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传承与创新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传承与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传承与创新

篇1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5-0064-04

改革开发以来,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开设了《大学语文》。它既是普通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一门基础文化课和综合素质教育课。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和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育人”成为了大学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任务,那么以什么样的文化熏染学生,则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

1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文化理念的突出问题

我国大学发展步入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文化育人”的理念指导下,通识教育课程得到重视。近年来,大学语文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彰显,但在文化选择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梳理和辨明。

1.1 强化实用功能,淡化文化功能

大学语文作为一种母语教学,课程本身具有文化功能,担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立与设计还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要突出民族文化的特色。课程要选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帮助学生了解固有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提高年青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所以,《教育规划纲要》在论及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时提出:“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文化,发展先进文化。”[1]大学语文同时又是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能力既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进入社会各行各业必备的能力。大学语文兼具进行文化文学熏染与提高语文运用能力的课程功能,并且主要任务侧重于文化文学熏染,这也是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主要区别与提升。综观目前各大院校大学语文教材与教学,后者做得较好,前者则明显不足。近些年高校的课程改革出现了一种淡化大学语文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理工类大学或专科大学认为大学语文没有什么实用性,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二是一些大学虽然保留了大学语文,但把大学语文的性质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大学语文实际开设的范围和课时大为缩减;三是一些综合性大学开设泛大学语文课程,即把大学语文开成具有专业特点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如应用写作、财经应用写作、公文写作、现代汉语等。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在大学语文的课程理念上的变化:注重语文的实用功能,轻视语文的文化功能。

1.2 重视文化传承,忽视文化创新

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系上,重视文化的传承,忽视文化的创新。第一,以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为例,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先后编写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就编写体例来看,大致分三类:有的是按文学史的顺序编写的,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如江灏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史芳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有的是按文体来编写的,强调写作训练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周庆元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有的按内容编写,强调语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但不管是哪一类教材,基本是文选教材。均以主题的形式组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而其中又以中国古典优秀作品为主;在编写形式上,也借鉴了中国传统语文的编选经验:按时代,选名篇,分文体,组单元,作注释,加评点。总观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值得肯定的是,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传统文化思想的优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阐释。但对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与其在新时代的适应性则或笼统模糊或一笔带过,一些经典导读中,“欣赏式导读”、“印证式导读”痕迹明显。“尽管有些思想见解因受历史的局限,明显带有时代烙印,但总体而论,诸多论述结晶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渊深的思想学识,精辟警策,富有启迪和教益,具有普遍性价值,至今仍值得借鉴汲取,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2]这样的导读取向在大学语文教材中是主流,缺少文化创新的启迪。第二,大学语文无论从栏目设置还是从篇幅上来看,传统文化内容占绝对优势,弘扬优秀文化这一宗旨坚持很好,但当代文化进入大学语文的形势不容乐观。如大学语文教材中中的中外现当代文学文化作品所占比例偏低,绝大多数教材占比不到10%。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较好,教材打通古今中外,一以统之,以专题组单元,共分为“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养、社会人生、人情世态、乡思亲情、爱情婚姻、人物风神、咏史怀古、写景记游、论学品艺”等12个专题。124篇选文里中外现当代作品有24篇,占19.35%,也不超过20%。这与中学语文中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的占比相距甚远。

1.3 善于文化寻根,疏于文化融合

大学语文课程中,中华文化的介绍篇幅远远大于国外的文化作品,汉民族文化作品的选取也远远高于我国少数民族的作品。从课程的定位来讲,总体来说是不错的。但文化要通过充分的比较才能显现出其特点和优势。目前大学语文课程中文化的纵向比较做得较好,对汉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历史源头和发展现状均作了系统的梳理,不管是以文学史的发展脉络组织单元,还以文体或主题领域组织,构建了一个以时展为经,以名家名篇为纬度的基本模式。但文化的横向比较则较弱,具体表现在:一是大学语文教材选文中外国的经典文学作品数量偏少,文学流派的类型单一。以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流行较广的“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大学语文》为例,全书选文124篇,外国经典7篇,占5.6%;小说5篇,以批判现实主义流派为主;二是这些外国作品虽然与中国经典放在一个单元学习,但从课后的阅读“提示”和“思考与练习”的设计看,没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篇目形成对比阅读,缺少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不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文化心态。

2 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缺失探因

大学语文课程文化功能的缺失既有学科内部原因,如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影响,也有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国学热的浪潮使人们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培养了文化自信,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文化反思力和包容力。

2.1 在与中学语文的衔接上,同质化现象严重

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课程功能的不同是大学语文开设的意义所在。中学语文重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着重体现语文“工具性”的一面。大学语文重文化文学的熏染,着重体现语文“人文性”的一面。大学语文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中,应加强后两者,主要凸显大学语文在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上的特殊价值与意义。据调查,目前一些学校大一新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学生普遍反映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与中学语文同质化现象严重,课程的目标不是很清晰具体,课程实施中过分注重阅读与写作的技术训练。一些教学型大学问题更加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大学语文教学传统的影响。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一种认为应有其独自的目的,和高中的不同;另一种认为大一国文不过是高中国文的延长,因为中学程度低落,才来设立这个课程。”[3]并且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的延伸的观点普遍得到认同,形成主流;再加上受国际课程改革中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受学校定位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思路影响,大学语文的实用功能不断得到强化,以至于走向偏颇。

2.2 在“国学热”的浪潮下,文化反思精神不足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20世纪的跌宕起落后,在新的世纪绽放出日益耀眼的精神光芒。“国学热”已经成为一股文化浪潮,大学语为一种母语的高等教育,承载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任务,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课程学习提高语文运用能力,而且要促使学生深切地了解“固有文化”,增加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回顾近年来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在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一点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在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加大古代的文化文学作品分量,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解读古文、欣赏中国文学名著的能力,注重通过优秀经典的阅读,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文化功底。总体说来,中国有良好的文化传统,值得继承与推广,但在文化传承的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文化自信对文化自觉的遮蔽。文化自信是一种对母语文化的喜爱和敬意;而“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的自我觉醒和觉悟”[4],如果说文化自信是民族凝聚之力,文化自觉则是民族振兴之魂,一个理性的民族需要不断地对民族文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反思,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文化反思精神的不足,导致了文化创新的缺乏。

2.3 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包容性欠缺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出现了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任何一种文化要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保持领先地位,必须在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中发展。文化包容性是指,“一方面,它吸收了历史上一切积极的文化因素而摒弃了消极因素;另一方面,它也吸收了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因素而摒弃了落后因素。这样就使它比起一切旧社会的文化形态和各个民族的文化形态来,具有更为丰富和鲜活的内容。”[5]大学语文课程应面向国际,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对人类文化精神建设做出贡献,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西方优秀文化精神。总观我国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在价值追求上课程的文化包容性不够,除在传承历史中吸纳时代特点不够外,更表现为文化融合中姿态被动,整体上呈现出的文化态度是:重视民族性,忽视国际性;重视统一性,忽视多样性。这就导致大学语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上有失偏颇。大学语文通过严密的课程结构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进行了全面而有序地展示,并通过“导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发展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而对其他民族与文化涉猎不广,介绍不多。在有限的教育内容中也没有营造文化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面对其他文化体系与自己所属的文化体系的差异中,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思考。缺乏了横向的文化关照,学生易在文化寻根的陶醉中不自觉地形成唯我独尊的文化封闭心态。

