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

篇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际交往心理学》 课堂教学方法

《人际交往心理学》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又是一门心理课,该课程的教学关键是既要符合高职院校专业的特点,又要遵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坚持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努力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因此,我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把课堂中学到的理念与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分析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明确《人际交往心理学》教学目标。

大量调查表现,与本科院校对比,高职学生的本身素质相对来说普遍较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许多高职教师反映,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呈两极分化,对于一部分高考分数只有200多分的学生来说,围绕一个很简单的理科原理讲解好几遍,还是接受不了,感觉迷茫,上课根本就听不进去,只好神游天外,或见周公,或聊天传纸条。而一部分基础扎实的学生感觉知识过于简单,不用学也明白,也没有兴趣听课。这就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只有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人际交往心理学》作为一门纯理论的学科,相比思政法律等枯燥的必修学科来说,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至少这门学科还算是比较新鲜的,高职学生以前都未接触过。所以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不应仅仅是帮助大学生的了解人际关系特点,掌握人际交往的作用,理解大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学会增进人际交往,优化人际关系,更应该促使大学生认识自我,学会接纳自我、认识他人,学会宽恕他人,并能建立心理信念。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奠定学生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课堂讲授法

一般来说,讲授法用于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重点与难点,理解事实、概念、定义、与基本原理,通过点拨、归纳、总结和概括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等等。如在《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概述》一节教学中就可采用此法:先讲解什么是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高职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原则、类型、结构、内在动力及心理效应。这样,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会明确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学习意义,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人际交往的结构,了解本门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当然,在使用讲授法的同时,应尽可能地结合使用辅助教学工具和仪器,适时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分析法

一般来说,选择的案例宜典型、生动,这样才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能使他们从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如在《人际沟通》一节教学中,就可采用此法:事先,我让学生准备了一个真实的案例――美国某航空公司的阿维安卡52航班毁于空难,机上73名人员全部遇难。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总结,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人与人言语沟通的心理与障碍及学会倾听,如何增强非言语沟通的效果。

(三)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用不同人际交往的活动场景,引导学生共同探求如何增强人际吸引与增加人际魅力,帮助学生形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与技巧。此方法能较好地使生活情景化、生活化,将人际交往冲突中的现实问题通过最客观与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进行思考与反省,更好地发现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情绪问题。情景模拟的形象性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如在《人际交往的冲突》一节的教学中,高职学生模拟寝室里可能出现的各种风波,如“生活习惯难相容”,“金钱问题伤感情”“公共责任谁来负”“隐私问题”等许多典型生活情景,了解人际冲突的原因、作用、类型、历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观察,能很好地掌握处理人际冲突的八个方法。

(四)心理小测试

运用此法,教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并能让学生对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深刻的反思。此法还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探索欲望,能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克服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获得人际关系的技巧。如在《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一节的教学中,我在讲述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的定义与原理后,提出一起做小测试:“你是否受人欢迎?”“你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受人欢迎的人有哪些良好的人格和个性特征,再由学生归纳人际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五)团体辅导活动

通过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结识新朋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激发学生愿意结识新朋友,并在结识新朋友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为目标。如在《人际合作》《人际技巧》一节中,我策划了“有缘千里来相会”“解手链”“心有千千结”“心心相印”等一系列活动,促使学生在团体人际相互作用下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并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发展良好的人际适应,最终更完善地发展与成长。

(六)多媒体播放法

通过播放人际交往有关的视频或心理电影,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如在《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一节中,我播放了心理访谈中的《难断母子情》《成长的烦恼》,指导学生学习走出父母模式的阴影。还播放了《为什么不理我》《胖妞不胖》,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使自卑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在《人际吸引》一节中,播放了心理访谈中的《高考人生》,帮助学生克服嫉妒、羞怯、自负、敏感等不良的人格特质。在《社交恐怖症》一节中,通过观看视频《催眠术与社交恐怖症》,学生了解了咨询师如何通过催眠帮助社交恐怖症的人克服曾经的心灵伤害对潜意识的影响。还观看了心理电影《骄阳似我》中的片断,了解了精神分析法对自我探索的重大作用。

(七)讨论法

讨论法,即指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各自发表意见,集思广益,获取新知的教学方法。讨论前,教师要根据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提出值得讨论的主题,此主题要有效度、难度、新颖度和热度,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认真准备和讨论的具体要求,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或参考材料,或进行调查访问,认真做好讨论意见准备。讨论时,既要抓住时机,分配好讨论的角色,安排好讨论程序,又要善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抓住问题的中心大胆地发表意见,把讨论引向深入。讨论结束时,要善于利用讨论的结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在《人际印象》一节的教学中,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八组,分别讨论人际印象的四个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每组各派一名代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宣布讨论结果,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学习效果特别显著。

实践表明,在《人际交往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中注重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更能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小祥.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大学生交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4).

篇2

关键词: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原则;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14-03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特有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在人际关系发展上有其独特的特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与他人的良好沟通;利于人们的团结协作;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

大学生是一群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感丰富,对自我认识进一步深入,自我意识趋成熟与完善。大学生人际交往增多,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一些大学生还建立了较稳定的恋爱关系。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上体现出如下特征。

1.交往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的,平等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基本成熟。因此,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把平等的交往作为继续交往的基础。

2.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大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他们为了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采取积极的心态,积极主动的与他人进行交往,能以主动开放的姿态面对现实社会。

大学生交往对象从过去的同学、教师扩大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交往的范围也从寝室、班级、学校扩大到社会各领域。交往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理智上的良朋、情感上的挚友、甜蜜的爱情是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交往方式也放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体现出交往方式的多样性。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在传统的交往方式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新兴的内容,无线通讯工具――手机、网络中的聊天室、电子信箱、“微博”、“QQ”等被当代大学生广泛应用。新交流方式的使用,打破了传统人际交流的时间、空间限制,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3.较单纯的精神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中学阶段相比较,有了一定的实用性和功利性,但是主体上还是以情感性、精神性为主。人们常说同学友谊最珍贵就体现了这一点。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多数以合得来作为交往的准则,对自己朋友的期望值较理想化,易用理想化的标准来衡量朋友。

二、大学生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不适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是个人的行为,而且时常表现异常,就有可能是交往障碍,常见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认知障碍。其可能的表现是对人际关系的过分理想化,容易想当然,所有的交往都希望是出自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并不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出发。有的时候,可能对方或者当时的情况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就对在现实和理想中产生极大的落差,从而会以失败告终。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大学生年纪尚轻,待人处事还没有那么成熟,容易一厢情愿,喜欢把许多事物和人往自己理想的角度去想象,而并不去看到事物本质的情况和事实。

2.情感障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情感色彩过浓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情感色彩过浓表现在两个极端的方面:(1)过于自卑、害羞和嫉妒心理,在很多时候,由于无法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被许多表象把蒙弊,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显的过于小心,不敢表现自己。因为怕自己说错或做错,而缺乏自信,使得在人际交往中反而不自然,害羞的表现往往是说话声音太小,在人际交往中腼腆,动作不自然,严重一些的会怯于与人交往;(2)过度自负与孤僻,另外一种情况却是恰恰相反。因为年轻,以为自己知道的很多,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处处表现出心高气傲,看不起别人的情感,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让与之交往的人感觉很不舒服,从而导致交往障碍。过度自负有的大学生就会比较孤僻,自命清高,别人觉得跟他交往不舒服,而他自己会慢慢觉得,别人都不在他眼里,不愿意跟人沟通,行为和心理就会越来越孤僻。

三、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则

1.平等交往。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我们从人格到做人上都是相互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也应该是平等的,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平等的交往原则,才是正确和可行的。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也不要太自卑,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2.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最基本表现就是对他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生活方式和习惯。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信任,坦诚相待,缩短交往的心理距离。

