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G807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类
1.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亦即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中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计。它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其结构和内容直接反映了所培养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并对整个教育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
课程的起源和词源,唐代的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写道“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亦多处使用课程一词,如“宽着限期,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主要指的是“功课及其进程”
英文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自阿拉伯语“currere”,原意为“跑道”(race-course),据此,人们将课程理解成“学习的进程”。在英语国家,较早使用“课程”(curriculum)一词的是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兵塞(H.spencer)。斯兵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最早使用“curriculum”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由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方案;是有组织的教育内容,它是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中介;另外,课程泛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所应学的学科的总和及其进程的安排。
2.体育课程概念分析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李润中[1]认为将体育课程界定为狭义的体育课程和广义的体育课程两种是适宜的。狭义的体育课程概念。过去人们对体育课程的界定一般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狭义的体育课程即是指学校体育课程,学校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受学校教育目的的制约,它不仅包括在学校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而且还要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其中,也就是说学校体育课程是介于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广义的体育课程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体育课程也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深化,我国的课程制度根据“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要求,从而由原来的“国家课程”单一模式逐步改变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的三级课程模式。
毕进杰在《体育课程概念辨析》[2]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体育课程是什么是基于对体育课程一种科学的认识,它本身并不带有任何价值判断,中国的体育课程是这样的,外国的体育课程同样如此,体育课程是什么仅仅告诉我们体育课传授的是什么知识和获取这种知识的方法以及其自身存在的目标,但体育课程创造不了教育目的,更不能把这种教育目的灌输给人们,它只能作为一种手段为某种教育目的服务。
二、对不同教育思想的研究
黎黎在《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3]中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个性,把儿童培养成了不会独立思考、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这样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其必然性。作为“发现儿童”第一人的教育家卢梭,他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所提供的论指导和现实指导,将促使儿童的主体性更好地在教育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发挥,使儿童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刘汝萍在《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研究》[4]中认识到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教师不应只关注教材本身,而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不能仅关心学问与知识这一问题。涂诗万[5]认为杜威的思想虽然庞杂,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杜威认为教育只是哲学的实验室,从这个角度来说,杜威的哲学同时也就是杜威的教育哲学。
刘峻杉在《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的中西比较及其方法论启示》[6]一文中说到,在老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中,研究者也有必要突破学院自身的限制,达到思想与视野的更大开放性。这种开放性除了目前已经实现的向西方思想敞开之外,更应该重视的是“向历史敞开”以及“向民间敞开”。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突破学院传统的围墙,以理性和谨慎的态度,怀着荣格那样勇于探索的勇气,走进原生态的道家思想,会对老子教育思想的深入解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老子思想对于推进人文与科学精神融合的潜力,无论是从教育学视角来展开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全过程中深入践,都是非常必要和值得期待的。
三、对体育思想的研究
何叙[7]对体育思想做了一个定义,即对体育的认识,它是人们对体育的本质、特征、形式、功能、价值、发展规律、发展方针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的总和。另外,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是在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人类体育进入近、现代阶段以后所产生的,是人类近、现代思想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个阶段,体育思想的主体始终围绕“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样一个主题而展开。从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不难看出,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发展既遵循人类思想和体育思想发展的一般普遍规律,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色。
梁立启[8]认为国外学校体育思想传入我国的当代启示有以下几点:
1.“健康第一”思想在现阶段必将占据指导地位;
2.“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多元思想并存局面将长期存在;
3. 国外学校体育思想传入将受到全面本土化改造;4. 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总的来看,纵览国外学校体育思想传入中国的百年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浓缩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理念、符合我国特定阶段学校体育发展需要的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经过自主选择、主动引入、本造,深刻影响着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伴随着学校体育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创新,未来我国各种学校体育思想仍将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多元并存,共同作用于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张磊[9]认为“身体”之于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来说,不仅客观内蕴其中,而且还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研究视角,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当前,在学生身体遭受严峻危机的现实境遇中,面对“身体”长期以来在学校体育思想研究中处于遮蔽和忽略的境况,亟待对“身体”在整个学校体育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进行更高远,更全面,更深入的挖掘和定位。另外张磊在《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之维》[10]中认为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身体”维度不仅能够成立,而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本体性的研究维度,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4.对体育课程开展现状的研究
花树洋[11]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设有体育教研室,有负责体育工作的校级领导,并把体育成绩列入学生评优的考核标准。多数教师认为校领导对体育课程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组织机构不健全,教学管理文件和教师考核档案不太完备,与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有关文件要求相比具有较大差距。体育课时偏少,各校都有体育课程教材,部分教师认为现有的理论教材对民办高职院校来说不太实用。体育教学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与提高。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大多数女生没有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方式多样化,男女生选择锻炼的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徐建平[12]调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沿用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教育特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单一,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落后。课内外结合不紧,课外活动组织管理差。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衔接,体育教学与社会生活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职业针对性不强。教学评价,普遍采用终结性评价,缺过程评价,只有教师评价,没有学生评价,缺乏相应的发展性评价。
窦秀敏[13]认为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的创新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大学体育目标更加关注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大学体育课程内涵得到延伸,更加注重满足学生个体需求,注重学生个性和终身体育的形成;大学体育出现了多种教学形式,逐步走向开放式;大学体育和社会体育趋向融合。
刘婷[14]调查后认为山西省独立学院体育课程的考试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山西省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教学场馆基本能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建设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室外田径场和球类运动场,但是缺乏一些综合性的室内运动场地。山西省独立学院w育师资力量的总体结构不理想,教师学历水平较低,缺乏具有博士学历的高水平体育教师。
综上所述体育思想是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体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和实践基础。另外,教育思想为体育思想提供了依据,是体育思想的本源;体育思想是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为体育课程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体育课程的发展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应当积极的吸收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的精髓,将有益于体育课程发展的思想成分结合教学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使教学过程有理有据,为学生创设有效有益的体育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李润中,王玉侠. 论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J].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5):73-75.
[2]毕进杰.体育课程概念辨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1):97-101.
[3]黎黎.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53.
[4]刘汝萍.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72-73.
[5]涂诗万.美国近二十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新进展[J].教育学报,2012,8(2):101-112.
[6]刘峻杉.老子教育思想研究的中西比较及其方法论启示[J].教育研究,2012(8):127-135.
[7]何叙,律海涛,那述宇. 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传承与演变的轨迹与特色[J].体育科学,2012,32(9):45-51.
