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神科护理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神科护理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案例教学;精神科护理

《精神科护理》是护理学和精神病学共同的专业分支,已成为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精神科护理与精神病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工作并列为精神卫生的四大领域[1]。针对目前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录像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实际接触精神科病人困难等弊端,将案例教学引人《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可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增强精神科护理学课的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2]。

1 案例教学法简介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案例教学法注重实践应用超过了理论研究,在教学中使用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学生的行为角色,改变了教师、学生的教育观念,是一种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广泛认可和应用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效果是比较好的。

2 教学方法

2.1 案例的选择

案例的选则对案例教学是很重要的,只有选好案例,才能把案例很好地运用到案例教学中,才能体现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的区别。要想发挥案例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必须要精心选择、编辑案例,充分体现案例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案例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师在选编案例前,首先要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理论概念,再根据这些理论概念去选编教学案例。

2.2 实施方法

2.2.1教师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案例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以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要做好课前准备,首先是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教师的课前准备主要是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安排。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时间以及教学大纲等各种因素后确定一个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并围绕这一教学目标选编案例,确定采用的案例及案例的展示顺序,然后认真计划课堂教学,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整个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过渡和教学方式等等内容的安排,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2.2.2 学生的准备

学生的准备也是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在其它的教学方法里,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灌输或有目的的启发参与教学,很少主动参与。而在案例教学中,要先把案例提前交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案例资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文献,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给学生列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准备工作,利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时学生所发表的意见更精练、更成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缩短课堂讨论时间。

2.2.3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内容的讲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起着指导、引导的作用,不能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是必要时给学生以一些建议或意见。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则应主动参与案例的讨论,不做旁观者,不用考虑自己的发言是否会出现不妥或错误,只要言之成理,发言有理论依据,就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教师充分交流意见,在交流中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在讨论中的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不能表明态度,除非学生的观点、意见出现了偏差、错误或学生找不到案例主题时,才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提示,使讨论继续下去。

3 教学评价

采用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进行教学评价。教学结束后由护生对案例教学方法效果进行问卷调查,从教学方法是否生动、利于知识形象化、利于护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一致评价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上课效果良好。

4讨论

4.1案例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情景教学,能给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利于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充分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变理论学习为应用学习,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活生生的案例消除了学生对精神科患者的陌生.缩短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唤起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加强了职业情感教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其探索潜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考、分析问题,教师应适当控制学生讨论的范围和时间,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4.2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护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护生听,护生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没有自己的思考及意见 ,不会主动参与教学。而在案例教学中,护生根据案例的提示,要求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同时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从病例的选编到课堂的讨论,教师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教师既要通过事先精心设计,编写符合教学目标的病例,同时帮助护生掌握和领悟角色的要领;另一方面,又要引导护生从演示中学会思考,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学习不能偏离教学目标的主航道。

4.3 激发学习兴趣,强化教学知识点

《精神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科护理学,目前精神疾病大多病因不明,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对大多数精神疾病的诊断仍依靠病人表现出来的异常精神症状[3,4]。异常精神症状是《精神科护理学》重点的内容,同时准确识别异常的精神症状是精神科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正确护理措施的关键。而精神科大部分症状的概念较抽象,难以理解,护生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角色扮演教学法可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易于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使教学过程生动化、艺术化,从而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课堂演示到教师总结整个教学过程都在不断强化知识点,旨在通过提高各知识点出现的频率,达到强化知识点,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卢美秀,许淑莲.现代护理实务全书[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558.

[2] 凌敏.PBL案例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9):86-87.

[3] 谭庆荣,李芳,王怀海.关于精神病学教学要点的思考[J].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10(22):2060-2061.

篇2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以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资料分析法,收集3年精神科风险性因素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三方面的原因导致产生风险,一是病房环境和设施不当,二是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且操作不够熟练,三是精神科患者自身原因。结论:应该从医院环境及设施、医院管理制度、护理人员的教育等方面进行改进,以降低精神科护理风险。

关键词 精神科;工作风险;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2.058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isk factors for psychiatric nurses

HU Shao-ying

(Dongfeng Maojian Hospital of Shiyan city Hubei province,Shiyan442000)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psychiatric nurses and preventive work to eliminate or reduce the risk of care and risks incident to patients.

Methods:The data analysis was used to collect three years psychiatric risk factor information,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After a preliminary analysis,combined with statistical findings,there were three reasons result in risk,firstly,ward environment and facilities properly,the secondly was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theory and the operation was not enough skilled,thirdly psychiatric patients for their own reasons.

Conclusion:It should be improve the hospital environment and facilities,hospit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nursing education,to reduce the risk of psychiatric nursing.

Key wordsPsychiatry;Work risk;Preventive measures

护士工作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和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处理,有组织、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护士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由于精神科患者发作时,其行事方式和思维方式与常人不同,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导致精神科风险性因素增加。为保证护士职业安全,降低精神科风险,笔者对临床风险事件进行调查并提出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位:442002十堰市湖北省十堰东风茅箭医院精神科

胡绍英:女,大专,主管护师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精神科风险相关患者共118例,男78例,女40例。年龄:18~45岁61例,45~60岁42例,其他年龄阶段人数15例。职业:工人33例,农民34例,学生26例,其他25例。所有病例的诊断均参照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1.2调查方法采用资料分析法,收集3年精神科风险性因素信息[2]。

1.3统计学方法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

2结果(表1)

3讨论

3.1病房环境和设施不当经过统计发现,在意外受伤中,共有13起是因为病房环境和设施不当引起的,其中3起是因为病房墙体颜色过于刺激,引起了患者的愤怒情绪,导致患者情绪失常,用手抓坏墙体;7起是因为房间和卫生间地面过于湿滑,由于患者行动不便,导致患者滑倒;3起是因为房间过于吵闹,电视机和音响声音太大,使患者陷于恐慌,逃跑所致受伤。精神病患者大多情绪不稳定[3],如地面湿滑、 倾斜, 走廊围栏高度不够,居住环境嘈杂,房间存在小刀、药品、 器械、 绳子等物品,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自杀事件的发生。

3.2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且操作不够熟练主要表现为个别护士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特别是对精神科护理专业理论和技能掌握甚少, 缺乏对精神疾病患者异常状态的护理技巧和方法, 一旦遇到患者突况不能及时果断处理[4]。在24例伤人事件中,就有5例是因为精神病患者袭击护士,而护士缺乏良好的应对能力,导致被患者袭击;有6例是因为精神病患者对女性护士产生好感,进而采取犯。此外,一些个别护士认为护理与法律关系不大,法律意识较单薄,对患者的言行过于激烈,导致患者难以接受。在12例逃跑实例中,就有4例是因为患者对护士感到恐惧,不能接受进一步的治疗,进而逃跑。在27例毁坏物品实例中,有9例是因为护士对待患者的态度过于粗暴,激怒了患者,导致患者毁坏茶杯、输液品、床单、电视机等物品来发泄心中不满。

