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新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新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关于生态城市的认识
生态城市(eco-city)是由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于1981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建立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
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诠释。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认为生态城市的全部内容是追求人和自然的健康和活力。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指出,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环境,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黄肇义等(2001)提出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杨志峰等(2008)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王如松(1987)将生态城市定义为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城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的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富足、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戴天兴(2002)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有利于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以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自然系统和谐,即“人―社会―自然”和谐为其发展目标的。彭晓春、李明光(2001)认为,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其一自然地理层次,是城市人类活动的自发层次,是城市生态位的趋适、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其二社会功能层,重在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善子系统之间的冲突关系,增加城市这个有机体的共生能力;其三文化意识层,旨在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冯端翊(2001)认为生态城市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内涵: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规划;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倡导清洁消费;建立城市清洁交通体系;搞好市区立体绿化;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城区周边环境,缓解中心城市的生态压力;控制区域城市密度,保护绿色城市间隔;改进和完善城市发展考核办法及指标。
关于生态城市内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识。从系统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由社会―自然―经济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建立生态产业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为目的的理想经济运行系统;从地理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二重体,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意识观为主导观念,社会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3. 生态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生态城市思想直接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人类对生态城市的理解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升华而不断加深。国内外典型的生态城市建设措施及其取得的成果见表1。
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在国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其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经验也较成熟。而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成熟的经验不多,且在国际上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理论
1.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通过分析城市经济运行,解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经济、外部经济、聚集和扩散经济以及分布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揭示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城市系统和城市经济结构,以指导城市建设的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任务正是通过阐明城市经济发展规律,为经济政策、对策等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系统地研究城市经济产生的基础和条件,研究城市的性质、功能和产业结构升级,预测城市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协调城市内部经济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协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关系,对城市的经济要素、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回答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问题,揭示城市经济的本质和发展的动力与条件,为管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城市经济、形成有效的调节和控制系统奠定理念和方法基础。
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生态城市的建设适应了这两大主题的要求,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代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向。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见表2。
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具有与传统城市不同的特点,较传统城市的建设更为复杂,甚至在一些层面,生态城市的理念与原有的城市理念是冲突的,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因而,需要根据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城市经济理论的创新,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以指导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否则生态城市建设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城市经济理论创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客观需求
我国的城市经济学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了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城市经济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中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涉及了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城市现代化、城市经济的协调运行、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管理等问题。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从城市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很少,又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能拿来照抄照搬。现有的城市经济理论主要是以传统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其理论成果为传统城市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而针对生态城市特点所开展的理论研究却存在着不足,无法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因而,为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城市经济学必须进行理论创新,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全面研究生态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其产生的基础与条件、内部经济结构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目标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三、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且多数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外在的城市形象和环境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考虑眼前目标多,长远目标少,出现了与生态城市内涵相背离的情况,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
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力度缺乏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4. 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
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
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总之,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诸多背离其独特内涵的问题,涉及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缘于缺乏生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因而创新城市经济理论的研究,形成适宜生态城市建设需求的城市经济理论成果,纠正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偏差,为构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的城市生态体系,促进城市的良性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四、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的思考
生态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理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基于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实际和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目前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应重点围绕如下方面进行:
1. 生态城市的本质与内涵
对生态城市本质和内涵的正确认识是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关于生态城市内涵的解释,学术界尚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城市经济学应该在已有的关于传统城市本质与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通过与传统城市的比较研究,深入研究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和具体内涵,明确生态城市运行的目标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域。
2. 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3.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4. 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5. 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6. 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将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区别对待,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7. 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五、结语
篇2
一、民航机场通信工程的特征
在民航机场中,通信工程是其主要的基本工程,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整个机场能否正常有效的运行。在当前民航机场通信工程进行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其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民航机场中的通信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民航建设本就是一项比较复杂与庞大的工程,其中的通信工程技术与其他工程相比,也有着较强的特殊性,建设过程中需要有赖于专业的技术相关人员,其管理过程也只有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人才才能够胜任[1]。
第二,民航机场中的通信工程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在对民航机场通信工程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环环相扣,每一道工序的施工也必须按照顺序进行,有着很强的规定性。同时,民航机场通信工程建设所涉及到的部门与其他工程相比更加广泛,主要包括技术、管理、监督、建设等相关部门,且部门之间需要相互联系,合理协调,共同完成工程的建设工作,所以,民航机场中通信工程的建设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
第三,民航机场中的通信工程需要较大的建设投资。民航机场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民航机场中每一个工程的建设都有非常严格的技术要求[2]。对于通信工程来说,因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更高,在施工难度方面也相对较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程施工的专业化要求。但在对通信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天气、市场体制等多种因素变化的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航机场中通信工程的建设。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非常多,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民航机场中通信工程的建设投资额度也会随之增加。
第四,民航机场中通信工程建设材料有较大差异性。民航机场通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运用的材料与设备有很多,但材料与设备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核算通信工程造价的过程中,不能单单按照额定的工程量进行计算,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因原料与设备的差异性特征,在对民航机场通信工程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整个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方案、技术、进度等加以考虑,并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第五,民航机场中通信工程建设与管理具有复杂性。在对民航机场进行通信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其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工程可行性分析、项目确立、项目审批、下达任务书、项目设计、工程评审、工程质量、工程成本、工程安全、工程进度、工程成本效益考核等多方面,因此,对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整个过程相对复杂,层次也相对较多[3]。
二、创新民航机场通信工程的建设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航机场通信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也需要进行创新与改良,其创新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需要创新民航机场通信工程的管理理念。民航机场需要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以及自身的发展战略对整体性的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充分意识到通信工程对于民航机场来说的重要性,以市场为基础进行理念创新,并对每一个员工宣传创新意识,以提升民航机场整体性的管理水平。
其次,需要创新民航机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组织机构。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高质量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工程的建设施工效率,在建设民航机场通信工程时,构建起一套健全高效的组织机构能够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保障[4]。组织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权限进行合理规范,强化个人的责任力度,构建起相应的制约机制,以达到机场、通信工程项目、工作人员三者之间的利益协调。
再次,需要创新民航机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制度体系。在通信工程项目完成立项工作以后,便需要制定出一套相应的工程制度体系。其中,激励制度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够鼓励人才积极发挥自身作用,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另外,构建起风险评价机制也是很重要的,能够有效降低工程建设过程中事故的发生率;同时,还需要构建起相应的制约制度,以保障工程可以在确定施工内容的过程中,以市场法规为依托。
最后,需要创新民航机场通信工程假设管理的科学技术。民航机场中的通信工程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很多先进的创新技术进行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障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进度,从而使利益得以最大化[51]。因此,在通信工程建设中,通过技术创新带动管理创新也是未来民航机场通信工程的一条主要发展途径。
三、民航机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工作
基于以上论述,想要使民航机场通信工程建设管理达到更好效果、取得更大利益,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实行封闭式管理
篇3
摘 要: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普遍感到压力大,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艰难。为此本人进行了相关的课题研究,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压力及其来源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心理障碍的疏导问题提出了调适意见。本文就是笔者对该问题研究的初步成果,供大家商榷、参考、共享。
关键词:心理压力;显性根源;隐性根源;合理疏导;恰当调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一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是理工类专业尤其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所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一般都安排在第二学期开设。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学习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学生普遍感到有心理压力,随着课程的进行,难度日渐加大,压力日益加剧,伴随而生的是焦虑日盛、焦躁不安、消极退缩、空虚茫然。因而多数学生对于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学习,因畏惧而远之,因害怕而弃之。老师辛辛苦苦教学,却普遍收效甚微。
笔者曾对多届学生(其中包括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班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招本科班的学生)进行过测试,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小。例如,分不清“大于和等于”的意思就是“不小于”,其不成立时就是“小于”的人数不低于全班总人数的五分之二;不能区分“判断通过键盘输入的整数是否是素数(或说质数)”与“输出在1和100之间的全部素数”两个不同题意区别的人数超过全班总人数的一半;在15分钟的测试时间内不能将一个三位整数X用X/100取整分离出X的百位数的人数达全班总人数的60%;在学过求余运算符“%”之后,不能用X%10求余分离出X的个位数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80%,不会用(X/10)%10的方法分离出X的十位数的人数竟达全班人数的90%;……。
在这样的前题之下,多数学生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的心态是既有新鲜感,又感到恐惧,学过一段时间后,便不时流露出畏难情绪。有的在学过一些简单的教学用小程序之后又急于求成,为不能一次成功独立编写出大程序而感到懊恼;有的在上机实践时由于粗心大意出现差错、意外,当系统报告多处错误需要进行调试时就显得十分浮燥和不安,有的学生干脆放弃;……。这些现象都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课程之初、之中和之后的各个阶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面对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时流露出的窘迫、担忧,教师应该怎样正确应对?