[8]梁立启,邓星华. 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J]. 体育学刊,2013,20(5):13-16.
[9]张磊,王健. 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14,37(6):98-103.
[10]张磊. 身体: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之维[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2):219-223.
[11]花树洋.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54-55.
[12]徐建平.福建省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30.
[13]窦秀敏。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27-29.
篇2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体魄,高职体育教育课程是高职公共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本篇论文主要对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探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分析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也需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为了培养高素质,全面型人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进行变革。同样体育课程的变革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体育课程的改革为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性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从目前的高职体育教学分析来看,在一些院校中,高职体育课程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上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因此,本篇论文主要着眼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一、当代高职体育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主要是为了培养技术性的学习人才。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中主要以传达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相关的体育技能为教学的目标,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老师讲解,学生听,学生演练,老师纠错”的方式进行。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很难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当学生参与度较低时,课堂的氛围就会变得沉闷,学生就会对当前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这样一种固定的传统教学模式也会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反复练习枯燥的动作,不仅使得学生变得厌倦,也使得学生浪费大量的课余时间去练习动作。恶性循环,最终致使学生厌倦体育课程的学习。
2.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课堂内容不够生动新颖
经过调查发现,当今许多高职院校都存在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同样也由于是高职院校在一些工资待遇或者相关福利上与普通的高等学校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使得不少体育教师在前途选择上选择高等院校,这也就使得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高等学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就影响着课堂授课的质量,专业水平较差的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一般会提问单调陈旧的问题,讲课的内容与方法也与高等学校存在差距,这样的教学环境也就影响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沿袭传统的考核方式,忽视学生个性建立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些高职院校不仅在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上较为单一,甚至于在考核方式上也缺乏变通。传统的体育课程考核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考核标准。这样的以分数决定个人成败的方式,严重的制约着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下步发展
在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些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问题。根据一些教学经验,我们可以探索到一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模式转变的一些新方法。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学生置于主动学习的位置,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的出发点,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乐趣,体会学习的内容,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造就身体素质也就不尽相同。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的授课时,要考虑到每一名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这样不同的身体素质情况也就给教师的体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另外,就算是身体素质相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面临着适应和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同的问题,一些身体素质本不是很好,又不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在此情况下表现的尤其明显。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育素质进行划分层次,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这样,在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学习中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增强学习体育的自信心,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程变得积极有趣。当然,学校也可以将所有专业的学生进行融合,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划分到一个新的班级,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层次相同的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能力进行授课,让学生之间减少差异化得竞争压力。
比如,一些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公共体育课程,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不同,开展乒乓球、足球、篮球、武术、健身操等不同的体育课程,教师将学生进行分层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选择学习课程。学生在进行选择课程时可根据自己未来工作的要求或者当前专业的需要进行选修课程。比如专业为空姐或者秘书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健身操之类的体育课程进行学习。同时,学生在进行选课学习时也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时间要求,或者是对教师的要求进行选择不同时间和不同教师的专业课程。以学生的需求为课程选择的主导,以兴趣出发,建立一个新的体育学习的模式。
2.根据体育课程的特点,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对高职体育课程进行创新时要注意以学生为创新的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进行改革时要注意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课堂内容的确定。我们可以大致的将专业分为商贸专I、工科专业和医疗专业,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将来从业部门的需要,制定一个适合于每一个专业学生的体育课程,另外,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堂内容进行创新,甚至于教师也可以将学生放置到课堂的主置,让其自主的确定想要学习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转变教学的方式,传统的教师教学,学生学的方式过于单调,教师可以将课堂变成游戏感觉的课堂,以竞技的方式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氛围,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学习环境,变成富有魅力的学习乐园。
比如有一些高职院校中开设酒店管理的专业,这类专业的学生将来一般就职于酒店后厨,服务员或者是迎宾小姐。这样的工作需要长期的站立,这就要求这类专业的同学在以后的工作中腿部要有力量,同时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耐力才能支撑起专业工作带来的压力。如何进一步锻炼这类专业学生的腿部肌肉力量和提高学生的耐力?教师就可以从这一个方向就行出发,制定适合这类专业学生的体育教程。比如可以针对性的开展轮滑、跑步或者健美操,教会学生正确利用腿部的肌肉计量,保持优美的体型,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3.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技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学生的w育技能的训练,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对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进行锻炼,通过课堂的学习和平常的锻炼将课堂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提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课堂时间较为短暂,学生很少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堂学习到的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体育社团活动,体育俱乐部或者是学校开展的各类运动会。当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社团或者其他团体中去,不仅可以利用这些平台锻炼自己的体育技能,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当学生在这类的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不仅要给予肯定,还可鼓励学生去参加更加大的平台组织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锻炼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的进步,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通过研究发现,高职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需要对学生的兴趣并结合将来就业的需要。教书育人要以学生为本,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要给予学生应有的重视和地位。在高职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中,要根据学生的专业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另外,学校和教师也要积极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源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身体的锻炼和技能的学习达到学生掌握技能的目的,学生也在不断地磨练中强健体魄,锻炼意志,提升能力,让自己发展的更为全面,实现自己的理想。
