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策略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设计策略

篇1

关键字: 山水城市;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环境逐渐恶化,城市的建设跟风模仿盛行,城市空间形态趋于雷同,缺乏对地域特色的尊重和提炼,城市特色逐步丧失。山水城市的兴起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追求人、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和睦,着重于展现地方特色以及优良的中国历史文化。如何在城市设计阶段将山水景观更好的融入城市建设当中,需要具有可行性的实施策略

1 山水城市概述

“山水城市”是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构想,是一种将园林建筑、自然山水与中国山水词赋意境相融合的理想城市构思,在中国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具有影响力的规划理念之一。

山水城市的理念从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中国当代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如建设速度过快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特色丧失、文化内涵缺位等,对未来中国城市发展方向进行了中国城市模式的设想。该理念蕴含了对当今中国城市特色营建的内涵,不仅只是城中有山水这种简单释义,而是包含了深刻的城市发展观,涉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美学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其精神在于建设“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人居环境,是对城市的东方气质的追求。

2 山水城市内涵分析

2.1 “天人合一”的生态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思想。不论是中国传统还是现代的山水城市营建,都将追求人与自然相融合、和谐共处作为规划的核心。在“山水城市”建设中提出“天人合一”的生态要求,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自省和自我批判后的理性选择。山水城市设计过程中必然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2.2 “师法自然”的景观内涵

中国传统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审美,除体现在城市整体布局上,还体现在城市对自然景观的利用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设计,将人、自然、建筑三位一体浓缩在共同的空间环境中。在山水城市设计过程中应借鉴传统造园的空间处理手法,利用人工的巧妙构筑,使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结合。

2.3 “寄情山水”的文化内涵

自古文人雅士对山水意境的追求不断,“山、水”的自然属性被历代文人学者进行抽象和提炼,寄托了其对高尚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山水文化、诗词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各地城市建设风貌越来越接近,毫无特色,导致人们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呼唤更为强烈。在山水城市设计过程中应以深厚浓郁的山水文化作为基调,结合地方的建筑风格、地形面貌、文化形式以及民族风情和历史背景等进行设计和改造,创造别具一格的城市形象。

2.4 “与时俱进”的发展内涵

“山水城市”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一种广义的生态观。从城市学角度看,“山水城市”的“人—社会—自然” 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它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我调节、抑制的功能,保证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

3 基于山水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策略

3.1山水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策略

(1)建构城市区域生态格局

城市生态空间格局的建构是山水城市设计的总体空间构架生成的基础。建构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注重城市所处区域自然环境的生态分区,保护关键性的自然要素,如山体、水面、绿地和边界,从长远角度控制城市的景观生态质量和变化趋势,形成城市的生态网络体系,其结构才能趋向稳定、才能为城市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

(2)建立城市生态廊道

保护及恢复城市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建立以河流湿地为结构基础的生态廊道,为动植物在城市提供安全的栖息带和运动通道,通过重新植入同样的物种以复原当地的植被。在以河流湿地组成的网络结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绿化网络,公园体系、居住区绿地形成渗透城市各个环境的生态网络。

(3)构筑城市生态体系

由连续的山体、河流、林带、城市组团间的隔离防护带、城市近郊的森林、自然保护区等构成主廊道;道路绿化、防护林带等构成次廊道,公园、游园、水池、广场等构成嵌块。主廊道以原生环境为主,次廊道与嵌块则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综合。三部分点、线、面结合构成三维动态城市景观生态体系。

3.2 山水城市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1)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包括河流、湖泊、山体、林地、农田、各种绿地等自然开敞空间,同时也指城市的广场、道路、公园、庭院等人工空间。城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的山体、水系和绿化体系成为城市开放空间的基体,陡坡、自然岸线、山头、湿地等应为永久性开放空间。城市道路、广场的布局要协调与自然山水的关系,增强城市与自然的相融性,注重与人的日常行为活动的结合。在重要地段,合理配置建筑、公共聚会场所、街道、广场,加强人们的场所感,不能牺牲开敞空间的可达性。城市中所有可用的开敞空间应当利用步行道路串联起来,建立完善顺畅的步行系统,设计成半开敞或开敞式,做到依景设路,路景合一

(2)城市景观序列设计

山水城市的空间形式不能平铺直叙,而应充分运用各种构景要素,形成变化丰富、极具戏剧性的景观序列。城市空间应变化有序、层次清晰而非支离破碎。景观序列的安排一般由前奏、起始、主题、、转折、结尾构成,在此之中应注重穿插一些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组织形式,并采用借景、对景、框景的设计手法,强调人在变换的空间中行进的感受,追求步移景异的观景效果。具体手法包括:

①对比:对比是指将景观中具有显著差别的因素,如自然的软质景观与人工的硬质景观,通过互相衬托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此来突出中心,使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②因借:是指将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自然景观因素引入到城市景观空间中,使人工与自然空间相互呼应,以此来丰富空间层次,产生幽远深邃的景观意境。

③诱导:在景观序列的组织之中,通过巧妙设计游览路线,使人在连续的行进之中尽得美景,领略妙境。景观组织忌一览无余,可以借助空间的导向性进行引导和暗示,结合游览路线,加强空间的诱导意识和表现力。

④主从:在景观组织中为使整体景观统一协调,可将空间中形态、体量、位置相对突出的景素进行强化,使其控制空间,形成视觉中心,其他景素则作为支持它的背景而存在,以利于形成整体统一协调、重点突出的景观效果。

(3)城市视线通廊设计

视线通廊是由城市制高点与城市中人流聚集较多的地面点之间形成的视点对应。城市设计时,应借鉴中国传统城市的景观处理手法及审美情趣,尽可能保证城市空间与自然山水的联系,组织一系列景观空间视域、视廊、视点,建立起显山露水的视觉对应系统。把天赋的自然景观引入城市重点地段,使城市与山水共荣共雅

视线通廊的建立应首先考虑观景点位置的选择。城市观景点是能欣赏城市有特征景观的点,即有意义的视点。每一个重要的视点周围都应考虑有开阔的空间,避免视线被过多的遮挡,要求能形成良好的各种互为观赏的对景。观景点可欣赏的城市景观价值愈高,公众到达该点的频率愈高,则其等级也愈高。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①对城市观景点分级,确定保护的范围和措施。

②进行城市景观的主要视点、视域、视景分析。

③由最佳视景确定领域范围,得到需要保护的范围。

④对各景点的“由景点看城市”及“由城市看景点”进行分解分析。

3.3 山水城市“水”元素设计策略

(1)创造连续空间

在设计中考虑滨水地段与城市整体的关系,滨水空间需与城市内部开放空间系统组成完整联系的网络,将水景尽量多地引入城市纵深,强调其路径感。通过分析视线走廊,控制建筑物的位置,提倡点式建筑,防止板式建筑遮挡视线,以获得更高的绿视率。

(2)保证公共开放

保证滨水地区的可达性,修建连续的公共空间如步行道,结合岸边湿地,创造生动、活泼而有序的“亲水空间”,同时在河流的两岸控制出一定的开敞空间,导入休闲活动,将水上活动项目(如乘船观光、游泳、划船等)有意识地组织在城市设计中,以吸引人群来滨水地区活动。

(3)塑造特色形象

根据城市自身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突出其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由于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与自然环境、水体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加上近代江河等在城市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滨水地带常常有许多有地方特色的历史遗存。将这些内容结合在城市设计中,可提高滨水区的文化氛围,增加水体的丰富性。

3.4 山水城市“山”元素设计策略

(1)优地优用,形态紧凑。

一是对城市中便于建设的地势较平缓的用地进行较高强度的开发,对城市中地形复杂、生态敏感度高的地段尽量保持原有地貌或进行开放空间处理,有利于土地使用功能结构的优化;二是在街坊中,邻道路和开放空间等土地价值较高的地段形成相对较高强度的连续型开发,有利于形成连续界面,塑造积极的城市街道空间和开放空间,同时也有利于获得最大收益。