程序设计在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所以在高校甚至于在中学,“程序设计”都应该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尤其在高校,“程序设计”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与“高等数学”课程有异曲同工的作用。笔者认为,无论是从课程地位、课程设置还是课时量的安排来说,“程序设计”课程都应该成为理工类专业与“高等数学”课程同样重要的一门课程。
然而在我国由于中学为了适应应试教育的要求,几乎都没有开设或者没有认真开设“程序设计”课程。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可以说是只注意了培养高考状元,而埋没了其中不少可能在软件行业里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少年天才;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不少中学惯用题海战术,施行只强调模仿、忽视思考的大运动量训练,致使中学阶段的许多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正常的、合理的训练和培养,软件知识更是贫乏甚至是空白。这些问题往往成了大学阶段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心理障碍。现象形形,实质都是因为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要想提高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质量,就不能不对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和之中的心理状态及产生压力的根源,作一番深入的探讨。针对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时表现出来的问题,教师应该对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源进行剖析并予以合理的疏导和恰当的调适。
二
人的行为既受到心理的支配,同时又影响到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压力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轻度的压力容易转化为惰性,重度的压力会产生焦虑,只有恰当的中度压力才有可能转变为动力。学生面对学习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所产生的压力,显然属于重度压力。这种重度压力产生的根源,有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
显性压力来源主要有思维、环境、考试、父母、老师、同学、社会、就业问题等。例如认为自己思维基础差,反应慢,跟不上老师;从未见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很不习惯,跟不上、记不成笔记;时刻记挂父母的期望,害怕考试“挂科”而失面子;担心因成绩差得不到奖学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担心同学比自己强,在互相比拼中居下风;担心学得不好,将来就业困难,找不到好工作,会受到社会的岐视等等。这些显性的压力来源,涉及到学习的动机、方法问题,虽然可以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得到局部的调理,但却得不到令人满意的诊治效果。我们还应该深究一下对学生产生这种重度压力的隐性根源,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所在。
首先,刚步入高校的学生,正处于高考压力释放期的后阶段。他们本以为大学的学习会比中学更难,但是,高校第一学期一般都是安排公共课程,除必开的政治课外,“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相当于高中课程的延续,他们从中感觉不到来自专业的压力。“计算机基础”的内容简单,有的中学也开设,已经在中学学习过的学生会因为内容重复而感到厌烦。加之,第一学期课时安排较少,习惯于中学“圈羊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对大量的空堂感到无所适从,因而使他们“被迫”继续处于高考压力的释放阶段,虽然第一学期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方法等相关内容都有所涉及,但他们更在意“眼见为实”,对所学内容由于在实践中感觉不到“益处”便处于惰性状态,乃至到第二学期开设“程序设计语言”这类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基础课时,因为没有知识基础且又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而感到重度压力倍增乃理所当然。所以笔者认为,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不当是造成上述重度压力的第一隐性根源。
其次,几乎所有学校在教材的选用上仍采取“必用名人名作”的习惯做法,完全忽视学校的类别、性质和生源的实际情况。何况,不少“名作”只是借用了名人的名字,“名作”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名人之作。在任课教师的安排上,大多数学校都是只安排刚出校门的新教师任课,他们中的大多数一般都采用一切从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无所适从。笔者认为,教材和教师的选用欠妥,是造成上述重度压力的第二隐性根源。
再次,多媒体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确有较好作用,但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需使用得当,恰到好处,而不能滥用。有的教师将其作为唯一的授课形式,笔者认为,从课程的性质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说,这样做不可取;从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来说,教学形式一刀切的做法更不可取。有不少学校把投影银幕置于黑板正中,并提出取消粉笔加黑板的常规教学形式,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也绝非偶然。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反映跟不上投影内容的变换,无法记笔记;多数学生反映枯燥乏味的内容和近似黑暗的环境很容易昏昏欲睡。笔者认为,教学手段的使用不当,这是造成上述重度压力的第三隐性根源。
三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能否提前到第一学期开设?如果能这样做的话,一方面可以让刚步入高校的大一学生,终止高考压力的释放,而初步尝试到来自专业的压力。因为,只要调控适度,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早一点接触来自专业的压力,利多弊少。同时,这样做也有利于众多的后续课程的开设,并在其中继续保持这种中等程度的压力,这对促使学生成材的作用不言而喻。问题在于程序设计入门语言要选择恰当,应该如何选择呢?日本著名的计算机教育家三田典玄先生的研究表明,如果将硬件和软件作纵坐标,将系统和用户作横坐标画一张图,BASIC语言是正好处于该图的中间位置,是最适合作为初学者的入门语言。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国就是选用BASIC语言作为程序设计课程的入门语言的,这从BASIC的含义便不难看出,所以现在不少发达国家仍选择BASIC语言作为初学者的入门语言。但是,我国的绝大部分高等学校都是选择C语言作为入门语言。C语言在上述图的偏左下位置,是面向系统和硬件的,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不太适合在第一学期开设。如果将C语言和BASIC语言在上述图中连一条线,在靠近BASIC语言处找到一个点,将其作为入门语言放在第一学期开设,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比较合适。然而,符合这一要求的现存的语言目前并没有。怎么办?能否对C语言的内容和要求作一些必要的调整来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解决的是对难度大的处理问题,C语言的难度大在何处?就目前使用较多的C语言教材的章节难度问题,通过对某大学软件学院的近五百名学生进行学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指针”一章感到困难的占88.38%,对“函数调用”一章感到困难的占86.49%,对“循环结构”一章感到困难的占81.08%,对“数组”一章感到困难的占57.43%,对“选择分支结构”一章感到困难的占21.62%,对输入函数scanf的使用感到困难的占18.78%,对输出函数printf的使用感到困难的占12.86%。如果能作如下调整:
将相对难度最大的“指针”一章内容分别分散放在“数组”、“函数”、“其他数据类型”三章中;
将“函数调用”移至“其他数据类型”之后讲授;
先介绍无格式输入流cin和无格式输出流cout,然后根据有格式输出问题自然引出输出函数printf,在讲到有输入和有格式输出问题时采用cin和printf的混合形式,在讲到指针和指针变量内容介绍了地址概念之后,自然引出有格式输入函数scanf;
改变原教材“冷冰冰”和“高不可攀”的面孔,增加趣味性的问题和实用性的问题,删去高难的数学问题;
增加适量的难度不大的探索性问题。
同时将课程名定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帮带部分新教师,在第一学期用周课时6节讲授(含课程实践时间在内)应该是完全可行的。
此外,对于刚步入高校的大一学生来讲,他们比较习惯教师用传统的板书方式将讲授内容提纲挈领。就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而言,对程序执行过程特别是循环过程的分析,教师在黑板上分步介绍,学生的思维容易跟得上,这对培养大一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作用的。可是对有些概念和过程的动画演示和源程序的运行结果演示,对于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信服结论又十分重要,显示出投影教学的绝对优势。总之,多种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势互补、灵活运用,是保证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的基础。也就是说,既要保持传统的粉笔板书,又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投影教学方式配合。但是在一堂课内,要想银幕频繁放上放下、投影仪频繁开关是不现实也不允许的。为此,投影银幕的安装位置就应有所讲究。在宽敞的多媒体教室,银幕可挂于黑板右侧;在普通教室内,银幕最多只能遮挡黑板的三分之一,这样就能做到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粉笔板书完美结合。
四
在产生重度压力的隐性根源得到防治之后,对于可能发生的显性根源问题也不可忽视。学习是人类获得个体经验并使自己的行为改变的过程。在高校,学习是学生在校内的基本活动。学习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关专业的知识、技能并增长个人的能力,又能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必要的思想教育仍然十分需要,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很关心开设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目的和这门课程的作用以及最佳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有机地恰到好处地一一介绍,并适当引入一些励志的内容,如在学生做第一个“熟悉Visual C++6.0的运行环境”实验时,要求学生将下列文字输出到屏幕上:“我钟爱程序设计,为今后步入IT行业而努力学习!――未来的IT精英”等等。
对于可能出现的个体问题,要针对具体问题对症下药。疏导、调适工作应该从何做起呢?教师应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程序设计”的信心。比尔・盖茨及他的好友和助手保罗・艾伦就是由于对程序设计的极大兴趣,达到痴迷的程度,最终成为“程序设计”领域的姣姣者。目前国内多数的“程序设计”教材,所选例题多是高难的数学题,似乎“程序设计”只是用来解决高难数学问题的,与“平民百姓”无缘。其实不然,计算机编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并不需要高深的数理知识作基础,一个具有一定综合能力(包括英语水平)的合格初中毕业生足可以入门。然而我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不能独立写出一行完整程序代码者比比皆是。试想,教学方式多以课堂讲解、纸上谈兵为主,很多本来比较容易的软件知识都被披上了高深莫测的神秘面纱,留下了很多悬念,怎能不使学生望而生畏而拒之以远呢?!要善于通过对趣味性问题的探讨,对实用性问题的琢磨,培养学习的兴趣,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帮助学生学好编程。如果教者能适量引入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趣味性题目,在课堂上能结合运用投影设备动态分析程序理解的难点,并现场演示程序运行的过程和结果,甚至适当开展一些课堂讨论乃至于辩论,是可以引起并进而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极大兴趣的。
鉴于目前高校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的现状,笔者以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应先低后高,以低求高;课程的进度安排应先慢后快,以慢求快;课程的教学进程应铺设台阶、化难为易;举例宜少而精,分析应细而透;要尽可能安排较多上机实践,一定要安排“课程设计”(或称“课程实践”)环节,让学生有充分锻炼、展示才华的机会;……。微软公司希望新进员工,要有累计书写过几十万行程序代码的实际经验。为的是什么?因为微软公司十分看重员工的实践能力。“程序设计”是一门典型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能在实际上机编程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编程的不上机,就好比是学游泳的不下水,效果可想而知。惟有通过实践,才可以加深理解,培养兴趣,获取知识。比尔・盖茨及他的伙伴保罗・艾伦他们的编程知识基本上都是靠自学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绝不是哪位知识渊博的老师传授的结果。这方面的真理只有一条:只要有兴趣,无师也能自通。而且还可以说,兴趣的培养比知识的获取更为重要。教者的主要作用,只是“授之以渔”而已。
