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城市设计案例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总体城市设计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竖向交通与水平交通、疏散口、规范、研究
一. 项目概况
本项目地块位于佛山市魁奇一路北侧和汾江南路西侧。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超高层塔楼建筑高度不超过180米;地下三层,地上裙楼四层,裙楼屋面有九栋超高层住宅/公寓塔楼,是一个集客运站、商业、住宅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塔楼部分共有9栋,其中A1、A2、A3、A4、A5、A6、A9栋为超高层住宅,A7、A8栋为超高层商业大楼。最高建筑51层,高度170.5米。
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按一类高层建筑进行消防设计。
二. 总平面消防设计
本地块位处佛山市禅城区繁华的地段。地块的北面是小区内支路,南面为城市主要干道。地块东侧也是城市主要干道。
高层建筑与周边建筑间距大于13米,。各栋塔楼均有外墙面直接落地,长度大于主楼建筑1/4周长,并大于一个长边。区内沿裙楼建筑设置环形消防通道。在主体建筑沿街面结合消防车道设置消防登高场地。
三.平面功能和消防设计:
地下三层和地下二层为机动车库、自行车库和设备房。
机动车库防火分区面积
地下一层主要为商业区(地下二层东南角有1个
地下商业防火分区面积
首层西侧为客运站、东侧为商业区。
客运站车场防火分区面积>5000O,区内设置不少于2个直接出首层室外的疏散口,最远点离最近疏散口不超过60米。客运站落客区防火分区面积
中庭为1个独立防火分区,并作为准安全区处理。本层防火分区面积>4000O,区内设置不少于2个直通室外的疏散口,最远点离最近疏散口不超过60米。
各栋住宅或公寓塔楼均独立疏散至首层室外。
二层西侧为客运站、东侧为商业区。
客运站车场防火分区面积>5000O,区内设置不少于2个直通室外(即楼梯间)的疏散口,最远点离最近疏散口不超过60米。
客运站候车厅防火分区面积
客运站后勤办公区防火分区面积
商业区防火分区面积
中庭,本层防火分区面积
商业后勤区防火分区面积
三层为商业区和电影厅。
商业区防火分区面积
中庭,本层防火分区面积
商业后勤区防火分区面积
电影厅防火分区面积
四层为商业区、餐饮区和电影厅机房办公区。
商业区防火分区面积
中庭,本层防火分区面积>4000O,区内设置不少于2个直通室外(即楼梯间)的疏散口,最远点离最近疏散口不超过30米。
餐饮区防火分区面积
商业后勤区防火分区面积
各层各防火分区均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消防设计难点:
客运站车场防火分区面积较大:首层客运站车场约7000O,二层客运站车场约9000O。汽车库规范上规定:在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多层汽车库最大允许面积为5000O。考虑到该区域功能单一、人员少,且交通流畅,目前将该区域作为一个的防火分区处理:
首层客运站场南侧和东侧为防火墙,北侧为架空层,西侧敞开,区内设置并加强送排风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最不利点到最近疏散口不超过60米。客运站落客区内设置2个直接出首层室外的疏散口,最远点离最近疏散口不超过60米。车场与落客区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组合分隔。车场与落客区人员疏散独立设置。
二层客运站场与客运后勤办公区、商业区采用防火墙间隔,西侧敞开,区内设置并加强送排风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最不利点到最近疏散口不超过60米。客运站候车厅独立成一个防火分区,主要用防火墙与客运站场隔断,局部采用钢化玻璃与防火卷帘组合分隔(6组约6米宽),候车厅人数按最高峰900人计算。
商业中庭防火分区面积较大:首至四层的商业区,各层内部设有位置不一、曲线弧形的大型中庭,并通过中庭连接各商业区,各层中庭面积相加将近1.5万O。《高规》规定,在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时,商业营业厅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O,目前远远超出规范要求。
考虑到中庭在垂直空间上错开,处理防火卷帘较为困难,同时考虑到商业内部疏散问题,目前将各层中庭部分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形成亚安全区域。(参考目前在建的佛山东平项目相关内容)
与中庭接驳部位采用防火玻璃和防火墙分隔,并对钢化玻璃增加水喷淋系统;部分开向中庭的小商铺(最大面积不超300O)按防火仓处理;亚安全区内首层最不利点到室外疏散口不超过60米,二层及以上最不利点到最近疏散口不超过30米。亚安全区内疏散宽度独立计算。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篇2
【关键词】城市设计理论课程;城市设计概论;开放式;教学模式
1当今城市设计教育的背景
城市设计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国家建设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先后对城市设计立项进行重点研究,各高等院校也逐渐把城市设计纳入到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教学计划之中,并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设计教学体系。目前城市设计已成为横跨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新常态下,中国城市建设进入有机增长阶段,过去大拆大建的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城市建设模式,全国上下都在探索一条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2]。2016年起,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法规、行政和技术3个层面推进城市设计[3]。在此大背景下,城市设计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城市设计教育体系的改革再次进入了政府、专家和学者的视野。城市设计教育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主要包括理论课和设计课两大板块。由于设计课在专业必修课中所占比重较大,且设置灵活具有较多创新改革的可能性,往往更能吸引高校教师和学者的注意力,在此方面已形成不少教学改革的成果。而理论课由于教学模式相对固化难有突破性改进,在讨论城市设计教育时常常被忽视。本文根据作者对城市设计学科及教育理念的思考,结合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与改革的经验,提出开放式教学模式,试图对城市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优化提供一些建议。
2现状教学的困境
城市设计集中授课的理论课程主要是《城市设计概论》,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和核心,是开展城市设计实践必要的先修课程。这门课是典型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课程,以往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暴露出以下问题。2.1理论与设计实践脱节一方面是指理论课与设计课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实际教学安排中,城市设计的理论课和设计课往往分开进行。在学习理论课程的过程中,由于未参与过城市设计的过程导致对城市物质形态和设计方法不熟悉,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深入理解,学过之后印象不深,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到了设计课阶段,学生很难自主地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设计思路,经常表现出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够,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和融会贯通方面比较欠缺。另一方面是指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目标的脱节。传统理论课教学是以客观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通常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是单方向的传递知识,即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听课过程中往往缺乏思考的过程,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课堂信息量掌握的比例较低,更不用说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设计实践过程中,因此与“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相背离。加上传统理论课的评价体系通常是以试卷为中心的考察方式,更加剧了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忽视灵活运用知识的问题和矛盾。2.2知识体系庞杂,教学内容没有定式中国城市设计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体系不甚完善。城市设计在学科上跨越城乡规划、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等几个不同层次学科专业[4],在实际工作中又涉及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多方面专业人士,大家都是从各自关心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城市设计,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国内的城市设计教材就有十多本,除了较为经典的金广君的《图解城市设计》、王建国的《城市设计》(第3版)、段汉明的《城市设计概论》[5],近年来徐雷(2008)、丁旭(2010)、冯炜(2011)、王一(2011)、孙贺(2012)、胡纹(2013)、赵景伟(2013)等学者都编写了城市设计的相关教材。各教材在知识构架、专业侧重、内容体系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导致教师在选用教材时无从下手,加之目前国内针对城市设计教育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使城市设计理论教学实践变得更加混乱。
3教学改革的思路
对于城市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即课程学习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师应传授给学生的是什么。金广君先生认为,学生在城市设计课程中应被赋予7个方面的能力训练:组织和管理规划过程的能力,环境分析及把分析结果转换成计划与设计目标的能力,精心计划、协调复杂关系的能力,方案创造或指导方案创造的能力,方案的比较、评价和修改的能力,城市设计成果的实施能力,交流、交往的能力[6]。基于以上目标,城市设计理论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改革应当遵循以下思路。3.1《城市设计概论》学习的重点城市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传授的不应是教条主义,而应是一种思维方式与分析方法。教师应将社会价值观、城市设计与分析方法等融入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同时训练职业素质,提升社会责任感。基于以上目标,《城市设计概论》课程学习的重点是:(1)构建理论框架。正确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内涵、发展历史及理论思潮,掌握城市设计的要素,即“设计什么”的问题。(2)熟悉设计方法。理解城市空间构成要素并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程序及设计方法,即熟练掌握“怎么设计”的问题。(3)掌握调研、分析方法。学会运用城市设计的基本分析方法与调研技艺,对基地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定位,这是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实践的基础。