3 文化观照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立足于课程的文化功能,通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模式的重构,促进学生提高文化反思与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文化素养。

3.1 凸显文化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进行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针对以往大学语文理论建设中过分注重语文的实用功能等理念偏差,应该在文化视域下构建新的课程理念,在大学语文的实用功能与文化功能中,突出课程的文化功能。大学语文是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课程。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更高一层,即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同时,增进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更高的文化自觉。大学语文重在引导学生在国际文化视域下对中华文化的全部历史有所自觉,形成理性的文化态度。

3.2 把握时代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文化创新

大学语文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先后编写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从编排体例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文学史为线索编写。以时代先后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重在培养阅读和鉴赏能力。二是以文体分类为线索编写。按照文章的表达方式分类,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是以思想内容为线索编写,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这些模式摆脱不了工具性的束缚。在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上,应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线索来编排大学语文教材。在文化内容选择上,以中国文化为主;在文化性质上,以传统文化为主;以文化态度上,以文化创新为主。教材的知识系统可运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营造容易引起价值冲突的问题情境。助读和练习系统借鉴美国语文的编写方式,注重“文化与当下生活的联系”,凸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意义。

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营造开放而又有文化关怀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突破传统的单向度的“授-受”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讨论-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在社会重视“国学”的大环境下,一些大学语文课堂往往是以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为目标,较少文化创新的启迪。“我们应对‘国学’采取扬弃的态度,并结合当前媒体对‘国学’的弘扬,给学生展示一个公平、客观地理解‘国学’的立场,让大学生科学、冷静地看待当今‘国学热’的文化现象。”[6]

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场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对话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3 倡导国际理解,引导学生构建开放的文化心态

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社会在物质、资金、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圈无限制地扩大。人在国际环境中要想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必须重新定位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形成理解不同价值体系的能力,具备开放的文化心态。大学语文应该从文化教育的角度,帮助人们在国际化时代提高国际理解能力,形成正确的文化态度。1990年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的个人演讲中提出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国际理解的最好诠释。一个民族或一个人应有的文化态度是,在弘扬自己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懂得欣赏他国的异质文化,共同促进国际文化的繁荣,这种平和谦虚的文化心态,有利于处理民族文化冲突,也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大学语文应努力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包容其他民族和世界的先进文化。构建具有国际视野的课程文化,应重新构建以“文化熏染”为核心的大学语文课程评价体系。现行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突出语文运用能力的考查,亟待改革,应向文化反思与包容能力的考查转向。评价重点从评价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转变到评价学生的文化反思与创新能力,评价的方式由标准化的终结性评价转向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7.

[2]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3]徐中玉.关于大学一年级国文[C]//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913.

[4]张德江.文化育人:大学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14-16.

篇2

[关键词] 学校建筑文化 传承策略 创新策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学校建筑文化又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关乎学生的成长,更是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合理地传承、创新学校建筑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建筑文化的传承策略

1.加大建筑文化的建设力度

提高建筑文化在校园文化文化建设中的地位首先应取得政策与立法方面的支持。在集合专家学者意见和公众动议的前提下,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法律法规,明确学校建筑的方针、原则、方向,确定高校建筑的文化尺度,研究保护与创新、发展与继承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与社区协调发展,突出区域特色、营造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立法研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在营造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科技校园和数字校园方面进行深人调研,开展实证研究,并且进行政策分析和专家咨询,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出台一系列“办法”或“条例”,立足今后几十年的发展,要加大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公众性,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其次要取得专业人员的支持。建筑业作为一门高度专业化的行业,在技术等方面具有着严格的指标要求,学校建筑及其文化传承必须求助于专业人员。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做法是政府与某些建筑设计者和施工者长期合作,而这些合作者都是洞悉社区文化、教育特点和建筑知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说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2.重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学校建筑文化传承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方向性原则。学校建筑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有机结合,以此体现教育的方针与发展方向。二是整体性原则。学校建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从总体上对现代高校建筑文化建设进行规划,做到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课程文化、网络文化建设和学校其他文化建设相结合,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建设相结合。三是主体性原则。学校建筑文化本质上是师生文化,学校师生既是学校建筑文化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和实践者,因此应突出学生与教师的主体地位。四是选择性原则。现代学校建筑文化是一种开放性文化,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这样复杂的社会文化,学校建筑文化建设应取其精华,将其内化为特定的学校建筑文化内容,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系统,并不断调整、充实和发展,以适应社会文化的时代要求和现代学校建筑文化主体的内在要求。

3.重视建筑文化传承的基本技术

建筑文化传承具有一些基本技术,比如复古技术、仿古技术、移植技术、融合技术、局部保留技术、典藏技术等。这些技术是建筑文化传承的最基本的条件。当前,我国教育快速发展,学校建筑的发展体现为新校舍的建设和旧校舍的改造,能否在这些建设中很好地体现高水准的文化是一个关键。

二、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策略

1.提高学校建筑文化创新意识

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学校建筑文化也是如此。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首先应该具有超前的创新意识。因此,作为管理层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相关部门在发展学校建筑之前,不能简单地以拿来主义进行操作,应加大对发展方案的论证,集思广益,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历史、特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丰富学校建筑文化的内涵

首先,学校建筑应是对学校历史文脉的提炼。空间环境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各种形体要素所涵盖的文化意义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历史文脉。学校建筑作为反映或记载人类历史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和校园环境中重要的景观语汇,尤其是纪念性的建筑,往往体现了该校的历史、文化和风格,是学校精神的标志,也是历史进程的缩影,述说着一个学校的过去、现在、未来。其次,学校建筑在校园环境空间构建和文化引导的作用。学校建筑可以增加校园空间的凝聚力,作为校园特定空间标志性景观因素的同时也是校园环境空间的重要节点,它使校园具有清晰的空间结构,人们在其中获得一种归属感。这种传递和体验不需要借用外力的强迫,而是以一种自然、巧妙、和谐、潜移默化的方式予以述说。再次,校园建筑可以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提高学生人文和艺术素养。学校建筑以其突出的视觉艺术效应即艺术性和文化内涵集中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或历史背景,赋予校园艺术的美,更丰富了校园的人文气息,提高了校园的文化品位,彰显着学校独特的灵魂和理念。因此,在学校建筑文化的发展中,应重视学校建筑文化的内涵。

3.突出学校建筑文化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建筑文化,尤其是高校建筑文化,由于作为主体的学生和教师更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文化知识的发展水平与方向,是时代精神的凝结,因此,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应注重反映时代精神。