五
根据学生性格和气质的差异,将他们进行合理搭配,组织学习互助小组暨“课程设计”课题组,促成性格和气质的优势互补。
我们知道,马克思是属于粘液质气质类型,恩格斯是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他们两人的完美结合,造就了一代伟大的革命导师,树立了气质类型优势互补的成功典范。应该承认,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习惯以及性格和气质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他们在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课堂上和上机实践时的外显行为有很大的区别。从思维力的角度来看,思维进程基本上可以区分为慢智思维型和快智思维型两类。慢智思维型的学生思维启动时间较长,爱好分析比对,对问题的理解比较深刻,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新知识的记忆较为牢固,对新知识一旦发生兴趣,其保持的时间较长;快智思维型的学生,思维启动时间短(正是因为这点而往往受到教师的偏爱),喜欢提问和发表见解。但思维质量稍显粗糙,对问题的理解比较浅显,兴趣的保持时间较短,一旦遇到挫折,便易恢心丧气。慢智思维型的学生性格偏内向,气质类型多属粘液质和抑郁质。快智思维型的学生的性格偏外向,气质类型多属于多血质和胆汁质。但无论哪种性格、气质类型,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个体学习时,其优势难以展示和发挥,如果将他们搭配成组,就有可能以长促短,优势互补,提高效率,进而达到激活他们的天赋与潜能的目的。否则,只可能是越学越没兴趣,越学越感到没意思,最后不得不对“程序设计”课程敬而远之,这是教者所不期望的。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在“程序设计”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可以采取成立学习互助小组的方式。这是因为,那些慢智思维型的学生,他们多有借助于性格外向的学生思路敏捷的优势,来提高他们启动思维速度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羞于启齿。那些快智思维型的学生,比较羡慕性格内向的学生考虑问题深刻、周到的优点,希望求助但又往往有所顾忌。如果教者能主动做好将学生搭配成组这项工作,用以消除内向学生的害羞心理和抑制外向学生的张扬气势,使他们各自的愿望得以实现,让学生在编制软件过程中,初识团队开发的作用和共享合作成功的愉悦,是会深受欢迎的。当然,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分组应以充分自愿为前提,让学生自由组合,教者只需发挥好主导作用,在基本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的基础上,稍加建议调整即可。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可以在接触交谈中发现,继而通过问卷调查初步印证,并不需要十分精确。诚然,从专业的特点来看,“程序设计”专业学而有成者多属胆汁质和粘液质两类学生。但如前所述,作为现代人,程序和软件的概念应人人知晓。教学过程中,理所当然不能排斥气质类型为多血质和抑郁质两类学生。况且,从调查中发现,气质属混合型的还为数不少。在实施“课程设计”(或称“课程实践”)环节时,更应该分课题组进行。这是因为“课程设计”一般分为开展调查拟定课题、经过研究确定结构、分工合作写出程序、集中演讲展示成果四个阶段。开展一定范围的情况调查以确定课题,通过集体研究来构思程序,乃是“课程设计”过程的基础工作。开展调查正是快智思维型学生的优势,而进行研究又正是慢智思维型学生的特点。在不同阶段,学生会主动在课题组内推选出各种类型的最佳人选来牵头完成所需做的工作。当他们在课题结束展示成果获得好评时,无不为他们的共同辛劳取得的成果而欣喜若狂。其兴奋的激情,也同样会感染着教者。认知活动的主体和主导双方,定会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共享成功的愉悦。
结束语: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深刻体会到: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心理障碍进行合理的疏导,在互助互补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心理障碍进行恰当的调适,既十分需要,又极其可能。只要有一份责任心,就必然会正确应对,积极善待,想方设法,取得成效。通过这样的主动、恰当的调适,学生们不再顾虑重重,自然消除来自多方的重度压力。有了较扎实的基础和较熟练的技能,也就不会再沉浸在害怕就业被淘汰的阴霾之中。
以上是笔者进行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实践和开展有关课题研究的切身体会,用以抛砖引玉,期望与志同道合者一道,共同探索提高我国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质量之路。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吴运,施春华.大学生实用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
篇4
一、新农村建设中的成本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并且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同时,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中,马克思又指出,在充分竞争的市场背景下,不同行业、地区及产业的利润具有平均化的趋势,成本价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了商品生产单位与个人的利润。
2005年9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同时, 2006年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作出了具体部署,这应是我国“三农”发展的战略机遇期。2004年、2005年两年粮食增长1066亿斤,这在我国粮食生产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还是初步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粮食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但问题在于,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2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基于农业产业的“源头”性的特点,改革的先行产业的政策效应已经大大释放出来并有所透支,作为生产积极性和经营自的解放已不再是今天农业发展的障碍;其次,从农业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态势来看,2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我们自觉不自觉地是以农业的自然资源为代价来推动城镇企业和地区经济的运行的。在此,就农业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的特点而言,农业发展的空间不是完全靠技术含量和品种的改良能解决的;第三,就农业生产和市场关系来看,“增产不等于增收,甚至意味着减收”的困境和尴尬始终是我们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与此同时,与我国整个经济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业生产低水平徘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矛盾突显的现实问题。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成本理论运用的探讨
农业的发展是一项综合的工作。解决农业问题,既要在农业内部,也要在农业外部发现问题;既要在经济思想上进行思考,也要在非经济领域方面进行实践整合。这里,我们主要从农业规模经营思想和乡镇机构改革这两个经济和非经济层面出发,围绕着在利润平均化趋势背景下的农业成本问题作些分析。当然,规模经济效益问题和乡镇机构改革都是老问题,但在新的经济和政治背景下,仍然希望达到“旧话新说”之效。
1、成本理论在经济领域中的运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再思考
规模经营是一个与规模经济、规模效益密切联系的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体现的是任何一种产品的产量与生产投入规模之间的依存关系。就规模经济的本质而言,它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经营条件下,为获得最佳产出规模而投入适量生产要素,并使生产要素组合充分利用,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其核心内容是在要素合理组合下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农业是以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要素,以粮食生产收益为主要追求目标的产业,它客观上要求有一个比较大的生产规模。首先,从生产阶段看,单个的生产设备尤其像农业大型机械设备是不可以分割的。规模的扩大,可以有效发挥机器的潜能,使单位面积土地所分摊的成本降低,提高其生产能力和效益;其次,从购销阶段来看,规模经营与小规模经营相比,具有取得信息、了解市场和传播自身产品信息方面的成本耗费低、可信度高的特点;再次,从国外发展经验看,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为200公顷以上,即户均耕地超过了3000亩,欧洲家庭农场户均耕地20公顷,即300亩左右。这些国家的粮食生产占据了世界粮食绝大部分,具有强大竞争能力。
当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求有一定量的积累,要扩大耕地面积与集中分散搭配的土地。虽然2003年《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的合理流转作出法律保护,但事实上的城乡二元社会歧视结构和户均耕地0.45公顷的事实,必然决定了中国特色的规模经营不能是一个“量”的概念,而应该是“质”的选择,如立体农业、高科技农业和工厂化农业等现代农业之路。这种发展思路的原则是,经济价值较低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应以适度扩大占用农业自然资源为主获取规模效益;经济价值较好的名优农产品应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系数为主获取规模效益。这样,我们便可采用土地集中基础上的规模经营和土地分散基础上的规模经营两种形式。
2、成本理论在非经济领域中的运用:乡镇机构改革的再思考
有关乡镇机构人员臃肿和乡镇机构改革的讨论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可至今这个问题仍然是显问题。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与否,都与这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政府职能的发挥有关,这必然使这级政府职能的定位和改革、发展更加突出。
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重点是合理界定乡镇机构职能,精简机构和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事实上,“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而 “无位的不作为、错位的乱作为”,对今天的新农村建设而言,影响是巨大的。
从实践来看,我国撤并乡镇改革始于2000年,到2002年前已减少5627个乡镇。据国家财政部提供的数字,仅2004年1-9月,全国撤并乡镇864万个,估计裁减财政供养人员86400人,减轻财政负担8.64亿元;从长远看,机构减少对1300多万财政供养人员的减少(指的是在编人员数字)本身具有釜底抽薪的作用,对在农业成本下降方面具有直接与间接的作用,其积极意义将会逐步得到显现。但是据了解,目前以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为主要目的的撤并乡镇并没有取得明显的实际效果。甚至有的撤并乡镇后财政开支和债务不仅没有减少,相反因为组建和建设新的乡镇机关而有所增加。现阶段的乡镇机关可谓是一个人员可进但难出的“蓄水池”,缺乏一个人员合理流动的机制。事实上,乡镇改革面临的这一困境,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已经遇到过了。如果说国企改革“逼”出了一个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话,那么这一经验也必将出现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国家为1300多万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从国家财政状况来看也应该是可行的。
篇5
