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机制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随班就读家校合作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中山市随班就读工作区域联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建立了多级联动机制,成立了“市、镇(区)、校”三级随班就读工作体系,在开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市教育局———镇(区)文体教育局———中山特校与普校”的组织保障联动体系,不断完善“中山特校———镇(区) 随班就读中心校———随班就读学校”的具体实施 联动体系,不断完善“特教专家———特 教 专 业 教 师———随 班就 读骨干教师———随班就读教师———普校教师”的师资建设联动体系等多元多级联动机制。中山特校在区域联动实践中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工作伊始就从本校优选了 10 多位特殊教育骨干教师作为随班就读指导中心成员,对中山市 24 个镇(区)分片区实施包干,落实责任分工,做到每个中心成员都负责 2 至 3 个镇(区),每个镇(区)都有 2 至 3 个联系人,实现了特校与镇(区)间协作的无缝覆盖。紧接着建立了镇(区)随班就读通讯本和全市随班就读工作群、开通了随班就读工作热线和空中家校特教专栏,加强了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特校骨干教师、镇(区)特教专干、随班就读学校各级行政与教师师间的联动。又通过实地调研,甄选出各镇(区)随班就读中心校,以点带面地开展各项工作,促进中山地区随班就读教师培训、教学教研、检测评估、专业支持服务等工作实施。为促进中山地区随班就读教师由单一发展模式逐步迈向多元综合发展模式,推动随班就读工作均衡、优质发展,中山特校实施了一揽子区域联动工作计划。先后邀请肖非、邓猛、刘全礼、盛永进、王辉、许家成、李晓庆等专家教授进行全市随班就读培训,开设“中山特教讲堂”定期举行特殊教育知识、技能的培训;组织编写《认识与帮助特殊儿童》系列丛书、随班就读文集,作为随班就读等学习材料;组织随班就读学校调研;组织撰写随班就读教育信息简报,协调各随班就读学校的经验推广;开展各随班就读学校间主题班会、学科教学、教育故事等研讨、评比活动;组织建设中山市特殊教育和随班就读资源库,协调各种随班就读资源服务随班就读工作。
二、普特融合: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
随班就读是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一种融合形式,要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就必须发挥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双方的优势,加强普特融合。中山特校和普校的学生交流频繁。中山特校的招生咨询十分重视评估转介工作,努力推荐适宜随班就读的轻度残疾儿童入读普校,中重度残疾儿童在中山特校教育康复效果较好的也经常被转介到普校随班试读。转介不是终点,而是促进普融的开始。中山特校经常根据随班就读学校的工作反馈前往调研,协助教师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支持计划、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指导随班就读中心校资源教室的建设和资源教师的培养。对于休学的残疾儿童,中山特校不断探索、实践送教上门服务的新途径。随班就读学生有特别需要的也可以来到中山特校接受专业支持服务。中山特校一方面加强对此类儿童的巡回指导,另外对需要进入中山特校接受言语训练、运动康复、情绪行为调节、社会交往引导等专门服务的随班就读学生,中山特校优选专业骨干教师为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康复训练,并对随班就读学生采用双学籍管理办法,记录学生的个别教育经历。通过校际合作与普特融合,近两年有多所学校的随班就读学生到中山特校接受专门的教育康复训练,其中有 3 名自闭症儿童坚持了几个学期,每周 2 小时接受沟通康复和社交技能干预。除此之外,中山特校每学年还接待超过 200 位特殊需要儿童来校咨询。当遇到适宜到普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时,学校通过评估检测与耐心细致的沟通,推荐并积极跟进适宜儿童随班就读,为随班就读学生接受适宜服务提供持续支持。为了保障随班就读学生接受到最适宜的教育服务,中山特校结合本校校本课程研发工作,编写了《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辅助教材》以及生活适应、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语言训练、运动康复、认知沟通、心理健康等学科或领域的校本教材,赠送给有需要的随班就读学校,并与普校教师探讨最适宜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将中山特校教育的成功经验与随班就读学校教育工作有机融合。
三、综合服务:多管齐下提升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篇2
单一的评价模式(分数)导致老师对有特殊需求孩子的支持出现偏差:有情绪障碍的孩子会被排在教室的最后,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的学习;有学习障碍、智力障碍的孩子每天在语文、数学……的苦海中挣扎,这些孩子因为无法达到其他孩子的水平而不断受挫,最终丧失自信。
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些孩子身上,但收效甚微。因为他们没有专业的指导帮助,不知道如何帮助这些孩子。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忙于生计,对孩子的关注不够,对待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还有的家长无视孩子的特殊需求,没有与老师积极地沟通。
成都市簇桥小学一直关注有特殊需求孩子的发展,坚持开展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认为普通孩子和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都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有其发展的优势智能,学校教育应该发展其优势智能,促进其多元发展,让他们真正地享受教育的公平、老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
2011年始,学校推行全纳教育理念,把全纳教育暨随班就读工作推向了新的阶段。学校邀请欧美教育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为学校带来全纳教育的先进经验,在全校36个班级全面铺开:对学生初筛、建立个人档案、有特殊需求学生分类、学科优势分析表、学科老师安排、个案分析、制定个人IEP等一系列工作,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和温暖。
一项令人满意的可行性调查
2011年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开展社区大调查。调查了在普通教育环境下难以满足其学习需求而需要获得特殊的教育计划、教学方法和相关服务的学生,包括有智力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自闭症、多动症等情况的学生。
问卷调查对象为:99名教师、95名有特殊需求孩子的家长以及1690名普通学生。在调查中涉及的有特殊需求孩子分布情况如下:
调查家长、学生、老师对学校全纳教育工作推行的认识和看法。包括:有特殊需求孩子的家长对学校开展全纳教育工作的认识和需求;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求学生的一起学习、生活的现状和需求;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全纳教育工作开展的认识、支持程度和对未来工作的设想。
针对家长的调查显示:家长希望学校能够给家长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更加专业化的指导。95%的家长希望学校能够给予教师更为专业的培训和教育,让老师更好地为孩子提供支持。86%的家长希望能够给予一些技术支持,如听障孩子助听器的安装等。
从老师的问卷情况反馈来看,老师能够认可并在教学实际中关注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考虑孩子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这是值得首肯的。老师还特别关注孩子在课外活动中的参与融合情况,把对学生的关注延伸到了课外,充分体现了全纳教育理念已在老师心中扎根。
从对普通学生的调查研究来看,普通孩子和特殊需求的孩子之间的融合度极高,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在这个集体中不再是“随班就坐”,而是成为同学中的一员,相互学习、相互关心。
一套较为完善的随班就读工作体系
学校依据美国纽约州教育厅提供的筛查各类残障儿童样表,以及中国鉴定残障儿童的各类样表对有特殊需求孩子进行了初步的筛查(此类筛查不是医学鉴定也不是医学用药的依据,仅仅是为了给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老师能够根据所得的信息更加有效地去帮助这些孩子。如果需要进行医学鉴定,学校会和家长联系,让其和相应的医院联系。
学校为特殊需求的孩子建立个人档案。档案需要突出孩子的优势智能、强项、爱好以及需求。这样才能够对孩子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为下一步制定个人计划提供依据。
学校设置了“课堂观察表”,内容包括:教室环境(教室是如何安排的,该生坐在哪个位置)、观察期间看到的行为表现、教师使用了的课堂管理方法、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及建议等。资源中心老师和骨干老师进入课堂,深入观察特殊需求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得到孩子最准确、最真实的信息,为下一步实施学科评价作准备。
根据课堂观察所得,老师为有特殊需求学生制定学科优势表。这个表格要求各任课老师进行填写,写出该孩子在各个学科的优势和劣势,现有的障碍对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资源中心的老师和骨干老师根据所得的资料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建议,制定个人IEP,为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制定个人教育发展计划。
同时,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家校合作平台。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校报《起航》和家长搭建友好平台。每个月定期或不定期地和家长沟通孩子信息。
全纳实践中的几个难题与思考
对有特殊需求孩子筛查确认上存在一定畏难情绪。筛查是为了准确了解学生情况,为学校、教师提供更加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提供依据,为开展个别化教学打基础,不是为了给随读学生贴个“弱智”之类的标签。老师们因为专业知识的限制,害怕出现纰漏产生了畏难情绪。
个别家长不支持学校的工作。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家长素养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问题。工作中常出现家长不配合学校工作的状况,不承认孩子有问题,或者对孩子的问题听之任之,或者只是对学校提出要求,让学校老师负责管教,加大了老师工作的难度。
缺乏资源教室、专业教师。虽然学校外派老师出去学习,得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由于学校学生较多、班额较大,无法做到每个班配备一位骨干老师,这必然影响工作的具体实施。学校还没有成立资源教室,没有整合每个骨干老师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的教育合力。
骨干教师培训还需加强。全纳教育工作涉及面广,参与教师多,仅靠每年两次的师资培训,参与的人员不足。师资在特教理论及新理念、新知识上缺乏更高层次的培训,影响了学校全纳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课堂上对学生的支持和关注不够细化。老师在教学中能够关注孩子的参与和融入,大部分学科在教学中不能完全根据学科特点设计相应的教育教学环节或者活动让孩子参与其中。这也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比较困惑的地方。
对此我们建议,除了搭建有效的家校沟通平台等常规手段外,要加大教学实践,实现孩子的完全融合,大力倡导落实个别教学计划,建立特殊需求孩子的评价机制及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全力推进全纳教育的实施。
篇3
自闭症 教育支持 现状调查
一、引言
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又称孤独症。其主要症状可以包括人际关系的隔离,语言的困难以及行为障碍。一般认为,1943由美国精神病学家Leo Kanner发表的论文《情感接触中的自闭》,是世界学术界首次做出的经典性描述。尽管自闭症诊断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但到时至今日,有关自闭症的概念还只是描述性的,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所有的定义都认为自闭症的社会互动和交流的识别能力受损应该是其最为重要的行为特质和缺陷。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社交困难;语言交往障碍;兴趣异常狭窄,对同一性执着,多表现出仪式性和强迫。
二、问题提出
我国在1982年由精神病专家陶国泰教授首先报导了4例自闭症后,国内确诊率日见增多,但目前并没有数量统计,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应用最广的是,全球平均发生率占人口总量的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中国大约有60万~180万名自闭症患儿。专家估计中国的孤独症者在260万~800万之间。
自闭症儿童的全面康复,需要各个领域的跨专业合作,以共同帮助他们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社会交往技巧,让他们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并改善他们及其家庭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据资料显示,自闭症儿童中20%的儿童智商在正常范围,约10%的儿童智力超常。自闭症作为医学上的一个盲点,依靠医疗药物使孩子康复尚未有显著性的突破,因此对孩子进行教育训练成为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早期康复教育干预及时状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超过半数以上的患儿情况会有一定程度改善;从个体的成长历程发展看,他们需要几乎是终生的帮助与关注。加强与教育界、社会学界、社会福利、慈善机构以及各界的联系与合作,整合资源,逐步建立社会支持体系,而其中教育支持是儿童社会支持体系中的核心要素。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自行设计问卷,具体见后述。调研表的设计经过预调查后根据调查分析,请有关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广泛论证基础上形成的,调查效度可以保障。家长访谈问题设计:你知道0~6岁特殊儿童抢救性救助工程实施吗?如何评价?孩子目前状况如何?影响孩子教育康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孩子教育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教师访谈设计:班级里有这样的孩子给你的教学带来什么问题和挑战?你是如何应对这些的?你期望得到哪些帮助?作者在访谈之前通过预调查后遴选的问题,能够确保访谈设计的效度。
2.研究对象
全省自闭症康复机构28家,抽样随班就读普校教师36人,家长216人。此外,儿童主要是指学龄前到9年义务教育阶段。
3.数据处理
问卷数据采用百分比等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处理,访谈数据通过转录与归类完成分析。
4.结果分析
(1)自闭症康复机构发展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
调查结果分析,各市级定点机构(苏南有的是区定点机构)目前机构运作基本步入良性循环状态,以寻求更好的后续发展为目标。一般按照实际困难排序为:②③④①或者②④③①,显示对师资的培养要求最为迫切。目前的师资来源幼教专业、心理学专业和特教专业以及普教专业。总体而言,现有的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知识缺乏,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有待提升。其他非定点机构,一般按照实际困难排序为:①②④③或者①②③④,显示对经费与师资的强烈需求。其他(请填写)的⑤中只有约7家机构给予了反馈信息,主要为行业资格准入;教师资格认定;行业从业规范以及评估工具的建构等。
(2)自闭症康复机构基本状态以及患儿康复训练状况
目前省内机构从业人员的数量304人,机构负责人的访谈中了解到主要为学前教育、师范类其他专业、特殊教育、心理学以及社工构成,当时没有做师资专业来源具体统计,访谈中了解到其中以学前专业为主。这也给我们特教师资到底应该如何培养或者说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带来一定思考。
参加康复培训的患儿数量,合计已经出园和在培的患儿总量约为5100人。这是我省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各机构康复训练的患儿的全部,和江苏省目前估算的自闭症患者总量相比较而言,不到1/4,上表中的出园安置状况显示,即使经过机构的康复训练,能够真正融入社会只有不到10%,能够在普校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不超过3%,理论研究认为自闭症患者中能够基本适应学校生活的应该在30%以上。访谈中家长认为目前0~6岁康复工程现行政策有不足之处。儿童个体差异较大,目前指定机构比较少,家长选择权有限。
(3)机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应用及应用效果评析
各机构各机构在训练方法的选择上主要如上表统计,表中方法后面的选项中是各机构的效果评析,从中可以看出对应用效果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当然一方面是由于自闭症患儿个体差异性特质,同一方法的应用效果差异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康复教师对于方法本身的理解与掌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效果评析,当然缺乏科学的评估工具应该也是目前调查结果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提示应尽快建立各种应用方法的科学评估体系。
调查显示25家的训练机构都是独立设置的,这种设置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患儿康复教育计划的有效执行与实施,但给患儿真正融合又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建议各市区级残联在选择定点康复机构时,应注意考虑以上因素,不仅仅局限在场地、训练器材、师资力量等的评定上,还要注意其所在地的康复环境是否具有融合的条件与基础。
(4)教师对儿童主要问题行为的评析
调查结果。普校教师36份调查表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感受度高的患儿问题行为往往会成为融入社会的最大障碍,同时是普校教师在接纳孩子的过程中最难以接受的行为。如何减少患儿问题行为,提升患儿的社会适应性是目前普校教育机构最需要直接面对的,同时也是特教教师、家长在孩子康复训练中应注意采用针对性策略。
孩子行为问题对策。需要根据孩子特点,划分行为类别,哪些经过一定干预是可以减轻直至消失的――制定个别化干预策略;哪些是经过干预都难以改变的,但对他人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不妨给予理解并接纳患儿的行为。哪些行为即使经过干预,效果是难以立即见效的――建立长效机制,不要急于一时。
(5)自闭症患儿家长需求
说明:括号内为选择此项的家长数,家长预调查问卷由四个问卷合一构成,分别为自闭症儿童的基本发育状况(8项);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苦恼(7项);家长的外部需求状况(8项);家长的内部需求状况(13项);在家长访谈基础上结合四个问卷的预调查后,根据家长的反应和调查分析经过与部分家长、康复机构教师面谈等多种形式经过反复论证浓缩成为以上问卷。
