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工作价值观;关系绩效;组织环境
一、基于工作价值观的研究
(一)关于工作价值观的内涵
工作价值观是国内外近几十年来的研究热点,国外的许多研究者对工作价值观的概念的理解各有差异,至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概念解释。Super(1970) 是最早对工作价值观内涵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将工作价值观定义为:员工个人所追求的与工作内容有关的目标,表达了员工个人的内在需求以及从事与工作相关的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性,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想要在工作方面达到的某一目标。此外学者们也提出了很多有关工作价值观定义的不同看法,大多是围绕着价值观是对事物价值和重要性的判断这一基本定义进行。中国学者宁维卫(1991)对工作价值观概念的引入以及本土化处理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强调了工作价值观的社会性,并且与Elizur提出的价值判断观点有所重合,将工作价值观解释为人们衡量社会上的各种职业优势、意义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
中外学者提出的关于工作价值观的概念虽然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工作价值观一般具有如下特点,工作价值观可以反映出人们内心渴望从工作当中获得的物质上或精神上的东西;工作价值观体现了人们工作时内心的需求和满足之间的种种关系;工作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偏好的一种选择,它并不是类似道德上的那些准则;工作价值观是人们决定从事某一活动的倾向性的表现;工作价值观是人们工作时的不竭动力,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鞭策人们向着工作目标甚至人生目标奋斗。
(二)关于工作价值观的结构
工作价值观是涵义较广的多维概念,因而对于结构的认识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但由于定义的多元化及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不同,国内外的学者对工作价值观结构的分析也呈现出多样性,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二维度划分法。主要代表观点有Herzberg(1966)的工作价值观分为内在工作价值与外在工作价值;Miller(1974)将工作价值观分为内隐性工作价值观(intrinsic work values)和外@性工作价值观(extrinsic work values)两类。
三维度划分法。Super(1962)的观点是比较经典的结构划分方法。他将工作价值划分为三类:一是内在价值,包括:利他主义、独立性、智力、管理;二是外在价值,包括:成就感、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变异性;三是外在报酬,包括:舒适度、安全感、社会地位、经济报酬。
四维度划分法。Surkis(1992)提出了在四维度划分法里比较经典、借鉴意义较强的观点,包括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四个维度。
纵观国内外研究者对工作价值观结构的研究可以看出:1. 尽管不同学者各持己见,但是综合大多数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工作价值观的结构可简单分成内在的价值观、外在的价值观、社会和相关的价值观三种类型。2. 但还是有部分研究者对一些项目如威望、影响、权利和成就等,有不同的归类,如有些研究者认为这些项目是外在的,有些研究者认为应是内在的,少数的研究者则将这些项目看为一种独立的威望或权利类型即威望价值观。
二、关系绩效相关研究
(一)关系绩效的内涵
传统的绩效研究多集中在员工的任务绩效上,但是任务绩效却不足以表明员工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满意度等情况。随着组织结构扁平化浪潮的推进,员工的关系绩效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者和研究学者们关注的重点。Borman & Motowidlo认为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是对应存在的,两者共同构成员工绩效。他们认为关系绩效不是直接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而是为直接生产和服务等活动提供心理背景和社会环境支持的活动。此后,其他研究者也渐渐提出了关于关系绩效的不同定义,如Van Scotter & Motowidlo(1996)提出了关系绩效是超越了员工工作说明书和职务规范的一系列行为活动的观点。Organ(1997)则把关系绩效看作是对保持和提高任务绩效有促进作用的社会和心理环境的行为,同时他认为关系绩效并不是正式工作说明书会提及的,也不会被组织以正式的报酬系统回报的,但却对组织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这些中外学者提出的关系绩效的概念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将关系绩效与任务绩效区分开来,并强调了关系绩效在职务绩效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归纳以上定义进一步得出良好的关系绩效往往伴随着更高的职业奉献,并且与人际关系有关,这为关系绩效的维度划分和测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关系绩效的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的人在企业中表现出的关系绩效的差异性很大。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个性因素是否是关系绩效的预测变量。不同工作的成功胜任所需要的个性特征也不尽相同,当工作类型和个性特征相匹配时,对关系绩效的预测力就会大幅提高,因此本文认为有两类因素会对关系绩效产生影响:一类属于个体特征,另一类属于工作特征。
与个体特征相关的主要因素为人格。Motowidlo & Van Scotter(1994)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经验与作业绩效的相关性比与关系绩效的相关性高。相比作业绩效,人格与关系绩效的相关性更高。这说明经验对作业绩效的影响较大,而人格是影响关系绩效的主要因素。Coleman & Borman(2000)发现五种人格中除了外向维度与作业绩效相关外,其余维度都和关系绩效显著相关。
与工作特征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性质、工作情境、组织承诺以及绩效评定程序等。Miller等人对工作责任感在组织绩效中影响的机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分析,发现工作责任感直接影响了关系绩效,比能力因素更能准确预测关系绩效。Avis等人在研究责任感和认知能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后,发现相比认知能力,责任感更能准确预测关系绩效。Beaty通过营造一种认可关系绩效行为的工作环境,对被试者进行一系列研究,发现这种工作环境直接影响了关系绩效行为。
三、组织环境相关研究
(一)组织环境的概念
组织环境一直被认为是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W术界对组织环境的关注由来已久,巴纳德曾提出“管理的艺术在于把内部平衡和外部适应和谐地综合起来”的观点;彼得・德鲁克也就组织环境提出“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导致目标管理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的看法;但关于“组织环境”的确切定义和内涵,到目前学者们尚无统一的看法。Duncan(1972)对组织环境提出了较为经典的定义:“组织环境是各种社会要素和自然要素的总和,这些要素对企业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Duncan的定义是肯定了组织环境对于企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同时,打破了组织环境是社会要素集合的固有观念,将自然要素融入组织环境中,对于后人的研究有较重要的借鉴意义。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和组织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学者们关于组织环境的定义有了井喷似的发展。Tagiuri(2005)提出组织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环境相当持久的特征,能为组织成员所体验, 并且能够影响组织成员间的行为,可透过组织特性的价值加以描述。
本文认为组织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具有一定调节作用的因素,并且组织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且该变化也是与特定的组织及组织活动相关。
(二)组织环境的分类与维度
Amabile(1999)认为组织环境由三个变量构成:1. 结构、控制和科层。反映组织内部的正规化程度、控制跨度和等级层次程度;2. 支持、互动、沟通。变量项目包含了组织中的领导处事的方式及态度,这是组织环境中重要的因素;3. 氛围。反映组织中掌握专业技能的关爱氛围。魏焕成提出组织环境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权力控制型”,一种是“非权力控制型”。有学者根据资料整理得出,在结构上对组织环境进行划分则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也称宏观环境,较注重组织主体以外的各因素,一般是指对组织产生实际影响的现象,其中包括对组织绩效具有潜在作用的外部力量或各种机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组织的内部环境也称微观环境,是指组织集合、组织关系、组织网络等,其反映了组织主体内部各因素之和,具体包括个体层面、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四、基于工作价值观、组织环境与关系绩效三者关系的研究
组织环境在工作价值观和关系绩效间起到的调节作用很少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我们发现了组织中许多和组织环境有关的因素如组织公平、组织支持感等都和个体的工作价值观和关系绩效存在这一定关联性。在组织环境与工作价值观的关系方面,组织环境既可以是促进个体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又是辅助个人实现其理想和价值的重要条件。高婷婷(2011)在研究中曾提出组织支持感与工作价值观呈显著正相关。在组织环境与关系绩效相关性方面,影响关系绩效的因素中有个体特征和工作特征。与工作特征相关的因素中又包括工作情境等。Beaty通过有目的性的创造一种普遍认可关系绩效行为的工作环境,研究发现工作环境会对关系绩效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李永壮(2013)对在酒店工作的员工进行研究时,发现构成了组织公平的四个维度会对关系绩效中的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产生正向影响作用。除此之外,国外学者O’Reilly 和Chatman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组织氛围对工作价值观起到正向影响的作用,组织氛围中的管理风格和人际关系对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各维度都起到正向影响的作用。同时,一个组织的文化氛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以及信仰,并进一步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态度产生影响。这说明,组织环境可以引导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并有可能对关系绩效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Super D. E. Manual for the Work Values Inventory[M].Chicago: Riverside Publishing Company, 1970.
[2]宁维卫.中国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6(04).
[3]Borman, W. C., Molowidlo, S. J. 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 In:N Schmitt, W.C. Borman(eds.).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M].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1993.
[4]Van Scotter, JR, Motowidlo, SJ. Interpersonal Facilitation and Job dedication as separate face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AppliedPsychology,1996(81).
[5]孙健敏,焦长泉.对管理者工作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2(08).
[6]Motowidlo S J, Van Scotter J R. Evidence that task performance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contextua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4(79).