3.2教学改革的思路通过对学习重点的剖析,《城市设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主要遵循以下两个总体思路:(1)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融合。在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指导设计实践,《城市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和技艺,通过解读城市设计案例,总结设计策略和方法,为设计实践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城市设计理论教学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学生除了具备城市设计理论知识和基本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学会活学活用,能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通过理论与实践反馈的过程来提高理性分析能力和感性空间形态设计水平。(2)强化知识框架体系的构建。接受教育的学生将来除了设计工作,还有可能从事政策制定、商业开发、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工作,这就更加要求授课内容多元、覆盖面广,能够适应学生未来多元化的职业发展方向[7]。因此,《城市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从单个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转向知识框架体系的构建,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学目的不在于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在于锻炼思维、发展能力,要突破传统教学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过程。
4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城市设计理论课教学明确的目标导向,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在《城市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等方面探索了优化改革的策略,提出开放式教学模式,包括多元的教学内容、互动的教学方法、综合的评价体系等具体措施。4.1多元的教学内容城市设计知识体系庞杂,而且近年来相关研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成果丰富,许多新方法、新理论不断充实现有的理论系统。即使现有教材不断修订,也远远不及知识更新的速度。如果仅以一本教材为参考资料,很难覆盖最广、最全、最前沿的城市设计相关知识,不利于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体系。苏州大学《城市设计概论》课程在选择教材时,教师充分发挥了教材开发的自,形成教材+辅助材料的教学参考资料(图1)。课程设置在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三年级的下半学年,课时为18周共36学时,以王建国的《城市设计》(第3版)为主导教材,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城市设计理论、城市设计案例研究、城市分析方法与调研技艺3个模块(表1)。教师备课时,一方面,从最新出版的著作、杂志和媒体资料中选择具有研究性、讨论性、开放性和前沿性的资料作为教材的扩充;另一方面,积极从城市建设的成果经验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中直接挖掘有意义的素材,并根据特定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改组使之作为补充教材。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坚持不断学习的精神,还要对专业动向保持较高的敏感度。此外,在城市设计理论的教学模块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了10本易读的城市设计书籍作为拓展阅读资料,都是翻译自经典的外国理论著作(表2),课堂上概括介绍了每本书的主要思想,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任选1本阅读并完成读书笔记。通过补充阅读的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知识架构,对当下流行的城市设计理论追根溯源,通过阅读著作对作者的思路和理念有全方位的了解,掌握一手资料。4.2互动的教学方法理论课教学往往灵活度比较差,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经常导致学生学习被动、教师授课吃力、教学效果欠佳的结果。苏州大学《城市设计概论》课堂上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组织方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课堂上除了教师的讲解,更加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讨论和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赛、互评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对应不同的教学内容模块,采取相应的教学组织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城市设计理论模块知识时,教材内容虽然整体比较系统化,但就具体知识点而言又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尤其是对于一些关注度和引用率比较高的理论观点,教材中仅有片段化的引用,离开了上下文语境,学生只能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一知半解甚至曲解。因此,在该阶段授课的同时,要求学生从教师推荐书目中挑选1本著作阅读并完成读书笔记,通过这个方法培养学生主进行详细的研读,变被动接纳知识为主动钻研知识,可以调动大脑思考的积极性,强化记忆,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此外,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检验学习成效,在学期末还举办一次班级辩论会,题目为“开放社区和封闭社区哪个更适合中国”,选择当下国内最具有时效性的话题,有助于学生置身于社会背景下运用所学知识,缩短了课堂和现实的距离。辩论过程中鼓励学生从多维的角度去自主思考,包括政府、开发商与公众利益等,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案例研究模块的教学尤其强调活学活用,目标是让学生能把从案例中学习的设计策略和方法灵活、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上课时采用师生同讲的方式,该模块根据功能和特征,将城市设计实践分为CBD、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历史地段、滨水区5种类型,学生相应分为5个组,每组选择1种类型进行详细的城市设计案例研究并轮流在课堂上汇报研究成果。该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案例并引导学生从合理性、客观性、可实施性等角度去衡量社区开放与否的社会价值与意义。辩论会被证实效果非常好,一方面,课堂氛围活跃深受学生喜爱;另一方面,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们能在短时间内提炼所学知识并用来解释和支撑观点。4.3综合的评价体系多元的教学内容和互动的教学方法决定了评价体系不能仅仅通过期末试卷成绩来衡量,而是在平时的过程中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果表现。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侧重全面评价、综合评价,改变了传统教学以考试分数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单一评价体系。该课程是专业必修课,按照学校要求必须有期中和期末考试环节。上半学期完成理论模块的教学,学生同步进行课外阅读并完成读书笔记,期中考试采用开卷形式,重点加强学生对城市设计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下半学期讲解案例模块和城市分析方法模块,与此同时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案例研究工作,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每位学生的最终总评成绩由上半学期的读书笔记(20%)+期中考试成绩(20%)和下半学期的案例研究(30%)+期末考试成绩(30%)构成。由此降低了期末试卷成绩的比重,加大了平时的考核力度,顺应学校教学改革的整体主导方向。在试卷考核的知识点构成上,降低了教材中死记硬背内容的占比,加大了主观题的比重。期末试卷中客观题占比30%,主观题占比70%,主观题中30%的内容是开放性的题目,从课本中找不到参考答案,需要学生自己总结和发挥。这样达到了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点全面理解和总结能力的目的,与本次教学改革的初衷相一致。
5结语
篇3
【关键词】城市设计;综合效益;北京;巴黎;良性循环
0 引言
城市设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城市设计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组成的综合效益,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但在当前我国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实际工作中很难让三大效益平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城市设计进行分析,透析其中的理念与方法,以期对以后的城市设计提供些可借鉴的经验。
1 城市设计案例简析
1.1 北京
北京市“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规划蓝图的总体战略为:旧城有机疏散;市域战略转移;村镇重新整合;区域协调发展。
“两轴”即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的精髓,应结合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的延伸,全面实现保护与发展,从空间布局上体现首都政治、文化、经济职能的发挥。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很高的社会综合效益。
“两带”一指北起怀柔、密云,重点为顺义、通州、亦庄,东南指向廊坊、天津的“东部发展带”,主要承接新时期的人口产业需求;二指“西部生态带”,与北京的西部山区相联系,即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又联系了延庆、昌平、沙河等,为北京建成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奠定基础。并且为北京市提供了很好的经济、环境效益。
“多中心”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如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多个综合服务区。将在市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若干个新城,以吸纳城市新的产业和人口以及分流中心区的功能。为北京市提供了很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总体说来,北京市的“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设计格局,为北京的城市设计提供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的综合平衡。
1.2 巴黎
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名城,和北京一样,巴黎也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城,但与北京不同的是它不象北京那样是按照城市设计统一建成。巴黎是围绕塞纳河逐步扩大形成的。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巴黎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卢浮宫为主的中心建筑群和以香榭丽舍田园大街为主轴线在那时已基本形成。到19世纪中叶拿破仑第三执政时,由豪斯曼主持对巴黎进行了较大的改建。在市区密集的街巷中开辟了许多宽阔的放射型道路,并在道路交叉口建设了许多广场,道路与塞纳河交叉处则形成很多桥头广场、绿地和新的轴线,这基本奠定了巴黎市区的骨架。豪斯曼主持的巴黎城市设计成功之处有3点:
(1)开敞丰富的城市轴线。巴黎主轴线是东西走向,平行于塞纳河。以其开敞和丰富多彩的面貌显示了法兰西王朝的财富和文化,这和北京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和封闭性完全不同。它的特点是:①城市主轴线与塞纳河平行,充分利用宽阔的水面和绿地,使城市空间开朗明快;②除主轴线外,还有许多副轴线,这些副轴线通向市内许多广场和建筑群,形成了许多对景和借景;③轴线上串连着很多名胜古迹、花园、广场、林荫道,它们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给整个巴黎提供了比较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2)星罗棋布的城市绿地。巴黎旧城区除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大面积的森林公园外,还有不少有名的公园和花园。在许多古建筑前、广场上又有不少绿地相陪衬。这些绿地面积不大,但却都经过精心布置。至今巴黎每人平均绿地面积已达24平方米,比北京大4~5倍。为巴黎提供了较高的环境效益。
(3)精心规划和建造的广场建筑群。巴黎旧城在几百年的建设过程中,留下了大量宫殿、府邸、寺庙、教堂和其它公共建筑,并由这些建筑形成了广场建筑群。这些公共建筑和古迹质量都很好,并且在城市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新的副中心如德方斯,远离旧区,但对高层建筑也加以限制,这在城市保护上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巴黎也同样面临世界特大城市的复杂矛盾,但他们重视规划,重视文化传统,重视舆论,重视法制,重视三大效益的平衡,这点很值得学习。
2 城市设计的实施
城市设计的方法一般与城市规划一样,需经过调查研究,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布局和各专业的规划,同样需要通过方案比较,最后确定定案。由于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体,因此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一样也需要不断调整和补充,是一种动态规划,或称为“滚动式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不同的是,城市设计是一个三度空间的规划设计。当然从城市总体布局开始到详细规划乃至修建设计,都要考虑城市空间形态,力求体现出城市的性质和特点,反映出民族性、地方性和时代性。
结合国内外经验,在城市设计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2.1 做好三项规划
城市设计既然要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空间环境,就必须深入地了解社会、研究社会。因此城市设计应做好城市功能规划、经济规划和社会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在当前深化城市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作好这几项规划尤为重要。当前在我国,城市功能、城市经济体制和城市社会都处在急剧变化之中。例如住房制度改革、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外资引入、旅游事业发展、城市流动人口剧增、第三产业发展等等都冲击着原有的城市规划原则,也给城市环境空间设计提出不少新的要求,再加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人们观念形态包括审美观念的改变,都反映到建筑和城市设计上来。因此要做好变革中的城市功能规划、经济规划、社会规划,这些都充实了城市设计的内容,否则城市设计成为一种空间构图游戏,只能墙上挂挂。当然,一个好的、切合实际并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城市设计,又会启发促进城市经济社会规划的发展和完善,并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前来开发。
2.2 注意综合效益的平衡
综合效益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目的。综合效益的三方面应该平衡,但在工作实践中常常出现矛盾。在当前我国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建设部门急于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往往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规划部门,又常常从长远利益出发,不注意必要的经济效益。如在重点风景区内建高层旅馆,破坏了环境景观;过多的旅游设施侵占了文物保护用地,破坏文物古迹及其周围环境;在交通性干道上过份密集地布置商业网点影响城市交通;大量兴建高层楼房破坏旧城传统风貌等等。但反过来不讲求经济效益,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开发和保护,也使保护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城市设计需要因地制宜,做好综合效益的平衡。如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游览区的城市设计工作,在西城区、什刹海整治指挥部和公园管理处密切配合下,坚持保护整治、开发、管理相结合的方针。每开发一处景点都使之既发挥经济效益,又修复古迹,并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均有所收获。同时将经济收入转化为进一步保护开发的资金,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城市设计坚持这一方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游览区是面积大(146公顷)、内容多(有古迹、园林、商业、居住等)、历史悠久的地区,区内机关、工厂、学校、商店、民居都有大量翻建任务,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城市设计需对这些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应加以研究,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这些翻建任务纳入规划设计轨道,使其功能上符合长远规划的要求,体量风貌上与环境协调,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城市中心区、文物古迹区、风景旅游区或具有历史价值的旧城区的城市设计中,应更多地注意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然会给国家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在城市经济特区、新开发区则应重视经济效益,务求每一平方米用地发挥最大效益。此外,还要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因为地下空间也是城市的重要资源,它对改善大城市交通,丰富商业活动,繁荣经济,增强城市防御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我们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还不可能大量开发地下空间,但城市设计应高瞻远瞩,作好这方面的规划设计工作。
2.3 探索实现城市设计的机制
城市设计的实现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和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有很密切的关系。新区开发和旧城改建在实施上也有很大差别。政府部门应该立法规范新区的开发和旧城改造的侧重点,规范综合效益的平衡和谐。
3 结语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设计,实现综合效益的平衡,需要重视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解决资金问题。无论是城市保护或开发,都需要有资金来源渠道。过去主要是靠政府拨款,现在是多种渠道集资,包括外资、合资、集资、贷款等,而且大部分都是有偿的,因此要讲求效益,要能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建设方式和步骤。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综合开发是实现城市设计的有效途径,不仅新区要综合开发,先解决用地、基础设施和各项服务设施,再进行房屋建筑(这样做,能体现城市设计意图,整体性好,城市面貌也比较统一),对旧区保护与更新也需要综合开发。当然这种开发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保护整治为主,有的以修缮补充为主,有的以更新翻建为主,但都有一个综合效益问题。另外旧城情况复杂,除综合开发外,还存在不少分散建设和改造的情况,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城市设计应把这一切尽可能纳入规划轨道。
三是群众参与问题。城市设计特别是旧城保护与整治,要依靠地方政府、群众组织和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才能得以实现。现在全国有很多军民共建精神文明街、区就是很好的例证。国外也很强调这一点,因为只有吸引群众参与,才能真正得到他们的支持,建设过程中体现他们的心愿,建成之后也能得到居民的关心和爱护。
篇4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内涵,意义,编制流程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工作从普遍意义上讲包括三个层次:区域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包括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属于详细规划的第一个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是控制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等必不可少的内容,无疑这一层次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但这只是一个相对宏观层面上的控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应是在上位规划基础上工作的延续。
1.控规定义与内涵
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plan)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2.控规制定的意义
“控规”是借鉴北美大陆和我国港台地区实行的土地分区管制(区划)的原理,根据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城市建设项目具体的定性定位定量和定环境的控制和引导。它的产生弥补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的缺失显示出传统的以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为主体的两阶段规划体系开始发生本质性的变化(陈荣,1997)。在1991年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首次把控规纳入法定规划体系,从而转向以“控规”为主导的规划控制和引导。
3.控规编制流程
3.1现场调研与资料搜集
1.现场调研
采用照相、摄像、录音和测量等技术手段,收集真实、一手的现状资料。地形、视线、重要节点、地标、公共设施、城市家居、开敞空间作为主要的拍摄点。拍摄应做到富含拍摄单体全貌、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特殊时间、特殊事件、特殊地点的拍摄采集(如民俗节庆、民族宗教仪式等),用于规划编制中对现状的重现和地块的使用要求。
2.资料搜集
收集电子版本和纸质版本的资料,包括:政府各部门《十二五规划》、上位规划、各专项规划、已批待建和已批在建项目资料、案例设计资料、Google航拍实景案例等。
3.2资料整理与分析
解读政府报告和相关文件,抓住政府的发展思路。
从规划区的历史、理论寻找其实际发展的脉络。
从选址、周边自然环境、道路交通、土地利用、用地功能、绿地景观、空间组织、建筑特征、遗产保护等方面,深入系统解析已建、在建、将建案例的设计特色。
寻找规划地块与解读案例的共同特征与差异特点。
在层层分析中提取有用信息。
3.3确定定位与特色,制定技术路线
项目的定位是整个设计的灵魂,项目的定位要与规划片区的具体发展条件和发展要求相适应,要与上位规划相协调。达坂城镇核心区控规结合上位规划、区政府的发展设想和自身条件,确定了“富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小镇”的性质定位。
