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设计研究

篇1

一、基本理论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是整个城市设计课程的基础环节,对于基本理论的掌握有助于学生理清概念,建立对所学知识的初步认知。

1.教学内容

城市设计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具体的设计方法。这些是城市设计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的基本内容,也是核心内容,它是进行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的基础。

2.教学目的

通过对基本理论的介绍和说明,使学生对城市设计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高,了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现实意义,并能够理解基本概念、设计思想与方法。

3.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如果单纯依靠文字的描述很难使其产生深刻印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一方面应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条件,使学生对较为抽象的概念更加容易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交流沟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可以在课堂上设立讨论和提问环节,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师生之间充分交流,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在课外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络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二、体验式教学环节

城市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空间环境。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具体城市空间的调研体验相结合,将课堂理论知识形象化,改变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课程安排学生对城市空间的现场调研,将班级学生划分若干小组,并划定适宜的空间范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地块。地块调研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街区的尺寸、道路层级、建筑性质、建筑形式与高度、开敞空间、空间尺度、区域的轮廓线、主要路径、地标与重要节点等。[2]同时,要求绘制区域的意象地图,对区域空间环境的优劣能够予以综合分析评价。

2.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对于城市空间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空间的尺度感以及空间分析能力,使其能将理性的基础知识与对城市空间的感性认知相结合。3.教学方法对于具体城市空间的体验主要可采用现场踏勘、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乘坐交通工具和徒步调研,从感性层面了解不同出行方式对于城市空间的感受,认识不同空间尺度比例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走访询问生活工作在此区域的居民对空间环境的感受和需求,认真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挖掘空间内在的生活与文化属性以及其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力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手工模型和图纸来解析城市空间环境,借此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路,传递其核心想法。在此应特别注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性学习的鼓励。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不应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指导,而是充当组织者和答疑者的角色。

三、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城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单纯理论课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不能完全让学生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知识,只有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设计的综合素养。因此,设计实践环节应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在相应的讲解过程中安排设计课程作业。

1.教学内容

城市设计就是对城市空间的设计。城市空间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设计实践环节应选择几类较为典型并能够代表不同层次的城市空间作为设计对象。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任务主要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分析城市整体的空间结构形态、发展战略、城市整体意象。中、微观的城市设计以城市中的局部空间环境为对象,侧重于对具体建筑实体、空间以及环境的设计安排。[3]

2.教学目的

通过城市设计绘图作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考分析能力以及对于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所学课程的认识,全面掌握各种设计要点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城市空间设计中去。

3.教学方法

在设计实践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独立设计分析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在学生设计构思阶段安排方案讨论会,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提出自己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共同交流,从而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设计方案。对学生创造性的设计方案,予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完成设计作业。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着重强调城市设计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在具体空间设计中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最终评图讲解阶段,对图纸中的优缺点予以详细说明,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与能力。

4.各教学环节的相互渗透

基本理论教学、体验式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这三个部分并非相互独立,而应将其看做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一个完整教学体系。理论教学是课程学习的基础,体验式教学和设计实践教学是对于理论教学形象化的认知与实际的应用。在相应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能够调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篇2

关键词:城市设计 城市形态 美学 环境

一 艺术范畴

1 “真”的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指的是城市的空间、建筑、环境与人所共同形成的整体的构成关系。它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结构形式和类型特点,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历史图式,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征[1]。

总结城市形态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真的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会合;真的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在城市形态的图底关系中,虚体形态(城市空间)往往比实体形态(城市建筑)更重要。

城市具有了真的形态,就具备了创造美感的基本条件。一个城市如果结构合理,我们便说它在美学原则上体现了合规律性。它能够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基本需求条件,就能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构筑广阔的舞台,从而在美的层面体现出城市设计美的合目的性来;一个城市如果形象真实,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在心理功能上就具有了认知的基础。城市的艺术形象是城市形态美的外在表现,它是人们接受美和培养美的媒介,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同时也是规划师、设计师和建筑师思想情感的表现和表达。

有些城市具有诱人的形象条件,吸引了大量的观光客,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却认为城市的结构有问题,生活不便,所谓的吸引力纯粹是一种城市的作秀表演;有的城市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却备感亲切、温馨,居民不肆张扬,乐得逍遥。在这样的城市中待得稍微久一些,你就能感受到恬静、舒适带来的愉悦和。很多欧洲城市和我国江南的一些中小城市之所以让人难忘,原因恐怕就在这里。这就说明了一个城市美的问题:高层林立、“现代化形象”突出的城市未必就能给人们带来美感,而结构合理的城市却可以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也就是说,城市形态的真,必须要首先做到结构合理,然后再考虑在真实的形态下去塑造形象。只有惹眼的形象,而这种形象与城市的结构完全脱节,那这个城市的形态就属于不真,而不真的城市是无法创造美的。

2 “善”的城市环境

我们这里所说的城市环境,主要指的是城市的文脉环境。

城市的文脉,是城市赖以存在的背景,是与城市的内在本质相关联的那些背景。一切决定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的显性或隐性的东西,都可以列入城市文脉的范畴。城市的显性形态是由那些可见的要素组成,包括人、建筑、景观以及环境中的各种要素;而城市的隐性形态指的则是那些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潜在的深刻影响的因素,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社会习俗、心理行为等。显性的形态,看得见,摸得着,能够体验,可以感知,特别是城市中公共领域的形态,它的使用和体验,决定着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的感知,强烈地影响着对城市的使用;隐性的形态是设计者所不能控制的,它受文化形态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很复杂。凯文·林奇指出,认知是城市生活的基础,城市设计应以满足人们的认知要求为目标。人是城市景象的一部分,城市形象是人的一切感受的合成,因此,我们必须将建筑、城市与人的知觉三者拉近,放在文化与哲学的高度加以看待,强调人与环境的统一[2]。

善的城市环境除了要在文脉环境上为人们创造连续的、可以使人感受到历史变迁和生活场景变化的文化背景之外,还要为人们创造一个可以从容应对生活的功能背景。如果一个城市功能不健全,效率低、质量差,而消耗又大,就无法满足居住在其中的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那又如何能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呢?有些城市和地区,虽有着良好的环境资源,但是连衣、食、住、行等基本条件都无法保证,人们也就没有心情去欣赏这些美。城市应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也就无法体现城市环境美的合目的性,因而也就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欲求。

3 “美”的城市意象

艺术的创造,首先需要构思。而构思的中心,就在于建构意象、经营意象,其目的还是要实现审美意象。审美意象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设计者对实际生活的体验,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感悟。

人类对城市的建设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具有自觉的审美意识的。当然,城市不是作为一件纯粹的艺术品而存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的艺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艺术的创作角度讲,城市设计关注的多为城市环境艺术的组合,关注街道、广场、建筑、园林、雕塑等元素的相互关系,确立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并将它们的美体现出来,表达出来。

在艺术构思中,意与象如何结合为意象,是创作者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矛盾。“象”是客体对象的映像,无论是直接感知的映象,回忆过去而来的表象,还是由联想而来的印象,尽管各自的清晰度不一样,但都要求符合客体对象,要按照客体的外在尺度来再现对象,要求真实。“意”则是艺术家、设计者主体自身的意向。主体依照自己的意向来感知、改造客体对象,把客体的外在尺度和主体的内在尺度统一起来,按照美的规律把意与象结合为审美意象。

美的城市意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设计师对审美意象的建构。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意象世界,决定于设计师的审美意向,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同时也存在着无数的假、恶、丑。好的城市形态塑造,应该是能够激发起人们对真、善、美的审美,设计师的审美意向直接和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相联系,而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处于审美心理结构的中心,对审美意象的经营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城市形态、城市环境、城市意象是城市设计美学艺术范畴的三个主要方面。真的城市形态是人们认知城市的基础;善的城市环境是实现美的合目的性的关键;而美的城市意象表述的是城市形态的艺术创造与情感体验。总之,城市的艺术形象不是城市各个要素的简单拼合,而是从整体上进行系统的艺术处理。因此,一个好的城市形态,应该是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艺术综合体。

二 物化结构

1 自然要素

既然城市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那么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自然状态与人工物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由于平原、峡谷、盆地、丘陵、滨水地区等的自然环境状况不同,城市形态的构成手法与美学意境也不尽相同。城市设计应把有特色的自然景观突显出来,包括峭壁、山峰、高原、河流、湖泊、地平线上的连绵轮廓等。这些特征景观是城市建筑形式的补充,应当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自然状态。

园林艺术是城市形态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城市风景区、公园、绿化等。城市设计美学不但要研究园林艺术的特征和基本规律,还要探讨园林艺术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的关系。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和价值是多方面的,在城市形态的构成和环境美化中,园林绿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公园、绿地、绿化带、林阴道等,除了它们自身的生态作用之外,对于营造城市景观、丰富城市色彩、提供休闲场所、创造舒适环境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城市建设中,如何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市自然景观,使生活环境更接近于大自然,已成为城市设计者的重要课题之一。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使城市环境美大为增色,而且有利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平衡。