3.3精神患者自身因素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发作时,基本上丧失了生命安全等相关概念,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几乎没有认识,为了发泄暴躁、极端的情绪,常常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如在19例打架事件中,几乎都是由于患者自身情绪失控引起的。在27例毁坏物品实例中,有12例是因为患者精神病发作,难以抑制而发生的。

4对策

4.1优化病房环境及基本设施规范病房布局及用物管理, 减少护理人员来回奔波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注意病房颜色应尽量以浅色为主,不要粉刷过于浓厚、刺激性颜色。房间及过道里的水要及时处理,避免患者滑到。小刀、药品、 器械、 绳子等危险物品,不要摆在患者容易拿得到的地方。

4.2严格执行各种管理制度积极完善精神科风险管理制度,如《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制度》《护理差错处理》《精神科护理安全风险防范制度》《精神科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通过制度的执行,使得护士能够以较为规范的行为来操作,从而避免发错药、打错针、输液过程中未能及时巡视等现象的发生,进一步降低猝死比例。

4.3重视护理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法律相关知识、相关制度和护理安全管理的学习,使护士对风险管理有一致的正确的认识。选派护理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培训、参加省内外有关会议和学习班等,学成回来后将学习内容进行传达,以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抗风险能力。督促护士反复学习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统一护理文书记录标准,做到“做所记的,记所做的”,保证护理记录客观、及时、准确和完善。

4.4护理人员自身安全管理督促护士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对钟情妄想的男患者,女护士应回避;对幻觉妄想患者,当护理人员为被怀疑对象时,应提高警惕。提醒护士与攻击性患者接触时,避免使用激惹性语言。当患者出现攻击行为时,保持镇静,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患者的同时注意自我保护。

参考文献

[1]陆根法.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26-927.

[2]郑桂琴,胡玉梅,周新英,等.对神经症患者实施护士访谈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2):2774,2801.

[3]杨丽.精神科风险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65-666.

[4]侯安营,郭艳峤,刘杰,等.精神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22-23.

篇3

心理障碍是越来越沉重的话题,新时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一组沉甸甸的数字表明:全世界范围内患有心理障碍的人数占人口的12%更有上升的趋势,那麽,处在新时期的护士群体,尤其是精神科的护士长期处在焦虑、抑郁、偏执、疑虑、愤怒的环境氛围中,如何做到不被不良环境同化,保持自身的健康心理,更好地服务于精神疾病患者,也是精神科护士必须学习的内容。

1、 正确认识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一般是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至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宜的。一般人认为心理障碍是对刺激反应的一种异常表现。

2、 掌握维护健康心理的要素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有了新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自信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指不但没有躯体上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即是,心理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同等重要。心理健康有如下要求:

(1) 智力正常

(2)自我安全感

(3)切合实际

(4) 乐观的生活态度

(5) 和谐的人际关系

(6) 思想与行动协调统一

3、 注意给健康心理添加“营养素”

现代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十分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以吸取各种营养素,而却忽略了心理健康其实也需要添加“营养素”。

(1)自信: 自信可使我们变得坚强,不惧困难、积极向上,有勇气接受挑战和解决问题。护理事业的迅猛发展,许多护理工作方法函待改革、更新,社会对精神科医护人员不理解,甚至对其怀有歧视,造成从事精神科的医护人员有心理压力,得不到社会和家人的支持,但只要我们有信心,就有勇气和能力面对挑战。

   (2)爱: 爱是人本善良的一种表现,也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沟通方法,它能够使人深深感觉到生活着是一种幸福。作为精神科的护士,爱心更是一种工作责任感的体现,关心自己,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更爱自己服务的对象,愿意为真诚付出。爱是重要的精神“营养素”。爱能伴随人的一生。精神科的护士社会责任重大,同事、亲朋和子女之爱十分重要,它们会使护士们在事业家庭上备添信心和动力,让生活充满欢乐和温暖。

(3)快乐: 紧张而繁重的护理工作难免使我们感觉疲劳、心情抑闷,只要我们注意适时添加“快乐”这种营养素,赋予生命以活力,才能缓解疲劳,消除抑闷,积极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真诚问候一位患者,在紧张的工作中寻找快乐。

(4)宽容: 在工作中,护士与护士之间、护士与患者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当这些冲突危机无法化解时,我们护士就要适时放弃,学会宽容,宽容也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人生百态,万事万物难免都能够顺心如意,无名火与萎靡颓废常相伴而生,宽容是脱离种种烦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法宝。

(5)自知: 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把握自己。虚心接受同事的建议,谦狲地对待与自己相处的人和事,针对性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篇4

[关键词] 发散性思维训练;精神科护理培训;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 R473.7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5(a)-142-02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文化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概念和范畴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拓展。面对日益复杂、不断变化的临床环境,护理人员是否能够进行独立判断、做出决策,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具备发散性思维和提高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吉尔福特模型为指导,探讨发散性思维训练对创造性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探索提高精神科护士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院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的护士,及2006~2009年在我院实习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实习护士均已完成学校理论学习。共入组63例,男28例、女35例,平均年龄(21.56±2.72)岁。入组者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培训方法

1.2.1.1发散性思维训练以吉尔福特模型为指导,通过思维导图、形象拓展、直觉延伸、比较质疑等方式来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每周组织2次,为期3个月。

1.2.1.2开设发散性思维讲座 根据临床实习情况,在完成护理教学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每周组织一次发散性思维的讲座,为期3个月。由专职教师介绍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知识及训练必备的思维方法,以新颖的内容激发护士的求知欲。

1.2.1.3案例剖析以《临床护理观察学基础》教材为基本大纲,组织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带教教师进行授课,特别对书中列举的典型个案进行剖析,联系临床实践中的病例,分析临床护理观察中的成功与失败的事例,引发护士的发散性思维,引导护士提出观察要点、认识和分析问题、制订解决措施、总结经验和教训。

1.2.2 工具

对培训者进行:托伦斯创造思维测验、创造性个性测验、发散思维测验及量表评定。于培训前和培训结束后,对入组者分别进行创造思维测验、发散思维测验、创造性个性测验和案例分析考核,测验评定由1名取得心理测验资格的主治医师进行。

1.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分析,样本均数的比较经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经χ2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创造思维测验、发散思维测验、创造性个性测验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创造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个性测验评分比较(x±s,分)

培训后与培训前比较, *P

表1显示,培训后创造个性测验的独立性、好奇、冒险、表达和敏感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培训前后案例分析平均成绩比较