(2)结合地形,依山就势。

当山势较平缓时,建筑可以位于山顶、山脊,与山体共同组成明显的天际线,建筑起伏总体趋势应该与山体走势一致,但可局部变化,以丰富原有的山地轮廓,活跃自然环境。

(3)上居下憩,尺度多样。

上居下憩是指在高爽地带进行密集城市开发,低洼地段组织游憩设施,通常低洼地带建设条件较差,但步行可达性较好,视觉景观感知度较高。这一建设模式有利于城市建设结合地形分组团建设,低洼地带联络成网成为主要的开放空间系统。

4 结束语

山水城市设计应使自然山水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纳自然山水要素为城市的空间意象的组成要素,使两者相互渗透,紧密配合,以创造完整的山水型城市空间意象。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山水城市的设计问题:

(1)首先要合理确定建设开发与利用自然山水的对象与范围。

(2)结合山水条件创建适宜的城市生态格局和绿色空间构架。

(3)注重城市开放空间与自然环境的渗透融合关系。

(4)强调对城市“山、水”元素的处理手法。

参考文献

[1] 朱卓峰. 城市景观中的山水格局及其延续与发展初探[D]. 东南大学 2005

[2] 邢卓. 结合自然山水的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以陕南安康为例[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3] 贾洪颖. 城市山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初探[D]. 重庆大学 2005

篇2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小城镇;城市设计

1新型城市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城乡统筹”、“生态平衡”、“产业优化”、“节俭节约”为基本特征;以“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为核心思想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规划[1]。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是新时期我国城乡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2小城镇城市设计现状

2.1小城镇城市缺乏创新性

目前,我国小城镇城市设计普遍存在规划理念套用、盗用、以及、滥用的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小城镇城镇规划的优化发展,导致小城镇建设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某小城镇在进行城镇设计时,并没有结合自身水文与地质情况就对“海绵城镇”设计理念进行生搬硬套,从而导致小城镇建设出现不合理性,并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2小城镇地域特性缺失严重

我国小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与历史人文城镇地域特性,具有独具个性的空间与生活魅力。但是,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多数地区过于注重“现代化建设形态”的追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小城镇地域特性与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使小城镇风情遭到破坏,小城镇城市设计取向同质化发展。

2.3缺乏完善的规划体系

目前,我国小城镇城市设计在规划与建设中多借鉴与大城市的规划体系,尚未形成独立的小城镇规划体系,从而使小城镇在进行规划与设计时往往出现投资力度大、目标设计不合理、技术短缺等问题。因此,在新形势发展下,小城镇城市设计应建立自身完善的规划体系,用以有效引导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实施,从而促进小城镇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2.4小城镇城市设计模仿现象严重

小城镇自身的用地规模以及人口规模,因此在进行设计过程时,应对空间尺度以及产业结构建设进行合理把握。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许多小城镇并为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考虑,在建设构成中盲目的模仿大城市空间规划格局与产业发展结构,从而导致小城镇功能出现混乱[2]。

3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小城市设计策略

3.1促进“小而美、体而宜”设计理念的提升

在小城镇形成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小城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镇发展特色与发展规律,并以不同的形式得以体现。加之,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计更侧重于人文理念、生态平衡理念的体现,对城镇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品质的重视得到了提升。因此,在组织开展小城镇城市设计时,应注重对小城镇发展特色、规律以及逻辑的全面分析与探寻,并在基于小城镇发展特色、规律与逻辑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小城镇文化与地域特色的规划建设。

3.2注重“微、精、低”城镇地方特色的凸显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人本化”、“安全化”、“节约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等规划设计,为小城镇城市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在此背景下,小城镇城市设计在革新传统设计理念的同时,也应注重小城镇“城镇特色的设计”。对此,小城镇在进行城镇设计时,应注重对城镇承载力的思考,用以保证城镇土地规模与城镇人口的有效匹配,从而保证城镇道路系统、基础建设设施以及景观系统建设符合小城镇“微化”特色。与此同时,由于小城镇建设资金有限,因此要想保证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合理性,迎合新型城镇化规划需求,小城镇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自身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合理利用建设工艺技术与建设材料,实现在有限的资源内,构建具有生态化、节约化、人文化的城镇特色,应以达到“精利用、低投入、精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3强化“和谐、亲切、慢节奏”小镇生活特性

宜居性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进行小城镇城市设计过程中,应保证小镇居民生活的高品质与高舒适性。对此,可从小城镇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空间环境、公共安全以及生活便宜性等方面进行考虑,遵照因地制宜的建设理念,设计“慢行开敞空间”,从而为小镇居民的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旅游出行以及人际交流提供有利条件,保证小镇生活和谐、亲切、活泼及日常化的特性。

3.4增强“系统化、实用性”的小城镇建设

由新型城镇化规划内涵可知,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而言,其“新”与“型”主要在于城镇规划建设观念、技术、体制以及地域文化的“新变革”以及经济、交通、建设、生态等产业的“转型发展”。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城市设计在实现“新发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实现产业的转型发展。将传统“招商引资模式”向“招贤引智模式”进行有效转变,并在依据自身产业特色的基础上,对社区、产业等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与此同时,结合地方特色制定管理方案,用以保障小城镇建设管理与实施的规范性、系统性与优化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从而为小城镇城市设计体系的系统化发展奠定基础,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深化发展,小城镇建设在城乡规划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与此同时,在新型城镇化提出与全面推广的基础上,小城镇设计逐渐趋向高品质空间环境、高舒适性生活环境的目标发展。因此,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构建个性化、特色化、宜居性、可持续发展性的城镇空间与环境,已成为新时期小城镇设计与发展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陈超,滕珊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探索——以南京市江宁区土桥新市镇城市设计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4,(11):21-25+42.

篇3

关键字:河谷城市、带型城市、滨水城市、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山地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点区域,山地城市有自己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态特征。在众多的山地城市中,河谷型城市是山地城市中占有量最大的城市类型之一,河谷地形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给城市带来十分有趣而独特的形态和空间特征。另一方面,地形的限制也对城市提出了不少环境生态以及空间拓展的问题。

1 河源东江、新丰江片区的基本情况

河源市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辖一区五县,处于粤东北山区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的结合部,属山地丘陵地区,东江与新丰江纵贯全境。河源老城区倚新丰江而发展,步入改革30年,城市格局进一步拉开,城市建设重点从原有的“新丰时代”迈向“东江时代”,形成了新丰江、东江“两江四岸”的发展大格局。(图一)规划总体研究范围为新丰江、东江沿江一线地区,以规划道路为界,总面积约为52平方公里,跨越三个不同行政范围(源城区、东源县、紫金县)。

2 现存问题

2.1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河源市拥有优越的生态格局。优美的自然条件既是优势,有时候也是挑战。由于地形条件(三山夹城)制约,河源城市空间只能沿两江拓展。因此,如何掌握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度”,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成为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河源城市发展的一大挑战。(图一)

2.2 现状城市空间组织缺乏特色

由于基地跨越一区两县行政范围,各行政主体自下而上呈现不同发展需求,导致现状城市空间呈现较为松散的块状布局。这种以经济发展为驱动的空间组织,缺乏对城市作为场所空间的考虑,城市空间的逐渐异化导致城市与环境的隔离,使得城市空间缺乏有机联系,从而丢失了城市特色。

2.3 规划控制缺乏整体统筹

河源“两江四岸”地区由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一直以来缺乏一个规划的统筹平台,再加上高度市场化的建设行为,导致沿江地区离散式建设明显、两岸建设控制手法单一,缺乏从空间形态、天际轮廓线控制等层面指导土地开发建设,导致城市整体形象一直难以建立。

3 应对策略

3.1以生态理念统领的城市发展框架

由于河源生态条件十分优越。项目组在规划开始之初,便确立生态积极保护作为地区发展的第一原则。规划结合“两江四岸”独特的空间和自然格局,引入生态理念,提出将城市融入整体山水空间格局中,形成“山-水-城”相融的整体空间架构。在规划设计中引入生态环境目标,针对每一个规划发展战略建立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方便的实施策略(图二、表一)。