论文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遵循新的设计理念,改变传统的资源设计思想。因此,扩大资源开发主体,选择恰当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等新型资源设计理念的贯彻,保障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质量,能够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信息化浪潮在教育领域的涌动,使信息化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超越了时空开始向所有人开放,实现了学习的开放化和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传统的印刷资料等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教学需要,以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为基础设计、开发、存储和处理支持教与学活动的新型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由于其处理数字化、存储海量化、管理智能化、显示多媒体化、传输网络化、交互性强等特点,有效地满足了信息化教育的需要,是支持信息化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政府都在探索课程改革,我国政府为了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首先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以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培养大量符合信息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新课程改革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针对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和全面实施,都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是面向学生的“以学为主”的“学习型”资源。要求改变过去资源建设主要为教师教学服务的“以教为主”的“助教型”资源建设思想。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不但要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还要支持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研究型学习、协作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倡导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既能帮助教师“教”得更好,又能帮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更轻松。
2.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结构是“主题单元型”的系统化和结构化资源。需要根据先进的教育理论对教学资源进行精心设计,改变过去对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简单堆积和对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的做法。在“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主题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思考,以启发、探索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体现教师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角色。
3.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形态上重视动态智慧型资源建设。以往的资源大多以静态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试题库等形式存在,以硬盘或光盘为存贮介质存放在服务器上,供师生下载使用,资源内容更新缓慢,没有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将各地的智力资源利用起来。随着互联网的核心转向人力资源的“互联”和人的智慧的“互联”,“人”作为一种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继续加强着眼于“物”的静态的资源库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发展着眼于“人”的动态资源建设,使师生在交流、互动与合作中发展。
4.新课程改革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智能化的知识管理”型资源。从资源系统性和结构性出发的传统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信息更新快、传播迅速的信息时代的要求,学习者和教师面对越来越多的教育信息资源,要能准确、有效、迅速地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采用“智能化知识管理”方式,使知识的获得、储存和传播更优化和合理,充分利用各种智能技术,使师生借助知识管理平台共享和利用知识,激发师生生产和创造知识,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理念
信息化教学资源要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必须改变传统资源设计理念,体现新型教学资源设计理念,具体表现为:
1.选择恰当的原则与方法指导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些资源设计的原则.主要有多媒体软件、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原则,例如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是:(1)个性化;(2)协作化;(3)多媒体;(4)动态化;(5)交互性;(6)共享性。还有学者提出了网络课件的设计原则包括:(1)交互性原则;(2)界面直观友好原则;(3)培养创新能力原则;(4)科学性原则;(5)协作性原则;(6)教学设计原则。其中教学设计原则指出要注意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知识表现形式,设计能够有力地促进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策略。除了这些针对特定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原则,国外还提出了一般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应共同遵循的原则与方法。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向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者,提出了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十条原则与方法,具休为:(1)说明信息化教学资源与非信息化教学资源相比较的优越之处;(2)提供合适的教育刺激和反馈;(3)提供适合学习者的挑战性任务;(4)适当的情景下,鼓励协作学习;(5)让使用者可以发掘、改造、鉴别资源,以满足其特定需求;(6)在适当的情景下,让学习者可以选择和安排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顺序;(7)支持用户定制资源;(g)根据学习目标,恰当运用多种媒体(如图表、动画、图片、视频和音频),吸引学习者参与学习;(9)在适当的条件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记录工具;(10)充分利用所使用的平台能提供的一切功能(例如PDA、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在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指导下,既遵循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还要根据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类别与形式遵循特定资源的设计原则,精心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
2.要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学习为目的的事业”。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当前许多教学资源是为教师的学科教学提供素材、教案、试题、课件等,以“学”为中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资源比较少,要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资源设计,坚持“学教并重”的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资源设计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以“学”为中心的思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活动理论等学习理论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学资源,开发不仅能促进“教”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主体的多元化。
3.加强以学科知识点为组织的结构化教学资源设计。据调查,按学科知识点组织、结构化程度比较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更受中小学教师特别是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欢迎,但这类教学资源还不多。在当前从面向学科的教学资源设计向以主题资源设计过渡过程中,开发了一些优秀主题资源和主题资源网站,有利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学习。在西部信息化教学设施短缺、教师是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应用主体、其资源整合加工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主题资源不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在开展主题资源设计的同时,加强以学科知识为组织的结构化教学资源设计,既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保持各学科知识点的相对独立,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计便于直接应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4.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在资源设计过程中,在确定了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后,选择媒体技术时,要考虑国内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考虑师生获取新媒体的可能性,利用现有的媒体技术能开发的教学资源,不片面追求新技术,尽量选择在大部分中小学比较普及的媒体技术来设计开发教学资源,注意照顾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增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5.提高资源开发人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建设,设计者既要熟悉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知识,还要熟悉各种媒体技术和工具,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当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接受过专业训练和相关培训的人员还比较少,要开发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必须提高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资源设计能力。
篇6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模式创新
1.转变思想观念,健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全新理解
1.1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责任感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责任,一是代表政府对在建工程进行执法监督检查,掌握本地区的工程质量状况,并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二是督促各方责任主体的工程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三是认真检查工程建设中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四是树立好的企业典型,处罚劣质工程的质量责任人。
1.2执法监督人员的工作质量标准化
不直接把工程质量的好坏与监督人员挂钩,而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多少来衡量监督人员的工作;以一个地区、一个监督科室所监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及历史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作为监督工作的成绩;以质量投诉的多少、投诉质量问题的影响来反映监督工作的成绩:以社会对质量监督机构的反映作为监督工作的成绩。
1.3建立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
监督站内部应有一个良好的管理程序和管理办法。程序要简化,办法要实用、有效,从而形成一个透明的监督工作环境,使监督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认真、积极的工作:形成一个人人为自己负责、人人为工程质量负责的良好氛围。
1.4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检查环境
主动发挥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加强与服务对象的互动,相互促进工作质量。通过座谈、研讨、宣贯来相互沟通、理解、支持,使工程参建各质量责任人重视工程质量,并自愿干好本职工作。
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从宏观来看,在新形势下,建设工程监督管理人员不仅要转变思想管理观念,更应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充分发挥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以取得管理创新的实效。笔者认为,应从对内和对外二方面强化管理,具体如下:
2.1对内强化管理,规范制度建设,提高监督执法水平
2.1.1优化机制,打造过硬的质监队伍
将监督科室按工作目标进行分工,即分为主体监督科、装修监督科、商品混凝土监督科、检测监督科和监督督察科。各监督科对分管工程进行巡回监督,督察科对所有工程进行巡回监督。不定期地对各科所监工程进行调整,使每一个工程都将接受质监站人员的监督管理,使质监站的每一位监督人员尽可能多地覆盖监督工程。
