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

篇1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教育;对策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近期我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作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学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有了较为健全的一套实施方案,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使学生在德、智、体等诸多方面得到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误区,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和理论学习,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误区

1.重主体,轻主导。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基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活动的规律。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能促进学生活泼、积极的学习。正是因为这个,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会常无意识地走向另一个错误――重主体,轻主导。

2.重形式,轻效果。教学模式的形式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情境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走进体育课,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将会产生。但教师的教学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即使有,也只是教学模式的形式化,也就是让学生听从老师的教学方式。并提前安排好了学习、课堂教学程序变成教案的翻版,完成技术性的教学工作成了课堂教学中心,其它目标没有真正体现。学生也就没有了发展实践能力的空间。

3.游戏教学变成形式主义。在一些小学(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缺少教师、体育老师经常身兼数职,无暇钻研教材,往往有一些体育课做游戏,通常是“老鹰抓小鸡”或“投手帕”等。教师分好组。说好要求,让学生们围在圈子里。开始游戏,教师则忙着自己的事。如此游戏教学,它的用意呢?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对策研究

1.提高认识,再次摆正“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相同,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需要“主导”和“主体”双方相互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不等于“主宰”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权利管理、启发和指导是教学工作的顺利保证,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认真学习。是达到教学效果的关键。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空间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其教学是在动态中进行的。

2.加强体育教师的配备。提高教师素质。体育教学会出现“重形式、轻效果”的误区,主要是由于体育育教学设备不齐和教师能力不够高决定的,加强学校体育教学设备和完善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农村)。至于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关键在于体育教师配备和进修。

3.加强小学体育教学的游戏。小学体育教学要很好地运用游戏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游戏教学作用,对完成的体育教学任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个有趣的游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小学生来说体育赛事是一种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资源。体育教师应合理地利用游戏方法,在教学中,开始和结束的时候。用游戏方法对于集中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体育教学顺利进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得他们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4.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教学的兴趣会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5.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能迅速获取知识,更深入的理解知识。我们要增加学生学习自觉性,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学校体育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的理解为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为了不被教”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其次是教会学生练习的方法。体育教学的知识结构尽管很复杂,但往往存在着一些知识类似或相同的情况。安排两个练习时要考虑学生身体素质和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根据不同的差异、不同的运动组织训练内容,所以老师教学生练习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定。如引导学生去尝试,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提高锻炼效果。

三、结论

总之。我们只要清醒的认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误区,在教学中切实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加以落实,才能真正把开启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易晓,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乐动学”[N],黔西南日报,2009,(2009-09-12)

[2]龙感湖总场小学,朱俊辉,做好小学体育教学“教”与“玩”结合文章[N],黄冈日报,2010,(2010-03-21)

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引言:

在小学的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个科目,课堂气氛相对活跃,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但是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普遍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懒教,遇到比较难的教学项目就直接略过,没有积极的应对态度,对于教学形式,“百年不变”,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因此,本文浅谈一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希望可以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小学体育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所需的人才已经有考试型转变为能力型。因此,现代教育的不足慢慢的暴露在人们的眼前,当前教育背景下的教育产物就是我们常说的“书呆子”,而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既有理论知识做背景,又有动手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就要重视小学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说:“带球跑步”的游戏,这个游戏的道具是每队参赛者加上一个气球,同时准备若干气球备用,两根绳子,标注下起点和终点。让每个队员找一个搭档,给每对搭档发一个气球,之后让每对搭档把自己的气球吹起来,缚住气嘴。让所有参赛搭档站到起跑线之后,告诉参赛队员们这里马上开始一场带球赛跑比赛,赛程是从起点跑到终点,再从终点跑回起点。第一个回到起点的小组获胜。这种游戏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1.2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步入社会不能适应,虽然他们有很好的学历,但是因为适应不了社会的压力,导致于不能找打很好的工作,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就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游戏《老鹰捉小鸡》游戏,在游戏开始前分配好角色,即一人当老鹰,一人当母鸡,其余的当小鸡。小鸡依次排成队,站在母鸡的背后,老鹰叫着做赶鸡的动作,众小鸡在母鸡的后面东躲,做惊恐状。如果老鹰碰到小鸡,小鸡就要从队伍中出来,一场游戏之后,在重新分配角色。通过让学生们一起参加这个游戏提高学生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2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2.1教育观念落后:

传统的教育观念有些落后,所以体育课的上学时间收到了其他学科的压制。比如说: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经常性的占用学生的体育课,这种现象就造成了孩子对于体育课的不重视,从而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2缺乏管理体系: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管理体系的弊端。例如:很多小学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都不高,这就造成了很多体育教师都是非专业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小学体育课堂的活动比较匮乏,并没有完善其体育设备。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的降低了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改革措施

3.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要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有加大优秀体育教学的宣传梯度,才能够为正确的体育教学模式树立良好的基础。

3.2完善体育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着重指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形式都是为了学生服务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这里我们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的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学习目的行不强,如果没有正确的教学引导很难达到教学效果,他们往往认为只是换个方式玩而已,对体育教学没有什么概念,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应用合适的自主式学习方法。(2)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教学现状,教师对于新课改的要求落实不到位,教学方法创新较少,仍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捆绑游戏开提高学生的合作关系。所谓的“捆绑行动”就是用一根拔河长绳和若干长跳绳,将一个小队的人捆绑成一团,然后一起走过百米长的障碍区,完成之后谈谈自己的感想。这个游戏是要靠整个小组齐心协力才能够完成的任务,所以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的时候,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式学习。

4结语

根据上文叙述可知,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小学的体育教学,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是极其重要了。以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来看,其发展的形式并不乐观。我们在今后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多注重体育的实际目的,实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根本教学目标。从各个角度,进行体育学习,多创新体育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合理应用和转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自觉中爱上体育运动,成为积极、健康、努力、向上的茁壮成长的花朵。只有学生爱上了体育锻炼,才能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提高其它学习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权光范.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与探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5):144-145.

[2]乌日格西拉图.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才智,2015,(5):64-64.

篇3

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希望得到肯定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以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准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等,将其与课堂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本身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显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教态去影响那意志薄弱的学生,创造出一种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缓解那些怀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教师还要善于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的作用,鼓励学生的士气,激励学生的斗志。对学生所表现的勇敢行为,教师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监护下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先灵敏后力量等方法,因材施教,合理搭配。具体说来,按照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刚起步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活动,如体操、走、跳、攀爬、简易舞蹈等,同时与对应的游戏教材相结合,容易被吸收,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基本活动掌握较好的学生,以投、跳、小足球、韵律活动、武术等为主要内容,并且可以搭配一些富有趣味的比赛或者游戏。而对于体育素质较高者,则以发展其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为主,搭配某些体操、加速跑、武术、跳远等活动,让小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用来健身的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今后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2 促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选择好了之后,就应当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里,有效地领会课堂内容,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1 借助情境创新教学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如消防战士、环境使者、祖国卫士、梦中奥运等。教学中设置情境辅助教学时,应当注重发掘小骨干,可以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品质。组织一定的有意义的竞赛,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挑战性、竞赛性,明白相应的思维过程及如何以智取胜。教学活动中,老师不应该将课堂安排得太满,而应当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翁,激发其探索及其求知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或者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活泼生动的场面,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娱乐活动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如学生轮流领操、师生一同参与游戏等,讨论问题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其回答及时鼓励,激发其创新意识。

2.2 创设情境式教学

小学生刚刚入学时,兴趣广泛,好奇心极强。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走、跳、投、体操、列队等。情境如神龙飞舞、猎人打猎、小青蛙跳荷叶等。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注意其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的情绪往往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根据其心理认知规律,先易后难,由表及里,采用丰富的情感来带动整个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必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善于提问,创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可以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出发,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也可以是结合技术要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办法。