3.2 文化空间的再组织

河源的文化资源主要为客家文化、山水文化、岭南文化以及东江文化。规划在对现有文化进行梳理、重新组织的基础上,提出规划应围绕河源山水、河源客家、河源城市来阐述河源精神,并通过城市场所体现城市精神——沿东江及新丰江组织城市景观流线及旅游路线、打造八个城市文化景观节点。(图三)

3.3 空间组织——优化带型河谷城市架构

规划在空间设计上提出了河谷带型城市的空间构造。河源两山夹持,东江、新丰江穿城而过,属于带型河谷城市。在空间架构方面便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山地城市及滨水城市,河源城区的空间架构特色是背山夹江。因此规划方案在空间组织上突出河源独有河谷特色,提出通过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联系,构架“山—城—水—岛”为景观序列的两江四岸山水格局。通过山体观景点与滨水景观节点间的五条视线通廊及沿江若干眺望点实现城市与自然景观在三维空间中的互动,体现绿契沁城的空间组织思想,构筑河谷城市的山水格局特色。(图四)

3.4 沿江多级土地开发控制

河源城区背山夹江的空间架构决定了沿江土地纵向利用的梯度差异,用地的区位差异决定了不同的土地开发模式。在深入研究城市空间格局(东江、新丰江穿越城区,连绵的山体作为城市背景)后,我们认为河流应该是城市中与市民关系最贴近,城市重要公共生活展开的主要场所,因此规划确立滨江地区在土地开发中的“原点”作用,采用横向分层、纵向混合型的土地开发模式:沿江以生活、服务、休憩等功能为主,在尊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尽量后退河堤岸线50~300m作为公共的滨水生态公园;用地的土地开发强度沿滨江纵切面逐渐加强,体现用地开发价值、生态承载力以及美学因素的综合平衡。

3.5 城市天际线控制

河源城市两侧山体绵延起伏,是城市重要的绿色背景,是城市不可多得的景观资源,同时也是城市天际轮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组在研究了国外内相关城市对天际线的保护手法,参考香港对山脊线的控制要求(设立一个20%至30%山景不受建筑物遮挡地带),结合基地山体实际高度及河源城市发展情况,提出在五个主要规划的景观节点附近,原则上保持50%以上山体可见(图五)。

3.6 分段规划细则

为应对市场经济下存在着非单一开发主体的城市开发模式,贴近城市开发运作的现实需求,本规划通过建立开发项目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划研究,编制面向城市建设的以项目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指引,把握滨水空间公共性、生态性与项目开发的最佳平衡点,在分段实施指引中落实城市空间设计(表二),通过以项目化的策划目标指引城市设计、以准实施框架方式指导城市设计的成果编制、在城市设计导引落实滨水地区开发实施的管理要求等一系列的导控技术手段方法,使规划意图在后续的城市经营各阶段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延续与落实。分段控制涉及空间结构控制(图六)、绿化系统(图七)、景观界面(图八)、天际轮廓线、慢行系统、开发强度、建筑高度与退线、色彩指引以及区段特别控制(已批规划的整合平台)等控制系统。

4 结语

“两江四岸”地区未来将成为河源城市空间的骨架,也是城市各项功能向外拓展辐射的纽带,是河源城市发展脉络的主要轴线和依托。因此,它不仅要具备城市重要文化、空间景观特质的属性,还要作为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标杆,以及融合特有的带型山谷城市特征成为独特而有魅力的城市舞台,树立鲜明的城市个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黄光宇.山地城市规划与设计[M].重庆大学出版社

篇4

[关键词]城市对话 空间整合 生态策略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30-02

一、城市设计篇

(一)项目背景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城市轴线的中心,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城市之一。素有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和北国温泉之乡等美称。

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展大庆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成就,市政府决定建设城市规划展示档案管理中心。

基地选址位于大庆高新区,西邻火炬新街,北邻发展路,南邻科技路,交通条件便利;周边有高新区管委会办公楼、文体中心建筑群,区位文化优势显著。

(二)城市空间设计

基地西侧以火炬新街作为城市区域空间主轴线,轴线的北端为文体中心建筑群。城市规划展示档案管理中心的城市空间设计考虑了与相对地块的空间对应关系,以强化主轴线上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和城市界面的连续性。(图1)

(三)总平面空间布局

依据城市空间设计,总平面布局将广场平行城市空间主轴线呈线型布置,提供城市最大化的开放空间界面。

建筑空间结合功能分为办公空间与公共空间两部分。320米长的办公空间将所有公共空间串联起来,形成了“简”与“繁”的有机融合。(图2)

(四)交通组织分析

结合周边道路现状,基地共设计3处城市开口,机动车可由此进入基地,到达地面停车场或地下车库。同时还设置环绕建筑的消防流线和两处穿越建筑的消防通道。

建筑出入口主要设置在东、西两侧。西侧设置两个公共人员出入口,分别是规划展示馆参观人员主出入口和档案馆、公积金办事人员出入口。东侧设置2个工作人员出入口,分别是档案馆、公积金、城建档案馆出入口和展示馆、规划局、设计院出入口,同时还单独设置了食堂出入口和参观展览的贵宾独立出入口。基地还设置环绕建筑的消防流线和两处穿越建筑的消防通道。

二、建筑设计篇

(一)建筑形式

城市规划展示档案管理中心由规划展示馆、档案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规划局、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建档案馆和职工食堂七个主要功能部分组成。通过对功能的梳理与整合,重新划定出两大空间类型,即办公空间与公共展示空间。因此建筑形式脱离了零散功能需求的束缚,从而转向形式与空间的对话。(图3-图6)

(二)功能分布与流线组织

城市规划展示档案管理中心七个主要功能具体分布和组织如下:(图7)

1、规划展示馆包括作为公共展示空间的西侧点式体块以及作为办公空间的东侧板式体量北翼的负一层至二层。其中:

展示区、会议区集中于五个点式体块中,参观人员、会议人员由西侧二层公共主门厅分别经展示序厅和大接待厅进入。其中贵宾也可从东边的独立出入口经VIP接待区进入。

库房及设备区位于地下一层,展品由货梯直接从地下停车场运至一层城市主体模型展厅。

一层办公区由北侧办公集中出入口进入。建筑面积为18328平方米。

2、档案馆集中位于板状体量办公空间南部负一层至三层,其中:

档案库房区及业务处理区居地下和地上各一层,档案货品直接于地下车库卸货接收、处理入库。

南翼二层的公共服务区及档案展室,公共人员由公共次门厅进入。

其上的办公区位于三层,办公人员由南侧办公集中入口由垂直交通到达。建筑面积为14241平方米。

3、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为公共服务、培训和办公、档案两部分,分别位于板状办公空间南翼的一、二层和四、五层。其中:

培训中心位于南侧一层点式体块。服务大厅位于南侧二层,与档案展室相对,办事人员可沿坡道由公共次门厅进入。

档案、办公部分分置两层,以南侧集中入口处的电梯垂直联系。建筑面积为7524平方米。

4、规划局位于板状办公空间北翼六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部,办公人员由北侧办公集中入口经垂直交通进入。建筑面积为2326平方米。

5、规划设计研究院位于板状办公空间北翼,三、四、五层,办公人员由北侧办公集中入口经垂直交通到达。建筑面积为4890平方米。

6、城建档案馆位于位于板状办公空间南翼六层,办公人员由南侧办公集中入口经垂直交通进入。建筑面积为2861平方米。

7、职工食堂位于办公空间中部一层,上部办公人员可分别经垂直交通下至底层,从两侧门厅进入。建筑面积为1242平方米。

(三)生态设计

大庆地处北温带亚欧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长、严寒、冬季盛行风为西北风,最低气温为-36.2度,年平均气温3.7度。因此通过相应的策略使建筑保温性能达到最佳,是该项目生态化设计的重点。

城市规划展示档案管理中心采用三项策略实现生态化的建筑设计:

1、气候缓冲空间

空间布局中将展示空间、辅助空间布置在建筑的西北部,办公空间布置在东南侧,空间布局阻挡了冬季冷空气进入办公空间,从而为办公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

2、空中花园

方案的空中花园包括屋顶花园和空中庭院两部分。屋顶花园结合遮阳棚架为顶层办公空间提供气候缓冲区的同时丰富了城市“第五空间”的景观。空中庭园提高了建筑的立面绿化率,同时为办公人员提供了空中休息场所。