调查总结。因为是利用家长培训时间当场完成的,回收问卷216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8份。由于自闭症患者的特殊性,疾患在目前病因不明的情况下会伴随其一生,家长的辅助与引导是患儿康复能否的最后永久性保障,没有家长的全程参与,其康复就难以具有可持续性。就调查统计以及与家长访谈看,问题非常集中,困难重重,反映出政府可作为空间很大。调查中机构反馈认为目前没有真正发挥家长以及家长背后的资源在患儿康复中应有的作用。并认为其一,应该明确家长的责任,让其参与到儿童康复中来;其二,要建构家长培训中心,制定规章制度督促家长定期参与培训,并将其是否参与培训纳入训练补助的发放规定中。
5.讨论
(1)患病率上升,干预机构较少,教育干预体系不健全
江苏10岁以下的患儿不低于2万人,虽然良莠不齐的训练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却仍然满足不了儿童的需求。目前应用的各种干预基本源自国外,大多缺乏本土化的过程,难以实施科学评估;干预手段以全天训练及少数机构培训家长为主,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干预体系不健全,大多数患儿因其社交障碍及行为问题以及特殊教育资源缺乏而无法在主流学校随班就读。
(2)机构定位是服务企业还是公益事业存在困惑
省内28家机构,真正步入良性发展的约有5家,其他大多面临着类似困境,一方面,大量的自闭症患儿无法得到帮助,另一方面有的机构还在为生源发愁。原因之一是这些机构设施上简陋,师资水平有限;之二自闭症儿童康复需要“一对一”的训练。训练费用的高昂,也使得机构的公益性难以体现,在社会公众眼中机构与企业没有质的区别。机构感到困惑,我们是服务性的企业呢?还是公益机构?我们靠什么来体现公益性?民办自闭症机构公益究竟怎么做?的确值得深思。
(3)缺乏统一资格准入制度,从业人员职业自我认同度较低
目前没有统一行业准入标准和管理办法,自闭症康复训练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对家长接纳态度、对硬件环境的要求都很高。现有康复机构教师中超过3/4的从业人员是非专业教师,面临着职业角色的重新定位与职业自我的重新建构等问题,非常傍徨;一方面,师资非常紧缺,一方面是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如何建立一系列的从业资格准入制度,通过定期培训与考核,使从业教师通过理论与实践技能的资格认定后能够有明确的角色认同与角色定位,以促进其专业技能进一步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4)0~6岁康复抢救工程实施细则还需细化,保障机制有待完善,衔接体系有待建立
0~6救助工程各市级单位在执行中存在很大差异,期待管理工作再细化一些,使资金真正能够用于儿童抢救工程,以不折不扣地体现政府的关注与关怀。6岁后怎么办?这是目前家长最为困惑的问题,机构和其他特殊教育系统因为没有相应的机制保障基本无法参与其中。造成入学随班就读的儿童随着年级增长退学率也随之增长的现象。
(5)普校融合教育实施难度加大,教师不知如何实施教学
尽管国家规定普通学校应接纳能够在校学习的残疾儿童,但大多学校仍拒绝儿童入校,原因是教师由于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不知如何开展有效地学校教学。大多家长也很理性基本能够理解学校的行为,儿童即使有能力入校,有的也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某些行为、多动,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家长也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就学选择,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专门接收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机构,更没有针对性教材。还有其他后续教育问题正在凸显,如义务后教育、职业性教育等。
6.对策探讨与建议
(1)增大对自闭症群体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期待0~6岁康复资助能够持续实施,建议康复经费延长实施年龄,其一,年龄界定需要调整、延长。自闭症儿童的生理年龄与心智年龄与正常儿童的差异是巨大的,并且通常在3岁以后才能确诊,因此建议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补贴应为0~9岁或16岁。其二,补贴支付的方式,建议直接补贴到家庭和补贴到机构共同实施。一来保障孩子享受康复资源以督促家长,二来对机构也会有一定得督促作用。其三,如果能够建立社区康复系统,同样是1∶1的方式比较合理而有效。
(2)建立以家庭为核心的自闭症康复模式
建议以各级残联在定点康复中心管理机构为基础成立家长培训管理中心,依托各定点机构师资以及各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为师资定期免费培训家长,在调查中机构与家长建议选择典型案例将其康复训练过程编辑成册印发给各家长作为操作性手册;还可通过省中心定期召开各市级家长培训师资联络会(或者依托网络,建构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以共享培训资源。同时探索以家庭为核心依托社区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模式。
(3)设立专业标准,规范教育机构,加速培养早期康复专业从业人员
专业标准是行业发展的标尺,行业资格是规范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目前都没有缺乏专业性规范;此外,早期康复具有最大成效,应定期组织专家或专业人员,对目前全省自闭症患儿早期康复从业人员进行统一系统的专业培训。专家组成中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技能两个方面考虑;形式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和各市巡回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费可以采用1∶1支付方式。组织从业多年有实践经验的康复治疗师,编写具体教学案例以及教学心得作为教学补充资料,发挥他们在师资培训中实践技能的传帮带作用。
(4)构筑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体系
建立省自闭症康复研究中心,对发病机理、教育、培养等进行系统研究;各市区确立几所专门招收自闭症儿童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作为试验基地,便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系统地开展教学;鼓励普通幼儿园和学校招收轻度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让他们接受融合教育,在财政经费投入等方面提供支持。每个学校配有特教老师,有条件的学校应督促建立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的自闭症儿童提供切实帮助;农村可以采用特教教师巡回制度,定期到学校给予患儿、教师、家庭以具体指导。同时组织专家在小学阶段宣传与普及自闭症知识,特别是有自闭症儿童就读的班级教师必须培训到位。
(5)采取措施逐步建构依托社区的康复体系
发达国家的自闭症儿童家庭选择社区康复的比例很高。实现社区康复,让患儿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正规、有效的康复训练,可减少家长的经济负担和家庭养护负担。在社区中设立由社区管理和政府付费的康复机构,方便家长白天将孩子就近入托,晚上接回,从而有了一份可以相对独立生活空间;政府无须为自闭症群体专门建立大量的专业机构,只需要在现有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中加入专业人员和提供必要的资金;也可探索将民办康复机构纳入社区康复体系中实现双赢。此模式可以吸纳社工及专业队伍介入,成为未来社区康复的重要专业力量,据统计我国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各类高校已经达到200家,每年毕业的学生过万。
(6)建立义务教育后自闭症患者的职业培训及托养机构
目前已经入学或者即将毕业和历年毕业至今已长大成人的学龄后自闭症患者何去何从?据调查已经有个别地区正在着手建立依托社区为单位的就业体系,建立有利于自闭症成年群体的庇护工厂等。其一,依据个人特质,寻求社区就业安置岗位;其二,建立各种形式的托养机构;其三,探索多种托养方式如家庭托养,配以社区管理、专业指导和政策资助,可以方便亲人就近照顾,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也可节约社会资源。对于难以融入社会的大龄患者应该探索建立托养机构。
参考文献:
[1]李敬.关于自闭症儿童状况的调研报告[R].北京孤独症康复协会,2009-06-17.
[2]马洪路.孤独症儿童康复需要跨专业合作[J].中国社会工作,2009,(4).
[3]林节.儿童孤独症研究进展[J].江苏卫生保健,2002,(1).
篇4
一、我市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
到年,全市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基本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和康复服务,人人享有安全的住房,残疾儿童少年人人享有义务教育。到年,残疾人"两个体系"更加完备,残疾人生活保障和医疗康复服务更加完善,文化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业更加充分,参与社会更加广泛,与全市人民一道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二、围绕目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九个方面的保障和服务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1.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发挥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特教机构、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残疾人福利机构等的作用,形成社会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
2.全面开展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心理辅导、康复转介、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和咨询等康复服务。
3.市级专业康复机构要建设成为当地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示范窗口、技术资源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4.未建立专业康复机构的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要充实康复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发挥对城乡社区康复的辐射带动作用。
5.大力开展社区康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根据康复服务需求设立康复室,开展康复训练、家庭病床、转诊随访、亲属培训和健康教育等服务。
6.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开展康复治疗与训练、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临床研究等工作。
7.制定完善聋儿语训、脑瘫、智力残疾、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方面的专业康复机构建设标准和康复技术标准,推进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康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1.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
2.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内容,建立完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3.以社区教育、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对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
4.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举办专门招收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康复教育学校。
5.依托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福利机构和学前教育机构开展学前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
6.做好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转移衔接服务。
7.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文化服务和残疾人集中就业机构,大力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
8.加快市特殊教育中心建设。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
1.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安置残疾人单位税收优惠、残疾人个体就业扶持、政府优先采购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的产品或服务等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
2.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等政策。
3.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按规定安置符合条件的残疾人。
4.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职工,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在晋职、晋级、评定职称、报酬、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
5.妥善解决残疾人劳动争议,依法维护残疾人劳动就业权利,切实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就业机会。
6.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7.市、县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将其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管理,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和委托下,综合管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为用人单位提供就业信息等支持,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适应评估、就业和失业登记等就业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服务,促进残疾人脱贫
1.政府有关部门要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对象予以扶持。
2.农村金融机构要向残疾人提供方便的金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要加强对残疾人的帮扶。
3.依托政府有关部门、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家庭副业等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提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
4.加强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有效帮助残疾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五)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助残服务
1.建立健全以市级和有条件的县托养服务机构为骨干、乡镇(街道)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为主体、居家安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
2.为精神、智力残疾人和其他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职业康复、辅就业和工疗、农疗、文化体育、心理疏导、娱乐等服务。
3.乡镇(街道)、社区依托社区服务设施、福利机构开展日间照料等服务,以多种形式支持残疾人居家安养。
4.实施好"爱心家园"计划。
(六)进一步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方便残疾人生活
1.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质量。
(1)建设、规划部门根据上级无障碍相关标准、规范,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居住区、公园绿地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
(2)教育、民政、交通运输、残联等部门制定完善特殊教育学校、福利机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铁路旅客车站、码头、城市交通设施、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等行业无障碍标准并监督实施。
(3)公共交通逐步完善无障碍设备。
2.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建设,提高全社会无障碍意识。
(1)有关部门要将信息交流无障碍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制定信息无障碍技术标准,推进互联网和手机、电脑等信息无障碍实用技术和产品研发。
(2)政府政务信息公开要采取信息无障碍措施,公共服务机构要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
(3)图书和声像资源数字化建设要实现信息无障碍。
(七)进一步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1.鼓励残疾人广泛参与基层文化体育活动,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专门协会、社区残疾人组织要积极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民健身等政府重点文化体育工程要有为残疾人服务的内容。
3.加强各级残疾人文化艺术组织和团体建设,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
4.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向残疾人开放,并为残疾人参加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便利。
5.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和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
6.各地电台、电视台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和手语节目。
(八)进一步健全残疾人法律服务体系,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1.建立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援助机构提供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主导,以有关部门、残联、社会力量等提供的法律救助为补充的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
2.建立各级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县级以上残联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的作用,鼓励和扶持民间组织、高等院校等通过多种形式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服务。
3.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工作机制,畅通渠道,健全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应急处置机制。
4.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国家普法规划,不断增强全社会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
(九)进一步加强信息、服务设施平台建设