参考文献:
[1]刘守燕,朱锋.中外合作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5):47-49.DOI;
[2]王颖.西安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内容优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
[3]林涛.现代高职体育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6;
篇3
摘要 高职院校是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机构,这就要求高职体育教学必须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使体育课程内容的选取必须符合课程目标、职业特点、专业设置、就业岗位等要求,确保课程内容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还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点,本文在确定高职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对高职体育课程内容的选取进行思考分析。
关键词 高职体育 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 实用性
一、高职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
近年来,我国一些专家学者纷纷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体育功能的开发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这也为多元化体育课程目标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这种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传统体育课过于重视技能、认知,却忽视对学生自身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培养的弊端有所改变。但在具体构建课程目标时,还应充分考虑到体育教学在完成一般教育功能上所具有的局限性,所以必须要与其他学科相协同,并与家庭及社会等教育途径相协同,这样有助于高职体育课程一般功能的有效实现,进而防止目标泛化的现象发生。因此,在课程目标体系的实际构建过程中,应对学科目标和超学科目标进行区分,并根据这两个目标所要达到的具体效果来分别确定出各自的效果目标。其中主目标应包括职业实用身体素质、现实身体健康和终身体育;次目标则应包括心理健康、认知策略以及智慧技能。
二、高职体育课程内容的选取
(一)根据课程目标选取体育课程内容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应当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出发点,并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职业需要以及未来发展。因此,可按照高职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对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基础体育和职业体育必修课以及其他一些选修课。首先,在选取基础体育必修课的内容时,应当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育能力为核心,课程内容应包括体育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体育态度、体能和心理发展等,这些内容能够为学生今后锻炼身体、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内容的选取上,应充分体现出身体活动的课程特征,其次,职业体育必修课的内容选取应考虑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对其身体素质的需要,按照不同的专业选取不同的课程内容;最后,应结合社会体育的特点来选取选修课程的内容,这样可以突出学校与社会体育的联系。
(二)根据职业特点选取体育课程内容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于高强度的一线岗位工作,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足够的职业保健知识,从而满足工作岗位的劳动需求。所以,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必须充分考虑专业设置和职业特点进行选取。首先,根据不同职业对就业者身体素质的不同需要选取课程内容,确保课程内容与专业设置相适应。再次,根据职业对保健知识的需求选取课程内容。例如,在进行生理和保健课的教学中,除应让学生对自身的生理特征有所了解之外,还应让他们掌握预防职业病的方法,并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
(三)根据实用性原则选取体育课程内容
高职体育课程的内容选取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实际体育的需求,根据职业教育特点选取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内容。首先,确保选取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高职体育课程要重视传统体育项目的功能,始终保证篮球、足球、排球、田径、健美操等项目课程内容不变,使这些课程内容既能锻炼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又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形象和气质;其次,确保选取的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别差异。由于男学生和女学生对于不同的体育项目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所以体育课程应根据性别差异对课程内容的选取有所侧重。高职体育教育应当让学生了解当前最新的体育项目,掌握前沿体育项目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调动起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如选取攀岩、瑜伽、网球等较为流行的体育项目,将其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对新体育项目的学习要求。
(四)根据就业岗位需求选取体育课程内容
高职体育课程内容的选取要满足学生就业岗位需求,使学生不仅达到就业岗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更要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为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工作状态奠定基础。所以体育课程应选取器械体操、器械健身、乒乓球、田径投掷、保龄球等内容;对于导游、建筑监理、勘测等户外活动类就业岗位而言,其对应的是工民建、城市园林、楼宇、旅游等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好体能,较强的平衡能力、应急能力、跳跃能力,所以体育课程应选取攀岩、野外生存、游泳、体操技巧等内容;对于设计开发、会计、文员、内勤等办公管理类就业岗位而言,其对应的是设计、行政、会计、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腰背力量、肩带力量,所以体育课程应选取羽毛球、网球、下肢力量训练、集体项目练习等内容。
参考文献:
[1] 曾永忠.董伦红.赵苏喆.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4).
篇4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入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改革手段来打造精品优质课程的方式已经很难实现。对于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我们需要有足够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根据不同地区所具有的实际情况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这无疑会成为我国当下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对于需要依赖于户外环境以及设施的体育课程而言,就更加需要在课程的改革中能够充分利用起当地所具有的一些课程资源。本文即是以黑龙江省高校的冰雪体育课程内容为依据,对该课程的内容资源及其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能够对黑龙江省高校冰雪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二、黑龙江高校冰雪体育课程内容的现状
通过对黑龙江各个高校的冰雪体育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查,笔者发现在黑龙江高校的冰雪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分配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需要去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冰雪体育课程的场地以及设备得不到有效保障,并且冰雪场地缺乏的现象也比较多。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也过于单一,没有将该地区的特色充分地融入到其中。在师资方面,我们发现,现有的冰雪体育课程的教师,师资力量比较的薄弱,冰雪体育教学也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一)课程内容设置比较单一
在冰雪运动方面,黑龙江省具有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能够为该运动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源,因此会非常有利于冰雪运动的开展。因此,在黑龙江省的众多高校中都会开设极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活动:冰球、速度滑冰、冰上舞蹈、花样滑冰、雪地球等,这使得黑龙江省成为了冰雪运动当之无愧的大省。但是,在高校冰雪体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运动场地或者运动设施的一些限制,会导致冰雪体育课程在设置上显得比较单一。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高校内的冰雪体育课程主要设置的课程内容都是以传统的滑冰以及雪地足球为主,对于一些比较新颖的课程内容,比如:花样滑冰、冰球、冰壶等在高校中开设的非常少。而就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在高校开设越野滑雪课程的只有一所高校。冰雪课程如果按这样的形式发展下去,势必会削减很多学生对这一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二)冰雪体育场地存在不足的现象