3、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依据不同的朝向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西北向的建筑立面以实墙面为主,开窄条形,以抵御严寒的气候。东南向建筑立面则以框架玻璃为主,提高建筑的通透性,并结合空中庭院,创造一种亲切、宜人的建筑形象。

三、布展设计篇

(一)空间布局

展馆展示区的空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结合入口门厅的公共区域,包括展示引导区、观众休息区、临时展示区、球幕放映室和多媒体查询等区域。

第二部分为规划主展区,包括序厅、城市主体模型展厅、城市专项规划展厅、市县规划展厅、城市发展历史展厅和城市建设成就展厅。

(二)流线组织

布展流线设计考虑将参观的顺序性与可选择性相结合。参观人员既可以城市发展为脉络组织参观流线,也可以只参观某个展厅,为参观人员提供不同的参观经历。

(三)空间分析

展示区的空间设计,放弃了传统布展空间单一、封闭的现状。结合当前国际展示手段多元化的现实,提供展区不同的空间体验,创造流动、模糊和透明的展示空间,使参观人员在参观规划成果的同时,被展区的空间状态所感染。(图8)

(四)采光策略

展示区的采光以自然光为主,人工光为辅。设计采用天顶采光、侧墙采光和侧窗采光三种手法引入自然光,为展厅提供舒适的光环境。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小城镇 基础设施 建设及运营 世界银行 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式发生深刻变化,广东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广东迫切需要利用世界银行的资金及先进经验,解决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小城镇主导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此,广东省特开展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策略研究,以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为出发点,研究不同类型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及发展策略,有效推动小城镇主导产业的发展。

1 广东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的基本思路

1.1 认定原则

针对广东省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为有效提高示范镇的综合实力,加快示范镇主导产业培育,广东省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的选择上,提出以下几点原则:

1.2.1 针对性:能够有效解决小城镇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项目的建设内容必须是针对制约地方发展的主要问题而提出的,项目建设内容切实可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并促进城镇主导产业发展。此外,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存在较大的差异,项目的选择必须针对不同地方的发展特征各有侧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项目要有利于产业优化和产业升级,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的项目要有利于产业发展及环境保护。

1.2.2 示范性:具有较普遍的示范意义,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

项目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普遍性。项目的建设内容是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的。示范镇的建设经验是可以为类似的城镇学习,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如研发平台的建立及使用,会展及博览功能的开发,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等。

1.2.3 协调性: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项目的选择过程中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优先考虑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的项目,如产业转移园区、劳动力培训等的项目,或优先考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项目,如农业博览园等。此外,项目在选择过程中也要考虑不同区域项目数量的平衡。

1.2.4 现实性:建设内容科学合理,符合地方发展要求

项目的选址、建设内容、建设规模、项目管理科学、合理。项目的选址符合国民经济和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项目建设规模适中,符合当前城镇发展需要。投资规模合理,在地方财政可承受范围内。项目管理科学,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

1.2 建设重点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的发展,世行贷款项目将重点扶持以下项目的建设:(1)有利于完善产业发展平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项目。如研发中心、博览中心等。(2)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项目。如教育培训、道路建设等。(3)有利于完善生态环卫设施,促进宜居城乡建设的项目。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

广东省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次、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全省示范镇均衡发展。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在发展条件、发展阶段、存在问题上特点的不同,在扶持的内容上也各有侧重。

珠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的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其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产品的升级以及自有品牌的创建等,属于成熟型的小城镇地区。该类地区将主要扶持有助于完善产业发展平台的项目。通过加强主导产业的研发功能,促进主导产业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的构建,促进小城镇主导产业发展。

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部分小城镇具有一定的政策或资源优势,现阶段经济总量较低,但有培育主导产业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潜力,属于起步型的小城镇。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财政薄弱,资金匮乏,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的启动资金不足。该类地区主要扶持有助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通过集中力量加大基础设施,尤其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开发环境,改善当地招商引资形势,促进地方发展。

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经济有部分小城镇已形成一定的特色产业集群,属于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专业镇,如揭阳市渔湖镇的模具、阳江市阳东镇的五金刀具等,其面临主要问题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结构、扩大生产,属于成长型的小城镇地区。该类地区根据实际需求的不同,有的需要完善产业发展平台,有的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扶持重点。

部分小城镇环境保护压力大、环境卫生设施配套差。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协调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地方适度发展的同时确保环境不受破坏。该类型地区主要扶持生态环卫设施的项目。通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设施的建设,提高地方的环境容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 广东利用世行贷款扶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模式

在综合各类小城镇的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广东将重点扶持五种针对性强、适用范围广的发展模式。

2.1 产业提升型: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产业研发能力

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珠江三角洲小城镇的发展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如中山的古镇灯饰等。但同时也存在着产品档次较低,技术含量不高,技术研发及创新能力较为落后等问题。珠江三角洲小城镇迫切需要通过产业升级来促进城镇的发展。目前而言,珠三角产业升级有两种主要的模式,一是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培育新的产业集群,如顺德勒流在原有富华重工等机械制造产业的基础上,新建现代交通机械产业园区,发展先进制造业。通过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另一种模式,是在原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向上游的设计、研究领域及下游的营销、物流领域延伸。如中山古镇灯饰在传统灯饰产业的基础上,建设灯饰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具体内容包括科技创新中心、灯具质量检测中心、公共中介服务中心、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等。以提高产业链配套能力、增强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工艺设计,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品牌效益型转变。

2.2 服务主导型:加强会展博览设施建设,构建产品营销网络

通过培育与城镇主导产业相关的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扩大主导产业的市场影响,提升主导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如中山古镇在传统花卉苗木产业的基础上,建设中山市古镇南方绿化苗木博览园。通过绿博园的建设,打造中国南方绿化苗木交易中心,促进花卉苗木种植业的生产和销售。通过花卉苗木交易市场的的壮大,带动了中山,乃至整个珠三角西岸地区苗木种植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同时,通过交易市场的发展,带动苗木种植技术的研发与交流,提高苗木种植的科技水平,也使绿博园成为绿化产业技术的孵化器。此外,绿博园的建设还为古镇提供了大片的绿色空间,美化古镇的城镇风貌,提升城镇环境质量及人民的生活品质。与此同时,绿博园的建设还带来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丰富周边居民生活。

2.3 产业转移型:集中资源加强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创造起步条件

广东省大力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一方面破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招商引资优势逐步弱化,经济发展后劲乏力等问题,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产业转移,解决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投资动力不足,山区及东西两翼特有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2008年《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颁布后,广东省计划从2008-2012年,每年安排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园区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5亿元,对全省14个欠发达市和江门市每年补助1亿元,支持上述地区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贷款贴息及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安排重点产业转移园区专项资金15亿元,以竞争方式择优扶持欠发达地区3个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每年安排产业转移奖励资金5亿元,鼓励珠三角地区企业加快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每年安排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资金10亿元以上,专项用于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智力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等。在产业转移政策的支持下,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的一批产业转移园区迅速发展。如河源东源县仙塘镇的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顺德龙江(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山南海(阳山)产业转移园等产业转移园,都获得了省里相关扶持资金的支持。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小城镇应该围绕产业转移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的转移和发展创建平台,建立全方位的经济、社会合作关系,促使产业转入地在产业转出地区的带动下快速发展。

2.4 项目主导型:围绕重点项目完善交通及能源配套,构建产业发展平台

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小城镇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薄弱,地区发展起步难。而重大项目往往具有投资总量大、上下游产业配套长的特点。通过引进重大项目,可以促进小城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实现小城镇的跨越式增长。如韶关市乳源县以水电建设为突破口,通过能源开发来推动县域经济,尤其是工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以局部的开发(或“极点”开发)为突破口,通过内部力量的集中来吸纳外部的力量,形成聚集效应与规模经济性,从而带动全局经济的发展。乳源利用自身水电资源优势和良好的投资政策,大力招商引资,吸引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乳源建设全国最大的化成箔和亲水箔生产基地,该企业的年工业产值超过30亿元,占乳源工业总产值比例超过80%。无独有偶,云浮市罗定县附城镇,也是通过雅达电子(罗定)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手机充电器生产企业,占全球市场的30%,带动地区电子产业以及相关电池产业的发展。雅达电子(罗定)有限公司的工业产值亦超过30亿元人民币,占当地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70%。对于有龙头企业且龙头企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质的地区,可通过完善龙头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交通、能源等相关设施配套,促进龙头企业迅速壮大和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5 环境友好型: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品质,以环境优势营造竞争力