项目的特色是设计的亮点,在达坂城镇核心区控规中,“慢城、绿城、水城”是设计的特色。区域内绿地,以景观道路、慢行道路和水系为骨架布置线状滨河绿地和道路景观绿地;在水系集中区域布置片状的公共开放绿地;加之南部保留农田,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景观系统。主要道路红线外两侧控制20-30米绿化,结合道路绿化和慢行交通系统打造“井”字形线性公园。采用“反规划”的设计理念,建立从戈壁到湿地的连续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注重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引入农业景观,把农田作为绿地引入镇区,使镇区的绿地、水面形成绿楔;增加游憩休闲场所,让居民和游客尽可能的接触自然,感知自然。
3.4方案确定
从环境、交通、土地、功能、景观、空间、遗产等各要素角度,分析规划地段的自身特色,并积极思考前期分析案例在本次规划设计中的可借鉴之处与相矛盾之处。
思考并确定本规划的设计要点、特色以及规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形成设计框架。
在以上详尽分析基础上,从规划系统性、区域性、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参考甲方设计意向,进行方案创作。方案创作时,也应从上述各要素角度出发考虑本次设计。
方案讨论和调整。优化、深化并完成方案。
3.5指标引导
在控规中,指标的引导是刚性的,城市设计的引导是柔性的。两者自成体系又相辅相成。
1.指标引导
控规对城市规划的应用作用,在于通过对几项主要指标的控制实现城市建设的引导。主要体现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化率、机动车禁止出入口的控制。
为了体现达坂城镇生态宜居小镇的建设目标和城市特色,除了规划区内建设大面积的生态绿地,镇区用地的容积率控制在0.5-2.0之间,采用低层低密度为主的设计目标。
在北部新区的规划中,行政中心和文展中心两个增长集合周边的用地以商业商务办公为主,可以相应的提高容积率。
建筑高度决定了城市的天际线,在达坂城镇核心区控规中,我们着重考虑了沿水系和大型绿地周边,视线开放区域内的建筑高度控制,使之形成错落有致、松紧结合的城市立面形象。
建筑密度与绿化率息息相关,互相制约。本规划以生态建城为发展目标,重点突出城镇的良好生态环境,所以绿化率的控制指标要求相对较高,下限控制在35%。在生态绿地内也应该严格控制建设容量,使生态宜居的环境有所保障。
2.导则制定
控规在编制中会涉及城市设计相关内容。其中各种导则的制定为指标引导提供了有形的支撑。达坂城镇核心区控规以本土与现代相结合为原则,致力于保持与创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优良的城市环境品质,形成充满吸引力和活力的、优雅、秩序,具有历史感和现代化,特征鲜明的城市形象。
城市设计导则在整体架构的基础上,建立构成城市空间环境主导要素的建设指导原则,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以及其它城市建设领域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协调有序的视觉环境建设。
为了树立达坂城镇的鲜明形象,在编制过程中对建筑设计、街道景观设计、步行系统设计、室外广告标识设计和城市家俱设计做出具体引导和要求。
小结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在城乡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本文结合《达坂城镇核心区控制在详细规划》的编制,阐述了控规的基本编制过程和编制体系,希望能对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
文献
[1]颜丽杰.《城乡规划法》之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从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的分化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困惑与出路[J].城市规划,2008(11)
[2]鲍维科.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新探索——以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为例[J].规划广角,2009(10)
[3]于一丁,胡跃平.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2006(5)
篇5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历史保护 码头区改造
1. 引言
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变、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许多城市以前的重要码头、港口以及老的工业基地日趋衰弱,亟待改造,由此也产生了对这类旧有码头区域改造的研究,同时国内外也已经有很多相关的成功案例。南京下关草鞋滩地区靠近南京曾经的重要码头——下关码头,清末民初时期,这里是重要的交通集散地,大马路沿线也曾是繁华的商业街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地区已经逐步衰败,过去的融华时光不复存在,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如何使这一地区重新恢复活力,是一个值得详细研究的课题。
2. 地块概况
基地位于南京下关长江沿线,东至郑和路及惠民河,南至建宁路,西至长江,北至惠民河入江口,总规划用地约35.6公顷。基地内部功能比较复杂,包括居住、市场、工业、仓储等,城市面貌比较破旧,建筑质量及形象均较差,亟待改造。基地内有数栋历史文保建筑及优秀近现代建筑,大马路是南京民国历史的重要见证。基地西临长江,周边也有多处重要文保单位或城市资源点,如西北角南京下关火车站、东侧阅江楼等、南部靠近下关码头,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地区。
3. 重点与难点
本地块情况复杂,为处理好城市的各个功能,合理安排好基地内的各种保留要素,为城市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城市公共空间,总体而言方案需处理好以下几个重点或难点:
3.1 历史上的繁华Vs现代功能的重构
历史上由于下关码头的存在,这一地区是重要的交通集散地,围绕其出现了钱庄、洋货场等商业设施,从而形成了繁华的城市氛围。现在随着城市交通结构的调整,码头功能的衰败,这一地区构筑原有城市功能的基础已不复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复兴本地块,选择适合地区特点的城市功能来进行功能的重构,是本次设计需要解决的第一大难题。
3.2 历史风貌的保护Vs现状遗存的缺失
大马路沿线是承担历史记忆的场所,需要保留并恢复原有的历史风貌。但由于长期无序的建设及保护工作的不到位,现状遗存的历史遗迹已经不多,仅余江苏邮政管理局、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等省级文保单位,江边路21号民国建筑、天主教堂旧址、天保路民国建筑等重要近现代建筑以及其他部分三普新发现建筑,整体的历史风貌、街巷景观已经基本消失。 如何在现状遗存确实的基础上恢复原有的历史风貌,是本次城市设计的一个难点。
3.3 景观视廊的控制Vs城市高强度开发的需求
基地北侧有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东侧为长江,西侧阅江楼是南京著名的4A级景区。从狮子山上的阅江楼北望大桥,西瞰长江,是南京重点控制的城市景观,这一景观视廊在设计中必须加以保留,在视廊中的建筑高度必须加以控制。同时,现在城市开发中道路拓宽、居民拆迁、土地平整、环境优化等带来的高额开发成本使得土地开发强度居高不下,建筑向高层发展成为现代旧城区改造的无奈选择。这两者的矛盾如何解决又是本次城市设计的一大难题。
4. 规划思路——“多元融合、时空慢埠 ”基于以上规划难点与重点,城市设计从实际出发,参考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经验,有针对性得提出“多元融合、时空漫埠”的规划思路。其中“多元融合”突出了本次的设计理念,“时空慢埠”突出了本次的设计重点:
4.1 多元融合
本次城市设计的的目的是要复兴城市功能、重塑城市活力、丰富城市空间,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多样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纵观国内外成熟的城市社区,城市中的各类要素无不体现出多元的特征,所谓活力的城市必然是基于多元化要素下的有机融合,由此而引申出本次城市设计的基本理念——多元融合。
4.2 时空漫埠
为贯彻“多元融合”的规划理念,城市设计结合地块现状特征,重点在“时”、“空”、“漫”、“埠”等四个方面加以深入探讨,以达到城市设计的目标。同时,这也成为本次城市设计的主题,是整体设计的精髓所在。
4.2.1 “时”——特色的时代街区
对于历史风貌的恢复及利用,是本次城市设计的重中之重,设计紧紧抓住“时”这个关键要素,以文化为特色,从历史的脉络中去追忆往昔,从传统的街巷中复兴繁华。具体的风貌展现主要通过四个层面来加以体现。
1、传统与现代的时代轴线
传统与现代永远是一对互为依存的孪生子,由此创造的戏剧性冲突引人入胜。设计在延续传统东西向大马路历史街巷的基础上,新增一条滨河的南北向现代人文轴线,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共融,共同构筑本地块的历史脊梁。
2、新老肌理的呼应对比
大马路沿线、天祥里、天保里是重要的历史院落聚集区域,原有街巷道路整体划一,街道、墙院具有一定特色。现状由于居民无序搭建,原有肌理受到一定破坏。设计中对现状街巷肌理进行重新梳理,拆除违章搭建,保留原有教堂,恢复街道、广场的开放空间,新建建筑以小体量为主,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形成旧有肌理的复兴(图1,图2)。
南北向文化轴线,新建建筑以大体量为主,在高度上以低、多层为主,保持与大马路区域的协调。同时,这条轴线通过运用新技术,采用屋顶绿化等方式,形成沿河的绿脉延伸,成为阅江楼下的休闲走廊,从而与大马路区域的城市肌理相映成趣,形成新老肌理的对比与呼应。
3、新旧建筑的自然衔接
新旧建筑的自然衔接更多的表现在大马路区域内,由于原有肌理的破坏,设计通过新建建筑的锲入进行补全。对新旧建筑的协调,设计中除了在保持高度、体量等方面进行了控制与协调外,还更多强调了色彩、材料等方面的呼应与衔接。同时,设计建议对于新建筑不能一味盲目的仿古复建,而应当在保证原有传统城市风味的基础上,积极大胆的采用钢、玻璃等新型材料,创造出富有特色而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新旧协调的城市街道氛围。
4、特色功能的替代植入
文化风貌区不能缺乏相应功能的支撑。由简单的为码头生产配套的服务功能向为市民休闲服务的文化商务功能转变是滨水区功能转变的必然选择。在本次设计中,结合南京下关整体城市定位及滨江产业的发展战略,时代街区将突出“文化”特色,将各类文化休闲服务业态附于整治更新后的特色风貌物质空间。其中,大马路区域将重点打造特色商业区,引入各类高端知名品牌、精品店、特色商业街等;东侧滨河区域则更加注重休闲业态,包括各类娱乐、主题餐厅、咖啡酒吧、艺术沙龙等文化特征浓郁的休闲产业,同时对保留的各类大空间建筑进行功能重构,引入画廊、艺术展示、创意产业区等。
4.2.2 “空”——错落的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是孕育城市活力的源泉,独特的城市空间也是城市的标志。为创造出草鞋滩丰富有序、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体系,本次城市设计主要依循以下几点原则:
1、结合景观视廊的控制
结合功能布局,严格控制阅江楼观长江、阅江楼观大桥的景观视廊,视廊内高度不得超过24米,形成多层文化商业街区。阅江楼观长江两侧,建筑高度逐渐抬高,以形成对景观视廊内部建筑的呼应。
2、结合滨江景观的控制
塑造有特色的滨江天际轮廓线,是控制滨江景观的重要目标,城市设计在控制必要景观视廊的基础上,结合周边土地高强度开发的要求,对周边建筑的高度控制适度放开,形成中间低、两端高的滨江天际轮廓线,变化丰富而又舒缓(图3)。
3、结合重要节点的控制
在基地北端江河交汇处,为重要城市节点,近江处为重要文化建筑,高度控制为多层,向内一个街区,控制为地标性建筑,成为天际轮廓线的末端,同时也是重要城市节点的提示。
4.2.3 “漫”——连续的动线系统
“漫”特指城市的漫步休闲空间,城市设计创造连续的步行休闲空间,构筑都市“漫”生活,为市民提供日常休憩游览场所,主要包括:
1、立体的休闲长廊
在多层文化商业区建设二层连廊,连接各主要建筑,同时跨越道路,形成立体的休闲步行长廊。长廊上下均可提供休闲茶座、桌椅、街头小广场等休闲场地,同时结合灵活变化的上下扶梯及二层平台的镂空天窗,可以创造出多个趣味性的街头空间,这也是丰富街头活动的重要场所。
2、漫长的滨水公园
结合滨江滨河岸线,打造漫长的滨水休闲公园,为市民提供充足的绿色生态开放空间。同时,对现状保留的多个码头进行改造,或为观景平台、或为游船码头、或为餐厅、或为垂钓乐园,形成趣味横生的景观节点。将区域内休闲长廊跨过道路向边延伸,与滨水公园连成一体,就构筑成了连续的漫步休闲系统,成为这一地区慢行交通的特色典范。
4.2.4 “埠”——丰富的滨水联系
防洪堤是本次设计中滨江亲水的一大障碍,为消除这一障碍,提供市民丰富的亲水体验,设计结合现状地形,设置了多种滨水联系方式,方便市民跨越防洪堤,亲江亲水.