2.3 评价式教学

教师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评价。根据掌握要求的不同,使学生分步领悟动作要领,对不同动作分层次、有步骤地讲评。先分别讲评,最后综合讲评。体育学习效果上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与学生认知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评价标准不应局限于一种,评价内容尽量开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当注重渗透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以及果断、勇敢的精神。如果学生的动作做得很好,而教师只用“好”或“不错”来评价,学生会感到不满意 。教师应预测学生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作出适当的表扬,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例如,当学生的动作完成得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你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老师喜欢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

3 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3.1 组织能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这种活动中,有些学生表现出动摇、胆怯等消极意志品质,究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1)防御性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学生在一次跳高或跳山羊中不慎摔伤,下次就会害怕,甚至一听到跳高等就紧张。

(2)类化。如有的学生怕跳高,会影响到跳山羊、跳远,甚至怕单腿跳等与跳高相似的活动。

(3)感染。如有的学生怕跳高,其他学生也受其感染,也怕跳高。

3.2 我们了解了学生消极意志品质产生的原因后,就可以有的放矢,采取措施:

(1)教师要讲清动作要领,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翻松沙坑,或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等以降低或减轻条件反射。一般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学生们就能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验欢乐。

(2)练习与克服不愉快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活动,如400~600米自然地跑,1000~1200米耐久跑等。这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出现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口干腹痛等不愉快情绪体验,出现运动中的“极点”观象。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有可能会中途退出跑道,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支持与鼓励。“极点”的出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极好机会。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 管理 和谐 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188-01

要想上好一堂体育课,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全心地去锻炼身体,才能使体育课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修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气氛。为推行和谐的课堂管理,体育教师要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组织能力,热爱本职工作,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弟和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和兴趣,了解他们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并注意有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注重身教,以自己锻炼身体的坚强毅力、良好的习惯做学生的楷模,获得学生的敬仰和信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二、加强课堂纪律管理

1.体育课中学生违纪现象的原因分析

在体育课教学中,有时学生会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①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听不看教师的讲解示范;②不能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或练习;③做与课堂无关的行为并干扰体育教学。

发生违纪现象的主要原因:①教学内容枯燥、偏难或偏易,学生不感兴趣;②教师教学不负责,动作讲解不规范,学生理解不了;③教学环境有干扰,场地不规范;④学生本身的主动性差,学习动机不端正,怕脏、怕累。

2.针对学生违纪现象,明确纪律与课堂管理。

(1)建立并执行体育课堂纪律规定。在上课之前,教师必须严格明确课堂纪律,明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强调对违纪行为的严格处理,使违纪行为防患于未然。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分为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并及时处理。总的原则,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2)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是维持纪律、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纪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能得到巩固与强化。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口头赞扬与表扬。如:“恭喜你,你终于成功了”、“大家看,××同学做得真好”,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为了维持纪律,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是体育教师有意识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在运用惩罚时必须遵循两个原则:①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学生本人;②不搞集体惩罚。

三、加强思想品德渗透,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增强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更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

上体育课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可引导学生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领取器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整理场地的同学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篇5

关键词:教学观念;客观差异;教学手段;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小学体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培养学生形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意志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

手段。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体育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体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呢?针对这个问题,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客观差异

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往往是教师示范了基本的动作要领之后,就要求学生自主演练,这就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了不同的课堂表现:有的学生敢于大胆模仿、大胆练习,有的学生则缩在操场的角落,默默观看。学生和教师这样的表现,又怎么能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呢?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区别于其他同学的潜能或者优势,有的学生平衡感比较好,有的学生奔跑的速度比较快,还有的学生毅力和忍耐力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育中,要不断转变自身腐朽、落后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存在的客观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素质,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观点的基本要求。

针对学生身体潜能不同的情况,我会在体育课堂上安排不同的锻炼任务。对于平衡感比较好的学生,我会对他们进行跳山羊、撑竿跳等活动的训练;对于跑步速度快的学生,我会安排他们进行100米、200米、400米接力等体育活动;对于毅力和忍耐力比