北部山区是广东省重要的水源地,也是广东最重要的生态屏障。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属于限制发展区的范畴。这些地区既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又要防止地方的环境污染。韶关市乳源县乳城镇和肇庆市德庆县悦城镇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乳源县地处南岭山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乳源县采取了工业集中发展的模式,在保护北部及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在东部乳城镇等东部平原地区集中发展工业。目前,乳源县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乳城镇的乳源经济开发区、富源工业园、乳源东阳光高科技工业园、乳源化工基地等产业园内。为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环,乳源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乳源投资近亿元的资金,用于建设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确保产业园区的污水不会对下游生态造成破坏。肇庆市德庆县、河源东源县情况与乳源类似。对于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应该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并通过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等环卫设施的建设,提高地区的“三废”处理能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环境的保护,确保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不受破坏。

3 广东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重视的重要环节

3.1 在建设对象的选择上,应以成长型小城镇为主要培育对象

坚持以“成长型”小城镇作为扶持发展的主要培育对象。所谓“成长型”的小城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城镇建设和人口具备一定的规模,已划入全省的中心镇建设规划;第二,经济发展正处于较高速增长的阶段,并且具有相对突出的支柱产业;第三,在产业结构上,二产三产发展较快,已经实现了由农业型城镇向工业型城镇的转变,或正在由农业型城镇向工业型城镇转变。这样的城镇,具备一定的硬件基础和产业基础条件,在产业转型或产业集聚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经过培育可以对周边城镇和农村起到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把具备一定的硬件基础和产业基础条件,在产业转型或产业集聚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的“成长型”小城镇作为主要扶持对象,有利于发挥项目对周边城镇和农村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3.2 在建设内容的安排上,应以城镇规划为引导统筹设施建设

扶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城镇总体规划为依据。在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统筹各项设施的建设安排。尤其是处于发展中的小城镇,先规划后建设,避免出现设施建设各自为政,缺乏体系的现象。

3.3 在建设项目的管理上,应以重点项目为核心集中资源逐个培育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该重点突出,有序开发。应根据城镇发展需求,合理安排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时序。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等,应统筹考虑管网的建设周期以及工业区或生活区的污水排放量。应围绕重点项目组织建设,集中资金,优先完成对地方发展影响较大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切忌没有重点,全面开花。

篇6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R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旧城更新规划的价值取向对城市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旧城更新规划中引入城市策划有利于平衡多方利益,促进更新地块局部与城市整体的融合;有利于处理近期与远期关系,加快旧城更新的进程;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旧城更新规划模式进行研究,探求新的规划对策,以促进旧城价值的整体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高,进而推进旧城全面振兴。

二、旧城中心区的一般特点及做法

(1)特色。作为城市发源地,旧城中心区内集中了众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特色街区、历史建筑、传统环境以及古树名木,也集中了城市最古老的居民、商店、街区之间所建立的稳固的社会关系,深厚的文化积淀与鲜明的传统特色是复兴中心区功能的重要资源。

(2)优势。旧城中心区一般位于城市区位核心,是传统商业高度集中区域,无论从土地经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还是从居民心理认同程度来讲,都远比其他地区重要。

(3)问题。旧城中心区土地利用强度降低,地区发展缺乏活力。低劣的生活环境难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住房拥挤简陋、基础设施老化、公共空间匮乏、交通拥堵、配套设施不足、防灾抗灾能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历史文化特色缺乏系统保护,传统环境逐渐丧失;商业规模偏小、经济效益和商品档次偏低等问题使中心区功能面临衰退。

(4)做法。针对旧城中心区特点,采用“全面保护”与“推倒重来、大拆大建”的规划思路都难以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同时发挥旧城中心区的优势与特色。为此,我们提出“尊重民意、有机更新、新旧融合”的规划思路,理智对待现代城市发展需求与历史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通过尊重居民意愿、保护历史建筑、提高建设强度等方式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通过梳理道路交通、更新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等措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通过留存城市记忆、协调新旧关系等手法延续传统风貌,以此创造既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又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城市中心区。

三、实例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行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更新改造也不断推进,广州作为现代化的大都市,市中心拥挤破旧的老城区必须进行全面的更新改造。广州市某区旧城更新改造重点项目,借鉴对以往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许多教训的反思,特别是要避免商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而损害当地居民的利益和破坏老城的文脉与肌理, 广州市政府决定在此工程中采取新的操作方式:(1)由政府主导、投资,没有开发商的介入;(2)由居民自愿决定回迁、外迁还是领取经济补偿,不搞强制拆迁;(3)建筑量在满足回迁住宅及配套需要的基础上,仅适量增加商业、住宅面积用于补偿政府投资,此外不考虑盈利;(4)改造后的空间和形态将延续老城的文脉和肌理,对基地中有价值的建筑予以保留。政府的开明态度与政策给了设计师鲜

有的机遇,同时也给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挑战。

四、旧城改造思路与规划设计原则

借用美国城市规划师哈米德雪瓦尼所说,“旧城改造应侧重于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延续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内容”,才能带来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各方面协调、长远、可持续的改善和提高。

(1)贯彻阳光规划原则,实现全过程公众参与,改善基本生活环境。旧城改造的首要目标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充分考虑居民的改造意愿,从住房、交通、安全、卫生、环境、生态等方面入手,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要求,是穏定社会结构和延续场所感的前提。①通过民意调查,了解拆迁意愿。在旧城改造中,通过发放居民意愿调查表、进行社区居民座谈和住户走访等方式,了解居民对回迁、拆迁补偿方式及城市环境改善重点等方面的意愿,并将统计结果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采取切实可行的规划措施,同时应在规划公示过程中,及时吸纳居民反馈建议,将公众参与扩展到规划全过程。②根据现状条件逐步改造,避免大拆大建。面对旧城区拆迁日益困难的形势,规划应针对地段的现状特点,运用保留、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开发,避免大规模拆建对旧城区的破坏。

(2)调整用地布局,更新基础设施,复兴城市中心功能。城市功能定位是旧城中心区的发展核心,规划应通过对传统地位、未来规划、交通区位等条件的研究,确定合理的功能定位,用以指导用地布局的调整;同时赋予其现代化城市功能,恢复城市的多样性,避免由于功能单一而使城市丧失应有活力。根据条件分析,规划确定永康旧城功能定位为:集特色商业、文化娱乐、商务办公、休闲居住、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功能复合型中心区,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城市核心区块。

(3)延续城市肌理,构筑“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并存、互相促进的规划结构。空间结构是旧城区的发展骨架,其构筑应在满足城市整体功能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延续城市空间肌理,体现旧城区文脉精华,形成新旧融和的城市新格局。面对拆除与新建的矛盾和碰撞,规划通过对城市空间的重新诠释,寻找新旧和谐的机遇,在调整用地结构的同时,构筑相应的空间格局,既满足了现代交通、土地使用、开敞空间等要求,又尊重了中心区的传统空间肌理,从而适应中心区现代多元功能要求,达到有效复兴中心区的目标。

五、设计目标

我们根据现场特点,通过多次讨论,逐步确定了项目的设计目标:三个价值体系兼顾并重。首先是社会价值。这是一个具有政治意义的试点项目,我们应该顺应本项目创新性的开发模式的要求,探索岭南传统城区复兴的新模式。其次是经济价值。通过设计的高附加值,实现低造价、高品质的住宅建筑。此外,非常重要的还有文化价值。由于项目基地所处的特殊区位,其城市文脉肌理、历史文化因素应该得到重视,设计应在岭南地区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层面上作出积极的思考和反应。