1、草坪坡道——平缓过渡、登堤观江
通过堆土将防洪堤掩埋在平缓起伏的草坡之中,形成地形的顺利过渡,将防洪堤内外融为一体。草坡上设休闲步道,方便市民穿越,登堤观江,近江亲水。
2、多层平台——提供江边集会的场所
通过设置多层平台,将防洪堤与错落的平美结合,形成江边的集会舞台,是市民驻足休闲的场所,同时也提供了举办各类滨江活动的开敞空间。
3、架空平台——平台延续至江边
通过二层架空平台直接将堤内休闲廊道与堤外绿地联系在一起,将立体休闲平台直接延伸至江边,为市民无障碍穿越防洪堤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同时平台上方也是市民的观江游览的城市舞台。
5 结语
滨水城市空间永远是城市的活力所在,尤其在临近码头区域,更易成为商业聚集、人流涌动的场所,那些有历史的码头区域永远是每个滨水城市的精华所在,码头区的复兴也往往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本次城市设计通过对下关草鞋滩地区的改造研究,尝试在现状中国城市运营模式下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开发兼顾、历史与现代共融的滨水码头区开发思路,以期与各位城市规划同仁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 杨一帆.中国城市在发展转型期推进滨水区建设的价值与意义[J].国际城市规划,2012(2):108-113
[2] 刘宝国,姚亦锋,严为洁.滨江生活岸线规划探析——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J].华中建筑,2006(9):104-106
篇6
关键字:城市综合体;布局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 国内外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概要
1.1城市综合体的概念
“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各项功能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又统一的综合体,并将这些功能空间进行优化组合,存于一个有机系统中。
1.2 城市综合体的特征
(1)规模大。城市综合体项目是站在城市运营的角度进行的综合开发,充分满足内部需求,与周边环境形成互补性支持,因此其规模通常在50―100万平米。
(2)功能性强。通常城市综合体都包括大型商业中心、五星级酒店、写字楼及大型公寓,几个功能互相支持形成整体态势。城市综合体的产生是商业、商务、活动日益活跃,信息交换频繁,各类功能叠加和复合的必然趋势。
(3)商圈核心位置,外部交通优势明显。便利的交通设施来保证综合体与城市保持密切的联系,为综合体的零售、办公、居住出行、商务活动、提供四通八达的交通组织。
(4)内部交通组织自成体系。城市综合提通常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体系。
1.3 城市综合体建设的现实效果
从现实生活来看,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弥补了基于功能分区产生的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的不足,通过多功能、多业态的视角切入,为小尺度城市空间的功能复合使用提供了条件。同时,城市综合体的建设也起到集约城市用地、缓解区域交通的实际效果,高容积率及高密度的建筑特征使综合体往往成为城市的地标。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地铁交通系统与都市公共交通系统,将地区商业活动与整体观光旅游相结合,将为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带来新气象。
2 城市综合体现状
城市综合体现状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一般由知名商业开发集团如恒隆、万达、世茂等操作,目前也已进入苏州、大连以及成都等二线城市。
2.1 武汉市城市综合体现状概况
(1)现阶段武汉市作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总水平居于第二梯队前列,进入21世纪以后,武汉市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数十个省、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已经上马或初步完工。如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出口加工区、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阳逻武汉新港、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武汉绕城公路和市内铁路、“武汉外滩”等。2001年武汉市的基本建设项目77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77个。
(2)发展水平:现状城市综合体功能相似,商品层次总体中等略偏上水平,在建的部分城市综合体开始往高端发展。
(3) 消费情况:现状城市综合体主要消费群体为本地中档收入者,消费者采购商品以日用品、餐饮及娱乐为主。
2.2、武汉市城市综合体存在的问题
(1)建筑场地存在的问题
建筑退线:原143号政府令,对退线的要求不明晰,造成街道的建筑界面缺乏连续性。
建筑自身存在的问题:建筑体量:建筑的面宽缺乏严格控制,部分区域出现高层板式建筑;
建筑布局:出于建筑经济成本及自身利益的考虑,不能做到“疏、高、退”;
建筑形态: 新老建筑之间、不同开发单位之间建筑形态缺乏协调,整体性有待加强;
建筑细部:建筑立面、材质、屋顶及建筑附属设施的精细化设计。
(2)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存在的问题
街道存在的问题:道路断面:控制不严格,规划控制的绿化带绿化量较少;
绿地存在的问题:街头绿地:在绿化布置中缺乏与行人活动需求的对接;
山、水体存在的问题:山体:可达性和可游性较差。部分山体可见性较差。水体:部分水体的生态保护有待加强,亲水空间缺乏。
3城市综合体设置标准
由于城市综合体属于新型地产开发模式,国家对其设置标准并没有明确的量化规定;目前业界通常以30万m2 以上建筑规模,三种以上高标准功能构成业态组合来界定城市综合体。商业是城市综合体中最主要的功能组成部分,而城市综合体由于其巨大的规模及吸引客流能力,通常也成为市级商业中心或区域级商业中心。
3.1 国内相关城市商业功能区设置标准
(1) 上海:市中心级商业,日客流量50 万人次以上,基本商业面积30万m2;区域级商业中心,日客流量25万人次以上,基本商业面积10 万m2。
(2) 成都:市级商业中心,日客流量30 万人次以上,外来消费人口占50% 以上;区域商业中心,服务人口为15 ~20 万人。
(3) 青岛:市级商业中心,客流量15 ~20 万人,基本商业面积10 万m2;区级商业中心,客流量10 万人,服务人口15 万人,基本商业面积5 万m2。
(4)南宁:城市商业功能区划分为市级、区域级、社区级三级体,城市商业中心区商业服务设施营业总面积40 ~ 50 万m2;区域商业中心10 ~15 万m2;社区商业中心0.5 ~1万m2。
3.2 城市综合体分类
城市综合体依其规模可以划分为:
(1)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一般选址于城市级别的中心区地带,服务城市及周边区域的消费群体。
(2)小型城市综合体:项目一般选址于片区级别的中心区地带,主要利用交通枢纽带来的客流,吸引区域消费群体。
3.4 城市综合体与交通枢纽结合模式
根据交通枢纽站点规模、城市综合体规模以及客流消费心理的不同分类,城市综合体建筑的平面功能会出现下述几种布局形式:
(1) 围合型:该布局方式一般用于处在规划中心位置的大型枢纽站,即以一个车站或几条线共用的换乘站为中心,城市综合体建筑基本呈围合布置,站厅层与商场相连接,或通过露天广场将交通和商业相连。
(2) 平行( 垂直) 相接型:该布局方式用于一般站点;车站与城市综合体建筑平面位置呈平行或垂直排列,平面衔接关系相对简单,一般通过地下通道、天桥、商业街等带形空间衔接。
(3) 包含型( 全覆盖型):城市综合体空间在交通枢纽空间的上部或周围并联成一体,将交通空间紧紧围合其中,一出付费区即为商场空间。
4、城市综合体布局规划
4.1 武汉城市综合体发展目标
城市设计以“外部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城市外部空间的景观和美观问题,指导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市政交通设计、园林绿化等相关设计,并与相关规划共同作用于城市外部空间环境。基于城市设计的作用,提出城市设计技术要素库构成的目标:
(1)强化特色性。增强城市空间特色的专项要素控制内容。
(2)突出针对性。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规划管理,建议要素库结合规划管理需求和现状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确定。
(3)明确管控的可操作性。结合城市设计不同要素的需求,进行引导和控制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要素控制方式和要求。
(4)强化协同指导性。城市设计要素库的构成不仅服务于城市规划和设计本身,还应对市政交通、环境设施等起到指引作用,要素库的构成应尽量全面。
4.2武汉市城市成果综合运用
(1)要素库与修订后的《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武汉市局部城市设计导则成果编制技术规程》共同指导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工作。
①设计者在要素库的基础上,鼓励结合实际工作,寻找并利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合理补充相关内容。
②重要控制区内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中,提出必须明确的控制要素,其他要素可由设计者根据具体的设计目标和项目特点提出或增加。设计要素应分出规定性与引导性要素。
③本要素库的研究构建了城市设计控制要素平台,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可结合城市建设需要对专项要素进行深化,出台相关要素专项技术标准,如《建筑立面整治技术标准》等。
④建立城市设计要素电子信息库,长效、动态的对要素库进行更新补充。
(2)发挥要素库在规划管理和城市建设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①对于重要控制区域内的城市设计项目,提出重要控制要素,与城市设计成果一同纳入城市设计信息平台(一张图),指导用地和建管报建方案的审批。
②在用地规划管理阶段,所编制的《用地和空间规划论证报告》应参照该技术要素库,明确用地的强制性与引导性规划控制要求(定量和定性),并在规划设计条件中予以控制和落实。
③在建筑工程规划管理阶段中,该技术要素库可作为方案设计及方案论证的技术参考。
④对市政交通、环境设施等专项设计和施工建设起到指引作用。
4.3城市综合体实施策划
(1)近期可开发的城市综合体地块,对其中与现状B R T 枢纽及近期开发公交场站的优先考虑进入招商程序;远期与轨道交通枢纽结合的城市综合体地块做好用地控制,待时机成熟时轨道交通和城市综合体同步建设。成立轨道开发公司,以商业及房地产租售收入补贴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同时对城市综合体进行市场分析,提高其建设可操作性。
(2)交通枢纽结合城市综合体开发的项目投资规模大,设计和施工都比较复杂,盈利模式比较复杂,投资风险控制难度大,可建立开发指挥部,以“四统一”模式(统一业态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为原则进行开发,改变“零售产权,分零经营”模式向“产权式销售”模式改造过渡。实现先招商后开发,统一规划布局,集中管理。
5 结语
城市综合体产生极化带动作用,形成相对独立的城市活动片区和次级集聚中心,从而使城市的布局趋向多中心化,从而带动区域交通的发展,提高消费水平,但是由于城市综合体数量大且建设项目密集,对功能疏解考虑较少。所以建议合理引导布局,预防城市综合体的过剩开发。因此,城市综合体的发展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在不同的区域、以不同的业态合理地分布,这将是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宝民,江禾. 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与运营规律研究――中日案例
[2]HaymarketSeries. Building the Workingman’s Paradise: The Design of AmericanCompanyTowns[M]. Verso, 1996.