较强的学生来说,800米、1500米长跑则是很好的选择……

对篮球知识的学习,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反映,比如:相对于女生来说,男生显得更有兴趣和积极性,对于篮球打法的专业技巧也要求比较高,因此,我会在体育课堂上将男生单独抽离出来,对篮球的相关知识和专业技巧进行更专业的讲解和训练,帮助男生队伍进一步提高篮球的专业素质和水准;大多数女生对篮球运动都不太感兴趣,更谈不上具备篮球的专业技巧了,因此,我会对女生队伍进行篮球基础知识的普及,并在此基础上,向她们传授如何运球、如何传球等简单技巧,力求提高她们对于篮球这项运动的兴趣。

这样一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但保证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尊重学生的客观差异的基础之上,促进了学生独特潜能和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帮助他们树立了进行体育锻炼的信心和意念,为他们日后更好地参与体育课堂的训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新课改将小学体育课程更改为“体育与健康课”,更加着重于通过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特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实现新课改对于小学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1.充分利用“游戏教学法”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身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对于某件事物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将游戏融入教学内容中,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充分激发他们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比如:在对“体育活动中的合作能力”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三人四足”的游戏比赛活动,首先在比赛前将中间学生的双腿分别跟旁边学生的腿绑在一起,然后要求几组以这样的方式前进奔跑,哪组先到终点,即为胜利。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新颖、别致,不但在最短的时间内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瞬间点燃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体育课堂,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合作能力”对于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帮助他们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虽然“游戏教学法”对于更好地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适度”的原则,一来可以很好地控制课堂纪律;二来又避免了部分教师或者学生片面地将小学体育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可以做游戏的活动课,这是对小学体育教育彻底的错误认识和理解。

2.重视鼓励的作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这样描述教学中的鼓励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合理的鼓励,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科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逐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工作中,充分正视鼓励的重要作用,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和鼓励。比如:在一节课的最开始,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完全从课间活动中转移到体育课堂上,在站队列时不但小声说话,打打闹闹而且动作还很缓慢,拖拖拉拉。这时,我就会适当鼓励:“第二列队伍动作很迅速,队形也很标准。”“某某同学很像军人,不但军姿站的好,而且还非常遵守纪律。”……这类鼓励性的语言,旨在“标榜模范”,在肯定和鼓励一部分学生的同时,也激起了其他学生心中的“竞争心理”――他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做得好一点,肯定也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样一来,这部分学生也能很快地安静下来并迅速排好队列,有利于实现我心中预想的鼓励教学效果。再如:在进行立定跳远、三级跳等项目时,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普遍达不到教学要求,这时,如果教师“恨铁不成钢”似地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指责,不但不能促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还很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在学生心中埋下阴影,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忱。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以勉励的口吻跟学生沟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完成教学任务。“没关系,只要你们敢跳,你们就是最优秀的。”“很好,跳得很不错,再努力一下,你可以的。”等之类的话是我在体育课上的口头语,这样一来,不但能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和呵护,将心理负担降到最低,更可以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这门课程的好感和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完成教学任务对他们的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激发学生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来自体育锻炼的快乐和乐趣,从而真正积极、主动地融入体育教育教学课堂。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们应当充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化自身的教学观念,彻底抛弃那些腐朽、落后的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将更多优秀的教学方法不断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培养学生形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意志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3]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5]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李晋裕.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篇6

关键词:游戏;小学体育;教学;实施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和改革,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调整,尤其是最近几年,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变得越来越普遍,游戏化教学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由于受小学生年龄限制和心理特点的影响,小孩子们多数对生动有趣、活泼多样的体育游戏很感兴趣,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实施游戏化教学不但满足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游戏进行足够的体育锻炼,提升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及组织纪律性,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具体说来,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体育游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保证良好的体育游戏环境和场地

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来说,不论学生在那里学习、学什么,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保障学生的安全,尤其是在小学体育课上,这一点更为重要。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并不强烈,尤其是在进行体育游戏的时候,一开心玩耍更是会忽略,而且教师往往只有一个人,所以稍一不注意,就会出现摔倒、磕碰的现象,严重的还有扭伤、骨折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时候,要想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平安地开展,教师首先要保证教学的安全性,为学生创建一个合适的体育游戏环境。比如:可以选择球类、绳子、毽子等不具备危险性的物品,尽量避免铅球、铁圈一类沉重、尖锐的教具;还应该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在宽阔的操场上进行,而非狭窄的教学楼前的场地,这样就可以保障学生分散开来,不会拥挤。除此之外,还应该制定一定的游戏规则,让学生按照要求活动玩耍,避免因输赢等问题而发生不必要的打闹。