4.突出学校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

一般来说,地域性是文化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一个区域的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一个区域的人文同样具有地域性特征,建筑作为有生命力的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项技术,由其衍生的建筑文化也必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区域就是培育、生长建筑文化的有生力量。因此,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也应充分融合和显现地域文化特色。

三、学校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紧密和我国学校建筑的不断发展,考古和史学的发达以及利用各种艺术信息资源的可能性增大,对于每个社会单元和个人来说,可供选择的建筑文化不断增加。这同现代社会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交织在一起,形成极其丰富的文化格局,在众多的选择中,打破了一元化的局面,多种多样的建筑流派和建筑思潮层出不穷。作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交互的建筑文化,其未来必将是数量众多,风格多变的。世界范围内必将是新建筑类型和新建筑结构形式不断涌现,同时一大批具有相当水平的建筑师将登上建筑舞台,载入建筑史册,作为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学校建筑作为特殊的建筑文化体系,与其他公共建筑比较而言,更应体现文化性。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本质上来说凝结着历史和未来,而学校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建筑文脉延续和升华。

总之,学校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是联结学校历史与未来的、让学校唤发出生命力的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事业,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体现着包括建筑师、教育家和全体公民在内的理智品格、历史责任、决策勇气与生存智慧。

参考文献:

[1]马本和.高等学校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6(4).

[2]高介华.关于建筑文化学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3).

[3]萧默.文化纪念碑的风采―建筑艺术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赵家麒.集团规划的时空观―普林斯顿大学250年校园的探讨与省思[J]田园城市, 1998.(2).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礼仪课程 创新启示

我国向来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崇尚“礼仪”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的大学生,更是国民素质的集中体现。但是,当前一部分的大学生礼仪却存在比较严重的示范现象。

那么,我们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开展得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呢?大学生礼仪课程应该如何从传统文化里吸取有效成分,获得创新启示呢?本文围绕这些问题,阐述一下个人的粗浅认识和理解。

一.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的现状

虽然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取得很多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不喜欢礼仪课程

对于礼仪课,不少大学生不以为然,总觉得这门课程可有可无,甚至认为不合时宜,多此一举。在大学生心目中,礼仪课就是对他们言行举止的限制和规定,对其日常生活有点过度干涉。因此,崇尚自由的九零后大学生往往不会喜欢、不重视礼仪课。

2.礼仪课程缺乏文化内涵

当前,大学生礼仪课的开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尤其是缺乏文化内涵,简单地对各种场合的礼仪要求罗列出来便了事。其实,每一种礼节要求都有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的大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了解每一种礼仪的文化含义。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创新的启示

面对上述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的现状,笔者经过切实的教学实践和个人思考,认为传统文化对该课程的创新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

所谓“传统文化”,主要是指蕴藏在一个民族里面,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文化形式,具体来说,包括思想观念、道德情操、风俗礼仪、等不同层面。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东西方文化撞击而成的文化集合,以孔孟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佛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文化精髓。“传统”并不代表“落后”,对待我国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创新的启示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更是值得我们用心保护、发扬光大,而且对我们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课程创新,具有一些启发性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思考,归纳以下几点,以供参考:

(1)“伦理道义”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品德礼仪修养

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行的外在呈现,集中凝聚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由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只侧重分数而忽略品德修养,加上家庭、社会的缺位,种种原因导致当前大学生的礼仪失范。比如,考试作弊、生活糜烂、谈吐不雅、乱丢乱扔等不良的失礼行为。要提升大学生的品德礼仪,单靠大学生的礼仪课是不够的,还必须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用“伦理道义”来感化大学生的思想灵魂。

如果说西方传统文化是宗教,那么我国传统文化则是道德。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爱国、爱民的道德精神,推崇仁义道德的品格,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儒家讲求道德、仁义。儒家代表作《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意思是“君子为了道德仁义可以志在四方,而不把自己仅仅局限在故土之上,小人却只顾留恋乡土而不知推行道义;《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我国传统经典《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刚劲强健,对应于此,有德行的人处世必定像天一样的刚强坚定、自强不息,像大地一样的厚重踏实、容载万物。在校大学生学习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必定有助其文化修养,进而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礼仪规范自然随之提升。

(2)中华传统文化重视雅言美行,对大学生的礼仪形象塑造具有示范作用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赞誉,讲“礼”重“仪”成为中华民族的良好作风。作为社会知识分子的代表,大学生更应该达到“知书达礼,待人以礼”的目标。但是,当前大学生的礼仪行为经常出现“失范”,极大地破坏了大学生的美好形象。因此,大学礼仪课程需要充分吸收中华民族重视“雅言美行”的优良作风,对塑造大学生的礼仪形象树立示范作用。

我国有一句经典古谚:“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对个人的言行举止提出比较形象的要求:站立如同一棵松树,行走如同一阵清风,端坐如同一鼎金钟,卧睡如同一张弓。我国最早的学生日常守则是《管子・弟子职》,比如“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无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饬。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提出具有概括性的行为规则要求。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常强调雅言美行。大学生礼仪课程吸收这些传统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的礼仪品德都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3)儒家文化尤其强调“仁礼”,对大学生的礼仪培养有积极作用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化古国之一,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历史底蕴。儒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尤其强调“仁礼”的道德品质。儒家创立者孔子在《论语・季氏》更是指出“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不学习礼仪,无法在社会立足,可见“礼”在个人修养的地位和作用。《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用“礼”来约束人们的一言一行。《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要求在具体的礼仪运用都需要以“和”为贵,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渗透“礼”的精神和内涵。我们教师需要将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的“仁义”“礼仪”精神,运用到大学生礼仪课堂上。用儒家的礼仪道德来感化当下的大学生,提高其对礼仪道德的认识和理解,尽快促使其成为知书达礼的社会精英代表。

三.总结

当前,部分大学生出现比较严重礼仪失范行为。为此,大学生课堂更需要开设礼仪课程。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崇尚“礼仪”,可以取其精华成分运用到大学生礼仪课程里,希望借此让该课程获得创新。经过切实的教学实践和个人思考,笔者认为我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义”、“雅言美行”、“儒家仁礼”,对大学生的礼仪培养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l]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马占军.浅议对大学生礼仪普及与规范的重要作用[J].品牌(理论月刊).2010(11)

[3]江艺敏.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与途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4]赵振有.论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J].中国报业.2011(02)

篇4

关键词:现代经典文学;传承与发展

不管是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是对于经典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现代文学经典在文学中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对过去经典作品的沿袭与创新,又对现在的文学起到一种借鉴的作用。现代经典文学富有很富的内涵与创意,对于现在的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到很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现代文学经典的学习可以促进人们的内涵与精神世界。本文就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分析。