2.1.2坚持集体执法检查
对施工现场执法检查,规定必须是三人小组集体行动,不得单人到工地进行执法检查。这样有利于公正执法,业务知识互补,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2.1.3实行工程验收内部运行卡制
运行卡内容包括监督科室意见、监督档案情况、日常监督检查得分情况、验收小组的验收意见、站领导的结论。验收严格按承诺时间(5个工作日)进行,并且强调验收人员在现场提出结论性意见。
2.1.4监督检查情况的定性、定量评定
每一次工程质量监督检查都用“建设工程质量巡检问题通知单”提出发现的问题,按不同的问题分别要求整改、落实到位,并用分数进行量化打分。工程主体及工程竣工验收时,可以用日常监督分数来评价工程质量。
2.1.5监督工作的量化考核
对各科的监督工作进行月量化考核,使监督工作程序化、规范化。考核内容包括行风廉政、质量投诉、日常监督、监督到位、监督频率、发现并解决的问题及领导抽查情况等。
2.1.6实行工程质量监督责任追究制
谁主管的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或出现用户质量投诉,由谁负责处理解决,并根据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情节的轻重,对相关人员提出批评教育或追究其监督责任。
2.2对外应严格质量监督,提高监管效率,推进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
2.2.1质量监督的动态管理
将过去对施工“停工待检”的质量控制点检查,改为不定时、不告知的日常质量巡回监督。加大对工程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随机抽查,实行质量行为与实体质量检查相结合,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增强了质量监督的威慑力。
2.2.2质量监督管理的分级化配合取消质量“控制点”,对所监督的工程实行分级化管理
2.2.3开展工程质量监督交底
第一次到工地现场主要是告知参建各方质监站的有关要求,包括站制定的文件内容、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质量月报、隐蔽工程施工时间的通知、日常监督检查的方式、验收的时间和程序等。
2.2.4抓参建方施工现场的质量保证体系
要求开发、监理和施工单位项目部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现场配有质量样板照片或质量模型,建立针对班组和管理人员的质量奖罚制度,并且在显要位置设立标牌公示。
2.2.5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监督检查力度
以往的工程质量初验制度,会使质量问题堆积到最后,质量问题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工程质量也不会提高,最终还会给质监站的工作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因此,应取消工程质量初验,将监督关口前移,改为既重视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也重视竣工验收。
3.新形势下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重点措施的思考
从微观来说,笔者认为,作为基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单位,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除了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筑市场需求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机制,对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之外,现阶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也应抓住重点,寻求突破,从而落到更好地保障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这个实处上来,使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规范监督管理程序
质量监督机构应该负责宏观控制管理工作,通过抽查和巡查的方式对本辖区工程质量的基本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管理制度,引导和规范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对突出的质量问题,可以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防止和纠正参建各方偏离基本的工程建设程序的错误行为。将质量的控制点的验收工作交给监理,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监督程序要规范化,就要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减少人为因素影响,避免不正之风的滋生。具体包括:a.加强监督机构及其人员资格管理;b.完善施工许可及监督报监;c.切实做到现场检查;d.改进不良行为记录的处理;e.提交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等等。
3.2建立实物监督与行为监督并重的监督机制
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实行结构工程质量季度大检查制度。目前,质量监督机构是以行为监督为主、实物监督为辅的监督方式。但实践中发现如果对实物监督力度不够,就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及其结果,即工程产品质量,均列为监督对象,将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推向工程质量责任第一线,通过日常监督、监督巡查与结构工程季度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形式,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全要素实现全覆盖的监督。
篇7
ABSTRACT: The reflection of the localization , integration , standardization and legitimation in urban design are the present need and a newly work field be opened as well as a base of the breakthrough of urban design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Beautification only in urban design is very single consideration that should get rid of in operation. The paper expresses the links between localization , integration , standardization and legitimation in urban design.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景观、环境品质日益受到重视, 城市设计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城市规划管理中。但由于缺乏全面的认识, 城市设计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效能。因此, 正确认识城市设计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准确把握城市设计的定位与发展趋势, 确立当前城市设计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对当前城市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当前城市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上尚未达成共识
现代城市设计从开始产生到现在,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摸索,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 由于城市设计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 在城市设计缺乏主流理论的情况下, 人们对城市设计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在认识论上和方法论上尚未达成一定的共识, 特别是城市设计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与关系不明确。对于城市设计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存在、还是依附于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而存在, 对于城市设计在何种层面上或何种程度上与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相结合等问题没有明确, 导致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在工作中的认识错位。
1.2 宏观上缺乏整体性
目前, 国内城市设计的开展缺乏宏观层次上的研究和系统指导。城市设计不是在城市的整体范围内、在统一策略的指导下有重点、分层次、全面性地开展,而是盲目地投入于城市局部地块、街道的景观环境设计, 在很多情况下, 只顾及于为城市重点形象工程服务, 甚至与景观整治、环境改造联系在一起, 成为城市中掩丑遮弊、装点修饰的重要手段, 沦为城市美化设计。这种状况, 是与城市建设水平的发展不相适应的, 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 导致城市品质的参差不齐, 使城市设计的宗旨大打折扣。
1.3 实际运作中缺乏法制依据
目前, 我国还缺乏成熟的城市设计法规, 完整的城市设计法规体系更是没有。这种情况, 一方面导致管理部门的工作缺乏章法, 主观性、随意性因素比较大, 例如, 城市设计的编制就是五花八门, 管理部门面对多种多样的设计成果, 缺乏明确的评判指标, 在审批过程中难于决择;同时, 没有明确的审批程序, 导致城市设计成果的管理和落实实施缺乏明确的步骤安排。另一方面, 严重影响了城市设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也不能满足城市设计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要求, 使城市设计的实施目前只停留在政府行为深度参与的公共性很强的项目上。在许多主要由业主开发行为聚合而成的地段建设中, 城市设计往往只具有技术的引导性, 不具有法令的强制性和行政的实效性, 严重影响了城市设计的实施效率。
2 城市设计的地方化
2.1 是当前城市设计研究的切入点
当前, 对城市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2) 城市设计的具体手法。
基础理论的研究, 无疑是不断提高城市设计水平的根本, 同时也是它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的依托。然而, 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 对各种概念的界定不同,对城市设计的外延与内涵的理解不同, 城市设计在理论上还存在着很多纷争, 主流理论尚未确立, 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检验和总结。固执地停留在基础理论的争论上, 不仅会降低城市设计的实效性, 同时也延缓了城市设计在实际建设中发挥作用。
具体手法的不断摸索和创新, 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和想象力的领域, 对于城市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的提升, 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然而, 孤立的手法营造,可能会使城市建设出现点睛之笔, 但也会丧失对大规模的空间景观环境的关照, 同时使自身失去现实的实效。
从地方化的思路出发, 紧密结合城市自身的空间景观环境特质, 结合城市设计工作的实际状况, 使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践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理论手法运用与城市特色相融合。因此, 地方化是城市设计研究的切入点, 使其在理论上和手法上都获得支撑。
2.2 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
任何一个地区或城市, 必须根据自身城市化的特点, 审时度势, 及时开展城市设计活动, 以确保城市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 能够协调、均衡地发展, 促进城市生活质量的实质性提高,顺应并一定程度上引导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日本横滨从1960 年代中开始意识到城市设计问题,于1970 年代初成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城市设计小组, 结合横滨在空间环境方面的缺点和特质, 展开了切合实际同时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工作, 为城市空间品质的提高和改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使横滨走上了一条“创造性和实验性的城市”道路。1980 年, 发表《城市设计宣言》, 1989 年发表《城市设计交流宣言》, 1992 年举办《横滨城市设计论坛》, 横滨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焦点城市。
2.3 是体现城市特色的要求
没有特色的城市是不会得到人们认可的, 城市的发展不能以某种既定模式为基准, 而要结合特定的地区和城市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城市设计活动中, 确立一种合情合理的价值准则和理性标准, 以引导城市建设形成特色和独有的魅力, 避免与其他城市的雷同, 有现实意义, 也是城市设计的终极目标之一。
横滨城市设计小组在工作中, 根据横滨城市自身特色确立了工作的重点, 如: (1) 保护步行者的权利; (2) 尊重地形和绿化的地域自然特点; (3) 保护和延续历史的城市创造; (4) 丰富绿化和开敞空间; (5) 尊重沿河和滨海开敞空间; (6) 增加人们相互交流和接触的公共场所; (7) 既要有形式的美, 又要有内容的善。围绕这些课题, 横滨经过近30 年的建设, 形成了由水、绿化、开敞空间交织相衬的城市特色, 成为颇富特色的日本现代城市。