二、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兴趣也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游戏的前提和动力。若是学生对于教师选择的课堂体育游戏不感兴趣,那么在实际课堂应用的时候就会大大降低对学生的吸引力,进而影响学生游戏运动的质量,白白浪费时间。所以,在选取教学用的体育游戏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喜好来选择,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开展的趣味游戏或者角色扮演类的游戏,例如老鹰捉小鸡、三打白骨精、捉迷藏、兔子与乌龟赛跑等;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智也在逐渐成熟,低年级的游戏会让他们觉得幼稚、不刺激,这时教师就要对此进行适当的更改,让其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比如:具有竞争性的拔河比赛、捆绑行动、占领阵地、过关斩将等较高难度的游戏,抑或是比较复杂的地道战、教学楼探险等情景活动。

三、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且德育的重要性要远大于知识的传授,哪怕是在体育教学中也应当如此。所以,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的时候也应该适当地渗透德育,让学生通过玩体育游戏,提高自身的精神品质。比如:让学生用球玩“风车越转越大”的游戏,具体就是将学生平均分组,每组9人9个球,游戏开始后先选2人上场,甲站圆心左手插腰,右臂侧平举,乙左臂侧平举与甲同时用手掌顶住1球,右臂运球按逆时针方向运转一周;成功旋转后则可再上1人,甲乙丙3人合作,甲侧平举,与乙、丙的左臂顶住2只球,由乙和丙用右手分别运球一周;成功后再上2人变成5人合作,之后是7人,直至9人组成一个大风车运球一周。这一过程要求风车的顶球手臂保持直线,不掉球,最后做得最好的队获得胜利。这是一个非常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游戏,只要有一个人没有顾及他人、做得不到位,就会影响风车的旋转,使球掉下来,所以要想最终成功,小组成员就必须互相配合,彼此磨合,因此在这个较长的练习过程中,就会逐渐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此外,还可以在比赛的过程中设置奖惩制度,对于赢的小组要给予表扬和加分,而输的小组则要集体接受惩罚。如果有某个学生对自己的搭档组员不帮助或一味指责,则要加大团队惩罚力度,这样不但能让学生用心去玩游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中适当融入体育游戏的内容已经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必然趋势,教师应该顺应教育发展潮流,充分利用体育游戏吸引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顽强的竞技品质和团结互助的精神,让学生能够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那么,在体育教学中,怎样使用好语言艺术呢?笔者认为体育教学语言要有“四性”,即针对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启发性。

(1)语言要有针对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情况和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使用的教学语言尽可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如对知识较丰富、接受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要使用经过提炼的规范性语言;而对低年级学生则应使用较为生动的肢体语言和浅显明了的教学语言相结合,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明。

(2)语言要有科学性。体育是一门运动科学,科学的内容需要科学的语言去讲解,而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具体、准确、全面”。如在广播体操教学过程中,教分解动作时,要用具体、准确的语言去讲解动作要领,在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后,再强调动作的完整性。只有深入浅出地讲解,由部分到整体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触动,从而使学生掌握每个动作的要领及整套动作的完整性。

(3)语言要有趣味性。小学生年龄小,精神不易集中,常被外部环境因素干扰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体育教师的语言要风趣。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有新鲜感,而新鲜的东西又易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注意,从而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如在做跳马练习腾空时,用“身轻如燕”,落地时用“稳如泰山”等语言来激发学生对动作质量的追求,效果绝对比枯燥无味的讲解或示范要好得多。

篇8

关键词:小学体育 体育安全 安全管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假如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发生了安全事故,就违背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初衷。在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压力下,怎样避免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我们每位安全管理者需要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小学体育安全教学管理手段现状