1.建设残疾人口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和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其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
2.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统计工作。
3.新建、扩建、改建一批骨干服务设施,使残疾人服务设施布局合理、条件改善、服务能力增强。
4.加快市残障人康复中心建设。
三、紧紧抓住"两个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开展五大专项助残行动
认真抓好已有政策的落实,通过深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稳步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基本康复、基本照料的保障水平。要结合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筹备和举办,积极开展"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区)"创建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针对残疾人反映突出、需求迫切的康复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救助和无障碍环境等重点难点问题,着力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康复服务,健全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和残疾预防体系;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居住条件,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政策,按规定落实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的有关缴费补贴政策,在促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中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中的残疾人提供重点帮扶;完善助学政策,发展残疾人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繁荣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加快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无障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健全残疾人法律服务体系。
积极开展五大专项助残行动:
(一)"千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专项行动。采取低收入残疾人就业创业资金补助,残疾人创办种养业、加工业、服务业贷款贴息,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辐射带动等形式开展帮扶。各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每年安排不少于10%专项用于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其中市区每年扶持就业创业的残疾人200名以上。争取到年,低收入残疾人就业创业补助帮扶对象和贴息帮扶的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创建100个市级扶贫基地,其中安置就业的残疾人人均年收入达到当地人均年收入水平。
(二)"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专项行动。从年起,为全市符合条件并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0-6岁残疾孤儿及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提供免费人工耳蜗手术、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配置等服务,使残疾儿童及时得到抢救性康复治疗。
(三)"残障人爱心家园建设"专项行动。建设"残障人爱心家园",为智力、精神残疾人和其他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庇护工场、工(农)疗、职业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年底前,建成10家市级"爱心家园"、10家省级"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并充分发挥示范作用,逐步扩大覆盖面。
(四)"千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救助"专项行动。将贫困残疾人优先纳入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范围,年底前解决全市现有975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危旧房改造问题。建立健全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救助长效机制,确保"发现一户、解决一户"。
(五)"扶残助残法律援助"专项行动。有计划地开展扶残助残相关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培训教育和执法检查工作。加大对残疾人法律援助和服务的力度,确保需要法律援助的残疾人"应援尽援"。全面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建设,形成面向残疾人的经常性法律援助机制。
四、切实加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各项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纳入政府及其部门目标责任制管理。在编制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要进一步突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各级残疾人组织要及时掌握和反映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方面的困难与需求,积极主动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篇5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增多,新型城镇化建设下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作为佛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区的禅城,其教育的供给从量到质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实压力。
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持续推进,城市建设中心西进战略的不断升温,日渐多元的教育成才观,对禅城教育的供给结构提出了全新的高要求。
而祖庙布泽千年的文脉蔚然,南风古灶绵延至今的文化传承,大佛山教育创新发展的迫切要求,则无疑是禅城教育厚积薄发的底蕴与动力。
当禅城这样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在21世纪的今天,用供给侧改革来思考与实践区域教育发展的高位突破,其智慧与勇气所衍生出的无疑是一片令人惊艳的风景。
治理体系结构:由二级向一级转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国家改革的总目标,也是各领域改革的总要求。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一切改革的举措和行动,毫无疑义都要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落实这一总要求,从教育部门自身改起,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正是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阈下,禅城区对区内中小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大幅调整,实现了从区镇二级办学、二级管理向区一级办学、一级管理的改变。
1.历史沿革
禅城区于2003年建区,建区之初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还是沿用建区前各镇(街道)的管理办法,也就是“区、镇(街道)、村”三级办学管理,除原市直中小学、幼儿园由区直接管理,其他中小学、幼儿园均由属地镇(街道)管理。2008年,禅城区进行中小学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以区为主,区、镇(街道)共同管理”的二级办学、二级管理,村一级不再承担办学职能,将原村办小学归口到镇(街道)管理,并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而原本属于镇(街道)属的中学,统一归口到区教育局管理。
这种二级办学、二级管理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镇街办教育的热情与积极性,但资源分散、管理低效、各自为政、步调不一等问题同样非常突出。禅城教育需要与中心城区的地位相匹配,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家长需求,需要进一步激发活力,需要继续保持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无疑已经成为禅城教育拔节向上的桎梏与阻碍。
2.实践路径
在2013年初,禅城区召开动员会议,正式出台《禅城区办学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改革内容主要包括:实行“一级办学、一级管理”的办学管理制度和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负担”的经费投入与管理制度、实行区级统筹调配的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学校依法行使办学自及引导各级各类社会资源发展教育事业等内容。《方案》明确提出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以及成人学校全部收归区一级管理,镇(街道)不再承担教育管理职能,镇(街道)及各职能部门做好协同管理的办学管理制度。
从2003年建区之初,区、镇(街道)、村“三级办学、三级管理”,到2008年实行“以区为主,区、镇(街道)共同管理”的“二级办学、二级管理”,再到2013年落实《义务教育法》要求,实施区“一级办学、一级管理”,体现了禅城政府改革创新的魄力,完成了办学管理责任的回归。而一级办学、一级管理的实施,将有利于更准确的区域教育定位,有利于更高效的区域教育投入,有利于更好落实学校自主办学,有利于更具活力的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利于更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有利于更优化的教育环境改善,有利于更开放的教育系统构建,有利于更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选择。
3.效果明显
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收归区一级管理后,随着办学管理层级减少,管理成本亦随之降低,政府对教育资源的统筹能力与教育管理的专业水平从根本上得到了提升,为学校自主办学与优质多元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资源保障。2013年9月,老城名校佛山九小成功合并南庄紫南小学使之成为其西校区,通过师资共享,使得原南庄镇紫南小学的学生在家门口就可以就读名校。同样,佛山九小师生也可以共享原紫南小学的校园资源。两校合并办学,让两者的优势资源实现共享融合,进一步实现了九小优质学位的扩充。
原本分属于两个镇街的两所学校,之所以能够顺利“联姻”,无疑是得益于禅城区办学顶层治理结构转制结出的硕果。“一级办学、一级管理”体制下,禅城教育部门开始强化区级教育统筹能力,高效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这才有了佛山九小顺利“牵手”紫南小学的佳话。
办学主体结构:由包办向多元转变
优质的学校和学位已成为城市的重要竞争要素,成为投资企业、中高级人才选择在禅城就业安家的首位要求。禅城作为大佛山的政治、文化中心区,区域教育的价值与责任担当不容旁落。而这种责任与担当,不可能仅是依靠公办学校就能悉数解决。 因此,在推动禅城教育向均衡化、优质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投入体制改革,由政府包办教育向引入社会资金开办学校转变,由公办学校包打天下向民办教育成为区域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转变,让区域教育办学主体结构日渐丰富多元,向社会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教育服务,成为禅城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由路径。
1.搭建平台,把社会资金引进来
2016年8月28日,佛山市实验学校(中学部)新校区举行落成仪式,随着新校区的投入使用,佛山市实验学校(中学部)的办学规模将大为扩充,其中,新入学的初一年级将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60个学位,从4个班扩展为8个班,而未来3年,中学部将逐步扩展到每个年级16个班的办学规模,新校区最高可容纳6000人。
据了解,佛山市实验学校(中学部)成立于2012年,经过四年的快速发展,生源不断扩大,原来的校区无法满足需要。去年10月,佛山市实验学校(中学部)新校区在位于张槎长虹路1号的普立华地块动工,今年建成后正式启用,初一、高一新生首批入驻,其他年级由学生和家长自行决定是否搬迁。
佛山市实验学校(中学部)新校区以高标准建设,每间课室配备触屏多媒体一体机、两台空调和学生书柜;实验室、艺术楼均按照高标准配备器材教具。学校共有8个篮球场、6个排球场、2个网球场、400米标准塑胶环形跑道,另设3个乒乓球室,室内大型体育馆等。在学生生活方面,学校饭堂配有中央空调,学生宿舍4人一间,每间宿舍有独立卫生间、浴室、配有单独电话。
值得注意的是,佛山市实验学校(中学部)新校区在普立华地块动工,充分利用旧厂区原有基础,根据学生使用需求进行改造装修,重新激活了现有资源。“新校区的课室、宿舍和饭堂,感觉不错,孩子在这里读书感觉很放心。”一位高一学生家长参观后表示。
而这正是禅城区大力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兴资办学的成果之一。
2013年以来,禅城区已成功引进超过6亿元的社会资金,先后建成了佛山市外国语学校、罗格实验学校、协同学校等一批优质民办学校,为禅城学子提供了越来越丰富多元的就读选择。
禅城教育部门除了借力社会资金建设了一批优质民办学校外,一些公办学校也积极参照这种模式,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学校宿舍,为学生提供优越的住宿条件和环境。
2.出台文件,让民办教育“美”起来
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禅城区教育部门还专门出台了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改革的持续深入提供制度保障。
2015年底,《佛山市禅城区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可持续发展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印发。根据《意见》,禅城区政府可将符合条件的闲置工厂、宿舍租赁给民办学校,特别是要探索“一元象征租赁场地用于民办学校办学”制度。
《意见》对禅城民办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发展目标、实施路径、特色内涵都给予了清晰的定位,提出力争到2018年,禅城区全区民办学校各学段招生规模科学合理,办学行为规范有序,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100%达到标准化学校、规范化民办幼儿园达到100%。
为此,《意见》明确,政府将对民办学校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并探索政府对民办学校购买服务,对于承担政府教育公共服务职能的民办学校,根据学校的层次、类别、质量以及办学成本等因素,由教育部门联合财政部门制定购买服务的价格标准。
《意见》指出,对经改造能达到办学条件的闲置的房舍、厂区等,经审批后可用于举办各类民办学校。在规划上,要将民办学校办学用地统一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在解决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师资差距上,《意见》指出,鼓励公办学校优秀管理人员和教师到民办学校挂职交流,组织民办学校教师到公办学校挂职交流或跟岗培训。
资源配置结构:由僵化向灵活转化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既是老话题,又是新课题。在大力实践区域经济供给侧改革,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当下,禅城教育通过对资金、师资、学位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资源效益的集约化、高效化、精准化。
1.经费:引入竞争性分配
近几年,禅城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十二五”期间,禅城教育总投入连续5年实现增长,从2011年的16.6亿元跃升至去年的21.9亿元,五年总投入达96亿元,其中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超7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投入大幅增长56%。统计显示,“十二五”期间,禅城区生均投入超6万元,位列省内县区前列。
禅城区为进一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激发广大学校的改革创新活力,在部分教育专项经费引入竞争性分配制度,主要特点是引入第三方专家参与评审,全面科学把握学校情况。竞争性资金分配涉及教育联盟、中小学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项目等众多内容。
以教育联盟专项经费竞争性分配现场答辩会为例。答辩会评委由区教育局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组成。答辩会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教育联盟进行项目陈述,第二个环节是答辩。在项目陈述环节,各教育联盟围绕教育联盟共建项目的打造,从目标愿景、实施措施、成果展示和资金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在答辩环节,专家评委与各教育联盟答辩团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通过项目答辩,联盟既展现了联盟共建项目发展思路,同时得到专家的现场指导,对建设项目的必要性、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竞争性资金分配立足于联盟学校的合作与共建,体现投入与绩效相挂钩的原则,旨在通过促进教育联盟共同打造重点项目,以点带面,深入推进联盟学校开展全面合作共建和共同发展,打造区域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群,彰显品牌效应。
2.教师:区管校聘,合理流动
2014年,禅城落实教职工全员岗位聘用制,形成“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岗薪一致”机制,激活教师工作热情。在此背景下,禅城区教育局利用中小学校新一轮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工作契机,推动超编学校富余教师到缺编学校,共有200名教师在区域内学校流动,占义务教育公办教师总人数的5.3%,基本达到全区教师资源“削峰填谷”的目的。
刚性流动有机制。2015年,禅城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对此,该区通过建立制度化的教师流动机制,把教师参与校际间的流动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挂钩,促进区域教师资源均衡发展。统计显示,当年全区共199名教师参加交流轮岗,占义务教育公办教师总人数的5.28%,其中骨干教师110人,占交流轮岗教师的55%。
今年,禅城进一步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建设,制定了《佛山市禅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在刚流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指导交流、跟岗交流、合作交流、优化交流、支教交流等方式。数据显示,今年共交流轮岗教师303人,占义务教育公办教师总人数的8%,其中骨干教师131人,占参与交流教师总数的43%。