3 城市设计的整体化
3.1 是对城市设计的全面理解
城市设计的目的不是仅仅限于城市中局部地块的环境改造和景观整治, 这样还只是把城市设计局限在局部“美化城市”的层面上。城市设计以人的精神感知和行为活动的品质作为目标价值取向, 其所涉及的控制要素跨越了从人文到自然各个层面, 构成一个以有形要素为载体的环境系统。因此, 城市设计不是狭隘的景观环境设计, 更不是局部地块的形象工程设计, 景观环境设计只是整体的系统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 是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完成的。同时, 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人人平等的民主原则, 城市设计的终极目的就应当促进城市整体范围内的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 因此应当涉及整个地区或整个城市等大规模环境。
3.2 是形成城市特色的保证
目前, 国内许多城市在城市建设中不考虑自身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征, 不顾城市实力, 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形象工程的建设中。这种做法, 造成了许多城市的雷同, 事实证明,简单依靠几个地块、几个街区的景观环境表现, 不会形成城市的整体特色, 甚至会造成城市的分块割裂, 给人华而不实的印象。
横滨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围绕着地形和绿化、步行空间、沿河和滨海开敞空间这些特色要素, 长期经营, 塑造了独特的城市风貌。由此看到, 整体化正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基础。城市特色的形成, 需要整个城市范围内的环境品质的互动协调, 需要特色景观环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的均质分布。通过对全市域范围内的城市景观环境要素的整体研究,确立特色纲领, 树立全局观念,提炼具有特色的控制要素, 在整体范围内统一协调, 合理分布,有利于城市特色的整体凸显。
3.3 是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基础
城市的形态特征存在着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的划分次序, 正确的整体化思路是确保城市设计工作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构架之下, 在保证城市景观、空间、环境平均品质的基础上, 确立从整体到局部的划分体系, 并从中确立重点。
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划分,首先需要从宏观的层面确立城市空间、景观、环境特征及要素构成与分布, 并划定重点地区, 在此基础上, 针对重点地区展开详细的景观空间环境设计, 构筑城市精华。每一层次都取决于上一层次设计的限定, 尽管每一层次之间的限定可适当松弛, 但整体的、方向性的限定仍是基本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始终存在引导与反馈的关系。
4 城市设计的规范化、法制化
4.1 是城市设计发挥实效的必要条件
历史表明, 城市设计的理论、实践与立法是相互促进的,现实的生活环境问题促进了设计理论的探索和实践, 而在引起各种影响因素共同关注的时候, 其规范化、法制化又成为必须。
城市设计规范化、法制化,包括设计管理、实施维护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条例, 是为整个设计过程服务的一个行动框架和对社会经济背景的一种响应。同时它又是保证城市设计从图纸文本向现实转化的法制保障, 城市设计的内容作为土地使用的外在条件(规划设计要点是土地使用的本质条件, 具有法律效力) , 从统一有序的城市空间总体上指导和控制具体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 同时又为个体设计和环境设计留下充分的创作余地, 成为城市整体与个体之间的纽带。从管理层面上看, 城市设计是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必要通过规范化、法制化的手段, 加大管理力度, 提高它在规划管理中的实效性。
4.2 地方化为城市设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普遍性的城市设计法规法令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深思, 在城市设计发展和应用比较早的美国、日本等国, 都没有覆盖全国的城市设计法规。目前, 国内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水平有比较大的差异, 所面临的城市设计问题也不同, 被动地等待普遍性的城市设计法规和操作规范是不可取的, 将会严重滞缓城市品质的提升。因此, 地方化的思路为城市设计法规的法制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不同城市, 可以适时地根据自身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设计工作的实际状况, 因地制宜的拟定城市设计的相关法规法令, 维护城市设计工作的客观性和稳定性, 促进城市设计工作持续、规范地开展。
4.3 是城市设计整体化的保障
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各种层面、各种范围内的城市设计, 都是城市设计实施的依据, 就整体性而言, 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 要实现在城市整体范围内品质的均质提升, 解决大规模环境的特色和质量问题, 需要从政策层面上来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规范管理, 制定更深入细致的政策和标准。
美国旧金山针对城市自身的特点, 编制了覆盖全市的《城市设计准则》, 作为城市中环境建设的管理依据, 对城市整体范围内的空间景观环境进行引导。尤其是对那些非中心、非重点的地区, 对那些没有专门编制城市设计方案的地区, 标准与准则极大地发挥了作用, 使这些地区的空间景观环境纳入城市整体的水平控制之中, 避免建设品质的参差不齐。因此, 通过各种政策、标准和设计审查来管理较大地区范围的环境特色和质量的作法应当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上述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也正成为城市设计师的重要工作。
5 规范化、法制化的三个层面
5.1 规范机构组织形式, 促进城市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目前,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城市设计都是由分散的各职能机构负责, 各机构分别处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专项设计问题。这种形式有不少弊端, 尤其是在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 各机构履行的职责常常混淆, 导致城市设计目标不确定, 缺乏整体策略指导及相互间的协调。
事实上, 城市设计往往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城市设计必须寻求一种能够统一和均衡这些因素的机构组织。
日本横滨在城市设计实施的开始, 即成立了城市设计小组,主要通过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的建设, 步行商业街区和绿化开放空间的复兴, 向市民们传播普及城市设计的信息, 同时, 设想发展出一套能促进各行政机构之间和政府与民间合作的工作体制。随着形势的发展, 横滨城市设计小组升格为城市设计室, 职能也有所转变, 管理、引导和协调成了工作的重点。与外其他设计者相互合作逐渐增多, 城市设计的实施面也不断加大, 甚至扩展到横滨市郊区。鉴于城市设计活动性质和范围的扩大横滨城市设计室又增加了景观建筑师、市政工程师等新成员。从而保证了这一机构能更有效地工作。同时也与外聘专家,如照明工程师、雕塑家、历史学家、行政官员及城市管理者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在一方面, 适应了城市设计活动数量增长的需求, 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城市设计组织和相关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工作亦更具规范。到了1990 年代, 全日本的城市设计活动在横滨的带动下, 取得了显著成绩, 社会各界及市民们亦对城市设计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城市设计室这样的机构自身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有关城市设计的各种活动和实践亦更易于为广大公众所接受。
因此, 严密高效、统一稳定的机构组织, 会使城市设计工作卓有成效。有效的城市设计机构组织应该包括城市设计实施管理机构和城市设计技术机构。实施管理机构具有行政管理权, 是城市设计实施的协调、审查和批准部门。城市设计技术机构是实施管理机构的技术支持部门, 为实施管理机构提供技术咨询, 包括城市设计的总体策略研究、城市设计的编制、各种城市设计法规的制定等。
5.2 明确城市设计体系, 促进操作程序的规范化、法制化。
在我国, 城市规划体系是具有法定地位的完整体系, 是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的主干。而城市设计无论是整体的或局部的阶段都不具备独立的法定性和完整性,在以法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中更不能独立运作。因此, 当前的城市规划体系作为完整的、法定的体系, 是城市设计落实与实施的基础和依托。各阶段城市设计的纲要性内容都应该在各层次的城市规划中得到落实, 从而保证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在法制管理中获得落实。
按照地方化与整体化的思路, 将城市设计划分为单独编制的城市设计和各阶段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设计, 单独编制的城市设计又分为整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 与城市规划各阶段相互配合、紧密协调, 构筑完善的城市设计体系。
整体城市设计主要是针对对城市整体空间景观环境具有结构性影响的范围所展开的城市设计, 通过研究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和物质空间等宏观层次控制因素, 从整体上确立设计范围内的城市结构、景观环境特征及其构成, 建立长远的、有特色的城市形态与人文活动的目标体系和结构体系, 在此之下, 确立实现这一目标体系和结构体系的要素构成与控制原则, 划分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 为局部城市设计的展开提供依据。
局部城市设计主要根据整体城市设计的原则, 对整体城市设计所确立的重点地区和广场、灯光等城市构成要素展开专项城市设计。对于以政府行为为主的重点地区, 如政府行为深度参与的公共程度较高的公共环境设计等, 可以由局部城市设计直接指导具体的方案设计并进入实施管理; 对于以业主开发行为为主的重点地区, 需要将局部城市设计转换为具体地块的城市设计指引, 由城市设计管理部门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 对个体建筑设计和环境设施的设计进行指导、审查和批准, 使城市设计得以实施。
对于一般地区, 其空间、景观、环境方面的设计和控制, 主要根据整体城市设计所确立的基本要求与控制原则, 通过在各阶段城市规划中城市设计的逐步落实, 并最终提出一般控制要点来进行实施管理。而在此过程中所确定的需要重点控制和细化的地区, 则进一步开展城市设计, 并据此提出城市设计指引。
5.3 健全法规体系, 促进城市设计的依法运作与管理。
健全的法规体系不仅是城市设计工作自身必须遵守的共同准则, 同时也是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实施中的法规保障。
健全法规体系, 首先应该明确对一个城市应该从哪些控制要素上重点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当前, 对各种控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不清, 随意性比较大, 有的以景观作为控制要素, 有的以环境作为控制要素, 有的以空间作为控制要素, 也有的则是混合交叉在一起。针对这一问题, 通过对各种城市设计理论进行理性和切合实际的梳理, 根据不同城市的空间景观环境特征, 并结合城市设计工作的实际状况, 对各种控制要素进行界定, 建立科学、合理的要素分类, 确定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体系, 作为编制各种城市设计成果以及管理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件, 对于一个城市的具体的城市设计工作的展开是可行而必要的。
健全法规体系, 需要在明确控制要素体系的基础上, 制定全市性的城市设计策略和规则, 为各种城市设计成果与控制文件提供普适性的标准或准则, 从宏观上指导城市设计在城市整体范围内的实施, 保证城市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的整体水平与持续提升。在美国, 除了在“土地利用区划管理规则” (Zoning Control) 以及“土地细分规则” (Land Sub2pision) 中包括的城市设计内容以外, 还制定有“全市性城市设计规则”和“全市性的城市设计导则”, 或通过“城市设计白皮书”之类的政策。
为避免城市设计成果的形式各异, 促进各种成果的有机衔接和体系化, 需要制定关于城市设计编制的各项技术规定, 从成果的构成上对城市设计的编制进行限定, 使城市设计编制工作规范化、系统化。
为了使城市设计成果实施,需要将方案有效地转换成具体地块的管理文件, 因此还需要制定关于编制城市设计指引的相关技术规定, 对如何编制城市设计指引进行了系统规定, 实现从城市设计的各项控制导则到每块用地的具体指引的有效转化, 提高城市设计实施的效率和可操作性。
6 结语
城市设计的定位和发展趋势, 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课题。城市设计的地方化、整体化与规范化、法制化还只是对城市设计的一个阶段性的理解, 避免了城市设计在“城市美化”层面上和单一设计项目范畴上的局限性。其立足点, 是紧密结合城市自身的空间景观环境特征和城市设计工作的具体状况, 这一点,正是当前城市设计最具实效、最有开拓性的工作领域, 也是城市设计在理论上和手法上获得突破并得到验证的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深圳市规划国土局. 深圳市城市设计体系背景研究. 2000.