3.真诚待人。就是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它是人们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只有以诚相待才能建立深厚友谊。真诚待人,在热心帮助他人的同时,还能指出朋友的不足和缺陷。

4.互助互利。人际关系以能否满往双方的需要为基础。交往双方的心理需要都能获得满足,其关系才会继续发展。坚持互助互利原则,就要与人为善,乐于帮助别人。还要善于求助别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他也会感到愉快,这也可以促进双方的情感交流。

5.讲究信用。信用是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它是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讲信用就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从我们大学生自身做起。

6.宽容大度。古语讲“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待人宽、克己薄、为善最乐”。让一步宽宏大度,容忍谦让,是为人之美德,之雅量。以退让的精神待人处事,是高明之举。宽容能化解人际交往中产生的误解和矛盾,这样既维护了团结和睦,又避免了相互伤害。

(二)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

1.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的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告诉我们交往时要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运用恰当可以起到鼓励和赞美的作用,它可以调剂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1)称呼得体。恰当得体的称呼,使人能获得一种心理满足,使对方感到亲切,交往便有了良好的心理气氛。(2)说话注意礼貌。语言艺术运用得好,就能吸引和抓住对方,从内容到形式适应对方的心理需要、知识经验、双方关系及交往场合,使交往关系密切起来。

2.非语言艺术。非语言艺术一般包括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姿态、位置、距离等。掌握和运用好这种交往艺术,对大学生搞好人际交往是不可少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根据谈话的内容和场合,正确运用非语言艺术,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时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大学生还要学会有效地聆听。

(三)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增强自身的人际吸引力。大学生如何增强人际吸引力,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呢?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学家卡耐基总结出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六种途径:(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2)微笑。(3)多提别人的名字。(4)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5)谈别人感兴趣的话题。(6)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2.提高个人的外在、内在素质。追求美、欣赏美、塑造美是人的天性。美的外貌、风度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并且在心理上构成一种精神的酬赏。所以,大学生应恰当地修饰自己的容貌,扬长避短,注意在不同场合下选择样式和色彩符合自己的服装,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和风度。同时,大学生应注意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协调一致,即外秀内慧,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和人格素养。通过个人内在、外在素质的提高提高自己对他人的吸引力

3.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增强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要不断学习,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能力水平,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个人的整体素质是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本钱。

(四)正确把握自己与别人的关系

学会转换角色,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与别人的关系中努力做到:(1)“把自己当别人”:用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得失荣辱,把它看成发生在别人身上,不因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影响人际关系。(2)“把别人当自己”:设身处地通过角色转换,才能善解人意,去急人之所急,痛人之所痛。(3)“把别人当别人”:既尊重别人,不干涉对方隐私,做到内外有别,男女有别,不冒犯对方的个人空间。(4)“把自己当自己”:在自知的基础上建立自尊自信,扬长避短,更成熟地与别人相处。这四点融会贯通不容易,但每个人只要用心去做,尽力去做,就会越做越好。

知易行难,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仅仅掌握了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技巧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的与他人进行交往。如果你努力朝这个方向前进,你就会发现一切正在悄然改变:朋友之间的不快荡然无存,能够畅言的越来越多,亲友间有了深挚的友爱。你会过得充实愉快,觉得人际交往是一件自然与轻松的事,从而对学习生活持以乐观的态度,对大学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满信心。这样你的学习生活将会丰富充实、充满快乐,你的人生将会更加幸福美满。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潘永亮.与高职生谈心理健康[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0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且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将人际关系引入一种新的结构中。

一、网络中人际交往概况

(一)网络中人际交往的特点

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网络人际交往是基于虚拟空间发展起来的。与传统“面对面”模式的人际关系不同,网络人际交往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1)匿名性。在网络中,交往主体往往以匿名的形式出现,每个人都不需要告知别人自己的真实姓名、性别、形象等。(2)低限制性。网络交往的约束极低,个体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交往对象,突破了现实中身份、地位不平等的局限性,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和无利益冲突。(3)互动中的人格多重化。随着交往过程中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切换,个体的人格也会表现出多重化的特征。个体在虚拟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4)弱联系性。网络中交流双方的沟通联系较弱。网络在打破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削弱了感情等的交流。交往主体可以随时更换交往对象,可以进行非即时往,个人之间隐蔽性强,这些都体现了网络人际关系的弱联系性,是与传统人际关系明显不同之处。(5)平等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只不过这种交换不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换。情感交换永远是一种“增值交换”,它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现实的人际交往由于存在上下级、长晚辈关系,可分为水平交往和垂直交往两大类型。不论是水平交往还是垂直交往,由于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知晓性,这使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受道德约束比较大。但在虚拟的网络交往中,情形就不同了,交往主体在心态上都是平等的,且相互间无须承担任何道德责任。

(二)网络中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

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地缘等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关系的紧密性是产生信任的基础。但是,网络匿名性的特征,使网上人际信任的建立机制区别于现实生活。社会学家祖克尔于1986年提出了信任产生的三种机制:首先,是由声誉产生信任。即根据对他人过去的行为和声誉的了解而决定是否给予信任。声誉好的人能够得到信任。其次,是由社会相似性产生信任。即根据他人与自己在种族、家庭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性程度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一般情况下,相似性越多,信任度越高。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的信念:相似的社会背景往往意味着有相近的行为规范,容易相互理解,在交往或经济交换中容易达成共识。最后,是由法制产生信任。即基于非个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等的保证而给予信任。

根据这两种信任机制理论结合网络的特征,有人提出网上信任的产生机制:第一,预设性信任。网上互动的双方彼此相信网络中的秩序规则能够被履行,且对方能承担他所托付的责任及义务,即双方先验地认为他人是可以信任的。这是在网上能够进行交往的前提。第二,由网上声誉产生信任。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决定信任的关键变量是能否获得有关对方动机和能力的充分信息。毋庸置疑,这个变量十分重要,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信任家人胜过朋友,信任朋友胜过熟人,信任陌生人胜过熟人。第三,在给予信任过程中进行主观判断。这是信任机制建立的决策性环节。网络交往者根据自己的交往经验和主观判断,对他人的网上交往行为进行主观认定,最终决定是否给予对方信任,并决定是否继续保持同其的交往关系。

(三)网络人际交往动机

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动机”的研究一般从人本主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出发,主要体现在“摆脱孤独”和“得到社会支持”两方面。首先,“摆脱孤独”是指个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不能够满足,为摆脱孤独感从而在网络上进行虚拟交往的动机。其次,“得到社会支持”是指通过虚拟交往获得他人理解和支持的需要,特别是精神上需要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这两个动机的例子。一些青少年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跟孩子的交流,而这些人本身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也不好,因此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结交一些网友,解除自己的孤独感。

二、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很多研究者展开了网络对使用者人际关系影响的调查。1998年国外学者Kraut和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网络的使用与抑郁、孤独和压力成正相关,即网络的使用会导致人们的人际关系产生隔阂。但是,近期的一些研究却表明,网络的使用可以明显地降低孤独和抑郁,增加使用者社会支持感和自尊水平,从而使这种良好的交往模式成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一)网络使人际关系更加亲密

1.网络交往中自我表露加深。自我表露最早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在1958年提出来的。通俗地讲,自我表露就是对别人敞开心扉。在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个体与他人的亲密性。自我表露这一行为具备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会给交往的他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同时,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表露可以激发他人进行自我表露,因此可以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亲密。网络的出现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由于网络中人际交往特点中的匿名性、低限制性、交往心态的平等性,在网络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姓名、年龄、形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与特定的人交往,网络中不会出现实际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平等,因此自我表露会更深,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得更加亲密和顺畅。