[7]卡普兰,诺顿.战略中心型组织[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中职 学前教育专业 音乐技能 校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63-02
1 研究背景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高中阶段,学制一般为三年(2+1),学生毕业具有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应的基础知识、工作技能和职业态度。近几年,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鲜活的教学方式,以及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和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习评价制度,让每个中职学生都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为我国各行业领域输送了大批的一线技能型人才。那么大连商业学校也不例外,自2012年5月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中职示范校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就是重点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全体专业教师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四大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并且也已初见成效。
2013年2月,辽宁省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严把幼儿园教师队伍“入口关”,结合我省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现状,特制定了辽宁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实践能力测试实施办法,办法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四大教学能力(1)创编简笔画。根据特定主题,创作出符合主题,具有儿童画特点深受幼儿喜欢的画面。(2)边弹边唱。根据选定曲目,演唱与伴奏(钢琴)同时进行。能够根据歌曲特点配伴奏,伴奏准确,和谐。演唱准确完整,气息流畅,声区规范统一。(3)舞蹈表演。完成一个自选独舞。(4)讲故事。按选定题目讲故事,要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语言风格。
2 研究内容
2012年11月大连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成为大连市首批三大职业教育集团之一,是按照“政府主导、行业引导、校企合作、骨干带动、互惠共赢”的原则,以专业、产业为纽带,以骨干示范职业院校和行业组织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重点、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特征。那么,大连商业学校作为大连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的牵头学校之一,在相关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单位和其他组织机构中具有教学、培训、科研、开发、生产、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共建的功能,也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互动发展的集约化、规模化运行的有效载体。
通过综述,该文关注大连商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职教集团在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方面的专业引领,从“校园合作”内容、“校园合作”机制建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
(1)“校企合作”概念简述。
校企合作办学在国外已经拥有百年历史,在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职业教育经过新经济浪潮的洗礼,在校企合作上历经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也已经十分深入,总结出了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比较成熟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及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等等。
目前,国内对“校企合作”概念的界定是:基于企业用人需求,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共同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者们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增强自身办学竞争力,不断吸收、探索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模式,积极实践校企合作的路子,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工读交替式、订单委培式等多种校企联办方式,效果显著,并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和重要手段。
(2)“校园合作”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身份是幼儿教师,因此幼儿园是输送学生的主要阵地,这种学校与幼儿园共同承担人才培养和输送的模式我们称之为“校园合作”。目前,校园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发展规划。学校成立由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学前教育组学科带头人和教育局学前教育委员会及各大幼儿园园长、行业专家组成的校园合作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合作章程,确定合作目标和合作方式,包括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技能发展。②专业建设。“校园合作”的基础在于学校与多家公办、民办幼儿园及社会早教、学前教育机构的互利互惠,双赢才是目标。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完成目标的基础之一。例如,目前大连商业学校建设了声乐、手风琴实训室,钢琴(供42人使用电钢琴和20间琴房)实训室,扩建舞蹈实训室,新建幼儿园活动设计实训室,幼儿园美工实训室,与此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组建了女子乐团、女子合唱团、女子舞蹈团,社团学生每周2―3次在实训室进行专业训练,专业氛围非常浓厚,社团的建立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浓厚兴趣,增长了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见识,拓展了专业活动区域,体现了“校园合作”中实训室的应用和成果的产出。③课程建设。学校专业教师和聘请的校外专家委员会共同制定专业技能领域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且到2013年6月底完成《儿童歌曲钢琴弹唱教程》、《幼儿手风琴教程》、《音乐》、《儿童舞蹈创编》、《幼儿园活动设计》、《幼儿美术》等11本校本教材的编写,教材由专业建设委员会评审,目前正在适用和修订中,2014年准备正式出版。④师资建设。学校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幼儿园进修实习,参加国家培训计划,校园共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⑤教学评价。校园共同建设教学评价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定期举办技能大赛和以赛代考,并聘请专家担任评委现场指导。
篇3
?眼关键词?演 校企合作;问题;对策;南昌市
?眼作者简介?演 张晓波(1978―),男,南昌社会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企业用工;(江西南昌 330038)李 娟(1986―),女,南昌县第三小学小教一级,学士,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江西南昌 330200)
本文系南昌市“十二五”(2012年度)社科规划课题“南昌市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穴课题编号:JYZ201210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南昌市职业院校发展到92所,在校学生达到38万人,国家级、省级示范职业院校由12所增至25所,成为全国职教排名第三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因此,要将南昌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作为高素质产业工人的直接来源,南昌的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有效对接势在必行。
一、当前南昌市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南昌市始终坚持二产和三产“二三并举”、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原则,己初步形成了以赛维LDK太阳能电池组件、江西铜业铜板带、江铃股份30万辆整车基地、南昌航空工业城等项目为中心的若干产业集群。正是产业集群的打造,使南昌经济有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但按照吴龙的研究,南昌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不足,要进一步带动南昌经济的腾飞,亟需一支高素质的有技能的产业大军作为支撑。可从南昌市劳动力供给的现状来看,有些情况与问题值得认真考量。
?穴一?雪本地劳动力供求失衡,对外来劳动力依赖型增强
南昌市劳动力资源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据2012南昌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11年南昌市社会从业人员已达到370万人,三产从业人员比例为22.9?押28.7?押48.4,基本上适应了南昌经济社会的发展。从相关的数据看,近十年来南昌市总人口数持续增加,但自2007年以后,随着城市总人口的基本稳定,非农业人口也保持着基本稳定,这说明南昌作为中心城市对劳动力的吸引与聚集效应在不断增强。而且到2011年,南昌市劳动力资源已占人口比重的73.4%,劳动力资源利用率达到82.0%,基本上满足了目前南昌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对比相关数据,2001年劳动力资源利用率是72.4%,然而到2011年达到了82.0%,十年时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并且有逐步升高的趋势,这说明劳动力短缺将是未来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根据孙育平对南昌市劳动力供需市场态势的分析,预计2015年劳动力供应缺口将达26.4万人,缺口率为7.5%;2020年劳动力供应缺口将达61.1万人,缺口率为15.0%。因此,南昌市必须从市外大量招聘劳动力,才能继续保持未来南昌市的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穴二?雪技术工人总量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2012年年底,南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全市20余个行业425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用工调查。调查表明:2013年全市工业园区企业预计缺工4.2万人。其中普工需求为3.4万人,高级技工5000余人。①从调研的数据看,2013年各工业园区第一季度缺工90%以上是制造业企业,而且各工业园区存在共同的问题:一是人员流动率高,不得已很多企业招聘大量的储备员工;二是招工的条件和待遇很好,有的甚至不需要专业培训,可直接上岗;三是绝大多数招聘集中在低层次的制造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不高。因此,从长远看“招工难”,尤其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将会上升为南昌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穴三?雪技能人才结构不尽完善
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数据显示,全国劳动力短缺呈现出外阜化、年轻化、低学历化的特征。尽管很多企业对用工者的素质要求不高,待遇也不错,却仍然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近几年,南昌市本级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较快,本地企业劳动报酬并不低,依然难吸引本地院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留在当地就业。
二、南昌市校企合作的运行现状与原因分析
为破解企业用工的难题,南昌市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为了解南昌市校企合作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有关部门重点对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等10所学校进行专题调研。据统计,2011年在校生人数为3.3470万人,当年毕业生数为1.2563万人,实习就业学生数为1.2065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其中本地就业的人数为3220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26.7%;异地就业的人数为8046人?熏占就业学生总数的66.7%;其它行业(含继续升学和参军)的毕业生数为799人,占就业学生总数的6.6%。从调查中可知,南昌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本地企业就业的人数比例不足三成,大部分毕业生流向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全市的职业教育和企业用工之所以会产生这个问题,与目前各工业园区用工思路和校企合作的现状是分不开的。
(一)本地企业较少在职业院校订单或冠名
由于政府、园区、企业、学校之间信息资源互通不够,或者本地企业没有开展校企合作,造成企业急需的人才不能及时补充,学有专长的毕业生无法及时递补。从调查的10所院校看,与学校建立订单培养、开设冠名班的多为外地企业,达到73个;本地企业仅有13个。在已设立的校企合作较多的南昌市卫生学校、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南昌汽车机电学校等院校,到外地企业平均就业率为85.8%的,到本地企业平均就业率仅为23.5%。对比南昌市的本地企业,由于对校企合作工作没引起足够重视,使得本地的人力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本地企业不愿聘用职业院校的毕业生
从本地企业聘用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抽样数据看,情况较好经济技术开发区有15家企业达到50%以上,占受访企业27%;最差的是桑海经济开发区仅1家达到50%以上。甚至在高新技术开发区,聘用职业院校毕业生达到50%以上的企业仅2家,只占受访企业的的6%,各工业园区所聘用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企业及人数都偏少。这说明本地企业对于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模式不重视、不愿意,认为这只是学校的事情,没有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成产业优势。
(三)外地企业较多开展劳务合作定向引进技能人才
在缺工背景下,不仅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多个外省将组团来南昌招工,省内的赣州、吉安、永修等市县来昌揽才。往往春节之后,全省各地招聘会频频,煽情的标语也随处可见,目的很明显,尽力把外出务工群体留在本地就业。从调查的数据看,外地90%以上的企业主动与学校联系,部分企业经常与学校往来,开展定向培养,相互沟通供需信息。而本地企业主动与学校联系仅为41%,甚至部分企业只是在已经出现用工难的时候,才致电学校要求招聘。在企业追求低人力成本的背景下,许多本地企业只注重自身眼前经济利益,认为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经营,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对校企合作热情不高,缺乏主动性,不愿参与,不愿投入,呈现出职业院校“一头热”的现象。
(四)政府投入不足导致校企合作基地配套落后
在调查中还发现,外省市针对当地企业“用工难、用工荒”问题,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的办学行为,为吸引外地务工人员和本地大中专毕业生积极投入到本地经济建设中来,就专门制定并实施了《大中专毕业生企业顶岗津贴申领办法》;为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还可以由政府给予企业适当补助,并根据其接收毕业生的人数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与相应的政策扶持等等。在调研苏州工业园区时发现,由于得到政府的重视、支持,投入大量的经费,使得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条件、师资、管理、生活设施才有保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有效地解决当前他们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五)“以企业为中心”的校企合作新观念确立不够
曾有企业明确表示:他们需要的不是由学校培养出来的没有工作经验的技师,他们希望的技师是由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培养出来的。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南昌职业院校的本位主义比较重,仍然从学校的教育教学角度去思考校企合作的问题,来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安排实习课程?熏没有或很少征求企业的意见,导致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建设等多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符。
三、推动南昌工业园区校企合作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本地企业降低成本不愿意聘用职业院校毕业生,政府没有好的政策支持企业的用工,势必造成南昌人力资源的优势难以发挥在打造核心增长极中的作用。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是南昌的职业教育解决企业的“用工荒”,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南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落实优惠政策
当前南昌校企合作最大的阻碍在于投入的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政府为主,多元主体共同承担职业教育成本的经费投入机制,还可以建立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减免税收的办法,建立职业学校积极为当地经济建设输送人才的奖励机制。甚至可以考虑引进一些大项目时,由政府出资招收、培养、训练高技能、合格的员工,由南昌的职业院校与之开展合作,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之一。另外,应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院校搬迁,在市区附近一些工业园区,引校入园,进一步打造校企合作的基地。同事加强生产、生活配套完善的服务基地,力争实现园区内学习、本地化就业。