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成为了我国最为寒冷的一个省份,其在地理位置上是东临太平洋,北部靠近西伯利亚,并且横跨了温带及寒温带两个气候带。因此,这里的气候四季分明,冬季非常寒冷且持续的时间会特别长。这样的气候条件无疑是非常适合冰雪运动的开展的。在该地区,冰雪运动也一直受到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由此可见,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冰雪体育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但是经过调查却发现,近些年来高校开展的冰雪课程其实并不够理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黑龙江省可以利用的一些自然冰场每年都在减少,并且由于教育经费的问题,很多高校也难以去建立这样的场地,因此冰雪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碍了冰雪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
(三)冰雪体育课程教材的缺乏
作为教师教学采用的参考依据,教材是学科教学发展的一个核心指导,它是教学前辈对于宝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因此,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而言,一本全面而系统的教材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体育教材作为高校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体现,是体育教学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拿来的一个参考资料,但是在如今的高校体育教学之中,尤其是关于冰雪运动类的教学方面很少专门编制的教材。在现有的一些教材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教材的陈旧、内容冗杂、肤浅等,并且很多书目都是根据相关的竞技体育来编写的,这样会与冰雪课程教学的实际过程不符。以这些资料作为教师的参考书目,会使得冰雪运动类的教学失去其教学的理论指导,从而导致在教学的内容方面不成系统,不具有规范性,进而使得冰雪运动类的课程发展受到一定阻碍。
综上所述,在黑龙江高校的冰雪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上,主要存在着教学场地不足、课程内容单一以及相关教材缺乏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黑龙江高校冰雪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因此,为了能够使得独具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得以持续蓬勃的发展,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改善。
三、黑龙江高校冰雪体育课程内容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课程内容设置应具有多样化
课程内容设置比较单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冰雪运动学习的兴趣。因此,黑龙江省高校的冰雪体育课程想要建设的更为优秀,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改革,实现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的多样化。在这一改革过程之中可以将一些比较新兴的运动项目加入到冰雪体育的课程中来。想要实现在课程内容方面的多样化,就需要能够很好完成教学课程计划的设计,使得所要教授的冰雪课程内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掌握。对于冰雪体育课程,各高校也需要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其视为一项重要的课程来对待,给予多方面的宣传来不断增加学生的认识与学习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在网上建立起冰雪运动学习的论坛,这样就能够方便广大的师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在线的交流,以此来不断加深学生对于冰雪体育课程的认识。学生以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多地了解到关于冰雪运动的相关知识,了解该运动自身所独具的价值与魅力。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自身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大的影响。以户外教学为主的体育教学,体育课堂的氛围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会显得更为突出。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推动冰雪体育课程的改革与进步,就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需要不断加强。通过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培训学习,让教师能够集中在一起进行教学知识经验的学习与交流,让教师能够在这一活动中不断地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教学技能得到提升。但是对于一些高校而言,冰雪类体育教学的缺乏且现有教师负担过重成为了阻碍其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需要高校能够广纳贤才,进行优秀体育教学的招聘。同时,对于教育部门而言,也需要能够对各学校的师资力量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协调措施。
(三)加大冰雪体育课程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促进冰雪类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解决场地问题就成为了根本。因此,需要教育部门能够加大对高校体育冰雪类教学项目的投资力度,支持冰场的建设以及更新冰场运动设备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进行冰雪类体育课程的学习提供一个优质、方便且安全的学习条件。
四、小结
篇5
1 高校田径运动教学的现状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田径课是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中的主要课程。但近几年来,为了满足大学生自主参与各种体育运动的需求,各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大都实行了选项课制度。由于当前田径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大学生自主选课权力的加大,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教学已经受到其他新兴、时尚轻松运动项目的巨大冲击,在某些高校的公共体育选项课中田径课甚至已经被取消。田径运动在高校的现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正常的。
2 影响田径运动在高校发展的因素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校进行了体育教学的课程改革,在改革的进程中也借鉴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但是在政策和方针的制定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改革是改变是让现有的运动项目和课程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思想和习惯的养成,而不是盲目的删除和抛弃这些运动项目和课程。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方法所制定的政策和大纲是否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现状呢?对国外体育运动教学的经验和方法我们的专家和学者是否理解透彻了呢?作者认为影响田径运动在高校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2.1 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的因素
2.1.1 政策的决定形式化
在田径运动发展的政策的制定上,思维不够开阔,急功近利,更多的考虑的是田径竞技运动的发展,没有踏踏实实的,真真切切的为高校田径教学,社会田径运动的发展出谋划策。很多改革决定都是生搬硬套国外一些体育发达国家的改革政策,没有结合国内高校田径教学的实际情况,改革效果不理想,改革成为了一张没有实际效应的空头支票。
2.1.2 改革内容的单一化
在选择改革内容和改革方向上,很难准确的找到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发展的切入点,使得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能否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能否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成为了难题。一方面,教学内容依旧枯燥无味,缺乏系统性和新颖性,学生在面对改变不大的教学内容,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一个新教学内容的提出没有进行有力的宣传和推广,改革措施没有考虑到我国大学生普遍的身体素质情况,题材很新颖,实施很困难。
2.2 高校体育教师的因素
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的思想认识与思想观念以及创新能力与教学方法,是影响田径运动在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师都毕业于专业的体育学院,大学时期的田径专业教学模式在广大教师思想认识中形成固有化,难以转变思想认识,对大学公体田径课的教学,只是传承和沿袭。学生素质和体质较差时课程计划和进度就难以完成。问题出现后就武断的说教材不合理,田径太竞技化,学生素质太差等等原因。
(2)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思想观念,强调学生在田径课程中的主导性。降低标准和难度,让学生体会田径运动里每个项目的乐趣和健身价值。不要求跑、跳、投的成绩,要求学生体会跑、跳、投的感觉和乐趣。教师进行引导和辅导,鼓励学生的每个动作和练习,让学生感受到上田径课成功与喜悦的心情,从而认识到喜欢田径运动。
(3)教师要具备创新的能力,不能固守老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改变过程达到目的创造的能力,提倡田径文化的教育编成不同的循环练习内容?c活动性游戏,将会大大提高参与锻炼的积极性。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能提高学生学习、反复练习某一田径项目的技术动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如果我们在从事某一田径项目教学时,能分析其锻炼身体的因素,并从中引伸、提炼出一些锻炼身体的手段来作为田径运动教学的内容,这样不仅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能提高学生学习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时,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等因素。