霍藻棉小学是禅城区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的获益学校。过去3年,累计有10多名优秀教师交流轮岗到该校。该校校长介绍说,优秀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激发了本校教师工作热情,推动学校教学水平稳步提升,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除了区域层面的交流,一些教育联盟在内部实施同学段或跨学段教师交流,禅城实验高中教育联盟和佛山市实验中学教育联盟等交流力度较大,客观上为联盟内教师成长搭建了更多平台,为学生成长拓展了渠道。
柔性流动有情怀。教师交流轮岗牵动着教师的切身利益。为了让流动机制真正能够得到落实,禅城教育稳扎稳打,一步步推进,不论是评估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还是出台的相关政策,都将教师的合理利益诉求放到前面,确保教师在流动期间的待遇得到保障,从而调动教师自觉自愿流动的积极性,推进了这一机制的良性运转。
如今,在禅城,好教师不再是“一校独享”,而是每个学校都有,优秀师资在学区内流动起来,不仅催生了学校的活力,更促进了学校的共同提高,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惠性,满足了人民群众希望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教育的心愿。
3.学位:增量优质,存量优化
作为中心城区,禅城要打造与中心城区相适应、让人民群众更满意的教育,首先就必须扩大优质学位和资源的供给,给家长和孩子更加丰富的选择。围绕这一目标,过去5年来,禅城深化教育改革,新建、扩建、改建学校和幼儿园,增加优质学位数量供给;同时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组建教育联盟,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了优质教育供给能力。
增量优质。2016年9月1日开学首日,张槎街道将迎来比往日更多的中学生。而对于这群中学生来说,这也是他们在张槎上学的第一天。在开学前夕,落户张槎的佛山市实验学校(中学部)和佛山四中新校区先后举行揭幕仪式并正式投入使用。
8月30日,佛山四中举行新校区落成暨揭幕仪式,这所有着59年历史的老校,成为全日制完全中学,办学规模扩大为60个教学班,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初中为18个班,高中42个班,新增学位1000多个。同时,该校区为学生提供3000个床位、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
佛山四中校长徐杨介绍,新校区按照“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要求打造,由教学办公区、宿舍生活区及体育活动区三个区域组成。整个学校空间由教学楼、图艺楼、综合楼、宿舍、食堂及体育馆组成,形成布局合理又丰富多彩的空间组织。
在教学区,几栋教学楼之间由平台、空中连廊进行连接,设计有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多功能教室等先进教学设备,还建有一流的现代化理、化、生实验室,科技创客实验室等。而在生活区,宿舍为8人一间,配有上床下桌、独立卫浴、空调等设施,并与食堂紧密相连。在校区北侧的体育活动区,400米标准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游泳池及击剑馆等设施一应俱全。
“智能化是新校区最突出的特点。”徐杨介绍,新校区目前拥有最先进的智能化教育管理系统,建设包括数字校园平台系统、计算机网络及无线局域网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高考监控、多媒体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设施,同时全系统能与禅城区教育局“睿智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数据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应用服务的集成与融合,新校区可以实现信息获取、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从而推进智慧化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以及服务,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还可以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管理提升教育内涵品质,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过去5年,禅城通过新建环湖小学,扩建铁军小学、澜石小学,创办启智学校,扩大佛山四中、实验中学、同济小学等学校招生规模,开办佛山市外国语学校等民办学校,全区新增中小学优质学位约15000个,同时新建一批幼儿园,新增幼儿园学位4000多个。
禅城区教育局常务副局长李红侠说,大致算来,2011年至今,禅城全区新增学位约2万个,目前全区总学位量超过16万个,总学位量完全能够满足户籍人口的就读需求,并基本能满足常住人口的就读需求,其中公办学校学位占比72%,民办学校占比28%,市民的就读选择也越来也多。
存量优化。在做大增量的同时,禅城教育局还大力推进存量优化,针对区域内现有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优质学校创建工程、组建教育联盟、推行一校多区战略,改善办学条件,有效促进区域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禅城创新资源整合方式,积极探索集团化及联盟办学。在迈向集团化上,禅城深度整合同济小学两校区,整合佛山九小与紫南小学形成九小“一东一西”两个校区,整合南庄三中与南庄小学成立佛科院附属学校,佛山市实验学校增设中学部,委托实验学校管理佛山市外国语学校等。
在集约化办学上,禅城目前已成功组建禅城实验高中教育联盟等6个中小学教育联盟,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想法进行实践,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以公办园、省一级园为领衔园,全区近140所幼儿园形成20个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
禅城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通过教育资源大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办学效应,带动原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有力地促进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2014年禅城区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招生供给结构:由固化向可选择转移
入学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准点,也是社会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每年招生季,学位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满足市民多元化的需求,禅城从2012年起大力推进招生制度改革,通过自主选校、部分片区及教育联盟内部学校对口直升、普通借读生积分入学等举措活化学位供给,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
1.调整普通高中招生结构
调整普通高中体艺类考生招生结构。针对2016年区属公办高中将全面取消择校生的新情况,在区属公办高中进行招生模式改革,区属4所学校安排适量招生计划不限制考生的报考条件,进行创新招生。根据各学校招生计划需求合理制订录取原则及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2.优化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方式
为满足市民多元化的需求,禅城实行辖区户籍生免费自主选读公办小学、初中。初中从2012年,小学从2013年起,在全部户籍生按照地段安排后,户籍生可以根据已经安排的学校和本人意愿,选择一所学校作为本人自主选校意愿,参加自主选校录取,选校成功的学生免费到意愿学校就读。
统计显示,2012年以来,该区初中招生选校成功的学生约4000人,2013年以来小学招生选校成功的3000多人。而随着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的增长,为妥善安排大量政策性借读生入读公办学校,2015年起,禅城也对政策性借读生学位分配方式由统筹安排改为自主选校加统筹安排的方式。
禅城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主选校体现招生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机会,同时也有效促进公办学校不断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和影响力,标志着禅城教育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
“目前一门式改革也深入到招生事项,禅城正在推进无纸化报名,预计到明年,义务教育阶段户籍生、政策性借读生入学报名只需在终端上自助报名,更加方便快捷。”禅城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禅城的招生工作近年来也更加立足实际。禅城区从2015年起在部分教育联盟内试行片区小学对口直升公办初中,今年试行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同一学校6年学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参加对口直升,大大减少了片区内学生的升学压力。
据介绍,禅城区近年来在招生方面的改革还有义务教育部分地段两校选一,普通借读生积分入学,中职春季招生等,并通过实行招生全城通办,推进入学报名无纸化等,多措并举,极大活化了学位供给。
服务社会结构:由管理向便民惠民转向
教育为民,不仅要在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还应该回应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在服务方式、服务环节、服务途径上花心思,做到精准服务、有效服务、贴心服务。禅城教育供给侧改革在面向社会的服务供给上不断调整,摸索出了一条便民惠民的新路径,效果喜人。
开放学校设施惠民。目前禅城区共有公民办学校100所,全区有6所学校有标准体育馆,8所学校拥有400米标准田径场,55所学校有200米田径场。在保障学生体育锻炼需要的前提下,各学校积极面向社区和市民开放。其中,华材职中、荣山中学、惠景中学、佛科院附属学校4所有体育馆的学校由文化体育局购买服务向全社会开放,部分中小学课后和节假日主动面向村居开放。全区32所中小学拥有游泳池,除了文化体育局驻点学校,大部分具备条件的均已对外开放。
利用网络沟通便民。近年禅城区教育局特别注重通过广佛都市网、禅城、禅城教育微信等网络平台就重大教育决策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市民互动。通过开展微信投票活动,对教育微信公众号即时信息进行回复,增设新生入学信息自动回复菜单,开设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信息栏目,在电台播放微信宣传声带等,加强了禅城教育微信公众号建设,大大提高了该公众号关注人群粘度,目前该公众号粉丝已超过15万人,周阅读量超过10万,其影响力名列佛山市各级政府部门官方微信前茅,成为教育部门与社会各界互动的重要平台。
规范提升托管为民。为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禅城区政府将“提升学生托管服务,抓好14个示范点建设”列为2016年禅城区民生实事。《2016 年禅城区学生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2016年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校内提质、校外规范”为原则,坚持“规范培育校外托管机构、提升校内托管工作、学生托管服务向社区延伸”为主要工作方向,确定了18个示范点建设对象,包括校外托管机构示范点建设对象8个、托管服务延伸至社区示范点建设对象4个、校内学生托管服务示范点建设对象6个。截至目前,已建成6个校外托管机构示范点,召开了校外托管机构经验交流会,起草了《校外托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校内托管方面,印发了校内服务工作指引,明晰校内服务的时间、内容、工作人员等工作要求, 6个校内托管服务示范点学校分“家校共建、丰富课后活动、引入第三方机构”三个方向开展试点,召开了校内托管服务经验交流会。学生托管服务延伸至社区方面,已在各镇(街道)选定示范点建设对象,并对区内可供学生托管服务的公共资源进行全面梳理。
整治校园周边爱民。禅城区教育局在职能范围内针对辖区部分校园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大胆尝试,按照“教育学生、影响家长、带动社会、削峰减量、一校一策、部门联动、综合整治”的工作思路,指导各相关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就缓解校园交通拥堵情况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校园周边拥堵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主要措施包括分段放学,舒缓车流;义工协助,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家校合力,维护通畅;部门联动,加强管理;教育学生,带动家长;低碳出行、拼车上学;多点疏散,分流压力;等等。
记者观察:禅城教育供给结构改革的现实意义
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教育的品质,决定了她内在的气质;教育的高度,决定了她发展的速度;教育的现在,决定了她的未来。
禅城,这所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古城,通过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结构突破,给我们展示了她不断创新的蓬勃活力与深化改革的无穷动力。
禅城教育供给结构改革的成功,首先在于各级党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反之,教育只有很好地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赢得广泛的支持。把教育系统的改革作为民生实事来抓,切实呼应和解决学生、家长的教育需要,不到5年时间新建、扩建了一大批学校,增加了近20000个优质学位……一桩桩,一件件,枯燥的数字后面无不是禅城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感情与关爱。而禅城教育以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优质化、多样化、信息化、国际化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人才培养、智力支撑、环境优化、资源整合等切实有效的反哺与推动。在禅城,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已经形成。
禅城教育供给结构改革的成功,还在于禅城教育人敢于改革的勇气与善于创新的智慧。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内生源源发展动力,只有持续创新实践才能衍生无穷成长活力。禅城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改革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招生机制……每一项改革都意味着破旧立新,而破旧立新需要敢于碰硬、敢于攻坚、敢于担当的勇气,禅城教育人无疑是一群勇者。但禅城教育供给侧改革在供给结构上的攻坚碰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系统解决禅城教育的实际问题和发展束缚,坚持理性思考、深入分析、科学决策。所以,无论是实施一校多区、教育联盟,还是教师区管校聘合理流动,每一项改革,每一次创新,都立足实情、注重实干、得出实效,禅城教育人更是一群智者。
篇6
——关于教育财政。从“两点论”角度分析,当前的教育财政形势既不容乐观,但同时又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国家现在实施的教育免费政策,优惠的对象、受益者是老百姓。国家的财政投入追加了,而作为教育系统内部、作为我们学校,相反可能会相对减少。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有利的一面,目前教育财政提升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一是从政策层面看,教育财政投入离国家规定的投入比例,即教育财政拨款占GDP比例应达到4%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作为*,每年的增幅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年初预算一般是投入提高13-14%,其实到年终决算的时候,增幅一般为25-28%,这两个数据的差距说明财政投入提升空间较大。特别是今年省人大常委会要求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各级政府在教育财政投入方面开展专项审议工作,这对教育财政形势是有利的。
几项具体工作有:一是关于“阳光工资”。政府“规范公务员职务津补贴”这项政策实施与否,作为教育都要有两手准备。要做好积极宣传,有效争取;要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绩效工资”是我们的定心丸。根据《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省财政厅、人事厅、教育厅正准备联合开展“绩效工资”实施前的调研工作,将使教师工资福利在原有基础上作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之前,我们已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津补贴制度,并尽可能地扩大了适用教师范围,这也是实施公务员津补贴制度前提升农村教师待遇的一项有效措施。二是关于教育负债。省政府规定义务教育负债要在今明两年全部还贷完毕,我市计划用两年半时间内还清*中学债务。今后在义务教育阶段基建项目上,我们要严格控制,科学规划,避免出现新的教育负债;必须要上的项目,我们要充分论证,科学决策,适度控制规模。另外,要积极争取项目经费。“四项工程”顺利完成后,全省“领雁工程”投入专项经费达五千万,我们要有效实施好;下半年如果全省教师集体宿舍工程列入计划,学校在谋划时应予以关注;此外还有职教优秀学校、示范专业建设,这些经费投入都比较大,要尽量争取。教育收费的高压线坚决不能碰,规定不能收取的经费坚决不能收。现在收费和财务问题上比较敏感的,一是食堂经费问题,个别学校食堂经营利润率高,帐目不规范;二是所谓的“挂读”问题,非常敏感,我们对此多次强调,各位校长一定要引起重视;三是个别学校“小金库”问题。当然,能够收取的费用我们要坚决收取。
——关于教育人事。第一,要强力而又务实地推进“千人支教”。对于“千人支教行动”我们宣传发动得比较有力,社会反响比较大,各级领导也在关注。有些学校既有派出任务,也有接纳任务。要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好。如档案的完善、教师的流动、时间的确定、具体任务的界定,这些都要事先谋划好。特别是有“大爱之心”的、非功利性的支教,影响力更大,各校要积极推荐,积极鼓励,积极宣传。对骨干教师支援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方面,要有力度。第二,要积极探索教师进入渠道。这项工作现在已开始付诸实施,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创造出“*经验”。今年我们计划接纳几位非师范类研究生和十几位非师范类毕业生。对职高专业课教师,我们要积极引进有技能、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还要积极引进薄弱学科的专业型人才。第三,要积极推进教师教育。这已在上半年专门召开的教师工作会议上谈到了,各学校要将教师培训工作做到位。第四,努力探索人才激励机制。如高级职称教师的后激励机制,我们下半年要做一些思考。校长的激励机制要进一步研究,校长论坛一定要侧重于双向互动,即“共鸣”。上午几位校长准备得非常认真,讲得也非常到位,今后要更关注互动,演讲要更关注主题的选择,听者更要注意反思。如果要求大家都必须发言,那么效果就不一样。下次论坛的题目要紧扣热点,如可以以“新农村教育热点之我见”为主题,围绕教育财政、教师支教、择校问题、高中段校网调整、轻负担高质量、校企合作的剖析等谈谈自己的观点。校长们平时要多积累素材,多思考,使观点理念上升到一定水平,以期得到更快的提高。