2.网络交往中不存在“门槛特征”。现实交往障碍中的“门槛特征”,即外貌没有吸引力、容易害羞焦虑等生理个性特点在网络交往中不会出现,交流也因此会变得顺畅。网络有利于消除人际交往隔阂,这里的“隔阂”可能是由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因素引起的,比如家庭环境的影响、文化水平的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价值观不一致造成的交往不适等等。网络中巨大的信息量可以使人们兼容并蓄,对一些不同于自己的价值观有所了解,人际关系也能够得到促进。

3.网络交往的预设性信任。网络中的人际信任机制较现实中有所不同,网络中的“预设性信任”先验地认为对方是可信任的,先进行交往。这就使得人们交往的范围扩大,也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对某一个人并不是很了解,却因为少数人对他不好的评价而对其望而却步,不与其交往,其实如果通过亲自的接触会发现那个人不是传闻中的样子。但是在网络中却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因为人们一开始对对方都是假定的信任,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对对方进一步的了解而渐渐亲密。这种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也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使得人际关系亲密。信任对象具有广泛性,与传统意义上面对面人际交往的模式进行比较,网络人际交往是通过以虚拟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往模式。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点对点的局限性,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多样交往模式。因此,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会组成一个群体,群体间的交流促进了人际关系。

(二)网络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

1.网络导致沟通能力受阻。网络会导致沟通能力受阻,理由是在虚拟网络中使用者不受现实社会中法律以及道德规范的约束,根据自我意愿使用现代技术实现着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目标,这种自由随意性契合人们的心理特点,但过于频繁的网络交往易引起内心的孤独和压抑,会表现为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精力不足、思维迟钝,有的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从而降低人际沟通能力。另外,人际互动中的人格多元化是网络中的人际关系特点之一,在网上与他人进行互动的时候,个体的真实身体待在一个私密的空间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塑造自身角色,而角色的改变伴随着人格的调整。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个体两种或多种角色的交替出现,可能会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转换过频时,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2.网络中存在欺骗。虚拟世界一些新的欺诈与其他犯罪行为,抹杀了人的正常感情,让人们的心理出现新的负担,对个体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信任、互助的美德持迟疑态度,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带着戒备心理。在网络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中,信任是先建立的,如果在网络上被骗,就会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轻易地建立信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阻隔。

3.网络会导致心理问题。现代人对网络的沉迷,过分地依赖网络,选择网上与人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孤独症和网络抑郁症。“人-机”关系对人们现实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种“人-机”交往模式淡化了现实中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远离周围伙伴,变得越来越孤僻,社交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现障碍、异常动作以及复杂多样化的行为。网络抑郁症状态下的人们常常情绪低落、无愉或兴趣丧失,出现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的症状,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从而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使人际关系隔阂。

三、总结

日益频繁的网络连接,一方面易于使人形成共同的经验、话题和感受,相互吸引力增加,人际关系也随之趋于亲密。同时,这种由网络引起的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的不断强化也促使人们逐步由虚拟世界中的交流向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转化。另一方面,也有人因为这些特有的特点而沉迷网络,或在网络中被人欺骗,导致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网络对人际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网络人际关系的健康性。如倡导正确地运用网络,积极地引导帮助网民,让其正确地使用网络。另外,可以通过技术、法律等途径保证网络空间的健康与安全,使网络给人带来平等、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德芳,余林.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篇4

关键词:大一女生;人际交往;现状特点;对策

人际交往在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人一生的愉快和悲伤,幸福和烦恼,快乐与痛苦都与他人的交往密不可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一生就会快乐和幸福。西方心理学家克林格做了一个广泛的调查,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当人们被问到“什么使你的生活富有意义”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回答亲密的人际关系是首要的。大部分大一女生都是出高中校门入大学校门,没什么社会经验,高考前有高考的指挥,有老师的监督,家长的督促,周围同学的竞争,所以思想比较单一,可支配的自由度有限。初入大学,不少女生要面临的问题比她们想象的要多得多。要学会与人交往是最基本的能力培养。

一、大一女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描述

1.纵横向联系,小群体多。大一女生横向人际关系是指在同学与同龄朋友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纵向关系是指她们与父母、师长等不同年龄人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对同辈关系的重视程度超过与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交往。这一方面是因为大一女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与同学和同龄朋友在生理、心理上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在理想、爱好、愿望等方面有更多的共同点。

2.她们交往需求迫切,但往往期望过高 有大一女生说:小学的时候,全班是朋友,中学的时候,一半是朋友,大学的时候,一个也没有。很多大一女生走过高考的”独木桥”,远离父母,走进大学校园以后,常常有一种被陌生环境湮没的感觉。

3.交往目的多样化,但交往方向上存在的误区随着社会的变化,我们的大一女生的交往目的也由单一的情感型转向了多样化。有的同学通过交往为自己将来事业的发展储备社会资源,有的同学希望通过交往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也有同学利用交往消磨时间等。

4.有些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只注意自己的个性、爱好,从而忽视了对他人的兴趣、性格的了解;个别大一女生性格孤僻,自我封闭,导致交往中的角色固定,无法适应不同环境下的角色转换。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

大一女生是一群充满朝气的群体,拥有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对自我认识逐步深入,而且交往方式有以下几种特点:

1.较单纯的精神性。大一女生的交往方式刚从中学跨过,但慢慢的有了一定的功利性与实用性,但主要的还是以情感、精神上的为主。我们常说同学友谊最可贵的就是体现在这方面,在人际交往中,她们往往喜欢与性格相似,与合得来的同学交朋友,有些可能会对自己的朋友的期望值较大,易用理想化来衡量朋友。

2.交往对象、范围、方式等方面比传统的交往方式开放,她们可以在人际交往中采取积极的心态,主动与别人交往,能以主动开放的心态去与别人交流。除了手机QQ、飞信、微型、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现在大一女生对很多方面都积极尝试,不仅仅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交流,可以是社团、组织等多种活动的方式 。

3.交往遵循人格平等。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人与人之间原本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大学里,同学之间更是站在同一台阶上,大学生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

三、开始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议

1.作为一个大一女生,要想开始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最起码的是要懂得相互尊重,尊重每一个人,是日常交际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做人原则。因为你重视了别人的价值,别人也会重视你的价值,支持你的行为。没有尊重的交往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

2.认真的女生虽然很美丽,但是,别只顾着闷头做事,更要时时抬起头,多对旁边的人递出友善的笑容,为自己多多增加朋友与贵人。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敌人多一堵墙。社会的本质,不外乎共同合作与发展进步,因此,一个人的社交圈,往往也决定了这个人的发展力。我们参加的学生会,社团等组织活动,可以让我们在大学校园内接触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在参加活动中多与他们交流,积极参与活动,融入其中。

四、提升大一女生人际关系的建议

(一)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要好。你的外表是你向对方透露出的关于你的第一信息。在气质与风度上,有的人相貌平平,但你就是愿意接近他,觉得他有魅力;而有的人虽然衣冠楚楚,相貌堂堂,但给人的感觉是不可亲近,缺乏令人欣赏的特征,这就是气质。这种气质产生的美感,是不受长相,服饰打扮制约的,它是自然而然。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东西。气质表现在言行举止上,如一举手,一投足,说话的表情,待人接物的分寸等,如:

1.礼貌待人,首先要求用语礼貌。使用“请”“谢谢您”“对不起”等日常礼貌用语,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其次是举止得体,坐有坐姿,站有站相,不忸怩作态。

2.人际交往中有个重要的原则:相似原则。双方只要在兴趣、爱好、观点、志向,甚至年龄、籍贯、服饰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就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初次交往中积极寻求双方的共同点,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与人初次交往之前,如有可能,要尽量了解对方的情况,作为相识和交谈的基础。了解对方,记住特征,最重要的是很快弄清楚并记住对方的姓名,这往往是你对别人是否重视和兴趣的表现。

