时间,学生可能思维受限难以表达自己的最初想法。教师不应该用应试教育的答案来要求每个学生,也不能全面否定学生的认知和想法。课堂上,教师要组建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自由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共同讨论,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完成认知的蜕变,起到增效减负的目的。

3.注重个体差异,展开分层教学

不同学生之间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是不科学的。在任何阶段的教学中,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都存在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缓慢积累的学习过程,而不是通过短期努力就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不少学生虽然努力了,但是在短期内成绩很难取得进步,这时学生的学习信心就会受到打击,甚至萌生了弃学的想法。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分层教学,要将分层教学理论深入贯彻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节课25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主要是讲授教学大纲内容,完成大纲规定范围内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要留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自由讨论和答疑,让学困生有时间梳理课堂教学内容,领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深入思考和答疑;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做一些课外拓展阅读或者是开展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辩论会,让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总之,由于语言学习和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合理优化课堂结构,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增效减负,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芳.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3(23).

篇9

一、加强系统理论学习,科学指导课堂教学

教师要上好每一堂课,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就必须用系统的理论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现行学科教材的编排都具有整体的编排意图和目的,教师要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各项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任务去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分析,尽力使其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网络和相对完整的能力训练系统,把握每部分教材的教学目的、任务和重点、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通过课堂教学付诸实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把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降到最低,把知识的跑、冒、滴、露减到最少。

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两个方面:其一是教材间的联系,也就是各部分知识和各种训练目标之间的联系,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关联,教师在教学中要统筹兼顾,追求教学活动的整体功效,不可顾此失彼。其二是在统筹中把握共性的时候,要会把握重点,掌握好学生的能力训练。简单地说,就是要依据学生所学课文及章节知识的训练目标和特色,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对每堂课教学的直接任务和重点要清楚,这样可以使教学目标明确,内容更集中,主题突出,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二、吃透教材,深钻标准,抓住重点精于施教

所谓精于施教,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有心人,更要做学者型的人。它要求我们传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能力训练,都应该力求达到语言简洁、重点明确、中心突出。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要科学施教,就必须善于和勇于领悟教材,领会编排意图,掌握新课程标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还要组合教学内容,运用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学方法,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有效安排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程序设计,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基本能力。

精于施教还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情况、辅助教学设备等都要进行认真分析,仔细筛选,吹糠见米,对那些片面的、不是单元或课时教学要求的重、难点内容要舍弃,做到围绕中心、突破关键来备课。这样,教师上课时才能举一反三,拨云见日,学生才能真正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才能实现素质教育。

三、明确教学目标难度,适当确定教学容量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团体,课堂和教材是紧密联系师生互动的纽带。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都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所进行的知识信息的往返流程。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学生学得是否灵活,是否有效完成预定教学目标,除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因素外,还关系到教学手段的使用、课堂心理气氛的优劣、流动信息量的适度等多种因素。知识容量过大或过小都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容量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压力过大,不堪重负,失去招架之力,产生逆反心理;容量过小,学生听课就会感到学习是小菜一碟,索然寡味,无所事事。

四、不拘常规,因材施教,灵活多样选择教法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要使学生注意听讲,百听不厌,保持良好学习的欲望和学习激情,教师就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来教学,使学生囿于一个定式中,而必须与时俱进,时常充电学习,不断改变教法,这样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有限的课堂讲授时间内,让学生获得相对丰富的知识,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该班特点和适合讲授内容的最佳教学方法和手段,并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也是教师运用学习规律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创造机会,为活跃学生的思维提供条件,必须交替使用富有启发性的、灵活多样的方法,如谈话、讨论、问答、讲述、演示、训练、实验等,使学生思维流畅、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讲究课堂教学艺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讲求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还应该重视减轻学生负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一门学科、同一班级、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因为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和艺术特点。有的教师声音圆润清亮、字正腔圆,语言准确、简洁、抑扬顿挫,富有感情;有的教师潇洒自如,落落大方,一举一动恰到好处;有的教师详略得当,脉络分明,思维敏捷,富有条理。这些能使学生从枯燥单调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为主动,愉快地接受和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

篇10

S着教育的发展,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是在目前教育中却发现,随着教学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大。而小学阶段又是小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由此,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兴趣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所以便随之出现了增效减负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吸收到语文课本中的营养,最关键的是可以轻松无压力的学习,这不一直是语文老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吗?本文便是探究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增效减负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增效减负 措施

增效减负不是说学生可以什么都不做;减负也不是对教学质量没有要求。反之,要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可以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因此,需要小学语文老师运用好课堂有效的时间,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要深入显出,扣人心弦,让小学生们真实的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因为兴趣是不会说谎的。此外,增效减负教学方式的实施实际上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永恒不变的主题便是教学质量,这也是起初办学的宗旨。所以一名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做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不能给学生过多的学习负担。

一、让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是实施增效减负的主要场所。既要减负又要增效,唯一快速有效的方式便是提高教学质量。要将减负落实到实处,就必要要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学习效率的提高需要让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而学生学习的便需要兴趣的引导。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需要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老师的形象、语言技巧,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感情等才可以得到完善,这便是对学生兴趣引导的第一步;根据教学调查显示,在上课期间的3-25分钟学生注意力最佳的时间,老师要把握这22分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这样才可以使学生逐渐有学习的动力。因此,这段时间内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相结合,找出适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那么首选的便是游戏教学法,可以快速的调动学生情绪、思绪,使小学生从原来的“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这是第二步。此外,还要注意给学生多创设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兴奋,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二、课中检查教学效果,进行查漏补缺

课中检查教学效果,进行查漏补缺,这个过程是检查老师这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和是否使用有效教学手段的最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保障。所以,课中检查教学效果,习题课中处理,可以及时的纠正和查漏。同时,老师在巡查时学生做正确的题,可以直接批改,对于出错的题可以及时的纠正错误,让学生马上改,这样不但省下了探究习题答案的时间,又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这样课内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在课中学到所有应该掌握的知识,下课或者下学后就不会再为学习烦心,也不会再出现学时想着玩,玩时想着学的情况了。而这样的学习便是符合增效减负的策略的,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得到了充实,给学生留足时间去郊外看一看,进而使自己的视野开阔、心情愉悦,让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大自然的景观,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同时也让小学生对于学习更加有信心,从而积极健康的成长。

三、依据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举行丰富的学科活动

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生动、活泼和有趣的语言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对于改错题,老师的语言可以适当地进行改变和调整,那么这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不同。比如老师说:“学生们你们看一下这几道题,有没有做错的地方的?做错的地方要在怎么改?”小学生便会有气无力的回答。但是如果换成这样:“学生们,这是非常聪明的小猴子做的题,你们仔细看看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如果谁找出来,就可以获得火眼金睛的称号!”这样有童趣的语言,会让小学生觉得亲近,会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此外,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是针对广大学生的,而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不同的,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不同特点,设计课文作业时可以采取分层次的作业,这样便可以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样有针对性的设计分层作业,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作业的机会,使他们的学习都可以逐渐提升。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学科活动,使学生的身心都可以均衡的发展。

【结 语】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增效减负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使学生集中精神去学,也可以集中精神去玩,这样的方式才是真正对学生有意义的方式,才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使自身的综合素养不断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