——关于教育质量。第一,要认真研究高考和新课程。今年我市高考成绩再传捷报,*考生进入第一批重点大学的总数占了台州全市的近1/3。最近几年,我们面临的压力也逐步加大。考生人数逐年减少,普职比真正达到1:1后,普通高中段学生数进一步缩小,这给我市高考带来挑战。如何破解高考中的几个问题,大家要仔细思考,寻求对策。高中段校长可集思广益,对“高复班”及提高文科学生成绩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可以将英才教育延伸到初中段,控制在很小范围内搞一些竞赛,在不违反素质教育要求、不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保证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完全“吃得饱”。明年是实施新课改高考方案的第一年,招生办要马上召开高中段校长会议,要指导好学校师生如何有效地开展分类选择、分类报告、分类复习。明年高考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考的试题库分三种类型:一类是“3+X+自选模块”,总分810分,对应现有的第一批重点院校;第二类是“3+X”,相当于二本,总分是750分,对应现有的第二、三批录取院校;第三类是“3+通用技术”,分值更低,对应现有的第四批录取的高职高专院校。我们在指导学生分类报名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填报适合自己的考试类型。新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要让学生明白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每一所高中学校都要向家长作好宣传工作。第二,关于建立教研共同体。我们提倡校长要潜心研究教育教学,我们提出的“抱团发展”就包括了教研共同体的建立,台州市也在推广我们*的做法。教研共同体包括质量监控、动态评估制度,侧重于微观的教育教学管理,希望校长潜心于教育教学的研究,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教育教学的管理上来,集中到提升学校教育品质上来。应该说,现在社会各界对校长队伍整体评价是比较高的,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各学校校长重视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是分不开的。上海师大有位老师正准备出台“中国特色校长标准体系”。这一体系中,“校长潜心教育教学工作”所占比例和权重是比较高的。他提了六方面标准:校长是学校愿景的规划者、学习文化的营造者、教师发展的促进者、创新人才的激励者、内部组织的管理者、外部环境的协调者。这是中国特色校长的标准。我认为校长的特质可以归纳为“有理论的修养、有教学的功夫、有全局的视野、有研究的本领、有服务的意识、有和谐的能力”。第三,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素质教育。刘希平厅长说素质教育是“自己对自己出的难题”,很难破解,但是“既然自己出了难题,那么难题难破也得破”。我们对素质教育提出几个观点:一是要守住底线。规定的上课时间、功课表、上课节次、作业量、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我们不能突破。省教育厅确定*为“轻负担、高质量”的试点县(市),希望相关学校要在“轻负担、高质量”方面加强研究,在改革“一日常规”方面,要寻求再突破。二是要破解重点。首先是评价机制,我们准备出台“学生学业评价模型”,学校都要参照这一模型开展评价工作,同时也可以对模型作一些补充和修正。其次是学校层面的评价,要继续开展好学校的自主发展性评价,下半年要开展“新农村品质学校”评选,教育工会将开展“幸福之家”评选,同时我们还要开展教育“和谐度”督导评价。再次是学校的特色教育。艺术学校已从实验学校搬到实验小学,从民办机制转为公办机制,实施全免费教育,今年招生一百多个,报名形势比较好,下阶段要继续加强力量把学校发展好。体育教育的重点是承办好全省体教结合现场会,继续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劳动实践教育(或称“体验教育”)要有效开展。目前全市已有几所学校进入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希望基地把内部环境和外部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深刻把握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把基地建设成为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场所。小班化在我市一定区域呈现普遍化,并且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发展趋向。如何开展小班化教育,如何将纯粹的学生数量的减少转变为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上的科学管理,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开展研讨,寻求突破。中考改革总体比较和谐,也体现了进一步向农村倾斜,进一步体现了透明和谐。中考方案明年要报省厅备案,此项工作一定要细致完善,不能出一点差错。
——关于教育均衡。一是区域间的教育均衡发展。要继续推进“1+X”、“1=X”策略,努力把“X”学校打造成标准完小,提高整体均衡度;对达到一定标准的完小要给予升格,实现“1=X”。要继续推进“一体化”战略,包括“校域一体化”和“镇域一体化”。下半年3所学校将实现“校域一体化”,2个镇实现“镇域一体化”。台州市现在实施“中心校战略”,其实也在推行*的“一体化”经验。下半年开始,我们要在“镇域一体化”教师资源共享方面有所突破。要继续推进抱团发展策略。下半年在经费的任务上,大家要再努力,多献大爱之心,多关注农村薄弱学校,多关注你的“亲戚”,要达到200万的经费支持,并要多关注教师资源的共享。要继续推进校网调整战略。高中段力度比较大,义务教育阶段个别学校要向镇(街道)作好参谋。二是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均衡。其一是职业教育,今年是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从办学条件的改善、增加投入、专业课教师的进入、资源的整合的力度都是历年来最大的。市职技校光改善办学设施方面就投入700万,市职教中心、太平高级职业中学、箬横高级职业中学,包括电大成人教育,共投入了2000多万。同时,我们也拓宽了专业课教师的进入渠道。*师范原址明年建成市第二职教中心,市里拨款6000多万,投入非常大,学校责任也重大。今年一定要完成创优秀学校、建示范专业的目标任务。其二是幼儿教育。今年4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已完成了3所,10所附属幼儿园的剥离工作已完成了2所剥离试点工作,希望这2所幼儿园的做法能对全市起借鉴作用。幼儿园剥离的四项原则是:一是园舍独立或相对独立,但校产归属小学;二是法人独立,园长由校长提名;三是管理独立,实施园长负责制,遇重大问题实施校长负责下的园长负责制;四是财务独立,财务单独建帐,园长审批,但学校负有财务监审权。幼儿园下半年还要做好等级复评工作。其三是弱势群体的教育。市教育局与市慈善总会联合举办了“孤儿之家”,几所市知名小学、初中承担孤儿的全免费教育,并对“三残”儿童实施随班就读。要继续关注外来民工子女的就学,目前外来学生在我市就读的达三万多,约占本地义务教育学生数的1/3,对符合条件的实施免借读费政策,校网调整后公办学校接纳了多数外来民工子女前来就读,这一模式受到了郑继伟副省长的肯定。下半年我们还要出台“困难学生救助系列政策”。其四是民办教育。对于民办教育,我们要求要有法律意识,要有大局观念,要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对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曾作出过贡献,我们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民办教育发展积极鼓励、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民办教育学校也要有大局观念,把学校纳入*的“大教育”范畴中,要讲究平衡、和谐,对法律规定的禁止条款,要严格执行,规范发展。
——关于教育安全。第一是校舍安全。*地震中,砖木结构基本倒塌,砖混结构全部倒塌,框架结构基本完好。我们要在原来对校舍开展安全检查的基础上再作仔细检查,不能走过场,如果是存有隐患的,一定要如实汇报,及时整修,要完善检查、监测档案。第二是常规的敏感点,如接送车、食品卫生、消防安全、水上安全,重点群体是外来人口。今年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对特殊群体、特殊环节,安全这根弦千万不能松。第三是形势比较严峻。对老的案件特别是“民师”问题,从上到下态度非常明朗,结论非常清晰,但有些对象还是不理解,大家要一起做工作,以情感人,要“正视老矛盾,破解新矛盾,杜绝再矛盾”,千万不要出现再矛盾的新案件。
篇7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高考改革 自主高考
我国应试教育几十年,教育改革一波接一波,基础教育始终没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如火如荼,丝毫不逊于改革前,残酷的应试教育现状无情地告诉我们过去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低效的,相关的改革措施没有找到应试教育的病根。基础教育改革低效的根源是什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功的路在何方?
一、基础教育改革低效的根源
基础教育改革这些年,从国家教育部到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做了大量的改革工作,如:全国统一高考改为各省市自主命题考试、一年一度的高考改为每年二次、高考科目由“3+2”改为“3+综合”、全国统编教材改为各地方教材、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国家免费师范生培养、优秀教师流动机制①、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初高中剥离等改革措施,不胜枚举。然而,各省市的基础教育并没有因这些改革措施从此走上素质教育的正轨,各地的中小学择校热愈演愈烈,在一些省市诞生了一批基础教育的“航母”学校②。现行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从考试试题角度看,实则是“新版”的高中奥赛而已,对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毫无益处。改革低效的原因在于我们有的是照抄照搬别国模式,没有尊重我国的国情,有的则是因为没有尊重学生的天赋、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发展方向等个体基础的必然结果。
高中新课改和“3+综合”高考模式试图从考试内容和考试科目的变革来淡化高考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从而消除高考对基础教育的不利影响。然而教育管理干部的政绩需求和行政权力剥夺了高中新课程赋予学生的选修权,“3+文(理)综合”高考模式让高中学校的应试教育搞得得心应手,让教育管理部门的教学质量评价有了更“权威”的高考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是高中教师评职、评优、晋升、提干以及各级教育管理干部提升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社会对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认可的重要依据。现行基础教育评价机制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评价体系,是应试教育长期存在的根源。过去的教育改革没有让这种基于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失效,是相关教育改革低效的原因,是导致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家”大量胎死腹中,沦落为“教书匠”的制度根源。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基础教育改革失效的根源在于我国应试教育评价机制和高考的行政化,现行高考制度必须改革,而改革的目标是要尊重学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尊重高校各专业特点,有利于高校发现人才,有利于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妨采用“自主餐”模式来改革高考。将现行的各省市自主命题考试改为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科学综合、人文综合。高校可根据所设专业特点确定各专业考生的参考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规划确定高考志愿及其考试科目,从而实现学生和高校的“双向”自主高考,其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尊重高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给高校各专业“自主”高考的招生权利。
现行“3+综合”高考模式没有尊重高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不利于高校各专业对人才的发现,例如北大中文系,按目前高考科目设置必须是在高中阶段语数外加文综考分名列前茅的考生才有机会进入北大深造,而被北大中文系录取的学生不一定就喜欢或擅长语言文学研究。对语言文学研究有实力、有兴趣和天赋的学生往往不擅长数学和地理,他们则永远被北大拒之门外,或许这就是近三十年我国应试教育出来的莘莘学子与诺贝尔等国际大奖无缘的原因吧!
若北大中文系确定本专业考生的高考科目为语文、外语、历史和政治,清华大学建筑学系确定该专业考生的高考科目为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人文综合,如此高校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特点确定考生的参考科目,无疑是给予“全体”高校各专业自主高考的招生权利。同时允许高校各专业根据学生高考成绩和本专业特点结合考生单科成绩择优录取,对人才的发现和选拔更具针对性。现行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是“少数”大学的“特权”,是为争抢经受十多年应试教育洗礼的佼佼者而举办的一场“掐尖”考试。考试试题有奥赛化倾向,不但对改变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现状无益,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应试负担。其命题、监考、阅卷和招生过程的公平、公正备受社会高度关注和质疑。将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由国家考试中心命题把关,使试题更加科学、合理。由各省市实施监考、阅卷和招生,有利于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杜绝考试招生过程中的违规和违法行为。
(二)尊重学生的天赋、兴趣和发展需求,给学生“自主”高考的人生权利。
现行的“3+文(理)综合”高考模式迫使高中教学实行文理分科,有的学校为了应付高考,甚至在新生一进入高中就文理分科,理科生少开甚至不开设史地政,文科生少开甚至不开设理化生,严重背离高中教育课程设置的初衷。学生的高中毕业会考怎么通过?其实学生们、老师们、家长们和教育管理者们都懂的,其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一种考试经济。现行的高中毕业会考让学生以往的诚信教育毁于一旦,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致命的负面影响。文理分科过程常常有部分“差生”因文理教学班的设置限制被剥夺了文理选择的人生权利③,用一句流行语来形容就是“我被文理”了。文理分科教学让学生严重偏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剥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发生变化和转移的权利,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给学生自主高考的人生权利,尊重学生基础、学习兴趣和人生规划,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不同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规划不同,其高考的考试科目多少也就不同,对兴趣爱好广泛的考生不应限制其高考的科目数。取消现行高中毕业会考,对理工类专业可加试人文综合(政史地),而文史类专业则可加试科学综合(理化生)。两综合学科难度与现行高中毕业会考相当,考查学生运用综合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解释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各专业录取的参考依据。现行的新高职招生考试只考语数外,不但没有尊重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且沦为差生的专场考试。应回归统一高考,为所有考生和高校营造和谐、平等的考试环境。尊重差生,应从高考做起。
(三)实施学生“自主”高考,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有利于高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现行的“3+文(理)综合”高考模式使得高考的状元效应、高分效应、重点效应和名校效应对高中学校的办学质量、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显得至关重要!重点高中容易出各级状元,考生高分多,上重点大学和名校的人数多。能上重点高中是许多初中学生和家长们梦寐以求的。不能保送或考上,交钱也要上,各省市出现的基础教育“航母”学校其根源就在于此。不消除高考的重点(高分)效应,必然导致重点高中、重点初中乃至重点小学的长期存在。“3+文(理)综合”高考模式也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工作者们无形地背上了沉重的应试教育枷锁,是义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实施学生“自主”高考,不同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规划不同,其高考的考试科目也就不同。同一高校不同专业的招生需求不同,考生的考试科目不同,录取分数线也就不同。因此高考状元和高分(重点)效应也就从此淡化和消失,为高中教育卸下沉重的应试教育精神枷锁。这将使得在高中阶段的教学无法统一应试④,让高中阶段文理分科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有利于高中学校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按照高中新课标的课程设置要求开好每一门课,从而实现高中教学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四)实施全国统一的学生“自主”高考,解决目前异地高考的社会难题,还全体国民平等参与教育考试的权利。
目前我国有两亿农民工,他们为了生存和改善生活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大多数民工兄弟们干着最脏、最累、最苦的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基础教育教材和高考命题考试的地方化以及现行的高考政策,让两亿农民工子女即使在其父母工作所在地入学,也会因各地教材和高考命题范围不同无法回原籍参加高考,导致几千万留守儿童在他们的童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这些儿童的成长无疑是寂寞的。民工兄弟为国家经济发展流汗的同时,还得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流泪。
教材和高考命题的“地方化”不但没有实现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且浪费了相当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有限的教育资源。照抄照搬别国教育模式,没有尊重我国的国情,这一“百花齐放”的教改设计,最终结果为“封建割据”的应试教育,同时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教育部最新的异地高考政策事实上将两亿农民工子女分为三六九等,没给全体国民平等教育考试的权利。加上认定复杂和地方阻力,操作难度大等诸多因素,真正能参加异地高考的学生也只能是为数不多的民工“贵族”而已。
实施全国统一的学生自主高考,结合各地经济发展和高考报名情况由国家统筹分配高校在各地的招生计划,从根源上解决农民工子女异地高考的社会问题,给所有民工子女平等教育考试的国民待遇。
(五)实施学生的“自主”高考,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充分发展,满足高校各专业对优秀学生的服务需求。
在国外,兴趣爱好广泛的优秀学生可同时在几所大学就读不同的专业,而在我国现行的“3+文(理)综合”高考模式和招生体制中,每个学生只能被某个大学录取一次,文科考生不能报考理工类专业,理科考生不能报考文史类专业。这种高考招生模式,不能满足优秀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也不能满足高校各专业对优秀学生的服务需求,更不能推动各高校开展竞争,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质量。实施学生“自主”高考,对高考科目无限制,学生可根据兴趣和发展规划“自主”选择诸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参加2013年高考,其高考成绩既可参与文史类专业的录取,也可参与理工类相关专业的录取。学生可被北大中文系和重庆大学建筑学系同时录取,也可被西南政法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同时录取,从而满足优秀学生在几所大学同时就读不同专业的个体发展需求。学生被几所大学同时录取时,可根据学生意愿,占其中一所大学招生指标,其他大学招生计划不受影响。学生入学后,可同时在几所大学就读不同的专业,高校各专业有“责任”和“权利”对学业完成达标的学生为其颁发毕业证书⑤和授予学位。实施学生“自主”高考,有利于文理兼修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有利于整合各高校教育资源为优秀人才的充分发展服好务!