(二)用微笑感染他人,微笑是自信的象征,是懂礼貌的表现。微笑可以让人感到融洽、平和。

(三)有时候拒绝比接受更美丽,拒绝别人的原则:

1.宽容雅量,乐于助人;2.适时拒绝,态度明晰;3.言简意赅,理由得当;4.耐心聆听,适当建议;5.尊重对方,委婉拒绝。

总之,为了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女生应该结合自身的生理、心理、性格、学习、交际等特点,积极应对,合理安排,争取在大学四年积累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和提高主动交往能力,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凌.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2]王金銮.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对策研究[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2008

[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篇5

1影响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

1.1缺乏适应职业压力的优良心理品质护理工作中有大量平凡、琐碎、繁重的基础护理内容,专业发展、知识更新、事业竞争带来的紧迫感,以及“三班倒”的轮换工作制打乱了精神科护士身体的生物钟节律。部分精神科护士对此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当事与愿违时,便感到难以适应,表现为心理压力大、情感脆弱、焦虑。

1.2精神科护士工作环境特殊精神科护士面对千差万别的精神病患者,要在病人病情变化莫测的环境中工作自如,要在一个充满“应激源”的环境里超负荷的工作,易致身体疲劳和加重心理负荷[1,2],影响自制力。

1.3心理卫生知识缺乏由于多数精神科护士未受过心理健康的专门教育和训练,心理知识缺乏,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则不会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的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平衡和细节的完善,易造成护患冲突,人际障碍。

1.4社会心理支持不足社会上仍有部分人对精神科护理工作持有偏见,护士为患者、社会付出的艰辛劳动,有时得不到社会的公平认可,再加上在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福利待遇等问题上的不尽合理,使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失去平衡,产生“失落感”。

2精神科护士树立健康心理的措施

2.1基于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是心理健康的基础。精神科护士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境,首先要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尊、自爱、自强,从自己的职责出发,客观合理的评价自我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形成合理的心理支点,使心理处于平衡状态。其次是调整心理需要,人的心理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是激起人们行为的原动力。护士应有事业的进取心和责任感,以较强的职业角色意识,并以此作为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从而自觉地为此勤奋努力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心理失落”时,正确的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获得心理的自我平衡。再次,应努力做情绪的主人,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乐观、恬静的心情,有健康向上的精神和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不把消极情绪带入病房,用积极情绪感染和影响患者,并由此得到理性上的愉悦。

2.2注意培养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医学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遭受挫折后,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的变化,如自己不善于排除困扰和减轻心理压力,这种不正常的心态就会影响人的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3]。由于精神科护士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机会多,随时都有可能接受来自患者的许多“不适宜的刺激”。如患者在发病时,因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就会心情烦躁,主观感知异常,激惹性增高,从而产生攻击护士的言论或行为,导致护士人格尊严受损,工作受挫。而且由于女护士自身的生理特点,在经期易出现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减退、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也会引起护士失去自控力而与患者冲突。护士要避免和消除自己因受挫而产生的心理困扰应做到:①必须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护士因善于学习和积累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经验,对患者所表现出的误会、不配合甚至不礼貌的行为,采取谅解的态度,可用“角色置换”来调控自己的情绪,避免发生冲突。②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护理学涉及面很广,护士应广泛学习护理专业的边缘学科,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人文科学知识,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评价事物的能力。丰富的知识贮备,还能使护士在挫折面前头脑清楚,应变自如,摆脱心理困扰,以更大的热情做好工作。

2.3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升华积极情感如果不良情绪长时间郁积在心里,就会引起机体内环境失调。而在特定场合,采取恰当方式,选择适当对象,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能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和心理紧张程度,恢复心理平衡。如护士受到难以忍受的刺激、苦闷、烦恼、心情较差时,可在亲友、同事、领导面前倾吐心声,这样“一吐为快”后,能在亲友、同事、领导的开导下,获得心理上的轻松和满足,重视过程,淡化结果[4];重视参与,淡泊名利。但更重要的是精神科护士应努力将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情感,满腔热情的投入工作。

2.4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护士的交往面广,社会关系、同事关系等等人际关系复杂。护士要在这些交往中主动创造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才能有自然、和谐、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和健康的心理环境,有安全感和自信心,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护理才能。为此就应学会运用下面的一些交往技巧:①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坦诚、豁达、不封闭自己,主动寻找与他人心灵沟通的纽带和交流信息的契机,缩短与他人、与社会的距离。②积极运用人际交往中的吸引因素[5]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护士沉稳自然的仪表,端庄大方的举止,和气的话语,能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患者康复,人际交往中的团结友爱、真诚帮助、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工作,能产生相似性吸引;渊博的护理学知识、精湛娴熟的护理技能,能在交往中发挥影响,产生人际吸引力。③精神科护士应随时调整自己,自觉接受集体规范的约束,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护士具备了宽广的心怀,才能在人际交往中以信任之心待人、以赤诚之心待人、以平等之心待人、以包容之心待人。

2.5创造良好的职业形象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社会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活动,人对社会环境刺激的心理反应是有意识的、主动的[5]。由此看来,广大护理工作者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与赞誉,才能赢得医院各级管理人员和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支持,改善护士的生活环境和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才能在积极的社会环境中创造和谐的社会心理氛围,成为增进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积极因素和心理卫生的动力。

综上所述,精神科护士要保持和形成健康的心理,就要从自我做起,努力追求一种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他人充满理解,对事业和生活充满信心,对社会主动适应的积极状态,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涓虹.护士角色转换不良与护士身心疾病.实用护理杂志,1993,9:32

2胡容.缓冲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对策.护理学杂志,1994,4:181

3李新.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209

4张伟.临床心理护理理论.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4.9-10

篇6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G5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34-01

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瓒先生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人寻求更好的生存空间所在。当然我们的大学生们也不例外,人际交往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1人际交往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与人交感互动时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1]。从心理联结的不同性质看,两人(或多人)间的人际关系有三类: 1、以感情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这类人际关系是存在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性联结感情。2、以利害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这类人际关系是存在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性联结,依据当事人经济、社会、权利和政治等各方面的厉害得失为转移。3、缺乏任何基础的陌路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是存在于路人之间,彼此间不存在心理联接。

2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及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问题表现

2.1特征

1、交往的对象:大学生大多数以同龄人为主要交往对象。2、交往动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动机中功利性少情感因素多。3、交往性别:大学生对交友特别是对异性之间的交往愿望强烈。4、交往地位:大学生人际交往强调互相之间的交往地位平等。5、交往愿望: 大学生在际交往中追求完美愿望。

2.2问题表现: 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又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渴望与人交往,但缺乏交往的经验和技巧;渴望人情消费,但经济能力有限;渴望拥有知心朋友,但缺乏真诚;渴望与异往,但实际交往不尽如人意;渴望神圣与纯洁,但实际交往中庸俗化趋势加重。

3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不适的原因

当今大学生,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不是学习和就业,而是人际交往[2]。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主观因素

3.1.1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这类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自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往往很悲观、总觉得自己的一言一行总是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卑的心理。当然,产生自卑的心理也有外在因素,如: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身低微、家庭背景差等等。

3.1.2孤独心理 :孤独是一种生活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不愿意与他人交往。这里所指的孤独是指在心理上的而不是外在的。即使你生活在纷纷扰扰的闹市中,其内心深处也会有一丝丝的孤独感。短期有这种感觉是属于正常的范畴,然而你长期有这种感觉那就是属于孤独心理的一种表现。大学生由于性格另类、过于自负、多重挫折或者自尊强烈等,往往会产生孤独心理,从而影响人际交往。