2.3 学生的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多大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对健康的身体和自身体育素质的认识不足。目前绝大多数同学仍未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也缺乏自觉锻炼的意识,而去选择一些比较容易过关的项目,导致自己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越来越不想锻炼,主要有以下原因。
(1)素质虽然实施了这么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思想在中小学校依然存在,中小学校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不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到了高中二年级以后体育课是名存实亡。
(2)中小学体育课程田径内容的比重不足和田径课程的学习不够,没有连续性和系统性,使学生从小对田径运动认识不足兴趣不浓厚。
(3)学生对自己身体素质的要求不高,缺乏健康知识和锻炼知识。目前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状况每年呈下降趋势,全国高校和中小学在体育课中学生猝死的人数在逐年的增加。
3 对策与研究
3.1 对策
(1)增加田径课的课时比例,加大高校体育课的田径教学内容。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柔韧和耐力素质,改善学生的体型和体格,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2)实验证明进行大量的田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
(3)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田径运动教学内容,对完善学分制下的”三自主”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让以学生兴趣为主的快乐体育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3.2 建议
(1)增加高校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课时。对于一项运动项目的发展,进入课堂是最好的普及方式,若能把改进后的田径运动放到大学体育课堂,那将对大学生的健身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对田径运动在江西省高校的推广普及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2)田径运动器材的自制和改进。田径竞技运动项目中所使用的器材,田径竞赛规则都有严格的规定,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但用于健身活动时,其弊端暴露无遗。遵循健身原则的要求,田径运动器材的改革要突破竞技体系的模式,改造、设计出安全性高、趣味性强、易于操作的健身器材。
(3)田径运动规则的自编和简化。田径运动竞赛规则是由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批准执行的。但就健身项目来讲,这些规则显得过于繁杂,不切实际,执行起来很不方便。对于已降低了难度、改变了技术结构、降低了器材标准、参与者水平又参差不齐的田径健身项目,如果还采用国际田联的统一标准将变得毫无意义,必须制定与田径健身项目相适应的田径健身运动规则。
(4)完善田径健身项目的设计。从实际出发。应从健身者的身体素质和年龄特征人手,设计出大学生能接受并乐于从事的田径健身项目。适宜运动负荷是一?l极为重要的健身原则,设计项目时要认真安排运动负荷,合理安排锻炼与休息之间的交替,避免过度疲劳情况的发生。坚持时尚性。追赶时尚是是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设计田径健身项目时充分利用这一社会心理现象,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大批大学生加人到田径健身运动中。
篇6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课程;发展困境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23-01
前 言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省农村中学的体育素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非常尖锐和深刻的问题。长期以来农村与城镇在教育资源上存在的显著差距,农村中学体育课改工作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更新观念、把握时代特征,彻底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勇于实践,不断进取是每个农村体育教育工作者予以担负的重要责任。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选择四川省不同地区的九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农村中学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在经济发达的成都地区的煎茶中学、藉田中学、太平中学;和经济较发达的自贡地区的牛佛中学、永年中学、沿滩十四中;以及经济较落后的凉山地区拖木沟中学、会东县中学、昭觉县中学。
分别向选中的四川省较有代表性的九所农村中学的老师和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分别向各学校分发50份问卷调查表,其中学生调查表40份(女生20份,男生20份),老师调查表10份。本次研究主要从三种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城市的中学为研究对象,其中以发达城市3所,较发达城市3所,以及较落后城市3所。从而比较并找出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是否与当今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关,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书籍以及网络信息,获取农村中学体育的开展情况,为此次研究数据资料。
通过自己对所选中的几所学校进行走访调查或向朋友咨询。观察该校的环境,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情况,并通过聊天向同学或老师了解一些基本情况,以及通过网络或直接当面向自己的同学、朋友打听关于该学校体育课实施现状及建议。
通过对收回的调查问卷和实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了解学生选项的目的和心理状态;学生在选项学习过程中,学习和锻炼的运动负荷情况;以及各选项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析等。
经过对收回问卷调查表调查的情况来看,由于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学校及家长的重视程度、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情况不容乐观,而各个经济发展层次的地区都存在着一定类似的问题。
一、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现今各个地区的农村中学为了得到更高的升学率,以高升学率来提高自己的招生率,从而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所以大多学校教育多以文化课为重,而忽略了体育课的价值所在。常常会出现随意挤占体育课现象。而领导对这种现象则表示漠视,甚至是认同。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国民体质下降的一大原因则是体育锻炼的时间严重缺少问题,这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对我国国民的健康情况影响甚大。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培养的首先是健康、和谐发展的人,再者才是对社会、祖国有用的人。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搞好文化课固然是好,但首要的前提是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去搞好学习。健康是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所以我们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之计。所以领导在体育教育中起的作用和重视程度至关重要。
二、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传统观念难以转变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近年来,由于受领导观念和地方人事制度的制约,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农村中学,可以说专职教师寥寥无几,好多都只是兼职教师,而这些兼职教师对于体育方面的的专项技能几乎为零,所以只能带领学生在操场上玩一玩,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可以了,无非就是一如既往的“放羊式”教学,只是上、下课时集下合,然后中间的活动内容有学生自由安排,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在哪玩就在哪玩。如此一来还如何要求青少年有坚实的体魄,健康的身体?如何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标准?所以师资力量的不足将严重影响体育课程的开展。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和谐发展。这将是农村中学体育教学面临新课改的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
三、场地器材设施严重不足,限制了教学内容及体育活动的开展
国家教委、省教委很早就印发了关于中小学体育器材、设备配套标准的通知,可目前仍有许多学校器材短缺,场地不足、器材设施短缺或老化现象是当今农村中学体育教学面临的一大挑战,场地的不足将使的体育课程的开展出现拥挤的现象。可想而知,在一块小小的水泥操场上要挤下好几个班(大概200多人)的学生,还如何能让学生真的能动起来,更不用说能正常的进行老师安排的任务;能在原地做做动作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器材的短缺则使得学生的活动内容和运动量大大减少,有的学生会因为器材少而分不到器材,和其他同学共用又导致与器材接触时间少而失去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对体育课产生厌恶的现象,从而无法达到人体每天所需的运动量;设施的老化现象将有可能对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使得学生成了学校有设施却不能用、不敢用。另一方面,有些调皮的学生为了玩耍而将安全问题抛到脑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这不仅对学生的家庭产生影响,对学校本身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场地的不足和器材的短缺是限制体育课的开展的一大主要原因。
四、学生对体育课项目的兴趣不同,而很难达到预期的结果
从上述调查表中发现各个年级、以及男女生之间的兴趣爱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兴趣爱好甚至和性格有关。所以出现了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别的“厌学”现象。主要表现在当教师安排内容和联系任务时,比如教师宣布接下来学习篮球的基本运球练习,大多数男同学则表示很兴奋,而大多数女同学则找种种借口请假,这是相对于较柔弱的女生,而有些性格较外向的女生则也踊跃的投入到其中;相反,加入上的是舞蹈、健美操课,则出现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女变得主动了,而男生则站在原地不想动。所以根据以上情况是否该改变一下我们传统的班级教学模式呢!