2 段进, 著. 城市空间发展论[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篇8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背景与内容,现状与问题,对策与趋势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城市形态与空间塑造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千城一面,城市毫无特色与魅力,城市环境污染,公共空间破碎同时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缺少时效性等。都成为总体城市设计提出的重要原因。
总体城市设计理解为,以城市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总体布局,形成良好的,具有特色魅力的城市形象,用以指导下一层次的规划设计,保障城市良性发展【1】。其编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针对城市历史文化及地理环境特点,提出对城市风貌的总体设想;确定城市整体空间结构;构建城市空间景观体系,包括确定城市标志性景观、景观走廊及控制区;形成丰富韵律的城市天际线、确定城市各分区建筑高度;构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包括安排配置各级公共绿地、公园、广场等。
二、我国总体城市设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难以兼容。在编制法定规划时,规划师更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进行编制工作,以城市功能作为主要标尺,缺少在用地布局引入设计思维,缺乏塑造城市空间的意识,难以指导实际的城市建设活动。
总体城市设计缺少系统性理论研究。在城市规划的研究过程中,人们侧重于从经济、社会、功能等宏观层面研究城市问题,而较少进行总规层面的城市设计研究。加上当前学界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尚存在差异,对城市设计研究缺乏关注。系统性理论研究的缺乏导致城市规划体系发育不够健全。
总体城市设计“泛化现象”【2】严重。总规层面上的城市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不足,导致编制与实施脱节。在总体城市设计的开展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一种过于求大求全的倾向,称为城市设计“泛化”现象。这种“泛化”现象容易导致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到过于复杂而庞大的巨系统中,导致在分析时对重点问题的忽略和在表达时对关键解决方案解释的含混不清。
市场条件下,投资主体多样性导致城市建设的不确定性增强,成为总体城市设计实施中的障碍。总体城市设计的目标涉及整个城市,因而在理论上会与所有开发主体有关。同时城市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法定程序的约束,总体城市设计的目标一经确立,并不能保证其延续性。
三、我国总体城市设计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总体城市设计工作的独立性减弱。总体城市设计师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建立的,不能独立存在。同时两者的内容有很多的交叉点,导致城市设计只能充当“配角”,处于城市总体规划补充、从属的地位。
决策者的意识干预与主体参与者的认识不统一。在城市规划编制的实施过程中,不同主体对总规层面的城市设计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总规层面的城市设计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其中规划师与建筑师对城市空间的认识就有巨大的不同。
城市设计的核心指标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在当前的城市设计实施中,多采用城市导则的形式加以体现城市设计意图。在导则中,常以色彩、材质、天际线等感性的指标体系为主要的构成内容,这些指标通常难以量化,更难以形成有效的指导,造成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实施的尴尬。
在各种利益博弈中处于劣势。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涉及到政府、开发商、居民三者的利益。“土地经济”是当前许多政府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主要经济活动,开发商更多地关注经济利益,而居民更多的是关注自身的生存空间,以及有关环保、生态等公共利益。而在这三类利益的冲突和协调过程中,城市设计的非刚性指标要素通常被迫作出无奈选择。
四、我国总体城市设计的对策与趋势
构建具有统一认识的城市设计学科体系。加强对工作内容统一性的理解。应着重从宏观尺度下城市整体形体环境设计和公众利益平衡两个角度去理解总规层面的城市设计的工作内容。整体形体环境设计主要从城市景观特色、山水环境、形象特色、生态环境、城市形态结构、城市交通等要素入手把握城市的整体风貌特征和城市空间格局。
城市设计融入现有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通过纲要的形式,可将总体城市设计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文本。通过对城市整体风貌、空间形态和公共空间等三维要素的设想、确定和设计来弥补传统总体规划偏重于二维土地使用规划的不足。并在总体规划中引入城市设计的理念,将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相融合,公共空间网络与公共资源分配融合,空间形态特征与土地利用结构融合【3】。
强调总体城市设计对次一层控规的指导性。明确城市管理的主要依据依然是控规。因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国家法定规划,具有法律效应。但控规在编制过程中,对用地性质规定过于单一,对各类用地指标的规定缺乏弹性【4】。内容过于平面化,缺乏形象内容等问题,应以城市设计为依托确定各类规划用地性质与指标,同时编制相应控规地区的城市设计导则,强化总体城市设计对控规层面的引导性。
开发与管理模式的调整。通过完善的法律规定,鼓励开发商提供为全体市民服务的公共空间与设施,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开发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合理引导开发商的市场土地开发行为,逐步减少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良性发展。如推广容积率补偿与奖励制度。
强调总体策划,加强城市设计实施的保障性。在总体城市设计中引入总体策划思维,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提高城市设计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总体策划是把建设意图转换成定义明确、系统清晰、目标具体且富有策略性运作思路的系统活动,产物是计划或大纲【5】。通过基本目标决策、可行性研究、项目基本策划、全面预测评估和拟定工作计划的程序,进一步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为下一步的实施打好基础。
五、结语。
本文回顾了我国总体城市设计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对问题梳理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同时由于总体城市设计在我国的城市实践不长,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与统一的工作内容,因此,留给城市规划工作者更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 宇 刘立宇 刘海波. 浅谈上海庙镇总体城市设计. 山西建筑,2010,7月,
[2] 李欣瑞,周国艳. 总体城市设计方法探析. 工程与建设,2009,第6期,
[3] 张敏,伍敏.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三维空间观――浅析城市设计空间理念介入总体规划的动力及方法. 城市发展研究,2008,5,
[4] 赵,张馨予.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革新之路――谈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融合. 城市规划,2009,10,
[5] 刘宛. 总体策划――城市设计实践过程的全面保障. 城市规划,2004,第7期,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实践教学,建筑学,城市设计,教学改革
0引言
“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设计师能够始终以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去思考设计对象,能够从社会经济、地域文化、绿色生态等角度切实地去应对现实社会环境中的具体问题,城市设计是联系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重要纽带。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发展至今,在指导中西方城市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特色营造、传统风貌保护、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区场所空间营造等方面[1]。城市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课程体系通常包含城市设计概论(理论课)、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实践课)两门主要课程以及城市设计相关专题。目前的城市设计教育延续传统的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学生较为注重设计对象的空间形态,注意力和着重点大多落在建筑空间及形态组合的“创新”上,而相对忽略甚至无视周边城市环境、居民风俗习惯及地域特色的传承与延续。实践活动为城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设计实践层面而言,主要分为三个大的层次:1)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概念性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等;2)详细规划层面的地段级城市设计、街区级城市设计、旧城有机更新等;3)具体建造层面的城市小品、广场、公园景观等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等。当前,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结合具体设计项目,加强设计实践环节,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状环境、挖掘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特色,充分理解城市、建筑与人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当前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议题[2]。
1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城市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面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奇奇怪怪”的建筑在全国各城市不断涌现,其与周边整体环境、历史文化特色的不相协调也越来越多地被公众关注,不断挑战着公众的审美底线。因此,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的建筑实践往往容易走入误区,忽视宏观的城市环境,而沉迷于建筑单体的创作。因此,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应加强“城市思维”的培养,而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城市设计”获得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传统的培养模式势必随着设计实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本科阶段城市设计教育中,适时的培养基于城市思维的建筑设计手法,进而影响其后续的建筑设计实践尤为关键[2]。
2城市设计现状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实践中被人诟病的问题,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专业教育的误区及对人才培养的片面甚至错误导向责任无法推卸。当前建筑学本科培养模式中,建筑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安排通常是按照项目类型难易程度逐步深入的,而城市设计相关课程往往在高年级独立设置。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课题也独立设置,缺少必要的联系,而从细部入手的惯性建筑思维已经相对定型,使高年级学生较难理解或接受近似“变革”城市设计思维,也较难充分了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由于不能充分认识或接受从“城市思维”来指导建筑设计的新设计手法,从而其从复杂城市环境入手来分析解决建筑问题的能力也较弱,导致往后的工作实践中建筑较“自我”,成果说服力不强[3]。目前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结合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的城市设计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城市设计概论》课程以理论讲授,原理讲授为主,结合教授设计方法;而《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结合具体实践工程项目设计,主要是理论知识及设计方法的具体运用。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强调城市设计的内容、设计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上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而对案例的分析往往更加注重平面分析层面,从而导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教条的学习案例,只注重案例形式学习,而对案例内涵挖掘不够,运用到课程设计中往往就容易忽略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公众的参与,导致片面的案例学习;此外,许多学生过分强调“设计创意和设计理念”,而忽视了对基础资料的调研分析,造成创意和理念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地[4]。为此,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完成好因地制宜的城市设计作品,对今后培养优秀的城镇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3基于实践教学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3.1结合设计项目实施环节,强化实践控制要求
我校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安排在大四年级,《城市设计概论》开设在先,《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环节在后。而在课程实际教授过程当中,学生较为教条的理解课本及教师讲授的知识,掌握和实践运用的都是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具体形态设计,这就使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内容常常忽视,缺少对地块周边区域乃至是更大层面的认识,缺乏对城市设计实施策略的深入了解,对实践项目的推进过程缺乏整体认识。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在方案设计层面过分注重设计概念,而缺乏对实际项目的可操作性的考虑,最后设计变成墙上的一张“蓝图”。因此,在城市设计课程改革实践中加重实践环节的比重显得尤为必要,如实地踏勘调研阶段加强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搜集项目基地的历史环境、风俗习惯、地域特色等资料。与此同时,在现状调研的过程中注重任务的合理分配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让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设计与管理工作的流程[3]。
3.2结合设计项目推进过程,着重沟通交流能力培养
城市设计项目的推进过程,包括现场踏勘、资料搜集、问卷调研、方案生成及成果交付等,同时也包括贯穿设计乃至实施全过程中的与各方沟通协调的过程。城市设计成果不仅是规划设计师个人设计理想的表达,同时也包括了与委托方、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公众等进行多次讨论的过程。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是规划设计师解释、坚持甚至让步的结果[5]。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今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能自如的面对各方的质疑,并有充分的应对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注重现状调研环节的训练。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前期阶段,专门安排了综合调研作业,调研的对象就选择在设计地块,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并做PPT汇报交流。由学生分组进行,时间安排3周~4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熟悉基本的调研方法、手段,并鼓励创新调研方式方法,以及调研过程中对现状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同时,学生在调研和访谈过程中,就会接触到形形的人,这对其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提升大有益处,并直面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这对身处象牙塔中的学生们而言,将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成长机会;其二,在设计过程中,分阶段设置多种形式的汇报答辩。在《城市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通常分为现状调研阶段、一轮草图阶段、二轮草图阶段、正式成果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多方沟通能力,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均安排一次公开的答辩,其他同学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作为甲方、行政主管部门、专家以及公众等,站在不同的立场,提出尖锐的问题,在与答辩人唇枪舌剑的交锋中,学生们不但很好地训练了思辨及表达能力,还能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相应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6]。
3.3结合设计项目利益协调过程,注重综合决策能力的培养
城市设计实践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利益相关方综合协调的过程,各方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甚至风俗习惯也各异,均有各自的利益诉求,都希望自身的利益得到维护,话语权得到关注。社会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包容性,在于多姿多彩文化及风俗恰当融合。而城市设计的核心就在于其协调及决策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协调及决策能力,我们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尤为注意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搜集整理实践项目中的中标及陪标方案,让学生进行详细分析,提交简要的专题研究报告并进行简要汇报,点评过程别强调“参考答案”观念:即设计方案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终极蓝图,更谈不上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结合不同立场,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其合理与否。要使一个设计成为“优秀设计”,就必须综合各方观点,协调各方的矛盾甚至冲突,并综合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设计及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明白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灵活性,结合利益协调过程,逐步培养其协调与综合决策的能力,为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情况做好充分的思想及行动准备[6]。
4结语
城市设计系列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部分地区城市缺乏特色、建筑求新求怪的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结合我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多年来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提出了结合实际设计项目的实践教学思考。需要指出的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笔者的部分思考及教学实践也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结合各高校城市设计课程成功的经验加以整合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汤慧,宁启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29):226-227.