2 人工要素

城市空间是城市特性和特征的物质表现,是城市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的部分,是城市魅力的展示场所。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往往是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认知来实现的。“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一样,可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空间,也可能是相互有联系的序列空间。与建筑空间不同,在城市空间中后者占主导地位。它是由不同功能、不同面积、不同形态的各种空间如广场、街道、园林、绿地、居住庭院等相互交织的具有一定体系的序列。”[3]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城市空间的设计主要应考虑的就是秩序问题。

建筑是城市人工环境和人文景观的主体,是构成城市形态的基本要素。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建筑的高度密集,这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的主要部分。沙里宁干脆说:“城市设计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可见建筑在组成城市形态和城市景观的诸要素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建筑实体对于城市整体美的贡献不在于建筑个体,而在于建筑群体和空间的组合。沙里宁在分析了欧洲中世纪著名城市和它们的建筑设计之后得出结论:这些城镇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生动、美好的面貌,不是仅靠多建漂亮的房屋,而是得益于这些房屋在形式上的相互协调[4]。现代建筑从整体观念提出:不但建筑个体的形象要尽善尽美,而且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整体空间环境之间也要和谐统一。城市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形态的总体要求,仔细推敲城市空间的比例、尺度、序列和建筑群的色彩、高低、体形、质感和韵律等,遵循统一、变化、协调的美学原则,创造既统一又有变化的城市建筑艺术美。通过对建筑实体负责任的设计,可以成功创造出任何形式的城市空间。

环境艺术,顾名思义包括环境和艺术两个方面,是利用各种艺术方式和技术手段,对实体环境进行总体艺术设计,以创造空间形态美的一种综合艺术。它的创作一方面是依托实体环境,从实体环境出发;另一方面又要将实体环境艺术化,以创造出某种艺术氛围或艺术境界,从而使城市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达到统一。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按艺术方式改造环境,就是环境艺术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城市环境艺术几乎涉及所有物质形态的环境构成要素,诸如自然景观、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雕塑艺术、壁画艺术、工艺美术、广告装饰等等。但是,环境艺术并不是这些构成要素和门类艺术的简单叠加,而是以人为中心,以创造空间形态美为目的,将各种要素和艺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3 社会要素

城市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会聚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教科书中,更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中。作为城市发展的象征、历史文脉的体现和文化特色的反映,对观赏者、游览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作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开发建设和改造中急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集约文化的空间系统,是一定地域中的经济实体、政治社会实体、科学文化实体的统一。城市设计美学与城市社会生活紧紧相连,密不可分,应从审美角度研究城市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问题,以及它们与城市设计、城市建设的关系,探讨城市社会美的构成和城市社会生活的审美价值标准。

城市大众既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主体,也是城市审美活动、审美关系的主体。他们不但参与城市形态美的欣赏,从优美的城市环境和生活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也参与美的创造。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居民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同时,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城市居民的社会闲暇时间总量以及闲暇休憩在社会总时间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从而为居民按照个人兴趣参加各种文化娱乐、艺术、体育等审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因此,城市设计美学既要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城市形态的客观存在,也要研究作为审美主体的城市居民的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城市大众的审美意识包括在城市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所形成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等。它们是城市大众在感受、认知、欣赏和创造城市形态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又反过来对城市形态美的欣赏和创造起支配作用。

三 观念体系

1 环境美论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幅画、一张明信片或一幅照片惊叹自然的美,而当你真正身临其境时往往会觉得失望。这是因为,在先验的意义上,人们对自然美的感知给予了一种理论化的图式,把自然美恒定为一个概念,其结果必然是相反。自然美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观念,对它的审美感知应当是一种分析的结果,而不是先验的标准。

环境的艺术性需要自然的要素,也需要人工的要素来实现。为打破传统上生活与艺术相隔离的状态,需要创造出一种能使观众有如置身其中的艺术环境。这也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城市园林化思想的提出和城市园林艺术的发展,环境设计以及大地景观规划等学科的进展,都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环境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

环境艺术与人的生活空间是结合在一起的,人的行为的改变会带来视点的改变,由此形成的空间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并具有了时间的顺序。这样,空间不再是三维的形式,而将以四维的形式出现,环境艺术因而就同时具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序列。随着审美主体欣赏角度和视点的变化,在静态和动态的发展关系中,环境艺术就会表现出多样变化的形式和形象。

2 空间美论

美是一种整体的和谐,城市空间的美体现在空间的各组成部分——自然环境、园林绿化、建筑、小品、雕塑、壁画、装饰艺术、广告艺术等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上。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是形成城市环境整体美的重要条件。

首先,整体观体现在对场所精神的理解和传承上。只有当空间从它所处的历史事件、社会文化、人类活动等特定条件中获得了文脉意义时,它才能被称之为场所[5];其次,整体观表现为对城市空间可变化形态的控制。城市不可能停留在固定的形态上永久不变,“拼贴”是一种必然。在这种变化和拼贴的过程中,城市需要有一些固定不变的东西存在,它们是城市认知的关键点;最后,整体观是城市空间特征的统一和协调意识。很显然,没有特色的城市,哪里能谈得上美呢?

人的行为是从感觉、知觉、认知到空间行为的一系列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指人的外显行为。例如知觉和认知虽不是外显行为,却是人们认识和使用空间的重要因素,人们对空间环境的审美过程也主要在视知觉中进行,因此,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对空间环境的创造将会起到有益的帮助作用。人对空间的体验和感知程度也就决定了空间创造的成功与失败。

行为体验是人们形成环境意象的唯一途径。积极的行为体验能够有助于人们形成头脑中的认知地图,了解空间的意义;能够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活动范围,增加人们对环境的信赖感和依附感,鼓励人们相互交流,减轻环境的压力,并积极参与到环境的改造之中去。积极的行为体验可以激发联想,拓展人们的思维空间,并密切环境与行为的互动关系。

3 生活美论

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们对不同城市的评价,比如野蛮、粗俗、文雅、得体、素质高等等。其实这些词语描述的都是城市居民在文化观念和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城市居民既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主体,也是城市审美活动的主体。他们不但是城市美的欣赏者,也是城市美的创造者。因此,城市居民的文化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形态美的创造。

优美生活的体验要求城市居民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这样才能感知到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的美之所在。而审美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教育和培养。城市审美教育是通过城市的审美和艺术活动来陶冶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灵。它和城市的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对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铸造城市居民的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艺术的表现还要依靠创作者的感觉、想像、情感和对艺术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设计师、建筑师就等同于艺术家,他们必须深入现实生活,获得深刻的社会体验和生活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去发掘美,才能把生活中的美加以提炼、凝聚,同时加上丰富的情感,从而创作出艺术的典型形象,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这既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也同样符合城市的艺术创造[6]。

参考文献

[1] Lynch K. Good City Form. Boston:The M I T Press,1985.

[2] Lynch K. The Image of the City. Boston:The M I T Press,1985.

[3] 金广君. 图解城市设计.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 沙里宁.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顾启源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篇3

[关键词]城市设计;街道绿化;设计原则

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9-0040-02

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绿化工作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受到重视,很多地方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涵盖了建设“园林城市”这一项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街道绿化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备受人们关注。在城市设计视角下,要使街道绿化景观设计得到有效加强,确保绿化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关键。

1城市设计视角下街道绿化规划设计意义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街道绿化景观是展示其生态文明和环境形象的最好方式,所以在城市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高度重视对街道的绿化景观设计。近两年,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内容逐渐凸显出来。其中,现代交通工具呈现出递增状态是最为明显的表现,它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人们平日乘车所看到的外部环境就是街道的绿化景观,它早已经融入到城市建筑中,与市容市貌融为一体,城市环境建设的职责被它们共同担负着。而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受城市设计的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城市规划设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街道绿化规划设计。也就是说,在城市整体规划设计中,街道绿化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规划设计风格要与城市的设计发展相符合,同时以城市设计为依托,将时展元素融入街道绿化规划设计中,通过不断的创新,将绿化区域与周边区域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正确分析和处理,使街道绿化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进一步提高。通过合理的街道绿化,使城市大气环境进一步改善,使噪声污染有效降低,使气候得到调节。进而使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得到保障,使城市的良好形象得到展示。

2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原则

在规划设计街道绿化景观时,想要使绿化工作达到预定目标,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原则。确保绿化中所搭配的植物与生态原理相符合,从而使生物多样性有所显现,使生态保护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进行绿化时,需要有层次的搭配乔木、灌木以及乔灌草等植被,进而保证绿化工作不仅能够为街道景观提供美感,而且能够使绿化植物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借助自身能力健康成长。

二是坚持安全性原则。进行城市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给行人和汽车提供方便,使他们能够安全出行,所以设计单位在设计街道绿化景观时也需要对自身的安全性重点考虑。例如每个街道路口的绿化高度要低于70cm,可以有效避免人们的视野受到妨碍,行人和驾驶员的判断不受影响。