一、现代经典文学的发展现状

1.经典文学已经很难保持原有的内涵

现在的社会正处于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精神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了,人们接触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对于经典的东西已经越来越不感兴趣了。现在是经济社会,经济对于人们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人们也对于经济利益越来越痴迷,已经对于经典的东西充耳不闻,只是过度的在利用经典文化为自己创造利益。现在不难看到很多的经典的文学已经被改编为了影视作品,例如《茶馆》《金粉世家》《半生缘》等很多的经典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虽然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原著,但是为了适应现在的大众的需求,不得不进行一些改编,与原著的共同点并不是很多。这些虽然迎合了现在的大众的需求,但是却对原著展现的精神造成了影响,已经不能让人们感受到经典文学的内涵了。

2.对于现在经典文学的理解不够充分

虽然现在我国的教育中经常地会出现经典文学,但是出现的并不是很全面,而且学生掌握的并不是很在充分具体。并且现在虽然我国的教育已经渐渐的好转,走上了轨道,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人口大国,还有很多的偏远地区对于教育抓的还是不够全面,还有很多的孩子不能正常的接受教育。况且现代经典文学的内涵非常的丰富,对于文化比较高的人理解起来都并不是很简单,对于接受教育比较少的,或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们来说,理解起来就非常的困难。

3.现在的经典文学的教育不够重视

现在的文学教育已经渐渐的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中了,但是出现的部分不够全面,知识出现其中的一个片段而已。课本中出现的经典文学的片段的变换周期非常的常,并且没有新意,经典文化以现在的文章比较,本来就不容易理解,教育上再不够重视,所以就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就不由学生接受现代经典文化。在传承方式上也不够重视。现在的社会上比较流行的文化都是多元化的,对于经典的流传已经渐渐的被人们忽视了。简单的来说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有很多的阅读软件,但是只要进入到其中的页面中是,出现的都是现代的言情类、玄幻类等等方面的小说,但是关于文学类的少之又少。现在的学生对于经典的学习也只是为了应对现在的考试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想要了解和学习。在意识上就是没有充分的重视现代的经典文学。

4.现代经典文学相对于现代的文化比较不占优势

现在的人们对于文化形式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并且越来越喜欢多样化的文化表现,对于经典的文学的内容其实并不感兴趣,相对于现在的文化市场,现代的文学经典是一个比较弱势的群体。

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承与发展

1.对于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承内容要进行丰富

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教育,这也是对于文化传承最广泛的途径,一定要充分的利用现在的教育进行传承,这样不仅改变了教育,对于文学经典的传承也是非常的有利。其实现在的教材中对于文学经典也有提及,但是出现的并不是很全面。可以功果对于教材的改编,增加文学经典的内容,再保持原有的题材不变的情况下对文学经典进行增加,加深学生对在现代经典文学的了解。加大教师对于现代经典文学的重视,在进行教授时,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普及一下现代文学经典,拓宽一下他们的了解渠道以及掌握的程度,促进学生对于现代文学经典的兴趣。

2.顺应现在的经济发展潮流

对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要尊重原有的传承模式,还要更新发展模式,顺应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势跟上时代的潮流,这样才能让广大的人们群众接受,促进现代文学经典的发展。利用现在得高科技,例如人们经常接触的影视剧的形式,可以将文学改编成电视剧,但是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尊重原著。这样在不改变文学中心的前提下,可以让人们更加直接的接触到现代文学经典,毕竟现在的人们更乐接受这种形式。在人们进行观赏的同时,就可以潜移默化的对人们思想产生影响,促进经典文学的传承。也可以将文学经典改编成话剧,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直接的镜头了解到文学经典,既可以满足现在的人们的视觉需求又可以促进现代文学经典的发展。

3.创新现在的文学经典的阅读模式

文学经典想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文化市场中站稳脚跟,就一定要对其的阅读方式进行创新,在发展自身的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现在的文化传播的方式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呆板的传播模式,利用现在的科技手段进行传播。这样既适应了现在的人们接受的形式,还可以促进文化经典的传承与发展。

4.将经典文学融入到现在的生活中

文学经典的传播,归根到底就是提升人们的精神思想以及生活观念等。将文学经典很好的融入到现在的生活中,让人们随时可以感受到文学的熏陶,这样就可以渐渐的让人们接受文学经典,享受文学经典,慢慢的理解文学经典的内涵,提升人生的生活观念。

结束语:

现在的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现在的人们已经越来越不能离开科技,但是先进的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让人们对经典的东西慢慢的忽略了。既要向前发展的同时,也要回头看看历史留下的经典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汪文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与接受”学术研讨会综述[J].创作与评论,2014,(24):125-128.

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著作权保护

一、湖南桑植民歌简介

桑植民歌是桑植境内所有民歌种类的总称,是湖南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原始农耕时期的生产劳动,广泛地流传于土家族。桑植品种繁多,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桑植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县隶属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民歌已成为桑植县的代名词,桑植县更是被称为“中国民歌之乡”,几乎每个人都会哼唱几句。桑植民歌据记载有两千多年历史,当地的神话故事、传说、民间趣事数不胜数,民歌类型各式各样,是桑植各民族人民表达心中情感的艺术结晶,已经成为中国民歌宝库中的经典。作为我国特色的民俗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湖南桑植民歌的发展和保护状况如何?是否可以运用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进行保护?接下来笔者将进行简单的论述。

二、湖南桑植民歌的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湖南桑植民歌的保护现状

传承湖南桑植民歌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分别是:家族传承、群体性的歌唱活动、桑植民歌节、传习基地和传习班及文艺汇演。家族传承是指在一个家庭范围内,长辈作为名额的传授者,幼辈作为被传授者,使得桑植民歌通过长辈传给晚辈的方式进行传承,此种传播途径是桑植民歌进行传唱的主要途径。桑植县地处比较偏僻,地理位置封闭,交通不便利,经济发展也不发达,生活方式主要是自给自足,业余生活活动也受到很大的限制,这就使得桑植民歌成为桑植人民的主要娱乐活动,生活中的一部分,老老少少都在桑植民歌的陪伴下生活,人民往往是在无意识当中对桑植民歌进行学唱。群体性的歌唱活动主要包括对歌和民俗活动两种重要方式。“对歌”是早期桑植民歌在群体中传唱的主要形式之一,而这种形式又常见于山歌之中,多采用一问一答式。桑植县地理位置封闭,交通不便利,对外界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很比较少,但是由于桑植人民对桑植民歌的重视,使得每逢重大传统节目,桑植民歌成为必须表演的节目之一。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是民间活动最热闹的时间段,在此期间也少不了桑植民歌的身影。为了进一步保护好、宣传好、传承好桑植民歌,桑植县专门建立了民歌广场,并于每年定期举行桑植民歌节。在中央及地方财政的支持下,将“桑植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桑植县特色音乐文化的主要学习场所。桑植县保护桑植民歌的工作人员不仅将民歌编入档案,也大大完善传承人的保护方式。传承人不仅享有一定权利,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设立起传承人的考核制度及乡镇文化站,定期举办桑植民歌活动,让更多的桑植人民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