见表2。

表2显示,培训后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处理能力题考试平均成绩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学正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护理观和整体护理实践都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能独立判断、独立决策、独立执行。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高等护理教育的要求,能有效地培养护士创造性思维意识、技能与技巧,为今后独立处理临床护理问题打好基础。

本研究表明,经过培训,护士发散性思维测验、创造性思维测验、创造个性测验评分高于培训前,说明发散性思维训练对提高护士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因此,护士在接受了发散思维训练之后,首先发展了发散思维的能力,继而提高了创造性思维的测试成绩。经过培训,护士案例分析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说明思维训练不仅使护士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而且也很可能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力求获得新颖独特的答案或找到更具创新性的解决途径,在思维流畅性、独特性和标题抽象性方面有较大提高,这与本研究的测试结果一致。

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运用发散性思维训练,对提高精神科护士创造力有积极作用。能培养护士在护理观察中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 有利于提高护士运用知识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Twibell R, Ryan M, Hermiz M. Faculty perceptions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student clinical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05,44(2):71-79.

[2] Mc Comack B. Opening doors of perception.Creativity learning and developing practice[J]. Br J Perioper Nurs,2004,14(10):439-441.

[3]Guilford J P. 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56,(52):267-293.

[4]吉尔福特J P(美). 创造性才能,它们的性质、用途与培养[M].施良方,沈剑平,唐晓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33-135.

[5]Kern CS, Bush KL, McCleish JM. Mind-mapped care plans: Integrating an innovative educationa ltool as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care plans[J].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06,45(4):112-119.

篇5

【关键词】 护理语言,精神科工作,效应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科护理的研究日益深入,我们知道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和文化修养等,语言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包括语言内容,语词语调,表情等多方面技巧,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必须重视修养和应用语言技巧,充分发挥语言心理作用,促进患者康复。

1 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语言是护士对患者进行交际的最基本最普通的工具,语言是沟通护士与患者的思想情感的重要桥梁,患者可以通过语言来评价我们每个护士的工作,而护士的语言是否艺术,热情或劣性语言对患者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护理治疗中要达到详细了解病情,对患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护理工作,使患者密切配合治疗及护理,护理人员要学会与患者交谈,善于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接触患者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基本功课。护士严肃认真谦虚的态度,关切温和的语言,会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愿意与护士合作,由于精神科护士面对服务对象是丧失理智或理智不全的人,在急性发病期间患者不能正常的反映客观事物,如错觉幻觉妄想等病理性症状,多为概念混乱,动作表情均失去理智而不能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时甚至出现自伤,伤人毁物及兴奋,躁动等行为,也有终日卧于床上不与他人来往,有的处于木僵状态,不言不动的表现焦虑,健忘,睡眠不好,有的患者可能出现极端反常的举动,而危及护理人员及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这些突如其来的病情变化,往往会在瞬间发生,护理工作比躯体疾病患者更为困难,因此,精神科护士更应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从而给患者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2 护理语言对患者产生的效应

2.1 积极的效应 例:一名神经症患者,入院时吵闹不休,说活着没意思(但没有行动)拒食,拒药,治疗护理相当困难,护理首先从病史中了解到,患者是由于丈夫有外遇要求与她离婚受刺激而急性发病,患者的心理活动是“丈夫,家人及周围的人都看不起她,自己活着没意思,拒食等,自称就这样胡打乱砸,看他们能怎样”。护士针对患者的这一心理活动,首先对患者表示同情,并处处加以关心,喂饭,喂药时不怕麻烦,吐了再喂,一次又一次。并在每次喂饭,喂药时,亲切的解劝患者,“生活当中无论发生多大的事情都不能自暴自弃,应该向命运挑战,为了孩子,为了生养自己的父母,勇敢地挑战疾病。”患者听了这感人的话以后痛哭流涕,并表示从现在起愿意与医生护士合作,由于患者的积极配合很快治愈出院了。

2.2 副效应 过去也有类似的上述患者,由于接触的是刚毕业的年轻护士,缺乏耐心,一见患者又哭又闹,不吃饭,不吃药,护士生气,并且训斥恐吓患者“别哭了”“饿死你”等不良语言,患者不但没听护士的话相反闹的更凶了,昼夜不停,由于患者不合作,使得治疗护理方案无法实施,患者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安静下来,出院日期远超出上述患者。

由于上述两例比较,症状类似的两例患者,由于护士采取不同的语言,前者诚恳,亲切,后者冷漠生硬,结果大不相同,可以看出,不同语言将给患者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

2.3 体态语言的作用 护士的仪表,态度,表情,举止,手势称为体态性语言,在感情沟通和心理治疗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当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护理人员的衣着整洁,说话和气,谈吐热情文明,庄重大方,不慌乱,技术娴熟,使患者感到幽静,舒适,护士的良好素质应体现在政治品德,业务水平,言行神态,文明礼貌,服务质量等,总之,使患者感到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美好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里,增强对生活的热爱,焕发同疾病斗争的勇气,促进身体的健康。

3 讨论

3.1 精神科护士应具有的语言素质 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痛苦,除具备专业的技能外,还要有丰富社会知识,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取得患者的信赖,使患者愿意和我们交流思想,敢于暴露内心的活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患者的心理及病情变化,语言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工具,具有无比的丰富性,语言可以导致疾病也可以治疗疾病,它可以使人精神振奋,信心百倍,干劲十足,也可以使人萎靡不振,消极被动,软弱无力,精神科护士每天与患者接触最多最密切,熟知患者的性格,气质,行为,习惯,治疗后的反应和病情进展,了解患者需要什么,关心什么,忌讳什么,所以护士的一言一行给患者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精神科护士使用安慰性语言,解释性语言,说话要因人而异,态度要和气,对患者讲话时态度要诚恳,果断,语气要温和,语句应清晰,语意要明确,解释要恰如其分,合乎逻辑,语句应朴实无华,不轻浮,不夸张,使患者感到可以信赖的,亲切的,才会在临床护理中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在护理中的配合。

3.2 护理语言的培训 护理人员对患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对患者要有热情,在治病,生活,思想等方面应对患者关怀备至,要做患者的知己,对患者认真负责,解除患者痛苦,要有比较丰富熟练的业务技术,服务态度虽好,若没有良好的业务技术,也不会取得患者的信任,更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作风正派,诚恳坦率,精力充沛,乐观,自信,冷静耐心,给患者以信任感,安全感和乐观感,在与患者交谈时应注意培养护士以下方面的语言技巧。

3.2.1 在与患者交谈时首先应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并根据其心理活动特点采取相应方法与手段与患者交谈,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在与患者交谈时,要尊重患者,避免直呼名字,多使用称谓性语言,如:大爷、老师等。