三是坚持协调性原则。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必须确保与城市的交通线路、行人道等整体规划相协调。例如,尽量降低弯道处的绿化,防止视线受到影响;为了使驾驶员对转向有所注意,需要使弯道处的绿化保持连续性;确保街道绿化与交通隔离相协调。

四是坚持服务型原则。通常来说,就是将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出行环境作为主要目标。例如,在市民遮阴的地点开拓更多的绿化地带便于休息,将不同视觉感受的绿化植物布置在不同的限速路段,进而确保驾驶员能够对速度自觉进行控制。

3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要点

在进行街道绿化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对空间序列、绿化形式选择等进行充分考虑,对节点端头和绿化植物进行全面分析掌握,进而使绿化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的特定功能要求下得到满足。

3.1充分规划设计空间序列、尺度比例

在一座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建筑中必然存在街道,而街道存在的目的主要是服务建筑使其发挥功能。当路宽与两侧的建筑高度呈现出D/H=1的比值时,一种匀称美的整体视觉感自然而然的形成,包容感也存在于空间序列中,但如果路宽与两侧的建筑高度呈现出D/H1的比值时,空旷感会充斥整体视觉,但如果设计景观缺乏美感,会让人感觉整体环境较为萧条。所以,街道绿化规划设计需要保持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使人们的视野感受受尺度比例和空间序列的角度引导。

3.2选择合适的绿化植被

(1)乔木的选择。在街道绿化中,乔木属于行道树,它的主要目的是为行人在夏季提供遮阴,同时能够对街景进行美化。所以,在对品种进行选择时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要确保株形整齐,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例如具有比较奇特的花型、叶型或果实,或者具有鲜艳的花色和较长的花期;二是具有强健的生命力和较少的病虫害,方便后期园林人员管理,而且能够降低管理费用;三是具有较早的发芽周期和较晚的叶落周期,在本地区适合生长,秋天树叶能够在短时间内全部掉落,方便环卫工人进行集中打扫,减轻劳动强度;四是树冠比较整齐,具有较高的分枝点,确保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角度大于30°,具有紧密的叶片;五是比较容易繁殖,在移植时能够成活和恢复的较快,更加适合移植大树;六是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且抗烟尘能力也比较强;七是具有较长的寿命,且生长速度适中。

(2)灌木的选择。在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应用的灌木较多,能够使噪声减弱,使视野不受遮挡,在选择过程中需要对以下方面多加注意,一是确保具有丰满的枝叶和完美的株形,同时具有较长的花期,但要避免由于萌孽枝的过于茂盛而对交通造成一定阻碍;二是植被具有较少的刺,或者没有刺,叶色能够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较耐修剪,绿化工人能够定期对其树形和高矮进行有效控制;三是比较容易繁殖,管理较为方便,能够吸灰尘且耐路面辐射。

(3)草本花卉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宿根花卉作为主要的露地花卉,宿根花卉巧妙搭配乔灌草,能够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但露地花卉不宜过多,容易影响美感。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大部分城市选择的地被植物为冷季型草坪,在对草坪草种进行合理选择时要根据气候、温度、湿度以及土壤等条件进行选择。

3.3选择合适的绿化形式

(1)景观游憩型街道的植物配置。配置景观游憩型街道的植物,需要对观赏功能重点关注,需要“以人为本”,根据人的需求,同时结合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进行街道植物的配置,从而供人参观游赏。景观游憩型街道适合种植一些如国槐、银杏等较为高大的乔木,将灌木和花草配置在林下。与此同时,将小憩步道设置在绿地内,将雕塑和园林小品进行绿地点缀,使观赏和休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防护型街道的植物配置。很多街道的两侧都是各种高层建筑,这些建筑导致大气压形成狭长低谷,给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一定影响,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防护型街道植物的有效配置能够使有害有毒气体成功隔离,使噪音进一步降低,而且还具有观赏性。在配置植物时,要确保其具有耐辐射、抗污染和吸收噪音的功能,其中元宝枫、忍冬、锦带等植被都具有该功能。在配置过程中,将乔木群落逐渐过渡到灌木群落,再过渡到草本花卉群落和草坪,使立体层次感潜移默化的形成,不但对人身健康起到了防护作用,而且景观效果极好。

(3)街道绿地内道路的植物配置。街道绿化地区内部的道路能够起到便于维护、连接景观的功能。在配置道路植物时更加丰富多样,能够从色彩、品种、面积上随意搭配。绿地内道路一般都为小路,这些小路通常为1~1.5 m宽,仅供行走和漫步。由于道路较窄,一般将乔木、灌木种植在两旁即可,不但能够美化景观,而且有遮阴的功能。绿地内道路一般蜿蜒曲折,因此更适合自然式的植物搭配。

4结语

在城市设计中,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只是一个缩影,能够提炼和再现自然景观,将人工景观完美的结合自然景观,从而使视觉感更加丰富。街道绿化规划设计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形象的很好体现,更体现出了城市的意境,所以,基于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必须具有时代性和生态性,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区域性,切实做到服务于人,在营造生态廊道的同时打造城市的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王亚茜.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5).

篇4

【关键词】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与城市产业规划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发展的城市经济是城市设计的物质保障,城市规划是城市设计实践的理性指导。以产业理念为维度,剖析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设计需求及实现路径为本文主旨,明确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设计的过程既是对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美学设计,又是对城市整体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及环境利益等的协调、权衡与配置的过程。

一、产业规划、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1、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

产业规划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决策,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等特点。产业规划是描绘城市产业未来发展的蓝图,它统筹安排产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资源配置、发展程度、支撑条件等,提出具体、长远而全面的城市产业发展构想。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部署和战略安排,其具体的编制对象即为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存在双向促进的关系。首先,产业发展带来城市功能的变化,对城市规划提出新要求,推动城市功能布局的改善和调整。其次,城市规划制约引导产业的空间布局,作用于产业发展的性质方向,催生新的产业规划。

2、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的设计。相较于城市规划宏观视角下的数据化和抽象化,城市设计更具图形化和具体化的特征。它综合考量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需求,对相关因素进行有序组织并加以恰当的控制和引导,创造理想化的城市空间,推动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人文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

实践中,城市设计的实施取决于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公共干预。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协调统筹,引导、控制、约束城市发展。城市规划的制度性因素是实施城市设计的前提条件,而技术性因素作为具体的操作手段依赖于制度性因素发挥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城市设计的必要条件。

二、产业规划缺位下的城市设计现状

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性化意识逐渐被融入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中,有助于美化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提升城市景观艺术水平。然而从产业规划的角度来看,城市设计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现分析如下:

1、城市设计中的利益博弈

利益博弈是城市设计中多元利益主体的“生存常态”。目前,城市设计的组织编制主体主要包括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各级政府及开发单位等,各部门分别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省市行政主管部门重视把握全局、维护公众利益,区县政府更多关注地方经济发展,而开发单位则争取自身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利益冲突容易使公共利益受到侵犯,背离城市设计的初衷。且规划管理部门对于城市设计的管理理念各有不同,管理方式差异性强,管理水平参差,也使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中面临挑战。

2、城市设计导则缺乏

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空间形态的和谐性与整体性,以及在更广泛、复杂的地域空间和经济布局中实现城市的合理规划。城市设计的内容、形式与深度各有不同,在多种审美中选择适宜该城市的标准,如何在产业规划的引导下将城市设计成果具体应用到城市设计中即为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具体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是目前我国城市设计编制中的薄弱环节,并无成熟的经验方法可借鉴。

3、城市设计成果难以变现

我国多数城市设计仍停留在形态设计层面,重视描绘终极蓝图,对城市发展的过程性、动态性及城市设计的产业政策引导作用未引起足够关注。现阶段城市设计的成果通常是感性的,在将其纳入规划设计要点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经验对城市设计的成果进行“翻译”。在实际操作中城市设计变为修建性详细规划替代品的境况屡见不鲜,并且因为缺乏对开发条件的深入研究,使设计成果最终停留在纸面上。城市设计成果看似丰富多彩,在实际应用中却流于无形。

三、城市设计应以产业规划为导向

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基本关系决定了产业规划和城市设计矛盾而又共生的关系。城市设计应以产业规划为导向,以合理的产业布局带动城市经济增长,营造城市最佳投资环境与宜居环境,吸引要素集聚,打造城市品牌,优化配置城市资源,通过城市设计环节达到城市效益的最大化。

1、产业导向下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主要针对城市整体建设空间的设计。在进行城市设计时,要对城市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现状空间格局、环境生态评价、文化、人口分布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要对城市中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情况进行整理,并对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情况以及城市中的产业与驱动经济的整合方式进行构思,以确保城市设计的实施具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另外,须重点关注城市重要规划与设计案例的研究,将规划与设计成果与城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优缺点及对城市发展的正负影响,使后续规划设计与前期的规划有效衔接,并集中修正前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利益和谐配置的城市设计