[2]王引,袁方.见微知著设计有道———城市设计专题会议综述[J].城市规划,2014(1):69-71.
[3]雷捷.结合实践、强化特色———《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6):64-66.
[4]李昊,裴钊,鲁旭,等.结合设计竞赛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探索———以2014年度第25届国际建协UIA世界大学生竞赛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11):45-55.
[5]肖哲涛,郝丽君.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华中建筑,2012(11):179-182.
篇10
关键词:城市更新;改造;创意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4日
在当前城市发展背景下,创意产业成为时下的一个新兴知识产业,创意产业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挂钩使得创意产业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社会竞争力。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英国,布莱尔工党在提出“新英国计划”时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创意产业的概念。在现在的欧洲,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与金融行业比肩的产业,因此发展“知识”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产业转型,知识创新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把科学发展观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的一些一线城市已经成为发展创意产业的先锋。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具有先天的文化和经济背景优势,北京的创意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意产业聚集区。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在近年来同样快速发展和建设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一线城市开始,近年来其他城市也正在不断地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如杭州、南京、成都、武汉等等。
创意产业园是依托文化和知识的产业园区,它最初形成的雏形是创意工作者、艺术家等自发改造的工作聚集区,在政府推动的作用下,依靠有效的规划以及营建协助和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目前,新的发展阶段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与商业结合的复合型园区,对于维持园区运营、增加园区活力也具有正面的作用。
一、当代城市设计观念发展初期――从功能主义到系统主义
自工业革命开始,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打破了过去农业社会下功能单一,原始的城市发展建设模式。工业社会之前的城市形态和环境在进行相对简单统一的规划和控制就能使城市维持较好的秩序和统一性,这在较小规模的工业前社会是较好达到的,但是工业革命的到来打破了这样的城市发展形式,城市规模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骤然扩大,由此便产生了一系列的复杂问题,同时产生的土地价值和所有权的变化使得城市建设和开发成为了只考虑纯粹商业利益的行为却忽视了城市整体发展和人的其他现实需求。在思考和解决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当代对城市设计的观点逐渐形成和发展,在批判中革新。
针对工业时代城市发展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自1933年以来,CIAM在《雅典》提出功能主义城市的观点,虽然在《雅典》中提到了应该对城市中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进行保留,但是对于功能主义的城市设计观来说,主要在城市功能的严格划分,它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总体上是一个忽视的态度,在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概念中,他对城市规划推崇的是一种推倒重建式的方式,他的方式对于复杂的城市环境和结构来说是片面的,对于功能分区的过于严格的划分造成了生产与日常生活关联性的降低,反而使复杂的城市结构矛盾加剧了,造成了城市运转效率的降低。
因此,面对新的城市发展带来的更加多元化的要素,城市发展涉及课题的日益复杂化,在现代主义主张的功能城市,即后现代城市设计观中,从更加全面系统的角度来关注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和人的关联,以及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一部分建筑师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完善了城市设计的思想,在城市设计中对城市中存在的种种多样性、复杂性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城市形态和城市的空间环境是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一个统一整体。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结构是由一个系统构成的,系统由各个成分构成,结构就是一个按照一定规律形成的综合体,结构主义就是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来做研究。对于城市来说,便是强调在复杂的城市系统整体上来考虑城市设计,当然是对于之前功能主义城市理念的反对,功能主义只是在孤立的考虑问题。
在“小组10”的金巷住宅^规划中,首次提出了“空中街道”的概念,利用空中连廊的形式将生活空间和社会环境融合起来,这是最早的从建筑空间上对功能之外的人的生活、社会化要素以及城市组成要素的考虑,在对城市要素的界定上更加接近人性的环境,从街道、房屋和区域划分生活空间,而每一种分类都是各种类型功能要素和结构的集合,这已经不是如功能主义上把城市孤立的划分为居住、工作、交通和娱乐简单的四个功能区块了。
二、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关注――类型学与场所理论
瑞典哲学家哈尔登认为:“大多数人认为最好住在一个充满记忆的环境里,知道前前后后是什么东西,会使人感到安全,在我们跟环境和历史的联系中,文化的认同是归属意识,这是由物质环境的许多方面造成的,这些方面提醒我们意识到这一代人跟过去历史的联系。”
类型学理论的产生,使对于城市历史建筑的关注成为了当代城市设计理论的重要部分,类型学理论的观点从对城市建筑的历史形式的总结和归纳中作为城市形态和空间的设计语汇。实际上类型学对历史建筑的关注更多的是在于从历史的城市元素和城市空间关系中寻找类型和结构的本质。希特作为早期关注欧洲城市设计的先驱之一,他就提出了对于城市设计要从古代的城市布局中寻找思想源泉,包括从古希腊的城市广场和中世纪有机城市中那些复杂不规则形态的街道形成的空间形态等等。同样的罗西在他的城市设计观念里发展出“类型城市”的思想,他将城市作为建筑的场所背景,建筑构成城市的有机部分,建筑的存在一定是在现有的城市语境中产生的,包括了城市内在的历史性结构。城市的历史和传统空间就成为了新建建筑的场所载体。
类型学的观念还带给现代城市设计一种新的营造视角,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利用城市历史环境中的类型和空间形态,塑造出新的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这对于使用历史建筑的空间改造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三、城市更新运动与人文主义的城市设计观
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有关人本主义的观念,而现代的将人文主义带入城市设计中的,来自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城市更新运动。西方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恢复后进行了大量的城市建设活动,而城市更新运动中对城市的规划试图用一种推倒重建的方式来进行,直接而粗暴的城市更新方式,缺少对城市复杂性的认识,加剧了对城市文脉和历史肌理的破坏,而功能分区上对城市核心区的简单划分,使得曾有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生活脉络瓦解了。
基于这个时期对城市更新实践的失败探索,西方的建筑理论、城市理论开始着重关注城市环境以及人文关怀,而实际上,在之后的一些新的城市更新中,往往都转向了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因素等综合考量的设计,以此来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活力的城市。
在城市更新运动之后,关于城市设计的理论探索中,结合了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和环境关系的心理学讨论人与城市空间、城市环境的关系,这就是从人文主义出发的城市设计观,它更加关注人的尺度,并且从城市的大规模的建筑体量形成的超常空间考虑,它更关注的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活化的空间,在城市这个巨大空间纬度的层次上同人的内在体验形成的关联性。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意象理论就是这样一个关注人的城市环境中的心理体验和行为模式的理论。凯文林奇将城市的空间环境抽象为五个构成要素,即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以这五个构成元素为基础构成描述城市可意象性。
四、当代城市设计观总结和思考
当代城市设计观的发展从孤立的功能主义到后工业时代对人文和历史文化的关注,便是对城市方方面面要素和城市复杂性的关注。那么,当我们进行城市内场地建筑设计时,就要带有多维的观点去理解设计,从城市空间、城市语境的复杂背景中去考虑建筑设计,包括工业遗产改建的创意园区建筑,本身它基于的工业遗产建筑就带有城市历史文化的关联性,而新的创意园区建筑又是一个功能复杂,服务于城市经济需求文化需求的建筑,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筑空间设计便是一个综合考虑和分析问题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 上一篇:电工实训的心得体会
- 下一篇:阐述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