3.2.2 交谈时态度要诚恳冷静,耐心,精神病患者很多有猜疑症状和牵连观念,你的一举一动都疑心对他不怀好意,交谈往往深入不下去,因此在与患者交谈时态度必须诚恳,以便于取得信任和合作,与情绪激动和脾气暴躁的患者接触时态度必须和善保持冷静,应避免与他们争论,从而使用正确态度,使患者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有些患者讲话罗嗦,反复诉述,我们也应该耐心倾听,使患者感到我们对他的关心和重视,对于那些数问不作一答的患者,更要有耐心,从多方面给予他们关心和照顾,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从而达到可喜的效果。

3.2.3 交流的目的要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交谈时应尽力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应该进行语言说服,并主动向患者解释,给对方畅所欲言的机会,发挥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交谈病情时,应多鼓励患者激发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治疗达到预期的效果。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职业群体;心理压力;护士

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整体护理模式的建立,当今护士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精湛的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拥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护士是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除了面对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外还要面对长时间心理压力所带来的困扰。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的此项研究进展情况做了综合阐述。

1护士的心理健康

1.1心理健康的概念mentalhealth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1.2心理健康的研究测评工具

研究者常用的评定工具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20余种量表,通过对护士群体网络以及现场调查,然后进行数据分析,从数据中可以客观的反观护士人员目前的心理问题。

1.3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医护工作者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与医生相比,护士与病人的接触更多,更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但调查发现护士群体的躯体化、强迫、焦虑、精神病项因子分均高于其他群体。护士作为高风险职业群体,由于疾病复杂和不可预见性以及医疗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工作风险加大,又因为我国护士的需求量大,但实际在岗护士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工作量大等原因,使得护士工作压力大,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种状态假如不能及时做到正确处理将会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

1.4特殊岗位护士心理健康的特点

1.4.1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特点

急诊科护士与内科护士相比较,通过评估表来看她的评分明显高于内科护士,各种精神压力表现筛选阳性率也高于后者。

1.4.2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特点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各种高尖端手术开展和先进、复杂、精细仪器设备的使用等,手术室护士因工作的特殊性,她们工作节奏快、风险大、工作时间长等因素,尤其注意力高度集中和较封闭的工作环境,易造成护士身心紧张,疲劳、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状态。这些会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制约着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1.4.3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特点

国内对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研究报道较多,结果有一定差异,多数表明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综合科室护理人员。主要表现症状为:焦虑、强迫、恐惧;有报道还对精神科男女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作出了比较,结论是男护士的心理健康评分低于国内常规,在总体程度上要优于女护士,但男护士在人际关系、焦虑两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1.4.4ICU(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特点

重症监护室是对急性重症患者进行集中治疗的特殊科室,患者病情危急、不稳定,护士的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因此ICU护士必须承受很强的工作压力,问卷调查结果显示ICU护士评分明显高于普通内科护士,外科护士。

2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2.1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自身的工作量和时间分配状况。首先,护士的工作性质特殊,护士实行三班倒的工作制每班8个小时,执行医生医嘱的同时还担负着临时的护理需要。各班在交接的时候要保持准确无误。护士是医院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协助医生治疗以及护理的工作,这些都导致护士工作的工作量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其次,我国现有的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发达国家医生与护士的比例是1:8.5,而中国2015年的数据却仅仅是1:1.07。另外,一些医院随意加床导致护理人员更加不足。护理人员不在岗的现象也非常严重,有的护理人员已从事行政或其他工作但仍占据编制,实际医护比例可能更低。

2.2工作环境问题

与医生相比,护士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他们每天都要工作在拥挤的空间,忍受令人难过的气味,接触大量的病毒,面临许多风险。与此同时,还要面临应对病人的愤怒、悲伤的情绪。这些情绪都影响护士的精神状况。这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工作环境,另外近些年来,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不断变化的高科技医疗设备和知识,要求护士必须时刻提高自己的学习层次,不断学习新型的医疗知识。竞争激烈的职称晋升制度,这些在无形中增加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压力,从而影响护士的心理状态。

2.3紧张的护患关系

对护理工作者而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就显得相当重要。但现实是,近些年来医患关系相当紧张,护患关系也是如此。护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与患者的接触相当多,在患者住院阶段所产生的矛盾也更多。护理工作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纠纷。护士与患者之间不能建立有效的信任,不信任的状态也造成沟通不畅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2.4社会认同度问题

长期以来的社会偏见,认为护士仅仅是医生的助手、患者的保姆,护士的工作被认为是服务性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大家对护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却并不了解护士的工作内容。护士工作长期得不到理解和尊重,另外加之经济收入分配的不合理,统统这些都提升了护士心理的不平衡,影响护士的工作情绪和心理健康。

2.5自身心理知识缺乏

目前,在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尚没有形成完善的心理课程培训,护士没有接受完善的心理培训。护士本身也没有关注到自身心理知识的积累,长期繁重的工作带来过重的压力加之没有科学排遣不良情绪的方法,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

3解决护士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建议

3.1加强学校教育和岗前培训

护士群体自身缺乏心理知识,主要是由于在大学教育阶段没有设立相关的心理课程,在进入医院后又有繁重的工作没有时间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所以护理专业应该增加心里健康方面课程的学习,心理卫生知识的内容需要EAP管理团队进行合理编排,以帮助护士群体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培训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集中上课的方式,通过情景学习、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学习,一方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更具有实用性。还可以印发宣传小手册,在医院的走道里可以张贴心理卫生小知识;定期邀请专家来进行知识讲座等。

3.2关注和维持特殊科室护士的心理健康

精神科护士是所有临床科室中最特殊的一个群体,要时刻警惕患者发生意外、攻击行为等,所以精神科可以根据这一特殊因素尽量使用男护士。男护士既要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又要做好自护的工作,所以,作为管理应合理安排人员,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减压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及时、有效、安全的完成各项工作。

3.3增强专业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护士心理健康可以通过组织培训,让护士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咨询,采取科学的放松法,让护士进行自我调适来减轻、消除心理压力。

3.4增强医院管理者整体意识

作为医院管理者可以定期制定必要的集体活动,如野外郊游、文艺表演等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才能帮助护理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心态来完成全面的护理工作。

4讨论

综上所述,护士群体作为医护工作者,因其工作和生活等种种原因,心理健康水平低下且长期受到忽视,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重视有关护士心理的研究,这些将对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是起决定性作用。只有护士这一特殊群体全方位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况,才能为我国的护理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玲.工作应激对军队护理人员情绪的影响[J].护理杂志,1996,13(1):1-3.

[2]徐亚金.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管理对策探讨[J].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4,5(4):253-254.

[3]任显峰.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的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4,17(2):98-99.