(二)湖南桑植民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保护力量未凝聚在一起

湖南桑植民歌的保护力量可以分为官方和非官方两种类型。官方主要是以政府为代表,重在通过基地、文化站等方式来宣传桑植民歌,呼吁人们积极学习桑植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官方主要是以个人为代表,重在通过口口相传、一辈传一辈的形式来宣传传承桑植民歌。两者的工作重心不一,虽然有时候两个主体也会有交叉合作,但更多的是两个主体的工作是分离的,还没有形成汇聚在一起。将官方力量和非官方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将桑植民歌进行继承、创新、传承、弘扬。

2.市场推广落后

自从湖南桑植民歌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后,桑植民歌的价值大大被肯定,但在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桑植民歌的价值并没有被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市场经济中还缺乏一些竞争力。继承人的范围小,桑植民歌的辐射范围也狭小,桑植民歌的表演主要集中在张家界市,其他地区省市范围内很少发现。想让桑植民歌走出张家界,走出湖南,走向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甚至外国人了解学习热爱桑植民歌,创造更大的经济和文化收益,宣传推广工作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的辐射范围也需要进一步的扩大。

3.继承人后备力量不足

如今,桑植民歌被搬上正式的舞台,无论是对台前幕后,还是表演者要求,都有着严格的标准,情景重现成为了舞台表演时对演员的必然要求,表演标准专业性大大提升,但是表演的即兴性却减弱。年轻人大部分都愿意去大城市打拼,愿意留在家乡耐心学习、继续传承桑植民歌的人数大大减少,致使继承人后备力量不足成为现阶段传承桑植民歌所面临的最大困境。

三、桑植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分析

民间文学作品保护与现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条件、现状、甚至基本理念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民间文学作品的主体与客体的特殊性必然会产生理论的挑战。关于如何确定作者不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是否应当赋予民间文学作品永久期限的保护等问题都会冲击一般作品版权保护体系。另外,《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在权利行使等方面规定过于宽泛,可操作性不强,存在很大商榷空间。

(一)激励理论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激励理论肇始于边沁、穆勒等人的功利主义思想,认为知识产权立法的主旨在于激励作者,并依此促进创新,以实现社会最大的“幸福”。有观点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激励理论似乎格格不入,其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需要继承传统而非创新,即便有创新也应当建立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其二,它没有明确的“作者”,缺乏激励的对象,难以发挥实际效果。

(二)自然权利理论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付出会有回报,回报属于付出,这是自然定律,也是著作权正当性的哲学基础之一,即自然权利理论或者说劳动论。它发轫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的财产权劳动论,认为著作权属于付出智力努力的作者,并且这种努力要达到独创性的高度。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殊性在于付出是由集体智慧所凝结,需要设计合理的制度保证利益归属于特定民族、种群。

(三)经济效益理论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经济效益理论是知识产权的法经济学分析,遵循边际效用原理,认为产出作品需要投资,利润弥补成本使得投资自发的进行。投资分为创作能力培养的成本、创作活动进行的成本及作品传播、应用成本,当生产函数与成本曲线相交时成本最小,产量最多,效益最大。民间文学作品属于集体所有,理论上不能授予个体专有使用权,那么市场主体的应用、传播行为就很容易被“搭便车”,成本难以收回,进而抑制投资的动机。这就要求政府在公法层面发挥积极作用,以政策扶持,减少交易成本等方式促进投资,缓解市场失灵。

(四)利益平衡理论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篇6

【关键词】扬州当地人;调查;扬州方言;扬州口头文学;传承与保护

0 前言

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城市,从古至今,从“扬一益二”的繁盛到了现在的现代化繁荣,城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前进,但与此同时,时间的河滩也无可奈何地过滤掉了许多璀璨的金沙。

1 正文

扬州的方言极具特色,是江淮方言的代表,扬州方言音韵发声有力,音调婉转,极能表现出人的情绪,对于语言环境、语义表达等都具有强大的表现能力。

随着现今普通话的推广,方言的传播渐渐弱于了大力推广的普通话,而扬州方言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从扬州方言的特色上来说,扬州话不分z、c、s和zh、ch、sh,这与普通话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如今的仪征北部、天长南部以及邗江某些地方是保持了平翘舌的区别的,由此可推断很早之前扬州话可能也是有平翘舌之分的,但后来基本不区分了,大多数用平舌发音。此外,扬州方言不分n、l,不分尖音与团音,不分前后鼻音。扬州方言的韵母还有一些特色,比如,普通话中的双元音,扬州话里读成单元音韵母,在普通话中,双元音ai,ei,ao,ou,在扬州话中就变为了ε,e,?蘅,?藜ω。还有特殊的一点就是普通话里读音相同的两个字,到了扬州话里却不相同,比如官与关,扬州方言中官不读guan而读guon,再比如山与扇,扬州话中扇不读shan而读xian。这里讲述的是与普通话的差异之处,当然也有相似的不用改变的地方,这里暂且不作讨论。

发音的不同是方言与普通话不能共同发展推广的一个原因,许多地方方言由于普通话的大力推广,而使自己的语音特色逐渐向普通话靠拢,方言呈现出一种凋落的状态,越来越引起重视。近日,“江苏语言与文化资源库”的上线,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地方语言资源库,这也体现了现今人们对于挽救地方方言与文化所作出的举措。

扬州地区以方言为载体,也有许多当地特色的民间口头文学,例如扬剧、扬州弹词、扬州评话、扬州清曲以及扬州谚语。其中部分特色口头文学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扬州民间特色文学需要的是真正的传承与认同。扬州的民间口头文学不仅是一门单纯的艺术,其内容也蕴含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历史的痕迹,以及文学文化等多方面的内涵。

现代随着娱乐行业的飞速发展,韩流等流行元素的涌入与冲击,民间的口头文学形式即使是在扬州当地也早就已经不占主导位置。由于科技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当地文学无可奈何得退居后线地位。我们无法阻止也不应该阻止时代的发展、审美的转变,但是也不能任由扬州当地的文学形式逐渐湮没于时展的浪潮中。扬州的口头文学承载着历史的、文化的、文学艺术的丰厚内涵,不能轻易地做大改动,但也要跟随大众的审美趣味加以调剂,创新发展、创新演绎。

基于对上述情况的不确定与希望明确的态度,我们需要以扬州当地人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扬州当地人对于扬州方言的认同感以及对扬州口头文学的了解及保护传承的态度。

我们项目组的成员带着自己的疑问对扬州当地人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选定的调查对象分散在各个年龄段、各个职业以及城乡各地区,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对象单一,调查有漏洞。我们设计了纸质版调查问卷以及电子版调查问卷,这也是为了在扬州本地人群中能更加深入地进行调研,尽量做到不遗漏、不片面。当然,我们人力时间有限,不能做到全方位的顾及,但也会尽我们所能保留真实性,反映扬州当地的现状。