[3] 代晓利. 商业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理性设计[J]. 现代城市研究,2009,(8):57-63.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都市主义;城市生态学;理论体系;实践案例
一、城市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建筑物决定城市的形态,而城市则被当作放大的建筑来设计。从文艺复兴时期,城市作为艺术品和图案,到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关于城市的模式和设计理论都是以建筑和建筑学为基础的。管道、路网和各种铺装构成没有生命的灰色基础设施连接一个个同样没有生命的建筑,规范着人们的活动,定义着所谓城市和城市性。这种城市和城市设计理论可以被称为建筑城市学或建筑都市主义。这种主流意识主导了设计学院的课程和实际的工程项目。其后果是我们看到的城市对自然生态过程的忽视、对城市空间系统的吝啬、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与冲突,城市形态的随意与混乱等等。城市由单个物体主导,典型的例证是各种标志性建筑堆砌而成的上海浦东和北京及迪拜近年来的城市建设。
二、景观都市主义
在过去10年间,一种新的关于城市和城市设计的理论―景观都市主义,开始在北美和欧洲的景观设计与城市设计领域开始被议论、被宣扬、并广受学生们的欢迎。景观都市主义的核心论点是:景观,而不是建筑,更能决定城市的形态和城市的体验。这一观点把景观设计学推到了城市设计的前台,可以认为是对景观和景观设计学的再发现。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景观的这次再发现,主要是由建筑师和建筑学背景的学者发起的。
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一词的创造者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是建筑师和建筑学背景的景观设计学者,让景观都市主义在全球掀起波澜的是建筑学教授莫森.莫斯塔法维及其当时领衔的英国AA建筑学院,在全球推波助澜的学者和实践者或多或少都与AA有关。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是建筑学和建筑师从他们的角度发现了景观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建筑师屈米和库哈斯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设计,就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景观都市主义实践的最早案例。在这个案例中,不但建筑师主导了一个公园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这个公园在组织城市和人们的行为体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景观在这里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园”本身,而是开放的、组织城市形态和功能的空间结构和触媒。
三、景观都市主义的几个实践项目
案例一:拉・维莱特公园,巴黎,法国。在20世纪80年代巴黎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项目中,获得设计竞赛前两名的方案――分别来自屈米和库哈斯―如今被认为是景观都市主义最早的实践。他们的设计方案抛弃了传统的公园设计手法,而采用了一种景观与城市语汇紧密交融的设计策略―一种“城市化的景观”或“景观化的城市”。屈米认为拉・维莱特虽然名为“公园”,其实是一种新类型的城市,是“巴黎最大的不连贯城区”;而库哈斯同样认为无法用传统的“复制自然”的公园设计手法达成设计目的,他期望拉・维莱特成为“社会工具的稠密森林”。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不约而同的运用了一种秩序系统控制了大尺度空间,让景观成为一种容纳和安排复杂的城市活动的媒介。
屈米的方案最终获得头奖并付诸实施。他摈弃了传统的城市和园林设计中那些中心、轴线、等级等组织空间的手法,以一个“点-线-面”相叠加的系统覆盖整个场地,成为公园的基本架构。这一系统是无中心、无等级和蔓延的。“点”是按120m方格网排布的被称为“疯狂”(Folies)的红色构筑物。“线”是主要的交通系统,包括两条长廊、林荫道、中央环路和一条将10个主题花园联系起来的蜿蜒步道。“面”即是这10个小型的主题花园和其它场地、草坪及树丛。10个主题小园包括镜园、恐怖童话园、风园、雾园、龙园、竹园等,分别由不同的风景师或艺术家设计。
屈米把这些风格迥异的主题园比喻成一部电影的不同片断,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游人在其中进行不同的活动。同时公园中的几座公共建筑也都常年安排多样的公共活动。从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事件”在公园中上演,事件景观代替自然景观成为公园的真正内核。同时,拉・维莱特是开放的,与城市之间没有明显的隔断。从某种意义上说,“点-线-面”的系统正是一个基础设施网络。
库哈斯的方案尽管最终排名第二而未能实施,但也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评价。库哈斯设置了4个策略性的“层”的叠加:“人流集散点”是不同尺度的服务区;“东西向带状区”是一种并置的条带系统覆盖,整个场地,相邻的条带是异质的,包含着不同的自然和人工地形;“大的组团”是线形和圆形的树林;“交通组织路线”是不同类型、等级的道路。与屈米方案相类似,容纳多种城市事件、活动以及未来变化的可能性是这一方案的中心理念。库哈斯声称:“可以有把握地预言,在公园的一生中,计划将经受不断地变化和调整。公园越是运作,越将处于一种不断修正的状态……计划的不确定性是根本的原则,作为形式概念的基础,允许任何转换、修正、置换或是替代的发生,而不损害最初的前提。
案例二:弗莱士河公园,斯塔顿岛,纽约州,美国。该项目创造性地将890.3hm2(2200英亩)的弗莱士河垃圾填埋场改造成纽约市最大的城市公园,其特色是广阔的潮汐湿地和溪流,超过64.4km(40英里)的小径步道,以及重要的娱乐、文化和教育设施,包括一个引人注目的山顶纪念碑,用于纪念“9.11”事件失踪者和为修复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人员。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填埋场,9.11事件后世贸中心的残垣废墟就填埋与此。其主要创新在设计中融入长效变化机制,打破陈规,在最初的阶段就构建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动态灵活框架。詹姆斯・科纳Field Operations景观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展现了如何将原来的垃圾填埋场改造成一座比纽约中央公园大3倍的城市公园。这项长达30年的规划项目涉及大型景观的恢复,改造并利用原来垃圾填埋场上被污染的湿地。除景观设计师外,项目的整体规划还需要建筑师、规划师、生态学家、交通工程师、土壤科学家和水文学家的通力合作。
四、景观都市主义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在强调城市生态和谐发展的前提下,作为国际城市发展的新理论,景观都市主义对我国新一轮的城市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比如对城市工业废气地的处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均,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已经显露了一些后工业化的特征,大量遗留的工业废弃地面临回收再利用。大量工业遗产地,不应仅仅只是保留原样的工业文化。这样并没有达到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应该学习国外的较好实践,利用景观生态主义理论的精髓,重新打造地块形象,提升价值。
考虑自然演变的过程融入设计,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强调设计是一个过程,不可以设计某些生硬的人工景观,而是在总体框架的引导下,充分尊重场地中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变与发展,减少人为活动对场地发展的影响,使场地的景观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
五、结语
景观都市主义给了建筑学、景观设计学一次大融合的机会。它敲打去长期以来学科之间的藩篱,给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反思;更重要的是,给景观设计学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当然,它的理论还远远没有成熟,它的论点需要更多的实践来验证和说明。而史无前例的中国的城 市化和城市建设,将为景观都市主义的发展创造最大的机会,必将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理查德・马歇尔;美国城市设计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 零碳城市 低碳城市 碳排放 生态 可持续发展
以往,水质恶化、土壤和大气污染、生物安全等这些容易被公众感知的环境问题通常是我们关注的热点。但如今,人们逐渐认识到,CO2排放及其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和气候紊乱,更是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各国在发展与环境问题上,又增添了减缓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新的世纪性命题。在旧有的能源结构下,建筑是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在经历了低碳/零碳建筑的初步探索后,人们认识到,在更大尺度上进行整体努力会有更加明显的成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低碳城市的概念被提出并得到关注,其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也日益成为国际热点。
一、零(低)碳城市的内涵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发展以较低的碳排放水平为前提,采用适当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结构形式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功能。“低碳”理念要求城市的建设和运行过程尽可能减少CO2排放量成为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在经济、社会、环境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下,能源类型和利用方式成为城市碳排放的直接源头和主要控制点,因此,低碳城市的实现最终还要落脚于其能源技术模式上。另外,城市碳排放量与自身碳吸收能力之间的平衡状态称为 “零碳”或碳中立,“零碳”是“低碳”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减少碳排放量(能耗减少和技术优化)和增加碳吸收能力(增加绿量)两方面此消彼涨的努力。但一般而言,一定区域的碳排放量总是要远远高于其所绿地所具有的吸收能力,于是,碳平衡是一件非常重要、又非常困难的事情。
零(低)碳的重要前提是寻找替代能源,这与当地的自然资源息息相关,再加上生态城市强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地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状况也成为了其举足轻重的考量环节,因此,低碳城市没有统一模式,其在具体实现手段和设计方法上因时因地而变。本文选取上海东滩和阿联酋马斯塔尔两个有着显著环境差异的生态城市实例为代表,在对比中分析其低碳理念和具体设计策略。有趣的是,这两个实例均为发展中国家所为,都号称世界首个生态城,展开了一场令人回味的“可持续城市竞赛”,也引起了国际间的广泛关注。
二、上海东滩生态城的零碳理念与设计策略
1.项目规划总体概况
规划中的东滩生态城位于中国第三大岛屿――坐落在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 原本是一大片农业用地。规划面积为8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东滩生态城的建设目标是真正零碳和可持续的城市,将生态足迹降至最低(图1、2)。
总体规划设计任务由国际知名的奥雅纳环境顾问公司承担,奥雅纳从生态足迹评估与控制入手,确定生态目标,并将“整合城市设计”概念作为生态规划的实施策略和技术方针贯穿始终。奥雅纳制定的生态足迹目标是2.0,即岛上人均消费的自然资源由2公顷以下的土地提供。东滩通过引入量化指标来指导城市生态设计,从而明确了项目要达到的环境性能目标,包括碳减排的分解指标,使设计方向更加明确。
2.零碳设计策略