六、规划设计策略

控制适宜的开发强度和居住密度:以往的旧城改造,由于房地产利益的驱动, 开发规模往往失控,改造后高楼林立,给老城区的交通和市政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严重破坏了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本次项目实践由于采用全新的开发模式, 新建筑仅供原居民回迁,保证基本的居住需求,增设少量的底层商业用房来平衡项目成本,因此开发规模和居住密度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打通开放空间系统: 充分发掘老城区、老建筑潜在的文化、历史、空间价值,优先建立连续贯通的步行开放空间系统,形成若干新旧建筑界面围合的“城市客厅”,并理顺区内车行交通,“激活” 市民生活。

融入岭南城市肌理:由于开发规模和居住密度的有效控制,规划设计得以控制新建筑物的单体体量与老城尺度的相适应,使之以群体组合方式融入老城肌理。

七、单体设计策略

新与旧的连接、融合:建筑布局上,保留建筑周边置入新建筑体量,组成完整的街巷广场空间结构。新建筑采用钢、木、玻璃、等材料,在比例尺度、组织划分和纹样色彩上与老建筑配合,新老建筑共同结合成一个融汇时代气息与历史信息的群体。

精心设计居住空间:由于新建住宅主要用于原居民的回迁,所以单元面积根据原居住面积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设计过程中我们不畏繁琐,精心布局,细分面积,争取做到功能合理、空间互借、小中见大,全部明厨、明厕,以创造现代、健康的生活方式;户型拼合方式便于灵活分配面积,入户阳台的设置把传统街巷生活立体化、空中化。群体组合关系在尺度上与老城文脉相呼应。应对岭南的气候特点,建筑群体梳状布局,楼梯间部位前后通透,加强通风采光,力求从整体上改善住区的小气候。

文化传承与创新:新建筑是传统建筑类型、建筑元素的现代版本;住宅延续基地原有建筑的肌理特征,形体处理为一系列有韵律、进退凹凸的小开间体量组合,细部精美,色彩上却采用谦和、含蓄的灰白色系。商业裙房在尺度划分、空间模式、色彩运用上与保留建筑相呼应,同时在结构方式、构造方式、材质表现等层面上大胆更新,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

八、结语

总之,在未来的城市发展竞争格局中,将日益形成崭新的竞争理念与法则,其核心内涵是城市以功能比强弱、以空间视优劣、以环境定胜负、以特色见高低。在旧城更新重新引入城市策划,有利于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直接效益与衍生效益的关系、外延增长与内涵提高的关系、经济效益与人本关怀的关系,有利于推进旧城全面振兴,实现旧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城市发展;园林设计;策略研究

1前言

城市园林将人文、文化、自然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城市园林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城市园林不仅可以满足生态环境需要,休息娱乐需要,生活趣味需要,更重要的是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内容,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达到的必然成果。而城市园林设计是形成良好城市园林的决定性条件,但是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城市园林设计存在诸多的不足,这就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的进程,下面就对我国城市园林设计中的不足及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城市园林的健康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2对我国城市园林设计存在不足的分析

2.1城市园林设计程序的纰漏

普遍认为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很大差别,将景观设计归于建筑设计的附属物,把景观设计误解为只是单纯的雕塑、植物栽植。甚至把建筑后的景观设计就根据电脑的三维动态效果进行设计,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对程序的错误编写不能做到科学的规划布局,例如在某些景观建设中,不考虑交通、消防、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布局,那么当树木成长到一定高度后,就会影响到这些基础设施的使用,从而导致人力浪费和经济的直接损失。任何问题存在都会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要正确认识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避免园林设计中出现的一切纰漏。

2.2城市园林设计的层次划分不清晰

我国目前的生活现状是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占有量少,在城市建设中这样的弊端表现的更加明显,根据我国城市绿化率不足的难题,提出了屋顶城市绿化的设计方案。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却远远做不到绿化空间最大化利用。城市园林设计层次划分不清晰的主要表现是:过分注重植物种植后的美化效果,而忽视了植物对环境生长条件的需求,最终导致植物该开始种的时候很令人有赏心悦目的欣喜感,在后期维护和生长中就不能表现出优势。因此应该对园林设计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例如在地面种植高大乔木以便于防风固沙;靠墙面处种植有攀援能力的植物以便提高立体效果;在阳台设置种植槽以便业主种植花草,在屋顶处种植低矮灌木防止积水。

2.3城市园林缺少人性化设计

准确地说居民满意度才是城市园林设计的基础,一个优秀园林设计方案最终的评定权是掌控在实际应用人群的手中,因此在城市园林设计中不要只顾及到设计图像的美观化,还要赋予园林设计具有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可以为建筑作品增添色彩,只要这件艺术品符合了大多数人的品位要求才能说是成功,当设计师听到群众发自内心的赞许时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人性化,会让更多的人陶醉于这样美好的氛围之中,这也是我们对园林设计提出的最终目标。

2.4城市园林设计中考虑角度不够全面

城市园林设计中考虑角度不够全面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景观设计形式过于简单。城市园林建设在发达的沿海城市发展的较迅速,由于当地资源占有量有限,常常是为了快速达到绿化效果,在城市活动密集的中心地带铺设大面积草坪,在周围稍微点缀一些常见的乔木形成简单的绿色景观,草坪的退化与其他绿化植物相比速度较快,因此说这样的景观只是为了暂时改善生活居住的环境并不具备欣赏价值。另一方面是随着城市工业的不断扩展,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排放的各种有害物质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很多专业人士提出了将“森林”引入到城市建设中,提出无需种植名贵的花早,只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最好的。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城市的美化度,不惜重金去购买名贵的品种来装饰城市,但是这些所谓的名贵花早并不符合生态环境的需求。

3对我国城市园林设计不足采取的应对策略

3.1丰富城市园林的艺术设计

城市园林设计不只是点和线技术的融合,也要重视四季变化对景观设计效果的影响。人类的科技的进步只是为了更好的适应自然,而不能对自然俺人类需求做出改变,例如土地格局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而形成的,在对城市园林设计时要加以科学的利用,园林设计方案要衬托出独特的地域特色,无论何时自然赋予我们的格局已经注定,追求潜在的艺术价值是素有设计永恒的主题。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要遵从大自然的感觉创新出更有价值的艺术设计。

3.2城市园林设计要有传统文化气息

人们对于城市园林的要求往往会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认为园林设计中占有一点传统的文化气息就是被赋予了灵韵。因此在对城市园林设计时,尽量做大传统文化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最大程度的来满足大众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的追求,以丰富的传统文化为理论依据,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所设计出的园林被更多的人所关注,从而体现设计的真正价值。

3.3城市园林设计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城市园林设计要把环境的影响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地理环境来展开合理的布局,力求做到功能齐全和层次分明的完美结合。城市园林实际中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体是指,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变化情况和所选择植被的自身情况而布置园林景观,达到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生态的良好发展、人们身心健康、经济增长的综合效果最优化的目的。城市园林设计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园林生态效益和人们生活环境取得双赢的保障,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生态学基本理论、植物生长规律作理论支撑,又遵循人类未来发展的总趋势。

3.4城市园林设计要科学预算建设费用支出

由于城市的发展情况不同,各地的施工成本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对城市园林进行设计时要科学预算建设费用。一般好的园林设计,施工成本与维护成本完成后,已经严重超出单位的经济承受能力,这样就会造成单位财政的巨大压力,在后期的工作中由于受到成本的约束,只能采取低水平的修复,装饰效果达不到预计的效果,很多原来设计的功能不得不丧失,甚至有些单位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干脆放弃了后期的维护管理。因此在对城市园林设计时,要组织一批专业人员对投资费用进行科学的预算,并综合各个方面因素来选取最佳的设计方案,这样做能减少企业的盲目性建设和合理化的运用资金,有利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更好的开展。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扩大,园林绿化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园林绿化工程会被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园林绿化工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要尽最大努力来克服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在实践中来充实自己,为我国的城市美化工程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尹益臣.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3).

[2]姚菊俊.如何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08(29).