多元的利益群体参与城市设计过程,而利益主体的动机、目标及相互关系的差异决定了现实的分配关系。城市设计关注城市公共空间,而公共空间本身即为公众共同享有的资源。因此,公众参与应作为实施城市设计过程的重要步骤。政府秉持中立的立场,无论是城市宏观发展目标的拟定,市域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或是地块城市设计,以及城市设计的编制、审批、调整和实施逐个阶段,公众都有权参与其中。如此,才能真正使得利益的均衡配置成为城市设计空间配置的主旨内容。

城市发展是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而无论城市设计抑或城市规划都只是城市建设的开端。城市设计若不能根据特定的城市环境、产业状况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相应调整,会为城市发展带来阻碍。而相反,若城市设计能够贴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对城市空间利益及产业发展利益进行合理配置,必将提高城市自身价值与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健.产业理念对于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3(02)

[2]关丽阳.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及规划设计的关系[J].建筑设计管理. 2011(04)

[3]张.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初探[D].天津大学.2011

[4]冯婕.我国城市设计的公众参与研究[J].城市建筑. 2011(02)

篇5

关键词:城市设计导则;空间形态;控制

城市设计导则又称为城市设计指引或城市设计准则,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城市设计导则都有不少定义,总体来说,城市设计导则是对城市设计分析以及比较后的结果,经过了全面评价和确认。城市设计导则是控制城市设计的重要方法,也是将城市设计落实的工具,所以应该包括那些抽象化的文字条款来表述城市设计构想和意图,同时也应该有相对具体的具象技术性语言和图片。这样的话城市设计导则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身对于设计者的设计行为所起到引导和控制作用,为后续的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工作的指导依据发挥出更高的成效。

1城市设计导则的相关内容

1.1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在现代城市设计中,城市设计导则的目标已经不单单是形成、改善并更新城市个体环境了,而是建立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并且具有层次的目标框架,它建立在社会各种建设需求之间,代表着公众的期望和价值取向,并以此为基础来指导充满了创造性的城市设计实践。城市设计的目标和功能作用发生了改变,所以设计师以及城市管理人员也应该将目光投向更多的领域,不仅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美学控制中,还包括城市的空间形态活力、经济开发利益等。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操作手段,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扩展,来努力实现城市设计目标。

1.2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特点

首先城市设计导则要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一份优秀的城市设计导则对于自身表达的分寸肯定是掌握得非常到位的,不至于过于详细让设计师感觉有很大拘束,难以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也不会过于抽象和概略,让设计师找不到重点而无从下手。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的空间环境,包括街道、广场、高度、色彩等众多因素,这些因素之间也在相互联系和作用,所以城市设计导则的实际出发点是形成良好的城市整体环境,需要把握的是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而非某个具体的要素。在城市设计导则出现的初期对于城市空间环境的各种要素规定过于严格,连道路宽度、沿街屋顶的坡度等都有详细的尺寸样式,并强制人们执行,这种严格的控制使得城市设计风格单一且乏味,在今后漫长的发展中,城市设计导则逐渐转为对总体空间环境进行宏观控制,而不再去控制那些构件尺寸等,建筑师摆脱了繁琐的束缚后,也有更大的空间去进行创作。

其次是绩效管制和规定管制,其中绩效管制主要是告诉设计者“该如何达到目标”以及“为什么要达到这个目标”,具体的设计以及达到该目标的途径并不严格控制;而规定管制则相对具体,为了达到控制目的往往使用限定具体对象的形式或是具体手段的方式,比如对某建筑物的高度、色彩和材质等进行规定。绩效管制和规定管制往往会同时出现在一份城市设计导则中,所以绩效管制为“导”,它为项目开发规划出一个设计范围并提供指引,而规定管制为“则”,它对重要元素进行强化,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设计元素。

2城市设计导则对空间形态的控制

2.1空间形态的控制对象

⑴建筑物要素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实体单元,建筑的形态对于城市结构肌理形态景观特征的影响是最大的,反之,城市的不断发展也会给建筑带来影响,城市的变迁会使建筑物的性质发生改变,城市的人口密度的增减和改变会对建筑的规模以及集合方式带来影响,城市生活方式的不同会对建筑的空间构成等产生影响。我们可以从各种微观角度来更深入的了解城市,比如建筑类型、布局规划、形态特征、高度、色彩、材质等,让城市更加适合人类的需要,因为城市设计就是将不同的物体进行联合产生新的设计,所以我们需要考虑的不单是设计这个物体本身,还有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⑵开放空间要素

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念和范围是较为广泛的,在国内外也有不同的定义,不过在城市设计导则中关注的主要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比如街道、广场、建筑之间的空地、公共绿地等等,导则对这些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规划,进行功能布局、形态设计、尺寸控制和系统组织等一系列的规范,形成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准则。

2.2空间形态的控制依据

⑴审美需求

传统的城市设计对于审美经验较为看重,强调城市的建筑和空间视觉质量,而现代城市涉及的范围已经扩展了许多,像文化、政治和经济等众多内容都已融于其中,但是不变的是其美学属性。很多历史城市的城市设计导则会控制周边建筑物的高度,以便新建的建筑物不会破坏原有的历史风貌,通过保存历史场景的方式来延续历史感和归属感,这就是从审美角度出发的控制方式。同时在按照审美需求进行城市设计时要注意普通大众的喜好,而不是只考虑设计师自己的品味。

⑵空间体验

建筑和城市从形态构成上来说都具有两个要素,即实体和空间,只有将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实现城市设计的目标,处理好建筑物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和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积极城市空间的创造,在城市设计中我们要尽量创造积极的城市空间,比如那些内容丰富、有安全感并且气候适宜的地方,对于那些难以完全避免的消极空间比如机动车道等,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规划或是借助交通政策等来让道路设置更为合理,对于那些可以避免的消极空间则更可以依靠城市设计导则的规范控制作用来消除。其次是重视城市建筑的尺度关系,在城市格局中各种建筑都存在着自身的尺度模数,如果某一区域内的建筑物尺度模数较为接近,那么城市肌理较为细致,反之亦然。为了保持城市肌理的和谐,在实际操作中会用容积率与建筑物最大高度管制相配合。

⑶功能需要

城市设计不仅要为居民创造宜人的城市空间,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最重要的是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首先要满足土地的价值诉求,在不损害城市后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城市设计来提高其利用价值,比如立体化利用土地,通过复合开发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和土地混合使用等等,都可以让土地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其次是考虑使用这也就是城市居民的需求,令人感到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才是成功的,在现代城市设计导则中要考虑到这个方面。

结束语:

在城市设计中,审美需求、功能需求以及空间体验这三种需求往往是混合交杂在一起的,但是最终都是为了创造出更加环境优美、结构合理的城市空间环境,城市设计导则正是运用综合管理手段对城市空间环境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共同控制,从而完成城市空间形态环境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韦希. 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系统研究――武夷新区城市设计导则的思考[J]. 四川建材,2014,02:78-80.

篇6

【关键词】大慈寺;历史街区;融合;庙会

1、场地关键问题

地理位置:基地位于成都市中心,西至天仙桥路,东至红星路,处于大慈寺路和东大街之间,是古故建筑文物重点保护区域,是成都市极具商业价值的区域同时也是亟待保护的历史街区。大慈寺片区交通便利,位于成都一环路内,周边的大慈寺街,东大街主干道交通量大,红星路步行街人流量大。大慈寺片区与成都中心商业区春熙路联系紧密,是城市核心商圈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内涵:大慈寺古称“震旦第一丛林”,唐宋时是成都第一大佛寺,建寺之初宏大壮观。唐代到达鼎盛时期,后历经兴废,多次毁于兵火。街区核心建筑群大慈寺经2003、2004年修葺后重新对外开放,宗教功能得以恢复,延续传统佛教文化;寺院内的露天茶园现已成为成都较为知名的文化休闲场所,时常举办书法展览、诗歌、交流、票友聚会等活动,形成特定的茶文化。

现状冲突:

开发改造之前,除大慈寺外,街区90%的面积为居住区,过大的居住密度和不合理的功能布局,历史街区内宝贵的历史建筑遭到严重的侵蚀。同时内部居民公共活动空间不足,居民生活质量不高。

大慈寺片区内部交通组织较为混乱,人车混行,且内部狭小的街巷行车困难,不适应现代功能的需求,但是其街巷的空间形式以宜人的小尺度为主,注意行人的感受,具有亲和力。

片区内修建的九龙仓、银石等,其高大的体量与低矮的大慈寺形成鲜明的对比;快速消费的商业文化与传统的宗教文化形成鲜明对比;商业区域人群的生活方式与街区原住民生活方式形成对比。区域内部存在新、旧对抗的矛盾,文化与商业对抗的矛盾以及两级发展不均衡的矛盾。

2、概念(主题、理念)