(二)发挥行业协会主导作用
政府除了要在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奖励制度外,还应该由市政府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各工业园区、职业院校、部分企业和社会参与的校企合作行业协会或工作委员会,负责对本地区的校企合作进行督导、检查、评估,协调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利益,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三)深化校企合作的范围和领域
南昌的校企合作双方不能只满足于“顶岗实习”阶段,学校必须转变观念,确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新观念。首先,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互动机制,实行“教师进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制度。其次,企业应主动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加强对学生实习的指导和管理,安排好实习学生的生活,建立实习学生劳动津贴和补助制度,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再者,引入第三方机制评估和监督机制,定期对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开展信息反馈、评价考核、监督检查。
(四)加快落实职业准入制度
目前?熏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还不够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也不严格,使得企业用工、人员上岗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相关的制约机制。因此,可从部分的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复员转业军人、劳改释放人员、就业困难群体、残疾人等人群入手,借鉴职业准入制度来推动校企合作。
(五)探索完善校企合作长效合作机制
近几年,南昌职业教育实现了纵向与横向的扩展。但长期以来,在南昌职业院校的阵营中,一直存在着行业间的隔阂、省市级学校的恶性竞争,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展。为减少不良竞争导致的“内耗”,应该由政府牵头,利用现有职业教育协会等中间组织,大力开展差异化办学,推动职业院校“一校一品”、“一校一业”,形成抱团发展合作机制。
注释:
①http?押///12321231ldjyfwglctzgg/20892.
jsp南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3年第一季度招工信息。
?眼参考文献?演
?眼1?演孙育平.化解企业“招工难”的区域就业政策选择――基于南昌市劳动力供需市场态势的分析?眼J?演.公共管理,2012,(7).
?眼2?演吴龙,赵彬.产业集群背景下发展南昌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眼J?演.职教论坛,2012,(24).
?眼3?演周东火.我市职业教育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眼N?演.南昌日报,2009-07-14.
?眼4?演易峥.英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成功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眼J?演.职业技术教育,2006,?穴17?雪 .
?眼5?演任聪敏.近二十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眼J?演.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
篇4
【关键词】产业集群 产学研 战略联盟
产业集群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现象,它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具有竞争或合作关系,地理上相对集中的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上下游关系或平行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地区性分工协作群体网络。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为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在特定时期和范围内,以协议形式缔结的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松散型组织。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建立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出现“特曼式大学”,这是现代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标志。产学研战略联盟是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业务关联、利益分摊而构成的致力于实现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紧密衔接的合作组织。从产业集群的需要出发,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活力、保证和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中国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同时亦是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改变现状的内在迫切要求。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社会一体化浪潮的兴起,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相互联合而形成的战略联盟正逐渐成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创新方式。
一、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相关研究综述
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产学研合作过程其实就是创新过程,或者说就是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弗里曼教授于1987年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产学研合作和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这一概念,强调创新不仅是产学研三方合作的行为,更是一种国家行为。美国管理学家林奇提出了企业成长有三种基本战略方式:内部扩张、外部并购和战略联盟。众多研究表明,产学研联盟形成的动因主要来自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政策激励和科技发展,合作各方都有着特定的合作动因,这些动因会因合作的主体、所在行业和合作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学研合作模式方面,众多研究分析了产学研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发展前景,并就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转型期的产学研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观念、模式等诸方面的建议与设想。在产学研战略联盟方面国内也已出现了一些相关研究,但数量相对有限。如季国强“关于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互动机制的若干思考”,陈培樗、屠梅曾“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分析了目前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工作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创新机制,从体制与机制的角度提出了有效运行的机制与运行模式。王天敏“发展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企业对策研究”,描述了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基本特征和一些优势,从企业的角度建议应调整好内部结构和制定针对性的策略,以积极的心态融入产学研战略联盟中,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李燕燕在《上海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思考》一文中,描述了上海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现状及瓶颈,从区域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形成有效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建议。栾英继在《试论高新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构建》一文中,分析了高新区战略联盟的特征及意义,从政府角度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研究主要涉及战略联盟合作方式、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现有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并未从产业集群这一层面研究产学研战略联盟,可以说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研究在国内尚处在初步阶段,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产业集群对高校实施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意义
产业集群延伸了产业经济学中“外部经济”的概念,提供了衡量特定区域竞争力的框架,因而成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和制定相应政策的新工具。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学研”之间的彼此互动关系日益得到重视,产学研战略联盟愈来愈多地成为地方创新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发展产业集群对高校实施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意义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产业集群有助于整合产学研战略联盟技术资源,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在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加快自主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针对我国大多数工业企业在重大科技创新方面都面临着科技资源不足的问题,从产业集群角度,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可以有效地利用集群内产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加快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步伐。
其次,产业集群有利于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网络资源,形成结构竞争力。集群内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利用产业系统构建起来的关系网络,在竞争、合作、协作中提高个体的竞争力,使得企业在直接利用自身占有资源的同时可以间接利用更多非自有资源,对单个企业而言扩大了企业的资源边界。此外,集群内企业还可利用集群内较长久的关系基础建立起快速反应的机制,扩大企业的效率边界。
最后,产业集群有利于集聚产学研战略联盟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环境。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带来人才集聚,集群环境以人为本、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使人才更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主体还不成熟,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通过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已成为提高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三、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动力不足
由于联盟各方均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缺乏对其不同利益的切实整合,无论是企业、科研院所还是高校,对于加强产学研合作乃至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动力不足。一方面,企业习惯于采用低水平的追随战略,长期停留在以市场换技术的低水平发展阶段,自主研发和创新的愿望和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则偏向于追求研究的学术价值,而缺乏服务社会的现实关注,久而久之,高校、科研院所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的研究动力和能力同样匮乏。
2、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仍然存在壁垒
由于管理体制的分割,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还存在领域壁垒。目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多是项目合作的方式,存在短期化、临时性的特点,未能真正实现各方人员的相互流动与交流,更未能在各方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共同体。尚未从体制上真正破除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壁垒,合作还停留在相对较低的层次,真正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尚待时日。
3、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虽然政府花了大力气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牵线搭桥,也投入了不少经费,但实际收效并不如人意。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对于自身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够,对于产学研合作发展也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政府职能存在错位与失位现象,该抓的不到位,不该抓的又干预过多,现实促使我们必须认真反思政府导引和桥梁作用的发挥是否真正到位。
四、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的措施
1、以产业集群需求为导向,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
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注重围绕产业自身发展的重大需求,选定关键的技术和领域,选择具有相应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如我国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区域内产业集群需求也不同,针对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需要,可引导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成立产学研战略联盟。
2、优化产业集群环境,扶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
在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应优化产业集群环境,积极引导、帮助和扶持。一是立足产业发展,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为企业参与产学研战略联盟提供便利条件,改变短期性、浅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二是提供政策、金融服务和科技经费支持,构建产学研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战略联盟健康发展。三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保障各方合法利益,建立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的跟踪与评估激励机制。
3、通过产业集群价值链升级,实现产学研战略联盟互赢
产业集群价值链升级,也称为跨产业升级,是指从一条价值链跨越到另外一条新的价值链,企业把在一个产业获得的能力应用到另外一个新的产业。在提升产业集群价值链中,一方面从原有的价值链跨越到附加值更高的价值链上的低附加值处;另一方面从原有的价值链直接跨越到附加值更高的价值链的高附加值处。在提升价值链过程中,产学研联盟内互惠互利、真诚相待,结盟各方要严格履行协议中有关利益分配的规定,维持合作的动力,不断激发联盟的活力、实现互赢。
4、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途径,促进产学研联盟人才资源共享
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人才,只有吸引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加盟,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实现。产学研联盟集成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方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重点解决产业发展遇到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为了有效促进人才共享,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一方面,政府组织专家团队对影响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进行分析选择,并积极促成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交流协商,探讨建立科技创新联合体,提供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充分沟通交流后,逐步形成了合作共识,自愿建立产学研联盟人才共享平台,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产业集群的苏北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研究,项目编号:D/2008/01/023。)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 王天敏:发展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企业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3).