篇8

从前面的讨论中不难发现,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提出一个合理有效的项目,这个项目包含有足够量的课堂知识,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笔者将课程设计的要点,放在项目选择上。以下介绍其主要内容。

1再编排教材,以符合任务驱动的需求

传统本科教材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列为主要目标,这主要是因为本科学生具有得天独厚的实践环境,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随时安排实践,而放到专科教学上,则不太适应,因此,笔者建议将教材内容进行再编排,将其整合为三个主要项目:设计一个简易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电路,独立设计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这既是对教材的再编排,又是对课本内容的有效整合,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以循序渐进为原则,进行项目的拆分

对刚接触模拟电子技术没多久的学生而言,即便是将教材内容简化为三个主要项目,学生也难以独立有效地进行解决,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进行项目拆分,将每个项目按照学生的认知能力,拆分为若干个子项目,保证每个子项目略高于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然而却又是学生伸手能够触及到的。例如,对简易直流稳压电源而言,重点是应用二极管,而应用二极管和领悟二极管的基本知识有关,基于此,第一个子项目完全可以设计成掌握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学生独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3以学生为项目的主体,分组完成项目

无论项目设计得多好,如果不能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难以达到最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将学生视为项目的主体,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点:将项目的环境从课堂上转移至实训基地或者实验室,使得学生能够亲手操作各种仪器设备,同时减少教师的理论讲解课时,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的实践意义;减少教师的项目参与时间,不是手把手地教学,仅在关键时刻给予针对相应的提示即可,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保证组员优势互补,将项目交给小组组长,以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项目能力等。

4转变考核模式,突出项目的重要性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为试卷考试,理论知识有余而实践价值不大,在引入项目载体后,如果还是单纯以试卷进行考核,就会直接导致教师无法有效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笔者建议,转变目前的古板考核模式,强化实践与项目的重要性,在考核中增加电路元件的调试内容,并将平时成绩纳如考核范围。总之,以项目为载体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想法,需要给予积极的思索研究。

二、结语

篇9

Abstract: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human society enters into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radically changing the way we live. Environment we live is always showing a digit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eatures. People’s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also change with a digit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t is showing new features. In this context, urban landscape design more and more draws people’s attention. We should explore the new design strategy on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people's environment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关键词:信息社会;环境心理;城市景观;景观设计

Key words: information society;environmental psychology;urban landscape;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325-02

0引言

进入21世纪,信息科技以其迅猛发展、广泛影响、深刻变革,在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着明显的主导作用,对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被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渗透和包围着,人和环境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环境心理和环境行为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核心的城市景观设计,在内容和方法上都要根据信息社会人们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探索新的设计策略。

1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特征分析

1.1 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艺术设计

1.1.1 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依据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涉及到工程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边缘性学科,其中环境心理学是支撑这个专业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环境艺术设计首先应做的工作,应从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上营造一种蕴含美感和舒适的环境,洞悉人们在各种环境下的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规律,把环境设计的各要素科学、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同需求相吻合的空间环境。

1.1.2 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特征由于构成我们生存环境因素总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生存环境的能力也总是与一定的时代相适应,因而环境艺术总是表现出时代性。从设计和环境的形式来看,就是所谓的风格和流派变化。人类从农业时展到工业时代,又从工业时展到现在的信息时代,诸多设计风格和流派此消彼长,波澜壮阔,理应反映不同时代人类改造环境适应环境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1.2 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与环境行为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广泛深度渗透到我们生存环境的各方面,以信息技术为内涵的环境各要素,与人类活动各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信息社会环境。信息社会环境下的人际关系、距离、个人的空间以及人的行为方式与特征表现出了信息化、高效化、虚拟化等一系列新的特征。

1.2.1 信息社会的环境构成及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从环境构成来看,分为四个层次:人处于中心地位;与人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人工环境;再一层次是社会环境,其中人工环境中渗透着社会环境因素;最外层是自然环境,它以无法抗拒的力量制约着一切环境因素。信息社会的环境也包含这四个层次,但各层次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处于中心地位的人是正在享受着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并逐渐掌握高新科技的人,其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达到空前的发达;人工环境是以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为内涵,逐渐高度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虚拟化的人造环境;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关系逐渐变得密不可分,在信息化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自然环境逐渐受到人类高智能、高效率的生产活动更多的影响,有限的能源、资源和空间环境与人类无限的占有欲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

在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之中,人和环境的作用是其中的核心和主体。环境心理学认为,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刺激与效应。环境作用于人的过程就是环境对人给与刺激的过程,人受到环境因子的刺激,就要产生改造环境、适应环境心理,从而表现出环境设计的行为,这就是效应。信息社会的环境各要素对人的刺激的信息量和传递方式比以往的农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速度要快的多、数量要大的多变化更迅速快捷,各种环境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及发达的通讯设备随时随地都给人提供着刺激,人们不得不应对飞速发展变化着的环境,改造环境的活动空前的活跃,城市的不断扩张、不断建起的高层楼房快节奏的工作方式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另外,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人的社会性日益增强,从而也影响到个人空间和人际距离以及人的行为方式变化。

1.2.2 信息社会的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交通与通信的进步使得城镇在地理上的分散成为可能,因而更接近自然,但在另一方面,又对环境构成新的破坏。长达半个世纪信息革命,致使电脑网络覆盖全球,电子货币、电子图像、电子声音、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重新定义了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信息革命使人们到郊外或家里工作而通过网络到市中心娱乐消费社交,使城市的建设时空关系发生革命性变革,“全球村庄”,“城市解体”引起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重大变化,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家庭将重新与工作场所相结合,电子社区、虚拟银行等的出现改变了过去的人际工作关系,但人们更盼望共享空间、交往场合、更多新类型建筑的涌现,新的城市建筑形式成为新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体现为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享,并且信息量的需求与流动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日益变得频繁复杂,不管在家庭、饭店、办公室还是广场、公园,人们每时每刻都要从周围环境获取信息。因此,从个人和社会需要来看,人际距离应当是趋于缩短。但是,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通讯手段又使得信息的传递不需要直接的人际交往,电视、网络、多媒体成了信息交流的理想界面,甚至网络技术可以制造出虚拟现实,人们只需在个人空间范围内就可远距离顺利地完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1.2.3 信息社会的行为方式特征环境心理学要求把心理和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人的行为方式特征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时代的烙印。农业时代人的行为一般表现为缓慢、悠闲、工作效率低下、保守等特征,而工业时代则表现为快节奏、忙碌、高效率、开放等特征。到了信息时代因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信息交流与共享日益剧增,人的行为方式必然表现为更快的节奏、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加开放的思维。焦虑、恐惧等剥夺了人们享受生活的乐趣,“诗意”在“速度”中丧失,“空间”在“繁忙”中消失,因此环境的设计应当把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减少人的疲劳、最大限度满足信息的交流作为首要的内容考虑,为信息社会的环境设计增添更多艺术性与文化性。

2信息社会环境下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1 景观的时代特征和属性

2.1.1 景观的时代特征景观,犹如散落在茫茫大千世界的璀璨星辰,装点着人类的环境。它们有的是鬼斧神工的天然生成,有的是精雕细琢的人为创造,焕发出不同时代的奇光异彩,成为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它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反映,是人类的爱和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农业时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不敢有违天地之格局与过程,便用心目中的宇宙模式来设计神圣的景观,以祈天赐福;中世纪的欧洲,神权高于一切,万能的上帝成为人类生活和设计的中心,因此有了以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和乡村的布局形式;文艺复兴解放了人性和科学,因为有以人为中心和推崇理性分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产生了几何对称和图案化的理想城市模式,甚至于将自然几何化;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设计美学,但在工业化过程中,人炸,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整体生活水平和物质能量消耗成倍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这些症候已使人类认识到其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威胁自身发展和后代生存的地步。今天,进入新世纪和步入信息时代,人类一方面在深刻的反省中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谋求建立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关系,以图重建已遭破坏的家园;另一方面,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人们更加需要建立一个融和当下社会形态、文化内涵、生活方式、面向未来的更具人性的、多元综合的理想生存环境空间。