本案通过对场地现状、空间布局和未来宏观规划的分析发现此地的主要矛盾为日渐式微的文化气氛与过于喧嚣的商业气氛之间的矛盾,其亦可引申为慢节奏的原住民与快节奏的上班族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好此中矛盾为本案的出发点。

我们追求一种方式,将繁华的商业综合体与寺庙及周围原住民进行联系与过渡,同时增加大慈寺本身对民众的吸引力,增加其活力。因此,我们提出了“庙·汇”的概念。“汇”有聚合、交汇的意思。以大慈寺这座“庙”为核心,向外扩散,将人群“汇”集在这个区域。同时“庙”的文化内涵向外渗透蔓延,通过对传统街巷院廊空间的借鉴,注重人群对知觉的感受,将整个街区纳为一个整体。庙会---“庙市乃为天下人备器用,御繁华而设也。”传统庙会是在特定的时间中,以寺庙为中心进行祭祀、娱乐及商业活动的空间。依托大慈寺形成现代庙会空间,既重现传统商业氛围,又加入新的现代活动,形成现代意义的庙会。

3、解决问题的空间策略

城市广场:场地位于红星路商业片区与大慈寺文化片区之间,繁华的商业带来了寸土寸金的财富,但同时也剥夺了城市公共空间属性,休闲空间与交流空间的缺失使得场地缺少生机与活力。生产线式的生活节奏不再能满足当下白领阶层的需求,多层次多体验的公共空间是当下丰富生活的关键。我们在场地的中央设置一个缓冲广场,其目的在于联系东西两种生活节奏,并一定程度上调节场地矛盾。广场本身具有交通属性和公共属性,在此之上我们增加了商业属性与文化属性,将经济与文化在此融合,并期待其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综合属性,并以此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与变革。

裙房空间利用:通过前期对场地的调研,我们发现整个场地的受众人群主要分为两种:慢节奏的原住民与快节奏的上班白领阶层。两种人群的消费观念与消费层次差异较大,若把两种商业体验相互混杂则会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商业层次,很难达到商业利用的最大化。于是我们希望通过立体商业的模式对消费层次进行分离:在地坪标高附近设立慢节奏的小吃,茶馆等低端商业空间;而在相互联接的裙房楼顶设置第二地平层,引入高端商业,同时也考虑办公与生活的最短路径,在不降低生活品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高层建筑在此时抽象成一个微型城市,功能较为齐全,使用者的大部分需求皆可满足,城市的公共属性进入了建筑本身,同时许多建筑组合在一起又形成了宏观的城市。

4、形式生成过程

我们面对一片开阔的场地,需要确定其核心吸引区,由核心吸引区向外扩张其引力。同时根据主要的人流来向来设置达到路径,剩余的区域自然形成功能块分区,从而形成关联。

我们确定了方便到达的核心公共区域,减法形成功能分块,根据功能确定底层建筑肌理,再加上高层塔楼,塔楼形成整体的向心性,大慈寺作为核心,从而构成整体。

我们首先确定塔楼的体量体块关系,然后进行体块的减法处理,形成了立体通透的开放空间,加入绿化形成立体庭院,整体关系形成良好的通风结构。

5、方案解析

街巷院廊-----借鉴传统城市空间中‘街--巷--院—廊’的构成方式,形成从外部公共空间到内部半私密空间的演变与递进。同时拒绝死板的空间分割,而是通过过渡空间的引入和利用来达到对公共空间环境的塑造。空间内各个功能体块联系更加紧密,能够形成良好的互补与互动。

高层裙房巷道分析

知觉感受----根据现象学理论,强调身体是人进入世界的入口,人看到世界的同时也看到自己。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知觉彼此缠结,在建筑中形成现象场,通过人与现象场之间的互动产生模糊与透明的知觉,从而引发人们对自身的思考。同时大慈寺作为宗教建筑本身也强调对世人的启迪与引导,建筑的场所精神得以彰显,人的在场性也呼之欲出。

空间层次

庙会空间 庙会空间分为交易空间、娱乐表演空间、祭祀空间等。

广场节点

场地中间存在两条主轴线,一条为文化轴一条为商业轴,两条轴各自为政并没有产生有效地互动,我们希望将两条轴的特性进行互补与融合。于是在两条轴线的交叉点处形成一个城市广场,与周边高层相比其本质更像是一个城市负空间,并在此之上引入绿化与交流空间用以聚集人气,赋予本来略有呆板氛围的城市空间一丝活力。

篇7

关键词: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策略

Abstract: in 2008, the State Council officially approved the "Xi'an city master plan (2008 ~ 2020)", which will qixianzhuang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planning in addition to the north gat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Sanxue Street Historic Block in Xi'an city third piece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Analysis of current problems based on the Xi'an city qixianzhua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ity design proposed update strategy qixianzhua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from the city design, city design point of the overall protection updates for qixianzhua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o provide basis and reference.

Keywords: qixianzhua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city design; city desig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西安明城墙内东北部,占地共23.6 公顷,基地范围内包含“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和革命公园革命亭两处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其中,七贤庄由1934资本家做房地产开发,1936年建成的由西向东排列组城的十座建筑风格大致相同、布局略异的砖土木混合的联排建筑。是西安近现代建筑尤其是民国时期居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革命公园是1926年纪念西安“围城” 死难的军民而建立的,是西安唯一的纪念性文化公园。此外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内还有工人文化宫、水利局1号楼等近现代建筑,体现了西安近现代社会变迁,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情感价值和经济价值。

《西安市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并划定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区。其中,核心保护区主要包括七贤庄院落建筑群。核心保护区外的建设控制区主要由革命公园、后宰门小学、工人文化宫、水利局等多家单位及其家属院为主,用地功能复杂。(参见图1.1)

二、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问题分析

目前,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旧城保护的下的物质性、功能性和结构性的衰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内部结构松散,封闭,公共空间开放度不够,革命公园的可达性差。(2)整体面貌陈旧,部分建筑质量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居民生活质量较差。(3)公众对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缺乏了解,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都未得到充分的利用。(4)西七路、尚德路交通拥堵混乱,内部缺乏道路联系,停车困难。(5)人口结构脆弱,人员混杂,没有形成传统以地缘和血缘关系维系的稳定的社会网络。

三、城市设计目标定位

七贤庄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保护问题,而是需要建立一个遗产与整个街区以及周边城市的整体观念,在其对上位规划和现状的综合分析上的基础上,在着重场所意义以及文化内涵的前提下,确定其发展方向目标定位。

设计目标:以保护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及近现代历史城市景观为宗旨,以更新该地区整体机能为原则,运用城市设计方法通过空间秩序的重构、功能更新与策划以及街区整体风貌具体指标的控制,凸显七贤庄历史街区的近现代文化特色,提升其街区品质,将七贤庄历史街区发展成一个集参观、教育、游憩体验为主的西安近现代文化遗产的栖息地。

四、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策略建构

1. 空间秩序的建构——建立开放的空间构架体系

基于“城市客厅”的职能引导以及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的目标定位,将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应该打破现状这种“背向”的关系,使之形成一种开放的空间体系。具体体现在:

(1)“开放”革命公园,增强公共性和开放度

革命公园是明城区内最大的公共绿地,也是西安最早免费开放的公园,由于之前大院式的经济体制,很多公园都修建围墙,便于管理,革命公园的围墙是革命公园建造初期,用拆除皇城的墙砖砌成的,但是今天这些围墙严重阻碍了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与融合,弱化了公共空间的开放度, 在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设计中,为了增加公园与周围的直接联系性构建开放的空间体系, 应该牺牲革命公园所谓的“属地意识”,拆除革命公园的围墙,可将将拆除的围墙重新加以改造利用,形成新的城市景观,另外改造公园外层绿化,与道路边界形成更好的衔接,同时也美化道路边界,让公众更好的享受到绿色,将革命公园改造为一个完全为公众开放的公园,增强公众的可达性。

(2)增加内部道路,增强相互的联系性

目前七贤庄历史街区内部没有相互贯通的道路联系,唯一能承担居民的穿越性活动就是主要是革命公园的西门和东门,小孩上学、上街买菜,都是以穿越革命公园来达成目的,民众也无法直接从革命公园到达“八办”纪念馆,各个单位之间也缺乏相互的联系性。应该增加七贤庄历史街区内的道路联系。一方面,可以增加各个“单位”和革命公园的联系性,另一方面更大的开放度也为民众的穿越性活动提供方便。

2.功能更新策略

作为对现代主义“功能分区”理论的反应,一般的功能分区有时并不能解决规划设计的所有问题,混合使用已成为当今城市设计的一项原则。功能混合有助于使用公共设施更为方便,社会交往的机会更多,建筑与空间的利用率更高等优点,有利于实现土地利用的多样化。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可以借助混合使用的概念,进行功能的更新和策划,然而混合使用并不是混杂使用,需要根据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特点进行有效混合。其次,可以进行