[3] 栾英继:试论高新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9).
[4] 李盛竹:基于集群效应视角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情报杂志,2008(6).
篇5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发展
一、引言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事物,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方面值得探讨。笔者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多种学术数据剧的检索,近二十年涉及到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的文章有350多篇,硕博论文20多篇。本文这些研究为基础,对20 世纪8O年代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根据这二十多年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特点与重大事件对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进行了发展阶段的划分,总结了各个阶段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研究内容与进展,分析了各个阶段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历程
依据国内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内容、方法与结果等,国内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逐步深化的阶段。
1.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源起阶段:1980年~1993年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市场分割、过度竞争、旅游资源重复性开发、破坏性开发、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偏小、旅游品牌单薄、缺乏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差、旅游管理秩序混乱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旅游界就出现了旅游区域合作的构想。与此同时,1980年7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希望通过各地的经济联合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域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种种弊端,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实现区域间经济互动,发展生产力。作为对该项政策的呼应,于80年代中期起,中国旅游业开始从分散的、封闭的、无序的发展向区域合作的模式转移。各地区相继成立了一些旅游区域合作组织,如华东旅游协作区等。但由于缺乏联合的基础与动力经济利益与市场机制,全国各地区不同层次的旅游区域协作绝大多数一直处在分散化、低水平状态,许多旅游区域协作有名无实,有始无终。
此阶段的研究特征是:(1)提出区域旅游合作思想,杨时进等于1981年明确要提出将区域旅游合作作为一种改革思想。(2)形成创立区域联合发展机制的思想,王大悟在对华东区域旅游联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合作方在旅游资源、客源方面的合作条件进行分析时,提出了该区域旅游联合发展的机制改革建议。(3)提出大旅游思想,强调旅游业发展的关联性与全面性,范家驹指出树立“大旅游”观念对于旅游业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益发展的重要性。
2.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发展阶段:1994年~2002年
在此阶段,区域旅游的热潮已经形成,但是大多数的合作还主要是重形式、重研讨、重宣言、重宣传,许多观念还多停留在地区旅游行政管理层面上,仍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和手段。
该阶段的研究特征是:从理论上开始重视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的研究,(1)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问题的关注,如,涂人猛从理论上探讨了区域旅游形成的基础,探讨了区域旅游形成的动力机制。唐德鹏指出旅游区域协作,只有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才有可能得以发展。(2)重视区域旅游合作的合作原则问题,宋家增、王兴斌等人从区域旅游合作的实现方式角度出发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应该注意的原则。(3)重视区域旅游合作的操作性问题,王衍用,提出“阴影区”理论,认为近距离的旅游资源雷同,导致了旅游资源的“减值效应”,建议区域联合开发,对资源重点、空间格局、市场方向、产品功能、最终目的等作统一设计,以避免这种现象。郑耀星认为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打破地方局限性,突破行政区域,走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之路。并就区域旅游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和内容、对策和保障等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3.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提升发展阶段:2003~现在
2003年长三角地区的《杭州宣言》引领的新一轮区域旅游合作开始拉开了帷幕,从“15+1”到“20+4”,中国区域旅游合作出现了新的,不但在力度、广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而且合作主体更加积极,合作层次更加深化,合作内容更加全面。同时来自学术界的关注也更加热切。
该阶段的研究特征是:(1)对过去二十年来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思想与研究进行了审视和总结,如:尹贻梅,邢相勤,刘志高回顾了旅游业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总结出我国旅游业空间结构研究集中在旅游资源分布描述及区划旅游空间结构演替和区域关系研究、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等领域。王对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分别从政治经济学、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及生态学和系统学角度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2)对未来区域旅游合作的深入研究走向进行展望,如:王雷亭,王学峰,潘华丽,崔凤军认为未来区域旅游合作的深入研究呈现出以下走向:在空间形态上,跨区域(行政)合作的特点鲜明;在产业结构上,跨行业合作的特点日渐成形;在资源类型组合上,多样化合作特色突出;在经营体制上,融资渠道多元化、资本合作化道路逐步显化。(3)对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外部形态特征、区域协调机制等综合特征的分析归纳,并在理论上开始对区域旅游合作的一般原理进行探讨式总结。如:吴泓,顾朝林运用共生理论,对跨越行政区域旅游地的旅游竞合模式和机制进行了探讨。秦学通过对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外部形态特征、区域协调机制等综合特征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般原理。杨荣斌,郑建瑜,程金龙从地理学空间视野提出了区域旅游合作的5种结构模式,并从模式的内在结构和外部形态两方而进一步分析模式动态演化的5种趋势。张建探索性提出行政区划调整、自然区域型旅游规划、跨政区旅游产品创新、打造无障碍旅游大市场等四项措施解决行政旅游区问题。郭寻,吴忠军探讨了现阶段地方政府在共同发展区域旅游的合作中所存在的制度障碍,提出建构制度化的多层次组织机构以制定统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政策,建立区域旅游利益共享机制,重建地方政府竞争秩序以及完善政府合作原则等对策。
三、研究内容
1.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研究
(1)合作-竞争博弈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旅游合作主体利益的博弈过程。作为旅游合作第一主体的地方政府追求的目标是地方利益最大化(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而作为旅游合作第二主体的旅游企业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渴求区域间和谐的,有序的市场机制。因而,地方政府之间博弈―均衡的结果将达成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框架。而旅游企业之间的博弈会形成竞争-合作的内在机制。
(2)区域利益驱动机制
由于区域间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不可移动性,因此,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说进行跨区域的旅游合作是可行的。同时,就各行政区域来说追求区域内部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发展也是其共同的目标。因此就形成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区域利益动力机制。
(3)多因素综合驱动理论
该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浪潮是区域旅游合作的时代动因;而旅游空间的相互作用是区域范围内或不同区域之间旅游合作发展的基本动力;区域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揭示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在机制。
2.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研究
就区域旅游合作模式而言,学者们常常提及的有“长三角模式”、“粤港澳模式”、“京津塘模式”等。经学者的总结归纳,目前主要存在几种类型的区域旅游合作理论模式:
(1)根据区域经济学核心―边缘理论提出的区域旅游合作的三种空间模式理论:核心――腹地型、等级――序列型、多核――共生型。
(2)根据国内外旅游业区域合作的现实情况,从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区域对象、主体分布、内容形式、合作机制等形态要素的综合)两方面出发形成的四种模式理论:①内容单一化合作模式,以旅游业某个领域为内容、特定目的驱动下的单一化旅游业区域合作;②行业综合型合作模式,以旅游行业为主要内容、企业为主体、市场推动下的全行业合作;③多元化全方位合作模式,众多产业参与、主体多元化、综合机制协调下的全方位旅游业区域合作:④关联性区域合作模式,非以旅游业发展为目的、但对旅游业有促进作用的区域合作。这四种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之间的关系是渐进式,逐步深化的。
(3)以“哈格特空间结构模式”和“冈恩的目的地地带模型”为基础,吴必虎等将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分为凝聚模式、放射模式和扩展模式三种模式理论。
(4)从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出发,杨荣斌等在对我国区域旅游结构模式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理论:①点――轴发展模式,区域经济水平落后,旅游业发展缺乏区域经济的有力支撑,区域旅游合作以旅游资源(点)的整合为基础,沿交通干道(发展轴)延伸并向两侧辐射,形成中长线的特色旅游产品,构成点――轴发展模式;②单核辐射模式,区域旅游资源、市场分布不均衡,单项优势突出,以城市(市场))区域资源或资源)市场空间关系为特征,以出游人数多、承载力大的单个大城市或某个具有大尺度吸引向性的旅游景区为核心,以旅游经济联系(包括旅游交通)为纽带形成的区域旅游合作模式;③双核联动模式,该类型为双核心,以城市―城市或资源―资源空间关系为特征,不管是城市还是资源,双核在区域中的地位和等级相当,形成市场共轭或资源互补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合作关系;④核心边缘模式,该类型形成于区域旅游合作水平比较高的时期,是单核辐射模式与双核联动模式的后续发展阶段,呈现多级圈层结构,不同圈层的旅游功能有差异,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由核心向边缘的渐降次序,而区域整体水平高,竞争力强;⑤网络型模式,该模式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理想形态,区域经济发达,旅游业一开始就受到区域经济活力的强有力支撑。区域基础设施完备,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发育,城市间往往互为市场,互为资源,并且度假、商务、节庆等专业层次旅游活动所占比重较大。以上5种模式中,核心边缘模式和网络型模式是比较成熟的模式,是单核辐射模式与双核联动模式发展的高级阶段。
四、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内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有四个方面特点与问题:
其一,虽然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早期就开始对区域旅游合作问题比较关注,但缺乏理论指导,多数研究集中在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行性与意义问题上,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合作机制与模式问题研究起步较晚,发展时间很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
其二,针对某些特定区域的旅游合作问题研究较多,且都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操作模式,但对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研究较少。
其三,对区域旅游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障碍问题认识不清,甚至还有些误区,大量研究者将当前中国区域旅游合作难以深化的主要原因归结与行政区划形成的制度障碍。这既是对行政区划的一种误解也是对区域旅游障碍的误解。
其四,在区域案例研究上缺乏对国外区域旅游合作成功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西方欧盟国家间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已形成成熟的框架体系,而我国学者对其认识尚有距离。总之,中国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深化发展还未真正深入到理论意义上的系统探讨,区域案例研究缺乏普遍性指导意义。
五、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展望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由旅游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区域旅游合作的成功实践是政府、企业、市场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地方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合作主体,政府的双重行为常常使区域间发生经济关系和行政关系的交叉与重叠,这是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第一障碍。因此,如何对政府、企业、市场这个最基本的三角关系加以优化,如何发挥政策的外部调控作用,以及如何处理区域间旅游业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等都是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中的深入探索的。
参考文献:
[1]杨时进等:区域旅游公司的体制伯得提倡[J]. 财贸经济丛刊,1981.( 2):31~34
[2]王大悟:发展华东区域旅游业刍议[J].社会科学,1985.(4):20~22
[3]范家驹:树立大旅游观念[N].社会科学报,1987-05-07
[4]涂人猛:区域旅游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家,1994,(5):83-88
[5]唐德鹏等:以区域旅游为主的接待方式将成为我国旅游接待的主体[J].浙江学刊,1987, (4) 99~101