(六)实施学生的“自主”高考,改革高考学科试题命题模式,为各层次高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服务。
现行的“3+文(理)综合”高考学科试题不但不能体现高中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便于高中学校搞应试教学,而且不能满足高校各专业的人才选拔需求,综合学科试题尤为突出。因此,可将高考各学科试题设计为A、B、C三大模块。A模块(公共模块):分值100分,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基础、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该模块试题主要满足一般本、专科高校的招生需求;B模块(能力模块):分值为50分,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块试题主要满足重点大学的人才选拔需求;C模块(专业模块):分值为50分,考查学生的学科“实力”和发展潜质,该模块试题满足高校对“学科专业”人才选拔需求⑥。B、C两模块的试题设计上要让“题海”应试行为失效,减少(或取消)选择题型,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过程的理解、方法的掌握与灵活运用。学生“自主”高考的学科试题设计不但要体现高中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要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合作探究、迁移创新等多种能力,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高校的各专业对人才的选拔需求。
三、学生“自主”高考的改革阻力
1.来自教育管理部门的上层阻力。
我们经历的历次教育改革都说是成功的,但每次教改后学生的负担却有增无减。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面对如火如荼的应试教育尽管殚精竭虑地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然而相关教改成效与改革预期相距甚远。基础教育改革陷入了屡改屡败,屡败屡改的怪圈,基础教育成了名副其实的“折腾”教育。实施学生“自主”高考,无疑是要从官方角度承认过去“相关”教育改革低效,这样的改革来自教育管理高层的阻力自然不小,即或是国家教育部要推行这一改革也需要刮骨疗伤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魄力。
2.来自教育管理评价部门和社会舆论的阻力。
学生“自主”高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基础和发展需求,也充分尊重高校各专业特点和招生需求,却唯独没有尊重高中教学的应试需求和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需求。同一个教学班中不同学科,高考参考人数不同,高中教学如何开展?学校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教育管理部门如何评价高中学校办学质量?高中办学质量如何让社会和家长放心?学生偏科咋办?学校教学深度不够,有钱的学生在校外补课会不会导致新的教育不公?等一系列尖锐而现实的问题将困扰学生“自主”高考的实施,带来的社会舆论阻力也不小。
3.来自现行教育体制“既得利益”者的阻力。
国家教育部最近公布的异地高考政策,虽然不是彻底解决民工子弟异地高考的良方,但却招来“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声浪一片,实施学生的“自主”高考,将各地自主命题和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纳入国家统一命题考试,将地方教材改革为统编教材,将各地“败坏考风”的“经济型”考试统统取消,在“既得利益”者的眼中学生“自主”高考无疑是开历史的倒车,必然招来其“骂声”一片。因为这一改革,有些人会痛失巨大的经济利益,有些人会丢掉专家级的金饭碗,有些人会失去招生考试的特权。这无疑是革了他们的命!有些“既得利益”者还把持着各地的教育管理、教育评价、高考命题、招生考试、教材编写与发行等利益分配特权,由他们带来的阻力那是相当的大。
四、结语
目前的高中新课改,虽然教育教学理念新颖,各学科都让学生“自主”确定选修内容,但实际情况成了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替学生确定选修内容,甚至于有的省市高考命题因各部分选修内容出题难度不好把握,将所有选修内容改成必考内容⑦。有的高中学校某些学科为了高考仅用1.25个学年度的教学时间完成新课标两个学年度的教学任务,我们的孩子很苦,高中新课改离失败还有多远?浙江和重庆的高考改革⑧虽然有了尊重学生自主高考的“萌芽”意识,但没有尊重高校各专业的招生需求,也没有“真正”尊重每个学生的天赋、兴趣和发展需求,而且便于社会和教育管理部门根据高考数据对高中学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便于高中学校搞应试教学,其改革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实施学生“自主”高考,不但使高中学校成熟的应试教学功能紊乱,而且让现行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失效。高校各专业招生考试科目不同,在同一省市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也就不同:清华大学有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仅三百多分,而有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达六、七百分;四川大学有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仅四百多分,而有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达七、八百分。传统的重点线、本科线、专科线、高考状元、重点率、本科率等等,在学生和高校的“自主”高考中对高中教学质量评价失去任何意义。这样的改革将使教育管理评价部门惶恐,同时也让高中学校无所适从!这样的改革既尊重了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又降低了高校和学生的高考“成本”,节约了有限的教育资源。这样的改革既保留了现行高考的基本功能,又消除了现行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副作用。只有去教育行政化,让高考自主化,实施有我国特色的自主高考,让旧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失效,才可能建立起新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使高中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迈上素质教育的正轨。
学生偏科问题,这是由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魅力共同决定的。一个高考不考物理的学生,却喜欢上物理课,或许这才是物理教学的真谛。学生校外补课,是一种学生个体应试行为,无可非议,但国家教育机器的集体应试则是这个国家教育之痛。高考是学生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考吧!让所有学校和教师放下应试包袱,干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工作。
注释:
①实为应试教育的优秀教师.
②优质应试教育,一个年级达三、四十个教学班,一个高完中师生规模达几千甚至上万人.
③文理分科时,选择文科的学生人数远超三个班而又不够四个班时,学校会动员甚至强迫部分学生选择理科,只办三个文科班.
④同一个教学班中不同学科,高考参考人数不同:有的学科只有十来个,有的学科有几十个,而且还会随学生兴趣爱好和人生规划发生变化.
⑤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需要复合型人才,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应率先试点放开学历文凭管制,让高等教育为有兴趣学习、有能力学习的学生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
⑥高校各专业对某学科要求较高,招生时主要参考该学科B、C两模块的考试成绩.
篇8
关键词:NPO;上海;流动儿童;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4)02-0076-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结构悄然转型,即逐渐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由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其中大规模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转型的重要表征。转型中国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是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向城市,并且“家庭化”人口流动趋势十分明显,城市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运而生。流动儿童一般是指随父母移居城市,并在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未取得城市户籍的、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2012年的《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中指出,全国14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的数量达到1833万,且有三成的流动儿童曾感到压抑和被歧视。他们在由农村通往城市的迁徙过程中往往出现超龄入学现象,跨地区或跨学校的不连贯学习生活易造成学习成绩较差、与同学关系疏远、厌学倾向明显、电子游戏和网络上瘾比例高、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等特征。从政策层面而言,各级政府对此均非常关注,制定和实施了多项问题应对的法规政策。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该决定正式确立了中国流动儿童教育的“两为主”原则,奠定了政府主导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基本框架。总体而言,政府多项法规政策的着力点集中在学校教育体制、内容及形式的改革方面,学界同仁为此对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近年亦做过不少讨论。
不过,不论是政府还是学界,对流动儿童社会教育的关注和讨论尚少。社会教育,广义上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上通常是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是以公共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个体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和经验性体验为特点、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是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采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种种教育实践活动。从教育内容上,社会教育可细分为公民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等类型。近年随着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的兴起,非营利组织得以大量呈现,其中有不少非营利组织选择以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为志业或核心业务。这些非营利组织在城市中究竟开展了怎样的流动儿童社会教育?发挥了怎样的功效?存在怎样的经验与困境?又该走向何方?这些是本文着力探究的方向和目标。本文主要依据NPO与政府的关系类型,将NPO分为政府主导型、政府倡导型、政府包容型三类,选取上海三个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的NPO,即政府主导型的L组织、政府倡导型的J组织、政府包容型的R组织,试对其从事多年的流动儿童社会教育服务做一考察分析。
一、NPO与流动儿童社会教育类型
(一)政府主导型NPO与流动儿童的能力教育
能力教育以人的素质与能力为基础和核心,力倡让学生独立承担起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责任,开展自主性和探索式学习,培养生活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能力的内涵不只是知识,而是集知识、技能、自信、自强和价值观于一体的综合体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承担责任、自主决断、自主选择和向实践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L非营利组织,2003年注册于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大陆首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从治理结构和实际运作上看,是一家政府主导型的NPO,政府认可其提供的直接回应民生的社会服务,为此给予大量的财力、物力及项目支持。L组织曾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使命旨在通过专业及人性化的社工服务,回应儿童、青少年及家庭、长者及特殊群体的不同需求,改善其生存环境,并在服务过程中培养具有爱心、公正、公平和道德责任感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创建平等、友爱、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促进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青少年服务是L组织的重要服务领域,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是其特色,其中“阳光童年”服务项目是其特色品牌。该项目缘起于2006年,持续至今,主要以民工子弟学校为平台,开展社会工作者日常驻校服务,主要覆盖浦东新区8所民工子弟学校师生,大型活动覆盖浦东新区20余所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近500名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直接受益。社工通常在学校开展个人问题辅导、小组辅导、团体活动、成长与教育课堂、校际活动、免费体检和健康推广、教师小组工作、贫困儿童援助等多种服务,在内容上重点关注流动儿童的专题辅导和能力发展,主要包括提升流动儿童的情绪与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训练、抗逆力成长训练、理财和职业规划能力训练等,诸如开展“理财让未来更美好――农民工子弟理财教育”、“寻找未来的我――新市民职业发展训练营为例”等专题培训活动。“理财”和“职业发展”等能力培训,针对了流动儿童在后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性需求。
(二)政府倡导型NPO与流动儿童的素养教育
“素养”是人的趣味、品质、个性、思想、心胸、情怀、创造力等精神层面所达到的一种境界,是直达人的灵魂的内在修为,相对“素质”而言,更具人文精神、人格意义和心灵指向,是“素质”经由心灵的涵育转化,由“知”到“识”、由“技”到“能”、由“才”到“品”的升华过程。素养教育涵括了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等教育。J社团是一家致力于为贫困青少年尤其是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优质和免费课外教育的非营利组织。最早缘起于一个为上海民工子弟学校提供支教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支教队。2006年这些志愿者组织一群流动儿童成立了“放牛班的孩子”合唱队,在当地颇有影响,并于2008年成功注册成J志愿者服务社,是政府倡导、社会创新的典型NPO,即政府给予诸多荣誉和肯定,但并不热衷对其的资金或项目投入,负责人一度被评为中国最具公益人格创业新锐。该组织为流动儿童开设了合唱、英语、舞蹈、美术、各种器乐培训以及实践活动等课程,借助“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团、“小草要唱歌”月刊及“回乡之旅”项目等载体,发掘流动儿童的艺术潜能,提高流动儿童的艺术素养。“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团平均每年参加公益演出及专场音乐会近20场;“回乡之旅”项目是指每年暑假,J社团都会组织三四十名流动儿童学员前往他们自己的故乡,进行别具风格的巡回演出和社会考察。“小草要唱歌”相当于J社团的内刊,每月邀请资深媒体记者开设讲座,培训社团小记者,通过一份每半年出版4至5期的小报,联系不同背景的孩子,让他们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J组织的愿景朴实明确,即希望“因为J,昂贵的课程费用不再是阻挡农民工子女学习琴棋书画的绊脚石;因为J,获得素质教育对于外来务工家庭也不再是奢望”。该组织因此堪称上海流动儿童艺术素养教育的典型。
(三)政府包容型NPO与流动儿童的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公民,传统的公民教育注重的是通过“课程-课堂”环境中关于公民身份的教育,是一种被动的、狭隘的公民教育。广义公民教育则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强调主动公民教育,即在加强学生在学校与社区生活中的参与的基础上,强调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正规与非正规等各种教育途径之问的互动与合作,以培养知情的、负责任的参与型公民。R社团2000年筹组,2004年正式登记注册,是比较富有草根精神的非营利组织,鲜受政府项目支持,系政府包容型社会组织。该团体主要是通过志愿者活动为社区普通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社区环保、社会教育等服务。其中“太阳花”项目是R社团长期服务流动儿童的特色社会教育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5-12岁的流动儿童整合更多社区教育资源,促其成长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的小公民。其具体服务目标细分为七个层次,即希望流动儿童通过参加太阳花项目活动得到以下收益。最低期待:流动儿童和志愿者一起开心地度过了一段时间;第二层次: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学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能有些许帮助;第三层次:流动儿童通过参加活动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比如英语和语文等课程,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成为了功课的预先准备或事后巩固;第四层次:活动使流动儿童对知识和智慧的好奇心得到了激发,自此能够成为一个主动学习的人,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在今后的生活中解决一系列挑战;第五层次:活动使流动儿童了解了大量的所谓现代城市生活的行为规则和生存技能,能够有条件作为城市居民在都市里成功生活;第六层次: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学会了通过民主参与、协商沟通、互相妥协等方式解决资源分配和公共事务决策,成为一个有素质的公民;第七层次:流动儿童在活动中领悟到了谦逊、自信、自强、宽容、爱心等等人之美德,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真正的人!尽管一些低层次的目标,比如获得知识、提高成绩、学习城市生活规则和生活技能等与前述L、J组织的能力教育和素养教育有所重合,但就其高层次目标而言,比如第六层次、第七层次的目标,很能体现R社团公民导向的价值使命,其流动儿童社会教育项目的核心乃通过公民小课堂形式,为流动儿童进行公民化教育。
二、资本・素质・氛围:NPO社会教育功能
作为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列的现代三大教育体系之一的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社会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形式上具有灵活性,项目选择上具有自愿性,参与程度上具有自主性等特征,教育效果明显和巩固。上述NPO的社会教育实践在社会资本生产、综合素质提升和社会支持氛围塑造三个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功能,促进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NPO社会教育与流动儿童的社会资本生产