适度的功能置换。结合上海新天地的更新方式,在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内可以考虑适当的功能置换,将闲置、或另作他用等不符合七贤庄历史街区发展的历史建筑或现代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进行适当的功能置换,从而适应七贤庄历史街区的目标定位和功能要求。可以引入新功能,比如商业游憩功能以及相关文化产业,比如建立近现代历史博物馆、艺术馆等。

3.交通梳理策略

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内部缺乏道路联系,需要适度增加新的道路加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组织的设计主要在保护原有道路系统,在整体性保护的基础上,恢复原有道路的畅通,适度增加新的道路,一方面加地块内部道路与城市道路联接,另一方面完善内部交通组织,扭转各个主要空间“背向”的局面,增强相互联系性和可达性,形成合理的道路组织结构。

保护原有道路格局

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的路网基本延续了民国时期的格局,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的边界道路,北新街、尚德路、西七路和西五路均是在民国初期修建新城时修建的,是组成明城区的主要道路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1956年的七贤庄片区的模型图,除了后宰门街联系北新街和革命公园西门外,七贤庄作为一个独立的街坊,四周都有道路与城市道路连接,并且在革命公园北侧还有小径与革命公园连接。可以看出,当时的七贤庄片区空间尺度、道路组织都是比较合理的。可以考虑在保护北新街、尚德路、西七路和西五路以及后宰门街的前提下,恢复七贤庄南侧和东侧的道路,以及西七路通往革命公园的道路,有助于增加和城市道路的联系性。

(2)新增道路联系,引入步行交通

对比明城区道路肌理,七贤庄片区道路密度较其他片区较小,西七路、尚德路等道路承担了更多的交通压力。其次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内部也缺少道路联系,致使相互之间的可达性较差。另外为了增加后宰门街和西七路的联系性,规划一条车行道,增强和城市道路的联系性。同时,整合革命公园的内部道路,强调革命公园的纪念性轴线。引入步行道路,即把恢复的西七路和革命公园联系的小径规划为步行道,贯穿东西,连接尚德路。其次,为了保持历史街区的交通秩序,尚德路、西七路应限制过境道路的车辆。改善交通拥挤的现状,改善街区环境。

(3) 增加停车设施,引入地下停车场。

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内部缺少停车场,路边停车经常导致交通拥堵,给市民出行和街区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可以结合历史街区景观节点,设立地下停车场。

4.景观风貌的控制

(1)高度控制

建筑高度是城市景观风貌延续的一个重要指标,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主要在《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高度控制的基础上根据视线通廊控制理论、视线视角控制理论进行高度控制。选取与北新街相对的西安城墙区域进行城墙与七贤庄院落的视线互通。以能看见七贤庄院落整体为通视区域,形成西安城墙与七贤庄的视线通廊。

通过视点引导,结合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和明城墙的视线通廊和视线视角的控制,可以得出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与明城墙之间的扇形片区域的高度控制图。其次,根据街道的高宽度也可以确定沿街区域的建筑高度。按照七贤庄历史街区的人文尺度,其中西七路、尚德路、北新街的高宽比值D:H在1~1.5之间,这种尺度下人们感觉比较亲切。在街道宽度以及建筑后退距离确定以后,可以得到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片区的建筑高度的控制范围。

(2)建筑风格、色彩控制

建筑风格:七贤庄定位为近现代历史街区,其建筑风格应该参考西安近现代建筑特点:简单、朴素、又在西方建筑的影响下有着传统建筑风格的演变。也可以考虑延续七贤庄的建筑风格,即:青砖灰瓦,白墙坡屋顶,门窗砌筑弧形券等。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局部使用新材料,新形式,与传统风格形成对比,亦可形成一种对景关系。

建筑色彩:在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整体色彩更欣赏,主要提取七贤庄民居的灰、白、靛等色彩,进行色阶、饱和度等的调整与变化,形成新的色彩体系,运用在七贤庄的城市设计中。具体的色彩选取要根据地块功能、定位进行色彩配搭。另外,辅助色彩在历史街区色彩规划中也有重要的意义。在七贤庄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中要提取合适的辅助色彩基调, 如与七贤庄想对应的朱红色等辅助色调活泼街区氛围。

(3)街景轮廓线控制

街景轮廓是竖向界面对街巷中连续建筑体量的外轮廓的描述。街景轮廓在传统历史街区里应该是一条变化规律、起伏有序的连续线,它通过对建筑屋顶及山墙的勾勒反映出建筑的形态特征,空间的韵律节奏以及景观的变化。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四条大街西七路、尚德路、北新街和西五路,其中西五路是已经经过改造的现代化街道景观。西七路、尚德路北新街的局部改造设计中应该注意街景轮廓起伏变化的韵律节奏,可以以七贤庄建筑立面轮廓作为参考,尽量不要有太过突出的建筑或构件形式。

(4)街道景观设施与标识小品

街道景观设施

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可以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点的处理以庭院和公共节点空间为主,以树池和花池作为营造街区空间和形成空间视觉焦点的方式。通过植物移植景观树,花坛等景观元素,使街区中的树木、花草成为整个七贤庄历史街区延续革命公园绿化的一部分而存在,共同发挥生态和人文作用。而线的处理是以街道两侧的绿化为主,西七路和尚德路两边刚劲遒放的国槐连接了低矮折叠的建筑立面形成了丰富街道景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美化了街区环境,与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一起形成强烈的场所可识别性。

标识小品的融入

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街道需要设计部分具有标识作用,具有七贤庄历史街区特质的公共设施,如座椅、书报亭、雕塑、电话亭、垃圾筒、邮筒和灯具、导游图、指示牌等。这些标识小品都可以结合绿化、街道沿街立面、公共空间,做到整体统一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例如在街道两边或者公共空间内可以适当的放置一些展现革命题材或展现西安近现代居民生活的雕塑。此外,座椅、路灯、标识牌等可以结合七贤庄近现代的历史街区的时代特征进行设计。

结语:七贤庄历史街区是西安唯一的近现代历史文化街区,见证了西安近现代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图景。然而,单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空间进行整合有时会显得过于理想化。因此,对于历史街区应该是更加系统的研究,城市设计只是作为其中对于空间更新改造的一种理论方法,还需要与其他理论、方法相互作用,才能够达到实际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空间句法 轨道站点 公共空间 导则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注:该项目为北京工业大学第12届科技基金立项项目 项目编号: ykj-2013-10419

引言

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站点的可达性特征使得站点临近区域在集散区域内客流增大的同时也产生了资源的积聚效应,而北土城站站点周边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众多,却缺乏应有的城市空间活力。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介入原有城市空间所带来的城市更新与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重塑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本文旨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的公共空间层面,从站点区域的功能属性、公共空间的物理属性、人的行为特征等方面来研究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思考。

1. 北土城站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分析

1.1 站点概况

1.1.1 规划范围

此次调研地点位于地铁8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站――北土城站及其周边公共空间,占地面积约130公顷。北土城站周边以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北中轴景观大道广场等开放空间为主,辅以居住、办公、商业等功能用地。站点东北方向为在建的奥体文化商务园区,西北方向为中华民族园。

1.1.2 周边区域条件

北土城站是地铁8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车站,且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是北京传统轴线和现代轴线的过渡地带,作为奥运公园的门户和序幕,是北京交通区位的重要交通节点。周边用地以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用地为主。

1.2 空间调研情况概述

1.2.1 公共空间分布特征

北土城站周边公共空间主要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中华民族园(南区)、北中轴景观大道、公交总站和沿街带状防护绿地。用地内的古城墙文化、民族文化、奥运文化丰富多彩。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利用率较高,人流较集中。而北中轴景观大道广场利用率较低,活动人群较少。中华民族园(南区)处于暂时关闭状态。

1.2.2 空间肌理特征

用地整体建筑密度较低,尤其以东北地块最为明显,为在建的奥体文化商务园区。以北土城站为中心,形成东西和南北向的大面积十字形开敞空间。东西向为带状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南北向为北中轴景观大道(广场)及带状绿化,具有良好的视线通廊。

建筑以板式居住建筑为主,局部存在少量大体量现代公共建筑。南北向道路、广场形成了强烈的轴线空间。由于用地内建筑围合感不强,所以街巷肌理较为混乱,但绿化空间较为充足。

1.2.3 使用人群特征

根据用地内公园、广场等大型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其服务人群特征为:遗址公园主要服务于周边居住区居民的日常活动,中华民族园以游客为主,而北中轴景观大道处于周边居民和游客的混合使用模式,但以居民日常使用为主。上班族对区域内的公共空间利用率极低,主要在办公区域内活动。行人交通目的性较强,主要分布于交通干道沿线。四类人群混合使用的公共空间较少,以站点周边为主。

1.3 Space Syntax分析结果

1.3.1 街道整合度分析

北土城站点周边以北土城东路、北土城西路和站点南边的北辰路的整合度为最高。说明其拓扑平均深度较低,人流较易到达,可达性强。因此,此三条街道内的公共空间应作为优化设计的重点。