3.1.3嫉妒心理 :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特点是:对优于自己的人心怀嫉妒;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还有就是由于自己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采取不合法的行动给他人造成危害。从而形成扭曲的嫉妒心理。这种情况往往会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际。

3.1.4报复心理: 所谓报复,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方法发泄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的一种不满的、怨恨的方式。它极富有攻击性和情绪性。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报复心理的产生不仅同个性特点有关,而且与挫折的归因和环境有关,报复常常以隐蔽的形式进行。由于大学生怀着报复心理进行人际交往,其结果显而易见,在人际交往中一定会受到挫折,使人际交往不会向健康方面发展。

3.2客观因素

3.2.1学习方面: 对于众多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活是迈出了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如何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也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曾是老师眼里的"尖子",同学心中的"才子",家庭中的"王子",然而到了大学之后,"众星捧月"的环境将不复存在。因此,许多同学常常被这突然变化的环境产生不适感,莫名其妙的开始烦恼,学习上就会分心,从而学习开始一落千丈,越学越没有成就感,从而影响了学业成绩。

3.2.2环境方面: 大学生的集体生活一方面创造了彼此交往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构成了矛盾纠纷的起源。一些同学无法适应从以前受人注意到现在的不起眼的心理落差,仍以"公主"或"王子"的身份自居,遭到别的同学的反感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另外,由于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自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有所不同,一些同学不适应新的环境,无法接受别的同学的生活习惯,对别人横加指责,有时不经意间损伤别人的感情或损害别人的利益,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再者,有些同学来自贫困地区,自卑感很强,再加上性格内向,不善于同其他同学交往,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等。

4大学生人际交往不适的干预对策

当今世界信息化高度发展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作为未来社会的高级人才当代大学生具备与人良好交往合作的能力越来越重要。[3] 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将“学会与人相处”视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把与人交往的能力提到一个相当高的地位。可见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我们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不适应采取如下干预对策:

4.1注重交往能力的培养

4.1.1增强自己人际吸引力。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友好,亲近和喜欢的心理现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做有心人,尽可能利用现有的个人魅力和各种能力来吸引更多的同学,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密切起来。

4.1.2磨练个性品质和人格魅力。大学生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尊重他人、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尽自己所能维护好人际关系并使之往好的方向发展。

4.1.3善于处理各种情境的能手。比如尴尬情境或者制造热闹气氛等,对这些情境处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运用你的智慧和幽默感,随时将出现的尴尬局面化解并制造出大家其乐融融的氛围。

4.2注重思想教育的引导

4.2.1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一种做人教育。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和他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评价,大部分同学是以国家和集体社会利益作为人生评价的标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以自己的利益作为评价标准,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人生价值取向的轨迹,始终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化密切相联的。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为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帮助和指导,使大学生在和睦的人际交往氛围中健康成长。

4.2.2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因人因事因时而施教。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1)情绪乐观和心境良好。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2)关系和谐和乐于交往。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

(3)活动积极和交往健康。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进而提高心理素质。

总而然之,我们是生活在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组成的网络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对于我们来说是重中之重,而且大学生也不例外。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大学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7

[关键词]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

[DOI]10.13939/ki.zgsc.2016.02.210

大学阶段是学生由学校走入社会的过渡期,既丰富多彩又充满危险的挑战。但是很多理科生尤其是医学生产生了极其严重的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正常的社交欲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交往适应性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研究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的影响势在必行。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七年制大三学生35名、大二学生35名、大一学生32名,五年制大二学生33名、大一学生30名,共计165名学生。

1.2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1.2.1使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量表该量表是一个自评量表,用于测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倾向。关于人际交往能力维度的建立,不同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量表的作者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体,所以量表采用 Buhrmester 提出的将人际交往分为人际关系建立能力、适度拒绝能力、自我表露能力、冲突控制能力、情感支持能力五个构成部分的观点。五个维度的操作性定义如下:人际关系建立能力是指能够和一个不认识的人建立初步人际关系的能力,适度拒绝能力是指对于别人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做出拒绝或者表现不满的能力,自我表露能力是指能够向别人袒露自己心中的秘密或一些不太情愿让人知道的事情的能力,冲突控制能力是指能够利用合理的方式处理人际矛盾,使事情不变得更糟糕的能力,情感支持能力是指能够给予需要情感支持的人一定情感支持的能力。

1.2.2使用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及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回避是一种行为表现,苦恼是一种情感反应。本量表含有28个条目,其中14条用于评定社交回避,14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建立该表时,作者十分注重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概念。他们把社交回避与不能参与社交加以区分,指出社交回避的反面不是社交参与而是不回避,此外,他们谨慎地只将主观上的苦恼及行为上的回避等包括在内,而将诸如焦虑生理指数及受损的行为表现等内容排除在外。测试者可根据自己的得分估计自己的社交心理健康水平。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医学生总人际交往能力与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对社交障碍的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65名医学生总人际交往能力平均分为84.4分,超过该量表的及格水平但并未达到优秀水平;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品均分为11分,远超过该量表的及格水平。这表明医学生社交回避和苦恼倾向较严重,人际交往能力仍需加强。

对总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交回避和苦恼倾向进行相关性检验,Pearson系数为-0.395,这表明总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交回避和苦恼倾向呈显著性负相关,总人际交往能力越强,社交回避和苦恼倾向越弱。对人际交往能力不同维度因素和社交回避和苦恼倾向进行相关性检验,其中人际交往建立能力的Pearson系数最大,为-0.544,这表明人际交往建立能力与社交回避和苦恼倾向相关性最为显著。

2.2性别对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和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

女性的人际交往建立能力较男性强。对男性和女性的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进行相关性检验,男性和女性的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都呈现显著性负相关,其中男性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428,女性为-0.678,这表明女性的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对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的相关性更显著。

2.3年级对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和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

高年级医学生的人际交往建立能力较低年级的医学生强。对不同期别医学生的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进行相关性检验,不同期别医学生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都呈现显著性负相关,其中低年级医学生(大一)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391,高年级医学生(大三)的为-0.647,这表明高年级在提问中增设百科知识提问环节,为了使百科知识提问环节较为公平公正,先提问学生的籍贯,然后再根据学生籍贯所在地的一些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情况进行提问。这是一个辅助测试,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都不了解,那么在学生工作中,也会存在不细心的现象。

3.2换届选举中选拔方式的创新

换届选举中,主要针对上一阶段学习、工作、情况进行个人演讲或前面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然后进行班级无记名投票,此时,班级成员之间相互了解,有利于班级民主的形成,以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的实现,此时,能够更为有效的实行班级的管理。

4结论

大学班级干部在大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优秀的班级干部队伍不仅可以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还可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协同发展。因此,班级干部的选拔这一源头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之下,将社会招聘经验模式提前引入大学校园,尤其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模式的引入,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创新,是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大学班级干部选拔方式标准化的不仅使班级干部受益匪浅,对班级非干部同学也能起到榜样与表率作用,对于整个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2]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兴隆,王玉坤.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4]邹放鸣,宋学锋.大学生涯导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幼儿;适应;入园适应期;焦虑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58-03

适应是个体为与环境取得和谐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且不断发生改变的相互作用过程,对个体的生存起决定作用。进入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起点,是外界环境的一次巨大变化,也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顺利适应这一人生中的第一次环境巨变等同于成功迈出了社会适应的第一步。对幼儿来说,入园就是要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亲人的疼爱呵护,进入新的环境、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扮演新的角色、开展新的活动,能否很好地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入园适应期

入园前,幼儿基本局限于家庭这一单一的生活圈,入园后,幼儿便要从熟悉的环境进入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学习,而且还要努力将这种陌生的环境转变成熟悉的生活场所,要顺利地完成转变,必然要经历一定的适应时期和适应过程。