[6]宋家增:发挥整体优势加强区域合作――环渤海地区旅游协作之我见[J].旅游学刊,1994.1,41~43
[7]王兴斌:发展浙港旅游合作,促进旅游大省建设[J]. 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学报,1997.78,23~27
[8]王衍用:区域旅游开发战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地理,1999,19(2):116~119
[9]郑耀星: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新路一一制定《闽西南五市旅游合作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层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29~32
[10]尹贻梅邢相勤刘志高:旅游空间合作研究进展[J]. 地理学与国上研究,2002.18.4:55~58
[11]王:竞争与整合: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态势分析[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1,5~11
[12]王雷亭王学峰潘华丽崔凤军: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综述[J].泰山学院学报,2003.25.5
[13]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 经济地理,2004.24.1 104~109
[14]秦学: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般模式与原理探讨―兼论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模式[J].商业经济文荟,2004.5 98~102
[15]杨荣斌郑建瑜程金龙: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研究.2005.21.5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95~98
[16]张建:重视区域旅游合作开发中的行政区划因素[J]. 科学?经济?社会,2005.98.1 55~59
篇6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组织文化理论和供应链合作关系理论,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的影响机理,并通过192家样本企业的数据分析,验证了企业文化的“灵活性”、“关注外部”和“关注内部”与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建议企业塑造一种更加开放的企业文化,大力培养合作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和组织学习。
关键词:企业文化 供应链 合作关系 质量 灵活性
文献综述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间合作关系
企业文化是特定组织在适当处理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所发明、发现或发展起来的基本假说的规范(Schein,1984),是组织成员所持有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和假设,以及表达出来的实践和行为(Denison,1995)。企业文化可以在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凝聚和协调功能、激励约束功能以及导向功能,因此,企业文化是一种宝贵的竞争优势资源(wilkins&Ouchi,1983;Barney,1986;ott,1989),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绩效显著相关(Denison&Mishra,1995),独特而强大的企业文化是优秀公司持续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企业成功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关键是明智地选择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应该具有一致的文化、相同的战略眼光和相互支持的运作理念(Bowersox,2007)。企业文化兼容程度是影响企业间合作能力的重要因素(高陆,2003),而文化凝聚是供应链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结构调整和文化整合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马士华,2005)。企业文化是选取合作伙伴的重要依据(张秀萍,2005),这与从能力均衡入手解决供应链冲突的思想是一致的(宋华,2002)。
(二)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及其测量
Storbacka、Strandvik(1995),Gronroos(1996),Reichheld(1996),Rust、Zeithaml和Lemon(2001)从价值角度对合作关系进行了衡量,他们普遍认为良好的、健康的关系质量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资产,所有优秀企业都具有良好的关系质量。在供应链合作中,合作关系质量的优劣程度能够较好地反映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状况,并最终体现在供应链合作绩效上。
供应链关系质量指合作关系双方进入积极、长期的合作关系的程度,及运用信任、适应、沟通和合作等指标运作关系结构的程度(Fynesa、Burca&Voss,2005),是构成整体行为维度的高阶建构(Naude & Buttle,2000;Parsons,2002)。
近关系理论从企业间合作关系本身的特征来反映合作关系的质量优劣(Kelleyeta,1983)。Joyce A.Young(2000)从战略联盟关系本身的特性出发,运用近关系理论从关系强度、关系的持久性、关系频率、关系的多样性、关系的灵活性和关系的公平性等6个维度来对联盟伙伴的合作关系质量进行界定和度量。
企业文化影响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的体现
(一)企业文化影响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
信任的来源之一就是对规则的信任,相信规则可以调整主体的行为。企业文化对企业内的每一种制度,以及每一种制度的每一条规范往往都提供了独特的解释,间接提供了供应链成员对规则的信任。企业的行为规则怎样,它在多大程度上遵守这些规则会在其他成员中产生相应的信任,这些信任反过来影响供应链成员关系。此外,企业文化中吸收的社会传统文化在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也产生了深层次积淀,也影响着企业之间的信任。
(二)企业文化影响供应链成员间的沟通
沟通的前提是有一个特定的文化框架让接收者可以“翻译”嵌入在沟通中的意思,保证沟通的真实意图。当合作伙伴是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企业时,伙伴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信息沟通的障碍,甚至使合作双方发生冲突、关系恶化。沟通的建立基于企业间共同的价值和观念,深层次的原因是文化的相似性、行为规则的一致性等。
(三)企业文化影响供应链的凝聚力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供应链节点企业凝聚的重要力量,它不仅可以提高各节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助于消除企业间合作关系的隔膜,还是供应链整体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竞争力的核心。具有优秀文化的核心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把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辐射到其他合作企业,使价值观作为连接节点企业的无形纽带。
(四)企业文化影响供应链成员间合作的难易程度
企业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和相容性决定了不同企业员工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和行为方式,从而决定了两个企业合作的难易程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由于管理者价值标准不同,如果行为主体缺乏对对方文化内涵的理解,很容易造成误解与摩擦冲突,导致合作协调难度加大,增加供应链合作失败概率。
(五)企业文化影响供应链合作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企业文化是具有相对确定性和稳定性的企业群体规范。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行为方式以及对事物价值的理解。由于企业文化的作用,群体多数成员在观念和行为方面往往有着显著的趋同表现,而且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就使得供应链成员关系博弈中,不同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表现是相对稳定的。因此,企业文化对稳定供应链成员关系具有一定作用。此外,企业文化的多样性使得不同企业对待同一事物的态度可能不同,不同企业的价值函数也可能不同,这也为供应链成员间的多样性合作提供了基础。
研究假设提出
企业文化诸方面的特征影响着供应链企业在合作中的价值观、认知过程、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使得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合作关系逐渐形成、巩固和发展。Quinn和Cameron认为组织文化有两个主要的成对维度:灵活性―稳定性和关注内部―关注外部,共包含了六个判据:主导特征、领导风格、员工管理、组织凝聚力、战略重点和成功准则。为了深入分析企业文化各子维度对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的影响机理,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以下理论假设。
在“灵活性”特征显著的企业文化中,忠诚和相互信任是公司凝聚力的来源,公司的关注点是消除边界,融为一体;公司的战略重点上重视员工发展,履行承诺、高度信任、开放和持续参与;组织结构具有柔性、可扩展性和资源共享的特征,部门之间也很容易交流、沟通和协作。这些文化特征在供应链合作中传递给合作伙伴,对双方保持持久、灵活、公平的关系质量创造了条件。据此提出:H1:企业文化的“灵活性”与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在“稳定性”特征显著的企业文化中,组织的凝聚力来自于正式的规定和政策,企业的平稳运行非常重要;企业的组织结构明确,控制系统完善,员工完全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公司强调竞争性行动和成就,高度竞争是公司管理的特点。在这样的一种文化氛围中,供应链企业合作中往往缺乏协作意识而过度注重在市场中获胜和取得高成就,而员工受限于公司规章制度,往往缺乏与合作伙伴沟通的主动性和处理问题的灵活性。据此提出:H2:企业文化的“稳定性”与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企业高度 “关注外部”主要表现为公司充满活力和事业心,公司的凝聚力来源于注重革新和发展,管理中充满自由和创新;企业组织结构灵活,强调弹性和适应性;通过营造学习性文化氛围,鼓励员工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公司重视获得新资源和创造新挑战。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供应链企业倾向于从外部寻求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可靠资源,一旦融入资源和能力互补的供应链中,会积极寻找机会向伙伴学习和共同积累,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竞争优势。据此提出:H3:企业文化的“关注外部”与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在高度“关注内部”企业文化中,组织的凝聚力来自于正式的规定和政策,企业强调组织的“正规化”程度,工作环境比较正式,层级分工明确;企业层级制度比较规范,组织结构比较固定,部门之间缺少合作;效率是公司成功的基础,关键是可靠的传递、顺畅的计划和低成本。在“关注内部”的文化氛围中,企业将注意力更多投入到对企业内部的控制上,缺乏利于外部资源实现自我发展的思路,容易丧失供应链合作的机会,因此,合作关系的质量水平处于较低的层次。据此,提出第四个假设:H4:企业文化的“关注内部”与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一)变量测量与数据收集
自变量的测量以Quinn和Cameron的OCAI量表为基础,结合仁达方略企业文化倾向评估问卷(L-PCAI)、Denison的文化测量问卷和Chatman的OCP量表修改而成。问卷采用24个测试项目,分别对应着组织文化的灵活性、稳定性、关注内部程度和关注外部程度四个维度。因变量的测量依据近关系理论对关系质量内涵进行的界定,选择了武志伟(2007)开发的测量表,主要通过测量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合作的持久性、公平性、灵活性、沟通性、多样性以及关系强度等六个子维度来判断其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量表进行初步设计完成以后,进行了预测试和必要的修改。
调查样本集中于北京、上海、济南和西安等地区。调查对象主要是上述四个地区高校中的在职MBA学员以及企业中的一些管理人员。问卷发放采用电子邮件和纸质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237份,其中无效问卷45份,有效问卷192份,有效回收率是64%。通过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Cronbach’α系数信度测验,因变量和自变量各子维度的α系数均高于0.8,这表明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二)相关分析
由于企业文化与供应链合作关系各个维度都是连续数据,而且变量的观测值之间相互独立,且成对出现,所以采用皮尔逊(Pearson)积差相关的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求得企业文化各维度与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如表1所示:企业文化的灵活性、关注内部和关注外部都通过了双尾显著性检验,表明假设1和假设3得到了验证,而假设2和假设4没有得到验证。其中,企业文化的灵活性维度与关系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839,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01,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强相关关系。尽管“关注外部”和“关注内部”两个维度与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也表现出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从对关系质量的影响来看,二者要远小于“灵活性”发挥的作用。
综上,为了更好地展开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关系质量,企业应建立一种长期战略导向的灵活合作型文化。“灵活合作型”企业文化的培养不仅需要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以及充满激情的管理队伍的带领,而且还应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塑造更加开放的企业文化。在竞合为主流的市场环境下,适应时代潮流,摈弃短期追求,以开放的姿态善待客户,尊重他们的需求,谋求长期发展。二是大力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努力成为供应商、客户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部分,与他们通力合作,共同为最终顾客提供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三是强调一种人本文化,重视每一个员工的创新价值,对员工进行充分授权,注重决策的民主性,提升员工在供应链合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建立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激发广大员工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员工参与供应链合作的各种能力和决策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作为.关系质量的关键维度―研究述评与模型整合[J].科技管理研究,2005
2.王霄等.东亚企业间组织与我国中小企业组织创新[J].经济管理,2006
篇7