问卷设计了11个题目,设置的问题主要想了解扬州当地人对于扬州口头文学的接触频率以及了解程度,还有喜爱扬州口头文学的人的年龄范围。其次还意图了解现今会讲地道扬州方言的人的年龄段。最后想要知晓现今扬州人对于保护与传承扬州口头文学以及扬州方言的态度。我们项目组发出了8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数684份,并且对有效问卷进行了整合与分析,得出以下收获。

问卷第一题:“请问您平时有空会去选择听扬州口头文学作为娱乐吗?”在所答的问卷中,按百分比整合有效问卷,受调查人群中选择A选项偶尔会占38%,B选项经常会占2%,C选项一般不会占59%,D选项绝对不会占1%。

问卷第二题:“您一般去听民间口头文学的频率是多久一次?”A选项每周一次占10%,B选项一个月及以上一次占50%,C选项一年及以上一次占32%,D选项很少看占8%。

从第一二题的问卷结果的数据统计,扬州的当地人少部分会经常去听扬州的口头文学,听的频率也并不高。

第三题:“您接触口头文学的方式主要有哪些?”A选项买票去看占8%,B选项从电视上搜索看占有效问卷数的43%,C选项扬州地方广播占31%,D选项免费公演占18%。

由此看来,在群众的选择方式中,大部分会选择电视广播这类媒体,以及免费公演的形式,只有少部分会自己买票去看。从这方面也能窥视到这类表演在部分扬州人心中的地位以及喜爱程度。

第四题:“您认为爱听扬州民间口头文学的人,他们的年龄范围在多大范围以内?”A选项0―25岁占2%,B选项25―35岁占6%,C选项35―50占27%,D选项50岁以上占65%。在这些爱看爱听扬州口头文学的人当中,年轻人较少,占大部分的是中年及以上的扬州当地人群,尤其以“老扬州”为最多。

第五题:“您觉得扬州民间口头文学是一门高雅艺术吗?”A选项十分同意占有效问卷数的25%,B选项大体算是占42%,C选项部分算占31%,D选项并不算是占2%。

对于高雅艺术的定义,每个人可能定位不同,这题意在了解扬州当地人对于民间口头文学的认同感,我们的调查结果总体显示中立的态度,在调查对象中绝大部分人还是持有认同态度的,只有少部分持有相反态度。

第六题:“您了解扬州口头文学中的故事所蕴含的习俗与典故吗?”A选项非常了解占4%,B选项一般了解占37%,C选项基本了解但较少占41%,D选项并不了解占18%。从中看出对于扬州口头文学所蕴含的历史典故、文学艺术意义,只有少部分人是非常了解的,大部分人对于本地的民俗只是略懂皮毛。

第七题:“您身边会说地道扬州话的人年龄范围是多少?”A选项0―18岁占10%,B选项18―30岁占31%,C选项30―50岁占33%,D选项50岁以上占26%。与爱听扬州口头文学的人群年龄分布类似,会讲地道扬州方言的人群,也分布在中壮年以及老年扬州人中。具体情况是,会说地道扬州话的人以中老年群体占大多数,绝大部分小孩以及年轻人已经占较少部分,其中原因与历史以及政策息息相关,也与经济、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密不可分。这也是多种方言普遍具有的现象。

第八题:“如果您有孩子,或者对于您的孩子您会教他们学地道的扬州话吗?”A选项一定会占16%,B教些基本的就够占37%,C选项有条件就教不然就不用学占34%,D选项学好普通话和外语最重要,方言无所谓,此项选择人数占13%。

可见对于孩子的教育,大部分人持并不必要的态度,对于扬州地道方言的传承并没有很强的责任意识,他们的重心放在普通话和外语的教育上。

第九题:“作为扬州当地人,您对扬州口头文学以及扬州方言有认同感吗?”A强烈认同感占29%,B一般认同感占31%,C基本认同占39%,D并不认同占1%。

对于扬州方言的认同感,粗略来看极大一部分人都是持有认同态度,只有极少部分人持相反态度。这样从群众的心理看来还是非常统一值得欣慰的状态。

第十题:“您对民间口头文学传承者以及民间艺术家认识得多吗?”A选项很大部分认识占4%,B少部分认识占26%,C认识一两个占37%,D基本不认识占33%。对于民间艺术家,我们所调查到的扬州当地人也只有很少部分能够做到如数家珍,大多数人对这些艺术家并不非常熟知。

第十一题:“作为扬州当地人,您愿意让自己后代传承扬州口头文学吗?”A选项非常愿意占32%,B选项有条件会很乐意占41%,C选项勉强愿意占13%,D选项不愿意占14%。最后关于口头文学的传承的问题,积极主动并且愿意自己创造条件去学的人占少数,但也有大部分人觉得有提供的条件的话会很乐意。

由此可见,地方相关文化宣传单位应加强扬州特色口头文学的推广,以及扬州方言的普及。具体方式可根据地方情况来具体实施,按本文调研的大致情况,可以确定宣传推广的大体方向。

首先,可以增设地方方言类节目,广播以及电视栏目均可,这类栏目适合扬州当地人收听或者收看,其中都是有关扬州人身边的事,更容易引起扬州本地人的关注,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普及扬州方言的保护,以及扬州口头文学的文学内涵及艺术性,增强民众的审美趣味,激发保护与传承的意识。另外,免费公演也是大部分群众愿意选择的,地方组织可以举办相关活动,邀请民间艺术家对民众进行表演与互动,使扬州人能亲密地接触扬州口头文学,产生兴趣。也可设置自愿学习的组织,规模可大可小,邀请愿意的人去学习扬州的口头文学形式,使得民间文学真正的进入民间,成为民众的娱乐形式。民间艺术家也要积极挑选有天分有兴趣的传承者,进行专门的培养,培育出一批优秀的民俗文学传承者。

对于民间艺术家来说,不仅仅是传承,也要取旧时之精华,去其糟粕,汲取现代的流行艺术的长处,补充扬州当地的口头文学,使其能紧随时展的步伐,同时又能保留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

关于扬州方言,根据调查结果可看出,会讲地道扬州方言的人年龄范围是较高的,这也是由于普通话以及外语的推广和发展。我们扬州当地的教育机构以及孩子的家长,应在普通话及外语教育的同时,不丢掉自己的乡音,这是扬州人的根。文化宣传部门应该加强扬州方言传承的危机意识,增强扬州人对于本土方言的认同感。从娃娃开始的教育与宣传是最直接有效的。

2 结语

我们在调研中也认识到,对于扬州方言以及扬州口头文学的挽救与传承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创新与发扬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扬州人共同承担,共同努力,不管是什么层次、什么文化水平或者什么年龄段,都应加强危机意识,增强文化认同感,从现在开始,从小的方面开始,进行努力。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OL].