1.3.2 街道选择度分析

北土城站点周边以北土城东路、北土城西路的街道选择度为最高,站点南边的北辰路和安定路较高。而且,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也具有较强的吸引穿越交通到达站点的潜力。

1.3.3 站点所在街道相对深度分析

北土城站点周边以北土城东、西路和北辰路深度值最浅,有利于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开展。其次,站点四周用地内深度值较为平均,个别地方存在较深区域。因此,在优化设计中,应努力降低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深度值,从而提升其可达性。

1.4 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1.4.1 线状城市公共空间

(1)局部步行交通系统可达性低

(2)部分站外步行交通系统可辨识性低,行人易产生迷失感

1.4.2 面状城市公共空间

(1)空间利用不充分,无法满足多元需求

(2)空间设计趣味性及观赏性较差,缺乏活力

1.4.3 文化氛围的营造

(1)多元文化(民族文化、古城墙文化、奥运文化等)氛围缺失

(2)中轴路――北辰路街景界面缺少“中国气质”,应加强其轴线秩序和文化氛围

2 北土城站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在城市设计层面,轨道站点周边公共空间优化设计导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2.1线状公共空间

即站点出入口与城市街道的空间关系研究。具体包括空间的可达性、可辨识性、建筑围合界面等方面的指导性原则:

(1)沿街建筑立面整洁,尽量保持风格的整体统一,有底商的路段避免占据人行步道空间;

(2)道路两侧除了要有行道树之外,宽度足够的路段人行道两侧还应有丰富的绿化景观;

(3)人行步道要有硬质铺装且平坦无破损,人行道和人行天桥的地面及墙体应整洁,无商业设施。

本设计中以北辰路街道设计为例:

(1)强化街景界面的中国气质,强化人工建筑界面的齐整统一的轴线秩序。保持北高南低、平整有序的景观轮廓线。强化轴线对称格局,界面统一临街檐口高度,界面统一色彩。

(2)恢复与强化轴线上的重要结构性视觉要素,强化自然图画的城市公园气质,保持对称绿化格局,软化两侧街景界面。

(3)北土城南段强化轴线东西使用功能和建筑空间形态的对称布局,北段强化轴线东西对称的公园布局。凸显南北街景的不同气质和不同图底肌理。

2.2面状公共空间

即站点周边500m半径范围内行人能够到达的休闲广场、公园、绿地、街角广场、停车场等空间研究。具体包括可达性、安全性、便捷性、绿地绿化率、夜景观设计等指标要求:

(1)在空间尺度适宜的情况下,设置小型的林荫广场,或者儿童游玩设施,增加街道活力;

(2)在社区周边的街角空间,增加必要的休憩设施,并结合植被绿化等软质空间,从而为周边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增加宜人的休闲空间;

(3)设置足够的休憩设施,增加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环境,提供私密、开放、安静、热闹等不同特点、多样的可达性休憩场地;

(4)在公共建筑围合的街角空间,若空间尺度较大,可设置喷泉、水池、开放草坪、健身场地等丰富的广场空间,并注意加强与周边街角形成的视觉对景关系。

本设计中以安贞路广场和街角空间设计为例:

安贞路广场:

(1)将废弃的停车场改造为居民日常健身活动场所,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安贞医院看病者休憩、娱乐等功能;

(2)广场内宜采用颜色较为鲜艳的硬质铺装,植被宜选择高低不同的植物进行人工造景,从而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以满足广场上人群和行人视线审美要求。

2.3文化氛围

即站点所在区域的周边公共空间应具有的文化气质,包括空间秩序、地域性文化小品的表达等内容。

(1)在中轴线上,通过绿化植被、构筑物、铺地等形式的对称布局,保持其中国气质和轴线秩序;

(2)增加其空间可达性及安全性,保证居民、游客的健身、游览、休憩等基本功能需求和重大节日的聚集活动场地;

(3)以人工植物造景为主,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以满足广场人群和道路行人视线的审美要求。

3.结语

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学习,找到量化分析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结构的理论和方法――空间句法(Space Syntax),并通过对北京市北土城轨道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实际调研,寻求问题的影响因素,结合量化分析结果对其公共空间形态及行人使用行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寻找其关联性所在,通过对分析所得的各项问题进行梳理,找到其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借此改善北土城站周边城市公共空间质量,充分发挥轨道站点的区域带动作用,提升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创造出宜人的城市步行环境。限于笔者的学识与精力的局限性,文章中部分内容在范围上与深度上还有待深入研究, 行文中不免有不足与疏漏之处,敬请广大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徐璐 徐建刚 . 空间句法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以南京市河西地区空间结构分析为例 [J].现代城市研究,2011(04):42-48.

2 杨滔 . 空间句法:从图论的角度看中微观城市形态[J].国外城市规划,2006(03):48-52.

3 郭湘闽,刘长涛.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中村更新模式――以深圳市平山村为例[J]. 建筑学报,2013(03).

篇9

关键词:城市轴线 城市设计 空间控制 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轴线与城市发展

轴线概念很早就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之中,并且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城市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轴线的研究可看作一种设计方法的研究。

在国外,城市轴线作为传统构图法则在人类历史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法国古典主义把轴线作为“定海神针”;在欧洲勒诺特式园林中更是不可撼动的设计手法。巴黎的城市轴线模式一开始就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在国内,轴线对称构图也是古代城市布局的原则之一,北京市中轴线是历史的传承,经历了古代与现代的发展现在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主要框架。分析和使用城市轴线这一设计手法去营建城市,大的方向可以从历史文脉、空间体验、城市整体设施等方面去研究。

轴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任何物质存在的意义都与时空维度密切相关,理解城市空间轴线的意义也可以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方面来展开。历时性方面,城市空问轴线的意义不外乎有三一一记载传统城市空间的历史文脉,浓缩当代城市空问的组织结构,预现未来城市空问的发展框架。共时性方面则如定义所述,城市空问轴线可以统领城市空问的形态构成,使城市布局均衡有序,具体而言,可表现为以下儿点:①控制城市空问格城市空问轴线的性状决定城市的基本格局(带状、枝状、网状);②组织城市空问序轴线上虚与实的组合与交替构成了城市的空问序列;③形成城市天际轮廓线一一城市局列天际线的形成与发展往往依赖于城市轴线的构架;④展现城市标志。

壮丽的城市空间轴线,想要形成宏大的现代化城市,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设计手法,那么城市轴线设计就是这样一种设计手法。那么对于在北方这样一个大气恢宏的土地上,广阔的城市轴线势必会成为一个城市的新形象。

二、城市轴线的特点及其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轴线的空间解读:从历史、空间、节点及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去探讨。城市轴线的特点:空间有序、有支配作用、是城市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历史上曾出现过六种常见的城市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式。1、空间连接的发展2、建筑实体连接的发展3、连锁空间发展4、以轴线联系的发展5、建立张拉力的方式发展6、延伸的方式发展。其中后三种的城市发展方式均与城市轴线相关。从一些城市设计层面的书籍出发去寻找与城市轴线相关的可支撑理论。

近些年有一些专家学者对城市轴线的理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一种在城市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性空间要素――王建树;轴是一种均衡的线性基准――齐康。城市轴线这一个设计手法是现今许多建筑师所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一手段是介于城市设计和建筑之间的桥梁,能为两个领域服务。

三、城市轴线对城市空间的控制作用

“空间”这个词是我们反复使用的一个词。到底什么是空间?我们每个人对于空间的理解是否一致,有无矛盾?space这个词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因为很多学科对于城市形态都有研究,所以在对城市空间和结构的认识上极具多样性,有时在建筑专业内对于城市空间的定义也复杂且矛盾,每种观点都义正言辞,又略显单薄。通俗说法就是把城市空间看成“硬件”――建成环境和“软件”――政治经济体制的集合。研究城市的方法同定义城市形态的方式一样也做种多样,主要是从地理学和建筑学两个方面。“前者的本质是描述性的,而后者的本质是规定性的。”地理学的方式是从大到小,建筑学是从小到达,最开始是设计单体建筑,慢慢把范围扩大到城市。城市建成环境最重要的背景就是自然空间,自然空间影响着城市空间物质和社会两方面。

建筑学中对城市形态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技术过程,需要考虑城市中各种规范和标准,满足绿化、公共设施、交通模式等各方面的要求,通过分析完成设计;另一种方法是创造过程,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缺乏分析支持。另一种明显的不同就是处理城市中功能和美学的不同方法。一方面“城市被看成一件艺术品,是成为共同产生视觉美感的建筑聚集地。城市设计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城市空间。城市设计不仅仅是一项美学任务,它需要解决广泛的其他问题,人们对空间的感受也绝不仅仅是通过视觉达到。