关键词:社会资本 区域社会资本 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 构建
文献综述
根据MichaelWoolcock(2000的研究,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海尼凡(L_JHanifan,1916)。1988年,著名的社会学家科尔曼(J.Coleman)在“SocialCapitalintheCreationofHumanCapital”一文中,明确提出社会资本是“一种责任与期望、信息渠道以及一套规范与有效的约束,它们能限制或者鼓励某些行为”。此后,社会资本逐渐成为社会科学中最为有力和流行的研究领域之一,并被广泛地用来解释许多社会现象和一个区域或国家的经济繁荣。
目前,国外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体系。不同的学者从网络组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互惠信任以及合作行动等不同侧面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如普特南等(R.Pulnamet.a,1993)在著作“Making DemocracyW ork:CivicTraditionsinModernItaly’中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网络、规范和信任,它们有助于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进行协调与合作”。福山(Fukuyama,1999J则界定社会资本为“群体成员之间共享的非正式的价值观念、规范,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如果全体的成员与其他人将会采取可靠和诚实的行动,那么他们就会逐渐相互信任。信任就像是剂,可以使人和群体或组织更高效的运作”。
就国内研究现状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介绍、探讨社会资本概念和理论的文献,特别是在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成因的分析中,社会资本成了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然而,对社会资本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还没有形成共识。王立军(2007)认为国内研究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可以归纳为三种:“资源说”、“关系网络说”和“能力说”。
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是随着学习型经济,尤其是学习型区域等概念的兴起,区域学习成为区域仓0新体系的研究新视角的背景下,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新拓展。其涵义是指体系内各创新行为主体(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通过与创新体系外部的知识联系积极获取新知识资源,各创新行为主体及有关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之间通过交互学习使知识转移,增加区域社会资本的积累,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区域创新体系。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将学习作为核心的、有着较强学习效应的、有效的、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
本文拟把社会资本和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结合起来,构建基于社会资本的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更加系统化地分析社会资本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区域社会资本的内涵及特征
(一)区域社会资本的内涵
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认为,区域社会资本是区域为了获得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竞争优势、获得稀缺资源所建立的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及规范,它反映的是区域内地方政府、企业及其他创新主体合作的程度。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培育区域社会资本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拥有获得稀缺资源的能力。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内社会资本的动员,可以为其带来各种利益,既可以是直接的经济利润,也可以是因降低某种成本而带来的间接利润。区域社会资本的载体是社会网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社会关系网络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彼此信任,从而节省了创新合作的成本,加快了知识资源的传播与扩散速度,创造了合作剩余。
区域创新体系中社会资本的基石是信任。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指出:“信用是整个社会的最大资本,如果一家企业、一个国家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也就没有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社会资本也不可能形成,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都不可能提高。”信任可以使创新主体减少交易成本,获取更多稀缺资源。
(二)区域社会资本的特征区域创新体系中社会资本的有关特征可以归纳如下:
无形性。区域社会资本是各创新行为主体,如地方政府、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之间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交流和沟通网络而形成的网络关系。
公共性。区域社会资本需要区域各主体长期的博弈合作即交互作用来形成,需要采取“集体行动(CollectiveAction)”(奥尔森,1995)来生产。互惠的规范能够保证各主体之间持续的交往,创造一种重复博弈的处境,有助于主体间的互信和合作,克服“搭便车”行为的发生。
客观性。人们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发现,社会资本所代表的“文化力”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可塑性。区域创新体系中社会资本的形成,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投资策略的产物。政府可以引导社会资本的形成,利用一些现存的社会体制,通过各种物质或非物质的交换,使社会资本得以确立,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再生产。
区域社会资本对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内学习的激励效应
区域社会资本对学习的激励是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内独特的创新优势和竞争能力的内在支撑。可以说区域社会资本是一种重要的区域创新动力,它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子。这种激励效应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创新成本的节约效应
区域社会资本尤其是非正式联系的社会资本有利于区域内企业问以及企业与机构间的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区域社会资本能够有效地降低各主体间的创新成本。
首先,搜寻成本方面。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的地理邻近性、产业集聚性以及由于根植性所形成的共同的产业文化,使得区域内企业相互信任并不断地进行交流,这就加快了新思想、新观念的扩散,信息搜寻成本大大降低。其次,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方面。区域内企业利用社会资本获取和分享与创新有关的知识,从客户、竞争者或供应商那里了解各种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从而减少了创新的不确定性。第三,谈判成本方面。社会资本丰富的区域内信任、合作、开放、创新的文化使得区域内企业愿意共同承担创新风险、重新组织企业间关系、采取集体行动以实现互惠,这就减少了谈判成本。第四,交易成本方面。在合约不完全的情况下,对不合作与不守信者进行惩罚淘汰出局等,能降低区域创新主体问的交易成本,起到降低区域创新成本的作用。
篇8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040-02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础性机制
信任机制。信任是联盟产生及企业合作的基础,盟员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础。联盟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评级制度,对不同企业的信用度进行考核来加强联盟内的信任度,使得合作的企业间相互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减少合作的风险。对信用较好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宣传,并帮助信誉好的企业较多地参与到联盟内部的合作中去。对于信用较差的盟员给与通报和限期整改,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信用度较差的盟员清理出联盟,这样也可以提高盟员对联盟的信任度,促进联盟和整个产业的发展。
进入、退出机制。联盟在建立后为了保证盟员质量而建立的内部考核制度。在企业、科研机构进盟时,对其进行考核,可以确定成员的能力和层级,对盟员进行考核,可以对成员的信誉度、与其他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等有较好的了解。建立这样一种机制,为联盟管理盟员,更好地为盟员服务提供了依据。有效的盟员进入、退出机制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保障性机制
监督、自律机制。联盟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最大利益、降低自身的风险。由于参与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数目较多,在联盟中的地位和具体利益不同,难免会出现在利益驱使之下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我们需要在联盟内建立成员监督管理机制,防止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并避免其他负面效应。另一方面,通过高效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解决盟员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利益争端、机会主义行为,保证战略盟员获得其应得收益,净化合作环境,保证联盟的平稳发展。
协同机制。协同机制主要是指盟员为了实现相同的目标而进行的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方面的协同,以使联盟获得的整体价值大于各成员价值的简单汇总的一系列机制。这些协同机制包括管理协同、创新协同等内容。管理协同是指通过盟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盟员在管理经验、模式方面的共享。通过管理协同联盟内的盟员可以学习到彼此的优点、防止产生对方的缺点,有效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提高经营层次。创新协同是指盟员之间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技术或生产方法上的进步和创新,通过在知识、技术和经验方面的共同协作而进行的协同。联盟内的协同行为可以减少重复创新,提高创新的效率,缩短创新行为周期,有利于推动联盟内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是将生产经营中取得的收益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合理分配的方式与方法。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的重点在于盟员对于协同创新的共同投入和对成果知识产权的合理分配。利益共享的重点是联盟所形成的专利。在联盟内部,属于成员企业的专利通过签署协议构成专利池,交由联盟统一管理。衡量成员对专利的贡献、核心专利的数量、专利的重要程度等因素,通过授权获得匹配收益,是联盟最普遍的利益分配模式。
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指通过利益驱动、优势互补、政策推进、发展需求等因素,激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产生结盟意愿,提高结盟兴趣,巩固联盟发展的有关政策、制度和运作方式。利益驱动、优势互补、政策推进、发展需求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盟员具有不同的影响,如利益驱动对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担企业的研发风险,缩短研发时间,抓住市场机遇获得更多利润,对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获得更多的研究经费。因此激励机制的建立一定要结合盟员的不同属性具体、切实、有效,真正对不同盟员起到应有的激励。
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推动性机制
学习机制。学习机制是指针对联盟各阶段,明确联盟学习规则,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强联盟内部学习的有关制度、规则与方式。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应根据联盟现状和发展的不同阶段,科学地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要对盟员设定明确的学习任务并列入工作计划,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目前中国许多产业联盟内的中小企业存在着企业营销手段单一,企业缺少长远的战略规划以及盟员相互协作薄弱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建立一种企业之间和企业向外部组织学习的机制显得非常重要,建立这样的学习机制可以使企业获得对外界环境变化进行整体性快速与柔性反应能力,可以使区域内企业、市场、政府、相关机构等主体之间形成互动与协同关系,进一步加强联盟整体的发展,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联盟中来,提高联盟的规模和层次。
文化培育和宣传机制。由于盟员具有学习性、根植性、专业性和联系紧密性的特点,我们在联盟内建立文化培育机制,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和制度层面等四个层面入手,通过与当地或关系学校、研究机构的联盟迅速搜集、整理、传播知识信息,宣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办法、技术创新点等一系列的优质因子,使联盟内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帮助联盟形成先进的、积极的联盟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将这种机制和文化宣传出去,建立整个联盟的优越形象,形成文化影响力,促进整个联盟的健康发展。
资源共享机制。由多个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组成的联盟,资源共享与优化集成是其优势所在,是盟员联合的目的之一,同时也是联盟进行协作研发的重要基础。联盟实现资源共享的过程不是盟员资源的简单罗列,而是在联盟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根据创新活动的进展和需要而实现的动态、有机的有效利用。目前,中国存在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都相对富裕,但技术创新成果却较低的不健康状态,通过建立联盟高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可有效化解此问题。