篇7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现状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95-01

汉语言文学作为传承我国的传统专业,不仅对于培育时代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一个民族凝聚的动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大学课程中一直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承的作用,对我国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会为人处世的准则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基础薄弱

汉语言文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高,尤其是对文言文,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能自行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如对通假字、同音字等,要求学生有较为系统的文学知识。

但我国大学生由于高中进行文理分科,并没有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语文上,更别说相对晦涩难懂汉语言了,导致我国学生普遍文科基础薄弱。此外,大部分学生对汉语言的兴趣不大,很多是"被选"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也没有通过扩大阅读量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基础。

(二)教学方式落后

汉语言文学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像数理化的科目,可以通过量化的数字对学生进行教学,汉语言涉及的往往是抽象的文字内容,尤其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此外,汉语言文学也不像其他文科专业,如法律、经济等,可以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学,与现实往往是相脱节的,缺乏时效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很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往往是采用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方式,通过教师在讲台上面对学生进行讲解。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重视对教学内容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真实的感悟,缺乏生动形象的描述,教学方式死板,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

二、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改革教学方式

先进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应以提高教学应用性和学生的自主性为关键,通过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评估方式的革新,改革陈旧的教学方式。

从教学重点来看,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理解,才能真正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贯通。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述教学要求的内容,还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延伸和拓展,拓宽学生的视野。从教学工具来看,教师应减少对过去的陈旧工具的使用,大力引入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多方面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如在课堂中可为学生播放名家讲坛,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最后,从教学考核来看,成绩并不是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如通过学生的课堂演讲,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种种因素都可以成为综合评估学生的一环。

(二)优化课程设计

汉语言文学根据其性质以及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专业课和实践课。专业课强调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程度,而实践课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通过优化课程设计,提高不同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专业课涉及的文化知识较多,尤其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普遍文化底蕴薄弱,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着重对专业课进行改革与创新。教师可以通过古典名著中的故事,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得专业课变得生动。也可以通过ppt展示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进行自己对课文理解的展示。而对于实践课,教师则需要注重学生对应用能力的提高,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践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与我国的就业形势相结合,将学生的知识与就业技能结合,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通过优化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组合,促进二者的互补互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虽然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队伍中人才济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紧跟时代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时效性的教学。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具有很强的传授性,自身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可以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甚至通过一个知识点扩展多个知识点。而文化底蕴相对薄弱的教师,则往往采取简单易行的口述式教学,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学习的效率低,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其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还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与稳定性,这就导致了课程标准、课程教材大同小异,更新的不多。教师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应主动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素材、辅导,向学生推荐,帮助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教师之间还应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学习相互之间的优秀与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初中

在近现代的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成为文明成果中最丰硕和影响力最突出的部分,因此教育系统普遍围绕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教学需要编制教材和设计课程。而语文则被定位成工具型学科,以让学生熟练地运用其完成表达、交流并且获取信息为主要教学目标,其文化载体和传播媒介的价值被忽略。

1语文教学中传播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文化传承历来是实施系统化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越发受到重视的今天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并借助其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既符合语文学科的特色,又契合素质教育的宗旨。

1.1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品位

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思想、技艺等文明成果的简单继承,而是同时完成对学习者人格和品位的塑造,使其具备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并且掌握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和道德准则,形成高尚的人生趣味,明确个人在道德、事业等方面的追求。而初中语文教学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文字、语言这一工具,运用其探索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未知领域。在目前传统文化的传承需求日益迫切、素质教育得到认同的背景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择机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之发挥塑造学生人格和品位的作用,也能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

1.2让语文学科体现其文化传承价值

语文学科的本源即记录、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工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传播传统文化体现其固有价值。首先,传统文化包含的所有人类文明成果均以语言和文字的形式流传和记载下来,因此语文学科教学在赋予学生顺畅的阅读、写作以及口头交流能力的同时必然无法回避传统文化的传承[1]。例如,在生字教学中涉及对特定汉字的起源及其字形、字义演变的阐释,无形中增添了传统文化的元素。

1.3让初中语文教学更有吸引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其表达、交流工具的作用,而对教材内容及其牵涉到的历史、社会生活背景等传统文化元素没有进行引申和拓展探究,因此让原本最富人文气息与文化内涵的语文教学变得呆板无趣。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对字面意思和情感内涵的阐释,而对作品创作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社会的思想潮流和各个阶层生活的典型场景则没有与学生一道深入探究和拓展学习,从而让学生对诗词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的感知停留在较为粗浅的层次,导致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魅力。

2传统文化的渗透实践

2.1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语文学科和文化传承有天然的联系,语言与文字的创造和发展是为了满足文化传播和继承的需要,而在被用于记载人类文明成果和传承技艺、交流思想并完成诗歌等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语文学科自身也被不断丰富,并应时代要求持续演进,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现代社会人们创造新的文明成果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语文教材中天然存在诸多方面的传统文化元素,既有和语文直接相关的文学艺术、哲学类内容,也涉及历史、古代的政治乃至伦理道德[2]。例如,《论语》等经史子集相关课程中既包含儒家思想、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也有当时社会人们的道德理想和宗族关系等人文内涵,在教学中发掘这些元素并进行引申阐释能有效传播传统文化,并让学生的思想境界、人文修养得到提升。

2.2课堂上引经据典触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

要想在语文课堂上不着痕迹的渗透传统文化,要求教师自身在传统文化方面有足够修养才能在达到核心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到更多传统文化。首先,教师应熟读所有经典作品,对《史记》等有多个章节被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的作品可以自如地引用和讲解。其次,结合教材中牵涉到传统文化的部分,确定课堂上引导学生拓展学习的内容,并且查找相关资料和准备素材,从而在课堂上择机引经据典,触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此外,教师通过研读相关作品还能提升个人的语言表达层次与思想境界,在言谈举止方面更加儒雅和有内涵,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典范。

2.3诱导学生阅读相关作品与资料

由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和多个领域的传统文化关联密切,因此尽管学生的志趣爱好各异,但经过恰当的引导必然可以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自发地从个性化视角涉猎更多传统文化知识并领会其深意,逐步将其塑造为兼具传统美德、雅致的品味和新时代创新精神的人才。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对作者生平、作品创作时的遭遇和社会背景的讲解可以渗透特定朝代的政治、思想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趣闻、史料,让学生在感知作品主题和语言文字运用精妙的同时对相关传统文化有探究愿望,进而推荐学生阅读传世的经典作品、查找和阅读相关资料,完成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学习[3]。促使其在日常观看影视作品、欣赏艺术品时也能发现相关内容并持续探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并拓展其知识结构。

2.4带领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别样意境

由于传统文化与初中生熟知的现代文化存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乃至语言文字表达方面的隔阂,因此通过多种方式创造条件,带领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别样意境有助于在语文教学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可以在自习课或课前设置经典作品的诵读环节,精选背景音乐并制作视频课件,带领学生朗诵古代诗词歌赋中的精品,让学生体会古人的情怀和思想境界。其次,针对有不同特长和爱好的学生布置关于特定经典文学、诗词等作品的探究任务,让学生搜集资料并深入研读,撰写专题学习报告并在语文课堂上展示和讨论,促使学生之间就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展开互动。借助各自的优势深化对相关知识内涵的理解,从多个角度共同探索传统文化、获取知识的同时对其高深而微妙的意境产生感性认知,提升每名学生的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