从农村流入到城市的农民工,相对市民而言是社会弱势群体,经济基础、职业地位和收入水平偏低,随迁的农民工子女即流动儿童通常面临物质和文化的双重贫困。非营利组织,尤其是公益性非营利组织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继第一、二次分配之后的“第三次分配”的职能,即广大社会资源的聚合及分配。上述从事社会教育的NPO概莫能外,首先为上海的流动儿童整合了大量的物质资源或有形资源。财力方面,政府职能部门每年购买L、J、R非营利组织社会教育服务的项目经费,六成以上需要直接投入到流动儿童的直接服务。此外,三家组织虽不具有直接接收社会募款的权力,但通过与有筹款权力和能力的组织挂靠,也基本上能筹到部分社会款项用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人力方面,非营利组织拥有丰富的志愿者的力量优势,从事社会教育的上述三大组织的志愿者绝大多数都是都市年轻白领,他们提供的志愿服务对流动儿童来说,亦具有相对的亲近性。物力方面,L、J、R非营利组织都设有设施比较完备的活动空间或平台。
单靠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社会资源整合说到底还是有限的,非营利组织存在的根本意义还是创设或搭建社会互动和社会资本生产的平台,即参与者能够依托组织载体或借助组织平台进行合作互动,以促进社会资本的生产。L、J、R三个组织基本上都是立足社区,为社区流动儿童搭建了学习、沟通、交流的平台。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在这个平台里或在参加活动的时候相识相知,搭建了邻里互助网络,强化了邻里社会关系资本。不少志愿者与流动儿童结成对子,建立了联系网络。就宏观社会资本理论而言,信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特征及生产基础,L、J、R三大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教育服务得到流动儿童及家长认可,相互存在较好的信任基础。
(二)NPO社会教育与流动儿童的综合素质增进
NPO社会教育形式新颖,以快乐和游戏为基本元素,以体验式和参与式为主要工作方式,通过荣誉、兴趣和团队小组的方法,尊重青少年在活动中的体验感受,项目参与轻松愉悦,使青少年在参与过程中更加快乐地成长和形成自我认知,深受青少年喜欢。L、R、J组织的兴趣小组、户外拓展训练等,均能吸引流动儿童的积极参与。在R非营利组织服务对象的走访中,流动儿童对R社团组织的户外活动也表示出很高的热情。说到能与大学生志愿者或都市白领志愿者们一起玩游戏,非常兴奋,有小小的成就感。户外开放式的启发性教育释放了流动儿童的自信,他们可以不拘束地自由展现他们的特长。在互动过程中,诸多组织工作者和志愿者们都大为惊讶,这些来自乡村的贫困流动儿童中存在诸多的音乐、舞蹈等潜质及吃苦耐劳、合作互助的优良品质。J社团的“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团亦可佐证,其组织流动儿童反复的合唱训练和排演,赴全国各地参加公益演出和专场音乐会,一方面增加了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强化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R社团在城中村社区建立流动儿童自管的图书室,每周开放一次,规定凡是生活在本城中村内或附近的流动儿童都可以免费申请办理图书借阅证,借还图书均由流动儿童轮流负责登记和收集,流动儿童的管理能力得以发展,公共服务意识得以提升。流动儿童的网络上瘾现象比较严重,三大组织均程度不等地开设了正确合理对待网络的知识讲座或活动,增进了流动儿童对网络世界虚幻性的认知能力,拓展了信息查找、评价、获取的技巧,提高了流动儿童的网络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科学素养等。
(三)NPO社会教育与流动儿童的支持氛围塑造
实践中的流动儿童教育受社会主流教育价值观、教育习俗及城市文化的诸多影响。在不少城市,流动儿童不是被视为需要平等对待的义务教育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城市教育体系的入侵者,他们并没被赋予与城市儿童相同的发展权利和发展机会。有学者认为城市原住民对流动群体采取的是“经济吸纳”和“社会拒人”的双重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流入地对流动儿童教育需要的应对方式,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城市教育价值观和教育习俗扭曲了人们对流动儿童教育需要的职责担当,损害了流动儿童的发展条件。NPO是以使命为先或价值为本的社会组织,旨在推动流动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的NPO成功吸纳了一批批有爱心的志愿者参与其中,包括流动儿童的家长及所在社区的其他人员。R组织在流动儿童聚集地的城中村所建的图书馆,成为社区公共文化的象征,是社区重要的公共空间和地标。每次在图书馆旁临时举办大型活动,流动儿童的家长、社区其他人员、社区周边单位成员,包括本地人,都不乏积极参与者,或出力或提供物品等,近似于大型的社区志愿活动。总之,非营利组织针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给予周边人群以积极影响,这种志愿精神、包容精神可谓新型社区或城市文化的象征,催生了城市文化的更新,推动了社会歧视或排斥的减少以及社会正义环境的逐步改善,促进了社区或城市社会的共融,从而间接地推动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
三、NPO流动儿童社会教育的反思与发展
学校教育是个人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平等,与此同时,学校也是一个生产与再生产社会与文化不平等的主要场域,因为教育是社会精英阶级为抢占较好职业位置而排斥其他社会阶级的工具,即教育具有维持精英再生产的能力。就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而言,有研究表明:就读于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其成长的过程存在显著的“天花板效应”:一方面认同主流价值观,渴望向上流动;另一方面则制度性地自我放弃。而专门的流动儿童学校则盛行“反学校文化”,通过否定学校的价值系统、蔑视校方和教师的权威而获得独立与自尊,同时心甘情愿地提前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加速了阶级再生产的进程。两类机制虽有差异,却殊途同归地导向阶级再生产而非社会流动。由此,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对的社会教育体系是一种必要的补充,更需要有所作为。就如何进一步发挥NPO社会教育之积极功能,兹提三点建议供讨论:
(一)NPO社会教育服务的专项购买及公开
从社会教育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上看,社会教育更多被视为一种“急难帮助”,而受到政府相应政策的大力支持。社会教育是为解决社会问题由国家及其机构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社会照顾,是透过社会而实施的一种社会帮助。社会教育措施及实施依靠建立社会制度和专人负责完成。中国国内的实践也表明,流动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亟需依赖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非营利组织这一社会载体的壮大。在新管理主义盛行的今天,项目制开始成为当代中国新的国家治理体制,政府购买非营利组织社会服务的机制正在形塑之中,上海是国内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实施较早的城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预算是多数非营利组织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组织存在的基础。笔者长期跟踪的L、J、R三大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却经常遭遇经费瓶颈,或资金短缺,或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或项目经费来源变动频繁、缺少稳定性等。非营利组织负责任人常常面临生存困境,经常为朝不保夕的经费发愁。
这一方面是源于有关政府部门对NPO社会教育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和长期的财政预算,也就是说每年政府发包的有关社会教育方面的项目及经费偏少,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就非营利组织关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单独列成财政专项。与此同时,政府的统筹、协调与监督对流动儿童社会教育也是必要的,青少年福利性或公益性场馆可以逐渐采取社会化运营方式,委托成熟的NPO来运营,或向其开放;另一方面政府发包项目、考核项目的机制还不够成熟,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地区的服务购买或项目发包,很大程度是基于对机构具体负责人的信任,而非对组织的信任,并非完全坚持采购制度上的原则条款。这种“以人为中心”的购买方式难以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购买流动儿童社会教育服务的资金比例或数量最好能制度固化,以免因领导的变更而发生变化,同时在具体的采购服务中需加大项目竞标的公开性和评估的科学性。
(二)NPO与流动儿童家庭、学校的协同互动
社会教育是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并存的三个基本教育形式之一。三者尽管其实施主体有很大不同,但在总的教育任务与目标方面,一致性逐渐加强,各自承担的教育内容、分别实施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在各有分工的互补性的基础上增强了支持性和融合性。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综合体系,任何一方的孤立或缺损都不会导致流动儿童利益的最大化,只会产生消极影响。实践当中,NPO关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有时过于追求差异性,进而导致教育整体性的割裂。诸如一定程度上代表青少年社会福利和利于底层移民子女城市适应的素质教育如果处理不当,亦可能挤占太多流动儿童知识学习的时间,或者让流动儿童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误解,进而对应试考试和学业产生消极影响。部分非营利组织提供的社会教育服务有时成为流动儿童及其父母眼中的鸡肋,甚至成为流动儿童父母心中的顾虑,亦是事实。
导致整体性割裂的一重要原因在于NPO组织自身对流动儿童所在学校的教育及家庭教育缺乏调查和深入理解、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合理、机构人员专业性弱。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关键场域,而学校以其独特的地位,可以在城市化进程和流动人口社会整合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能有效地促进流动儿童和流入地社会的良性整合。NPO的社会教育有其自身的限度,在整个流动儿童教育体系中说到底是个辅助者或补充者角色,其无法取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人们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和过负责的生活,社会教育与正规教育相区别,强调精神能力的感召作用,自我帮助意志的唤醒是社会教育的核心。NPO流动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不是怜悯和溺爱,而是为了培养他们自我帮助的勇气,达到自助的目的。为此NPO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之一便是避免让流动儿童对社会教育服务产生完全依赖。总之,流动儿童社会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较为实质性的连接、合作与互动,以避免冲突,更好地发挥整合效应。此外,从微观技术的层面说,作为第三方的学校社会工作,旨在协助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协助学生与学校、家庭、社区建立良好关系,以增进教育的功能;协助学生获得一种实用的知能,以适应现代生活之需要;协助学生获得一种适应变化的能力,以便继续学习;促进学生社会化人格的正常发展。这与流动儿童的教育有非常高的契合度,不失为提高NPO社会教育专业性、增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融通合作的枢纽。
篇9
一、全市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基本情况
市女性总数为100.45万人,0-18岁的儿童35.62万人。
1、留守妇女整体情况。全市现有留守妇女4709人,占全市妇女总数的0.47%。其中,18-30岁以下的805人,占17.1%;31-45岁的2490人,占52.9%;45—60岁的1251人,占26.6%;60岁以上的163人,占3.4%。小学以下文化程度1522人,占32.3%;初中文化程度2934人,占62.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53人,仅占5.5%。
2、流动妇女整体情况。全市有流动妇女20520人。其中,18-24岁的5666人,占流动妇女总数的27.6%;25-49岁的12220人,占59.6%;50岁以上的2634人,占12.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4871人,占72%,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5649人,占28%。流动妇女中,市内县区间流动7254人,占35%;市外流进13266人,占65%。
3、留守儿童整体情况。全市留守儿童3574人,占全市儿童总数的1%。其中,高中阶段的556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5.6%;初中阶段的1508人,占42.25%;小学阶段的969人,27.1%;幼儿阶段的541人,占15.1%。中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居多,占69.3%。
4、流动儿童整体情况。全市流动儿童5162人。高中阶段414人,占8%;初中阶段1670人,占32.4%;小学阶段2269,占44%;幼儿阶段602,占11.6%;未入园婴幼儿207人,占4%。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居多,占76.4%。
二、留守流动妇女儿童生存和发展现状
1、家庭情况。留守妇女中绝大部分年龄在30—59之间,占留守妇女总数的79.5%。青壮年妇女留守农村,承担了家庭中的生产劳动、子女教育、老人瞻养等大部分责任。91.1%的留守妇女因为从事家庭农业生产有自己的收入,但有420名妇女因为是“无地农民”,专职从事照顾孩子和老人,自己无收入来源。由于市各县区之间经济发展有较大差异,本市内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留守妇女的丈夫75.7%的在本市内务工,市外省内务工的1083人,占23%;在省外务工的61人,仅占1.3%。从被调查的留守妇女丈夫打工的年限看,5年以上的占了53%,务工人员已在打工地成为较为稳定的打工群体。丈夫回家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家庭责任感,被调查的留守妇女反映,丈夫每1—2月回家一次的占92.4%,每半年回家一次的有7.4%,每年回家一次的有0.2%。
2、留守原因和生活状况。市有较充沛的农业土地资源,58.8%的妇女因为照顾孩子,15.1%的妇女因为赡养老人选择了留守家庭从事农业生产。7.2%的妇女有进城务工的想法但找不到比从事农业合适的工作。留守妇女家庭中多数都有正在上学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上学的家庭占48%,两个孩子上学的占26%。调查中有的妇女表示,因为工作时间与照顾孩子和老人相冲突,选择务工很难,即使当地企业招聘女工,也不能兼顾家庭。也就是说,因为家庭的需要,绝大部分已婚育的妇女选择了回归家庭,照顾家庭。这说明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挣钱、女人顾家的传统分工模式仍然是农村的主导家庭模式。74.3%的留守妇女从事传统的种植、养殖业;8.3%的从事加工业;12.5%的选择就近打工或其他行业;只有4.9%的留守妇女没有参加生产活动,专心照顾孩子、赡养老人。55%的留守妇女感觉劳动强度大;16%感觉教育子女压力大;18.4%感觉心理压力大或身体不好;只有2.3%感觉缺乏安全感;不到1%的留守妇女夫妻感情出现危机,这些感受与其它家庭内妇女的感受基本一致。
3、流动妇女生活状况。流动妇女外出流动原因众多,大多数妇女外出打工主要是增加自身及家庭的收入。有8.4%的流动妇女跟随丈夫进城是为了照顾子女和家庭生活,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有27.6%的流动妇女因未婚或未育,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是谋生,主要集中在企业或服务业打工;有59.6%的流动妇女是为了让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条件而进城务工。流动妇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缺乏,文化程度的偏低,使流动妇女无法从事技术水平较高的职业和工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流动妇女的就业和自身发展。从总体上看,多数流动妇女生活乐观、安定,绝大多数的外来流动妇女是从农村流入城市,尽管进城后使她们的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生活上诸多不适应,但她们感觉到城市生活的新鲜和便利,多数妇女有长期在城镇生活的愿望和打算。
4、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以母亲监护为主。高中阶段在读的488名,就读率为87.8%;初中阶段在读的1507人,就读率为99.9%;小学阶段在读的405人,就读率为98.3%。高中阶段辍学率比中小学阶段高。中小学阶段的辍学率为1.6%,经调查,中小学辍学的孩子均为身体原因所致不能入学就读。留守儿童中,父亲外出打工的2949名,占82.5%;母亲外出打工随父亲生活的只有45名,占1.2%,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随祖父母一起生活的有480名,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6.2%;这种情况下,祖父母一般较年轻,身体健康有扶养能力。
5、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高中阶段在读的333名,就读率为80.4%;初中阶段在读的1620人,就读率为97%;小学阶段在读的2258人,就读率为99.5%。高中阶段辍学率比中小学阶段高。中小学阶段的辍学率为1.6%,经调查,中小学辍学的孩子均为身体原因所致不能就读。流动儿童高中、初中阶段的辍学率分别比留守儿童高7.4%和2.9%。流动儿童中,有4965名随着父母在务工地就学,与父母一起生活,占流动儿童总数的90.9%;9.1%的流动儿童随单亲生活。
三、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开展情况
随着农村留守现象增加,市妇联紧密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留守妇女儿童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面向广大留守妇女儿童开展有效的服务,努力营造有利于留守妇女发展、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维护留守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留守妇女儿童活动站建设。在农村和社区依托妇女之家建立留守妇女儿童活动站,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的资源,做好“农村父母课堂”的收听收看工作,有针对性的组织留守妇女举办专题教育讲座,帮助她们重视家庭教育,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组织留守妇女儿童开展座谈、交流等活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定期组织召开留守妇女儿童活动站工作座谈会,对留守流动儿童活动站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和交流,督促完善留守流动儿童档案,组织对困难家庭进行调研和救助,不断推动活动阵地的健康发展。
二是创建流动妇女儿童平安之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流动妇女儿童平安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意见》。在流动妇女比较集中的城市社区和企业中,创建“流动妇女儿童平安之家”,为流动妇女提供学习培训、健康教育、法律帮助、文化娱乐等服务,维护流动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各级妇联广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共享蓝天”大行动,在社会上营造了关注、关心、关爱流动妇女儿童的良好氛围。同时,不断拓展“流动妇女儿童平安之家”的工作内容,积极开展法制宣传、“禁毒防艾”宣传、安全和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等,增强留守流动妇女儿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目前,全市成立15所流动妇女儿童平安之家。