创新机制。在联盟内建立良好的创新机制可以帮助联盟更快更好的发展。建立创新网络和创新奖励制度,可以实现知识技术的快速更新和溢出,大大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增强联盟和整个集群的发展动力。创新网络是指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的各种特征的制度安排。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也有涉及到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如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观念创新等。
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制优化
机制在系统中的表现为与要素间的功能关系。理想状态下,良好的机制可以使一个体系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即使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体系也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成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需要一套高效的机制。
完善联盟政府引导、监督机制。联盟特别是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制度环境和融资环境较差,需政府通过出台鼓励性政策和法律来推动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向特殊的地域和行业集中,促进企业产业联盟。政府要重视对重大联盟合作项目的前期分析、中期跟踪、后期评估和验收,完善第三方中介机构机制,实施科学的、系统的项目分析、跟踪、评估。在后期验收中,要注重成果的创新性及其技术水平,注重成果的可应用性和产业化前景。
建立良好的信用和利益分配机制。联盟技术创新过程中,进行的多是隐形知识转移,具有生产周期长、容易转移、牵涉知识产权等特点。必须健立良好的信任机制,以避免成员之间提防和保密等不利于联盟利益的行为。在利益面前,盟员间必然存在一哄而上、相互争夺、无序竞争的情况,导致利润下降,盟内内耗加剧甚至恶性竞争。因此,必须根据盟员在利益实现过程中的地位、贡献度、重要性和承担风险的大小,对利益进行合理地都乐于接受的分配,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建立持续稳固、有法律约束和保护的合作关系。
健全联盟信息、人员开放机制。因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三者缺乏相互沟通、了解的快速便捷渠道。建立健全盟员间沟通的信息系统或平台,不但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和科技发展动态,全面了解企业的情况,而且可以让企业及时掌握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实现联盟内部合作各方信息与知识结构的优势互补。为此联盟应该建立科技信息资料库,建立面向市场、面向国内外的科技信息网络。
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存在人才既多又缺的局面,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缺少懂政策、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在企业缺乏知识面广、富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人员。盟员间如能打破人才流动的界限,将有利于联盟健康发展。可以鼓励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企业去兼职,允许企业家、工程师到高校兼职教学,到科研机构挂职,还可实行各方定期租用、借用、互换技术人员,或就某个项目和科学问题,联合成立研发攻关小组。政府也应为这种人才的流动,建立健全相应政策,鼓励和倡导各种模式的人才流动。
建立政府推动、盟员联动、市场互动的动力机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不仅应积极吸收原有相对成熟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优点,更应针对原有模式的弊端,创造性地、有所针对地开展工作,尤其要针对一些旧有模式中“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虚轻实问题,通过联盟自身的组织工作,积极建立政府推动、盟员联动、市场互动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联盟发展战略应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相契合,争取政府支持,实现双赢;联盟应通过内部资源和信息共享,积极促成内部各方联动;应运用市场经济法则,整合市场要素,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分层逐次突破。通过政府推动、内部联动、市场互动解决科学研究与技术运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脱节难题。
参考文献:
[1] 苏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的机制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11).
篇9
关键词 幼儿 合作学习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Guiding Strateg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Young Children
Abstract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teaching as a way to learn, is widespread concerned. The ability to cooperate kindergarten learning how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worthy of serious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child care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hild care cooperative learning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of kindergarten extensive children's cooperative learning.
Key words children; cooperative learning; guidance
1 有关幼儿合作学习的研究
幼儿合作学习是指两个以上的幼儿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不同的分工解决共同的困难,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学习。合作学习是目前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教学策略。我国关于合作学习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20世纪末开始国家教育部门加大了对传统的支配式教学方式的批判,并加大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力度。①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浙江、山东等地相继将合作学习引入课堂,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倡导下,许多学校掀起了开展合作学习的热潮。
迄今为止,合作学习已有几十年的开发与研究历史,目前关于幼儿合作学习理论研究的代表作有:《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②王坦在《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一书中对不同研究者的定义做了综述,不同研究者对合作学习的表述也是多种多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Cooperative Learning Center)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使学生在教学上运用小组形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而加拿大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文泽(Winzer,M.)认为:“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将学生随机地或有计划地分配到异质团队或小组中,完成所布置的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③由此看来,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经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如何指导幼儿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学会与其他同学合作,体验到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2 幼儿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2.1 正确对待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的心理品质与其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家庭环境不同,幼儿会表现出各不相同的个体差异。研究发现,幼儿的合作意识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有些幼儿喜欢与人合作,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二是有些幼儿也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但不懂方法;三是有些幼儿不愿意也不喜欢与别人一起合作。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要根据幼儿个性差异,区别对待,给予个别幼儿必要的支持与帮助,这样既能够满足个别幼儿的合作需要,同时也能激发多数幼儿的合作意愿。通过对幼儿进行合作学习的指导,能够改变一些幼儿不喜欢或不善于与人合作的意识。在合作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发挥出自己独特的思维,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认知能力来认识新鲜的事物,他们的认知水平会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幼儿个性差异的转变,充分调动全体幼儿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2.2 指导幼儿学会思考,学会交流
一般学龄前的儿童自我思考能力相对较弱,必须要借助于老师的指导或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幼儿思考的主要方式就是沟通与交流。沟通与交流是一种受思维支配的认知过程,是交换自己的想法、表达信息的有效传递过程,也就是向对方解释、表达与倾听对方的传递过程。因此,如何安排幼儿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至关重要。比如分配幼儿值日时,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孩子做值日生的助手,协助值日生工作。这样,其他幼儿就不会袖手旁观了,而是兴趣大增,积极地参与到打扫的工作中,并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良好习惯。让幼儿在学习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也在学习中体验到思考、交流的重要性,在劳动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通过教师的指导,幼儿学会相互交流、学习,从而启发幼儿的思维,同时进行有效的评价,教师要善于捕捉闪光点,正确指导幼儿之间的交流,对善于与别人合作的幼儿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让幼儿有一种自豪感而更加努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活动的实施者变成了活动效果的反思者,并主动引导孩子之间的互动,幼儿在互动中不仅学会了思考,还学会了与同伴交流,从而发展成在合作中学习的智慧型幼儿。④
2.3 提高教师参与程度
对于幼儿来说,合作学习是一件困难且极富挑战的事情,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幼儿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及时帮助并指导幼儿的合作学习。比如说在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中,几个幼儿的意见不同,各说各的根本不听其他成员在说什么。此时,教师应该及时参与到小组中来,注意倾听幼儿的观点,当幼儿的观点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纠正。教师应把重点放到“合作”上,鼓励幼儿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并且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教师应起到调节作用,要关注幼儿的内心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
2.4 创设有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情境,让合作学习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幼儿的极大兴趣,并凭借合作的愉悦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智力的发展等有意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促进每个幼儿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精神方面,应该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注意倾听幼儿的声音,帮助幼儿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幼儿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唯我独尊的现象,很难听取他人的意见。此时,教师要讲清楚我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个幼儿都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是主人,我们要同心协力来完成一项活动。
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幼儿合作学习的必要保障,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才能让幼儿产生合作学习的意念。教师应该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感觉到教师的爱。⑤此外,教师应对幼儿合作行为鼓励与赞美,从而为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心理上的准备。
在物质方面,创造出与同伴共同分享的玩具活动区,玩具有班级的,也有自带的。例如,为幼儿创造一个大面积的幼儿合作绘画墙,让幼儿在绘画中寻找合作的机会,最终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总的来说,教师应该为孩子们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由、平等、愉快。
当然,操作活动在幼儿的活动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操作材料的投放对幼儿来说也是重要的,能够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尽可能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让幼儿在以物代物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更多的协商与更多的合作机遇。⑥通过投放的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自觉地培养出相互合作的意识。
幼儿合作学习的研究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每个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因此,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更要给幼儿以科学的合作学习指导,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 杨蕴芳.大班幼儿合作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前教育,2005.6:24.