在对待体育教学、竞赛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这样的现象。把体育教育中体操跳马、单、双杠,田径的标枪、武术的刀、剑、棍这些普遍认为教学难度大,危险性系数高的项目减掉,有的学校甚至把跨栏、足球这些项目都不开设模块了,还有的把攀登架拆除(小学占多数),单杠只用来做引体向上。大多数学校体育课中取消标枪、铁饼教学内容,运动会中标枪和铁饼项目也不见了。一些学校在非教学时间,部分体育场地进行关闭,器材限制使用,更有甚者,一些学校下午一放学就轰学生出校门,还专门有老师在楼道清场,“学生都出校门了,校长当天心里就彻底踏实了。”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始终把体育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它是顺利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本保障。体育教学中某些项目存在隐性的危险而禁止或限制教学,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将是无助的。

二、小学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策略

(1)强化内务管理,体育教育教学制度的组织化、程序化、规范化,理清权利与义务 。依据《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确保体育安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装备正规的体育场地、器械,规划好各个场地器材的布局,增加安全保护设施。建立体育工作安全管理条例和执行操作规范。建立各种与学校和学生体育安全有关的应急方案。加强教师队伍安全卫生知识的学习和指导培训,理清各个部门、人员相应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使制度组织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为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第一层保障。我校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扶贫助学助难基金组织,学校每年定额投入,专门为学习贫困学生和因意外事件需要经济救济的个人或团体进行救助。

(2)加强学生体育运动暴力行为认知教育和意外伤害自我救护能力的培养,提高认识,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在体育健康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安全常识、医学常识、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等安全知识的讲解和示范。提高学生的危险认知和自我救护能力。比如肌肉拉伤后怎么包扎,小腿痉挛运用强直法或刺激穴位法解救,崴脚后冷水泡脚等应急救护方法。对体育运动暴力行为的性质、现象、常见形式以及危害进行普及教育,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有意识地进行避免人身攻击,减少对器材设施的损坏,文明用语,增进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3)大力发展体育教育软硬件建设和管理。首先,学校场地器材应定期按照安全标准,进行彻底的摸底、检查,尤其是对大件体育器械,如篮球板、篮球架、跳箱、单双杠等做重点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其次,在上体育课前,应充分检查各个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能,对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及时解除,上课的组织过程中注意场地器材的布局,保持合理的练习空间,减少无意间的身体碰撞。对不同教学项目中有危险隐患情况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针对性的防范,比如排球救球后膝盖半月板容易受伤,救球后采用前滚翻的动作就可以有效避免。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盖、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第三,在上课内容、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方面要科学合理,技术动作难易程度得当,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防止因错误动作或技术动作不正确而造成受伤。体育教师自身加强体育安全卫生教育的学习,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4)分流措施,体育课安全保险进学校,预防机制先上好。给学校的每个教师和学生买份意外人身保险,给学校体育的安全教育提供社会保障,减轻学校、教师、学生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因意外事故带来的风险和心理压力。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全面开放和开发,张扬学生个性,提高体育人口质量。对于在体育课出现的学生受伤事故,究竟由学校负责还是由家长负责,目前法律上还没有进行非常明确的界定。在未建立相关法律来维护学生体育课安全的权益的时候,我们要充分重视保险这个社会体制来给学校和学生减负。我们学校有个女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被气排球网绊倒,在倒地的过程中手臂向后支撑,造成前臂尺骨意外骨裂,学校老师把他立刻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最后的医疗费用是由学校、家长和保险公司出的。因为学生在开学时就交了保险。学校也处理非常及时,学生家长对学校处理的态度和方式很满意。

三、小学体育安全教学保障措施

(1)创造合适的体育教学场所。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要求相应学校修建一定规模的体育教学场所,必要时购买一定的教学设备,保障生的安全;如果条件不允许,应该对班级进行分组,人数不要太多,不要造成学生的拥挤现象,这样就有利于体育教师对其安全的看管;必要时,学校应该进行资金的筹措,建设一定的体育场所体育场等,加强锻炼学生的体育素质。