三是开展“牵手流动、留守儿童”活动。通过不断壮大留守流动儿童维权行动志愿者队伍、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进一步推广开展“妈妈”、“爱心妈妈”等活动,推动留守流动儿童家庭实现“四无”和“五有”,即无伤害、无失学、无犯罪、无不良习惯;有监护人、有社区联系点、有心理疏导、有社会关爱、有安全保障,不断优化留守流动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切实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各项权益。全市有2所家长学校被评为全国级流动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有1所家长学校被评为省级流动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区被授予全省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区。组织举办了“牵手关注留守流动儿童同读一本书”捐书活动,市妇联与市教育局联合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儿童积极参与爱心图书捐赠,牵手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共收到捐赠爱心图书近20000册,书包、文具盒、光盘若干。为2处留守流动儿童活动站和5所农村幼儿园捐赠图书,帮助其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图书室。
另外,市妇联不断加强大维权格局建设,将留守妇女儿童作为高度关注的特殊群体纳入整体维权工作,为改善其生存发展空间做出了积极努力。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中所有35-59岁农村留守妇女均获得免费检查。在“信贷助推巾帼创业扶持计划”实施过程中,留守妇女受到特别关注。“春蕾计划”、救助“贫困母亲”等活动中,留守流动妇女儿童中符合条件人员全部得到救助。
四、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
(一)留守流动现象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我市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城市人口不断扩张,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留守流动妇女儿童现象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联。一是留守现象多发生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全市共有留守妇女4709人,其中,3450人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利津县。在调查中,96%的留守妇女认为丈夫外出打工后,家庭收入会增加,由于家庭规模小,人口少,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目前市农村大多数家庭仍从事传统农业,在土地不多的情况下,家庭中分出一部分人外出打工,的确是农村家庭增加收入的最好途径,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自然转移大势所趋。二是流动人口多发生在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化程度较高和服务业发展的城镇。全市流动妇女20520人,经济较发达的广饶县和区成为流动人口聚集区。广饶县工业项目发展吸纳了大批流动人口就业,区中心城区商业和服务业是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行业。三是留守流动儿童随着留守流动妇女增长变化,儿童多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留守流动妇女数的变化与儿童留守流动变化大致相同,这也说明母亲在家庭教育子女成长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二)我市留守流动现象总体人数偏少,群体规模不大。我市农村留守妇女人数只占妇女总人数的0.47%,留守儿童只占儿童总数的1%。统计调查的留守家庭中,丈夫在县外市内打工的居多,有75.7%的家庭打工就在本市,23%的在省内市外打工,大部分人员每月都能回到家庭中团聚,仅有1.3%的人员在省外打工,不经常回家,家庭留守人员虽然承担着大部分家庭责任,但外出打工对家庭造成影响这一问题不敏感。社会管理创新提出的要关注农村留守流动家庭这一课题在我市表现并不突出。
(三)留守流动妇女儿童生活区域分散,有些普遍性的帮扶措施难以奏效。调查中了解到,我市留守妇女量小,区域不集中,每个村庄仅有很少的几户。流动妇女中在企业打工的多数为25岁以下单身女性或已婚未育妇女,成年流动妇女主要与家人共同经商生活,缺乏组织性,想要有效组织开展普遍性的帮扶活动,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在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工作中,市妇联采取了一些措施,创建了2所留守妇女儿童活动站、16所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平安之家,举行了多次捐赠仪式,发起了多次倡议,但这些措施很难让所帮扶对象人人共享。大规模的投入与解决社会实际需求之间难成比例。我市应更多的推动社会文化事业的普遍进步,让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四)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根源主要在家庭。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管理和教育是做好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途径。目前,学校与社会对待留守和流动儿童与普通家庭的孩子一视同仁,就学,生活等各方面不存在差异和歧视的问题。城区学校在招生和就读中,流动留守儿童与固定生活在同区的孩子享受同样的待遇。但现实中确有留守流动孩子出现问题较多现象发生,其主要根源在于家庭教育。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能力锻炼、道德养成和全面成长,忽略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或忙于工作,孩子的不少问题和苦恼得不到及时的倾诉和排解,从而为他们的成长和学习留下一些隐患。有些进城务工或经商的家庭,生活习惯、生活水平与城镇一般家庭相比有差距,儿童生活环境不稳定,易造成自卑心理,自我保护意识、自我封闭意识较强。
五、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的几点建议
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在我市群体不大,但随着黄蓝两大战略实施和城市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外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关注农村留守和城市流动人群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之一,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积极建立以党委政府为总揽,相关职能部门为支撑,群团组织为重点,社会力量为骨干的长效关爱机制体系。
(一)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关爱留守流动妇女儿童这一社会特殊群体。在留守人员集中的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充分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土地合法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大力推广高效农业、特色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土地收益,减轻留守妇女的农业劳动负担。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鼓励外来流动人员举家进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把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作为社会公益服务项目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部门工作规划,由党委政府全盘规划,统筹部署,逐步解决对“留守流动儿童平安之家”等教育活动设施的投入。
(二)因地制宜,强化部门联动,切实解决留守流动妇女儿童的实际困难。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为留守流动妇女提供相关的服务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如涉农部门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减轻留守妇女的农业生产劳动强度;举办留守妇女技术培训班,提高留守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文化等部门在留守流动妇女比较集中的地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留守流动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等。司法部门为留守流动妇女提供各种法律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医疗卫生部门建立对留守流动妇女的健康支持系统,关爱妇女的身心健康,减轻留守流动妇女心理压力等。教育部门要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流动儿童更多关心和关爱。群众团体发挥各自优势,为留守流动妇女提供服务和帮助,使这一特殊群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健康发展。
篇10
关键词: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竞争力
新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人类对什么因素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支点作用的认识,从最初的劳动决定论上升到知识资本决定论层面。当今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并体现出很强的竞争优势,现象的背后必然有其经济学的内在机制和原因。其中知识溢出、风险投资集中、低交易费用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效应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一、产业集群及其知识溢出的内涵
产业集群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形成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系统(图1)。波特认为,集群即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思考方式又是引起变革的一种手段,具有活性方面的优势。而集群现象存在的重要理论基础就是集群内外存在着知识溢出。
产业集群不仅在地理位置上集中了大量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还集中大量的科技研发人员,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体系。地理位置的集中可以使集群享有“外部经济”,这种知识溢出效应可以使接近重要知识来源的企业较位于其它区域的企业可以更快的引入创新成果。“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又加速了“知识溢出”效应的发挥,“知识溢出”是产业集群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
知识溢出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知识溢出方、知识接受方和渠道。知识溢出方的能力是它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技术差距,借用物理学的概念,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溢出的“势能”。一般情况下,这种“势能”总会是存在的,它的大小取决于知识溢出接受方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随之而形成的知识差距。与一般知识流动的双向互动性特征不同,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具有单向性和滞后性特征。知识溢出的单向性是指知识从高势能企业向低势能企业溢出的过程,知识溢出与企业间(或企业与研究机构间)知识和技术的势差息息相关。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人力资本流动
人力资本是指相对于物化资本而存在,表现为人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健康等人口质量素质总和。人力资本流动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可以描述为:知识溢出方增加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本平均水平提高劳动力流动知识溢出。知识溢出方人力资本的丰裕度无论是对吸引知识转移以形成溢出“势能”,还是对知识溢出效应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生产同一类产品的不同企业及其相关组织机构形成的产业集群中,产品趋同、生产工艺趋同和市场趋同,形成企业内的生产工人、产品营销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工种趋同;集群企业地域接近性而形成的劳动力与人才市场为工种趋同的人员提供了流动平台,而人员流动的背后,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技术流”、“信息流”、“经验流”、“知识流”,有力地促进了知识的溢出与扩散。
另外,企业衍生加速了集群内部人才的流动和知识溢出。企业衍生出的新企业与母体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它促进了人力资本的流动,引发的知识溢出与扩散效应。另方面,它又促进了与当地企业间正式合作关系的建立和非正式沟通,并通过正式合作关系和非正式沟通来促进人才的流动和知识的溢出。从大学和科研机构衍生出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最重要的衍生活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高新区的形成与演变都与邻近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衍生活动息息相关。
2.产品流动
知识溢出也可以固化在货物中,产品是一个良好的知识溢出载体。在不触犯法律保护的相关商业机密和产权的前提下,良性的产品流动能带动竞争者的模仿性创新,有效节省了开发研究成本,提高了技术进步的效益。随产品流动而产生的知识迅速扩散,能促进整个产业集群内企业技术进步。集群内企业的联系和合作的频率大,同处价值链上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能够参与创新过程,进一步确保与客户需求一致,在互惠共生、资源共享和合作的前提下,企业间的产品设计思想、工艺技术诀窍、市场营销创新、组织管理程序等隐性知识的交流壁垒低。从相邻的各种知识源那里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不断扩充自身知识。
3.非正式交流渠道
知识的存在形态直接影响其流动性,隐含程度高的知识很难通过可触知的媒体传播开来,这导致在本质上越隐性的知识就越需要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知识越难解码和表达出来,地理上的集中性就会越显著。研究与开发所形成的知识越隐性,研究与开发活动不但地理上会越集中,而且研究与开发的相关管理活动在地理上也会很集中。在产业集群区,同行业的生产厂家、供应商、重要的客户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交织在一起。由于地理位置的临近,它们的职员可能同上一家餐馆,同参加一个俱乐部;送孩子们去同样的学校就读,上下班乘同一辆汽车。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交流,增加了彼此间经营的“透明度”,“空气中弥漫着产业的气息”。 集群区这种人际间频繁接触和非正式交流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知识信息技术的外溢效应。
三、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
知识溢出是知识的非自愿性扩散,是经济外部性的一种表现。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能够推动产业集群内部成员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整体的技术升级,使个体及群体的竞争力都得到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提升创新能力,降低创新成本
企业知识存量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时间的变化会使原来的知识老化,研究开发又使企业知识增加。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知识来自于集群内部,那么企业的存量知识就来自于两部分,一是企业创新所形成的自有知识,二是企业从集群中获取的共享知识。集群内部的共享知识是由于知识的溢出形成的,集群内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无偿地获取。
集群环境加速了企业间的知识溢出,使群内企业能低成本地获取溢出知识,从而降低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成本与创新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集群内企业因知识溢出而产生的创新优势效应,在知识密集型产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形成学习网络,提高知识积累水平
处于产业集群内的众多企业存在很多的共同需求。为了能够使自身的技术与竞争者既趋同又保持一定差异。各企业在竞争的压力下,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对方学习和搜索相关技术信息。进而形成高效知识交流渠道和交错的学习网络,进而推动整个群体内浓厚学习氛围的树立。
集群内企业可利用集群优势,同区域内的产学研机构组成联合体,参加行业协会和地方经济组织,大量的专业信息通过个人关系、各种社区联系、人员流动等等进行交流,节省了研发和交易成本。新知识的利用速度大大加快,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同时集群内相关行为主体的非正式交流网络的形成,也提升了集群内成员企业间知识的共享水平。集群内这种基于知识溢出的知识积累机制的存在,使集群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知识,通过知识溢出机制转化为集群水平的共享知识,从而不断提高集群整体的知识积累水平。
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加速技术在各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创新,整个群体的生产建立在不断更新的技术体系上,生产效率持续提高,产品性能持续改进,生产组织方法更加有效。各类人员从集群的知识溢出中学会更有效的工作方法。并且知识溢出为集群内企业的衍生和发展提供出技术、劳动力、企业家能力和市场拓展等完善的便利条件,降低了开办新企业的创业风险。因此,知识溢出可使生产成本下降,提高了企业及集群的生产效率。
4.激活默会性知识,提升整体竞争力
集群内部的默会性知识包括具有成员企业自身特性的默会知识和具有集群特性的默会知识。默会性知识一般难以模仿与吸收,集群内部成员企业间的同一产业基础、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以及共同利益使得它们具有理解这些默会性知识的基础。这种基于交互作用和非贸易相互依赖性的集群水平的系统知识的形成,不仅使集群内企业间的默会性知识溢出变得容易,而且还提高了群内企业对其它企业的默会性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能力。默会性知识是形成企业创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激活企业和集群的默会性知识,有助于企业和集群获得特殊的持续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效应,使得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的各种知识,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重要依据,提高了企业和集群的知识积累水平和创新水平,增强了整体的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兆刚.知识溢出的路径分析[J]. 科学成果纵横.2006.6:30-32.
[2] 赵骅,冯铁龙.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的保障机制[J]. 改革.2006,4:124-126.
[3] 李琳,郑利.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及其区域竞争力提升效应[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6,1:32-34,98.
- 上一篇:校园燃气安全应急预案
- 下一篇:城市道路设计方案