(一)入园适应期的概念

入园适应期,是指幼儿正式独立地在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的最初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本研究调查显示,新入园幼儿在入园适应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情感、生活、交往三个方面:首先表现在情绪情感上,最直接的是幼儿入园时常常会出现哭闹纠缠、烦躁不安、情绪波动等现象;其次表现为幼儿入园后进入班级集体生活的生活自理方面,比如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肯吃饭、午休困难、食欲变差等;最后表现在幼儿与教师、同伴的人际交往上,比如幼儿变得胆小沉默、无端拒绝幼儿园的玩具、不愿接近老师和同伴、不愿参加老师组织的游戏活动等。

(二)入园适应期的关键作用

在生物学研究范畴中,常常把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以求更好生存的能力称为适应性。幼儿在与新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由于身心各方面水平的发展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增强,对一切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但是,幼儿自身知识经验缺乏,语言能力、认知水平等各方面能力正在不断发展中,幼儿入园适应期的各种矛盾便应运而生。幼儿必须努力融入新的幼儿园生活环境,遵守集体活动的基本规则规范,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建立新的人际交往,这便成了新入园幼儿的适应过程,也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转折时期。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儿童在最初的集体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保持长久,影响一生;如果这一时期的社会化得以顺利发展,将有助于儿童增强自信心,发展自我意识,促使儿童情绪情感、品德意志朝着良好方向发展;相反,假如这一时期的社会化遇到障碍,则会引起儿童的焦虑、退缩、逃学、违法、品行障碍等问题,对其社会化进程埋下隐患。因此,幼儿初次离开家庭进人幼儿园集体生活,其适应过程的顺利与否将为以后的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入园适应期问题出现的原因

适龄幼儿突然间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和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进入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与完全陌生的老师、伙伴相处,加之不情愿地参与相对不自由、有规则约束的集体活动,难免会出现不同表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会产生极大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导致情感、生活和交往等方面各种不适应问题的出现。幼儿出现入园不适应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一)生态学影响因素

1.生活环境的变化。作为生态环境组成因素之一的个体,必须与总体生态环境建立和保持某种和谐,并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对幼儿来说,入园便意味着日常生活环境从家庭变成了幼儿园,这种变化对刚满三岁的幼儿来说是巨大的,环境的变迁使得幼儿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一切与原有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并且与自身的发展相去甚远,这时,幼儿与新的环境达不到和谐,内心安全的天平被打破,幼儿便产生焦虑不安、紧张不适感,出现哭闹等反应。

对于新的生活环境的陌生恐慌,对于从未体验过的集体生活的紧张害怕,种种的不习惯和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必然导致幼儿在生活、情感和交往各方面出现不适应问题。幼儿对环境的变化越敏感,对新环境表现出的恐惧和陌生就越多,入园不适应则越严重。

2.活动方式的改变。幼儿在家庭生态环境中有着自己的特定地位,是被关怀的对象,是生活的中心,有着相对稳定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基本上保持着一定的生态平衡;当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生活时,幼儿作为个体必须适应与服从以集体生活为主的规则要求,学会按时作息、合作游戏、统一行动等,努力让自己适应并融入集体生活,这对于社会化进程处于初步阶段、自控能力尚未发展的三岁龄幼儿来说是很难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活动范围的立即扩大,活动内容从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活动方式从自由、无约束的个体活动变成了有约束、有规则要求的集体活动,是导致幼儿出现入园不适应的重要因素。一般在家较少受到约束的幼儿初入园时大多都不太容易跟不上集体进度,较难适应并融入团体生活。

(二)心理学影响因素

1.安全需要的暂时缺失。幼儿出现入园适应期问题,究其本质,是由于幼儿基本需要尤其是安全需要的暂时性缺失所引起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的需要是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等级构成的,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其他高级需要(如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的需要,探求新鲜事物的需要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在家与父母一起时是安全的、自信的、可以得到满足的,而入园后,幼儿突然间离开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进入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与完全陌生的老师、伙伴相处,加之相对不自由、有规则的集体活动的约束,以及受到陌生环境中不安全因素的威胁而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感,此时,幼儿安全需要的暂时缺失所带来的恐惧感使得幼儿的安全需要急需得到满足。

2.情感依恋的迁移。依恋指幼儿与父母或其他看护者之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结。幼儿从出生起就与父母或其他直接养护者朝夕相处,在此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形成了幼儿对父母或养护者的依恋,并形成了稳固的依恋关系,建立了安全感的基础,幼儿得以信任和依赖的父母成了幼儿的依恋对象,也成了幼儿安全的象征。有研究发现,当依恋对象突然不在幼儿的视线之中时,他会努力去寻找,找不到时便会不安地哭闹起来。

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突然离开了原有的依恋对象,此时幼儿面临“情感迁移”的心理,即把依恋对象逐渐从父母身上转移到老师和同伴身上,并与他们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幼儿对父母的依恋是在双方日积月累的接触过程中形成的,情感依恋对象的迁移必然也需要一个过程,即入园适应期。在此期间,固有依恋对象的突然离开和陌生对象的不断接近使得幼儿的安全需要暂时缺失,随之而来的便是心理上的恐慌不安和焦虑。正如依恋理论的创始人约翰・鲍尔比所说,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陌生环境具有一种生物基础的自发恐惧反应,一旦幼儿有能力将熟悉的事物和不熟悉的事物加以区分,在与熟悉的养护者分离时,幼儿本能地对陌生的面孔和环境感到恐惧,便会产生“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

(1)分离焦虑。当幼儿与父母分离或与所爱和依赖的人分离或面临分离威胁时,就会出现分离焦虑,这是幼儿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情绪。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依恋的对象(主要是亲人)分离时,随即产生焦虑、不安、伤心、痛苦、紧张、恐慌等情绪。受自身生活经验、心理发展、年龄等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离开父母初次进入幼儿园时便会产生分离焦虑。

本研究发现,幼儿对其亲人的依恋程度越高,因分离而产生的焦虑程度越严重,同时幼儿的情绪容易相互影响,若有一个孩子哭闹,其他孩子也常会被感染而随之哭闹,使分离焦虑加重。

(2)陌生人焦虑。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在真正的依恋形成之前,大多数幼儿对陌生人的反应都是积极的,一旦依恋形成,面对陌生人时就会产生焦虑。当出现陌生人时,幼儿就会把亲人视为“安全基地”,紧抓不放,直到跟陌生人熟稔了,才会慢慢放松,一旦亲人离开,他们马上又会开始焦虑不安。一般从6、7个月起幼儿开始出现害怕陌生人的现象,8~10个月时最为严重,1周岁以后强度逐渐减弱。但这种焦虑到2岁、3岁、4岁时还没有完全消失,尤其是在陌生环境里接近陌生人时,他们还会表现出警觉。这种与熟人接近时表现出的微笑、细语、欢迎、亲近等其他积极回应形成鲜明的对比的、在陌生人接近时表现出的恐惧和戒备反应被称为“陌生人焦虑”。进入幼儿园后,幼儿面对全新的人际环境和许多陌生的面孔时就会产生陌生人焦虑。

本研究发现,陌生人焦虑的程度在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性格内向的幼儿身上表现得更加严重。这种负面情绪不仅影响了幼儿在园的正常学习生活、游戏参与以及人际交往,使幼儿失去了许多有利于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活动机会,也影响了幼儿顺利融入幼儿园生活的进度。