五、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专项技能偏低,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一般专业的很少,基本上都属于兼职的体育教师,所以对于体育方面的知识都很不系统,不全面。只能算略懂一二。而在体育教学中的很多内容是需要教师亲自示范的,一个不专业的体育教师所作出的示范还能算示范吗?那样只会使学生学到错误的动作,从而不能很好地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就更无法正确、科学的锻炼自己的身体,增进健康了。有时错误的动作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自身的伤害。所以就是由于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和专业体育教师太少而导致体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六、教学评价过于形式,激不起学生积极性
农村体育教学多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所以学生就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所有的一切都由教师安排,教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教师叫如何做就如何做。并且老师也严格按照标准评分,因此忽视了个体差异性,自然而然的就忽视了学生的进步,这样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使得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
篇7
1.1鄢陵县高中的场地器材
1.1.1鄢陵县高中的体育设施
鄢陵县高中的场地设施只有鄢陵三高没有双杠、排球场地及羽毛球场地。就高中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来讲,其他设施能够满足学生对场地设施的需求,但这些场地都是由水泥铺制而成,跑道则是由煤渣铺制,相对于许昌市高中的体育设施来说较为简陋,在材质的构成上还有待改进。这就要求学校及教育部门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以便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保护学生骨骼、肌肉及心肺功能的发展。
1.2鄢陵县高中的师资力量
1.2.1鄢陵县高中体育教师的数量
鄢陵县高中体育教师在数量的分布上有很明显的差距,鄢陵一高体育教师人数较多,鄢陵二高、鄢陵三高人数相当,根据走访了解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鄢陵一高对体育特长生的培育有很高的意识,在校设有篮球、排球、田径等体育特长训练队,每个训练队都有专业的教师指导。另外,鄢陵一高是唯一一处排球训练基地,曾在许昌市“晨光杯”比赛中获排球四连冠。鄢陵二高虽然在学生人数方面占三所高中的比例最大,但是在体育特长生的培育方面不是特别重视,在体育特长生得到培育上也只是以田径类运动为主,鄢陵三高的体育教师较少的原因主要是受在校学生人数的影响。
1.2.2鄢陵县高中体育教师性别结构
男教师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76%,女教师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24%,存在男女教师比例失调的现象。在男女性格各方面,女教师较为细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帮助女同学较好的学习完成各种体育动作,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体育动作及技术能力的学习和掌握。
1.2.3鄢陵县高中体育教师的学历
鄢陵县高中体育教师集中在本科学历,硕士学历的体育教师占的数量较少,暂时还没有博士学历的体育教师。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总结发现,我国目前大部分高中体育教师集中在本科学历,也有少数中小城市学校仍有专科类教师,但这些教师均有十五年以上教龄。因此,鄢陵县高中体育教师的学历状况符合高中教师学历的要求。
1.2.4鄢陵县高中体育教师的教龄
上图反应的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的更新速度较慢,任教时间较长引起的。体育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完善,这种状况不利于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的转变,应聘用一些年轻教师,结合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探究更优秀的教学方法。
2.鄢陵县高中体育课程开展状况
2.1鄢陵县高中体育课时安排及形式
鄢陵县三所高中三个年级都有开设体育课程,并且每个年级体育课的课时每周两节,符合《新课程标准》、《阳光体育运动》等相关文件有关普通高中体育课每周两节的规定,能达到高中阶段学生对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
通过对三所高中体育课程开展的调查,鄢陵县三所高中虽然都采用班级上课的常规性教学,室内外教学相结合,以室外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但三所高中在体育课程开展的形式各不相同。鄢陵一高课程采用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不同老师共同上课的方式,在准备活动结束以后同学们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项目到相应的教师那里学习所选内容。鄢陵二高和三高采用的是传统的上课方式,但在课程内容的教授过程中也加入了一些创新的元素。
2.2鄢陵县高中体育课的课程内容
通过对鄢陵县三所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的调查发现,鄢陵县三所高中体育课程开设的内容有所不同:鄢陵一高的课程内容以接力跑、铅球、跳远、广播体操、太极拳几个项目为主,在上课的过程中运用篮球、排球、技巧体操的技术动作相结合进行情景式练习,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这些内容的认识也提高了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相对来讲鄢陵二高和鄢陵三高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单调。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铅球、跳远是高中学生达标的考核内容,而广播体操则是课间操的主要活动内容。学校应该采取班级收集意见等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锻炼意向,根据现有设施开设相应课程,以实现体育课程多样性、全面性的特点。
3.教师授课对体育课程开展的形式
3.1教师选择教学的方法
通过对鄢陵县高中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查了解到,体育教师的授课方法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还运用了比较创新的情景教学的方法。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所用设施可以通过其他器材代替,设计简单便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因此大多教师会选择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教学方法受到学校教学设施的限制,鄢陵县高中目前没有多媒体教学的设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教学。
3.2教师评价学生体育的标准
达标成绩是评价学生过去掌握体育技能的硬性指标,能够反映出学生近阶段的进步幅度。据调查发现,每位教师都是按照出勤情况、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及达标成绩这四项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性评价,也有一些教师把学生的进步程度也列为评价学生体育成绩的标准之一。以上几项成绩的评价标准是评价学生成绩好坏的综合指标,其中出勤情况是评价成绩的先决基础,进步的幅度是评价学生近期表现的重要依据,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标准与否是评价成绩体育成绩最主要的参考标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是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在学生的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篇8
Abstract:The use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such as literature, research higher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the causes and ways to resolve the number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the phenomenon of repair so that students could complete their studies, school material and reduce the waste of human resources.