辽东湾新区规划结构布局为“一带、两轴、两圈、六区”。其中“一带”指大辽河入海口与海滨沿岸的绿色滨水生态带;“两轴”指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东西向景观生态轴;“两圈”指滨海船舶产业圈和内湖商贸经济圈;“六区”指金帛湾水城、河畔生态水乡、产业工人新村、滨海特色渔村、新港工业区、临港产业园。随着规划的付诸实施,一座经济繁荣、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型水城将崛起于渤海之滨。城市轴线的空间控制设计;纯粹的几何手段、寻找历史文脉、城市延伸方向、自然条件指引。

地理位置,辽滨新城位于盘锦市区东南部,南滨渤海,东隔大辽河与营口市老城区相望;与盘锦市区相距50公里;总面积306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盘锦市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适中,光照充足。轴线的长度和节点:轴线总长度11.7km,樱花园――3.9 km――城市之门――2km――行政中心主楼――1.5km――文化中心――1.5km――游艇码头――2.8km――城市之星。辽东湾新城城市轴线的特点,起承转合。

四、城市轴线的新发展

盘锦辽东湾新区的规划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其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具有北方湿地水城特色的生态型滨海新城区,并依托河海岸线资源将其建设成为一座世界级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经济区产业定位是:发展以船舶制造及其配套产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石油炼制和石油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石化产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港口物流、商务金融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以主题媒体广场、创意文化产业为基础的现代文化产业。

建构一个集政务办公、公众服务、城市活动、研究交流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复合型、集约型、研究型行政文化集合中心。

开放型,将城市公共空间纳入整体设计范畴,考虑公众活动的参与性,使行政中心成为市民的城市“客厅”,带动周边城市区域发展的重要触媒;复合型,将博览功能、展示功能、研究功能和休闲功能等与办公空间复合设置,使行政中心与市民公共生活密切相关;集约型,通过设置共享会议空间、服务空间、研究空间和混合式办公等方式达到资源共享,使行政中心集约而高效;研究型,引入政府专项研究机构,吸引专家利用专业知识支持行政工作,打造研究型政府;新起点,结合辽滨新城总体定位,突出行政中心的标志性、地域性和时代性;高品质,结合辽滨新城的规划建筑控制要求,打造契合北方滨海建筑特征的高品质办公环境和城市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09

篇10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一、生态城市发展

生态城市概念依据1971?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规划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绿色城市、健康城市、永续城市等概念,虽与生态城市概念部分相通,但仍有差别,会议中建立城市生态规划原则,包括生态保护策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保存以及将自然融入城市等五项原则。此后生态城市的发展构想与理念逐渐引起讨论,并且后续的研究发展均依循这些原则进?。

生态城市需符合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等社会永续性挑战,包括适当技术、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生态、绿色活动、地区性生态、永续发展,其范畴非常广泛,而?仅是绿色生态部分。在生态城市一系?领域范畴中,领域与生态城市间,或各领域间并无附属关系,而生态城市须靠各领域课题完成方得以建构成功。

二、生态城市规划缘由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已成为新的城市规划方向

动?交通运具带来城市的扩张,增加人及货物移动,导致能源耗费且带来大?的气体排放及污染,并且由于城市扩张阻断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另外全球暖化造成气候变迁,?定时的?雨,使得原有公共建设基盘无法负荷,是故相关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所提出的策略及作法均试图在解决这些议题,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也成为未来新的城市理论方向,世界各地也将此一议题做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全方位以交通及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城市策略

经过整理生态城市在城市规划设计策略探讨多在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城市内的自然景观以及建筑与能源四个部分,在第二章及第三章对于相关策略及7个城市策略进?分析后,归纳出较常被提出的议题并非仅绿化及景观的议题,主要围绕在交通所带来能源耗费及自然环境断?所衍生包含能源节约与再生、绿色交通运输、废弃物减少与循环、城市发展与管理、自然环境修复、水资源与?域管理、永续建筑;其次则为社会??与健康、国际关系、国际合作与教育。

3、生态城市设计是全面的执?及全体市民的责任

各城市皆对于前述项目均提出具体策略及规划,虽然各城市特色?同,但气候变迁带来的问题必竟是全球性的,因此各城市面对的问题相似,交通耗能、热岛效应,几乎都是必定面对的问题。各个城市也有其独特的策略,?仅城市设计、工程技术的处理,还包含市民?与、政府合作、财务平衡、政策控制及公私合作,做重要的是公部门及首长的决心及贯彻?。当然其他城市的经验?一定完全就能运用在中国,?过几乎所有城市目前最为重视应为绿色交通及绿色能源的推动,而中国尚在绿化及绿建筑阶段,需加紧脚步才能跟上世界潮?。

4、中国目前所面临生态城市执?的课题?仅是执?机制议题

目前规划将生态城市控制主要以城市设计来做为主要操作,在中国各城市所执?的机制在城市设计方面必须重新检讨城市设计准则,将生态城市指标?实于城市设计准则外,另外应加强对于建筑物及能源部份,必须加紧脚步逐步纳入建筑法规来全面要求绿建筑设置,并且对于既有建筑部分也需研拟改善对策,开发相关节能设施技术。

三、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指导方针

1.生态城市发展区位的选定

(1)基地必须与现有的大众运输系统(包含火车、地铁、轻轨、公交系统)结合,或可变更或延伸现有大众运输系统与基地衔接,而大众运输车站须设置在步?或自?车可到的距离范围内。

(2)市民基本日常功能必须在这个发展范围内提供,而这些功能必须在人?或自?车可到的距离范围内被设置。

(3)基地必须座?在距离较大的城市或市中心区域内,以自?车可??到达的范围,而且必须整合到具吸引?的、直接和完整的,且?用引擎动?的交通网络内。这些有关更新基地的选定的准则和将城市缩小的结构重组的决策,已变成欧洲城市的再生议题。因应这些准则,地区规划规则和土地使用规划也将作为指导城市发展。

2.高开发密度和规模

开发密?跟规模将决定城市发展的居住及使用(工作、学生、购物)人口,这是城市规划很重要的议题,?只是在开发单元内?低土地消耗,也提供市民大?的功能,而且允许较多的永续交通系统设置。因此着重在相对的交通需求、?用太阳光的建筑以及生活议题品质的开发单元内最有效地进?开发密?是需要的。

四、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城市规划区目前已近90%大致已开发完成,对于前述建议对策,针对城市规划区特性及立即执?成效,建议以短期两?、中期五?以及长期十五?的?动规划,来达到生态城市环境改善成效。

1.短期执?策略

由于城市规划区人?环境、空桥系统及自?车初期?网经市政府及私人建筑基地开发完成,于短期??内主要分为交通措施、基地绿化及公共设施改善来执?。

(1)由于城市规划区初期人?及自?车?网已建立,应着重于减少汽、机车的进入,主要以扩大?人徒步区及建立大众运输系统,于假日封闭中心商业区部分道?作为?人徒步区,并且选定部分住?区试办宁静区,让市民及居民体认到减少对于汽、机车的依赖。

(2)于既有建筑物开发基地及企业鼓励增加绿化植栽,特别是于屋顶及建筑墙面设置绿屋顶及垂直绿墙设置,达到?低城市热岛的效应。

(3)在公共设施部分,短期内着重于对于重新检讨直栽植穴设置方式,增加基地内及道?的地表水直接渗入土壤,改善地区微气候。

2.中期执?策略

评估短期所进?的执?策略成效,再加以扩大或并纳入一般日常执?机制。扩大并确定?人徒步区及宁静区范围,另外以高收费、减少汽、机车停车费的设置并且建立区内大众接驳系统来直接抑制汽、机车使用的??,并且对于新建筑开发案逐步减少汽车停车位的设置。对于新开发建筑案以绿建筑标准,对于既有建筑物着重于?能设备的

运用及改善,减少能源消耗及气体排放。对于既有公共设施改善,重新检讨逐步减少人工铺面,增加绿地设置,并扩大单独植穴设置?连成植栽带的设置,增加绿化及地表水渗?的面积。

3.长期执?策略

长期则全面执?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并重新以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检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准则并纳入建筑技术相关规范,纳入法制面执?。

(1)除?建立以人?、自?车及大众运输作为区内主要交通运具之环境外,并配合于相关法?对于新建及既有建筑内减少汽车停车位的供给。

(2)对于既有建筑全面奖励?能设备更置,并且对于既有建筑逐?推动绿建筑改善纳入法令执?。

结论

未来城市整体规划及城市设计,以生态城市概念做为规划主轴,检讨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准则纳入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概念,进?区内土地使用及公共设施改善,积极改善既有公共基础设施,?低交通能源消耗,透过整体城市设计构想中将绿地、人?步道、立体空桥、广场及开放空间等公共设施重新以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来改造,另外结合既有建筑物以绿建筑手法改善,再加上交通策略的控制,重新以可步?社区城市规划设计方式检讨,进而达到重塑生态城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忠航.考虑能源的城市规划研究[D]. 同济大学 2007

[2]郑金.节约型社会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对策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