(2)改革体育教学的评价制度。对于学生的成绩不仅仅单看文化课的成绩,而应该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体可以把中小学生的体育课平时出勤情况以及最终测试成绩纳入学生的期末考核指标,让学生和家长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另外除此之外,还应该把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考核之中,让学生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自身的安全问题,这是保障学生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重要保障。

(3)解决体育教师问题。小学校缺少对体育教师的编制,使得体育教师在思想上对体育教学不重视,进而也不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基于此,学校应该尽早解决教师的编制问题,提高体育教师的责任心,提高对学生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

篇9

关键词:体育;重要性;现状;教学方法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师都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一、小学体育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是培养各类人才的启蒙教育阶段,是长身体,学做人,增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各种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一生中可塑性最大的时期。2006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据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包括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达不到体锻达标要求,情况令人担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已引起国家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小学体育教育是整个体育教育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运动感受和体育信息的起点。良好的体育教育,一方面能够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对培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小学生课业负担重、身心健康状况问题多、体育后备人才匮乏等情况,有必要对小学体育现状进行深入研究。

二、小学体育的现状

1.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匮乏

体育场地、器材是推进体育新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保证。乡镇小学,一般来说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都跟不上城市,特别是农村小学。尽管近年来撤点并校力度增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资源能整合集中使用,但实际上农村小学原本的体育教育资源是相当匮乏的,撤点并校后学生是明显增加了,师资优势相对也明显了,但体育场地和器材相对来说是更加紧缺了。目前学校的体育场地虽然有所改进,但是还不能与符合体育发展要求相提并论,器材虽然买进了不少,数量还远远不能够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2.片面追求升学率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作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英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

3.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近几年来,青年教师逐年增加,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

三、小学体育的教学方法

1.勇于创新,积极开发场地和器材资源

既然场地和器材短期之内不会有大的改观,我们就应该立足当前,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体育教师要树立找米下锅的意识,要有敏锐的触觉和善于捕捉新奇事物的创新意识,特别在农村的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对一些平时无甚用途的东西打主意,变废为宝,直接打造一些适合自己使用的简易“器材”。尽可能地开发新型器材或开发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可能地让农村学生接受更多的更好的体育教学,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在推动农村小学能更好地实施体育新课程的同时,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2.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用于课堂教学。农村小学不能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短期实现高标准的场地与器材设施,只能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完善和补充。所以,农村小学教师要转变农村体育课因场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的观念,应该着眼于现实,要针对实际情况来实施体育教学。

3.情感先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先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组织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情感就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忧郁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

篇10

一、“教”与“玩”结合的意义

1.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与“玩”的结合,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2.强化学生的体能锻炼。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穿插了一些体育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通过“玩”达到了学生运动量,促进了体能的增强。

3.加快学生的个性发展。“教”与“玩”的结合,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利,使学生可以根据主观愿望,运用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择与个人爱好和体能实际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学生个人性格、气质的发展。

4.促进学生的智力提高。“教”与“玩”的结合,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接触了更广阔的知识天地,促使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方面全面发展,促进了思维、判断、记忆等方面能力的增强,为学生智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二、“教”与“玩”结合的要求

1.服务“教改”中心。即为教学教改这个中心服务,把改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寓教于“玩”。“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玩,即无要求无目的的凭兴趣玩,一种是有要求要实现一定目的的“玩”,两种玩虽都以身体的运动为主要形式,但实际意义则完全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提出“教”与“玩”相结合,是把“玩”作为教的辅导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也就是在“玩”的过程中要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

3.循序渐进。从引导、诱导的角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渐进过程中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在结合上日益紧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中练习躲闪能力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到了高年级,则应组织带球躲人等难度大的躲闪游戏活动。

4.活而不乱。“玩”是助“教”的一种手段。因此,体育教学中应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必须注意分寸,把握尺度,要按照课标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组织必要的“玩”,防止“玩”偏问题的发生。

三、“教”与“玩”结合的方法

1.集分结合。就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

2.课间穿插。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等。这些都能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