篇7

【关键词】精神分裂;病因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82-02

1 病史概况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之间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不协调,意识脱离现实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其病因复杂,尚末完全阐明。因情感、联想等障碍是该病的原发性症状,其中心问题是人格的分裂,故有“精神分裂”的概念。多起病于青壮年,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的认知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发作或渐进性恶化。

2 病因分析

2.1 遗传因素

较多的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性,发现精神病患者包括三系以内直属血亲的患病率较一般人高数倍,与患者血缘越亲近,,潜在发病的可能性越高。

2.2 生理因素

多巴胺假说是最被广泛接受的精神分裂症病因学假说。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DA)神经递质的作用可以改善精神症状支持这一假说。

2.3 精神刺激

刺激性生活事件对疾病的发生具有诱发作用,刺激性生活事件可直接触发具备精神分裂症患病倾向者并使其发病更早、临床表现更为明显。

2.4 脑结构形态改变

随着多年来众多医学者分析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图,得出患者脑电图异常属非特异性变化,大多数患者暴发性异常。近些年脑电地形图研究亦显示约30%~40%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脑室扩大或其他脑结构异常症状,推测这可能与患者早年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有关。国外最新的研究资料发现除脑室扩大外,精神分离症患者胼胝体亦有明显的发育异常症状,这类患者临床特点是存在智力障碍。

2.5 环境因素

我国1982年调查资料表明,经济水平低的地区患病率是经济水平较高地区的2倍,社会低阶层人群的发病率是高阶层人群的3倍。自此推测发病可能与经济水平低和社会阶层低的人群生活环境差,生活动荡,职业无保障等心理应激负荷有关,在遗传因素基础上容易发病。贫困阶层的患者生活条件较差,接受治疗不及时和不彻底,再加上易与家人发生冲突,引起反复住院,最终导致迁延不愈

3 心理治疗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精神药物治疗为关键性治疗。然而支持性心理治疗与社会性支持,改善患者的心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心理、社会支持治疗,对防止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减少精神分裂,减轻或避免社会功能损害起到积极作用。

4 护理对策

4.1预防

海外精神科专家表示,如果患者在治愈后没有得到有效预防,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是会再次复发的,而且复发率非常高。同时有研究资料显示,母孕期病毒感染,围产期并发症,幼年时不良应激,会对精神分裂症发病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注意母孕期和围产期的医学保健,注意婴幼儿心理健康发育,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发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为精神分裂症发病病因和机理尚未明了,所以其预防主要是以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复发和防止发展精神残疾为主。不良的社会应激因素可以诱发其发病和复发,患者应学会调整自我心态,提高适应能力。定期复查,注意社会功能锻炼,对防止复发和再住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2 日常护理

就治疗精神分裂症而言,日常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多年来精神科临床医护人员观察到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或伤人情况最难预防。因此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时,从语言到行为都应消除激惹源,不与之争论是否患病的问题,尽量争取与患者的合作,避免用粗暴、强迫的方法激惹患者反抗。以下几点应注意:①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忌处于人多喧闹、嘈杂的环境中。一个良好的养病环 境,可以有效的缩短疗程。 ②避免刺激:不应看一些带有刺激性的电视、电影或生活中真实刺激的一些事情,切 忌不能使患者的情绪大起大落,这样很容易使疾病复发。 ③不可独自外出:患者在康复期,面对一些应激事情不能很快的做出正确决定。在这 种时候患者就容易焦虑、紧张、着急,会产生一定的危险,或加重病情。

日常生活中应该帮助患者料理个人卫生,保持床单整洁干燥,防止褥疮;根据天气变化给患者及时增添衣物,防止受凉;对行为退缩、生活懒散患者,应督促并协助其按时洗刷、定时更衣、休浴,并做好晨晚间的护理同时日常护理的重点是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精神病的基本知识,使其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消除患者急躁情绪,建立社会联系,沟通患者与家庭、社会的联系,针对其实际存在的困难,做大量的社会工作,减少和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让患者真正感到社会关心,家庭理解,是使其早日康复的关键。

5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1],根据占主导地位的临床表现分为:偏执型分裂症,青春型分裂症,紧张型分裂症,单纯型分裂症,末定型分裂症。目前研究其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根据神经生化研究显示,患者存在有多种神经递质功能异常。②神经解剖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患者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存在脑组织萎缩,脑室扩大和沟回增宽[2]。③母孕期病毒感染,围产期并发症,幼年的不良应激和躯体疾病,与神经系统发育缺陷有关,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有一定影响。④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数倍,血缘关

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各种社会心理学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可能起到了诱发和促进作用[3]。通常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会面临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应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家庭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着关键作用,故家属需了解疾病知识,支持患者治疗,帮助选择正确的治疗途径。精神分裂症患者需维持病情的稳定性,坚持长期治疗,防止反复发作,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共同应对疾病。

参考文献:

[1]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篇8

5月12日护士节演讲稿一

大家好: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双手呵护生命,用微笑温暖人心;他们的工作辛劳而繁琐,他们常无法看到朝阳与日落。他们是护士,他们被称为“白衣天使”,而我正属于天使中的一个特殊集体——精神科护士。

又到了一年512,这是我们的节日,“白衣天使”的节日。平日的工作忙碌而充实,时间呼啸而过,来不及思索,只有在这样的日子才会静下心来,想想自己一年的收获,想想自己值得骄傲或者反思的事情。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自我提高,从稚嫩走向成熟。期盼着某一天,连自己也能竖起大拇指,对自己说一句:“我真的是天使。”

工作伊始,我们如同刚出生的雏鸟,对外界的一切都很好奇,整天睁大了眼睛,盯着周围的患者,发现了一点点病态的表现,都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有长进。其实,我们做的不过是用实际观察印证了书本上描述的症状。在护理患者时,我们也显得很稚嫩,总是躲在老师的背后,有样学样,有时甚至手足无措。老师教会我们安全最重要,防范自杀重中之重,安全检查仔细严格,十分巡视才较稳妥。对于抑郁患者,我们尽量安慰劝说;对于焦虑患者,我们帮他学习放松;对于强迫症、进食障碍的患者,要进行行为矫正;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则是能躲就躲。

对待患者,我们总是极尽温柔,因为不知道如果不这么做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某天,一位年长的女孩,突袭了我的脸蛋……没错,我被强吻了,在这一大冲击之后,紧接着仿佛从遥远的天边传来一句话:“阿姨,您真温柔,我爱你!”我本该为自己的工作出色而欣喜,但此时我怎么想也觉得心情复杂!