3.心理防御机制的调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当个体面临冲突或挫折的紧张情境时,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入园前,幼儿的一切生活都由家长负责,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得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新生活的自理能力薄弱;入园后,他们开始真正接触社会,也开始学习独立,幼儿随之面临熟悉新环境、生活自理、自我服务、结交新朋友、培养新常规、学习新本领等一系列新任务,这些对幼儿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幼儿因担心害怕而变得紧张不安。由于入园期幼儿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并渐趋成熟的阶段,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完善,大脑神经系统正处于发展之中,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种种矛盾和压力加剧了幼儿入园适应的心理障碍,导致幼儿心理失衡,不能很好地进行心理防御机制的自我调节,从而出现多种入园适应困难。

(三)社会学影响因素

1.人际关系的变化。“人际关系”是指人们通过交往形成的、可以满足某种需要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关系,心理学中人际关系主要指家庭中的亲属关系、单位中的同事关系、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等。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是由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根据交往的深度人际关系分为互不相识、开始注意、表面接触、建立友谊、亲密关系五个阶段。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幼儿大多只与家庭成员尤其是亲人之间进行着频繁的互动,形成了面对面亲密的交往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就算是到了外界,也是由熟悉的人带领,不必让他自己来处理人际交往的种种问题。而在幼儿园中,幼儿面对的是陌生的老师和同伴,交往对象的非固定性和变化性使他们之间无法形成像家庭中那样一对一相对不变的固定关系。其人际交往从亲人间的小范围交往变成了师生同伴间的交往,交往方式也从众星捧月的“小太阳中心”转向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维系的师生交往方式和必须以平等相处为前提建立的同伴交往方式。面对幼儿园陌生的生活环境和交往对象,幼儿的人际关系显然处于互不相识的第一阶段,与亲人之间的亲密交往关系相比,此时的人际关系处理难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薄弱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可能使幼儿对他人一见如故,幼儿的人际交往受到挫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与教师和同伴产生情感、建立信任并形成从互不相识到亲密稳定的良好人际交往关系。

2.社会角色的转换。社会角色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是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社会角色转换”是指当社会对个体提出了新的行为期待时,个体就会转换原有的角色行为,寻找新的角色模式,形成新的生活方式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相继进入不同的社会化阶段,获得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进行对应的“社会角色转变”。角色转换不恰当,角色紧张无法消除,便会产生角色冲突,即因与角色期望不一致而产生的个人心理或感情上的矛盾和冲突,如不及时调适,角色的行为选择将发生障碍,从而影响其日常生活。

在家庭中,幼儿往往是所有家庭成员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百依百顺、溺爱娇纵、一切代办,幼儿在心理上有满足感和自豪感,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十分突出。而入园后,教师对所有的幼儿一视同仁,幼儿失去了“集宠爱于一身”和“备受瞩目”的感觉,幼儿的社会角色随即从亲子关系中的“宝贝孩子”转变成了师生关系中的“学生”,其社会地位也从父母万般疼爱的“专宠儿”变成了教师平等对待的“均等儿”,以自我为中心的角色地位的重大变化使幼儿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因此,幼儿会因不能及时恰当地进行社会角色转换而产生心理和情感上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出现明显的入园不适应。

总之,只有明晰幼儿入园适应期问题出现的原因,家长、教师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幼儿顺利地度过入园适应期,快乐、自信地融入幼儿园生活。

参考文献:

[1]张艳绯.如何帮助幼儿度过入园的适应期[J].黑河教育,2007,(06).

[2]范秀娟.小班新入园幼儿适应性情况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1,(03).

[3]张博.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分析及对策(上)[J].幼儿教育,2000,(Z1).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9-330.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素质 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意义

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就业压力等各种压力,他们的心理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对这些压力的抵抗能力。近年来,媒体曝光很多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导致的一些案例,反映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也使高校意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目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方法上都亟待改进,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校需要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持续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形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心理素质培养机制和教育体系,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大学生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相关概念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是伴随素质教育而衍生出的新的概念。由于学科领域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国内学者对于心理素质涵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纵观国内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本文的研究视角,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的生理条件为基础,通过后天的个体行为与外界环境输入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与创造行为和社会适应行为紧密联系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情绪素质、人格素质、意志素质等,由于其本身非常抽象,一般对于心理素质的研究是基于大学生在面对常见心理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可以很好地反映心理素质水平。

3 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

如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已日益凸现出来,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高达30%左右,并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问题具体表征为神经衰弱、抑郁、恐惧、强迫、焦虑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大学生心理问题持续时间也有所增加。高校大学生普遍遇到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就业问题等,而大学生在这些问题上的心理特征充分表现出他们目前认知潜能低下、心理适应能力薄弱、内在动力不足、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等,继而反映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整体偏低,有待提高。

3.1 学业问题

学业问题是大学生步入高校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从大学学习本身来看,大学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与高中有着很大的不同,大学教育强调专业性人才培养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通才培养,而大学生在从高中迈入大学以后,往往继续沿用高中习惯的被动填鸭式学习方法,因此很难适应大学的教育方式,心理上主要表现为学习信心缺失、考试焦虑、情绪波动、自我放弃。从自身能力培养来看,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不能根据专业学习,合理选修一些相关知识,提高人文素养,考取各类证书等,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不能发自内心地认真学习,学习时精神不集中,心理上主要表现为厌学心理、抵触心理。从学习竞争关系来看,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大,大学里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在过去的学习中一般以出类拔萃的居多,竞争的压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对学习成绩过度重视,无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具体表现为嫉妒心理、自闭心理、自卑心理、自我评价不当。

3.2 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是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和敏感的问题。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多种多样的,有同学交往、师生交往,同性朋友的交往、异性朋友的交往,有莫逆之交、萍水相逢等等。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般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自卑心理,即容易低估自己,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他人,事事不尽如人意,时常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等方面造成偏差,往往会导致严重的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害羞心理,即在被人注意时不自在的心理状态,严重可导致人际交往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是造成大学生交际困难的主要因素;妒忌心理,即经常感到自己的优越地位被别人抢占了的心理状态,是人际交往中最危险的心理因素,严重时会衍生出敌对、憎恨、报复情绪,甚至会造成伤害他人的违法行为。高校大学生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人际关系上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较多的精神症状。因此,只有克服人际交往中种种心理问题,加强自身心理素质,才能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加顺利。

3.3 就业问题

就业上的心理问题在大四学生当中尤为普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不能很好地认清自身的情况和外部的形势,导致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盲目心理,即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知识能力和个性特点,不能挖掘与自身相匹配的职业领域,不能正确把握就业方向;自卑心理,即缺乏自信心,不敢正视职场中的各种挑战;逃避心理,即无法面对社会现实,逃避就业问题;依赖心理,即过于依赖于父母和学校,缺乏独立求职的观念和自荐意识;随意心理,即缺乏择业的主动性,找工作过于随意;自负心理,即过分认为自己能力出众,缺乏与他人的理性比较,无法正确衡量自身在就业大军中的位置。以上这些心理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大学生顺利择业与成功就业,并对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未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和教育。

4 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

4.1 合理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高校应把心理素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当中,为大学生开设系统的、规范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其普及教育的功效。首先,应当开设一些基础性的心理学公共必修课,比如普通心理学、心理学概论等,使大学生从基础开始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并解决具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其次,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心理学公共选修课程,比如人际交往心理学、爱情心理学等,在课程内容和形式上,应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心理素质训练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水平,解决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另外,高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心理学专题讲座,主题一般是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讲座的形式应当灵活、丰富多样、具有趣味性,使得学生在讲座过程中,能有所收获。

4.2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高校应加强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广泛做好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校内媒体是个很有效的途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手册等媒介,来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倡现代健康心理素质理念,充分激发大学生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需求。此外,高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大型心理健康主题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专家现场咨询、心理测评和分析、播放心理素材电影、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全校师生提供丰盛的心理营养餐,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4.3 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是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根据大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对他们生活、学习、就业上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使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是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有很多渠道和平台来进行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近年来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职能不断完善,服务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最有效的方式。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中心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全校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师运用其专业知识与技能,根据其丰富经验,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的隐私,并缓解其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应与其他心理素质教师保持良好的联系,通过其他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较早地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还应充分发挥电话咨询和网上咨询的功能,其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补充,可以使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普及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些性格非常内向,有实际心理咨询需要却又拒绝面谈形式的学生,电话咨询和网上咨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除了心理咨询中心以外,高校还可以定期展开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问题类型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一般用于解决团体成员中相同或相似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效率较高,可以使学生个体在活动中改善人际关系,增强适应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龚玲,张大均.《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适应性分量表的修编.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3).