2.5为学生搭建探究传统文化的平台

鉴于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受到中考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因此教师应探寻更多渠道,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搭建平台和创造空间,发挥自身在这一方面的固有优势,以引导学生组建社团、发起主题文化活动或者创建特色选修课程等方式,为学生搭建探究传统文化的平台[4]。例如,可以在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活动,并且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或者通过编撰关于儒家思想、家训等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为有学习需求的学生开设选修课,完成更系统的传统文化教学。

篇9

秀山花灯戏是我国西南地区花灯戏剧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是集多种民间文化形态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文化心理和价值认同,折射出少数民族的生存本质和审美心理。秀山花灯一般于每年正月初二到十五期间在公共空间进行表演,正月十五送灯,具有广场性质,展现出本民族的风采,体现出本民族的精神文化。    

秀山花灯戏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旅游业角度考虑,可以拓宽秀山旅游的开发与利用;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本民族的精气神;在学术上,也有挖掘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在20世纪50年代,就不断有研究者深入秀山少数民族居住区,调查花灯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生态。1964年,秀山成立花灯剧团。2006年秀山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秀山花灯博物馆竣工,这对地方文化的发展与开发、传承与传播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当前,秀山的花灯戏主要分布在全县各村寨、城镇,其中尤以隘口、龙池、清溪、兰桥、平凯、梅江、涌洞、海洋、溶溪、洪安、峨溶、玉屏等为其主要繁荣地区。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别、不同族别的文化也日益被主流文化同化和消解,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进行着干扰与吞噬,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    

如果一旦某个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被同化甚至消亡,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意味着这种文化在这个民族身上彻底改变了。作为地方独特的民族文化,花灯戏的表演艺术和审美内涵既要随着外来有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共性因素发展,又要随着本民族自身的发展、更替产生新的文化基质。但是,也正因为随着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原本生存于民间的文化艺术,却并没有因为紧跟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创新,反而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逐渐式微。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秀山花灯的整体生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对艺术品的思考与欣赏被商品交换所取代,其价值首先根据的是它的交换价值,而不是它内在的美学性质”。基于此,我们有必要以强烈的地方文化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实际行动去对花灯的文化生态进行探索与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行动的践行,花灯戏也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和研究者的重视,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了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梳理与研究。但是,即便如此,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与研究仍然不尽人意,还须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二、诊断式分析:花灯传承与研究的突出问题    

当前花灯的存在生态主要体现在花灯自身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误区。通过较为全面的调研与考察,学术界对花灯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没有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探讨和梳理。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花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后继乏人,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受到外界传播媒介文化的影响,沉不下心来从事花灯这一行业。2.当前民族地区的民间文艺普及不广。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不愿自觉接受地方文化艺术,感受文化带来的审美愉悦。这归因于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和社会,民众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致富梦的想象与实践中,这种自主性使得花灯艺术与现实生活形成了一定距离。尽管当下仍有掀起花灯戏演艺的热闹场面,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旅游业的兴起,花灯隐形地被置于商品交换的逻辑之中,其艺术性被商品化而丧失了自主性。3.花灯作为民间文化自身损失比较严重,原始的艺术风貌有所缺失。同时,人们普遍关注的是现代文明带来的新鲜感和认同感,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保护。4.花灯演艺人本身缺乏文艺修养和理论素质。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也没有感受到古典文化知识给予的艺术熏陶,使得花灯戏的技艺止步不前。5.当前推出的花灯演艺存在严重的现代气息,无论从实质内涵,还是外在表演形式,都带有“虚伪”的性质,丧失了来自民间自发的天然的带有原生态的审美韵味。    

另外,最为根本的因素是当前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大家对花灯这门民间艺术不感兴趣。大多数年轻人为了生存背井离乡,远离花灯生存的艺术氛围,彻底地失去了滋润年轻人艺术才华的土壤。花灯文化艺术的根被现代经济利益这堵无形的墙阻隔,造成花灯传承的断裂。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个体主义及随之而来的人与自然的分离拆散了善、真、美,在存在与应该存在之间挖了一道鸿沟”。一旦下一代人脱离了花灯的社会语境,本应该存在的东西完全可能被现代文明的鸿沟阻隔,使花灯戏丧失原有的艺术风貌,甚至失传。

三、重构研究体系

拟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当前,地方政府开始逐渐关注本地花灯传承与保护问题。于2005年11月上旬成功举办的“2005中国花灯·秀山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重点探讨了秀山花灯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尤其是赵心宪的《重庆秀山花灯传承保护十年学术研究的回顾—兼及中国花灯本体反思个案》一文,从文化经济视域全面回顾了近年来学术界对秀山花灯整体的研究态势,对传承与保护秀山花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尽管如此,研究者对花灯存在形态所产生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深入的思考,对研究诸多问题的盲区所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缺乏针对性,这就使得对秀山花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进行建构和采取对策进行传承与保护变得十分必要。只有对研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判断和厘定,才能从总体上对秀山花灯的抢救与保护对策作出较为科学的诊断。“在抢救、保护、传承秀山花灯艺术的工作中,除了政策上的全力呵护外,还应在发掘、整理的过程中创新思路,将时代气息与内涵有效融入花灯艺术之中,否则,仅有技法而缺乏生存空间的‘振兴’举措难收成效。

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民间艺术的普及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艺术欣赏力。花灯戏的演艺最终是为了让观众从中获得审美的艺术享受。只有普及和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艺术教育,才能提升民众的艺术欣赏力。二是提高当代青年热爱本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让他们具有一种担当精神,体会到传承花灯艺术的责任感。三是增加政府资金或民间资本的投入,让从事花灯事业的人在经济上获得基本保障,才能静心对花灯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采取自发的行动,并精心打磨、提升花灯艺术的民间技艺。四是结合当代语境,提升花灯艺术的内涵,注重了解接受者的兴趣爱好,以受众为根本、为主体,着力打造适应民间欣赏风味的花灯艺术,实施品牌战略。五是推动花灯理论研究的深入与长期,注重多维空间的研究、展示与传达,不断促进花灯技艺的提高。    

篇10

生活中的诗意无处不在,我们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是琴棋书画,歌词诗赋,科技文学全面繁荣发展的民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学习与传承。

没有学习哪来的传承。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综艺节目叫《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的收视率异常的高,也因此引发了网友们许多热议。对此,我认为,综艺等娱乐性节目应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诗词大会》与其他娱乐综艺不同,它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唤醒了中国人的诗心,也引发了国人的深思:多少人发下书本后便不再关注中国文学,中华诗词。虽然,诗词与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关联不大,但是诗词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精华,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学习与传承。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更何况占据了公共资源的电视台节目呢?所以说,《中国诗词大会》是传统文化的回归。

我觉得,国家社会人民应该重视中华文化的发扬,也应该鼓励支持这个类似的创新产业出现和成长。人们应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习与传承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