有时,遇到我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只好把老师搬出来。都知道四楼有个王某某,行为矫正很厉害,厌食患者闻之皆丧胆,进食加餐制度丝毫不敢犯。某日一年轻护士值班,进餐前一句话:“好好吃饭,若有违反,王某某立马请来!”于是厌食的孩子们就乖乖吃饭了。

是的,初来乍到的我们,诚惶诚恐,跟着老师有样学样,甚至仗着老师的威信狐假虎威。外行人总认为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很机械,没有技术含量,说:“你们就是看着患者,唠唠嗑,不合作的给保护。”那时的我用行为证实了,这确实是工作的重要内容。

几年过去了,我们慢慢成熟了。

不再以探索患者的新症状为目标,因为这对于现阶段的我们已经轻车熟路。懂得越多,我们工作的范围就越广,不是因为制度要求,只是因为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的使命感。我们开始关注患者症状的连续变化,评估治疗效果,观察副作用,避免药物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伤痛。我们学会理解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寻找疾病的诱因。我们引导患者自我探索,或许引发疾病并不是因受挫的事件本身,而是自己对该事件的态度。对自己绝对化的要求和对结果糟糕至极的估计,是许多人焦虑抑郁甚至强迫的诱因,改变了态度,疗效事半功倍。我们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应激反应模式,避免疾病复发。有时候我们将工作扩展到家属,让患者拥有更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当什么都不能改变时,我们至少让患者感到安全。当一位有被害妄想的患者紧紧拉着我的手说:“屋里有特务!”我知道了我在她心里是值得信赖的。就这样我们逐渐成熟,工作越来越有深度。我们在工作中学习、反思、成长,对工作态度越来越积极向上,即使很累也神采飞扬。至此,谁还能说,我们的工作可以用保护、唠嗑来简单概括?

有时候我们也感到委屈。因为患者冲动,而挨打甚至受伤的时候有;因为家属的不理解,而被辱骂的时候也有……但是看见患者一点点康复,家属满意的笑容时,这些委屈都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欣慰和自豪。

随着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工作日久,慢慢的我们都将老去,甚至面临退休。就像久经沙场的老将即将卸甲归田,却忍不住遥望远方燃着烽烟的战场。回想以往心酸历史,眼泪湿眶,原来还是不舍得这个努力一辈子的地方。患者的每一个笑容,每一点进步,都悸动在心上。

我们不忧伤,因为在属于我们的战场上,不仅有血泪,更多的是温情和力量。在这个普通而不平凡的岗位上,虽然时间有限,但我们珍惜每一年的春夏秋冬,每一天的清晨日暮,我们竭尽全力,为了维护患者的健康,也为了实现——天使的价值。我是精神科护士,我为所有的精神科护士自豪,我为我自己,自豪!

5月12日护士节演讲稿二

尊敬的院领导、护士天使们:

我首先祝愿我们的天使节日快乐!同时,我谨代表全院护士感谢院领导在百忙中关注护士节。

我是一名精神科普通护士,从事护理工作13年。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如今,我已深深地爱上了护理工作。并为这项我热爱的事业在不懈的努力着、奋斗着。护士是一个与爱相连的称谓。想到护士,人们自然就会将她与心地善良,拯救人类生命的白衣天使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护士,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着人生百味,奉献自己的爱心。曾几何时,我们放弃了万家团聚的日子奋战在护理一线;曾几何时,我们舍弃了花前月下的浪漫去照顾病人;曾几何时,我们不怕脏和累,冲在拯救生命的第一线;曾几何时,我们全无了生物钟的作息规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巡视在病房间。

从工作多年的精神科重症病房来到新毒病房已满一年,在这一年多里我的护理视角更开阔;护理方式更全面;护理能力得到新的提高。新毒病人精神症状与其人格特点紧密交织,给传统精神科病房的环境、管理方法、日常护理模式、紧急处理方案等各方面提出挑战。

护士站在病人管理、引导教育、临床护理第一线,既是发现者,又是落实者:新毒的办公室_简明扼要,可护理床边_细致周到。晨间对在区病人生活、治疗、社会支持、心理变化、情绪特点坚持每天护理床边_,负责护士综合整理重点病人,调整特殊护理事项,反映给负责医生做到人人知晓,各负其责,协调统一。新毒病人个性化强,组织管理任务重,特别到治疗后期,对康复治疗的质量、心理疏导的及时,要求非常明确,现阶段护士承担着大量这方面的工作。手有一双,嘴有一张,是新毒病人对护士天使们最真实的评价。每当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感激和称赞,我都会当成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始终热爱本职工作,并以工作为乐,这是我在护理岗位上不断进步,取得一点成绩的动力源泉。

通过新一年的学习锻炼,护士长的言传身教,我对护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护士必须有一份阳光的心态,一个亲切的笑容,用柔中有刚来营造一个健康的工作氛围。因此我们也要来关爱我们自己,让天使的内心充满阳光,才能将阳光播撒到每一张床边,每一个来查房的医生身边,从而把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我们护士也是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我们想在寒冬的夜在温暖的家中拥被而眠,也想在节假日与亲朋好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也希望在不理解和委屈时能够尽情发泄,但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责任感,有太多的爱!

在2008年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中,无数的天使心系灾区,情系灾民。我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奋战在普爱病房。北川一位年轻的母亲怀抱着股骨骨折石膏固定的女儿转治来汉,这个刚刚一岁大的女儿是她仅存的亲人。母亲看着病床上被疼痛萦绕的女儿泪流满面,不时将自己并不充盈的_贴在女儿唇边,女儿烦躁的扭着头,不停地哼叫。我跑上前去,轻声对母亲说:“让我来试试。”我看向女儿,对着她微微一笑,轻轻摸着小手,把医院分发的玩具手铃放她手中拍拍,清脆的铃声响起,女儿朝我转过头,愣住,摇摇手,笑了。母亲挂着泪珠的脸也笑了。那天当我走出病房时,觉得自己很高。往后的日子里,我和母女俩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女儿开始认识我、喜欢我,我也不自觉地将家中女儿的玩具带去送给她。母亲为可爱的女儿坚强起来,近三个月后顺利回到家乡。我要感谢护理职业,是她让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个生命;明白了平凡就是幸福,奉献才更美丽。我愿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新的风貌,创造新的业绩,让青春在白衣下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护理工作表彰和演讲大会,就是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鼓励。我们决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期望,把我们的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关心和责任心投入到钟爱的护理事业中去,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满意为最终服务目的,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使护理服务更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真正体现整体护理的深刻内涵,为患者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最后,愿我们携起友谊之手,奋发有为,脚踏南丁格尔的足迹,一如既往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谱写出一曲曲不平凡的天使之歌。