[2] 宋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及效果评估.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5).

篇10

一 职业院校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典型案例

案例一:某大一学生,与父母很少沟通,没有朋友。在自己信箱里发出了“曾经的失落无人得知,现在的无奈更是无人诉说。所有的一切也只能自己承担”的感叹!

案例二:某大一男生,自述其父母经常争吵,家里常受到邻居的欺负,姐姐也常受姐夫的欺负,上中学时又受到老师不公正的待遇,这些经历导致他对人际关系的种种偏见。

案例三:某大一女生,父母离异,与母亲生活。母亲因为婚姻失败,常以她的父亲为例,说世上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要对男人有防范意识等等。导致进入大学后该女生无法和异性正常交往。

案例四:某大一女生,班上的团支书,与其他干部和同学总是处不好关系。觉得自己能干,为班上做了不少事情,应该得到肯定,恰恰相反,同学们并不信任她,她也感受到了同学的疏远。

案例五:某大一女生,自述越来越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但越来越害怕与身边的同学交往,自己也发现不对,但又不知问题在哪里。

案例六:某大一男生,室友热情好客,每天寝室人来人往,开始时大家相处甚好。久而久之,他发现自己没有一个私密和安静的空间,于是想跟室友提出来,可又觉得不好开口,担心得罪了室友,顾虑重重,不能释怀。

案例七:某大一女生,进校后一直与与室友同进同出,上课、吃饭、活动都在一起,做事不考虑,跟着同学做就是了,后发现自己的能力却在退化。

二 职业院校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原因分析

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往往带有浓厚的情绪倾向,因此,人际关系中的认知、情感决定着交往行为,交往障碍也由此产生。

1 认知偏差。现实生活中人的认知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的影响,部分学生不能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或因一点不好就全盘否定,以偏概全,以点代面;或对他人抱有成见,影响了对交往对象的正确判断,导致交往障碍。如案例二、三。

2 情绪不良。情绪在人际交往中拥有广泛的社会功能,自卑和自负是大学生交往障碍中最为常见的情绪因素,是两种极端的表现形态。大学生中的自负多缘于片面的自我认识、生活经历的一帆风顺及过分娇宠的家庭教育。在交往中,往往喜好出头露面,自我欣赏,自以为是,不太顾及他人感受,因而也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如案例四;而职业院校内有自卑感的学生较为普遍,他们因为贫困、学业与就业压力、成长中的挫败经历等原因,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缺乏交往的主动性,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

3 性格缺陷。性格因素对人际关系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由性格导致的交往障碍是一种由交往双方的个性倾向(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的差异而引起的障碍。由于人的个性比较稳固,且具有习惯化的特点,因此由个性心理特征引起的障碍较之其他障碍更难消除。如案例一、七。

三 职业院校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调适

1 学会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人际交往能否顺利,与交往者的态度、行为直接相关。而人的态度和行为是具有选择性的,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必定是建立在对自己、对交往对象及交往情景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了解片面,甚至完全误解,其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的选择就很难正确。

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是在社会情境中不断比较而完善起来的。在交往中既要看到自身的价值,又能看到不足,从而建立起客观的自我评价;同时他人的评价也是自我认知的一面镜子,通过他人评价不断修正认知上的偏差,力争达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统一。另一方面,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看法,做出评估,对他人的认知客观与否,决定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否正确得体。总之,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对自己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同时又具有对他人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够在人际反应中比较正确而恰当地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而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2 掌握谈话与倾听的艺术是交往成功的重要因素

(1)交谈是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沟通方式。交谈能否顺利不仅取决于交谈的内容、方式、方法,也直接影响着交往的效果。大学生在交谈中应做到:

①说话得体,恰如其分。做到有礼有节,让对方先讲;不要谈论对方的隐私或忌讳的话题;人多时,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要注意平衡。②态度真诚。真诚是友好交往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③应避免的交谈方式:常打断对方的谈话或抢接对方的话头;滔滔不绝,目中无人,忽视对方的反应;注意力不集中,目光不专注;目光长时间盯着对方看,或审视对方,让对方不自在,感觉不舒服;不考虑交谈的对象,用词不当,使人听不明白或感到不高兴;不考虑交谈的时间、主题、氛围和效果,而短话长说或长话短说;交谈中,单方面突然结束谈话,或强行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

(2)善于倾听的人,人际关系一定是融洽的。倾听本身就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我倾听讲话的人,表现出对他的尊重,这样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加深彼此的感情。一个善于倾听的交谈者是最受人欢迎和信赖的。倾听对方谈话时应做到:注意力集中,表情专注;用适当的形体语言如微笑、点头、感叹等表示自己的情感体验;听比说更重要,多听能够帮助自己理解别人,也有利于让别人更快地接纳自己;尊重对方,平等交流,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会对方的情感心理感受。

3 学会把握交往中的几种关系

(1)学会建立亲密关系。人际关系从建立到发展,交往由浅入深的过程,首先是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判断交往是否可以继续;其次是随着交往双方对共同特征的发现,沟通日益广泛,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逐渐增加,大多的人际关系都是在这一层面;最后是双方信任感、安全感的确立,亲密关系的形成。大学生害怕建立或没有亲密关系,如案例五,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亲密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没有距离感的,它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关系,给人以归属感和满足感,是情感正常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必要前提,能够享受亲密关系的人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因此,学会建立亲密关系有助于保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学会独处,走出孤独。“独处”与孤独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孤独是指内心渴望交往而无法满足时产生的不愉快情绪体验,而独处是指个体独自一人的客观状态,独处在人际交往的积极性、稳定性和满意度上都高于孤独;独处是成长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在外界关系中所获得的知识及经验,必须在独处时经过思考后才能汲取和沉淀,从而进一步认识自我,从容面对。现时许多大学生没有看到独处的需要,或者害怕面对独处,一味从众,或感觉到独处需要,但害怕被别人理解为怪异,不知如何处理,如案例七。其实独处需要不仅是我们自己内在的一个需要,同时我们能以此需要来更好理解他人,为他人在适时创造独处的环境。假如你能自在地独处,你也会有很好的机会和别人相处。

(3)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与合作在人际关系中比较难以把握,难就难在合作意味着取长补短,不能以个人为中心,要以集体为重,而竞争更是要学会适量适度,这其实是对自我的一个深层次认知。提倡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意义在于:竞争对人提出了挑战,使人有动力积极向上,不断发掘自己内在潜能,才能在与外界社会的碰撞摩擦中完善自己;而合作使人清楚认识到自己和对方的优缺点,从他人身上学习,同时学会团队合作,学会如何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在完成共同目标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

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能够和谐相处,职业院校学生就需要把握好交往的基本原则:真诚、尊重、平等、包容、互惠互利。同时还需要学习人际交往的艺术,学会自我调适,避免发生交往障碍,努力维持并深化良好的交往关系,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积极、从容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参 考 文 献

[1]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易锦海,李晓玲.交际心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2004.

[3]姜宪明.大学生心理自我保健[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

[4]周家华,王金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4.

[5]陈桃林,王晓刚.孤独与独处的语义分析[J].中国临床

康复,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