在能源类型革新上,东滩依靠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燃料和城市垃圾回收生产能源;拟建立全国第一个氢能电网,氢燃料电池等清洁技术为公共交通提供动力。计划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总需求的60%,2030年达到100%。
在能源技术的创新利用上,注重城市整体设计策略、气候与被动式设计以及交通方式的革新。其在城市设计和建筑单体上的节能减排策略包括:
(1)城市朝向:突破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一切以碳减排和生态性为准则,将城市网格稍加旋转,偏离南北轴线以利自然通风。
(2)低密度开发:东滩被规划为一个低层公寓散布形式,其间布置了大量草坪和公园。建设只占用40%的土地面积,较低的开发密度,将大量减少能耗,并保护环境生态性。
(3)自然生态统合:基于自然湿地边界特点,东滩以运河和湖泊等有机元素雕刻基地,组织有机形式来回应基地的框架。湿地不但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同时更能作为城市环境碳排放的吸收器,从而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形成适宜、健康的城市生态气候。
(4)重视形式性能:东滩的各种设计理念和措施都是针对中国的环境问题,这成为城市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基础。设计者侧重的不是建筑和城市的形式,而是针对环境问题而形成的形式性能。
(5)建筑高度:东滩是湿软土壤,因此,建设超过8层高度建筑物将需要昂贵的基础,这将加大建材消耗量,从而加大碳排放。另外,为了使场所更有效地利用夏季风和自然光,整个城市设计为4层~8层。
(6)城市农业:农作物为居民提供食物的同时,其稻壳和秸秆作为生物燃料,也可起到碳吸收的作用, 以此实现东滩“低碳城乡一体化”的集成系统。
(7)绿色交通:步行、自行车、清洁能源公交车(氢燃料电池)、水上出租车(太阳能驱动),将是人们的出行方式,市内建有不受机动车干扰的独立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网络,任何地方到附近公交车站步行不超过7分钟(500米)。另外,基础设施以使用本地设备为目标,从而减少了进口设备的运输过程,有利于碳排放减量。
三、Masdar生态城的零碳理念与设计实践
1.项目规划总体概况
马斯塔尔(Masdar)生态城拟建于阿联酋阿布扎比炎热的沙漠环境中,是一个计划耗资220亿美元,开发面积600万平方米,并能容纳5万人口,实行碳中立、零废物的全新零排放城市(图3、4)。由于长期依靠丰富的石油储量支持经济快速发展和供应国内能源消费,阿联酋比世界上任何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要多,被称为“世界上最不生态的国家”。2006年,阿布扎比启动了“去化石”战略行动计划,试图通过马斯塔尔生态城在内的开发项目,成为可持续性的全球领跑者。
Masdar生态城由诺曼・福斯特为总设计师的项目团队负责总体规划。沙漠气候是一种较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生态恶劣环境,具有较少的自然资源(水和植物)和较低的环境承载能力(如CO2吸收),因此,在以城市本身性能解决人类生活的舒适、健康等需求的基础上,还须通过一个更为完善的人工系统来消解城市的环境影响,所以“零碳”将成为马斯塔尔必须达到的目标。
2.零碳设计策略
在能源类型上,严酷的沙漠环境使得Masdar自然资源严重不足,太阳能利用就成为其能源供应的唯一途径。整个城市所需电力全部由大规模太阳能光伏系统产生。为解决缺水问题,规划了一个比现有效率高80%的脱盐厂,通过低能耗海水淡化和中水、污水系统回收的整个基地的供水。
其在城市设计和建筑单体上的节能减排策略包括:
(1)城市朝向:根据风向使建筑布局偏西南方向,以优化阳光和阴影的平衡。另外,建筑的风塔可以捕捉冷空气并排出热空气。
(2)高密度开发:延续沙漠地区利用气候的传统方法,街道规定为10英尺宽,建筑物间距较小,加上5层限高,有利于塑造遮阴街道和庭院为城市降温,减轻沙漠高温的不舒适性,并改善步行环境。
(3)系统封闭性:利用“围墙”这种当地传统概念,将整个城市进行封闭。围墙的作用是保护城市不受恶劣沙漠风侵袭,并通过在其中安置水过滤系统服务于社区。
⑷地方材料和废物回收利用:利用当地和可重复使用的材料;通过真空系统和电动卡车将废弃物进行堆肥再利用,转移几乎100 %的废物。
(5)交通方式:三层次交通系统将取代小汽车作为运输工具。最底层是连接阿布扎比、Masdar和国际机场的列车服务;第二层是地面步行系统,到达公交站点的最远距离控制在200米;最后是个人快速公交系统――1700辆电动个人轨道捷运厢及其全自动控制系统。
四、总结与思考
东滩和马斯塔尔为代表的国内外低碳城市设计案例分析显示,低碳城市在实质环境的设计上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1)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2)生物气候城市和建筑设计;(3)与碳排放量相适应的城市绿量;(4)紧凑的城市布局和发达的公交体系,减少小汽车依赖;(5)地方材料和废物回收再利用;(6)建筑主动节能技术应用。
二者间的显著差异也总结如下:
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以低碳排放为目标,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与节能技术,并根据不同的基地与环境条件进行生物气候城市设计,同时结合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结构的综合调整与控制,形成系统整合,是一个高度探索性的实践过程。东滩和马斯塔尔基于其迥然不同的自然条件,在减碳策略上有诸多不同,相对而言,东滩生态城的规划由于本身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更好结合,加上理性规划、分阶段开发,以及适应性更强的低碳技术等,应该可以更好地达成城市的可持续性。当然,这是仅就理念与设计层面作出的评价,与该项目的具体实施无关。
参考文献:
[1]付 允 汪 云 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篇9
关键词:密度分区技术方法
密度分区制度作为城市规划精细化管控的手段,在国外得到广泛运用,我国近年也越来越多城市尝试建立密度分区制度,其技术方法目前较为普遍的有“总量分配法”与“可接受强度限制法”。深圳市是国内较早开展密度分区研究与管控的城市,2001年开展了《深圳经济特区密度分区研究》,2007年城市总体修编中进行了《密度分区与城市设计研究》专题研究,2014年颁布《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下文简称“深标”),增加了“第4章密度分区与容积率章节”。
1 深圳既有研究的总结分析
1.1 《深圳经济特区密度分区研究》
该研究采取的是“总量分配法”,参考人口、配套设施的因素,通过“环境标准导向模式”推算规划期末总建筑规模,再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的分配形成了密度分区。宏观层面,以“服务条件、交通条件、环境条件”三大因素建立基准模型,划定了“高、中高、中低、低”四类密度分区,再以“生态、安全、美学”原则对基准模型进行调整,形成修正模型,最后按照功能类型建立扩展模型(“居住分区模型”和“非居住分区模型”)。中观层面,主要是按功能对总量的密度分配:居住用途,首先结合总规土地利用与“居住分区扩展模型”测算居住用地在4个密度分区中的分布,然后通过人均用地及建筑面积等标准推算出“高层、中高层、多层”居住小区的毛容积率,再乘以对应的用地面积得到规划居住建筑总量,此外还通过规划总人口规模反推居住总建筑面积,最后对两组数据进行校核形成“居住建筑密度分区”;非居住用途,该推算采用较多的假设前提,首先设定办公及旅馆、商业金融服务、工业及仓储、其它功能的容积率区间,再结合总规及案例设定各自的占地面积比例,进而推算出“非居住建筑密度分区”。微观层面,主要是从用地规模、城市设计、交通条件三方面提出了在街坊内密度的修正原则。
该研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尤其是“密度影响因素量化为数学模型”及“密度的分配”方面的技术方法。然其缺点也较为明显,首先是“总量算不准”,目前深圳原特区内的建筑总量已达其预测规模的两倍,直接导致整个研究的基石被破坏,也就失去了规划管理的实操价值。实际上“总量分配法”较适用于“稳态城市”或计划经济特征较明显的城市,深圳发展速度快、产业转型明显、市场经济活跃,简单的线性增长预测显然是不适用的;另一方面,“总量分配法”不应简单的以规划期末“人口规模、建筑总量”为固化对象,应更多将城市承载力及增长可能性作为可变校核因子,将模型调整为联动动态模型,这样才具较强的适应性与操作性。
1.2 《深圳市密度分区与城市设计研究专题》
该研究首先对深圳现状密度及过去6年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检讨,提出应采用“可接受强度限制法”的研究策略,结合总规制定了全市密度分区策略(经济效益优先区、环境效益优先区、效益均衡发展区),并在此基础上吸收其国外经验“设计”了一个“密度分区”(高、中高、中低、低),再通过案例法设定了不同功能、不同分区的容积率。该研究提出的方法体系与管制思路有较高的实操性,其缺点在于其“密度分区”是设计出来的“构想”,缺乏基础数据支持与足够样本的实例验证,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规划管理。
1.3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4),密度分区与容积率
2009年,规划主管部门颁发《深圳市法定图则地块容积率确定指引(试行)》(下文简称“《指引》”),从内容及方法上吸收了前述两次研究的主要成果,提出了6类(其中I类为生态区,不进行建设)密度分区,分别给出了居住用地基准容积率和商业用地基准容积率,并提出了明确的测算方法,即基准容积率乘以叠加修正系数(地块系数、道路系数、地铁系数)。2012年深圳市着手《深标》修订,将《指引》的内容略做调整后予以纳入。
总体来说,《深标》中设定密度分区的内容是深圳市进行密度控制的重大举措,将密度分区管制上升到地方标准的高度。但是,《指引》试行期间遇到了较多的问题,突出体现在基准开发强度(包括修正后的)与实际出入较大,界定内容过于宽泛,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相关行业对其科学合理性的质疑,于是呼,详细规划层面的研究经常能够轻易的、合理的或不合理的突破密度分区管制,不断累积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风险,城市形态无序化发展趋势加剧。《深标》中相关内容延续了《指引》,《指引》遇到的问题也是《深标》即将面对的问题,且由于《深标》是地方标准,其面临司法纠纷的风险被大大提高了。
因为“密度分区”是“设计”出来而非计算出来的,虽考虑了现状及规划意图,但缺乏交通、市政、公共配套及环境承载力的专门研究,量化支持基础薄弱,科学合理性大打折扣,无论是对上(市政府)、对下(基层管理)、对内(各职能机构)、对外(开发商、各种主体),都显得底气不足,难以形成“掷地有声”的效果。因此,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适应性强的密度分区制度,对于解决目前规划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前瞻性应对存量土地背景下的规划体系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主管部门计划开展密度分区及相关配套制度的修订。
2 新一轮密度分区规划修订技术方法的设想
本轮修订的核心思想是“以科学、动态的运用城市建设数据为密度分区的基础,以法定的制度与规则为管理手段,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思路概括如下:综合采用“可接受强度限制法”及“总量分配法”建立数学模型作为密度分区的测算依据,以“测算公式+参数体系+测算规则”为操作手段与规划管理对接,如下图所示:
该方法的核心是“测算模型”的建立,测算模型以基础模型为基底,以6个主要子模型作为“限制条件”进行修正。基础模型容纳密度分区现状情况、有效规划及相关政策等直接表象要素,子模型设定了公共配套、综合交通、市政公用、环境容量、城市形态、地价六大类,子模型也由若干个小类的模型组成(例如公共配套,就包括行政、文化、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等自成体系的模型),通过对子模型中的核心要素的量化及与密度分区之间关联,形成对测算模型的动态修正,最终形成密度分区各区的规模控制及密度分区规划模型。该方法的技术难点有三:统计单元、量化逻辑及关联逻辑。
2.1 统计单元
不同要素的量化过程都存在其自有规则,有效核算范围各异(例如小学的核算范围为半径1公里,变电站是半径5公里,污水厂、大型医院则范围更加大,等等)。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确定具备数据统计可行性、规划管理操作性并为其它要素单元所覆盖的最小单元――基本单元,研究以“次干道以上城市道路、行政区划边界、基本生态控制线”为边界,通过Arcgis系统将全市划分为3000多个单元,多数单元面积在20~40hm2。
2.2 量化逻辑
量化逻辑是不同影响要素在模型内的算法规则。大多影响要素都能纳入“点要素”与“面要素”两大类模型。点要素对应能够限定服务范围的设施,包括公共配套子模型中的要素及少量的交通市政设施;面要素对应系统性强的影响要素,其设施本身不具核算意义(例如公交站)或者是无形的(例如城市形态),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够进行有效核算,主要包括除公共配套子模型外的5个子模型中的要素。两大类要素的的量化逻辑有较大的不同,点要素一般以转化明确的数量表达规则为目标(如学校学位数量、医院床位数量),而面要素则相对模糊的评级体系为主(如交通道路拥堵状况的A至F评级)。