5月12日护士节演讲稿三

有一种职业,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它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它的快乐。有一种快乐,没有品尝过就不知道它的滋味。这就是“护士”,阳光下最平凡、最平淡、最单调的职业。“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多少护士同仁为这种护士职业的境界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护士的工作是平凡的,枯燥的,繁琐的,永不停息的。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她们默默无闻,每天从走廊的这头到走廊的那头,从这张病床到另一张病床,完成各种治疗、护理,也许你看不清她们的脸,也许你记不住她们的名字,但你却能感受到一颗颗善良的心。曾记得有一年的夏天特别炎热,我的一位同事年幼的儿子也因为高热出现惊厥在输液治疗,可是正当班的她只能给自己的孩子处理后匆匆投入工作。一边流泪一边给其他的孩子做治疗,还时时安抚那些躁动不安的患儿和家长。同为母亲,她无法选择,她的眼泪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是苦涩也是美丽;是见证也是铭记。

我们的护理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却写满了简单而又平凡的爱,打针、发药、铺床、输液,我们在苦中呵护着生命;交班、接班、白天、黑夜,我们在累中把握着生命的轮回;在病患家属的期待和埋怨声中,我们守候着一个一个身患疾病的病人,直到我们的脚上长满了老茧。我们从来没有双休日的概念,有的只是冬冷夏热的三班倒。但在苦中去感受呵护生命的快乐,在累中更能体会到自身价值的意义。我院一名普通的儿科护士,因为头皮针技术好,常常牺牲业余时间为那些重患和高难度的头皮针患者服务。不管是半夜还是节假,在需要的任何时间,都有她瘦小的身影。记得一次在深夜抢救三度营养不良的患儿,患儿因为休克症状血管不充盈,住院时间过长注射血管基本都被破坏,很难找到可以进针的血管。可是,不能进食的孩子无法输液就无法维持,陈护士蹲在病床边整整半个多小时的耐心寻找、进针,直到救命的液体流进孩子幼小的身体。

医者仁心,也是我们护理人员的表现。奉上爱心一片,献出真情满怀,为贫困患者募捐、救助孤残患者。记得有一次一位乡镇弱智重患女孩,或许因为家庭贫困等原因,接到内科之后送她的亲友就失踪了。弱智的15岁女孩子甚至不知道饥饱,生活完全无法自理。是内科的护士姐妹们你一餐我一餐地床头给她喂食,护理她的生活起居,直到病情好转被送回家中。丰碑无语,行胜于言。患者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人民的心中就有多重!一封封的感谢信,一句句热辣辣的感激话语,见证了我们护士姐妹们用爱呵护生命的直录。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坚持的动力来自患者的认可,大小夜班,没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疲惫而琐碎。却没有消磨我们护理工作者的信念。做治疗时神情永远是那么专注,动作是那么轻柔,燕尾帽下闪着天使般慈爱的目光。微笑和淡定,像春日里和煦的风,吹散了患者心中疾病的阴霾;像夏日里的晨曦,唤醒了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像秋日里的明月,照亮了患者通向健康的彼岸;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患者那颗孤独的心。青春在病床边悄悄逝去,理想在现实中熠熠闪光。把微笑写在脸上把辛酸埋在心底。记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容忍、学会了保护,学会了处事不惊,学会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的护士姐妹们是在用爱心和职责呵护无数个生命的历程!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们戴的燕尾帽虽然没有皇冠的高贵典雅,却闪耀她圣洁的风采。一声问候、一份体贴、一个微笑、一腔热情化作春风细雨滋润患者久旱的心田,把欢乐、幸福和健康带给千千万万个家庭。

岁月轮回,光阴荏苒,回首从护的日夜兼程,品读着生命的春华秋实,曾经年少时的美丽憧憬历历在目,相信每一位护士都曾感慨当个“天使”太不容易,白衣天使的翅膀太沉重了,左边背着爱心和真诚,右边驮者微笑和奉献,用辛勤的汗水一笔笔描绘青春的足迹。但这种执着将会使我们终身受益,选择当护士,我们还是无怨无悔!当有人问我的职业时,我还是会自豪的说:“我是一名护士”。

5月12日护士节演讲稿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护士姐妹们大家好:

今天作为优秀护士代表,我倍感荣幸,请允许我代表全院护士向关心支持护理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向护士姐妹们致以最真诚的节日问候!

医院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护士就是冲锋陷阵的勇士。科室永远是喧嚣的,护士的步履永远是匆忙的,我们苦在其中,乐在其中,凭借着对生命无限的敬畏和尊重,姐妹们把自己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人生时光都献给了这个与死神较量的竞技场。我们工作中除了承受繁重的抢救任务,还要承受每天真实上演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

护士是一个与爱相连的称谓,护理工作看似平淡却不平凡,虽没有显赫的业绩,却能用我们的汗水给病人带来生命之光,我们吃苦耐劳,我们团结协作,我们有责任感,有爱,有奉献精神,我们没有固定的节假日,工作琐碎,责任却很重大,遇到委屈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只有我们自己才清楚天使背后的苦和泪。但我们依然记得微笑服务。是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在护理工作中,我们时刻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利用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细心的呵护每一个病患。利用娴熟的操作技术,争分夺秒,抢救一个又一个危在旦夕的生命。

每当面对病人及家属的感激我们会把它当成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安慰。既然我们选择了神圣的护理事业,今生定无怨无悔,同时我们也不会辜负各位领导的期望,今后会继续努力工作,继续与病人同行,救死扶伤,用责任心和爱心护理每一位病患,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新的风貌,创造新的业绩,让奉献在白衣下焕发出更绚丽的光彩。最后,愿我们携起友谊之手,牢记南丁格尔的誓言,为保障人类健康,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5月12日护士节演讲稿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篇9

「关键词 癌症患者;心理护理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癌症的研究已从单纯的生物模式转换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笔者通过对67例癌症患者的调查分析,阐述与癌症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心理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为住院并被临床确诊的癌症患者,共67例,男39例,女28例;年龄26~72岁;平均(51.37±7.8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7年;Ⅰ~Ⅱ期患者21例,Ⅲ~Ⅳ期患者46例。

1.2 方法 采用“焦虑情绪评定”[1]及“医学应对问卷”(MCMQ)[2]两种方式调查。

2 结果

2.1 “焦虑情绪评定”结果 按照国内标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0%视为异常,67例癌症患者焦虑的发生率为61.19%(41/67)。其中Ⅲ~Ⅳ期患者31例,为75.61%。

2.2 “医学应对问卷”结果 该问卷分为面对、回避、屈服三种应对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各期癌症患者的应对方式有所不同。Ⅰ~Ⅱ期患者多采取回避或面对的应对方式,而Ⅲ~Ⅳ期患者多以屈服或回避应对。