关键词:体育课程重修对策
Key words:Rehabili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陈钟卿 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公体部 副教授。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2008年度规划课题立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159-02
一、前言
体育课程重修是指学生因考核和综合评定成绩不合格,或学生因严重违反考核纪律或作弊的,经教育表现较好,由学校安排给予重新修学和考核的机会。体育课程是普通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重修,其一会造成学生后能按时完成学业,对其他课程的学习造成影响;其二,学校必须重新安排场地,器材和师资,既影响了正常的数学工作,也造成了师资和场地,器材等资源的浪费。根据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近三年体育课程重修人数的统计,平均每年有87人参加体育课程重修,占学生总人数的3.1%,若按此比例计算,2005年全国高职高专招生268.1万人,则有约80万名学生参加体育重修,这一数字是惊人的,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是巨大的。因此,体育课程重修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就高职高专学生体育课程重修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对策。日前相关文章尚未见于报刊杂志,作者试图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同仁们的探讨和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03级、04级、05级共计261名体育课程重修学生(以下简称重修生)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发放多项选择问卷调查表261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2.2.2 访谈法访问金华等地高职高专学校体育教学部门,了解体育课程重修相关情况。
2.2.3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有关专家学者相关著作与研究文章。
三、结果与分析
3.1 从两所学校03级、04级、05级261名体育课程重修原因统计发现,学生因旷课、旷考而导致体育考核综合评定成绩不合格的达156人之多,占重修生的学期完成学业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为了寻求体育不合格,尤其是因旷课、旷考而导致成绩不合格而重修的原因,本课题对两所学校的重修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可多选),结果如下:
3.2 从调查结果统计中发现,认为体育对健身作用不大者占51.3%,认为体育课太苦太累而不乐意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者占47.1%.从与重修生的接触交谈中还了解到,他们中有相当部分学生从小就不爱运动,尽管身体素质不高,但也不太犯病。客观上,他们由于年龄特点,新陈代谢处于旺盛时期,即使平时不太运动,但也无大恙侵扰,学习生活无大碍;主观上,由于他们对体育的作用、功能和意义的认识不足,认为体育对健身没有太大作用且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又苦又累又脏,运动后还得洗澡,洗衣服等,既麻烦又得不偿失,导致他们轻视体育,忽视体育学习和锻炼,甚至远离体育。因此,加强对学生的体育作用,功能和体育对人的发展意义的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仍然任重道远。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师资配置等原因,没有选上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而旷课,即使参加体育课但也不积极不努力,考试没有信心以至旷考,造成综合评定成绩不合格而重修的学生所占有的比例很高。这部分学生,本身由于平时缺少运动。因此,在现时期,了解研究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对不同体育课程的需求,如何使学生有兴趣学,喜欢学,乐于学是减少和解决体育重修的重要环节。
重修生认为教材难度大,教师的教法单一,学习兴趣不大,虽然在调查统计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缺少体育锻炼,运动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能适应的教材难度,对他们来说学习起来就感到有困难,加之教师的教法单一,不注意因材施教,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措施和手段,使这部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趣就难以提高,以致丧失对体育学习的信心。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有重修机会而缺课,旷课旷考的学生占重修生的29.8%,虽然比例不大,但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这部分学生本身对所上的体育课程不感兴趣,且体育课是由课任教师考勤的,课任教师如果没能进行教育,又没有及时地与学籍管理部门(即缺课学生所在系)进行信息沟通,就易使这些学生产生旷课旷考无所谓的假象,而且又还有重修补考的退路,因此造成这部分学生平时不重视体育课,上体育课时或有其他事,即使是小事,或情绪使然,不想上课而旷课的现象增多。最终因综合评定成绩不合格而重修。
四、对策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要减少重修生人数,解决体育课程重修的问题,使学生能如期完成学业,降低教育资源的浪费,任务还非常艰巨。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4.1 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观健康观的教育,使学生完整正确地理解健康概念,提高对体育促进健康意义的认识,这一工作我们、尤其是体育教育者虽然一直在做,但从调查中发现,他们中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体育的作用、功能和对人的意义认识浅薄,对人体健康概念的理解仍有偏颇,说明我们的教育工作还不够细,我们所传递的教育信息还没有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在采用选项课教学以来,许多教师只注重专项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体育作用和意义的教育,导致学生没有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和健康观,以至轻视体育,忽视体育学习和锻炼。因此建议,在高职高专学校体育工作中,要强化体育基本理论教学,要把体育的作用,功能和意义等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并落实到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和体育考核之中,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正确 的健康观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而完整地理解健康的概念,明确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4.2 从学生对不同体育课程需求出发,调查摸底,调整课程结构,合理配置体育课程和专项教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不同体育课程的需求。现阶段,由于许多学校因办学条件----设施、场地、器材和师资等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尚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毕竟这是解决重修生多这一现象的重要途径。
4.3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教材难度,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外辅导。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应当降低教材难度,使所选教材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和消化。
4.4 改变传统的体育成绩考核评价模式,要将以往的以考学生的技术技能作为体育成绩考核评价模式解脱出来,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进步程度等作为体育成绩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尽管基础差,但也能取得好成绩。这样才能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信心。
4.5 加强数学过程监控,严格考勤制度,建立及时畅通的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籍管理部门的学生考勤信息互通机制,使学籍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与任课教师协同,及时地对相关学生做思想教育工作,将旷课旷考的现象消除于萌芽之中,从而减少因旷课旷考而导致体育重修的人数。
五、结束语
体育重修既影响学生如期完成学业,又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安排和秩序,且重修生所占比例较高,对学校的设施、场地、器材和师资等造成较大的浪费。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寻求解决之道,使学生能如期完成学业,使学校有限的物力人力用于刀刃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05.9
[2] 曲宗湖,姚蕾.体育隐弊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04-114
篇9
摘要:近些年福建省开展气排球运动如火如荼, 各级单位为了丰富体育文化生活,定期举办各类气排球比赛,气排球运动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推广,但在福建高校里气排球运动发展却很缓慢。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和访谈、自身参与等研究方法,对福建高校健康体育课中设置气排球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气排球引入高校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期使福建省高校气排球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促进气排球运动在全国高校的推广和发展。
关键词:气排球;高校;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G8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87-01
一、高校开设气排球选修课的优势
1.气排球运动的特点
气排球重约 120 克,圆周 74-86cm,场地为 12×6,网高(男 2.1,女 1.9)参赛人数为 5 人,与普通竞技排球相比,从球的大小,以及比赛场地、网高等与硬排球相比更简单。气排球由柔软的塑料制成,球的颜色为黄、蓝色,气排球是一种减重、减速又保持排球特性的新型排球。