现以小学为例介绍本次研究中一个小模型的量化逻辑,其核心内容是“学位密度”概念。首先将全市按照社区界线结合基本单元划定若干个“小学配套单元”(10~20km2),将单元内用地以“1×1hm2”的网格进行栅格化作为“学位密度”的统计载体――图斑,再将单元内各小学通过Arcgis“泰森多边形法”实现单元内小学的多边形全覆盖,设定0~500m、500~1000m、1000m以上三个级别通过Arcgis“距离衰减法”对单元内的小学依容量将学位分配至图斑,结合单元内的多边形覆盖情况对盲区进行最小密度修正,这样就基本形成了全覆盖的学位密度图斑,每个图斑都包含特定数量的学位,通过匡算图斑可获取单元内的学位供给数据。
2.3 关联逻辑
关联逻辑是指基础模型与测算模型、子模型与测算模型之间的换算规则。
(1)基础模型与测算模型。基础模型包含了现状与有效规划的信息在内,与测算模型的关联逻辑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基准开发强度分区,需要兼顾现状与规划意图,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设计”的成分。
(2)子模型与测算模型。子模型中的点要素模型的关联逻辑建立相对简单,只需设定影响要素与建设规模之间的指标关系,例如设定“?学位=?居住建筑面积”,该指标关系可以通过案例统计得出较为可信的结果,然后通过基本单元内学位密度图斑的匡算就能实现学位数量与居住建筑规模之间的关联。面要素模型的换算规则要复杂的多,主要是由于各种模糊评级体系只能建立与特定功能类型建设规模的判定关系,只能对建设规模的改变提出趋势方面的评价,要实现数量上的对应关系需要大幅增加子模型的精细程度与复杂程度。
3 结 语
建立量化水平高、操作性强且能够动态调整的密度分区制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融汇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方法与手段,也需要较高水平的城市规划管理数据化基础,更需要在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不断的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经济特区密度分区研究,2001.
[2]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密度分区与城市设计研究,2007.
篇10
关键词:城乡统筹 小城镇 总体规划 编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O223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2008 年施行的《城乡规划法》要求城市规划的研究领域和控制范围从城市扩展到城乡整体的区域范畴,改变原有城乡分割的规划模式。但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笔者认为镇[注:本文涉及的“镇”或“小城镇”概念是指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域层面的“城乡总体规划”才是统筹城乡空间的真正抓手。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近三十年的历程中经历了由粗及精的发展演变,但其核心内容仍是“性质―规模―布局”三步曲,关注重心仍然在于“镇区”的物质空间规划,因而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面对宏观形势的变化,小城镇规划应以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为指导,亟需加快编制方法与内容创新。
2 对当前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实践评价
由于缺乏独立、系统的法规、规范、标准,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一直面临着适应“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双重技术标准的尴尬。现阶段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具体编制仍然参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注:2006 年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明确其适用范围为“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执行,使其往往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简化版,难以真正体现小城镇实际的发展需求与特点。从《城乡规划法》与“城乡统筹”要求出发,回顾现有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与内容,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发展定位前瞻性不足
在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小城镇规划更多地侧重于政府计划的内容,而对于市场的发展和实际需求的分析不足。同时,对小城镇“区域地位或作用”的分析不够透彻,致使全局性与前瞻性不够。
2.2 规模预测缺乏调适能力
人口规模预测一直是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随后确定用地规模以及进行用地布局的重要依据。通常,人口规模的预测对外部市场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考虑较少,因此经常会出现人口预测值远远滞后或超前于实际发展的现象。
2.3 “村镇体系结构”已不能适应“城乡统筹”的要求
以村镇体系结构为核心的镇域规划对全域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等方面缺乏统筹考虑,不能满足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此外,由于城镇空间布局是基于一定人口规模的用地安排,在空间布局上往往局限于规划用地范围线以内的各类用地优化组织,缺乏与“线外”用地的衔接,导致镇区“孤立”于镇域的现象。
3 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编制方法与内容创新导向
从城乡统筹要求出发,当前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应及时转变视角,从“全域”或“广域”角度切入,变“由点及面”的规划方法为“由面及点、点面结合”。具体创新导向可归纳为“五新”,即新理念、新视角、新内容、新要求、新手段。
3.1 新理念:城乡统筹;强调环境资源的保护;强调“城”与“乡”的平衡
3.1.1 城乡统筹
小城镇是“城―乡”之间基层的衔接点,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真正抓手。因此,镇域层面的规划编制应将城乡统筹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应将整个镇域纳入规划范畴,统筹整合镇域各类产业、资源,并促进城镇各类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1.2 强调环境资源的保护
资源与环境是小城镇生存之本,在小城镇规划编制中应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生态可持续发展。
3.1.3 强调“城”与“乡”的平衡
通过引导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努力实现两类空间在居住环境、就业空间、设施水平等方面的均衡化,实现城乡利益综合平衡,真正统筹“城”与“乡”。
3.2 新视角:全域高度;点面结合
3.2.1 以镇域为着眼点优化镇区空间
以实现城乡空间整体协调和城乡资源统筹配置为目标,构建城乡统筹的空间、产业与设施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在把握镇域空间整体性的基础上进行镇区空间的优化布局。
3.2.2 以镇区为核心整合镇域资源
依托镇区,进行镇区以外农村地域的空间整合、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培育,繁荣农村经济。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产业体系、设施服务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3 新内容:强化战略性研究;深化镇域规划;增加核心区城市设计引导
3.3.1 强化宏观层面战略性研究
强化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对小城镇在较长时期经济、社会、环境等若干重大问题的全局性统筹考虑,并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确定小城镇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3.3.2 深化镇域规划内容
(1)以产业导向城乡空间布局,构建“面”状覆盖的空间框架
规划依托镇域各类特色资源培育类型多样、功能互补的多个产业平台,在镇域范围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
(2)完善贯穿各功能主体的“线”性设施网络
通过“线”性设施网络的组织,实现城乡空间的有机融合。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系统;完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管网系统;梳理水系、绿脉等自然要素并加以改造利用,形成链接各功能主体的景观纽带。
(3)进行全域空间管制
对镇域内的用地进行全面的分析,据此进行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建设区等空间划分,从而为城乡空间布局优化、自然人文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必要的空间框架和实施依据。
3.3.3 增加核心区城市设计引导
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重视城镇空间景观特色的塑造,适当将城市设计理念引入总体规划层面,在城镇景观规划中深化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引导内容。
3.4 新要求:与“土规”衔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与城乡土地流转
城市(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规”之间的衔接,在县(市)域层面重点是指标方面的衔接,而在空间上的衔接需在镇域层面具体深化、落实。因此,在镇域空间布局中需进一步深化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衔接,并重视对农村居民点整治与城乡土地流转的对策研究,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统筹利用。
3.5 新手段:优化新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强化全过程公众参与
在规划前期,通过广泛的公众民意调查与群众走访,深入了解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迫切问题以及居民的实际需求,在规划中有针对地加以解决、落实,以提高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新时期,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创新,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的需要,更是促进以小城镇为核心的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这一方面迫切要求从国家层面及时制订镇规划编制办法,科学、系统引导镇一级的规划编制;另一方面,也对当前的规划实践提出了理论与技术创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汪光焘,制定镇规划编制办法是当前迫切任务
[2] 蓝万炼,论乡村工业的未来与农村小城镇的发展阶段,经济地理 , 2001 (06)
[3] 陈怀录、华中,小城镇总体规划“规模―布局―时间”模式研究,2002(2)
[4] 陈志诚等,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规划师,2006(2)
[5] 王聿丽,《城乡规划法》视角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宁波大学学报,2009(6)
[6] 包晓兵、陈华臻,城市规划编制的必要补充――规划策划,科技信息,2009(13)
[7] 杨保军,城市规划 30 年回顾与展望,城市规划学刊,2010(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