② 张怡,陈于全.合作学习理论研究现状分析.文学与艺术,2010.2(3).
③ 王坦.合作学习的概念与实施.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3:163-166.
④ 吕晓俊,俞文钊.团队研究新进展.人类功效学,2001.1:51-55.
篇10
【关键词】海洋经济 高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37-02
目前,在海洋经济的扩展牵涉国家利益而备受国际瞩目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与时俱进,紧扣海洋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新形势下人才素质的要求,创新海洋经济发展要求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将培养优质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联结起来。本文试对海洋经济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探究,以就教于方家。
一、国内外关于海洋经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综述
国外很早就有关于海洋经济的教育研究。2005年,日本经团联发表了《关于推进海洋开发的重要课题》,建议日本政府结联产业界、学术界,开设海洋教育课程等。上世纪90年代,韩国政府制定了“21世纪海洋战略规划”,要求加强公民的海洋观教育。美国上世纪60年代就设立了“海洋补助金计划(Sea Grant Program)”,大力支持海洋教育和科研。英国在20世纪后期形成了以南安普顿大学为核心的海洋科学教育体系,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成员为目标,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社会重视人的素质高于所学的专业,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备受社会青睐,由此海洋科学成为报考者的热门专业。
随着21世纪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从事高等教育与海洋经济研究的学者才逐渐增多,例如勾维民教授撰写的《海洋经济崛起与我国海洋高等教育发展》,阐述了海洋经济与高等教育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以及为健全海洋经济专业提出了建议,还有《发展海洋经济,建立海洋高等教育体系》(郑卫东)和冯士所著的《海洋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等,这些学者都认识到了海洋经济发展下教育改革以及尽快建立健全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纵观国内外对海洋经济的研究可以看出,高校教学科研主要停留于专业技术学习或技能锻炼和培养海洋相关产业的专业人才上,缺乏针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专门研究,海洋教育计划基本上是单一的专业教育计划,一切服务于专业,一切为了专业,没有体现一个人的全面成长要求,容易导致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单薄,难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我国来看,作为引领高等海洋教育发展方向的中国海洋大学的基础教学中心、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烟台大学的基础教学部等教学中,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也没有形成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成熟模式。这在无形中使地方高校或科研机构关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相脱节,也容易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倍功半。
二、海洋经济的主要特点
(一)开放性
在地球的表面,陆地是相对固定、独立的,而海洋则是相互交融、没有阻断。任何一个临海国家都要通过海洋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来提升自身的实力,世界各国的海洋经济都以相通的海洋作为共同合作的舞台,相互协作、互利共赢。于是海洋的广博开放带来了海洋经济的开放性特点。海洋的公海部分是世界各国共享的财富;各濒海国家和地区的领海或专属经济区,也不像陆地上的土地那样完全归私人占有,生活在其沿岸的居民,均可享渔盐舟楫之利;正是因为海洋这种开放性,倘若一国欲行不轨,也更容易造成对他国的侵犯。海洋经济的特性,要求培养劳动者具备两种素质,一是铸就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善于接纳异域文化的容人气量和品德,俭朴谦恭的品行操守,二是固守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把国家利益作为处理一切问题的最大原则,坚决捍卫祖国的,遇到挑衅决不让步。
(二)流动性
海水本身是流动的,因此存于海水中的某些资源也常随海水的流动而不断变换着位置,任何一种海洋开发、生产活动都会带给周围或造成环境资源影响,即一个区域内一些人的生产、流通、消费等活动(无论是海洋运输、还是海洋旅游,海洋捕捞),都会快速地传输到周围的资源环境、人、企业和国家,稍有不慎,则可能导致较大范围的巨大损失。目前全球形成的警示案例很多。被认为数是十年来最大的环境灾难的2010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只因美国过早开放深海石油开采以及英国石油公司忙赶工期,就拿养殖来说,近乎毁灭美国南海岸整个渔业;2012年4月,因中海油渤海湾漏油事故,导致康菲和中海油遭百名养殖户的而被要求巨额赔款。
海洋经济的流动性要求从事海洋经济的管理者和劳动者必须改变“短期行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保持辩证思维的能力和锐意进取的精神,高筑诚信、勤劳、负责、高效的廉洁意识,形成灵活高效的工作作风,在对各种因素做好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具有放眼四海的综合判断能力,做出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及时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至少不应对后人和他人的利益带来不良影响。
(三)风险性
一是海洋资源开发具有风险性。目前人类的海洋活动还在相当大程度上受着海洋自然条件的限制,狂风恶浪、海啸等自然灾害给海上作业人员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带来很大威胁,如油气资源的海底开采,要达到水下几十乃至上千米,其成本高、时间跨度长。二是海上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海洋族群背井离乡,以船为家,四海漂泊,远离陆地,工作空间狭小,没有新鲜蔬菜,没有充足的淡水资源,更没有电视文娱活动,生活供给保障条件有限,甚至会遇到海盗、抢劫等人为灾难。长期的“海洋生存”方式,造就了海洋族群有别于陆地居民的禀赋品性。一方面具有勇立潮头的冒险精神,战风斗浪的拼搏精神,果敢应对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具备舍家离乡的忘我情操,吃苦耐劳的禀性品德,舍己为家的奉献情怀。
如何有效地整合海洋经济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快速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
三、契合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一)挖掘海洋经济典型案例,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深入挖掘海洋及海洋经济的思想政治教育典故、案例、形势和政策等内容,让大学生明确海洋及海洋经济的现状和地位,利用典型案例,增强他们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崛起而努力学习的意识。例如,关于科学发展观内容的讲解,可列举青岛大禹集团是怎样成为“青岛市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青岛市诚信企业”的,从而加深“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对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可以选取上海市“走出去”企业领头羊光荣称号的上海水产集团所形成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及其做法;在课堂教学中,不时地穿国先进的海洋经济企业在面对台风或其他恶劣天气时是如何启动应急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或者把各种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的。这些小插曲的应用,一方面加大学生对海洋经济工作的了解,另一方面将潜移默化地将工作效率、廉洁、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植入大学生的头脑中。在领土的讲解中,可借助中日等历史事件,回顾历史,充分展示中华儿女抵御侵略,誓死捍卫民族权益的伟大壮举,促使大学生增强“海殇则国衰,海强则国兴”的感触,加深对海洋国情的了解,善于从地区乃至全球安全角度审视需要保护的海上利益,促使他们担负起利用海洋发展经济和扩大改革开放、摆脱落后,为建设海洋经济强国、军事强国而努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参与海洋经济的发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短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和“实训锻炼”是一条长期推行的非常有效的经验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高校可通过学校与企业协议对接,借助海洋经济的大好发展态势,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广阔的空间。例如组织大学生去港口物流、现代渔业、现代保税物流等特色产业群实习、实训或者岗前培训,现实会告诉他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重要性,让他们在相互协作中磨炼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坚强意志,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组织大学生进行海洋生态环境的调查调研,通过现场的观看、思考认识海洋生态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感悟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利用节假日,鼓励大学生从事海洋旅游服务活动,与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交流、协作,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宽阔的胸怀。大学生从事以上丰富多彩的“海洋工作”,均能在实践中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增加经费投入,拨款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储备资金,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物质保障。二是围绕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创新,培养一批具有优秀素质的“双师型”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这里的“双师型”教师不是具备“双证”,应当属于“双素质型”,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可将“双素质”分解为三类:首先,政治理论素养高。具备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扎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其次,业务精干。熟悉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律,掌握相关职业(如旅游、物流、水产等)的运营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结合职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次,富有活力。具备良好的社会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善于打入青年学生群体,能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能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为有效开展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
总之,在经济、人才高度社会化的时代,特别是在海洋异国纷争、焦点问题彼此起伏的时期,我国的高等院校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激励学生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政治学专家:中国必将成为现代海洋国家[N].环球时报,2008-01-15.
[2]张伯玉.日本通过第一部海洋大法[J].世界知识,2007(7)
[3]吴闻.韩国、日本的海洋科技计划[J].海洋信息,2002(1)
[4]高抒.高校院系管理与社会服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