气排球的这些特点,减少了发球的难度,降低了排球的技巧性,比赛时减少了球的飞行速度,击球式样增多,练习和比赛中手臂红肿、疼痛难受的情况大大减少,新学者不再对气排球充满紧张和恐惧,排球的扣球成功率和精彩度大幅提高,扣球的成功、扣球动作的精彩给全队带来鼓舞,给参与扣球者带来快乐和成就感。由于网高的降低,拦网的成功率增加了,在比赛中的进攻方和防守方,都能在比赛中体会到成就感和提高自信心。比赛的趣味性、吸引力、可观赏性,给气排球的学习者带来身心健康、展现自我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无尽的快乐,真正实现了快乐体育。
2.运动场地要求不高
高校大部分存在体育教学场地不大,以及体育设施落后陈旧的问题。目前高校很少专门设立气排球场地,我们只有合理地利用现有和开发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利用羽毛球场地、网球场地或者图书馆大厅来进行气排球的教学和比赛。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所需要的气排球的价格不贵,经济实惠,对周遭环境设施破坏性不强,开展的安全性高。
3.气排球运动安全、易学,比赛规则相对宽松
气排球质量轻,扣球时不会使人受伤,学生没有压力,对周遭环境设施破坏也不大。气排球在技术方面要求较低,可以采用双手捧球的方式,球体大,学习传接球方面很容易上手,入门不难,初学者只要认真学习,经过短期训练,就能参加气排球的竞赛。气排球的垫球、持球、扣球等技术性动作比较容易掌握,灵活宽松,比赛中球在空中的来回次数增加,学生更能体会到参与运动的兴趣。
二、气排球在高校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1.体育教学改革
目前随着网络的大力推广,手机网络费用越来越低,加之网络游戏、信息的强大吸引力,很多学生网络成瘾,以及加上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原因, 大部分学生对上体育课积极性不高,学生上体育课是应付,或者是把体育课当做自由放松的课程,只要老师考勤完毕,或者自由练习时,有些学生就开始逃课, 有些学生用手机上网,还有些学生人在心不在。迫于上述种种情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捷,在高校引进新兴体育项目成为了一种必须。气排球这一新兴的项目很符合大学生的参与,吸引了学生的关注使更多的学生远离电脑和手机,积极投入到到体育运动中来。
2.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怎样来衡量学生的体质状况呢?身体素质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而身体素质是通过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大力跟进。可是,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耐力、速度、柔g、灵敏。体育工作者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不但要培养学生有终身体育意识和具备一定的体育理论基础、观赏体育比赛能力,还要为掌握一门或者多门体育技能,通过锻练全面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丰富课外体育生活,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一旦学习排球课,很多同学的手臂经常被打得疼痛淤青,或者被球击中身体,很多同学一听到上排球课,出现紧张,甚至闷闷不乐,上排球课的积极性很难调动。气排球是用一种轻质柔软的塑料制成,在练习过程中气排球对学生造成身体的伤害就会降到最低限度,手臂、手指将避免受到伤害,消除了学生练习排球时所产生的紧张、不开心情绪。气排球技术学习不难、让人开心,同时有很强的趣味性、休闲观赏性。气排球的规则里面缩短了比赛场地,降低了网高,降低了技巧性,降低了技术动作的难度,因此气排球具有连续进攻的优势。比如发球,一般女生因为力量和发球方法的难度是无法实现上手发球的,但是气排球就很容易地实现上手发球,学生也就能感受到每种发球的技术动作。
4.全民健身的需要
当今人们对身体素质的重视与日剧增,全民的健身工作发展缓慢,已经很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大众的体育运动开展不够广泛,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还有待加强,每周能够自觉进行三次体育活动的人很少,大部分人每天就是对着电脑玩游戏、上网。当今的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在校园里,气排球运动能够给他们带来无穷乐趣和成就感,这种快乐的情绪会直接带给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和朋友。气排球的学习,男女老少、年龄的大少都不受影响,形式丰富、场地方便、经济实用的诸多特点,使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大学生在学校里熟练地掌握了气排球的技术、规则,以后步入工作岗位,他们将是推动全民健身的主力军,起到积极参加、积极组织这种健身活动的作用,必将大大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随着社会各界人士对气排球的认可,各级单位定期举办气排球比赛, 将会促进气排球这个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大力发展。气排球运动对学生的身高和技术水平要求很低,积极加入气排球的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在很短的时间里能学到一项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运动中还能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所以,高校可以把气排球开设为选项体育课,也适合学校所有师生作为课外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蔡志源.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与项目展望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
篇10
论文摘要: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省20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及实施体育学分制情况等8项内容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反映了目前我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选项课可选性一般、与体育学分制的实施联系并不密切,致使体育学分制的实施流于形式而无内实质等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可开设多方位、多层次体育课目,以便于为体育学分制的实施斌予实质性内涵等初步建议。
1问题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及培养“宽口径,实基础,重个性,善创新”人才模式的需要,同一学科中的不同课目之间,同一课目中的不同层面之间、跨校区、跨学科乃至跨学校选课是开放式教育等现代教育形式发展的必然。在选科制、选课制的基础上,学分制是目前国内外高校较为普遍采用的、相对科学合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也将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主导模式。高校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贯彻高等教育思想和实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高校学分制的进一步推广实施,高校实行体育学分制也将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省高校实施体育学分制的状况如何,体育课程设置、场地物质条件、师资力量等是否与高校体育学分制的实施相协调,是否有利于高校实施学分制改革,己成为高校有关部门巫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问卷调查法、座谈访问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及实施体育学分制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和实施学分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我省20所普通高校为调查对象,对涉及学校性质、类型、规模及隶属关系等指标体系进行全面调查,本研究指标设计均有一定的覆盖面和代表性,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座谈访问法、逻辑推理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选项课选项方式与可选择性、选项课编班方式、是否采用体育学分制以及采用体育学分制的类型、计量评质方式、实施背景等八项指标进行研究,数理统计运用SPSS(6.0)统计软件包完成。
3结果与分析
3.1我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及实施体育学分制等内容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我省高校体育课程泛置以一年级基础课、二年级选项课的模式为主,占52.6%,主要课目有篮球、足球、健美操、排球、武才、网球和体操;选项课选课方式主要通过体育行政岁在任课单元内选择,占57.9%;有77.8%的体育人师认为学生在体育选项课方面的可选择性一般有80%的高校实施了体育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占73.3%,完全学分制占13.3%;在实施体育学分制户:高校中有40%实施了绩点制。
3.2影响我省高校实施体育学分制的王要因素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影响我省高校一施体育学分制的主要因素依次是体育场地设施、师资能力、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的安排。
3.3不同学校对体育课程设置及实施一育学分制等因素的影响
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在体育学分,实施的背景方面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综合性大学与非综合性大学在编班方式、学分制类型及实施背,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学校规模与体育课程设置及毛用体育学分制方面没有差异(见表1)。进一步分行表明,不同性质、类型、规模的高校在是否采用体;学分制上也不存在差异。
3.4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及实施体育学分制情况等因素间的关系分析
体育课程设置与学校学分制的实施有密切关系,而与选课方式、编班方式、关系不密切,反映了目前我省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尚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同的选课方式对编班方式、课目的可选择性有直接影响作用,课目的可选丁:二性与学分制的类型关系非常密切,完全学分制可上性更强。其调研结果见表2。
4建议
4.1目前我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大多采用一年级基础课、二年级选项课的模式,在此基础上绝大多数高校多实施了体育学分制,以学年学分制为主。
4.2进一步分析表明,目前我省高校存在体育课程设置、选课方式等和体育学分制改革不相适应的矛盾,反映了我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选项课可选择性一般以及学分制管理只流于形式的现状。
- 上一篇:一般企业安全应急预案
- 下一篇:投资理财知识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