2.1.2 景观的社会属性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它必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其必须拥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观赏作用以及改善环境和使用功能,能够通过景观的内涵,将人们的心理反映,诸如移情、情感、联想以及意境等引发出来,也就是所说的景观效应。

2.2 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2.1 生态化设计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化设计”一直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热点,生态设计在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概念的阐释也是各有不同。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生态环境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使其在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的前提下,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统一,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景观环境。

生态化设计中,首先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和其文化传统给予的启示。其次,应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尽量避免对它们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维护场所的生态环境健康运行。第三,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第四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自然遗产,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第五应大量应用绿色科技、绿色能源等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把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在生态恢复后变成市民的休闲地已成为一种潮流。材料选用应以能循环使用,能降解再生为主,而且应提高景观的使用寿命。第六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第七多学科综合,联合多学科共同研究、分工协作,才能保证一个景观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创造出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高质量的景观。

2.2.2 人性化设计在人性化设计理念中,首要展现物理层次的关怀,而人的基本需求就是物理层次的需要,其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最为主要的是让使用人员和景观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与融合,其会大幅度地迁就人们的行动方式,体谅人们的感情,让他们感到舒适,并不是使使用人员去理解并适应它。在设计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龄与文化层次的人在活动时的特点,应有鲜明的功能分区,形成一种开敞和封闭相结合、动静有序的空间结构,表现在设计细节方面,以实现各层次人群的需求。其次要体现心理层次的关怀,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直观,难以言说和察觉,甚至连许多使用者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在景观设计中,要让人触景生情,还要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达到情景交融,成为感情上的升华、结晶,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

3信息社会环境下城市景观设计的策略

3.1 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策略设计材料是文明大厦的基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迅猛发展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新型材料、新型工艺可给室内外环境带来好处和美感。安全环保的材料和良好的工艺技术进一步保证了安全。呈现出了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等新特色。如可视对讲、防盗系统,包括像电话远程关闭家中的水煤气、照明电,本地声光报警,远程查询家中情况等人性化服务,科学技术的人文思想、高科技产品也正在成为景观走进各种设计中。信息社会发达的通讯和咨询方式能够保证人们时刻关注科研的最新动态,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敏锐觉察能力提高,在环境设计中能够满足人们追求时尚追求科学的心理需求。

3.2 以人为本的策略设计景观设计,应把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人是核心。从功能来说,就是要合理设计、安排、组织空间。空间的设计首先不仅要确保人们在活动时具有便捷性、安全性和高效性,而且应使人们在环境中可以通畅地取得需要的信息。在信息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的日趋疏远同人际交往需求的扩大之间的矛盾要利用良好的空间设计进行解决。换句话来说,就是在空间的安排过程中,应合理把握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的尺度,若有必要,则适当减小人际交往的距离,进而加大人们间更多当面聚会与交流的机会。对人的精神层面需求的关注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一面。目前,信息社会的审美观念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体现在景观设计上就是多种形式的空间形态设计。空旷开阔的空间和光洁冰冷的界面设计,温馨小巧的空间和自然朴素的装饰,不同的审美取向需要不同风格的景观设计,多元化的设计思维必须以人为本。

3.3 以环境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信息社会环境构成的层次中,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相比,似乎离我们人这个中心较远,但它是制约一切环境因素的力量。

景观设计应当从宏观方面来统筹,从长远观念来思考,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思维来设计,从以人为本上升到以环境为本,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充分利用环保绿色材料、节能新工艺、减少污染排放、节约型设计的理念来完成设计。把握好空间利用的效率和弹性,最大限度减少空间的浪费,使有限的空间发挥其功能,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增加空间利用的弹性,使得空间的功能具有可变性。

4结束语

以上关于信息社会环境下的特征分析及城市景观设计的策略,需要切合当前社会的正确理念作引导,时代已经毫无选择地进入了信息社会,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人的环境心理行为分析方面比较薄弱,如何创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景观,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探索。

现代景观环境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时代特征、环境属性,要体现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应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应只局限在当前的规划,服务于当代的人类,而且应是长远的、尊重自然的、尊重人文历史的、维护生态的、切实为人类的发展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

[2]陈六汀,梁梅.景观艺术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3]米切尔,W J.伊托邦,吴启迪,乔非,俞晓译.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生活,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城市;高层商品住宅;设计;开发

影响城市高层商品住宅质量水平的因素来源于多个方面,但最为基础和根本的便是处于源头阶段的设计开发环节。房地产初期的设计开发,在整个房地产项目甚至是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大的分量,是关乎到建筑质量和房地产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故而,对城市高层商品住宅设计开发策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高层商品住宅设计开发的总体要求

城市高层商品住宅同所有的房地产项目一样,成本投入量极大,其前期设计开发的总体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建设、销售等重要环节,为此,对其的设计开发务必要有严格的流程和高标准的要求。

1.注重地域性

城市高层商品住宅不同于一般住宅区,它更注重的是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虽然我国地域辽阔,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域风貌是不尽相同的,如沿海和内地、南方和北方等,导致其设计开发所带来的市场份额、经济利益千差万别,因此要充分考虑地域性。并结合市场发育状况、供求关系、消费能力等因素,地域统一时还要考虑区位因素,如地理区位、功能区位、街区区位等。

2.引入前瞻性

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具体的市场环境、销售策略、样式等均发生了巨大变革,而这些变革的发生在设计开发之初是难以预料的。但不排斥这种现象存在一定的必然性,鉴于高层建筑开发周期较长,因此,为了应对不断发生的变革,务必要将前瞻性纳入到总体要求范畴中去。

3.强调创新性

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开发,首先要与受众的需求相吻合,但不容忽视的是其独特性和创新性,这也被视为实现竞争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高层建筑富有创新性,便会依据市场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满足受众日益繁多的需求,可为其赢得更为开阔的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城市高层建筑的创新,要充分立足于实践,即要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实地调查,以便在设计主题和设计概念上均有所创新,进而使整个项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

二、城市高层商品住宅设计开发策略

1.建筑与布局方面

城市高层商品住宅中,点式高层住宅或板式高层住宅在提高居住密度和容积率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故而,项目所在的区域内,且在不超过建筑限高的前提下,应将点式高层、板式高层和小高层列为首选项目;在限高区域内,应将多层板式建筑和不超过限高范围内的点式住宅、板式住宅列为首选项目。出于容积率增加的需求,可将塔式高层住宅纳入项目考量范畴,但应注意控制设置量。此外,板式住宅最好选取占地少、秩序规则的行列式。

2.建筑功能方面

城市高层商品住宅着意强调的是功能多样性、智能化等特征。所谓功能多样化,即以建筑物为载体,兼有信息化设备、信息化应用、建筑设备管理、公共安全等多种系统功能,实现建筑结构、建筑系统、建筑服务、建筑管理等的优化组合,提供出高效、安全、节能、便捷、健康、环保的良好建筑环境。而智能化则与环境建设、土建建设并驾,具有先进性、完整性、超前性等特征,是计算机网络系统、自动化设备、建筑技术与艺术等的有机结合,包括宽带、优良的电梯质量、断电保护装置以及完善的防火报警设备等。

3.景观与绿化方面

景观与绿化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其与建筑风格、社区规划的融合,充分利用生态网络,在建筑群中体现出人与自然的良性关系,在提高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将艺术效果和综合功能相联系,从而将户内绿地与住宅建绿地相结合,使各方要素之间一致达成绿地均好性。在树种的选用上,可采用美观大方的树种,并借助鹅卵石铺设的林荫道和道路两边的雕塑,营造出幽雅、舒适的居住氛围,充分凸显出绿色主题,以回廊、绿植、水景、雕塑等搭配绿色的走廊,考虑人们的晨练和休闲需要,不妨铺设大面积的草坪,并栽植花草树木,设置喷泉等,促使道路、绿化带和休闲空间更具舒适化、有趣化。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高层商品住宅的设计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仅要求实地调查,还对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并在房地产项目及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项目设计与开发之初,要脚踏实地的了解和掌握项目的具体情况,才能落实好相关的设计开发工作,进而为其质量水平的提升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孙艳.城市高层商品住宅开发设计策略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09(17)

[2]杨宗慧.浅谈现代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