3 讨论

癌症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其心理状态各不相同,其心理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3]。20世纪80年代已提出心理肿瘤学(psycho-oncology)的概念,主张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肿瘤学相结合的多学科角度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心理因素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等问题的研究,在肿瘤患者心理问题干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癌症患者的一般心理特征体现为依赖性较大,自尊心较强,较突出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恐惧、焦虑和绝望,甚至伴发精神障碍[4]。 Fawzy等[5]从疾病诊断治疗的过程上描述了癌症患者在不同阶段时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式:(1)诊断前阶段:患者对真实症状感到害怕和恐惧,对身体变化过于警觉;(2)诊断阶段:患者否认癌症的诊断,回避谈论自己的病情,此时的心理表现为焦虑、悲伤、郁闷和受伤害感;(3)治疗阶段:此时患者接受手术或化疗等治疗,可能出现回避、术后反应性抑郁,化疗引起期待焦虑、恶心甚至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4)复发阶段:此阶段患者的心理反应类似诊断前阶段,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而寻找非医学的治疗方法;(5)终极阶段:此时患者的反应为恐惧、绝望和屈服。

针对不同阶段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特征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预及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恢复:(1)健康教育:知识的增加可以帮助患者更多地认识自我,并在社会环境中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6]。(2)行为治疗:①渐进性放松训练:训练患者随意放松全身肌肉,以消除紧张与焦虑,建立心情轻松状态。②催眠:选择安静的环境,舒适的,诱导患者进入催眠状态,此时患者最容易接受暗示。 ③臆想治疗:通过让患者想象自己完全健康了,功能完全恢复了,可以增强患者对良好预后的信念。(3)支持性心理治疗:医护人员应用婉转的语言,精湛的技艺来解答患者的疑问,家属及亲友应以乐观的态度去感染患者,关怀和照料患者,唤起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4)集体心理治疗:通过集中讲课,让恢复良好,预后较好的患者谈谈自己的体会,增强患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吴文源。焦虑自评量表。见: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998,39-42。

2 姜乾金,沈晓红。医学应对问卷。见: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4-127。

3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75-80。

4 Derogatis LR,Morrow GR,Fetting J. et al.The 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mong cancer patients.JAMA,1983,249(4):751。

5 Fawzy FI,Fawzy NW.Psychosocial as of cancer.In: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cancer.Menlo Pard,CA: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82,111-123。

篇10

关键词:浅谈 运用 蒙药 服务 工作

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广大群众保健意识的提高,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医院蒙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蒙药学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蒙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蒙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这是我国首次以法规的形式规定医院要建立“蒙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为当今和未来的医院蒙药学工作提出了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蒙药学工作者在转变服务观念和工作模式的同时重新构建知识结构,要学习和应用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蒙药学服务。

一、蒙药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其作用

早在1979年,蒙药学界的心理学家就开始综合运用药理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在卫生服务体系的配药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出现了蒙药学心理学这一概念;随着卫生服务制度和行为科学方面的发展,蒙药学心理学逐渐具备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可能性[1]。蒙药学心理学(pharmaceutical psychology)是遵循心理学和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利用一定形式的非药品本身的信息刺激,产生与用药相当的治疗效果或者增强药物疗效的一门新兴的蒙药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学科。其分支学科心理药效学是近年来提出的临床蒙药学新概念,是集医学、心理学和药理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它是指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心理诱导下,出现不同的药理效应[2]。其目的是通过医者的良好心理诱导作用,充分调动患者抗御疾病的内在潜力,以获取最佳的药物疗效。

在实施心理药效学过程中,心理因素在先,患者是心理药效学发挥作用的内因基础,通过医师、药师和护理人员等这些主导动力因素的心理诱导作用,使药物发挥最佳临床效果。心理药效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安慰剂效应”,不同个性的病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热情、爱说、善交际的人对安慰剂会产生明显的心理效应;而急躁、耿直、好胜的人则不明显。一般说来,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药物的生理效应占主导地位;而治疗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时药物的心理效应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溃疡病、糖尿病、月经病以及痛症等疾病时更为明显。

但心理药效学并非适用所有患者。根据患者就医心理,大体可将其分成两大心理类型:主动求医型和被动求医型。主动求医型患者能主动到医院就医,愿意接受治疗。其特点是心理负担较重,病情未必严重,这类患者是心理药效学的主要群体。被动求医型患者多见于急性和重症精神疾病、急性脑外伤性精神障碍、各种疾病所致的意识障碍等,他们不是心理药效学的主要群体,心理药效学多用于某些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期。相对而言,心理药效学在精神科应用最多,亦常用于神经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

临床观察亦表明:给药医生的权威性,给药的时间,药师、护士发药时的语言、神态,药物的名称、商标、包装、产地、颜色、剂型以及价格等均可使患者对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效应。药物的包装是否精致以及颜色和味道亦能影响病人的感受,如大多数人喜欢乳白色或橘黄色,偏爱柠檬味、苹果味或橙味。

二、蒙药学心理学在蒙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关注药物的心理效应和心理药效学的应用。由于患者的身心、体能、心理都与正常人有较大差别,在就医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预期要求,需要蒙药学工作者加以识别和确定[3]。药师在蒙药学服务中要以人为本,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生理状况,同时要关注其心理和精神状况,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调节和提高患者的情绪,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药患关系,有针对性地为其进行蒙药学服务,为其提出较为合理的用药建议,达到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从而促进蒙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与患者多交流,赢得信任

关心同情患者,与患者及其家属多交流,使他们对药师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较为信赖,愿意倾诉自己的感受和与用药有关的问题(包括自己的家庭、隐私和社会关系等)。获得信任后就能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摸清患者的心理脉搏,利用心理科学知识,及时正确地给患者以同情、解释、鼓励和保证。充分调动患者心理积极性并加以支持和帮助,使他们加深对其疾病治疗迫切性的认识,改善心境,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心身康复,最终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明确告知治疗方案,有利于取得配合

对于主动求医型患者或被动求医型患者的家属,讲明所患疾病与病因、治疗方法,指导他们配合治疗以及以后如何预防等,增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3.暗示疗法

医护人员特别是影响力大的医护人员对患者具有暗示性的治疗作用。通过心理上的积极暗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身反应过程。以技巧性的言语和表情给患者以诱导和暗示,其接受暗示的过程就是内心的逻辑活动过程,结果改变了原有的病态感觉和不良态度。药师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疾病状况等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作一定的解释和暗示,使药物的生理效应与心理效应达到最佳结合。

如为了加强药师与患者交流,增加亲切感,提倡门诊药房为患者提供零距离蒙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把发药窗口作为一个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的平台,通过药物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使蒙药学服务在保障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增加患者战胜疾病和早日康复的信心等方面与医学同等重要。药师通过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与患者实现优化的心理整合,从而提高蒙药学服务质量,提高药物治疗的整体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降低医疗成本,并最终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